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互尊互敬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也谈点关于在科学研究方面要具备一些“霸气”的问题
热度 1 Huangyy 2017-3-2 11:59
工作比较多,忙里偷闲时进入科学网站, 看到姜咏江老师和杜立智老师的关于科学研究方面要有霸气,否则不能成大器的博文,认为还是比较有道理的。 那么,这个“霸气”其实为科学研究者要有一个自信心,但是这个自信不是盲目的,不是唯我独尊的那种形式,也就是像杜老师所说的前面的那两种形式,“傻瓜式的霸气”,“胡搅蛮缠的霸气”。假如把有很多或较多科研经历和有经验的学者称之为要有这种霸气的话,我认为还不如更准确地说,是要有对其已经进行及将要开展研究的过程、成果, 目标 和任务的自信心更为恰当些。 因为,“霸气”二字,确实带着一点 对他人的轻视之意了,或者显得自负有点过头了的意思。估计上述二位老师也是随口而说,也就是指“自信心”的意思。 自信心是好的,对于学者而言尤为重要。但是这里一般指有些研究经验者,而对于初进行研究 的 年 轻人 来说,则是要树立一个勇于进取的信心,有完成任务的信心,要树立高的志向。而不是要有过多的自负心态,那样很容易走弯路,犯错误等。 假如学者要有更多一些的自信,那就是要建立在经过较长时期的刻苦钻研的较多或很多收获的基础上。 那么,在中国的学者身上,这种自信心是显得比国外学者少的。体现在,较多的学者喜欢跟风,跟着外国学者的研究动态、理念或者方法走。如果国内的学者有新的理念、科学的发现、新的论点、方法,或者理论的提出,则相当一些人可能不是很喜欢,不是那么的共勉和赞赏。这样其实是把所谓的“霸气”往错误的方向用。这是对科学发展的一种阻挠的做法。对国际学术界和本国的科技发展是很有害的,应该努力戒除。 具备这种自信心,需注意的是,不是主张学者间的相互不礼貌,甚至相互看不起,这也是有害的做法。学者之间必须要有礼,互尊互敬。学术可以交流,互相探讨,对的、好的就给予好评,有不足的就改之。这方面,不是指学者为了礼节,而不坚持信念,对自己正确的研究结果和学术进展随意放弃;这方面,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客观、实事求是的原则;更不能被部分人的上述出于排挤他人等心理的行为打乱心智和影响本来是好的研究进程。在礼节方面,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应该是年幼者多尊重年长者,下级多尊重上级的基本法则。这也是正确的。鼓励年轻人谦虚、思提高。 即各自都努力钻研,相互鼓励和共勉,有自信心,但不是去打压他人,搞分散力量和影响科技发展的事情。国外在这方面是做得相对好的。 当然,国内很多人在上述方面也是较好或者很好的。这里只是一个比较,希望中国学者多一些客观、自信,相互鼓励和团结互助。为我国和国际的学术发展多做贡献。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3420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