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学术评价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学术评价

相关日志

一个学者的视角:生活细节的观察与学术评价的反思
pww1380 2011-10-31 17:39
一个学者的视角:生活细节的观察与学术评价的反思 ——杨晓虹博文佳作阅读与思考手记二则 杨文祥 其一:生活细节的观察 拜读杨晓虹的 《 你的名字,我的弱智 》 这篇博文佳作,突然意识到生活里不但有情趣,更有学问。其实, 生活本身就是一门无法用语言、文字和思维来思考、表达和限定的大学问 。 杨晓虹的这篇文章,谈论的是有关西方人名字的一些逸闻趣事。不过,我还是喜欢中国人的名字。一个品位高雅的中国人的名字,不仅蕴含深邃的学养,闪射智慧的光彩,更洋溢着诗情画意,人世间的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往往就完完整整地凝聚在一个貌似平常的名字里。 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中国人的姓名最充分也最集中地表现了中国的语言文字——依照语言学的术语,准确地说,应该是现代汉语的语言文字——那丰富、细腻、完美的魅力。 有专业兴趣也有时间和精力的朋友完全可以据此展开一个相应的应用语言学的学术调研 。 《 你的名字,我的弱智 》 这篇博文作者杨晓虹的名字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却颇为雅致,洋溢着诗情画意的名字—— 雨后初霁,空气分外清新。黎明时分,无边的原野上,一株高高的白杨默默遥望着低垂在天边的那道灿烂的彩虹 ......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在读到这篇博文佳作时所感受到的意象——艺术境界,并不见得能够完全理解并体会到杨晓虹老师的父母当初为自己的女儿起名字时的全部精神和情感寄托。 ———阅读杨晓虹 精品博文 《你的名字,我的弱智》有感并记 参见: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27086do=blogid=500055 其二:学术评价的反思 读罢 杨晓虹 博文佳作 《 我也来提个和 CNS 有关的问题 》感触颇深。 文章作者 关于学术内涵的独创性远重要于论文表达形式的完整性和完美性的主张独具慧眼。 从科学学的角度上看,科学作为一个人类知识、理论和相关技术的整体,必然有其内在的整体统一性和外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共同性。这一统一性和共同性的表现之一就是, 无论是哪一个专业领域的学术论文,都应该关注其学术思想的原创性和技术与方法的独到性 。 我个人认为, 究竟是关注学术上的独到见解和独创性还是关注学术思想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成熟性以及表现形式的完美性,这应该是科学论文与学术专著和专业教科书的根本区别 。 目前,学术论文评审标准在把握和执行层次,即学术评价实践上的偏移,说明了 学术评价领域原创能力的整体滑坡 。 如果评价者本身缺乏必要的原创能力,就不可能具有识别一篇学术论文是否具有原创价值的学术判断能力。 学术评价领域原创能力整体滑坡这一现象,说明了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 一个学科、一个专业领域以及与此相关的个人和群体,一旦发展到其学术生命力的极限阶段,必然开始走向学术与科学的反面,一步步异化为科学与学术体系内部扼杀科学新生力量与学术生命力的杀手,阻滞科学与学术进一步发展的反动向力量 。 就是说, 任何事物都具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可能,与此同时也都有其发展的极限 。 作为科学体系内的一个学科、一个专业、一个个人、一个群体也是如此。 因此,不具备一定的科学哲学修养, 不保持学术创新活力常在, 不但不可能成为一个具有突破性贡献的科学家和学者,也不可能真正胜任学术评价工作。技术工匠与科学家和学者的区别就在于此。 ——阅读杨晓虹 博文佳作 《 我也来提个和 CNS 有关的问题 》有感有思并记 参见: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27086do=blogid=500403
个人分类: 千虑一得|3587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级职称,地方福利还是学术认可?
热度 2 周春雷 2011-10-20 21:43
多年来,旁观过、经历着,终于发现一个颇有意思的学术评价话题:高级职称,是地方福利还是学术认可? 在这人人都可著作等身的“学术成果”泛滥的年代,种种盛行的学术评价指标已成为遮蔽学术创新力和人才发展潜力的高墙和借口。从职称评审关口放眼望去,万头攒动的芸芸众生,似乎皆可相互替代, 缺乏学术鉴赏力和学术担当的把关者,迎合抑或引导着奉行礼尚往来的选民,共同启动民主投票程序,将职称评审烹制成唯有圈内人才可享有的福利, 必须佐以游说和交际的职称评审,是要选择“学术独狼”还是“学术领头羊”,:) 进人指标稀缺时期,政策制定者和把关者是否更应从学术发展的高度慎重谋划、实施?除非,认为遍地皆垃圾,那,自然无需斟酌,任由温情脉脉的人际丛林法则肆意侵蚀和淘汰正常的学术品种吧!
个人分类: 学术评价|4333 次阅读|3 个评论
精英的饶毅们为何水土不服?
热度 3 yz2011 2011-9-30 14:25
和一个资深搞文献计量学的朋友聊天,她说: ——这两年,国外文献出版商在中国生意很火。THOMSON REUTERS/ELSEVIER/SPRINGER在北京的办公室面积,都至少扩大了一倍,雇员也增加很快。 ——用文献剂量方法,进行学术评价,仅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稍微扩大,就不靠谱了。 ——在欧洲和中国,多用文献剂量学的方法,进行学术评价,然后据此决定经费的分配。这不是特别靠谱,但也只好如此,因为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无奈之举。理由有:1)中国和欧洲都是所谓的历史悠久的地方,历史负担重,人情关系重;2)中国和欧洲,细分领域的高水平同行不够多。 如果一旦取消,一定会更糟,一片乌烟瘴气。就像,中国的高考不能取消一样。而且,科技管理官员喜欢简单的数字,只要会数数,就可以搞定了。 ——在美国,美国基本是靠学者自治。美国的文献计量基本只限于文献计量学术圈的使用,很少推及到经费的去向在美国。由于美国每个细分领域中,高水平的学术圈子已经建立,所以可以倚重同行评价;每个资深的学者基本会保持自律,爱惜自己的羽毛,这次评审作假了,在行内名声就坏了。 很显然,饶毅、施一公、鲁白、王晓东们,因为在美国学术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思维中弥漫的精英主义气息,与中国的倚重文献剂量的傻瓜式“尺子”做法,产生激烈碰撞是可想而知的。 除了应用文献计量学来进行学术评价之外,大学排名也是一样的道理。上海交大的世界大学排名,在欧洲就很流行,比如俄罗斯人和德国人就很在意。但是被饶毅教授狠狠批判: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353533page=1#comment 往大了说,还有当今中国的GDP政治锦标赛的问题,都是一个道理。
个人分类: 争议|5378 次阅读|3 个评论
一味追求CNS论文同样可能会毁掉中国的科研
热度 23 wangdh 2011-9-16 00:44
一味追求 CNS 论文同样可能会毁掉中国的科研 (王德华) 【 特别提醒 : 担心被误读,啰嗦几句。读本文,需要清楚个人和国家层面的区别。个人的目标与国家的政策产生的社会后果是不同的。把个人与整体混淆,会有无休止的争论,毫无意义。Critical thinking 讲逻辑,讲究分析他人的逻辑,分析自己的逻辑。完全忽视Logic,确实不适合做科学研究 。】 科研是一种兴趣,科研在当今也是一种职业。科研需要一定的环境,科研需要一种文化,更需要一种精神。相关政策和导向,如基金申请、评奖以及科研评价等政策和导向,对科学工作者的影响是巨大的。 SCI 论文曾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学术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学术论文质量,促进了中国的科研成果走向国际。由于各个方面的唯 SCI 导向,同时由于利益的诱惑,使得中国的科技界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怪圈,以及各种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 SCI 至上的导向,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学界的正常发展,影响了中国整体的研究生质量。国家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正在逐渐改进和完善相关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必须说明的是,尽管 SCI 至上是错误的,但是正确认识 SCI 的作用,正确使用 SCI 的指标,对于科学的发展是有利的。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是必须要避免的。 由于利益的驱使,中国的 SCI 论文数量已经令世界刮目相看,但是中国学术水平在国际上的影响远远没有达到与 SCI 论文数量相匹配的程度。原因很清楚,数量上去了,质量没有上去。灌水的论文太多了,短平快的豆腐块论文太多了。所以,有些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管理者等,呼吁要加强 SCI 论文质量的提高。这样在各种考核和评估中 CNS 论文成了一个重要标准,极端者成了唯一的标准。据说院士评选也是以 CNS 论文为标准,国家开放实验室评估也有 CNS 论文的指标。与之相关的,就是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又转而重视 SCI 的影响因子 (IF) ,或者俗称为“点数”。 重视 SCI 论文的质量无疑是非常正确的,除了扭转不顾质量只求 SCI 论文数量的风气外,对于提高论文质量和提高学术影响力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一味追求 CNS 论文,唯 CNS 论文导向, CNS 论文至上,这样下去同样会严重影响中国的学术水平、学科建设和学术队伍的发展。任何事情走向极端,变成唯一,一旦与利益挂钩,后果是不可估量的。 学术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科发展是需要积累的,学术水平的提高是需要积淀的。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术领域(范畴),也有自己学术领域的主流期刊。科学家更应该注重主流期刊。学术界一般是在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学者们心中也都会知晓自己学术领域的主流期刊,所以主流期刊上的信息是可以反映学术界的走向的。 CNS 论文很重要,但不一定能代表学术主流(尤其是 Nature, Science )。所以了解学科领域的发展,不一定非要查阅 Nature, Science 的论文,但如果不查阅学术领域的主流期刊,很难对学科领域的发展走势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 学者们应该在主流期刊上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真学者们很注重学术积累,不会是机会主义。机会主义容易成功,但如果都是机会主义,学术界将会崩溃。所以,我们鼓励的是踏踏实实在自己学术领域里爬行的学者,需要的是厚实的学术积累,需要的是学科发展的领头羊,需要的领域发展的带头人。 CNS 的作者可能是学科领域的领头羊,但众多学科领域的领头羊一定不局限在 CNS 论文的作者群。 中国需要的是稳步发展,是积累,不是泡沫,不是流星。 如果院士评选,基金申请,各种奖项评选,各种人才计划等等,都是一味追求 CNS 论文,一味追求 SCI 论文的点数,而忽略了学科领域的发展,忽略了基础积累,长期以往后果是很严重的,可以严重到毁掉中国的科研。 深知腰板不硬说话底气不足,但还是忍不住说两句。 优秀的 CNS 论文不应该是刻意打造的,应该是水到渠成的。 学术一旦染上铜臭味,后果一定很严重。学术一旦沾上官气,后果也好不了哪里去。 试问一句:当今纯净的科学研究还有吗?如果没有,为什么呢?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9568 次阅读|32 个评论
网海泛舟 读博偶得:对历史人物的臧否是学者最不失真的自画像
pww1380 2011-8-13 19:57
网海泛舟 读博偶得:对历史人物的臧否是学者最不失真的自画像 杨文祥 武之彰先生的《大江大海騙了你 - 關於龔德柏》是一篇很值得一读的博文佳作。 (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2205499-2.html?time=1313212583#comments17362273 ) 读罢武先生的这篇佳作倏然间领悟了这样一个道理: 臧否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务须基于全面深入的科学研究,秉持客观、公正的科学态度。 对于历史人物作出学术评价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考察和考验评价者的学术功力和学术道德的过程 。 因人废言、因言废人或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的这种品评历史人物的做法,在学术交流不畅,学术自由不足和学术争鸣不充分的形势下 有可能风行一时,但绝不可能经受住严谨的学术诘问和长久的历史检验 。 严谨的学术诘问和长久的历史检验不但会使被评价的历史人物和相关的历史事件真相大白,同时也将无情地暴露出玩忽学术嘲弄历史的人的固陋与狭隘。 因此,真正的史学大家绝不该仅仅是史料专家,必须同时又是经得住学术诘问和历史检验的思想大师、精神导师和道德楷模。因为在你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出臧否的同时,专司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之神就在冥冥之中通过你自己的手,为你画出了一幅完全不失真的自画像,而这幅自画像就是历史对你的学术研究和生平作为所做出的最具权威性的科学评价和历史鉴定。
个人分类: 天地悠悠(Lasting Forever Heaven and Earth)|27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评价与职称评定
热度 7 qsqhopeiggcas 2011-8-13 12:21
高校与科研单位在进行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时,主要依据发表论文数量(主要是 SCI 或 EI 论文数量)、是否拿到国家项目及获得国家奖励等 “ 学术评价 ” 指标,来衡量你是否具备了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任职资格。这些指标容易量化、容易实施,但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科研人员工作方式的 “ 指挥棒 ” ,导致了近些年的 “SCI 崇拜 ” 、把大量的时间用于 “ 跑项目 ” 、 “ 跑奖励 ” 等 “ 邪门歪道 ” 现象。 今天在网上看到了一篇文章 《 中科院数学院研究员聘任由海外专家 “ 把关 ” 》,觉得文中提出的办法好,可以实现较为公平合理的 “ 学术评价 ” ,先看看其评价方法的要点: 自 2001 年开始,在研究员岗位的聘任中,中科院数学院正式实施国际同行专家评审制度,每位申请研究员岗位的人员必须把材料送给 3 位同行专家审查,其中两位必须是国外活跃在这一领域前沿的专家,送审专家名单由数学院学术委员会确定。 在这里,不注重论文篇数,也不单纯看引用率,国际同行的意见成为学术委员会讨论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据王飞跃教授介绍,这些国际同行能把握学术前沿,同时也更超脱,评价无套话,无过誉之词,基本上客观反映了申请人的国际学术地位。国际评审人大多学风严谨,评价客观公正,对于否定性的意见,也大多能直截了当地指出来: “ 显然申请人在几个领域是一位优秀研究人员,但是我认为他还不足以提升为正教授 ” 。 10 年学术评价改革带来了科研新气象,科研人员能否做出真正具有重大意义的原创性工作成为新的指挥棒。 这种评价方式的优点主要有: ( 1 )避免了依靠单一的 SCI 论文数量、引用率对不同专业研究人员评价的不客观现象。凸显 “ 能否做出重要创新性工作 ” 是评价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的核心价值。 ( 2 )采用国内外专家同行评定,可以准确把握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以及在国际上所处的学术地位。避免模仿、跟踪等 “homework” 式的工作在国内泛滥盛行。 ( 3 )如果仅找国内的同行专家评价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可能一个学术水平不高的人,通过 “ 跑关系 ” 、 “ 找路子 ” 也能混进研究员队伍,而找国际同行则可避免这些社会恶疾。 “ 能否做出 具有重大意义的原创性工作 ” 应是学术评价的唯一标准,是否做出了这样的工作,应由国内外同行评议确定,应由实践检验验证,应由做出的科研价值评判。 目前数学院对人才的学术评价方式较为先进合理,建议国内高校与科研院所参考这种做法,以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以使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实现人尽其才,体现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核心价值。 参考 雷宇 邹春霞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 2011-8-12 11:00:38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8/250804.shtm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3905 次阅读|15 个评论
学术不净始于项目评审
热度 27 SoSoliton 2011-7-19 09:21
学术本来是块净土,但不可否认,在如今全球自然和人文环境竞相恶化的大气候下,学术难保其金刚之身,已不再是净土。究其原因,错综复杂,一言难尽。但如果说学术研究始于问题,那么净土不净其实从项目评审就开始了。 总体来说,科研人员发现问题后,一般会提出项目申请,获得相关管理部门批准并资助后开始亲自或组织队伍进行研究,取得研究成果。科学家的科研项目有如资本家的原始积累,如果原始资本是肮脏的甚至带有血腥,那么其衍生的产品或成果不说是恶果,至少也是不道德的甚至带有原罪。 所以,维持学术净土,应从项目评审开始。而项目评审,应充分依靠专家、相信专家、尊重专家,由专家自己折腾去;依靠专家、相信专家、尊重专家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在评审现场公布项目评审结果”。很能理解,叫人做但不让人知,更不按人做的做,这也叫尊重人。这充其量叫“耍猴”,背后必然滋生甚至已部署拿盆子收看钱的人。 庆幸的是,“在评审现场公布项目评审结果”,科技部已在 973 计划项目出库综合评审中,“率先”这么做了。(见相关报道:“ 973 项目出库综合评审结束,率先在现场公布评审结果”) 科研项目评审本质上是一种学术评价,属于纯学术行为。所以,科技管理部门在组织学术专家按程序完成了相关评审工作后,本来应该立马“在评审现场公布项目评审结果”。这既是对评审专家的信任和尊重,也是对申请人的尊重和交待,更是杜绝腐败现象、维持学术净土的必然要求。 诚然,项目评审结果不等于项目批准或资助结果。科技管理部门有权依据相关政策或规则决定项目资助与否,但不能隐瞒或否定专家的评审结果,更不能像房地产开发商一样通过“捂盘”获取非法利益,否则,科学家的“原始资本”就被搞脏了,甚至沾染了血腥味,这相当于在科研项目结出的果子中事先植入了不净的基因。 作为国家最高科技管理部门的科技部都“率先”了,其他各级各类科技管理部门应该、也必须马上“效仿”。这样,才能从一定程度上遏制少数官员和管理人员把社会上的歪风邪气、歪门邪道带入神圣的学术殿堂,才能从一定程度上维持一种公平、公正、透明的学术竞争环境。多年来,少数官员把项目评审当作敛财或笼络人心的好机会,把评审专家当猴耍或当借刀杀人的替罪羊,把申请人的申请书要么当支票、要么当垃圾,这些丑恶现象已经从根子上污染了学术土壤。 “上梁不正下梁歪”。净化学术风气,科技管理部门应率先垂范。还学术一片净土,应从项目纯洁抓起。 ( 此文后来发表在《中国教育报》 2011 年 8 月 22 日第 5 版“高等教育周刊”上,题目被编辑改成“ 纯 净 学术 请从 项目评审 始 ” )
个人分类: 管点闲事|16020 次阅读|24 个评论
学术评价回归学术本身
热度 3 SoSoliton 2011-6-20 10:52
2011 年 6 月 12 日,本博主发表了一篇“镜子”博文:《 评和被评都是一面镜子 》。承蒙科学网编辑厚爱,“镜子”博文被“精选”并“头条”。不曾想,“镜子”竟还照到了《中国教育报》,被该报慧眼识“珠”,登上了今日( 2011 年 6 月 20 日 )出版的该报第 5 版“ 高等教育周刊 ”。 歌德说:“行为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形象显现于其中。”( Behavior is a mirror in which everyone shows his image. )评和被评既然都是一种行为,那么依歌德所说,当然也就都是一面镜子。只是评和被评可能牵涉到评和被评者的“核心利益”,所以,显现于镜子中的评和被评者的形象可能更真实些,由此去判断他们的眼界和境界自然也就更准确些。 学术评价与学术研究一样,是一件非常严肃、非常复杂、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好这件事情不容易。但正如时下学界所倡导的, 学术评价至少可以做到回归学术本身,也就是要“以学术为依归,以学术为本位”,要力排非学术因素。 这就要求学术评价这面镜子要具有“照妖镜”或孙悟空的“火眼真晴”功能,要照出参评者的学术动机和心路历程,辨别出真假或半真半假学术人,遏制住学术圈子外的掠夺者,挖掘出潜心学术的“书呆子”,以倡导并树立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因此, 一套好的评价体系或一次具体的评价结果至少应该要有一种正确的导向:不能让真正潜心学术的老实人吃亏,更不能让以追逐职务、金钱、荣誉、地位为目标的伪科研或半科研人员的争夺得逞。 谁是伪科研或半科研人员?谁在真正做学术?李鬼若不是碰上李逵,不知要鱼肉乡里到何时;但假猴王冒充真猴王,不仅当事人真猴王对之奈何不得,甚至连各路神仙高僧都难辨真假,最后非得打到如来佛祖面前才现出原形。其实,鉴别学术上的“李逵”和“李鬼”、“真假美猴王”,没这么难,正如我在“镜子”博文中所述,利用评和被评的“镜子”就可照出。 大凡对评和被评敏感或敏锐的人,对学术往往不怎么敏感或敏锐, 因为心思所在的地方不对劲。 把每一次的评和被评都看得至关重要,都必须志在必得,如果不得,不是叫嚣就是埋怨,就要“捍卫”公平公正,直到得逞为止的人,基本上是追逐职务、金钱、荣誉、地位的伪科研或半科研人员,或“半吊子”。这一点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规律也是一致的:越是“半吊子”,越认为自己或自己人才是人才,才是宝贝,才是老子天下第一,别人都不行;因为“半吊子”看世界往往是一叶障目,看问题往往是先入为主。反观那些真正把科学研究当事业的人,平时对各种评审或评选就很麻木很迟钝,他们平时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他们对待评上或没评上都是心境如水,因为他们都痴痴地坚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可惜,这种“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人已经非常少了,即使有,在一个争夺激烈的单位也被埋没了,不被当成“弱智”或“傻子”就是万幸了。 学术评价的一个责任和义务也许应该将这种“弱智”或“傻子”“捞”上来。 评和被评的“镜子”还可从科学研究的动力或动机这个角度照出真假学术人,照出“半吊子”和“书呆子”。 科学研究的真正动力是好奇和兴趣。但科研人员做研究的真正动力也是好奇和兴趣吗?如果是或基本上是,那么可以称得上是学术人或“书呆子”,否则,不是假学术人就是“半吊子”。当然,为谋生而从事科学研究的另当别论。 据报道,几天前, 2009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以色列女科学家阿达·尤纳斯( Ada Yonath )教授应邀来中国访问,在谈到为什么很多犹太人获得过诺贝尔奖时,她说:“我认为这倒不见得是犹太人的教育有什么特别。历史上,在很多地方,漂泊异乡的犹太人都受到政治歧视和压抑,很难在军事、政治等领域获得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他们不得不选择科学、艺术等知识文化方面的工作来谋生。” 由此看来,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咱们中国,大多数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从一开始都是因为别无选择,只好选择世界上最难也最不挣钱的科学研究来谋生,也就是说,他们做科学研究的真正动力并不是好奇和兴趣。但有一条真理是颠扑不灭的: 只有那些从一开始或后来把科学研究作为一种事业、一种兴趣和爱好的人,才成为了有成就的科学家。 从别无选择做科研,到因为好奇和兴趣做科研,既是境界的升华,更是做出成就的必然之路。 “我不是为奖励做科研的,是为了我的好奇心,为了我理解科学的愿望和激情。”已经不止阿达·尤纳斯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类似的话。那些并不是别无选择,或者开始是别无选择,而后来在官路、财路等方面有很多选择的人,特别是已经阔步走在官路和财路上的人,科研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个幌子或助推器。 “镜子”的作用也许应该要照出并照顾那些只有“死路一条”、不得不选择科学研究来谋生的人,特别是那些被“改造”好了、对科研着迷、把科学研究作为一种事业的人 ,这既是学术评价回归学术本身的一种具体体现,也算是一种行业保护或垄断吧!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学术评价回归学术本身,遏制那些学术动机不纯或把评价结果看成生死攸关的人,或许对他们也是一种爱护和保护。历史上,读书做官论的典型代表范进同志中举就是一个沉痛教训。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6153 次阅读|2 个评论
评和被评都是一面镜子
热度 16 SoSoliton 2011-6-12 21:16
大凡做高校教师的,都离不开评和被评。如论文、项目、职称等,无一不牵涉到评和被评。可以说,被评是高校教师无法逃避的命运;评别人又是高校教师具有某种权力或权威的象征。 我从最不起眼的大学助教做到教授,遭遇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被评,“多年媳妇熬成婆”,最近几年,终于有机会评别人了,还有幸当上了学校学术委员会的学术评价和发展委员会委员。以我多年的切身经历和观察,评和被评,都是一面镜子,既可映射出评和被评人的众生相,更可折射出评和被评人的眼界和境界。因为对于被评者来说,每一次被评都可能涉及一次机会、一个转折、一个台阶或至少一份利益,所以在被评面前,被评者的心态、心胸、眼界和境界等均会暴露无遗;而对于评委来说,每一次的评审不仅反映出评委的眼光和眼界、胸襟和境界,更折射出评委的道德品质、学术素质和个人修养。 可以说,判断一个人的眼界和境界,甚至判断一个人能否有大的出息,从这个人对待评和被评的态度可见一斑。这一点既可以从无数成功人士身上得到印证,也可以通过观察或反观身边的事例得到答案。例如:大凡在单位内部争得很厉害、叫得很凶的,基本上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井底之蛙”或自以为是的“夜郎自大”,其学术水平和思想境界正是因为很难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才只能靠打破脑袋抢得单位内部的“蝇头小利”聊以自慰。 有些做上评委的人,毫无原则和规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将自己的亲朋好友或相关利益人弄上去再说,其思想境界显然只局限于个人或帮派利益,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严重的人品问题。 更有甚者,有那么一些人全然不作调查研究,全凭个人主观臆测,摆出一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姿态,为与其有利益关联的落选参评人挺身而出,对评委高度怀疑,对评上者极度贬损,跟学校顶足叫板,这些行为本身其实已充分反映出其心胸和眼界之狭隘,其觉悟和境界之低微。如这些人站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对学生心灵的毒害是深远而久长的。也许我们这个社会还有很多不公正,但作为教师或领导,有责任、有义务维护和倡导公平与正义,至少应如俗话所说:当家不闹事。落选参评人如对这种“行侠仗义”的人还感恩戴德,其眼界和境界也就跟他们差不多了,要想有成就,可以说,难了!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有一条颠扑不灭的真理需要记住:所有的评和被评均涉及比较和竞争,但所有的成功都不是靠抢和夺得来的。 其实,从大的方面来说,看一个学校或 学院的境界或层面 ,也可从评和被评事件中得出结论。如果大伙对校内或院内的各种评审你争我夺,互不买账,那么基本可以断定:这个学校或学院的水平还差得远,对外竞争能力十分有限,生存十分艰难,大伙只能靠争夺校内或院内既有的小蛋糕活命了。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来看,一个单位如果老是在谈论分配问题,说明这个单位还处在求生存的阶段。 无论如何,人,尤其是年轻人,还是要有一定的眼界和境界的。面对参评落选,不要埋怨别人对你不公,而要反省自己还有什么不足,要以落选为契机、为激励,要有一种胸襟和气魄:真正的竞争在外面,真正的舞台在世界。眼界阔,才能够明白我之渺小;境界高,才能够成就我之事业。 (登载于《中国教育报》2011年6月20日第5版: 评和被评都是一面镜子 。后又被登于 《湖南大学报》2011年9月12日总第1268期第2版)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24992 次阅读|32 个评论
若干国家的国家级学术评价计划
热度 5 Wuyishan 2011-4-12 06:17
若干国家的国家级学术评价计划 武夷山 英格兰高等教育资助理事会( HEFCE )的科研评鉴(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 RAE )已经搞了多年,其量化色彩很重。 RAE 的后继者是 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 ( REF ,科研卓越框架)。 REF 算是 2010 年 3 月正式启动的, 2015 年春将发布评审专家委员会的总评报告。与 RAE 相比, REF 评价活动中,定量学术评价指标的地位相对下降,将会更加突出“影响”(科研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类指标。 在澳大利亚, Research Quality Framework (科研质量框架)评价计划已经被 Excellence in Research for Australia (澳大利亚科研卓越)评价计划所代替。 2010 年开展了第一轮“澳大利亚科研卓越”评价活动,第二轮评价将于 2012 年进行。 在比利时,讲佛兰德语的高教机构之拨款数额取决于所谓的 BOF-key 评价活动。自从 2003 年起, BOF-key 评价纳入了文献计量学评价指标。 法国 2007 年成立了 AERES (法国科研与高等教育评价署),其任务就是对法国高教机构进行评价。该署要对大学进行现场考察的,评价结果与今后拨款是挂钩的。 在意大利, 2003 年首次开展了国家层面的三年期科研评价,即 Valuazione Trinnale della Ricerca (VTR), 6 年之后,才首次尝试将评价结果与拨款数额挂钩。评价完全采取同行评议方式。 VTR 的后继者是五年期科研评价( Valuazione Quinquennale della Ricerca , VQR ),与 VTR 不同, VQR 将采取同行评议方法与引文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在新西兰,高校所获科研经费来自于 The Performance-based Research Fund (基于绩效的科研基金),其中,对高校的科研质量评价结果占 60 %的权重。评价采用同行专家评审委员会的方式。下一轮评价将于 2012 年进行。 出处: http://www.researchtrends.com/issue22-march-2011/the-research-excellence-framework-revisiting-the-rae-2/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学研究|7486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张春霆院士:学术评价的评价
wensz902 2010-12-23 16:28
张春霆院士:学术评价的评价 1 引言 学术评价者学术界之大事也,事关国家科技的良性发展和原始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关乎科研人员的入职、职称的提升、资助和奖励的获取等切身利益,不可不察也。2010年6月17日,英国著名刊物《自然》(Nature)以《评价的评价》为题发表了一篇社论,对本期中发表的三篇有关学术评价的文章加以介绍和评论。其中一篇介绍了形形色色的学术评价指标及在世界各地的使用情况。Nature杂志曾就评价指标的实际使用程度以及与同行评议的关系向世界各地的许多学者和管理者发去了问卷调查。结果有150位研究人员和近30位大学教务长、系主任或其它管理人员反馈了调查问卷,综合后加以公布。Nature杂志还邀请包括著名的文献(科学)计量学家在内的6名专家就如何改进学术评价指标的使用等学术评价问题发表了看法。受这些文章的启发,笔者产生了借题发挥的想法,就是用同一个题目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写一篇新的文章,这正是本文的由来,希望对于改进我国学术评价的现状有所参考。本文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用大量的篇幅介绍各种各样国际通用的学术评价指标,包括适用于研究群体(大学或研究所等)、刊物和个人的评价指标,并讨论如何克服其缺点;另一部分则探讨同行评议与使用学术指标评价进行评议之间的关系。 2 基于科研产出的评价指标 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其产出的主要形式就是发表学术研究论文。在一般情况下发表论文的数量就成为一项主要的评价指标。当然不排除历史上或现实中某些杰出的学者只发表了极少数的论文却取得了极高的学术成就,在这种情况下再数其发表了几篇论文就变得毫无意义。但是在一般情况下这个数字还是有意义的。论文总数这个评价指标在实际计算时存在着一个用什么样的论文来统计的问题。目前国际上存在三大文献检索数据库:Web of Science 或 WoS (Thomson-Reuters集团);Scopus (Elsevier集团)和Google Scholar (Google集团)。前者从11500种杂志收录论文;中者从16500种刊物收录论文;而后者则包括了比前两者更多的工程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刊物所发表的论文以及专利。其中WoS又包括SCIE、SSCI等7个子库。对于一个给定的研究人员或一所大学(研究所或部门)统计出的论文总数取决于采用哪个数据库。对于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研究宜用SCIE 数据库(约7000种刊物);对于工程技术研究除了用SCIE 数据库以外,还应参考Scopus数据库加以补充;而Google Scholar数据库对于两者都有参考价值,而且它是免费的。 3 基于论文引用次数的评价指标 3.1 篇均引用次数与影响因子 论文的引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为它体现了在世界范围内的小同行的署名评议,具有广泛性、公开性、公平性和客观性等优点,历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其中,篇均引用次数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学术评价指标。统计在一个时间窗口中所发表论文的总数(分母),以及这些论文在另一个后续的时间窗口中所获得的引用次数(分子),两者之比即为篇均引用次数。若把前时间窗口取为前两年,而把后时间窗口取为今年,则一刊物所发表论文的篇均引用次数又称为该刊物在今年的影响因子。显然,某刊物的影响因子,即其篇均引用次数,与在该刊物所发表的某特定论文所获引用次数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没有可比性。例如,据Nature统计,在2005年Nature的25%的论文获得的引用次数占总引用次数的89%。换言之,另外75%的论文只获得了11%的引用次数。也就是说即使在Nature这样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其中大部分所获得的引用次数相当有限。笔者遗憾地指出,在我国教育界和学术界有一种用刊物影响因子来评价在该刊物所发表论文及其作者学术水平的倾向。如有的管理者甚至要求其属下必须在影响因子多少点以上的刊物上发表论文。这种倾向不仅是十分错误的,因为它背离了科学研究的宗旨;而且也是十分荒唐的,因为它误用了刊物的评价指标。著名文献计量学家A.van Raan指出:“如果有一个观点每一位文献计量学家都同意的话,那就是:你们永远不要用刊物的影响因子来评价一篇论文或某个研究人员的学术表现——因为那是一种不可饶恕的大罪(That is a mortal sin)”。但愿文献计量学家的忠告能引起我国教育界和学术界的警觉。 3.2 考虑作者贡献之不同的权重引用次数 无论是总引用次数或篇均引用次数都是针对论文而言的。如果该论文只有一位作者,那么全部引用次数理应归于作者本人。但是如果有多位作者(这是当前发表论文的普遍形式),国际上三大文献检索数据库的现行做法是把论文的引用次数归于每一位作者,导致了一篇论文的引用次被反复计数,这是十分错误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定义了两个概念:针对论文的引用次数和针对作者的引用次数,而后者等于前者乘以作者的贡献权重系数。权重系数是介于0和1之间的一个实数,可以根据该作者在论文中的排名计算出来。为了计算权重系数,笔者提出了一个论文荣誉的三分原则:将一篇论文由引用次数获得的荣誉等分为三份: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各得1份(他们的权重系数均为1),其他作者的权重系数之和等于1。而他们的权重系数原则上按作者排名的先后顺序递减,详情可参见文献,在这里不再介绍。为了给权重系数的计算提供方便,笔者建立了一个网站,免费提供权重系数和权重引用次数的在线计算,详见:http://www.wcitation.org/。 3.3 按学科归一化的引用分数和皇冠指标(Crown indicator) 用引用次数作为评价指标的另一个大缺点是不具有学科可比性。例如,生物医学的引用次相对较多;而数学力学的相对较少。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引入按学科归一化的引用分数。假设一个研究群体在某一学科领域发表了一批论文。首先计算其篇均引用次数;其次再计算世界范围内在同一学科领域和相同情况下的篇均引用次数,两者之比则成为按该学科归一化的引用分数。其值为1表示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其值大于1(小于1)表示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低)。于是归一化的引用分数在不同学科间就有了可比性。若一研究群体同时从事多学科研究,则还要对所涉及学科求平均。在计算过程中可有不同的变化,于是就有多种不同的归一化方案。其中荷兰Leiden大学《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CWTS)所提出的皇冠指标就是其中的一种,被做为世界大学排行榜的评价指标使用,详见http://www.cwts.nl/ranking/。但是仔细一想这种做法也有问题。把科学划分为各种领域是一种粗粒化的做法。问题是,粗到多粗为宜?细到多细为好?“如果划分过宽就会抹刹细节;如果划分过细,就会导致毫无用处的结果” ,最终使人处于两难的境地。到目前为止,这种指标只应用于对研究群体(大学或研究所等)的评价。 4 基于引用网络 (Citation network) 的评价指标 如果把每篇论文用平面上一个点(节点)来表示,而它们之间的引用用一条连接两点的线段来表示,则构成一个网络图。引用次数是一正整数,可用实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而引用网络是一个二维图,应比实轴上的一些点包含更多的信息。令人感兴趣的是互联网(Internet)的众多网页和它们之间的链接关系也可用类似的网络图来表示。这使人联想到能否用互联网的研究成果来研究引用网络。互联网的网页重要性排序算法的发明是一项重要的成果,其中由美国博士研究生L. Page 和S. Brin研发的PageRank 算法可能是最重要的之一,它是Google 搜索引擎的核心。PageRank 算法认为一个网页A的重要性取决于链向它的网页的数量和其重要性:链入的网页数越多,A面页就越重要;与此同时,链向A的网页本身越重要,其对A网页重要性的贡献就越大,及之亦然。可用一个数来表示网页的重要性,记为PR。显然,按照这一算法一群网页的PR值都耦合在一起。Page和Brin采用了叠代法解决了这一问题,算出了每一个网页的PR值,最终给出了网页重要性排序。PageRank算法的成功使人们想到用该算法对杂志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杂志之间通过其论文的引用构成了一个网络。杂志不同于网页,所以应用PageRank算法的具体过程是比较复杂的。美国的研究人员在WoS的基础上、按照这一思路提出了评价学术刊物的新指标,称为特征因子(Eigenfactor),又细分为特征因子分数(Eigenfactor Score)和论文影响分数(Article Influence Score),详见http://www.eigenfactor.org,这里不再详述。Thomson-Reuters集团在其JCR报告增强版里同时发布特征因子数据,包括特征因子分数和论文影响分数。可以理解,刊物的特征因子与刊物的影响因子呈强正相关,但排序不完全相同。影响因子只考虑引用次数;而特征因子不仅考虑引用次数,而且还考虑引用刊物的重要性,即来自重要刊物的引用其权重就大,反之亦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特征因子这类指标比影响因子更先进。基于同样的想法但采用Scopus数据库,西班牙的研究人员提出了SJR指标 。值得指出的是,特征因子和SJR指标都是用来评价刊物的而不是用来评价个别人的学术表现的。但是在引用网络的基础上发展评价个人学术表现的指标是可行的。意大利学者Radicchi 等人从1893年到2006年的114年间《物理评论》(Physical Review)杂志所发表的40多万篇论文以及这些论文所附的878多万篇参考文献出发,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作者-作者引用网络。然后再采用类似于PageRank的算法计算出作者的排序名次 。为了实用,他们建立了一个网站:http://www.physauthorsrank.org,提供免费在线排序服务。任何于2006年以前在Physical Review上发表过至少一篇论文的作者皆适用。只要输入姓名,就立即给出该作者的排序名次及显示历年来排序名次变动情况的直方图,使用十分简便,结果相当合理,建议我国物理学研究人员不妨一试。 社会网络理论中所定义的一些参数在引用网络中可能有意义。其中有一个参数叫中介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它正比于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通过被研究节点(对应一篇论文)的最短路径数目。另一个参数叫接近中心性(Closeness centrality),它表示该节点到其他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的平均长度。 “这些参数在学术评价中有何意义仍不清楚,可能是学科交叉性的一种指标” 。毫无疑问,引用网络是学术评价的重要研究领域,值得重视。 5 基于将论文数与引用次数相结合的评价指标:h-指数 2005年美国物理学家Hirsch提出一种将论文数与引用次数相结合的新的评价指标,称之为h-指数。一个学者的h-指数为h意味着其至少发表了h篇论文,同时至少被累积引用了h2次。由于这个学术评价指标的新颖性和简单性,立即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注意,掀起了研究它的热潮。迄今为止,至少发表了100多篇研究h-指数的论文。为了克服其缺点至少提出了十几个h-指数的变种,又称为h-型指数。面对这种局面,澳大利亚著名学者Anne-Wil Harzing说:“自2005年以来提出了一打以上的h-型指数,就连文献计量学专家也搞不清楚哪些是最好的。结果,大部分科学家坚持还是使用h-指数,尽管有种种缺点”。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h-型指数虽然为数众多,但是它们基本上反映了相同的信息,只是表述方式不同而已。结果它们之间呈强正相关,这提示用少数一、两个即可。其中e-指数是笔者提出来的,它被定义为在h篇论文所获引用次数中扣除h2之后多余部分的平方根。简言之,在使用h-指数的前提下,e-指数补充了其丢失的引用信息,故应该同时使用。美国学者Dodson就建议同时使用h-指数和e-指数来评价大学教师的学术表现。天津大学人事部门联合使用h-指数和e-指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建立了人才评价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许多h-型指数中,g-指数是一个重要的指数,它主要反映被h-指数忽略的高引用论文的引用信息。在这点上看,g-指数与e-指数是相互冗余的。因此,在使用h-指数的前提下,(h,e)组合或(h, g)组合皆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但是g-指数在若干重要的情况下没有定义 。笔者重新定义了g-指数彻底消除了这一缺陷,并推导出一个公式可以从h-指数和e-指数出发快速计算出g-指数。意大利学者A. Bee开发出一套计算机程序,当用火狐狸浏览器访问Google Scholar时,会自动显示所查询作者的h-指数、g-指数和e-指数。该程序应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中运行,详见https://addons.mozilla.org/en-US/firefox/addon/45283/。 Hirsch本人认为h-指数的最大缺陷是没有考虑多作者论文中的作者人数和荣誉分配。其实,笔者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提出了用w-指数来解决它 。所谓w-指数就是建立在权重引用次数上的h-指数。Hirsch在其论文中引用了文献,并提出另一种解决方案;即h-bar-指数。在使用h-指数的前提下,当出现多作者论文时,可选用w-指数或h-bar-指数。对前者已建立了网络平台(即前已提及的http://www.wcitation.org)提供w-指数的在线计算;对后者目前尚无此类服务。 6 基于互联网(Internet)的评价指标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术刊物将论文在线发表,变成一份纯电子刊物。另外一些则在保持其纸质印刷的传统形式下,先期在线发表。有一种趋势就是越来越多的论文,尤其是重要的论文在网上先期发表,免费阅读或下载。这就产生了一些新的学术评价指标,如在线阅读次数和下载次数等。有的刊物,如PLoS ONE,就提供其论文的被阅读次数和下载次数,以及这些次数的总和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例如文献自2009年5月5日发表算起到2010年8月15日为止,已经被阅读和下载了共3494次。显然,总次数越大就越表示或者这是一篇热门论文;或者这是一篇重要论文。另有一些刊物将论文按阅读次数和下载次数之和排序,排在前面的被赋予“高访问论文”(Highly accessed article)称号;或者将排在前几名的加以公布。可以想像,这些阅读者或下载者很可能成为该论文的潜在引用者,不过这要等2、3年之后才能见分晓。在线阅读和下载次数反映了论文的即刻以及长远影响力,这些指标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7 同行评议与使用指标评价之间的关系 同行评议的常用形式之一就是提供个人推荐信。对被评价的群体、个人或一项成果由同行专家提供一封或几封推荐信,对被评价对象进行定性的描述并做出结论。这种做法需要两个先决条件:(1)同行专家必须是真正的同行,即所谓小同行,应当对被评价内容相当熟悉和了解;(2)评价专家应该认真负责、能够本着“公平、公正和客观”的原则无个人偏见地进行评价。可是有时上述两个条件很难满足。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产生了隔行如隔山的现象。对于一个项目、一个成果或某个人的学术表现很难找到真正的小同行来评价。如果只能找一些大同行甚至外行来评价,则往往会导致不公平和不准确的结果。同时由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互评网”的客观存在),上述第二个条件有时也难以满足。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是干巴巴的、但却是定量的和客观的评价指标可以弥补同行评议之不足。在我国,有的管理者在批评片面使用某些评价指标的弊端后,正尝试用更科学的评价方法,比如,一个院系搞得好不好由国际专家来评估。那么请看国际专家是怎样进行学术评价的。针对Nature杂志的问题:“你们的院系在做出下列决定时,在某种程度上采用科学表现的评价指标吗?”,问卷调查表明 :在做出雇佣决定、转正(转为终身制副教授)决定、提职称决定和学术表现鉴定方面,回答“Yes”的占问卷的70%左右,而回答“No”的只占10%-20%。而在工资决定和研究经费分配两方面,回答“Yes”和“No”的大致相同。由此可见,国外的管理者或专家在对许多问题做决定时,学术评价指标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Nature杂志的另一个问题:“对于评价指标的使用方式,一般说来你满意程度如何?”,约1/3的问卷回答“一点也不满意”; 超过1/3的问卷反馈“不是非常满意”;而将近1/3的问卷说“极为满意或非常满意”。在我国,就有管理者不满意评价指标,说他们只看推荐信,不看什么指标。但是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一语道破了天机,他说:“我们并不看(被评价者的)论文发表记录,也不告知同行评议者这么做,但实际上评价指标确实有影响,因为同行评议专家会看这些东西。”。这种情况被描述成:“定性的推荐信有时从后门引入定量的评价指标”。这说明,在做同行评议时适当参考评价指标可能使其评价更客观和更公正。完全排除评价指标的作用是不可取的。如果找不到适当的同行来评价,就要考虑使用评价指标来评议了,但是完全依靠评价指标也是不可取的。在此情况下,还要尽量收集各种同行的意见,如:在各种引用中引用者如何评价被引用的内容?被评价者是否作为主讲人(Keynote speaker)在重要的国际会议上做过报告?被评价者的文章发表后是否另有专家撰文予以正面评价?如何评价?是否被邀请在重要的专业刊物上发表综述文章?等等。总之,凡涉及对个人学术表现的评价时,在定性的描述中可引入定量的指标加以佐证;在使用定量的评价指标时可引入引用者的定性的描述加以补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后再做结论。最后我要着重指出:学术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科学和社会问题,没有最好的答案,只有更好的答案,学术评价工作要永远处在不断地改进之中。(转载自< , 第24卷,第6期, 2010年报11月, 328-332. 作者张春霆,天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判断高影响力论文?
热度 1 孙学军 2010-12-9 20:25
前天我写了一篇文章《 从 百具影响 标准看国内学术评价 》,质疑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的文章,在丁香园和科学网都受到广泛关注。说明大家都是支持我的观点,但也有提出,到底如何判断最具影响论文?今天我试图寻找一种寻找高影响力论文简单方法。 在文献计量方面,一般是采用文章被引用次数作为判断金标准,但这个标准也存在很大问题,今年晶体学报的影响因子飞速提高的事情相信大家都能了解,该杂志的一篇论文把杂志的影响因子拔高了许多倍,而该文章本身尽管是一篇颇具有影响力的文章。 我最近思考有没有比单纯看引用次数更好的指标,后来与一个同事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候,提到评价个人学术水平单纯看杂志或引用次数不如 h-index 更准确。我突然想到,为什么不能用同样的思路来评价一篇论文。 所谓 h-index ,又称为 h 指数或 h 因子( h-factor ),是一种评价学术成就的新方法。 h 代表 高引用次数 ( high citations ),一名科研人员的 h 指数是指他至多有 h 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 h 次。 h 指数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学术成就。一个人的 h 指数越高,则表明他的论文影响力越大。例如,某人的 h 指数是 20 ,这表示他已发表的论文中,每篇被引用了至少 20 次的论文总共有 20 篇。要确定一个人的 h 指数非常容易,到 SCI 网站,查出某个人发表的所有 SCI 论文,让其按被引次数从高到低排列,往下核对,直到某篇论文的序号大于该论文被引次数,那个序号减去 1 就是 h 指数。中国读者较为熟悉的霍金的 h 指数比较高,为 62 。生物学家当中 h 指数最高的为沃尔夫医学奖获得者、约翰斯 霍普金斯大学神经生物学家施奈德,高达 191 ,其次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家巴尔的摩, 160 。生物学家的 h 指数都偏高,表明 h 指数就像其他指标一样,不适合用于跨学科的比较。(本段引用网络资料) h 指数的实质是用数据来说明一个人发表了多少有相对分量的论文。 如果把 h-index 用于评价论文,应该同样是一个好办法,一篇论文的 (paper) h-index ,简称 p h-index 。 套用一下就是 所谓 ph-index , ph 指数或 ph 因子( h-factor ), 是一种评价学术论文影响力的新方法 。 ph 代表 高引用引用次数 ( high citations ),一篇论文的 ph 指数是指 施引文献至少 h 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 h 次 。 也就是说,评价一篇文章的影响力,可以把所有引用该文章的被引次数排队, 有 h 篇文章的再次被引用次数达到 h 次 , ph-index 就是 h 。 例如一篇文章被100次引用,这100篇文章中其中只有10篇被再引用达到10次,那么这篇文章的ph就是10。 ph-index的实质是用数字说明一篇论文被多少有相对分量的论文引用。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仍以一些比较典型的论文进行分析。首先应该分析分析 哪个 2007 年发表在 晶体学报 A 的 强文 A short history of SHELX 。只需要 google 一下, 这个文章 的 总引用次数 13108 , ph=19, 显然总引用次数超高的这个文章的 ph并不是非常高。我们看看中国生物医学领域的引用冠军论文,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王振义院士1988发表在Blood上的 Use of all-trans retinoic acid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总引用次数1430,但 ph=101。如果单从引用次数看,前者是后者的9倍,但从 ph看,后者是前者的5.3倍,哪个作为标准好, 就很容易看出来了。也许有人认为把1988年的一篇老文章与2007年的一篇新文章没有可比性,我们可以只看2007年以后被引用情况,2007年后总引用次数则为217次, ph=22。 2009 年最具有影响的 100 篇论文中前 10 篇相信其影响力没有问题。 今年百篇冠军 Thorium-doping-induced superconductivity up to 56 K in Gd1-xThxFeAsO ,该文 总引用次数 184 , ph=17 。亚军 Broadband Ground-Plane Cloak 的情况,这个文章的引用次数目前是 169 , ph=11 。季军 Coexistence of the spin-density wave and superconductivity in Ba1-xKxFe2As2 引用次数目前是 70 , ph=11 ,表面上看于亚军相差很远,但影响力几乎相当。第四名为 ph=8 ,第五名 ph=10 ,第六名 ph=12 ,第七名 ph=10 ,第八名 ph=10 ,第九名 ph=15 ,第 10 名 ph=5 。也就是说,简单从这个数据看,用 ph-index 与我们经过复杂评价(单纯按照引用次数排名)相比,前六名出现的结果就开始出现巨大偏差,其中第九名应该是第一名,第六名应该是第二名。考虑到发表年份,按照我提出的方法判断, 复旦大学 2009 发表在《科学》上的这篇 Glioma-Derived Mutations in IDH1 Dominantly Inhibit IDH1 Catalytic Activity and Induce HIF-1 alpha 应该是最具有影响力的论文。如果按照这个指数,这个文章的影响应该远远超过引用 13108次的哪个晶体文章,因为这个文章晚出版2年,后劲十足。
个人分类: 研究生培养|1657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科研观念?
孙学军 2010-11-25 09:10
基础与临床合作 现在医学院校中,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临床学科有吸引人才和资源的更大优势。临床学科当然可以利用资源和人力,充分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取得成功。由于在时间和历史积累的因素,基础学科在科研思路和研究技术平台上占有更大优势。基础学科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就需要考虑如何把自己的科研思路和技术平台给临床提供好服务,这样才能实现共赢的目的。也就是说,基础学科要在思路和研究能力方面给临床学科提供服务,是科研生存的有效途径。在这个思路的影响下,我们特别强调基础与临床的合作,我们提供最多的是指导和技术平台,临床提供最多的是研究生和科研经费,最后大家在合作中获得很多效益。 8020 和思路批发 从事任何职业的人都有 8020 规律,就是说 80% 的人并不真正对工作有兴趣,只有 20% 的人有兴趣,而有兴趣的 20% 中也只有 20% 有能力真正做好工作。就是说只有 4% 的人有兴趣而且能做好工作,这其中也只有 1% 能做出大成绩。如果你有幸就是这 1% 的科研达人,一定要做好这样的事情,如何带领其余 99% 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你首先要对其他 3% 的人做好直接影响,让他们成为这个工作的重要领导,这是实现总体目标的第一步。让这 3% 的人带领 16% 真有兴趣但能力不太够的其他人一起开展工作,然后把那些为生活而工作人一起工作。科研上,最重要的是能提供研究思路或建立研究方向,这是科研领袖应该关注的最重要问题。 新手寻找科研思路的线路图 科研思路在科学研究中是第一位的,如果 掌握了获得思路的方法,你会发现 科研思路绝对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如何寻找科研思路,你必须把自己培养成有象狗一样的嗅觉,象鹰一样的视觉。 首先要练好基本功 。 这是成为科研领袖的第一步,广泛收集整理资料,建立自己的学术知识结构,不仅要学习基本知识,而且要全面了解甚至掌握现在流行和热点,找到自己的兴趣领域。 其次要随时跟踪新的潜在热点。 这是你保持领先,发现好思路的重要手段。怎么发现,当你阅读一篇文献时候,要看到作者没有意识到的东西,就类似下棋,要能考虑到三步甚至更多,这样才能超越其他学者,在别人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和研究思路。 最后是创造条件证实自己的观点。 如果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一定要做好宣传工作,吸引更多人一起开展这一工作,就成功了一半。然后思考更深入的问题,达到引领这个方向的目的。 什么样文章才有生命力 作为交流的最重要手段,发表文章的目的是发布独特思路和证明这个思路的证据及其分析。现在信息技术非常发达,而且将来会更发达,如何在信息社会发表高质量文章是一个重要问题。在资源和人才上有优势的单位,可利用大量经费和成熟技术,从事显然可以实现的研究目的是一条思路,但并不可取,这是一种浪费社会资源的科研。真正好的研究必须是开创性工作,好的研究不在多,而在精。当然开创性工作也是有层次的,对于技术和经费资源比较差的单位,也可从事较低层次开创性研究,发表高质量文章,引领学科发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60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研人员的生存法则
孙学军 2010-11-24 10:16
本文将在《科技导报》发表 生活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大部分科研人员一方面能感觉到生存的压力和无奈,另一方面能感受到存在多种机遇,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这样的说法,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教育科学领域都没有问题。我现在想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谈谈中国科研人员如何更好地适应压力、应对挑战和迎接机遇。 大家都非常清楚,我们现在的科研大环境并不非常理想,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学术评价模式或评价机制存在一定问题。学术评价特别强调科研成果奖和发表 SCI 论文。各级别各种类的科研成果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评价模式,这是历史形成的,而且短时间从形式上似乎很难有改变迹象,也不可否认的是在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众多不良现象,但从本质上已经开始有所改观,特别是评价指标上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例如,在技术和应用方面科技成果奖励继续坚持以应用和社会经济效益为标准,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更加强调 SCI 论文发表杂志级别,尤其是开始强调论文被引用次数,这些都是进步的体现。在 SCI 论文方面,从 10 年前国内大部分学术机构不重视,到现在有一些过分重视,不能否认这也是一个很大进步。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不适应就面临着被淘汰,这是众多科研人员许多无奈的根源之一。不过这并不是最大的挑战,更大的挑战是我们的评价机构也在学习中不断前进,将来的评价标准和模式都将会发生快速改变。也就是说,科研人员还要面对评价标准迅速变化的压力。等着这些变化后的再去适应,不如提前作好应对准备,这样才能在将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这应是我们为中国科技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的前提和基础。 单从 SCI 论文奖励标准的变化过程,我们就可看到这种变化发展的将来趋势。 10 年前,大家没有什么 SCI 论文的时候, 论文 数量显得非常重要,各单位特别强调论文数量,只要是 SCI 论文就给奖励,甚至不分档次或着档次很少。后来发现,只强调 SCI 论文数量会很可笑,可笑到有人批量发表 SCI 论文,只需要换取奖励就足够了,而且有相当高的附加值。由于大量发表低水平 SCI 论文比发表高质量论文要容易地多,这必然导致大家追求论文数量忽视研究质量。后来的变化是把 SCI 分数作为标准,出现按照 SCI 分数计算奖金的现象,奖励系数也拉开了很多档次,例如 5 分以下,每分 2000 元, 5 分以上每分 4000 元等情况。这种简单按照杂志分数的评价模式也会有可笑的结果,例如有一个杂志, 08 年是 4.99 分, 09 年变成 5.01 分,同样一篇论文,同样水平的杂志,如果晚一年发表奖励竟然增加 1 倍,这种问题显然很快被发现。这时候中国已经到了 SCI 论文数量快速膨胀的阶段,巨额奖励已经开始成为一些科研单位的经济负担,并逐渐影响决策部门的政策。必然发生的改变是,把低档次杂志 SCI 论文奖励比例大幅度降低,提高和维持高分数杂志论文的奖励,政策导向意味显然: 现在已经不缺 SCI 论文了,我们缺标志性论文。 这时候中华大地已经到了 CNS 大比武时代。目前我们就是处于这样的阶段。 将来会怎样?是我们应该考虑考虑的时候了,随着 CNS 数量的增加,我们中国学术界在短时间获得暂时自信后,随后就会发现(已经有人发现)一个非常突出现象,中国的 SCI 论文数量和质量都突飞猛进,大有超过美国,有成为 SCI 论文数量 世界第一大国的趋势,但我们的论文质量,特别是平均质量没有相应提升, 一个显然的指标是平均被别人引用的次数没有相应提高,因此有人说我们只是学术大国,仍不是学术强国。 怎么办?我们的中国各级科研管理机构将会把引用次数作为战略性指标作为下一轮奖励标准。因此,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论文被引用次数将成为奖励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 为了你能在中国科技事业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科研人员必须把眼光从发表论文转入发表高引用论文上来,提高你的H-index将是王道 。 如果再看远一些,我们会发现,被引用次数也不能说明学术水平,也不是最好的标准,国际同行认可才是更重要的标准,到哪个时候,我们应该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学术环境,当中国科研人员回首这段论文奖励的历史时,会无奈地摇头笑笑:中国的学术,中国的科研人员,哎!我们等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2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坛杂俎(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对“学术打假”的另类思考
pww1380 2010-11-23 21:47
学坛杂俎( 1 ):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关于“学术打假”的另类思考 作者 杨文祥 科学研究是人类的一种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活动。在这种探索性智能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既不可能存在什么既定的是非标准,也没有什么先验的“真”“假”之别,否则就不再存在什么需要探索的未知领域了。 因此,在科学研究领域,除了恶意的抄袭与剽窃之外,社会应该关注的是科学家科学创新价值和学术水平的高低,即给人类创造了多少新知识、新技术,总结了怎样的新理论,提出了什么样的新思维和新思想,而非跟在科学家的身后刻意去发现什么“假”,除非有人蓄意亵渎科学或恶意诋毁科学家群体。 另外,在科学研究领域,任何人都不过是一个与他人地位平等的探索者。如果有人不清楚这一点,贸然充任裁判他人学术生命的“学术判官”, 极易造成误伤他人的始料不及的严重后果。 无庸讳言,由于传统价值体系的崩溃,思想的混乱,导致了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丑恶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时下的中国社会,物欲横流,假、丑、恶现象比比皆是。而这假丑恶的渊薮就集中在钱与权的交集上,即贪官与奸商的勾结处。学术界即或有染,问题也并不在于学界本身,而在于学界与官商的不当联系之中。而学界的这种污染,也是腐败由核心领域向周边蔓延和浸润的结果,而非腐败和一切假丑恶现象的源头。 今日的中国社会的确需要大批的打假、打丑、打恶,以及打击一切丑恶和腐败现象的勇士。 只有通过这些民间的打假勇士与党和国家廉政机关的积极配合,才有可能有效遏止腐败和一切丑恶现象的恶性蔓延。 这样,真正有志于打假的勇士就应该深入虎穴,深入到贪官和不法商家沆瀣一气的地方去打,只有如此,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和源头上真正解决腐败和假丑恶的问题。如果不在源头和根本问题上下工夫,只在学术界大张旗鼓地“打假”,到头来只能起到转移焦点,保护腐败,亵渎科学和丑化科学家群体的负面作用。 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科学家群体是国家这一核心竞争力的社会载体。任何在社会意识上——无论是在社会意识形态上还是在社会的潜意识和社会暗示上对科学的亵渎与诋毁,任何针对科学家群体在社会声誉、社会形象和社会信心等方面的伤害都是对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釜底抽薪的破坏。如果这种在科学研究领域和学术界大张旗鼓的“打假运动”有国外势力的插手或暗示,或有利益集团和腐败势力在幕后策划,问题就更为严重。为此,国家领导层和全社会有必要高度关注这一问题的后续发展。
个人分类: 各抒己见(Airing Our views)|2801 次阅读|2 个评论
革故鼎新(2):名刊迷信的背后
pww1380 2010-11-18 10:52
革故鼎新(2):名刊迷信的背后 作者杨文祥 迷信名刊,是学术界自信的迷失和对自我的否定,更是行政化官僚体制科研管理的常规模式。
个人分类: 栏杆拍遍(Facing the Distressing Landscape)|4713 次阅读|0 个评论
革故鼎新(1):关于国家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学术思考
pww1380 2010-11-16 17:42
革故鼎新(1):关于国家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学术思考 作者 杨文祥 如何运用学术研究活动生成发展的内在机制来实施学术管理,是人类社会尤其是当代中国社会需要认真面对的现实问题。如果说科学技术是推进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第一生产力的话,那么,能否构建起来一个充分尊重科学研究自身规律的科研管理体制就是检验我们的社会管理改革是否成功的试金石。
个人分类: 栏杆拍遍(Facing the Distressing Landscape)|36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评李醒民的《学术评价的某些规章应立即改革》
hrm001 2010-11-13 12:14
作者:李醒民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3-19 李醒民:学术评价的某些规章应立即改革 目前,我国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在学术评价(包括科学评价)上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像病毒一样在学界恣肆蔓延,肆虐学术肌体,甚至使得一批学人和学子病入膏肓。如不果断、迅速地予以解决,学将不学,术将不术,乃至人将不人,国将不国这绝不是夸夸其谈,危言耸听。 这些问题五花八门、形形色色,我这里仅就其中主要三项规章加以剖析。一是无国家或省部级项目或课题的一票否决制。也就是说,没有申请到这样的项目或课题,不管学术水平有多高、学术贡献有多大、资历有多深,统统都不算数,绝无资格晋升专业职称或职级,也不许招研究生。二是按发表论文的报刊级别和篇数计算绩效的工分制,按照工分多寡依次排队等候。三是硬性规定研究生毕业必须在指定刊物上发表若干篇论文,无论文者没有资格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当然也就不可能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在这里,我想就这三项规章的不合理乃至荒诞之处以及弊端一一道来。 第一项规章的荒谬是显而易见的。按理说,学术职称的晋升应该以学术水平和学术贡献为准,用非学术的标准衡量学术,显然是越俎代庖。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不花纳税人的钱而取得重大学术成果(当然投入产出比是无限大了)的学人,不仅得不到奖励,反而饱受歧视,甚至遭受惩罚;而那些申请到项目或课题而拿不出像样东西,糟蹋国家的税收和人民的血汗钱,制造学术垃圾和学术泡沫的学术混混,反倒头戴耀眼光环,腰缠万贯提成和奖金,风光尽占,风头尽出。在项目至上和课题独尊指挥棒的挥舞下,难怪学人为抢夺官方课题绞尽脑汁,乃至无所不用其极;学界生态严重恶化,学人沦为项目化生存;自主选题、自由研究已成为镜花水月,终虚所望。中国学术界创新能力极度匮乏,具有世界水平的学术成果和科学发现犹如凤毛麟角,其根源就在于此。 第二项规章使人想起当年生产队给社员记工分:只要干一天活,不管你出大力流大汗认真干活,还是磨洋工,或是投机取巧,男劳力一律10分工,女劳力7分,小孩6分。现在,学界也如此行事,根本不顾及论文或专著的质量。各单位科研处或院系都有本部门认可的刊物名单和计分办法,按篇数计算分值,按分值论功行赏。反正要的只是数目字,哪管它们是怎么炮制出来的。其结果,一稿多投,长文几拆,自我重复,联袂署名,瞎编乱凑,东拼西凑,剽窃抄袭,钱文交易,掮客熙攘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这一切应运而生的怪现状,直接由极端的量化评价导致,充分暴露出管理部门的无能(没有能力评价论文的学术水准)和偷懒(计算工分连小学生也会)。当然,我不是一概反对量化评价,但凡事都得有个度,而且应该质量先行。 第三项规章的荒唐,简直可以说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项规章的制定者大概连初等数学也没有学过,他也不屈指算算:全国有多少学术刊物,一年总共能发表多少论文?每年招收多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留给他们发表论文的空间有多大?据统计,全部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的需求篇数比学术刊物能够提供的篇数要大五倍之多,作为学术界弱势群体的研究生要从中分一杯羹,更是难上加难。况且,研究生在学年限不多,要把毕业论文作好尚且时间紧张,规定必须发表数篇论文,其窘迫之状可想而知。于是,毕业论文的写作受到干扰和冲击,也助长了青年学子急于求成的功利之心。如此培养出来的学术后继者,安能成为学风纯正、学究天人的学者,怎能担当起国家和民族的历史重任? 不合理的学术评价规章造成的恶果触目惊心,它使学术界由学术和文化圣地异化为名利场,使学人和学子由研究人异化为市场人,因此必须悬崖勒马,急需改弦更张。说起来,解决的办法倒也简单。针对第一项,坚持学术标准第一,重在研究结果而不是有无官方项目或课题,后者仅仅作为辅助考量。针对第二项,把论文和专著的学术水平和质量放在首位,由学识拔尖、人格独立、思想自由、作风正派的学术专家(而不是由官僚或名不副实的学官)组成权威性的学术评审小组,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使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检验,数量只是第二位的参考。针对第三项,不强求研究生在学期间非发表论文不可,甚至无须鼓励他们发表论文,一切顺其自然,只要他们按时完成较高水准的毕业论文就可以了。我想,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加以改革,肯定有助于学术风气的好转,有利于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教授) 一、学术评价 从量化评价转为定性评价后,是由单位自行组织评审还是采取其他的组织评审模式? 如何避免评价机制从定量改定性之后的人情风泛滥,在当前国情之下,若不注意设计好相应机制加以有效防范,必又会严重影响公平,所谓才出虎穴,又入狼窝。学术的主观评价,若只限于一个高校内部开展,势必难为,倘若多个高校联合,在省内又致关系之风,应该看到,学术人士之间的关系也相当严重和泛滥,所以建议改革后可实施跨省的随机抽取的一定数量同行同领域专家对代表论文进行网上会审,会审时只重研究成果的质量,特别注重创新价值,即相对现有的研究提出了什么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有什么新的或更好的效果等,而应不看其余,重实质轻形式,确保真正有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 二、新组织管理模式下,学术权力得到显现,但各种环节和机制上存在的管理隐患并未消除,此时,应如何更好地保证学术评审的公平和公正性呢? 对此,本人认为,应确立政府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在此的中间作用。某些经济学者、教育专家所主张的政府应完全放权给高校的建议是完全错误及低级可笑的,这既不合政府作为公立学校公共资产的所有者及学校相当部分办学经费的出资人应履行相关管理职责的常理,也不符合管理学上的多方共同进行治理的要求。这是我国学者完全不用自己的头脑,而是盲目按照国际惯例开出的简单照抄照用的问题方子。其实,在高校的治理机制上,政府可以起到一个有效的外部监督和中介管理的作用。比如,在本案中,政府在这里面的作用是负责搭建一个评审的跨省同行专家的公共平台,每次谁的代表作由哪位同行评审,是系统随机安排发送的,即使是政府相关管理者也无从知晓,评审专家的信息高度保密,系统只给出评审详细结论,系统记录的评审者姓名数据,需要在更高一级即部级教育部门经过审批方有查看评审者的权限。经过上述的设计的话,可以保证这种新管理办法能够免受人情关系的困扰,使评审的公正较有保障。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尽量让多位公正和高水平的学术专家来评审,并设计如何防止学术偏见的机制,以研究成果本身的质量包括理论和实践的价值为唯一评判标准,细化标准,完全按照标准打分,对于创新性的成果应予提高评审的相应等级予以扶持,为此,申请者对评审结果有异议的,可提交更为详细的比较报告,必要的,通过召开可以当面质辩的更多评审专家参与的现场会来予以评判,对因各种原因(比如依据理由不充分但却给予差评)导致评审失误失允的专家,一次降低信用等级,二次撤除其评审资格,这样,将大大约束专家可能的滥用权力的行为,保证充分的公平公正性。
个人分类: 管理学原创观点|4745 次阅读|2 个评论
诺贝尔奖的遴选过程主要是学术评价过程
livingfossil 2010-10-5 01:19
诺贝尔奖的遴选过程主要是学术评价过程 ---- 《纽约时报》报道 体外受精技术的先驱荣获诺贝尔奖 关键词: 体外受精;诺贝尔奖;学术评价 诺贝尔奖的遴选过程主要是学术评价过程。评价过程包含着对科学研究的鉴赏与欣赏,是无比残酷的,也是无比美妙的! 《纽约时报》的 文章特别提到:有关Robert G. Edwards和Patrick Steptoe在体外受精技术方面的研究的学术评价与认可经历了很漫长的时间。显然,这种做法是很稳妥的,当然是很残酷的。 科学是严肃的,是神圣的,也是以信用为重的事业。科学是社会的公器。任何科学活动和研究成果都要接受历史和时间的检验。 孙启高 2010年10月4日中午于美国康州 ----------------------------------------- 《纽约时报》的 文章: Pioneer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 Wins Nobel Prize http://www.nytimes.com/2010/10/05/health/research/05nobel.html?_r=1hp By NICHOLAS WADE Published: October 4, 2010 ---------------------
个人分类: Behind palaeobotany|3728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技论文的评价应该‘求大同小异’
热度 1 tianfei906 2010-9-18 14:05
近段时间,科学网上针对ldquo;31%现象rdquo;讨论得沸沸扬扬,可以说在中国科技界牵起了一场大讨论。《 NATURE 》和《 SCIENCE 》这两个被中国科技界视为神的刊物,又及时跟进,接二连三的发出社论、提出整改建议,好像中国期刊唯有学习《 NATURE 》和《 SCIENCE 》等期刊,改中文为英语,才是立于世界科技界之顶,才是发展中国期刊之道,中国才能成为科技强国。如不整改,我们中国的期刊就到了危险的边缘,就可能lsquo;灭亡rsquo;,遭遇灭顶之灾。 中国期刊、中国人写的科技论文,的确存在很多问题,抄袭等现象也不是中国人独创或者独有,是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何我们非要将中国期刊、中国人写的科技论文全面lsquo;英语化rsquo;?我不反对发展中国的英文期刊和英文科技论文,但反对全面lsquo;英语化rsquo;。我个人觉得:中国科技期刊全面lsquo;英语化rsquo;,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不可能实现的。如果真有人敢提出,并实现将中国期刊全部lsquo;英文化rsquo;,他(她)绝对是历史的罪人,外国人的走狗;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那才叫中国科技期刊、中国科技完全完蛋了。 小辈认为,目前是中国科技评价导向是主要问题,这一问题大多人都是看得见的,也是深受其害。在这种体制中敢言敢怒,但没有人提出更科学的评价体系。我们在强调国际化的同时,给人的感觉就是文章发到国外了或者国外有人对我们的文章进行引用了,我们的科技就是好的,我们的科研成果就是lsquo;国际化rsquo;了。敢问:中国的lsquo;两弹一星rsquo;、中国的lsquo;杂交水稻rsquo;等重大科技成果有几篇SCI文章?(这个我没有调查,也不是从事相关专业,希望有清楚的告诉一声)。目前,我们与其热火朝天的谈论中国科技期刊是否全部lsquo;英语化rsquo;的问题,还不如提出能够更好的评价中国科技成果的问题。也许一个人提出的问题微不足道,也不能全面解决中国的科技问题,众人提出的问题都对中国科技有促进作用的话,中国科技发展总有一天会更强大的。 在此,我在承认中国期刊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提出一个自己的观点:科技论文应该lsquo;求同求异rsquo;。 一、求大同 在提倡科技创新的今天,在世人全面谴责、打击抄袭的今天,我提出科技论文应该lsquo;求同rsquo;,是不是鼓励大家抄袭?是否我们每天都有数千上万的科技论文面世,这些论文中都有创新的吗?即使发表在《 NATURE 》和《 SCIENCE 》上的每篇论文都是创新的吗?我们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与他人的语句不同而不同。也不要认为一篇文章有31%以上的文字与已经发表的期刊、书等相同就认为是抄袭的,我觉得可能一篇论文即使有90%的文字与公开出版物的相同也不一定完全是抄袭的。(这是我后边要说的lsquo;求异rsquo;)为什么我们要设计软件来检查相同的部分,而不是设计软件来检查不同得部分,再通过专家等讨论其论文的创新性?求同的还有一个重大作用就是去除lsquo;伪科学rsquo;,如果是同一原理,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方法、语句去描述,可能抄袭不被认为是抄袭,但是,由于语言、语境等变化,同一原理就被描述不同的版本,那个对,那个错就不知道了。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说,判断真伪更困难。因此,也是现在一些科技期刊等文献不同被人重复其结果的一大原因。因为,我们常常看见一些科技文献中的公式,本来第一人提出的公式是正确的,在后来人的引用中为了不被认为是抄袭的,换了符号等描述,公式复杂的一点的就抄错了,后人在怎么lsquo;牛rsquo;也复制不出结果来。因此,我们现在看文献的时候,特别是新算法,一般都要找到最原始的那份文献,才是值得我们最仔细琢磨的文献。 二、求小异 上面说了,一篇文章即使90%相同,我们仍然可以认为他是创新或者具有价值的呢?这就是要我们lsquo;求异rsquo;,如果我们能够找出不同的10%具有内在的科学价值,那就是创新。当然,如果你那不同的10%不是论文的核心,而前人那相同的90%,你说是你自己的发明创造,这就另当别论了。因此,中国科技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应该不同去搞那些所谓的防抄袭软件,如要做就做检查lsquo;求异rsquo;的那微不足道的小部分。文章的真正价值在于lsquo;求异rsquo;的那部分(这部分可以叫做创新)。不要像目前这些检测软件一样,去追求相同的部分。如果,这种软件不好好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会毁了科技,也让更多人不敢写文章,本来一个好的点子,好结果,只能花费很大精力去写同一意思,不同的句子,那样,不管什么语言,到头来都是极度匮乏的。到那一天,人类不是有限资源缺乏,而是人类语言匮乏,人人不敢写,不敢说,人又要从lsquo;人rsquo;变化为lsquo;猿rsquo;了。 如果,哪一个人敢保证它的文章没有抄,只要把数据库扩大,不用SCI数据库,用世界上所有的科技期刊、公开出版物作为总体数据库,再用那个软件来检测,我敢保证一篇文章在文字上肯定10%以上的文字相同。不信,你们可以将你们写的文章的一句话或者一段话输到Google或百度试一下。 因此,科技论文应该追求lsquo;同rsquo;的同时,重点在于追求lsquo;异rsquo;。
个人分类: 科研感想|8813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8: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