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学术评价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学术评价

相关日志

对影响因子和同行评议的反思——也谈学术评价与检验真理的标准
热度 6 pww1380 2014-8-9 23:06
对影响因子和同行评议的反思 ——也谈学术评价与检验真理的标准 杨文祥 学术评价,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评价方式一般有“ 影响因子评价 ”和“ 同行评议 ”两种。 关于这两种学术评价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内,本文所关注的是其 局限性 方面。 科技论文和科学著作是作为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成果而出现的。 科学研究是人类的一种开创性的,在未知领域所进行的探索。这样,只有具有相当学术造诣,学有专长且有志于科学研究的人才有可能进入这一领域。科学研究的具体学科和具体专业领域众多,即使某一领域的学术大家,也不可能一通百通,无所不知。 这样,科学创新成果的专业性、前沿性和超越性越强,就越不容易找得到能够理解和鉴别这一超前性成果的学术同行 。 这就是说,能够满足 影响因子评价系统 各项指标要求的科技论文,只能是那种能够为大多数科技界同行所理解、所接受,并因此而被同行纷纷引用的中等偏上水平的科技成果。可是 那些具有较强超前性和超越性的科学创新成果,则绝不会具有这种一呼百应的所谓的轰动效应 。因此,虽然不能说这种 影响因子评价系统 鼓励平庸,但 它在貌似公平、公正、科学的情况之下,“合情合理又合法”地扼杀超越性创新成果的客观效果却是不容否认的 。 同行评议 除了具有与上述 影响因子评价 同样的局限之外,另有其更为复杂的干扰性因素。 同行评议中如果有同行专家“不幸”被赋予了一定的官员身份而成为“学官”时,那么,他对学术评价所把握的尺度就不再是纯学术性的了。各国无一例外的学术潜规则——或曰“国家利益”,或曰“政治正确”,或者干脆就是对官场上“功名利禄”的功利性考量,往往就“自然而然” 地 构成了这些“学官”作出其学术评价的前提。如果这种“学官”在此基础之上,更借助“学官”之“官威”垄断学术资源,明里暗里地搞任人唯亲的话,那么,他就在事实上成为唯我独尊的“学霸”。如果我们各科技领域都为大大小小的“学霸”所一手遮天,那么我们面临的就不再仅仅是学术评价能否科学、客观和公正的问题了,而是进一步升级到现行科技管理体制必须要改革的问题了 。 这就是说,科技期刊和科学论文的 影响因子 也好, 同行评议 也罢,尽管在学术评价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具有极大的局限性。 一旦面对多数专家和同行无法理解的超越性创新成果,“影响因子”和“同行评议”这类学术评价的工具和手段就立刻走向了自己的反面,转变为否定科学创新和扼杀创新的屠刀 。 因此,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最高标准和最高权威都是实践——让大自然的运行实际和人类的社会历史实践对人类认知的正确与否作出最终的判断。 参见: 1. 杨学祥《 发论文不是科研终点: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一文的阅读评论 杨文祥 2014-8-9 08:2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818144 2. 杨文祥《名刊迷信的背后》 2010-11-1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384966.html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87217.html
个人分类: 各抒己见(Airing Our views)|8853 次阅读|22 个评论
关于国家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学术思考 (旧作修订稿)
pww1380 2014-5-28 09:34
关于国家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学术思考(旧作修订稿) 杨文祥 如何运用 学术研究活动生成发展的内在机制 来实施学术管理,是人类社会尤其是当代中国社会需要认真面对的现实问题。 如果说科学技术是推进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第一生产力的话,那么,能否构建起来一个 充分尊重科学研究活动自身规律的科研管理体制 ,就是今日 中国改革深化的现实社会标志 ,更是检验当代中国的 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改革 是否成功的试金石 。 参见:革故鼎新(1):关于国家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学术思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384362 2010-11-16 17:42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86957.html 2010-11-16 18:01
个人分类: 栏杆拍遍(Facing the Distressing Landscape)|23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赞同陈安博士和罗渝然教授关于“学术评价”的观点
热度 13 qsqhopeiggcas 2014-4-19 12:36
今天上午在陈安博士的博文【 1 】中看到这样一句话: 【 作为一个有实力、有视野、有担当的科学家,做研究应该秉承的基本原则是 —— 做自己的研究,让外界评价滚蛋吧!一个人天天盯着外面的评价过日子,累不累啊?!能不能潜心做点自己的独到研究,把外界评价当作无关紧要的东西啊?! 尽管获得别人认可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儿,但是科学家不应该为了这个活着,如果你问我科学家应该为了什么活着,我的回答是 “ 为了思想的自由翱翔 ” , “ 为了难题在高智力下的最终解决 ” 。至于认可或者引用,都是其次的本应随之而来的必然结果,而绝对不是目标。 】 对上述观点,俺很欣赏和赞同。 科研的目的是啥?不就是发现自然规律和解决技术难题,从而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嘛。 你搞出来的东东有没有价值,只能是实践或历史说了算,岂能是同行说了算。例如,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测“ 光线在通过强 引力场 附近时会发生弯曲”, 当时如何评价他的研究对不对呢?木有办法吧。经若干年后,人们经过数次观测证实了他的预测,相对论才得到了广泛的承认,该理论的价值才得以发现。 同行评价可能对那些跟踪、改进的工作有效,这些工作又有多少价值呢?若还有些价值,留给科研青椒们去做吧,让TA们练练手也好。大教授们还是应瞄准难题,搞点硬货出来。 对突破人们常规认识、出人预料的成果,初期同行们基本上会认为是异端邪说,不认为你是“疯子”就不错了,还能指望得到同行们的“客观评价”? NB 奖得主高锟当年提出光纤通讯这一理念的时候,得到的不是正面评价,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劈头盖脸的“砖头”。若干年后,经过不懈努力,其成果的巨大价值才逐渐被认可和广泛接受。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科研突破,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当你做到“第一”的时候,要耐得住寂寞,不要期望同行们有正面评价,要有忍受“砖头”的耐力,不要被“砖头”拍到在沙滩上。你的研究成果经长期检验或验证后,那些“羡慕嫉妒恨”自然会烟消云散。 俺们天朝的同行们,历来有文人相轻的诟病,对一般般的跟风式科研,在影响不到自己利益的前提下,都会说“好好好,有时‘国内先进’甚至‘国际先进’的评议也不吝啬”。当你的研究否定了别人几十年的认识或理论,有了突破性进展的时候,别人可不想当“笨蛋”,这时同行们是不会支持你的,而是会想尽各种办法把你“灭”掉。 真正想做点事儿的科学家,需要踏实做自己的研究,耐得住寂寞,功过是非让历史评说,让同行评价“土豆搬家”吧。 附词一首: 《临江仙》 明朝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参考 【 1 】做自己的研究,让外界评价走开——罗渝然学长4月的雪泥鸿爪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786105.html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3964 次阅读|32 个评论
关于高校的职称评聘,谈点建议
热度 4 formthin 2014-4-1 17:14
在高校或研究机构,都涉及职称的评聘问题。最新的新闻:浙江高校将可自主评聘教授副教授,说明浙江省希望改革职称评定政策,由高校自主评聘教授副教授。评是评价高校教师的学术水平,聘是岗位需要,评聘是可以分开的。只是评定职称这一项,由高校自主评是不合理,也不具有权威性。最能够准确评价学术水平的应该是小同行。高校每个专业和方向需要的教授不会太多,学术委员会也是由各个专业的教授和领导组成,隔行隔山,最后评价也是看文章数和杂志级别,不能准确评价其学术领域的贡献。 我国通用的职称评定由省级人事厅负责制定政策,基本上按照主持课题和发表论文来定,原则上达到标准就可以认定资格,也有一点的指标控制。这是相对公平的措施,就像高考制度,有它的合理性。但不能准确评价学者的学术水准,好在可以减少由单位人际关系决定的因素。如果由单位评定,对于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教师就要吃亏。 我的建议是:学术能力的评价可以由全国范围内,小同行进行评价,也就是全国的各专业协会。如医学由医学会,药学有药学会。以药学会为例,下面再分为药理学会、药剂学会、药物化学学会,中药学会等,还可以继续细分。每一个行业学会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各个机构组成人员按等级分配固定的名额,人员退休和晋升后留下的空缺再增补,根据国家的发展需要也可以逐步增加名额,学者在专业学会的位置代表其学术水平。高等院校根据学者的在其专业领域的地位来决定其聘用的职称。如果不满意,或者其他单位愿意高聘。这位教师也可以选择调离,做到合理的人才流动。 小同行的年会可以每年召开,大家在一起进行学术研究汇报,有空缺位置,大家投票确定谁有资格晋升。当然,专业学会不管你是否被聘用,没有利益冲突,学者可以做到更客观评价。这样也可以增加同行的真正的学术交流,建立跨院校的同行科研协作关系。
6371 次阅读|4 个评论
“以出身论英雄”、“以数字排座次”可以休矣!
热度 3 lpzhao 2014-3-22 10:58
某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通知: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为了营造追求学术荣誉的良好氛围,学校拟在主页对做出重大学术贡献的教师予以宣传,为此,我们拟从论文角度定期进行封面人物筛选,因此,请各单位根据一级学科推荐1-2本公认的最顶级的期刊。我们在收齐期刊清单后,会将汇总的清单下发各位确认,也希望大家就如何遴选封面人物提出宝贵的建议。请各位将候选期刊及建议在月底前反馈给我们。” 看来,只要你的成果上了这个期刊名单,你就可以是封面人物了。多么“客观、公平”而又便于行政部门实行的规定啊! 殊不知,这完全够得上国际科学界的笑话啊! 用选择期刊的办法来选择优秀成果,与通过限制毕业学校来选拔人才是一个性质的问题-剥夺学者学术评价的权力,改由行政人员用硬指标做决定。 这种“出身决定论”和“数字排队论”实在是害人不浅,此风不除,中国大学无望跻身世界一流。 想要成为世界一流,首先要用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和方法进行学术评价。 对于标志性的成果和优秀人才的评选、选拔,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好的机制是有助于把标志性成果和优秀人才找出来的,定性评价永远比定量评价重要。 而“以出身论英雄”、以“数字排座次”的定量评价,只会让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远! 现在的领导几乎都去国外看过,也都认为人家的经验很好,但为什么国际一流大学的成熟的经验和做法我们就是不肯用呢?症结在哪里?
个人分类: 科学方法|10575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4年对中国大学的三大期盼
热度 7 lgmxxl 2014-1-6 09:04
连续写过几年“三大期盼”了,从没有明确对“三大期盼”作过边界界定。现在想想至少应该在“定性”方面作些界定。在选择“三大期盼”时,我潜在的标准包括:基础性、现实性和长远影响性。基础性是指这种期盼事实应该是中国大学发展中的基础性要素,是大学本质属性的组成部分;现实性是指这种期盼具有在当年实践、实现或进展的可能性;长远影响性,是指这种期盼对中国大学的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2014年,我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期盼有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把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期盼”改为对“中国大学的期盼”;二是2014年的三大期盼中,有一条与2013年的相重合。非是故意,而是觉得中国大学太需要这方面的改革。2013年我盼中国试点学院取得进展,2014年我继续盼试点学院在改革上能取得新进展,特别是能够取得改革模式上的胜利。 一盼中国大学科研评价回归学术本位 据中国教育报:为加快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和教育规划纲要,教育部今天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要求各地各高校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意见提出,高校科技评价将实行分类评价,对主要从事创新性研究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以代表性成果为重点的评价,对应用研究人员的评价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为重点。 意见明确,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指导原则是:鼓励创新,服务需求,科教结合,特色发展。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重点突出围绕科学前沿和现实需求催生重大成果产出的导向,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导向,推进科教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导向,鼓励科技人员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做出特色,追求卓越。深化科技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根据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特点,建立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评价方法,营造潜心治学、追求真理的创新文化氛围。着力提升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关键共性技术的有效供给能力,支撑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的能力。意见提出,高校科技评价改革要实施科学的分类评价。针对科技活动人员、创新团队、平台基地、科研项目等不同对象,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不同工作的特点,分别建立涵盖科研诚信和学风、创新质量与贡献、科教结合支撑人才培养、科学传播与普及、机制创新与开放共享等内容,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评价标准。对主要从事创新性研究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代表性成果为重点的评价。对基础研究人员的评价以有利于潜心研究、长期积累,催生重大原创性成果为重点。对应用研究人员的评价以聚焦需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为重点。对主要从事技术转移、科技服务和科学普及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经济社会效益和实际贡献为重点的评价。对从事技术支撑和服务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以服务质量与实际效果为重点的评价。对高校创新团队实行以解决重大科技问题能力与合作机制为重点的整体性评价。对高校创新平台(机构、基地)实行以综合绩效和开放共享为重点的评价。意见提出,要建立开放的高校科技评价机制。基础研究以同行评价为主,大力加强国际同行评价。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应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由用户、市场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参与评价。加强开放、多元的国内外专家数据库建设和共享。同时,高校要建立长效评价机制,避免频繁评价。科技活动人员的评价周期原则上不少于3年,对青年科技人员实施聘期评价,创新团队和平台基地的评价周期原则上不少于5年。加强评价结果共享,避免重复评价。 科研评价是中国科研健康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重要诱制因素。长期以来,重数量、轻质量;重人情、轻成果的科研评价方式,催生了中国期刊,催生了科研腐败,形成了科研中追求GDP现象。本次“意见”明确了分类评估的原则;重视科研的活动规律;用户、市场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参与评价,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只盼这种这种回归学术评价精神的制度能够在实践中不变形,不走样。 二盼大学学术委员会有职有权有位有实效   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就《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公开征意见,《规程》拟规定,学术委员会委员由校长聘任,实行任期制,每一任期不低于 4 年,可连选连任,但最多连任不得超过 3 届。有违法或者学术不端行为,有损学术委员会形象及声誉的,免除委员职务。  《规程》拟规定,学术委员会委员由学校不同学科、专业的教授 ( 含副教授 ) 和其他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组成,人数应为不低于 15 人的奇数。其中,担任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行政领导职务的委员,不得超过委员总人数的 1/3 ;不担任党政领导职务及院系负责人的专任教授,不得少于委员总人数的 1/3 。   高等学校可以根据需要聘请校外专家及有关方面代表,担任学术委员会特别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的产生应当经公开、公正的推荐、遴选和民主选举等程序,充分反映基层学术组织和广大教师的意见。学校应当根据学科、专业的构成情况,合理确定院系 ( 学部 ) 的委员名额,保证委员的代表性和公平性。 学术委员会委员由校长聘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实行任期制,每一任期不低于 4 年,可连选连任,但最多连任不得超过 3 届。学术委员会每次换届,连任的委员人数不得超过委员总数的 2/3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设主任委员 1 名,可根据需要设若干名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可以由校长或者主管副校长兼任,也可以由校长提名,全体委员投票选举产生。 《规程》规定了学术委员会决策事务、咨询事务,学术委员会的权力范围、委员产生、工作程序、分支机构设置等事项。 中国大学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行政权力无边界问题。本次《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在学术委员会组成、权力边界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虽然还有很多行政化的印记,但终归有进步意义。这对指导大学章程建设,提升学术权力地位有进步意义。期盼 2014 年发布的其它大学章程在学术权力保障、大学回归学术本性方面有更大的进展与进步,期盼修改后的学术委员会规程早日出台,期盼学术委员会不再是行政权力的“白手套”,而是真真切切保障学术权力、保障学术自由的平台和载体。 三盼试点学院取得改革模式上的胜利 试点学院改革项目是高等教育领域推进和深化综合改革的标志性项目。 2011 年,教育部宣布开展试点学院项目改革,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并将其列入国家教改办重点推进的 20 个重大项目之一。当时从高校和咨询委员会专家推荐的 55 所高校中初步遴选出 26 所高校。后经过科学论证和完善方案,确定在 17 所高校内部各选择一个学院,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特别实验区”。 当前,在高等教育领域仅仅推进单项改革,已不能解决好其自身发展和外部需求的诸多问题,必须以“综合改革”的思维和推进方式,来破解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所遇到的诸多问题。破解高等教育发展深层次矛盾,关键在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学院就是一项以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为核心、以学院(系、部)为基本实施单位的综合性改革。 2012 年 12 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推进试点学院改革的指导意见》,就学生招录与选拔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遴选评价制度、学院内部治理结构等四个方面向各学院提出了改革要求,并给予 24 项支持性政策措施。在此意见基础上,各试点学院在 2013 年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改革教师遴选、考核与评价制度,实施可并轨的“ AB 轨”制。“ A 轨”岗位采用现行的学校考核和薪酬体系;“ B 轨”岗位的考核在“入门门槛”的基础上,增加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标志性成果,设置增量薪酬,实行年薪制。“ A 轨”教师如果聘期内完成了“ B 轨”岗位所有考核任务,经学院考核聘任委员会研究,可在聘期结束时补齐“ B 轨”待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实行“选、育、评”综合体制改革。学院秉持“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促进公平”的选拔理念,推行多元选拔录取机制。学院设立了“三三制”自主招生委员会,建立了全过程跟踪的多元选拔机制,不拘一格选拔具有良好数理基础和航空报国情怀的学生。苏州大学纳米科技学院建立教师全球招聘、人才引进第三方评价和“一人一价”、“按水平定薪”制度,学院与高层次人才签订包括工作任务和职责在内的个性化协议。 学院强,则大学强。办大学一定要重心下移,让学院成为办学的主体,成为自主发展,自主负责的独立实体。重心下移,是一种办学理念的更新,也是一种管理模式的改革。大学领导者要改变“大河有水小河不干”的理念,树立“小河有水大河不干”的理念。从而形成中国大学改革的特色这路。
个人分类: 高教史料|6578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中国学术体制何时能回到正轨?
histly 2013-12-1 14:43
中国学术体制何时能回到正轨 ? 方朝晖 未分类 浏览次数 (791) 2013-11-30 年底了,各单位都在总结 。 在高校中,这一年中最值得总结的工作就是本单位今年申请了多少项目 、 拿到了多少基金、赢得了多少奖励、发表了多少论著。 抗战期间,有人高呼:“华北之大,竟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今天,我们惊呼: “中国之大,已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今天的中国高校,与我们这个时代一样让人不得安宁 、 惶惶终日,人们天天在项目、资金、奖励、头衔 、 荣誉等等的追求中奋斗、挣扎。多少人费尽心机拉关系、搞项目 、 出成果,多少人绞尽脑汁发文章、争荣誉、求奖励。年复一年,我们就是在这种完全无视科研规律的思路下管理科研,把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搞得鸡飞狗跳,人人自危 。 年复一年,我们就是在这种忙于完成项目、急于创造成果的气氛中引导科研,让整个学界一天天走向浮夸、短视、功利 。 我总结 今日高校及教育部门对于教学科研队伍管理的主要特征 如下: 一是 相信利益激励 ,不断地用基金 、 项目 、 奖励等为诱饵,吸引大家注意力; 二是 相信竞争机制 ,不断地用排名、评比 、 荣誉等为手段,刺激人们积极性。 在这种思维背后,还存在一种动机,就是要操纵、控制人们的研究过程,使之朝着自己预期的方向前进 ; 在这种动机背后, 还存在一种心态,就是怀疑下属不听话、担心人们不自觉,故要用指标来监督、用数据来管理 。 且不说这套用硬性成果、量化指标来衡量个人成就的管理思路, 与管理者怕事偷懒、追求简单的心理需要有关 ;最可怕的是,这套相信利益激励和竞争的管理思维,最大的失败就是让人们无法沉下心来搞研究 、 放慢脚步去思考,最后自然也不可能创造出真正伟大的成果,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培养不出大师级学者和真正的科学家来 。 老子曰: 不尚贤,使民不争 。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不要以为古人愚昧,这段话反映了古人管理的大智慧! 我一点都不怀疑我们的领导期望中国多出诺奖获得者 、 多产杰出科学家的诚意,我一点也不怀疑我们的管理者希望中国学术走向世界、中国大学走上一流的真心。但是,国家对科研部门的管理 、 教育部对高校的领导,投入了多少资金、耗费了多少物力,为什么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为什么不能引领人们安安静静地思考,从从容容地探索,而是相反,搞得大家情绪日益浮躁、动机日益功利 、 精神日益贫乏、思想日益衰竭?他们的思想误区究竟在哪里? 我想可能部分根源于一种错误的管理思维,那就是认为利益刺激和相互竞争是催生成果、增加绩效的最有效措施 。( 实则不然,量化管理的模式智慧就在于让知识分子折腾,以折腾,你就没有时间去反思,没有思想去关心政治,没有时间去做官方不想让你做的事。 )然而,它可能忘了,对利益激励和竞争机制的信赖,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低级的管理思路,现实中往往彻底失败:首先,它给好名爱利的人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导致贪图虚名 、 不务正业、工于心计、好玩手段的人大行其道,而真正的人才却被排挤;其次,它造成了极端功利的风气,让多数人都在不自觉中被卷进,根本没办法有一种从容 、 安静的心态,自然不可能创造出真正有意义的成果。所以这套管理思维违背了科研规律;其三,它对于真正的天才和人才可能没用,因为天才通常是出自人性内在的巨大激情去从事研究,绝不会完全为了利益和荣誉去研究 。 而人品正直的人才,则由于不好媚上,不愿屈己,而无法适应那些项目、指标要求,导致被排斥和边缘化。 这种管理思维的另一致命问题是就对人的不信任 。 这从根本上说来自于法家的性恶论思维,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有偷奸耍滑的倾向,所以都要管。这样一来,管理者就要想办法去对付自己的下属,制定尽可能严密的防范措施,设计尽可能严厉的惩罚手段,于是各种数据 、 指标、规定纷纷设置,各种统计 、 评比、选拔纷纷出笼。它可能忘记了一点,严密有效的管理措施可能防范一个不听话的常人,但也同时毁掉了少数卓越的天才。没有一个天才能容忍被怀疑 、 被防范、被监视,在严密的监控、严格的审查和严厉的要求之下,可能一个天才也不能脱颖而出。一旦天才全部被毁,即使培养出再多听话的普通人才,也不过是一些本份的匠人而已 。 这样下去,会让一个民族的科研水平永远落后于人,难以进入世界一流。 ( 法家的性恶论思维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领导认为下属性恶,为什么下属不能认为领导性亦恶呢?! ) 这种管理思维的另一深层原因,在我看来就是对于学术自身的价值不够了解 。 多年来,在某种功利主义思想支配下,很多领导在内心深处认为,学术的价值不过就是服务于社会,为生产力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乃至于中华民族复兴服务 。 这些固然是无比正确、无可置疑。然而,他们可能忘了,这些仅仅是学术的社会价值,而不是学术自身的内在价值,而后者才是学术的真正基础。相比之下,前者是末,后者是本;前者是流,后者是源 。学术自身的内在价值植根于人性,源于研究者无穷的求知欲 ,来自天才们无尽的创造力,出于思想家不息的正能量。这些东西,都不能用各自功利目标和国家 、 民族及社会需要来制造。比如,亚里士多德不可能为了给希腊人民争光而取得巨大成就,牛顿不可能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有了重大发现,爱因斯坦不可能为了报效德国而发明了相对论…… 正因为管理者自己对学术自身的内在价值认识肤浅,有时会颠倒学术研究中的本末 、 源流关系,所以也不可能懂得科学研究的真正规律。他们一方面误 认为人们的科学探索热情可以用爱国主义来制造,用功利主义来主宰 ;另一方面由于不会欣赏科学 、 艺术和学术内在的美,不知道科学不朽的价值、艺术永恒的魅力 、 学术辉煌的境界来自何方,所以宁愿看到一些有形可见的成果,大而无当的实绩,和轰轰烈烈的效应。 一种外行又要管理内行、不懂又要垄断权力的心理 ,导致在他们内心深处时刻有一种焦虑和不安:他们不仅时常担心下属是不是又在偷懒、糊弄,而且对于自己的管理能否达到成效缺乏自信,于是急切地希望看到具体的成果和实绩……功利的成果越多,他们心里就越踏实 。一言以蔽之,是因为管理者自己心态浮躁、空虚、功利,所以才导致整个学术界的浮躁、功利!! 很多管理者和领导正因为一种错误的 、 不信任的思维方式在先,因为不懂学术自身的内在价值在先,有时无法从内心深处尊重那些真正追求真理、献身学术的人 。 相反,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不放心和不耐烦,使得他们随时可能对一些真正有风骨的科学家和思想家进行怒骂、指责 、 批评或责难,从而把他们的心凉透,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做斯文扫地。这种荒唐可笑的科研管理方式,今天主导着学术界,流行于高教界,导致多少科研经费被浪费,多少垃圾成果被生产,多少宝贵青春被耗尽,多少优秀人才被埋葬…… 多少年来,我们的大学天天高喊着要走向世界,可是在管理教学研究队伍时,却又往往不懂得尊重科学规律 。 如此下去,如何能出得了世界一流大师?天天都喊着要创新,可是当人们的情绪被各种指标所主导、动机被各种利益所蒙蔽,他们何来细水长流的积累 、 厚重扎实的功夫?当人们的心灵已无法平静似水,精神已不能自我主宰,他们如何能创造不朽的成果,实现伟大的创新?多少年来,我们的大学总是在喋喋不休地细数自己曾经出过的名人 、 经历的辉煌 、 享过的荣光。这种靠过去的历史来自慰的思维,除了反映领导的不自信,和对于学术神圣性的无知,究竟还说明了什么? 在今天的中国大学里,已难找到一片宁静的天空,和一处悠闲的人们 。 我们的生存环境,宛如一个巨大的漩涡,把所有的人都席卷了进去。无数刚刚进入学术的年青学子们,就不得不学会在这个巨大而无比功利 、 可怕而势不可挡的漩涡中适应。他们逐渐认识到,要想在单位熬出头,得到想要的利益,就必须随波逐流,与时俱进 。 这就是我们今天可怕的生存环境,它决不是培养大师的环境,也决不利于生产惊世骇俗的伟大作品。 当前中国学术体制究竟将去向何方?该如何来改革它?我认为,中国学术体制之回归正轨,必须从如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敬畏之心 。 领导者、管理者必须学会欣赏学术自身的价值,包括科学自身的永恒魅力、艺术自身的辉煌境界以及学者自身的神圣尊严。做领导的不懂得欣赏这些,会导致研究功利化,价值空心化;导致学者缺乏神圣感,学术缺乏神圣性;如此一来,自然能做出辱骂学者人格 、 伤害科学家自尊的事来。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一切从实用、功利的需要出发,用外部需要统率一切,主导一切。只要学术的自治确立不起来,就难于培养思想大师和科学巨匠 。 二是尊重科研规律。如果领导懂得欣赏学术自身的内在价值,自然会认识到真正的艺术品不可能用功利的方式来创造,伟大的学术成就需要在安静 、 从容、悠闲 、 自由的环境中完成,真正的科学创新不可能用搞工程的思路来追求。因此,领导者、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只能是创造条件、培育气氛和耐心等待 。 如果好大喜功,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往往只能是事倍功半,欲速则不达。另外,那种指望用利益激励和竞争手段来实现创新的思路,不仅违背了科研规律,而且容易导致名利盛行 、 甚至小人盛行,破坏学术研究应有的气氛,把大批真正致力于学术研究事业的人才排斥于主流之外,妨碍真正的学术创新 。 三是要实现从以 管理常人为主的管理模式 ,到以发现天才为主的管理模式的转变 。 多年来,我们的管理者常常把主要目光盯在小人身上,特别是那些可能不听话、不自觉的奸滑之徒身上,所以想尽办法对他们进行监督 、 管理或引导。把目光盯在小人身上,容易使领导者产生某种变态心理,那就是一方面对谁都不信任,总是以狐疑目光看人;另一方面是对下属产生嫉妒心,不希望下属超越自己,担心自我优越感被打破 。 然而,这些还不是这套管理思路最大的坏处,它最大的败笔就是可能把真正的人才、特别是天才毁掉 。 由于对人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让真正的人才和天才人格有时受到侮辱;由于对整齐划一的指标的追求,让真正的人才和天才没有驰骋想像的余地和展示锋芒的空间 。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学术的进步,伟大的发现,完全取决于真正的人才和天才能否脱颖而出,让他们尽情 、 自由自在、无所顾忌地施展自身的才能。对于普通人的监管诚然必要,但当它以埋葬天才为代价时,就得不偿失了。我们必须树立一个认识:对真正的人才和天才没有发现和驾驭能力,是领导和管理最大的失败 。 2013年1月5日星期六 (原文发表于《东方早报》观察评论版2013年1月25日 。 发表时有删节和文字处理) 推荐 11
个人分类: Readings|24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影响因子、他引和学术评价
Mech 2013-11-1 10:57
IEEE 关于“在期刊、项目、个人评价中恰当应用文献计量学指标”的政策说明,基本体现了国际科学界对这个问题的共识,可能并不局限于 IEEE 所涵盖的工程、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全文参阅后面的附图。我个人理解,其关键点有三: 1 具有互补性的多种文献计量学指标是评价期刊的重要参数。 2 任何基于期刊的文献计量学指标 ( 例如影响因子 ) 不能用于评价具体论文,因此不能用于评价研究项目和研究者。 3 基于个人的文献计量学指标 ( 如最高单篇他引、总他引、 h- 指数等 ) 可供评价研究者时参考,但比较只能在特定研究领域内进行。同行评议是评价项目和研究者的最基本方式,评议主要针对科学内容,也包括文献计量学指标的解读。 此外, IEEE 还明确坚定地谴责任何单纯为改进文献计量学指标而进行的人为操作。 简言之,要区分基于期刊还是基于个人的文献计量学指标,而且这些指标只能作为评价参考的测度,而不能成为工作目标。
个人分类: 科研科普|414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是“首次”,何来“创新”
热度 3 陈小斌 2013-10-30 16:06
某段时间中国的科研成果动则国内领先、国际水平、国际先进等等,帽子齐飞,其实很多都是自吹自擂,名实难符。 又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领导大家们突然四处强调,慎提“首次”、“领先”、“水平”等词。所谓“慎提”,实为“不要提”。自此,论文报告,自我评价也好,同行评议也罢,一片模模糊糊,呵呵哈哈,一团和气春风。偶有不知趣的毛头小子违规,则必遭一堆规劝或教育。 慎提之议,意在压制学风浮躁,提倡踏实严谨的治学风格,着眼之处甚好。然倡议简单,实施机械,适得其反。学风浮躁在和气春风下依然暗流汹涌,且少了以前的观点鲜明的、敢评敢论之风。 所谓“国际水平”、“国际领先”之类,词力过大,一般非作者自己所能把握,少提甚或不提,都可商榷。而“首次”之词,亦跟着受罚,实乃匪夷所思,足显国人之不敢进行学术评价,虚与委蛇之心境! 不是“首次”,何来创新?不是创新,研究何为?学术何为? 应允许作者任意自我评价。其本为一家之言,是否公允正确,尚有众多同行在侧。若其偏离事实本身,自我吹嘘越高,自然会摔得越重。然若评审者不问青红皂白,对其所做之事,毫无了解,却拿出道德之准绳,批其不该自评“首次”等语,亦极不可取。其究竟是否“首次”,仅需一反例足矣,非道德之准绳所能衡量。 学术研究的真谛,在于是否客观,是否诚实,是否实事求是。真正的学术研究,研究者自身也将是客体的一部分。自己的过往工作,正确与否,也是自己长期不断地质疑琢磨的对象,经常会指出、纠正、改进自己过往的一些认识,并呈现给世人。 学术评价本身,也在于评价者(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是否客观,是否诚实,是否实事求是地表达了自己的认识。至于如何用词,则为个体自身的表达习惯以及成果本身的价值和高度所决定,不做限制也罢。
个人分类: 一孔之见|3386 次阅读|5 个评论
对学科的责任心——学者的最低职业道德标准
热度 11 jintuo 2013-10-25 06:33
写 这 篇文章的心情有点沉重。一位同事批评我:在评选研究生奖学金时,我的几位刚入学的研究生居然凭借凑数发表的综述文章而上位。这是明显的为个人利益不计浪费学术资源的行为。我对此浑然不知,深感失察的责任。 我一向反对现行的研究生的奖学金评选,认为:资助研究生没错,但奖学金应该以家庭拮据为评选标准,即所谓的“need base”。我一向反对炒文章,认为:在信息的量爆炸式增长,质鱼目混珠的时代,有职业责任心的学者万不可为了个人利益一味追求发表论文的数量,增加同行获得有用信息的难度;而应注重质,力争每篇论文都是精品,让同行获得阅读的享受,激起灵感的浪花。我主张对学者的评价中应包括这样的标准:一个文章特别多的人如果说不出自己对所在学科的有意义的贡献,那么,他/她的文章数应是负分,因其浪费了发表资源,增加了同行的无效工作量。同理,一个头衔和奖项醒目而成串却说不出自己对学科、科学、或社会的像样的实际推动的学者,其头衔和奖项应不是荣耀而是惭愧。我知道上述在其他地方可能正常的标准在当下的中国有点高,难以完全做到。但是,学者者,对做不到应怀有愧疚,心中的是非标准不能折扣甚至颠倒。 最令我不安的是中国科学界现行的文化环境对几代青年学子的是非标准的颠覆和塑造。每当我(经常性地)听到年轻人们热衷于谈论某某在影响因子如何的期刊上发了一篇文章时,总要插问:文章的内容是什么?有何重要发现或突破?十有九九(不是十有八九的笔误),我得到的是一脸茫然。我享受和学生的聊天,爱好和他们探讨本领域权威们研究中的局限和无奈,回顾我们团队的一个个构思巧妙的技术(不完全来自于我一人)产生的过程,启发他们去尝试产生让自己拍案叫绝的灵感。我认为:那种因为当前的地位低下,可以暂时放下是非,顺流炒作,尽快上位,届时再反过来力挽狂澜的青年想法并不靠谱。届时,这样的榜样对后来青年的导向作用就是今天的“榜样”对今天的青年导向的翻版。我用自己远古的本科生时代便未随大流的人生所得开导年轻人:在变化的时代,跟随大流哪如绕到前面去坐等?但是面对制度性的导向,我没有赢得足够多的给力的年轻战友。
5317 次阅读|18 个评论
科研评价的旧金山宣言 ——让科研评价更加科学
热度 1 OPENRESOURCES 2013-8-15 11:11
当前迫切需要改善资助机构、学术研究机构及其他各方用以评价科学研究产出的方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2012 年 12 月 16 日 ,在美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ASCB )年会期间,一些学术期刊的编辑和出版者举行了会晤,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科研评价的旧金山宣言》 ( San Francisco Declaration on Research Assessment: P utting science into the assessment of research ) 。部分内容翻译( 李宏、王建芳) 如下: “ 期刊影响因子被频繁地用作比较个人和机构科学产出的基本参数。由汤森路透公司计算的期刊影响因子,最初是作为帮助图书馆员确定购买哪些期刊的工具的,并不是测度研究论文科学质量的指标。鉴于此,需要清晰地了解如同很多文献分析过的期刊影响因子作为科研评价工具时存在的缺陷。这些缺陷包括:( A )期刊的引文分布是高度偏态的 ;( B )期刊影响因子的特性随领域而不同:它覆盖多种多样的论文类型,包括原始研究论文与评述 ;( C )期刊影响因子可以通过编辑政策来被操纵(甚至“制造”) ;( D )用于计算期刊影响因子的数据对于公众来说既不透明也不公开 。 我们将提出改善科研产出评价方法的一系列建议。在未来,研究论文之外的其他产出对于评价科研成效将越来越重要。但是,经过同行评议的研究论文仍将是科研评价所使用的核心研究产出。我们的建议首先是针对同行评议期刊研究论文相关的评价工作的,但也可以并应该扩展到作为重要研究产出而被承认的其他产品上,如数据集( datasets )。这些建议是针对资助机构、学术研究机构、期刊、计量指标提供机构和科研人员个人的。 这些建议贯穿着以下主题: —— 在考虑资助、聘用和晋升时,要停止使用基于期刊的计量指标,如期刊影响因子; —— 要评估科研工作本身的价值,而不是基于研究成果所登载的期刊; —— 要充分利用在线出版所提供的机会(例如,放宽对论文字数、图表和参考文献数量的不必要限制,开发新的重要度和影响指标)。” 。。。。。。
个人分类: 科研评价|3635 次阅读|2 个评论
访英见闻录(9)-再谈积累、分享,以及学术规则
热度 3 opensesame 2013-7-31 05:27
我曾经谈到自己做科研的体会,认为积累和分享对我们的进步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见 访英见闻录(六)积累 -- 国内实验室亟需的最重要科研经验之一 。要实现积累和分享,有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彼此尊重学术成果。 积累,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己在他人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工作;或者他人在自己基础上更上层楼。如果没有连对方已完成工作的尊重都没有,会有人愿意与你分享吗?我想是不会有的。如果只会从他人那里继承,而自己却非常吝啬,只进不出,还会有人愿意一直与你分享吗?除了我们的父母可以对我们单向付出、不求回报之外,上帝,如果有的话,也做不到。 怎么样才算学术尊重?起码的要求,认可他人的学术贡献。在现代科技史上,我们经常看到某某理论、方程、现象已人名来命名,Navies-stokes方程,Ekman漂流,科氏力...诸如此类,都是后人对他们的学术成果的尊重。西方的发达国家做的尤其好,他们不仅以这种传统命名西方的科学家,也以相同/相似的方式对待其他国家的科学家的发现,譬如陈氏(陈景润)定理。因为他们传统意识里知道尊重他们的发现的重要性。尊重他们的学术贡献,也使自己在将来的贡献得以被尊重。这种贡献,无论大小都被尊重,尽管不一定被用人名来命名。 只可惜,在我们国家,不仅缺乏这个传统;目前来看,也无法学习这个传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学术评价只看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了!!!假设一个人参与了很多工作,但都不是以主要角色起作用,即使他一直在贡献,一直在团队里很好的支持他人。但在涉及到晋升、评比的时候,他相当于一无所有。似乎给他的一点点荣誉都是出于怜悯。想想看,是不是你们身边有很多这种情况,甚至你自己也是受害者之一。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不仅是我们不懂得认可他人的细微共享。还部分因为我们破坏了另一种规则,把学术发现和成果当做“礼品”施与本该不该被施与的人,譬如,让不该署名的人参加署名。 我们中国,一直在尝试融入国际世界,尝试学习西方的规则。但是我们并没有真正尊重和完整继承这些规则,我们只是选择性尊重规则的某些部分。如何选择尊重哪些部分,那是看掌握言语权之人的需要。在这个情况下,被选择尊重的那些“规则”--如果还叫规则的话,也已经是变异的规则,并非从国际社会继承的完整规则--往往对我们科学圈人的大多数很残酷。残酷的逼迫大多数人失去耐心、信心、幸福感甚至荣誉感,变得浮躁、鼠目寸光、变得没有真正放松的时刻。 我们选择性尊重规则的结果,最终来看,是选择了一条对我们自己更加残酷的道路。规则持续下去,也会残酷的对待陆陆续续加入圈子的人,包括我们的下一代。到什么时候,我们会觉得后悔呢?
个人分类: 个人心得|5827 次阅读|3 个评论
翻译:科研评价旧金山宣言
waterlilyqd 2013-7-16 15:36
San Francisco Declaration on Research Assessment 翻译: 邱敦莲 提要: 科研产出可以体现在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取得其它知识产权以及培养青年科学家等很多方面。 如何评价科研产出的价值? 科学研究的价值不能只依据于论文发表的期刊和期刊的影响因子来评价,而是要根据科学研究本身的价值来评价。 翻译: 邱敦莲 Putting science into the assessment of research 将科学放到研究中去评价 There is a pressing need to improve the ways in which the outpu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s evaluated by funding agencies,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d other parties. 当前,基金资助机构、学术机构以及其它组织均急切需要改进科研成果的评价方式。 To address this issue, the group of editors and publishers of scholarly journals listed below met during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Cell Biology (ASCB) in San Francisco, CA, on December 16, 2012. The group developed a set of recommendations, referred to as the San Francisco Declaration on Research Assessment . We invite interested parties to indicate their support by adding their names to this declaration. 文后所列出的多家学术期刊的编辑人员和出版者们,于2012年12月16日齐聚美国旧金山,在一年一度的美国细胞生物学(ASCB)年会上讨论了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问题。 The outputs from scientific research are many and varied, including: research articles reporting new knowledge, data, reagents, and software;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highly trained young scientists. Funding agencies, institutions that employ scientists, and scientists themselves all have a desire, and need, to assess the quality and impact of scientific outputs. It is imperative that scientific output be measured accurately, evaluated wisely, and used thoughtfully. 科学研究的产出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报道新知识、新数据、 新的反应产物、新软件的研究论文,也可以是知识产权,还可以是受到良好训练的青年科学家。基金资助机构、聘用科学家的学术研究单位,以及科学家自身都有对他们的科研产出质量和影响进行评估的愿望和需求。对科研产出进行准确的测度、明智的评估、经过思考的应用已势在必行!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is frequently used as the primary parameter with which to measure the scientific output of individuals and institutions.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as calculated by Thomson Reuters, was originally created as a tool to help librarians identify journals to purchase, not as a measure of the scientific quality of research in an article. With that in mind, it is critical to understand that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has a number of well-documented deficiencies as a tool for research assessment. These limitations include: A) citation distributions within journals are highly skewed ; B) the properties of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are field-specific; it is a composite of multiple, highly diverse article types, including primary research papers and reviews ; C) Impact Factors can be manipulated (or “gamed”) by editorial policy ; and D) data used to calculate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s are neither transparent nor openly available to the public . 期刊影响因子常常被用作衡量个人和机构科研产出的主要参数。由汤森路透所计算的期刊影响因子,最初只是用来帮助图书馆员识别需要购买的期刊的一种工具,并不是用来评价一篇文章的研究质量的指标。牢记这一点,了解将期刊影响因子作为一种工具去评价研究成果具有众所周知的不足,这非常关键。其主要不足表现在:1)同一期刊发表的论文其被引极不均衡 ;2)期刊影响因子具有研究领域特异性;期刊论文是多种文章类型的综合,既有原创性研究,也有综述报道 3)影响因子会受编辑政策所操控 ; 4)用于计算期刊影响因子的数据既不透明,也不能被大众获悉 。 Below we make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way in which the actual quality of research output is evaluated. Outputs other than research articles will grow in importance in assessing research effectiveness in the future, but the peer-reviewed research paper will remain a central research output that informs research assessment. Our recommendations therefore focus primarily on practices relating to research articles published in peer-reviewed journals, but can and should be extended by recognising additional products, such as datasets, as important research outputs. The recommendations are aimed at funding agencies, academic institutions, journals, organizations that supply metrics, and individual researchers. 下面是对 科研产出质量进行评价的方法进行改进的几项 建议 。在未来的科研效果评价中,科研产出(而不是研究论文)的重要性将日益突显。但是,经过同行评议的研究论文仍将是评价科学研究成效的主要产出成果。因此,我们的建议首先还是针对在同行评议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论文而言,但是可以也应该扩展到诸如数据集、重要的研究产出等其它方面。这些建议适用于资助机构、学术机构、期刊、提供测度标准的组织,以及每个研究人员。 A number of themes run through these recommendations: 贯穿建议方案的几个主题: - the need to eliminate use of journal-based metrics, such as impact factors, in funding, appointment and promotion considerations. 在基金资助和在考虑任职、升职时,废除利用影响因子等基于期刊的评价指标对科学家进行评价。 - the need to assess research on its own merits rather than on the basis of the journal in which the research is published, and 对一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时,要基于研究本身的业绩,而不是该项研究所发表论文的期刊质量来评价。 - the need to capitalize on the opportunities provided by online publication (such as relaxing unnecessary limits on the number of words, figures, and references in articles, and exploring new indicators of significance and impact) 要抓住在线出版所提供的机遇,如在线出版放松了对文字、图表、参考文献数量的限制,努力探索评价论文重要性和影响力的新指标。 We recognize that many funding agencies, institutions, publishers, and researchers are already encouraging improved practices in research assessment. Such steps are beginning to increase the momentum toward more sophisticated and meaningful approaches to research evaluation that can now be built upon and adopted by all of the key constituencies involved. 我们已意识到,很多基金资助机构、学术机构、出版商和研究人员都在鼓励改进科研评价的实践。在这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正将科研评价引向更复杂但更有意义的方向发展,目前已被与科研评价有关的主要各方所采纳。 The signatories of the San Francisco Declaration support the adoption of the following practices in research assessment. 《旧金山宣言 》签约各方支持在科研评价中采用以下措施: General Recommendation 总体建议 1. Do not use journal-based metrics, such as journal impact factors, as a surrogate measure of the quality of individual research articles, to assess an individual scientist’s contributions, or in hiring, promotion or funding decisions. 不使用影响因子等评价期刊的指标代替评价单篇研究论文质量的指标, 不使用影响因子等评价期刊的指标作为 评价某位科学家实际贡献的指标,也不作为决定是否聘用、升职和得到经费资助的指标。 For funding agencies 对资助机构 2. Be explicit about the criteria used in evaluating the scientific productivity of grant applicants and clearly highlight, especially for early-stage investigators, that the scientific content of a paper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publication metrics or the identity of the journal in which it was published. 明确用于评价资助申请人科研生产力的标准,明确强调一篇文章的科学内容比刊载该篇论文的期刊的计量指标和知名度更重要,特别是对起步阶段的研究人员。 3. For the purposes of research assessment, consider the value and impact of all research outputs (including datasets and software) in addition to research publications, and consider a broad range of impact measures including qualitative indicators of research impact, such as influence on policy and practice. 为了评价科学研究,除了发表的研究成果外,应考虑数据集和软件等所有研究产出的价值和影响,还应该考虑采用更广泛的影响测量指标,如对政策和实践的影响。 For institutions对研究机构 4. Be explicit about the criteria used to reach hiring, tenure, and promotion decisions, clearly highlighting, especially for early-stage investigators, that the scientific content of a paper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publication metrics or the identity of the journal in which it was published. 明确人员聘用、留职、晋升的标准,明确地突出一篇文章的科学内容比 比刊载该篇论文的期刊的计量指标和知名度更重要,特别是对 起步阶段的 研究人员。 5. For the purposes of research assessment, consider the value and impact of all research outputs (including datasets and software) in addition to research publications, and consider a broad range of impact measures including qualitative indicators of research impact, such as influence on policy and practice. 在对科学研究进行评价时,除了考虑发表的研究成果外,应考虑数据集和软件等所有科学研究产出的价值和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采用更广泛的测量指标,如研究成果对政策和实践的影响。 For publishers对出版者 6. Greatly reduce emphasis on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as a promotional tool, ideally by ceasing to promote the impact factor or by presenting the metric in the context of a variety of journal-based metrics (eg. 5-year impact factor, EigenFactor , SCImago , editorial and publication times, etc) that provide a richer view of journal performance. 尽量减少将期刊影响因子作为期刊的推介手段,最好不提影响因子,或者只呈现一系列基于对期刊进行评价的指标,如5年影响因子 ,恩格尔系数 , SCImago ,出版频次等,以便对一个期刊的表现提供更为全面丰富的视角。 7. Make available a range of article-level metrics to encourage a shift toward assessment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content of an article rather than publication metrics of the journal in which it was published. 提供一系列的测度指标,鼓励各方将评价重点从发表论文的期刊本身转向一篇论文的科学内容方面。 8. Encourage responsible authorship practices and the provision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specific contributions of each author. 鼓励负责任的作者行为,提供能够了解每一位作者各自的贡献的信息。 9. Whether a journal is open-access or subscription-based, remove all reuse limitations on reference lists in research articles and make them available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Public Domain Dedication. (See reference 8.) 无论一个期刊是采取开放获取还是订购阅读模式,去除对论文中的参考文献列表进行再利用的限制,使其能够按照 “公共领域声明与许可” 原则得到获取利用。 10. Remove or reduce the constraints on the number of references in research articles, and, where appropriate, mandate the citation of primary literature in favor of reviews in order to give credit to the group(s) who first reported a finding. 去除或者减少对研究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数量的限制,恰当的情况下,应当强制性地要求引用原创性论文而不是综述论文,以便让首次报道某一发现的作者的 劳动 能够得到承认。 For organizations that supply metrics 对 提供评价工具的机构 11. Be open and transparent by providing data and methods used to calculate all metrics. 使所有计算计量指标的数据和方法公开透明。 12. Provide the data under a licence that allows unrestricted reuse, and provide computational access to data. 根据许可提供数据,允许数据不受限制地再利用,提供获取数据的计算路径。 13. Be clear that inappropriate manipulation of metrics will not be tolerated; be explicit about what constitutes inappropriate manipulation and what measures will be taken to combat this. 明确表态不能容忍对计量指标的不当操控,明确说明哪些属于不当操控,并将采用何种措施打击这种操控。 14. Account for the variation in article types (e.g., reviews versus research articles), and in different subject areas when metrics are used, aggregated, or compared 在利用、合计、比较计量指标时,考虑综述、研究型论文等文章类型的差异和不同学科领域的差异。 For researchers对研究人员 15. When involved in committees making decisions about funding, hiring, tenure, or promotion, make assessments based on scientific content rather than publication metrics. 作为委员参与决定基金资助、聘用、留用或者晋升时,根据科学研究的内容而不是出版物的计量指标作出评价。 16. Wherever appropriate, cite primary literature in which observations are first reported rather than reviews in order to give credit where credit is due. 任何时候,最适当论文引用方式是引用第一次报道这项观察结果的原创文献而不是引用综述文献,把荣誉给应当得到这个荣誉的人。 17. Use a range of article metrics and indicators on personal/supporting statements, as evidence of the impact of individual published articles and other research outputs . 利用一系列论文计量指标,作为证明某人所发表的论文以及其它科研产出的影响力的证据。 18. Challenge research assessment practices that rely inappropriately on Journal Impact Factors and promote best practice that focuses on the value and influence of specific research outputs. 挑战不恰当地依靠期刊影响因子进行科研评价的行为,推动 侧重于某个具体研究产出的价值和影响的最佳实践。 References 参考文献 Editorial (2005). Not so deep impact. Nature 435, 1003–1004 Rossner, M., Van Epps, H., Hill, E. (2007). Show me the data. J. Cell Biol. 179, 1091–1092. www.jcb.org/cgi/content/full/179/6/1091. The PLoS Medicine Editors (2006). The impact factor game. PLoS Med 3(6): e291 doi:10.1371/journal.pmed.0030291. Rossner M., Van Epps H., and Hill, E. (2008). Irreproducible results: a response to Thomson Scientific. J. Cell Biol. 180, 254–255. http://jcb.rupress.org/content/180/2/254.full. Adler, R., Ewing, J., and Taylor, P. (2008) Citation statistics. A repor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Union. www.mathunion.org/publications/report/citationstatistics0. http://www.eigenfactor.org/ http://www.scimagojr.com/ http://opencitations.wordpress.com/2013/01/03/open-letter-to-publishers http://altmetrics.org/tools/ Participants in declaration drafting Sharon Ahmad, Journal of Cell Science Bruce Alberts, Science Stefano Bertuzzi, American Society for Cell Biology Ana-Maria Cuervo, Aging Cell Tracey dePellegrin, Genetics David Drubin,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Martha Fedor,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Petra Gross, Journal of Cell Science Lisa Hannan, Traffic Mark Johnston, Genetics W. Mark Leader,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Michael Marks, Traffic Mark Marsh, Traffic Tom Misteli,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Mark Patterson, eLife Bernd Pulverer, EMBO Journal Annalisa VanHook, Science Signalling Brian Ray, Science Michael Rossner, Rockefeller University Press Randy Schekman, eLife Sandra Schmid, former editor, MBoC and Traffic Michael Way, Journal of Cell Science Liz Williams,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Additional Signe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 report 相关报道: 1. 取消用论文被引用次数来评判科学家个人成就 http://cssci.nju.edu.cn/news_show.asp?Articleid=534 2. 《关于科研评价的旧金山宣言》发布 —— 科学家对影响因子说“不” http://www.sinori.cn/jsp/archives/archivesViewDt!archivesViewDt.action?modelId=1archivesId=7841 3.科学家对影响因子说“不”:科技期刊由科学的奴仆变成了主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2028.html
个人分类: 翻译实践|76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废除SCI评价体系就能办好国内科技期刊?
热度 25 SoSoliton 2013-7-11 09:43
日前,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出版发行的科技期刊约为5000种,数量仅次于美国。但也有业内人士直言——数量上的优势并不能弥补质量上的不足。科技期刊整体水平不高,几成中国科技体系中的突出短板。 不仅是科技期刊的数量,我国每年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也仅次于美国,而科技论文的写作者人数或许更是世界第一。如此庞大的论文写作者队伍和如此海量的论文数量贡献为何支撑不起几本在国际上叫得响的科技期刊?业内人士称,国内不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致优秀论文外流,并最终形成了好稿外流和期刊质量低的恶性循环。 的确,在当前功利化的学术体制下,学术论文被烙上了浓烈的商品属性,学术评价就像市场调节那样,强烈地引导着这种“商品”向最能获取利益的刊物聚集。既然如此,放弃所谓的“不合理学术评价机制”,即不再片面追求老外发明的SCI评价体系的做法,自搞一套,承认中国期刊和国际期刊的同等重要性,是否就能破除好稿外流和期刊质量低的恶性循环呢?我看未必,这充其量只是摆脱学术功利化之前的一种权宜之计。 首先,从根本上看,一份好的学术刊物必然是坚守学术本质的,必然要跨越国籍和语种。一国或一地的学术评价机制作为一种外部的人为因素,合理与否都很难影响它的学术品质,也很难撼动它的学术地位。 其次,仅仅靠吸引本国的优秀稿件撑不起一份高水平期刊。科学无国界,真正的高水平期刊都要开门办刊,既要千方百计留住国内优秀稿件,更要想方设法吸引国外优秀稿件。 其实,即使作为一种权宜之计,废弃当前的SCI评价体系也不是一种最好的做法。当社会诚信体系尚不够健全时,用至今为止尚无可替代的SCI评价体系评价论文的价值仍有其合理性。废除它,无异于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废除高考,占便宜的必然是有权、有势、有钱的群体,其最终结果必然类似于目前国内的各类科研基金——纯粹由国内自导自演自娱自乐的各类科研基金既不时招致学术圈的诟病,也没见砸出几个在国际上叫得响的成果。在一个缺乏判断力和是非观的学术环境中,必须要有一条类似SCI这样的相对公平合理的“红线”。它虽然可能错杀了一篇,但更关键的,也保障了没有放过一千。 一个国家能否办出好的学术刊物很大程度上跟它能否培养出杰出人才、能否产出突破性成果是一脉相承的,体制、机制、文化、环境等无疑起到决定性作用。绕开这些,纯粹用学术评价机制“劫富济贫”,调节优秀论文稿件流向国内,这种做法不仅没有跳出学术功利化思维,还很有可能招致孤芳自赏甚至夜郎自大的口实。国内优秀稿件纷纷投向国外SCI期刊,其根本原因有如国内有条件的优秀年轻人求学大多向往海外高校。愈发明显的趋势是,在国内学术圈生存和发展,能做海龟的绝不要做土鳖,无奈做了土鳖的,也一定要想方设法到海外转一圈,这就像阳澄湖的大闸蟹,即使只是在阳澄湖洗了个澡,也能卖个好价钱。 无疑,学术评价是学术活动绕不过的坎。就学术刊物来说,其发表的论文会不时接受刊物外的各种评价,向其投稿的论文更是从一开始就要接受同行评价。但也正是公平公正的纯学术评价,保证了刊物的质量和信誉,这种信誉反过来又提升了作者的信誉,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因此,在当前的学术界,无论是培养杰出人才、产出突破性成果,还是办出有国际影响力的刊物,其前提都是祛除学术功利化,让学术回归学术本质,构建有公信力的学术诚信体系,在国际上树立起中国良好的学术信誉。只有兴趣驱动,或摆脱了功利需求的学者,才能做出真正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而这种成果投稿最在意的是信誉。刊物有信誉是真学者愿意向其投稿、为其审稿和编稿的先决条件。 (应中国教育报邀请而写,发表于 《中国教育报》2013年7月10日第3版: 不必为科技论文外流过分担忧 )
个人分类: 管点闲事|16371 次阅读|24 个评论
[转载]浅谈学术刊物的“影响因子”
热度 1 mathmhb 2013-6-27 05:19
我的阅读提示: 1、影响因子有一定的客观性。 2、影响因子仅代表期刊属性。 3、评价论文就要看论文本身。 4、可怕的是大家重名不重实。 5、当科研成为军备竞赛~~ 6、当科学家不关心科学~~ 7、当教授们不关心教学~~ 8、当学生们不关心学习~~ 9、教育、科研本质是什么? 0、现实离理想渐近或渐远? 浅谈学术刊物的“影响因子” 已有 714 次阅读 2013-4-10 13:50 | 个人分类: 浅谈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论文 学术刊物 影响因子 开车 水平 能力 人才 提到发表论文,就必然提到文论发表的学术刊物。 判断一篇文章的水平,最重要的是看该文作者做了什么,解决了什么。 这是判断所发表文章水平的宗旨。 然而,国内学术界广泛(自觉或不自觉)采用论文发表的学术刊物,特别是刊物的影响因子来判断论文水平的高低。这样做,简化了对论文成果的判断,只消数一数刊物的影响因子,就可以知道发表成果的水平了。采用学术刊物影响因子判断论文的重要性,这比较符合当下我国学术界的国情和人情。 我国受长期封建社会历史的影响,在许多人头脑里依然存在门第和等级思想。所以,做任何事情都得分出个贵贱来,对学术刊物的看法也一样。。。 首先,让我们来看。影响因子究竟是什么?在此,我们不愿意重复影响因子的定义,只想做一个恰当的比喻。学术刊物的“影响因子”可以用“轿车”来进行比方。 周末,北京的朋友们去故宫旅游。 有的朋友开宝马轿车(IF=10)、有的开奔驰(IF=9)、有的开捷达(IF=3)、有的开奥拓(IF=1)、有的坐地铁(IF=0.5)、有的坐公交(IF=0.1)、有的骑自行车(IF=0.001),还有的走路(IF=0)去了故宫。结果,无论开什么车,无论开车还是走路,大家都准时到了故宫(科研课题都可以完成,仅仅是走的途径和方式不一样)。 采用影响因子判断论文成果的重要与否,就像我们了解一个人。要真正了解一个人需要长期接触,细心观察。如果采用他/她开什么车来判断的话,就简单了,即开什么车,就代表了他/她的水平和能力。 其实,走路去故宫的,本应该受大家的尊重。但是,走路(中文期刊)和骑自行车(中文核心期刊)的朋友们感觉自己没有面子。同时,他们的领导也不给他们面子,甚至连饭碗都保不住。而开宝马(文章发表在Prog Nat Acad Sci, USA)和奔驰车(EMBO Journal)的有面子。如果开“卡迪拉克”(Nature)和“宝石捷”(Science)的就更有面子和地位了。 当然,能够开宝马的人,应该具有相当的实力,同时也有面子,然而需要排除“富二代”、是否是公车,及其他情况。在正常情况下,谁都愿意开宝马车出去办事。所以,学者们追求高影响因子的学术刊物,也无可非议。 还需要避免的是,不能够完全“以车看人”即“以刊看文”。不能认为,凡开好车的人都是有实力、有能力、有地位、有才华的人,否则,就落入了庸俗。 大家不要忘记: 当我们大谈豪车的时候,最高兴的是国外的汽车制造商; 我们白花花的银子落入了他们的手中...... 当我们大谈“影响因子”的时候,最高兴的是国外的出版商,我们白花花的银子落入了他们的手中,而中文期刊却在死亡线上挣扎! 注释:IF=影响因子。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9868-678861.html
个人分类: 科教评论|1302 次阅读|2 个评论
读报随想-4:为科学起义叫好
热度 16 sqdai 2013-5-31 22:15
近日,从《中国科学报》 5 月 24 日 第五版右下角读到一则“豆腐干新闻”,觉得不错,全文照录于下: 布鲁斯:科学起义 “滥用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其后果是毁灭性的!”美国《科学》杂志总编布鲁斯 · 阿尔伯特在今日发表的社论中呼吁,停止使用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来评判科学家的个人工作。该言论得到了全球 150 多位知名科学家和 75 个科学团体的联合响应。 影响因子( Impact Factor , IF )是美国 ISI (科学信息研究所)的 JCR (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设立这项数据的本意,是帮助图书馆决定订购哪些期刊,但在某种功利主义的前提之下,却被广泛用于评价研究机构和个人的绩效,给很多科学家带来了困扰,不少中国科学家也深受其害。 一位参与此次行动的学者将行动形容为“科学起义”,这启示了我们:对身边的不合理现象,科学家应该联合起来说“不”,让一切回归科学本质。(吴益超) 读了这则新闻,我有如下感想: 首先 ,我赞赏《科学》杂志总编布鲁斯 · 阿尔伯特的卓识和勇气,他敢于直面现实,揭露身边的不合理现象,并且大声疾呼,敲响警钟。如所周知,《科学》杂志的 IF 值很高,他站出来说话,决无“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之嫌。 其次 ,我了解到,“学术评价唯 IF 是从”并非国人的创举,国外早已有之,不然布鲁斯 · 阿尔伯特也不会大动干戈,世界知名科学家和科学团体更不会群起响应。国内“学术评价唯 IF 是从”原来是东施效颦。 第三 .说“中国科学家也深受其害”,还有点轻描淡写,实际上“学术评价唯 IF 是从”已祸及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几乎所有学术机构(包括高校),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近一二十年以来,这里的学术评价先是“以 SCI 论英雄”,后又进化到“以引用次数论英雄”,再后来更是“学术评价唯 IF 是从”了。不少有“创造性”的管理者还抓住 ISI 的一区、二区、三区之类的“分区”,编制“统一尺码”。君不见,各类学术评奖,各类项目申请,各类人才计划答辩,“ IF ”成了众目睽睽的“大目标”。 近年来,我校(尤其是上大期刊社)经常请 SCI 、 EI 的中国总部或办事处的人士来传授经验,他们在演讲或座谈中一再强调, SCI 和 EI 本质上是极好的科学检索工具; IF 是期刊影响力的标志,令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这里竟然成了学术评价的主要指标! 说穿了,“以 SCI 论英雄”或“学术评价唯 IF 是从”是管理者的懒惰和形而上学的“胎记”。做过一些科研、投过一些稿件的人都知道,各种专业的 IF 大有区别,就一些基础学科而言,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杂志的 IF 值依次升高,相差悬殊。数学研究者孤军奋战者居多,每个问题研究者不多, IF 值怎么上得去?而化学、生物学中,不少问题研究者甚众,科研的社会性强 IF 值自然就高,以 IF 为主要指标的分区自然“不公平”了。打一个浅显的比方,如果要区分肉类、鱼类、蔬菜、瓜果的营养价值,就以蛋白质含量为标准,能做到科学、合理吗? 正确的学术评价来自科学、细致的分析、评估;一项成果的优劣,同行专家最有发言权;一项成果的影响力,要看它在学术上的长远影响力和在社会实践(如生产建设)中的实际作用。想制定学术评价的统一标准是极其愚蠢的,是一种害人不浅的“懒人哲学”或“庸人哲学”。 最后 ,我想为这种“科学起义”大唱赞歌,但愿能借此正视听,明是非,但愿这场起义能荡尽“学术评价唯 IF 是从”之类的污泥浊水! 愿与博友们就此进行深入探讨。 写于 2013 年 5 月 31 日晚
个人分类: 灯下琐语|5585 次阅读|20 个评论
[转载]能出院士不一定能出大师
热度 1 baocunkuan 2013-5-8 20:49
2013年05月08日14:22 来源: 中国教育报 . http://edu.people.com.cn/n/2013/0508/c1053-21410889.html 学术评价应“以学术为依归,以学术为本位”,力排非学术因素。   近日,海归科学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先后当选美国科学院和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的消息,引起持续热议。同时,人们不由想起,前年年底其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时同样引发了众多猜想。   对于该事件本身,我不想过多解读,我关注的是:一个学者的学术贡献能否被准确评价?   在学术评价比学术研究还要花样繁多、还要如火如荼的当下,问这种问题有点不识趣。但学术人都明白,即使不明白,圣人的智慧和凡人的实践均表明——真正的学术是不能被准确评价的。   学术乃至所有智力贡献的准确评价,相当于物理学中的“精确测量”,是个高技术活。多数情况下,即使技术再高明也无法对某个物理量实现精确测量。关于这一点,英国经济学家古德哈特在1975年发明了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古德哈特定律”:某种评价一旦被选择用来作决策时,这种评价就开始失去其价值了。古德哈特定律曾被应用于银行和其他领域的政策制定。实践表明,评价不仅破坏评价过程,也扭曲对评价目标的认识。同样,任何学术评价都会使学术和学术评价本身变味。   最近,美国纽约州立石溪大学哲学和历史学教授罗伯特·克里斯发表了《测量文化》一文。其中举了两个中国人最能信服的例子,实证了学术“测不准”。例子一,当用标准化考试评价智力时,学校就会开始应试教育,而人们也会把智力看作是学校教给孩子的应试能力。例子二,如果用论文数量来评价科研人员的学术贡献,那么科研人员将会立马造出一大堆毫无意义的低劣论文,因此这种评价最终不仅不能评出真正的学术,反而会使许多杰出的科学成就被低估。为了弥补纯粹用论文数量评价科研人员的不足,国外研究者又想出了一个试图结合论文数量和影响力的“h指数”,现在被广泛使用。但随着对“h指数”认可程度的提升,对付这种评价的变味招数也层出不穷。从这些例子看来,学术评价也摆脱不了中国人都熟悉的一个魔咒: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既然学者的学术贡献不仅不能被准确评价,而且越评越不准,越评越不利于学术本身的发展,那我们为什么还在如此频繁、如此花样繁多地进行学术评价呢?且不说从评职称到评领军、拔尖、将才、帅才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所谓“高端人才”,即使对“帽子”、“位子”无欲无求,至少也无法摆脱每一步学术业绩都要被精细地转化成“工分”的命运。仔细想来,不难发现,学术评价的目的竟然是学术功利化。只有功利化的评价体系或指标,才能“精确地”评价一个学者的学术贡献,也才具有引导众多学者对照指标朝着功利方向努力的强大力量。然而,正是源于这种强大力量,越精确的评价越能将学术最终导向远离学术的本质。   学术研究的本质是探究真理。真正的学术,其驱动力是好奇和兴趣,而不是功利。学术评价与学术研究一样,是一件非常严肃、非常复杂、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好这件事情不容易。但正如时下学界所倡导的,学术评价至少可以做到回归学术本身,也就是“以学术为依归,以学术为本位”,力排非学术因素。这就要求学术评价这面镜子要具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功能。一套好的评价体系或一次具体的评价结果至少应该要有一种正确的导向:不能让真正潜心学术的老实人吃亏,更不能让以追逐职务、金钱、荣誉、地位为目标的伪科研或半科研人员的争夺得逞。 (作者系湖南大学教授) (来源: 中国教育报 )
1531 次阅读|1 个评论
能出院士不一定能出大师——学术越评越掉价
热度 56 SoSoliton 2013-5-2 09:38
看到有报道说中国人当不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可当美国科学院院士,想到了上述题目。此事我不care,所以题目的前一句其实是多余的,这里谈的是后一句。是为题记。 一个学者的学术贡献能否被准确评价?在学术评价比学术研究还要花样繁多、还要如火如荼的当下,问这种问题的确有点不识趣。但学术人都明白,即使不明白,圣人的智慧和凡人的实践均表明,真正的学术是不能被准确评价的。 学术乃至所有智力贡献的准确评价相当于物理学中的精确测量,是个高技术活,多数情况下即使技术再高明也无法对某个物理量精确测量。关于这一点,英国经济学家 Charles Goodhart 在 1975 年发明了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 Goodhart 定律:某种评价一旦被选择用来作决策时,这种评价就开始失去其价值了。( Once a measure is chosen for making policy decisions, it begins to lose value as a measure )。 Goodhart 定律曾被应用于银行和其他领域的政策制定,实践表明,评价不仅破坏评价过程,也扭曲对评价目标的认识。 从这一点来看, Goodhart 定律 类似于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 。学术就像量子,所以也“测不准”;学术评价就像量子测量,任何测试量子的操作,都会改变量子状态,同样,任何学术评价都会使学术和学术评价本身变味,而且不是变好,而是越评越掉价。 最近,纽约州立石溪大学哲学和历史学教授 Robert Crease 发表“ Measuring culture ”一文,其中举了两个咱中国人最能信服的例子,实证了学术“测不准”。例子一,当你用标准化考试评价智力时,学校就会开始应试教育,而你也会把智力看作是学校教给孩子的应试能力。例子二,如果你用论文数量来评价科研人员的学术贡献,那么科研人员将会立马造出一大堆毫无意义的低劣论文,因此这种评价最终将不仅不能评出真正的学术,反而会使许多杰出的科学成就被低估。为了弥补纯粹用论文数量评价科研人员的不足,老外又想出了一个试图结合论文数量和影响力的所谓 h 指数( h-index ),现在被广泛使用,但随着对 h 指数认可程度的提升,对付这种评价的变味招数也是层出不穷,可以预计,这种评价最终也将使评价毫无意义。从这些例子看来,学术评价也摆脱不了咱中国人都熟悉的一个魔咒: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既然学者的学术贡献不仅不能被准确评价,而且越评越不准,越评越不利于学术本身的发展,那我们为什么还在如此频繁、如此花样繁多地进行学术评价呢?且不说从评职称到评领军、拔尖、将才、帅才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所谓“高端人才”,即使对“帽子”、“位子”无欲无求,至少也无法摆脱每一步学术业绩都要被精细地转化成“工分”的命运。仔细想来,不难发现,学术评价的目的竟然是学术功利化。只有功利化的评价体系或指标,才能“精确地”评价一个学者的学术贡献,也才具有引导众多学者对照指标朝着功利方向努力的强大力量。然而,正是源于这种强大力量,越精确的评价越能将学术最终导向远离学术的本质。 学术研究的本质是探究真理,很大程度上说也就是中国先贤所谓的“道”。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老子似乎在几千年前就告诫后人,真正的学术是无法评价的,能被准确评价的学术不是真正的学术。爱因斯坦说:“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看来学术也似佛法真理,“不可云”,尤其是高深的学术,一旦“云”了,便失去了它的真相。真正的学术其驱动力是好奇和兴趣而不是功利,我们“道”学术,“云”学术,是因为我们还不是 “寺庙”里的人 ,也因此,不要指望我们当中能出什么所谓的大师,我们充其量是类似 GDP (中文念“鸡的屁”,既可忽悠也可下蛋)指标的贡献者。 (登载于《中国教育报》 2013 年 5 月 8 日第 3 版“ 能出院士不一定能出大师 ”) “学术评价”系列: 评和被评都是一面镜子 (登于《中国教育报》) 学术评价回归学术本身 学术不净始于项目评审 (登于《中国教育报》) 年轻学者的学术独立指的是什么? ( 登于《中国科学报》) 学术评价要不要兼顾历史的观点?
个人分类: 无所事事|30834 次阅读|55 个评论
关于双语出版,一位期刊编辑的看法
热度 8 zyzhai 2013-4-17 12:26
关于双语出版,一位期刊编辑的看法 翟自洋 老生常谈,再谈一谈。 在读了大量相关博文后,发现话题虽不新鲜,却远未形成共识。行还是不行,两派意见,旗鼓相当,水火不容。 我赞同,文章首先为交流而生,而非评价。应由评价适应出版,而非出版迎合评价。 因为国内科研评价中对英文论文的极度重视,重要的科研成果往往以英文首发,加上考评中对翻译和科普的漠视,造成科研与应用领域的鸿沟。基于这样的现实,在某些领域,特别重要的成果,先以英文出版,再发中文(或反过来),以适应不同层次的需求,有其积极意义。 双语出版,首先是版权问题,二次出版方应取得首次出版方的授权,这通常属于编辑职责范围;只要明确标注首次出版信息,并在统计(原创)成果时只记一篇(另一篇可作翻译传播成果),不存在学术道德问题。基于同样的道理,多语出版也是允许的。如果蓄意隐瞒已经以另一种语言出版的事实,或重复统计成果,则产生学术道德问题。目前对双语出版的否定可能源于此。这板子应该打到具体的违规者和考评机构身上,不能因噎废食。 真正有价值的文章,通过这种方式扩大显示度,被更多人阅读,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符合常理。如果从根本上否定双语出版,也意味着否定常识。 虽然如此,无论学者、编辑还是评价机构,对于双语出版,应慎之又慎。 任胜利: 科技写作漫谈 (25) :一稿多投与二次发表
6066 次阅读|2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8: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