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学术评价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学术评价

相关日志

网络研讨会 | 如何理解中国学术研究评价政策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Charlesworth 2020-9-8 14:06
本场网络研讨会旨在讨论并解读当前中国学术研究评价政策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影响因子不再那么重要的原因。 中国科学技术部和教育部发布了两份政策文件,提出了一套新的学术研究评价方法——不再通过期刊的影响力评判一篇学术论文的优劣,而是将评价重心放在少数但更具影响力的文章上。 点击立即报名 参加此次网络研讨会,了解学术研究评价的主要变化,以及未来中国国内更青睐哪些类型的论文。 参加此次网络研讨会,听中国专家解读新政策的实施方式,及其对出版商可能造成的影响。本场网络研讨会将包含以下内容: •How is the policy being interpreted by Chinese institutions? •中国机构如何解读这一政策 •What impacts are STM Publishers likely to see over the next year and beyond? •新政策在明年及未来可能会对科技与医学出版商产生哪些影响 •How will the policy shape and change China’s domestic STM journals? •该政策会如何塑造和改变中国本土的科技与医学期刊 •What do Publishers need to do differently to compete for authors? •出版商需采取何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吸引更多作者投稿 演讲嘉宾 刘冰 ,编审,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副社长,兼任《Bio-X Research》编辑部主任,《编辑学报》编委,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医学期刊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曾参与多项国家及省市级课题研究,关注并研究符合临床研究规律的临床研究项目评审体系的优化和规范化问题。在医学伦理学、科研评价、数字出版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数十篇。 颜帅博士 ,目前为独立顾问,同时担任中国期刊协会理事,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委员。曾任施普林格·自然大中华区学术关系总监,清华大学出版社副总编、期刊中心主任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 Nicko Goncharoff ,在学术研究软件、数据和出版领域有20多年的经验。普通话流利,过去四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在中国的学术研究领域工作, 目前担任Hindawi顾问,曾在科睿唯安(Clarivate)和Digital Science任职。 论文润色 | 学术翻译 | 其他发表支持服务 | 英国编辑团队介绍
27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团队考核能否降低学术评价标准的矛盾和争议?
热度 6 hyperchaos 2020-8-7 12:25
科学研究要有奉献精神,每一种工作都需要敬业精神。每一个人的技能和知识水平都是有差异的,在不同的平台和岗位上发挥的作用也会呈现很大的差异。如果能把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敬业精神结合起来,工作单位和社会能基于规范标准对劳动者的付出和成果给予公正评价,那么必然会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为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疫情对全世界生活秩序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 开源节流,激发各个领域劳动者的积极性,杜绝和减少投机行为,从长远来说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和谐公平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科研管理领域,2020年最大的呼声就是关于科研学术成果评价和成果绩效认定政策了,近期我在博文 《 理性认识和践行科研绩效激励指导政策 》中表达了我的观点 ,此博文也全文发表在中国科学报上。 从相关博文的部分留言来看,双方吐槽都比较多,负面意见的质疑主要为:1)你们写的论文有什么用? 2)写论文都是为了职称和考核;3)为什么不搞实用技术?;4)搞实用技术没有获得认可;5)论文和专利数量多就是灌水。6)已经给了你们工资,还要科研奖励? 我记得15年前的那个聘期里,学校对教职人员的个人年终考核要求非常明确,除了教学任务的要求,在科研考核方面每个人都必须有经费进款,核心和SCI/EI论文或专利。那个时候的全面考核目标,使得一些教职人员各显神通来完成考核任务,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理科和工科教职人员的“团队融合”,互相帮助共同完成考核任务。随着学校财力的增强和发展论证,学校对科研领域的考核制定了量化政策,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纵向项目和经费、科技成果获奖、技术成果转让、横向课题和经费、SCI/EI/核心论文、软件著作、科技竞赛获奖都按照一定的权重来计算考核分值,让教职人员根据自己偏好和特长来选择完成基本考核的要求。量化标准的落地让多数教职人员轻松完成了基本的科研要求考核,唯一不足就是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科研个体户,没有凝练成科研大团队,因为一些人靠个人努力就轻松完成了考核任务。因为学校对每个学院有基本的科研经费数量要求,一些规模大的学院仍然保留了对每个高级职称人员聘期内经费进款的要求,因为几乎所有人都有SCI/EI论文和专利等,所以经费进账是多数个体户都发愁的问题。而一些学院的考核政策比较灵活和人性化,让老师们根据自己的特长来发展,能搞来横向经费的就集中精力搞横向,能产出SCI/EI论文的就安心做实验和模拟,集中力量写好科研论文;能设计和申请到发明专利的就集中精力钻研发明专利申报等,这种明确分工下各尽所能按照学校的量化政策标准来完成学校对学院的基本考核,最终皆大欢喜。 经过十几年的竞争和进化,一些团队成长了,一些团队重新组合了,一些基础研究的团队和个人的科研成果积累也非常显著。2020年经济的停滞和西方国家的贸易制裁等因素影响,横向课题也不好弄了,一些以横向课题为主业的团队绩效显著下降了,一些团队的学术造假也逐渐被曝光。所以,矛盾出现了,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和成果认定考核政策被推到潮头,这也使得大学和社会不得不重新审视、论证、重新规划和面对的挑战了。对于多数重点大学来说,经费要求主导下团队负责人的压力大,良好的分工对于提高团队的效率非常关键。有能力搞来科研经费的就集中力量为团队申请经费,其他成员就是全力执行获批项目,在分工明确前提下,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其一个副产品就是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技术报告和科技获奖,真所谓全面收获。对于资源不足的大学就比较尴尬了,因为申请经费的平台,团队和渠道受限,只有极少数人能持续申请到经费,或者从事低端的技术服务却也得到客观的横向绩效回报。因为从事的技术服务比较低端,需要的是简单的劳动力和大量时间,完成了横向课题却难以凝练科学问题,也自然无法产生副产品SCI/EI论文。其实认真看看周围,那些真正从事高端技术服务的团队哪个缺高端SCI论文,因为技术中总是隐藏这科学问题,这些科学问题被提炼后经过科学思考,必然会形成规范的科技论文,而且还是高端科技论文。 对于博文下那些质疑和吐槽的问题,有必要在这里进行讨论和阐释。 1)你们写的论文有什么用? 基础研究是国家和社会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后的自然要求,基础研究也是全民科普的前提。大学不是职业技术学院,也不是手工作坊,需要全面培养学生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和科学素养和见识,需要弄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停留在会怎么做这个层次。弄清楚工程背景问题下技术实践和科学过程的机理,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实践效率。大学教育除了普及已经非常成熟的知识体系,教职人员更应该通过基础研究来为教学过程提供丰富素材,通过课外科创活动让一步部分学生在相关科学问题中探索,寻找解决方案,弄清楚为什么,为进一步合理和科学的设计提供思路,这个过程弄清楚了就产生了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后让更多人的节省时间成本来参考这些规范的论文。初始阶段可能存在低水平的重复,但这个认知过程是必须的基本环节。 2)写论文都是为了职称和考核? 从来没有哪个大学一切“唯论文”,职称晋升基本要求包含了本科教学量和周期、国家层面科研项目和经费数量、指定行业期刊的论文、教学竞赛和科研成果获奖、班主任经历、教学实践等。虽然有一些海龟因为发了NSC论文而被一些学校破格晋升,但基本都是“特聘研究员”为主,这个和实际的副教授和教授职称还是有实质性区别的。如果为了职称,那么晋升了教授就不要再写论文了呗?能够完成岗位考核任务的途径有很多种,都是根据个人能力选择考核岗位层次和任务,论文只是其中一个指标,实际上经费更重要。 3)为什么不搞实用技术? 社会有分工,大学里是按照专业建制来培养和管理师生的。工科学院教职员工有条件从事技术服务,对于文理科要承担大量的基础课教学任务,这些课程基本是通识课为主。大学教职人员不是包工头,不是每个教职人员都要去校外拉横向课题,如此的话,最可怜的就是那些学生了,这些学生就要扮演老师们和导师的员工而不是学生啦,如此的话那还读什么大学直接去企业做学徒罢了。无论工科还是理科,都要有一个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和训练的过程,如果所有的教职人员都面向横向课题和技术服务,那还是大学吗?大学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而不是短期的工人。技术在不断进步,缺乏了基本知识的学习如何跟进技术的进步?又如何进一步认知技术瓶颈中的科学问题而找到可靠的解决方案? 4)搞实际技术的没有得到认可? 实际的技术服务从社会和公司企业得到了相应的绩效回报,看看那些长期搞横向课题的团队负责人和成员,仔细看看他们的消费水平,基本都是赚的盆满钵满吧。这些真正收益大的人一般都有强大的团队,分工明确,团队的其他学术成果也很多。如果真的说实际技术没有得到认可,没有市场,那么你们就要提高技术和服务水平。 如果能持续得到高额绩效回报,也就不会吐槽不被认可,也不会吐槽科研考核政策不公平了。和第三个问题的答案一样,如果定位技术服务,那么最好不要占据大学的岗位,自己开个公司到市场中公平竞争,占据了大学的资源,该承担的教学任务和培养人的任务都被那些没有投身对外技术服务的教职人员给代劳啦,再不能得了便宜还卖乖吧? 5)论文和专利数量多就是灌水?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标准,论文的发表有编辑部和审稿人的审查和同行评价,虽然存在一些投机行为和论文造假,但最终都会被纠正。专利申报也有自己的审查制度,也不是所有专利最终都能实现技术转让的。每一份成果的产出都是凝结着辛苦的劳动付出和大量的时间成本。 6)已经给了你们工资,还要科研奖励? 因为地域经济水平差远,大学里每个教职员工个体能力差异,敬业精神差异,花费时间成本差异,劳动强度成本差异,职称的差异等。在完成基本的教学科研任务目标后,多劳多得,给予那些成果显著的教职人员一定奖励是可行的,否则大锅饭下只能催生更多的懒人,这个道理想必大家都是清楚的。至于奖励的标准要取决于学校的财力和教授委员会,教师代表大会的论证等。 对于国内大学来说,因为资源有限,校内外的个人和团队之间竞争是难免的。绩效评价政策的调整也给教职人员带来了挑战,但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团队的融合,各取所长,实现密切合作,减少科研个体户的产生。这些分歧、争议和质疑都会随着社会经济水平高度提升,公民素养全面提升,生活保障全面落实后而消失。发展过程中公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社会经济水平短板的矛盾克服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每个公民都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早日实现社会经济水平,教育水平,服务水平、道德素养全面提高,所有这些分歧都会逐渐消失。
9166 次阅读|27 个评论
学术评价的个人体会
热度 10 Mech 2020-2-24 13:07
近日教育部和科技部文件《 关于规范高等学校 SCI 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 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 》,以及科技部文件《 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 》,引发人们对学术评价议论纷纷。学术评价包括许多方面,如学术工作的重要性、新颖性、挑战性、影响力等。前述文件的落实,意味着同行评价将起更重要的作用。 学术职业的从业者,以通讯或者会议的方式评审同行的稿件、基金、奖项、职称等,是职业工作的一部分。评审者对此应该有平常心。仅是受委托承担评审工作,并不意味着自己的判断力因此变得特别高明。因此还是要尊重其他同行的评价,在评价有矛盾时仔细权衡择善而从,做出自己的判断。对此我有些个人体会。我的工作领域主要是基础性研究,因此下列体会也不适合于评价应用性或者开发性的研究。 首先需要明确,基础性研究中的学术工作都是通过论著体现。特别是近两三百年以来,随着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学者间交流工作进展的主要形式是论文,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著作和讲演等。 学术评价最有分量的依据,无疑是同行公开发表的意见。虽然科学史上一些重大突破,当时的同行并没有恰当的评价,但并不能因此否认同行意见的重要性。原因有两点:其一,这类工作很少,因此遇到的可能性不大;其二,同行无法提供正确意见时,也没有其他评价方式。 同行公开意见的狭义理解就是在公开发表论文中的评价。通常,评价者的学术地位越高,评价的分量越重。这并非迷信权威,而是有一定道理。虽然名家也可能有看走眼的时候,但一般不至于故意瞎说。毕竟学术信誉来之不易,不会轻易毁掉,自取其辱。发表评价意见的期刊也是个因素。在统计意义上,权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质量有保证的可能性更大,虽然不能以均值推断样本。 广义些理解,他人引用其实也是种同行评价。不仅是绝对的引用数目,而且还有引用者的领域和地域分布。受到广泛引用,那怕没有正面的评价,毕竟也是说明有一定影响。影响不能完全等同于质量,但完全没有影响的高质量工作,尽可以等到有了影响再评价。还需要注意,不同学科和方向,引用情况差别很大。发表论文期刊的影响因子是个参考指标。影响因子并非越高越好。如果论文发表期刊影响因子很高,但论文本身引用较少,这其实也反映了同行的看法。也就是说,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的论文,如果没有相应数量和广谱分布的引用,学术质量或许存疑。 说点儿题外话。他引数目其实是所谓学术民主的体现。学术民主当然包括人人都可以发表意见,但并不能因此认为所有意见同样重要。在统计意义上,不能在被检索期刊上发表的意见,权重很可能会小于在那些期刊上发表的意见。因此,他引的数目是不能忽视的参数。 还有种容易忽略的同行评价,是作者在论文中对自己工作的评价,例如,“本文首次提出 …… ”。有时候,工作的意义在发表时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可能在自己的后续工作中解释说明。这种在发表论文中的公开主张,至少得到了审稿人和处理稿件的 AE 或主编的认可。因此也是种同行接受或认可的评价。有些投稿人或者申请者,在投稿信或申报材料中很强调自己工作的价值,而在自己的论文中也没有类似的说明。如果没有他人评价,这种情况特别要慎重考察。这种考察尤其应该在通讯评议时进行。 总之,对基础性研究的评价,首先是看公开发表的同行评议,尤其是权威人士和 / 或重要期刊会议上的评议。其次是看引用数量,尤其是与同领域/方向/期刊论文比较的他引数目。最后是看经过同行评审的自我评价。 最后说几句题外话。我个人觉得对职业研究者而言,破“四唯”也好,破“五唯”也罢,其实都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唯实。不唯上,不跟风。做出高质量的工作,以恰当的方式发表。最后,借用郑板桥的《竹石》与职业研究者共勉。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个人分类: 科研科普|11000 次阅读|31 个评论
闲话中国生态学窘境
ecoliugy 2019-9-27 11:49
毛乌素种树与nature挑剔性的报道 早晨与哥们闲聊生态学发展。不经意间说了一段很有政治性的话。 “搞生态学要与国家大方针政策融合。生态问题也是国际竞争角逐的一环节,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森林和动植物保护都是国际角逐的一部分。如前段时候亚马逊大火,巴西总统差点被一场环保革命搞下台 。 假如你学术杂志和科学新闻看得多,你就会发现西方媒介只讲中国环境的坏,不讲中国的好。而我们的学者在西方学术杂志的控制下,某种意义上有有很多都是攻击中国的帮凶。如今中国搞了那么多生态建设,没人讲他的好,铁的数据和报告拿不出来 (参考PLoS ONE 13(10): e0205885) 。我们的媒体只能一天搞些形式主义,空喊口号的东西。无法用国际通用语言,也就是数据、研究、科学报告和数据可视化等等,来与世界同行交流。这样的故事很多很多,比如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角力,中国明显处于下风 ” 。 之前,我也讲过都江堰的故事( 都江堰:跨越千年的旷世杰作 ),对于这种超级智慧的生态工程,网络上也确实没有好一点的科普影响,能让外国人乃至中国人了解到中国历史的伟大之处。毫无疑问,在越来越民粹化的世界格局下,中国的声音确实有被忽视和屏蔽的意思。生态与环境领域也是一样的,坏的消息满天飞,好的信息不出门。 又比如前段时间网传中国消灭了毛乌素沙漠,绿化黄土高原等等,网上并没有非常信服且有充足科学语言的报告、或者视频,更不用说国际化的东西。神的是,在毛乌素沙漠报道后(国际媒体报道很少)一小段时间后,nature搞出个新闻说,中国种树可能威胁水安全和全球气候变化。观点虽然大体不错,但却是以偏概全,鸡蛋里挑骨头。西方学术同行不撒谎,但他们也不讲真话,他们 喜欢 讲一个负面的中国生态。这里面有不少中国生态学家投其所好,发表了不少文章,在此我就不一一指出来了 (如nature这篇 China's environment in a globalizing world) 。我想这不是国家想看到的,更不是我们生态学群体所希望看到的局面。 所以中国生态 学界一定要讲好中国的 故事 ! 延伸: 气候变化教育:要不要告诉孩子那些“糟心”的环境问题? 自然与人文:亚马逊森林大火背后的环境教育分析 都江堰:跨越千年的旷世杰作
344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是你牛,只是评价规则向着你
热度 10 SoSoliton 2019-6-8 10:36
托屈原之福,正宗“海龟”孙鸿渐、访学“海归”方俊杰和正宗“土鳖”张少平从五湖四海又聚到一起了。“只近浮名不近情。且看不饮更何成。三杯渐觉纷华远,一斗都浇块磊平。”在他们看来,搞科研的人就像古代写诗的人,如果不能享受酒逢知己千杯少,纵使搞出像《相对论》一样的不朽之作,又有啥意思? 三人每次相聚,话题难离论文。俊杰提议这次不谈论文。他说喝酒时聊论文等于聊“粪土”,影响食欲甚至令人作呕。为什么呢?他解释,人说“钱财如粪土”,对大学老师来说,论文不是钱财但胜似甚至胜过钱财,喝酒时满嘴“粪土”,怎不令人作呕! 少平赞同俊杰。鸿渐笑少平幼稚:“嘴上说钱财如粪土的人,内心未必不爱钱财;明明内心爱钱财却偏偏嘴上说钱财如粪土的人,如果不是想秀钱财就是虚伪,所以你若信了说明你幼稚。” 俊杰端起酒杯跟鸿渐说:“来!干一个!”少平马上也把酒杯凑上去:“来!咱们继续聊论文!” 俊杰又提议:“今天咱们索性更俗一点,探讨一下论文的价钱究竟由什么决定,这对获取更多‘粪土’般的酒钱至关重要。” 鸿渐向俊杰确认:“你是说咱们谈论文的价钱而不是价值?”俊杰说:“对!价值虽雅,但神仙都说不清。” 少平首先开讲:“瓜儿离不开秧,论文离不开刊,刊物离不开影响因子和分区。论文的价钱由影响因子和分区决定。” 鸿渐原则同意少平,但修正一点:“不同学科和领域期刊的影响因子没有可比性,所以英明点的大学一般只用分区来给论文定价,更英明点的大学为了不埋没鹤立鸡群例如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充其量把这样的‘鹤’论文单独拎出来实行重奖。分区能做到鸡进鸡笼、鸭进鸭笼的分类评价,令鸡鸭都没意见。” 少平坚持己见:“即使完全按分区定价,分区最终还是由影响因子决定的嘛!期刊分区表把同一学科所有SCI期刊按一定比例分为四个区,相当于每个笼子都分成四层,一个期刊进什么区,由该学科所有期刊影响因子的起伏决定。虽然鸡进鸡笼、鸭进鸭笼,但具体进哪一层,不由鸡鸭本身决定。” 少平这么一解释,鸿渐表示赞同,并发展少平的观点:“如此说来,大学老师发了篇论文就等于买了只股票,买了股票就成了股民,而且是终身股民,因为这样的股票是不能抛售的。论文还是那篇论文,期刊还是那份期刊,有朝一日,‘股票’价格一涨落,分区随之而变,论文和人的命运也就跟着变了。” 俊杰进一步延伸鸿渐的“股票”说:“每年期刊分区表更新时,有人想跳楼,有人如获锦鲤。想跳楼是因为眼睁睁看到自己之前发表的一区论文,一夜之间身价暴跌到二区甚至三区,那感觉,犹如手中股票突然跌停一般;如获锦鲤是因为自己的‘股票’涨了,由低分区升至高分区。” 鸿渐又深入一层:论文的价钱其实由规则决定。 少平夸赞鸿渐“高”,并说:“从均富、同乐、平衡角度看,不时改变分区规则是促进学校、学科、学术、学者全方位均衡协调持续发展的好路子。但这样的好路子估计很难走下去,因为它是对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既得利益者纵使不便作为个体挺身而出表示反对,也定然以维护某个(些)学科整体利益的名义和对破坏学术生态的声讨形成反对联盟。” 鸿渐难得跟少平站在同一阶层说话:“其实,大伙如果都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学科立场想一想,也许就会理解,在期刊分区被奉为圭臬的情况下,通过不时改变分区规则,促进冷门和热门之间动态流通,让不同学科轮流坐庄,让不同学者交替获益,从而促进学科均衡发展,未必不是更好的学术生态。”少平接一句:“学术的最可贵之处正是突破既有格局和权威,社会也是在不断突破既有利益格局和阶层固化中发展的。” 俊杰也认可论文的价钱由规则决定,并说影响因子和分区本身就是规则或规则的产物。他有新观察:规则像期刊一样也有分区或层级,最顶层的规则就是规定用不用规则、用什么规则。他讲了个故事。 一位之前从未发过一区论文的老师说,他们学校的论文评价和奖励一直采用A期刊分区表,前不久换校长了,新校长认为A分区表不合理,而且不与国际接轨,决定改用B分区表。那位老师一查B分区表,发现自己终于有一区论文了,而且有很多篇,那心情,恰似“翻身农奴得解放”。 不过,那位老师对自己有清醒认识:不是你牛,只是评价规则终于向着你了! 最切中要害的是,那位老师说,他终于看清了论文界的一个真相:许多所谓的牛人之所以牛,并不是他们的学术真有多牛,完全是因为评价规则向着他们;许多老师论文奖励拿得多,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论文水平有多高、价值有多大,也完全是因为评价规则对他们有利。 俊杰讲完故事,不觉又到筵席终散之时。鸿渐收尾:“规则的两头都是人。所以,论文的价钱由什么决定?不由影响因子和分区决定,也不由规则决定,最终由人决定。”俊杰续貂:“人的牛叉由什么决定?不由论文和刊物决定,也不由规则决定,最终由人决定。” 少平真像诗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鸿渐和俊杰一致声讨少平:“大伙如果都以你这种心态,一流大学建设怕是彻底无望了。” 三人行…… 没有“帽子”谁还拼命写论文? 好论文都靠憋?
个人分类: 无所事事|13954 次阅读|24 个评论
闲话人文社科科研成果评价
libseeker 2019-1-20 12:28
2018年12月19日留意到中国知网“一键获取学者科研成果统计报告”;2019年1月9日留意到“高校人文社科学者期刊论文排行榜(2006-2018)”。他们统计数据均来自中国知网《中国高校科研成果统计分析数据库》,由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发布。部分原因是由于工作需要,因为作为学科馆员,需要关注学科分析与评价;部分原因是自身也算人文社科学者之一,与自身密切相关。有所关注,有所体验,有些琐碎的观感。 人文社科科研成果评价是非常复杂的,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的探索是有益的,但能取得多大程度认可,尚为未知数。评价结果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计算出来的,“恰到好处”几乎是不可能的。 以我自己的情况为例。中国知网“学者科研成果统计报告自动导出工具”生成的“王启云-学术成果证明”中:“数据来源于《中国高校科研成果统计分析数据库》,统计日期截至2018年11月。 学者王启云在2006年-2018年间:发表期刊论文24篇, 论文被引频次为178次, 论文他引频次为162次, 论文下载频次为9159次, 核心期刊17篇, 基金论文14篇; 其中,第一作者期刊论文17篇, 被引频次为129次, 他引频次为117次, 下载频次为6282次, 第一作者核心期刊12篇, 第一作者基金论文8篇, 作者H指数为8, 综合指数为44.39;国家级基金0项,部委级基金1项,省部级基金0项; 报纸发文6。其中,地方级报纸发文0,中央级报纸发文6。” 生成的证明中,有的信息是错误的,有的信息是不够全面的,有的信息不准确。时间范围为2006-2018年11月5日,为什么是这个时间范围?以我个人的情况2001-2005的表现或许比2006-2018好得多,“综合指数”或许会高不少。期刊信息并不全面,比如《数字图书馆论坛》等是没在统计源数据之中。中文期刊论文只是“学术成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自身尚未在国外期刊发表论文,但在学术图书方面、科研成果评奖方面下了些功夫,无法体现。此外就是,若干指标的权重怎么分配,对结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合作者成果与独立成果、某某级别的科研项目、某种索引收录的源刊……引用的类型有多种,观点的引用,研究方法的引用,材料的引用,权重通常是有所区别的。是被权威期刊引用还是学位论文引用?是被知名学者引用还是被普通学者引用?也是有所不同的。当前的科研评价的导向是高水平期刊,一篇被认定为高水平的期刊论文,可以秒杀N篇非高水平论文。有的学者的研究领域涉及多个一级学科,有的学者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涉及多个机构(可能是因为攻读学位或工作单位变动)。 人文社科成果评价与自然科学成果评价是有所不同的。当前的人文社科科研成果评价中,将专利也列入其中似乎不怎么靠谱。当然,试图进行一些探索,让可量化、可测度的成分一目了然,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学者科研成果统计报告自动导出工具“基于《中国高校科研成果统计分析数据库》中500余万名学者科研大数据;帮助学者了解学术产出、管理科研成果、生成成果统计报告;为学者评定职称、申报奖励、申请项目提供客观作证材料。”,当前存在前述种种不足或缺陷,但瑕不掩瑜。 延伸阅读: 1 高校人文社科学者期刊论文排行榜(2006-2018).http://url.cn/5kP3Rha 统计说明: 学术期刊论文:统计源以《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来源刊(含辑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评价刊、《中国英文学术期刊国际国内引证报告》评价刊、《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TOP期刊、总署认定的学术刊且不在上述期刊名单中质量较好的新刊,取并集且排重,共计5923种期刊。在此类来源期刊上发表的“可被引文献”量为“学术期刊发文量”。被引频次是指被上述学术期刊、会议和博硕士学位论文引用的次数。 综合指数:以机构和学者的发文量和被引频次统计指标,按普赖斯定律确定各学科核心区,计算核心区平均值,并以此为基准,计算机构/学者个体与该基准的相对水平。如果综合指数为100,表明恰好等于核心区的平均水平,而综合指数越大,表明评价对象高出平均值的水平的程度越高。 学科分类:以教育部2011年《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与《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五版)为基础,结合高校院系专业设置,将文献划分为13个学科门类、103个一级学科和359个二级学科。 当前数据统计时间范围为2006-2018年,数据采集截止时间为2018年11月5日。 图书情报与档案 Top1 邱均平 武汉大学 综合指数1603.35 国内期刊论文数量216 被引频次3617。 Top2 柯平 南开大学 综合指数975.09 国内期刊论文数量155 被引频次2031。 Top3 范并思 华东师范大学 综合指数847.83 国内期刊论文数量57 被引频次2321。 2 一键获取学者科研成果统计报告.http://url.cn/5RKNKgD 《中国高校科研成果统计分析数据库》统计分析了全国974所高校、500余万名学者自2006年至今的各项科研成果数据,每条数据均对应发文题录信息,确保真实有效。使用“学者科研成果统计报告自动导出工具”生成的《学者科研成果证明》报告中,成果类型包括国内期刊论文、国内会议论文、申请和授权中国专利、报纸发文、国家级基金项目、国家级科研奖励,并提供了丰富的统计指标,如:各种成果的发文量、第一作者发文量、各类核心期刊发文量、基金论文数量、被引频次、他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下载频次、篇均下载频次、综合指数、作者H指数。对论文的级别也有各类标注,如:是否为高被引论文、是否为热点论文、是否为北大核心刊收录论文、是否为南大CSSCI刊收录论文、期刊复合影响因子等。 该工具所提供的数据基于中国知网海量的学术大数据资源,数据处理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标准,各项统计数据客观、完整、准确率高,是值得信赖的第三方学术评价数据。 为了便于学者证明自己的业绩,在作者核准成果无误的情况下,该工具可导出带有“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公章的权威PDF版《学者科研成果证明》报告(含成果题录证明)。学者还可下载WORD版《学者科研成果证明》报告,自行补充和修改。 3 “学者科研成果统计报告自动导出工具”登录网址.http://www.usad.cnki.net/Report.aspx 基于《中国高校科研成果统计分析数据库》中500余万名学者科研大数据;帮助学者了解学术产出、管理科研成果、生成成果统计报告;为学者评定职称、申报奖励、申请项目提供客观作证材料。
个人分类: 圕人堂|3665 次阅读|0 个评论
选择在学术界工作的诱惑与责任
热度 11 jintuo 2019-1-5 17:22
好久没写博客文章了,甚至好久没上科学网了。最近在微信朋友圈中读到科网编辑贴出的博主新年寄语以及与新年相关的观点和体会,感觉博主们都变成好脾气了。于是,决定也写一篇,希望唤起一些拍砖——学者的嗜好之一。为避免歧义,本文中我们将凡是以学术研究为生的人员统称学者。 一言蔽之,科学家在学术界工作的最大诱惑是自由,包括思考的自由、将思考交付实验证明的自由、将思考的结果落实为社会效益的自由;特别是如此自由还附带着生活资源的保障,保障着相对体面的生活。 凭什么多数人承受着工作重压的不自由,劳作而纳税,为学者提供独享自由的工作环境?因为人类的安全和福祉需要不断发展的知识、技术、合理规则等各种智力解决方案;而这些方案的产生离不开最大限度地发挥一部分人的思维潜力。让自己的思考产生有利于人类认识世界,互动(回避了“改造”这个词)世界的知识和方案便成为学者换取工作自由和体面生活的责任。 问题在于人类社会不是单一的整体,其内部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利益冲突。利益冲突几乎无所不在,既发生在一个国家与人类整体之间,也发生在国家整体与学者所属部门之间,国内各个地区之间,学科前景与学者任职单位之间,甚至还发生于学者任职单位的长远利益和某一届领导的短期政绩之间。于是,学者们不得不在相互冲突的利益之间进行选择和权衡。 许多相互冲突的利益主体不是被动地接受学者的选择,而是通过资金、头衔、待遇、考核指标等奖惩手段对学者的选择进行主动干预。中国泛滥成灾的奖项和学术头衔以及奖项和头衔造成的歧视便是这类干预的表象及后果。这些干预附之于“行政方便”优先的管理体制,造成各类指标当道,论文等指标成了学术界的硬通货。这一状况蚕食了学者的学术自由,将其中大多数人变成了记件领赏的科研和教学民工;不仅追求自由的目标打了折扣;社会本应得到的知识、技术、和人才也变成了指标兑换卷(常见一些学者向外行介绍成果也成了数指标,论头衔)。当然这一状况与学者们自身为追求比同行或同时代的人们生活得更好(不是为了生存),而放弃自己的学术原则,不再挑战久攻不克的难题,而选择可快速收获指标的 me too 式研究不无关系。 就人类的利益而言,那些需要尽快发表,以免被同行抢先的研究成果都是不重要的;因为无论谁先发现或发表,人类获得这些知识或掌握这些技术不过是早或晚个把星期而已。学者们大量的奋斗精力和生活压力耗在了这些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上了。学术圈内津津乐道的游戏规则及指标当道的盲目奋斗看似公平,以更大的视角看不过是一种自娱自乐,对纳税人很不公平。 以更长远的眼光看,人类的祖先——智人统治地球以来,人类的生产方式以指数函数加速变迁。比如,狩猎和采集持续了数万年;农耕主导了数千年;大规模制造数百年;信息产业数十年,终于到了人类生产方式变迁的周期短于人的自然寿命的拐点。越过拐点的重大区别是人类的心理、文化、规则、法律、以及生产关系均跟不上生产方式的变迁。于是,追求快的盲目奋斗可能成为公害,“少、慢、好、省”成为新的美德。 * * * * * * 读了一些评论,我意识到少写了一层意思,补充在下面。向实(真知识、真技术)还是向虚(只有指标,没有重要的知识或技术)的选择也是学者个人长远利益和暂时利益的权衡。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当韦小宝时,欲向虚获得个人利益也越来越难,非经多年打磨不可。如此,一个本来可能做出重要学术成果的学者将毁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11002 次阅读|24 个评论
论文撤稿数量攀升表明学术界自律加强
热度 11 st69786 2018-10-29 13:05
论文撤稿数量攀升表明学术界自律加强 文 | 贺飞(北京大学) 【按】本文原载2018年10月28日《里瑟奇智库》,参见: https://mp.weixin.qq.com/s/IuhBThTOuT1rTNnVOAOpDA 2018 年10月26日出版的《科学》刊发了5篇新闻特写,分析全球论文撤稿情况。文章认为,全球论文撤稿数量迅速增长,并非科学界的危机,而是反映了相关监管正逐步加强。 全球最大的论文撤稿数据库-retractiondatabase.org 这一数据库是由名为“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博客的工作人员所创建。截止目前有超过18000条数据,其撤稿论文和会议摘要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甚至有一篇1756年的),涵盖了许多学科,并按照论文分类法来记录撤稿原因。 《科学》的这组新闻特写采用了该数据库截止2018年8月30日所有数据,并按照论文发表时间而非撤稿时间,排除了将近7500篇撤稿的会议论文摘要(conferencepaper abstracts),约占数据库中所有撤稿的40%。具体方法细节参见: www.scim.ag/RWmethodology 。 论文撤稿数量大幅攀升 统计表明,过去10年中期刊撤稿论文数量增长了10倍,其中约60%的论文涉及学术欺诈,包括编造数据、伪造同行评审以及其他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撤稿数量的激增导致许多有识之士呼吁出版界、编辑和其他方面加大监督力度,以更大的努力来根除不良科学行为。 这也促使纽约的两位资深医学记者伊凡•奥兰斯基和亚当•马库斯创建了“撤稿观察”博客。他们收集整理撤稿论文清单,分析撤稿原因,建立数据库。在本周,这一目前最大、最全面的撤稿数据库向公众开放提供搜索查询。 少数人犯错严重 在撤稿数据库的30000名作者中(包括合著者),500个作者所撤稿的论文就占了所分析的10500篇撤稿论文的大约四分之一。其中有100人撤稿论文数量达到13篇或更多。这些撤稿原因基本上是故意不当行为,而不是研究错误。例如,德国麻醉师Joachim Boldt累计撤稿近90篇论文,调查人员认定他存在编造数据和其他违反学术道德行为。更有甚者,他还让他的病人接受未被证实的外科治疗,直接威胁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据相关报道,德国当局正考虑对Joachim Boldt提起刑事指控。 合著者躺枪 当一个科学家因为科学不端行为而撤回论文时,其合作者的职业生涯可能也会受到损害。合作者面临着一个令人无奈的努力来清除他们在撤回论文名单上的名字。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的会计学教授托马斯•霍尔(Thomas Hall)与他合著的2002年一篇论文被撤回,仅仅是因为该论文的另一位作者James Hunton被判犯有严重的不当行为。马斯•霍尔教授不得不多次恳求出版商重新考虑2015年撤销该论文的决定。 罗马尼亚和伊朗表现“突出” 美国和中国论文撤稿绝对数量世界领先。但从相对指标看,撤稿排名最靠前的国家是伊朗和罗马尼亚。撤稿率因国家而异,目前采用两种指标进行国家间撤稿比较: 一是2003年到2016年每美元国家科研经费的撤稿数 ,这是衡量一个国家科研规模的指标。 二是篇均发表论文的撤稿数 。从经费指标看,罗马尼亚位居榜首(美国34位,中国14位)。罗马尼亚长期以来存在十分活跃而且执着的监督志愿者,导致罗马尼亚有很高的撤稿率。从第二个指标篇均发表论文的撤稿数来看,在2003到2016年发表了至少10万篇论文的国家中,伊朗位居榜首,罗马尼亚排名第二。伊朗撤稿论文中虚假同行评议现象严重。 撤稿并不完全等同科研不端 对约10500撤稿期刊论文分析显示,撤稿论文的数量一直持续增长,至今仍在持续,这一现象令人担忧。由于许多出版商在撤稿时并不清楚地说明原因,导致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完整性还存在问题。此外,确定那位作者直接对撤稿负责也有一定难度。 “撤稿观察”数据库包括了从撤稿通知中提取的撤稿原因详细分类(尽管少数通知没有说明撤稿原因)。 总的来看,近40%的撤稿通知书并未提及舞弊或其他不当行为。相反,论文撤稿是因为错误、可重复性问题以及其他原因。 当然,要准确地确定一篇论文被撤稿的原因极具挑战性,大约2%的撤稿通知含糊其词,模棱两可。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目前已发布指南,明确不管论文是要修正还是被撤稿,都应在通知中详细说明原因。一些专家认为,撤稿通知应指明论文问题的性质,以及是由作者还是期刊负责。总之,撤稿报告的透明性将帮助科学变得更强大。 学术界自律加强 初步统计表明,撤稿数量的增长似乎并不代表学术欺诈增多,而是反映了学术界加强自律。 主要表现在:一是 尽管年度撤稿的绝对数量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却放缓了。 在过去几十年中,撤稿论文绝对数已从2000年前的每年不到100篇上升到2014年的近1000篇。但是相对撤稿还是较少的,目前每10000篇论文中只有4篇被撤稿。尽管这一比率从2003到2009大约翻了一倍,但自2012以来保持在稳定水平上。 二是 越来越多的期刊加强了监管。 近年来,报告撤稿的期刊数量有所增长,例如1997年只有44种期刊报告撤稿1篇论文,但到了2016年,报告撤稿的期刊达到了488种,增长了10倍以上。根据医学图书馆协会杂志(JMLA)报道,2004年,在采样生物医学期刊中只有四分之一报告有撤稿政策,到2009年有超过12000期刊发布了处理撤稿问题的政策。这也反映了越来越多的期刊加强了论文监督。此外,公众监督也在加强,许多科学家们通过揭发公共论文网站上的论文的学术不端,也增加了期刊的压力。 三是 高质量期刊更重视建立撤稿机制 。根据JMLA报道,截至2015,在147种高影响因子期刊中有三分之二的已制定了处理撤稿问题的具体政策。 参考文献: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2/6413/390
个人分类: 海外观察|9545 次阅读|18 个评论
以单篇论文评价学术恐催生新型学术腐败
热度 21 ecoliugy 2018-4-3 11:22
职工代表大会听园领导汇报。讲述去年取得的各种成就。听完感触颇多,窃以为: 以单篇论文评价自然资源科学,基本就是偏废的总结,甚至有催生今日最严重学术腐败的感觉。 鉴于当下中国激烈的学术竞争,大家只能拼命“搞钱”。常常听闻有年轻硕博士想有所贡献,但总在说完后加一句“这些等我有钱之后再追求吧”。茶余饭后,博士之谈常令人作呕。 读博脱贫,发文致富。这几乎成了学子们最钟爱的真理。为什么会行成这种文化?根源在于学术评价的简单化和误导。 诸多工作报告无一不是以点代面。以我们园为例,每次评估或总结,均以单篇论文来评价动植物学、森林资源或生态学等自然类科学,看起来有点像离散数据中的异常点,点上的突破对于整体而言意义不大。自然环境类科学与纯生命科学有一定差异,并不会因为单项研究突破而带来变革性的效果。因此,合理的学术评价显然不能简单到了只看单篇论文,否则将会削弱应有的学术进步。 当今中国,很多机构和个人喜欢变着方法“勾搭”老外,搞假合作,搞出很多“计划外”的成果。这种流行趋势,本质上和出钱买文章差不多。很显然这是当下中国最大的,最严峻的学术腐败。 可怕的是我们却对此浑然不知,还乐此不疲。再次为取得伟大胜利而干杯。
20256 次阅读|2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9: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