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科网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科网

相关日志

明天始休博,他日君再来
热度 10 ncepuztf 2016-2-29 18:30
由于前期发表博文过“猛”,攒了一大堆承诺过的活。 为了信守诺言,必须腾出时间,决定停止博客更新。 暂不能确定何时恢复更新,预计3个月左右。 因猫系列还有约3集未完成,有关猫的气味、猫的习性、猫的生死。 澳洲留学故事也中断日久,应该还有3集,有关澳洲的行(交通和行为规范)、澳洲教育、留学回国总结。 其他七七八八想写的也不少,多涉及照片的整理,材料组织,耗时较长。 今天去查视力,被给予警告,用眼过度。 为了“务正业”,实干兴邦,暂时离开科网。 但: 我还会回来的!
个人分类: 生活|5222 次阅读|12 个评论
科网的秘密【海良,你回不回来?】
热度 1 ncepuztf 2016-2-22 16:08
打开你的好友,可以看到他们的最新博文题目,隐藏无效。 海良最新博文应为: 我惶恐,北上广年轻老师压力到底有多大 我说:海良啊,你到底是回来呢,还是不回来呢,还是回不来呢,还是回来不呢?
个人分类: 科教|3033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网博客那点事
热度 9 mashengwei 2015-5-5 22:57
最近几天浏览科网较多,每天看来看去置顶和精选的就那几个人,还有热门博文,还是这些人。 仔细观察,有些规律可循的。 首先说说我为啥写博客。原因有二,一是保存知识,自己以后找起来方便,另外偶尔也能帮到别人;二是分享观点,可以让大家认识你,交个朋友。当然不是每个人写博客的目的都一样,甚至一个人写不同的博客有不同的目的。 既然写了博客,不仅是拿来感动自己,还希望别人能够阅读和分享观点。那么博客如何才能被很多人阅读到呢? 很多人会说博客“内容”是第一位。其实未必。。。同样一篇博文(微博),名气“大”(科网的很多博主)粉丝多(科网上的好友)的人转发引起的效应就大,评论也多。 名气“大”的博主容易被置顶和精选,为什么呢?此处不谈内容。一、科网设置“置顶”和“精选博文的必要性(动机)。游戏论坛也有置顶帖和加精帖,科网一天的博文量很大,有必要筛选。科网主编来筛选。既然是人,就有喜好,就有弱点。这样规律就出来了,到此打住。 怎么让自己的成为热门博文呢?内容不可能每篇都有干货,特别一天好几篇的。前期在内容上下功夫,不如多加好友、多点赞和多评论别人的博文。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就像同行评议。你顶别人,别人才会来顶你,要混个脸熟,所谓“熟人好办事”。熟人的博文,不管内容,先点个赞(推荐);下次看见一篇博文,一看是熟人,心里会想“上次这小子 给我点过赞”,要不我也给他来一个。混熟了,就要注意博文的质量了。 只是我自己的想法,逻辑混乱,如果有一点点道理的话,就请各位淡定。 林 老师说 江湖, 说的 太好了。 有人的 地方 就有 江湖。 科网 也是 一个 江湖。 所以, 江湖上的 规矩在 科网也 通吃。 补充一句, 人在 江湖飘, 哪能 不挨刀。 ps:本文没针对任何一位有理想的博主。
3213 次阅读|19 个评论
为科网七周年所创歌
热度 1 ncepuztf 2013-12-28 09:01
由 徐晓老师的歌 改编,为科网成立七周年,科网好比有美好未来的7岁幼童。 为什么 清晨里洒满阳光 为什么 夜空中星星闪亮 来吧 来吧 梦要起航 为什么 历史由文字记载 为什么 数学是简洁的美 来吧 来吧 思绪飞翔 看啊 看啊 那稚嫩的语言 承载人类未来的梦想 所有人的坚强 集聚我们前进的力量 愿千万个你我一起 如远行的大雁 将人字写在天空 让人类高翔
个人分类: 生活|2002 次阅读|2 个评论
山东人厚道,没有落井下石,抄全科网同志学习
热度 8 JRoy 2013-8-26 22:07
薄的话(央视大媒们要搞清楚了:目前为止还不是罪犯,最多嫌疑),抄全科网同志学习;若能做到,科网离和谐文明不远 顺便,让我想起最早和蒋科学的谈话: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4810-684268.html 当时有句话达成一致,(见蒋老师博文9楼和26楼评论)抄送全科网(笑纳)哈: 对于一切(严重)涉嫌攻击他人的博文,无论这个他人是敌是友,都不要推荐(乃至评论和理睬)。不过,有些说不过去的东西该反驳还是要反驳,有些台子该拆还是要拆,理性的探讨乃至掐架都是可以的不然太平静了也没智慧的火花! 这样科网自然就会文明很多。正所谓:没有市场,就没有杀害嘛! ----------------------------- 最开始山东开审,觉得搞了个烫手山芋,整不好成历史罪人。身为山东人,一直'替'济南担心,尤其山东人比较中规中矩,不像湖南人敢为天下先 也许,最亮最亮的一笔是山东人书写的呐,山东人真敢依法实事求是不按预定规矩判吗? 那才是真厚道!
个人分类: 时政评论|4476 次阅读|18 个评论
杂言三则
热度 12 JRoy 2013-5-23 20:46
1,高兴。今早上从大英帝国手里骗了钱,获批7月初杀去伊斯坦布尔,想想五星级酒店一觉醒来,打开窗户看到的不是海,而是密密麻麻教堂林立的古老市区,各种语言和方言混杂的叫卖声:杂粮煎饼,包子,油条豆浆啦等等,该是多么的一种享受呐。所以,期待ing..... 然后,7月底也骗到经费去爱丁堡一周。印象中那小地方总感觉是阴森森的黑色砖瓦,大街上稀稀拉拉的人群还没有鸽子多的情境~ 这个时候需要的是一杯咖啡,我也喜欢...... 差点忘了一个重要的事,陆mm的科网 的称号正是发布了!快快免费体验吧~ 2,刚看bbc和daily mail新闻,昨天两个英国出生的黑人穆斯林大街上'屠杀'了一个英国士兵,完事人就在现场根本没跑,看来对政府很不满,镜头很血腥~~ 2,手机赛事真的开通投票,正式比赛了呀。昨天看了张老师和徐博主的拉票帖子才看到,还吃了一惊!我心里就纳了闷啦:我那差点入不了围的照片也能得票?科网人都怎么啦,要闹哪样?~非要验证我们的审美观就是没有标准的吗?还有人说的人气高,想想看,我的博文基本没有超过40的推荐数(经常没有推荐),人气很一般般,而且我也不在乎这个。还是无牵无挂好,那么年轻就为利益所扰有点早。我的标准是科网能让我活下去就不错了。换作另一个小帅哥,我都不见的能推举他!隔别人谁受得了呀,也就你们心大。 另外顺道夹泥带土的批评两个人: 一个是徐晓博士,手机赛居功至伟自不必谈,现在可谓呼风唤雨春风得意了。一顿别人表扬和羡慕~ 可知道,上周末在你组织这个比赛最门可罗雀最冷清的两三天,是谁在顶你? 你当初差点要早早结束比赛,我说再缓过这个周末再说 你差点要退出不干,甚至转手给我(要不小帅来?),我拉来大能量的月琴mm支持 终于挺来了编辑mm的垂青,才得今日之繁荣 而你,在一大列的感谢辞中,特别说了句: 由于,杨月琴和李小帅还没有完成监票任务,这里就先不感谢了。 --我也就算了,人家月琴mm情何以堪?可没见过这么对待战友的!哈哈哈.....要紧记: 战(朋)友不是那个在众多掌声和鲜花声中再给你锦上添花的一位 是在你要倒下给你一根草,拉你一把的那位! 再一个批评一下黄秀清老师。因为你的新博文也为张老师的女儿拉票。 昨个我也是看到她的博文感动了~不知道你是真拉票还是假拉票 但是我留言也说了,我是最早提出来把自己的票转给张老师女儿的(留言形式发表了)。哈哈所以你的博文提出的参赛选手可以转票给别人的想法涉嫌剽窃~~ 哈哈,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我怕你是在讨好张老师 骨气,骨气,骨气,若是你也没了骨气,科网以后可咋办呀!以批评的方式提醒一下啦,不要让我们这些粉丝失望哦~
个人分类: About me|2217 次阅读|39 个评论
点评科网两大男高音
热度 12 mdzhao 2013-5-21 22:16
昨天因为在青歌赛没有听到好歌把央视批评了一下。偶已经很注意掌握分寸了,不过想想咱这种草民何必去掺乎什么央视的节目呢?李竞老师大方地封了偶一个台长,当时把偶乐得不行,后来转过味来那就是个空心汤圆嘛。结果今天看到曾庆平老师向陈安博士发出 挑战 ,俺顿时感到掺乎央视的比赛还不如掺乎科网的PK呢,便自告奋勇要来给他们打分,咱不能当央视的评委,当当科网唱歌PK赛的评委也不错啊,偶就不信俺的点评会比央视那些只会讲套话的评委搓! 曾庆平老师的歌俺是听了不少滴,印象中他已经不止一次向陈安老师挑战过,不知道为什么好像一直没有得到回应。可俺以前从来没听过陈安老师的歌,不过却听说他是科网几大男高音之一,真的象只见闪电未听到雷声,这次终于曾老师给了个链接,不仅听到真声,还看到了真容,算是得偿所愿,这个评委当得还是很值滴! 这次两人唱的是同一首歌,但是这个歌偶是不怎么喜欢的,建议两位老师下次比赛千万别再唱这首歌了,不说别的,便是那MV里的形象便大大给歌声减分了啊!现在没有办法,只能就这首“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来作个点评了。 先看两人的音色,俺不得不说,唱男声其实先天条件很重要的,有个漂亮的声音便赢了一半。不过曾陈两位的音色都很好,先天条件都不错,但还是各有特色滴。我感觉陈安老师的声音更厚实一些,曾老师的声音更华丽一些,大概因为这一点所以曾老师喜欢挑战高音并且喜欢唱林志炫的歌,但其实我觉得曾老师的声音唱偏民歌风格的歌更好听,而陈安老师的声音似乎更适合唱流行,当然,陈安的歌只有一首,这个判断也许不准确。 现在看看他们唱的这首 “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我不得不说,现在这个PK是不太好下结论的,因为陈安是在一个有观众和听众的场合现场唱的,曾老师是在比较安静的场合自己录的,就难度来说陈安更高一些,但唱现场也有好处,更能唱出激情和感觉,特别是安博这种性格,估计便属于可以在现场有超常发挥的主。就这个歌的发挥,其实两人都没有发挥出水平,都有点紧张,没有放开,特别是曾老师,太注意跟节奏了,反而不太自然,起的调也高了点。同样的毛病在安博那也有,不过稍好一点,但就现场发挥来说还是略胜一筹的。后来曾老师重新唱了一版,降了两个调,就比原来的那次好了许多,声音收放更自如,唱得也松弛得多,而且声音更好听,跑调的地方也基本没了。如果用这一版PK陈安的,那便应该是曾老师胜。 所以说,一个歌定胜负肯定是不靠谱滴,就好像用一篇“Nature”便判断一个人能当教授一样的不靠谱,所以俺们希望两位老师要多唱几首,经过多轮PK才能见个高下。最后给两位一点忠告,安博说是要唱《我和你》,从我听到的他的声音来看,偶觉得他唱这首歌不太合适,倒是曾老师可能唱起来效果会更好。其实唱歌要唱合适的歌,选歌是很重要滴,每个人都有一段声音最好听的音区,过高过低的部分即使能够唱出来,但总会显得勉强,要选主要高潮部分在最佳音区的歌。当然为了体现难度可以有一二个音在高音区和低音区,不过太多肯定会漏气或破音,影响最后的成绩。曾老师以前唱的歌里,“吻别”便是比较合适的,陈安我感觉可选齐秦的歌。 最后把两位老师的歌列在下面,让大家再次欣赏: 曾庆平老师 的 “ 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 ” (我选了他后面唱的那版) 陈安老师 的 “ 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 ”
个人分类: 娱乐|4198 次阅读|48 个评论
YC与CY,镜里镜外
热度 10 JRoy 2013-3-20 18:58
今天才晓得,所向披靡的CY老师,也暂别科网了...... 日子恰好在YC回来的那天, 虽然是,你刚走,她回来。 有叹: YC让人欣赏女人就该是女人的常识 CY让人品味女人不只是女人的哲理 一个镜里,雾里看花 一个镜外,尘埃落定 YC在镜里,梦想太美 CY在镜外,信仰太远 爱我(们)者,YC也 懂我(们)者,CY也 手心手背都是肉 你说,科网缺了哪个得行?
个人分类: About me|4022 次阅读|27 个评论
小娘子,枝上俏,吃盏茶?
热度 11 JRoy 2013-3-16 07:18
小娘子,枝上俏,吃盏茶?
副标题1:喝茶 (抄袭贾伟老师,沾沾秀气) 副标题2:YC,你快回来。 前按: 风尘仆仆,终于到london了。今年从西安动身的时候就特别的不想坐飞机,感觉折腾心里怪怪的不是滋味甚至有不祥的预感。可巧,原计划12号的航班(被航空公司)取消了,打电话换乘14号的航班。这才在北京多休息两天,喘口气心里才好过些。 北京,山东,西安,北京,一个寒假过得乱哄哄的无论在哪都没有家的感觉, 久盼的一篇稿子被接受了都没有感觉,可见心情多么的压抑。到了伦敦家里的那一刻还有今早上起来之后,心情才扭转过来。一来烦躁坐飞机的折腾一挥而去,二来终于感觉到了自己的舒服自由小窝了。觉得伦敦就跟中国的一个城市一样,离中国太近了..... 早上特意给在地铁口静坐的一个乞讨者带了份最便宜的早餐:炸鸡腿和薯条。只是想跟'伦敦'来个信号:我回来了! 心事不聊,闲话少说,喝茶,喝茶,今日店小二特供的是英国红茶,大冬天的暖暖身子驱驱寒。待到春暖花开的时候,花茶伺候!大家喝茶的时候,小二讲几个小故事。一来感谢贾伟老师对本小店茶艺的褒奖,二来邀请科网女侠YC的回归。 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辰、沅、靖各州之蛮,男女未嫁娶时,相聚踏唱,歌曰:小娘子,叶底花,无事出来吃盏茶。” 将待嫁的少女形容成藏在叶底的花,羞容半掩,分外动人设若她同意出来约会,就如同拨开叶子,露出鲜花的真容,那该是何等美艳动人,这样的约会确实令人向往。类比,出嫁的娘子应该就称“枝上俏”了。 郑板桥有一首《竹枝词》:“湓江江口是奴家,邓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 男人可以邀请女子 吃茶 ,女子也可以主动。 这位大胆率真的女孩子,不但邀请看上眼的帅哥,而且留下了家庭地址,详细告诉了对方自己家的特征。 郑板桥一生除了爱竹,就是爱茶,安于“对芳兰,啜苦茗”的清贫,向往“茅屋一间,新篁数竿……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的生活,对联名句“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和“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化窑”“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等,里面都有茶的踪迹。除了上面这首《竹枝词》,他的一首“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更是极写对茶的珍视。他在《扬州杂记》中,还记下了自己因茶结良缘的韵事:某日,郑板桥到扬州城郊游玩,进一户人家赏杏花,里面有位老妇人,“捧茶一瓯”,请他到茅亭小坐。郑板桥喝着茶,看到壁间所贴都是自己的诗词。得知来人正是郑板桥之后,老太太惊喜地叫女儿出来相见。这家的姑娘打扮得楚楚动人地出来,请求郑板桥手书他的作品《道情》十首。郑板桥书毕,又写了一首词,流露了爱慕之意,老太太便说:”听说您丧偶,何不娶了我家丫头,她挺不错,又爱慕您的才华。”于是,二人就以刚写就的那阕词订下了婚约。几年后,这家姑娘经受了穷困和利诱的考验,郑板桥也考取了进士,二人终于结为连理。当初的那盏村野之茶,竟吃出了一往情深的选择,品出了悲欢离合的人生况味,实在颇有戏剧性。 YC,你说你不会为不在乎的人伤心,那么就快回来吧别再一个人流浪了。科网离开你,无趣了好多,这就是你的价值!具体谁得罪你了我不晓得,貌似贾老师的一个评论‘伤过’你,陈博士的一篇正文温柔的‘讨伐过’,俺也弱弱的实话实说过不懂你的暧昧。经过努力学习,我开始懂了哈哈!贾老师本就是绣花拳打出的是热闹,今日特请ta陪你喝茶也算诚意,可否?至于陈博士,你也是知道的他是拍王,但不到一定档次他是不会拍的。我‘惹’他好几次了,就是不舍得拍我。说明我的分量还不够。另外,以牙还牙嘛,我对他下手也狠点(为你报仇了)!发配他去卖茶叶去!有图为证。 鲜花也好,板砖也罢,吃茶去! (北京的朋友可以看看广告牌下面的地址,可以去这个地方选购茶叶和茶具等等) 后续: 博文加精,有损我名声啊!
个人分类: About me|5103 次阅读|23 个评论
【好好学习】领会法规,适度解读,规范言行
cgh 2013-2-21 15:53
【好好学习】领会法规,适度解读,规范言行 有三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事情, 1 、科学网封了沈阳博主造多人抗议( 科学网编辑行为粗暴无礼 、 赖在科学网和死无葬身之地! 、 反对重发兄暨抗议科学网 )和博主热议; 2 、地震之后, 各界一如既往嘲骂 各级 地震局 专业人员 的 媒体采访 ; 3 、 沿海某个厅级单位一年要开 1068 个会平均每人每天开 3 个会 ;但是,放一起可以谨慎得出结论,学习领会法律、法规很重要,局外人需要适度解读相关事情,并以法律、法规规范言行,以免导致事情交替升级,呵呵。 封博之事,不管是抗议、议论,还是辩护,各方基本没有具体拿出科学网的使用协议和使用规则来理论。其中有一条“ 4.4.4 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科学网网络服务侵犯科学网的商业利益 ”、“ 4.4.8 不得利用科学网网络服务系统进行任何不利于科学网的行为 ”。显然,抗议和议论,从某种角度解读都是违规的啊,同志们!说明,大家都还要好好学习。。。合理与合法,不能两全啊。。。 嘲骂地震局专业人员的媒体采访,基本都引不起看客的欲望了。虽然每次都是一片嘲骂,可是有谁想过自己的看法是不是合法合规?更不用说中肯。 关于防震减灾是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防震减灾法 》可依的。“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 。”也就是说,地震局专业人员有义务接受媒体采访,根据自己的专业提供自己的认识供参考。而那些毫无意义谩骂专业人员的将自己抽身局外的人,显然没有尽义务客观进言。 “第二十九条  国家对地震预报意见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 全国范围内的地震长期和中期预报意见,由国务院发布。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预报意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 。除发表本人或者本单位对长期、中期地震活动趋势的研究成果及进行相关学术交流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测意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报意见及其评审结果。”也就是说, 任何人的所谓见解都只能算个人意见,不是地震预报 ,没有任何法律效应,其他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去理解。如果言论带有强制、煽动色彩,那就属于违法了。专业人员也一样,接受媒体的采访只代表其个人在自己专业基础上的认识,仅供参考,没有任何预报或者辟谣的意味。听众只能自己去判断,愿意过度解读那是自己的事情! 与前两形成对比的是,官员们成天学习文件,传达精神。他们往往在公众面前不会讲错话,但是基本都是废话。于是,不管你如何解读,都找不出可攻击、可谩骂、可抗议的话。 看贴者请留下五毛钱,要人民币!!!
个人分类: 地震|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我的博文反对意见的回应
热度 7 JRoy 2012-11-28 07:37
人怕出名猪怕壮,名人是非多阿, 俺明显是变壮了。。 。嘎嘎嘎,俺一篇博文《 支持雷政富同志》 引起了科网两个博主的直面回应。俺最近蛮消停的,文章出于关键期,而恰好昨个又被安排去接待下国内来的25个(副)校长(中西部千所高校校长研修计划)(就是过去扯扯淡,明天还要去欢送)。所以很少读科网上的博文,一个好友偏偏跟俺报道这事,而且把两个连接发给俺。 说过的话是要负责的,虽然我并没有强迫让大家去接受我的意见。 俺在博文下面给人的回复里面说的很清楚【 吴飞鹏 2012-11-27 00:11 这个说法,我很支持!很酷! 博主回复(2012-11-27 01:42):吴老师支持,荣幸。对于这个人俺绝没有袒护乃至真的支持其行为之意(题目稍微煞眼了点),要把人家当人看而已,受不了媒体的狂轰乱炸啦。。。】 但是出于礼貌,对他们的关注表示thanks, 俺还是要简单回应几句的。【不为争议,正如我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我们完全没必要因为别人的一点屁事搞得我们不愉快 --- 这恰是我那篇的博文初衷。被别人牵着走的看似民间力量的‘反腐’至少一个迷魂药,一点成效也不会没有,甚至更糟官罚制度更严重,因为以后谁能掌握舆论谁就为所欲为了!】 首先是肖重发先生的博文 -------------------- 据说是科学网第一帅哥的李天成同学又耍帅了,居然要 支持雷政富同志 。 支持雷书记啥?(被)玩女人?包工程给弟弟? 其实帅哥表达的意思是说:在女人和金钱方面,雷同学都是小角色,凭什么就雷书记被抓了?! 这个逻辑显然是不通的,虽然事实上在情感上会引起很大一部分人的共鸣。 这里只说女人这档子事吧,雷书记是党员,而且是书记,相当于国外的政务官。一般来说,这种事如果不影响大家的观感大概没事,比如法国那个世行行长,比如意大利那个总理。否则的话,肯定只有鞠躬下台一条路了。尤其是在东方国家,性是最大的忌讳也是最大的杀伤武器。 如果雷同学仅仅是事务官的话,比如台湾的文官,大概不算个事,至多是来个行政处分。但大概是不太可能撤职的。 -------------------- The mentioned 逻辑 is not mine, please read my article carefully...... 然后是另一篇更尖锐的:(稍微有点长,有那必要吗?一句话:不支持就是了嘛,我劝大家省省心别跟着去骂大街,若是你不满意你就接着上街呗。另外,很多人对字眼里的零智商和无知敏感,我不知啥原因。若你对这事想得很清楚,那么你就去干,你明显不是无知和零智商的。俺的博文也没有说大家/民众是零智商和无知吧? 零智商/无知 的 民众 = 民众就是无知/零智商? 哎....) -------------------- 下面是 李天成 的大作,支持雷政富 同志。 紫红色是俺的回复。 支持雷政富同志 by 李天成 首先,俺不代表任何利益。我不怕炮口,也不怕吐沫。说实话,我看见他那长相都想吐。但是看着零智商的民众再被当作炮灰利用了,实在于心难忍。(再注:俺说的零智商只表示不用脑子想问题的) 雷政富的问题,远远不是淫官的问题。要说淫,就他那个级别甚至更上的他根本排不上名次,甚至可以说是好学生。除了他政绩不谈,单看这件事: 1,视频女主角是利诱和有预谋的,所以这一点最为重要的定性:雷政富是个受害者,而且是个私事 --- 至少说明他没有主动拿着国家资源去找寻,去挥霍(别的事咱不说,就说这一条)。单从一个人来说:男女平等,他是一个受害者而已。但从人性上来说:被一个美女引诱能不能守得住诱惑,那是一个人自己情操和道德的事情 答:看来您对官场并不了解,可能不知道有“性行贿”这个事儿。一个十八岁的小姑娘,通过承包商认识,崇拜雷政富愿意以身相许,多么美好的爱情故事呀!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个世界就game over了。在官场,这种性行贿是贿赂的普遍一种,这不是单纯的出轨。您以为雷冠希傻么,在官场这么多年这个都不明白,一个十八岁的小姑娘跟他上床而无所图,还是有中间人认识的。如果您看过赖昌星的案子可能会更了解一点,当年赖昌星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在第一次交往就能够抓住人的喜好弱点,曾经专门到外地选美女。按照您的逻辑,估计有些人会喊冤枉哦 。 2,怎么地都算不上法律问题! 他重婚吗?他诱拐了吗?他强奸了吗?...... 唯一能挂上钩的就是按照党员的规范:他这也不算是情人和二奶啊! 顶多一夜情,但是一夜情有定义不可以吗?更何况他是被引诱的.... 答:部分参考第一条,顶多一夜情?按照您的说法,许迈永死的太tmd冤枉了。按照您的说法,以后所有的官员可以放开的去接受性行贿好了。笑话! 而且这个录像仅仅是揭示他的作风问题,有接受性行贿嫌疑,同时和性行贿方面闹翻。最终定罪,要通过此事件查出其他的一系列问题。再说,现在还没有定罪,最终要根据查出的问题来定。您能不能多看看纪许光最初的报道。这个行贿的人是为了争夺项目,雷把自己的弟弟搞成了亿万富翁,也在举报之列。这是一系列的举报,明白么?! 3,事后(若干久),雷向王立军主动投案自首了,反过来了威胁那个女的威胁者 -- 这个是滥用职权,违法 -- 但是主要责任在王身上,是王抓的人, 王定的罪。另外这个和其胞弟摘标工程一样,与其说他个人的问题,不如说我们制度的问题 --- 有这些特权的就他一个人吗? 答:请问,您怎么知道是自首? 王为什么这么爽快帮他,这其中的猫腻不查怎么知道呢?!不如说制度问题?!难道制度有问题就是他开脱的理由?!找您这个理由那太棒了!真应该给您普及一下什么是权贵资本主义。 “有这些特权的就他一个人吗?” 这句话真是点睛之笔呀,我得给您放大一点。这就好像说一个杀人犯被判了死刑,给自己辩护的理由就是“又不是只有我杀过人,你们要把所有杀人犯判死刑才行”。官员受贿不用双规了呀,又不是只有他自己受贿。我已经被您了逻辑雷的外焦里嫩。 4,这个事件最大的动力是他涉及的人物 --- 这才是这件事得以无限制传播的后台。无知的民众就不要再被一撮人摇摆着跟着拍砖了,这事在那些圈子里面太不算事了 -- 太弱小了,甚至有点委屈。 我们被别人吊着胃口,大骂无耻的上床,淫荡 ---- 这就说明我们干净了吗?这就说明他们干净了吗? 答:您的逻辑再一次征服了我,真想烧一柱香拜一拜。你凭什么说民众是无知的?雷冠希淫荡不淫荡和证明“ 这就说明我们干净了吗? ” 有什么关系。这又不是搞选举,抹黑了对方选票就跑这边来了。这是个神码天雷滚滚的逻辑呀!!!这种逻辑出现在科学网上,我X,再一次被雷的外焦里嫩皮酥脆。 Ps: 5,我们当前仍有强烈的全民政治冲动,殊不知文明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是人权,法律和民主。这件事媒体带领, 全民审判 。 然后高层表示震怒,借刀杀人,大快民心,吾皇英明! 楼下17楼说的有理,支持不对,应该同情:同情他现在已经不被人们当作一个人看待了。他就是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来啊,这年头逮着谁是谁吧。 在这个国家每个人先过的有个人样再说别的吧 答,什么东西都能往人权上扯,你太牛逼了! -------------------- 1 2. Why will you define this as “性行贿” ? what is your evidence? 3, I have made it very clear that what I talked about in the article is only related to his 视频 【 单看这件事 】 : 您怎么知道是自首? ---- why not read more material carefully before you speak? 4, 你凭什么说民众是无知的? ----- Why did U say this? 科网上一直有个戒律就是不要【对号上座】 5, 什么东西都能往人权上扯 ----- Can't I ? shouldn't we?
个人分类: About me|1760 次阅读|13 个评论
科网上跟我“好”的人
热度 11 JRoy 2012-11-24 05:44
刚刚 看了 陈 安老 师 的博文《【九卦 连环 掌】科学网人才 对对 碰:四大潜水高手》,犯了个小小的 错误 ,多留了几句言, 还 有一条不妥,罪 过 罪 过 突然,我想了想一个奇怪的 问题 :科网上 谁 跟我好 呐 ? 两大美女: 陆 俊茜和 杨 月琴算是,就他 们 两个再没 别 人了 要 么 再加一个的 话 ,那就是最近力捧“李 帅 “的 张鹏举(兼黄锦芳兄弟) 了 别 人跟我推荐 讲 他也是个大 帅 哥;却很捧俺的 场 ,大度! 应该 再没有第四个人了,当然除了我女朋友的 jiaqianqq ? 还 是 qianqiancc 来着,我根本不吊她,不在我的邀 请 下,她也根本不上科网自然不吊我 .... 这 叫什 么 , 典型的“不 牵亲带 故”精神! 其他很多名字一提也 许 都熟,很多我也很尊敬,俺甚至也搞 过 什 么 科网名人推荐,但是都和俺没有什 么 私人交情(除何老 师学术上有沟通 ,但是人家虽科网老有名了,但不算是圈子里的人) 篇章 1 : 陆 老 师 是科网上最早‘提拔’俺的人, 记 得有一段 对 我的博文的 评论 和推荐都很多 也正是因 为 她,我才 发现 科网的博客可以互 动 , 感谢 哈哈,之前包括科网大 赛 得第三名全是一个人在 战 斗, 当时连陆老师都还不怎么认识 根本没有和任何人私好,也根本不 认识 任何人 鲜 有 评论 , 也不刻意去评论别人 反而,一次太 较 真了,不 欢 而散了一个 头 像是个 铁 侠的人物 ( 匿名 ) 后来,乃至 现 在都 觉 得 这 事做的不 对 , 忏 悔 忏 悔中 .... 因 为 一件小事的意 见 相左而 闹 得人家再也不来我博客了 他 坚 持:体育 竞 技上 业 余人士百分百没法和 专业 比,我 说 不一定阿。然后两个人狂搞了好几个例子反 证对 方,最后都不服(我猜他也是个年 轻 人) 现 在看看,科网很多的掐架都 设计 人身攻 击 都 还过 得去,我 们 那算 啥 阿!哈哈 ... (就跟恋爱一样,太认真的人都很单纯) 我看到他在 别 的博客留言 评论 等等, 还 能想起他来 这 算是我在科网上最 遗 憾的一个人 说 句真的,我 还 真想有天他能 够 再来我的博客? 比任何人都重要 他是匿名,我想主 动联 系他,都不能 篇章 2 : 最近 对 我最 热顾 的人 换 成 杨 月琴了,估 计陆 老 师 看俺也 该 看 腻 歪了 哈哈哈,好事 俺真心的想在科网上 锻炼 一下不 结 私党,抵得住 诱 惑的能力 有人 说 科网比 现实 的 学术圈还 有江湖,或者 说 一 样 一 样 的 将来我若是在科研圈子混: 审 基金,文章或者被 别 人 审 我希望大家能 够专业 公平公正,像个男人 别 的不提,按 规 矩 办 事就 够 啦, 赢要赢得威武 要想交好,生活中可以啊,但是不要 牵 扯到工作 所以,俺 对 科网上的人也是。 每 天不 读 超 过 5 篇的博文,推荐 评论 2-3 篇或更少。而且极少考 虑 博主是 谁 ,看文不看人 ..... 社会变得美好是从每个人都看得起自己开始的.... 篇章 3 : 习惯 是 养 成的,而我并不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事 实 上,我反倒 觉 得我蛮‘混 账 ’的,所以更需要培 养 好的 习惯 比如:我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谈恋爱’对女孩子示好,整个小学桃色新闻没断过,哈哈哈.... 长大了我觉得沾花惹草没啥意思了,所以变得一直很本分。 大学里我是我 们 老家的老 乡 会唯一的 连 任两届会 长 ( 人 缘 好,下不来,哈哈哈不能算是我恋 栈 ) 硕 士班也是班里人 头 一票‘被 选举 ’的班 长 -- 其 实 当 时 我 说 我不想做的,不 过 回 过头 真是一段美好的回 忆 ,在我辞去班 长转 入博士班的一年多,他 们 聚会或者活 动 什 么 的都 还 要邀 请 我,而且 发 言 权 利 和信用 也很高,直到 现 在心里一直感 觉 愧 对这 被捧高的人品 我 觉 得我的圈子混的能力在很小的 时 候(一直是孩子 头,捣蛋王 )就凸 显 了 记 得一次,我 们乡 里当地最有名的人物 -- 公安局 长 ‘ 老范’ ( 关 于老范 这 个名字 还 有个故事,小 时 候我 妈问 我你 长 大了干 啥 ,我 说 当‘老范’。我 妈说 我:你又不姓范,咋当老范?我当 时 不知道 啥 意思,一 愣 :咋不能阿?)来我 们 村找我爸 ( 村 长 ,当 时 不在家 ) , 见 我在 门 口玩, 问 我知道他去哪里了不?其 实 ,我不知道,但是当 时 羡慕他的摩托 车 ,就撒 谎说 知道,在哪里哪里之 类 的 .... 然后就是他 开 着摩托 带 着我溜达阿 .... 我心里得意,我才不管人在哪儿 呐 ,坐在老范的摩托上太爽了,找不到也不能怪我是吧 .... 尾曲: 有时候,心里觉得愧对人家常来我博客的人,看得起我的人;当然大多数匆匆过客 我欣赏他们的大度 但是, 我只想坚持中正,不会和谁走得近 , 我觉得这是个有意思的挑战, 难度不低 而且越来难度越大 但是必须要消减 ‘ 能 混’ 这个能力 另外还有个好处: 好的人少也就意味着 敌 人也少, perfectly 科网上,我没有 敌 人 没有任何人让我看着不舒服, 我的态度不对人 哈哈,万一 若有, 我会 让 他死得很惨!!哈哈,你信 吗 ?
个人分类: About me|1092 次阅读|31 个评论
中国驻索马里大使 --- 【俺的理想】
热度 10 JRoy 2012-11-22 07:11
中国驻索马里大使 --- 【俺的理想】
科网的人怎么看理想,俺做了个小小的总结: 理想是啥?要不要谈? 希望大家在‘空’谈理想之后,也敢于说出来 -- 科网展现了它灵活真实的的一面,好现象! 爱他/她就说出来,然后像吃了伟哥一样去战斗! 实现之!! 作为科网偶像派,多说话本就有失身份,传照! 【London的天,雨乱下;俺今天上学路上被淋个稀里啪啦的,好在教研室全是男同时,到了之后咖啡间+休息室脱下湿漉漉的裤子放在暖气片上烤,裹了条单子凑活一下。黑人同事惊呼:Somalia(索马里)!!!,哈哈....】
个人分类: About me|2718 次阅读|22 个评论
科网双黄蛋,称赞!
热度 2 JRoy 2012-11-14 07:34
科网双黄蛋,称赞!
忙里偷闲,刚看了今天科网平个上头条不多的两位大家之作: 两篇都值得头条,可谓科网今天的双黄蛋 。大家之作就是有大家风范:无论讲故事( 昨夜无眠) 还是讲道理 ( 科学无国界,技术有国界 )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看看大家的推荐数和评论数就知道了,均是“双百”。赞声一篇,惹得我在评论两句觉得不过瘾( 久违的享受 ),值得一篇博文特写赞赏。 俺觉得,这两篇可以在科网首页挂他个几天应该没争议。也许有同志今天不上科网错过是个遗憾。两个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正如俺的留言。 昨夜无眠 李天成 2012-11-13 23:25 抄送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作者审阅。 科学无国界,技术有国界 李天成 2012-11-13 23:11 通知:十八大最后一天各代表商议此事..... plus: 抄送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作者之后,程老师的博文引起了热议,说的也都有理。见链接: 和程代展老师:过分务实和名利化的环境让我们无法回答钱学森之问 · 张海霞、程代展老师博文启示 程先生,您错了! 那位学生是不是被过度培养?您是不是把一匹优秀的千里马累坏了?……黄秀清 【相关】 优秀博士生做中学老师很好啊赵明 用脚投票 王晓明
个人分类: 科技动态|2884 次阅读|4 个评论
民主其实很简单,科网也是
热度 9 JRoy 2012-11-12 23:06
话说科网最近风云变换,一股暗涌风起。大家在欣赏王大将军小说连载的同时,一个擂台悄悄摆起:《 科学网:一群网民没有文化 》 《 在科学网上迅速变老 》 对阵 《 什么是【垃圾博文】? 》 《 科学网的博文类型取向 》。无奈,俺本是劝和来着《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科网也是 》,结果一个江湖用词貌似火上浇油了《 青椒看科学网博客的江湖 》《 寂寞開放的玫瑰,總會有人欣賞它的芬芳! 》 《 科学网,江湖还是僵糊? 》 ,杀气腾腾。 大家都很受伤《 編輯部就是不推薦自己的精彩博文,怎麼辦? 》 《 暂别这是非之地 》 最近大家也对精选机制又来个再一次的口诛笔伐,这个编辑也是无奈阿无奈。制度永远是有缺陷的,没得完美只有天天进步。若干月前,俺思考过一个事 建议科学网设置博文【置顶】功能 科学网博文精选采用Peer reviewing的一个思考 ,之后不久 科网 的精选就稍微动了动:精选的博文不知是显示当天的还有最近一个月,最近半年等等。虽然编辑大改的可能性确实小,但是一些有利无害,而又极其简单的改进措施还是值得考虑的。科学嘛,就要求创新,求不断进步嘛 用户是上帝,上帝是挑剔的,也是喜欢看热闹的。 知识分子公平要求相对较高,这差使本就不好办。 上帝怎么做都不过分,咋办?只有编辑MM担罪了。 编辑要想轻松,那就搞民主。 为防伤及更多无辜,俺支一招: 博文增加 匿名 顶 与 踩 两个功能。 理由如下: 1,目前的仅仅'推荐'和'评论'太单调了。而且都是实名制,实名制有个好处不会让人乱来。这是科网的红线,不能碰。但是增加匿名 顶贴和踩贴也不会碰红线的。所以这一点说明,增加这两个功能只会受欢迎,没有理由被反对。 想用的就用,不想的也不挨着你。 2,实名制表态最大的缺点是:表态人有所顾忌,要么关系相好的不好意思不赞成(也就是这点滋生抱团与腐败),更不要提反对了;而不认同的东西又往往不好直接批评,要么打架来着要么寻仇来着 --- 这些都不能 保证评判人的无所顾虑的公正表达自己意见。 3,匿名制度就有这个好处啊,投票人可以真实表达自己想法,该顶就顶该踩就踩,或者想顶就顶想踩就踩,不用顾虑太多。 匿名制可以冲减抱团腐败等现象, 制度的合理要比人的圣贤重要和有效的多。 。 这一点在各大门户网站已经广泛证明了的。 制度上,最后决定上首页的热门或者精选文章可以采用综合考虑推荐, 顶与踩的票数,比如按照得分值:推荐X 2 + 顶 - 踩 = 分数。 4,另外, 也给那些对加精和置顶博文不满的博主一个表达的空间 :可以踩啊。对那些自己看不惯的耍帅的博文,要义不容辞的踩。 现在的博文只有颂扬,没有反面意见 -- 毛主席教导我们,听不到反对意见是不好的,听不到群众的真实想法更是危险的。 5, 其实这不单能够给不满者以表达空间,也能够避免干仗。 比如,实在看不过去一片推精博文,可以拍砖踩就是了。而目前想表达你的想法,实在忍不住的话要么下面回复骂娘的评论,要么另写博文口诛笔伐。这都是不太好的,相信也不是编辑mm太想看到的 -- 当然这跟平等公开辩论不同,那个还是要大力鼓励的。 请大家审议。
个人分类: About me|1907 次阅读|18 个评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科网也是
热度 11 JRoy 2012-11-10 22:51
早上收到好友信息,说科网又有个热闹事。我还以为我的博文又被删了呐,过去一周基本每天博文都被删了,搞得自己都战战兢兢的, 哈哈..... 好在我心宽本无颜色,根本不隶属哪个阵营之类的,要不科网不分皂白的删帖指定培养一个”反革命战士“了。这值得我们的宣传部思考: 不让一个人讲正义说真话,可能会招致更麻烦的问题。或者说,对付不好自己的异见者,就是培养敌人。 跑题了,开头说的是博文《 科学网:一群网民没有文化 》。再结合今天的一篇精选文章《 科学网的博文类型取向 》上来。因为周末的缘故,加之昨天的博文没有被删心中大喜。吐槽一次,哈哈。 两篇博文说的都有道理,一个人的出发点和立场决定了他的结论。 他们差不多代表:一个是既得利益者(科网红人),一个是非既得利益者(为一个非红'科学人'打抱不平)。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非既得利益者当然讨厌既得利益者那类技俩了,但是既得利益者们当然是屁颠屁颠的有若干的防卫理由啦。 别的不说,就一个铁打的理由:”而科学网博客本来就是每个博主自家菜地,各个博主爱种什么就种什么,别人管得着吗?“ ,然后话语一转,非既得利益者老弟,你还得在学着点,有很多不足和技巧还得学习,还得尊重市场规律。社会本就是不公平的,如何如何......很有道理! 非既得利益者或者说希望谋求更多利益者,当然对目前的大局不满寻找攻击点。攻击点还是满多的,比如打情骂俏结帮拉派,暧昧小资搞粉丝阵营等等... 更有甚者,科网上还有个明目张胆耍帅的, 等等,哈哈.... 可见世风如何日下!!更何况,若完全市场决定了算,我觉得若是有人走情色文学路线(撩拨而不破),绝对会火。那科学网成啥样子了?所以这部分人还是本着 科网红色期望出发的。 事实上,两者的批评也有漏洞。可以各打五十大板。 比如,“各个博主爱写什么就写什么,别人管得着吗?“ ----- 别人批评也算是爱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不构成威胁谩骂等人身攻击,不违法也是可以的阿? 你又为何限制别人写什么呐?包括批评。有耍暧昧的,就有呕吐的;有耍帅就有拍砖的。自由和权利都是公平的。 再看另一方,科普真不见得有人喜欢读(相当一段时间我认为大家口头推崇科普是装正经)。我个人认为科普更多是对门外汉看得,专业人士对其他方向往往兴趣不多的。别人搞暧昧搞粉丝等等一切不那么科学(或者说远不如科普的东西) 不见得他想要精选阿,也许他就是轻拿轻放, 生活嘛,哪有那么多道理可讲?......粉丝是无罪的,除了一些勾当之外。 你喜欢不喜欢的,粉丝们就用脚站队咋办?即使有些人不精选也能轻易上首页热门哈,编辑也是没招。 这跟现实生活的不公平一样一样的: 有些人就算是没品但是有人! 所以编辑估计也为难。他的精选和置顶决定了他的态度,就跟删帖一样。既不能太死板,也不能太花俏。既不能丢了主心骨,也不能搞得网站没了生机。不过,编辑以后注意把遭受不公平待遇的科学人提携一把 -- 适当照顾那些科网真付出,不搞阵营不搞粉丝不哗众取宠的博主。我们不能自暴自弃认为超越小木虫和松鼠会等等不可能了,不搞真理了那才叫没意思呐 此矛盾由来已久,也讨论多次。应了那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本就是群居动物,喜欢瞎折腾。随他去吧...... 不过大家可以这样理解,大体套用那句: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些人热门和精选着,却不一定被人瞧得起;有人被人尊重和欣赏着,就不再需要热门和精选了。 这么一看是个笑话了,人品和威望跟热门和精选关系不大阿?就没必要吵了哈
个人分类: 时政评论|2836 次阅读|30 个评论
科网学博
mqr 2012-10-22 11:27
科网学博 学博是为缓痴呆, 所思所想入梦来; 科网群雄光璀璨, 诗词书画百花开。 朽木年轮当忘却, 琼林跟步慢相随; 最喜年轻师不弃, 同行步步共开怀。
个人分类: 旧体诗|2261 次阅读|0 个评论
行博主委员会之责——给科学网的两点建议
热度 14 liangjin 2012-6-9 08:35
作为博主委员会的成员,自我感觉更多的是个花瓶。参加过一次由编辑发起的投票,最后以争执双方各打五十大板结束。被邀请参加博客大赛投票,忙忙闲闲地逛过赛区,投过一些票,不知权重多少。得到过科学网赠送的礼物,心存感激也因没做什么事而惶惶,谢谢了! 最近看到诤网友曹大虾和科网起争执,很想当个和事老,但所处位置和大虾同位,没有这个资格。于是想起了这个博主委员会的头衔。这才发现这头衔不能帮助什么。具体分析曹大虾的事,我觉得也许科网编辑部有不便公布注册用户信息的理由,但这事实上造成了对实名博主的不公,特别是在讨论平台上。既然如此,为何不赋予实名博主关闭他们不屑对话的注册用户的评论通道?这样不就可以保护双方的权利了吗? 我很想以此提案,发动博主委员会投票,可惜没有这个权力,但建议权还是有的。于是在能行责的地方给与建议: 1。建议赋予实名博主关闭某特定注册用户的评论的权力; 2。建议扩大博主委员会的权限,让博主委员会更大程度地参与科学网的建设,使科网更健康地发展壮大。 谢谢科网的答复,建议的第一条的功能已经具备。我已找到:我的中心-〉好友-〉我的黑名单。不过有点不大直接。最好可以看到评论不爽,直接点击评论人名字,拖下菜单,点击加入黑名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82 次阅读|40 个评论
“科学”不能这样玩——说说科网上的“三种人”
热度 9 liwei999 2012-6-6 20:42
“科学”不能这样玩——说说科网上的“三种人” 作者: mirror (*) 日期: 06/05/2012 04:15:58 科网是个“公共场所”,来来往往有各类人。他们都是 “慕名而来”,为了这个“科学”的名字。对各类人都评论,那是要累死人的。所以镜某不去做,就先说说有代表性的“三种人”。这“三种人”作为网客的存在,没有任何问题。成为问题的,是对这样的网客发表的“奇谈怪论”,科网、科网的管理层需要如何处理。 第一类人是 “民科” 一类的网客。这类人一般比较容易识别,因为一般人是不会这样标榜自家的工作的。 重大研究:引力场的数学建模的(诺贝尔奖级文章) 。 作为一个“公共场所”,需要有些常识性的规范。比如说“打广告词”里,不准出现一些“不良”的提法、说法。“诺贝尔奖级文章”的提法,就是属于“犯规”说法的事例了。 第二类人是“诉苦诉冤”型的一类( 21世纪人类科学史上最大的学术冤案 )。这也是个异数。镜某很同情王老师的“冤情”,正经阅读了王老师的论文。对王老师的评论是:论文设计不佳。理论的部分就不去论了,最重要的是您“看到”的东西不够规范。比如说电镜用的标准尺的模板,有100nm的或几十纳米的标准刻度,样品厚度可以薄到几十个纳米。要拍照片,需要拍这样的观察对象,而不是淀粉颗粒什么的。这些标准的模板能拍出来了,别人说什么也都没有力量了。不客气地说,作为装置的论文,你在网上的东西很不规范,因此也就没有地方可以发表。 王老师也不会看懂这类意见吧。要说“冤情”, 《关于老年人对年轻人的压制》 的博文不错。至少在宏观上看,这类“压制”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年轻人都听话则 不能成事儿 ,但都不听话则 要出事儿 。要紧的是听话与不听话的平衡。 第三类人是“标新立异”型的,比如 科学创新:推开窗户,你才能看到另一个世界 。居然能登到头版,被那么多人叫好,显然是不正常的事态。 这类不正常的事态与黄老师的 《再谈科技评奖争议的程序公正》 是相似的问题。学术上的不同意见也要有个“手续”问题。《科学创新:推开窗户,你才能看到另一个世界》显然是 打着科普的旗号贩卖私货 。该文章的“ 结构错了 ”。对于该文的“结论”,镜某的态度是“回避”、不论。 编辑部、网管们理解不了该文的内容可以理解。但是,应该能够读出来该文是对所谓“主流见解”的挑战吧?读不懂没有关系,不是有什么“委员会”么?他们都是什么意见呢? 有那么多推荐人来“助威”,也是个“悲剧”。也许是看着几张彩图、看到华君武的漫画“动心”了。 为什么说该文章的“ 结构错了 ”呢?首先,BCS理论虽然得了炸药奖,但是它并不是个完善的 物理理论 ,应该说仅仅是个 物理模型 。圈儿里的人都知道它的意义和不足。而主张 Quote 我有信心,那怕是文科出身的编辑MM,她们读此博文后也一定会不停地点头:我终于懂了,BCS理论果然是麦道夫骗局!究竟是我无理取闹?还是BCS强词夺理?请各位做个公正和科学的判决,我相信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 的方式,是把学术争论引到大众斗争层次里的做法,是属于“犯规”的行为。作为一个职业科研人员,对这类“犯规”应该是“很可耻”的事情。 第二,学术争论的另一个结构定式是:不要过多地言及对手的“不是”、不足,重点是要突出 自家学说 的特点、长处,尤其是要重点突出 自家学说 能够解释迄今的理论、模型不能解释的、或解释不精密的现象、预测迄今没有被观察到的、被忽视了的新事态。显然,这样的描述不能认为是预见了新事态: Quote 随着节节攀升的Tc,科学家开始发烧了,国内外多位著名超导专家甚至喊出铁基超导体可能实现室温超导(Tc=300K)。本人根据自创的超导理论和多个实验小组提供的材料晶格常数,第一时间在arXiv上发出了很不和谐的声音:1111系列铁基超导的Tc不可能超过60K!5个年头了,虽然几十种相关的超导材料被先后发现,它们的Tc止于57K,这才是科学的魅力! 显然“科学的魅力”在这里,是被“误读”了。 对这样的文章,有博主说 科学网还是科学网么? 但是这个声音比起那篇“怪文”来显得很微小。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往往记不得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但是作为科学网,能否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呢?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667 次阅读|10 个评论
贺科网五周年
热度 6 mqr 2012-1-1 22:03
贺科网五周年 科网五周年 相见恨晚 区区网龄 刚满一百天 一株朽木 挤进了百花园 受灵芝仙气 变变容颜 从“感我生之伤休” 到“东篱”“南山” 从人境喧嚣 到“心远地自偏”之悠然 “大家”如林 世纪航船 寰球奇葩之家 人间桃源
个人分类: 新诗|3810 次阅读|16 个评论
科网第一首席顾问,欢迎偷窥
热度 2 sheep021 2011-3-1 20:44
21 科网第一首席顾 ... 饶海 10711 刚发现,科学网还有首席顾问之说。误入。偷窥了一番。别有洞天啊。竟然已有 322964 人来访过 统计信息 已有 322964 人来访过 积分: 24 威望: -- 金币: 23 活跃度: 6115 好友: 48 主题: 1 博文: 67 相册: 1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55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网的墓志铭
热度 11 gaojianguo 2011-1-23 14:44
科学网的墓志铭
2009 年 5 月我接触了科学网,可以说对它一见钟情,简单的界面,丰富的内容和一大批活生生触手可及的科学家深深的吸引了我。没过几天我申请开通博客, 9 月份才获得批准,现在已经是发文 100 多篇的博主了。 但科学网在这么一个浮躁的社会里也不淡定, “要改革,要改革,一定要要改革” 是科网一小撮实权人士的心愿,于是科学网从论坛开刀,改成了绝大多数网站论坛的那个样子,这点从头像上就能看出,头像会使初中生和冲浪者喜欢,但让大部分有真货的科教一线人员不适应(如生态人在改之前发了很多好贴,之后就没有发过贴了)。 还是在这么一个呼声下,“要改革,要改革,一定要要改革”,引用赵总的话:科网经过两年多的期盼,三个多月的准备, 72 小时的奋战,科学网互动社区新系统在她的四周岁生日之际顺利上线!(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do=blogid=405400 ),于是科网再次向广大博主开刀,科网博客终于变成了这个样子。这个样子,估计众多博主已经领教过了。 博客改过之后就一点没有“改进”吗?当然不是。客观的说,这也是科网编辑部的一片良苦用心,我个人觉得最大的改观是看图片方便了,大家可以上传更大的照片了,这点是我之前建议科网改进的地方(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18464 )。但这是有极大代价的,现在的博客像个娱乐社区,有点像嫁给日本人的“人人网”(如在哪里认识某好友等系统消息),也有点 MSN 的娱乐色彩,总之科网博客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的“ follower ”角色转换,这与广大科教人员内心“ leader ”的定位极其冲突。严肃的科普作家张天翼“告别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6720do=blogid=406920from=space ),可爱的“破解衰老之谜”的印大中教授也不再玩了(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8405do=blogid=406020 )。令人惋惜,令人心痛。 另外,改版后的科网博客损失了很多博主的个人风格,为什么个人博客的地址变成了“? 123456 ”(问号 + 数字,这让我想起了“无名墓地 *** 号”),而不是之前的博主姓名全拼, 我觉得还是以前的地址不改的为好 ,这是对博主最起码的尊重,这点科网可以学习其他网站博客。这就像一个人墓碑上写着“ ** 之墓”一样,如果统一数字编号不显得太“冷清”吗? 爱之深责之切! 小高既不想让可爱的印老师走,也不想看到科网博客目前的这个样子。。。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4271 次阅读|21 个评论
科网百万俱乐部成员现40名,立委排名42
liwei999 2010-12-30 23:27
黄安年的博客 黄安年 6415004 2 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识 王鸿飞 5164841 3 全球变化- 杨学祥... 杨学祥 4804321 4 许培扬博客 许培扬 4337846 5 武夷山 武夷山 4041916 6 可真的博客 周可真 3424975 7 陈安的地盘 陈安 3234647 8 Neil反面教材☆... 吴宝俊 2685782 9 有容德乃大,无求品... 王德华 2591863 10 大毛忽洞 李世春 2280731 11 科学松鼠会 松鼠会 2269165 12 嵇少丞的博客 嵇少丞 2186542 13 lix 李小文 2128428 14 饶毅的博客 饶毅 1974045 15 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 吴中祥 1763293 16 何毓琦的博客 何毓琦 1678436 17 蒋高明的博客 蒋高明 1668624 18 马博士 马臻 1668331 19 博客乎?茶馆乎? 曹广福 1658987 20 考槃在涧-心外有物... 杨玲 1641232 21 籍工场 籍利平 1605538 22 智叟王铮 王铮 1513484 23 王汉森的博克 王汉森 1480288 24 天桥陨石.God... 陈儒军 1440280 25 任胜利的编辑之家 任胜利 1392414 26 安得广厦 陈龙珠 1331608 27 催化中国, 中国... 戴启广 1294600 28 孟津的博客 (Me... 孟津 1284502 29 刘进平的博客 刘进平 1256241 30 事外桃园 王宝山 1142979 31 开放获取,自由空间 王志明 1141126 32 健康列车员 蒋新正 1134615 33 分享办博苦乐 倾听... 科学网 1120113 34 牧风人 黄庆 1094788 35 化学教育www.c... 桂耀荣 1091343 36 S C I 茶室 万跃华 1074570 37 從科學出發,何時能... 蔣勁松 1065214 38 氢分子医学 孙学军 1055175 39 发明与婴儿本能态开发 杨秀海 1035351 40 Ising 刘俊明 1014170 41 鹰眼看世界 王鹰 996909 42 《镜子大全》《朝华... 李维 989113
个人分类: 其他杂碎|9846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网博客到底怎么了?
gaojianguo 2010-6-14 14:33
值得深思!!!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4004 次阅读|1 个评论
无需懂,喜欢就好
malidan 2010-6-7 15:24
无需懂,喜欢就好 无需懂,喜欢就好,爱就好。 一如鸟儿的叫声,你听的懂她说什么?我们就是喜欢听鸟儿,喜欢鸟鸣,那怕在你午睡的窗台上叽叽喳喳,你会当鸟语是最美妙的推眠曲。 刚来科网,我是什么也不懂。不会用。男女老幼不分,天南地北搞不清,不知更不会理会什么大牛之类的。无知者无畏。就乱七八糟的凭感觉,有空时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写博嘛,最要紧是博自己开心。 喜欢就好,那时的科网我是喜欢的。虽然不懂别人,也几乎看不懂那些专业性的东东。 人心不古。 也不知何时,我就不喜欢科网了。 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我们可以骗骗别人,却永远骗不了自己。 喜欢无需理由无需明白,就如喜欢鸟儿一样。 不喜欢却可能会有很多的理由,就如一个移情别恋的人一样。啊哈! 只愿 只愿 鸟静花浓 草飞果香
个人分类: 杂感杂记|836 次阅读|5 个评论
给科网博客的建议
gaojianguo 2010-5-1 12:54
我来科网也快一年了,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借助科网和科网博客的平台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也认识了不少好朋友。 科网把自己定位为 构建全球华人科学社区 【科网的企业责任】是一个很好的品牌策略,希望科网的发展越来越好。但科网博客也有待提高的地方,如无法上传高质量的图片。互联网之所以那么快的发展,除了其快速的优点之外,我觉得最主要的品质是信息的丰富度,如包含了声音、视频、图片等,这些媒介都能最大限度的激发人们的想象。事实上,任何一个高质量的网站无不重视其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内容和强度,而清晰的声音和高清图片就承担者信息强度的责任,国外的网站这方面做的都不错,科网可引进学习。如 维基百科 2~3兆大小的图片是最普通的了,6、7兆的图片也是应有尽有,方便供人传播分享。但科网博客要求长传图片小于1.5兆和附件小于5兆的规定确实不利于科学思想的交流! 我的相机一般拍摄的照片大小都在2兆以上,所以每次上传自己辛辛苦苦照的相片还要先修改大小,以便满足这个硬性要求,不知其他老师有没有这种烦恼。随着 科网博客 吸引越来越多的精英,科网博客的影响力也必然越来越大,说不定若干年后成为了世界上访问量最大的科学网。科网博客的魅力所在是让人来了之后就不想离开,即使短暂休博或关闭博客也会经常以游客身份访问,用 徐磊 的话说:科网是个很棒的地方!我衷心地希望科网博客能打破这个瓶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们群众接近科学、了解科学、发现科学的窗口【科网的社会责任】。 或许多年之后科网的决策者会发现打破这个瓶颈限制是多么的英明,因为届时科网和科网博客富集了大量的高质量的、珍稀的各色物种和特殊材料的照片和资料,真正构建了这样的科学社区。最后建议科网最好还不要擅自修改照片和文件的属性(如拍摄人和时间、以及相机类型等),不要出现%5b%e7%a7%91%e5%ad%a6%e4%b9%9f%e7%96%af%e7%8b%82%5d.(%e7%be%8e)%e9%87%8c%e5%90%89%e6%96%af.%e6%96%87%e5%ad%97%e7%89%88和201046165235309168这样的文件名,这算是对作者的尊重【科网的法律责任】。 附: 维基百科对博客的定义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326 次阅读|4 个评论
博客想写就写
gaojianguo 2009-12-18 23:10
我来科网也有半年多了,当然相比其他人这是不长的,但这半年在科网学习的收获是巨大的,不只是精神上的。科网博客的博文简直就是一百科,里面包罗万象,在各路牛人的自由发挥下,科网好不热闹! 很庆幸的是自己竟然也在这里开了博客,占用了科网的宝地。占了地方,按理说应该开垦和劳作的,实际上在开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也够勤奋的啦~当其他人在偷菜的时候,我会在这里像读圣经(我没读过圣经,暗喻虔诚~)似的拜读各位牛人的博文,每遇好文,会兴奋不已,甚至手舞足蹈。有时也会收藏,供以后慢慢品味。 在这里我认识了不少朋友,他们可是真的很厉害的那种哦!~~受到他们的点拨我自认为现在觉悟提高了不少,在此对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您们!谢谢您们给我启发,谢谢您们给我教诲!! 但科网也有不和谐的音符时而激荡耳膜,我现在还不是很清楚杨玲老师离开的真正原因,同时觉得发发的离开也很蹊跷,我不知道!说实话我不想看到他们的离开,因为正是他们的存在才使我的网络的精神世界丰富了不少(有点自私的说法)。今又看到发发连博文都删了,觉得很没必要,干吗非要删个精光呢?在那放着不是很好嘛?不知我收藏的博文还能不能访问...... 其实,我觉得吧,博客这东西本来就是用来玩的,大家真的真的没必要太较真!有感想,有生活体会就写,没有也就不用写。我发现如果真的不是你本人的切身感受,即使写了也没几个人理你,这个从我自己的博文就可以看出来了。是自己经历的,就有点击率,不是的,就没有(大家不要嘲笑我以点击率说明问题,毕竟俺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果自己真的有事,休博也是自由的,甚至关闭博客也没人拦着你,一切都可以自由安排。我的意思是说,博客还是随性的好!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4711 次阅读|6 个评论
爱因斯坦与高锟
dongping2009 2009-10-8 20:04
爱因斯坦真牛!真的大牛!!! 我几天前刚刚贴上了个 科网六国大战 ,将爱因斯坦与柏拉图两人互相PK了一下;这不,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就颁给了高锟,与光纤有关,也不那么转弯抹角地与爱因斯坦有关,^_^ 。 光纤这玩意在今天,可真是几乎与家家户户的生活,联系在了一起。 可是,如果不将地球这一端我的声音、图像啥五的,先转换成电信号,再转换成光信号在这光纤里传播;反过来再将光变成电与声音图像,最后被地球另一端的一个你的眼睛与耳朵感知的话,大概这光纤就是被我们发现了,其应用程度也是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大的。换句话说,光纤的两头,需要连接光与电及电与光的转换早先对于光电效应的发明与解释。 或者说,高锟连接着爱因斯坦。 其实说穿了,所谓光电效应,就是一种 光致电变的现象。虽说光电效应早在 1887年,就由物理学家赫兹发现了,但爱因斯坦则是 第一个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的物理学家,为此他还得到了他本人历史上唯一的一枚诺贝尔奖牌。 这老爱也是真风流,为了显摆他那自鸣得意的相对论,非要拿那个严冬酷寒时分,你要是能与一位漂亮姑娘一起,屋内围坐火炉,脉脉含情,彼此欣赏,一万年便等于一年了(大意)的话来解释,好像如此一来,我等普通大众似乎更加容易地理解相对论,也会更加深入地了解一万年这个时间概念似地。 不但如此,连爱因斯坦说出的与光电效应及相对论无关的一些只言片语,例如老爱对于哲学与阅兵等等的言论,那也是牵动科网众多网友的心呐!这不,打开科学网我们就可以发现,还真是满眼牛人爱因斯坦的名字。 所以我说啊,要说这牛人,随便你咋弄,他都是一个牛人。
个人分类: 春夏秋冬|3966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网六国大战
dongping2009 2009-9-17 23:09
纯属娱乐,请勿较真!图中人物顺序(自孔夫子起顺时针): 孔夫子、柏拉图、希布克拉底、老子、爱因斯坦、李时珍 后记: 我们大学毕业那一年,正赶上墨西哥的足球世界杯。那一年,球星马拉多纳开始光华四射,虽然一路跌跌撞撞,但马拉多纳顽强地带领阿根廷队,最终触摸到了那个梦寐以求的世界杯。但其实,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则是法国与巴西四分之一赛的那场,惊心动魄,堪称经典! 我们那一个月,集体租了一台彩色电视,放在我们住的筒子楼的走廊里,每到半夜三更,各层楼道里敲盆撞碗的声音,便此起彼伏了起来。 那真是我们毕业班的节日时光! 为了等那半夜里的球赛。我们一帮子男同学,偶尔还有个别的女同学参加,便经常玩起那军棋的六国大战。于是昏天黑地,天昏地暗,杀声阵阵,一直到球赛开始为止。 一个令人难忘的夏天,一个难忘的足球世界杯,还有一个难忘的军棋六国大战!
个人分类: 布局中盘|7000 次阅读|20 个评论
自说自话
malidan 2009-5-14 17:12
自说自话 我不知要说什么,就是想好了的,也记不起,那就想到什么说什么吧。 刚是点开看《 采访随笔:与新闻节点无关的生命 》,里面有一句话 去汉旺的路上,司机胡科告诉我,前两天他陪一个记者采访,那位同事倒也干脆,上来就问在地震中丧子的一对夫妇, 你们还有生育能力吗?还能生第二个孩子吗? 于是想到人性,良知几个字。 作为一个人,不管你是平民,还是牛人、高官,如果一个真正善良的人,我想也多是有人性的有良知的人。凡事会从他人角度想一想,生活中可能会少给他人,给自己带来少一些无意的或有意的伤害。 天灾我们可是无奈,不得不接受,但人事纷扰无意的有意的伤害我们可不可以尽可能少些再少些? 我在科网开博不到一年,就见了几次战争了,学术观点或社会问题争得再激烈也是正常,相反,没有争议才不正常。只是每次争来争去,就离题了,且有时离学术或观点相去万里,到了人格方面上去了。这一切可以说与我无关,但每次我都觉很伤心很难过。 或许我心理素质特差吧。只是进平兄早就伤心了,我想他的伤心跟我的一样,且看他写过的唯一一首长诗(当时有博友调侃留评)我懒的查了,只记得是什么猜想之后的吧? 博客能带给我们什么?名?利?点击又能带来什么?帮别人推荐又能带来什么?名或利?这个问题怕小学生也会笑死了。 我看进平兄的博文最初觉得在科网他搞了个笑话的栏目,觉这人有趣好玩,真性,因科网是实名制,我们都得道貌岸然,穿好西装扎上领带才好。 刚来时我与很多博友一样,老搞不清进平玉平,还有一个叫什么平了,由于三个都姓刘。 我一直是从来访与推荐我文章的博友博客再去看看别的博友的文章,刚开始也多是看诗圈的,别的太专业,我看不懂。看进平兄的文章知道他几乎每篇博文都会快速浏览或细细的阅读,心中会想,这人很适合做编辑啊。阅读博文的方法啊什么的,都是看了进平兄的文章才知道的。 诗圈也曾有人反感,我就觉奇怪了。其实是住在大山里的姥姥少见多怪了。在这个物欲横流,精神贫乏的快餐食品充斥的时代是不需要诗人的。我不会写诗,直到现在对格律怕怕的,但是诗圈的几个老师常常会一句一字的帮我评点,就是错别字也帮指出来。我虽是政治老师,但我不会讲大道理,对学生对别人一样。我只有心里感动,深深的感动。在诗圈,一来二往熟了,常常会互相开开玩笑,调侃一下,我写的乱七八糟的诗,我也不记得是那位老师嬉称丽丹体了。我不会说话,我不是教育家,但我知道,这就是我们喊了10多年的素质教育的赏识教育吧?还有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什么叫和谐社会。而对一个素不相识的博友的狗屁诗都这么认真评点鼓励的老师,我相信在现实中一定是爱生敬业的好老师。 读进平兄的文章我知道,他在别的地方也开过博,但他文章中讲还是最喜欢科网,不会离开科网,除非不写博了,在那篇文章写的我也懒的查了。 人名是个代号,文章与个人评论(或对待回复)才是一个人的思想(血肉)。很多东西无需多言,上科网的最少都是有一定知识水平的成年人。 吃饭不在乎菜好不好吃,也不在乎菜是不是自己喜欢吃的,而吃的是一种氛围,一种让人觉自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当然菜好吃又刚好有一二样自己的最爱就更OK。不然这饭不吃也罢了。当然也可以换个地方吃去。 打个不大恰当的比方,你所在的地方天天有打砸抢的事发生,虽然不是发生在你身上,但经常看到,你心里会舒服啊?你会开心啊?你所住的地方天天有人大声讲话,或大声吵架,你会喜欢啊?你会高兴啊?  
个人分类: 杂感杂记|2928 次阅读|1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4: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