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老不光与年龄有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说“老”
yag195544 2017-4-9 07:02
说 “ 老 ” 岳爱国/文 我们有一个专门打双升(两幅扑克的升级,亦称 “拖拉机”)的群,四名均已退休的老同志,自称为“四老群”,每隔一段时间就切磋上一回,自得其乐。为何称谓“四老”?开始时,我们三个年龄略小的将年龄稍长的刘姓大者唤成了“刘老”;而刘老不愿独享这样的称谓,又反称我们三人为某老,反正是姓氏在前,老字再后。既然互相都这样叫,于是,为相约方便,在手机上建了个群,唤作“四老群”。久之,连其他老同事、朋友都知道了我们这一小圈子的称谓,也开始跟着叫了。 基于此,本人忽然对 “老”字发生了兴趣,于是便缀成这篇小文。 人们都喜欢 “老”字。何以见得?因为许多人在讲话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带出个“老”字。如:“我老迈年高,干不动了,以后就看你们的了”。说这话的肯定是上了年纪的人。“你个老不死的,敢跟我较劲,我弄死你。”操此种语言的肯定是年轻人,且是个混小子。“老子如何如何。”以这种口吻讲话的就不好区分了,也许是岁数大的,也有可能是年轻人,甚至有些少不更事的小孩巴子也敢以这种口吻讲话,那一准儿是跟家里大人学的。 在先秦时期的语言中, “老”字专门指代70岁年龄的人们。 《礼 ·曲礼》 中讲道: “ 七十曰老,而传。 ” 而随着时间的发展, “老”字的含义愈加丰富,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就拿对年龄的指代,也由专指七十岁而扩大到 五十 岁 至七十岁。 先说说与 “老”字本意有关的使用范围,指代年岁大的人们。例如,旧时的老翁、老伯、老太、老官、老郎、老相公、老媪等。现今对年岁大的人们的共同指代:老者、老人家、老前辈、老不死的等。对男性年岁大的人们的指代:老先生、老大爷、老爷爷、老头、老汉等。对女性年岁大的人们的指代:老太太、老婆婆、老太婆、老嫂子、老娘们等。不一而足。对这些称谓的使用,有书面常用语,有口头常用语;有粗俗用语,也有文明用语,甚至是为恶语。因此,当有些人见到上了年岁的人张嘴后的第一声称谓,就基本可知此人文明程度轩轾。 以上所讲都是用来指代他人的。也有一些用语是专指自身的。例如,老夫、老朽、老钝、老拙、老子、小老、老妾等。这些大多为旧时人们用语,现今年龄大的人们基本不再使用,只以 “我”字自居,既简单又明了,省却了咬文嚼字的烦恼。 后来,人们将 “老”字的意义逐步拓展,使得该字的使用范围更加宽泛。 还是在对人的指代上,慢慢发展成为不仅指代年龄大的人们,任何年龄的人们都能被指代了。 在人们的姓氏前面缀上个 “老”字,是当今社会普遍使用的一种姓名简称。如,老张、老王、老李、老赵等。在按此种方法称谓他人时,往往不按年龄,而是根据某个单位的特殊文化、特定环境及无法言清的多种原因厘定。就以笔者来说,小学时因面相显老,小小年纪就被同学们唤成了“老岳”,这个称谓一直沿用到高中毕业;工作后,一起工作的多是年长之人,自然返“老”还童,被同事们称作了“小岳”,如今退休了,因本文 开头讲到的 “四老群”的缘故,又得了一个“岳老”的称谓,这才真正进入到了老的环境。 但有两位名人的称谓,虽也是 “老”字在前,姓氏在后,却是他们二人专属的,别人不可冒用,更是担当不起的。这二人一位是老子,另一位是老杜。老子 姓李名耳,字聃, 按照司马迁的说法为 楚国 “ 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 ”( 一说老子为宋国的沛地人。沛,彭城,今徐州是也。 ),这个 地方 大约 是 现在的河南省鹿邑县与安徽省的亳州市之间,约生活于 公元 前 571年至471年之间( 甚至更晚一些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哲学家 和 思想家 、 道家 学派创始人,被 唐朝 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 为 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 道德经 》(又称《 老子 》),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 中国哲学 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在世界范围也是影响极大 。在 道教 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 太上老君 )。老杜 即为 杜甫 (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 巩县 (今郑州 巩义 )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世界文化名人 之一 ,与李白并称 “ 李杜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 “ 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 “ 诗圣 ” 。 现有一些以 “老”字打头的专用名词,是不以年龄划分的,而属于职业范畴、层级范畴。如, 老帅、老师、老板等。老帅,原来专指军队统帅,如东北军的张作霖,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后的十大元帅等。如今各行各业,凡作为资深的领军人物,如体育界的教练、一个企业的总工程师等,只要资历足够,也有可能被唤作本行业的老帅。老师 ,在古代曾是传授文化、技艺之人。到 宋元时代, 老师成为 地方小学教师的 专门 称谓。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后专指学生对教师的尊称,一直沿用至今。 老板,曾是美国的一个俚语,意为管理土地、物资与工人的监工们。后来人们嫌这个名字过长,便简化成 “老板”并传播开来,成为了一个世界普遍用语。“老板”这个称谓引入到我国后,除私营工商业的财产所有者是为其名外,还引申到了梨园业,旧时对戏班子的领头人、头牌、大腕儿也称作老板。老帅、老师、老板中虽年长者有之,但年纪轻者也为数不少,甚至有更为年轻的在校学生,已开始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创业了,小小年纪便当起了老板。所以,在这三个称谓中,“老”基本与年龄无关。 在刚刚提到的三个称谓中,多少还有年龄长者,但下面的几个称谓,明明都代表着小,却是以 “老”的面貌出现的。如,老丫头、老闺女、老疙瘩、老小、老幺等。在中文里,这几个称谓都表示在家里的孩子中为末一个。为何会出现此种正话反说情况,笔者认为,在这些称谓中的“老”字代表的是“最”的意思,意即,家中最小的女孩子、家中最小的男孩子。就像东北话中的“老好了”、“老帅了”,其中的“老”字就表示“最”或“特别”意,“老好了”就是“最好了”,或“特别好了”。成语“老羞成怒”的“老”也有类似的意思,表示“极”或“特别”意。 围绕着 “老”字,古人还留下了许多有益的语句,呈满满的正能量,至今对后人仍有启迪、引领、劝诫作用,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 ” “老马嘶风,英心未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 带 “老”字的成语更是多得数不胜数。 这里只列举几个具正面意义的成语, 如,宝刀未老、敬老慈穉、人老心不老、老马识途、文章宿老、耆德硕老、老马嘶风、地老天荒、耆寿耇老 …… 以上所介绍的,只是 “老”字与人物有关系之处。其实,“老”字作为动词、形容词、副词还有诸多用法,可与动物、事物、物及虚词等多个方面发生联系。笔者为防言多必失之弊,故就此搁笔。
个人分类: 散文|255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1: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