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追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了结 (小说)
yag195544 2017-2-2 07:32
了结 (小说) 岳爱国 此时,天上正飘着毛毛细雨。 “这是个浪漫的天气。”宋一飞望向茶室窗外的天空,喃喃自语道。 宋一飞比约定的时间早到了一小会儿 。 他是有意这么做的 , 一是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 男女约会 , 男人是应该早到一些的 ; 二是想利用早到的一点时间 , 再理一理思路 ,虽只是一般约会,但他感觉比年轻时第一次与女方也就是现今的妻子见面还要紧张得多。 宋一飞坐在 茶室里一处较为僻静的 座 位 上,点了一壶碧螺春慢慢呷着,眼睛却始终望向茶室的进门处 …… 她终于来了,虽先见到的是背部,但宋一飞还是轻易认出了是她 —— 自己的 大学同学那多多。 那多多 脸 朝着门外收起了雨伞,并轻轻地甩了甩伞上留存的雨水才转过身来。她只是朝茶室内简单望了一望,便很容易见到了宋一飞的所在。她微微一笑,径直朝着宋一飞走了过来。宋一飞赶忙起身,迎着那多多走了过去,从对方手里接过了雨伞,转身挂在了茶座旁边的衣服架上。他边张罗着那多多落座,边唤来茶室的服务员为茶壶续水。待服务员离去了,宋一飞才认真朝那多多的脸上望去,他发现,此时的那多多也正在看着他。当二人的眼眸相触碰的一瞬间,那多多并没有太多的异样,而宋一飞却有些发窘,不知该将自己的目光落至何处。 “一飞,你好吗?”还是那多多率先打破了略显尴尬的局面。 宋一飞似乎得救了一般,忙不迭地回答: “好!好!你也好吧?” “哎,一飞,今儿个可是你主动约我来这儿的,我怎么感觉像是小年轻谈恋爱约会似的,你怎么那么的不自然呀?我们可是都有孙子、孙女的人了。”那多多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没别的意思,就是聊聊天。”说这话时,宋一飞紧张的情绪 稍微 缓解了 一些 。 可那多多却有些不愿意了 , “你不是说有重要的事情与我相商吗?怎么又没事了。我这可是将孙子交给他爷爷带着呢,他还真没一个人带过孙子呢。要是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儿 , 我就不多待了。 ”那多多佯装要起身的样子。 宋一飞看到此景,赶忙说道: “有事儿,有事儿,我是酝酿了很久才鼓起勇气约你 出来 的,怎能刚到了就走呢。 ” “那好,说吧,什么事儿?” 其实,那多多本来就没想离去,只是与宋一飞开了个小玩笑而已。 “你先别急,先喝口水。”宋一飞虽然是有备而来,但要是让他将心里准备好的话立马和盘托出还是有难度的,于是想再拖延一下时间。 “该不会是跟我借钱吧?实话实说,我 们两口子都 是靠退休金生活的,借个千儿八百的我还拿得出来,如果再多了,我可就真拿不出来了。 ”那多多带着几分戏谑的口吻说了这番话。 “今天的事儿与钱无关,你大可放心。” 宋一飞了解那多多的脾气,知道她快人快语。之前的一番谈话虽未接触到实质内容,但经过这样的简单交谈,已为他今天要提出敏感话题奠定了 一定 的心理基础。但宋一飞仍话哽在喉,几次欲言又止。 “我就看不上你这一点,干事、说话都不像个痛痛快快的老爷们。当初 咱们上学 时,你要是干什么事都痛痛快快的,我兴许会考虑跟你谈个恋爱什么的呢。 ” 宋一飞听了那多多简单 而直白的 表述,心里一下子敞亮多了,因为,这正是今天自己邀约那多多出来的真实动机。自己花了好几天准备好的一肚子话还没敢表述,反倒让那多多简单的一句话就给捅破了。 “ 多多 ,我们年轻时,假设我追求你,你真会跟我吗?我是说假设,你可千万不要当真呀! ”宋一飞生怕那多多生气,特别强调了一下“假设”二字。 “你今天约我出来不会是为这件事吧?”那多多后悔刚才自己光图嘴巴痛快,一下子说漏嘴了,便反问道。 “是,就为这件事。我一直想找个机会与你深谈一下,但总是不方便。全班同学聚会,你与大家说说笑笑,根本就轮不上我说话,即使轮上了我说话,我也不敢言及这方面的 内容 呀。平时虽互相也发发微信,但我觉得,在微信中也不方便谈这个话题 。 其实你我之间没有任何事,万一被别人知道了,以为我们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呢。所以只想当面问问你,当初,我若横下心追求你,你会不会跟我?这就是我今天约你出来单独会面的真实用意。说完了。 ” 宋一飞终于将事先想好的一堆话全说出来了,他如释重负般地端起茶杯,大大地喝了一口,然后用少有的渴望的眼神望着那多多。 那多多是个爽快的女人,不论是在上学期间,还是在后来的工作中,她在人际交往方面始终未遇到过什么难题,直到退休。可此刻,在闻听了宋一飞的一番表白 之后 ,再加上对方送过来的期待的眼神,那多多分明感到了几分压力。她这才明白,宋一飞为什么一定要约她出来且单独交谈的真实动机,他是要为自己青春时代的某种失落找寻一个 栖息之地 。 说实话,那多多在上学期间确实对宋一飞有过好感。他踏实肯学,为人诚恳,身高形象也说得过去,虽不能算是班里的最优, 且出身寒门, 但要是居家过日子,绝对是可托付一生的人。那多多甚至 决定 ,如果宋一飞要是敢于追求自己,那就顺水推舟地答应他,起码可以与他谈一场恋爱,合适则嫁,不合适再说其他。可谁知,那多多一等就是四年,书呆子宋一飞始终未敢表白,直到有一天那多多听其他同学说宋一飞已经在谈恋爱了,才在家人及单位同事的一再催促下,找了现在的爱人。 那多多简单思索了一下 ,并未直接回答对方抛出的问题,而是 反问道 : “可你为什么没有横下心来 呢 ? ” “从我们认识之后没多久,我就对你生出了爱意,但我觉得我配不上你,所以始终没敢向你表露心迹。我来自农村,这你是知道的。而你,如果是早些年也许就是正黄旗的格格。我曾经鼓了多少次的勇气,但始终没敢向你发出爱的信号,我害怕被你拒绝后的失落,如果是那样,我们连普通的朋友都没得作了。虽然当初我没敢追求你,但你却是我心中永远的女神,上学的时候是,后来各奔东西了 还 是, 现在 你虽然退休了仍 然还 是,直到永远都是。 ”今天的宋一飞真的是豁出去了, 一改平常的木讷, 将平时不敢讲的话全都表露了出来。 至此,那多多才真正了解了当年的宋一飞,了解了当年宋一飞的真实想法及所作所为。那多多平时是个大大咧咧的女人,但刚才宋一飞的一席话却使她内心里感动无比,只是面部上没有表露出来。她相信宋一飞说的是真话。就在她几乎要将自己当年一直在等待着对方表白的实情说出口的一瞬间,理智将她从看似浪漫实则 悬崖 的边缘拽了回来。那多多知道,宋一飞虽 然性格 偏内向 , 但却是个 实心眼的男人,自己一旦向他将当年的一切如实相告,不知他会做出何种举动,甚至 ……那多多不敢再想下去了。 最终为了双方完整的家庭,那多多将真实的过往深深地埋在了心底,装作很轻松的对宋一飞说: “ 实话 告诉你,我跟我的爱人是青梅竹马,你那个时候若果真向我表达爱意,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 两个字 ——拒绝 。当然我还是要谢谢你今天向我讲了 这 么多的真心话! ” 刚讲完这番话 后 ,那多多担心宋一飞接受不了这个答案,便边抿了一口茶水边偷偷觑了宋一飞的面部表情。她看到,宋一飞原本拘谨的面部表情正在缓缓放开,挂在脸上的笑容也不那么生硬了。那多多才放下心来。 确实如那多多观察到的,在听了那多多的一番话后,宋一飞原本紧紧悬着的一颗心却彻底放实了。说实话,他今天约那多多出来,并不是就想听 到 对方告诉他当年不追求她是错误的 这一唯一答案 ,而是想听到一个合情合理 且真实 的说法。 此刻, 他 完全 相信那多多刚才所给出的 说法 是真实的 。 原因很简单,那多多是他心目中的女神,而女神是不撒谎的。 因此他释然了,因为他了结了一个多年藏在心里的最大悬疑。 窗外的小雨不知何时停了,已放晴的天空是那么的亮。
个人分类: 小说|21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忆李佩先生 - 1996年中关村博士生英语班小记
热度 4 zhuchaodong 2017-1-12 20:31
1996年,我有幸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录取,攻读博士学位。同年秋季,和来自不同研究所的同学一起,参加了中关村博士生英语班。当时上课的老师中就有李佩先生。当时,我正处于对专业的狂热之中,对昆虫之外的事情了无兴趣。加之也是孤陋寡闻,对先生的背景不太了解。偶然和我的老师们聊起,也能从言谈中感受到他们对先生的尊敬。网络还是新生事物,非常昂贵。我也就可以通过gopher到互联网上逛逛,自然也不可能像现在通过网络了解先生。现在,我才知道,先生也是镇江人。 第一次上课,我就感受到先生有“气场”。她说话总是慢条斯理,温文尔雅,少见严肃,但微笑中让我们感觉到她的威严。印象中,唯一一次她失去笑容,就是在上课的时候,有同事敲门,低声告诉她一件事的时候。当时,先生慢慢把门关上,继续上课,但语速减慢,神情中难以抑制的是悲切。下课后,教学秘书悄悄告诉我们,她的女儿因病离世。 在李先生和其他几位老师的熏陶下,我们英语班的气氛比较活跃。经常同学到不同的研究所去看看,见识到一些当时高精尖的仪器和设备。但李先生每次上课的设备就是一台磁带录音机。当时博士生的工资不太高,但也经常找机会一起聚聚。我们最常用的一个单词,就是go dutch(大家各付各的)。我们的口语相对较弱,曾经在动物研究所多功能厅尝试“中关村英语角”。我们邀请李先生,她亲自到场指导。有次,李先生组织我们全班到力学所活动,瞻仰郭永怀先生的雕像,并介绍曾经发生过的一些大事件。第二年,我的国外导师,当时在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就职的John LaSalle博士来访,我们还一起到先生家作客。置身于简朴、整洁的小屋中,我感受到知识分子的高贵和至简,恰似明灯一盏,光芒自然散发。正因为中关村有先生们和她们所传承的历史,这里才让无数科学院学子魂牵梦绕。今日先生仙逝,我读到多篇纪念先生的文章,当年情境依然历历在目,敬意油然而生。 可惜英语班之后,我们就进入了紧张的博士研究项目之中,少有联系。希望有一天,当年在一起研修同学们能够有缘再回中关村、共同聚首忆先生! 1996年平安夜
9267 次阅读|6 个评论
追忆重力测量
热度 8 jlpemail 2016-6-21 12:07
追忆 重力测量 籍利平 (2016-06-23,更新,主要是添加了链接) ( 图 1 ——图5见:http://www.zgchb.com.cn/page/zazhi_detail.action?id=2016062215383516663) 1992 年 4 月,我从西北军营调入河北丰润县某部,仍然从事大地测量,专业方向由导线测量改为重力测量。 用过一种从美国进口的沃尔登重力仪,也用过国产的 ZSM-3 重力仪。它们的核心部件都是石英弹簧、测程都是两百毫伽(地球赤道和两极的重力差近 5190 毫伽),每次作业都需要用两台仪器。按照规范的要求,这两种重力仪的格值每两年测一次。 一 我们在丰润的农村里驻训了一个来月,就去了北京昌平高崖口基线场,测格值 。 1983 年 5 月基线场修建在省道 219 线边上,交通便利。这个基线场的选取很讲究,不过几公里的距离,落差足有百余米,重力差就达到了几十毫伽;这是为了更好地测量重力仪的格值。每次金杯牌面包车急速下坡时,都可以闻到山风卷入车窗里的浓烈焦糊味。重力仪的石英弹簧对震荡很敏感,仪器内筒里有减震海绵、外筒里也有减震措施;仪器运输时,还放置在大海绵垫上,有专人保护。有一个基线点正好在山口附近,即使修建了高高的挡风墙,也不能完全挡住山风。大约是 1994 年 3 月下旬,山风吹歪了沃尔登,吓得我赶紧扶好仪器、停止观测。等风头过去了,仪器稳定了,才继续观测。有一回,我中队进高崖口时,带了相机。副手张永河蹲在重力基线点石碑旁,我给他拍了照,积累了宝贵的业务和历史资料 。 3 月份,是仪器检测的高峰期,在基线场遇到过来自天津的同行。如果同时到了一个点上,就算仪器摆得开,为了避免互相影响,我们也不同时观测。他们使用的是金属弹簧拉科斯特重力仪,比我们的沃尔登测程大、精度高,还小巧玲珑。直到 2005 年夏天,我在研究院大地所短期负责技术服务的时候,才用上了这种重力仪。合作方是山东泰安的一家测绘公司,观测手选定在北京门头沟的灵山基线场检验仪器。这是我第一次到灵山基线场,也算弥补了一种缺憾。 北京昌平高崖口,我去了许多次。上高崖口最频繁的时候是 1999 年,单位一下子购入八台 Z400 重力仪。这种仪器的测程是四百毫伽,优点是测量重力差比较大的测线时,可以省去测程调整的麻烦,节约测量时间。当时,我已经离开外业队,在计算资料室任工程师,还是被抽调去进行八台重力仪的格值测定和格值试验。我们一次携带四台仪器进场,把仪器一字儿排开在基线点的水泥地上,我逐个观测。观测两台仪器是比较轻松的,连续观测四台仪器就比较累了。重力仪器比较小,安置在底盘上仍然很低——不到半米,我只能蹲着观测。蹲久了腿脚发麻,是难免的。 也许是担心我太累了吧,第二次携带四台重力仪进高崖口时,业务处增派了一位老工程师。这一回,我只观测两台仪器,轻松多了。 二 1992 年 8 月,重力中队去桂林机场的重力基本点往湖南境内的雪峰山里引测二等点。我中队借住的连队,八点才开早饭,我们等不及。为了早点进机场,天刚亮我们就出发了。路过通道县城时简单吃了早点,就继续赶路了。 在停机坪上完成了测量后,正好有飞机起飞,螺旋桨旋转形成的旋风,吹跑了我们的小海绵垫。小海绵垫是圆形的,滚动得飞快。湖北仙桃兵胡纯中,他眼疾脚快,箭步追上去踩住了小海绵垫。中午饭是在桂林市的一家米粉店吃的,大家都渴坏啦,几乎把米粉店一保温桶的绿豆粥全消灭了。在旅馆里测完重力仪的静掉格,已经是晚上九点左右了。第二天,再次测静掉格,就直奔湖南驻地了。按照规范要求,我们必须完成两个测线的观测;这意味着,要进两次桂林机场。第二次到机场观测完毕后,二等重力测量就结束了。返程路过著名的象鼻山 。 从引测的二等点上开始,进行了若干个加密重力点的测量。任务持续了两个多月,建军节和国庆节都是在测区度过的。有人说,重力测量,功夫多半花跑车上。这话很有道理。在雪峰山区测量重力时,我就觉得全中队最累的是司机,一天跑车十几个小时,多半是崎岖山路,只有我观测的时候他才可以休息。那次测量的点位,都不在高山上,多数在山洞里。下车走到点位上,再返回车上,来回也就是二十来分钟。 1993 年,在屯溪附近完成了测重力的任务后,游览了黄山(图 4 )。同时去测区的还有一个导线中队,我们的重力测量任务完成后,时间有富裕,就协助导线中队。导线中队长姓张,六年后和我成了楼上楼下的邻居。去安徽测了好几次重力,任务量都不大,每次持续时间都不长。 三 我担任了五年多的重力中队队长,作业过程都比较顺利,也出现过一些不如意的情况。 有一回,在江西测区找重力点,点位没有找到。返回驻地时天色已晚,我中队的兵们几乎都迷糊着了。我带车,不敢打瞌睡。突然,我们的面包车紧急刹车,惊醒了迷迷糊糊的兵们。在拐弯处,面包车险些和迎面飞驰的货车撞上。司机反应很快,判断和操作都没有失误。不然,我们都得掉进鄱阳湖里喂鱼。幸好,仪器都在箱子里,防震。过了没有多大功夫,我们的面包车,又陷进了雨后的软土里。原来是一条新修的公路,看上去平整得很。我的司机,归营心切,看到没有车辙的新路,居然莽撞地开上去了。开上去,就后悔啦!越是挣扎,车轮陷得越深刻。只好向过路的司机求援。接连拦了三辆卡车,都说是没带钢丝绳,无法拖车。幸好,天无绝人之路,旁边有个露天煤矿,有几个人在通宵打牌。我们央求人家帮忙推车,人家牌兴正浓,不愿意浪费了好牌;他们提供了一根钢丝绳,这也帮了大忙!我们的车被拖出来后,已经是后半夜了。 最豪放、最得意 、 最沮丧的一次测量,是 1999 年夏天 在青海 省 海西 州 的怀头他拉 做高原试验——我的任务是加密 测量重力。说豪放,是因为使用的交通工具。进行重力测量,一般用小汽车做运输工具,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或者多个点,构成 一 条测线。那次,在高原上的试验,我们借用了驻地的军车。他们的后勤部门说,小轿车没有啦, 连 吉普车都没有啦,只有一辆“骊山”,可以派遣。于是,我们就乘坐可以容纳数十人的“骊山”,在芨芨草上行驶,看着 受惊 的黄羊 在戈壁滩上 飞驰。那次看上去得意的成果 (闭合差为零) ,最终没有让我得意起来——回去后,我发现了一个 原则性失误, 好像 读 表的粗心人,分 针 秒 针都看对了 ,却把时针看错了。 2000 年夏季, 最失算的重力测量 发生在去 河北张家口 康保 农场 的路上 。离开重力中队三年了,临时带队外业, 准备不充分。 没有借地形图 , 不了解 测区的 地形 情况 ,作业就难免失算。当时,我按照测线起始和结束点的高 差 来 估 算 两 点的重力差, 想 确定中途是否需要调整测程。单从起始和结束点的高差看,需要调整。问题是在什么地方调整。后来,事实证明,我的估算不符合事实。张北高原的地形,并非阶梯式的,而是波浪式起伏的。我选择的调整测程的 中间 点,正好在 高处 。 在 那 里调测程不仅 没有意义,还 影响了以后的测量 。我 额外 花费 了 时间, 却 做了无用功 。 当时的窘境,至今记忆犹新。 被不守信的人耽误时间, 也 是 2000 年 夏季 。 有已知点在京西 某 场坪附近 , 点位就在旁边, 我们也带了 介绍信。 那个 谢顶主管 上午答应得很好, 才过了一顿午饭的功夫 就 变卦 了 , 不允许我们进入场坪使用已知点。 完成作业的时间, 只好比原计划 推迟一天。我无奈地放弃 了 辛苦多半天 观测 的重力测线, 临时更换已知点 开始观测。 首都机场 老 候机 大厅的水泥地上 , 也 有我们需要的 重力基本 点,这个点位非常好找 。 1993 年 , 在 金轮 工程 的重力测量中, 我 去 过 那里 ,位置记得很清楚 。 改变作业计划, 我让司机驱车 朝 首都机场 驶 去 。 (作者单位: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 (全文见《中国测绘》2016年第3期,72-75页。或: http://www.zgchb.com.cn/page/zazhi_detail.action?id=2016062215383516663) 姊妹篇:镜里镜外,见: http://www.zgchb.com.cn/page/zazhi_detail.action?id=141948 ************************** 附录:六篇重力文章 籍利平. 20′×20′网格加密重力测量的点位布设 . 海洋测绘,2002, 22( 5 ) :46-47. 籍利平. 六台Z400重力仪的格值试验 . 测绘技术装备,2002 ( 1 ) :39-41. 籍利平,李丹. 原子干涉仪——一种新型重力仪 . 测绘技术装备,2002 ( 4 ) :32-33+36. 籍利平. 给力的新一代重力卫星 . 百科知识,2012 ( 19 ) :10-12. 籍利平. 关于局部区域重力测量的若干问题 . 北京测绘,2001 ( 2 ) :27-28+5. 籍利平. 地球重力场的奥秘 . 百科知识,2008 ( 24 ) :14-15.
个人分类: 科苑记事|6949 次阅读|17 个评论
回眸复习班兼寄语90后
热度 4 jlpemail 2015-2-4 13:01
复习班 第一次落榜三个月后,我进了复习班。 住处距离(暗藏中学的)“小学”很近,不过几十米路。 蓝色卧砖房屋,墙壁没有“胶泥”,也就是没有上石灰。那种粗糙的墙壁,时不时会坠落灰尘,眯了我裸眼视力1.5的双眼的。最严重的眯眼,发生在一次小规模的地震的时候,我和同宿舍的人被不断跳动的床惊醒了,屋子里已经尘土飞扬,有灵性的呼喊“地震”啦,我们先后重了出去。 记得我有次被一本《青年文摘》迷住了(比课本好看!),看到了下半夜,走回宿舍后失眠啦!起来时,早过了上课时间。进校门前,看到一个女同学(她后来去了我志愿中的重庆——读建筑)(那时候,河北正定中学是仅排在辛集中学后面的省重点。第一次高考,在正定落榜的考生就回到了五百村集合,第二年也都考走了)。我看她一直在徘徊,就问:怎么不去学校啊。她回答说:第一节课是英语,我在正定学的是日语,只好不上英语自学日语啦。她叽里咕噜地读日语,我进入了同学们已经用“古德毛宁”问候过老师的英语课堂。老师看到我眼圈乌黑,还以为我开夜车学习了呢,没有责怪我迟到。我悄悄滴溜到了最后一排,假如了朗读英文的洪流中。 那年,复习班有四个班,我在一班。 朱老师 从一个老兄的电子邮件里,我才知道原来朱老师2014年1月已经逝世了。深切怀念他! 我大概是 2010 年前后回去专门看望过朱、王老师。还在一起吃了饭,并且合影留念。算是留下了唯一的一张与两位老师的合影——非常珍贵的留念! 在五百村补习时,朱老师教我数学。我当时数学学习很一般,课堂提问经常用“不知道”回答敬爱的朱老师;课后写作业,我经常是不会做。朱老师提供了许多经典的难题,我和同桌——赵某都感到很难对付他们。唯一可以自豪的是——我当时脸皮更厚,居然没有逃过朱老师的课。课堂提问,就用那经典的三个字回答老师,然后脸不红心正常跳地坐了下去。   朱老师在课堂上,有时会掏出怀表上弦。我依稀还记得,当时听见过他上弦时发出的、嘎吱嘎吱的声音。怀表似乎是黄色的铜壳,我无法确定。可以确定的是,怀表跟随朱老师多年啦。怀表的表面光洁,在教室的灯光下,从讲台上反射出的光芒,抵达坐在最后一排的我这里,依然令人觉得炫目。 17岁的我,当时不好意思提出来看看老师的表。我在自己的座位上如坐针毡,抓耳挠腮,除了因为数学题不好对付外,另一个原因就是——怀表的光芒刺激了我的好奇心。我用葛朗台一般的目光,偷窥那发射光芒的怀表, 10 个月过去了,终究没有勇气向老师说出自己的好奇。   有人说,那是他在朝鲜战场得到的战利品——奖品,我没有考证这个传说的可靠性。可是,我知道他的怀表很可靠。当时,朱老师四十五六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真是一门心思都扑在了教学上啊。朱老师上课,从来不会迟到。 幸好,高考时数学发挥得不错。在上次看望朱老师时,他听到了我的高考数学成绩(侥幸做对了20分的附加题),还当面鼓励了一句,让我骄傲了好几天。当时,我看到朱老师拿出了一摞子毛笔书写的数学题。我的眼睛几乎要像朱老师那样放光啦。我儿子的数学一塌糊涂,当时我有心索取一套,终究没有好意思开口。而且我还担心就算我从高邑带回去了那些卷子。我儿子是否会珍惜它们。 令人汗颜的是,我在考上大学(军校)后,只在刚入学后和朱、王老师写过一次信。他们的亲笔回信我仅保留了八年,就下落不明了。 在县邮局附近的路遇,是我唯一一次和朱老师的邂逅。应该是 1993 年夏天(?)吧,当时,我给了朱老师一张简易的名片。朱老师说,再给我几张,我帮你散发。当时,我不过是外业部队担任中队长,充其量也就是相当于连级的蚂蚁“军官”。朱老师的“推广”,让弟子受宠若惊。我觉得,这可以看出朱老师做事的认真。 2007 年,我在科学网开设了自己的博客《籍工场》,并以《我在美丽的海淀》为题目,回顾过早年的“复习班”生活。后来,我发现其中提到的朱老师的毕业学校有误,就以《“我在美丽的海淀”的美丽错误》进行了更正。 化学老师 还记得,教授化学的女老师是我班一个同学的婶子。我和这个同学的关系不冷不热。进入高二后,我的化学成绩每况愈下,再也找不到当初王夫之老师夸奖我“天才呀,天才!”时的灵气。夸“天才”的缘故是一次在课堂上即兴配平一个有难度的方程式。我和同学们一起领受任务后,拿起了铅笔,刚要写数字,王老师那高大如开封铁塔一般的伟岸身躯,就矗立在了我的右侧过道里。我紧张地思考、飞快地书写,居然在同学们还在抠持的时候,快速准确地配平了化学方程式。王老师几乎是抢去了我的课本,喜冲冲地奔向三尺讲台,对学生进行了大尺度的夸奖。我的脸立刻必刚下轿的新娘子还要红了。化学女教师,形象丰满。还喜欢穿稀薄得好死青藏高原的空气一样的衬衣。每次她气喘吁吁地走上讲台时,我和一些同学的目光都是回避的。当然,这不影响一些同学的化学成绩。却影响了我的化学成绩。我的化学成绩,在高二时,也许在王老师被一个年轻的女教师替代后,就开始了下降。 关于这个韩姓女教师,我写过题目为《青丝》的微型小说。小说虚构的核心情节是:“一个15岁的男生对22岁的代课女化学老师的奇特感觉。主要是她那茂密的、比柳丝还修长的、未曾结扎的头发,在回答男生的提问时,老师会弯着头查看他的书本或者作业本。回答问题时,老师的头发会“哗地”滑入他的脖颈。他用从搔痒的颈脖里搜集到老师的三根青丝,编织了迷你辫子。后来,男生不敢提问了,状态和以前在初中时学习化学的境况大不一样了。化学老师的调离,让这个学生.......”。2年前、教我初中的籍和平老师——类似于小说中的化学老师,也是只要我看一眼,他就会会意地从讲台或者从教室的过道处走过来,当面解答化学问题的。当时我的化学成绩很好,高二后,就开始越来越不好了。我的化学理想被同桌实现了,他现在以化学为只要研究方向。这是一种奇特的倒挂——有次考试,关于地球同步卫星轨道高度的计算题,我(由于粗心,计算错误)没有得到满分,现在我却三句话可以不离导航,不离同步轨道了;而当年并没有被王夫之夸奖“天才呀,天才!”的冯姓同学却是把那道物理题做对了,没有丢分。而今,冯同学早已经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20多年了,成为了化学业务骨干。 五百村 还记得,有段时间,我的一个初中同学,我们继续在“五百村小学”的“附属中学”做了同学,曾经带我居住过几天他哥哥的战友的新房——很漂亮的蓝色墙壁,还有令人眼热的装饰画。1980年代的新房里,一般都会贴一些非常有民族特色的人物或者山水画。那座漂亮的新房,距离我租住的房子有一段距离。后来,我还是回到了学校附近的房子里租住。 五百村的姨妈,有个孙子在上小学。他知道我的小名和著明的张学良将军一样,就戏谑地大声道教室门口呼唤我。当时我是“害羞帝”,不愿意答应的,当时不知道“少帅”的小名啊。后来参观少帅的故居、听单田芳的评书,才知道“少帅”的小名。这时,我已经不为小名害羞了,而是为听不到亲人、熟人的呼喊而觉得孤单。干脆,我就把小名的谐音写成了笔名去投稿,侥幸还算让它变成了铅字。远离故土多年后,熟悉的乡音呼唤小名的亲切感,更难以收获到了。 去年,我返回了五百村,早年就读的“中学”几乎找不到啦。原先的小学已经拆迁,被漂亮的校舍代替了。村子的空地上,竟然好保留了一块麦地。我以为是稀奇的风景,旧用卡片机不停地拍照。 和当地遛早的居民谈起了当年那一批批学子。我提到了一个曾经的同班同学,她说,这个同学我认识呀,在我家住过——一个精明的小个子,听说要从外地调回来啦,他也回来看过。 五百村,实际上是一个很平常的村子,虽说在1980年代就算是我县的富裕村。 寄语97后高中生 进入高中的第一个学期时,我还延续了初中的好状态。高一的第二个学期,状态就截然不同啦,当初真地是不知道这么回事。现在看,一个原因可能是,有松口气的想法,导致了学习的困难;另一个原因,继续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和模式,对于高中阶段的知识消化不够,也无法依赖记忆掌握学习内容;第三,也是最关键的,在作业中遇到困难后,没有及时开动脑筋想办法,而是放任了自己的惰性。 所以,第一次考试的失败是必然的。 而第二次高考,虽然有侥幸成功的成分在。可是经过了第一次的失败的磨练,以及熟悉的考场环境,都成了有利因素;数学老师不断用难题打击我们,提高了心理承受力,也是一个过关的因素。 要说寄语97后的当代青年,我真不敢多说,我一直认为一个农村青年学子的经历,对于当代的、尤其是城市里出生的青年的参考价值不大。 我的一些体会和感悟,都不合事宜啦: 一个,是 要坚持,即使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我早年的教训主要是,不太善于总结;也不太善于和老师交流——尤其是遇到困难的科目。不然,也不会有第一次高考落榜的事情发生。喜欢的课程就用功、不太喜欢的就放松。 二是,至少 要有一门课程,成为支撑自信心的基础。当时,我的自信心主要来自语文和政治课程(有些偏科,政治老师冯吉奎(中学毕业10年后,我们还有联系)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让他用形象的语言、夸张的动作表现起来,很有感染力,自然也 容易记住了)。数理化虽然不优秀,还是坚持了下来。现在看来,数学和物理(尤其是力学,甚至天体力学)对我们的专业用处大,化学几乎没有用了。我非常感谢中学和大学的数理化老师。 另外,我觉得,90后或者00后们高中或者大学生的学习资源和条件比30年前优势大,但冲击学习的因素也多了,这样,强调专注和坚持,就更重要啦! (2015-02-05修订,红色字体为修改处。)
个人分类: 科苑记事|5340 次阅读|6 个评论
小苹果树的追忆:2014傻拍(26)
热度 1 zlyang 2014-11-8 11:28
小苹果树的追忆 : 2014傻拍(26) Canon 550D + 新镜头。 除了缩小外,没有其它调整。 感谢您的指导! 摄影真难。 怎么进一步改进下面的照片? (1)2014-06-26 13:47,这是你当初的环境,所有的苹果树都受伤。 (2) 2014-06-26 13:47, 只是你根植的泥土更加贫瘠。 (3) 2014-06-26 13:47, 你的根部,尽管这不是因为你。 (4) 2014-06-26 13:47, 叶子如此少,这是为什么? (5) 2014-06-26 13:47, 再看看这些枯萎的树叶。 以下为 佳能卡片机 SX170 IS 试拍。 请您指教! 只压缩,未做其它调整。 (6)看看你,尽管已经看不到你。 (7)再看一眼吧!尽管已经看不到你。 (8)精心收起你的根,尽管不是你。 (9)山荆子,是你的母亲。 (10)换个角度吧!尽管不是你。 说明:该苹果树当为“山荆子”砧木嫁接。 相关链接: 2014-10-28,《可怜的小苹果树:2014傻拍(2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839335.html 2014-10-24,《大树底下无寸草:2014傻拍(2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838304.html
5337 次阅读|2 个评论
追忆
热度 3 coffee1931 2012-12-10 16:34
又到冬日,2012年却将过去,翻看过往,祭奠这个冬天。 莫名的想到一些故人,一些旧事,好久没见但如在眼前,却已不复当年,如果可以,我愿重新来过,可这只是如果…… “如果”的意思,就是,不再有了 是为“追忆” 追 忆 叶舞零零冬萧落, 秋风瑟瑟几何多。 湖水无漪泉簇起, 泉寒如冰梳寐邸。 转回楼空罄已黯, 故人离歌孤心寒。 须臾却已渡沧海, 莫道逢日霜满颜。
4426 次阅读|7 个评论
忆潘家铮和他魂牵梦绕的“水电”
热度 2 zbt92 2012-8-18 17:55
文/水博 2012年7月13日,正当三峡水电站的32台机组开始全部运转发电的时刻,三峡工程的主要技术负责人----潘家铮院士平静的闭上了双眼,走完了他传奇的水电人生。不知道潘家铮院士在历史上的出现,是否就是为了中国的水电的兴旺发达?然而,不管怎么说,作为解决了中国水电众多难题的技术权威,潘家铮对中国水电的贡献的确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中国水电的今天,离不开潘家铮,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说,是中国的水电成就了潘家铮院士辉煌的一生。因此,似乎潘家铮也非要等到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三峡的全部机组投入发电的那一刻,才肯放心的离开我们,走向另一个世界。   潘家铮院士1927年生于浙江绍兴。据潘院士介绍,他从小就痴迷于文学,但是,父母出于生计的考虑让他报考了一个容易找到工作的土木工程专业。1950年潘家铮在浙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时候,正好是新中国水电建设最需要人的时期。潘院士毕业后就被分配到钱塘江水力发电勘测处工作。此后,潘院士从最基层的水电设计工作做起,再也没有离开过水电,直到成为中国水电界的最高权威和技术负责人。 作为一名水电工作者,不可能不认识潘家铮。我是在1990年潘家铮任能源部水电总工程师期间开始接触到潘院士的。那时候我研究生毕业后不久,来到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下简称:水电学会)负责开拓国际学术交流。开始的时候,我接触潘院士的机会,不过就是在一起暂短的开会或者找他审批一些文件。我与潘院士的第一次密切接触是从1991年陪同潘家铮院士参加在维也纳召开的国际大坝会议开始。    一、陪潘院士一起参加国际大坝会议   90年代初期,潘家铮院士担任能源部的水电总工程师,同时还兼任国际大坝委员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即:中国大坝委员会)的主席。当时的中国大坝委员会,是挂靠在我们水电学会和中国水利学会之下的一个二级学术机构。1988年水利和电力分家之后,由于大型水电被明确的划归能源部管理。而且我国较大型的大坝几乎都是与大型水电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当时的大坝问题,就被名正言顺的划归能源部管理。水、电分家之后,中国水利学会已经挂靠水利部,只有我们水电学会挂靠在能源部。因此,尽管当时的中国大坝委员会同属两个学会,但主要还是接受水电学会的领导。   1991年6月14日国际大坝委员会的第59次执委会和第十七次大会在奥地利的维也纳(联合国会议大厦)召开。经能源部批准参会的中国大坝委员会的代表团有四人组成。中国大坝委员会主席潘家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陈望祥、能源部水电开发司总工程师张津生和在水电学会负责国际交流工作的我。那时候,潘家铮院士虽然是能源部的总工程师,但是还没有资格配备专职秘书,只是由水电开发司的陈东平同志兼任。在加上当时对出国名额控制较严格,一般领导的专职秘书都不大可能陪同出国。因此,尽管潘家铮院士已经是64岁的老人,但还是不可能带秘书出国。在同行的四个人当中,另外两二个人也都已经是50多岁的老同志,因此,我这个团组中唯一的年轻人,似乎也就不得不担负起潘家铮业余秘书的工作。   我们团组中一起出国的另外两位专家也应该算是在水电和电力部门赫赫有名的。当时任中电联秘书长的陈望祥,解放前在清华大学电机系读书,与前总理朱镕基不仅是同学,而且还是地下革命的同志。由于他同朱镕基总理一样喜欢仗义执言,在反右期间,也曾被打成了右派。恢复工作后,曾担任水利电力部政策研究室的主任。水利、电力分家之后,到能源部下属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当秘书长。陈望祥同志的敢于直言,在电力系统是非常有名的。他是为数不多的敢把一些电力系统的内幕,毫无顾忌的捅出去的人。   另一位时任水电开发司总工的张津生,也算是水电领域的一个名人。他不仅长期工作在工程第一线,而且还非常善于总结和发表各种学术论文。经常在国内外的各种刊物和会议上发表文章。由于其出色的水电专业知识和社会活动能力。张津生后来成为中国长江三峡工程总公司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大坝委员会的副主席。再后来,通过竞选,张津生还担任过国际大坝委员会的副主席。作为中国大坝委员会主席的潘家铮的学术水平,是在国际大坝委员会上得到公认的。那一年,本来潘院士最有资格代表中国担任国际大坝委员会副主席的职务,但是,潘院士认为自己的英语不够流畅,不能胜任国际副主席的工作,坚持让既懂英语,又会法语的张津生代表中国出任副主席。不过,此后潘家铮院士还是以他对水利水电科学技术的突出贡献,获得了国际大坝委员会颁发的终生荣誉奖。   在那次会议上,有个场面令我们大开眼界,在联合国的会议大厅外面,反水坝的团体组织了一些人,搭建了不少帐篷并且住在那里。每天当有开会代表来到会场时,他们都会摆出反对建水坝和让河流自由流淌的标语牌。这些人的抗议行为,不仅平静,而且还非常文雅。经我们与其中的一些示威者私下交谈之后才得知,他们大部分都是反坝组织专门花钱雇用来的学生。他们的目的不是真要抗议建坝,而不过是想挣点钱。这种情况到和我们今天国内众多的环保组织非常相似。它们并不大了解水电大坝,他们反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得到资助和名、利。得知这一情况之后,从来也不爱照相的潘院士,连忙让我给他和这些反坝示威者一起拍张照片。这张照片后来也曾被潘院士用于他的《千秋功罪话水坝》一书中。   在那段与潘院士亲密接触的日子里,潘院士超强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看到我的谈吐和性格与当过右派的陈望祥秘书长非常相似,潘院士曾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你是学力学的,知道力学上有个最小势能原理。你把自己的位置放的越低,你就越稳定,你遭遇到的阻力也就越小。潘院士说:其实,社会、人生也是一样,适用于最小势能原理。短短的几句话,却让人感到非同一般的人生哲理。同时也让我对潘院士善意提醒而心存感激。我知道,潘院士不是一个无原则的人,这件事,一方面让我体会到潘院士在饱经磨难之后把自己的人生体会告诉给我,表达的是对年轻的人爱护。另一方面也让我领悟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大道相通。一般的设计人员,工作多年以后往往就只记住了常用的公式,很少有人还能关注科学原理。而年逾花甲的潘院士,不仅能够熟记住各种科学原理,能够把这些科学原理灵活的运用到设计工作中去,而且,还能灵活的发挥和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可见,科学原理、科学理念、科学精神已经深入到了潘家铮院士的灵魂,完全融会贯通在潘院士的工作和生活当中。这也许就是在同时代的数以万计的大学毕业生当中,潘家铮院士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我觉得,潘家铮院士的成功,也应该算是科学的成功。   那次国际会议结束之后,潘院士又带着我们团组一起去法国参观了正在施工的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因为,他们开拓海底隧道使用的掘进机,或许能有助于我国锦屏二级水电站的开发和建设。    二、科学素养决定了院士对伪科学的批判态度   最近几年以来,社会上对伪科学、伪环保的看法,似乎已经产生了分歧。科学界也已经有人公开的呼吁要取消《科普法》中反对伪科学的提法。作为以“最小势能原理”为处事原则的潘家铮院士,自己也很长时间不再提及“伪科学”之类的名词。的确,现在再提反对伪科学、伪环保,确实会引起很多人的反感。面对社会环境的这些变化,很多人从保护潘院士的声誉出发,也不再提及潘院士明确的反对伪科学的那段历史。但是,如果我们客观的看,反对伪科学、伪环保,不能不说是潘家铮院士对社会进步最重要贡献之一。   2003年编辑出版的潘家铮院士文选中,第二大章节的题目就是“反对封建迷信、伪科学”。里面收录的“大力开展科普工作,坚决反击伪科学”、“反对为科学的斗争任重道远”、“无神论教育和宣传应该列为国策”和“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遗产”等十余篇潘总自己写的文章。这些文章,现在读起来还是很那么铿锵有力、至情至理。里面居然找不到一句话,会因为外界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而显得一丝不妥、或者过时的。这里面的每一篇文章,细读起来都仍然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我个人认为,尽管当前伪科学、伪环保已经在社会上变得有点时髦,潘院士自己也不愿意再去趟这种浑水,但是,潘院士的坚持科学精神,反对伪科学迷信的理念,即没有任何改变,也没有任何错误。   潘院士反击伪科学的精彩文章,之所以不会随着社会的潮流变化而褪色,是因为潘院士的文章,都是围绕着宣传科学精神、提倡科学理念和普及科学知识所写的。这些以丰富的科学知识为底蕴的文章、论述,怎么可能会过时呢?   例如,潘总在《关于“永动机”致某同学》的公开信中曾说到过“谁都知道,一次、二次、三次、四次代数方程都能得出一处等形式表达的解,但是五次以上的方程就不行。这是前人经过严格论证得出的结论。如果你对代数没有深入的研究,不了解一些数学大师(如高斯、拉格朗日)在这方面的努力,没有阅读伽罗华发表的开创性的论文,不知道数学中有‘群论’这类理论及其应用,只是简单的怀疑:‘为什么五次方程就不能求得形式解?’‘为什么要听前人的话?’坚持抱定‘我就是要找出五次方程的解’的态度,而固执的走下去,那会是什么结果呢?”   很多文章都报道说潘家铮院士是会写科幻小说的科学家。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潘院士撰写出大量的科学幻想小说的底蕴,恰恰来自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强烈的希望普及科学知识的意愿。在潘院士的很多的科幻小说中,都赋有深刻哲理或者是科学知识。科幻小说是潘院士崇尚科学精神和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    三、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学术权威”   在中国一旦成名之后靠着已经取得的名誉、地位混日子的人很多。然而,知识是无止境的,没有实事求是、谦虚好学的态度,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大师和专家权威。我觉得潘家铮院士在虚心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方面也为我们做出了典范。   我上研究生期间的论文题目是《压力钢管的结构的可靠度分析》,可靠度这在当时是一个十分新颖,而且也非常时髦的课题。记得当时,为了推广工程结构的可靠度设计方法,水利电力部还成立了专门的推广领导小组。由于可靠度的分析,需要有大量的数理统计数据,所以,我记得上研究生期间,去拜访过一位该领导小组的负责同志。但是,给我的印象却是泼了一大盆冷水。我发现,该领导小组的负责同志,居然有很多概念自己都搞不清楚,而且还要故意掩盖,摆出一副权威的样子夸夸其谈。有这样的领导小组,我断定我国的可靠度设计工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有什么起色。   果不其然,到今天为止,我已经毕业工作几十年了,而我国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的目标还是没能实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我觉得很可能就是因为缺乏像潘家铮这样的是实事求是、虚心好学专家,担任可靠度设计的领导工作。记得我毕业后曾经把毕业论文中的一些内容整理出来,交给某专业期刊发表。因为迟迟得不到专业期刊的准确回信,我不得不去询问,为什么这么长的时间还没有结论?期刊的同志告诉我说,因为我所探讨的内容比较前沿,他们本来是交给水电界的权威潘家铮审稿的。但是,潘总回信说这个问题比较前沿,理论性较强,他这方研究的不多,也不大懂,不能进行评价。他建议可以交给对可靠度工程设计研究较多的河海大学的吴世伟教授审查。   吴世伟当时是我国水利水电领域工程结构可靠度研究的权威,不过,他后来在一次空难事故中不幸罹难,英年早逝。我的论文经过吴世伟教授的评审之后顺利发表了,但是,作为水电行业权威的潘家铮院士,居然大胆承认自己在某方面不大懂的举动,确实令人佩服。我想如果当年的那些可靠度领导小组的专家们,也能像潘总一样的承认自己还不懂,把工作交给懂行的专家去做的话,恐怕也不会让我国的可靠度工程设计出现几十年停滞不前的后果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潘总的谦虚并不仅仅停留在实事求是的“不知为不知”的基础上。后来我在一次会上,听到潘总与中科院的陈祖煜院士讨论过可靠度设计的问题,我才发现潘总已经对工程结构的可靠度设计有了非常深入、透彻的了解。也就是说,正是潘总从来不会不懂装懂的科学态度,决定了潘院士总能不断的虚心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从而成为水利水电行业内当之无愧的真正权威。这与现在某些依靠“官本位”得到了某种名号之后,既不肯学习,还要不懂装懂,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所谓专家权威们,形成了巨大反差。我觉得令人庆幸的是,正是因为我们行业里有了潘家铮这样真正的科学家,担任了三峡工程的技术负责人,才能使我们的三峡建设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四、水电发展得益于殊途同归的水电“大家”   众所周知,在一场战役中,既需要有运筹帷幄的军师,也需要有敢打猛冲的战将。在我们水电建设的战场上也是一样。前面我曾提到过,潘院士告诫我,要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也需要应用最小势能原理。谦虚谨慎,放低身段,尽量的少得罪人。不过,同样是我们水电的老前辈,李锐老部长也经常教导我们,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坚持真理。李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到。如果我们的每一个党员,都敢于表达自己的正确观点,恐怕我们党就不会遭遇到那么多的挫折和失误。   以前,我总觉得我们行业内的李锐、黄万里这样为了真理,不计个人得失,敢于直言的人最值得学习和敬佩。但是,后来我逐渐发现一个人要修炼到潘家铮院士那样做人的高度,往往更难。人们都说,潘家铮是水利部老部长钱正英一手提拔起来的,对钱正英部长的话绝对是言听计从。但是,有一次我亲自参加的关于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的审查会,钱正英老部长在自己的发言中已经表态不赞同建设虎跳峡。然而,随后的潘院士还是委婉的,同时也是坚定表达了应该尽快开发虎跳峡的科学意见。那时候,我才真正发现,不管是对什么人,在原则问题上,潘院士绝不是随风草,而是既能坚持原则,又能照顾到各方面关系和感受的协调高手。   不过,我们也必须承认,一般的人恐怕永远也不可能修炼到潘家铮那样的水平。我觉得潘院士是在特殊历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特殊人才。李锐、黄万里和潘家铮等水电大家虽然都是才华横溢的人才。都有不惜牺牲自己,全身心的投身水利水电事业的高尚情怀。但是,由于他们每个人的成长历史和环境不同,造就出了完全不同的处事方法和人格特征。李锐是劳苦功高的老革命,黄万里不仅是留洋归来的时代轿子,而且还贵为国务副总理的公子。即使他们曾经被打成过右派,但是,在他们的骨子里也不乏总有一股傲气,让他们表达自己才智和情怀的方式仍然是激情奔放、直言不讳。而潘院士虽然也是才华横溢,但当初只不过是一出身不好的普通知识分子。在过去那种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他必须要寻找出到能够表达自己聪明才智和高尚情怀的特殊方式。   今天的社会开放程度,早就没有了过去那种社会扭曲,个人才智受到压抑的环境。有本事的人才,如果受到压抑总可以转行,找到能让自己发挥的新领域。所以,可能也就再也造就不出像潘家铮那样的特殊人才了。因此,尽管在20多年前,潘院士就给我传授过,他为人处事的成功“秘诀”,但是,由于没有了他所处的历史环境,至今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似乎总是自觉不自觉的,倾向模仿黄万里那样的耿直、直言不讳的性格。无论如何也修炼不到潘院士的那种超人的睿智水平。   潘家铮的睿智,绝不是一般的水平。例如,社会上广泛流传着潘家铮院士的“对三峡工程贡献最大的是三峡反对派”的名言。也就是潘院士这样一个充满睿智的解释,让李锐老部长和一大批曾经反对三峡工程上马的同志,不仅化干戈为玉帛,而且也认同了潘家铮院士是钟情水电,但又和而不同的真君子。   关于三峡问题的争论,在我们水利水电行业内部来说,本质上应该是一场如何才能更好更快的开发水电的争论。支持上三峡的和反对上三峡的双方,其实都是为了要让中国的水电更好、更快的被开发利用。由于水电这种可再生能源的特殊性质,开发利用则无穷无尽。反之,不开发不利用,不仅什么都没有,而且也不可保存。因此,水电资源每晚开发一天都是巨大的浪费。   与其他行业不同,深知水电这一特性的专业人员,不仅要敬业,而且几乎都把尽快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当成自己对国家、对人民、以及对整个人类和子孙后代的一份责任。建设三峡的争论,虽然有一些关于技术水平的问题,但是,最根本的还是由于当时我国的投资体制。当时国家有限的水利水电投资,一旦被用于建设三峡就会严重影响其它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而三峡工程的单位千瓦造价和建设周期,要比其它大中型水电高出不少,所以,从全国考虑,先建三峡肯定不利于我们更早、更多的开发利用水电资源。   除此之外,当然也还有各个具体水电单位的任务是否能饱满的因素。根据三峡所处的位置,长江委设计院和葛洲坝工程局都将是三峡工程建设的直接受益人,所以,他们都鼎力支持三峡上马。但是全国其它所有的水电工程,都可能会由于三峡工程的上马而受到影响。所以,从保饭碗的角度来说,当时全国绝大多数的水电工作者也都是反对三峡上马的。那时,为了确保三峡的上马,也有官员强调三峡工程的投资,绝不会占用其它水电基本建设的投资,属于“篮子外”的工程。但是,绝大多数水电人都不相信,三峡的投资真能在“篮子外”。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全国广大水电工作者的判断是没错的。三峡上马之后,我国其它的水电项目投资,确实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例如,原来已经准备好上马,并且已经得到了世界银行贷款承诺的广西龙滩工程,搁置到了下一个世纪。据记载,在1996年全国的水电开工,还首次实现了“零的突破”。   我国的三峡工程之所以争议会这么大,其根本原因就是在当时的体制下,全国的水电工作者都来想方设法的给三峡挑毛病。由内行人提出的质疑,当然都是有些道理的。这些道理深刻的影响了整个社会,于是就造成了当时社会上的激烈争论。我当时站在有利于国家水电尽快开发的专业角度,也是反对三峡上马的。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发现政治家们要比我们这些技术人员更高明些。如果当年我们不开工建设三峡,到了今天(由于极端环保的影响)就基本不可能再建了。与国家的水电开发速度减慢了一些相比,我觉得不建设三峡对中华民族的损失,肯定更大。   今天看来,潘家铮院士不仅是水电专业人士中为数不多的能够超越专业眼光的局限,鼎力支持三峡工程建设的,而且,还能充分肯定广大水电专业人员给三峡挑毛病所做出的贡献,并成功的化解了水电从业者之间矛盾的功臣。也正因为此,他才能在行业中获得如此高度一致的认可。在我们行业内,能有潘院士这样的水电“大家”,与李锐、黄万里这样才华出众的水电前辈相得益彰,真是我们的幸运。    五、潘家铮院士魂系水电,情满江河的人生   关于潘家铮院士的水电情怀,在潘院士还在世的时候,就曾有很多媒体报道过:潘家铮曾改写陆游的诗并当众宣读:“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西电未输东,金沙宝藏开工日,公祭无忘告逝翁。”后来,我国的金沙江、雅砻江都已经开工建设了。有人向潘院士提起这首诗。潘院士随口答道,那就把“金沙宝藏”改成“雅鲁藏布”吧!显然,潘院士心里装着祖国的每一条江河,他希望能即便在自己离开人世之后,也有人向他报告水电资源得到开发的喜讯。   还有媒体报道过,1964年,潘家铮参与三线建设,参加四川雅砻江锦屏二级电站设计。一个带路的牧羊男孩问他为什么会来这里,他兴冲冲地说:我们是来修大电站的,等明年下游的炮声一响,你就来当工人吧!男孩听了很激动。谁知这一等就是40年,这让潘家铮院士的心里一直觉得对不起当地的群众,直到锦屏电站上马后潘家铮才道出埋藏在心里的话:“条件这么好的工程不能上马,我死不瞑目!”   不知道别人怎么看这件事情,作为水电同行,我似乎最能理解潘院士的心情。2005年为了揭露极端环保组织造谣污蔑怒江水电开发的谣言,我们水电学会曾组织过一次怒江考察。我非常有幸的与陆佑楣、何祚庥院士等人一起参加了那次考察。仔细的了解了怒江的实际情况之后,院士们以及方舟子和司马南等善于揭假打假的社会学者向社会澄清一系列污蔑怒江水电开发的谣言。事后,很多人感谢我们揭穿了谣言,还给了怒江人民一个公道。但是,作为水电工作者的我,却深深的感到愧疚。怒江的水电资源,仅发电一项就相当于每年5000万吨的原煤。开发之后,不仅能很好的保护怒江生态,而且还能相当于让怒江州50多万群众每人每年都给人类供应近百吨的清洁能源。其每个人作用完全超过我国专业的采矿工人。然而,由于我们水电工作者的失职,解放50多年以来,怒江深山中的民众还是那么样的贫困。直到今天,我们不仅让怒江的很多民众,捧着金碗要饭吃,而且还让我们的国家大量的消耗着本可以留给我们后代的煤炭,同时也因为我们的排放增长过快,而不断的遭受着国际社会的各种批评。而所有这一切,都仅仅是源于我们水电工作者在揭露谣言和舆论宣传方面的失败和无能。   潘院士本来也想参加那次怒江考察,因为有其他事情冲突没能如愿。尽管后来潘院士也表示过还希望有机会要去考察怒江,但直到他辞世,最终也一直未能成行。人们都觉得,这可能是因为潘院士的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但我觉得,完全不是。潘院士对祖国江河的感情,绝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就在潘院士离世的前一年,80多岁高龄且已经身患绝症的他,还是饶有兴致的考察了西藏的雅鲁藏布江。显然,高海拔的雅鲁藏布江都能去,说明考察怒江潘院士身体也应该不成问题。更何况潘总也曾经亲自表达过这一愿望。而且,据我了解,祖国江河中,潘总唯一没有亲自考察过的只有怒江了。不过,根据我自己的心情,我又隐约的感觉到,潘院士似乎又不大敢去考察怒江。试想,一旦去考察了,就不能不说话,然而,讲话表态之后,若怒江水电仍然迟迟得不到开发,潘院士难免又会有当年愧对雅砻江百姓的心结。同时又会加剧“条件这么好的工程不能上马,我死不瞑目!”的终生遗憾。    六、潘家铮院士对水电被妖魔化的苦闷与无奈   我对潘院士始终没能考察怒江,留下了终生遗憾的猜想,也许很多人都难以理解。在外人眼睛里,曾任过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的潘家铮,应该是一言九鼎的说话算数。但是,在与潘院士的言谈话语中我却能感觉到,他对水电被社会舆论严重妖魔化的苦闷和无奈。他不止一次的对我说过,即使是关于某些科技问题,他的话语权,经常还不如一个小报的记者。前不久水电工程报记者韩磊的文章中曾透露“2001年下半年,先生有感于时事,写了一篇《我们需要再反一次党八股》的小文,只有短短的二三千字。让人诧异的是,此文连投多家报、刊,竟然无人敢登。一气之下,时任政协委员的先生在2002年3月的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应邀发言时,全文宣读了自己的这篇小文章,竟然引起轰动。后来,以敢言著称的《炎黄春秋》在2002年第11期发表了此文,给了先生些许安慰。”   近年来,面对社会上妖魔化水电的误解和谣言,潘总的苦闷与无奈常常是眼看着谣言传播,自己的科学意见却得不到表达的机会。很多记者朋友听了我说这些之后,都感到不解。很多人都表示说,潘总如果有话要说,你让我们去采访,我们一定会让科学的声音发出来。但是,实际上潘总却很少接受记者的采访,因为,潘总是个非常严谨的人,而在中国接受记者采访,常常要冒很大的风险。   每次接受采访之后,你很难预料记者的发稿会是什么样子?陆佑楣院士有一次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采访,但发出来的内容却与陆院士的意思完全相反。后来,在陆院士的抗议下,该报后来又重发了一篇稿。2010年夏天社会各界对三峡大坝的气候影响及防洪、抗旱功能多有疑问,为此,中科院的《科学新闻》杂志特地组织了一场专家和媒体记者的研讨会,清华大学的王光谦院士面对社会上的各种疑问,全面介绍了三峡工程的重要作用之后,同时还指出了我国的三峡之所以防洪、抗旱的作用有限,正是由于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不足。与美国和很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水库蓄水能力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需要建设更多“三峡”,才能解决我国防洪和抗旱的难题。当然,王光谦院士也没忘客观的阐述了一些三峡和任何水库大坝建设所必然带来的某些生态环境问题。但是,此后,王光谦院士的这一番讲话,却被《南方日报》的记者,精炼的表述为“王光谦院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直陈‘三峡四弊’”。   很多记者都曾抱怨说“你们水电行业的专家,几乎都不敢出来讲话”,以至于水电常常被社会公众误解。但是,如果换位思考一下,有了陆院士、王院士这样的经历,谁还敢轻易的接受媒体的采访?潘院士当然也不例外,因为,他说的话一旦被歪曲报道的社会危害性肯定更大。所以,不敢见记者,害怕被黑心的记者算计,在我们行业内是普遍的。不过,据我了解,尽管潘院士几乎拒绝所有记者的采访要求,但还是非常愿意能把科学的声音传达出的。因此,凡是由国家宣传部门正规组织的新闻采访,潘院士从不推辞。例如,他曾经在国务院组织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开驳斥污蔑三峡的谣言,直陈妖魔化水电的社会危害。   我是水电行业中为数不多的敢于接受媒体采访专业人员。因为,我特别注意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绝不能与和同行们讨论问题一样的不设防。切记不要为了表现自己的客观和公正,而给了某些别有用心的记者断章取义的机会。为此,我宁愿接受外界对我“观点偏激”的评价。也可能正因为如此,我接受采访和发表出来的文章、报道也比别人多一些。然而,如果我不说,可能大家谁都想不到,最理解和支持我反击伪环保的,竟是温文尔雅的潘家铮院士。尽管,有时潘院士也会提醒我,写文章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伤及无辜、避免树敌过多。但是,我感觉对我支持最多、鼓励最大,以及常常能够与我产生强烈共鸣的恰恰是潘家铮院士。    七、潘院士鼎力支持揭露伪科学、伪环保   看到我写的揭露一位自称旅居德国的水利专家王维洛的关于三峡水力坡度的文章,潘院士曾打电话问我,那是个什么样水利专家,怎么连水库的库容计算都不懂呢?我说他根本就不是什么水利专家,只不过是个专门炒作三峡的造谣专家。他以前还以知情人的身份说过“水电部坚持要上三峡是为了自己获得投资,能上项目”,其实,三峡的建设投资与水利部一点关系都没有。他说我们现在急着要上金沙江上的虎跳峡等工程,是为了要给三峡工程擦屁股。但我们水电人都知道,我们当初关于三峡的争论,最核心的矛盾就是先上三峡,还是先干上游的金沙江?现在,三峡建成了,我们开始转战金沙江了,我们当年反对三峡的水电工作者的愿望开始实现了,怎么就突然变成给三峡工程擦屁股了呢?   都说德国人最讲诚信,但是,我发现德国的某些媒体却始终没有表现出德国人应有的品格。这个多次造谣污蔑三峡,而且已经屡屡被事实揭穿的伪专家王维洛,至今还是某些德国媒体反三峡以及反华宣传的“常客”。国内的很多媒体记者,也更愿意相信那些说三峡有问题的伪专家。关于三峡水库的水力坡度到底有多大的问题,不仅我曾经多次写文章揭露王维洛的所谓“三峡的水库计算有严重错误,实际水力坡度将达到42米的谎言,淹没移民的人数至少要250万”的谎言。而且,记得在三峡初期蓄水前,潘家铮院士也曾经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专门解释过这一问题。但是,科学的声音却一直十分微弱。直到三峡真正蓄水到175米之前,媒体和社会舆论却对三峡的水力坡度是否计算正确,仍然存在着怀疑。特别是在三峡工程一期蓄水之后,一些造谣者和媒体,还曾经以长江沿岸河道的某些天然水位为数据,论证说事实已经证明的三峡的水力坡度绝不可能是2、3米,而是40多米。直到2010年秋季三峡工程真正蓄水到175米之后,实测到的重庆寸滩的水位确实只有176米左右(说明当时的三峡水力坡度只有1米),污蔑三峡水力坡度计算错误的谣言才真正平息下去。而在此之前,潘院士也和我一样,尽管对社会上盛行的谣言,极力加以解释,但仍然是无可奈何。有谁能想到?在国内外的某些媒体帮助下,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的意见,竟然还不如一些冒牌的伪专家。   记得我还有一篇驳斥四川地质局旅游地质勘测队总工程师范晓,关于污蔑三峡的泥沙淤积和加剧地质灾害的文章,也得到过潘院士的高度肯定。其中,我根据科学理论分析和实践总结提出的关于“水电开发有助于地质减灾”的新说法,很多水电同行都不敢苟同,但潘院士却鼎力支持。   我曾根据加拿大地质学者嵇少丞总结的,地震具有“强岩强震,弱岩弱震,软岩不震”的特点,提出水库触发地震本质是水库的蓄水导致的渗流,降低了抗拒的真变形的板块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有让“强岩变弱,弱岩变软”的作用。因此,断言水库触发地震可以提前释放地震的能量,有助于减少地震所造成的灾害。关于这一种观点,虽然我在陪同陈厚群院士去中科院地质所与某地震院士讨论水库触发地震问题的时候,当面提出来过。尽管,当时就有中科院地质所的同志补充说,国外在上个世纪70年代,确实也有过利用高压注水释放地震能量的尝试。但是,地震学者们似乎始终不肯重复我的这一说法。然而,我发现潘院士却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表述了几乎同样观点。当然,这也许是潘院士在支持我多次表达过的观点看法,也许是我与潘院士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总之,不管是什么原因,我经常感到,我的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观点、提法,常常都能得到潘院士的支持和共鸣。   不仅如此,潘院士对我揭露伪科学、伪环保的支持是全方位的。几年前,中国工程院组织撰写一部关于《能源》的科普图书,潘院士坚决的推荐我来撰写水电部分,以便在能源科普中消除伪环保的不良影响。在一些重大的科研项目中,潘院士也经常极力的推荐让我参与其中,以便能表达出揭露伪科学、伪环保的正确观点。除此之外,我在揭露伪环保谣言的文章和论述中,一些创新性的提法,往往也总能得到潘院士的支持和肯定。    八、潘院士的心愿:续写《千秋功罪话水坝》   我感觉中国今天的社会就如同1991年我和潘院士在维也纳联合国会议大厅看到的情况一样。那时反水坝的伪环保组织利用奥地利的民主,雇佣了大批的学生进行反对大坝建设的示威。当时的大坝建设者们,根本就没把他们当回事,但是,没想到久而久之,他们所造成的社会影响,真的影响了整个世界。先是世界银行给了反水坝组织“世界水坝委员会”一笔钱,调查世界上的一些典型大坝。而“世界水坝委员会”则利用这一机会,合法的制造了大量的言过其实的水坝“罪行”的谎言。这些谣言曾经一度影响了国际社会的主流,最后导致在1996年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上,因为要反对建大坝,决定把大水电排除在可再生能源的范围之外。世界银行也一度停止了大型水电和大坝的建设投资。   后来,经过国际大坝委员会,国际水电协会和国际灌排组织等专业机构的共同澄清,以及我国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的坚决反对,联合国才逐步认清事实和真相,并在2002年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上,重申了大型水电的可再生能源地位。此后,世界银行也很快的恢复了对大型水电的投资和支持态度。   我国当前的现状,非常像当年的维也纳会场。由国外资金资助的大批环保组织在我国的表现和作用与当年的雇佣天真的学生参加的反坝示威,极为相似。当年,由于国际社会任凭这些制造谣言的示威活动,从不进行必要的宣传解释,以至于造成了全世界一度对水电的重大误解。经过补救,现在虽然国际社会主流已经意识到水电和大坝的重要性,但是,要彻底消除人们对水电大坝的污蔑和偏见,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国的社会发展相对于国际社会明显有一个滞后期。目前我国的状况,有点像90年代后期的国际社会,由于任凭各种极端环保组织和某些媒体记者妖魔化水电大坝的宣传和活动,社会舆论已经被严重误导,对水电大坝的误解已经影响到一些政府部门甚至决策的领导。   特别是在2009年6月国家环保部居然以未批先建为理由,叫停了正常建设中的金沙江中游的水电站之后,国内妖魔化水电的风潮,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也由于水电被严重的妖魔化,整个“十一五”期间的水电开发任务受到严重干扰。水电发展的受阻,必然要加速火电的建设。以至于我国的能源结构被严重恶化。在煤炭消耗快速增加的同时也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使得我国在社会经济水平远远低于美国的情况下,温室气体的排放就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不光彩的世界第一。   在2009年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气候大会上,我国第一次遭遇到了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批评。这与当年国际社会的水电发展受阻,将直接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一样,我国的水电受阻所带来的最大问题,同样也是能源供应和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为此,我国政府也向全世界作出了到2020年提高能源效率和把非化石能源的比重提高15%的庄严承诺。此时此刻,我觉得中国水电已经到了物极必反的时刻,曾抑制不住焦急的心情给总理写过一封信。令我没想到的是,也是在这种国家发展的危机关头,潘院士也与我不约而同给中央写了封信,并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于是才有了2010年中宣部和国家能源局共同组织水电正面宣传的活动。以及随后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要“积极发展水电”的重大的国策调整。   此后,为了能加强水电的正面宣传,澄清社会上各种妖魔化水电的误导宣传,潘院士曾经表示:希望我能把他以前的《千秋功罪话水坝》补充一些现实的内容,再版发行。尽管从我本意来说,我非常愿意做好这样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但是,非常遗憾。由于我认为我国当前的水电斗争形势,似乎还容不得我们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总结。目前,我们还需要不断的揭露极端环保组织和伪专家们所编造的各种谣言。我们澄清某些政府官员误解水电的错误表态的任务,也还十分繁重。因此,至今我一直都还没有机会去完成潘院士给我们提出来的,续写一部新的《千秋功罪话水坝》的任务。   听到潘院士辞世的消息以后,我感到十分的愧疚,没想到这么快,潘院士的这一心愿,已经变成了他的遗愿。今天在追忆和纪念潘家铮院士的同时,我也把潘院士当年的这一愿望诚恳告诉大家。希望我们一起,用揭露各种伪环保反水坝、反水电谎言的实际行动,续写一部新的《千秋功罪话水坝》,为我国水电的发展建设,营造一个公平的舆论环境。以便早日让我国的水能资源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告慰已经离开了我们的潘家铮院士!
2740 次阅读|3 个评论
追忆我的爷爷——骆龙江
热度 1 honluo 2012-3-29 15:45
追忆我的爷爷——骆龙江
昨天,市农工民主党在五云山成立支部,市农工的梅处长顺便带来了爷爷的入党志愿书复印件,这是他老早答应给我的!这是一份1956年爷爷亲笔填写的入党申请书。而也是通过这份申请书让我进一步了解到爷爷的过去。 读书的年纪,父母在大西北,所以我是和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的。爷爷在我的记忆中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长者。他喜欢读书,特别关心国家政治,常常和我们讲大道理!他特别爱干净,所有的东西总是整理的很整齐整洁。他比较严肃,常常看不到他有什么笑脸,所以爷爷一直是我比较害怕的。记忆里,唯一一次看到爷爷流泪是我在初二从他们身边返回西北的时候,爷爷在临行前和我说了些什么,如今已经无法记得。不过说完后,他回过头去抹了一下眼睛,我知道他哭了,那时很奇怪他哭什么,可如今恰恰就是爷爷回头抹泪的瞬间成了我头脑中最清晰的印记。 爷爷是市农工的创始人之一,是老一辈的传染病学专家,是老牌的浙江医科大学毕业生,一生转战南北,如此丰富的经历,而在我这个孙子的眼里又是那么普通!一刻间,对爷爷的记忆都因为那份泛黄的农工入党申请书被唤起,就此纪念爷爷!并以他为榜样,做好一个知识分子,做好一个院长,做好一个父亲!
2330 次阅读|1 个评论
余志伟老师的点滴追忆
热度 6 yuxuetaoxp 2011-12-15 20:58
第一次听说余老师,可以从我研究等值线的插值算法说起。那是我在研一的时候,由于项目的需要,需要加入根据雨量站统计的雨量值绘制研究区等值线的功能,那时候,我把国内所有关于等值线的文章几乎都大致看了一遍,有些收获也有些感触,那时候我看到矿大学报 1987 年发表的一篇关于等值线绘制的文章,署名作者是余志伟,单位也是中国矿业大学,当时自己也感叹认为此人物应该说是在地学界应用等值线比较先驱的人物了。所以这个名字也就在自己的脑海里有了一个根。 有次我跟我硕士导师奚砚涛奚老师聊天,说到了我正在研究的等值线。当时几乎我的脑海里几乎就是这个算法的实现。正巧,那天奚老师跟我说:“你可以看看余志伟余老师的文章,他是我们系研究等值线比较早的,而且首次提出了曲面样条插值算法,而且他认为那是他的最得意之作”。奚老师还说到,“余老师人非常好,他跟谭老师(谭海樵,我硕士导师的导师,即我师爷)关系非常好,那年我留在矿大任教就是余老师让我留下来的,而且芮老师(芮小平)就是他很早的硕士学生”。奚老师还说,余老师这几年身体不大好,他 01 年去北京后 04 年还来过矿大,后面就再没有来过了,如果下次去北京,一定要去看望看望他。奚老师这么一说,让我跟余老师的距离几乎从万米缩小到了几米的距离。 就这样,我也慢慢了解到了余老师的一点点的个人信息。到 10 年我硕士将要毕业准备考博的时候,机缘巧合,芮老师通过余老师将我推荐到了中国气象局程明虎老师那边,由于他们考数字信号处理、概率论和随机过程等课程,其中的数字信号处理和随机过程两门课程我都没有学过,很遗憾最终没有录取。由于我知道考得很糟,而其他院校的考博报名时间即将截止,最后我选择了考取余老师这边的博士。 那天第一次见余老师,是一天的上午,因为那天余老师一二节有课,故我在十点后才去余老师的办公室综合楼 520 室。跟余老师虽从未谋过面,但是一直感觉跟余老师没有任何的距离,就像非常要好的朋友虽久未谋面,但还是那样的肝胆相照一样。那天跟余老师聊得很嗨,说了一些我的个人情况,包括我写过什么论文和做过什么项目什么的。最后余老师请我吃饭时还聊到了当前 GIS 发展的瓶颈,我说当前 GIS 在煤矿上根本用不上,比如说算储量吧,顶多算算后就再没 GIS 的什么事了。余老师马上反驳我说,目前 GIS 的应用情况为什么是这样,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把 GIS 做成动态或者时态的,如果随着煤矿的开采,我们能够实时地观测到地下地质条件和水文状况,那将是目前煤矿上所亟需的,而不是我们随便画画等值线和做个储量计算所能解决问题的。听余老师的这番话,让我感觉 GIS 的发展前景还是蛮大的,只是我们目前做得还不够完善。 就这样,点点滴滴,让我渐渐地清晰地了解余老师,而且我也顺利考上了余老师的博士。在我硕士答辩的时候,在答辩的前几天我听说了余老师要来,心中暗想,余老师这次来矿大,我觉得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要读他的博士。在我们的硕士论文答辩中,我还记得还有一个小插曲,我的一个同学做论文做得不是很好,被余老师批了。那个同学的论文题目是基于全球尺度的碳通量的计算,而实际中他只采用了加拿大的数据,故余老师的意思是让他把题目改小点,题目太大,而那个同学根本不识趣,拿他的论文指导老师陈报章老师来压所有的答辩评委老师,结果被余老师的一句你是让他答辩还是让我们答辩给顶了回去。从这件事中也印证了我的一个对余老师的看法,即对做学问追求一丝不苟。那天我的答辩比较顺利,老师问的问题我也基本都答上来了,毕竟我做这块做了三年,有了很好的基础,对整个行业也比较了解。我的论文也顺利地被评为了校级优秀硕士论文。那天我的答辩感言是“余老师身体一直都不太好,而他能够从北京过来参与我的硕士论文答辩,一定与我将要读他的博士有一定的关系,故我非常感激余老师能够过来参与我的硕士论文答辩。”虽然余老师只是笑着抽了口烟说:“不是这么回事,跟你没关系”。可我知道余老师一向就是一个比较倔脾气比较怪的人,口上虽不说,但是心里有这层的意思。 到后来我来了北京,余老师也经常找我谈话,说说目前的研究进度。我也经常找他谈论我的一些想法,一些研究的 idea 。偶尔也会向他请教问题。我一直说我要写一篇大作,发一篇超级牛的文章,余老师也默默地支持着我的想法。就在余老师离开我们的前几天,我还向他请教关于立方体插值的算法,他把他认为我会用到的文章全部毫无保留地拷给了我,让我多看。目前我已经想到了一个新的插值算法,可我想再向你请教时,你已离我们而去了。 最后一次见余老师,是在 2011 年 12 月 8 日的晚上,那天我注册参加的一个会议要有两个人去,我想问问余老师会安排谁陪我去,我说了杜晓敏师兄,余老师说“杜师兄应该没时间,我陪你去吧。我还没有去过哈尔滨呢, 1 月份的话哈尔滨还是比较冷的。行了,到时候我陪你去,你不用操心了。”就这几句,竟成了余老师留给我的最终遗言,您说的一起去哈尔滨的愿望也只能有我去带您实现了。 余老师虽离我们远去了,但是您探索科学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您也一定在天堂看着您的学生成长,成为您的衣钵传人。愿余老师在天堂安好,愿余老师家人能够从痛苦中走出来,能够去实现余老师的遗愿,让余老师安息、安眠。 您的博 11 级学生:于雪涛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948 次阅读|12 个评论
我把青春的诗献给你——秋思三章
yue 2010-9-14 16:44
1 诗 青春的容颜狂风带走, 留给你的是青春的诗。 从山中芳菲,到天涯落日, 从人格启蒙,到精神支柱。 在诗林中寻找青春的路, 在青春的路上中寻找诗。 是我还是诗, 带你飞越重重的绝境? 2 离别 爱深了,爱成空, 情死了,情又生。 我悄悄的走了, 你永远的走了。 3 追忆 我在天涯, 你在天涯。 青春的容颜还在, 青春的诗只有一次。 青春的诗是青春的美丽, 我把最美丽的诗献给你——共有的青春。 那是内心世界的波澜, 是诗篇联成的故事 。 我的恨,给你力量, 我们的痛苦,为什么不是我们的幸福? 1 山有木兮木有枝 席慕容:在黑暗的河流上 2 人言落日是天涯 3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4 有志者立常志。 5 曾是惊鸿照影来。
个人分类: 朝夕拾花-----诗意|3347 次阅读|2 个评论
追忆独墅湖畔的幸福时光
fanquanwei 2010-6-24 22:29
每天早饭后,我差不多都要骑着自行车挎着书包,奔向独墅湖图书馆上自习直到晚上十点左右闭馆方回,这里是个学习的好地方。我们苏大虽然有被誉为全国最美丽的莲花形图书馆,可是好看却不够实用,无论是从实用、外观还是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独墅湖图书馆都是一流的图书馆。独墅湖图书馆毗邻独墅湖,座落于独墅湖东畔独墅湖隧道北面,它的其它三面都是香花绿草,周遭五百米内建筑物很少,仅仅五百米外有一个稍高于它的独墅湖高教区行政中心。它的北面是高低错落,绵延数十公里的靠湖公园,这座公园有一个优雅的名字叫白鹭园。 独墅湖图书馆和独墅湖之间有二百米长距的草坪和绿树隔开,在图书馆的三楼或四楼处的阳台上可以看到整个独墅湖湖面以及湖对面的高楼大厦,会不会有海市蜃楼的景致出现还没有听说过。走进独墅湖图书馆前你会先看到玲珑剔透的玻璃大门,大门的对面中央是沟通一楼到四楼的精致透明玻璃电梯,喜欢上网的朋友可以在一楼和二楼的电子阅览室上网,每小时一点二元,在独墅湖图书馆的主页上你可以免费查询下载写论文用的数据,也可以玩电子游戏,看电影,要看你的喜好了。如果你不想花钱,还可以背着自己的笔记本到二楼无线上网区域免费上网,那里有十多个小圆桌,小圆桌周遭是软座躺椅,坐在那里上网是很舒服的。一楼到三楼图书室,我很少去,一般都去二楼阅览报纸。独墅湖图书馆的三楼和四楼都有自习室,我比较喜欢去三楼上自习,而且偏好背东面西而坐,因为这样能够看到碧波荡漾的湖面和湖畔的青葱绿树,边学习边赏景,心随波动,波随心摇,十分享受。特别是在风起云涌的时候,独墅湖也会愤怒,它拍打着波浪,怒涛拍岸,那波涛冲刷湖岸的声音声声悦耳,你会觉得独墅湖不是在愤怒它是在唱歌给你听。如果你有不快意之事或者学习倦了就来湖畔听歌吧。再不然,你可以走下图书馆一个人独处在阔大美丽的白鹭园公园里散心。白鹭园是一座生态公园,因白鹭常在此栖息,而得名。园内地形起伏、线条优美,乔木与灌木、落叶与常绿合理配置、季相分明、景色丰富。其中,我最好伸向湖面由一块块木板铺成的观湖台,观湖台三面环湖,湖水拍打木板的声音夹着带有凉气的湖水会让你打寒噤。这时如果你张开双臂,面向广阔的湖面,你会有面朝大海的感觉,忽然感到人在天地间多么的渺小,也许你多少的烦意和苦闷都会一扫而光,好心情自然而生。偶尔,一只或几只野鸭浮在水面上捕鱼,野鸭或顺或逆着水面寻找猎物,突然间野鸭向水下一个扎猛,浮出水面后你会惊奇发现野鸭嘴上衔着一条小鱼,野鸭向周围神气地炫耀着自己的能力,好开心!兴尽晚,你又可以折回图书馆带着好心情去看书了。 我经常晚上图书馆闭馆后骑着单车哼着歌曲回去。夜幕四合,群星闪耀,空气温润,好不惬意!
个人分类: 个人日志|33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追忆
green9012 2010-6-14 14:20
踏入沉睡 编织 腾腾梦浪 触摸点滴 无处藏躲碎 伤 黯然落落 泪洒歌荫霓裳 钟影鼓乐 或而激越 荡漾伊人 上 水云朦雾 虹 彩扬飘 梦挥碧波芒 曾经往事 挥挥一泪 笑 色尽一香 落泥 残叶 一脉沉霜 点云 碎 色 万味摇爽 忆者 相思追 皆就天下 往
个人分类: 未分类|41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往事追忆
liuxiaod 2010-4-12 22:35
抗战的时候,姥爷是木匠,拖家带口,每天要到城里拉活。路上要经过一座桥,桥上有日本哨兵,每个中国人过桥的时候都要向日本兵鞠躬,姥爷不愿意,就绕很大一个圈,不从桥上走。虽然姥爷不是抗日英雄,但是他的骨气很令我自豪。 日本人规定中国人不能吃大米,吃大米的中国人是经济犯,要被抓入监狱。在抗战胜利前,母亲从未吃过大米。 有一次爷爷和奶奶逃难,被日军追赶,急忙躲在柴垛里,日兵用刺刀向柴垛里捅,刺刀尖距离奶奶仅有一寸的距离,万幸没有刺到,躲过一劫。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2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追忆父亲
热度 2 nichy 2010-3-25 14:16
父亲已去世已近两年了,然而关于父亲的一切仿佛仍在昨天。 父亲于 2003 年罹患于肠癌,随后的 5 年里,全家笼罩于死神的可怕阴影之中,每个人被折磨得精疲力尽,父亲也在对死亡的恐惧中走完了人生。父亲逝去最初的时日里,我似乎并没有多少悲痛,反而还有一些轻松,主要是担心母亲的健康,觉得父亲终于解脱了痛苦,大家的苦难也终于告一段落。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亲人的怀念、对照顾父亲不足的愧疚就象一粒种子,不断生根发芽,逐渐长成参天大树。漫漫长夜里,常常浮现出父亲的音容,有理智时的冷静,糊涂时的烦燥,健康时的慈爱,患病时的恐惧,康复时的希冀,也有绝望时的无助 我们憎恨癌症,然而真正的元凶可能比癌症更可怕,那就是迷信。 父亲不信鬼神,奶奶在世的时候,父亲对她讲:你走后如果真有灵验,就托梦给我,你要多少纸钱,我就给你烧多少。奶奶理解她的儿子:我活着时靠自己的双手,死后还是靠自己的双手,不用你烧纸。 但我宁可希望父亲相信鬼神,也不希望他沉陷于另一种迷信。 父亲的宗族观念也很强,也爱津津乐道于我们也曾经阔过的祖上, 穿着黄马褂的先人以及家族的祠堂曾经有多么雄伟等等。然而家至爷爷那辈就已落迫了。 家境的贫穷可能导致了父亲敏感而脆弱的心理,同时刚毅的奶奶又塑造了父亲坚强的性格,人就是这么复杂。爷爷身体很弱,四十多岁时病逝于肺结核,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当时父亲只有十来岁,靠伯父在米厂里做工,奶奶在家种地、织布,父亲得以上完初中。毕业后没钱继续读书,父亲回家务农。一年后的一天,父亲正在山上干活,他的一位老师步行几十里路赶来告诉他一个好消息,说潢川师范学校要在社会上招收一批学生,过几天就要考试了。父亲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该校,那批学员中,很多是官宦子弟,家境殷实,而父亲几乎是班上最穷的学生。羞于穿奶奶做的粗布厚棉裤,父亲只穿单裤过冬,为此落下了坐骨神经痛的毛病。据说当时班上也有女生喜欢上了父亲,而且家里来提亲的人也不少,但都被父亲回绝了,最后选择了一位农村的姑娘,为的是能够照顾他的母亲。这位农村的姑娘,我的母亲,没有让父亲失望,善良而勤劳并将奶奶养老送终。 父亲迷信于信仰和科学。 只要是 黨 说的、 政府 说的他都信,只要是报纸上、书本上讲的,他也信。 尽管遭到打击,父亲始终不阿于权贵。虽遭遇不公,也默默承受。他做了二十多年校长,从不多拿一分钱,拒绝了无数次的贿赂。父亲的同学纷纷做了局长等职务,有人劝他去找领导谈谈,考虑升职,但父亲不屑,态度是让我干,我就好好干,不让干就算了。信仰要他顾大家不顾小家,他便顾大家不顾小家。父亲为了家乡的教育,几乎断送了我哥哥的前途。哥哥拿到地区重点高中的入学通知书,但父亲却让他上在我们乡上的高中,说是要为家乡的教育做点贡献。我们乡的高中,是全县质量最差的高中。由于成绩好的学生都愿意到县城里的重点中学,优秀的老师也想办法调到县城里,我们学校几乎没有学生能考上大学。我当时的学习成绩极差,在这所最差高中里,高二之前一直是班上的倒数 5 名之内。但哥哥却不是一般的优秀,总成绩从没跌过第二名,在他的眼里只有两所大学可以上: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哥哥高考那年正是 1989 年,听说那里死了很多人,不敢去。复旦大学,据说上海生活费很高,一月要一百多块,虽然父亲当时已经当了十几年的校长,工资也有两百来块,仍负担不起。哥哥本来喜欢文学,但却最后上了军校,学的竟是无线电!哥哥接受这种安排也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我的学习太差,又喜欢鼓捣无线电,准备将来在镇上弄间门面房,靠修理电器养家糊口。所以是我和父亲一起加害了哥哥,我又有什么来报答哥哥呢? 父亲写得一笔好字,退休后也常写些小文章,或填词做诗。但是他的字里行间里,总是透出对 國家 或 黨 无尽的崇敬之情。一次我说:自古流传下来的诗词,多是关心百姓疾苦的诗作,而那些歌功诵德的文字鲜有流传。父亲竟然说:是 黨 教育了我,我怎么能不感谢呢? 杂志上说月季花瓣泡茶可以降血脂,父亲便常喝月季花茶,有时花瓣发霉了也舍不得扔(后来父亲回忆时想起,并认为是可能的诱因)。书上说要多喝豆浆,父亲几乎天天喝豆浆,说多吃蘑菇有益健康,他就经常吃蘑菇,终于吃出了痛风的毛病。书上说多吃苦味的食物有益健康,他便常年食用苦瓜,摄入过多寒凉的食物也许是导致免疫下降的一个原因。 医院里的医药广告无孔不入,有的做还做成专业杂志的样子,里面的广告写的活灵活现,有的竟然用科研论文的方式,不知道欺骗了多少相信科学的病人。我们明知道那些都是骗子,但父亲在强烈的求生欲望中宁可信其有,况且他始终对科学深信不疑。于是我们明知上当,也还是给他买了近十万元的中华灵芝宝,双灵固本散,以及多种声称能治疗癌症的药物。后来父亲癌症复发、扩散,医疗费用及那些额外的药物已经使我们经济上很吃力了。我们还有多病的母亲,孩子和其他家人,都是负担。父亲知道我们不再积极给他寻找药物,觉得我们已经放弃他了,很生气,开始自己去买。但有时他自己也能冷静下来,对我们的行为表示理解。为了能让父亲高兴些,我们又开始给他买那些高昂的药物。 我们哥俩陪父亲在家过了最后一个春节,哥哥是军人年后就返回北京,我继续陪父亲过完 正月十五 ,但已经是医院的病房里。父亲也被痛苦折磨得无法忍受,要求安乐死,但我们谁能忍心眼睁睁看着亲人离去呢?决定给他注射杜冷丁、马菲,但很快药物的作用越来越弱。父亲也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希望乘老家的亲人们在家过年,尚未外出打工,好有人手帮忙办理后事。也担心再托几个月,到时家中无人,我们俩兄弟又不谙世事,甚至将母亲的身体也托垮,父亲决定自杀!相濡以沫的母亲也觉察到了,我让母亲在家休息,我彻夜陪伴父亲。在 正月十五 的夜晚,万家灯火欢庆佳节之时,我与父亲孤寂地呆在医院里。半夜时,父亲坐起来在稿纸上写着字,我假装睡着。父亲写完后找到一根电源线,起床在屋里寻找可以悬挂的地方。这时,我假装慢慢醒来,并劝他不要起床,可别冻坏了。父亲慌忙将电线藏于身后说没事没事,你快睡吧,然后他也躺下。我再次假装睡着,父亲见我睡着便又起床开始行动,我也再次假装睡醒,就这样两三个回合,谁也没有说破。父亲见我已有准备,就放弃了当晚的自杀念头,并悄悄将稿纸揉成一团扔向墙角。等父亲睡着,我将纸团捡起。原来父亲担心他的自杀行为给医院带来麻烦,特别声明是自己不堪病痛而自行了断,与院方无关,并感谢毛宗林等医护人员的照料。我将父亲的绝笔珍藏于父亲的遗物之中。 父亲在他最后的一两年里,开始觉得对不起侄子们,也对不起他逝去的哥哥。堂兄们高中毕业时父亲完全有能力将他们安排在乡政府或其他部门工作,但那时父亲一心为公,压根就没往这方面去想。同样能挻起腰杆做人的伯父也从来没有向父亲提出这方面的要求,这倒是能让父亲多少有些安慰。 回到 20 年前,哥哥离家上大学后,我似乎突然知道学习了,竟然在高二期末考试中得第 11 名!天啊,我多少年没有这么好的成绩了!尽管是这所最差的高中里。 后来父亲被突然调到县城当校长,我们也举家迁往县城。 1991 年我高三毕业参加高考,比分数线差了 30 多分,但我对这个成绩很满意。当时我们县与同济大学有约,每年我们县出资,请同济大学帮我们培养 50 名计算机专科生每学期 2200 元,分数线降低 50 分,称作委托培养。我有点想去,但父亲认为那不象一个正规的大学生,就复习一年吧,于是就上了高四的复习班。 复习班里的学生都知道拼命学习了,没几个愿意当班干部。我当时存有私心,自告奋勇担任团支部书记。我们学校每年有三个地区三好学生指标,有了这,高考加 10 分,还提前录取。 10 分之差,能让多少人改变命运!当时的班长不怎么管事,我带领大家搞卫生、办板报、组织书法、论文、歌咏比赛、运动会,办新年晚会,忙前忙后。班主 任徐兴民 老师很民主,在期末的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和三好学生的评选以无计名投票的方式,当场唱票。我在 80 多人的班上得到了 70 多张票,第二名的票数还不及我的一半。我是全校唯一同时取得那三个奖状的人, 徐 老师于是将我的地区三好学生的材料填好准备上报。父亲知道后坚决把我的名字去掉,换成他人。我填报的第一志愿是洛阳工学院(更好的学校根本没敢想),第二、第三志愿填的也都是电子类学校。最后连中专都落选了,后来才知道我填的武汉电子学校只招内部子弟。于是我虽然考到本科线,但落选了!我的一位同学比我多 4 分,他去上了洛阳工学院。如果当时将这个指标给我,我就可以实现理想。父亲还想让我再复习一年,被我断然拒绝。在我上高三及复习班的两年里,我的房间放两张床,连我住着 4 个人,两个表兄和一个堂兄。他们三个在文科复习班,每天吵得要命。班主任几次找父亲做工作,希望将另外 3 人安排到学校的学生宿舍,但父亲不同意。凡此种种,我迁怒于父亲,认为他不顾我的前途,就不想在这个家里呆下去了。如果没大学上,就直接去南方打工。 于是父亲去找他的老师,信阳师范学院的院长,看能否将我补录进去。以前几乎每年父亲都会给陈院长写信,请求在补录时照顾他的学生。这次是父亲第一次为了自己的事去求人!于是我被生物系录取了。当时校内转系并不难,我要求父亲找陈院长将我转到物理系,这样我也能接触无线电了,但父亲认为已经求过一次不想再麻烦人家,反正有碗饭吃便没再提及。 随着我们哥俩的本科、硕士、博士、工作,父亲也退居二线,日子越来越舒畅,拿起封存的毛笔练习书法,将《资治通鉴》再温习一遍,在小花园里饲弄花草,天天跟母亲一起步行 5, 6 公里 锻练身体,有时在北京或广州小住。然而, 天不随人愿, 好景不长, 这一切终止于 父亲被确诊为癌。 父亲最后几天已经基本失去了意识,哥哥接到我的电话后连夜赶回。哥哥清晨赶到医院,父亲似乎还能认出,哥哥陪了父亲一整天,半夜时父亲就停止了呼吸。父亲终于等到见了哥哥最后一面,但他却没能见到他朝思暮想的孙子和孙女。我们曾答应他将他牵挂的孙子和孙女带回来让他再看看,但是我们没有做到,也再也没有机会了。哥哥将父亲的眼睛闭上,我摸摸父亲的脸庞,体温尚在。几个小时之后仍有余温,但是到了上午给父亲擦洗身体换寿衣时已经是完全冰凉了。第二天火化前,亲属说最好将父亲的手指扳直,人死后手指会收缩成爪状,扳直手指是防止来世投生为具爪的鸟类。我只能将父亲手指扳得松散些,如果父亲真能化身为天上飞翔的小鸟,何尝不好过来人间遭受这番痛苦。 当火化间的门再次打开,我的父亲已经只剩下一堆白骨!我忍痛将父亲炽热的遗骨一块块放入哥哥挑选回来的骨灰盒里。昨天父亲还在呼吸,今天就阴阳两隔,转眼间又化为灰烬,我们永远失去父亲了! 哥哥从没抱怨过父亲,倒是我曾多次提起父亲的不是。而今我也年近不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终于真切体会到了伟大的父爱。多么想跟父亲说,我不应该责怪于他,更不应该要求他帮助试图获取那本不属于我的东西,向他道歉、承认错误,但父亲却再也听不到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5077 次阅读|13 个评论
追忆Sandor Popovics 教授
NDT 2010-3-8 14:02
今年一月初我与John 通电话的时候,他当时正在费城的医院里面陪伴着他的父亲 Sandor Popovics。John 说他父亲的情况很不好, 摔了一跤之后就神智不清,昏迷不醒。我听了后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二月二十一日我突然收到由ACI (美国混凝土协会) 无损检测委员会主席 Mike Ford 发出的email,祝愿Popovics 教授早日康复,我还以为情况有了好转。而几个小时后的了另一封email 却证实了Popovics 教授已经于一月十七日去世了。 Sandor Popovics 教授是一位国际知名的混凝土专家,一生发表150多篇专业论文,包括四本混凝土方面的专业书籍。这些书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其中一本Fresh Concrete有中文译本。相比许多只从书本得知Popovics教授的人相比,我有幸曾与Popovics教授密切交往过 他的儿子John Popovics是我的博士导师,而且当时他们父子又是同事关系,是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系的faculty。那时候老Popovics已经是荣誉退休教授,虽已退休多年,仍然保留着自己的办公室,每天穿戴地整整齐齐地来上班。而John则是刚刚开始的助理教授。他们这种特殊的父子同事关系让我觉得在Drexel学习的那一年非常有趣。我有时候开会的时候介绍自己是Dr. Popovics的学生,别人就会问是老Popovics还是小Popovics。 我首次知道这对父子的名字是在国内读研究生的时候。查文献的时候发现有一篇用超声波研究混凝土受力状态的文章。这篇文章给我印象特别深,因为我当时也在做类似的实验,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两个作者的相同姓氏让我觉得很有趣。也说不出来为什么,我对Drexel和Philadelphia这两个学校和城市名字也非常有好感。那时候我没打算出国,对美国的学校和地理几乎一无所知。过了几年后打算出国,才知道Drexel是江公子当年留学的地方。因为自己与两位Popovics研究背景比较接近,我就把Drexel作为了首选。那时候互联网还不是很发达,从Drexel寄来的材料中,我只找到了老Popovics的email。我就试探着给老Popovics发了一封信,列出了自己的情况以及发表的论文。几天后,我收到了John的回信。John说他是Popovics教授的儿子,也在做混凝土无损检测的研究,觉得我的背景很好,他愿意提供资助。过了几个月,他很高兴地告诉我他得到了NSF Career Award,可以保证我四年的RA资助,并把Career Proposal寄给了我。我那时候就觉得John是一个非常实在,值得信赖的人。虽然后来又得到了另一个学校的offer,仍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Drexel。后来证明这个选择对我的事业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在申请学校的时候,我是先联系老Popovics教授,然后才联系到John的。到了费城以后,也是先见到的老Popovics。当时John在度假。我去系里报道,老先生听说我来了,主动过来跟我打招呼,说是早就已经等待我的到来了。第一次开组会,老先生也在场,并给John提一些建议。在我Drexel学习的一年多时间里,几乎在学校的每一天都会见到老Popovics,虽然他已经退休多年了。下面是我所记得的关于老先生的的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 John开了一门新课 NDT technologies for Infrastructure。老先生也每次来听课,坐在第一排最边上的位子。Drexel的研究生课都是安排在晚上,连续三个小时,这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来说都不容易。老先生快80岁了,经常是一个小时以后就开始犯睏,课间休息的时候就溜出去不再回来了。有一次听到John跟他父亲打趣说我的课堂是不是你睡觉的最好地方啊?,老先生嘿嘿一笑不答。这门课要涉及到一些信号处理的基本知识。有一天我在走廊遇到老Popovics,老先生走来悄悄地问我什么是园频率,我告诉他就是2pf,跟频率就差一个系数p。他听明白后很高兴地走了。我当时来美国不到一年,在国内还是很少见大牌老教授找学生来问这么基础的问题的,所以觉得比较新奇。后来发现有时候老先生愿意来问我个小问题或者找我帮他个小忙,而不是直接去问他儿子。后来看到我父亲喜欢跟小孩子讲很多话,我觉得我现在可以理解老人的这样做的原因了。 虽说我很早就读过一些老Popovics的文章,但是因为我的研究方向不是材料,对于他在混凝土学术界的名气有多大并不是特别清楚。直到后来,有好几个做混凝土材料的朋友问我John的父亲是不是那位非常著名的老Popovics,我才开始认识到老Popovics在这个领域的重要性。去年西北大学的Shah教授评为中国工程院海外院士。Shah的学生曾跟我提起,当她与Shah对一个问题有不同意见时,只要她说这是老Popovics书中这么说的,Shah教授就不再坚持了。 老Popovics在80多岁的时候申请到了一笔资金,研究用高频超声测试混凝土强度。他需要找个学生帮忙编个Matlab 程序。他去跟John商量能不能我来帮忙。John提前跟我通气,说他父亲需要找人帮忙,但是提醒我不要因为是他父亲的要求就不好意思说不。如果我不想做,就说No好了。我了解了课题的大概情况以后,感觉我确实帮不了,因为那时候我几乎不会用Matlab,如果是现在也许一两天就可以做好了。因为有John的支持,我对老Popovics说No的时候就不觉得那么难。如果能帮忙,我还是会尽量帮的。后来这个忙是在三年以后帮上的。那时候我已经跟John到了UIUC好几年了,临近毕业。John的父母来乡下探望儿子。老Popovics提前让John跟我打好招呼,自己准备好程序,还带了一盒巧克力,到实验室里让我帮他运行一下Matlab程序,生成了几张图。就在去年11月的ACI会议上,88岁的老Popovics居然还在会议上做了一个报告,实在是不可思议。可惜他的报告安排在最后一天下午,而我的飞机是中午的,没能见到老先生最后一面。 我最后一次见到老Popovics是在2006的春节,在我芝加哥的家中。那时候我刚刚毕业离开UIUC,在芝加哥开始工作。我父母仍然与我们在一起。我邀请John一家到我们家过春节,刚巧老Popovics来到John的家中,John的岳父家离我们也不远,我就邀请他们一起到我们家里吃饺子。那天是我们在芝加哥居住一年多里面最热闹的一天。我父母是好客的人,很高兴有这么人来。虽然语言不通,但是桌上的美食是不分国界的。直到几年后,John的女儿仍然记得我妈做的水饺好吃。 中国人传统认为人活七十以上,无疾而终,是为喜丧。在办完葬礼以后,John在给我的email中说到,他父亲一生健康地活了八十八岁,thats a great thing。 -- 写于2010年3月7日飞往San Diego途中 Popovics教授在中国
个人分类: 教书育人|644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折(1991、2003)
jlpemail 2009-11-29 19:52
1991年和2003年对我来说是关键的两个年头。 事情的结局或许是令人满意的,可是过程非常 恼人。 1991年,我知道自己可以离开某部队了,到另 一个部队报到,虽然没有跨越兵种。 我的报到至少推迟了半年,因为在1991年夏天 发生了举世瞩目的时间。这样的事情,竟然影响了 一个小小中尉的正常调动,说起来有些滑稽。可是 事实就是这样。当我在清晨的班车上,听到著名的 8.19事件发生时,我还以为与自己没有任何关联呢。 后来才知道,为了稳定,所有的调动都冻结了。包括 我,这个档案已经和本人不在一地的小小中尉。这样 的事情应该不多,档案比本人先报到多半年。档案在 人行动之前行动,不知道是否惯例?我到第一个工作 单位报到时,是这样的。 冻结使我从1991年那个炎热的夏天(我觉得非常燥热, 影响了其他事情的正常进行)。我的内心烦躁而且忧虑。 这在我从故乡小县城,坐车去北京打探情况时,得到了 某种程度的表现。我很不请愿地在列车即将离开的时候, 上了北上火车。我对后来的事情发展无法预料。对于 其他事情也兴味索然。 2003年,这样的事情又出现了。我要离开所在的部队 了。非典的肆虐,让当年的军队转业干部招聘会推迟 了足有两个月。往常是5月份,那年是7月份。5月份我 和一个朋友出游时,因为消毒的问题,只好放弃了计划中 的景点。那次我们计划去怀柔,却只去了顺义。在潮河畔 略作逗留,就回到了居住地。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所谓的好事多磨,真有意思哪。 假如我进入和离开某部队都非常顺利,没有任何磕绊,现在 还能这样兴味盎然地回顾昨天吗? 当我面对阻挡自己的河流时,忘记欣赏河水的浪花了。当时 的确没有那样的心境。多少可以欣赏的风景,就在烦躁的等待 中过去了。当我上坡的时候,光顾得埋怨大地的不平了,不会 把那些坎坷看成风景的一部分。 许多事情,场景。只有后来回顾,揣摩,才能发现它的真实 意义。那些得意的片断,往往给我的启示不多,反而是那些 挫折和不顺利的段落,让我有所思索和发现。从这个角度讲 多磨了才是好事。 1991年是这样,2003年也是这样。 1991,在等待报到的日子里,我一个人旅游过,我自己报名参加了 一个培训班,还在旅馆中开始了第一篇接近万字的小说的写作。 我的小说并不成功,但也有可信之处,因为阅读了小说手稿 的伙伴以为我是小说的人物原型呢!那篇小说,我始终写的 是一个战士,一个文书。我只不过是认识他,听说了他的故事。 而他的故事的关键部分发生时,我已经离开了那所军校。 2003年的事情,也让我逐渐认识了某些人的真面目。这些 都是磨难的裨益吧。 以后,我还会以感激的心情提到一些过去的人和事情,其中有些 是丑陋的家伙,是恶心的事情。感谢他/它们,是因为自己不再 盲目地相信、不再盲从了。不得不独立思考了。
个人分类: 科苑记事|3397 次阅读|0 个评论
青山湖畔曾读书
lanjs 2009-6-16 21:36
青山湖畔曾读书 —— 追忆蔡鼎文教授 蓝劲松 每当忆及本科岁月,我就不禁想起我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清癯的蔡鼎文教授。蔡师曾任江西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长于“儿童心理学”。本科时,蔡师就主要执教我们这门课程(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他似乎还执教过一门《小学教材教法》),可惜我本人当时对这些课程毫无兴趣,所以就胡乱对付过去了,对课程内容也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既然一门课程教完,通常本科生与任课教师的接触也就到此为止。 但我与蔡师似乎有某种缘分。按学校规定,每位学生毕业时都需撰写一篇毕业论文。为此,教育系教务部门提供了不同学科的一系列题目,以便我们选题时参考。在“心理学”门下的诸多条目中,提到的选题之一是“哲学与自然科学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探讨这几门学科之间的关系正是我所感兴趣的。但是我要探讨的不是“哲学和自然科学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在心理学发展史上,这一选题是显而易见的重大“史实”),而是恰好相反——我心有所感的是“心理学发展对哲学的影响”。杨鑫辉教授执教过我们的《普通心理学》与《中国心理学史》(主要是开头部分),其学识素为我等同学景仰,自然我也有意选他为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但杨师似乎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感兴趣,于是本班修炼气功的丁武同学得以雀屏中选(其毕业论文似乎探讨气功与心理关系),而本人则由蔡师指导。 我选择“心理学发展对哲学的影响(贡献)”为题的原因完全是自己心有所疑。在我所受的哲学教育中,哲学提到“认识论”时,主要的论点乃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再回到实践”这样一种循环上升的“认识论”。 我认为,这种认识论几乎是一种“无目的的认识论”。这并没有解决我关注的“实践”与“认识”的目的问题:难道“实践”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吗?而“认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实践”吗?就此,当时学习的《政治经济学》提供了部分答案:“社会主义生产 的根本 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生活 需要 ”。显然,“实践”与“认识”并非互为目的,它们两者的目的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因此,哲学要自圆其说,就必须增加“需要论”部分。 既然“认识”属于“意识”的前提基础,那么“认识论”也就居于“意识论”的基础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哲学的意识论就到此为止。因为意识的其他两大组成部分——“情感论”与“意志论”尚未列入其中,而正是在人的需要基础上形成的“情感”与“意志”才成为维系人类实践(行为)的动力。因此,哲学的“意识观”必然包括四个组成部分:“认识论”、“需要论”、“情感论”和“意志论”(顺便指出,在所谓认识、意识、实践等问题上,心理学比哲学深刻得多,哲学所做的大多是删繁就简而已)。 论文中我还对行为科学(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当中一个常见的“人类行为模式”提出批评,进而提出了“一个人学的分析构架”。九年后我把该“构架”整合进我的博士论文中。自感博士论文并不咋的,本科时提出的“人学分析构架”、“社会金字塔”等概念倒还有几分价值。 我把这篇学士论文初稿提交给蔡师,蔡师浏览后即认为不错,无需多作修改。即便在我分配到中学任教,他仍然在信中说过可能开罪我同班同学的话:“在你们班上没有那个同学能写出这种论文”,并建议当时主管本科生分配的系党支书记说“优生优分”。可是,对于我这种成绩参差不齐(甚至补考)的学生而言,实际上并不是多数老师心目中的“优等生”,我想蔡师建议只是表明他有所偏爱而已。在“八九风波”的烟云尚未消散之际,我班有一半以上同学分到中学工作,鄙人更分配到一所乡村中学,这也实在是情理中事。 本科毕业以后曾经两次与蔡师通信。一次是就考研事向他汇报,蔡师深表赞许,同时指出“听同学说,你为人有些高傲,当改之,恕我直言”。另一次则是考取博士后,蔡师建议我毕业后回母校工作。但我贪恋清华名声,既未遵从蔡师嘱托,也未听从沪上多位教师教诲,一“失足”跑到此处,一呆十余年,后来更相当长一段时间未与蔡师联系。某日突然记起蔡师,电询母校。答曰:蔡师已于数年前逝世,寿高 81 岁。 长者已矣,音容犹在。他的墨宝,他的鞭策,他的鼓励…… ——农历己丑年 5 月 24 日于京西北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2953 次阅读|1 个评论
五味俱全的人生
luoweijun 2009-5-15 21:53
光阴是如此的快,以至于不经意间,5年就过去了。回首往事,真是五味俱全啊,我想这就是人生的精彩部分之一吧,值得细细品位和珍惜。我深深认识到,当你重播过去,剪辑掉那些令你曾经难过和悲伤的部分,向对未来憧憬的美好生活一样去欣赏自己的历史吧,当然也不要期盼着过去美好的东西重演,因为现实生活不是排戏。总之,凡事泰然处之、凡事理性看待而为之!
个人分类: 心情点滴|56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8: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