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送礼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学生给我“送礼”
热度 41 SY2012 2013-1-24 13:53
学生给我“送礼” 话说用这个题目有点标题党的嫌疑,因为“送礼”这个词在当前我们中国人眼里总要跟行贿受贿联系起来,是个比较敏感的关键词。可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亲朋好友之间迎来送往,互送一些小礼品,是多少年来约定成俗的习惯,本不必大惊小怪,但这里确是有个度的问题,把握不好,还真容易出大问题,尤其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们之间,特别需要小心,小心驶得万年船。 这不,前几天,国内一朋友要来澳洲访问一年,临行前,向我请教需要带些什么礼物给那边的老板,同事?我当时正忙着写基金,实在没时间详细回复他,就甩出一句,什么也不用带,作为访问学者,要是在访问期间把自己的工作干出色,真得搞出点成果来,而不是光顾着旅游,这比什么都重要。礼物不礼物的,这些鬼佬根本不在乎。朋友一下子被我的话吓蒙了,说他从网上查过,出国都要带点中国的礼物,这样显得更得体。我宽慰他说,愿意带呢,就随便带点,但不需要太贵重,话说在这里超过一百元人民币的礼物就算行贿,谁也不敢收。说实话,我多少有点吓唬我这朋友,因为在澳洲,至于是不是超过 一百 块钱人民币就算行贿受贿,我也不确定。但我敢肯定的是,在香港,当年我读博士的时候,我的导师明确跟我们这些大陆的学生说过这样的话,超过 一百 港币就是行贿受贿,证据确凿,教授是要丢饭碗的,这绝不是儿戏。 为什么不是儿戏?我举个例子,当时我就读的香港那所大学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个国内来的博士生有一门课程,可能准备的也不太充分,担心过不了,就想了一个招儿。考前给这门课的授课老师的信箱了放了一个信封,信封里据说有一万港币。信的内容呢,很简单,就是希望老师给他透漏点考题,这一万港币作为回报。据说这位教授看到信非常震惊但也很冷静,立马报告了系主任,系主任立马通知了香港廉政公署。随后,这个教授回信了,说没问题,可以约个时间谈谈。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这个学生当场落网,最终被判入狱半年。一个可塑的博士生就这样“凋落”了。当时这件事,在校园里,尤其是大陆学生之间产生了极大的震撼,有过非常激烈的讨论。我当时的感觉是,这小子有点玩大发了,还是有钱,要是我打死也舍不得为了一门考试就送一万港币。 那么送多少是多,送多少是少呢?我的原则是,既然不清楚,就干脆远离这些是非。因为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风俗,不同的法律,稍有不慎,就可能“中招”。在人家的土地上,“中招”以后总要按照自己家的习惯,自己的理解去跟人家辩论,这事有点搞笑。我以前的博文里提到过我的一个博士生,一个马来西亚的学生,跟我第一次见面就送我一份礼物。当时我能看出他很真诚的表情,说,这是一件衬衫,是他们马来西亚的民族服装。隔着包装,也能看出来是很花里胡哨的那种,像我这款要是穿上,应该就一黑社会老大。学生见我在犹豫,说他就带了两件,一件送给我,另一件一会儿送给大老板。我还是很感谢他的好意,这应该也是他们国家的礼仪。但最后,我还是把他衬衫还给了他,并跟他说,如果是在中国呢,我们中国也有这样的风俗,朋友之间互送一些小礼物,人之常情,我肯定会接受。但在澳洲呢,因为我们是导师和指导学生的关系,除了学生指导以外的任何其他利益瓜葛都是不妥的,都会授人以柄。我非常感谢你的好意,但我不能收你的礼物,另外,我也劝你不要给大老板送什么礼物。你知道,作为一个博士生,出色完成你的论文,项目,学业,就是对导师,对大学最大的礼物。我就这样慷慨陈词,深明大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这学生佩服之情,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
28350 次阅读|59 个评论
送你一支棒棒糖
热度 57 weijia2009 2012-9-29 11:12
送你一支棒棒糖 贾伟 马上就要过中秋再加国庆长假了,重大节日对于国内的很多人来说也意味着要花大钱送大礼。 在社交礼仪中,送礼是一门艺术,礼物送得恰如其分,表达的情意就会很到位而又不必花费太大。说到底,礼物是一份心意,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多年来我的书房里一直摆放着一只石膏鹰,那是一位朋友送我的礼物。八九年的时候我第一次到美国,从芝加哥转机到密苏里的途中认识了一位叫 Ruby 的(已是八十八岁高龄的)老太太,我们成了忘年交。后来我常被邀请去她家玩,那一年的圣诞节 Ruby 送了我这座其貌不扬的石膏像作为礼物,她说她共有十个孙子和孙女,每人都得到了一只这样的鹰,而我能够获得这个礼物,是因为她把我视作为家庭一员了。记得当时这位自称很传统很古板的老奶奶认真地跟我说:为什么给孩子们送这样的礼物呢?因为鹰就是美国的文化,代表了追求自由的力量和勇气,我一辈子经历过像经济萧条、两次大战等无比艰难的时刻,但都挺过来了,我们靠的是这种精神和勇气,我希望你也拥有这样的信心和勇气。我不知道 Ruby 的孙儿孙女们是不是很把奶奶的这番教导当一回事,反正这二十多年来我一直把这只鹰视作一件珍宝,带着它一起寻梦,一起在地球的两端飞翔。 很多时候人们情感的表达还是要借助金钱和财富的。有个段子说:操场边一低年级女生问一个低年级男生: “ 你到底爱不爱我? ” 那男生无奈道: “ 我妈一天给我 3 元钱,其中两块五都让你拿去买零食了,你说我爱不爱你! ” 以前有首民歌叫《送你一支玫瑰花》,歌词中说“哪怕你自己看得像个傻子,我还是能够看得上你”。 Well, 时代不同了,现在送一支玫瑰花就想让姑娘看上你,恐怕有点不切合实际了。 送礼也是一种人文,西方人的礼物大多简单,一瓶酒、一束花、一本书,折射出的是一种明快的心态。我们自认为拥有历史,人家拥有的只是现代,但厚重的历史和清雅的人文在我们今天互相馈赠的礼物中大概是很难找到了。对于很多人来说,感情的表达可以是一只仿青花瓷的茶杯,但更可能是一只 LV 包,最好是一台 BMW 车。 有一种说法,说大凡社会上的人都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阶段。 “ 本我 ” 是人的原始状态,是人的一种本性; “ 自我 ” 是在现实世界里芸芸众生随遇而安的庸常的生存方式; “ 超我 ” 就是具有强烈精神信仰的少数人所达到的忘我境界。我想,情感的表达大概也遵从这三个层次而不能错位。你给一个处于马斯洛第一需求期的人送《资本论》或者给一个像蒋科学那样的人送一盒精装的鲜肉月饼都是属于没有吸引力说不定还会惹麻烦的情感表达方式。 暑假里有一天我去给汽车换机油,把车开到车行后就在休息室坐下看电视,当时屏幕上正在直播奥运会田径比赛,我正激动地想看看有没有刘翔的 110 米栏,突然发觉有个黏乎乎的小手不住从哪儿伸了过来,我转头一看,一个蹒跚学步的美国小女孩嘴里吃着棒棒糖跑来要跟我玩,她的妈妈坐在远处的凳子上打电话也不管她。这个长得像个洋娃娃似的小女孩显然发现我的眼睛直盯着电视对她不关心,于是一个劲地跟我咿咿呀呀地说话,最后干脆对我发动了一轮情感攻势,她爬上了我的膝盖,做了一个让我感动得一塌糊涂的动作 – 把嘴巴里正吃着的口水滴答的棒棒糖拿了出来使劲往我嘴里塞。要知道这个小美女把心爱的棒棒糖拿出来跟我分享与李嘉诚先生要把长江实业的全部股份拿出来送给我的表达方式是一样一样的!那一刻我感动得不知该怎么办了,什么奥运会、什么刘翔都滚一边去吧!我双手齐出,一把抱起了小朋友到门外去溜一圈玩玩。她的妈妈跟我挥挥手继续讲着电话,而小女孩呢,一定是在我肩上开心得合不拢嘴了 – 因为我感觉到有黏乎乎的口水在往我脖子里流 ……
11612 次阅读|113 个评论
每逢佳节倍思“官”
热度 7 cutefay 2012-9-29 10:07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节日的时候,更体现出送礼的气氛。对于有些人来说,不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是“每逢佳节倍思官”,一到过节,就想着给那些本系统的领导们和经常打交道的官员们送点什么。今天看新闻说北京这几天非常拥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到北京来送礼的地方上的人比较多。 从行业类别来说,送礼之风比较重的一般是官场和商场,在商场上,一般是乙方为甲方送礼。从城市类别来说,一般小地方的送礼之风比大城市更重。小地方是亲朋好友也兴送礼,七大姑八大姨家都跑个遍,而大城市往往是在节日的时候,一群亲朋好友一起聚聚。
个人分类: 菲比寻常|3247 次阅读|6 个评论
我的中秋福利
热度 2 skdhf 2012-9-28 13:14
在大家忙着送礼以致让北京这几天的交通异常拥堵的情况下,我,一个一穷二白的博士生无处送礼也无人送礼,还是每天一如既往的忙碌着。中秋将近,承蒙实验室和学校的慰问,实验室:两块月饼;学校:两块月饼,两个梨(据说),一个餐券。好久没吃鸡腿了,用学校的餐券狠狠吃了一顿鸡腿。就在吃鸡腿的时候还抓紧时间投了一篇写改改了写准备近两个月的文章。这就是我的节日福利。看着那么多人其乐融融的沉浸在送礼走访的节日气氛中,前线奋战的我们,却每逢佳节倍凄凉。
3118 次阅读|3 个评论
想起一件送礼的事情
scientister 2012-9-11 16:37
刚才看到议论教师节给老师送礼,老师该不该收。 我觉得,老师可以收学生的小礼物,但是对学生不能偏心,要一视同仁。这样的老师素质才高,才是好老师! 突然想起一件事情,说出来给大家知道。 我读研究生的时候,经常去外教宿舍走动,主要目的是为了多接触多练习口语,效果也很好。我的同伴曾经帮外教画素描,送老师电影票,等等,跟外教老师聊天等等更是常事,外教也很欢迎我们。我们是诚恳去交流和学习的哈,所以他们也很乐于接待我们。 有一次,记不清我们是去外教宿舍做了什么,当时有一位老外教师没有在场,晚上他在另外一个老外的陪同下,摸到了我们宿舍的门口,来答谢我们的好意,让我尴尬的事情是,外教老师拿来半包饼干,那种散装的纸袋包装的饼干(这种纸袋现在似乎很少见了),作为礼物来送给我。我心理难以接受。我觉得他太草率,不尊重我,也坚决不肯接受。虽然语气很温和很客气,但是坚持没有受他的礼物。 老外走了之后,一个同学跟我说,老外是诚恳来致谢和送礼的,我应该承受人家的好意,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文化,送人吃剩的饼干也是可行的,不算无理。我却不这样认为,觉得他过分随性。虽然我不了解西方的文化。但是,这样一来,我自己还是有点纠结,一直到今天。 现在说给大家听,与大家分享,请大家告知我西方的礼节,希望有机会解除我的纠结。 呵呵。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77 次阅读|0 个评论
送礼之趣味
wyc 2012-8-25 09:34
送礼之趣味
我认识一位中科院的古生物学家, 他经常要出席一些国际会议, 有时还是会议主持人, 处在很显眼的位置, 故有机会结交一些同行中旳国际顶尖人物。 为了增进相互友谊, 赠送本人专著或留影都是好办法。 有时亦带一些玻璃魚和貝雕等, 可是这些工艺品都不好拿。 据说 他夫人给想了一个好办法, 准备一些精致的很小的手饰盒, 里面放上一块很小很小的“石头”(当然这不是马路上捡来的,也不是外星球上的捕获物,恕我不能尽言)。 价亷、物美、情意深!尤其是携带方便。 我的孩子们, 多次出国带的亦是我的书法, 大家都不胜高兴。 今天, 我在歺巾纸上 又有一些新甞试, 效果颇佳。 敬请回眸一瞥。
个人分类: 未分类|285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送礼办事,京不如沪,沪不如哥
热度 3 xuyingxiao 2012-6-5 20:45
一件该办的事因为自己的疏忽过期了还没去办,很快提醒的邮件发来了,过一段时间又被提醒了一下,于是赶紧补办掉。是我的错,补办好后把相关信息邮件发过去,搞定。这是在老美的哥城。 一件该办的事因为耗资巨大远远超过收入水平没去办,环顾周围,往年很多人没办这事也不影响啊,于是我也没去办。结果这次影响大了,导致另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没法办。是我的错,赶紧找领导A通融,充分发挥写论文时寻找创新点的精神,强调情况的特殊性。眼看着截止日期都已经过去了,领导A终于同意把几个类似特殊情况的材料上报给更大的领导B来定夺。赶紧想法子去找领导B沟通,电话预约,结果弄出一个乌龙事件。原来领导B的预约电话是个信访电话,没见到领导B,反而得罪了领导A。还好领导A已经知道俺的为人,知道俺是无心之过,在俺意识到问题去赔罪之前没对俺报复,反而是帮俺说话,终于搞定整件事。之前与领导AB都没打过任何交道,整个过程中,没花一分钱送礼,和领导A只见了三次面,但打了无数电话。和领导B没有任何形式的直接沟通,上帝保佑,事情还是办成了。唯一不足是三天两头去沟通太消耗时间精力,元气大伤。这是在上海。 一件该办的事情因为某部门的误导少了一个形式化的步骤,是我的小错及部门ABCD的大错,赶紧去补办,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材料齐全,但各个部门互相推诿竟然补办不了。部门A说:别理它,因为这点事而巨额罚款,之前还从来没有先例。但这先例硬是降临到我的头上,折腾了半年多,硬是搞不定,尚在漫漫上访找大领导的途中。这是在北京。 所以说,京不如沪,沪不如哥。不过俺算是幸运的,比起很多人更大的事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搞了23年还搞不定,俺已经很幸运了。
个人分类: 生活|2827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国送礼渊源
tarimriver 2012-5-6 19:07
中国人最将就礼尚往来,看望亲友往往要带着一定的礼物,俗话说,送入玫瑰,手有余香。如果要办事情,尤其是不好办的事情,则更要送礼。 送礼这一习俗起源何时?这与孔子有关,当然不是孔子送礼,而是有人给孔子送礼。 周景王十三年,即鲁昭公九年 ( 公元前 533 年 ) ,孔子十九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为孔子生下一子。孔子当时是管理仓库的委吏,得到鲁昭公赏识。鲁昭公派人送来一条大鲤鱼,表示祝贺。孔子以国君亲自赐物为莫大的荣幸,因此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大家纷纷效仿,当然,国王郡主送给下属的礼物叫赏赐,下属给领导送东西或钱财才叫送礼,平辈朋友之间叫送礼物,差别不太大。 今天在山东等地逢年过节还时兴买鲤鱼送人。
3465 次阅读|0 个评论
送礼的理由
xuxiujiang 2012-1-12 15:54
年根底下又到了走关系的旺季。各种地方机构都要派人到京城沟通关系 , 联络感情。除了吃吃喝喝外 , 赠送礼金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则。过年的份子钱到底是多少 , 并无统一的标准。各送礼单位只能私下打听。规格水平相差不大。 交纳 这份礼金 不要指望能带来什么回报 , 主要是避免上级猜忌 , 在今后的工作中找小脚。事实上强势人物通过礼金衡量的下级对上级是否尊重 , 你送多少钱 , 上级不一定有很深的印象 , 但你不送礼 , 上级肯定记得住 , 并找你麻烦。
23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不要把教师节搞成“声讨教师的节日”
dongzg101 2011-9-14 05:22
不要把教师节搞成“声讨教师的节日” 2011年09月12日 11:39 来源: 红网 作者: 华阳杨 38 人参与 6 条评论 打印 转发 红网PK: 教师节送礼的怪现状是不是家长惯出来的 大部分人要求教师把职业当成事业,而一些教师则仅仅将其看做职业。这可能就是“业外”和“业内”的两种不同看法。 为己,教师工作就是一个谋生的手段;为人,教师工作是教书育人、塑造人格的事业。没有“为己”的基础而强调“为人”是不现实的,只“为己”而不“为人”是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的。所以,对教师来说,师德显得尤为重要。 向学生家长索要财物、利用学生家长的关系给自己办事等丧失师德的教师不值得尊重,该被骂。不过,不能用这部分教师的丑态覆盖所有教师的形象——这对大部分乡镇级以下的教师不公平,也对大部分城市里的非“名校”教师不公平——而这部分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9成以上。 为什么有的大学生宁愿在北上广做“ 蚁族 ”也不愿回到偏远的家乡做一名乡村教师?当前,有多少大学毕业生选择职业时(假使有较充分的选择余地的话),把做教师放在首位?有多少家长在家庭条件不错、子女学习不错的情况下,指导子女填报高考志愿时,愿意让子女填报师范类院校? 并非要指责以上做选择的人——任何于己、于人无害的选择都应该得到尊重,这么说,只是希望社会对教师这个群体能多一点理解和包容。 可以谴责种有毒水果的果农,但不可把谴责扩展到所有的农民;可以谴责为毒作坊效力的工人,但不可把谴责扩展到所有的农民工——为什么不对教师如此? 近几年,每年的教师节前后几天几乎都成了声讨教师的时段。除却有些声讨、谴责师德的声音外,有些完全属于无理取闹,甚至表现出对教师这个群体的敌视态度。 许多行业在师傅带徒弟的时候,可能会有“留一手”的现象(指师傅不把本领完全教给徒弟)。据我观察,教师教学生一般不会出现这种现象;我相信,大部分教师教学生总是抱着“唯恐学生不会”的心态——仅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就不应该敌视教师。 因职业的特殊性,多接受舆论监督很有必要——但这种监督不应有倾向性的情绪发泄,这对教师太不公平。 相关新闻: · 北京关爱农村教师破解师资均衡化难题 北京道路交通流量呈现节日特点 蒙古国举办匈奴帝国展览纪念多个历史性节日 白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1199 次阅读|2 个评论
老外的AA制vs中国人的“秋后算账”
qpzeng 2010-11-6 18:29
外国人不喜欢在金钱上跟人发生纠葛,而是喜欢当面算清, 今日事今日毕 ,不 拖泥带水 ,也不欠谁的人情,即推崇所谓 AA制 ,我曾经以为老外都是斤斤计较的 小鸡肚肠子 ,在我中华豪杰的 江湖义气 面前显得异常渺小! 有一次,一个外教的父母从美国远道来访,选择在我家的小餐馆里聚餐,席间那位父亲自掏腰包买了瓶可乐,但不见他为老婆和儿子各买一罐,连问都没有问一句!当时在我这个中国人看来,这种做法似乎有点不尽人情!可是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却又觉得无可厚非,也许那位父亲不想将自己的意志(喝饮料)强加给老婆和儿子!如果他们开口表达了自己的意愿,父亲不会舍不得出钱吧?我推测! 还有一次,一位中国朋友请我吃饭,同时还邀请了两位俄罗斯朋友。吃完饭后,那一男一女口中念念有词,又是掰手指,又是小声嘀咕,后来竟然捧出一大堆硬币推给我的中国朋友。令我诧异的是,朋友毫不推辞地笑纳了!真佩服这位同胞,大概在国外呆久了,竟然如此多见不怪!不过,我倒是厚着脸皮,没搞那种当面算清的时髦把戏,白吃! 中国人就不同了!你跟他算账?那你是看不起他,他甚至认为你是在羞辱他!不信,你那天跟朋友吃完饭掏钱出来试试?!中国人不搞没面子的 当面结账 ,而崇尚大家都有面子的 秋后算账 。这餐我请你,下餐你请我!说白了,中国人讲人情是有条件的,今天我给了你面子,明天你就要给我面子,这叫 来而无往非礼也 !今天不跟你算账,但总惦记着你什么时候还我这个人情。你在期待的日子里还清了人情,大家就一团和气,觉得你还是 懂味 够朋友的!要是你赖着不还,大家也许从此就没了交情,甚至老死不相往来。由此看来,中国人算账比任何人都明白,而且不还债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软 ,由此会生出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纠葛来。从小到芝麻大的事情来说吧,在博客圈子里,你这次推荐了我的博文,我下次出于人情碍于面子就要推荐你的博文,不管你的博文有没有可读性及启发意义,因此自然而然地就抱团形成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 小宗派 。若是亲戚朋友家娶媳妇、嫁女儿、结婚生子、红白喜事,中国人是一定要送钱的。我们家乡是全数收下,并一笔一笔地记在本子上,以便下次如数归还。呵呵,若是不还,你试试看!涉及到钱,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本帐!不过,广东人的习俗不同,你给他送几百、几千,他们也只象征性地收取几十,其余都会给你退回!同时,广东人也不大愿意借钱给你! 要往大里说的话,如今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像官场一样到处充斥着厚黑学和潜规则!如果 今年申请课题你为我说了好话,明年我就要为你的课题说好话,不管你的课题是不是有研究价值,这样就出现了总是圈内那几个人 轮流坐庄 的怪现象。还有评奖啊,晋升啊,查弊啊,凡是涉及到个人或小集体利益的事,都有权钱交易、官官相护的现象发生,而且屡禁不止!这大概算是中国人群中独特的 社交生态 吧!不知是否与中国人在金钱往来上故意 拖泥带水 实则 心知肚明 、 斤斤计较 的习俗有关呢? 朋友,如此看来,究竟是AA制好呢?还是秋后算账好?
个人分类: 生活杂感|5709 次阅读|15 个评论
论语心得(6):为什么孔子收学生的礼
zhengyongjun 2010-9-11 07:57
又是一年教师节。电视上那对卡通老人天天蹦跶着唱“今年过节不收礼,不收礼呀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中国人向来讲究礼尚往来,过节岂能不送礼。或许是因为自己学问浅,教书育人水平低,德薄望轻,今年的教师节,除了收到几个学生的节日祝福短信,再没有见到其他的礼物。 古今中外,教师的地位一向被吹捧得很高。古语有“天地君亲师”一说,教师地位排序只在天地君亲之后,其地位尊崇,可想而知。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教师学问固然应当足以传道授业,道德亦应为社会之表率。而既然以道德表率来要求教师,就不免以高于常人的道德标准来要求教师。正因为如此,教师节要不要给教师送礼,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突然变得复杂起来,引得网上一片热议。 教师节送礼之风始于孔子。《论语·述而》中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翻成曲阜大白话就是:“只要给俺送十条咸猪肉,俺就收他做徒弟啦。”《现代汉语辞典》中解释:“脩”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旧时送给老师的酬金”,组词“束脩”;二是同“修”。并没出现“束修”这种写法。束修——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名曰“束修”。早在孔子的时候已经实行。学费即是“束修数条”,束修就是咸猪肉,后来基本上就是拜师费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学费。唐代学校中仍采用束修之礼并同国家明确规定,不过礼物的轻重,随学校的性质而有差别。教师在接受此项礼物时,还须奉行相当的礼节。束修的致送,表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 朱熹认为“束修其至薄者”,意思是这“十条腊肉”不算什么厚礼。一条束脩大约一公斤,十条束脩十公斤。孔子时代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比较高,但弟子们差不多都是农民,家里养猪自制腊肉应该是不成问题的。按一头猪可以出一百公斤腊肉算,农民交纳给孔子的学费是一头猪的十分之一。对于家境贫寒的子弟来说,一头猪可能就是全家一年很大的一笔收入,估计应该占到全家收入的二分之一(另一半来自庄稼的收入)。合计来算,十条束脩应该是全家年收入的二十分之一。有报道说,2005年我国农民人均年收入为3200元。二十分之一,应为160元。也就是说,现代农民家庭如果要到孔子那里去上学,要交纳160元的学费。160元购买现代腊肉,可以买五公斤。大约相当于“束修”的一半。因为恩格尔系数降低,虽然只有一半,但是也许符合当时的实际。另一种计算方法,就是按现代十公斤腊肉的价格计算。这样就要占到农民人均收入的十分之一,为320元。 宋真宗时,讲筵说到这十条腊肉,云:‘圣人教人也要钱’。”一句话“圣人教人也要钱”,当年“批林批孔”时,这十条腊肉成了孔夫子的一个罪状。“批林批孔”的大字报炮轰说他一边嘴里说有教无类,一边却公开宣称要收礼,嫌贫爱富,是个伪君子。 当年,孔子办的不是官学,是私学,实际就是个“红白理事礼仪培训学校”,教授一些民间红白理事方面的礼仪,跟现在郭德纲的德云社、赵本山的本山艺术学院相似。孔子一方面向弟子们传授一些民间礼仪方面的知识和技艺,边学边练,也领着弟子们参与一些红白理事商业演出活动。他的培训学校按今天的标准划分,属于私立学校、民办学校。办学既没有政府财政拨款,也没有“希望工程”。孔子出身破落贵族家庭,经济不宽裕,日子过得很紧巴,收点学费也是天经地义。假如春秋时代有教师节的话,象孔子他老人家这样的私立学校,要想有一个好的办学环境,一定是要到鲁国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去送礼,意思意思滴。当然,送的礼物就不只是十条腊肉啦。
个人分类: 舞文弄墨|1075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调查:您认为教师节是否应该送礼?
xupeiyang 2010-9-10 12:37
http://news.sina.com.cn/s/sd/2010-09-10/123421078134.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0日12:34 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   今天是教师节,教育部发出倡议,倡议教师节不收礼,也有很多老师对此响应,但是还是有很多学生家长表示要在教师节向老师送礼,因为他们担心不送礼会导致自己孩子在学校里被老师歧视。那么你认为教师节该不该给老师送礼?你认为什么是给老师最好的礼物?教师节你又什么话要跟老师说?我们欢迎你的参与。    【 我要留言 】 欢迎参与调查 您认为教师节是否该向老师送礼物 该送。为表达对老师的尊敬。 不该送。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职责。 很难说。 如果送礼是因为什么 想让老师多照顾一下自己的孩子。 大家都在送,不送怕自己孩子吃亏。 送礼表示对老师的谢意。 如果送礼,你认为礼物的价格多少比较合适 100元内 100-300元 300-500元 500元以上 你认为什么是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购物卡、现金、礼券 自制小礼物 首饰、服装或日用品 孩子表现好就是最好的礼物 您认为教师节该不该送礼 显示: 表格 饼状 柱图 用户分析 我要投票 您认为教师节是否该向老师送礼物 序号 选项 比例 用户分析 1 该送。为表达对老师的尊敬。 42.9% 2 不该送。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职责。 42.9% 3 很难说。 14.3% 如果送礼是因为什么 序号 选项 比例 用户分析 1 大家都在送,不送怕自己孩子吃亏。 50.0% 2 想让老师多照顾一下自己的孩子。 33.3% 3 送礼表示对老师的谢意。 16.7% 如果送礼,你认为礼物的价格多少比较合适 序号 选项 比例 用户分析 1 300-500元 57.1% 2 500元以上 14.3% 3 100-300元 14.3% 4 100元内 14.3% 你认为什么是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序号 选项 比例 用户分析 1 购物卡、现金、礼券 42.9% 2 自制小礼物 42.9% 3 孩子表现好就是最好的礼物 14.3% 4 首饰、服装或日用品 0% 您认为教师节是否该向老师送礼物 序号 选项 图示 1 该送。为表达对老师的尊敬。 2 不该送。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职责。 3 很难说。 var myChart_bing_1 = new FusionCharts("http://www.sinaimg.cn/dy/fusioncharts/v3/flash/Pie3D.swf?PBarLoadingText=Loading&XMLLoadingText=Loading&ParsingDataText=Loading", "myChartId_bing_", " 450", "150", "0", "0"); myChart_bing_1.addParam('wmode','transparent'); myChart_bing_1.setDataXML(" "); myChart_bing_1.render("chartdiv_bing_1"); 如果送礼是因为什么 序号 选项 图示 1 大家都在送,不送怕自己孩子吃亏。 2 想让老师多照顾一下自己的孩子。 3 送礼表示对老师的谢意。 var myChart_bing_2 = new FusionCharts("http://www.sinaimg.cn/dy/fusioncharts/v3/flash/Pie3D.swf?PBarLoadingText=Loading&XMLLoadingText=Loading&ParsingDataText=Loading", "myChartId_bing_", " 450", "150", "0", "0"); myChart_bing_2.addParam('wmode','transparent'); myChart_bing_2.setDataXML(" "); myChart_bing_2.render("chartdiv_bing_2"); 如果送礼,你认为礼物的价格多少比较合适 图示 var myChart_bing_3 = new FusionCharts("http://www.sinaimg.cn/dy/fusioncharts/v3/flash/Pie3D.swf?PBarLoadingText=Loading&XMLLoadingText=Loading&ParsingDataText=Loading", "myChartId_bing_", " 730", "200", "0", "0"); myChart_bing_3.addParam('wmode','transparent'); myChart_bing_3.setDataXML(" "); myChart_bing_3.render("chartdiv_bing_3"); 你认为什么是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序号 选项 图示 1 购物卡、现金、礼券 2 自制小礼物 3 孩子表现好就是最好的礼物 4 首饰、服装或日用品 var myChart_bing_4 = new FusionCharts("http://www.sinaimg.cn/dy/fusioncharts/v3/flash/Pie3D.swf?PBarLoadingText=Loading&XMLLoadingText=Loading&ParsingDataText=Loading", "myChartId_bing_", " 450", "200", "0", "0"); myChart_bing_4.addParam('wmode','transparent'); myChart_bing_4.setDataXML(" "); myChart_bing_4.render("chartdiv_bing_4"); 您认为教师节是否该向老师送礼物 序号 选项 图示 1 该送。为表达对老师的尊敬。 2 不该送。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职责。 3 很难说。 比例 选项 var myChart_zhu_1 = new FusionCharts("http://www.sinaimg.cn/dy/fusioncharts/v3/flash/Column3D.swf?PBarLoadingText=Loading&XMLLoadingText=Loading&ParsingDataText=Loading", "myChartId_zhu_1", "360", "150", "0", "0"); myChart_zhu_1.addParam('wmode','transparent'); myChart_zhu_1.setDataXML(" "); myChart_zhu_1.render("chartdiv_zhu_1"); 如果送礼是因为什么 序号 选项 图示 1 大家都在送,不送怕自己孩子吃亏。 2 想让老师多照顾一下自己的孩子。 3 送礼表示对老师的谢意。 比例 选项 var myChart_zhu_2 = new FusionCharts("http://www.sinaimg.cn/dy/fusioncharts/v3/flash/Column3D.swf?PBarLoadingText=Loading&XMLLoadingText=Loading&ParsingDataText=Loading", "myChartId_zhu_2", "360", "150", "0", "0"); myChart_zhu_2.addParam('wmode','transparent'); myChart_zhu_2.setDataXML(" "); myChart_zhu_2.render("chartdiv_zhu_2"); 如果送礼,你认为礼物的价格多少比较合适 序号 选项 图示 1 300-500元 2 500元以上 3 100-300元 4 100元内 比例 选项 var myChart_zhu_3 = new FusionCharts("http://www.sinaimg.cn/dy/fusioncharts/v3/flash/Column3D.swf?PBarLoadingText=Loading&XMLLoadingText=Loading&ParsingDataText=Loading", "myChartId_zhu_3", "360", "200", "0", "0"); myChart_zhu_3.addParam('wmode','transparent'); myChart_zhu_3.setDataXML(" "); myChart_zhu_3.render("chartdiv_zhu_3"); 你认为什么是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序号 选项 图示 1 购物卡、现金、礼券 2 自制小礼物 3 孩子表现好就是最好的礼物 4 首饰、服装或日用品 比例 选项 var myChart_zhu_4 = new FusionCharts("http://www.sinaimg.cn/dy/fusioncharts/v3/flash/Column3D.swf?PBarLoadingText=Loading&XMLLoadingText=Loading&ParsingDataText=Loading", "myChartId_zhu_4", "360", "200", "0", "0"); myChart_zhu_4.addParam('wmode','transparent'); myChart_zhu_4.setDataXML(" "); myChart_zhu_4.render("chartdiv_zhu_4"); 调查状态:进行中,当前时间:2010-09-10 12:39:02 刷新 分享 打印 下载 转发至微博
个人分类: 教育问题|23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女童读三年幼儿园 父母给老师送礼近三万
xupeiyang 2010-9-10 10:33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0日10:30 荆楚网   荆楚网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何辉)今天是教师节,在汉口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胡柳(化名)却与丈夫发生争吵,吵架的内容是要不要给女儿幼儿园的老师送礼。胡柳表示要送,而且要送贵重点,丈夫却认为没必要。   送礼求特别照顾   其实我也不想送,但别的家长都在送,我们不送肯定不好。胡柳坚信一句老话:老师收了礼,至少不会对女儿不照顾。   两年前,胡柳女儿满三岁,先送到胡柳所在集团办的公立幼儿园。入园不久,女儿一次回家无意间说起:今天虎子的妈妈给老师送了蛮大一瓶洗发水,虎子可神气了。   从那之后,胡柳意识到,别人都在给老师送礼,自己如果不送,老师会不会对女儿另眼相看?别的且不说,女儿吃饭挑食,在家时我们督促她要吃两碗饭。到幼儿园后若女儿只吃了一碗就说吃饱了,老师不特别照顾不督促她吃饭怎么办?   那年的中秋节,胡柳就拿着价值800元的月饼票走进幼儿园,给园长、老师、辅导员等4名老师送礼,拜托对女儿多照顾一点,特别是生活上。   民办幼儿园也靠关系   自从送礼后,胡柳发现女儿在生活上已经不用担心了,但在幼儿园举办的很多节目中,女儿上台表演的机会却不多。再次送礼后,一位老师私下透露,因是集团内部幼儿园,有很多高干子女要照顾,他们即使不送礼老师们心里都有数。   胡柳只得将女儿转到家附近一所民办幼儿园,希望能让女儿多学一点东西。但胡柳发现,民办园也要送礼。   幼儿园分为大班、中班和小班,本来是按年龄来分班,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多关系要走的。胡柳先将女儿送到中班,发现中班更多的只是在玩,而大班更多的是为了与上学衔接的教学。就在大班里,胡柳发现有一些年龄只有三四岁的小孩。   为不让女儿输在起跑线上,胡柳又给四位老师一人送一张500元的超市购物卡,将女儿转到大班学文化课及音乐、美术等兴趣班。   送礼三年花费近三万   民办园的老师很负责,胡柳觉得应该对老师表示感谢,在教师节、中秋节、国庆、元旦、春节等节日里,都会给老师送礼,有时是购物卡,有时是工艺品,有时直接送红包。   胡柳夫妇的工资并不太高,只能算普通白领,平时都有记账。在她的账本里,从三年前给幼儿园老师送的第一份礼算起,到现在已支出2.8万元。   今年又快到中秋节,胡柳打听到,女儿所在的幼儿园,对口是武汉市一所重点小学,每年幼儿园里都有几个保送名额能直接进那所小学。   为能捞到保送名额,胡柳决定再送大礼,但这次爱人并不同意,认为家里经济也不是很宽裕,再送多了也送不起。   胡柳也很矛盾,像这样的送礼,从洗发水开始送起,慢慢档次逐步提高,从化妆品到购物卡,从礼品到红包,送完幼儿园送小学,送完小学再送初中,何时才是个头呢?
个人分类: 教育问题|19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给老师送礼——“投其所好”
wangxh 2009-11-27 12:56
昨天来了一个7月份刚毕业的本科生,送我一个喝水杯铁路文工团某演出队到他们那里演出赠送的纪念品学生说有意义,不花钱,我说非常好,非常感谢,就喜欢不花钱儿的礼物!。其实我说的是上学期间,学生不挣钱,花钱买的礼物,无论多么便宜,拒收!上班挣钱之后,哈哈,一律笑纳。 师生一场,学生给老师送点礼物,很正常。学生给老师送礼物送的不仅仅是礼物,更是一份情谊,一份感激之情,一份勿忘师恩之情,真正的老师是不会关注礼物的价钱的,但会琢磨礼物之外的东西这学生,咋想的呢,送这个礼物? 我觉得,学生送老师礼物,最好的就是投其所好最重要的包含了学生对老师的了解, 一个不了解老师生活方面的学生,是不会真正理解老师的教育与引导的 。当然许多老师的爱好比较特殊,可能费很大劲儿也琢磨不出来。哈哈,要注意啦,人总是有 好(ho)点 的!比如我的两位恩师硕导和博导,爱好非常明显而常见,前者爱香烟,后者爱美酒,所以只要回老家,回来就送家乡的香烟与美酒,两位老先生总是乐呵呵地说你们家乡的烟儿/酒儿不错呀,挺贵吧?回先生,不..贵..却生生的说。【不知道老人家要是知道了烟儿只有四五十块,酒儿只有三十块左右会作何感想?】 同学们给 亲老师(亲自指导做论文的老师) 送礼物时一定要想一想,否则效果不好,很可能还花很多钱儿买不到好。今年教师节就收到一份 非常不可心 的礼物。不是不高兴,老师没有挑学生理的,但确实不合适啊。几个同学商量给鄙人与贱内买了保暖内衣,虽然教育一顿不应该买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啊、对老师最大的尊重就是好好做论文、长本事啊等等,但礼物还是要收下的,否则太伤学生自尊心。让爱人到商店一查看价格,一个学生平均二三百块呢,趁60周年国庆发点儿补助还了人情。但是衣服真的不合适,我的小了,立马送给了岳父大人;贱内的又短又土气,送给岳母又太长太瘦,只好闲置了...... 几年前,两个本科生毕业时送来一瓶香水,差点把我笑死!笑过之后多心了,因为有一位是女学生。当时想啊,学生是不是嗅出我身上的臭味道呢?应该不是吧,平时自觉挺为人师表、没有不修边幅的啊!过了几年我才好意思问那个男学生为什么送香水,说是实在不知道送点什么,既想特别点儿的,又能让老师印象深刻。是印象深刻,几年了,香水瓶还在,鄙人一次都没用,现在香没了,只剩下水了。 鄙人的两个嗜好,大多数学生很容易掌握一是喜欢盆景和不开花的花草,一是喜欢喝茶。多年来,办公室、实验室、家里的花已经放不下了,既不舍得给人,又不敢养死,所以有时候挺愁的;茶杯也有数十个了,学生送的时候很是很高兴,这就是本文开始那个学生送茶杯的缘由。另外送茶叶的,基本不会留下什么痕迹,品过之后,只有情谊留着心里,其它的Gone with the water! 送一个比较永久性的礼物,老师应该会记住的。十多年前,一个学生送一个烟灰缸(那时年少轻狂,经常与学生一起抽烟),虽然绝烟已经多年,但此缸一直留着,包括其中搬过两次家,爱人总是说上一句这是学生送你的,不能扔了!
个人分类: 社会|9718 次阅读|1 个评论
送礼三原则
yyzhao 2009-5-15 22:26
贝教授整理他的办公室,发现几瓶中国白酒,问我要不要,我当仁不让,乐滋滋地拎回家了。这些酒都是中国学生送给贝教授的,两瓶茅台,一瓶台湾金门烧酒,都是好东西,可惜贝教授享受不了。 我也偶尔会收到学生的一点小礼物。有一个学生顺利毕业了,给我送了一瓶酒,我心里感觉暖洋洋的,说明他还记得我对他学业上的关照。一般来说,一包茶叶,一袋饼干,我都会笑纳。也有不少时候,学生礼物有点贵重,而我又要考核该学生,这就使我很为难。 交换礼物是每一个社会都有的一种普遍现象,但送礼的方式与多寡却与当地文化有关。如果你到西方来学习或者访问,应该怎么做呢? 有一次听广播,有位嘉宾总结了她送礼的三条原则。一、礼品不宜很贵重。二、礼品可以食用。三、要在获得对方帮助之后才送,而不是求人之前就送。 其实,基于工作关系,完全没有必要互送礼物。如果同事或者老师对你有较大的帮助,送一点小礼物,表达一点感激之情,也是人之常情。 价菲、可食、事后这三项原则我看还是满在理的。
个人分类: 杂议|372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6: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