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半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flysky97 2020-6-24 00:33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半夏已过,中秋将至, 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转眼就是多半年,感觉在封闭的时光中,自己快要颓废了……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2020年1月12日…… 我们以为,这只是又一年很平常的开始 ——那是我们春节前最后一次课后的小聚…… 最后一课后小聚,分别时当是与大家道别,只说来年再见,各自安好! 却不曾想,转眼已是近半年…… 大家用文字和影像、声音,记录了一段历史! 我们不知道的是——再相聚时已将是数月之后…… 同学们在想——如果没有这场疫情,此刻,我们应该已经可以结业了! 可是,原本平淡的生活中,因为肉眼看不见的病毒,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 终于,我们感觉到——我们见证了不平凡的历史! 可是未来会如何? 我们依然,毫无所知! 其实生命是一次充满变化的单程之旅, 看上去日复一日、千篇一律,实则变 来 化无常,你不走下去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的一切! 就像那句台词里说的:“ 人生就像一盒 各式各样的 巧克力 , 你永远不 知道下一块将会是哪种口味……” 人生的每一刻你都无法预测,无论你现在是幸福还是悲伤,巧克力的味道需要你尝一尝才知道,生活需要你亲自体验一下才知道结果。 ——是的,每一段历史都独一无二,也许有重复,但是绝不会相同! 整个历史的进程, 你不仅是见证者,也一定是亲历者或参与者! 小时候我们词不达意,长大了我们言不由衷 有一种人 愈是在风雨如晦的时候心灵愈是宁静 他能穿透所有的 混乱与颠倒找到最核心的价值然后就笃定地坚持 ——钱穆 摘自哈佛大学重磅论文:新冠病毒对人类未来影响巨大! 潘多拉的盒子打开,疫情在全世界蔓延,不是一年、两年, 而是五年、十年,甚至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彼此间的隔离将成为常态,人与人之间日常的交际会显著减少,甚至传承了成百上千年的很多风俗习惯也会彻底消失,。 疫情期间,不同行业命运各不相同,有的抢抓机遇顺利上市,有的跑马圈地,扩大地盘,也有的深受重创,等待时机以图东山再起,有的已经是甚至苟延残喘,奄奄一息…… 有人闲得太久想上班,有人上班太累想离职…… 我们班里同学分布的行业有地产、金融(银行、投融资)、生物医疗、教育培训、通讯、IT、商业、游戏、娱乐、服务业…… 而半年过去,身边的朋友很多真得已经破茧成蝶,或者浴火重生…… 居然有两个从职场重新进了清华和北师大读博,或者人大读研的…… 是的,同样的时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付出,终究在秋天里有不同的收获…… 不知道大家过得怎样?有没有兴趣近期选一个晚上在线聊一聊? 聊聊疫情对大家各自的影响,现在的生活、未来的计划…… 有兴趣的同学举个手…… 这一段时间,估计很多人都会反思生命的意义——是的,究竟生活中的一切都是为了什么? 原来的挤公交、大小会议、无聊的聚餐都是为了什么? 人活着总是要追求些什么? 回头看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我们究竟站在金字塔的哪一层呢? 比如,实在无聊的时候,上上抖音——刷别人发的与自己发,似乎是完全完全不同的两个方面…… 发视频,有时候是为了自我存在感! 有时发作品不是要多少点赞和关注,也不为取悦谁,而是利用闲暇的碎片时间去丈量时光,记录世间的温度与美好,然后把喜欢的音乐配上自己拍的画面,定格这美好的一切。一颦一笑……岁月回眸处,都是珍贵。你若懂我,和我一起去欣赏世间的万物美好,多美好……♥ 发短视频好比写博客——发的人似乎既不希望所有人看不到,又希望某些时候,某些人,或者所有人能看到…… 亚里士多德说:游戏是劳作后的休息和消遣,本身不带有任何目的性的一种行为活动。辞海里说,游戏的基本特性是以直接获得快感(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愉悦)为主要目的。 但最为一针见血的说法还要数德国诗人席勒: “人类在生活中要受到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束缚,在这些束缚中就失去了理想和自由。于是人们利用剩余的精神创造一个自由的世界,它就是游戏。这种创造活动,产生于人类的本能”。 是的,游戏是一种本能,是一种摆脱现实束缚的手段,并且具有极强的娱乐性。用户玩游戏,其实就是在追求“快乐的良性刺激”的过程 我的签名是那首歌词——倘若我心中的山水,你眼中能看到,我便一步一莲花祈祷…… 曾经爱过吗? 那么多份感情,哪一份才是真的? 而错过的,究竟是岁月里的哪一段?哪一个人? 而看视频的人 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远不及生理健康。 已然是夏天 没有更新——无论怎样,可能都会让其他人不适…… 安静的街道,然而人们内心却是波涛汹涌…… 巨浪滔天…… 在面临生命威胁的同时,经济陷入衰退,人类心理也遭遇数十年来最大的危机…… 甚至有人预言,这次疫情的影响将超过人类历史上的“世界大战”…… 这个春天,人类有时间反思自己走过的路,反思人类未来的命运…… 可惜的是,疫情如野火蔓延之时,很多国家的政治家们首先却是想到的保护自身利益,甚至是向他国要求赔偿…… 今天,人类已经是一个整体,但是,因为人类的短见和自私,全球化的进程却陷入倒退的境地…… 如果没到尘埃落定,我们可能不会冷静下来思考……身在这场变故之中,大多只是茫然无措, 而于我,最多的是看到人性的丑恶之后的失望和厌恶…… 没有尘埃落定,反而是甚嚣尘上…… I am only able to look at nature through dirty curtains hanging before very dusty Windows. It's no pleasure looking through these any longer because nature is one thing that really must be experienced.——《安妮日记》 疫情一段时间的一个重要反思。过去至少40%的会议都是在浪费时间,为内部低效的信息流通方式和不过脑子的猪队友在埋单。 至少60%的出差都是在浪费时间,大部分事情你去不去其实屁影响也没有,只是跑过去刷个脸,互相找个安全感,刷个存在感。 至少80%的商务社交和公开会议都是在浪费时间,一群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看不清本质的人一起刷存在感,比谁更糊涂、更没脑子、更没安全感,相互感染,群体陶醉。 疫情让我们回归了事情运转的本质,结果反而更好了,内心也更踏实了。 世界像凶猛的洪水一样往前冲,我们无暇思考,无暇面对自己。我们总是急切地把所有半生不熟的想法发表到网上或者变成商品。难道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偏见或者商品吗?新冠病毒给人类带来了痛苦磨难和死亡,逼迫我们按下暂停键。幸存下来的人们,怎样才能从中懂得人的价值, 培养高尚的头脑和宽容的心?也许在这场疫情的寒冬之后,人类觉醒的春天就在不远处,终将到来! 在同辆巴士上,有人会被病毒传染,有人平安无事, 这是身体的免疫力 同样的封城隔离, 有人一年吃喝不愁,有人一星期就结据,这是财务的兔疫力样的灾难,有人阳光积极向上, 有人怨天尤人,甚至仇视他人,这是心理的免疫力 同样呆在家里,有人在读书, 学技能,运动,直播开会; 也有人睡觉,看电视,玩游戏, 这是价值的免疫力 这场天灾,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对所有人的身体, 阅历,认知,人性,良知,勇气,思想,灵 魂,价值观等, 都是一场赤裸裸的筛选... 要战胜意外与不幸, 我们最重要的是提升所有免疫力 《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是美国科普作家 蕾切尔·卡逊 创作的科普读物,该 书中,卡逊以生动而严肃的笔触,描写因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和肥料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最终给人类带来不堪重负的灾难,阐述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这些化学杀虫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 该书将近代污染对生态的影响透彻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给予人类强有力的警示。作者在书中对农业科学家的科学实践活动和政府的政策提出挑战,并号召人们迅速改变对自然世界的看法和观点,呼吁人们认真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另外,她记录了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直接推动了日后现代环保主义的发展。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新冠肺炎把人们关在了屋子里,从中国到全球,不分种族,不论身份。人类历史发展至今,终于在病毒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下面这个故事在疫情在家隔离初期已经传开了: 18 岁进入剑桥的牛顿, 深知想要在科学上有所建树,数学是必不可少的,便下定决心以自学的方式研习数学。 1665 年,正当牛顿全心沉浸于数学世界之时,瘟疫袭击了全英国,其中伦敦的疫情最为严重。在最高峰时,伦敦一周有 6000 人因瘟疫死亡。 1665 年夏天牛顿从剑桥大学回到故乡。 在此间漫步,演算,冥思,探索, 正是在这两年,他发明微积分、提出光学理论、探索引力的性质 …… 把所有的问题几乎都想通了。 牛顿在多年后写道: “1665 至 1666 年瘟疫盛行的时候正是我研究工作的黄金时期,我对数学的感觉胜于后来的任何一个时期”。 牛顿在故乡的时光,也被誉为牛顿的“奇迹岁月”。 —— 在今天的疫情当中,我们也有很多值得思考的。 1665年,由于英国爆发了黑死病,当时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的牛顿也必须回到家里进行自我隔离。而就在1665-1666的两年瘟疫期间,牛顿专心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的经历,为他此后在数学和哲学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那么这两年时间究竟为他日后的哪些工作奠定了基础呢? 微积分,万有引力,以及光学。 万有引力定律的意义自不必我多说。尽管万有引力定律真正被提出是在30年之后,但这两年瘟疫期间的准备工作并不能因此被否认,因为万有引力定律是在动力学系统上,相较于之前成果的一次系统上的质的飞跃。 而微积分在增加人类知识、提升人类认识世界能力这一维度上的意义之大,任何一个稍微有一点知识的人都没有办法否认。
个人分类: 人文|0 个评论
[转载]【爱情】【花开与你的半夏 (2014)】【中国大陆】
lcj2212916 2014-4-27 19:14
导演 : 刘宗伟 编剧 : 刘宗伟 / 张嘉祺 主演 : 郑艺博 / 杨洁 / 张嘉祺 / 汪素韵 / 闫源 / 谭欣璐 / 周彪 / 孙占祎 类型: 剧情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4-04-24 片长: 79分钟 又名: 花开 / Blooming Youth 2009年9月,喜欢音乐的大一新生郑艺博(郑艺博 饰)认识了同届女生夏紫(杨洁 饰),对她心生爱慕,在室友炮哥(张嘉祺 饰)、胖子(孙占祎 饰)、猴子(周彪 饰)的怂恿下,进行了啼笑皆非的追求之路,而夏紫却对学生会主席杜可凡(闫源 饰)心生好感,但在一次的偶然中发现杜可凡钱包中夹着一张和自己模样相似的女生照片,感觉到杜可凡并不喜欢自己,只是在寻找一个替代品。在夏紫生日的时候,郑艺博辛苦打工给夏紫买了生日礼物,令她感动不已,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同时夏紫的花痴闺蜜叶子(汪素韵 饰)也喜欢上了杜可凡,排斥着一直苦苦追求她的炮哥,后来杜可凡因为家族因素提前出国,临走前告诉了郑艺博钱包里面照片的秘密。伴随着大四来临,考研的、找工作的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而艺博仍然在酒吧卖唱做自己喜欢的事,夏紫因此和郑艺博产生矛盾,两人分手。   艺博也因此放弃了自己音乐的梦想,开始找工作,但却又处处碰壁。此时炮哥一直追求的叶子因放纵而意外怀孕,炮哥带着自己省吃俭用的钱陪她打胎,叶子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对待感情的幼稚和盲目。毕业到来,大家各自都有了自己未来的归宿,艺博仍旧没有着落,就在这个时候艺博突然接到了一个莫名的来电·····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3503466
12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大校园中半夏很多
antiscience 2009-6-10 17:11
北京大学校园中原来偶尔可见天南星科的半夏,现在竟然可见到成片生长的半夏。2000年四院中有几株半夏,我猜测是栽草坪不慎移来的。后来在静园草坪四周的小叶黄杨树墙下见到一些,在校医院口腔中心前圆柏树根处也见到几株。如今在北阁通向蔡元培先生塑像的小路上有许多。 要找到具体位置也非常容易,下图照片内含GPS数据,下载后查看属性就知道。用捷拍等软件+ Google Earth可以准确找出照片的拍摄地。误差有多大?不算大,俺土制的安装在D200上能将卫星数据直接写入照片的GPS与市场上出售的车载GPS一样精确,费用是市场价的1/7。不信的话可以亲自试一下。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72 次阅读|3 个评论
一个曾让我迷惑的植物——半夏
flly 2009-5-17 21:03
这个是上个星期见到的,当时就觉得好奇,居然只长一片叶子!!挖出来以后,有一个块茎。回来给一个网友看了,他也迷惑了,不过认为应该是百合科的,我就在百合科里面找啊找啊。直到今天,遇到一达人,看了一眼,说:半夏 疑惑中去翻书,原来半夏第一年只长一单叶。( Pinellia ternate ) 叶出自块茎顶端,叶柄长6~23厘米,在叶柄下部内侧生一白色珠芽;一年生的叶为单叶,卵状心形;2~3年后,叶为3小叶的复叶,小叶椭圆形至披针形,中间小叶较大,长5~8厘米,宽3~4厘米,两侧的较小,先端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光滑无毛。   肉穗花序顶生,花序梗常较叶柄长;佛焰苞绿色,长6~7厘米;花单性,无花被,雌雄同株;雄花着生在花序上部,白色,雄蕊密集成圆筒形,雌花着生于雄花的下部,绿色,两者相距5~8毫米;花序中轴先端附属物延伸呈鼠尾状,通常长7~10厘米,直立,伸出在佛焰苞外。 http://baike.baidu.com/view/29171.htm (此段描述与**植物志基本一致,我就不用抄了。) 真是学无止境啊!
个人分类: 植物|389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曾让我迷惑的植物——半夏
flly 2009-5-17 20:58
这个是上个星期见到的,当时就觉得好奇,居然只长一片叶子!!挖出来以后,有一个块茎。回来给一个网友看了,他也迷惑了,不过认为应该是百合科的,我就在百合科里面找啊找啊。直到今天,遇到一达人,看了一眼,说:半夏 疑惑中去翻书,原来半夏第一
个人分类: 植物|3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