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超级灾害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英国退欧将引爆金融危机:敲响超级灾害链的警钟
热度 1 杨学祥 2016-6-26 08:16
英国退欧将引爆金融危机:敲响超级灾害链的警钟 杨学祥 原油沥青贵金属大宗商品指导老师明熹霸金最近指出,英国退欧,由于之前的灾难性一致预期认为英国将留欧,结果公布后,全球金融市场被血洗,英镑暴跌 11% ,欧洲股市暴跌超过 10% ,欧洲的银行股崩盘,狂跌达 20% ,有的银行跌幅 30% ,这已经是崩溃了! 美国股市也狂跌,创下了 8 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全球股市也是暴跌,而这仅仅是开始,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就此爆发。 当前的金融市场暴跌,仅仅是开始,一场席卷欧洲的大金融危机不可避免爆发,现在仅仅处于金融危机的初期。 http://vfdgf.com/?a/160626000543480.html 经济危机与自然灾害如影随形: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经济景气循环的波动或循环,根据其周期的长短,现在公认的有下面四种类型: 1. 基钦循环( KitchinCycle ,短期循环) 3 至 4 年周期(与地球自转 3-4 年周期对应); 2. 朱格拉循环( JuglarCycle ,中期循环,主循环) 10 至 11 年周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 11 年周期对应); 3. 库茨涅兹循环( KuznetsCycle ,长期循环) 20 至 22 年周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 22 年周期对应); 4. 康德拉切夫循环( KondratieffCycle ,长期波动) 50 至 60 年周期和吉村循环 55 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和潮汐 50-70 年周期对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8734.html 我们在 2007 年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指出,近期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揭示了冷气候、台风、强潮汐、禽流感世界大流行和强震相互对应的规律和物理机制,对气候及其相关灾害的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 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 印尼地震海啸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 人们必须有所准备。 8 年的科研实践正在验证这一理论预测。 2016-2020 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我们称之为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三张表预示超级灾害链必然到来: 表 1 股市崩盘和气象灾害 年份 经济事件 气象灾害 1973 石油危机 / 股市崩盘 1972-1973 年超级厄尔尼诺 1980 美国经济衰退 1979-1980 年弱厄尔尼诺 1987 股市崩盘 1986-1987 年厄尔尼诺 1994 债市危机 1993-1995 年厄尔尼诺 ( 1997 亚洲金融风暴 1997-1998 年超级厄尔尼诺) 2001 9.11 事件 / 股市崩盘 1999-2001 年超级拉尼娜 2002 年厄尔尼诺 2008 次贷危机 / 股市崩盘 2007 年强拉尼娜, 2009 年厄尔尼诺 2015 金融危机 / 股市崩盘? 2015-2016 年超级厄尔尼诺 注:黑体字是笔者后加的,表明 3-4 年、 7 年周期同时存在。 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825/13931633_0.shtml 表 2 拉马德雷和世界经济长波的对应关系 时 期 1890-1924 192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30 2030-2050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时 期 1890-1913 1914-1944 1945-1973 1974-1995 1996-2020 2021-2050 世界经济长波 第三上升期 第三下降期 第四上升期 第四下降期 第五上升期 第五下降期 关键事件 两次世界大战 91 年苏联解体 欧盟解体? 关键时间 1913 30 年代大萧条 70 年代石油危机 2013 20 年代超级灾害链 注: 1914 年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 10 年结束世界经济长波第三上升期; 2013 年与 1913 年的位置相同,都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和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时期,如果爆发战争,也会提前结束世界经济长波第五上升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873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521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90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4685.html 关注经济危机客观周期。关注大国的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0938.html 全球金融危机“七年之痒”显然是基钦循环( KitchinCycle ,短期循环) 3 至 4 年周期(与地球自转 3-4 年周期对应)的公倍周期,两个周期为 6-8 年,形成一个约 7 年的整数周期。 我们的研究表明,太阳黑子具有 11 和 22 年周期,在太阳黑子循环和气候效应之间存在着关联。太阳黑子极小期的平均周期为 11 年,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的平均周期为 200 年。近 20 年的研究发现,潮汐极大期、地震火山活动频发期、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全球低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6 次时间的一一对应表明其相关性和处于同一激发机制(见表 3 )。 表 3 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强潮汐和低温期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时间(年) 坏天 时代 潮汐极大年时间 火山活跃时间 全球 气温 欧特 1040-1080 1010-1110 1062 ?? 低温 沃尔夫 1280-1350 1165-1360 1264 1275-1300 小冰期 史玻勒 1450-1550 1420-1525 1425 1440-1460 1470-1490 小冰期 蒙德 1640-1720 1600-1725 1629 1640-1680 小冰期 道尔顿 1790-1830 1790-1915 1770 1810-1820 小冰期 21 世纪 2007- ?? 1997- ?? 1974 1980-?? 次小冰期 多因素叠加是小冰期发生的根本原因。导致 15-17 世纪小冰期和 2020 年“次小冰期”出现的原因有五: 其一、处于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太阳将进入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 2020 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 17 世纪以来从未出现。目前处于 200 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 其二、处于全球强震频发时期 2002 年郭增建提出 “ 深海巨震降温说 ” :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范围内的 Ms 8.5 级和大于 Ms 8.5 级的海震。郭增建等人指出, 9 级和 9 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 20 世纪 4 场最强的特大地震在很短的时间内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沿海地区: 1952 年堪察加地震, 1957 年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地震, 1960 年智利地震, 1964 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地震,与 50-70 年代低温期相对应。 其三、处于全球火山活动频繁时期 现代火山活动有明显致冷的记录:小冰期对应强火山活动,小气候最适期对应弱火山活动。因为火山灰和二氧化硫等火山喷发物到达平流层后,较小的气溶胶可在数月内传播到全球,并可在平流层内持续漂浮 1~3 年,使太阳直接辐射减弱,造成大气降温 。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火山喷发导致了 “ 小冰期 ” 的到来。研究报告称, 1275 年到 1300 年之间,热带地区经历过四次大规模火山喷发,喷发出来的大量硫酸盐颗粒进入大气层上空反射了太阳辐射,使地球气温降低; 1430 年到 1450 年,也发生了一轮大规模火山喷发,与地震活动一样,火山喷发与气候冷暖变化导致的冰盖消长有关(见表 3 )。 其四、地球轨道周期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 60 年振动相一致。在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和 60~70 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 1901 和 196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 94( 相当于日地距离的 0.6%) 和 57 万公里;在 30-40 年代和 80 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 1940 和 2000 年)分别缩短了 76 和 44 万公里。 2000-202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 2020 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韩延本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 19 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 60 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 19 世纪略超过 60 年,之后缓慢变短,到 20 世纪后期月在 55 年至 60 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 其五、处于强潮汐活动时期 潮汐高低潮还有 200 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 1425 年、 1629 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 1770 年的峰值对应 18 世纪的低温, 1974 年的峰值对应 20 世纪 70 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潮汐 54-56 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的 50-70 年周期对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我们的结论:地球的气候变化不仅与太阳黑子活动相关,而且与潮汐强度、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 2004-2012 年全球已发生 Ms 8.5 级以上强震 6 次,与 1998 年以来变暖减缓相对应。地震火山活动的影响不容忽视。 潮汐变化还有约 200 年周期和 50-70 年周期,对应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200 年周期和拉马德雷 50-70 年周期。目前处于 2007 年以来发生的太阳黑子极小期,对应超前的 1974 年潮汐高潮和 20 世纪 50-70 年代的低温期。根据以往记录,这个过程还将持续 30 年以上。这次变冷过程被 20 世纪 80 年代的全球迅速变暖所打断, 1988-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是自然因素,温室效应包含人为因素。 2 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本周期内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较小,变冷规模要小于道尔顿极小期(见表 2 )。我们称之为“次小冰期”。 此外,潮汐变化还有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变化 18.6 年周期,与气候变化 18.6 年周期对应。早在 2008 年和 2014 年我们就指出, 1998 年最热年记录与 1995-1997 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有关,此后 16 年气候变暖间断的原因之一是 2005-2007 年的最大值时期(见:杨冬红等, 2008 ) ,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增强 ,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到高潮。 气候的长期趋势和短期变化都表明,气候变冷是对人类最大的威胁。 2014 年和 2015 年最热年新纪录证实了理论预测的可靠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周期的时间越长,危机的强度越大 我在 2016 年 6 月 14 日 指出,世界经济危机的自然周期为 3-4 年、 7 年、 10-11 年、 20-22 年、 50-60 年、 55 年、 200 年、 1200 年、 1800 年,其中 50-60 年、 55 年为中长期周期,与战争和政治事件同时发生(见表 1 )。人类社会必须从中汲取教训,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周期的时间越长,危机的强度越大。 气候是如何影响经济景气的?日本学者 岛中雄二 对此可归纳了以下三种原因: 一是农林水产品收成说。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太阳、气象循环导致某个地区农林水产品的供给周期性地减少或增加,会产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或下跌,工业部门企业利润也就会下降或增加。同时,该地区的进口能力也将减弱或增强,而工业地区的出口也会减少或增加。 二是人类心理说。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使电磁平衡错乱并引起人类生理变化,导致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大众对未来前景乐观和悲观的心理周期性地变动,从而左右投资、消费和估价。 三是能源需求说。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冷暖变化,引起维持人类体温所需的卡路里的摄取量的变动,从而在根本上动摇了石化燃料消费和农林水产品需求的稳定。自然也影响了初级产品整体的价格变动,进而波及经济整体。 全球金融危机的 3-4 年、 7 年周期、 50-60 年和 200 年周期是自然周期、经济周期和心理周期叠加而成,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不容置疑,时间集中在 2016-2020 年,可称之为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248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895.html 三张表预示超级灾害链必然到来:表 1-3 给出了经济危机的周期规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3822.html 我们再一次重申: 实时的政策可能缓解或加剧金融危机的强度,也可能为他人作嫁衣裳,但无法避免经融危机的存在和发展。根据客观规律, 2020 年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即将结束, 2019 年前后爆发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总危机是无法避免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01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27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3822.html 世界经济危机的自然周期为 3-4 年、 7 年、 10-11 年、 20-22 年、 50-60 年、 55 年、 200 年、 1200 年、 1800 年,其中 50-60 年、 55 年为中长期周期,与战争和政治事件同时发生(见表 1 )。人类社会必须从中汲取教训,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请牢记历史教训 根据以往记录, 21 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过程还将持续 30 年以上。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较小,变冷规模要小于道尔顿极小期(见表 3 )。我们称之为“次小冰期”。综合因素表明, 2020 年气候变冷将达到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713.html 2014 年和 2015 年最热年新纪录证实了理论预测的可靠性。 2020 年开始的次小冰期使世界经济危机在劫难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9690.html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中的“次小冰期”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3569.html 或许我们可以找到减轻经济危机的药方和良策躲过 10 年周期的金融危机,但是,在 55 年和两百年一遇的自然灾难面前,人类还没有战胜自然灾害的先例,包括地震、洪水、飓风、海啸、火山、严寒带来的灾难。 在天灾之后是人祸,战争成为解决危机的有效手段。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4775.html 我们在 2016 年 6 月 17 日 得出的结论: 世界经济危机的自然周期为 3-4 年、 7 年、 10-11 年、 20-22 年、 50-60 年、 55 年、 200 年、 1200 年、 1800 年,其中 50-60 年、 55 年为中长期周期,与战争和政治事件同时发生(见表 1 )。人类社会必须从中汲取教训,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4685.html 所谓希特勒对付经济危机竟比罗斯福更高明,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战争是经济危机的必然结局,经济动荡决定了人们的政治取向。 目前,英国脱欧和美国总统选举汇聚了世界问题的焦点和目光,在民族利己主义的狂潮之下,我们必须警惕下一个希特勒的出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5143.html 英国脱欧的决定表明,在民族利己主义的狂潮之下,英国不愿为欧洲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买单,世界共同应对危机的幻想已经破灭,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首先使全球化趋势戛然而止,欧盟的分崩离析就在眼前。 英国退欧将引爆金融危机,敲响超级灾害链的警钟: 金融危机 - 经济危机 - 政治危机 - 军事危机:历史再一次一步一步重演。 参考文献 岛中雄二著.周维宏 译.《太阳景气经济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杨冬红,等。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杨学祥。 2014 年经济危机的警钟:俄罗斯经济危机加剧卢布暴跌。 2014-12-1805:56 科学网。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 2007 : 200-204 。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8-9.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地理教学》, 2008 ,( 5 ): 1-3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相关报道 英国退欧引爆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将爆发 2016-06-26 00:05 股市交易资讯 文 / 明熹霸金(原油沥青贵金属大宗商品指导老师)微信: mxbj18 英国退欧,由于之前的灾难性一致预期认为英国将留欧,结果公布后,全球金融市场被血洗,英镑暴跌 11% ,欧洲股市暴跌超过 10% ,欧洲的银行股崩盘,狂跌达 20% ,有的银行跌幅 30% ,这已经是崩溃了! 美国股市也狂跌,创下了 8 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全球股市也是暴跌,而这仅仅是开始,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就此爆发。 当前的金融市场暴跌,仅仅是开始,一场席卷欧洲的大金融危机不可避免爆发,现在仅仅处于金融危机的初期。 1 、正如 2008 年早期,美国爆发次贷危机,我不断在博客写文章提醒,这仅仅是刚开始,接下来会有更大的金融危机。 2 、因为美国的金融机构持有了大量次级债券,这些次级债券又由保险机构提供担保。这些次级债券的价格因为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导致违约率大幅度上升而狂跌,导致金融机构损失惨重。 3 、这些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因此资本金受到了重创,导致资本充足率迅速上升。 4 、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一旦急剧上升,就会产生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那就是非常严重的被动信贷紧缩,也就是整个金融市场,流动性突然消失了。 5 、伴随着流动性突然的消失,整个金融市场将风声鹤唳,互相不信任,踩踏事故不断发生,金融机构接二连三的破产、倒闭。 这就是美国次贷危机中后期的表现,目前欧洲正处于金融危机的早期,不可避免爆发大规模的金融危机。 1 、由于英国退欧,英镑、欧元汇率暴跌,英国和欧洲的债券会遭受抛售狂潮,大量的资金将涌向已经国际化可自由交易的美元、日元、黄金等避险。 2 、这些英国和欧洲的债券被狂抛售导致价格暴跌,被动持有这些债券的欧洲金融机构将损失惨重。 3 、同时因为英镑、欧元汇率暴跌,欧洲国家所欠美元、日元等债务成本急剧上升,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会爆发。 4 、这些欧洲的银行因为损失惨重,资本金受到严重的冲击,导致资本充足率急剧上升,一场严重的被动信贷紧缩不可避免。 5 、接下来整个欧洲会面临突然的流动性消失,金融机构之间互相严重不信任,那么一场席卷欧洲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就爆发,大量的金融机构将倒闭。 这种情况将是美国次贷危机的翻版,历史的重演。英国和欧洲的央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一定会向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大量购买债券。 但是这样又导致了一个新的问题,大量注入流动性,大量印钞购债,又会导致英镑和欧元汇率暴跌,也就是欧元会崩溃。 当时美国次贷危机期间美联储也是狂印钞票,大量购债,但是美元虽然贬值,没有崩溃,是因为美国强制要求中国、日本、欧洲跟随美国一起宽松货币,一起狂印钞,这样一来,就避免了美元的崩溃。 现在的欧洲根本没有能力让美国、中国、日本跟随欧洲一起来狂印钞票,一起来宽松货币。这就是欧元和美元不同的命运,极其悲惨。 现在德国、意大利的银行已经千疮百孔,高达万亿欧元的坏账,处于欧盟心脏的德国银行业尚且如此,整个欧洲的金融体系已经不行了。德意志银行等金融机构已经事实上处于破产状态,现在完全靠救助成为了僵尸银行。 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约三分之一以欧元计价,也就是中国还是持有了大量的欧元区债券,将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但只要中国没有持有大量的不能兑付的垃圾债券,所受到的冲击不会太大,而且中国可能做好了对冲准备。 欧洲已经处于囚徒困境,处于死亡循环之中,这个死亡循环要不就是大量金融机构破产,要不就是欧元崩溃,两者只能选择其一,危机不可避免。而中国因为封闭,反而躲过了美国次贷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英国退欧、欧洲金融危机、不断的恐怖袭击。 中国过去八年中,在全球不断的危机爆发中,竟然没有发生过一次金融危机,但我们要明白,中国之所以没爆发,是因为中国封闭,如果中国开放金融市场,开放资本管制,必然已爆发金融危机,所以,我们还有很多的事要做,不可掉以轻心。幸甚至哉,天佑吾国! 一个选择,一份信任,一生收获。 http://vfdgf.com/?a/160626000543480.html http://vfdgf.com/?a/160626000543480-2.html http://vfdgf.com/?a/160626000543480-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5900 次阅读|2 个评论
江苏龙卷风与潮汐组合的关系:被忽视的极端事件预警
热度 1 杨学祥 2016-6-25 17:08
江苏龙卷风与潮汐组合的关系:被忽视的极端事件预警 杨学祥 2016 年 6 月 23 日 下午 14 时许,在江苏淮安涟水 - 盐城阜宁交界处生成的龙卷风,横扫阜宁县中南部,阜宁县新沟镇气象站测到 12 级大风( 34.6 米 / 秒)。龙卷风造成砖瓦房粉碎性破坏,有钢架扭曲、汽车卷走、工厂厂房夷为平地的情况,并造成人员伤亡,伤亡人数正在统计。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江苏省民政厅报告, 6 月 23 日 下午 ,中国江苏盐城发生的大风暴雨冰雹雷电等极端天气,截至 6 月 24 日 9 时 统计,灾害共造成 98 人死亡(其中,阜宁县 97 人、射阳县 1 人),受伤 846 人,其中重伤 152 人,危重 10 人。 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像一个上宽下窄的大尺寸漏斗,席卷于天地之间,所经之处飞沙走石。   它是在强烈不稳定的天气条件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产生的,需要高温高湿和垂直方向上的较大温差,所以,容易在夏天出现。 龙卷风有十分强大的破坏力。人们根据风速给它的破坏力划定了等级,从弱到强为 EF0~EF5 。根据 @ 中国气象爱好者初步判断,这次袭击盐城的龙卷风为 EF3 级。 http://bj.bendibao.com/news/2016624/228458.shtm 本次龙卷风的发生与 2016 年 20-21 日特殊的潮汐组合,与 2015-2016 年超级厄尔尼诺带来的暴雨洪水,与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带来的 2014 年和 2015 年最热新纪录等全球大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我们在 2016 年 4 月 25 日 指出,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自然灾害周期与经济危机周期有高度的一致性。 2004 、 2005 、 2007 、 2012 年印尼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 单一因素很难精准确定灾害的时间和强度,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2016-2020 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我们称之为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最新资料表明,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 9.1 级地震和海啸之后,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在拉马德雷冷位相的 1947-1976 年和 2000-2013 年分别发生了 7 次和 6 次,而在拉马德雷暖位相的 1977-1999 年没有发生;流感世界大流行在拉马德雷冷位相的 1890-1924 年、 1947-1976 年和 2000-2013 年分别发生了 3 次、 3 次和 1 次,而暖位相没有发生。 自然灾害是经济危机的晴雨表,经济危机是自然灾害在社会生活中的应激反应,它们有共同的发生规律,可以称为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周期。根据这一周期,我们成功地预测了 2009 年世界甲型流感爆发, 2004-2018 年全球 8.5 级以上特大地震活跃期, 2015 年超级厄尔尼诺, 2000-2030 年的严重低温冻害, 2014-2015 年最热年新纪录。 http://www.flu.org.cn/scn/news-1408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12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69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1799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757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5618.html 单一因素很难精准确定灾害的时间和强度,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2016-2020 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我们称之为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射阳阜宁龙卷风冰雹特别重大灾害敲响超级灾害链的警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6553.html 我们在 6 月 8 日 的特别提示: 6 月 21 日 为夏至,太阳在北纬 23.5 度,月亮在南纬 18.61037 度。当地球在日月中间,日、地、月近似在一条直线上,潮汐力最大,地球潮汐形变最大,激发地震火山活动也最强。 2016 年 6 月是 3-6 月强潮汐最后一个月,地震火山活动进入高潮。 关注最近地震火山活动频发的警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3137.html 潮汐组合 C : 6 月 21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18.61037 度, 6 月 20 日 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 高纬度扩张,低纬度收缩)( 特别提示: 6 月 21 日 为夏至,太阳在北纬 23.5 度,月亮在南纬 18.61037 度,日、地、月近似在一条直线上,潮汐力最大,地球潮汐形变最大,激发地震火山活动也最强。 )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 2016 年 3-6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1816.html 23 日江苏龙卷风与 20-21 日潮汐组合的关系密切:被忽视的极端事件预警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5363 次阅读|2 个评论
龙卷风冰雹特别重大灾害已造成98人死亡:关注超级灾害链
热度 1 杨学祥 2016-6-24 13:51
龙卷风冰雹特别重大灾害已造成 98 人死亡:关注超级灾害链 杨学祥 2016 年 06 月 24 日 09:55 扬子晚报报道,江苏省政协工作会议 9 点开始,会议首先通报,射阳阜宁龙卷风冰雹特别重大灾害已造成 98 人死亡, 800 多人受伤。与会同志全体起立,为此次灾难中不幸遇难的同胞默哀。 http://news.sina.com.cn/o/2016-06-24/doc-ifxtmwri4366953.shtml 我们在 2016 年 4 月 25 日 指出, 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自然灾害周期与经济危机周期有高度的一致性。 2004 、 2005 、 2007 、 2012 年 印尼 4 次 8.5 级以上 地震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 人们必须有所准备。单一因素很难精准确定灾害的时间和强度,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2016-2020 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我们称之为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 最新资料表明,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 9.1 级地震和海啸之后,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在拉马德雷冷位相的 1947-1976 年和 2000-2013 年分别发生了 7 次和 6 次,而在拉马德雷暖位相的 1977-1999 年没有发生;流感世界大流行在拉马德雷冷位相的 1890-1924 年、 1947-1976 年和 2000-2013 年分别发生了 3 次、 3 次和 1 次,而暖位相没有发生。 自然灾害是经济危机的晴雨表,经济危机是自然灾害在社会生活中的应激反应,它们有共同的发生规律,可以称为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周期。根据这一周期,我们成功地预测了 2009 年世界甲型流感爆发, 2004-2018 年全球 8.5 级以上特大地震活跃期, 2015 年超级厄尔尼诺, 2000-2030 年的严重低温冻害, 2014-2015 年最热年新纪录。 http://www.flu.org.cn/scn/news-1408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12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69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1799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757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5618.html 单一因素很难精准确定灾害的时间和强度,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2016-2020 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我们称之为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射阳阜宁龙卷风冰雹特别重大灾害敲响超级灾害链的警钟。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 . 2006a.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 . 西北地震学报 , 28 ( 1 ): 95-96.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 2006b.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1 ( 3 ): 1023-1027.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1 ( 3 ): 1-8 杨冬红,杨学祥。 2008.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3 (6): 1813 ~ 1818. 杨冬红 . 2009. 潮汐周期性及其在灾害预测中应用 . 博士论文,吉林大学 .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 . 2011.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 . 地球物理学报 , 54 ( 4 ): 926-934. 杨冬红,杨学祥 . 2013.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8(4): 1666-1677. 杨冬红 , 杨学祥 .2014.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9(2): 610-615. 杨学祥,杨冬红 . 2007.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 // 高建国主编 . 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 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204. 杨学祥 , 杨冬红 .2008.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 ( 7 ): 8-9. 相关报道 【快讯】 : 罕见龙卷风袭击江苏已有 78 人遇难 2016 年 06 月 24 日 00:09 IT168 网   (原标题:罕见龙卷风袭击江苏已有 78 人遇难) A07 版 6 月 23 日 15 时 前后,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射阳等地出现强雷电、短时强降雨、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局地遭龙卷风袭击,据初步统计,强对流天气造成因灾死亡 78 人,因灾受伤近 500 人,其中重伤近 200 人。 23 日 20 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紧急启动国家Ⅲ级救灾应急响应。   乡村砖房被“连根拔起”   记者第一时间赶往距阜宁县 10 公里 的吴滩镇立新村,发现这里的村庄一片狼藉。   村庄道路行进十分困难,多处房屋倒塌,一些乡村砖房甚至被“连根拔起”,地面上只剩下一堆堆瓦砾。树木、电线杆倒伏,四处停电。民警、消防挨家挨户搜索,查看是否有人被埋在倒塌房屋和砖瓦中。   自己的车被漩涡卷起   一位乡村司机张先生向记者回忆,下午 2 时 30 分左右,他正开车在公路上行驶,突然看到前方远处的大树异样倒伏,有多年驾驶经验的他感到状况不对,立刻下车,并赶到远处躲避。随后,他亲眼目睹自己的车被漩涡卷起,高高抛出,坠落到附近的小河中。   龙卷风怎么产生的?   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韩桂荣,就此次盐城等地龙卷风的成因和防御问题做了解析。   黄淮地区处于副高西北边缘,温度高,湿度大,对流潜势好。 500hpa 高空有冷涡配合低槽东移南下, 700 、 850 中低层有低涡切变东移,地面有气旋,后部有冷空气。低层西南急流,中高层西北急流,存在强的风切变,在地面有强的风向风速辐合触发下,就产生了龙卷风。   (综合)(来源:新文化报)   本文来源:华商网 - 新文化报 。更多精彩内容 请登录华商网 (http://www.hsw.cn) 责任编辑:王晓易 _NE0011 http://roll.sohu.com/20160624/n455993803.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641 次阅读|2 个评论
详解梁伯韬之难关:以往金融危机比起今年大巫都系小巫
热度 1 杨学祥 2016-6-23 12:39
详解梁伯韬之难关:以往金融危机比起今年大巫都系小巫 杨学祥 梁伯韬:以往金融危机比起今年都系「小巫」   《经济通通讯社22日专讯》有「红筹之父」之称的上市商会主席梁伯韬向传媒,今年是他工作30多年来最艰难、前景最难看通的时间,80年代楼价大跌、佳宁事件、银行工潮、87年环球股灾、六四事件、97年金融风暴、沙氏事件、08年「金融海啸」等多次危机「比起今年,都系小巫」。 http://news.etnet.com.cn/category-ipo-news/260622916.htm 经济危机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三张表预示超级灾害链必然到来: 表 1 七年周期的股市崩盘和气象灾害 年份 经济事件 气象灾害 1973 石油危机 / 股市崩盘 1972-1973 年超级厄尔尼诺 1980 美国经济衰退 1979-1980 年弱厄尔尼诺 1987 股市崩盘 1986-1987 年厄尔尼诺 1994 债市危机 1993-1995 年厄尔尼诺 ( 1997 亚洲金融风暴 1997-1998 年超级厄尔尼诺) 2001 9.11 事件 / 股市崩盘 1999-2001 年超级拉尼娜 2002 年厄尔尼诺 2008 次贷危机 / 股市崩盘 2007 年强拉尼娜, 2009 年厄尔尼诺 2015 金融危机 / 股市崩盘? 2015-2016 年超级厄尔尼诺 注:黑体字是笔者后加的,表明 3-4 年、 7 年周期同时存在。 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825/13931633_0.shtml 我们在 2007 年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指出,近期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揭示了冷气候、台风、强潮汐、禽流感世界大流行和强震相互对应的规律和物理机制,对气候及其相关灾害的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 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 印尼地震海啸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 人们必须有所准备。 8 年的科研实践正在验证这一理论预测。 2016-2020 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我们称之为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我们在 2013 年 1 月 14 日 指出,研究表明,拉马德雷 ( 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 PDO) 的“冷位相”为 1890-1924 年、 1947-1976 年,“暖位相”为 1925-1946 年、 1977-1999 年。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出现在 1890 至 1913 年,第四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发生在 1945 至 1973 年,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应起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也就是说 21 世纪头 20 年是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比可知,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应拉马德雷的“冷位相”,世界经济长波的下降期对应拉马德雷的“暖位相”。由于 1914 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提前结束。这一一对应的变化,明确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和战争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按照世界经济长波的发展规律,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在 2020 年结束,因此,罗杰斯认为 2020 年前中国的牛市持续没什么问题。这决不是时间的巧合,而是由经济科学规律决定的。   但是,经济规律也要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由于 1914 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提前结束。这一一对应的变化,明确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和战争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由于存在西方经济强国的干涉和竞争,中国经济虽然面临 20 年的经济发展机遇,同时也潜藏外部经济压力和操纵。中国股票市场也毫无例外。如果明年 2 月份,上证指数大幅上涨到 10000 点,罗杰斯就会卖出手中的中国股票。因为这表明外部势力在介入操纵中国的股票市场。 希望与绝望同在,暴利同风险共存。在经过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之后,世界经济处于激烈的人为调整阶段,各国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家都在为本国的存在与发展出谋划策,争夺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和控制权。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风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2992.html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09/17/content_672190.htm http://stock.jrj.com.cn/2007-09-17/000002689548.shtml 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07-09/17/content_659212.ht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903.html 表 2 拉马德雷和世界经济长波的对应关系 时 期 1890-1924 192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30 2030-2050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时 期 1890-1913 1914-1944 1945-1973 1974-1995 1996-2020 2021-2050 世界经济长波 第三上升期 第三下降期 第四上升期 第四下降期 第五上升期 第五下降期 关键事件 两次世界大战 91 年苏联解体 未知事件 关键时间 1913 30 年代大萧条 70 年代石油危机 2013 20 年代超级灾害链 注: 1914 年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 10 年结束世界经济长波第三上升期; 2013 年与 1913 年的位置相同,都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和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时期,如果爆发战争,也会提前结束世界经济长波第五上升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873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521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90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4685.html 我们的研究表明,太阳黑子具有 11 和 22 年周期,在太阳黑子循环和气候效应之间存在着关联。太阳黑子极小期的平均周期为 11 年,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的平均周期为 200 年。近 20 年的研究发现,潮汐极大期、地震火山活动频发期、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全球低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6 次时间的一一对应表明其相关性和处于同一激发机制(见表 3 )。 表 3 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强潮汐和低温期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时间(年) 坏天 时代 潮汐极大年时间 火山活跃时间 全球 气温 欧特 1040-1080 1010-1110 1062 ?? 低温 沃尔夫 1280-1350 1165-1360 1264 1275-1300 小冰期 史玻勒 1450-1550 1420-1525 1425 1440-1460 1470-1490 小冰期 蒙德 1640-1720 1600-1725 1629 1640-1680 小冰期 道尔顿 1790-1830 1790-1915 1770 1810-1820 小冰期 21 世纪 2007- ?? 1997- ?? 1974 1980-?? 次小冰期 多因素叠加是小冰期发生的根本原因。导致 15-17 世纪小冰期和 2020 年“次小冰期”出现的原因有五: 其一、处于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太阳将进入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 2020 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 17 世纪以来从未出现。目前处于 200 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 其二、处于全球强震频发时期 2002 年郭增建提出 “ 深海巨震降温说 ” :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范围内的 Ms 8.5 级和大于 Ms 8.5 级的海震。郭增建等人指出, 9 级和 9 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 20 世纪 4 场最强的特大地震在很短的时间内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沿海地区: 1952 年堪察加地震, 1957 年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地震, 1960 年智利地震, 1964 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地震,与 50-70 年代低温期相对应。 其三、处于全球火山活动频繁时期 现代火山活动有明显致冷的记录:小冰期对应强火山活动,小气候最适期对应弱火山活动。因为火山灰和二氧化硫等火山喷发物到达平流层后,较小的气溶胶可在数月内传播到全球,并可在平流层内持续漂浮 1~3 年,使太阳直接辐射减弱,造成大气降温 。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火山喷发导致了 “ 小冰期 ” 的到来。研究报告称, 1275 年到 1300 年之间,热带地区经历过四次大规模火山喷发,喷发出来的大量硫酸盐颗粒进入大气层上空反射了太阳辐射,使地球气温降低; 1430 年到 1450 年,也发生了一轮大规模火山喷发,与地震活动一样,火山喷发与气候冷暖变化导致的冰盖消长有关(见表 3 )。 其四、地球轨道周期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 60 年振动相一致。在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和 60~70 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 1901 和 196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 94( 相当于日地距离的 0.6%) 和 57 万公里;在 30-40 年代和 80 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 1940 和 2000 年)分别缩短了 76 和 44 万公里。 2000-202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 2020 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韩延本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 19 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 60 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 19 世纪略超过 60 年,之后缓慢变短,到 20 世纪后期月在 55 年至 60 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 其五、处于强潮汐活动时期 潮汐高低潮还有 200 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 1425 年、 1629 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 1770 年的峰值对应 18 世纪的低温, 1974 年的峰值对应 20 世纪 70 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潮汐 54-56 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的 50-70 年周期对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我们的结论:地球的气候变化不仅与太阳黑子活动相关,而且与潮汐强度、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 2004-2012 年全球已发生 Ms 8.5 级以上强震 6 次,与 1998 年以来变暖减缓相对应。地震火山活动的影响不容忽视。 潮汐变化还有约 200 年周期和 50-70 年周期,对应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200 年周期和拉马德雷 50-70 年周期。目前处于 2007 年以来发生的太阳黑子极小期,对应超前的 1974 年潮汐高潮和 20 世纪 50-70 年代的低温期。根据以往记录,这个过程还将持续 30 年以上。这次变冷过程被 20 世纪 80 年代的全球迅速变暖所打断, 1988-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是自然因素,温室效应包含人为因素。 2 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本周期内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较小,变冷规模要小于道尔顿极小期(见表 2 )。我们称之为“次小冰期”。 此外,潮汐变化还有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变化 18.6 年周期,与气候变化 18.6 年周期对应。早在 2008 年和 2014 年我们就指出, 1998 年最热年记录与 1995-1997 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有关,此后 16 年气候变暖间断的原因之一是 2005-2007 年的最大值时期(见:杨冬红等, 2008 ) ,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增强 ,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到高潮。 气候的长期趋势和短期变化都表明,气候变冷是对人类最大的威胁。 2014 年和 2015 年最热年新纪录证实了理论预测的可靠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周期的时间越长,危机的强度越大 我在 2016 年 6 月 14 日 指出,世界经济危机的自然周期为 3-4 年、 7 年、 10-11 年、 20-22 年、 50-60 年、 55 年、 200 年、 1200 年、 1800 年,其中 50-60 年、 55 年为中长期周期,与战争和政治事件同时发生(见表 1 )。人类社会必须从中汲取教训,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周期的时间越长,危机的强度越大。 经济景气循环的波动或循环,根据其周期的长短,现在公认的有下面四种类型: 1. 基钦循环( KitchinCycle ,短期循环) 3 至 4 年周期(与地球自转 3-4 年周期对应); 2. 朱格拉循环( JuglarCycle ,中期循环,主循环) 10 至 11 年周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 11 年周期对应); 3. 库茨涅兹循环( KuznetsCycle ,长期循环) 20 至 22 年周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 22 年周期对应); 4. 康德拉切夫循环( KondratieffCycle ,长期波动) 50 至 60 年周期和吉村循环 55 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和潮汐 50-70 年周期对应)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8734.html 全球金融危机“七年之痒”显然是基钦循环( KitchinCycle ,短期循环) 3 至 4 年周期(与地球自转 3-4 年周期对应)的公倍周期,两个周期为 6-8 年,形成一个约 7 年的整数周期与,太阳黑子 7 年周期相对应。 气候是如何影响经济景气的? 岛中雄二 对此可归纳了以下三种原因: 一是农林水产品收成说。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太阳、气象循环导致某个地区农林水产品的供给周期性地减少或增加,会产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或下跌,工业部门企业利润也就会下降或增加。同时,该地区的进口能力也将减弱或增强,而工业地区的出口也会减少或增加。 二是人类心理说。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使电磁平衡错乱并引起人类生理变化,导致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大众对未来前景乐观和悲观的心理周期性地变动,从而左右投资、消费和估价。 三是能源需求说。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冷暖变化,引起维持人类体温所需的卡路里的摄取量的变动,从而在根本上动摇了石化燃料消费和农林水产品需求的稳定。自然也影响了初级产品整体的价格变动,进而波及经济整体。 2006 年, Obridko 等人根据太阳磁场的数据分析得到过一个约 7 年的周期 。 2010 年,李爱云对黑子长、短周期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长周期存在 7.1 年、 14.2 年、 21.3 年、 28.4 年、 42.6 年的系列,短周期的时变性比长周期的更明显。对黑子周期的外部触发机制做了讨论,发现黑子周期与行星周期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50-60 年康波周期和 7 年金融周期的叠加使金融危机谷值由 2015 年后延到 2016-2017 年。 全球金融危机的 7 年周期、 50-60 年和 200 年周期是自然周期、经济周期和心理周期叠加而成,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不容置疑,时间集中在 2016-2020 年,可称之为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248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895.html 我们再一次重申: 实时的政策可能缓解或加剧金融危机的强度,也可能为他人作嫁衣裳,但无法避免经融危机的存在和发展。根据客观规律, 2020 年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即将结束, 2019 年前后爆发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总危机是无法避免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01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27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3822.html 梁伯韬之难关再次证实世界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参考文献 岛中雄二著.周维宏 译.《太阳景气经济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杨冬红,等。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杨学祥。 2014 年经济危机的警钟:俄罗斯经济危机加剧卢布暴跌。 2014-12-1805:56 科学网。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 2007 : 200-204 。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8-9.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地理教学》, 2008 ,( 5 ): 1-3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梁伯韬:以往金融危机比起今年都系「小巫」 2016/06/22 15:54   《经济通通讯社22日专讯》有「红筹之父」之称的上市商会主席梁伯韬向传媒,今年是他工作30多年来最艰难、前景最难看通的时间,80年代楼价大跌、佳宁事件、银行工潮、87年环球股灾、六四事件、97年金融风暴、沙氏事件、08年「金融海啸」等多次危机「比起今年,都系小巫」。   因为上述危机很快过度,但现时「蹉跎岁月,唔知拖到边度。」加上政客「无谓争论」、亦同情年轻人欠上流机会、楼价高等问题,但吁年轻人不应自怨自艾,应把握内地青年创业机会。   另外,有传CVC私募基金有份竞投九仓电讯,其大中华区主席梁伯韬表示不便评论,有一定程序正在进行。   此外,对于本港正检讨上市架构,他透露,商会正研究回应建议,但监管机构无办法如投行等中介机构去客观判断什么企业适宜上市,亦「无DNA、无Expertise」发展更多产品。   现时上市条例有一定弹性,监管者应善用其「巡逻」(Policing)权力制止市场不当行为,而非在源头「斩脚趾避沙虫」阻止企业上市,不希望市场重蹈旅游业「赶客」的困难。   香港资本市场廿多年来未见新种类产品,长远难吸引投资者,亦难迎接内地经济转型。   对于港股表现疲弱,他认为问题不少,例如仍主力吸引大型国企上市,但它们本身多为旧经济企业,受制产能过剩、盈利倒退等问题,「香港市场边有运行?」即使来港上市亦多靠国家队,少见国际投资者身影,若香港只著眼集资额全球首三名而固步自封,不利市场发展。   他提议需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及把握金融科技(Fintech)等新经济机遇。 (cy) http://news.etnet.com.cn/category-ipo-news/260622916.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466 次阅读|2 个评论
最新进展:全球股市进入比惨模式,新一轮金融危机已然开始
热度 1 杨学祥 2016-6-18 08:50
最新进展:全球股市进入比惨模式,新一轮金融危机已然开始 杨学祥 2016-06-17 15:33:03 肖顺兰撰文指出,过去 12 个月,全球股市投资者的损失达上万亿美元。自去年 6 月以来,全球 8 大经济体, 6 个出现股市暴跌,另外 2 个股市也同样下滑。全球市场已然步入了新一轮金融危机,只是现在是初始阶段。 总的来说,在过去 12 个月里,出现了三次严重性金融恐慌。 去年 8 月末,市场爆发了自 2008 金融危机以来最大一轮金融震荡,今年 1 月和 2 月则迎来更大一轮震荡,而第三轮已于 6 月开始。 虽然并不是全球各地都受到同样的影响,但毫无疑问,新一轮金融危机具有全球性。 http://finance.stockstar.com/SS2016061700002561.shtml 关注经济危机客观周期 实时的政策可能缓解或加剧金融危机的强度,也可能为他人作嫁衣裳,但无法避免经融危机的存在和发展。根据客观规律, 2020 年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即将结束, 2019 年前后爆发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总危机是无法避免的。 表 1 给出了 2013 年和 1913 年的相似性 表 1 拉马德雷现象(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和世界经济长波的对应关系 时 期 1890-1924 192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35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时 期 1890- 1913 1914-1944 1945-1973 1974-1995 1996-2020 ? 关键年 1913 2013 世界经济长波 第三上升期 第三下降期 第四上升期 第四下降期 第五上升期 世界大战 两次世界大战 91 年苏联解体 注: 1914 年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 10 年结束世界经济长波第三上升期; 2013 年与 1913 年的位置相同,都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和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时期,如果爆发战争,也会提前结束世界经济长波第五上升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903.html 拉马德雷(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 PDO )的“冷位相”为 1890-1924 年、 1947-1976 年,“暖位相”为 1925-1946 年、 1977-1999 年。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出现在 1890 至 1913 年,第四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发生在 1945 至 1973 年,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应起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也就是说 21 世纪头 20 年是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比可知,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应拉马德雷的“冷位相”,世界经济长波的下降期对应拉马德雷的“暖位相”。由于 1914 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提前结束。这一一对应的变化,明确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的 7 年周期、 50-60 年和 200 年周期是自然周期、经济周期和心理周期叠加而成,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不容置疑,时间集中在 2016-2020 年,可称之为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248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895.html 我们再一次重申: 实时的政策可能缓解或加剧金融危机的强度,也可能为他人作嫁衣裳,但无法避免经融危机的存在和发展。根据客观规律, 2020 年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即将结束, 2019 年前后爆发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总危机是无法避免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01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27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3822.html 世界经济危机的自然周期为 3-4 年、 7 年、 10-11 年、 20-22 年、 50-60 年、 55 年、 200 年、 1200 年、 1800 年,其中 50-60 年、 55 年为中长期周期,与战争和政治事件同时发生(见表 1 )。人类社会必须从中汲取教训,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相关报道 全球股市进入比惨模式,新一轮金融危机已然开始 2016-06-17 15:33:03 作者: 肖顺兰 来源: 智通财经 智通财经 更多文章 更多 个股明日走势预测 耐心等待大盘见底标志出现 大盘底部迹象明显 最有可能爆发的股票 过去12个月,全球股市投资者的损失达上万亿美元。自去年6月以来,全球8大经济体,6个出现股市暴跌,另外2个股市也同样下滑。全球市场已然步入了新一轮金融危机,只是现在是初始阶段。 总的来说,在过去12个月里,出现了三次严重性金融恐慌。 去年8月末,市场爆发了自2008金融危机以来最大一轮金融震荡,今年1月和2月则迎来更大一轮震荡,而第三轮已于6月开始。 虽然并不是全球各地都受到同样的影响,但毫无疑问,新一轮金融危机具有全球性。 以下智通财经展示的图表或令人吃惊,但这也是表明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开始的“铁证”。 1.中国股市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自去年这个时候起,中国股市下跌了40%。过去一年中,中国也开始疯狂抛售美国国债和美股。 据彭博报道称,从去年7月底到今年3月,中国持有的美国股票市值缩水了38%,抛售的力度远比其他国际投资者要大,“同期,美国股市经历了较大的波动”;再加上自2014年以来,中国累计减持美国国债已达2500亿美元,报道称“这让投资者感到担忧”。 2.日本股市 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而过去一年,日本股市从高点往下,累计下跌26%。 周四,日本股市就暴跌近500点,6月初至今,日经225指数下跌逾1500点。 3.德国股市 德国是全球第四大经济体,过去一年,德国股市从高点往下,累计下跌19%。 德国经济需要关注的是该国最大银行,即德意志银行的动向,就在本周,德银股价创历史新低。 最近,英国“退欧”公投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搅乱全球市场,令银行板块承压。 今年年初,欧洲银行股曾出现一轮暴跌,这与欧洲银行业面临困境不无关系,这既包括自身经营转型的阵痛,也包括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 德银在去年5月股东大会上,高层宣布全面调整战略,致力于“瘦身”和高效经营。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此前发布报告,将德银长期存款评级由A2下调至A3,高级无担保债券评级由Baa1下调至Baa2,Baa2的最新评级比垃圾级仅高出两级。德银发布的业绩报告也十分糟糕,2015年税后巨亏68亿欧元(约合74亿美元),创下历史纪录,为2008年之后首次出现年度亏损。 4.英国股市 英国是全球第五大经济体,自去年6月起,该国股市累计下跌13%。 一星期后,英国或将举行脱欧公投,本来时间明确,但因周四刺杀事件,公投日期或推后。 若英国离开欧盟,将对其自身及欧盟产生非常严重的经济和金融影响。 5.法国股市 法国是全球第六大经济体,过去一年,法国股市下跌20%。 近期,法国经济疲软,且该国多个城市发生骚乱暴动。 6.印度股市 印度是全球第七大经济体。尽管该国面临着一些非常严重的经济问题,但其股市暂时表现良好。 尽管在过去12个月里,印度股市下跌,但尚未出现金融危机的迹象。 7.意大利股市 全球第八大经济体意大利明显面临重大危机。该国股市自高点已下跌32%。这意味着大约三分之一的股市财富随风蒸发掉了。 自2016年初以来,意大利银行体系出现大崩溃,需要紧急救援。该国可能会因此出现比希腊危机更严重的惨状。 8.巴西股市 全球第九大经济体巴西更是“苦不堪言”,前总统罗塞夫遭弹劾,新领导班子上台后,似乎对改善经济也一筹莫展。 9.美国股市 最后不得不提美国股市的状况。去年,美股确实出现大跌,但随后反弹;1月大跌后也反弹过来;目前则出现新一轮震荡,但或许会再一次反弹。 不过,美国经济数据也显示前景不容乐观。 http://finance.stockstar.com/SS2016061700002561.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353 次阅读|2 个评论
全球经济正重蹈30年代大萧条的旧辙:关注拉马德雷周期
热度 1 杨学祥 2016-6-17 15:57
全球经济正重蹈 30 年代大萧条的旧辙:关注拉马德雷周期 杨学祥,杨冬红 危机要重演?大摩:全球经济正重蹈 30 年代大萧条的旧辙 美股周四 (2016 年 6 月 16 日 ) 收高,结束此前连续 5 个交易日下跌的趋势。下周英国脱欧公投可能推迟的消息令股市得到支撑。   美股周四 (6 月 16 日 ) 收高,结束此前连续 5 个交易日下跌的趋势。下周英国脱欧公投可能推迟的消息令股市得到支撑。   据 MarketWatch 报道,摩根斯坦利经济学家周四警告称,政策决策者们正在重复美国 1930 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错误。   高债务、高通胀、低增长以及低收益率的政策错误是美国 1930 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典型特征。 由 Chetan Ahya 领导的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在最近的分析报告中指出,“我们认为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和上世纪 30 年代有许多相似之处。” http://www.kaixian.tv/gd/2016/0617/584098.html 经济景气的循环周期和自然周期的关系 经济景气循环的波动或循环,根据其周期的长短,现在公认的有下面五种类型: 1. 基钦循环( KitchinCycle ,短期循环) 3 至 4 年周期(与地球自转 3-4 年周期对应); 2. 基钦循环倍周期的 6-8 年周期(与太阳黑子 7 年周期对应); 3. 朱格拉循环( JuglarCycle ,中期循环,主循环) 10 至 11 年周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 11 年周期对应); 4. 库茨涅兹循环( KuznetsCycle ,长期循环) 20 至 22 年周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 22 年周期对应); 5. 康德拉切夫循环( KondratieffCycle ,长期波动) 50 至 60 年周期和吉村循环 55 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和潮汐 50-70 年周期对应)。 表 1 PDO 和世界经济长波的对应关系 时 期 1890-1924 192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30 2030-2050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时 期 1890-1913 1914-1944 1945-1973 1974-1995 1996-2020 2021-2050 世界经济长波 第三上升期 第三下降期 第四上升期 第四下降期 第五上升期 第五下降期 关键事件 两次世界大战 91 年苏联解体 未知事件 关键时间 1913 30 年代大萧条 70 年代石油危机 2013 20 年代灾害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8734.html 我们在 2012 年 3 月 7 日指出,拉马德雷的“冷位相”为 1890-1924 年、 1947-1976 年,“暖位相”为 1925-1946 年、 1977-1999 年。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出现在 1890 至 1913 年,第四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发生在 1945 至 1973 年,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应起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也就是说 21 世纪头 20 年是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比可知,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应拉马德雷的“冷位相”,世界经济长波的下降期对应拉马德雷的“暖位相”。由于 1914 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提前 10 年结束。这一一对应的变化,明确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战争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人为调整,它提前于自然调整,突出了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区别。在现代经济结构中,不仅农牧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渔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电力、通讯、航空、航海、保险、生态、环境、资源等等,都会在自然灾害中遭受巨大损失,从而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出现在 1890 至 1913 年,拉马德雷的“冷位相”为 1890-1924 年。 1914 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提前结束。这表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有一定的差别,某些人为因素可能导致社会违背自然规律,面临倒退和灾难。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下降期( 1914-1942 )长达近 30 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44947.html 自 1890 年以来,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应拉马德雷的“冷位相”,世界经济长波的下降期对应拉马德雷的“暖位相”,即变冷时期对应人类社会经济上升,变暖时期对应经济下降(见表 1 )。 2020 年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结束,与当前的经融危机风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历史的教训值得关注:避免战争是预防经济危机的重要举措(见表 1 ),预防重大气象灾害是减轻经济危机的有效步骤。 自然周期影响经济周期的原因 全球金融危机“七年之痒”显然是基钦循环( KitchinCycle ,短期循环) 3 至 4 年周期(与地球自转 3-4 年周期对应)的叠加周期,两个周期为 7-8 年,形成一个整数周期。 太阳是如何影响经济景气的?岛中雄二分析得出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农林水产品收成说。 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太阳、气象循环导致某个地区农林水产品的供给周期性地减少或增加,会产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或下跌,工业部门企业利润也就会下降或增加。同时,该地区的进口能力也将减弱或增强,而工业地区的出口也会减少或增加。 二是人类心理说。 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使电磁平衡错乱并引起人类生理变化,导致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大众对未来前景乐观和悲观的心理周期性地变动,从而左右投资、消费和估价。 三是能源需求说。 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冷暖变化,引起维持人类体温所需的卡路里的摄取量的变动,从而在根本上动摇了石化燃料消费和农林水产品需求的稳定。自然也影响了初级产品整体的价格变动,进而波及经济整体。 http://news.163.com/12/1215/08/8IOIB5QG00014AED.html 四是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说。 我们在 2006 年指出,近期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揭示了冷气候、台风、强潮汐、禽流感世界大流行和强震相互对应的规律和物理机制,对气候及其相关灾害的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 PDO )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印尼地震海啸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灾害链导致重大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连续发生,激发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该周期为 50-70 年,与康德拉切夫循环( KondratieffCycle ,长期波动) 50 至 60 年周期和吉村循环 55 年周期对应(笔者添加的)。 太阳活动确实有 7 年周期 2006 年, Obridko 等人根据太阳磁场的数据分析得到过一个约 7 年的周期。 2010 年,李爱云对黑子长、短周期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长周期存在 7.1 年、 14.2 年、 21.3 年、 28.4 年、 42.6 年的系列,短周期的时变性比长周期的更明显。对黑子周期的外部触发机制做了讨论,发现黑子周期与行星周期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全球金融危机的“七年魔咒”是自然周期、经济周期和心理周期叠加而成,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不容置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780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5399.html 全球金融危机的“七年魔咒”是自然周期、经济周期和心理周期叠加而成 7 年自然周期:地球自转周期、极移周期、太阳黑子周期、厄尔尼诺周期; 7 年经济周期:基钦循环( KitchinCycle ,短期循环) 3 至 4 年周期(与地球自转 3-4 年周期对应)的叠加周期,两个周期为 7-8 年,形成一个整数周期。 7 年心理和生理周期:太阳活动 7 年周期影响人类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形成女人生理变化的 7 年周期。 全球金融危机的“七年魔咒”是自然周期、经济周期和心理周期叠加而成,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不容置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7803.html 数据综合分析表明, 7 年的 8 倍为 56 年,接近康德拉切夫循环( KondratieffCycle ,长期波动) 50 至 60 年周期和吉村循环 55 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和潮汐 50-70 年周期对应)。 7 年和 55 年的经济周期、厄尔尼诺周期、特大地震周期可能使 2016-2017 年进入类似 1966 年的经济危机。 正确的应对只能缓解危机,但不能改变客观规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4856.html 2015-2016 年超强厄尔尼诺将不断加剧金融危机的强度,全球气象 - 地震 - 经济灾害链将愈演愈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2016-2020 年全球气象 - 地震 - 经济灾害链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84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4986.html 表 2 经济危机和厄尔尼诺的 7 年周期及特大地震 55 年周期 危机年代 厄尔尼诺 拉尼娜 8.5 级以上特大地震时间 1952: 经济危机 1951-1953; 1954-1956 ; 1950 、 1952 1959: 经济危机 1957-1958 ; 1957 1966: 股市崩盘 1965-1966 ; 1964 ; 1960 、 1963 、 1964 、 1965 1973: 石油危机 1972-1973 ; 1973-1974 ; 1980: 白银星期四 1979-1980 ; 1977-1978 1987: 黑色星期一 1986-1988 ; 1984-1985 ; 1994: 债市崩盘 1993-1995 ; 2001: 股市崩盘 1997-1998 ; 1998-2001 ; 2008: 次贷危机 2006-2007 ; 2007-2008 ; 2004 、 2005 、 2007 2015: 全球经济低迷 2015-2016 ; 2016-2017 ?; 2010 、 2011 、 2012 、 2016 ? 注:数据来自网络,黑体字是笔者后加的。 ?表示预测。 规避经济危机必须从预防相伴而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做起 自然灾害是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原因和导火索,如果不能有效预防相关的灾害链或灾害群, 规避经济危机就是一句空话。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7627.html 相关报道 危机要重演?大摩:全球经济正重蹈 30 年代大萧条的旧辙 2016-06-17 10:57:27 来源:东方财富网 我要评论 美股周四 (6 月 16 日 ) 收高,结束此前连续 5 个交易日下跌的趋势。下周英国脱欧公投可能推迟的消息令股市得到支撑。   美股周四 (6 月 16 日 ) 收高,结束此前连续 5 个交易日下跌的趋势。下周英国脱欧公投可能推迟的消息令股市得到支撑。   据 MarketWatch 报道,摩根斯坦利经济学家周四警告称,政策决策者们正在重复美国 1930 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错误。   高债务、高通胀、低增长以及低收益率的政策错误是美国 1930 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典型特征。   由 Chetan Ahya 领导的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在最近的分析报告中指出,“我们认为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和上世纪 30 年代有许多相似之处。”   “关键的相似之处是,金融冲击和相对较高的债务改变了私人部门对风险的态度,触动他们修复自身的资产负债表,” Ahya 说道。   当前全球正掀起避险风潮,美银美林调查显示投资者的基金现金配置达 15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投资者对安全资产的高需求使得政府债券收益率跌至负值水平,其中德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负 0.04% 的记录新低。   结合现实情况比较, 80 年前,由于 1936 至 1937 年过早启动激进的紧缩政策,美国经济走势形成双底,导致 1938 年故态复萌,重陷衰退和通缩深渊。和当时一样,在目前的周期,随着经济复苏,决策者推行财政紧缩,这又造成近几个季度经济增长滑坡。   摩根士丹利上述分析认为,和 30 年代一样,结果可能是经济疲软持续更久,通胀预期回升乏力,出现价格预期无法准确体现通胀的风险。由此产生的危险就是,央行过早加息或者政府过快削减支出,致使经济进一步下滑。   美联储周三宣布维持当前利率不变,并表示由于公司投资疲弱以及英国退欧引发市场部确定性,其将采取更温和的方式收紧货币政策。 Ahya 指出,“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仍在上升,在前 10 个发达市场和前 10 个新兴市场的经济体中,有 14 个经济体的债务接近或超过 GDP 的 200% 。”   上周二世界银行在展望报告中下调了今明两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预计今年全球 GDP 增长 2.4% ,明年增长 2.8% 。 Ahya 认为,要避免新一轮经济下行的恶性循环,各国政府要采取行动,在货币政策仍然宽松之际,积极运用财政政策,这样可能产生良性循环,企业愿意进行投资,维持创造就业和收入增长的势头。 http://www.kaixian.tv/gd/2016/0617/584098.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7914 次阅读|2 个评论
当前最大的风险是什么:做好裁判和管理就是最好的政府?
热度 1 杨学祥 2016-6-15 10:55
当前最大的风险是什么:做好裁判和管理就是最好的政府? 杨学祥 政府,不需要去创造财富,归位到维持市场的秩序、法制 新书《圆富》认为:自 2015 来,央行大量地印钞纸币,并通过政府之手以银行信贷的方式全部流向国有企业,今年以来各地方政府以地方国有企业的名义形成历史以来的政府债台高位堰塞湖,这后果不堪设想。政府,不需要去创造财富,归位到维持市场的秩序、法制,做好裁判,就是最好的政府。 新书《圆富》给出了如何破局中国这一轮经济危机的唯一药方:是去国有化,全面私有化,法治化。 http://news.dahe.cn/2016/06-15/106987953.html 值得商榷的是,经济危机是以私有化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规律,中国全面私有化不能解决全球资本主义强国面临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俄罗斯全盘私有化后,经济危机依然存在,与西方强国的矛盾并没有化解。 历史记录表明,在天灾之后是人祸,战争成为解决危机的有效手段。 美国就是利用战争摆脱经济危机的。国家的最重要职能是捍卫本国人民的利益不被侵犯。 战争是政治斗争的持续,政治是经济利益的反映。 假货和废品的人祸报复周期 政府,不需要去创造财富,归位到维持市场的秩序、法制,做好裁判,就是最好的政府。这一观点有一定道理。 我在 2011 年 8 月 8 日 指出,市场经济需要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规则,因此需要强有力的政府管理。如果政府直接参与经商、投资、实业经营,必然导致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不公平现象存在,是以权谋私、滥用职权、以权代法等违背“三公”现象的根源,质检和监督形同虚设,违规违法行为无人过问。在部门利益驱使下,造假、行贿、以不正到手段牟取暴利成为潜规则。 假货和废品不仅仅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而且依据其使用周期,造成整个社会的假货和废品报复周期,形成市场经济的后续损失和人为灾害,在市场经济的运转规律之上,增加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形成长短不一的人祸周期。 还是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更科学! http://guancha.gmw.cn/2011-08/08/content_2417304.ht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7299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231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266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812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3634.html 瑞海公司安评造假、环评造假、危化品经营资质造假,其目的就是廉价牟取暴利。红顶商人也并未改变资本家的贪婪本性。 马克思说过:如果有 100% 的利润,资本家会铤而走险;如果有 200% 的利润,资本家就会藐视法律;如果有 300% 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 市场经济需要严格的法律法规才能正常运转,检查和监管缺失或形同虚设,必然导致重大灾害的发生。 严查假货、严把质量关、严守安全底线,这是百姓之福,也是政府的责任。 积极预防假货废品报复周期迫在眉睫!!! 忽视假货废品报复周期后果不堪设想!!! 瑞海公司短期暴利,瞬间毁灭,残酷验证人祸报复周期。 天津港爆炸事故再次敲响质检和安检警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4413.html 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和深圳市柳溪工业园的“假山体滑坡”,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公共安全的重大事件。 严查质量、严查隐患、严格执法,是保护改革成果的当务之急。 必须把惩治腐败和严查造假同等看待,它们都是断送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的大敌。 中国发达地区为什么险象丛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4780.html 经济危机并不一定就是坏事,它是市场经济内在的纠错机制 青年经济学者温克坚指出,关于经济危机,人们早已形成某种刻板认知,一提到经济危机,似乎就会引发某种本能的排斥甚至恐慌。但稍微辨析一下经济逻辑,我们就明白 经济危机并不一定是坏事,它是市场内在的纠错机制。 经济增长一定是好事吗?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个问题或许显得突兀,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但或许是对此进行辨析并修正那种理所当然的答案的时候了。 仅从表面来看, 很多时候经济增长都未必是好事,很多增长是掠夺性的,不可持续的 ,通常讲的涸泽而渔就是这个道理。除了一般的要素投入,经济增长往往还有其他代价的,比如环境成本,资源消耗等等,也就是通常说的外部性,外部性的积累可能造成灾难。可悲的是,人们通常需要惨痛的经验才能了解经济活动的外部性,而遑论控制经济活动的外部性。 更实质的问题或许是经济增长——谁的增长?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分配问题,是一个具有文化敏感性并且需要合理制度才能回应的重要问题。在缺乏合理分配制度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可以和大多数人的福祉改善无关。在美国南北战争之前,南方种植园经济快速发展,但对黑人奴隶来说,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多大改善。经济发展成果的分配本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而在政治权利缺失,政治权力以倒金字塔方式存在的社会来说,分配不公是不可避免的,经济学界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衡量收入差距,而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这意味着经济发展制造的财富并没有合理的分配,这样的发展对于很多阶层来说可能是没有意义的。 经济增长也未必带来社会稳定 ,很多国家经济高速增长之后,陷入所谓的增长的陷阱,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社会秩序混乱,各种政治力量厮杀,巴西、阿根廷都有这种经历,而委内瑞拉则是最新的例子。 中国过去 30 多年的经济发展其实已经降低了大家的风险意识,很多人都认为经济发展是理所当然的,人们习惯了 GDP 以某种增幅保持增长,即使增幅数据有高有低,但增长本身总带来很多安慰,大家都缺乏在经济危机状况下的生存体验,同时人们会简单地把经济发展和经济危机作为偏好的两极,机械地认为经济发展是好的,而经济危机则是不好的。如果考虑到增长的代价和分配等一系列视角,我们认为经济增长不一定是好事,同理,经济危机不一定是坏事。 经济活动是有一定周期性的 ,有关经济周期的形成机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更仔细地辨析一下,我们发现,经济繁荣、萧条、危机、复苏,这种人为设定的范畴更多是基于描述的方便,而不是价值的论定。更重要的是,即使在价值上认定危机或者萧条是不可欲的,人为干预或许可以扭曲延缓这种周期,但并没有能力完全消除萧条和危机。 历史经验也表明,当人们试图有意延缓这种危机的时候,等到下次危机到来时,其后果往往更加猛烈。 反过来说,只要处理得当,经济危机之后,经济体可以在一个更高层次发展,这个以美国经济的周期性表现最为典型。 “萧条是一个‘恢复’过程,而不是充满邪恶的灾难,在繁荣带来了扭曲之后,萧条使经济重回正轨,这是必要而有益的。” 根据奥地利学派的观点,人为造成的繁荣一定会伴随一个衰退。不恰当的政府干预,尤其是错误的货币政策,往往使得经济危机更加深重。 根据笔者的观察和分析, 当下中国可能处在经济危机前夜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债务危机高悬,投机信贷和旁氏信贷当道,人民币汇率承压,资本外流趋势势不可挡,低靡的市场情绪,半死不活的资本市场,超过 280% 的债务/ GDP 比例,这些因素汇总起来,金融危机爆发的条件已经成熟。 由于官方多次通过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组合来延缓危机爆发,那么当危机真正到来的时候,往往可能是一场超级危机。 http://dajia.qq.com/original/caijingzongheng/wkj160611.html 经济危机与自然灾害如影随形: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我们在 2007 年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指出,近期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揭示了冷气候、台风、强潮汐、禽流感世界大流行和强震相互对应的规律和物理机制,对气候及其相关灾害的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 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 印尼地震海啸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 人们必须有所准备。 8 年的科研实践正在验证这一理论预测。 2016-2020 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我们称之为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三张表预示超级灾害链必然到来: 表 1 股市崩盘和气象灾害 年份 经济事件 气象灾害 1973 石油危机 / 股市崩盘 1972-1973 年超级厄尔尼诺 1980 美国经济衰退 1979-1980 年弱厄尔尼诺 1987 股市崩盘 1986-1987 年厄尔尼诺 1994 债市危机 1993-1995 年厄尔尼诺 ( 1997 亚洲金融风暴 1997-1998 年超级厄尔尼诺) 2001 9.11 事件 / 股市崩盘 1999-2001 年超级拉尼娜 2002 年厄尔尼诺 2008 次贷危机 / 股市崩盘 2007 年强拉尼娜, 2009 年厄尔尼诺 2015 金融危机 / 股市崩盘? 2015-2016 年超级厄尔尼诺 注:黑体字是笔者后加的,表明 3-4 年、 7 年周期同时存在。 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825/13931633_0.shtml 表 2 拉马德雷现象(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和世界经济长波的对应关系 时 期 1890-1924 192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35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时 期 1890- 1913 1914-1944 1845-1973 1974-1995 1996-2020 ? 关键年 1913 2013 世界经济长波 第三上升期 第三下降期 第四上升期 第四下降期 第五上升期 世界大战 两次世界大战 91 年苏联解体 注: 1914 年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 10 年结束世界经济长波第三上升期; 2013 年与 1913 年的位置相同,都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和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时期,如果爆发战争,也会提前结束世界经济长波第五上升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903.html 关注经济危机客观周期。 关注大国的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0938.html 2016-2017 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给全球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 我们的研究表明,太阳黑子具有 11 和 22 年周期,在太阳黑子循环和气候效应之间存在着关联。太阳黑子极小期的平均周期为 11 年,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的平均周期为 200 年。近 20 年的研究发现,潮汐极大期、地震火山活动频发期、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全球低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6 次时间的一一对应表明其相关性和处于同一激发机制(见表 3 )。 表 3 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强潮汐和低温期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时间(年) 坏天 时代 潮汐极大年时间 火山活跃时间 全球 气温 欧特 1040-1080 1010-1110 1062 ?? 低温 沃尔夫 1280-1350 1165-1360 1264 1275-1300 小冰期 史玻勒 1450-1550 1420-1525 1425 1440-1460 1470-1490 小冰期 蒙德 1640-1720 1600-1725 1629 1640-1680 小冰期 道尔顿 1790-1830 1790-1915 1770 1810-1820 小冰期 21 世纪 2007- ?? 1997- ?? 1974 1980-?? 次小冰期 多因素叠加是小冰期发生的根本原因。导致 15-17 世纪小冰期和 2020 年“次小冰期”出现的原因有五: 其一、处于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太阳将进入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 2020 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 17 世纪以来从未出现。目前处于 200 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 其二、处于全球强震频发时期 2002 年郭增建提出 “ 深海巨震降温说 ” :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范围内的 Ms 8.5 级和大于 Ms 8.5 级的海震。郭增建等人指出, 9 级和 9 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 20 世纪 4 场最强的特大地震在很短的时间内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沿海地区: 1952 年堪察加地震, 1957 年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地震, 1960 年智利地震, 1964 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地震,与 50-70 年代低温期相对应。 其三、处于全球火山活动频繁时期 现代火山活动有明显致冷的记录:小冰期对应强火山活动,小气候最适期对应弱火山活动。因为火山灰和二氧化硫等火山喷发物到达平流层后,较小的气溶胶可在数月内传播到全球,并可在平流层内持续漂浮 1~3 年,使太阳直接辐射减弱,造成大气降温 。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火山喷发导致了 “ 小冰期 ” 的到来。研究报告称, 1275 年到 1300 年之间,热带地区经历过四次大规模火山喷发,喷发出来的大量硫酸盐颗粒进入大气层上空反射了太阳辐射,使地球气温降低; 1430 年到 1450 年,也发生了一轮大规模火山喷发,与地震活动一样,火山喷发与气候冷暖变化导致的冰盖消长有关(见表 3 )。 其四、地球轨道周期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 60 年振动相一致。在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和 60~70 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 1901 和 196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 94( 相当于日地距离的 0.6%) 和 57 万公里;在 30-40 年代和 80 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 1940 和 2000 年)分别缩短了 76 和 44 万公里。 2000-202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 2020 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韩延本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 19 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 60 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 19 世纪略超过 60 年,之后缓慢变短,到 20 世纪后期月在 55 年至 60 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 其五、处于强潮汐活动时期 潮汐高低潮还有 200 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 1425 年、 1629 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 1770 年的峰值对应 18 世纪的低温, 1974 年的峰值对应 20 世纪 70 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潮汐 54-56 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的 50-70 年周期对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我们的结论:地球的气候变化不仅与太阳黑子活动相关,而且与潮汐强度、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 2004-2012 年全球已发生 Ms 8.5 级以上强震 6 次,与 1998 年以来变暖减缓相对应。地震火山活动的影响不容忽视。 潮汐变化还有约 200 年周期和 50-70 年周期,对应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200 年周期和拉马德雷 50-70 年周期。目前处于 2007 年以来发生的太阳黑子极小期,对应超前的 1974 年潮汐高潮和 20 世纪 50-70 年代的低温期。根据以往记录,这个过程还将持续 30 年以上。这次变冷过程被 20 世纪 80 年代的全球迅速变暖所打断, 1988-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是自然因素,温室效应包含人为因素。 2 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本周期内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较小,变冷规模要小于道尔顿极小期(见表 2 )。我们称之为“次小冰期”。 此外,潮汐变化还有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变化 18.6 年周期,与气候变化 18.6 年周期对应。早在 2008 年和 2014 年我们就指出, 1998 年最热年记录与 1995-1997 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有关,此后 16 年气候变暖间断的原因之一是 2005-2007 年的最大值时期(见:杨冬红等, 2008 ) ,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增强 ,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到高潮。 气候的长期趋势和短期变化都表明,气候变冷是对人类最大的威胁。 2014 年和 2015 年最热年新纪录证实了理论预测的可靠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世界经济危机周期和自然灾害周期的内在联系 经济景气循环的波动或循环,根据其周期的长短,现在公认的有下面四种类型: 1. 基钦循环( KitchinCycle ,短期循环) 3 至 4 年周期(与地球自转 3-4 年周期对应); 2. 朱格拉循环( JuglarCycle ,中期循环,主循环) 10 至 11 年周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 11 年周期对应); 3. 库茨涅兹循环( KuznetsCycle ,长期循环) 20 至 22 年周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 22 年周期对应); 4. 康德拉切夫循环( KondratieffCycle ,长期波动) 50 至 60 年周期和吉村循环 55 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和潮汐 50-70 年周期对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8734.html 全球金融危机“七年之痒”显然是基钦循环( KitchinCycle ,短期循环) 3 至 4 年周期(与地球自转 3-4 年周期对应)的公倍周期,两个周期为 6-8 年,形成一个约 7 年的整数周期。 气候是如何影响经济景气的? 岛中雄二 对此可归纳了以下三种原因: 一是农林水产品收成说。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太阳、气象循环导致某个地区农林水产品的供给周期性地减少或增加,会产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或下跌,工业部门企业利润也就会下降或增加。同时,该地区的进口能力也将减弱或增强,而工业地区的出口也会减少或增加。 二是人类心理说。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使电磁平衡错乱并引起人类生理变化,导致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大众对未来前景乐观和悲观的心理周期性地变动,从而左右投资、消费和估价。 三是能源需求说。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冷暖变化,引起维持人类体温所需的卡路里的摄取量的变动,从而在根本上动摇了石化燃料消费和农林水产品需求的稳定。自然也影响了初级产品整体的价格变动,进而波及经济整体。 全球金融危机的 7 年周期、 50-60 年和 200 年周期是自然周期、经济周期和心理周期叠加而成,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不容置疑,时间集中在 2016-2020 年,可称之为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248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895.html 三张表预示超级灾害链必然到来:表 1-3 给出了经济危机的周期规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3822.html 我们再一次重申: 实时的政策可能缓解或加剧金融危机的强度,也可能为他人作嫁衣裳,但无法避免经融危机的存在和发展。根据客观规律, 2020 年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即将结束, 2019 年前后爆发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总危机是无法避免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01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27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3822.html 世界经济危机的自然周期为 3-4 年、 7 年、 10-11 年、 20-22 年、 50-60 年、 55 年、 200 年、 1200 年、 1800 年,其中 50-60 年、 55 年为中长期周期,与战争和政治事件同时发生(见表 1 )。人类社会必须从中汲取教训,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4685.html 知名经济学家、国家经济安全与战略研究院院长马光远说,他早在 2009 年就曾画过一个金融危机路线图,他认为金融危机大致应该有四步。时间上,需要 10 年才能走出来。对于中国来说,这四步应该是这样的:第一步中国重拳救市,第二步中国率先复苏,第三步中国四处起火,第四步中国经济麻烦。到了今年,马光远认为我们已经走到第四步,已经是第 9 个年头,金融危机马上就要结束了。 http://news.dahe.cn/2016/06-15/106987953.html 10 年周期的经济危机就要过去了, 55 年和 200 年周期的经济危机已经开始(见表 2-3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不会给人类太多的喘息时间。 请牢记历史教训 一张表看世界变化:那些毁于天灾和战乱的盛世 事实上,自古以来,气候这只看不见的“上帝之手”, 一直在冥冥中左右着帝国的兴衰、王朝的更替,下面就随国历君一起来看一看这只无形的手究竟是如何摆布人类历史的。 1783 年拉基火山爆发引起的异常气候变化,成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重要因素。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勒华拉杜里在他的开拓性著作《 11 世纪以来的气候史》中描绘了 1789 年大革命以前的 6 年,法国庄稼死亡、收成极差的可怕景象。以 1788 - 1789 年酷寒的冬季和历史上最冷的 5 月这两段时间为顶峰,那一年,葡萄酒的酿造“完全失败”,紧接着巴黎就发生了巴士底狱风暴。   关于法国当年天气最详细的报告出自亲历这一切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他写道: 1783 年夏季的几个月,在北方地区应是太阳光照最强烈的季节,欧洲和北美部分地区却始终为雾气所笼罩。这雾具有持久性质,它是干燥的雾,太阳光不能像驱散从水中升起的潮湿雾气一样驱散它。太阳光线通过雾气时显得十分微弱,用凸透镜聚焦时,连一张纸都点燃不了。夏季使地球升温的光照当然大大减弱,因此地表近乎冰点,雪留在地面上不融化,越积越多 1783 - 1784 年冬季的寒冷比多年来要严酷得多。   富兰克林推断,“这次世界性雾气的起因还不能肯定 也许是冰岛拉基火山整个夏季持续喷发的巨量烟尘,也许是冰岛附近升出海面的另一座火山(斯卡普塔尔-约库尔)喷出的烟尘随风散播。”其实除冰岛的火山爆发外,同年晚些时候,日本的浅间火山也有一次有史以来最猛烈的爆发。这些火山爆发对气候的影响致使法国大革命前农作物绝收、社会动荡,自然灾害恶化了政治情绪,触发了大革命。而这一革命则对重塑近代社会起了决定性作用。   不可否认,气候变化是引发这些政治事件的原因之一,我们不能把它说成是促成法国大革命的唯一因素,但也绝不应该忽视这个重要的诱因。 http://www.cq.xinhuanet.com/2015-12/03/c_1117338166.ht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3569.html 中国朝代的历史更迭与气候变化也密切相关,气候变化的转折点成为历史朝代兴衰的分界线(见表 4 )。 表 4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潮汐极大值年、坏天时代和中国历史朝代的更迭(杨冬红等, 2013 ) 极小期 时间 中国朝代 时间 气候变化 坏天时代 潮汐极 大值年 奥特 1040-1080 西夏 金 1038-1227 1115-1234 变冷 变暖 1010-1110 1062 沃尔夫 1280-1350 元 明 1279-1368 1368- 小冰期 变暖 1165-1360 1264 史玻勒 1450-1550 明 -1644 小冰期 1420-1525 1425 蒙德 1645-1715 清 1644- 小冰期 1600-1725 1629 道尔顿 1790-1820 清 -1911 小冰期 1790-1915 1770 21 世纪 2007- ? 次小冰期 1996- ? 197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818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6487.html 根据以往记录, 21 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过程还将持续 30 年以上。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较小,变冷规模要小于道尔顿极小期(见表 3 )。我们称之为“次小冰期”。综合因素表明, 2020 年气候变冷将达到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713.html 2014 年和 2015 年最热年新纪录证实了理论预测的可靠性。 2020 年开始的次小冰期使世界经济危机在劫难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9690.html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中的“次小冰期”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3569.html 或许我们可以找到减轻经济危机的药方和良策躲过 10 年周期的金融危机,但是,在 55 年和两百年一遇的自然灾难面前,人类还没有战胜自然灾害的先例,包括地震、洪水、飓风、海啸、火山、严寒带来的灾难。 在天灾之后是人祸,战争成为解决危机的有效手段。 美国就是利用战争摆脱经济危机的 1929 年 10 月 29 日 ,华尔街股市崩盘,著名的美国经济大萧条正式拉开了序幕。到 1932 年,工业生产总值降低了 45% ,人均收入减少了 40% , 1300 万人失业, 200 万人无家可归, 5000 所银行倒闭, 900 万个账号被冻结。这样的浩劫是美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尽管当时的胡佛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如提高关税和刺激住房建设等。但经济形势并没有因此而扭转。 1932 年罗斯福上任后,依旧为了拯救美国经济而颁布了新政,包含了一系列救济百姓和改革工农业的政策。就当一切都慢慢好转的时候, 1937 年美国经济又一次极度下滑,失业率又回到了 1932 年的水平。当一切都陷入绝望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当时没人能想到,“二战”结束时美国的经济竟然复苏了:失业率下降到 1.9% , GDP 涨到了“二战”初期的两倍。“二战”后,美国成为了世界顶级的经济强国。很显然,“二战”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毋庸置疑的影响。 http://news.cnfol.com/guojicaijing/20160525/22810430.shtml 当前,美国重返亚洲,围堵正在崛起的中国,故伎重演的危险值得警惕。 严重经济危机之后是政治风险和战争威胁,这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生存竞争,弱肉强食。如果国家间经济利益发生根本性冲突,世界战争就不可避免。 历史记录表明,在天灾之后是人祸,战争成为解决危机的有效手段。 美国就是利用战争摆脱经济危机的。国家的最重要职能是捍卫本国人民的利益不被侵犯。 当前最大的风险是什么:中国经济发展和民族生存再次受到外来干涉的威胁。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灭亡,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参考文献 岛中雄二著.周维宏 译.《太阳景气经济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杨冬红,等。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杨学祥。 2014 年经济危机的警钟:俄罗斯经济危机加剧卢布暴跌。 2014-12-1805:56 科学网。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 2007 : 200-204 。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8-9.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地理教学》, 2008 ,( 5 ): 1-3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106 次阅读|1 个评论
全球金融危机再现:2017或2018或2019
杨学祥 2016-6-14 22:30
全球金融危机再现: 2017 或 2018 或 2019 杨学祥,杨冬红 时代周报: 2017 年全球金融危机再现? 让我们来看下金融危机的规律: 20 世纪 70 年代布雷顿森林协议终止,到现在已有 40 年了,在其中的三个 10 年里,第七个年份都会出现金融危机,分别是 1987 年、 1997 年和 2007 年。此外,每次危机都有亚洲的份。例如, 1987 年被称为“黑色星期一”的股市危机虽发生在美国。但这次危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美国时间)周日晚间亚洲市场的恐慌情绪,它引发了一连串的结构性股票和衍生产品交易,进而造成市场失控。 利率平价套利活动引发了 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大量资金流入让资本运用能力捉襟见肘, 1998 年底当地政府终于出手干预,狂欢就此告终。 随着 2007 年美国 RMBS (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次贷市场崩盘,全球金融危机首次露出端倪。 2008 年雷曼兄弟倒闭引发了全面危机。这次也是因为套利,但套利对象是信用评级,而非货币。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杠杆水平已经上升,各个市场的相互联系也更加紧密,但和对金融基础设施的要求相比,市场机构更聪明地利用信息的能力或许一直偏低。 2017 年是否会再次出现全球金融危机?或许。 http://money.163.com/16/0531/05/BOCENB2J00253B0H.html 《货币战争》作者 Jim Rickards :新一轮金融危机 2018 年到访   在经历近期连续上涨过后,日内 (6 月 13 日 ) 金价再度升至 1280 美元一线上方,以对英国退欧担忧为主的避险情绪正支撑金价再度接近 1300 美元关口。   对此,《货币战争》作者 JimRickards 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黄金可能处在新一轮历史性大涨的起始阶段,其大涨的催化剂将是一连串前景难辨的金融事件的结果。 Rickards 指出,在过去的 16 年里全球金融市场爆发了两次危机,而下一轮金融恐慌很快将不期而至,而现在正是为第三次灾难做准备的时候。 Rickards 进一步指出,考虑到金融危机每个大约十年就会发作一次,投资者应为 2018 年可能爆发的危机做准备,而美国政府可能会亲自触发下一次金融危机。 Rickards 强调,上述场景的发生可能刺激金价走高至 10000 美元 / 盎司。 http://roll.sohu.com/20160613/n454153880.shtml 2019 年前后进入 2008 年以来的再一次金融危机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何新最近转发一篇博客,博主认为,此文可以与何新的“中美没有金融战,已经形成奇妙金融关系” 相参照阅读。博文摘编如下: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当年中国的 4 万亿投资究竟最终是救了谁的命?这不是某些人自我吹嘘标榜就说了算,我们可以找到客观的坐标作为衡量考核的依据。 上面这张美国道琼斯指数和中国上证指数关联对比图,足以告诉你如何看清真相,一图抵千言,实在不想说太多。 我只想说:美国政府应该给中国国内的“经济学家”、“金融理财专家”和某些金融高官颁发经济特别贡献大奖章,以表彰这些为美国经济摆脱 2008 年金融危机和 2015 年金融危机立下汗马功劳的中国经济学家和官员,他们为美国经济延缓并短期摆脱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金融危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其功绩足以载入美国史册,与开国总统华盛顿同放异彩和光辉。 为此我国股市和经济付出巨大代价。而美国则通过向中国转嫁金融危机,包括制造 2015 年 A 股暴跌的股灾,转移资金到美国而救助美国,成功避免了美国股市、熊市陷入剧烈大调整的泥潭。 美国市场巧妙地进入横盘震荡的修复阶段,目前已经接近元气回复。也就是说,之后很可能再次进入新一轮拉升上涨状态。只是这次也许是第五浪 21000 点的最后赶顶冲刺拉升。 之后,无论如何美国经济也逃不掉熊市大调整的厄运而进入危机状态,全球也将因此进入 2008 年以来的再一次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总危机。 时间节点应当在未来三到五年( 2019 年前后),而这次,估计已经没人能救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12d230102w9nr.html#cre=sinapcmod=gloc=16r=0doct=0rfunc=33 世界经济危机的自然周期 经济景气循环的波动或循环,根据其周期的长短,现在公认的有下面四种类型: 1. 基钦循环( KitchinCycle ,短期循环) 3 至 4 年周期(与地球自转 3-4 年周期对应); 2. 朱格拉循环( JuglarCycle ,中期循环,主循环) 10 至 11 年周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 11 年周期对应); 3. 库茨涅兹循环( KuznetsCycle ,长期循环) 20 至 22 年周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 22 年周期对应); 4. 康德拉切夫循环( KondratieffCycle ,长期波动) 50 至 60 年周期和吉村循环 55 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和潮汐 50-70 年周期对应)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8734.html 全球金融危机“七年之痒”显然是基钦循环( KitchinCycle ,短期循环) 3 至 4 年周期(与地球自转 3-4 年周期对应)的公倍周期,两个周期为 6-8 年,形成一个约 7 年的整数周期。 气候是如何影响经济景气的? 岛中雄二 对此可归纳了以下三种原因: 一是农林水产品收成说。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太阳、气象循环导致某个地区农林水产品的供给周期性地减少或增加,会产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或下跌,工业部门企业利润也就会下降或增加。同时,该地区的进口能力也将减弱或增强,而工业地区的出口也会减少或增加。 二是人类心理说。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使电磁平衡错乱并引起人类生理变化,导致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大众对未来前景乐观和悲观的心理周期性地变动,从而左右投资、消费和估价。 三是能源需求说。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冷暖变化,引起维持人类体温所需的卡路里的摄取量的变动,从而在根本上动摇了石化燃料消费和农林水产品需求的稳定。自然也影响了初级产品整体的价格变动,进而波及经济整体。 2006 年, Obridko 等人根据太阳磁场的数据分析得到过一个约 7 年的周期 。 2010 年,李爱云对黑子长、短周期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长周期存在 7.1 年、 14.2 年、 21.3 年、 28.4 年、 42.6 年的系列,短周期的时变性比长周期的更明显。对黑子周期的外部触发机制做了讨论,发现黑子周期与行星周期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我们在 2013 年 1 月 14 日 指出,研究表明,拉马德雷 ( 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 PDO) 的“冷位相”为 1890-1924 年、 1947-1976 年,“暖位相”为 1925-1946 年、 1977-1999 年。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出现在 1890 至 1913 年,第四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发生在 1945 至 1973 年,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应起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也就是说 21 世纪头 20 年是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比可知,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应拉马德雷的“冷位相”,世界经济长波的下降期对应拉马德雷的“暖位相”。由于 1914 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提前结束。这一一对应的变化,明确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和战争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按照世界经济长波的发展规律,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在 2020 年结束,因此,罗杰斯认为 2020 年前中国的牛市持续没什么问题。这决不是时间的巧合,而是由经济科学规律决定的。   但是,经济规律也要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由于 1914 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提前结束。这一一对应的变化,明确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和战争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由于存在西方经济强国的干涉和竞争,中国经济虽然面临 20 年的经济发展机遇,同时也潜藏外部经济压力和操纵。中国股票市场也毫无例外。如果明年 2 月份,上证指数大幅上涨到 10000 点,罗杰斯就会卖出手中的中国股票。因为这表明外部势力在介入操纵中国的股票市场。 希望与绝望同在,暴利同风险共存。在经过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之后,世界经济处于激烈的人为调整阶段,各国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家都在为本国的存在与发展出谋划策,争夺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和控制权。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风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2992.html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09/17/content_672190.htm http://stock.jrj.com.cn/2007-09-17/000002689548.shtml 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07-09/17/content_659212.htm 关注经济危机客观周期。 关注大国的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实时的政策可能缓解或加剧金融危机的强度,也可能为他人作嫁衣裳,但无法避免经融危机的存在和发展。根据客观规律, 2020 年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即将结束, 2019 年前后爆发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总危机是无法避免的。 表 1 给出了 2013 年和 1913 年的相似性 表 1 拉马德雷现象(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和世界经济长波的对应关系 时 期 1890-1924 192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35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时 期 1890- 1913 1914-1944 1945-1973 1974-1995 1996-2020 ? 关键年 1913 2013 世界经济长波 第三上升期 第三下降期 第四上升期 第四下降期 第五上升期 世界大战 两次世界大战 91 年苏联解体 注: 1914 年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 10 年结束世界经济长波第三上升期; 2013 年与 1913 年的位置相同,都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和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时期,如果爆发战争,也会提前结束世界经济长波第五上升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903.html 太阳黑子 7 年周期的发现,使金融危机七年之痒的“农林水产品收成说”、“人类心理说”和“能源需求说”得到更精准的证明。 全球金融危机的“七年之痒”是自然周期、经济周期和心理周期叠加而成,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不容置疑。 康波周期是 1926 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在分析了英、法、美、德以及世界经济的大量统计数据后,发现发达商品经济中存在的一个为期 50-60 年的长周期。在康波周期中,前 15 年是衰退期;接着 20 年是大量再投资期,并在此期间新技术不断被采用,经济快速发展,迎来繁荣期;后 10 年是过度建设期,过度建设的结果是 5-10 年的混乱期,从而导致下一次大衰退的出现。太阳黑子长周期存在 7.1 年、 14.2 年、 21.3 年、 28.4 年、 42.6 年的系列,其倍数周期包括 56.8 年周期。潮汐震荡也具有 50-60 年的长周期 。 它们是形成太平洋十年涛动周期和康波周期的原因。 50-60 年康波周期和 7 年金融周期的叠加使金融危机谷值由 2015 年后延到 2016-2017 年。 经济波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周期约为 50 年的经济长波是世界经济领域里的一种有规律的现象。湖北大学世界经济学科课题组(课题组成员:柳剑平、肖德、程崇祯、彭斯达、陈汉林、孙铭;执笔:肖光恩、周先平)在《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与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一文中阐述了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发展过程。   原苏联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 1925 年提出的经济长波理论,把经济长波分为上升期和下降期两个阶段,每一阶段分别为 20 和 30 年。尽管此后长波理论各学派对经济长波不同阶段的划分及其作用有不同的观点,但从 18 世纪末以来出现的四次经济长波中我们可以发现历次经济长波上升期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拉马德雷(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 PDO )的“冷位相”为 1890-1924 年、 1947-1976 年,“暖位相”为 1925-1946 年、 1977-1999 年。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出现在 1890 至 1913 年,第四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发生在 1945 至 1973 年,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应起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也就是说 21 世纪头 20 年是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比可知,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应拉马德雷的“冷位相”,世界经济长波的下降期对应拉马德雷的“暖位相”。由于 1914 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提前结束。这一一对应的变化,明确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的 7 年周期、 50-60 年和 200 年周期是自然周期、经济周期和心理周期叠加而成,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不容置疑,时间集中在 2016-2020 年,可称之为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248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895.html 我们再一次重申: 实时的政策可能缓解或加剧金融危机的强度,也可能为他人作嫁衣裳,但无法避免经融危机的存在和发展。根据客观规律, 2020 年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即将结束, 2019 年前后爆发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总危机是无法避免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01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27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3822.html 世界经济危机的自然周期为 3-4 年、 7 年、 10-11 年、 20-22 年、 50-60 年、 55 年、 200 年、 1200 年、 1800 年,其中 50-60 年、 55 年为中长期周期,与战争和政治事件同时发生(见表 1 )。人类社会必须从中汲取教训,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参考文献 岛中雄二著.周维宏 译.《太阳景气经济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杨冬红,等。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杨学祥。 2014 年经济危机的警钟:俄罗斯经济危机加剧卢布暴跌。 2014-12-1805:56 科学网。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 2007 : 200-204 。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8-9.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地理教学》, 2008 ,( 5 ): 1-3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相关报道 2017 年全球金融危机再现?每次都有亚洲的份 2016-05-31 05:50:15  来源 : 时代周报 ( 广州 ) 01 宏观 中国谋取全球商品定价中心 中国正努力打造全球商品定价中心,希望在商品定价上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上周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年度会议上表示,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成为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中心千载难逢的机会;在实现这个目标的道路上,会遭遇激烈竞争。虽然中国在交易规模和经济增长上占优势,但立法仍不完善,并且缺乏足够的人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和金属消费国,但其交易员和公司依赖海外的金融中心(伦敦或纽约)来对其消耗的主要商品定价。 事实上,中国获取商品定价权的雄心从黄金上可以看出。 4 月 19 日 ,上海黄金交易所首日发布人民币黄金定盘价( 256.92 元 / 克)。人民币黄金定盘价的推出显示中国正寻求在黄金价格方面更大话语权。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当时表示,推出“上海金”定价机制既是中国金融要素市场创新开放、积极融入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尝试,也是中国顺应国际黄金市场深刻变革和全球黄金市场“西金东移”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方星海说,计划把原油、铁矿石和天然橡胶期货作为向更多外国投资者开放国内市场的起点;中国要成为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中心,必须要有适度有效的监管。 (据华尔街见闻等文章综合整理分析) 央行数据透露资金或布局深港通 央行常规披露的月度( 2-4 月)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量数据正在发生显著变化:深市日均成交量已经连续两个月环比增长,而沪市日均成交量则涨跌互现。 分析认为,出现这个变化的一个原因就是今年 3 月份,决策层表态将于年内择机推出深港通,于是资金闻风而动。这与沪港通推出前的表现完全相同。 追溯一下沪港通推出前几个月,央行披露了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量数据的变化。 在 2014 年 4 月份决策层表态要推出沪港通后,嗅觉最为灵敏的资金已提前数月就开始布局沪港通了,等到推出前一个月,沪市日均成交量涨幅就趋于稳定。沪港通推出的 11 月份,沪市日均交易量暴涨至 2460.7 亿元,环比增加 710.1 亿元。反观这一时期的深市日成交量,虽然也有所增长,但难以比肩沪市。 将深港通政策面的信息与沪港通推出前的信息进行对比,将央行披露的今年 3 月份和 4 月份与沪港通推出之前几个月的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量对比,市场认为,一是资金正在紧锣密鼓地布局深港通;二是深港通的推出已是箭在弦上。 换句话说,沪港通就是深港通的镜鉴,也是未来更多“通”的缩影。 (据证券日报等文章综合整理分析) 国务院督查民间投资老板数亿资金难投 针对一季度民间投资增速罕见大幅回落,国务院于 5 月 20 日 派出 9 个督查组分赴 18 个省 ( 区、市 ) ,开展为期 10 天的实地督查,以摸清情况。 根据各地公开信息,此次 9 个国务院督查组已经开展了督查工作。在督查形式上,督查组首先听取当地政府促进民间投资政策措施,随后通过展开民营企业座谈会、访谈、实地走访民企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听取民企声音。督查组组长来自中央各部委。 国务院督查组发现的问题包括:民间投资的确存在“玻璃门”现象;部分民企对国家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的优惠政策获得感不强;一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 项目设定门槛较高;企业审批事项偏多、周期偏长;民营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等。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促进民间投资专项督查第二督查组在山西太原举办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东杰智能董事长姚长杰向督查组反映,“我们手头掌握着数亿元资金,想投,却投不出去……” 在接到督查组向地方反馈的意见后,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 另外,除了国务院组织的 9 个督查组外,国家发改委近日也组织了 6 个督查组,分赴国务院督查组之外的 12 个省 ( 区、市 ) ,进行民间投资专项督查。 (据一财网等文章综合整理分析) 内地三成家族继承人不愿接班 惠裕全球家族智库 FOTT 联合北京银行私人银行日前在上海发布的《中国 80 后 90 后家族继承人群像调查报告》显示,高达 32% 的家族继承人明确表示无意继承家族企业,家族企业的继续发展面临很大风险。 该报告随机采访了中国内地的 100 个家族继承人进行深度调研,年龄范围在 22-36 岁,全面剖析“ 80 后”“ 90 后”家族企业继承人的现实状态和所面临的问题。 报告分析,继承人不愿继承家族企业的背后原因主要集中在三点:在海外接受教育,对父辈所创下的事业缺少理解和兴趣;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选择另起炉灶,开创自己的事业;缺乏新一代的开创精神,宁愿选择舒适的工作环境打工。 调查表明, 35% 的家族继承人已继承了家族企业, 33% 的家族继承人则有意愿未来继承家族企业。 然而,他们的接班之路并非坦途。目前仅有 38% 的“ 80 后”“ 90 后”家族继承人表示父辈做过针对性的培养,但培养内容也较为单一,主要是出国接受教育和参与企业经营,缺乏系统的培养,由此导致家族继承人能力上的不足。 此外,多数家族企业是旧式家族管理模式,现代公司管理制度尚不健全,以传统行业为主的家族企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以及家族精神缺失,也成为企业继承人接班的障碍。 (据中国新闻网等文章综合整理分析) 人民币 6 月或面临数个风险事件 市场近期关于美联储 6 月加息与否的讨论持续升温,其与“英国退欧公投”成为 6 月份外汇交易员严阵以待的两大黑天鹅事件事件。与此同时,欧、日央行货币政策前景以及汇市干预风险等多重不确定性令投资者变得越发谨慎,全球市场陷入胶着阶段,唯恐任何风吹草动演变出蝴蝶效应。 更令市场担忧的是,近日在美元延续上涨动力之时,人民币出现持续走低。业内担忧,人民币贬值预期重燃或将引发与今年 1 月份相似的“中国式恐慌”交易,当时因中国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做空人民币力量突然急剧上升,新兴市场汇市亦出现连锁反应。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美元指数处于短期震荡阶段,很难再走出一个巨大的牛市,全球流动性不足导致一个新的周期产生。新周期中,人民币有所波动是“健康”的,波动意味着灵活性,而灵活性则能有效地应对未来风险。 对于未来我国外汇市场发展方向, 5 月 9 日 《人民日报》刊登权威人士访谈中也曾提到:“要立足于提高货币政策自主性、发挥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同时,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有弹性的汇率运行机制。” (据第一财经日报等文章综合整理分析) 02 微观 中国新富阶层理财偏好现金和房地产 中国的新富人群怎样看待理财这件事?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和嘉信理财公司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新富理财白皮书》,首次将新富阶层带入了公众视野。 这份报告建立在一项 2015 年底开展的问卷调查以及一对一采访的基础上,采访了 450 位年均税后收入在 12.5 万 -100 万元之间的新富投资者,以及 30 位业界的从业者、学者和媒体代表。报告的研究结果也十分有趣:新富人群更偏好现金和房产形式的资产、并未有过专业理财顾问服务的经历、主要投资渠道来自于朋友推荐。 据预计,到 2020 年,中国新富群体的人数将达到 2.8 亿元,并贡献 35% 的中国消费总额。 03 全球观 2017 年全球金融危机再现?每次都有亚洲的份 让我们来看下金融危机的规律: 20 世纪 70 年代布雷顿森林协议终止,到现在已有 40 年了,在其中的三个 10 年里,第七个年份都会出现金融危机,分别是 1987 年、 1997 年和 2007 年。此外,每次危机都有亚洲的份。例如, 1987 年被称为“黑色星期一”的股市危机虽发生在美国。但这次危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美国时间)周日晚间亚洲市场的恐慌情绪,它引发了一连串的结构性股票和衍生产品交易,进而造成市场失控。 利率平价套利活动引发了 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大量资金流入让资本运用能力捉襟见肘, 1998 年底当地政府终于出手干预,狂欢就此告终。 随着 2007 年美国 RMBS (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次贷市场崩盘,全球金融危机首次露出端倪。 2008 年雷曼兄弟倒闭引发了全面危机。这次也是因为套利,但套利对象是信用评级,而非货币。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杠杆水平已经上升,各个市场的相互联系也更加紧密,但和对金融基础设施的要求相比,市场机构更聪明地利用信息的能力或许一直偏低。 2017 年是否会再次出现全球金融危机?或许。 (据财富中文网等文章综合整理分析) 新兴市场迅速变老 到 2050 年,全球 4/5 的老年人口将会居住在新兴市场,这颠覆了老龄化主要是发达国家问题的观点。 美银美林在题为《银发经济—全球老龄化初阶》的报告中表示:“我们正置身于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人口结构转变过程中,到 2050 年预期寿命有望达到 77.1 岁,远高于 1950 年的 48 岁,到 2050 年全球 60 岁以上人口预计将增至 21 亿,远高于如今的 9.01 亿,预期寿命每 5 年延长一岁。” 美银美林预计,到 2050 年,全世界新兴市场的老年人口比例将和现在的日本一样高。其估计,从巴西到土耳其,许多国家的公共财政也可能因退休人口飙升而承压。 成员大多是富裕国家的经合组织 (OECD) 的预测显示,日益改变的人口结构将重创新兴市场政府的财政。该组织预计,到 2050 年,美国公共养老金融资成本与国内生产总值 (GDP) 之比将略升至 6.1% ,英国是 8.1% ,而法国实际上还将下降至 12.8% 。相比之下,土耳其公共养老金支出与 GDP 之比将从 6.3% 升至 17% ,巴西从 9.1% 升至 16.8% 。 美银美林提出,人口老龄化还很可能迫使许多新兴市场政府加大医疗支出。世界经济论坛预计,新兴世界的医疗支出在 2022 年前将以每年 10.7% 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发达国家 3.7% 的预计增速。 (据金融时报中文网等文章综合整理分析) 去年独角兽今年独角尸? 如果说 2015 年是独角兽之年,那么 2016 年就成了“独角尸”之年—商业内幕网站如此定义。 进入 2016 年后,风投融资环境恶化,科技公司 IPO 几乎停滞,整个硅谷都感受到了估值泡沫的寒意。许多曾经雄心勃勃的独角兽公司都迎来了令人头痛的生死时刻:风光一时的验血公司 Theranos 现在正被刑事调查,金融技术初创企业 Powa 宣布破产, Zenefits 在 CEO 因监管丑闻辞职后进行裁员。 令人艳羡的硅谷如今充斥着失望与焦虑,人们曾经重塑世界的梦想最终变成了一份份艰难而不稳定的工作。那些曾经充满自豪地穿着公司文化衫的员工们,方才大梦初醒,在平静中心生绝望。 揭露浮华背后的真相开始在硅谷盛行起来,如今硅谷人都在读一篇名为《恐怖谷》的博客,作者以第一人称描述了一家濒死初创企业员工“最后的日子”。 (据界面等文章综合整理分析) 印度制造开始挑战中国制造? 苹果 CEO 库克日前在新德里会见了印度总理莫迪,并表态在考虑“将 iPhone 生产搬到印度的事情”。苹果的主要代工厂富士康已经先行一步。 2015 年,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已经表态,要在印度投入巨资建厂。目前,富士康的主要产能,集中在深圳和郑州的几个中国基地。 苹果和富士康并非特例。单是在手机行业,金立、 vivo 、 TCL 、小米等一大批中国品牌,都早已表态,已经或有意在印度设厂。 看上去,莫迪致力于打造的印度制造,吸引力正在快速上升。不过,除了低成本的劳力和土地,印度制造业面临更多的,还是挑战。 波士顿咨询此前公布的一则报告显示, 2004-2014 年,印度的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几乎没有太多变化—从 86.8 增至 87.2( 以美国 100 为基数 ) 。同期,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则从 2004 年的 85.1 增至 2014 年的 95.6 。 在营商环境上,世界银行发布的《 2016 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印度的营商便利环境全球排名 130 ,远低于中国的排名 84 。此外,印度的基础设施还极其落后。 不过,如果莫迪振兴印度制造业的承诺,能得到践行—包括改善基础设施,改善外国公司的税收待遇,改善营商环境。那么,也许就像新加坡副总理尚达曼说的,即便考虑到中国的主导地位,印度也有机会成为全球价值链及供应链的一部分。 (据东方财富网等文章综合整理分析) 美日持续汇率口水战 日前结束的 G7 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无疾而终,各成员国在汇率和财政政策方面仍各行其是,美国和日本的“口水战”愈发激烈。日本一直呼吁坚持日元汇市里存在投机行为,日本政府有必要入场干预。美国则强调,日元汇市并没有处在无序状态。 分析认为,美日在汇市的分歧与合作从根本上受两国关系影响。一方面,日本深知美国是其主要出口市场和在国际上可以依赖的霸主,服从美国有很大的收益,因此在很多事情上紧跟美国脚步;另一方面,在与美国合作过程中,日本常常受到摆布和欺压,不能有效维护自身利益,如上世纪 80 年代签订广场协议最终导致日本股市楼市泡沫破裂,日本因此陷入经济停滞。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强大,日本对美国的依赖度越来越小。而共同利益的减少,让日本有了反抗美国的勇气。 今年年初以来,日元兑美元升值幅度达到 10% 。由于人口结构问题,日本难以提振内需,外需对经济的推动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升值过高的日元严重影响贸易,这也是日本政府不愿意日元升值的原因。 日本财长麻生太郎日前表示,日本政府并没有计划打压日元以提高贸易竞争力,无意让日元贬值。分析人士表示,麻生太郎的表态并不意味着日本政府不会干预汇市,当日元兑美元跌破政府心理线 100 时,政府大概率会出手。美国和日本分歧的持续将不可避免。 (据和讯网等文章综合整理分析) netease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 _NE0011 http://money.163.com/16/0531/05/BOCENB2J00253B0H.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56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一轮金融危机2018年到访:关注超级灾害链
热度 3 杨学祥 2016-6-13 18:26
新一轮金融危机 2018 年到访:关注超级灾害链 杨学祥,杨冬红   在经历近期连续上涨过后,日内 (6 月 13 日 ) 金价再度升至 1280 美元一线上方,以对英国退欧担忧为主的避险情绪正支撑金价再度接近 1300 美元关口。   对此,《货币战争》作者 JimRickards 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黄金可能处在新一轮历史性大涨的起始阶段,其大涨的催化剂将是一连串前景难辨的金融事件的结果。 Rickards 指出,在过去的 16 年里全球金融市场爆发了两次危机,而下一轮金融恐慌很快将不期而至,而现在正是为第三次灾难做准备的时候。 Rickards 进一步指出,考虑到金融危机每个大约十年就会发作一次,投资者应为 2018 年可能爆发的危机做准备,而美国政府可能会亲自触发下一次金融危机。 Rickards 强调,上述场景的发生可能刺激金价走高至 10000 美元 / 盎司。 我们在 2007 年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指出,近期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揭示了冷气候、台风、强潮汐、禽流感世界大流行和强震相互对应的规律和物理机制,对气候及其相关灾害的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 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 印尼地震海啸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 人们必须有所准备。 8 年的科研实践正在验证这一理论预测。 2016-2020 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我们称之为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三张表预示超级灾害链必然到来: 表 1 股市崩盘和气象灾害 年份 经济事件 气象灾害 1973 石油危机 / 股市崩盘 1972-1973 年超级厄尔尼诺 1980 美国经济衰退 1979-1980 年弱厄尔尼诺 1987 股市崩盘 1986-1987 年厄尔尼诺 1994 债市危机 1993-1995 年厄尔尼诺 ( 1997 亚洲金融风暴 1997-1998 年超级厄尔尼诺) 2001 9.11 事件 / 股市崩盘 1999-2001 年超级拉尼娜 2002 年厄尔尼诺 2008 次贷危机 / 股市崩盘 2007 年强拉尼娜, 2009 年厄尔尼诺 2015 金融危机 / 股市崩盘? 2015-2016 年超级厄尔尼诺 注:黑体字是笔者后加的,表明 3-4 年、 7 年周期同时存在。 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825/13931633_0.shtml 表 2 拉马德雷现象(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和世界经济长波的对应关系 时 期 1890-1924 192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35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时 期 1890- 1913 1914-1944 1845-1973 1974-1995 1996-2020 ? 关键年 1913 2013 世界经济长波 第三上升期 第三下降期 第四上升期 第四下降期 第五上升期 世界大战 两次世界大战 91 年苏联解体 注: 1914 年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 10 年结束世界经济长波第三上升期; 2013 年与 1913 年的位置相同,都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和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时期,如果爆发战争,也会提前结束世界经济长波第五上升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903.html 关注经济危机客观周期。 关注大国的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0938.html 实时的政策可能缓解或加剧金融危机的强度,也可能为他人作嫁衣裳,但无法避免经融危机的存在和发展。根据客观规律, 2020 年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即将结束, 2019 年前后爆发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总危机是无法避免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01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279.html 相关报道 专家:新一轮金融危机 2018 年到访 金价料升至一万美元 ( 图 ) 2016 年 06 月 13 日 14:33 中金网   在经历近期连续上涨过后,日内 (6 月 13 日 ) 金价再度升至 1280 美元一线上方,以对英国退欧担忧为主的避险情绪正支撑金价再度接近 1300 美元关口。   对此,《货币战争》作者 JimRickards 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黄金可能处在新一轮历史性大涨的起始阶段,其大涨的催化剂将是一连串前景难辨的金融事件的结果。 Rickards 指出,在过去的 16 年里全球金融市场爆发了两次危机,而下一轮金融恐慌很快将不期而至,而现在正是为第三次灾难做准备的时候。 Rickards 进一步指出,考虑到金融危机每个大约十年就会发作一次,投资者应为 2018 年可能爆发的危机做准备,而美国政府可能会亲自触发下一次金融危机。 Rickards 强调,上述场景的发生可能刺激金价走高至 10000 美元 / 盎司。 Rickards 说道:“没错,这 ( 金价破万 ) 将会发生。”   他解释称,这并不是假设出来的整数,而是基于非通货紧缩所体现的确切价格。在他看来,黄金往往是在市场动荡时期真正的避险港湾。   至于何以计算出金价将确切的升至 10000 美元 / 盎司, Rickards 在他的新作《黄金最新案例》作出了如下说明:   参考标的是货币基础 M1 ,这部分资金涵盖了美联储印制的现钞供给加上活期账户资金, M1 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黄金加之以及代表了人们开支所用的日常货币供给。   全球 M1 大约有 40% 受到黄金的“支持”,全球官方有 35000 吨黄金储备,而届时金价需要达到一万元每盎司才能创造美元的信心,美元计价黄金报价经常浮动,但黄金自身的价值却保持恒定。 中金网行情中心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 14:33 ,现货黄金报 1282.10 美元 / 盎司,涨 0.63% 。 http://roll.sohu.com/20160613/n454153880.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304 次阅读|4 个评论
超级灾害链:各国央行将会引发下一次金融危机
热度 2 杨学祥 2016-6-11 08:25
超级灾害链:各国央行将会引发下一次金融危机 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 2008 年雷曼兄弟的破产被视为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导火索之一,之后央行极尽所能拯救全球经济,降息、购买政府债券、量化宽松等等。然而时隔八年,宽松的货币政策仍然未能有效的刺激经济增长。 全球各国政府都在发售零息主权债,而其中很多国家的政府其实已经破产。例如日本政府债水平相当于 GDP 的 220% ,而日本央行是最新的加入到负利率大家庭的货币当局之一。负利率债券意味着向政府购债的投资者反而要向政府“支付利息”,一旦债券到期,投资者到手的钱即便在账面上也变小了。换句话说,政府正在为自己借钱的动作敛财。这和十年前次级贷房主基于房价永远飙升的荒诞预测而疯狂借款的动作并无二致。   两者的区别只在于规模,在美国房价泡沫达到顶峰的 10 年前,次级贷市场占据系统系统 1.3 万亿美元的资金,这笔资金足以让一些“大而不倒”的银行闻风丧胆,现在有一个相对于 1.3 万亿美元八倍的政府债市场可能正在重蹈覆辙——它的规模是 10.4 万亿美元。   更让人心慌的是其膨胀速度,据媒体报道, 2016 年 1 月,全球负利率政府债市场总计规模为 5.5 万亿美元, 1 个月后的 2 月就达到了 7 万亿美元, 5 月份的数字是 9.9 万亿,现如今又来到了 10.4 万亿。这巨大的主权债券泡沫在过去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又吹大了一倍。 分析认为,这不只是对于未来恐慌或者金融系统崩盘的起因,而是明显的令人不安的趋势,这枚重磅炸药的爆炸可能只差一点火星。 挽救危机的措施都是双刃剑,其效果是有限的,过度使用将走向其反面。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走到了尽头,由此导致的负利率时代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基金经理担心各国央行将会引发下一次金融危机   中金网 06 月 09 日 讯,负利率、廉价贷款以及激进的量化宽松——全球央行都在不遗余力的刺激经济增长、防止另一场金融危机的发生,不过一些高级投资经理却表示,各国央行的非常规措施反而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风险。   本周超过 1300 名基金经理参加了在柏林召开的国际基金论坛,在会上基金经理主要讨论了投资前景以及对全球央行“货币实验”的担忧。 Ineichen 研究管理公司的创始人奈兴( Alexander Ineichen )表示:“我觉得称其为”货币实验“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如此大规模的负利率政策。太多的国家实施了负利率政策。”   “ 2008 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央行纷纷介入,这很好。但许多结构性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很多杠杆从私营部门转移至了公共部门。我猜测下一个风险爆发点就是主权债务部门,”他补充道。 2008 年雷曼兄弟的破产被视为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导火索之一,之后央行极尽所能拯救全球经济,降息、购买政府债券、量化宽松等等。   然而时隔八年,宽松的货币政策仍然未能有效的刺激经济增长。许多经济学家指责政府没有采取更为激进的财政刺激政策。   现在,各国央行仍在不断加码货币宽松政策。   安联公司现任首席经济顾问埃利安( Mohamed El-Erian )表示:“各国央行都加大了刺激力度,即使人们并不情愿承担相应的风险,但他们并没有选择。”   “可以把央行想象成一位医生。当他们发现他们的病人—全球经济—染病时,他们不会不管。即使他们没有正确的药方他们也会主动负责。那么当你长期服用了错误的药方时会发生什么呢?你会开始担心副作用、担心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这就是目前正在发生的情况。” 因而经济学家和基金经理担忧央行采取的非常规措施正在逐步把全球经济带向危机的深渊。 . http://roll.sohu.com/20160609/n453745605.shtml 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引爆 规模比 08 年大八倍 2016-06-05 22:55:18 和讯网消息 据外媒报道,国际自由投资大鳄、财经名嘴 Simon Black 日前撰文警告称,比 2008 年次级贷危机更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引爆过程中,而且规模是 08 年的八倍。   近期,美国财界有不少针对刺激汽车带和学生贷方面存在泡沫的讨论。但这次,最大的次级贷泡沫的鼓吹者正是各国主权政府。   全球各国政府都在发售零息主权债,而其中很多国家的政府其实已经破产。例如日本政府债水平相当于 GDP 的 220% ,而日本央行是最新的加入到负利率大家庭的货币当局之一。然而即便是债务水平追臭名昭著的欧洲国家意大利,其政府也在发售负利率债券。   负利率债券意味着向政府购债的投资者反而要向政府“支付利息”,一旦债券到期,投资者到手的钱即便在账面上也变小了。换句话说,政府正在为自己借钱的动作敛财。这和十年前次级贷房主基于房价永远飙升的荒诞预测而疯狂借款的动作并无二致。   两者的区别只在于规模,在美国房价泡沫达到顶峰的 10 年前,次级贷市场占据系统系统 1.3 万亿美元的资金,这笔资金足以让一些“大而不倒”的银行闻风丧胆,现在有一个相对于 1.3 万亿美元八倍的政府债市场可能正在重蹈覆辙——它的规模是 10.4 万亿美元。   更让人心慌的是其膨胀速度,据媒体报道, 2016 年 1 月,全球负利率政府债市场总计规模为 5.5 万亿美元, 1 个月后的 2 月就达到了 7 万亿美元, 5 月份的数字是 9.9 万亿,现如今又来到了 10.4 万亿。这巨大的主权债券泡沫在过去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又吹大了一倍。   分析认为,这不只是对于未来恐慌或者金融系统崩盘的起因,而是明显的令人不安的趋势,这枚重磅炸药的爆炸可能只差一点火星。 http://news.hexun.com/2016-06-05/184247175.html 美联储极力掩饰经济危机的存在 在刚刚闭幕的七国集团 (G7) 峰会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要防范金融危机,特别是要防范“雷曼级”的金融机构倒闭,形势似乎相当严峻,然而随后美联储主席耶伦在哈佛大学的讲话却表示,并不担心金融危机,为何美日对金融危机各执一词呢?   其中,耶伦所说没有金融危机的迹象,无疑是指美国,而安倍所说无疑主要就是日本了,在美国经济稳步复苏之际,美日之间的差距真的这么严重吗? 日本刚刚经历日元暴涨、日股暴跌,财相麻生一度放声要干预汇市,美日为此还在 G7 财长会议上有过争论,安倍担心日本国内出现金融危机也属常理,至于大型金融机构倒闭,就足见形势的严峻了。 我在 5 月 28 日 指出,面对经济危机的威胁,日本的恐慌、美国的观望、英德的乐观,其中的玄机在于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0886.html 美国经济危机在劫难逃 美联储信用将破产 英国《金融时报》 4 月 10 日 报道,据斯坦福大学近期的一项研究,美养老金亏空高达 3.4 万亿美元,而官方数额却还不到其三分之一。此外,美国还有联邦 19 万亿美元债务,美国家庭有 14 万亿美元贷款,各级地方政府负债 9 万亿美元,共计 45 万亿各类债务,即每个美国人欠债 15 万美元。 陈思进 6 月 6 日 指出,长久低利率和潜在负利率政策,已然使得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难以承诺养老金支出,再不加息的话,欧美社会信用体系将崩溃。 海涛视线 2016-06-05 指出,周五公布的美国 5 月非农数据大跌眼镜,季调后非农就业新增人口仅 3.8 万人,大幅差于预期的 16.4 万人,创 2010 年 9 月来最差水平, 5 月失业率为 4.7% 。 明辉认为这个数据的披露,实际上正是政经纵横谈一贯观点的一次证明而已:那就是 美国经济复苏是虚假的,是靠不住的!美国炒作的加息,更大程度上是出于大国角力的考虑。 美国加息还有另外一套逻辑。那就是打压对手。从世界经济整体来看,当前基本是一个比不烂的时期,也就是说,只要对手比你差,你哪怕再坏都没有关系。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 世界经济增长停滞,赌场里没有新钱进来了,大佬想滋润点,最好是吃定另一个大佬。也就是所谓存量博弈,这其实是世界政经博弈的常态,不以制度为转移。 http://mt.sohu.com/20160605/n453063694.shtml 大空头席夫称美国经济危机尚未克服 美联储信用将破产。 金投美股网 6 月 2 日 讯, Euro Pacific Capital 首席执行官席夫( Peter Schiff )是华尔街著名的大空头,曾经准确预见到了导致全球金融危机和衰退的美国房地产崩盘。虽然美国经济已经复苏,但席夫却一直坚信,真正的危机尚未被克服。尽管席夫对于美国经济、美元和国债的不少预言现在都没有实现,但接受加拿大《环球邮报》采访时,他却强调,或许自己在时机的判断上不够准确,但是这些预言所针对的现实却是不能否认的。 http://usstock.cngold.org/c/2016-06-02/c4144193.html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何新最近转发一篇博客,博主认为,此文可以与何新的“中美没有金融战,已经形成奇妙金融关系” 相参照阅读。博文摘编如下: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当年中国的 4 万亿投资究竟最终是救了谁的命?这不是某些人自我吹嘘标榜就说了算,我们可以找到客观的坐标作为衡量考核的依据。 上面这张美国道琼斯指数和中国上证指数关联对比图,足以告诉你如何看清真相,一图抵千言,实在不想说太多。 我只想说:美国政府应该给中国国内的“经济学家”、“金融理财专家”和某些金融高官颁发经济特别贡献大奖章,以表彰这些为美国经济摆脱 2008 年金融危机和 2015 年金融危机立下汗马功劳的中国经济学家和官员,他们为美国经济延缓并短期摆脱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金融危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其功绩足以载入美国史册,与开国总统华盛顿同放异彩和光辉。 为此我国股市和经济付出巨大代价。而美国则通过向中国转嫁金融危机,包括制造 2015 年 A 股暴跌的股灾,转移资金到美国而救助美国,成功避免了美国股市、熊市陷入剧烈大调整的泥潭。 美国市场巧妙地进入横盘震荡的修复阶段,目前已经接近元气回复。也就是说,之后很可能再次进入新一轮拉升上涨状态。只是这次也许是第五浪 21000 点的最后赶顶冲刺拉升。 之后,无论如何美国经济也逃不掉熊市大调整的厄运而进入危机状态,全球也将因此进入 2008 年以来的再一次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总危机。 时间节点应当在未来三到五年( 2019 年前后),而这次,估计已经没人能救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12d230102w9nr.html#cre=sinapcmod=gloc=16r=0doct=0rfunc=33 我们在 2016 年 5 月 29 日 指出, 2019 年前后进入 2008 年以来的再一次金融危机。新的证据在不断涌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019.html 美联储信用危机正在到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2102.html 全球进入气象、地震、经济超级灾害链 我们在 2007 年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指出,近期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揭示了冷气候、台风、强潮汐、禽流感世界大流行和强震相互对应的规律和物理机制,对气候及其相关灾害的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 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 印尼地震海啸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 人们必须有所准备。 8 年的科研实践正在验证这一理论预测。 2016-2020 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我们称之为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三张表预示超级灾害链必然到来: 表 1 股市崩盘和气象灾害 年份 经济事件 气象灾害 1973 石油危机 / 股市崩盘 1972-1973 年超级厄尔尼诺 1980 美国经济衰退 1979-1980 年弱厄尔尼诺 1987 股市崩盘 1986-1987 年厄尔尼诺 1994 债市危机 1993-1995 年厄尔尼诺 ( 1997 亚洲金融风暴 1997-1998 年超级厄尔尼诺) 2001 9.11 事件 / 股市崩盘 1999-2001 年超级拉尼娜 2002 年厄尔尼诺 2008 次贷危机 / 股市崩盘 2007 年强拉尼娜, 2009 年厄尔尼诺 2015 金融危机 / 股市崩盘? 2015-2016 年超级厄尔尼诺 注:黑体字是笔者后加的,表明 3-4 年、 7 年周期同时存在。 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825/13931633_0.shtml 表 2 拉马德雷现象(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和世界经济长波的对应关系 时 期 1890-1924 192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35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时 期 1890- 1913 1914-1944 1845-1973 1974-1995 1996-2020 ? 关键年 1913 2013 世界经济长波 第三上升期 第三下降期 第四上升期 第四下降期 第五上升期 世界大战 两次世界大战 91 年苏联解体 注: 1914 年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 10 年结束世界经济长波第三上升期; 2013 年与 1913 年的位置相同,都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和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时期,如果爆发战争,也会提前结束世界经济长波第五上升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903.html 关注经济危机客观周期。 关注大国的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0938.html 实时的政策可能缓解或加剧金融危机的强度,也可能为他人作嫁衣裳,但无法避免经融危机的存在和发展。根据客观规律, 2020 年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即将结束, 2019 年前后爆发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总危机是无法避免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01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279.html 2016-2017 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给全球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 我们的研究表明,太阳黑子具有 11 和 22 年周期,在太阳黑子循环和气候效应之间存在着关联。太阳黑子极小期的平均周期为 11 年,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的平均周期为 200 年。近 20 年的研究发现,潮汐极大期、地震火山活动频发期、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全球低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6 次时间的一一对应表明其相关性和处于同一激发机制(见表 3 )。 表 3 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强潮汐和低温期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时间(年) 坏天 时代 潮汐极大年时间 火山活跃时间 全球 气温 欧特 1040-1080 1010-1110 1062 ?? 低温 沃尔夫 1280-1350 1165-1360 1264 1275-1300 小冰期 史玻勒 1450-1550 1420-1525 1425 1440-1460 1470-1490 小冰期 蒙德 1640-1720 1600-1725 1629 1640-1680 小冰期 道尔顿 1790-1830 1790-1915 1770 1810-1820 小冰期 21 世纪 2007- ?? 1997- ?? 1974 1980-?? 低温? 多因素叠加是小冰期发生的根本原因。导致 15-17 世纪小冰期和 2020 年“次小冰期”出现的原因有五: 其一、处于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太阳将进入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 2020 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 17 世纪以来从未出现。目前处于 200 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 其二、处于全球强震频发时期 2002 年郭增建提出 “ 深海巨震降温说 ” :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范围内的 Ms 8.5 级和大于 Ms 8.5 级的海震。郭增建等人指出, 9 级和 9 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 20 世纪 4 场最强的特大地震在很短的时间内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沿海地区: 1952 年堪察加地震, 1957 年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地震, 1960 年智利地震, 1964 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地震,与 50-70 年代低温期相对应。 其三、处于全球火山活动频繁时期 现代火山活动有明显致冷的记录:小冰期对应强火山活动,小气候最适期对应弱火山活动。因为火山灰和二氧化硫等火山喷发物到达平流层后,较小的气溶胶可在数月内传播到全球,并可在平流层内持续漂浮 1~3 年,使太阳直接辐射减弱,造成大气降温 。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火山喷发导致了 “ 小冰期 ” 的到来。研究报告称, 1275 年到 1300 年之间,热带地区经历过四次大规模火山喷发,喷发出来的大量硫酸盐颗粒进入大气层上空反射了太阳辐射,使地球气温降低; 1430 年到 1450 年,也发生了一轮大规模火山喷发,与地震活动一样,火山喷发与气候冷暖变化导致的冰盖消长有关(见表 3 )。 其四、地球轨道周期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 60 年振动相一致。在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和 60~70 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 1901 和 196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 94( 相当于日地距离的 0.6%) 和 57 万公里;在 30-40 年代和 80 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 1940 和 2000 年)分别缩短了 76 和 44 万公里。 2000-202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 2020 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韩延本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 19 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 60 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 19 世纪略超过 60 年,之后缓慢变短,到 20 世纪后期月在 55 年至 60 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 其五、处于强潮汐活动时期 潮汐高低潮还有 200 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 1425 年、 1629 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 1770 年的峰值对应 18 世纪的低温, 1974 年的峰值对应 20 世纪 70 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潮汐 54-56 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的 50-70 年周期对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我们的结论:地球的气候变化不仅与太阳黑子活动相关,而且与潮汐强度、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 2004-2012 年全球已发生 Ms 8.5 级以上强震 6 次,与 1998 年以来变暖减缓相对应。地震火山活动的影响不容忽视。 潮汐变化还有约 200 年周期和 50-70 年周期,对应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200 年周期和拉马德雷 50-70 年周期。目前处于 2007 年以来发生的太阳黑子极小期,对应超前的 1974 年潮汐高潮和 20 世纪 50-70 年代的低温期。根据以往记录,这个过程还将持续 30 年以上。这次变冷过程被 20 世纪 80 年代的全球迅速变暖所打断, 1988-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是自然因素,温室效应包含人为因素。 2 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本周期内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较小,变冷规模要小于道尔顿极小期(见表 2 )。我们称之为“次小冰期”。 此外,潮汐变化还有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变化 18.6 年周期,与气候变化 18.6 年周期对应。早在 2008 年和 2014 年我们就指出, 1998 年最热年记录与 1995-1997 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有关,此后 16 年气候变暖间断的原因之一是 2005-2007 年的最大值时期(见:杨冬红等, 2008 ) ,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增强 ,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到高潮。 气候的长期趋势和短期变化都表明,气候变冷是对人类最大的威胁。 2014 年和 2015 年最热年新纪录证实了理论预测的可靠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世界经济危机的自然周期 经济景气循环的波动或循环,根据其周期的长短,现在公认的有下面四种类型: 1. 基钦循环( KitchinCycle ,短期循环) 3 至 4 年周期(与地球自转 3-4 年周期对应); 2. 朱格拉循环( JuglarCycle ,中期循环,主循环) 10 至 11 年周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 11 年周期对应); 3. 库茨涅兹循环( KuznetsCycle ,长期循环) 20 至 22 年周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 22 年周期对应); 4. 康德拉切夫循环( KondratieffCycle ,长期波动) 50 至 60 年周期和吉村循环 55 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和潮汐 50-70 年周期对应)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8734.html 全球金融危机“七年之痒”显然是基钦循环( KitchinCycle ,短期循环) 3 至 4 年周期(与地球自转 3-4 年周期对应)的公倍周期,两个周期为 6-8 年,形成一个约 7 年的整数周期。 气候是如何影响经济景气的? 岛中雄二 对此可归纳了以下三种原因: 一是农林水产品收成说。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太阳、气象循环导致某个地区农林水产品的供给周期性地减少或增加,会产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或下跌,工业部门企业利润也就会下降或增加。同时,该地区的进口能力也将减弱或增强,而工业地区的出口也会减少或增加。 二是人类心理说。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使电磁平衡错乱并引起人类生理变化,导致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大众对未来前景乐观和悲观的心理周期性地变动,从而左右投资、消费和估价。 三是能源需求说。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冷暖变化,引起维持人类体温所需的卡路里的摄取量的变动,从而在根本上动摇了石化燃料消费和农林水产品需求的稳定。自然也影响了初级产品整体的价格变动,进而波及经济整体。 2006 年, Obridko 等人根据太阳磁场的数据分析得到过一个约 7 年的周期 。 2010 年,李爱云对黑子长、短周期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长周期存在 7.1 年、 14.2 年、 21.3 年、 28.4 年、 42.6 年的系列,短周期的时变性比长周期的更明显。对黑子周期的外部触发机制做了讨论,发现黑子周期与行星周期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 太阳黑子 7 年周期的发现,使金融危机七年之痒的“农林水产品收成说”、“人类心理说”和“能源需求说”得到更精准的证明。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导致某个地区农林水产品的供给周期性地减少或增加,会产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或下跌;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冷暖变化,引起维持人类体温所需的卡路里的摄取量的变动,从而在根本上动摇了石化燃料消费和农林水产品需求的稳定。自然也影响了初级产品整体的价格变动,进而波及经济整体;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使电磁平衡错乱并引起人类生理变化,导致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大众对未来前景乐观和悲观的心理周期性地变动,从而左右投资、消费和估价。 全球金融危机的“七年之痒”是自然周期、经济周期和心理周期叠加而成,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不容置疑。 康波周期是 1926 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在分析了英、法、美、德以及世界经济的大量统计数据后,发现发达商品经济中存在的一个为期 50-60 年的长周期。在康波周期中,前 15 年是衰退期;接着 20 年是大量再投资期,并在此期间新技术不断被采用,经济快速发展,迎来繁荣期;后 10 年是过度建设期,过度建设的结果是 5-10 年的混乱期,从而导致下一次大衰退的出现。太阳黑子长周期存在 7.1 年、 14.2 年、 21.3 年、 28.4 年、 42.6 年的系列,其倍数周期包括 56.8 年周期。潮汐震荡也具有 50-60 年的长周期 。 它们是形成太平洋十年涛动周期和康波周期的原因。 50-60 年康波周期和 7 年金融周期的叠加使金融危机谷值由 2015 年后延到 2016-2017 年。 经济波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周期约为 50 年的经济长波是世界经济领域里的一种有规律的现象。湖北大学世界经济学科课题组(课题组成员:柳剑平、肖德、程崇祯、彭斯达、陈汉林、孙铭;执笔:肖光恩、周先平)在《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与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一文中阐述了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发展过程。   原苏联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 1925 年提出的经济长波理论,把经济长波分为上升期和下降期两个阶段,每一阶段分别为 20 和 30 年。尽管此后长波理论各学派对经济长波不同阶段的划分及其作用有不同的观点,但从 18 世纪末以来出现的四次经济长波中我们可以发现历次经济长波上升期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拉马德雷(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 PDO )的“冷位相”为 1890-1924 年、 1947-1976 年,“暖位相”为 1925-1946 年、 1977-1999 年。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出现在 1890 至 1913 年,第四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发生在 1945 至 1973 年,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应起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也就是说 21 世纪头 20 年是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比可知,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应拉马德雷的“冷位相”,世界经济长波的下降期对应拉马德雷的“暖位相”。由于 1914 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提前结束。这一一对应的变化,明确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的 7 年周期、 50-60 年和 200 年周期是自然周期、经济周期和心理周期叠加而成,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不容置疑,时间集中在 2016-2020 年,可称之为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248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895.html 我们再一次重申: 实时的政策可能缓解或加剧金融危机的强度,也可能为他人作嫁衣裳,但无法避免经融危机的存在和发展。根据客观规律, 2020 年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即将结束, 2019 年前后爆发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总危机是无法避免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01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279.html 三张表预示超级灾害链必然到来:表 1-3 给出了经济危机的周期规律。 参考文献 岛中雄二著.周维宏 译.《太阳景气经济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杨冬红,等。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杨学祥。 2014 年经济危机的警钟:俄罗斯经济危机加剧卢布暴跌。 2014-12-1805:56 科学网。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 2007 : 200-204 。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8-9.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地理教学》, 2008 ,( 5 ): 1-3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302 次阅读|3 个评论
世行下调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显著风险在劫难逃
杨学祥 2016-6-10 09:15
世行下调 2016 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显著风险在劫难逃 杨学祥   人民日报华盛顿 6 月 8 日 电 (记者王如君)世界银行 7 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 2016 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今年 1 月份预测的 2.9% 下调至 2.4% 。 世界银行认为,由于发达经济体增长低于预期,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迷,全球贸易疲软和资本流动日减等,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 世行下调 2016 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再次敲响经济危机警钟! 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gjcj/2016-06-10/doc-ifxszkzy5025131.shtml 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引爆 规模比 08 年大八倍 2016-06-05 22:55:18 和讯网消息 据外媒报道,国际自由投资大鳄、财经名嘴 Simon Black 日前撰文警告称,比 2008 年次级贷危机更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引爆过程中,而且规模是 08 年的八倍。 http://news.hexun.com/2016-06-05/184247175.html 美联储极力掩饰经济危机的存在 在刚刚闭幕的七国集团 (G7) 峰会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要防范金融危机,特别是要防范“雷曼级”的金融机构倒闭,形势似乎相当严峻,然而随后美联储主席耶伦在哈佛大学的讲话却表示,并不担心金融危机,为何美日对金融危机各执一词呢?   其中,耶伦所说没有金融危机的迹象,无疑是指美国,而安倍所说无疑主要就是日本了,在美国经济稳步复苏之际,美日之间的差距真的这么严重吗? 日本刚刚经历日元暴涨、日股暴跌,财相麻生一度放声要干预汇市,美日为此还在 G7 财长会议上有过争论,安倍担心日本国内出现金融危机也属常理,至于大型金融机构倒闭,就足见形势的严峻了。 我在 5 月 28 日 指出,面对经济危机的威胁,日本的恐慌、美国的观望、英德的乐观,其中的玄机在于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0886.html 美国经济危机在劫难逃 美联储信用将破产 英国《金融时报》 4 月 10 日 报道,据斯坦福大学近期的一项研究,美养老金亏空高达 3.4 万亿美元,而官方数额却还不到其三分之一。此外,美国还有联邦 19 万亿美元债务,美国家庭有 14 万亿美元贷款,各级地方政府负债 9 万亿美元,共计 45 万亿各类债务,即每个美国人欠债 15 万美元。 陈思进 6 月 6 日 指出,长久低利率和潜在负利率政策,已然使得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难以承诺养老金支出,再不加息的话,欧美社会信用体系将崩溃。 海涛视线 2016-06-05 指出,周五公布的美国 5 月非农数据大跌眼镜,季调后非农就业新增人口仅 3.8 万人,大幅差于预期的 16.4 万人,创 2010 年 9 月来最差水平, 5 月失业率为 4.7% 。 明辉认为这个数据的披露,实际上正是政经纵横谈一贯观点的一次证明而已:那就是 美国经济复苏是虚假的,是靠不住的!美国炒作的加息,更大程度上是出于大国角力的考虑。 美国加息还有另外一套逻辑。那就是打压对手。从世界经济整体来看,当前基本是一个比不烂的时期,也就是说,只要对手比你差,你哪怕再坏都没有关系。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 世界经济增长停滞,赌场里没有新钱进来了,大佬想滋润点,最好是吃定另一个大佬。也就是所谓存量博弈,这其实是世界政经博弈的常态,不以制度为转移。 http://mt.sohu.com/20160605/n453063694.shtml 大空头席夫称美国经济危机尚未克服 美联储信用将破产。 金投美股网 6 月 2 日 讯, Euro Pacific Capital 首席执行官席夫( Peter Schiff )是华尔街著名的大空头,曾经准确预见到了导致全球金融危机和衰退的美国房地产崩盘。虽然美国经济已经复苏,但席夫却一直坚信,真正的危机尚未被克服。尽管席夫对于美国经济、美元和国债的不少预言现在都没有实现,但接受加拿大《环球邮报》采访时,他却强调,或许自己在时机的判断上不够准确,但是这些预言所针对的现实却是不能否认的。 http://usstock.cngold.org/c/2016-06-02/c4144193.html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何新最近转发一篇博客,博主认为,此文可以与何新的“中美没有金融战,已经形成奇妙金融关系” 相参照阅读。博文摘编如下: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当年中国的 4 万亿投资究竟最终是救了谁的命?这不是某些人自我吹嘘标榜就说了算,我们可以找到客观的坐标作为衡量考核的依据。 上面这张美国道琼斯指数和中国上证指数关联对比图,足以告诉你如何看清真相,一图抵千言,实在不想说太多。 我只想说:美国政府应该给中国国内的“经济学家”、“金融理财专家”和某些金融高官颁发经济特别贡献大奖章,以表彰这些为美国经济摆脱 2008 年金融危机和 2015 年金融危机立下汗马功劳的中国经济学家和官员,他们为美国经济延缓并短期摆脱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金融危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其功绩足以载入美国史册,与开国总统华盛顿同放异彩和光辉。 为此我国股市和经济付出巨大代价。而美国则通过向中国转嫁金融危机,包括制造 2015 年 A 股暴跌的股灾,转移资金到美国而救助美国,成功避免了美国股市、熊市陷入剧烈大调整的泥潭。 美国市场巧妙地进入横盘震荡的修复阶段,目前已经接近元气回复。也就是说,之后很可能再次进入新一轮拉升上涨状态。只是这次也许是第五浪 21000 点的最后赶顶冲刺拉升。 之后,无论如何美国经济也逃不掉熊市大调整的厄运而进入危机状态,全球也将因此进入 2008 年以来的再一次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总危机。 时间节点应当在未来三到五年( 2019 年前后),而这次,估计已经没人能救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12d230102w9nr.html#cre=sinapcmod=gloc=16r=0doct=0rfunc=33 我们在 2016 年 5 月 29 日 指出, 2019 年前后进入 2008 年以来的再一次金融危机。新的证据在不断涌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019.html 美联储信用危机正在到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2102.html 全球进入气象、地震、经济超级灾害链 我们在 2007 年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指出,近期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揭示了冷气候、台风、强潮汐、禽流感世界大流行和强震相互对应的规律和物理机制,对气候及其相关灾害的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 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 印尼地震海啸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 人们必须有所准备。 8 年的科研实践正在验证这一理论预测。 2016-2020 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我们称之为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三张表预示超级灾害连必然到来: 表 1 股市崩盘和气象灾害 年份 经济事件 气象灾害 1973 石油危机 / 股市崩盘 1972-1973 年超级厄尔尼诺 1980 美国经济衰退 1979-1980 年弱厄尔尼诺 1987 股市崩盘 1986-1987 年厄尔尼诺 1994 债市危机 1993-1995 年厄尔尼诺 ( 1997 亚洲金融风暴 1997-1998 年超级厄尔尼诺) 2001 9.11 事件 / 股市崩盘 1999-2001 年超级拉尼娜 2002 年厄尔尼诺 2008 次贷危机 / 股市崩盘 2007 年强拉尼娜, 2009 年厄尔尼诺 2015 金融危机 / 股市崩盘? 2015-2016 年超级厄尔尼诺 注:黑体字是笔者后加的,表明 3-4 年、 7 年周期同时存在。 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825/13931633_0.shtml 表 2 拉马德雷现象(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和世界经济长波的对应关系 时 期 1890-1924 192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35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时 期 1890- 1913 1914-1944 1845-1973 1974-1995 1996-2020 ? 关键年 1913 2013 世界经济长波 第三上升期 第三下降期 第四上升期 第四下降期 第五上升期 世界大战 两次世界大战 91 年苏联解体 注: 1914 年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 10 年结束世界经济长波第三上升期; 2013 年与 1913 年的位置相同,都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和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时期,如果爆发战争,也会提前结束世界经济长波第五上升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903.html 关注经济危机客观周期。 关注大国的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0938.html 实时的政策可能缓解或加剧金融危机的强度,也可能为他人作嫁衣裳,但无法避免经融危机的存在和发展。根据客观规律, 2020 年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即将结束, 2019 年前后爆发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总危机是无法避免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01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279.html 2016-2017 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给全球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 我们的研究表明,太阳黑子具有 11 和 22 年周期,在太阳黑子循环和气候效应之间存在着关联。太阳黑子极小期的平均周期为 11 年,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的平均周期为 200 年。近 20 年的研究发现,潮汐极大期、地震火山活动频发期、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全球低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6 次时间的一一对应表明其相关性和处于同一激发机制(见表 3 )。 表 3 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强潮汐和低温期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时间(年) 坏天 时代 潮汐极大年时间 火山活跃时间 全球 气温 欧特 1040-1080 1010-1110 1062 ?? 低温 沃尔夫 1280-1350 1165-1360 1264 1275-1300 小冰期 史玻勒 1450-1550 1420-1525 1425 1440-1460 1470-1490 小冰期 蒙德 1640-1720 1600-1725 1629 1640-1680 小冰期 道尔顿 1790-1830 1790-1915 1770 1810-1820 小冰期 21 世纪 2007- ?? 1997- ?? 1974 1980-?? 次小冰期 多因素叠加是小冰期发生的根本原因。导致 15-17 世纪小冰期和 2020 年“次小冰期”出现的原因有五: 其一、处于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太阳将进入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 2020 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 17 世纪以来从未出现。目前处于 200 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 其二、处于全球强震频发时期 2002 年郭增建提出 “ 深海巨震降温说 ” :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范围内的 Ms 8.5 级和大于 Ms 8.5 级的海震。郭增建等人指出, 9 级和 9 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 20 世纪 4 场最强的特大地震在很短的时间内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沿海地区: 1952 年堪察加地震, 1957 年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地震, 1960 年智利地震, 1964 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地震,与 50-70 年代低温期相对应。 其三、处于全球火山活动频繁时期 现代火山活动有明显致冷的记录:小冰期对应强火山活动,小气候最适期对应弱火山活动。因为火山灰和二氧化硫等火山喷发物到达平流层后,较小的气溶胶可在数月内传播到全球,并可在平流层内持续漂浮 1~3 年,使太阳直接辐射减弱,造成大气降温 。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火山喷发导致了 “ 小冰期 ” 的到来。研究报告称, 1275 年到 1300 年之间,热带地区经历过四次大规模火山喷发,喷发出来的大量硫酸盐颗粒进入大气层上空反射了太阳辐射,使地球气温降低; 1430 年到 1450 年,也发生了一轮大规模火山喷发,与地震活动一样,火山喷发与气候冷暖变化导致的冰盖消长有关(见表 3 )。 其四、地球轨道周期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 60 年振动相一致。在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和 60~70 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 1901 和 196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 94( 相当于日地距离的 0.6%) 和 57 万公里;在 30-40 年代和 80 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 1940 和 2000 年)分别缩短了 76 和 44 万公里。 2000-202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 2020 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韩延本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 19 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 60 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 19 世纪略超过 60 年,之后缓慢变短,到 20 世纪后期月在 55 年至 60 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 其五、处于强潮汐活动时期 潮汐高低潮还有 200 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 1425 年、 1629 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 1770 年的峰值对应 18 世纪的低温, 1974 年的峰值对应 20 世纪 70 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潮汐 54-56 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的 50-70 年周期对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我们的结论:地球的气候变化不仅与太阳黑子活动相关,而且与潮汐强度、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 2004-2012 年全球已发生 Ms 8.5 级以上强震 6 次,与 1998 年以来变暖减缓相对应。地震火山活动的影响不容忽视。 潮汐变化还有约 200 年周期和 50-70 年周期,对应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200 年周期和拉马德雷 50-70 年周期。目前处于 2007 年以来发生的太阳黑子极小期,对应超前的 1974 年潮汐高潮和 20 世纪 50-70 年代的低温期。根据以往记录,这个过程还将持续 30 年以上。这次变冷过程被 20 世纪 80 年代的全球迅速变暖所打断, 1988-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是自然因素,温室效应包含人为因素。 2 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本周期内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较小,变冷规模要小于道尔顿极小期(见表 2 )。我们称之为“次小冰期”。 此外,潮汐变化还有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变化 18.6 年周期,与气候变化 18.6 年周期对应。早在 2008 年和 2014 年我们就指出, 1998 年最热年记录与 1995-1997 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有关,此后 16 年气候变暖间断的原因之一是 2005-2007 年的最大值时期(见:杨冬红等, 2008 ) ,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增强 ,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到高潮。 气候的长期趋势和短期变化都表明,气候变冷是对人类最大的威胁。 2014 年和 2015 年最热年新纪录证实了理论预测的可靠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世界经济危机的自然周期 经济景气循环的波动或循环,根据其周期的长短,现在公认的有下面四种类型: 1. 基钦循环( KitchinCycle ,短期循环) 3 至 4 年周期(与地球自转 3-4 年周期对应); 2. 朱格拉循环( JuglarCycle ,中期循环,主循环) 10 至 11 年周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 11 年周期对应); 3. 库茨涅兹循环( KuznetsCycle ,长期循环) 20 至 22 年周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 22 年周期对应); 4. 康德拉切夫循环( KondratieffCycle ,长期波动) 50 至 60 年周期和吉村循环 55 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和潮汐 50-70 年周期对应)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8734.html 全球金融危机“七年之痒”显然是基钦循环( KitchinCycle ,短期循环) 3 至 4 年周期(与地球自转 3-4 年周期对应)的公倍周期,两个周期为 6-8 年,形成一个约 7 年的整数周期。 气候是如何影响经济景气的? 岛中雄二 对此归纳了以下三种原因: 一是农林水产品收成说。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太阳、气象循环导致某个地区农林水产品的供给周期性地减少或增加,会产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或下跌,工业部门企业利润也就会下降或增加。同时,该地区的进口能力也将减弱或增强,而工业地区的出口也会减少或增加。 二是人类心理说。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使电磁平衡错乱并引起人类生理变化,导致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大众对未来前景乐观和悲观的心理周期性地变动,从而左右投资、消费和估价。 三是能源需求说。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冷暖变化,引起维持人类体温所需的卡路里的摄取量的变动,从而在根本上动摇了石化燃料消费和农林水产品需求的稳定。自然也影响了初级产品整体的价格变动,进而波及经济整体。 2006 年, Obridko 等人根据太阳磁场的数据分析得到过一个约 7 年的周期 。 2010 年,李爱云对黑子长、短周期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长周期存在 7.1 年、 14.2 年、 21.3 年、 28.4 年、 42.6 年的系列,短周期的时变性比长周期的更明显。对黑子周期的外部触发机制做了讨论,发现黑子周期与行星周期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 太阳黑子 7 年周期的发现,使金融危机七年之痒的“农林水产品收成说”、“人类心理说”和“能源需求说”得到更精准的证明。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导致某个地区农林水产品的供给周期性地减少或增加,会产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或下跌;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冷暖变化,引起维持人类体温所需的卡路里的摄取量的变动,从而在根本上动摇了石化燃料消费和农林水产品需求的稳定。自然也影响了初级产品整体的价格变动,进而波及经济整体;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使电磁平衡错乱并引起人类生理变化,导致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大众对未来前景乐观和悲观的心理周期性地变动,从而左右投资、消费和估价。 全球金融危机的“七年之痒”是自然周期、经济周期和心理周期叠加而成,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不容置疑。 康波周期是 1926 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在分析了英、法、美、德以及世界经济的大量统计数据后,发现发达商品经济中存在的一个为期 50-60 年的长周期。在康波周期中,前 15 年是衰退期;接着 20 年是大量再投资期,并在此期间新技术不断被采用,经济快速发展,迎来繁荣期;后 10 年是过度建设期,过度建设的结果是 5-10 年的混乱期,从而导致下一次大衰退的出现。太阳黑子长周期存在 7.1 年、 14.2 年、 21.3 年、 28.4 年、 42.6 年的系列,其倍数周期包括 56.8 年周期。潮汐震荡也具有 50-60 年的长周期 。 它们是形成太平洋十年涛动周期和康波周期的原因。 50-60 年康波周期和 7 年金融周期的叠加使金融危机谷值由 2015 年后延到 2016-2017 年。 经济波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周期约为 50 年的经济长波是世界经济领域里的一种有规律的现象。湖北大学世界经济学科课题组(课题组成员:柳剑平、肖德、程崇祯、彭斯达、陈汉林、孙铭;执笔:肖光恩、周先平)在《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与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一文中阐述了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发展过程。   原苏联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 1925 年提出的经济长波理论,把经济长波分为上升期和下降期两个阶段,每一阶段分别为 20 和 30 年。尽管此后长波理论各学派对经济长波不同阶段的划分及其作用有不同的观点,但从 18 世纪末以来出现的四次经济长波中我们可以发现历次经济长波上升期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拉马德雷(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 PDO )的“冷位相”为 1890-1924 年、 1947-1976 年,“暖位相”为 1925-1946 年、 1977-1999 年。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出现在 1890 至 1913 年,第四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发生在 1945 至 1973 年,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应起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也就是说 21 世纪头 20 年是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比可知,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应拉马德雷的“冷位相”,世界经济长波的下降期对应拉马德雷的“暖位相”。由于 1914 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提前结束。这一一对应的变化,明确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的 7 年周期、 50-60 年和 200 年周期是自然周期、经济周期和心理周期叠加而成,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不容置疑,时间集中在 2016-2020 年,可称之为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248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有报道称,古代农业社会,人类应对自然变化的能力较差,大气温度每次变冷转暖,都会引发人类社会大规模的动乱、战争和民族迁徙。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兴起与跌落、战争和浩劫,以及重大科学发现和文化成就的取得,除了我们看得见的人为因素以外,冥冥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有气候的变化。   “彼苍者天,何其有极?”当中国古人面对变幻莫测的天道,发出如许浩叹时,他们哪里知道,气温的些许变化,哪怕是 1 ℃ 的升降,就能把人世间搅得天翻地覆。   对古代中国而言,气候在温暖期和寒冷期的转换,往往决定着中原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实力的强弱对比和农牧分界线的南北飘移,由此引发或加剧民族冲突,进而决定中原王朝的兴替。 以魏晋南北朝为例,当时气候变化正处于秦汉、隋唐两个温暖期之间的寒冷期,在公元 400 年前后温度最低时,年平均气温比今天低了近 2 ℃ ,较之温暖的汉、唐时代,要下降 2 ℃ - 3 ℃ 。 http://www.cq.xinhuanet.com/2015-12/03/c_1117338166.htm 四张表看世界变化:那些毁于天灾的盛世 2016-01-25 科技日报报道,斯蒂芬·霍金日前警告称,在接下来的 100 年内,随着在科学技术领域获得飞速发展,人类将面临自我毁灭的危险。“尽管地球现在发生灾难的可能性很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在未来 1 千年或 1 万年内,这几乎就变成了铁板钉钉的事情。”他说,“但是,在未来至少 100 年内,我们还不可能在太空建立自给自足的殖民地。因此,我们在此期间务必非常小心。” http://tech.gmw.cn/2016-01/25/content_18644314.htm 我们无法预知自我毁灭的人祸危险在何时发生,但可以预知周而复始的自然天灾确实在一步一步逼近。 四个表格给出了近百年的自然灾难:次小冰期敲响了警钟 表 4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潮汐极大值年、坏天时代和中国历史朝代的更迭(修改) 极小期 时间 中国朝代 时间 气候变化 坏天时代 潮汐极 大值年 奥特 1040-1080 西夏 金 1038-1227 1115-1234 变冷 变暖 1010-1110 1062 沃尔夫 1280-1350 元 明 1279-1368 1368- 小冰期 变暖 1165-1360 1264 史玻勒 1450-1550 明 -1644 小冰期 1420-1525 1425 蒙德 1645-1715 清 1644- 小冰期 1600-1725 1629 道尔顿 1790-1820 清 -1911 小冰期 1790-1915 1770 21 世纪 2007- ? 次小冰期? 1996- ? 197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818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6487.html 根据以往记录, 21 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过程还将持续 30 年以上。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较小,变冷规模要小于道尔顿极小期(见表 3 )。我们称之为“次小冰期”。综合因素表明, 2020 年气候变冷将达到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713.html 2014 年和 2015 年最热年新纪录证实了理论预测的可靠性。 2020 年开始的次小冰期使世界经济危机在劫难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9690.html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中的“次小冰期”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全球金融危机的 7 年周期、 50-60 年和 200 年周期是自然周期、经济周期和心理周期叠加而成,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不容置疑,时间集中在 2016-2020 年,可称之为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248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四个表格给出了近百年的自然灾难:次小冰期敲响了经济危机警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3569.html 参考文献 岛中雄二著.周维宏 译.《太阳景气经济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杨冬红,等。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杨学祥。 2014 年经济危机的警钟:俄罗斯经济危机加剧卢布暴跌。 2014-12-1805:56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895.html 相关报道 世行下调 2016 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面临显著风险 2016 年 06 月 10 日 05:46 综合 8   世行下调 2016 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华盛顿 6 月 8 日 电 (记者王如君)世界银行 7 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 2016 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今年 1 月份预测的 2.9% 下调至 2.4% 。   世界银行认为,由于发达经济体增长低于预期,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迷,全球贸易疲软和资本流动日减等,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   报告预计,发展中国家今年预计增长 3.5% ,低于 1 月份 4.1% 的预测值,明后两年增速将分别升至 4.4% 和 4.7% 。其中,今年巴西和俄罗斯经济将分别下降 4% 和 1.2% ,降幅均大于 1 月份的预测值。世行维持中国今明两年增速预期不变,分别为 6.7% 和 6.5% 。印度今明两年增长预计分别为 7.6% 和 7.7% ,均低于 1 月份预测值。   在增长乏力的环境中,全球经济面临显著风险,包括主要新兴市场增速进一步放缓、金融市场情绪突变、发达经济体增长出现停滞、大宗商品低价格长于预期、世界不同地区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以及对利用货币政策刺激增长是否有效的担忧。 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gjcj/2016-06-10/doc-ifxszkzy5025131.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697 次阅读|0 个评论
超级灾害链: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引爆规模比08年大八倍
杨学祥 2016-6-6 06:21
超级灾害链: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引爆规模比 08 年大八倍 杨学祥,杨冬红 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引爆 规模比 08 年大八倍 2016-06-05 22:55:18 和讯网消息 据外媒报道,国际自由投资大鳄、财经名嘴 Simon Black 日前撰文警告称,比 2008 年次级贷危机更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引爆过程中,而且规模是 08 年的八倍。 http://news.hexun.com/2016-06-05/184247175.html 美联储极力掩饰经济危机的存在 在刚刚闭幕的七国集团 (G7) 峰会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要防范金融危机,特别是要防范“雷曼级”的金融机构倒闭,形势似乎相当严峻,然而随后美联储主席耶伦在哈佛大学的讲话却表示,并不担心金融危机,为何美日对金融危机各执一词呢?   其中,耶伦所说没有金融危机的迹象,无疑是指美国,而安倍所说无疑主要就是日本了,在美国经济稳步复苏之际,美日之间的差距真的这么严重吗? 日本刚刚经历日元暴涨、日股暴跌,财相麻生一度放声要干预汇市,美日为此还在 G7 财长会议上有过争论,安倍担心日本国内出现金融危机也属常理,至于大型金融机构倒闭,就足见形势的严峻了。 我在 5 月 28 日 指出,面对经济危机的威胁,日本的恐慌、美国的观望、英德的乐观,其中的玄机在于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0886.html 美国经济危机在劫难逃 美联储信用将破产 英国《金融时报》 4 月 10 日 报道,据斯坦福大学近期的一项研究,美养老金亏空高达 3.4 万亿美元,而官方数额却还不到其三分之一。此外,美国还有联邦 19 万亿美元债务,美国家庭有 14 万亿美元贷款,各级地方政府负债 9 万亿美元,共计 45 万亿各类债务,即每个美国人欠债 15 万美元。 陈思进 6 月 6 日 指出,长久低利率和潜在负利率政策,已然使得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难以承诺养老金支出,再不加息的话,欧美社会信用体系将崩溃。 海涛视线 2016-06-05 指出,周五公布的美国 5 月非农数据大跌眼镜,季调后非农就业新增人口仅 3.8 万人,大幅差于预期的 16.4 万人,创 2010 年 9 月来最差水平, 5 月失业率为 4.7% 。 明辉认为这个数据的披露,实际上正是政经纵横谈一贯观点的一次证明而已:那就是 美国经济复苏是虚假的,是靠不住的!美国炒作的加息,更大程度上是出于大国角力的考虑。 美国加息还有另外一套逻辑。那就是打压对手。从世界经济整体来看,当前基本是一个比不烂的时期,也就是说,只要对手比你差,你哪怕再坏都没有关系。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 世界经济增长停滞,赌场里没有新钱进来了,大佬想滋润点,最好是吃定另一个大佬。也就是所谓存量博弈,这其实是世界政经博弈的常态,不以制度为转移。 http://mt.sohu.com/20160605/n453063694.shtml 大空头席夫称美国经济危机尚未克服 美联储信用将破产。 金投美股网 6 月 2 日 讯, Euro Pacific Capital 首席执行官席夫( Peter Schiff )是华尔街著名的大空头,曾经准确预见到了导致全球金融危机和衰退的美国房地产崩盘。虽然美国经济已经复苏,但席夫却一直坚信,真正的危机尚未被克服。尽管席夫对于美国经济、美元和国债的不少预言现在都没有实现,但接受加拿大《环球邮报》采访时,他却强调,或许自己在时机的判断上不够准确,但是这些预言所针对的现实却是不能否认的。 http://usstock.cngold.org/c/2016-06-02/c4144193.html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何新最近转发一篇博客,博主认为,此文可以与何新的“中美没有金融战,已经形成奇妙金融关系” 相参照阅读。博文摘编如下: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当年中国的 4 万亿投资究竟最终是救了谁的命?这不是某些人自我吹嘘标榜就说了算,我们可以找到客观的坐标作为衡量考核的依据。 上面这张美国道琼斯指数和中国上证指数关联对比图,足以告诉你如何看清真相,一图抵千言,实在不想说太多。 我只想说:美国政府应该给中国国内的“经济学家”、“金融理财专家”和某些金融高官颁发经济特别贡献大奖章,以表彰这些为美国经济摆脱 2008 年金融危机和 2015 年金融危机立下汗马功劳的中国经济学家和官员,他们为美国经济延缓并短期摆脱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金融危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其功绩足以载入美国史册,与开国总统华盛顿同放异彩和光辉。 为此我国股市和经济付出巨大代价。而美国则通过向中国转嫁金融危机,包括制造 2015 年 A 股暴跌的股灾,转移资金到美国而救助美国,成功避免了美国股市、熊市陷入剧烈大调整的泥潭。 美国市场巧妙地进入横盘震荡的修复阶段,目前已经接近元气回复。也就是说,之后很可能再次进入新一轮拉升上涨状态。只是这次也许是第五浪 21000 点的最后赶顶冲刺拉升。 之后,无论如何美国经济也逃不掉熊市大调整的厄运而进入危机状态,全球也将因此进入 2008 年以来的再一次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总危机。 时间节点应当在未来三到五年( 2019 年前后),而这次,估计已经没人能救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12d230102w9nr.html#cre=sinapcmod=gloc=16r=0doct=0rfunc=33 我们在 2016 年 5 月 29 日 指出, 2019 年前后进入 2008 年以来的再一次金融危机。新的证据在不断涌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019.html 美联储信用危机正在到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2102.html 全球进入气象、地震、经济超级灾害链 我们在 2007 年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指出,近期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揭示了冷气候、台风、强潮汐、禽流感世界大流行和强震相互对应的规律和物理机制,对气候及其相关灾害的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 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 印尼地震海啸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 人们必须有所准备。 8 年的科研实践正在验证这一理论预测。 2016-2020 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我们称之为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三张表预示超级灾害连必然到来: 表 1 股市崩盘和气象灾害 年份 经济事件 气象灾害 1973 石油危机 / 股市崩盘 1972-1973 年超级厄尔尼诺 1980 美国经济衰退 1979-1980 年弱厄尔尼诺 1987 股市崩盘 1986-1987 年厄尔尼诺 1994 债市危机 1993-1995 年厄尔尼诺 ( 1997 亚洲金融风暴 1997-1998 年超级厄尔尼诺) 2001 9.11 事件 / 股市崩盘 1999-2001 年超级拉尼娜 2002 年厄尔尼诺 2008 次贷危机 / 股市崩盘 2007 年强拉尼娜, 2009 年厄尔尼诺 2015 金融危机 / 股市崩盘? 2015-2016 年超级厄尔尼诺 注:黑体字是笔者后加的,表明 3-4 年、 7 年周期同时存在。 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825/13931633_0.shtml 表 2 拉马德雷现象(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和世界经济长波的对应关系 时 期 1890-1924 192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35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时 期 1890- 1913 1914-1944 1845-1973 1974-1995 1996-2020 ? 关键年 1913 2013 世界经济长波 第三上升期 第三下降期 第四上升期 第四下降期 第五上升期 世界大战 两次世界大战 91 年苏联解体 注: 1914 年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 10 年结束世界经济长波第三上升期; 2013 年与 1913 年的位置相同,都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和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时期,如果爆发战争,也会提前结束世界经济长波第五上升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903.html 关注经济危机客观周期。 关注大国的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0938.html 实时的政策可能缓解或加剧金融危机的强度,也可能为他人作嫁衣裳,但无法避免经融危机的存在和发展。根据客观规律, 2020 年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即将结束, 2019 年前后爆发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总危机是无法避免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01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279.html 2016-2017 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给全球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 我们的研究表明,太阳黑子具有 11 和 22 年周期,在太阳黑子循环和气候效应之间存在着关联。太阳黑子极小期的平均周期为 11 年,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的平均周期为 200 年。近 20 年的研究发现,潮汐极大期、地震火山活动频发期、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全球低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6 次时间的一一对应表明其相关性和处于同一激发机制(见表 3 )。 表 3 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强潮汐和低温期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时间(年) 坏天 时代 潮汐极大年时间 火山活跃时间 全球 气温 欧特 1040-1080 1010-1110 1062 ?? 低温 沃尔夫 1280-1350 1165-1360 1264 1275-1300 小冰期 史玻勒 1450-1550 1420-1525 1425 1440-1460 1470-1490 小冰期 蒙德 1640-1720 1600-1725 1629 1640-1680 小冰期 道尔顿 1790-1830 1790-1915 1770 1810-1820 小冰期 21 世纪 2007- ?? 1997- ?? 1974 1980-?? 低温? 多因素叠加是小冰期发生的根本原因。导致 15-17 世纪小冰期和 2020 年“次小冰期”出现的原因有五: 其一、处于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太阳将进入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 2020 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 17 世纪以来从未出现。目前处于 200 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 其二、处于全球强震频发时期 2002 年郭增建提出 “ 深海巨震降温说 ” :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范围内的 Ms 8.5 级和大于 Ms 8.5 级的海震。郭增建等人指出, 9 级和 9 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 20 世纪 4 场最强的特大地震在很短的时间内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沿海地区: 1952 年堪察加地震, 1957 年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地震, 1960 年智利地震, 1964 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地震,与 50-70 年代低温期相对应。 其三、处于全球火山活动频繁时期 现代火山活动有明显致冷的记录:小冰期对应强火山活动,小气候最适期对应弱火山活动。因为火山灰和二氧化硫等火山喷发物到达平流层后,较小的气溶胶可在数月内传播到全球,并可在平流层内持续漂浮 1~3 年,使太阳直接辐射减弱,造成大气降温 。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火山喷发导致了 “ 小冰期 ” 的到来。研究报告称, 1275 年到 1300 年之间,热带地区经历过四次大规模火山喷发,喷发出来的大量硫酸盐颗粒进入大气层上空反射了太阳辐射,使地球气温降低; 1430 年到 1450 年,也发生了一轮大规模火山喷发,与地震活动一样,火山喷发与气候冷暖变化导致的冰盖消长有关(见表 3 )。 其四、地球轨道周期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 60 年振动相一致。在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和 60~70 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 1901 和 196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 94( 相当于日地距离的 0.6%) 和 57 万公里;在 30-40 年代和 80 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 1940 和 2000 年)分别缩短了 76 和 44 万公里。 2000-202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 2020 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韩延本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 19 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 60 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 19 世纪略超过 60 年,之后缓慢变短,到 20 世纪后期月在 55 年至 60 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 其五、处于强潮汐活动时期 潮汐高低潮还有 200 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 1425 年、 1629 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 1770 年的峰值对应 18 世纪的低温, 1974 年的峰值对应 20 世纪 70 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潮汐 54-56 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的 50-70 年周期对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我们的结论:地球的气候变化不仅与太阳黑子活动相关,而且与潮汐强度、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 2004-2012 年全球已发生 Ms 8.5 级以上强震 6 次,与 1998 年以来变暖减缓相对应。地震火山活动的影响不容忽视。 潮汐变化还有约 200 年周期和 50-70 年周期,对应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200 年周期和拉马德雷 50-70 年周期。目前处于 2007 年以来发生的太阳黑子极小期,对应超前的 1974 年潮汐高潮和 20 世纪 50-70 年代的低温期。根据以往记录,这个过程还将持续 30 年以上。这次变冷过程被 20 世纪 80 年代的全球迅速变暖所打断, 1988-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是自然因素,温室效应包含人为因素。 2 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本周期内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较小,变冷规模要小于道尔顿极小期(见表 2 )。我们称之为“次小冰期”。 此外,潮汐变化还有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变化 18.6 年周期,与气候变化 18.6 年周期对应。早在 2008 年和 2014 年我们就指出, 1998 年最热年记录与 1995-1997 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有关,此后 16 年气候变暖间断的原因之一是 2005-2007 年的最大值时期(见:杨冬红等, 2008 ) ,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增强 ,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到高潮。 气候的长期趋势和短期变化都表明,气候变冷是对人类最大的威胁。 2014 年和 2015 年最热年新纪录证实了理论预测的可靠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世界经济危机的自然周期 经济景气循环的波动或循环,根据其周期的长短,现在公认的有下面四种类型: 1. 基钦循环( KitchinCycle ,短期循环) 3 至 4 年周期(与地球自转 3-4 年周期对应); 2. 朱格拉循环( JuglarCycle ,中期循环,主循环) 10 至 11 年周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 11 年周期对应); 3. 库茨涅兹循环( KuznetsCycle ,长期循环) 20 至 22 年周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 22 年周期对应); 4. 康德拉切夫循环( KondratieffCycle ,长期波动) 50 至 60 年周期和吉村循环 55 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和潮汐 50-70 年周期对应)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8734.html 全球金融危机“七年之痒”显然是基钦循环( KitchinCycle ,短期循环) 3 至 4 年周期(与地球自转 3-4 年周期对应)的公倍周期,两个周期为 6-8 年,形成一个约 7 年的整数周期。 气候是如何影响经济景气的? 岛中雄二 对此可归纳了以下三种原因: 一是农林水产品收成说。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太阳、气象循环导致某个地区农林水产品的供给周期性地减少或增加,会产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或下跌,工业部门企业利润也就会下降或增加。同时,该地区的进口能力也将减弱或增强,而工业地区的出口也会减少或增加。 二是人类心理说。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使电磁平衡错乱并引起人类生理变化,导致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大众对未来前景乐观和悲观的心理周期性地变动,从而左右投资、消费和估价。 三是能源需求说。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冷暖变化,引起维持人类体温所需的卡路里的摄取量的变动,从而在根本上动摇了石化燃料消费和农林水产品需求的稳定。自然也影响了初级产品整体的价格变动,进而波及经济整体。 2006 年, Obridko 等人根据太阳磁场的数据分析得到过一个约 7 年的周期 。 2010 年,李爱云对黑子长、短周期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长周期存在 7.1 年、 14.2 年、 21.3 年、 28.4 年、 42.6 年的系列,短周期的时变性比长周期的更明显。对黑子周期的外部触发机制做了讨论,发现黑子周期与行星周期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 太阳黑子 7 年周期的发现,使金融危机七年之痒的“农林水产品收成说”、“人类心理说”和“能源需求说”得到更精准的证明。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导致某个地区农林水产品的供给周期性地减少或增加,会产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或下跌;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冷暖变化,引起维持人类体温所需的卡路里的摄取量的变动,从而在根本上动摇了石化燃料消费和农林水产品需求的稳定。自然也影响了初级产品整体的价格变动,进而波及经济整体;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使电磁平衡错乱并引起人类生理变化,导致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大众对未来前景乐观和悲观的心理周期性地变动,从而左右投资、消费和估价。 全球金融危机的“七年之痒”是自然周期、经济周期和心理周期叠加而成,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不容置疑。 康波周期是 1926 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在分析了英、法、美、德以及世界经济的大量统计数据后,发现发达商品经济中存在的一个为期 50-60 年的长周期。在康波周期中,前 15 年是衰退期;接着 20 年是大量再投资期,并在此期间新技术不断被采用,经济快速发展,迎来繁荣期;后 10 年是过度建设期,过度建设的结果是 5-10 年的混乱期,从而导致下一次大衰退的出现。太阳黑子长周期存在 7.1 年、 14.2 年、 21.3 年、 28.4 年、 42.6 年的系列,其倍数周期包括 56.8 年周期。潮汐震荡也具有 50-60 年的长周期 。 它们是形成太平洋十年涛动周期和康波周期的原因。 50-60 年康波周期和 7 年金融周期的叠加使金融危机谷值由 2015 年后延到 2016-2017 年。 经济波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周期约为 50 年的经济长波是世界经济领域里的一种有规律的现象。湖北大学世界经济学科课题组(课题组成员:柳剑平、肖德、程崇祯、彭斯达、陈汉林、孙铭;执笔:肖光恩、周先平)在《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与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一文中阐述了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发展过程。   原苏联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 1925 年提出的经济长波理论,把经济长波分为上升期和下降期两个阶段,每一阶段分别为 20 和 30 年。尽管此后长波理论各学派对经济长波不同阶段的划分及其作用有不同的观点,但从 18 世纪末以来出现的四次经济长波中我们可以发现历次经济长波上升期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拉马德雷(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 PDO )的“冷位相”为 1890-1924 年、 1947-1976 年,“暖位相”为 1925-1946 年、 1977-1999 年。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出现在 1890 至 1913 年,第四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发生在 1945 至 1973 年,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应起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也就是说 21 世纪头 20 年是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比可知,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应拉马德雷的“冷位相”,世界经济长波的下降期对应拉马德雷的“暖位相”。由于 1914 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提前结束。这一一对应的变化,明确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的 7 年周期、 50-60 年和 200 年周期是自然周期、经济周期和心理周期叠加而成,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不容置疑,时间集中在 2016-2020 年,可称之为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248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参考文献 岛中雄二著.周维宏 译.《太阳景气经济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杨冬红,等。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杨学祥。 2014 年经济危机的警钟:俄罗斯经济危机加剧卢布暴跌。 2014-12-1805:56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895.html 相关报道 非农数据暴露美国经济危机,炒作加息下周油价必跌 海涛视线 2016-06-05 17:47:46 .   周五公布的美国 5 月非农数据大跌眼镜,季调后非农就业新增人口仅 3.8 万人,大幅差于预期的 16.4 万人,创 2010 年 9 月来最差水平, 5 月失业率为 4.7% 。   明辉认为这个数据的披露,实际上正是政经纵横谈一贯观点的一次证明而已:那就是美国经济复苏是虚假的,是靠不住的!美国炒作的加息,更大程度上是出于大国角力的考虑。美国加息还有另外一套逻辑。那就是打压对手。从世界经济整体来看,当前基本是一个比不烂的时期,也就是说,只要对手比你差,你哪怕再坏都没有关系。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世界经济增长停滞,赌场里没有新钱进来了,大佬想滋润点,最好是吃定另一个大佬。也就是所谓存量博弈,这其实是世界政经博弈的常态,不以制度为转移。 http://mt.sohu.com/20160605/n453063694.shtml 投资大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引爆 规模比 08 年大八倍 2016-06-05 22:55:18 来源:和讯网 作者:邓益伟   和讯网消息 据外媒报道,国际自由投资大鳄、财经名嘴 Simon Black 日前撰文警告称,比 2008 年次级贷危机更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引爆过程中,而且规模是 08 年的八倍。   美国房产市场在次贷危机爆发后崩了盘,美国乃至全球经济也深受其害。简言之,各方投资人在看似没有问题的经济预期上疯狂下注,但随后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Simon Black 表示 08 年危机爆发后的各种惨景不再赘述,但现在次级贷又回来了。   近期,美国财界有不少针对刺激汽车带和学生贷方面存在泡沫的讨论。但这次,最大的次级贷泡沫的鼓吹者正是各国主权政府。   全球各国政府都在发售零息主权债,而其中很多国家的政府其实已经破产。例如日本政府债水平相当于 GDP 的 220% ,而日本央行是最新的加入到负利率大家庭的货币当局之一。然而即便是债务水平追臭名昭著的欧洲国家意大利,其政府也在发售负利率债券。   负利率债券意味着向政府购债的投资者反而要向政府“支付利息”,一旦债券到期,投资者到手的钱即便在账面上也变小了。换句话说,政府正在为自己借钱的动作敛财。这和十年前次级贷房主基于房价永远飙升的荒诞预测而疯狂借款的动作并无二致。   两者的区别只在于规模,在美国房价泡沫达到顶峰的 10 年前,次级贷市场占据系统系统 1.3 万亿美元的资金,这笔资金足以让一些“大而不倒”的银行闻风丧胆,现在有一个相对于 1.3 万亿美元八倍的政府债市场可能正在重蹈覆辙——它的规模是 10.4 万亿美元。   更让人心慌的是其膨胀速度,据媒体报道, 2016 年 1 月,全球负利率政府债市场总计规模为 5.5 万亿美元, 1 个月后的 2 月就达到了 7 万亿美元, 5 月份的数字是 9.9 万亿,现如今又来到了 10.4 万亿。这巨大的主权债券泡沫在过去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又吹大了一倍。   分析认为,这不只是对于未来恐慌或者金融系统崩盘的起因,而是明显的令人不安的趋势,这枚重磅炸药的爆炸可能只差一点火星。   据和讯网之前报道,有分析指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杠杆水平已经上升,各个市场的相互联系也更加紧密,但和对金融基础设施的要求相比,市场机构更聪明地利用信息的能力或许一直偏低。 2017 年或许会再次出现全球金融危机。 想了解更多精彩文章,点击中国著名财经公众号 (责任编辑:邓益伟 HN006 ) http://news.hexun.com/2016-06-05/184247175.html 再不加息的话,欧美社会信用体系将崩溃 (2016-06-06 01:34:05) 转载▼ 标签: 杂谈 陈思进 金融 绝情华尔街 商战 分类: 思进看世界 【美养老金亏空高达 3.4 万亿美元】英国《金融时报》 4 月 10 日 报道,据斯坦福大学近期的一项研究,美养老金亏空高达 3.4 万亿美元,而官方数额却还不到其三分之一。此外,美国还有联邦 19 万亿美元债务,美国家庭有 14 万亿美元贷款,各级地方政府负债 9 万亿美元,共计 45 万亿各类债务,即每个美国人欠债 15 万美元。 长久低利率和潜在负利率政策,已然使得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难以承诺养老金支出,如不改变的话,欧美社会信用体系将崩溃。 再不加息的话,欧美社会信用体系将崩溃 文 / 陈思进 过去几个月,华尔街分析师几乎每时每刻仔细审视所有美联储官员的言论,目的是为了捕捉下一个加息的可能性。 5 月 27 日 (星期五),美联储主席耶伦在哈佛大学演讲时,终于向即将欢度长周末的美国民众,一改过去的闪烁其辞,明确表示未来几个月就将加息。 目前,由于全球都在“竞争性低利率”状态,“八国集团”中德、法、意、日已经采取负利率政策,加拿大和俄罗斯因饱受油价下跌的摧残,估计离开负利率的日子也不远了。 之前美联储就要加息的老调子,犹如高喊“狼来了”,已经唱了将近十年,除了去年底升了 0.25% 外,利率从未真正地像样调整过。而长久低利率的危害已然渐渐显现了出来(除之前反复分析指出过的超低利率的弊端之外),长久低利率和潜在负利率政策,已然使得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难以承诺养老金支出,如不改变的话,欧美社会信用体系将崩溃。 随着各国央行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长期低利率构成的威胁不可能很快消散。而保持更广泛的金融和经济稳定,人寿保险和养老基金的稳定性是关键——全球长线投资者(养老金等)调动大量的资本投入其中。 因此,国际经合组织告诫说,全球央行量化宽松政策所推动的长期低利率,将对养老基金和人寿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构成严重威胁,造成入不敷出的局面,令许多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为抵御低利率带来的亏损,纷纷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 比如,低利率债券,通常占据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组合的 40% 左右。低利率导致一些金融机构投资风险较高、收益较高的资产,如私募股权和衍生产品。 不过,据北美退休金咨询公司 Aon Hewitt 的最新统计,在北美 449 家退休基金中,只有不到 8% 的退休计划尚有盈余,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 10.7% 。显示由公司提供的退休金计划,已处于难以为继的艰难状态了! 更大的压力则来自北美 10 年国债收益率下跌 17 基点,如果收益率继续下降,甚至实施负利率,企业退休金的资金缺口将越来越大。 然而在北美,美国和加拿大的“联邦公共养老金”(美国简称 SocialSecurity ,社安金;加拿大的 CanadaPension Plan ,简称 CPP ),类似中国的社保基金,都是严禁入股市的!美国的 401K 和加拿大的 RRSP ,其实只是部分中产阶级的个人退休金,在美国真正拥有 401K 的退休人口,不过 5000 万 -6000 万,仅约占总人口 20% 而已(加拿大情况也类似)。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北美人,退休之后是依赖社安金或 CPP 生活的。 而北美的养老金制度是按照高利率进行设计的,社安金或 CPP 只能投入于固定收益金融产品,由于现在北美人退休后的寿命越来越长,固定收益产品的利率至少要恢复到 6% 以上(也就是说,央行的 PrimeRate 基准利率至少要升至 4% 以上),退休金的收支才能达到平衡,长时间的超低利率,将不得不延期退休。 其它欧美日国家也面临类似的情况,长时间的超低利率,都将致使养老金制度破产,不得不延期退休,美国下月可能考虑延期至 67 岁开始拿养老金,加拿大更可能延期至 69 岁。但这样非但影响老年人的生活、又挤压了年轻人的就业,社会问题将更大! 经济学其实是门选择学,这些年当欧美日央行普遍选择超低利率来刺激经济、拯救经危机的同时,对存钱储蓄的民众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对养老金制度即社会信用体系的崩溃构成了威胁,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两害相权取其轻,美联储加息的考量原因众多,但养老金制度绝对是理由之一。 总之,这次“狼”(美联储加息)终于真的要来了! 2016 年 05 月 29 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f1fe090102wls4.html#cre=sinapcmod=gloc=8r=0doct=0rfunc=33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083 次阅读|0 个评论
直面正在逼近的经济危机:气象-地震-经济超级灾害链
杨学祥 2016-6-5 05:50
直面正在逼近的经济危机: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杨学祥 , 杨冬红 我们在 2016 年 4 月 25 日 指出, 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自然灾害周期与经济危机周期有高度的一致性。 2004 、 2005 、 2007 、 2012 年 印尼 4 次 8.5 级以上 地震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 人们必须有所准备。单一因素很难精准确定灾害的时间和强度,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2016-2020 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我们称之为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一个半月过去了,世界经济危机的信号越来越强烈,各国政要都在为避免本国的经济危机费尽心机,以邻为壑和嫁祸于人是没有用的,面临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279.html 相关报道 委内瑞拉反对党领袖:委内瑞拉的经济危机史无前例 2016-06-04 00:08:59 来源:汇金网   汇金网讯 :委内瑞拉反对党领袖:委内瑞拉的经济危机史无前例。 http://gold.hexun.com/2016-06-04/184234770.html 德国经济步入了“死胡同” 危机正在酝酿 ( 图 ) 2016 年 06 月 05 日 01:38 中金网   中金网 06 月 05 日 讯,德国是世界第四大、欧洲第一大经济体。欧洲经济复苏很大程度上依赖德国经济运行轨迹。 德国同时也是 20 国集团( G20 )第三大出口国。德国经济对出口的依赖程度和沙特以及南非类似。德国必须通过大量出口来维持经济、社会和政局稳定。   自 2008 年以后,全球需求疲软,这对出口商来说无疑是一场沉重的打击。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扰乱了中国、沙特、南非、俄罗斯等出口国的政治和社会安定。   但是这场经济危机并没有波及到全球每个国家,德国就是漏网之鱼。在经济危机之后,其他主要大的出口国都在苦苦挣扎,而德国反而提高了其出口水平。   然而,德国因此也构造起了一个巨大的漏洞,这个漏洞会使得德国即将面临一场出口危机。德国正在慢慢走向这场无法避免的危机,而这场危机一旦发生,势必会影响到欧洲乃至世界的安定。以下是危机即将发生的三个重要线索:   德国贸易结构已经发生转变   中国经济增速缓慢以及欧元区经济疲软降低了出口增速,并且也降低了德国对这些地区的出口。世界各国对德国商品的需求锐减的结果就是德国贸易模型的转变。 2008 年以来,德国对法国的出口增长缓慢,法国不再是德国最大的出口目标国。自 1961 年,法国一直是德国最大的出口对象国。坏消息不止于此,德国对中国的出口在 2015 年下降了 4% 。   为了补偿贸易需求减少所带来的损失,德国积极推动对其他市场尤其是美国的出口。 2008 年,德国对美国的出口量仅占总出口的 7.2% 。而 7 年之后,这一比率增加到了 9.5% 。 2015 年,德国对美国的出口量占了总出口的 19% 。   资本回报率减少   资本回报率减少是德国经济遭到侵蚀的第二个暗号。   在过去两年里,大众,拜耳以及巴斯夫的资本投资回报率均有所下降。 2012 年底,大众资本投资回报率超过 13% ,而 2015 年却只有不到 3% 的回报率。   此外,戴姆勒公司对奔驰的投资回报随着奔驰车销量减少而减少。 2016 年第一季度投资回报率为 7% ,而去年同期为 9.4% 。   德国公司正在削减价格   德国公司为了在短期内刺激出口而削减价格则是危机的第三个线索。据欧洲委员会称,欧洲商品的价格正在走下降模式。 1 月生产者物价指数年率下跌 3% , 2 月物价下降了 4.2% 。一些德国出口商公开降价。   宝马在中国部分地区削减价格。大众为了促进汽车销售在中国实施折扣以及无息贷款。现在,德企正面临的巨大挑战是销售量的增加和收入增加之间存在分歧。   例如,戴姆勒公司第一季度销售同比增加了 7% ,而收入只增加了 2% 。宝马第一季度销量同比增加了 5.9% ,而营业收入却减少了 0.4% 。 德国出口商正在面临着一个巨大问题:销售增加了却没有赚到更多的钱。这种用降价来刺激销售的策略短期可行,但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   德国现在还没有处于危机之中,多数德企现在至少仍在稳定盈利。然而,一些大型的德国企业和德国出口商的数据暗示着,德国走进了死胡同,已经没有出路了。 . http://roll.sohu.com/20160605/n452958498.shtml 巴西危机:经济陷入更深的衰退漩涡 2016-06-02 01:09:12 06 月 02 日 讯,据巴西政府周三 (6 月 1 日 ) 公布的数据显示,作为拉丁美洲最大的经济体,巴西第一季度经济萎缩了 5.4% 。伴随着巴西政治危机,巴西经济危机潜入到更深的衰退漩涡之中。   上月,巴西总统罗塞夫被国会弹劾,被强制停职 180 天。而副总统米歇尔 . 特梅尔代理总统一职。   巴西经济萎缩程度好于专家预期。这反映了罗塞夫在投票前为了赢得公众支持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做最后一搏。   巴西现处在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最长的经济衰退中。通货膨胀上升,消费者信心大幅下挫,腐败丑闻仍然继续吞噬着巴西政治。然而,坏消息并不止于此。   周二,巴西政府宣布,巴西的失业率在 2-4 月期间内已经飙升至 11.2% 。巴西现有 1140 万失业人口较去年同期上涨了近 20% 。   巴西经济衰退开始于 2015 年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以及石油公司 Petrobras 腐败丑闻使巴西陷入政治危局。其中,大宗商品大暴跌是巴西经济衰退的主要引擎。   距离里约奥运会还有 65 天,政治危机、经济衰退、兹卡病毒并驾齐驱,让人不得不怀疑奥运会能否顺利举行。奥运会官员称目前设施几乎都已经完工,官员们对本次奥运会抱有信心,认为这将是一次成功的奥运会。   政治危机将和奥运会上的热烈欢呼声形成鲜明的对比。特梅尔的临时总统之路上充满了各种路障,特梅尔显然已经碰到了障碍。特梅尔上任三周以来,特梅尔的两位部长由于腐败指控辞职。   周日,媒体披露了一段录音。在录音中,巴西临时政府监察、透明与审计部长法比亚诺 . 西尔韦拉对最高检察院调查巴西石油公司腐败案提出批评,同时还向在场的腐败案涉嫌人员传授如何应对司法机关的调查。   西尔韦拉的此番言论引发了该部及检察院诸多官员不满。他们纷纷表示强烈抗议,并称西尔韦拉若不引咎辞职,他们就会罢工。   周一,西尔韦拉向代总统特梅尔递交辞职信。   政治动荡对巴西在全球紧张的经济环境中的抗争不利。现在,大宗商品价格依然很低。作为大宗商品的主要进口国,中国的经济增速仍在放缓。而巴西作为中国的贸易伙伴,对中国的依赖程度相当大。   巴西央行 3 月预计巴西今年经济将萎缩 3.5% ,去年,巴西经济萎缩了 3.8%. http://news.10jqka.com.cn/20160602/c590704556.shtml 安倍在 G7 峰会呼吁避免“雷曼级”经济危机 2016 年 05 月 27 日 11:03 大河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马丽据日本共同社 5 月 26 日 报道,在日本三重县开幕的七国集团 (G7) 伊势志摩峰会 26 日围绕全球经济这一最大议题展开了讨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谈及目前的经济情况与雷曼危机前有些相似,指出“如果应对有误,就有陷入危机的风险”,呼吁 G7 合作避免危机。占据强势的意见认为,通过提出灵活财政运营措施以支撑经济,安倍政府有可能把明年 4 月消费税税率增至 10% 的计划再度延期。   为促进经济发展, G7 一致同意加速结构改革,还就动用政府财政刺激经济的重要性达成了共识,但如何实施则将根据各国的情况而定。安倍强烈呼吁的 G7 一起动用财政并未获得所有与会首脑赞同。日本与重视财政纪律的德国等之间存在温度差,峰会最终决定各国分别实施包括金融政策在内的恰当手段。 G7 还将就反恐对策等进行讨论, 27 日闭幕后发表首脑宣言。   安倍将“发生雷曼危机或大地震级别的严重事态”作为推迟增税的条件。执政党内有意见对推迟增税持谨慎态度,政府和执政党将在近期就是否按计划增税展开最后协调。   安倍在经济议题讨论伊始提及原油价格走低、恐怖主义和难民问题,认为全球经济的不透明感正在增加,指出正处于经济回暖或恶化的岔路口。安倍说明称,原油和粮食等商品价格在 2014 年以来跌幅达 55% ,与 2008 年雷曼危机前后相同,新兴市场国家的投资增长率也陷入低迷,提出了这些濒临雷曼危机级别的经济指标来展示担忧。 G7 对全球经济直面巨大风险形成了共识。安倍向记者强调“这是重大成果”。不过,由于一名首脑对全球经济“有陷入危机的风险”这一认识持有异议,因此将继续对首脑宣言的表述进行调整。来源环球网 ) http://roll.sohu.com/20160527/n451695995.shtml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已有 442 次阅读 2016-4-25 05:48 | 直面巨灾威胁: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周期及其预测方法 杨冬红 1 ,杨学祥 2 ( 1 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 , 长春 130026 ; 2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 长春 130026 ) 摘 要: 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自然灾害周期与经济危机周期有高度的一致性。 2004 、 2005 、 2007 、 2012 年 印尼 4 次 8.5 级以上 地震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 人们必须有所准备。单一因素很难精准确定灾害的时间和强度,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2016-2020 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我们称之为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 关键词:超级灾害链,太阳黑子,强震,低温,流感,经济危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7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今全球经济防御体系恐怕还无法应对新的经济危机
杨学祥 2016-5-20 05:38
当今全球经济防御体系恐怕还无法应对新的经济危机 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自然灾害周期与经济危机周期有高度的一致性。 2004 、 2005 、 2007 、 2012 年 印尼 4 次 8.5 级以上 地震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 人们必须有所准备。单一因素很难精准确定灾害的时间和强度,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2016-2020 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世界经济有重大影响,我们称之为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 规避经济危机必须从预防相伴而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做起 自然灾害是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原因和导火索,如果不能有效预防相关的灾害链或灾害群,规避经济危机就是一句空话。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7627.html 俄罗斯副财长 Oreshkin :中国经济危机对俄罗斯经济影响相对最小 . 环球外汇网 2016-05-18 15:51 俄罗斯副财长 Oreshkin :中国经济危机对俄罗斯经济影响相对最小 . http://www.cnforex.com/news/html/2016/5/18/e2d1fb8239ab2cfebd16d7261166c874.html 【委员长访港】张:金融危机阴霾未散,一带一路为实体经济添活力 2016/05/18 09:29   《经济通通讯社18日专讯》全国人大委员长张德江展开第二日的访港行程,今早出席在湾仔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时作主题演讲,指出丝绸之路及通往西方海上丝路,可推动商贸和文明的繁荣景象,促进各国包容、和平合作。   他续指,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阴云还未消散,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而「一带一路」建设可促进沿线国家的合作,共同发展,成果实在,能为实体经济增添新活力。(cr) http://news.etnet.com.cn/editor/260518531.htm 金融危机以来 香港经济增长从未如此糟糕 2016-05-14 08:46 华尔街见闻 原标题 : 金融危机以来 香港经济增长从未如此糟糕   根据最新公布数据,香港今年一季度 GDP 环比增速意外下跌 0.4% ,低于预期的增长 0.1% ,与去年同期来比,增速从去年四季度的 1.9% “腰斩”至 0.8% 。   更直观的表达见下图(来自 ZH ):   去年全年,香港的 GDP 增速仅为 2.4% ,只是 2011 年的一半。彭博援引澳新银行经济学家 Raymond Yeung 表示,至少在未来五到六年,我们看不到香港经济有持续向好的驱动力。   其中零售——香港经济的支柱之一已经连续下挫。今年三月香港的零售业绩为第十三个月下降,一季度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下跌 12.5% ,总销货数量下降 11.3% ,业绩表现是 1999 年以来最差的一个季度,来自大陆的消费者持续萎缩。   二月前往香港的游客数量同比大跌 20.5% , 3 月下跌 4.3% 至 421 万人,来自大陆的游客占比为 72% , 3 月下滑 6.9% 至 302 万人。   与零售业寒冬一样,香港的地产也正在经历寒潮。彭博援引香港中原地产代理公司数据显示,香港房价自去年 9 月高位,至今跌约 13% ;成交量跌至 25 年来低位。下图来自彭博:   “大空头”对冲基金经理 KyleBass 认为,香港楼市正陷入“自由落体”( free fall )状态,目前形势比 1997 年金融风暴时期更差。 http://d.sohu.com/n/556868693/?_smuid=fjvmzs0pmufpkpqabwkzubv=2wscrid=1140_4 当今全球经济防御体系恐怕还无法应对新的经济危机 龙讯财经 A 金福财经 2016 年 05 月 19 日 13:50 2008 年金融危机从美国开始席卷全球,当初华尔街没料到;美联储没料到;美国政府没料到;所有的主要金融机构都没预测到;房屋建筑商也没料到。如今金融系统又再一次陷入了绝望的状况。任何有心的人都能够从数据中得到印证。 如果今天要爆发金融危机的话,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可能会比以往更严重。当然,由于各国央行会迅速使出一连串市场运作来对任何冲击做出反应。但在危机的情况下,各国央行可以用来防止通缩和实体经济崩溃的工具其实受到严重制约,尤其是在当下。 被削弱的全球金融防御体系被削弱的全球金融防御体系 回想 2008 年,这起灾难发生的大部分主要问题都要归咎于房地产市场“次级贷款”的塌方。这些利率低廉、无抵押的贷款吸引了那些信用差、收入有限的人。银行们将你的钱打包成有毒贷款发放出去。 同样,在 2008 年时由于内部风险管理薄弱且政府规管和监督不足,整个金融体系过度扩张。雷曼兄弟只不过是一长串脆弱金融公司中最薄弱的那一环而已。 那么今时今日是否会再次发生那些由 Credi Anstalt 和雷曼兄弟倒闭所引发的危机?对此人们一般都会持否定态度。毕竟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似乎正在好转;私营部门的冒险行为已经减少;同时大规模(虽然繁琐缓慢)的监管升级正在展开。总之,这些事态发展的无疑会造就一个稳定的金融体系。 但这一推断的问题是金融危机往往会揭露出一些之前并不可见的断层。事实上,金融业没法发现所有隐患,只能管理自身已经认识到的风险。同时人们往往会高估了新的监管环境下的危机预防能力,这类似于一条新的高速公路:在技术上确实比一般道路安全,但也吸引了更多的汽车以更高的速度行驶,所以交通事故依旧无法避免。 尽管日本央行以激发市场蹈险人气不惜祭出了负利率这种对策,但是实际上资金为了追逐 0.001% 的蝇头微利仍在持续流出那些以债券和商业票据为主要投资标的基金。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 2 月份存款余额增加了将近 6% ,同月有 11 家货币市场基金宣布停止吸纳新的资金。 当持续流入的存款已经让银行苦恼不已。但面对这些钱,银行要么得花钱把它们存入央行,要么就是将其投入政府债券市场,而如今的这一市场,长达 10 年期的债券的收益率都是负值。这种情况的发生同时也导致首相安倍晋三想实现通胀目标关键一环的鼓励企业、家庭投资战略大大地打了折扣。 这是投资向存款的回流,完全与当初政府的期望是背道而驰的,银行真的不愿看见这么多自己无法投资的存款,但同时它们又不想失去这些客户。到今年二月的时候,货币市场基金资产总量相比 1 月大幅下降 14% 至 1.39 万亿日元( 120 亿美元),总计 2,290 亿日元的资金流出量创下了 2003 年 3 月以来的最高纪录。 那么既然无法排除新的危机,那我们在应对方面是否做足了呢?简要的回答是:不是很够。 事实上,如果今天要爆发金融危机的话,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可能会比以往更严重。当然,由于各国央行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已不仅是稳定物价,还得包含预防和应对财政紧张局势,自然将会迅速使出一连串市场运作来对任何冲击做出反应。但在危机的情况下,各国央行可以用来防止通缩和实体经济崩溃的工具其实受到严重制约,尤其是在当下。 这一切并不是说另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已经迫在眉睫。相反,全球经济在从 2008 年的灾难中恢复过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上年十二月的政策紧缩说明全球利率周期正进入下一个阶段。这是一个好消息。 但遭遇另一场金融危机的危险不应被排除。事实上,由于各国央行在未来几年应对金融震荡的能力依然有限,这一危险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因为骄傲自负的可能产生的风险实在太大了。 美联储加息预期一直是贵金属市场耳畔萦绕的话题,也是金银前路上的重要拦路虎,加息的节点六月加息论同样是近期金价始终无法突破的关键,尽管在全球疲软多国负利率的忧虑下,提升避险买入大量增持黄金;但美联储视乎喜欢这个时候来体现其在国际的地位,不断释放鹰派信号,以显示其“鹤立鸡群”的雄鸡独鸣姿态。近期陆续有美联储官员发表鹰派的言论,而昨晚的纪要在笔者看来仅仅只是综合及再次强调一次其观点。但关键人物美联储主席耶伦并没有表态,这实际上只是美联储的一次碰头会,各方发表看法。 【行情分析】 昨日周三油价走势可谓一波三折曲折不段 在经过了早间小幅走低之后又开始向上出现拉伸,欧盘时段受上方 2350 压力开始回落,随后区间内震荡整理。直到收盘前才有效上破日内新高位置 今日重点关注 2370-2300 区间 目前关注 2300 一线的支撑力度 投资就像品茶,入口苦涩回味甘甜。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可以坚持到底的人不多。盈亏就像坐过山车,有高峰,也有低谷,这意味着,无论眼下是好是坏,都只是暂时的,在投资的路上,希望你能够找到你的良师益友。 文 / 金福 投资咨询微信: dfjffff 关注最新动态! http://www.longau.com/jggd/160519-309.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90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七年周期:专家称香港经济比1997年金融危机前还糟糕
杨学祥 2016-5-16 06:19
七年周期:专家称香港经济比 1997 年金融危机前还糟糕 杨学祥 一、香港经济意外萎缩 专家称比 1997 年金融危机前还糟糕 2016 年 05 月 15 日 10:55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 15 日 受零售销售和房地产市场下滑拖累,香港经济一季度意外萎缩。   根据港府发布的公告,香港今年前三个月本地生产总值( GDP )环比下降 0.4% ,远不及彭博调查得出的增长 0.1% 的预期中值。与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 GDP 增长 0.8% ,增幅不及去年四季度的一半。   随着访港大陆游客数量的持续减少,香港 3 月份零售额连续第 13 个月下滑,创出了 1999 年以来的最长连降纪录。据香港旅游发展局预测,今年全年大陆游客数量料减少 3.2% ,人均在港消费料下降 4% 。   澳新银行驻香港经济学家杨宇霆表示,至少接下来五至六个月内看不到有任何可以推动 GDP 显著增长的正面因素。 澳新银行已将 2016 年香港 GDP 增幅预期从原来的 2.2% 大幅下调到了 1.2% 。香港政府依然维持先前 1% 到 2% 之间的预期。 彭博社报道,根据万事达卡 (95.36, -0.49, -0.51%) 公司的调查,香港零售销售在 3 月大幅下跌,同比萎缩 18.5% ,连续 13 个月出现下跌。   此外,香港房地产市场同样大幅下滑。 Kyle Bass 将香港房地产市场的自由下落总结为:“香港目前的情况比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夕的情况还要糟糕。”   住宅价格从去年 9 月的高位下跌了 12% ,并在加速下跌。有投资银行预测未来几个月中香港住宅价格将会下跌 20% 。 2 月房地产销售下跌至 25 年来最低点,房价仍然持续下滑。根据香港金管局数据,第一季度香港楼价与收入比飙升至 15 倍。   报道称,香港房地产业已经出现了危险信号。 2 月份,新界的一块住宅用地每平方英尺价格比半年前的类似地块低了近 70% 。 据中原地产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 CCL ),香港房价比去年 9 月高点低了 11% 。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16-05-15/doc-ifxsenvn7182430.shtml 二、金融危机:七年周期的可靠性 我们在 2016 年 3 月 27 日 指出, 1973 年、 1987 年、 2001 年的股市崩盘、 1980 年的美国衰退、 1994 年的债市危机、 2008 年的次级债危机……如果将这一些时间点联系在一起的话,不难发现,全球金融危机似乎也存在“七年之痒”。引人注目的是,太阳黑子、潮汐震荡、气候变化、洪涝灾害和厄尔尼诺同样也有 7 年周期,并且与金融危机的关联极其密切。时隔七年的厄尔尼诺已来袭,是否预示着金融危机也不远了? 岛中雄二( 2012 )指出, 气候影响经济景气可归纳了以下三种原因 : 一是农林水产品收成说。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太阳、气象循环导致某个地区农林水产品的供给周期性地减少或增加,会产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或下跌,工业部门企业利润也就会下降或增加。同时,该地区的进口能力也将减弱或增强,而工业地区的出口也会减少或增加。 二是人类心理说。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使电磁平衡错乱并引起人类生理变化,导致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大众对未来前景乐观和悲观的心理周期性地变动,从而左右投资、消费和估价。 三是能源需求说。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冷暖变化,引起维持人类体温所需的卡路里的摄取量的变动,从而在根本上动摇了石化燃料消费和农林水产品需求的稳定。自然也影响了初级产品整体的价格变动,进而波及经济整体。 表 1 股市崩盘和气象灾害 的 7 年周期 年份 经济事件 气象灾害 1973 石油危机 / 股市崩盘 1972-1973 年超级厄尔尼诺 1980 美国经济衰退 1979-1980 年弱厄尔尼诺 1987 股市崩盘 1986-1987 年厄尔尼诺 1994 债市危机 1993-1995 年厄尔尼诺 2001 9.11 事件 / 股市崩盘 1999-2001 年超级拉尼娜 2002 年厄尔尼诺 2008 次贷危机 / 股市崩盘 2007 年强拉尼娜, 2009 年厄尔尼诺 2016 金融危机 / 股市崩盘? 2015-2016 年超级厄尔尼诺 注:黑体字是笔者后加的。 太阳黑子周期的复杂性增加了人们发现其规律的困难。 2006 年, Obridko 等人根据太阳磁场的数据分析得到过一个约 7 年的周期。 2010 年,李爱云对黑子长、短周期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长周期存在 7.1 年、 14.2 年、 21.3 年、 28.4 年、 42.6 年的系列,短周期的时变性比长周期的更明显。对黑子周期的外部触发机制做了讨论,发现黑子周期与行星周期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 7 年周期的发现,使金融危机“七年之痒”的“农林水产品收成说”、“人类心理说”和“能源需求说”得到更精准的证明。全球金融危机的“七年之痒”是自然周期、经济周期和心理周期叠加而成,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不容置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5399.html 三、自然灾害加剧经济危机:干旱 - 高温 - 林火 - 地震的超级灾害链 2012 年 2 月 20 日 我们在《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中指出,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 6 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 1 ―― 3 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0 月 23 日 指出,美国加州严重干旱已经持续了 4 年,发生强震的可能性逐年增强。 3 年过去了,美国加州干旱持续发展,大震不发,干旱不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9236.html 我在 2014 年 1 月 4 日 指出, 1 月 2 日 美国遭暴风雪袭击积雪成灾。美国的自然灾难刚刚开始: 2012 年高温干旱和 2013 年极端天气, 2014 年将持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5583.html 2016-05-0502:30:17 北京青年报报道,加拿大北部艾伯塔省石油重镇麦克默里堡自 1 日起受林火侵袭,火势 3 日迅速蔓延。 4 日,应急部门下令这座城市的 10 万居民全部撤离。 http://news.sohu.com/20160505/n447705130.shtml 新华网 2015-8-3 08:49:16 报道,加拿大温哥华近日遭遇史上罕见的严重干旱,为保障淡水储备,市政府严格限制城市用水。 http://canada.eastday.com/n23/u1ai156437.html 2016-04-21365netTV.com 加拿大网络电视报道,日本连续两次 6 级以上强震、厄瓜多尔尔 7.8 级强震、汤加 6.1 级地震。最近,绰号“火环”的环太平洋地震带接连发生强烈地震,不仅已造成数百人死亡,也引发全球恐慌,这一连串发生的地震之间是否有关联,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否已切换到震动模式。而更加让人感到担心的是,温哥华就在这个可怕的“火环”上。 五、可怕的预测:超级大地震将至!至少有 4 次 8 级大地震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地震学家担心,最近接连发生的地震有可能是环太平洋地震带超级大地震的先兆,目前状况很可能引发至少四次 8 级以上的地震。假如它们推迟发射,则多个世纪以来累积的压力会引发更多灾难性的超级大地震。 而早在 2010 年,科学家就曾预测,北美洲西北海岸将在不远的未来爆发一场里氏 9 级的超大规模地震,美国的西雅图、波特兰以及温哥华都将深受其害。 卡斯卡迪亚断层九级地震随时爆发西岸 9 级地震几率 80% 。 http://www.londonchina.ca/thread-141512-1-1.html 我们在 2016 年 5 月 5 日 指出,加拿大发生森林火灾:干旱 - 林火 - 地震灾害链正在形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515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5209.html 加拿大发生史上最恐怖灾难: 10 万人逃离城市一片废墟。 http://vnetcj.jrj.com.cn/2016/05/05225620921563.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5213.html 六、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和 2015-2016 年超级厄尔尼诺惹的祸 我在 2008 年 9 月 16 日 指出,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因而也是未来可能的严重干旱的爆发时期。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们必须做好预防严重干旱发生的准备。 我们认为,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世界市场不是中国的可靠粮仓,天灾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困难。 2007 年世界粮食危机值得关注。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19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577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760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8959.html 我在 2010 年 4 月 12 日 指出,尽管气象界对旱涝发生的原因和特征争论不休,下一场灾害是干旱已经成为事实。在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资源短缺的大背景下,干旱带来的不仅仅是自然灾害。对当前全球气象灾害频发,特别是东南亚和中国西南干旱,我们不能轻描淡写,掉以轻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50014.html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2014 年成为 1880 年有记录以来最热年,验证了我们的预测。 2015 年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两者叠加,将导致 2015 年开创最热年新纪录,并导致我国北方严重干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3382.html 我们在 2013 年 2 月 28 日 指出,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世界市场不是中国的可靠粮仓,天灾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困难。 2007 年世界粮食危机值得关注。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19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5779.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 2015 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2014 年为太阳黑子峰值,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 2015 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如果 2015 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高度关注 2015 年警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25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093.html 2015 年厄尔尼诺现象致亚洲大旱,国际米价飙升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856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50014.html 2015 年再创高温新纪录,证实了我们的预测。 七、新的警钟:加拿大林火不是灾难的终结 我们在 2016 年 5 月 6 日 指出,旱震灾害链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从美国到北美洲,从干旱到林火。强震到来已为期不远。 关注大火! 关注强震! 2016-2018 年危险期:干旱 - 高温 - 林火 - 地震的超级灾害链已经形成并加快了脚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7325.html 2016 年至 2018 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147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4983.html 高温、干旱、林火是前兆。 现实灾害程度比我们预想的要严重。 加拿大面临林火临难逃命,仓促应对,我们并没有做好预防灾害的准备?! 2015-2016 年超强厄尔尼诺增大了灾害程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5263.html 相关报道 香港经济意外萎缩 专家称比 1997 年金融危机前还糟糕 2016 年 05 月 15 日 10:55 新浪美股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 15 日 受零售销售和房地产市场下滑拖累,香港经济一季度意外萎缩。   根据港府发布的公告,香港今年前三个月本地生产总值( GDP )环比下降 0.4% ,远不及彭博调查得出的增长 0.1% 的预期中值。与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 GDP 增长 0.8% ,增幅不及去年四季度的一半。   随着访港大陆游客数量的持续减少,香港 3 月份零售额连续第 13 个月下滑,创出了 1999 年以来的最长连降纪录。据香港旅游发展局预测,今年全年大陆游客数量料减少 3.2% ,人均在港消费料下降 4% 。   澳新银行驻香港经济学家杨宇霆表示,至少接下来五至六个月内看不到有任何可以推动 GDP 显著增长的正面因素。   澳新银行已将 2016 年香港 GDP 增幅预期从原来的 2.2% 大幅下调到了 1.2% 。香港政府依然维持先前 1% 到 2% 之间的预期。   “环球经济增长乏力,加上全球金融及货币市况大幅波动,外围环境在季内转差,进一步打击货物和服务贸易,”香港政府在公告中说。“环球经济前景欠佳,下行风险增加,亦影响本地经济气氛,内部环节增长动力因而有所减弱。”   渣打银行高级经济学家 KelvinLau 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考虑到香港经济的高度开放性,香港无法避免外部顶头风因素的影响。这给消费和投资者情绪带来巨大压力。”   彭博社报道,根据万事达卡 (95.36,-0.49, -0.51%) 公司的调查,香港零售销售在 3 月大幅下跌,同比萎缩 18.5% ,连续 13 个月出现下跌。   此外,香港房地产市场同样大幅下滑。 Kyle Bass 将香港房地产市场的自由下落总结为:“香港目前的情况比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夕的情况还要糟糕。”   住宅价格从去年 9 月的高位下跌了 12% ,并在加速下跌。有投资银行预测未来几个月中香港住宅价格将会下跌 20% 。 2 月房地产销售下跌至 25 年来最低点,房价仍然持续下滑。根据香港金管局数据,第一季度香港楼价与收入比飙升至 15 倍。   报道称,香港房地产业已经出现了危险信号。 2 月份,新界的一块住宅用地每平方英尺价格比半年前的类似地块低了近 70% 。   据中原地产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 CCL ),香港房价比去年 9 月高点低了 11% 。   开发商的口气开始变得越来越悲观,较为乐观的中介则用一句口头禅鼓舞自己——富人永远是富人,他们总能找到合法途径规避资本管制。   这话的确是事实,但同样是事实的是,中国内地的资金正在枯竭,收益率已受到挤压,购房对许多人来说仍遥不可及。   正如美国投资家沃伦·巴菲特所言:“只有退潮了,才知道谁在裸泳”。   报道称,中国内地的措施将让香港房地产市场暴露出大批裸泳者,伦敦、纽约和温哥华的房地产市场很可能也会如此。 责任编辑:郭明煜 SF008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16-05-15/doc-ifxsenvn7182430.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8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冰期的起因:欧洲最活跃火山17世纪曾大规模喷发
杨学祥 2016-5-15 05:33
小冰期的起因:欧洲最活跃火山 17 世纪曾大规模喷发 杨冬红 1 ,杨学祥 2 ( 1 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 , 长春 130026 ; 2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 长春 130026 ) 摘 要:大多数学者认为, 15-18 世纪的小冰期是由太阳辐射减弱或火山喷发单一作用或共同作用引起,火山灰中含有大量悬浮颗粒,阻碍了太阳辐射抵达地球表面。研究表明, 潮汐极大期、地震火山活动频发期、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和小冰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监测表明,长白山天池 5-10 千米 以下的地下存在岩浆。岩浆面积相当于两个首尔市大。近代历史期间长白山火山有过多次喷发,喷发时间分别为:公元 946 和 947 年两次喷发、公元 1597 、 1668 、 1702 、 1903 年 4 次喷发,处于中国气温低值时期和小冰期时期及其始末边界。目前适逢地质构造的活动期和千年大喷发、百年小喷发周期的节点,存在着潜在的再喷发危险。 21 世纪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和长白山火山喷发同时发生,不仅加剧气候变冷,而且带来先涝后旱、恶化生存环境的超级灾害链。 关键词:火山活动,次小冰期,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200 年周期,超级灾害链 一、 2NASA 绘欧洲最活跃火山三维图像 17 世纪曾大规模喷发 图 1 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解释称,岩浆库的体积巨大,低于海平面大约 5 公里 左右,每次喷发后释放了部分压力后再次收缩。 腾讯太空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利用欧洲空间局的在 1992 年至 2001 年收集到的卫星数据对著名的埃特纳火山进行动画重建,显示了西西里岛火山在过去十年的增长和收缩。这里的埃特纳火山是欧洲最活跃的火山,喷发时间为 2015 年 12 月,人们可以通过动画数据看到火山下方低于海平面的位置充满了岩浆。从某种角度看,这就像是火山在呼吸,每隔数年埃特纳火山都会喷发岩浆,释放出压力。 美国宇航局称埃特纳火山已经活跃了数千年之久,在 1600 年下半年出现一次最大的喷发记录,岛上大约有 2 万人因此死亡。 值得关注的是, 从15至17世纪的200余年小冰期时期,世界上强震很多,其它自然灾害(如瘟疫流行)也很集中,这正是太阳黑子的蒙德极小值期( 马宗晋等 , 1995 ) 。 人们往往把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当作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 张振克等, 2000; 杨学祥, 2000 ) 。蒙德极小值期从1640年开始,在1720年结束,与欧洲火山喷发时间相对应。 二、可能发生的长白山火山爆发危机及其危害 来自英国、美国及北韩的地震学家,近日在国际科学期刊《 ScienceAdvances 》发表调查报告,发现位处于中国及北韩边界的长白山可能有爆发危机。这批科学家在 2011 年开始,于长白山的火山口放置 6 个地震仪,发现在长白山以东底下约 20 公里 ,有一个巨大的熔岩库,面积超过两个南韩首都首尔市,约有 5 至 10 公里深。 调查报告中指出,熔岩的存在代表长白山地底下的温度及压力正逐步上升,随时有喷发危机。另外,俄罗斯卫星亦于去年四月发现,长白山的表面温度自 2006 年显着上升;中国火山监测台网中心亦发现,长白山火山口天池的温度,自 1999 年以来有明显上升,种种迹象皆显示出长白山可能会有火山爆发危机。 中国地质学家刘嘉麒院士等( 2015 )指出,长白山火山位于中朝边界 , 由数以百计的火山锥和广袤的熔岩台地组成 , 是一个庞大的火山群 , 总面积达 12 000km 2 。自中新世以来有 10 个火山幕 , 近代历史期间仍有过多次喷发 , 喷发时间分别为:公元 946 和 947 年两次喷发、公元 1597 、 1668 、 1702 、 1903 年 4 次喷发。现为处于休眠状态的活火山 ; 该火山受东北亚板块体系制约 , 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和东亚大陆裂谷系密切相关。目前适逢地质构造的活动期和千年大喷发、百年小喷发周期的节点 , 存在着潜在的再喷发危险。 长白山火山在公元 946 和 947 年两次喷发、公元 1597 、 1668 、 1702 、 1903 年 4 次喷发,处于中国气温低值时期和小冰期时期及其始末边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840.html 显然,长白山火山喷发对东北亚小冰期的形成有不可忽视的贡献。小冰期的形成也对长白山火山喷发有重要影响。 杨冬红等( 2011 )指出,火山喷发与气候变冷同时发生,其动力来自于冰川地壳均衡和水均衡,海平面在气候冷暖变化中的升降有重要贡献。气候变冷,冰川增大,大洋海水减少,海洋地壳均衡上升,大洋中脊和陆海边缘以胀裂为主,有利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火山喷发;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大洋海水增加,海洋地壳均衡下降,陆海边缘以挤压为主,有利于海洋地壳下插到陆壳之下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震活动(见图 2 )。 图 2 海平面升降导致的地壳垂直运动、水平运动和地震火山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3192.html 三、超级灾害链警钟:火山喷发在小冰期中的致冷作用 1816 年,全球性的低温袭击了从欧洲、美洲甚至中国,北半球平均气温下降了 0.4-0.7 ℃ ,与道尔顿极小期有关,此前的蒙德极小期造成北半球持续 70 年的连续低温。但是,造成 1816 年寒冷现象的更直接原因是 1815 年坦博拉火山喷发, 1809 年也发生了火山喷发( Rosanne D'A , et al, 2009; Michael C.,2001; Randel W J, et, al. 2000 )。在此期间还有两次火山爆发,分别发生在 1812 年的加勒比海地区和 1814 年的菲律宾。 火山活动对小冰期有重要影响。小冰期对应强火山活动,小气候最适期对应弱火山活动。因为火山灰和二氧化硫等火山喷发物到达平流层后,较小的气溶胶可在数月内传播到全球,并可在平流层内持续漂浮 1-3 年,使太阳直接辐射减弱,造成大气降温( 任振球, 1990 ;李明启等, 2005 )。 研究表明,全球强火山活动存在显著的 88 年左右和 100 年左右世纪尺度周期循环,还存在 33 年左右年代际尺度周期循环以及与太阳活动相联系的准 11 年周期 ( 曲维政等 ,2011) 。火山活动是地球气候异常变化十分重要的影响因子,特别是 WEI5 级以上的强火山活动,其影响是全球性的 ( 刘若新等, 1992; 徐群 , 1985; Cole J, et al. 2000) 。 最新研究认为,地球小冰期始于 13 世纪后期,可能从 1275 年至 1300 年间就开始了,在大约 50 年时间里,热带地区相继发生了 4 次大规模火山爆发。由于喷出的火山灰中含有大量悬浮颗粒,阻碍了太阳辐射抵达地球表面,北半球在相对很短的时期内不断遭遇“降温”,这种累积效应使北半球突然进入冰期。 1430 年到 1450 年,也发生了一轮大规模火山喷发,其中包括瓦努阿图的火山,导致几个世纪的寒冷时期“小冰期”的到来 (Miller, G. H., et al. 2012; 杨君等 , 2012) 。 从15至17世纪的200余年小冰期时期,世界上强震很多,其它自然灾害(如瘟疫流行)也很集中,这正是太阳黑子的蒙德极小值期( 马宗晋等 , 1995 ) 。 人们往往把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当作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 张振克等, 2000; 杨学祥, 2000 ) 。 在太阳黑子非活跃时期,北美和欧洲部分地区常遭遇极端天气。在 2008 年至 2010 年,太阳黑子处于活动谷年,美国与欧洲部分地区遭遇严冬。复杂计算机模型模拟到长期气候状况,证实在太阳黑子活动谷年,异常冷空气在赤道大气上空形成,造成大气热量重新分配和大气环流变化,令欧洲北部和美国遭遇异常低温和暴风雪,加拿大和地中海地区气候则变得更为温和。进入活动峰年,情况相反 (Sarah I,et al. 2011) 。 太阳黑子周期长度的变化与地球冷暖变化也具有相关性。用太阳黑子周期长度同地球温度做比较,地球的增温和降温与太阳黑子周期长度变化是相当吻合的,当黑子周期变短,地球增温,当黑子周期变长,地球降温,太阳黑子周期长度的变化与地球冷暖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会带来寒冷,常规的太阳黑子周期的长度变化也能带来地球气温变化 (E.Friis-Christensen, et al, 1991) 。两种尺度划分的地球冷暖周期是一致的 ( 汤懋苍等 ,2001) 。最近的一次太阳黑子周期长度为 12.4 年,表明 21 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的到来(杨冬红等, 2011 )。 从 2003 年开始,天文学家就一再预测到太阳活动变弱的趋势,一个类似道尔顿极小期的太阳活动低值正在到来,长度可能更长( Beer J, et al. 1998; Hoyt D andSchatten K. 1998 ; Komitov B P, et al, 2003 )。太阳活动周期变长是太阳活动减弱的一个明显的标志 ( 汤懋苍等 ,2001) 。 中国地质学家刘嘉麒院士等( 2015 )指出,长白山火山位于中朝边界 , 由数以百计的火山锥和广袤的熔岩台地组成,是一个庞大的火山群,总面积 12000km 2 。自中新世以来有 10 个火山幕,近代历史期间仍有过多次喷发,喷发时间分别为:公元 946 和 947 年两次喷发、公元 1597 、 1668 、 1702 、 1903 年 4 次喷发。现为处于休眠状态的活火山,该火山受东北亚板块体系制约,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和东亚大陆裂谷系密切相关。目前适逢地质构造的活动期和千年大喷发、百年小喷发周期的节点,存在着潜在的再喷发危险。 这与多国科学家的相关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竺可桢就曾经对我国 5000 年来的气候做过研究,发现我国近 5000 年来,就有四次温暖期和四次寒冷期交替出现,平均周期为 1250 年(竺可桢, 1972 )。 图 3 5000 年来中国气温变化曲线(竺可桢, 1972 ) 第一温暖期:公元前 3000 年 - 公元前 1000 年前左右,这个时期我国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 2 ℃ 。 第一寒冷期:从公元前 1000 年左右到公元前 850 年(周代初期),有一个短暂的寒冷期,年平均气温在 0 ℃ 以下。 第二温暖期:从公元前 770 年到公元初年,又进入一个新的温暖时期。 第二寒冷期:从公元初年到公元 600 年,即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又进入第二个寒冷时期,在当时的南京,冬天温度比现在要低,结冰是很常见的。 第三温暖期:从公元 600 到 1000 年,即隋唐五代时期,是第三个温暖期,当时在中国的首都长安,广泛种植着喜热喜雨的竹子。 第三寒冷期:从公元 1000 到 1200 年,即宋朝是第三个寒冷期,温度比现在要低 1 ℃ 左右。 第四温暖期:从公元 1200 到 1300 年,即宋末元初,是第四个温暖期,但这次不如隋唐时那样温暖,表现在大象生存的北方,逐渐由淮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以南,退到广东、云南等地。 第四寒冷期:公元 1300 年以后,即明清时代,是第四个寒冷期,温度比现代低 1-2 ℃ 。 从图 3 和表 1 中可以看到,长白山火山在公元 946 和 947 年两次喷发、公元 1597 、 1668 、 1702 、 1903 年 4 次喷发,处于中国气温低值时期和小冰期时期及其始末边界。 显然,长白山火山喷发对东北亚小冰期的形成有不可忽视的贡献。小冰期的形成也对长白山火山喷发有重要影响。 杨冬红等( 2013 )指出,国外资料显示,太阳将进入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 2020 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 17 世纪以来从未出现。目前处于 200 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 根据比利时皇家天文台的观测, 2008 年未出现太阳黑子的天数达到了 266 天,这一数据的出现距 1913 年记录的观测史上天数最多的 311 天已经有 95 年之久,是仅次于 1901 年的 287 天和 1878 年的 280 天的历史第四低的纪录。 2008 年的年平均太阳黑子数量 2.9 也是自 1913 年的 1.4 以来, 95 年后的最低点。而 2009 年 8 月平均太阳黑子数为 0 ,更是创下了 1913 年 6 月以来 96 年内的最低纪录。而且, 2009 年的年平均太阳黑子数只有 2.4 ,也是 96 年以来的低点,这岂止是“ 50 年一遇”?美国宇航局修正为“大致百年一遇”。 目前,太阳正处在第 24 活动周的高峰年,其活动理应处于最活跃的时期。然而,太阳活动强度明显不及上一个活动周,甚至出现太阳表面连黑子都没有了这种罕见现象。这个太阳活动高峰年百年来最弱。有科学家指出,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太阳将沉入超长的最低活动期。目前科学界仍然在探讨太阳黑子周期是如何影响全球气温的。有人认为地球将进入所谓的小冰河期,有人称会在 2020 年之前,有人则称会更早。 Eddy 等人估计,太阳常数变化引起的气候响应与正常发生的变化相比是很小的——太阳常数的变化至多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受到零点几度的扰动,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激发低层大气发生变化的机制。宇宙尘埃云说是一种地外机制,但它也受到近期观测资料的挑战。这表明,太阳活动本身的变化量很少不是障碍,关键在于其他因素对太阳能量的积累和释放。 杨冬红等( 2011, 2013 )指出,近 20 年的研究发现,潮汐极大期、地震火山活动频发期、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全球低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6 次时间的一一对应表明其相关性和处于同一激发机制(见表 1 )。 表 1 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强潮汐和低温期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时间(年) 坏天 时代 潮汐极大年时间 火山活跃时间 全球 气温 欧特 1040-1080 1010-1110 1062 ?? 低温 沃尔夫 1280-1350 1165-1360 1264 1275-1300 小冰期 史玻勒 1450-1550 1420-1525 1425 1440-1460 1470-1490 小冰期 蒙德 1640-1720 1600-1725 1629 1640-1680 小冰期 道尔顿 1790-1830 1790-1915 1770 1810-1820 小冰期 21 世纪 2007- ?? 1997- ?? 1974 1980-?? 次小冰期 多因素叠加是小冰期发生的根本原因。导致 15-17 世纪小冰期和 2020 年“次小冰期”出现的原因有四: 其一、处于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太阳辐射能量减少。 其二、处于全球强震频发时期,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郭增建, 2002 )。 其三、处于全球火山活动频繁时期,因为火山灰和二氧化硫等火山喷发物到达平流层后,较小的气溶胶可在数月内传播到全球,并可在平流层内持续漂浮 1~3 年,使太阳直接辐射减弱,造成大气降温(见表 1 )。数据对比表明,长白山火山在公元 946 和 947 年两次喷发,公元 1597 、 1668 、 1702 、 1903 年 4 次喷发,处于中国气温低值时期和小冰期时期及其始末边界。这进一步证明火山喷发导致气候变冷。 其四、处于地球轨道变冷时期。 2000-202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 2020 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根据以往记录, 21 世纪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过程还将持续 30 年以上。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较小,变冷规模要小于道尔顿极小期(见表 2 )。我们称之为“次小冰期”。综合因素表明, 2020 年气候变冷将达到高潮。 四、结论:次小冰期的到来值得关注 大多数学者认为, 15-18 世纪的小冰期是由太阳辐射减弱或火山喷发单一作用或共同作用引起,火山灰中含有大量悬浮颗粒,阻碍了太阳辐射抵达地球表面。研究表明, 潮汐极大期、地震火山活动频发期、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和小冰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监测表明,长白山天池 5-10 千米 以下的地下存在岩浆。岩浆面积相当于两个首尔市大。近代历史期间长白山火山有过多次喷发,喷发时间分别为:公元 946 和 947 年两次喷发、公元 1597 、 1668 、 1702 、 1903 年 4 次喷发,处于中国气温低值时期和小冰期时期及其始末边界。目前适逢地质构造的活动期和千年大喷发、百年小喷发周期的节点,存在着潜在的再喷发危险。 21 世纪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和长白山火山喷发同时发生,不仅加剧气候变冷,而且带来先涝后旱、破坏水电供应、恶化生存环境的超级灾害链。 次小冰期的到来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840.html 相关报道 2NASA 绘欧洲最活跃火山三维图像 17 世纪曾大规模喷发 腾讯太空 2016 年 05 月 13 日 08:32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利用欧洲空间局的在 1992 年至 2001 年收集到的卫星数据,对著名的埃特纳火山进行动画重建。 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解释称,岩浆库的体积巨大,低于海平面大约 5 公里左右,每次喷发后释放了部分压力后再次收缩。 腾讯太空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利用欧洲空间局的在 1992 年至 2001 年收集到的卫星数据对著名的埃特纳火山进行动画重建,显示了西西里岛火山在过去十年的增长和收缩。这里的埃特纳火山是欧洲最活跃的火山,喷发时间为 2015 年 12 月,人们可以通过动画数据看到火山下方低于海平面的位置充满了岩浆。从某种角度看,这就像是火山在呼吸,每隔数年埃特纳火山都会喷发岩浆,释放出压力。 绘制埃特纳火山“呼吸”的是两颗欧洲空间局的卫星,它们利用无线电波反射信号对火山进行观测,这一过程被称为雷达干涉测量。这两颗卫星为 ERS1 和 ERS2 卫星,长达十年的观测能够让科学家发现随着时间变化,地壳所出现的位移。科学家发现有些地方的位移甚至达到了 6 英寸,接近 15 厘米。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解释称,岩浆库的体积巨大,低于海平面大约 5 公里左右,每次喷发后释放了部分压力后再次收缩。 美国宇航局称埃特纳火山已经活跃了数千年之久,在 1600 年下半年出现一次最大的喷发记录,岛上大约有 2 万人因此死亡。(罗辑 / 编译) http://tech.qq.com/a/20160513/019697.htm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29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厄尔尼诺惹的祸:加拿大林火是开端,全球强震在眼前
杨学祥 2016-5-8 14:09
厄尔尼诺惹的祸:加拿大林火是开端,全球强震在眼前 杨学祥 一、加拿大林火是厄尔尼诺惹的祸? 新华社多伦多5月7日电 加拿大西部艾伯塔省发生大面积林火,目前过火面积已经超过2000平方公里,近10万人被疏散。专家分析认为,此次严重林火的主要诱发因素是全球变暖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的双重夹击。 从去年持续至今的超级厄尔尼诺现象则“火上浇油”,给包括艾伯塔省在内的加拿大西部大部地区带来了极端暖冬和干旱天气。外媒报道称,反季节的高温加之干旱,使得艾伯塔省的大片林区变得就像“打火匣”一样危险。 位于艾伯塔省的莱斯布里奇大学教授朱迪斯·库利格对媒体说:“我们经历了一个超级干旱的冬季,积雪量不足。”她认为,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现象共同促成了这次严重林火。 二、强震集中发生在厄尔尼诺年 统计表明,厄尔尼诺与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对1763年以来的19次强厄尔尼诺事件进行的统计表明,70%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特别是1900年以来的7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出现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70%以上的厄尔尼诺年都为火山活跃年 。 1990年战淑芸根据地震统计资料得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增暖的年份全球地震增多的结论。1950~1979年期间,共有15个暖水年,其中12年均发生了8级以上强震,几率高达80%。 根据公元前2000~公元1979年重大地震统计结果,在厄尔尼诺年,地中海、土耳其至帕米尔、喜马拉雅东段、东南亚、中国大陆及日本、台湾一带为地震多发区;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6405.html 三、高温、干旱、林火是地震的前兆 2016-04-21 365netTV.com 加拿大网络电视报道,日本连续两次6级以上强震、厄瓜多尔尔7.8级强震、汤加6.1级地震。最近,绰号“火环”的环太平洋地震带接连发生强烈地震,不仅已造成数百人死亡,也引发全球恐慌,这一连串发生的地震之间是否有关联,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否已切换到震动模式。而更加让人感到担心的是,温哥华就在这个可怕的“火环”上。 可怕的预测:超级大地震将至!至少有4次8级大地震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地震学家担心,最近接连发生的地震有可能是环太平洋地震带超级大地震的先兆,目前状况很可能引发至少四次8级以上的地震。假如它们推迟发射,则多个世纪以来累积的压力会引发更多灾难性的超级大地震。 而早在2010年,科学家就曾预测,北美洲西北海岸将在不远的未来爆发一场里氏9级的超大规模地震,美国的西雅图、波特兰以及温哥华都将深受其害。 其实这种说法一直存在。目前为止,再高明的科学家也无法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因此,所谓的随时可能是几年之内,也可能是几百年之内,不确定性有时让人对未来心存担忧,而看到这些天其它地区的灾难,这种预测更让人感到格外恐惧,不少人甚至觉得,温哥华今年天气格外炎热就显得十分反常,这会不会也是所谓的地震前兆? 卡斯卡迪亚断层九级地震随时爆发西岸9级地震几率80%。 http://www.londonchina.ca/thread-141512-1-1.html 干旱与地震的关系 2012年2月20日我们在《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中指出,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我们在2015年10月23日指出,美国加州严重干旱已经持续了4年,发生强震的可能性逐年增强。 3年过去了,美国加州干旱持续发展,大震不发,干旱不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9236.html 北美9级大震前兆:干旱-林火-地震灾害链 美国加州的干旱是从2012年开始,至今已进入第六年,加拿大干旱从2015年开始,2016年又发生森林大火,加拿大北部艾伯塔省与加拿大温哥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城市)是近邻,加拿大北部艾伯塔省的森林大火与加拿大温哥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城市)的干旱有关联,都是大地震的前兆。 从美国加州的干旱和加拿大温哥华的干旱面积、规模、时间综合考虑,北美大震的规模可能达到9级,2016-2018年发生的可能性最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5157.html 相关报道 焦点科普:加拿大林火 厄尔尼诺惹的祸? 2016年05月08日 12:49:51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多伦多5月7日电 加拿大西部艾伯塔省发生大面积林火,目前过火面积已经超过2000平方公里,近10万人被疏散。专家分析认为,此次严重林火的主要诱发因素是全球变暖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的双重夹击。 全球变暖是基本面影响。艾伯塔省气象部门的监测显示,林火所在的麦克默里堡地区近期气温明显高于往年同期。从更长的时间尺度来看,近年来,加拿大北部林区的气温上升幅度高于全球变暖幅度,因此林火发生更为频繁。 据统计,仅今年以来,艾伯塔省就已经发生了约330次林火,是近年来同期发生林火数量的两倍。 此外,受全球变暖影响,自1979年以来,加拿大西部每年的防火季也明显延长。例如,今年的防火季从3月1日开始,去年是3月15日,而以前加拿大西部的防火季要到5月才开始。 艾伯塔大学研究人员麦克·弗兰尼根等人今年1月发表论文称,全球变暖会导致加拿大出现极端火险天气的频率显著升高。弗兰尼根日前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指出,气候变化是导致此次麦克默里堡林火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去年持续至今的超级厄尔尼诺现象则“火上浇油”,给包括艾伯塔省在内的加拿大西部大部地区带来了极端暖冬和干旱天气。外媒报道称,反季节的高温加之干旱,使得艾伯塔省的大片林区变得就像“打火匣”一样危险。 位于艾伯塔省的莱斯布里奇大学教授朱迪斯·库利格对媒体说:“我们经历了一个超级干旱的冬季,积雪量不足。”她认为,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现象共同促成了这次严重林火。 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气候学家比尔·帕策特也持相同观点。他分析说,艾伯塔省积雪量不足,而目前春季降雨时节尚未来临,使得当地林区极易发生林火。“气候变暖、干旱、大风、缺雨,多种因素促成了这场严重林火”。 目前艾伯塔全省已进入紧急状态。干旱天气同时也对艾伯塔省的农业造成致命打击。该省此前就已宣布进入农业紧急状态。 世界气象组织说,从去年持续至今年的厄尔尼诺强度是这种现象有记录以来最强之一,给各大洲带来了极端天气,并助推了全球创纪录的高温。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主席吴俊在6日举行的“2015/2016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研讨会上说,厄尔尼诺现象并非是一次性的,而是会反复发生的、对全球都有影响的现象。国际社会应该着力提升厄尔尼诺影响期间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http://news.xinhuanet.com/2016-05/08/c_1118825056.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666 次阅读|0 个评论
超级灾害链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你做好准备了吗?
杨学祥 2016-5-6 09:11
超级灾害链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你做好准备了吗? 杨学祥,杨冬红 加拿大发生史上最恐怖灾难: 10 万人逃离,城市一片废墟 "现在全城市民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撤离,无论你现在哪里!无论你是否自己开车,或是搭政府疏散车!跑,快跑( RUN !)"   让我们来看看 FortMcMurray 的具体位置。 FortMcMurray 是加拿大最大的石油基地(最著名的石油城)。当前几年全球油价飙升时,这里的油砂( oil sands )是全世界大公司眼中的"抢手货"。   当时, FortMcMurray 石油产量几乎高达加拿大全国石油产量的 1/3 。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大石油公司在这里投有投资。 2010 年中石化出资 46.5 亿美元购买 Syncrude 百份之九的股份,仍然是至今中国企业在加拿大最大的一笔投资。(所以这里有不少中国人)   随着全球石油价格的下跌,这两年 Fort McMurray 人日子特别难!这里现在的失业率可能是全加拿大之最了。   这场山森大火简直对当地人是"雪上加霜"的打击! BBC 的报道称,"大火可能永远的摧毁这座城市。"当地居民 Mary 哭道:"现在我们真的什么都没有了,一切的一切!"   不过,对于更多的人来说,现在还不是停下来哭的时候!   跑!撤离! RUN , RUN 。。。(广播,电视里不停的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撤离!) Fort McMurray 现在就像战场。。。 让我们一起为麦克默里堡祈祷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5213.html 干旱 - 高温 - 林火 - 地震的超级灾害链 2012 年 2 月 20 日 我们在《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中指出,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 6 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 1 ―― 3 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0 月 23 日 指出,美国加州严重干旱已经持续了 4 年,发生强震的可能性逐年增强。 3 年过去了,美国加州干旱持续发展,大震不发,干旱不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9236.html 我在 2014 年 1 月 4 日 指出, 1 月 2 日 美国遭暴风雪袭击积雪成灾。美国的自然灾难刚刚开始: 2012 年高温干旱和 2013 年极端天气, 2014 年将持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5583.html 2016-05-05 02:30:17 北京青年报报道,加拿大北部艾伯塔省石油重镇麦克默里堡自 1 日起受林火侵袭,火势 3 日迅速蔓延。 4 日,应急部门下令这座城市的 10 万居民全部撤离。 http://news.sohu.com/20160505/n447705130.shtml 新华网 2015-8-3 08:49:16 报道,加拿大温哥华近日遭遇史上罕见的严重干旱,为保障淡水储备,市政府严格限制城市用水。 http://canada.eastday.com/n23/u1ai156437.html 2016-04-21 365netTV.com 加拿大网络电视报道,日本连续两次 6 级以上强震、厄瓜多尔尔 7.8 级强震、汤加 6.1 级地震。最近,绰号“火环”的环太平洋地震带接连发生强烈地震,不仅已造成数百人死亡,也引发全球恐慌,这一连串发生的地震之间是否有关联,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否已切换到震动模式。而更加让人感到担心的是,温哥华就在这个可怕的“火环”上。 可怕的预测:超级大地震将至! 至少有 4 次 8 级大地震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地震学家担心,最近接连发生的地震有可能是环太平洋地震带超级大地震的先兆,目前状况很可能引发至少四次 8 级以上的地震。假如它们推迟发射,则多个世纪以来累积的压力会引发更多灾难性的超级大地震。 而早在 2010 年,科学家就曾预测,北美洲西北海岸将在不远的未来爆发一场里氏 9 级的超大规模地震,美国的西雅图、波特兰以及温哥华都将深受其害。 卡斯卡迪亚断层 九级地震随时爆发 西岸 9 级地震几率 80% http://www.londonchina.ca/thread-141512-1-1.html 我们在 2016 年 5 月 5 日 指出,加拿大发生森林火灾:干旱 - 林火 - 地震灾害链正在形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515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5209.html 加拿大发生史上最恐怖灾难: 10 万人逃离 城市一片废墟 让我们一起为麦克默里堡祈祷吧! http://vnetcj.jrj.com.cn/2016/05/05225620921563.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5213.html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和 2015-2016 年超级厄尔尼诺惹的祸 我在 2008 年 9 月 16 日 指出,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因而也是未来可能的严重干旱的爆发时期。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们必须做好预防严重干旱发生的准备。 我们认为, 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 。世界市场不是中国的可靠粮仓,天灾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困难。 2007 年世界粮食危机值得关注。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19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577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760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8959.html 我在 2010 年 4 月 12 日 指出,尽管气象界对旱涝发生的原因和特征争论不休,下一场灾害是干旱已经成为事实。在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资源短缺的大背景下,干旱带来的不仅仅是自然灾害。对当前全球气象灾害频发,特别是东南亚和中国西南干旱,我们不能轻描淡写,掉以轻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50014.html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 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2014 年成为 1880 年有记录以来最热年,验证了我们的预测。 2015 年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两者叠加,将导致 2015 年开创最热年新纪录,并导致我国北方严重干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3382.html 我们在 2013 年 2 月 28 日 指出,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世界市场不是中国的可靠粮仓,天灾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困难。 2007 年世界粮食危机值得关注。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19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5779.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 2015 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2014 年为太阳黑子峰值,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 2015 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如果 2015 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高度关注 2015 年警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25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093.html 2015 年厄尔尼诺现象致亚洲大旱,国际米价飙升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856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50014.html 2015 年再创高温新纪录,证实了我们的预测。 新的警钟:林火不是灾难的终结 旱震灾害链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从美国到北美洲 从干旱到林火。强震到来已为期不远。 关注大火! 关注强震! 2016-2018 年危险期:干旱 - 高温 - 林火 - 地震的超级灾害链已经形成并加快了脚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7325.html 2016 年至 2018 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147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4983.html 高温、干旱、林火是前兆。 现实灾害程度比我们预想的要严重。 临难逃命,仓促应对,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 2015-2016 年超强厄尔尼诺增大了灾害程度。 相关报道 加拿大发生史上最恐怖灾难: 10 万人逃离 城市一片废墟 2016-5-5 22:56:00 来源:加拿大家园   这不是好莱坞大片拍摄现场,这可能是加拿大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疏散和营救! 昨天,加拿大麦克默里堡( Fort McMurray )政府下令全城开始强制疏散令! 10 万人开始以最快的速度大撤离! 你先感受一下, Fort McMurray 现在全城的情况有多危机! 加拿大发生史上最恐怖灾难: 10 万人逃离,城市一片废墟,情况仍加拿大发生史上最恐怖灾难: 10 万人逃离,城市一片废墟。 阿尔伯塔省长 Rachel Notley 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 5 月 3 日 是'毁灭性的一天',麦克默里堡的山火已失控,大火已经烧到了城市中心地带。消防人员被野火的速度和力量压倒了。 火势蔓延迅速,已经失控 "现在全城市民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撤离,无论你现在哪里!无论你是否自己开车,或是搭政府疏散车!跑,快跑( RUN !)"   让我们来看看 FortMcMurray 的具体位置。 FortMcMurray 是加拿大最大的石油基地(最著名的石油城)。当前几年全球油价飙升时,这里的油砂( oil sands )是全世界大公司眼中的"抢手货"。   当时, FortMcMurray 石油产量几乎高达加拿大全国石油产量的 1/3 。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大石油公司在这里投有投资。 2010 年中石化出资 46.5 亿美元购买 Syncrude 百份之九的股份,仍然是至今中国企业在加拿大最大的一笔投资。(所以这里有不少中国人)   随着全球石油价格的下跌,这两年 Fort McMurray 人日子特别难!这里现在的失业率可能是全加拿大之最了。   这场山森大火简直对当地人是"雪上加霜"的打击! BBC 的报道称,"大火可能永远的摧毁这座城市。"当地居民 Mary 哭道:"现在我们真的什么都没有了,一切的一切!"   不过,对于更多的人来说,现在还不是停下来哭的时候!   跑!撤离! RUN , RUN 。。。(广播,电视里不停的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撤离!) FortMcMurray 现在就像战场。。。   不要以为 FortMcMurray 的撤离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场的火势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你来感受一下。。。   官方说, 17,000 名居民向北逃离城市, 35,000 人向南驱车逃离城市,至少有一半人前往 430 公里 外的埃德蒙顿。   冒着近在咫尺大火,路上行驶的撤离车辆会让你以为是"中东战争"的现场。。。   撤离路线中的 63 号高速公路严重堵塞,极度危险!   你需要在这样一条路上撤离!大火随时扑向你。。。   撤离时前方加油站爆炸。。。(这不是在伊拉克)暂不清楚有无人员伤亡。   消防队长 DarbyAllen 说,笔架山( BeaconHill )附近"已经失控",野火吞没城市,烧毁许多住宅。   他们预计 5 月 4 日 情况可能同样糟糕,预计炎热干燥的天气将继续,气温高达 30 摄氏度 , 5 月 4 日 阵风可达 50 公里 / 小时,风助火势,进一步加大救援难度。   总理小特鲁多也停止"耍宝"了,紧急和内阁成员商讨应对之策。   很多人使用社交媒体公布遭到野火包围的城市的照片。   一位居民发推文说,"我出来了,我安全了,我从来没这么害怕过,为我的家祈祷。" 160 个 RCMP (骑警)在场协助居民疏散,同时为有医疗事故的市民,提供直升机送院服务。(好样的!)   疏散造成 63 号高速公路堵车,提供床铺和餐点的疏散点油砂营人满为患。。。   不过足以让加拿大人骄傲的是,在如此紧急关头的撤离,没有一辆车抢道,加塞。所有人都井然有序,相互安慰,互相帮助。(上图右边至少还有一个车道,没有警察现场疏导,没有一辆车抢道!)   在危难时刻,加拿大人更多的是选择帮助别人!为麦克默里堡的居民们提供临时床铺和饮食。   相互帮助,把水给最需要的人。。。   这个小姑娘在临撤离前救出了 11 只猫和 6 条狗狗。。。   面对灾难,加拿大人加入了帮助素不相识人的行列! BC 省列治文华裔市民李女士说,她的母亲移民麦梅利堡已 33 年,当周二接到疏散通知时,大火已烧近她母亲住的公寓。浓烟令她双眼流泪,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能以逃离火海。   现在,撤离仍在继续。阿尔伯塔省长 Rachel Notley 说,根据天气情况判断火势仍有扩大的趋势。全省所有能调动的消防员都在第一线奋力扑救山火。(向他们致敬!)   也许只有在最危难的时刻,我们才能感受到加拿大人相互之间的情感有多真挚!   让我们一起为麦克默里堡祈祷吧! Don't cry , Fort McMurray ! We standwith you. 别哭,我们永远在一起! http://vnetcj.jrj.com.cn/2016/05/05225620921563.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5213.html 相关资料 美国迎历史性暴雪:美国的自然灾难刚刚开始的预测得到证实 已有 1360 次阅读 2014-11-21 13:35 | 个人分类 :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 关键词 : 美国灾难 严寒暴雪 高温干旱 点源喷发 推荐到群组 我在 2014 年 1 月 4 日 指出, 1 月 2 日 美国遭暴风雪袭击积雪成灾。美国的自然灾难刚刚开始: 2012 年高温干旱和 2013 年极端天气, 2014 年将持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5583.html 2014 年 11 月,美国迎来历史性暴雪,创纪录的寒潮席卷全美国, 50 个联邦州气温全部低于零摄氏度,就连夏威夷也结了冰,创美国 38 年最低气温纪录。美国东北部更是遭遇最强暴风雪,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在受灾最严重的布法罗市称“这是历史性暴风雪”, 3 天降雪量逼近年均降雪量。美国国家气象局表示,部分地区可能打破 1.93 米 的单日降雪量纪录。 2012-2014 年美国从高温干旱到暴雪严寒,气象能量集中在美国发生,符合点源喷发机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563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340 次阅读|0 个评论
灾害链警钟:小冰期和长白山火山喷发的关系
杨学祥 2016-4-26 09:56
灾害链警钟:小冰期和长白山火山喷发的关系 杨冬红, 杨学祥 一、研究:长白山下岩浆面积抵 2 个首尔 忧火山喷发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韩国 MBN 电视台 2016 年 4 月 18 日 报道,近日,日本爆发大地震,韩国也不再是地震安全地区。有研究称长白山天池下存在的岩浆面积相当于 2 个首尔市大,韩国内对火山喷发的忧虑也在增加。 科学杂志《 Science Advances 》 16 日刊文称,长白山天池 5-10 千米 以下的地下存在岩浆。岩浆面积相当于两个首尔市大。许多学者主张长白山是活火山,近期朝鲜、英国和美国三国研究团队共同分析的结果给这一主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http://roll.sohu.com/20160419/n444938142.shtml 二、日学者称长白山 20 年内火山爆发 韩学者质疑 据 2012 年 5 月 25 日 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 据韩联社 23 日报道,日本东北大学名誉教授谷口宏充近日发表研究成果,称受到去年日本大地震影响,未来 20 年内长白山火山喷发概率为 99% ,此言论遭到韩国媒体和学者质疑。 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谷口宏充表示,通过对长白山过去 1100 年间火山喷发的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自 10 世纪发生火山大喷发后,在 14 世纪至 20 世纪之间长白山共发生 6 次火山喷发,而喷发的时间总是与日本大地震“有很大关系”。因此谷口宏充认为,受 2011 年 3 月日本东部大地震影响,长白山在 2019 年前发生火山喷发的概率为 68% ,在 2032 年前喷发火山的概率为 99% 。 韩国《朝鲜日报》称,韩国有关专家对谷口宏充的研究成果表示怀疑,并认为长白山虽然是一座活火山,地下也确实有岩浆涌动,但预测具体的喷发时间没有科学依据。韩国全北大学教授赵奉坤说,根据日本地震和长白山喷发时间的历史统计预测未来喷发时间,作为科学家来说,这种预测有些牵强附会,是毫无科学依据的主张。韩国釜山大学教授尹成孝也表示,从科学角度看,预测具体时间是很冒险的做法,要慎重看待。韩国地质矿产资源研究院的火山学家李云洙也认为,基于现有不多的观察数据,很难预测火山喷发的具体时间。 韩联社称,谷口宏充 23 日表示,虽然外界对自己的推测有不同看法,但自己是在“精确事实”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他还称,长白山火山即使在 20 年内爆发,爆发指数也只是 4-5 ,也就是中型火山爆发。据了解,火山喷发指数由小到大分为 0 到 8 级,每增加一级,破坏力增加 10 倍。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资料,当火山喷发指数达到 5 或以上时,便可视为严重。 http://news.163.com/12/0525/02/82AN3NK30001121M.html 三、中國與南韓科學家警告:中國長白山 2014 年恐大噴發 中國與南韓科學家警告,位於中國與北韓交界的長白山(韓國稱白頭山),在數年內爆發的可能性極大,而且帶來的損失可能超過三月時的冰島火山爆發。南韓氣象廳決定採取國家級應對方案。 中韓學者警告 威脅超越冰島 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釜山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尹成孝,在南韓氣象廳十六日舉辦的一場研討會中指出,中國火山學者們認為,長白山在二○一四到二○一五年間爆發的可能性極大。目前長白山被認為正處於休眠狀態,尹成孝表示,由於無法獲得詳細資料,不能預測正確的噴發時期,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不久的將來,白頭山噴發的可能性極大。 尹成孝指出,二○○二年六月,中國東北吉林省汪清縣發生芮氏規模七.三地震後,長白山的地震發生頻率增加十倍以上,天池的地形逐漸變高,天池和周邊森林時常噴發氣體。另外,以地震波分析,長白山地下的岩漿有四處重疊分布,且位置就在天池的下方。 尹成孝指出,今年春天冰島艾雅法拉火山爆發時的排放物總量僅為○.一一立方公里,由於產生大量的水氣、不斷噴出火山灰,造成較大的破壞。但考慮到長白山頂部的天池有二十億噸水,其爆發威力將遠遠超過冰島火山。 10 世紀爆發威力 是冰島火山一千倍 依照日本學者的推論,十世紀後半長白山的大規模爆發,當時的排放物總量約有八十三到一一七立方公里,是冰島火山的一千倍。 尹成孝呼籲政府正視這項問題,並尋求各國的協助,加強設置觀測裝備,以降低災害帶來的損失,參加研討的南韓氣象廳人士對尹成孝的意見表示認同,今後將採取國家層次的應對方案。 http://news4.pchome.com.tw/internation/libertytimes/20100619/index-1276898423748602501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3691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4830.html 事实上, 2014 年长白山火山并未喷发。 四、韩媒称若长白山火山爆发将造成大规模洪水灾害   环球网记者张哲报道据韩联社 2010 年 9 月 26 日 消息,韩国消防防灾厅日前向韩国国会提交的一份资料显示,若长白山火山爆发,将会对鸭绿江和图们江一带造成大规模洪水灾害。   报道称,长白山若喷火爆发,火山爆发指数 (VEI) 会达到 6 。火山爆发指数 1 属小规模爆发, 2-3 属中规模, 4 以上则为大规模。韩国防灾厅预测说:“长白山在火山爆发后会以水灾、火灾、地震和火山灰的顺序出现灾害。天池的 20 亿吨水会对图们江、鸭绿江和松花江附近地区会造成洪水灾害。”并称:“长白山喷火 1 个小时后,鸭绿江和图们江将受此影响而泛滥,在 3 个小时 20 分钟内淹没灾区的半径可达 30 公里 ,朝鲜的部分宾馆、公寓和医院等主要设施将会遭到淹没。” 根据韩国防灾厅提交的资料,若长白山火山爆发,喷火 112 个小时后,洪水会沿着图们江流向 61 公里 处,并在 128 小时后,沿着鸭绿江流向 127.5 公里 处。 http://international.dbw.cn/system/2010/09/26/052743726.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7322.html 五、长白山火山研究进展 中国地质学家刘嘉麒院士等( 2015 )指出,长白山火山位于中朝边界 , 由数以百计的火山锥和广袤的熔岩台地组成 , 是一个庞大的火山群 , 总面积达 12 000km 2 。自中新世以来有 10 个火山幕 , 近代历史期间仍有过多次喷发 , 喷发时间分别为:公元 946 和 947 年两次喷发、公元 1597 、 1668 、 1702 、 1903 年 4 次喷发。现为处于休眠状态的活火山 ; 该火山受东北亚板块体系制约 , 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和东亚大陆裂谷系密切相关。目前适逢地质构造的活动期和千年大喷发、百年小喷发周期的节点 , 存在着潜在的再喷发危险。 六、次小冰期增大长白山火山喷发的可能性 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竺可桢就曾经对我国 5000 年来的气候做过研究,发现我国近 5000 年来,就有四次温暖期和四次寒冷期交替出现,平均周期为 1250 年。 图 1 5000 年来中国气温变化曲线(竺可桢, 1972 ) 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竺可桢就曾经对我国 5000 年来的气候做过研究,发现我国近 5000 年来,就有四次温暖期和四次寒冷期交替出现。 第一温暖期 公元前 3000 年 - 公元前 1000 年前左右,这个时期我国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 2 ℃ 。 第一寒冷期 从公元前 1000 年左右到公元前 850 年(周代初期),有一个短暂的寒冷期,年平均气温在 0 ℃ 以下。 第二温暖期 从公元前 770 年到公元初年,又进入一个新的温暖时期。 第二寒冷期 从公元初年到公元 600 年,即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又进入第二个寒冷时期,在当时的南京,冬天温度比现在要低,结冰是很常见的。 第三温暖期 从公元 600 到 1000 年,即隋唐五代时期,是第三个温暖期,当时在中国的首都长安,广泛种植着喜热喜雨的竹子。 第三寒冷期 从公元 1000 到 1200 年,即宋朝是第三个寒冷期,温度比现在要低 1 ℃ 左右。 第四温暖期 从公元 1200 到 1300 年,即宋末元初,是第四个温暖期,但这次不如隋唐时那样温暖,表现在大象生存的北方限,逐渐由淮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以南,退到广东、云南等地。 第四寒冷期 公元 1300 年以后,即明清时代,是第四个寒冷期,温度比现代低 1-2 ℃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6809.html 从图 1 和表 1 中可以看到,长白山火山在公元 946 和 947 年两次喷发、公元 1597 、 1668 、 1702 、 1903 年 4 次喷发,处于中国气温低值时期和小冰期时期及其始末边界。 杨冬红等( 2011, 2013 )指出,近 20 年的研究发现,潮汐极大期、地震火山活动频发期、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全球低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6 次时间的一一对应表明其相关性和处于同一激发机制(见表 1 )。 表 1 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强潮汐和低温期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时间(年) 坏天 时代 潮汐极大年时间 火山活跃时间 全球 气温 欧特 1040-1080 1010-1110 1062 ?? 低温 沃尔夫 1280-1350 1165-1360 1264 1275-1300 小冰期 史玻勒 1450-1550 1420-1525 1425 1440-1460 1470-1490 小冰期 蒙德 1640-1720 1600-1725 1629 1640-1680 小冰期 道尔顿 1790-1830 1790-1915 1770 1810-1820 小冰期 21 世纪 2007- ?? 1997- ?? 1974 1980-?? 次小冰期 多因素叠加是小冰期发生的根本原因。导致 15-17 世纪小冰期和 2020 年“次小冰期”出现的原因有五: 其一、处于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杨冬红等( 2013 )指出,国外资料显示,太阳将进入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 2020 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 17 世纪以来从未出现。目前处于 200 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 其二、处于全球强震频发时期 郭增建( 2002 )指出,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范围内的 Ms 8.5 级和大于 Ms 8.5 级的海震。郭增建等人指出, 9 级和 9 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 20 世纪 4 场最强的特大地震在很短的时间内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沿海地区: 1952 年堪察加地震, 1957 年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地震, 1960 年智利地震, 1964 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地震,与 50-70 年代低温期相对应。 其三、处于全球火山活动频繁时期 杨冬红等( 2013 )指出,现代火山活动有明显致冷的记录:小冰期对应强火山活动,小气候最适期对应弱火山活动。因为火山灰和二氧化硫等火山喷发物到达平流层后,较小的气溶胶可在数月内传播到全球,并可在平流层内持续漂浮 1~3 年,使太阳直接辐射减弱,造成大气降温。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火山喷发导致了 “ 小冰期 ” 的到来。研究报告称, 1275 年到 1300 年之间,热带地区经历过四次大规模火山喷发,喷发出来的大量硫酸盐颗粒进入大气层上空反射了太阳辐射,使地球气温降低; 1430 年到 1450 年,也发生了一轮大规模火山喷发,与地震活动一样,火山喷发与气候冷暖变化导致的冰盖消长有关(见表 2 )。 其四、地球轨道周期 任振球 (1997) 指出,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 60 年振动相一致。在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和 60~70 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 1901 和 196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 94( 相当于日地距离的 0.6%) 和 57 万公里;在 30-40 年代和 80 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 1940 和 2000 年)分别缩短了 76 和 44 万公里。 2000-202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 2020 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韩延本( 2003 )指出,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 19 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 60 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 19 世纪略超过 60 年,之后缓慢变短,到 20 世纪后期月在 55 年至 60 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这一周期与拉马德雷周期相对应。 其五、处于强潮汐活动时期 Keeling ( 2000 )指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水带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的全球气候波动周期大约为 1800 年。在十五世纪小冰期时期,潮汐强度为最大值,以后开始减弱,直到 3100 年潮汐强度又将达到最大值。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今后 400 年处于变暖高峰,下次小冰期将在 3100 年出现。 杨冬红等( 2011 )指出,潮汐高低潮还有 200 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 1425 年、 1629 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 1770 年的峰值对应 18 世纪的低温, 1974 年的峰值对应 20 世纪 70 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潮汐 54-56 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的 50-70 年周期对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杨冬红等( 2014 )指出,潮汐变化还有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变化 18.6 年周期,与气候变化 18.6 年周期对应。杨冬红等( 2008 , 2014 )指出, 1998 年最热年记录与 1995-1997 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有关,此后 16 年气候变暖间断的原因之一是 2005-2007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增强,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达到高潮。 2014 年和 2015 年最热年新纪录证实了理论预测的可靠性。 根据以往记录, 21 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过程还将持续 30 年以上。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较小,变冷规模要小于道尔顿极小期(见表 2 )。我们称之为“次小冰期”。综合因素表明, 2020 年气候变冷将达到高潮。 数据对比表明,长白山火山在公元 946 和 947 年两次喷发、公元 1597 、 1668 、 1702 、 1903 年 4 次喷发,处于中国气温低值时期和小冰期时期及其始末边界。 次小冰期的到来将增大长白山火山喷发的可能性,必须引起东亚各国的高度重视。 次小冰期敲响了长白山火山喷发的警钟! 气象 - 地震 -火山- 经济超级灾害链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长白山火山喷发将加剧东亚气候变冷。 参考文献 竺可桢 . 1972,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 考古学报 ,2(1):15-38 刘嘉麒, 陈双双, 郭文峰,等。 2015 。长白山火山研究进展。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4 ): 710-723. 杨冬红,杨学祥 . 2013.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8(4): 1666-1677.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7197 次阅读|1 个评论
直面巨灾预防:气象-地震-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杨学祥 2016-3-29 11:48
直面巨灾预防: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杨冬红,杨学祥 (吉林大学) 摘 要: 全球金融危机的 7 年周期和 50-60 年康波周期是自然周期、经济周期和心理周期叠加而成,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不容置疑,时间集中在 2016-2020 年,可称之为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关键词:金融危机;7年周期; 50-60 年周期;自然规律;超级灾害链 一、今年直面最强厄尔尼诺 警惕洪涝低温将会发生 2016-03-27 北京晚报蔡文清报道,在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看来,今年世界气象日将主题设为“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旨在呼吁公众正视气候风险,关注气候安全,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确定这一主题,既是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气象部门对 2015 年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达成的全球气候协定的积极回应,也是对全球范围内日益突出的气候风险和气候安全问题的再次警示。”    人类需要直面气候风险 2015 年 12 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 200 个缔约方,在法国巴黎达成了新的全球气候协定《巴黎协定》,为 2020 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这是继 1997 年制定的《京都议定书》之后,全球气候治理领域又一重要协定,这份里程碑式的协定向全世界发出了向低碳发展转型的强烈信号。   郑国光介绍,目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面临着重大的气候风险。气候监测表明, 1880 年以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 0.85 ℃ , 2015 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比常年高出 0.76 ℃ ,再次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首次比工业化以前高出 1 ℃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温、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广泛影响,而且这样的气候变暖趋势仍将持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会进一步增加,可能导致全球许多地方“干者愈干、湿者愈湿”,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风险将加大,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进一步加深。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科学评估报告认为,如果全球升温幅度比工业化前高出 1 ℃ 至 2 ℃ ,全球面临的气候风险尚可控;如果升温达到或超过 4 ℃ ,气候变化将进一步放大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气候风险并产生各种新的风险,人类社会将置于更加不确定和更难以控制的气候风险之中。   我国是世界上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明显的国家之一。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面临的高温、洪涝和干旱风险将加剧,高风险区主要位于东部的人口密集和经济发达地区,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险将会逐渐加大,气象灾害带来的风险将更大,由此带来的经济安全、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能源安全以及重大工程安全等传统与非传统安全也将凸显,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将更加严峻。    最强厄尔尼诺肆虐不停   不论是中国还是世界,近期气象舞台上,“厄尔尼诺”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从 2014 年 9 月开始发展的本次厄尔尼诺事件截至 2016 年 2 月已经持续了 18 个月,每个月海温比常年同期平均值偏高的累计值(即累计强度)为 26.9 ℃ ,且海温已连续 7 个月( 2015 年 8 月至 2016 年 2 月)比常年平均值偏高超过 2 ℃ ,在 2015 年 11 月达到峰值,海温偏高达 2.9 ℃ 。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圣婴”的意思,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现象。反之,这一区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则称为拉尼娜(西班牙语“小女孩”的意思)。   当该海区海水表面温度持续 3 个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高 0.5 ℃ ,就进入了“厄尔尼诺状态”。当海水表面温度持续 6 个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高 0.5 ℃ ,则确认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事件一般 2 至 7 年发生一次,上一次出现在 2009 年至 2010 年。在没有厄尔尼诺的正常年份,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信风从东往西吹,带动温暖的表层海水自东向西流动。而厄尔尼诺发生时,信风转向自西向东——从东南亚吹向南美洲——从而将暖流带到了东热带太平洋。这股暖流将会蒸发,增加空气湿度并在附近区域形成降水。   在此次厄尔尼诺事件之前的近百年间,仅发生过两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即 1982/1983 年和 1997/1998 年厄尔尼诺事件,持续时间分别为 14 个月、 13 个月,每个月海温比常年平均值偏高的累计值为 21.5 ℃ 、 23.1 ℃ ,海温比常年平均值偏高的峰值分别为 2.8 ℃ 和 2.6 ℃ 。“生命史时长、累计强度、峰值强度,这三个指标都达到了历史最高,这次过程是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说。巢清尘介绍,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已对全球气候产生明显影响。    警惕洪涝低温将会发生   这起位于赤道中东太平洋自 2014 年持续至今的厄尔尼诺事件,是 20 世纪有观测以来最强的。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综合评估,在这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下,我国今年防汛抗旱的形势非常严峻,给天气预报预测的服务工作带来很大挑战。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的国家,每年旱、涝灾害都频繁发生。受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去年夏季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异常偏多,而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呈现“南多北少”的降水分布特征。“ 2014 年、 2015 年接连刷新过去一百多年来温度的最高值,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叠加,共同造成温度的变化,再叠加一个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整个把全球的气候搅乱了。而今年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今年我国中东部地区连续三次遭遇寒潮天气,这是少有的。”郑国光介绍。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已经成为历史上最强的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非常显著。 3 月中旬,中国气象局曾组织了 100 多位科学家进行会商,对今年汛期天气形势作出了初步预测,即汛期将以多雨为主,一些河流发生流域性洪涝的可能性比较大。 “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对气候的影响仍将持续,并且可能增大。对我国来说,一般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次年,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北方会有低温的事件。这将会导致我国今年防汛抗旱的形势更加严峻。”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表示。 http://finance.huanqiu.com/roll/2016-03/8778745.html 二、气象灾害是地质灾害的导火素 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为频繁而又严重的灾害。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回顾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比较严重的气象灾害,干旱、暴雨洪涝以及热带气旋导致的台风是中国最为常见、危害程度最为严重的灾害种类。 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发生处所进行划分,常见地质灾害共有 12 类、 48 种。它们是: 1 地壳活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断层错动等; 2 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3 地面变形灾害,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地裂缝)等; 4 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如煤层自燃、洞井塌方、冒顶、偏帮、鼓底、岩爆、高温、突水、瓦斯爆炸等; 5 城市地质灾害,如建筑地基与基坑变形、垃圾堆积等; 6 河、湖、水库灾害,如塌岸、淤积、渗漏、浸没、溃决等; 7 海岸带灾害,如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崖侵蚀、海港淤积、风暴潮等; 8 海洋地质灾害,如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害等; 9 特殊岩土灾害,如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沙土液化、淤泥触变化、淤泥触变等; 10 土地退化灾害,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化、沼泽化等; 11 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如地下水质污染、农田土地污染、地方病等; 12 水源枯竭灾害,如河水漏失、泉水干涸、地下含水层疏干(地下水位超常下降)等。 气象灾害是导致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之一,暴雨洪水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水土流失、决堤等地质灾害。干旱大风导致 土地沙漠化、、地面开裂(地裂缝)等灾害。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全球最强烈的气象变化和气象灾害信号,是导致气象灾害的主要因素。 厄尔尼诺与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 1. 1991 年大地震、火山爆发期和厄尔尼诺 1994 年,李宪之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1991年大地震时间特别集中并且发生在火山爆发期?日本云仙岳火山和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以及塔阿尔火山,同在一个断层构造带上。当岩浆向上冲击时,容易同时爆发。云仙岳火山在1991年5月24日、6月3日和6月8日三次爆发;塔阿尔火山自1991年3月12日起频繁颤动,于4月2日一天中震动了27次。接着,皮纳图博火山在4月4日爆发,6月9日、6月15日和6月26日又有三次爆发。在4月5日至6月20日两个半月内亚太地区发生了5次大于7级的大地震。大地震较多、地点分散、时间集中,是显著特点。这样特殊的现象,按一般地震理论是难以解释的 。 1991 年初春,在太平洋东部北纬 9 度里瑟地区 2500 米 洋面下,发生了一次火山爆发。 1991 年5月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它是1991年春夏两季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火山地震活动是厄尔尼诺现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 厄尔尼诺事件中太平洋水均衡运动与跷跷板现象 周春平综合 WyrtkiK.(1982) 、王宗山等( 1990 )、张先恭等( 1990 )、林传兰( 1991 )、蔡亲炳等( 1993 )的研究成果,总结了赤道太平洋海面高度的变化与 El Nino 事件的密切关系。在 El Nino 期间海平面高度变化一般有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El Nino 前期由于信风加强,暖水在西太平洋堆积,斜温层变深,西太平洋海面高度一般可高出常年平均 20~750px ,相反东太平洋海水高度比常年平均低 20~750px ,形成“西高东低”的形势;第二阶段, El Nino 事件爆发的当年,西太平洋海面高度迅速下降到正常高度以下,暖水以开尔文波的形式向东传播,而东太平洋的海面高度迅速上升到正常高度或以上;第三阶段,在 El Nino 盛行阶段,西太平洋海面高度强烈地降低,东太平洋海面高度强烈地上升,这时暖水仍以开尔文波的形式不断地向东传播,到达南美沿岸,然后反射,以罗斯贝波向西传播,整个赤道太平洋海面高度形成“东高西低”的形式;第四阶段为海平面高度恢复阶段,在 El Nino 衰退过程中,西太平洋暖池海面高度逐渐恢复到正常高度,东太平洋海面高度则下降到正常高度 。 赤道信风使暖水集中在赤道西太平洋,冷水集中在赤道东太平洋,温差为 3~9 o C ,高差为 40~1500px 、 。当厄尔尼诺到来时,情况发生逆转。由于地壳均衡原理和水均衡作用,有 h ρ 1 = Hρ 2 (1) 其中, h为洋壳上升高度,ρ 1 为洋壳密度,H为海面下降高度,ρ 2 为海水密度。由上式可算出,东西太平洋地壳在厄尔尼诺前后至少分别升降 13~20 cm ,引发地震活动和火山活动。厄尔尼诺引发的地壳均衡运动具有东西太平洋地壳反向升降的特点。我们称之为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与南方涛动的气压变化跷跷板现象一一对应。它是微力放大的典型事例,即较小的东西赤道太平洋上空气压反向变化,增强或减弱赤道信风,引起东西赤道太平洋海面的反向变化和相应的地壳均衡运动。 图1 厄尔尼诺事件和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 Fig 1. El Nino event and “seesawmovement” in Pacific Crust 设跷跷板支点为坐标原点,如图1所示,东西太平洋海面斜线的近似表达式为 y =Hx/L (2) 其中,2L为东西太平洋地壳长度;2H为东西太平洋海面高差;x为横坐标变量。取一段宽25px长2L的东西向太平洋地壳,在x处所受压力增量微元和力矩微元分别为 dp =ydx (3) dM =xydx (4) 其中,p表示增高的海水对洋壳的压力;M表示增高的海水产生的力矩,取海水的密度为1g/cm 3 。在区间 上积分后得增减海水在东西太平洋地壳产生的力矩分别为 M = HL 2 /3 (5) 这相当于在宽25px长2L高为洋壳厚度的跷跷板两端分别施加的反向力为 p = M/L =HL/3 (6) 将H = 500px,L = 10000km代入公式得p = 6.67×10 6 kg。这样大的力足以使东太平洋海隆张裂和闭合,或使西太平洋海沟下沉和岛弧抬升。 如图1 所示,当赤道信风使西太平洋海面增高和东太平洋海面降低时,西太平洋地壳下降,形成海沟处的消减带,挤压地下流体上喷形成西太平洋暖池,或向西部大陆和东部大洋的地壳下流动,形成岛弧火山和大陆火山;东太平洋地壳相对抬升,使东太平洋海隆和沿岸断裂带张开,岩浆和热气喷出,形成海底火山,加热海水及其上方空气,降低大气压,减弱赤道信风,使太平洋西部暖水东流,形成厄尔尼诺。信风减弱使东太平洋海面增高和西太平洋海面降低,东太平洋地壳下降,使东太平洋海隆闭合下降,挤压地下流体向东部大陆和西部大洋的地壳下流动,挤压新生大洋地壳向大陆地壳之下运动;西太平洋地壳相对抬升,使西太平洋岛弧断裂张开,岩浆喷出,形成陆地火山。若 火山在中太平洋莱恩群岛一带喷发,则会出现中太平洋表面海水首先增温的情况 。 科里奥利力使上升物体西移,下降物体东移 。所以,西升东降的断裂处于引张状态,有利于火山喷发(图 1 中 a 情况);东升西降的断裂处于挤压状态,不利于火山喷发(图 1 中 b 情况)。这是厄尔尼诺发生后火山活动逐渐变弱的原因。赤道大陆火山喷发时,炽热的火山灰升入高空,在赤道信风和科氏力作用下向西飘移,使大气受热膨胀自转变慢,增强赤道信风;而冷却的火山灰云团收缩、下降并在科氏力作用下向东飘移,减弱太阳辐射,使大气对流层变冷收缩自转变快,增强赤道西风,减弱赤道信风。赤道陆地火山喷发是厄尔尼诺发生的延迟因子,赤道海底火山喷发是厄尔尼诺的激发因子。 3. 火山地震活动影响厄尔尼诺的证据 厄尔尼诺与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对1763年以来的19次强厄尔尼诺事件进行的统计表明,70%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特别是1900年以来的7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出现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年都为火山活跃年 。1990年战淑芸根据地震统计资料得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增暖的年份全球地震增多的结论。1950 ~ 1979 年期间,共有15个暖水年,其中12年均发生了8级以上强震,几率高达80%。根据公元前2000~公元1979年重大地震统计结果,在厄尔尼诺年,地中海、土耳其至帕米尔、喜马拉雅东段、东南亚、中国大陆及日本、台湾一带为地震多发区;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 。侯章栓等对近百年全球气候变化与外强迫因子信号检测结果表明,火山活动是影响 ENSO 的最重要外强迫因子 。它不但揭示了地球流体、构造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而且使厄尔尼诺的海底火山说 、引潮力说 和地球扁率变化说 得到有力的支持。 火山喷发物到达的高度为 1 — 40 km ;持续时间为几星期至 10 多年。低纬度火山喷发能扩散到全球,在中高纬度保持最大浓度,最后在极冠落下。火山灰减弱太阳辐射,对中高纬度的影响最大。 1963 年 3 月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上的阿贡火山爆发, 1980 年 5 月美国圣海伦斯火山大爆发,造成次年太阳直接辐射减少量都在 15% 以上,使北半球平均温度下降。滞后于火山喷发 18 个月,我国有一个显著的低温期。 1951 年到 1985 年,我国东北地区有 6 个夏季低温冷害年,其中 5 年都发生在 2 级以上火山喷发后 1 - 2 年 。建国以来,最严重的 4 个夏季低温冷害年为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与厄尔尼诺事件同时发生 。低纬度地区火山喷发是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延迟因子 . 东太平洋海隆有加拉帕戈斯三合点,中太平洋莱恩群岛一带有活火山分布。太平洋暖池与地幔热气排放相关 ,海底火山在秘鲁和厄瓜多尔西边海域的加拉帕戈斯三合点和热点喷出会加速厄尔尼诺现象形成 。海底火山比大陆火山要强烈得多,平均每年至少有 100km 3 的岩浆溢出海底,释放的热能为 4.5 × 10 21 J 。模拟试验表明,冷水下沉和热水上升,都是沿类似热幔柱状的连续通道上下运动,与周围热交换极少,符合刘厚赞等模拟计算结果,即地幔排出的热液会很快覆盖海洋表面 。海底探测资料表明,东北太平洋洋脊有两个地热排泄区,位于 12~ 24 o N ,110 o W和 40 ~ 50 o N ,135 o W。大量岩浆由洋脊轴部溢出形成海底火山活动带。1982-1983,1986-1987,1991-1992年3次厄尔尼诺事件形成前这两个地热排泄区(1982-1983年只有其中一个)表层海水均有持续发展的 海面水温 (SST ) 正距平区 。 证据显示从 1964 到 1987 年南方涛动五个最低值和沿东太平洋隆起从 20 o S 到 40 o S 插入式的地震活动之间相关 . 这个地区包含了地球上最广阔的山脉体系之一 , 巨大的能源在那里通过海底火山和热液活动释放出来 . 两个截然不同的现象——厄尔尼诺和地震群——不顾它们无规律的循环速率和周期 , 看上去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 同样 , Daniel A. Walker (1995) 发现 , 在过去最持久的六个厄尔尼诺与最反常的插入式地震活动相一致 , 它们在 1964 到 1992 年沿东太平洋隆起从 15 o S 到 40 o S 同时发生 . 根据海底火山作用和热液活动 , 东太平洋隆起从 15 o S 到 40 o S 地区是地球上有据可查的最活跃地区 , 在这个地区微小相同的变化或大气压力范围的转移对引发厄尔尼诺的作用是公认的 . 如果这个地区的热活动没有被海洋覆盖 , 这些活动将被认为是引起厄尔尼诺的重要因素 . 表 1 全球 8 级以上地震、全球中源和深源 7 级以上 8 级以下地震与厄尔尼诺事件关系 年 7 级地震 数 8 级地震 数 厄尔尼 诺 年 7 级地震 数 8 级地震 数 厄尔尼 诺 年 7 级地震 数 8 级地震 数 厄尔尼 诺 1904 1 2 # 1905 4 3 *# 1906 3 7 1907 5 2 1908 2 1 1909 10 1 1910 14 1 1911 10 2 #+ 1912 6 1 *# 1913 5 0 1914 7 3 *# 1915 7 1 1916 9 1 1917 3 2 # 1918 7 2 #+ 1919 4 1 *# 1920 1 3 1921 5 0 1922 5 1 1923 0 2 # 1924 6 1 1925 0 0 #+ 1926 6 0 #+ 1927 6 1 1928 4 2 1929 4 1 * 1930 2 0 *# 1931 4 1 # 1932 5 2 # 1933 4 1 1934 5 2 ? 1935 4 0 1936 2 0 1937 10 0 1938 3 2 1939 8 3 * 1940 10 1 #- 1941 6 2 #+ 1942 6 1 1943 7 1 # 1944 8 1 #- 1945 3 1 1946 5 3 # 1947 3 0 1948 6 1 # 1949 8 1 1950 15 3 1951 2 1 # 1952 1 2 1953 5 0 * 1954 5 0 1955 3 0 1956 6 0 1957 6 2 #+ 1958 2 2 #+ 1959 6 1 1960 3 1 1961 7 0 1962 3 0 1963 5 1 #- 1964 5 1 1965 1 1 *# 1966 1 1 1967 3 0 1968 2 1 # 1969 3 1 #- 1970 7 0 1971 4 3 1972 5 1 #+ 1973 2 0 + 1974 3 1 1975 3 0 1976 2 1 *# 1977 0 2 # 1978 1 4 1979 1 2 弱 1980 2 0 1981 16 1 1982 18 0 #+ 1983 22 0 #+ 注:根据张家诚的归纳, # 表示王绍武确定的厄尔尼诺年,拉斯莫森确定的最强厄尔尼诺年为 + ,次强为 * ,一般为 - 。据周春平的归纳, 1979 年为弱厄尔尼诺年。 1981~1983 年的数据为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二室发表的地震资料,其中 7 级地震为全球全部 7 级以上 8 级以下地震。 厄尔尼诺前后东西太平洋海面高度反向变化产生的地壳均衡和水均衡,是地震活动的激发因素,因此,厄尔尼诺前后一年内必有增强的地震活动。从 1904 年到 1980 年,仅有 1934 年一年例外(见表 1 ) 。地震活动的韵律是预测厄尔尼诺事件的重要依据。 1982 年全球共发生 M S ≥ 7 级地震 18 次。除 1 月 19 日 爱琴海中 7 级地震和 12 月 16 日 的阿富汗 7 级地震发生在亚欧地震带内,其余均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内 。 大地震时间特别集中并且发生在火山爆发期并不是1991年独有的现象。 1982 年墨西哥的厄奇冲火山于 3 月 25 日 和 4 月 4 日 两次喷发 ,在 3 月 21 日 日本北海道的 7.3 级地震之后发生。从此时开始到年末,东西太平洋地震带交替发生了 14 次 7 级以上大地震,其中有 7 次发生在 5 月 31 日 到 6 月 30 日 的短短一个月内(见表 2 ) ,形成明显的地震群发事件。 1982 年 5 月发生了 20 世纪第一个最强烈的厄尔尼诺事件,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是其形成机制。 表 2 1982 年全球 7 级以上地震目录 发震时间 震 中 位 置 震 级 月 日 时 分 纬度 经度 地 点 M S 1 2 3 5 6 7 8 11 12 11 19 20 21 31 2 7 7 19 22 30 7 23 6 19 22 16 20 14 03 21 10 18 20 14 18 14 12 09 18 22 04 23 07 08 01 10 27 26 31 21 37 52 59 21 18 57 42 23 32 59 26 40 43 14.3 o N 38.2 o N 9.5 o S 42.1 o N 56.2 o N 19.3 o S 16.5 o N 16.5 o N 13.0 o N 7.0 o S 45.0 o N 50.0 o S 35.0 o N 11.8 o S 6.0 o N 53.5 o N 36.0 o N 24.0 o S 125.5 o E 24.3 o E 167.6 o E 143.0 o E 164.0 o E 168.6 o W 96.5 o W 96.5 o W 91.0 o W 127.0 o E 151.5 o E 167.0 o E 143.0 o E 167.3 o E 87.0 o W 171.0 o W 68.3 o E 172.5 o W 菲律宾东部海中 希腊东部爱琴海中 新赫布里底群岛 日本北海道 俄罗斯勘察加半岛东 斐济群岛东 墨西哥瓦哈卡 墨西哥瓦哈卡 萨尔瓦多西南太平洋中 印尼班达海中 千岛群岛附近 新西兰南部海中 日本以东海中 新赫布里底群岛 巴拿马西南海中 阿留申群岛 阿富汗北部 南太平洋克马德克群岛 7.0 7.0 7.0 7.3 7.1 7.2(M B ) 7.2 7.2 7.7 7.0 7.0 7.0 7.2 7.2 7.0 7.1 7.0 7.5 三、自然灾害是经济危机的晴雨表 金融危机“七年之痒”的风波尚未平息, 50-60 年的长周期康波周期 2017 年谷底的预言又风起云涌。 2015-2016 年发生了超级厄尔尼诺事件, 2016-2017 年将发生最强的拉尼娜事件,天灾频发下的人祸已经不可避免,自然与经济规律叠加,增大了全球巨灾发生的风险。 有评论说,周期终将幻灭,但在此之前我们仍将经历一次康波周期:康波周期是 1926 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在分析了英、法、美、德以及世界经济的大量统计数据后,发现发达商品经济中存在的一个为期 50-60 年的长周期。在康波周期中,前 15 年是衰退期;接着 20 年是大量再投资期,并在此期间新技术不断被采用,经济快速发展,迎来繁荣期;后 10 年是过度建设期,过度建设的结果是 5-10 年的混乱期,从而导致下一次大衰退的出现。 http://roll.sohu.com/20160324/n441857742.shtml 汇通网 2016 年 2 月 18 日 讯 — 在 1 月和 2 月上旬经历一系列惊人的动荡后,目前全球金融市场似乎暂时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路径,但这并不意味着危机已经过去。 各方面消息都显示,事实上全世界可能正处在新经济大崩溃的前期,未来几个月全球经济可能变得更糟。 18 个数据可以证明全球经济正在“内爆”,特别是最新的全球贸易数据,进出口均出现急剧下滑。 http://mini.eastday.com/a/160218204030382.html http://mini.eastday.com/a/160218204030382-2.html 市场人士表示,上周全球股市的投降式抛售类似 2008 年的金融危机,但更多观点认为更像 1997 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危机从亚洲货币贬值潮开始,影响到了全球市场。对此,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张捷表示,全球金融危机 7-8 年为一个周期的影响非常大,由于大家相信这一周期,所以会采取相应投资策略,进而导致预期兑现。 http://news.163.com/15/0825/09/B1RR3KRG00014JB5.html 1. 金融危机“七年之痒” 1973 年、 1987 年、 2001 年的股市崩盘、 1980 年的美国衰退、 1994 年的债市危机、 2008 年的次级债危机……如果将这一些时间点联系在一起的话,不难发现,全球金融危机似乎也存在“七年之痒”。而如今,新一轮的危机似乎又近在眼前。 道富银行宏观策略师,自诩为“风险先生”的 Fred Goodwin ,从花旗集团经济意外指数所呈现的周期性情况发现,目前该指数再一次处于历史高点水平,暗示未来市场情况将出现恶化。 而从“风险先生”提供的一张金融市场最具有价值的“七年之痒”图发现(见表 3 ),全球金融危机似乎也存在“七年之痒”的规律,在 2008 年次级债引发的股市崩盘之后,这一次的危机将会从新兴市场开始么? 2016 年 1 月 4 日 全球股市再次崩溃似乎给出了问题的答案。 表 3 股市崩盘和气象灾害 年份 经济事件 气象灾害 1973 石油危机 / 股市崩盘 1972-1973 年超级厄尔尼诺 1980 美国经济衰退 1979-1980 年弱厄尔尼诺 1987 股市崩盘 1986-1987 年厄尔尼诺 1994 债市危机 1993-1995 年厄尔尼诺 1997 亚洲金融风暴 1997-1998 年超级厄尔尼诺 2001 9.11 事件 / 股市崩盘 1999-2001 年超级拉尼娜 2002 年厄尔尼诺 2008 次贷危机 / 股市崩盘 2007 年强拉尼娜, 2009 年厄尔尼诺 2015 金融危机 / 股市崩盘? 2015-2016 年超级厄尔尼诺 注:黑体字是笔者后加的,表明 3-4 年、 7 年周期同时存在。 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825/13931633_0.shtml 2 .经济景气循环的 7 年周期和 50-60 年周期 经济景气循环的波动或循环,根据其周期的长短,现在公认的有下面四种类型: 1. 基钦循环( KitchinCycle ,短期循环) 3 至 4 年周期(与地球自转 3-4 年周期对应); 2. 朱格拉循环( JuglarCycle ,中期循环,主循环) 10 至 11 年周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 11 年周期对应); 3. 库茨涅兹循环( KuznetsCycle ,长期循环) 20 至 22 年周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 22 年周期对应); 4. 康德拉切夫循环( KondratieffCycle ,长期波动) 50 至 60 年周期和吉村循环 55 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和潮汐 50-70 年周期对应)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8734.html 全球金融危机“七年之痒”显然是基钦循环( KitchinCycle ,短期循环) 3 至 4 年周期(与地球自转 3-4 年周期对应)的公倍周期,两个周期为 6-8 年,形成一个约 7 年的整数周期。 气候是如何影响经济景气的?对此可归纳了以下三种原因: 一是农林水产品收成说。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太阳、气象循环导致某个地区农林水产品的供给周期性地减少或增加,会产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或下跌,工业部门企业利润也就会下降或增加。同时,该地区的进口能力也将减弱或增强,而工业地区的出口也会减少或增加。 二是人类心理说。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使电磁平衡错乱并引起人类生理变化,导致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大众对未来前景乐观和悲观的心理周期性地变动,从而左右投资、消费和估价。 三是能源需求说。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冷暖变化,引起维持人类体温所需的卡路里的摄取量的变动,从而在根本上动摇了石化燃料消费和农林水产品需求的稳定。自然也影响了初级产品整体的价格变动,进而波及经济整体。 2006 年, Obridko 等人根据太阳磁场的数据分析得到过一个约 7 年的周期 。 2010 年,李爱云对黑子长、短周期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长周期存在 7.1 年、 14.2 年、 21.3 年、 28.4 年、 42.6 年的系列,短周期的时变性比长周期的更明显。对黑子周期的外部触发机制做了讨论,发现黑子周期与行星周期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 太阳黑子 7 年周期的发现,使金融危机七年之痒的“农林水产品收成说”、“人类心理说”和“能源需求说”得到更精准的证明。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导致某个地区农林水产品的供给周期性地减少或增加,会产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或下跌;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冷暖变化,引起维持人类体温所需的卡路里的摄取量的变动,从而在根本上动摇了石化燃料消费和农林水产品需求的稳定。自然也影响了初级产品整体的价格变动,进而波及经济整体;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使电磁平衡错乱并引起人类生理变化,导致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大众对未来前景乐观和悲观的心理周期性地变动,从而左右投资、消费和估价。 全球金融危机的“七年之痒”是自然周期、经济周期和心理周期叠加而成,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不容置疑。 康波周期是 1926 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在分析了英、法、美、德以及世界经济的大量统计数据后,发现发达商品经济中存在的一个为期 50-60 年的长周期。在康波周期中,前 15 年是衰退期;接着 20 年是大量再投资期,并在此期间新技术不断被采用,经济快速发展,迎来繁荣期;后 10 年是过度建设期,过度建设的结果是 5-10 年的混乱期,从而导致下一次大衰退的出现。太阳黑子长周期存在 7.1 年、 14.2 年、 21.3 年、 28.4 年、 42.6 年的系列,其倍数周期包括 56.8 年周期。潮汐震荡也具有 50-60 年的长周期 。 它们是形成太平洋十年涛动周期和康波周期的原因。 50-60 年康波周期和 7 年金融周期的叠加使金融危机谷值由 2015 年后延到 2016-2017 年。 经济波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周期约为 50 年的经济长波是世界经济领域里的一种有规律的现象。湖北大学世界经济学科课题组(课题组成员:柳剑平、肖德、程崇祯、彭斯达、陈汉林、孙铭;执笔:肖光恩、周先平)在《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与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一文中阐述了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发展过程 。   原苏联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 1925 年提出的经济长波理论,把经济长波分为上升期和下降期两个阶段,每一阶段分别为 20 和 30 年。尽管此后长波理论各学派对经济长波不同阶段的划分及其作用有不同的观点,但从 18 世纪末以来出现的四次经济长波中我们可以发现历次经济长波上升期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拉马德雷(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 PDO )的“冷位相”为 1890-1924 年、 1947-1976 年,“暖位相”为 1925-1946 年、 1977-1999 年。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出现在 1890 至 1913 年,第四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发生在 1945 至 1973 年,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应起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也就是说 21 世纪头 20 年是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比可知,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应拉马德雷的“冷位相”,世界经济长波的下降期对应拉马德雷的“暖位相”。由于 1914 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提前结束。这一一对应的变化,明确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 表 4 PDO 和世界经济长波的对应关系 时 期 1890-1924 193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35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时 期 1890-1913 1914-1944 1845-1973 1974-1995 1996-2020 ? 世界经济长波 第三上升期 第三下降期 第四上升期 第四下降期 第五上升期 自 1890 年以来,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应拉马德雷的 “ 冷位相 ” ,世界经济长波的下降期对应拉马德雷的 “ 暖位相 ” ,即变冷时期对应人类社会经济上升,变暖时期对应经济下降(见表 4 )。 2020 年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结束,与当前的经融危机风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3 .厄尔尼诺的 7 年周期和 55 年周期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最引人注目的是,厄尔尼诺也有 2-7 年周期。由于厄尔尼诺在太平洋涛动冷位相受到抑制,在太平洋涛动暖位相得到增强,所以具有 55 年太平洋涛动(亦称拉马德雷现象)周期,与康德拉切夫循环( KondratieffCycle ,长期波动) 50 至 60 年周期和吉村循环 55 年周期对应。在澳大利亚气象学家 E. 布赖恩特编著的《气候过程和气候变化》中,厄尔尼诺周期为 2.2 、 5.5 、 11 、 22 年,与潮汐周期对应 。 55 年是 5.5 年的公倍数。 至于厄尔尼诺现象对于全球气候的影响,丁一汇表示:“美洲是受厄尔尼诺影响较大的国家。厄尔尼诺发生之后,南美的西海岸降雨量将大为增加,巴西、阿根廷等地区会发生干旱。太平洋沿岸地区中,中国因雨带南退至长江流域、华南地区,会形成‘北旱南涝’的状态,现在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这点。此外,澳大利亚也是受厄尔尼诺影响较大的国家,厄尔尼诺发生后,澳大利亚东部地区将遭遇干旱。印度也是如此,厄尔尼诺年印度必然会歉收, 1979 年弱厄尔尼诺年,印度的水稻便减产了 40% 。”   “一般情况下,厄尔尼诺的发生会导致东南亚、澳大利亚和印度干旱,巴西中南部及阿根廷降雨过多。厄尔尼诺的发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则是夏季北旱南涝,东北秋粮产区初霜冻可能提前。因此,厄尔尼诺的发生对印度、澳大利亚的小麦生长极其不利,对玉米的影响偏温和,对东南亚的棕榈生长不利,对巴西、阿根廷的大豆生长有利,同时对印度、巴西的甘蔗生长不利。历史统计数据看,厄尔尼诺年,小麦、糖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大豆、玉米的涨幅较小,对棕榈油的影响也较大。”永安期货分析师宋焕指出。 据相关统计,过去 5 次厄尔尼诺期间,国际小麦价格平均约上涨 10% ,大豆和玉米价格分别平均上涨 4% 和 1% 左右,而 2002 年厄尔尼诺期间, CBOT 小麦价格上涨了 26% ; 2009 年厄尔尼诺期间,玉米价格上涨 9% 。 王娜指出,厄尔尼诺对棕榈油生长将产生利空影响,而对大豆、玉米生长较为有利。马来西亚正值棕油高产期,如果降雨过大会影响当地棕油产量,厄尔尼诺天气对马来西亚棕油将产生利多影响。另外,美国大豆、玉米主产区近期生长情况良好,如果厄尔尼诺天气下降雨充分,预计美豆、玉米丰产预期还会增加。 http://finance.sina.com.cn/360desktop/money/future/fmnews/20140624/010019498103.shtml NASA 新发布的影像显示,太平洋上厄尔尼诺现象没有转弱迹象。专家预测 2016 年情况会更糟,可能成为厄尔尼诺破坏力最大的一年。 报道称,最新卫星影像显示,目前的现象与 1997 年 12 月有惊人相似处。当年发生最严重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极端天气,在 1997 年和 1998 年估计造成 23000 人死亡。 厄尔尼诺已在美国造成多起天气异常情况,如东岸许多地方在圣诞前夕,气温升高到摄氏 20 多度;南部和中西部发生风暴和几近破纪录的洪水。 NASA 喷射推进实验室 (JPL) 去年 12 月 27 日的卫星影像暗指,还会发生更严重的干旱和洪水,这个预测困扰人道救援机构。 http://news.163.com/16/0102/03/BCA0FVIT00014Q4P.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指出,如果 2015 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2543.html 我们在 2015 年 8 月 26 日 指出,全球金融危机“七年之痒”之谜:都是厄尔尼诺惹的祸! 关注 2015 年自然灾害威胁全球经济。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600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8751.html 华尔街见闻网站援引花旗报告介绍过,厄尔尼诺可能还会对该地区央行的货币政策产生影响。通胀和就业是央行重要的决策依旧,而在亚洲的许多经济体中,农业是重要的就业去向,粮食在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 )中占有很大权重。 法国巴黎银行驻香港经济学家 Mark Walton 告诉彭博,“任何会实质性推高粮食价格的因素都可能让央行感到头疼。” 根据花旗的报告,印度、印尼和菲律宾等国家最难以抵挡厄尔尼诺带来的通胀。在这些国家的 CPI 中,食品价格分别占到了 48% 、 33% 和 34% 的权重。 http://mini.eastday.com/a/160320200210620-2.html 4 .地球潮汐形变和地球自转速度的 3-4 年周期、 7 年周期和 50-60 年周期 交点月周期 27.21d( 天 ) ,朔望周期 29.53d ,合成周期 803.5113d ,合 2.2014a ,整数年约为 22a 。月亮近点月周期 27.55d ,与日月大潮周期和朔望周期合成 406.7757d 和 813.5515d 周期,合 1.1145a 和 2.2289a 周期。交点月周期和月亮近点月周期 27.55d 合成 749.6355d ,合 2.0538a 。月亮视赤纬角变化周期为 13.65d 、 27.3d ,与日月大潮周期及朔望周期合成 403.0845d 和 806.169d 周期,合 1.1043a 和 2.2087a 周期。月亮视赤纬角变化周期 13.6d 、 27.3d 与月亮近点月周期合成 376.0575d 和 752.115d ,合 1.0303a 和 2.0606a 。 由此衍生的公倍周期有 3.1 、 3.34 、 4.1 、 4.9 、 5.5 、 5.57 、 9 、 9.5 、 9.9 、 11 、 18.6 、 22 、 27 、 30 、 33 、 44 、 54 、 55 、 55.7 、 60 年(见表 5 ) 。 3.1 、 3.34 年周期的倍数就是 6-7 年。 地球的潮汐形变改变了地球的转动惯量,影响了地球的自转速度, 3-4 、 6-7 年和 50-60 年周期是它们的共同周期。 厄尔尼诺的形成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密切相关,潮汐形变导致地球各圈层差异旋转,形成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对运动,影响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导致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交替发生。 根据吕俊梅等人对 PDO 指数和 Nino3 指数进行离散功率谱分析结果,超过 99% 显著性水平的 F 值所对应的周期即为显著变化周期。 PDO 最显著的变化周期为 50a ,其次为 5.6 a 。 ENSO 最显著的变化周期为 3.6a 。在 10-33a 周期波段上,除了 12.5a 周期外, PDO 其余的周期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 表 5 太平洋十年涛动 51-57 年准周期的合成 合成周期名称 周期年数 倍数 倍数周期 近点月与月亮视赤纬角合成周期 交点月与月亮视赤纬角合成周期 近点月与交点月合成周期 月亮视赤纬角与日月大潮合成周期 交点月与朔望月合成周期 近点月与朔望月合成周期 日食和月食的沙罗周期 2.0538 年与 2.2014 年合成值的 2 倍 2.0538 年与 2.2087 年合成值的 2 倍 2.0606 年与 2.2014 年合成值的 2 倍 月亮赤纬角周期 潮汐合成周期 太阳黑子周期 太阳黑子周期 1.0303a 1.0176a 2.0538a 1.1043a 2.2014a 2.2289a 18a 9a 9a 9a 18.6a 11a 11a 7.1a 50 50 25 50 25 25 3 6 6 6 3 5 5 8 51.515a 50.88a 51.345a 55.215a 55.035a 55.723a 54a 54a 54a 54a 55.8a 55a 55a 56.8a PDO 最显著的变化周期为 50a ,其次为 5.6 a ,与 5.5 a 、 5.57 a 、 51 a 、 52 a 、 54 a 、 55 a 和 55.8 a 的潮汐周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与本文的周期叠加和模型计算是一致的。潮汐 3.1a 和 4.1a 周期的平均值为 3.6a ,与 ENSO 最显著的变化周期 3.6 a 相对应。 5.57a 和 55.7a 显著周期表明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在 PDO 中的重要作用。 潮汐 3.1a 和 4.1a 周期表明 ENSO 与月亮近地潮、日月食、月亮赤纬角相关。 PDO 的 51-56a 周期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见表 5 )。 太阳黑子也具有 7 年和 50-60 年周期变化。 2011 年,宋贯一提出太阳辐射光压在南、北半球表面上的不平衡分布才是造成地球自转速度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所以,地球自转速度的 7 年周期和 50-60 年周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早在 1998 年我们就指出,太阳辐射光压、太阳风和太阳电磁辐射压缩地磁场,造成地壳与内核反向震荡,形成地球各圈层差异旋转的观点 。 四、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我们在 2006 年指出,近期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揭示了冷气候、台风、强潮汐、禽流感世界大流行和强震相互对应的规律和物理机制,对气候及其相关灾害的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印尼地震海啸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 。 事实上,最新资料表明,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 9.1 级地震和海啸之后,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在拉马德雷冷位相的 1947-1976 年和 2000-2013 年分别发生了 7 次和 6 次,而在拉马德雷暖位相的 1977-1999 年没有发生;流感世界大流行在拉马德雷冷位相的 1890-1924 年、 1947-1976 年和 2000-2013 年分别发生了 3 次、 3 次和 1 次,而暖位相没有发生 。 表 6 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 )、低温、流感大流行、飓风、地震等灾害对比 时 期 1890-1924 年 1925-1946 年 1947-1976 年 1977-1999 年 2000-2030 ? 拉马德雷 PDO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全球气温 低温 增暖 低温 增暖 低温? 流感爆发的相关年 拉尼娜年和强沙尘暴年 * 1886-1887 1898-1899 1916-1917 1955-1956* 1967-1968* 1975-1976* 2007 2010-2012 2016-2017 ? 厄尔尼诺和流感年 (1888)-1890 (1899)-1900 1918-1919 1957-1958 1968-1969 (1976)-1977 2009 2015-2016 2018 ? 太阳黑子谷年 m 1889 1901 ( 1902 低温) 1976 (低温) 2008 2018 ? 太阳黑子峰年 M 1917 (低温) 1957 (低温) 1968 2000 2011-2014 时 期 1890-1913 年 1914-1944 年 1945-1973 年 1974-1995 年 1996-2020 年 世界经济长波 第三上升期 第三下降期 第四上升期 第四下降期 第五上升期 时 期 1889-1924 年 1925-1945 年 1946-1977 年 1978-2003 年 2004-2012 年 8.5 级以上地震 6 次 1 次 11 次 0 次 6 次 时 期 1926 年 -1970 年 1970 年 -1994 年 1995 年 -2020 年? 飓 风 高活动期 低活动期 高活动期 中国 气温 时期 1903-1918 年 1919-1953 年 1954-1986 年 1987-2003 年 (引自李明志等人) 冷暖 低温期 高温期 低温期 高温期 登陆中国台风每年超过 10 次 1893-1898 年内有 3 年 1899-1951 年内没有 1952-1981 年内有 9 年 无资料 (引自张家诚等人) 注: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提前结束,受到 20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 自然灾害是经济危机的晴雨表,经济危机是自然灾害在社会生活中的应激反应,它们有共同的发生规律(见表 6 ),可以称为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周期。根据这一周期,我们成功地预测了 2009 年世界甲型流感爆发, 2004-2018 年全球 8.5 级以上特大地震活跃期,本次的金融危机正在形成之中。 五、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 我们的研究表明,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应拉马德雷的“冷位相”,世界经济长波的下降期对应拉马德雷的“暖位相”。由于 1914 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提前结束。这一一对应的变化,明确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和战争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按照世界经济长波的发展规律,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在 2020 年结束,因此,罗杰斯认为 2020 年前中国的牛市持续没什么问题。这决不是时间的巧合,而是由经济科学规律决定的。 但是,经济规律也要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由于 1914 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提前结束。这一一对应的变化,明确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和战争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1599.html 我在 2007 年 9 月 18 日 指出,世界还有十几年的经济发展上升时期,如果科学无法理解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关系,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持强凌弱的战争就可能提前结束第 5 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时期。 我的预言不幸变成了现实:自 2007 年 2 月 13 日 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 2006 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浮现开始,次贷危机开始逐渐显现。 2008 年 9 月 15 日 有着 158 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同一天,美国银行以约 440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华尔街投行美林公司;美国国际集团 (AIG) 的信用评级下调。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称,美国遭遇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那么,这场危机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经济危机应被视作是狂妄自大的政客们玩弄市场的结果。这一语道破了金融风暴发生的人为原因: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持强凌弱的战争和美国政府的金融政策就提前结束了第 5 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时期。次贷危机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次贷危机的深层次根源,实际就是两极分化的结果。长久以来的美国经济政策导致了鲜明的两极分化,而伊拉克战争和军备竞赛大大消耗了美国的经济实力。 美国民主党总统竞选人、纽约州国会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 2008 年 3 月 17 日 在此间发表讲话,指出伊拉克战争严重削弱美国经济实力,对国家经济安全造成损害,并呼吁尽快从伊撤军。她认为,加上作战装备更换和退伍军人医疗等费用,伊拉克战争的开支将超过 1 万亿美元,这使得美国经济安全面临更大风险。用于伊拉克的巨额军费,原本可用于缓解医疗保险、次贷危机和教育等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经济民生问题。次贷危机和伊拉克战争最终导致 2008 年美国共和党竞选总统失败。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希特勒和东条英机被他们自己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吞噬,前苏联为庞大的军事机器所压垮,美国被庞大的军费和伊拉克战争拖入困境。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一个不发达的小国面前束手无策,这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伊拉克是战争止步的纪念碑,国际问题必须通过平等协商来解决 。 我们的分析表明,世界还有十几年的经济发展上升时期,如果科学无法理解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关系,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持强凌弱的战争就可能提前结束第 5 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时期。同样,“全球风险网络”的报告指出,就中期而言,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风险并非在经济领域,而是在政治领域。两者的观点是吻合的。 政治风险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经济增长可能带来的贫富差距加大问题,可能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首要社会政治风险;争夺能源和资源导致的武装冲突和战争;对气候和环境控制导致的生产成本上升和经济承受能力下降。最近的全球变暖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现代社会的威胁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越演越烈,资源、能源、环境和海平面上升,限制了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的短缺和争夺不可避免,冷战的阴云又布满世界的上空,军备竞赛持续升温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10174.html 在三个方面政治风险的背景下,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将成为促发经济危机的主要因素和晴雨表。我们可以通过自然、社会、心理得周期规律预测和防范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六、结论 全球金融危机的 7 年周期和 50-60 年康波周期是自然周期、经济周期和心理周期叠加而成,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不容置疑,时间集中在 2016-2020 年,可称之为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参考文献 1. 李宪之 . 亚太地区 1991 年春夏两季自然灾害的探讨 . 北京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1994, 30(3): 355~360. 2. 周春平 . 大洋暖池及其影响 .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2001. 1, 84. 3. 郭增建 , 秦保燕 , 郭安宁 . 地气耦合与天灾预测 . 北京 : 地震出版社 ,1996. 116 - 117, 135 - 138, 212. 4. 杨学祥,韩延本,陈震,乔琪源。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地球物理学报。 2004 , 47 ( 4 ): 616-621 。 5. 张丽欣 . 厄尔尼诺——来自天道的警告 . 北京 : 科学普及出版社 , 1999. 315~316. 6. 高庆华 , 胡景江 , 徐炳川 等 . 地壳运动问题 . 北京 : 地质出版社 ,1996. 131, 135. 7. 战淑芸 . 厄尔尼诺事件和地震活动 . 见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工作部 编 , 全国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论文集 (1990). 北京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0. 302~305. 8. 侯章栓 , 李晓东 . 近百年全球气候变化与外强迫因子信号检测 . 北京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00, 36 (5): 641 - 650. 9. 刘厚赞 , 刘辉 , 俞永强 . 海底火山喷发引发厄尔尼诺事件的数值模拟 . 气象学报 . 1998,56(5): 602~610. 10. 杨学祥. 厄尔尼诺事件的时空特征及其地球物理解释 .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01 , 7 ( 4 ): 509~510. 11. 任振球 . 全球变化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0. 60, 72-74, 81, 88, 105. 12. 杨学祥 . 2001 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天文条件 . 地球物理学报 , 2002, 45 (增刊) : 56-61 13. 杜乐天 . 自然灾害可能的深部流体肇因 . 地学前缘 , 1996, 3 (4): 298~305. 14. Walker, D. A., More EvidenceIndicates Link Between El Ninos and Seismicity. Eos. 1995,76 (4): 33,34,36. 15. 张家诚 , 李文范 等 . 地学基本数据手册 . 北京 : 海洋出版社 ,1986. 186~196. 16. 张家诚 . 再见 , 厄尔尼诺 .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9.21~22. 17.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二室 . 一九八二年震情 . 地震 ,1983, (1): 47 ~ 48. 18.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19. Obridko,V.N.,Sokoloff,D.D.,Kuzanyan,K.M.et al.Solar cycle accordingto mean magnetic field Date.MNRA ,S 365,2006:827-832 20. 李爱云。太阳黑子周期与行星的引潮力。枣庄学院学报。 2010 ,第 2 期: 16-18 21. 湖北大学世界经济学科课题组(课题组成员:柳剑平、肖德、程崇祯、彭斯达、陈汉林、孙铭;执笔:肖光恩、周先平)。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与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 http://www.gmw.cn/content/2004-07/27/content_65180.htm 22. 杨学祥。气候变化周期与世界经济长波。光明观察周刊, 2004 年第 29 期,总第 145 期。 http://guancha.gmw.cn/2004-8/3/2196001.htm 23. E. 布赖恩特 . 气候过程和气候变化 . 刘东生 , 等译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2004: 11. 24.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25. 吕俊梅, 琚建华, 张庆云, 等.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冷、暖背景下ENSO循环的特征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10(2): 238-249. 26. 宋贯一。地球自转速度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解析。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1 ,第 2 期: 450-455 27. 杨学祥, 陈殿友. 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 28.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29.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30.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 2006 , 28 ( 1 ): 95-96 31. 杨学祥,杨冬红。“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的全球飓风等灾害。海洋预报。 2006 , 23 ( 3 ): 30-35 32.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33.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1 ( 3 ): 1-8 。 34.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 2007 : 200-204 。 35. 杨冬红,杨学祥。潮汐变化周期及其相关灾害链。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 2007 : 205-209 。 36.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8-9. 37.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暖位相转换说值得研究。日期: 2010-01-12 来源:文汇报。 12 版:科技文摘。 38. 杨学祥 . 中国股市牛市与世界经济发展长波上升时期 . 金融界 . 2007 年 09 月 17 日 18:12 光明观察。 http://stock.jrj.com.cn/news/2007-09-17/000002689548.html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767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0: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