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图书馆界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如何获取图书馆界学术会议与培训信息?
libseeker 2018-11-1 16:59
圕人堂有成员咨询:12月的会议到哪里查?我的答复:“抱歉!我没查过。如果是考试。我可能会回答:上网查。图书情报领域,主要关注相关学(协)会网站。因为大部分都是以学(协)会及其分支机构名义办的,通常网站上会有相关信息。图谋试图在推动的是:较为重要的圕会议信息,圕人堂有痕迹。痕迹是圕人堂成员留下的。” 图书馆界学术会议与培训信息,关注者甚众,原因多种多样:(1)从业人员职称晋升通常有“继续教育学时”要求,学术会议与培训是主要途径;(2)完成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有学术交流的经费与需求;(3)从业人员业务交流与职业能力提升需求;(4)馆际合作与协作需求;(5)其它需求,包括“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如何获取图书馆界学术会议与培训信息?种种原因,国内的相关信息获取是比较困难的。时下,鲜有个人或机构愿意花时间做这方面的整理。学术会议与培训信息本身有规模控制及其它约束(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不少是有特定范围的。更多的是半开放式的,部分人员是逐一邀请的,另提供一定名额自由报名。信息获取渠道除本文开头介绍的途径之外,图情学术期刊及报纸、数据库商、软硬件设备商、书商(馆配商)主办或协办的会议有不少,也会宣传或报道会议与培训信息,也是重要的信息源。 依据图谋自身的关注情况,简单列举数条信息源: (1)中国图书馆学会通知公告. http://www.lsc.org.cn/cns/channels/1129.html ; (2)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 http://www.scal.edu.cn/ ; (3)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http://www.calis.edu.cn/ ; (4)《图书情报工作》网站. http://www.lis.ac.cn/CN/model/index.shtml 右上角有“学术会议与培训”信息; (5)E线图情(国内会议). http://www.chinalibs.net/ArtLister.aspx?code=060 ; (6)E线图情(国际会议). http://www.chinalibs.net/ArtLister.aspx?code=2206000 ; (7)江苏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通知公告. https://jstgw.nju.edu.cn/news-list.html?id=5c5308cd6e8b48099e856cd17b3f7390 各个省份均有类似的机构。 有的人关注希望参加学术会议与培训,有的人关注是希望获取相关资料。关于会议资料分享。当前会议资料分享的气氛不比从前,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比如文献复制比检测的影响,内容一旦公开,报告人自己再用会有麻烦的,如果是被别人“捷足先登”,那麻烦更大;内容一旦公开,可能有人会就学术规范方面找问题,引发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尽管如此,时下还是有些会议会积极分享相关会议资料的,可以留意会议网站及相关学(协)会网站并合理利用。 延伸阅读: (1)王启云.图书馆界会议参会杂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086524.html 2017-11-23 (2)信息素养课程在线化教学研讨会暨全国化工院校信息站第二十届年会PPT分享网址: http://iloc2018.ichaos.com.cn/conference/page/9 (3)第九届国际上海图书馆论坛会议资料下载. http://silf2018.library.sh.cn/zlxz.htm 当前有10个PPT,包括陈 超《智慧与包容:重塑公共图书馆新愿景》、Peter K.BOL《 The Digital Humanities and a Cyberinfrastructure for China Studies》、程焕文《改变21世纪中国公共图书馆进程的十大创新》等。
个人分类: 圕人堂|4750 次阅读|2 个评论
图书馆界会议参会杂感
热度 1 libseeker 2017-11-23 17:36
2017年11月,先后参加了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情报咨询年会(常州,河海大学常州分校)、文献资源建设年会(徐州,中国矿业大学)。9月份参加了智慧图书馆论坛(上海,上海图书馆),7月份参加了江苏省图书馆学术年会(连云港,连云港市图书馆),5月份参加了CALIS第十五届引进数据库培训周(南京,东南大学)。参会的机会来之不易,且由于交通不便,外出开会需要花大量时间“在路上”,因此会倍加珍惜。 我原本有一个习惯,每次参会均会或多或少留下一点文字记忆并通过博文等形式分享。或许是因为愈来愈懒惰了,或许是因为变得愈来愈“多虑”了,越来越懈怠了。近年来,我试图促进圕人堂参会人员分享信息,希望形成良好氛围。从这个角度,自身往往会有意识地身体力行。我做的比较扎实的是几乎每次参会之后,均会在圕人堂“镜头上的图书馆模样”相册中分享图书馆及其相关的照片。 关于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是我关注的重点之一。我的观感是比较沮丧的。当前,馆长/书记的换届挺频繁,今年高校图书馆有一大批图书馆馆长换届。高校馆的馆领导正职换届,大多数属于“空降”而来,也有个别属于“曲线”而至(指:曾有图书馆工作经历)。有一部分馆由于新馆长有思想有资源有领导力且有执行力,任期内将图书馆建设做得风生水起,好评如潮;更多的是作为任期过渡或安排。普通馆员层面,许多高校是“自然减员”,新进人员因为要求博士才给编制且有专业限定(比如图书馆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博士),要么很难招进人,要么招进人也很难派上用场(有的短期内转到其它岗位)。图书馆现有业务骨干,校内其它岗位“挖走”一批。当前的局面是,辅助岗位的活儿可以选择外包或用合同工/勤工助学学生,相对较为专业岗位的活儿也已可以外包。许多较为有活力的高校图书馆,其实是依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绝对少数的明星馆员出彩。 关于会议资料分享。当前会议资料分享的气氛不比从前,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比如文献复制比检测的影响,内容一旦公开,报告人自己再用会有麻烦的,如果是被别人“捷足先登”,那麻烦更大;内容一旦公开,可能有人会就学术规范方面找问题,引发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关于圕人缘。托网络图林及图书馆2.0之福,自1999年以来,先后与许多圕人结缘。尤其是自2014年创建圕人堂群之后,几乎每次参加会议都会遇到熟悉的师友,同时会结识许多原本彼此缘铿一面的师友。不经意间,有参会成员会主动与我交流,告诉我“经常拜读您写的书与文章,还有图谋博客,收获颇多”“感谢你办的圕人堂群,受益匪浅”……几乎各个层面的圕人都有。这个时候,我的内心,一方面自然是很欣慰,另一方面感觉比较愧疚。愧疚的是线下聚会,我无力推动,我知道很多成员很期待多一些线下聚会的机会。组织聚会,非常辛苦,我曾经尝试过,需要忙前忙后,思虑周详,还要察言观色,避免喧宾夺主等等。我每次出门都需要坐挺长时间的车,自小就晕车,坐这么些年车依然晕车,经过“长途跋涉”到达目的地时通常是疲惫不堪的。好些事情,有心无力。 如何营造一种氛围,让图书馆人专业、敬业、乐业,拥有较为基本的收获感、获得感、成就感?还真是个问题。 延伸阅读: 参加《图书馆报》编委会工作会议小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077671.html 2017-9-25 关于学术著作的思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069614.html 2017-8-5 CALIS第十五届引进数据库培训周参会略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057216.html 2017-5-26
个人分类: 圕人堂|3193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