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导航系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人类思想交流是一盘很大的棋:双字棋盘是全球双语测序定位系统
热度 1 geneculture 2015-12-29 12:16
人类思想交流是一盘很大的棋:双字棋盘是全球双语测序定位可掌控的知识导航系统。 有必要首先耐心读懂以下原创文章的中文原版论著,然后,再汉译英或用英文来做相应的转述或解释。它们分别是: 两大类形式化方略_邹晓辉.pdf 双语信息处理方法及原理_邹晓辉_邹顺鹏.pdf 8 如何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协同发展.pdf 双字棋盘: 本发明是双字棋盘,即一种基于算术和语文这对广义双语信息处理的对称矩阵。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通过进一步开展语言游戏以虚拟未来智慧城乡的专用人机对话平台,涉及优化的广义翻译。其特征在于:它把算术和语文视为广义双语,把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英文与中文均视为狭义双语,把术语与俗语视为另类双语,从而可在三类双语范围内重新解释图灵测试和中文屋子,它是数字和文字以对称矩阵的方式在广义双语信息处理系统中建构的人机对话平台。其有益效果是:三类双语可化解母语如汉语非主流、知识缺原创和软件无根基这样的“三大瓶颈”,可重组新一轮的人机大赛,可开展以“蓝图-模型-范例”方式虚拟各种各样的未来智慧城乡构想或建构的语言游戏。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57262.9 申请日期: 2014年4月21日 公开(公告)日: 2014年9月24日 公开(公告)号: CN104056450A http://industry.wanfangdata.com. ... nt_CN201410157262.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a53510102w1kt.html
个人分类: 双语信息处理|822 次阅读|4 个评论
欧洲的伽利略系统,为什么采用俄罗斯火箭?
热度 2 yjjsu27 2015-3-28 19:03
最近的新闻很奇怪,欧洲自己拥有阿丽亚娜系列火箭,但是却要用俄罗斯的火箭来发射卫星;用俄罗斯的火箭,却不用俄罗斯的基地,非要千里迢迢把俄罗斯的火箭和欧洲的卫星,拉到南美洲的圭亚那基地发射。真是无聊。 2005年12月28日报道】 北京时间13点19分,欧洲的天基“伽利略”导航系统的首颗演示卫星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乘俄罗斯的“联盟”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2014年08月22日: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第5颗和第6颗卫星搭乘一枚俄罗斯“联盟”运载火箭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2015-03-28 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第7颗和第8颗卫星搭乘一枚俄罗斯“联盟”运载火箭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2531 次阅读|2 个评论
回忆录(66)----3,回忆陈祖慰老师
热度 1 kd652 2012-4-3 16:11
回忆录(66)----3,回忆陈祖慰老师
我仅就陈祖慰老师指导研究生的方面作一回忆. 1980年5月,陈祖慰老师任大连海运学院主管科研的副院长,当时微计算机技术方兴未艾,经过蕴酿,规划在学院里开展轮机自动化和导航信息优化两方面的科研工作. 现在一说到导航,人们自然就想到GPS,在1980年那会儿,空中运行的是美国的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由于布的卫星较少,大约一个小时才能给出一次精确定位.当时还有罗兰C和奥米伽地基导航系统,不是精度不高就是服务区有限,大多数时间还要靠罗经和计程仪推算导航.陈祖慰老师早年留学苏联,是国内导航方面开拓者,在学院内亲自抓导航信息优化方面的科研工作.   1980年8月,我(和另一位师弟)被录取为陈祖慰老师的研究生,到做论文的时候,安排我做"多传感器导航信息优化"方面的课题.   下图是当时陈祖慰老师给我布置课题时手书的纲要:      做完开题报告后,就进入学术调研阶段.当时大连本地的图书资料较少,主要到北京的"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记得当时在北京化工学院院内)查阅.有一次,在那里查到一篇文献的线索,说是在上海或有原件.我回大连后跟导师汇报,恰巧陈祖慰老师另有公务将去上海,说顺便帮我查查.    几天后陈祖慰老师从上海回来,交给我一个小笔记本(可不是IPAD啊):   打开一看,原来是陈老师亲手抄的那份文献!我说怎么没复印呢?陈老师说在上海前几天忙着开会了,最后半天才得空去查资料,不巧那里复印机坏了(三十年前复印机还算是较稀缺的高精设备),返程机票又早已订好,只好手抄了,好在篇幅不多.   看着陈老师手抄的文献,我感动的真不知说什么好了,且不说陈老师当时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的成员,也不说陈老师当时是大连海运学院的副院长,就是一般的老师,恐怕也少有为学生抄资料的吧! 陈老师说过,给学生立题就是要有一定的难度,形象的说,就是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的到.虽然陈老师平日大多数时间忙于学院事务,但也不忘阶段性的对论文进度进行检查.陈老师治学很严谨,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 难关,如期的完成了学位论文. 研究 生毕业后,我留校继续做这方面的研究,实际做成样机并成功的进行了海上试验,通过了技术鉴定: 图中横幅内鉴定二字下为陈祖慰老师 试验结果形成学术论文发表在我国的导航杂志1988年第2期上,进一 步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导航杂志百期 庆专刊上. 陈祖慰老师的言传身教一直是我后来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榜样. 陈祖慰老师安息吧!
个人分类: 回忆录|5098 次阅读|1 个评论
亮剑-收复钓鱼岛等的SWOT分析
热度 1 冯用军 2011-3-19 19:29
亮剑-收复钓鱼岛等的SWOT分析
晚上跟总后的一哥们吃饭,席间无意讨论到钓鱼岛问题。 众所周知,钓鱼岛及琉球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华的领土,我想,稍微有一点中国历史知识的中国人和外国人都明白偶知道这一点,我想,应该没有看官不知道这点历史吧^_^ 现在小日本发生了9级大地震,是否是我们收复倭寇长期侵占的琉球群岛、钓鱼岛的战略机遇期呢? 先对目前的态势做一个SWOT分析: 一、优势 1、近代以来我们饱受倭寇的欺辱,大家心里都窝着一肚子火和气 2、我国2炮部队战斗力显著提升,反航母弹道导弹实战力上升,瓦良格号航母初具战斗力; 3、先进战机歼10/11成军加入战斗序列,先进坦克和陆军武器战力较强; 4、北斗导航系统逐渐健全,可以全面支持亚太区域的各项作战任务; 5、亚丁湾护航提升了海军战斗力,大量先进潜艇如094等从规模和数量上跃上新台阶; 6、爱国的中国人多,中国军人数量超过日本自卫队; 7、美国等北约国家忙于处理利比亚问题; 8、中国控制稀土资源; 9、中国反激光武器研发成功。 二、劣势 1、日本人地震后正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士气和战斗力接近实战状态; 2、日本的悲情战法使很多中国人,尤其是台港澳的中国人产生了极大的同情心,不利于凝聚国人一致抗日的决心; 3、中国人长期以来受到儒教的驯化,认为现在有点乘人之危、落井下石; 4、日本地震仅仅损失了宫城县东松岛市的一个自卫队基地仅18架F2战机及4架其它战机损毁、部分导弹海啸冲走、人员损失,对日本自卫队总体战力的影响不超过5%; 5、日本世界第二军事强国,其潜艇、舰队保全,陆上自卫队正投入战斗; 6、国际舆论和外国民众的评论(派我渔民到钓鱼岛海域,以保护国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由); 7、美国里根号航母战斗群在附近海域(反航母弹道导弹、094型核潜艇及水面快艇羊群战术灭里根号这匹狼); 8、日本拥有6艘航母级水面巨型舰艇,中国至今没有一艘航母级舰艇; 9、日本控制了中国制造业的很多关键元器件; 10、中国科技整体实力平均落后日本3年; 11、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 三、机遇 1、日本政府和民间正忙于救灾,且民众对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颇有微词; 2、亚丁湾护航编队返航; 3、日本自卫队先期出动5万人,现在到10万人,焦点不在钓鱼岛; 4、发挥我党的宣传优势,将关东大地震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等的情况加以宣传; 5、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 四、威胁 1、美日联合; 2、台湾问题; 3、国内其它矛盾; 4、伊朗问题利比亚问题朝核问题牵制; 5、中国综合经济实力较虚。 总结: 1、中日陆军战力对比:5.5:4.5 2、中日海军战力对比:4.8:5.2 3、中日空军战力对比:4.9:5.1 4、中日潜艇战力对比:5:5 5、中日炮兵战力对比:5.2:4.8 6、中日空间战力对比:5:5 7、中日软战力(宣传、网络战等)对比:5.1:4.9 8、中日核战力对比:8:2 9、中日总战力对比:5.2:4.8 胜算把握: 60%(出动2炮部队和094型核潜艇威慑美军里根号航母战斗群、出动夏级及以上核潜艇部队到钓鱼岛海域、北海舰队为主为东海舰队为辅南海舰队戒备、济南军区东北军区出动空军,海陆空天联合作战部队规模20万人) 毁损估计: 人员及物资损失5000亿,经济可能倒退1年 最好打算: 日本军事力量自动撤出钓鱼岛 最坏打算: 日本人破罐子破摔,豁出去了,收复钓鱼岛、琉球群岛的局部战争演变为亚太战争,中国、美国、日本卷入。
个人分类: 世界竞争力研究院|36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喜欢北斗两个字
jlpemail 2007-4-20 10:42
喜欢北斗两个字,不论是遥远的恒星,还是我国的北斗卫星。 常走夜路的人,都喜欢北斗。云彩遮住时,无可奈何,可是,只要 不是雨雪云雾霾与霰的遮挡,只要能看到北斗,旅人就塌实了。因为 没有迷失方向之虞。 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只要不是好天气,我常会迷路。不知道东南 西北。即使当地人告知了,心里的第一感觉依然与实地不符合。这时 方向失去了作用,只有左右前后是可信的真实的。我第一次在郑州的 远郊县做外业测量,就迷失了方向。指南针可以指示实地的方向,可是 我的感觉是,太阳天天从西边升。因为,第一次到达那里是个雨天。 恒星北斗不是随时能看见的。而我们即将上天的北斗导航卫星,将 是全天候的,随时都可以看得见。随时就可以确定自己站立的位置。 我们的确起步晚了若干年,可是无须妄自菲薄。我们的北斗发展速度 肯定不会低于同类产品。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是最讲求实际与效率的。 期待着,我们的北斗建成的日子早些来临。 有了自己国产的导航卫星系统,讲话也会底气十足的。 北斗两个字,已经并且还要成为我信心的源头活水。
个人分类: 时空与重力场|399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4: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