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蜗牛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蜗牛

相关日志

又有一篇文章接收,小蜗牛继续努力!
jinxiuliang 2013-10-29 04:08
现在做系统开发比较忙,最近又有一篇文章接收了,给我带来了动力,加油!慢慢努力毕业!
个人分类: 心情笔记|2584 次阅读|0 个评论
极速蜗牛
热度 4 BaoHaifei 2013-10-15 12:54
极速蜗牛 鲍海飞 2013-10-15 一个田园蜗牛在无意中,来到了快速车道上,看着来往飞奔的车辆,看得非常入迷,却突然被风卷入了车队的行列中,稀里糊涂被吸进了一辆车里,那车里有电、油、浑浊的气体,不知道那蜗牛吸入了什么神奇的气体,刹那间竟然获得了神奇的力量,那蜗牛壳竟然像个闪电涡轮一样,能够瞬时激发起来,像赛车一样快速飞奔。从此,一个平凡的田园蜗牛开始了它传奇的蜗生之旅! 然而一次意外,不幸的事件发生了。一天,蜗牛在路边和同伴正在玩耍,完全是偶然,突然一个玻璃罩从天而降,原来是一个开着大货车的,敦实而又可爱小伙子,轻而易举地将它们俘获了。那个小伙子是一个开着大饼店兄弟中的弟弟。原来,这个小伙子有个爱好,就是爱和同伴们经常比赛—看谁的蜗牛跑得快。这个小伙子高兴地将蜗牛带回了家,便和其它蜗牛比赛。于是,一场蜗牛大赛开始了。田园蜗牛—-特伯(turbo),初来咋到,当然不熟悉比赛规则。一开始,在哨声想起之后,其它蜗牛早已经蠢蠢欲动、娓娓道来的时候,它居然不知道跑,还和同伴嬉笑。莫名,赛场内的呼叫声让田园蜗牛似乎领悟到了它们在这儿是在干什么,这是比赛啊!奇迹出现了,就见那小蜗牛电光火石之间,以闪电般的速度一下子冲到了终点。大饼店的小伙子如获至宝,更加爱惜这个小宝贝。 不久,某地举行500英里赛车大赛,小伙子灵机一动,想要带小蜗牛去参加比赛。结果,他的哥哥不同意:“我们就是卖大饼的吗?好好卖大饼就是了,怎么去比塞,拿什么比啊?谁会让一只蜗牛去比赛!”虽然他的哥哥不同意,但蜗牛的表现却得到了小伙子邻居们的赞助。 小伙子有了钱,于是开着大车和邻居们一起去参加比赛。然而一个蜗牛如何能够参加人类的赛车比赛,有资格证书吗?有名人推荐码?结果,小蜗牛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蜗壳瞬间闪亮,嗖嗖地窜了出去,飞驰绕场一周,以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的速度完全可以参加比赛。但主办方依然不同意!最后还是一个最著名的赛车手前来说清,小蜗牛最终获得了参赛资格。 比赛相当精彩,但比赛也相当残酷!小蜗牛始终以稳健的速度在奔跑,就像一个流星在场地上飞驰。偶尔,行驶途中,还要不时地躲避那些宏大的、疾驶的赛车,要知道那些都是F1,F2,F3,F4……方程式赛车啊!有时候,矮小的蜗牛竟然在人家的车底下奔跑,那电光火石的场景,其境遇可想而知,其危险程度不言而喻! 小小的蜗牛,竟敢和人类比,你还小,你还得真得留心啊! 最后一圈,那些赛车手由于赛车的速度太快,在跑道上发生了碰撞,其后果可想而知,小蜗牛也难逃厄运。它那神奇的涡轮发送机-蜗壳,本来就是血肉铸就之躯,顶多是一些比较坚硬的碳酸钙,却如何耐得住人类汽车的钢筋铁骨。它的壳也被撞漏了一个大窟窿,随即竟然晕倒在赛场上。突然,小蜗牛听到了同伴的呐喊、加油助阵。小蜗牛苏醒了,小蜗牛又回到了它的原本—--又变成了一只普通的蜗牛,它再也发动不着它的小涡轮了。然而,奇迹的一幕出现了,小蜗牛在奋力向前爬着。 那个著名的赛车手,从车里钻了出来,那车已经不能开动了,赛车手竟然拖着赛车往终点一步一步走去。小蜗牛就在他的脚前方也一步一步地向前艰难地爬行!终点就在前方,也就是人的一步啦!就在这时,那个赛车手突然将他的大脚抬了起来,对着小蜗牛狠狠踩去,小蜗牛顺势躲开了,然后竟借助那赛车手大脚落地的瞬间带来大地震动的冲量,小蜗牛竟滚过了终点线!小蜗牛胜利了!蜗牛们欢呼着!人们也欢呼着! 一部励志的故事《极速蜗牛》就这样结束了,画面紧凑,动感强,语言幽默,积极。然而,卖饼店那个憨厚的小伙子经常说的一句话在片中会时常说出,也在我的脑海中重复着:“理想再大也不算大,实现理想的人在小也不算小。” 机遇,又一次让我么看到了动画片中美国人所展示的人生和机遇。那个小伙抓住了机遇,没有放弃难得的机遇,终于实现了理想!而蜗牛也是始终坚持、肩负着自己理想、任务和使命;同时,又让我们看到那些赞助、那些呐喊助威、那些感人的支持。 当《功夫熊猫》来临的时候,我们接受不了,功夫、熊猫都是所谓的中国货,怎么一眨眼,功夫加熊猫怎么就变成了美国货!让人不解和恼怒的是,熊猫的老爹居然还是只鸭子。 《龟兔赛跑》的故事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吧!乌龟如何战胜骄傲的小兔?我们很难得知,也很难去想象。但今天,我们又看到了极速蜗牛,蜗牛在和人类进行着对抗!进行着比赛!可能吗?不可能!可能!或许,有时候,我们不是跑得太慢,而是跑得太快!在一个充满好奇、自由想象的世界里,什么又是不可能的呢? 加油!展开你的想象吧!行动吧!蜗牛!
个人分类: 寓言故事|4324 次阅读|6 个评论
不知道蜗牛吃什么的博士
热度 12 cyaninelotus 2013-9-23 17:40
不知道蜗牛吃什么的博士 ---体验中科院 蓝莲花瓣--- 这些天,我在进行回炉练习:再进行文献搜索,再开始阅读最新的文献。不停地在电脑上运行谷歌金山词霸,偶尔发现脑海里还有些熟悉的词,也会心潮澎湃一会,觉得希望大大地有......如此,如此,各种心情不断。看着同办公室的美眉,算得了程序,修得了电脑......真真是精利能干。然而,我最深切的感受却是“不知道”。N多的东西,不知道,不明白,说不清楚。 我的关于“不知道”的故事,还的确有些意思。2010年,我们回到老公的农村老家。有个老姑姑也回家来了,就给自家的所有先辈都上了一回坟。那一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山村安静。小侄女正是小学生,漂亮活泼,长辫子,红脸蛋,一直跟在我身边。当时,我和她并肩跪在那片草地上,她看见一只蜗牛的白色的壳,小声对我说:“嗯,蜗牛。我说:“是啊。”她偏了偏头做思想状,然后问我:“二妈,蜗牛吃什么?”怎么整,我没想到她的十万个为什么,何况,总不能对小学生说错误的答案吧,我就说:“我不知道啊。”然后她的小脑袋晃了晃,仿佛是赞叹,又仿佛是自言自语:“啊,博士也不知道啊。”当此时,我真的希望我知道,可是我真的不知道比较合理和科学的答案。 还没有成为博士的时候,我也常常不知道。在川大博一修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朱正和老师教的。实际上这门课我已经跟着上一级的博士们修过了。期间有一章的内容朱老师教大家每人选讲一节,我对自己那一节也是认真准备了的,结果在讲解的过程中才发现有一个共式,我理解错了,现场挂在黑板上。我非常不好意思,说“我不知道”。朱老师用他的湖南四川普通话笑着说:“你要是知道了,你就坐在我这里喽。” 还有一次,算了一大堆分子,也查了一大堆的实验数据,就是整理不出头绪。去找我的导师程新路老师,程老师是我见过脾气最好的老师,他从来不会批评我们。但我为了逃避自己做的不够彻底的责任,又说“我不知道啊”。程老师边低下头折腾他的电脑边说:“你要是知道了,你就得诺贝尔奖了,诺贝尔知道的多,把自己炸死了。” (正好我那时搞的就是炸药分子)。听了他这句话,我就赶紧溜回自己的实验室,从此以后,我就再没非常直接地说过“我不知道”。 可是,不知道的困扰,后来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明显。许多以前自信满满认为非常清楚明白的东西,在新的认知下就总觉得有一些部分没法说清楚。最为明显的是我做出晶体中多声子过程的结果,表示是应该存在双声子吸收或者多声子吸收。有个和我一样的师姐讨论说,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中,能量是一份一份被吸收的,这样有矛盾。有明亮的光闪过啊,这个问题肿么办呢?这个自以为问题的问题,一直放在我的心中,如此很久。 直到假期开始了解冷原子物理。我发现我需要对激光原理有所学习。看成家壁的《激光原理及应用》把第五页一句话断章取义拿出来了:“当光与物质(原子/分子)交换能量时,光子只能整个地被原子吸收或发射。”依此认为就是俺那个师姐说的正确了。但是,再搜索双光子过程多光子过程,原来,激光器带来了非线性,强光场中什么过程都有了,需要效率论证吗?存在的就是现实。我“非常知道”非线性光学,我家里的书橱里就有一本精美的非线性光学书,关键是我没有认为它和我的经典理论有什么关系。五十年代就有的实验结果,我却很久都把它当成一个问题,很迷茫地样子。 “不知道”也许很正常,知道“不知道”也很需要。“不知道”变成知道,有些小小的高兴。可见书无白读,都在某些时候产生某些功效。下一次碰到,需要了解一下蜗牛吃什么,把那个小孩子的鄙视变成过去式。
6337 次阅读|30 个评论
蚂蚁,蜗牛与人
热度 2 Elephantd 2013-8-30 00:00
雨后,热带雨林里, 湿漉漉的空气,在树荫下飘来飘去。 小道上, 我在后,三个学生在前, 或观察,或拍照。 一声尖叫,吓我冒汗。 或摔跤,或遇到毒蛇,我这样想。 没有毒蛇,没有摔跤。 是一学生不小心,踩着正在奔忙的蚂蚁。 俯身向下, 四五只蚂蚁已经粉身碎骨, 十余只在路面上挣扎,活命的机会不多了, 两三只焦急地看着同伴的尸身或残损的躯体, 更 多的蚂蚁,还在奔忙。 数了一下, 十厘米见方的路面上,有蚂蚁约五十只, 超过九成的,向前急速爬行,不到一成的,或逆行,或列队向外放风张望。 好蚂蚁, 没有因同伴的死伤就乱了方寸! 小心翼翼地,跟着蚁群, 我们在小道上行走八十余米, 蚁群消失了,消失在方圆两米高一米多的蚂蚁堆里。 蚂蚁堆的上方,新土不少, 像是才从洞穴里清运出来的。 蚁群的另外一头,伸进密林的凋落物中。 知道了, 在我们的视野里,有五万多只的蚂蚁大军,遇难搬迁! 几只蜗牛, 也来凑热闹,横拦在路上,慢慢地爬, 蚁群队伍慌乱起来。 两分钟,蜗牛爬过去后, 蚁群队伍又恢复得整整齐齐,继续前行。 为了照相,拽着蜗牛放到原来的地方, 蜗牛,再一次爬过蚁群队伍。 蚁群队伍,再一次慌乱起来,又再一次恢复得整整齐齐,继续前行。 走出雨林,心有余悸。 对不起蚂蚁,踩死踩伤了好多,还干预它们的搬家。 也对不起蜗牛,为了张照片,拽着人家脆弱的贝壳,往硬邦邦的路面上扔! 回到住地,打开电视,新闻播报。 昆明暴雨,大半个城市一夜成泽, 还有 湖南的干旱,东北的洪涝,东南的台风, 什么地方矿井坍塌多少多少人失踪了, 哪里的车祸又夺去多少多少生命, …… 华夏大地上, 万众一心,团结抗灾! 为了调查研究,我们踩死踩伤蚂蚁, 为了照相,我们愚弄蜗牛。 或许,也有我们无法看见的“仙人”, 吹一口气,吐一口痰,跺一下脚, 恶作剧地拎起我们的汽车,摔下, …… 就这样, 造成了人间灾难。 心头闪过的那丝愧疚和怜悯, 白天,随着雨林树荫下的潮气飘走了, 夜里,又浮现出来。 怎能安眠?
5170 次阅读|3 个评论
实验快结束了,努力!加油! 小蜗牛!
jinxiuliang 2013-8-9 11:53
实验快结束了,努力!加油! 小蜗牛!
个人分类: 心情笔记|225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蛞蝓、蜗牛类软体动物的防治方法
热度 3 duanjunscib 2013-7-20 17:17
在铁皮石斛的设施栽培过程中,虫害的防治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环。在虫害中,蛞蝓、蜗牛类软体动物是危害性比较严重,且难以根治的一类害虫。目前主要是用含四聚乙醛的各类药剂来诱杀。在效果不很明显的情况下,你可以用黄瓜(切片)放于苗床或地表来诱捕(捉),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2dd3440100ykvn.html
个人分类: 铁皮石斛|3900 次阅读|3 个评论
野外,小动物世界,恐怖片
热度 3 cgh 2013-6-26 13:28
夏天是万物繁荣、生机勃勃的季节。 在川西野外考察,不但有各种作物影响视野,还有各种动物干扰,即所谓的蚊叮虫咬。虽然没有高原那样恶劣凶险的气候和路况,但是高山峡谷与滑坡崩石遭遇雨季和湿热也不是那么舒服。 二十余天下来看到不下十条蛇,有手腕粗的,也有指头粗的,有土色伪装的,也有艳丽的,有被牺牲在车辙下的,也有草丛自由漫步的。也许是由于小时候被蛇给吓坏了,虽然没被蛇咬过,但却十分害怕蛇。这次出来居然有两次是我走前面发现蛇后立刻跳将躲开。只见那蛇却在草丛中停留回首。也许我不那么敏感地发现它们,它们和我也只是陌路,我自己也不必吓坏了自己。 不过,在野外,我们也是有意无意地杀一些动物,也许一脚踩到草丛就有很多虫子死亡。而人们也有受动物伤害的,比如毒蛇、蚂蟥。出野外前确实没有准备蛇药,也是有风险的,即使蛇们不是有意咬人。而蚂蟥咬人却是真确发生了,水蚂蟥还好,小时候稻田里见多了。旱蚂蟥就可恶了,可谓防不胜防,处理不当还有发炎感染的危险。搞得我也有点心有余悸了。 在一处冲沟边清理剖面,一下似乎进入了一个小动物王国,头上不时有东西落下有飞走了,掘开的土里有青蛙、螃蟹、蜗牛、蛞蝓、蟋蟀、毛毛虫、臭虫等等。 不禁感慨,生物不管大小,生命力强弱,都在努力地活着,都努力适应着这个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现实环境。不管是有房的蜗牛还是没房的蛞蝓,不管是能飞的蜜蜂苍蝇还是伏地的毛毛虫和螃蟹。 是不是看不到它?小龙见尾不见首,呵呵 青蛙?土蛙? 这个土? 这家伙是不是更土?要是不动,真发现不了 有房子好,但是是不是也累? 看蛞蝓兄弟,没房一身轻松,就是老被瞧不起,连媳妇都娶不上,唉 这家伙也是地上爬的,但是蹦的高,绿身子蓝眼睛是不是有点恐怖? 这也是蟋蟀,艳丽得很哈 这家伙是臭名昭著? 这可不是毛绒玩具,玩上你可受不了 肥肥的,上进下出,在绿树枝上几乎布满了,但是猛一眼还注意不到 新鲜的泥土上,苍蝇也来凑热闹? 这是蜜蜂
个人分类: 杂谈|5915 次阅读|6 个评论
铁皮石斛种植模式--种在树上--兼谈蜗牛和蛞蝓
热度 1 duanjunscib 2013-6-22 09:28
    近段时间本人外出考察铁皮石斛的种植情况,18号从浙江的台州到了乐清,在乐清市农业(林业)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到了雁荡山,在雁荡山风景区内,有一片种植在树上的铁皮石斛。工作人员告诉我,前段时间中央电视7台的“绿色时空”还在这里拍摄了一个名为“种在树上的传奇仙草”的节目,并于我去的前两天已经播放 ( http://sannong.cntv.cn/program/lssk/20130617/103203.shtml )。   实际上,将石斛绑在树上栽培,很早以将就有人这样做了,与我合作关系的广西的黄冕林场也山上做了一片,云南也有一些人将石斛栽培在树上,但规模都没有乐清这里的大。   野生的铁皮石斛除了生长在悬崖峭壁上之外,还有一些本身就是生长在树杆上的,因此仿效野生铁皮石斛的生境将铁皮石斛种植在树杆上也不是异想天开的事。   至于栽培在树杆上的铁皮石斛的质量与栽培在大棚中的是否有差别,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研究,但产量没有栽培在大棚中的高却是已知的事实。因为在大棚中的管理要比栽培在树杆上的管理方便得多。   这个节目拍摄得很好,但却有一处明显的错误,就是在节目的第7分钟左右处有记者与吴哥讨论“蜗牛”一节,其实,他们讨论的虫子是“蛞蝓”,根本就是不是“蜗牛”。 蛞蝓,又称水蜒蚰, 中国南方某些地区称 蜒蚰 ,俗称 鼻涕虫 ,是一种 软体动物 , 雌雄同体 ,外表看起来像没壳的蜗牛,体表湿润有黏液; 蜗牛有一个比较脆弱的,低圆锥形的壳,不同 种类的壳有左旋或右旋的,头部有两对触角,后一对较长的触角顶端有眼,腹面有扁平宽大的腹足,行动缓慢,足下分泌 黏液 。 上图是蛞蝓,不是蜗牛 下图为蜗牛
个人分类: 铁皮石斛|7217 次阅读|1 个评论
老鹰和蜗牛
zjzhang 2013-6-9 21:19
老鹰和蜗牛 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   一种是老鹰,还有一种,就是蜗牛。   老鹰和蜗牛,以往我从来没有把它们联系在一起。   它们是如此的不同:鹰矫健、敏捷、锐利;   蜗牛弱小、迟钝、笨拙。   鹰残忍、凶狠,杀害同类从不迟疑;   蜗牛善良、厚道,从不伤害任何生命。   鹰有一对飞翔的翅膀;   蜗牛背着一个厚重的壳。   与鹰不同,蜗牛到达金字塔顶,主观上是靠它永不停息的执着精神,客观上则应归功于它厚厚的壳。   蜗牛的壳,非常坚硬,它是蜗牛的保护器官。   据说,有一次,一个人看见蜗牛顶着厚重的壳艰难爬行,就好心地替它把壳去掉,让它轻装上阵,结果,蜗牛很快就死了。正是这看上去又粗又笨、有些负重的壳,让小小的蜗牛得以万里长征,到达金字塔顶。   在登顶过程中,蜗牛的壳和鹰的翅膀,起的是同样的作用。可惜,生活中,大多数人只羡慕鹰的翅膀,很少人在意蜗牛的壳。
个人分类: 文学|2031 次阅读|0 个评论
google与蜗牛
热度 1 陈安博士 2013-1-23 16:48
google与蜗牛
个人分类: 图论|3162 次阅读|3 个评论
恐虫记
热度 15 dawnshower 2012-10-18 23:05
恐虫记
去年6、7月份时,版纳的一种黑色毛虫大规模出没。随便扫一眼路边栽种的变色木、蓝花楹或者其他乔木,便会发现黑压压的一群毛虫纵情横陈于树干上——也许生物都有爱好刷屏的天性。有时,它们会悬挂于树枝,粗心的路人或许会迎面撞上。 我当时住在靠近竹林的一排老房子里。每两个人一套房子,附带一个小院子。彼时父母也在那里住了一阵。每天下班回来,我一进屋便会在院子里发现两条黑毛虫,然后大声告诉正在做菜的爸爸,哀求他把虫子弄出去。并不是刻意搜寻,而是一垂首、一抬头就能发现虫子。可能一个人怕什么,就会本能地对什么东西敏感吧。我从记事起就开始害怕虫子,一看到虫子就联想到它在我身上到处爬的情景,也会联想到如果我跌入一个全部都是这种虫子的大池子里会怎样……对于一个相貌平常的女孩而言,“害怕虫子”真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因为这种习惯似乎应该是小美女的专利,而其他女孩如果也因为见到一只虫而尖叫,难免有东施效颦之嫌,用我们方言说就是“鬼作”,很有点不屑的意味。为此,我很懊恼,甚至怀疑自己前世是不是一只鸡,由于吃了太多虫子,所以今生不敢面对它们。 过了不久,父母离开版纳,同住的林师姐也去野外出差。屋里只剩我一人,而黑毛虫的朝代仍处于盛世。我每天回家,依然是只扫一眼就能发现一两条粗壮的虫子。其实它们对于人并没有多大妨碍,但是由于我对于毛虫有一种病态的恐惧,所以实在无法与之共处一屋。于是我打算每天约一个人到家里吃饭,条件是:对方帮我把虫子弄出去。本以为凭藉此法可以安然度过余生,可是此法只维持了两天就作罢——叫人吃饭原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版纳,到了饭点,有家有口的人自然会在炊烟升起时回家,没成家的人三三两两也凑好了长期固定的饭搭子;再者,很多组在开完组会后就顺便出去聚餐。像我这样交际窄的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找来那么多饭搭子。 于是,我打算自己来解决黑毛虫问题。有一天下雨,我进屋照例巡视一圈。很快发现一只。我极其慎重地拿起一支木棍来摁压它。我害怕看到虫子的尸体,于是把某个女孩遗留在我们屋的一只绣花鞋压在虫上。压了好一会儿,我再打开看,却发现虫子不见了!难道它跑到我身后了?我团团转圈,却未发现。再一细看,原来成为尸体的虫子变得很小……做完这些我才发现,我的衣服已经全部汗湿了。 我是相信因果报应的,所以对于杀生,多少会有些心虚。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些虫子,那段时间我经常做恶梦。有一天梦到一个人把小孩抱在空中玩杂技,结果小孩摔下来了,脑震荡;还有一天梦到一只蛇肚子里有很多蛋,我给它拍照的时候,忽然我自己被一股力量吸到另外一个空间,有人想拿我做实验……但是有些恐惧实在很难改变——比如有恐高症的人,站在望天树景区的空中走廊上,自然会不自觉地流汗、脸发白。而我对于虫子的恐惧,也很难根除。 (林华摄于西双版纳,据说是一种蜡蝉的幼虫) 我很羡慕有些朋友,无论多么难看或者可怕的生物,她们待之,都是爱怜满满。比如林师姐,她在夜游拍过竹叶青,拍得通体透亮,像翡翠在流动;比如某位年轻的妈妈,走在路上忽然蹲下,捡起一只细小的条状物说:“好可怜的小蛇,过马路时被车轧死了。它还这么小……”还有无忧花(这是某女友的“自然名”,即借用某个物种名作为自己在大自然中的名字),她在日志上常常贴出蛞蝓(鼻涕虫)、毛毛虫、青蛙的图片,并且给它们配上各种搞笑对白。住在版纳学生公寓3楼,甚至还有蜂子跑到她衣柜筑巢,而她也一直没有赶它们走。 (林华摄于西双版纳) 还有大学时的几位同学,对待虫子也很坦然。大学有一门《昆虫学》的课,上那门课之后,我发现有些虫和人很相像。有位高挑个子、四肢细长、额头有点尖的师兄就让人联想到螳螂。结课时,老师布置了一项任务:全班分组,每4人一组,要在3天内收集50种昆虫。我善于发现虫子,另外几人则是捕虫高手。隔壁班的女生知道我们的任务后,晚上会到我们宿舍来送金龟子之类。直到后来我们的课已经结束了,还有人来送虫子……总之,任务很快完成。印象比较深的是一条黄绿相间的毛虫,它让人联想到口香糖。那时候似乎没有什么动物保护的概念,收集来的虫子,并不管它们死活。我记得有一个瓶子里还装了有毒物质,专门装那些比较麻烦的虫子。“黄绿口香糖”好像就在那瓶子里挣扎了好久。 (林华摄于西双版纳,据说是一种萤火虫的幼虫,受惊吓后会卷起来) 对于虫子态度的转变,是从蟑螂开始的。上学期,我在办公室放了紫砂锅、各种杂粮、面食之类。日子久了,难免招来蟑螂。由于它们昼伏夜出的习性,倒也相安无事。它们实在是一种很聪明的生物。我有一次去支教的路上,翻看一本科普书,讲“科学家们发现,把很多蟑螂装在一个玻璃瓶子里,70天不喂食,它们仍然会活着,而且不互食,只是身体变得发白……睡觉的时候,它们可能会爬过你的指甲”,那天的课上便用了这一节材料。 只是后来,办公室蟑螂越来越多,且有些如蚂蚁一般大的小蟑螂,或许尚不明白它们这个物种的生存法则,白天时也四处横行,于是引起我们办公室越来越多的慌乱和不安。 同屋的一位女孩买来蟑螂药,布撒四周。过了几天,仍未见绝迹,他们又在讨论另一种牌子的蟑螂药。我并非不谙世故,于是我自觉去买了5袋另一种牌子的蟑螂药,并且把所有米面炊具全部转移到楼下厨房里。此药效果不错,只用了两袋,不几日,屋里便到处是蟑螂尸体。后来3袋,终于没有再用。一来,办公室里再没有蟑螂了。二来,厨房里虽有蟑螂,但同一办公室的“紫罗兰”君(他养的一盆非洲堇,花开正艳,故得名)对于它们不忍伤害。他说,它们能吃你多少东西呢?你为什么不把它们看做是广场上的鸽子呢? 不知是不是因为北京的昆虫少,我现在对于昆虫不像在版纳时那么反感。年初时还买了一本《东京昆虫物语》。有一天下雨,中午从食堂归来,在楼下下水道的挡板上,看到一只蜗牛缓缓地伸出前足,拉长,落到前面一栏后,后足才缓缓抵达,待后足停稳后,又重复之前的动作……蜗牛和蛞蝓,都曾是我非常嫌恶的动物,但是那天,我居然凝神看着它爬过一栏又一栏。
个人分类: 寻常事|6632 次阅读|31 个评论
[原创]蜗牛
zhangjing121 2012-10-17 08:02
安静前行。。。
个人分类: 心情随笔|312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与生俱来的房产
热度 1 huailu49 2012-8-17 05:45
与生俱来的房产
五月,在大蜀山的山道上,发现了它们......
个人分类: 行行摄摄|310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教育孩子要有耐心!
热度 1 iceriver99 2012-8-7 11:34
好久没上来了,先转篇文章,和大家一起分享!时刻提醒自己,教育孩子要有耐心!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真奇怪,为什么上帝要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唉!也许上帝去抓蜗牛了!」好吧!松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慢着!我听到鸟声,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我忽然想起来,莫非是我弄错了!原来上帝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家长又何妨放慢脚步,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219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分享:启迪慧想之老鹰、乌龟和蜗牛的智慧与"慢生活"艺术
Amywee 2012-6-28 12:47
我看过一部电视剧,是关于埃及的金字塔.主持人对金字塔极尽赞美之能事之后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还有一种就是蜗牛。 老鹰和蜗牛,以往我从来没有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他们如此的不同:鹰矫健、敏捷、锐利;蜗牛弱小、迟钝、笨拙。鹰残忍、凶狠,捕食猎物从不迟疑;蜗牛善良、厚道,从不伤害任何生命。鹰有一对飞翔的翅膀,蜗牛背着一个厚重的壳。它们从出生就注定了一个在天空翱翔、一个在地上爬行,是完全不同的动物,唯一相同的是都能到达金字塔顶。 鹰能到达金字塔顶,我想主要归功于它有一双善飞的翅膀。也因为这双翅膀,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击和逃离,成败都不使自己受伤。鹰能拥有这样的翅膀,和它的残忍有关。鹰的残忍,不仅表现在对其它动物上,还表现在对自己的同类上,包括对自己的幼崽。据说,鹰每次产卵都是两个,等它们孵化成小鹰后,就把它们放在一起,不给食物,让它们争斗,让其中更强健的一个吃掉另一个。虽然很残忍,但鹰族也因此而进化。 与鹰不同,蜗牛能到达金字塔顶,主观上靠它永不停息的执著精神,客观上则应归功于它厚厚的壳。蜗牛的壳,百分之九十的成分是碳酸钙,非常坚硬,它是蜗牛的保护器官。若遇敌人侵犯,可迅速缩入壳内避险。蜗牛晚上活动白天休息,休息时将身体全部缩入壳内,减少粘液水分散失,维持生命存活。据说,有一次,一个人看见蜗牛顶部厚重的壳艰难爬行,就好心地替它把壳去掉,想让它轻装上阵,结果,蜗牛很快就死掉了. 正是这看上去又拙又苯、有些负重的壳,让小小蜗牛得以万里长征,到达金字塔顶。在登顶过程中,蜗牛的壳和鹰的翅膀起的是同样的作用。可惜,生活中,大多数人只羡慕鹰的翅膀,却很少在意蜗牛的壳。( 摘自《视野》) 启迪慧语: 慢生活是源于欧洲社会、现已风靡世界的最佳健康生活方式,卫生部首席教育专家洪昭光先生在其1500余场的健康讲座中,对这一最新健康生活理念积极进行倡导。慢生活宗旨:生活慢下来,效率提上去;心态平下来,健康升上去。《慢生活》一书由资深慢生活家方建国编著、洪昭光主审,通过对中国人目前生存状态的深度思索,推荐了慢生活最实用方式之一: 启迪慧想之蜗牛和乌龟的智慧慢话: 找到你心中的乌龟 要说慢一族里活的最精彩的,首推乌龟和蜗牛了。乌龟是台湾省著名散文作家林清玄最为欣赏的动物,他之所以对乌龟感兴趣是因为乌龟罕见的长寿。是什么原因使得这种动物长命百岁呢?透过长时期的观察和研究,林清玄找到了答案,他觉得乌龟寿命最长是因为它慢,乌龟呼吸一口气特别长,吐一口气也特别长,所以才有“龟吸大法”。科学家研究过人平时呼吸都只用三分之一的肺,受乌龟的启发,林清玄也矫正了自己的呼吸节奏,据说他现在每呼吸一口气都特别深长,直到丹田。 做老鹰还是做蜗牛 再来看小小的蜗牛,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端。一种是老鹰,还有一种就是蜗牛。老鹰和蜗牛,以往我从来没有把它们联想在一起。他们是如此的不同:老鹰矫健、敏捷、锐利;蜗牛弱小、迟钝、笨拙。老鹰残忍、凶狠,杀害同类从不迟疑;蜗牛善良、厚道,从不伤害任何生命。老鹰有一对飞翔的翅膀;蜗牛背着一个厚重的壳。他们是如此的不同,真的是天壤之别,可是它们到达的是同样的高度。这真的让人震惊。小小的蜗牛,它凭借什么而被举世瞩目呢?和乌龟一样,慢是它成功登上金字塔顶端的不二法门。蜗牛到达金字塔顶端,主观上是靠它永不停息的执着精神,客观上则应归功于它厚厚的壳。蜗牛的壳非常坚硬,它是蜗牛的保护器官,正是在这个保护壳内,蜗牛才得以慢慢悠悠地执着前行。( 来自新文化网 ) 启迪慧语话蜗牛: 在一个美丽的夏夜,一只蜗牛背着沉重的壳笨重地向前爬着,迎面飞来了一只夜蛾: “老兄,这么晚了,要上哪儿啊?”夜蛾问。 “我要去金字塔顶端。”蜗牛回答道。 “就你这速度也要去金字塔,别作梦了。你看我的速度要比你快多了,我都没想过去埃及,那哪是你去的地方呀?”夜蛾用讥讽的口吻说。 “这正是我的特点,我一向稳重缓慢行事,从不乱跑、乱闯,一步一脚印地走,并且,我每走一步,都要在路上留下我的脚印,这样做可以使我明白我走的路线,不会迷路。”蜗牛骄傲地回答。 夜蛾也深有感触地说:“我和你不一样,只要看到有光亮的地方,我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冲上去。追求光明是我最大的优点,这个脾气我一辈子都无法改变。”就在它们谈话的时候,前面有一团火苗在熊熊地燃烧,夜蛾抬头看到了这团火苗,高声叫喊:“我看到光明了。”说完不顾一切地向火苗扑去,不一会儿,夜蛾便被烧的无影无踪了。 可是睿智的蜗牛依旧顶着厚重的壳艰难爬行,最终到达了金字塔顶端。正是这持之以恒的慢速度,让小小的蜗牛得以到达成功的顶峰。在登顶过程中,蜗牛的壳带来的慢和老鹰的翅膀带来的快,一快一慢,但它们起的是同样的作用,殊途同归。 可惜,生活中,大多数人只羡慕老鹰的快速,又有多少人在意蜗牛的慢悠呢? 曾经有个武士问他师父:“我要多少年才能把武功学好?”师父答:“大约要5年。”武士问:“那我努力练习,把所有时间拿来练功呢?”师父就答:“那估计要10年。”武士接着问:“那我不睡觉,日夜都练习呢?”师父说:“那你一辈子都不能成功。” 很多人都和这个迷信速度的武士一样,羡慕跑的飞快的兔子,像飞蛾一样对光明有着奋不顾身的热情,向往自己像雄鹰一样展翅冲云霄。他们讨厌慢吞吞的乌龟,对那个顶着壳不慌不忙地爬行的笨蜗牛也投以鄙夷不屑的目光。于是他们陷入匆忙的漩涡,忙着学习,忙着工作,也忙着玩。可是结局很惨淡:忙完便忘记做过了什么,忘记错过了什么,忘记得到了什么。像滚动一个大石头,从左至右,从右至左,没多什么,没少什么,几个循环往复下来,收获的只是疲惫,到最后他们嘲笑的往往是自己,因为他们的下场很可悲,像兔子一样在比赛中失利,像飞蛾一样葬身火海。 蜗牛也是每天在爬,也是每天在忙,可是却永远一副悠闲淡定的样子。时间匆匆过去后,它慢慢的脚步却已走过长长梦想的里程------ 摘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18c50f0100cqwg.html
4205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学文献讨论13:蜗牛能在鸟肠子里活下来!
热度 5 mengchanghe 2012-6-19 16:12
Wada et al 2012 Snails can survive passage through a bird’s digestive system.pdf 如标题所示, 大约15%的蜗牛通过鸟的肠道依然能存活,有的还能生baby。我去,刚才百度了下,发现有报道了,你们可以去看: http://www.zggxjs.com/23477.html 。这idea真的不错啊,尤其是结合动物捕食作用的研究,对于物种散布有重要意义。 当然,科学家的眼光怎么可能和小记者相提并论(这是歧视?这是事实!)所以我们提出以下质疑: 1. 蜗牛数量和鸟的数量确实太少了…… 2. 关于鸟的密度调查,用的是别人的数据,而别人的数据还是做的是入侵和本地鸟的,而且只有4个样带,看Fig.2,四个点,做毛的Fig.2啊,而且这四个点鸟的密度实在太低了吧?3个鸟一公顷,我了个去…… 3. genetic diversity方面讲的太不清楚了……也没有进一步进行讨论…… 温馨提示啊,不要乱吃东西啊,这玩意儿让我瞬间想起来小时候普及的血吸虫病的事情啊,还有那些关于吃个螺蛳然后有蚂蝗卵然后脑子被蚂蟥吃了的恐怖2b传说啊…… 珍爱生命,别吃蜗牛…… 估计这个文章的审稿人是法国人,希望通过此事来让法国人民真心的别吃蜗牛了,否则怎么会接受这篇文章呢?
个人分类: 文献阅读及心得|4215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奇特蜗牛展示特殊技能 自制气泡筏海中冲浪(图)
westcotthc 2012-4-12 19:37
北京时间 2011 年 10 月 25 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一些蜗牛种群利用粘液包覆空气制造气泡筏,而后借助气泡筏在海水中 “ 冲浪 ” 。它们如何进化出这种怪异的生活方式一直以来就是一个不解之谜。美国科学家经研究发现,这种制造气泡筏的蜗牛种群由一种底栖蜗牛进化而来,名为 “ 梯螺 ” ,仍然生活在地球上。     1. 蜗牛也 “ 冲浪 ” 蜗牛也 “ 冲浪 ”   一只紫罗兰色蜗牛 ( 学名 “Janthina exigua”) 悬挂在漂浮的自制粘液气泡筏下面。很久以前,科学家就观察到蜗牛利用这种气泡筏在海水中 “ 冲浪 ” 。粘液筏拥有很多功能,除了充当一个漂浮装置外,还是卵存储区和幼仔的活动平台。美国密歇根州大学安娜堡分校的博士生赛利亚 - 邱吉尔表示,地球上利用粘液制造气泡筏的蜗牛种群共有不到 10 种,它们如何进化出这种怪异的生活方式仍旧是一个谜。   邱吉尔一直怀疑气泡筏行蜗牛从一种可以产生充满粘液的卵块的底栖蜗牛进化而来。为了找到气泡筏行蜗牛血缘关系最近的近亲,研究人员对它们以及其他潜在亲属的 DNA 进行排序,同时利用分子技术描绘出系谱图。研究结果显示气泡筏行蜗牛由一种名为 “ 梯螺 ” 的底栖蜗牛进化而来,后者仍然生活在地球上。这两种蜗牛都能利用身体底部的器官分泌粘液,所不同的是,气泡筏行蜗牛并不形成卵块,而是利用快速硬化的粘液制造筏子,被气泡包裹。研究发现刊登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    2. 搭便车 搭便车   一只身躯巨大的雌蜗牛 ( 学名 “Recluzia cf. jehennei”) 猎捕栖息在气泡筏上的僧帽水母。此外,一只微小的搭便车蜗牛依附在气泡筏下面。在研究 Recluzia 蜗牛时,邱吉尔发现微小的搭便车蜗牛依附在雌蜗牛的气泡筏下面。她说科学家此前从未观察到这种现象。由于体型太小,邱吉尔和同事无法确定这些搭便车者的性别,但他们认为有可能是雄性。一旦在空旷的海域发现雌蜗牛,它们就依附在气泡筏下面。   蜗牛是雌雄同体,也就是说,这些雄蜗牛也最终变成雌性,而后利用自己制造的气泡筏漂走。邱吉尔说: “ 它们的生命从幼虫开始,而后变成幼仔,再变成雄性,最后变成雌性。 ” 虽然在人类看来非常怪异,但这种性别转换在蜗牛家族却司空见惯。邱吉尔的研究获得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研究与探索委员会的资金支持。    3. 用餐进行时 用餐进行时   照片在夏威夷海域拍摄,一只紫罗兰色气泡筏行蜗牛正在享用僧帽水母。邱吉尔和同事提出了一项理论,解释这种蜗牛的祖先底栖蜗牛如何进化出筏行能力。他们认为,一只生活在海岸附近的雌性底栖蜗牛及其卵块可能曾被海浪暂时 “ 载运 ” ,导致其在短时间内筏行。最终,这个祖系进化出利用粘液制造气泡的能力,而后演变成气泡筏。   邱吉尔指出: “ 很明显,制造气泡并聚集成筏子的能力并不是一夜之间进化出来的。经过长时间的进化,它们最终进化出将大量气泡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筏子的能力。 ” 从底栖到气泡筏行的进化让蜗牛可以获取水面的食物。这是一种生存优势,因为水面的竞争压力很小。 4. 无卵漂浮 无卵漂浮   一只雌性紫罗兰色蜗牛,学名 “Janthina janthina”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气泡筏行蜗牛。此外, J. janthina 也是唯一一种在体内孕育幼仔,而不是将卵囊产在筏子上的气泡筏行蜗牛。邱吉尔说: “ 科学家认为这是一种适应能力,更适于在海面生活。 J. janthina 的气泡筏浮力更大,不会因为卵囊的重量下沉。 ”    5. 寄生的蜗牛 寄生的蜗牛   一只雌梯螺和它的卵块栖息在珊瑚宿主上,另一只矮雄蜗牛悬挂在附近。气泡筏行蜗牛的底栖近亲梯螺拥有非常独特的生活方式。它们是一种皮外寄生物,吃住在宿主的外皮上,通常是珊瑚或者海葵。邱吉尔指出雌梯螺利用粘液将卵粘在一起形成卵囊。    6. 展开攻击 展开攻击   一只 Janthina janthina 蜗牛正在享用水母。除了雌雄同体外,气泡筏行蜗牛的生殖周期也是一个谜。科学家知道雄蜗牛必须找到雌蜗牛,释放它们的精子。邱吉尔说: “ 由于它们漂浮在海面上,你一定会对雄蜗牛寻找雌蜗牛的过程感到非常吃惊。 ” 雌蜗牛可能将卵产囊产在筏子上,卵最后孵化成自由游动的幼虫。     7. 留下痕迹 留下痕迹   邱吉尔指出,紫罗兰色蜗牛可以分泌紫色染料,将人的手指弄脏,就像照片所展现的那样。这种染料可能帮助它们抵御捕食者。她说: “ 科学家并不十分清楚紫色染料的功能。在受到打扰时,气泡筏行蜗牛和梯螺都会分泌这种染料,可能是对干扰的一种反应。 ” 美丽的气泡筏行蜗牛壳经常被冲上海滩。邱吉尔说: “ 在世界各地的几乎所有海滩,你都会发现这种美丽的蜗牛壳。 ” 原文地址:http://tech.sina.com.cn/geo/animals/news/2011-10-25/0926940.shtml
个人分类: 奇趣气泡|35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蜗牛开会
热度 1 flly 2012-3-23 09:45
蜗牛开会
不知道他们讨论什么问题呢? 工资,加薪,还是最近房价要涨了(附近都开发修路建房了) 蜗牛喜欢湿润,温暖的气候。所以往往在雨后出来活动,而一旦天气干旱,就会躲在石头下面或者缝隙等处休眠,直到下一场雨把它们唤醒
个人分类: 陆生贝类|277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两只蜗牛的故事
热度 3 flly 2012-3-19 11:09
两只蜗牛的故事
去年拍的照片,现在,讲讲它们的故事吧 这是一个细雨蒙蒙的夏日。雨刚停,蜗牛们就出来游荡,需找自己所需要的——食物或者爱情。 这两只蜗牛正在一起缠绵,旁边的第三者不合时宜的探出头来。 一只蜗牛很生气,很快的爬上了大石头,另外一只赶快跟上:这真不是我叫来的记者 等等我嘛,那个记者不敢来了。再来我就让国家安全局出动了。还不通知他的家人。 你骗谁呢,肯定那记者忙着回去发稿了。别跟着我,讨厌!! 别别,跟我去上边吧,那边又潮湿,好吃的又多 (其实他已经减慢了速度) 算了,你走你的阳光道吧 我得去休息一会儿了 下次,我会遇到更好看的另外一只蜗牛的。。。 ps:解说太差,大家见笑了。
3925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2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