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纪实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纪实

相关日志

[转载]河南科技大学深化产学研合作纪实
tangminqian 2012-9-18 14:03
大河网 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12-09/18/content_783727.htm?div=-1 2012年09月18日《河南日报》 第01版: 头版 致力打造服务高地 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 ——河南科技大学深化产学研合作纪实 本报记者李树华 前言河南科技大学产学研合作特色鲜明,学校与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能力强,代表着我省高校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走出了一条高校更好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路子,成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助推器”。 9月的中原大地,一片丰收景象。 在洛阳市孟津县,一台红色的玉米收割机欢畅地奔忙在丘陵山区的“青纱帐”里。与在平整、大块田地里作业的大型收割机不同,这台由河南科技大学师清翔教授主持研发、获得2002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中型悬挂式玉米联合收割机”,更加轻便、小巧和自如,它不仅解决了丘陵山地大型机械难以作业的难题,而且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粮食收获率。该技术已成功转让并扶持我省13家中小型企业,新增产值6亿元。 师清翔教授科研团队所做的研究及贡献只是河南科技大学诸多科研团队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典型实例之一。长期以来,河南科技大学始终坚持把教学科研与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相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产学研合作的坚实基础 翻开河南科技大学的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学校的诞生、成长与新中国工业发展相伴相随,渊源密切。1952年,学校始建于北京,是国家为实施“一五”计划建立的首批工科院校之一。1956年,为配合国家重工业基地建设迁至洛阳,更名为洛阳工学院,隶属国家部委长达48年。2002年,省委、省政府为优化河南高等教育结构和高校布局,提高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度,组建了省内第三所综合性大学——河南科技大学。 得天独厚的地域和行业环境为学校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学校所在地洛阳是国家“一五”期间重点打造的十大重工业基地之一,也是21世纪国家科技部与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在国家“一五”计划期间,作为共和国工业“长子”的中国一拖集团、洛阳LYC轴承、中信重工等一批在行业中占据龙头地位的国家特大型和大型企业在洛阳建设,它们与随后建立的黎明化工研究院、中船725研究所等14个国家级科研院所,形成了具有强大的装备制造能力、雄厚的技术人才优势和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作为高层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聚集地的洛阳,为学校的产学研合作提供了优越的外部条件和环境。 以工为主的河南科技大学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产学研合作办学的优良传统。从1958年我国生产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到今天180匹大马力系列拖拉机的研制;从1974年创建国内高校唯一的轴承专业,到2006年《国家轴承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河南科技大学作为人才培养和技术依托的唯一高校;从1993年率先在我国机械行业成立第一个产学研董事会联合体,到2003年学校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洛阳“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实施主体之一;从与国防科研单位联合攻关,到获得“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承担国防科技攻关项目;从早期松散的技术合作,到近年与大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联合成立的一系列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河南科技大学的产学研合作,从自发自觉到深度合作,从培育发展到凝炼、提升,谱写了崭新的篇章。 河南科技大学鲜明的产学研合作办学特色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誉,并被寄予厚望。2006年5月,在河南省科学技术大会上,学校校长王键吉教授的主题发言《加强自主创新,促进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时任河南省省长李成玉的充分肯定和赞扬,认为河南科技大学产学研结合的经验值得总结推广。2008年5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深入学校及其产学研合作单位现场考察评估后一致认为:“河南科技大学产学研合作所具备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基础在全国高校也不多见,学校主动适应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托洛阳作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的地域优势和学校长期在机械行业办学的行业优势,始终坚持产学研合作,(下转第四版) 2012年09月18日《河南日报》第04版:政教科文 (上接第一版)办学实力和水平逐步提高,为学校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路甬祥在校视察期间认为:“河南科技大学的产学研合作搞得很出色,希望继续做好,做出更大的成绩来。”2012年4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团来校考察。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到校考察后认为:“河南科技大学的教育教学卓有成效,科学研究颇具特色。学校紧密结合区域产业布局,勇于担当区域发展的发动机和领头羊,主动引领河南、洛阳的工业发展,在中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大的影响和作用。” 产学研合作优势突出 河南科技大学为适应国家工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形成了学科门类齐全,工科优势突出的综合性大学学科体系。学校从最初的工学、农学、医学3大学科门类41个专业,发展到现在的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历史学、艺术学、教育学11大学科门类83个专业,是河南省内学科门类最全、最具工科优势的高校之一,也是与中原经济区建设优先发展支柱产业对接最紧密的高校之一。 学校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紧密合作,致力打造优势学科群。为满足中国一拖等农机装备行业的人才需求,打造机械工程学科群,并在与中信重工、洛阳LYC轴承、国机集团、轴研科技等装备制造企业和科研机构的长期合作中发展壮大;与中铝洛阳铜业、中钢洛阳耐火材料、中船725研究所、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等建立了长期、卓有成效的合作关系,打造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应洛阳“大化纤”建设需求,打造化学化工学科,并在与中石化、黎明化工研究院的密切合作中快速成长。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高水平人才队伍,为产学研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学校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培养工程”、“青年学术骨干创新能力培养工程”、“师资队伍‘博士化’建设工程”等措施,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涌现了一批在国内外有相当影响和声誉的专家学者。被誉为“中国锥齿轮第一人”的“河南省十大科技功臣”梁桂明教授,用自己创立的“非零变位”锥齿轮理论,平息了国际上两大齿轮学派近百年的争论,成为国际齿轮制造者协会的第一位中国学术委员,并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十大科技女杰”赵喜荣教授潜心于机电综合动力系统的仿真及应用研究,参加完成的“长大隧道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掘进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科研成果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河南省特聘教授”李济顺教授从事机械装备的测量、控制和仿真分析,研发项目“复杂地层特大型竖井钻机及成井工艺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特聘教授”张永振教授长期致力于材料的干摩擦、材料磨损与防护研究,主持的“金属材料干摩擦的基础研究”项目获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学校不断加大对优势学科的资源整合,构建了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服务面向明确的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学校与洛阳LYC轴承、轴研科技、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共同组建了“工信部滚动轴承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国机集团农机研究院、中国一拖集团共同组建了“科技部农业机械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许继集团、清华大学等共同组建了“河南省风电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中铁隧道集团、郑州大学等共同组建了“河南省盾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学校建设有“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摩擦学与材料防护工程研究中心”、“摩擦学与材料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机械设计及传动系统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汽车节能与新能源重点实验室”等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服务面向明确的高水平学科平台和基地。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6个洛阳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 河南科技大学始终秉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优良办学传统,根据自身的学科发展特点,结合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着力加强学科、人才、平台、项目建设,不断增强承担重大项目的能力,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五年,学校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研究项目187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70余项。尤其在重型装备、农业机械、轴承、齿轮、金属材料、汽车与新能源、国防科研等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重型装备领域。学校与中信重工合作共建了“矿山重型装备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针对企业生产的关键技术问题联合攻关,为中信重工的主导产品系列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每年为企业新增产值32亿元;与中信重工合作研制出世界最大的18500吨油压机,其中重达520吨的油压机上横梁是世界第一铸件;研发的同步顶升运动控制系统,完成了世界三大著名音乐厅之一的上海音乐厅平移70米的高复杂工程项目。 农业机械领域。学校与中国一拖集团深度合作,应用逆向设计技术,使中国一拖集团全系列轮式拖拉机首次实现了数字化设计制造,开发的产品已成为中国一拖集团的主导产品,每年新增产值60亿元;完成的柴油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在中国一拖集团、常柴集团等企业成功应用,每年新增产值12亿元;由河南科技大学主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985”、“211”高校参加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丘陵山区主要作物生产关键装备研制与示范”项目,获得2000万元科研经费资助。该项目的实施,对提高我国丘陵山区农业机械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集成开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轴承齿轮领域。全国轴承行业“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河南科技大学为我国轴承行业人才培养和技术依托的唯一高校;河南科技大学是“全国圆锥齿轮工作组”组长单位,主持制定了圆锥齿轮国家标准;合作完成的航天导航轴承项目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神舟”系列飞船、“嫦娥”、“北斗”等多种型号航天器上;承担的2兆瓦以上直驱式风力发电机主轴轴承、偏航轴承、变浆轴承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在华锐、金风、国电、湘电等多家企业使用,已经产生了4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研制的新型锥齿轮数控机床实现了产业化,产品已取代进口。 金属材料领域。学校参与“激光雷达材料”分析及应用研究,成果应用于“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的完美对接;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材料,改变了我国大规模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为中铝洛铜累计创造产值55亿元;开发的轧钢机复合导卫板,已占据国内市场的60%;材料干摩擦学研究成果,解决了高速列车制动盘和接触弓网设计、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为我国的铁路大提速作出了重要贡献。 汽车与新能源领域。学校与宇通客车共同承担的“863计划”项目“基于郑州示范城市的电动客车与支撑平台综合示范”,开展电动客车整车优化、信息化平台、故障诊断与技术保障研究,最终实现整车与基础设施、示范运营模式、运营保障体系、运营监控信息化平台等的融合;与中航锂电共建“河南省汽车节能与新能源重点实验室”,开展清洁代用燃料、节能与低排放技术、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驱动技术研究,研究成果已经在郑州市电动公交示范线路上得到成功应用。作为河南省唯一参赛高校,河南科技大学的学生驾驶自主研发设计制作的赛车,在第一、第二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上共夺得“最佳静音和最佳油耗综合大奖”、“最佳外观设计、最佳安全性”等10项大奖。 农医学科领域。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显微外科是河南省唯一具有科研能力和临床经验的省级医学重点学科,其断指(肢)再植技术在河南省处于领先水平。学校司法鉴定中心是国家认证认可的国家级中心,是我省及中部地区项目最多、类别最全,唯一同时获得“资质认定审查认可证书”、“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实验室认可证书”、“检查机构认可证书”四个类别的综合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报告和检测数据获得国际互认。学校农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旱地农业耕作成套技术,为河南干旱、半干旱地区粮食高产、稳产和农民的脱贫致富作出了重要贡献;技术扶持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切花保鲜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与“恒源祥”联合研制开发的牡丹色素应用于北京奥运会国旗手服装染色。 国防科研领域。作为河南省第一家具有军工研究保密资格的高校,学校与国防科研机构和军工企业长期合作,先后参与了精确制导武器、导弹舵机、红外目标干扰模拟器、火炮寿命分析等一大批国防科技项目研究,解决了众多关键技术难题。 为了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学校不断拓展产学研合作领域,培养创新人才。与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黎明化工研究院、中信重工、中国一拖集团等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长期联合培养研究生;与美国铁姆肯、德国舍弗勒、吉利汽车、奇瑞汽车联合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推进卓越人才培养;利用“中国齿轮培训中心”、“河南省机械工业CAD培训中心”、“河南省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河南省职业技能鉴定站”以及各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全方位开展工程科技人员在职培训和技能鉴定。迄今为止,河南科技大学培养了以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胡祖六、轴承专家程旺全为代表的近20万高级专门人才,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助推器” 作为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第三所综合性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以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己任,主动承担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人才保障、科技支撑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在6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产学研合作的办学理念,不断巩固产学研合作的办学特色,充分发挥工科积累深厚、学科门类齐全的学科优势,长期隶属部委,学科专业设置与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的办学优势,地处洛阳国家重工业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河洛文化发源地的区域优势,在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发展、传承创新文化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学校几十年持之以恒,坚持以梯队为核心,以平台为依托,以项目为引导,以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手段,围绕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有色、钢铁、食品、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和主导产业,打造了一批优势学科群。这些学科不仅在省内高校中居于前列,在全国同类学科中有较大影响,而且与中原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产业渊源密切,高度契合。为充分发挥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助推作用,河南科技大学目前正在积极谋划实施第二个十年的“持续提升计划”,着力打造“全国齿轮、轴承行业技术高地”、“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中原经济区现代装备制造业创新基地”、“中原经济区新材料、新能源研发基地”、“中原经济区农业现代化创新技术中心”,努力为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持续探索中原经济区科学发展路子提供有力支撑,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助推器”。 对于产学研的未来发展,河南科技大学校长王键吉教授更是信心百倍。他说,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我国科技和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对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推进产学研合作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在国家协同创新战略引领下,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河南科技大学将广泛开展校校合作、校所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以及与国际间的合作,更加积极地利用洛阳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发挥学校、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各自的优势,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交流与合作。学校也将加强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探索,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进一步整合学校资源,强化协同创新意识,改善协同创新环境,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协调产学研各方利益,促进资源深度共享、项目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凸显协同创新能力,使河南科技大学在提升河南高等教育水平,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个人分类: 研究方法与规范|18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洋26航次第四航段失火事件纪实
qlu 2012-9-10 19:40
随时准备加入救火队伍的调查队员 调查队员清理火场 “‘家里’又来贺电了!”当地时间9月8日上午,停泊在拉各斯锚地的“大洋一号”船一下子热闹起来。 过去五天,从全力灭火到自救恢复,67名船、队员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这离不开船队一家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祖国母亲的坚强后盾。 各级领导频频发来的慰问电、贺电,给予了困境中的船、队员强大的精神支持与鼓励。大家围拢在公告栏前,逐字逐句念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最新发来的贺电: “大洋一号船全体船队员:现欣闻你船照明电恢复100%,网络实验室恢复正常。你们辛苦了,分局领导以及全体职工为你们感到十分欣慰!并向你们表示祝贺!” 一张张疲惫而振奋的面孔背后,是沉着应对的无惧,是忘我抢险的无畏,更是共克时艰的无私。 不眠之夜 当地时间9月2日晚8时许,“大洋一号”船正行驶在距尼日利亚拉各斯百余海里的大西洋上。 “毕——”,船舱突然响起火警。 化学实验室着火了!船长甄松刚接到火警立刻对全船广播,并坚守驾驶台进行总指挥;政委张宝明、首席杨耀民第一时间赶到失火现场指挥扑救。 最先发现火情的是正在进行摄像拖体实验的调查队员徐林,他前往化学实验室取安全帽,看到冰箱附近起火。他第一反应就是把旁边的一箱丙酮搬了出来,随即通知正在深拖实验室的首席助理华清峰,华清峰即刻用对讲机向驾驶台报告。 老调查队员牛云成一听起火,二话不说,拿上灭火器就往化学实验室里冲。可是火势太猛,灭火器根本不管用。 火势蔓延迅速。几个在后甲板作业的调查队员陆续赶来,此时,里面已浓烟滚滚,什么都看不见,冲了几次都进不去。 见状,大副树明当机立断:先撤人,关舱门,准备消防水。 可是,只见浓烟,未见火源,给灭火带来很大困难。“消防水喷了很久,烟不见小。” 不一会儿,滚滚浓烟已弥漫整个后甲板,刺鼻的气味随着海风在船上各个角落飘散,令人窒息。 水手吕刚穿上防护服冲进火场探火源,但烟太大,而且障碍物太多,寸步难行。只得边往里走,边往外搬东西。慢慢清理后,才把消防水送进去,整个实验室浇了一遍。 终于,浓烟被压下去了。为稳妥起见,甄松刚下令复查有没有暗火。 果然,没等喘口气,烟又起来了。 耽误一秒,就增加一分险情。张宝明负责内外联系,三副刘广东负责支援,大副、水手长和实验组长带领首席、首席助理及调查队员等兵分三路向火场进发。 考虑到火向上窜,三组人员在水枪掩护下,从走廊往实验室,一边卸天花板,一边往里冲。“等到化学实验室门口,就剩下一组人,其余都倒下了。”树明回忆说。 就这样“前仆后继”,终于准确找到火源及时扑灭,并将已蔓延到天花板的暗火也一并熄灭。 由于事发突然,没有时间做太多的防护准备,只得用上“没有办法的办法”,大部分冲入火场的船、队员仅靠一条湿毛巾捂住口鼻,不一会儿就被烟呛得直咳嗽,有的甚至趴着直吐,眼睛也被熏得通红,眼泪直流。还有的被着火点附近溅起的滚烫的消防水灼伤、被障碍物撞伤、被散落的玻璃渣扎伤。进行现场救护的随船医生张健,忙得不亦乐乎。 未到一线救援的调查队员集合在甲板上待命。作为后援,大家纷纷从房间拿来了饮用水、干粮、湿毛巾,随时准备为火场出来的“英雄”补给。 面对突如其来的紧急情况,船上73人没有一人退缩或惊慌,包括6名尼日利亚海军,他们依然淡定地坚守岗位,捂着湿毛巾、扛着枪四处巡逻。 附近海域海盗猖獗,黑夜是海盗出没的“黄金时间”,更何况是一艘全船停电、失去动力的孤立无援的船,防海盗来不得半点松懈。 火势得到基本控制后,张宝明和杨耀民便开始安排部分船、队员在一、二、三层生活区的出入口把守。 经过近8个小时的奋力扑救,火终于完全扑灭了。几名调查队员立即将火场中残留的易燃易爆品搬离。 随后紧接着,就是排水和现场清理的工作。船员们将两台抽水泵搬到实验室外的走廊抽水;队员们也被召集起来,拿上房间里的脸盆、水桶,到化学实验室及其外面走廊排水。值得一提的是,船上的俄罗斯专家瓦利利也主动加入到救援的队伍中,并肩奋战到最后一刻,令人感动。 甄松刚、杨耀民、张宝明三人打着手电筒,连夜起草关于化学实验室失火的急报,及时上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积极自救 疲惫不堪的船、队员根本顾不上休息。除了加强值班,防止“死灰复燃”外,轮机部一刻不停地抢修电力。 灭火过程中,消防水渗漏到机舱集控室,导致配电板故障,主辅机停车,船舶失去动力。 “主机停了,心就往下一沉。”船员们心里清楚,此时此刻,恢复动力是第一要务。 一艘失去动力的船漂泊在茫茫大洋上,或遇风浪或遇海盗,可谓危机四伏。所以,再累,再疼,也要坚持抢修。几个老师傅的手在救火时被海水泡肿了,仍然坚持工作,还开玩笑说:“就当被海水‘腌’了一下。” 轮机部11名船员分成三组轮流值班,集中力量对配电板进行清洁、烘干、修复,力争尽快恢复电力、动力。 面对紧张的抢修任务,轮机长理维华显得十分淡定:“没有大问题,但宁可慢一点,一段线、一段线地查,一定要杜绝再供电过程中发生任何次生事故。” 排查隐患,是另一项重要任务。 船、队员对失火现场进行初步勘查、分析、评估后,对现场进行24小时严密监视,以防复燃。 除了化学实验室,其周边走廊及深拖实验室、网络实验室一并进水,给善后带来很大的工作量。 网络实验室铺的是架空的绝缘地板,积水在夹层里很难排尽,如果没有及时清理,很容易渗漏引发次生事故。 “再困难也得干。”杨耀民坚定地说。在助理华清峰、何拥华的带领下,调查队员先用碗舀,再用毛巾一点、一点地吸干。 化学实验室及周边线路已被完全切断,里面伸手不见五指,加之严重烧过,场面恐怖,气味刺鼻,几个女队员虽心生恐惧,干起活来却一点也不马虎。一个刚上船的女队员,还没完全适应船的晃动,干了一会儿就恶心,吐完了接着干。其他队员劝她休息,她却说:“大家都在干活,我决不能躺着。” 化学实验室里存放着前几航段的重要样品,抢救样品同样刻不容缓。尽管积水基本排尽,但里面一片狼藉,四壁被烟熏得乌黑,即使没有被烧的物品也覆盖上了厚厚的一层烟尘,实验用品东倒西歪。清理现场、转移实验设备和样品的调查队员常常被撞得瘀青。 网络中断,船上与外界的联系全靠报房室。期间,电话、传真不断,时时传达着各级领导的指示和关怀。尤其船长,隔几分钟接一次电话,通宵达旦,很难合眼睡上一会儿。 干活辛苦,生活条件更艰苦。没有热水,没有空调,伙房电力供应不上,船上一日三餐无法正常供应,只能靠电饭锅做稀饭、米饭,附加饼干、方便面,辅以凉拌菜和咸菜。一些年轻的船、队员常常吃不饱,没干一会儿活儿,肚子就咕咕叫了。 张健的小诊室“生意”格外兴隆。灭火时吸入太多浓烟,包括杨耀民在内的好几位船、队员嗓子都肿了,忙找医生拿点消炎药、含片,顶着不适继续干活儿。 不过,67名船、队员的努力没有白费。 当地时间9月4日下午,在轮机部的不懈努力下,右主机启动成功,取代了应急发电机供电。傍晚时分,随着“隆隆”的发动机的声响,“大洋一号”船再次起航,前往拉各斯锚地进一步检修。 第二天早上8时,“大洋一号”船按计划到达拉各斯锚地,抛锚,继续检修。 看到离锚地不到10海里处拉各斯的城市轮廓,船、队员倍感亲切,忙拿出手机,给家里报平安。 张宝明在全体会上宣读了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大洋协会等上级领导发来的慰问电,令船、队员深深感到“我们不是孤军作战”。 傍晚5时许,山东电力建设集团公司的两位工程师乘坐快艇前来协助。他们克服晕船不适,吃两片晕船药就加入到抢修的队伍中去。 晚上,随着船长广播说“通风即将恢复”,不一会儿,全船各个房间的空调同时送出了阵阵凉风,顿时感到一种久违的畅快。 当地时间9月6日上午9时,生活区照明恢复。至此,仅剩化学实验室及周边走廊,其余基本恢复供电,抢修工作基本结束。 从冲锋陷阵扑救火灾到不眠不休抢修恢复,无论船长、首席、政委,还是普通船、队员,没有一个人考虑自己的安危与利益,在“自强、探索、奉献、和平”的大洋精神的指引下,“大洋一号”全体船、队员密切配合,共渡难关。正如甄松刚所说:“在意外火灾发生后,经过全体船、队员的共同 努力,保住了船上73人的生命,保住了‘大洋一号’,保住了国家财产,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4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国家助学体系建构纪实 : 5年飞跃发展数亿学生受助
whyhoo 2012-9-4 16:27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记者吴晶 叶建平 张莺)“没有国家的资助,就没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我。我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开始我的事业。”这是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系2007级国防生王泽华的毕业感言。   2007年以来,国家不断建立健全资助政策体系,像王泽华一样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深刻感受着“教育公平”的字字千钧。   学段全覆盖:发展中大国的教育民生   2007年,一项政策温暖了千万个家庭——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普通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此后5年间,一个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确立:在学前教育阶段,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面免除,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领取教科书,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享有生活补助,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普通高中阶段,建立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体、学校减免学费等为补充、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中职教育阶段,建立以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免学费为主,顶岗实习、学校奖学金和减免学费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体系。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校内奖学金、校内无息借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体系。同时,建立“绿色通道”制度,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每年数以亿计的助学资金,燃起千万孩子的求学信心。逐年不断完善的资助政策,缓解亿万家庭的燃眉之急。   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一位学生家长在给校方的来信中说:“由于家庭困难,孩子几次差点辍学。现在,有了国家助学金,孩子读书不发愁,营养跟上了,自信心也慢慢建立起来,我们从内心感谢国家。”   管理高效率:国家级政策体系的精密运转   如何确保国家资助政策落实到位?如何确保国家资助资金安全使用?如何确保每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对一套关系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政策体系而言,每一个管理细节都至关重要。   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张光明说,资助工作线长面广、情况复杂、业务性强、任务十分繁重,必须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   5年来,经过各级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国家助学政策的管理体系与机制基本形成。   为推动国家资助政策平稳顺利实施,中央有关部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立起中央、省、地市、县和学校五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目前,全国各省(区、市)基本建立起拥有专职人员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77%的地市、81%的县也成立相应管理机构。   为确保国家资助不折不扣地送达,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实施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人员培训计划,目前已开展22期培训班,参训人员达3200余人。   为确保国家资助资金及时、足额、规范发放,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建立了包括年度督察制度、专项督察制度、年度审计制度、结余资金清算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制度。   为调动地方工作积极性,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研究制定了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各地也依次建立了逐级考核评价机制。   历史性突破:资助学生人数与金额屡创新高   2007至2011年,全国受资助学生累计达3.4亿人次,累计资助金额达3526亿元,其中,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资金累计支出占69%,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等资助资金占31%。   以国家投入为主、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资助模式正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弱势群体的共识与合力正在形成。   “国家资助范围之广、资助力度之大、资助比例之高前所未有,教育公平不断迈出重大步伐。”张光明说。   2011年,国家资助学生人数与金额再创历史新高。全国累计受助学生7874万人次,累计受助金额达到980.14亿元,分别比新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前的2006年增长2.12倍和4.13倍。   一封封感谢信,记录着学生和家长的感恩之情;一面面锦旗,赞誉着推动教育公平的国家行动。   如果没有国家资助,来自甘孜高原大山区的四川省成都市中和职业中学学生扎西拥登只能失学在家,帮助母亲干点农活。现在,他不仅学会专业技能,还担任学生干部,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们的妈妈叫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每当谈起求学历程,扎西拥登都会用这首歌来表达心情。   5年,对于一项教育政策,是起步,但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却意义深远。   又一个新学年即将开始,中国已经可以自豪地向世界宣告:“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上不起学”的现象正在成为历史,“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的愿望逐步得以实现! 原文见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688/201209/141458.html
个人分类: 教育|9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轰炸东京----中国救助美国飞行员纪实(幻灯片)
黄安年 2012-8-29 11:08
轰炸东京----中国救助美国飞行员纪实(幻灯片)
轰炸东京 ---- 中国救助美国飞行员纪实 ( 幻灯片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8 月 29 日 发布 2003 年在美国加州小住期间 , 获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朋友赠《轰炸东京 ---- 中国救助美国飞行员纪实》幻灯片 , 该幻灯片生动地反映了在国际反法西斯战场上,中美共同对日法西斯侵略者作战的情景。 照片16张。 中国军民曾救助轰炸东京美飞行员 70 年后再感动 ( 组图 ) 2012 年 05 月 17 日 10:04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贺绍英与廖明发在纪念活动现场与美国空军学院巴克勒教授合影。   美军飞行员与中国军民合影。左起:布雷默、伦纳德、沈鸿、科尔、杜立特、赵福基、波特、贺扬灵。    核心提示:   东京上空的 30 秒轰炸,造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段传奇故事。在纪念杜立特轰炸东京 70 周年之际,美国杜立特轰炸者协会邀请当年浙江籍救援者的家属、分别来自江山和绍兴的廖明发、贺绍英等参加纪念活动,共同回忆那段令人难忘的传奇经历。   在美国华盛顿波托马克河边的阿灵顿国家公墓,詹姆斯·杜立特的墓前摆满鲜花和卡片。每年都有许多人来这里悼念这位英雄,其中也包括不少中国人。   今年是纪念杜立特轰炸东京 70 周年。 70 年前,他率领 16 架 B-25 式轰炸机,空袭日本。世界战局也从那一刻开始有了变化。   返航途中,由于受导航、天气等影响,美军飞机大部分在浙江、江西、福建、安徽交界地迫降。参加作战的大部分机组人员在中国军民的帮助下,安全返回美国。    4 月下旬,美国俄亥俄州代顿美国空军国家博物馆举行“杜立特行动 70 周年”纪念活动。美国杜立特轰炸者协会邀请部分当年浙江籍救援者家属,赴美参加纪念活动。    临危受命    东京轰炸三十秒   在美国,杜立特是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   杜立特 1896 年出生于加利福尼亚,身材矮小,但自小喜爱运动。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后,杜立特更是疯狂地迷恋飞行,还自行制作了一架飞机。 1917 年,他加入美国陆军航空兵部队,由于出色的表现,仅半年时间,就被晋升为教官。   杜立特的飞行才能有目共睹。 1922 年 9 月 4 日,他驾驶一架 DH-4B 型飞机,从佛罗里达飞到加利福尼亚,全程 3481 公里,耗时 21 小时 19 分,成为首个完成一天内横跨美国本土的飞行员。    1941 年 12 月 7 日,是一个让美国人终生难忘的日子。日本偷袭珍珠港,令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几乎全军覆没。美国人觉得蒙受极大的耻辱,全国上下无不沮丧。   为了提升低落的士气,狠狠打击一下日本人的嚣张气焰,美国决心对日本本土发动一次大范围的空袭,东京自然成了首选。   很多人不知道,当时对美国来说,这是一项及其艰巨的任务。美国在浩瀚的太平洋上并没有足以袭击日本本土的空军基地。而且当时美国海军最远程的轰炸机续航力也无法从夏威夷直接飞到日本。如果用舰载飞机袭击,由于其作战半径很小,航空母舰必须驶近日本才能成功。而这将使美军航空母舰驶进日本陆上轰炸机的作战范围,严重威胁航母安全。   有人提出一个大胆方案:用陆军的中远程轰炸机从航空母舰起飞,做单程飞行,完成轰炸任务后到中国的机场降落。这样既可以突袭日本,又能使航空母舰保持在日本陆上轰炸机的作战半径之外。   被选中的是 B - 25 式中型轰炸机,全长 52.1 英尺,总重近 13 吨,时速近 500 公里,续航能力约为 2170 公里,是美国当时最先进的轰炸机之一。但在航空母舰如此短的飞行甲板上要使这个庞然大物腾空而起,实在太困难了。   就在这时,已是美军小有名气的轰炸机部队军官的杜立特,接受了这个生还希望很小的危险任务。   在杜立特的带领下,飞行员们开始了艰难的训练:尽可能缩短起飞距离。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训练,终于达到要求,能以每小时 100 公里的时速在所要求的距离上起飞,有的甚至还要短。   一切准备就绪。 4 月 18 日, 16 架 B — 25 轰炸机飞抵东京上空,对军事目标进行轰炸。从第一枚炸弹落下,到攻击完毕,总共花了短短 30 秒钟。接着,飞机按照原定计划,向浙江衢州机场及丽水、江西南昌两个备用机场飞去……    遇险迫降    中国军民勇相救   说起这段营救美军飞行员的历史,许多浙江的老百姓依然记得。   分别来自绍兴和江山的两位老人贺绍英、廖明发,是这次 70 周年美国杜立特轰炸者协会邀请的中国友好人士。他们的父亲当年曾救助过美军飞行员。   父亲贺扬灵去世时,贺绍英只有 11 岁,对父亲的记忆只是儿时零星的生活片段。但从母亲的回忆以及父亲所写的书中,她熟悉了那个令人动容的故事。   由于不熟悉航线,加上天气恶劣、油料耗尽,美军 16 架轰炸机均未能在中国机场平安降落,大部分轰炸机在浙江、江西、福建、安徽等地迫降或坠落。杜立特所在的 1 号机组,落在了临安天目山。   那天深夜,下着大雨,时任浙西行署主任的贺扬灵正在灯光下处理公务,听到远处传来飞机低沉的引擎声,在上空盘旋大约 20 分钟后,一声巨响,落在不远的山外。   第二天凌晨,他们在一户人家的牛车里发现了两个身穿军装的外国人,正是杜立特和 1 号机组的中尉副驾驶员理查德·科尔。经过询问,贺扬灵获知他们参与轰炸日本的事后,立即邀请他们到家中,并让妻子准备一些半西式早餐。   在与杜立特的交谈中,贺扬灵了解到,由于汽油耗尽,机组人员不得不选择弃机跳伞。他们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按原定计划赶到衢州,与其他飞行员会合。在中国军民的陪同下,杜立特等人最终安全抵达衢州。   在衢州江山,美军 3 号机不幸跌落在山间。当时只有 7 岁的廖明发至今还能记起父亲廖诗元救助美国飞行员的些许片断。   “我记得,那个时候,我父亲在山上发现了受伤的领航员奥祖克。” 廖明发说,虽然对方是个穿着军装的外国人,但父亲仍然将他从山上背下来,安置在自己家中,并上山采草药为他疗伤。后来,廖诗元和村民们又辗转将奥祖克从江山送至衢州。   最终,美军 80 名机组人员中,有 64 人在中国军民的帮助下获救,最终安全返回美国。    家属访美    七十年后再感动   站在华盛顿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博物馆的二战展厅中,贺绍英感慨万分。虽然过了 70 年,但墙上父亲贺扬灵和杜立特等飞行员的合影,依然十分清晰。这是贺绍英第二次来到这里。 1995 年,贺绍英赴美国出差,经过华盛顿时,在这里第一次看到了父亲的照片。   “在这个异国他乡、举目无亲的地方,看到这张照片,心里真的很温暖。美国人民没有忘却这段历史。”贺绍英激动地对记者说。   在美国,两位老人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许多美国老百姓听说两位老人的父亲曾经救助过美国飞行员,都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跑上前与他们合影、交谈。   但最激动的,还是那些曾经获救的飞行员们。当年 80 位美军飞行员中,如今健在的只剩下 5 位。其中,有 4 位参加了纪念活动。   贺绍英父亲曾救助过的飞行员理查德·科尔,今年已经 96 岁。虽然年事已高,但他坚持要来活动现场,再见见这些中国朋友。   “在我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我已经记不清楚了,但中国军民营救我们的那一幕幕,我至今记忆犹新。这是一段非常令我动情的历史。我永远感谢你们,伟大的中国人民!”虽然讲话有些颤抖,但科尔依然用他洪亮的声音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感谢。   听到科尔动情的话,贺绍英的眼眶也红了。她将一本由父亲撰写的《杜立特降落天目记》英文版赠送给了科尔。“没想到 17 年后,我还能有幸来到美国,见到父亲曾经救助过的飞行员,非常激动。”贺绍英说。   而廖明发至今还保存着美国飞行员临走时赠送的两枚硬币,虽然只有 5 美分,但这却是中美人民之间友谊的象征。   第一次走出国门、还操着一口乡音的廖明发,感受到了美国人民对他父亲救命之恩的由衷谢意。“没想到美国人民这么热情,我回到江山,一定要把他们的热情告诉村民们。”   虽然时隔 70 年,那段历史依然让中美两国人民铭记在心。   正如美国空军学院教授巴克勒所说,为营救美国机组人员, 25 万勇敢的中国军民作出了巨大牺牲,不少中国农民抬着担架跋山涉水数百公里,将他们送至安全地点。“两国人民都十分珍视这段历史,我们能够共同做出伟大的事情,更应该保持和发扬这种伟大的友谊。”(方力)   作者:方力 ( 来源:浙江日报 ) media_span_url('http://www.chinanews.com.cn/gn/2012/05-17/3894952.shtml') http://news.sohu.com/20120517/n343425422.shtml
个人分类: 摄影图片集锦(10-11)|59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破解医改难题 造福亿万群众——中国医改纪实
whyhoo 2012-8-29 09:25
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题:破解医改难题 造福亿万群众——中国医改纪实   新华社记者李斌、吕诺、孙铁翔、帅才   促进与保护健康对于人类福祉和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不可或缺。   ——2010年世界卫生报告   这是人类的共同梦想——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医改是一道世界性难题。为破解这道难题,近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直面“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把保障人民健康作为重大民生工程,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促进步,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循序推进,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医改道路。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生动实践启示人们,坚定信念,统筹谋划,攻坚克难,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破解世界性难题——“中国式医改”起步   今年7月1日,深圳市67家公立医疗机构大刀阔斧革除“以药补医”,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制度的大城市。闻讯后,卫生部部长陈竺写下“医改传佳音”的诗句表达兴奋之情。   陈竺的心情,缘于3年医改的艰辛和突破。   “看医改3年,我们首先要回到这次改革的原点。”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饶克勤强调。   那是一个怎样的原点?   “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医疗卫生体系,城镇干部、职工有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小山村里也有合作医疗、赤脚医生和村卫生室。”饶克勤回忆说。   改革开放后,伴随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我国原有的医疗保障体系发生了变化——2003年,我国拥有各种医保的人减少到15%左右,且主要集中在城市。由于缺少疾病风险的分担机制,城乡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所闻。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长期在4%左右,其中居民个人支出比重迅速上升,从1980年的20%攀升到2000年的60%左右。人均医疗费成为居民消费支出中仅次于食品、住房的第三大开支。同一时期,政府卫生支出从36%下降到17%,平均每年降低约1个百分点。而在发达国家,卫生总费用占GDP的10%以上,居民个人负担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在20%左右……   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城乡患者应就诊而未就诊比例由1993年的38.5%上升到2003年的48.9%;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达29.6%;出院病人中,63.9%是因经济困难自己要求出院。“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   “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一个个民间顺口溜,成为新一轮医改前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写照。   一个国家国民的健康素质和健康水平,是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2003年的非典疫情,暴露了中国医疗卫生体制尤其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问题,促使中国政府对医疗卫生体制、疾病控制体系建设重新审视。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发展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新医改方案开始酝酿,一系列部署紧锣密鼓地进行——   2006年6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成立由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牵头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   2007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有条件的省份选择2至3个城市启动试点;   2008年12月20日,有20个部门参加的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立,统筹组织和协调全国医改工作;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公布;7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公布,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新医改最大的亮点,就是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建立作为公共产品,向全体人民提供。”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在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推行以公益为导向的医改,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创举,更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   3年来,中共中央共出台医改文件14个,主要部门共出台重要配套文件50多个,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医改政策体系。   3年来,全民基本医保、基本药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四大制度体系建设及公立医院探索全面推进,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基层服务能力明显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显著提高。   这是“真金白银”的投入——2009年至2011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累计支出1516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4506亿元。与2008年同口径支出基数相比,3年新增投入12409亿元,比既定的8500亿元增加了3909亿元。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0年中国卫生总费用约占全世界卫生总费用的3%。   “我们用全世界3%的卫生总费用,基本解决了13亿人即占全世界20%以上人口的基本健康和病有所医问题,而3亿美国人却花掉了46%的世界卫生总费用。”饶克勤说。   这是对比鲜明的效果——   3年间,城乡居民参加三项基本医保人数超过13亿,比改革前增加了1.72亿,医保覆盖率提升到95%以上,超过预定目标5个百分点。   3年间,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几十年“以药补医”的现象开始改变,基本药物价格比制度实施前平均降幅30%左右。   3年间,反映国家整体健康水平的一些重要指标明显改善,孕产妇死亡率从34.2/10万下降到26.1/10万,婴儿死亡率从14.9‰下降到12.1‰。   3年间,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显著增加,全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由2008年的35.3亿增加到2011年的62.7亿,入院人数从11483万人增加到15298万人。   越来越多的人看得上病、看得起病——从2003年到2011年,城乡患者应到医疗机构治疗而未治疗率从13.1%下降到5.4%;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从29.6%下降到17.3%;住院患者疾病未愈而自己要求提前出院的比例由43.3%下降到31.8%。   居民个人支出大大下降——2010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19980亿元,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2003年的17%提高到28.7%,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2003年的55.8%下降到35.3%,下降20个百分点。一升一降,意味深长。   短短3年间,立足国情,发挥制度优势,中国逐步探索走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医改道路。   “新医改正在重构政府与市场在医疗领域的作用,推进了民众健康权保障的制度化。”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姚岚说。   医改效果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国家统计局2011年满意度调查显示,城乡居民对基层医改的满意度达到了87.7%,其中农村居民满意度达到89.1%。   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刊文指出:“中国医改正以悄无声息的方式将医保网与中国的13亿居民连接起来。”   “虽然世界各国的卫生体系都在变革,但是中国医改的步伐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家。”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蓝睿明说。 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卫生事业得发展——医改是科学发展观在医疗领域的生动体现 四川省中江县太安镇保安村的15岁少年蒋浩,3年前患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先后18次住院治疗,总费用超过11万元,全家人不吃不喝也要攒上10多年。 “新农合报销了8万多元,民政救助又给了1万多元。要不然,我们家哪里治得起这个娃娃?”小蒋浩的父亲蒋雄军激动地说,“没有国家撑着,这个家早就垮了……” 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白血病,到终末期肾病、重性精神疾病、乳腺癌、宫颈癌、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等8种重大疾病,再到今年宣布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将肺癌、食道癌、胃癌、急性心肌梗塞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3年多来,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试点范围逐步扩大。 “我们要让百姓破解无力看大病的怪圈,提升医疗保障的水平。”陈竺语气坚定,“8个大病能让100万人受益,20个大病可以让1000万个家庭、几千万人受益。” 以人为本,是新医改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3年间,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为兜底,商业健康保险及其他多种形式医疗保险为补充的中国特色医保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为城乡居民“病有所医”提供了制度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至2011年,中央财政共安排509亿元重点解决了近800万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的参保问题,将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纳入职工医保,还重点解决了城市中“一老一小”、大学生以及流动人口的参保问题。 医疗救助是“底线”。3年间,为让更多困难群众得到就医保障,我国扩大了医疗救助的覆盖人群,开始将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纳入保障范围。2011年全国城乡医疗救助总人次达8887万,与2008年相比增长54%。3年间,全国各级财政共安排医疗救助资金376亿元。 3年间,商业健康保险得到积极发展。2011年共有近百家保险公司经营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达691.7亿元,同口径比2008年增长39.4%,放大了基本医保的保障效果。 “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3年医改,从一开始就确定了这样的路径图。 3年间,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升。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大幅提高,从2008年的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2011年的200元,2012年已提高到240元;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从2008年的54%、48%均提高到2011年的70%左右。 3年间,中央投资630多亿元支持了2233所县级医院、6200多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5万多所村卫生室、238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全,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3年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探索推广,目前已有41.5%的城市在辖区内推行社区全科医生团队服务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越来越多的人在基层首诊,分级诊疗雏形初现。在北京,基层占就诊总人次的比重从5%提高到42%;在深圳,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总量占全市总量的63.3%…… 3年间,通过对超编人员给予妥善分流安置、实行全员聘用制度、建立综合考评机制、实行绩效管理、落实基本药物制度补偿机制,新的运行机制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初步建立。 “这3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条件改善最明显的时期。”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说。 3年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有序推进,17个国家试点城市、37个省级试点城市、超过2000家公立医院开展了改革试点。 无假日医院、预约诊疗、分时段就诊……公立医院便民服务渠道进一步拓宽。3年间,所有三级医院和82%的二级医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77.5%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参与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城市大医院候诊时间长、交费时间长、取药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的“三长一短”问题逐步缓解。 让群众能看上病、看得起病、看好病,更要让人民群众少生病、不生病——3年间,城乡居民普遍享受到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阳光。 仲夏的一天,云南省新平县一间昏暗的房子里,75岁的白年彦正在择菜做饭,两年前她还因患白内障而生活难以自理。 “国家给我免费做的白内障手术。没想到这辈子还能重见光明!”白大娘眼里噙满泪水。 作为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3年间,109万与白大娘一样的贫困白内障患者得到了免费的复明手术救治。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全国城乡普遍实施10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7大类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3年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从15元提高到25元,中央财政共安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395亿元。 “国家拿出这么多钱进行预防保健服务,这是千百年来第一次。”南华大学教授周良荣说。 3年间,医疗卫生事业也发生巨变: 人员增加——2011年末,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861.6万人,比上年增加40.8万人。 收入提高——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改革前后相比,基层医务人员人均工资水平普遍得到提高。 事业发展——2011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5万多个,比上年增加17462个;床位516万张,比上年增加37.3万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2010年3.56张增加到2011年3.81张。 城乡居民同比例报销、全民免费体检……想百姓之所想,近年来,偏居西南的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积极探索医改新办法,创造了“开远经验”。 “抓卫生就是抓民生,为人民服务就要为人民健康服务。”谈起执政理念,开远市市委书记李存贵说。 这是一项极为艰巨和复杂的改革——党和政府既注重顶层设计,又注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不断迎难而上,开拓创新 7月15日12时,湖南省蓝山县新圩镇卫生院输液室内,79岁的龙文生刚刚输完液。交10元钱,医生不仅给这位20多年的肺心病患者输了液,还开了3盒复方罗汉果清肺颗粒和1盒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 蓝山地处湘南,人口40多万。2011年1月1日起,蓝山开始了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门诊、住院起付线外全报销付费——门诊自付10元、住院自付100元,其余由新农合资金全额报销。 “效果比预想的还要好。乡镇卫生院门诊、住院人次较大增长,次均费用大幅下降。乡村两级医患纠纷也由实施前同时间的19起减少为3起。”蓝山县委书记魏湘江说,是支付模式的改革,使蓝山县在财政不新增一分钱的情况下保障了全县33万农民的基本健康。 医改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改革,也是一项极为艰巨和复杂的改革,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借鉴,也没有现成经验可以照搬。 ——改革为了群众,也必须依靠群众。医改3年不断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从2006年启动医改方案研究制定工作,到2008年10月14日《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医改工作小组通过各种方式征求专家学者、人大、政协和民主党派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仅征求意见稿公布一个月内就收到各界约3.6万条意见和建议。 ——改革,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需要统筹考虑,在完善政策措施中不断推进。 3年来,各地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政策,不断破解难题。 在我国最北的村庄——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达斡尔族妇女何叶拿着医保卡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正是这张小卡片撑起了这个因病返贫家庭的一片天。 在黑龙江,一项项医改举措“生根开花”: ——2009年以来,全省累计投资7亿多元,为近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了全科壁挂式诊疗系统以及便携式B超机、电子秤、电子血压仪、点滴架等设备6万余件(套); ——三级医院全部开展预约诊疗,在全省60%的三甲医院实施了不少于20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平均海拔3200米,高寒、缺氧、昼夜温差大——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甘子河乡俄日村是一个典型高原牧业村。30万亩草场上,分散居住着191户998名牧民。 2009年以前,这里的村卫生室还只有温度计、血压计和听诊器这“老三件”,牧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问题较为突出。伴随新医改的实施,一个80平方米的标准村卫生室投入使用,成了全村人的健康“保护神”。 37岁的村医罗藏银巴说,2011年起,政府每年给的工作补助和水、电、暖等补贴比原来提高7600元,达到13840元。“村医还被纳入新农保范围,基本解决了后顾之忧,我在这里工作更安心了。” 优质医疗资源最集中的首都北京,3年来从未停歇探索的脚步。创新预约挂号、无假日医院、主诊医师负责制等服务模式;成立首都医药卫生协调委员会,探索推进医药卫生资源属地化管理;成立市医院管理局,探索管办分开的管理体制…… “改革措施一个接一个,这几年我们就像穿着红舞鞋飞速旋转。”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说。 3年来,来自基层的创新和探索层出不穷,不断涌现。陕西“神木模式”、江苏“镇江模式”…… “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的路径探索,是这一轮医改在制度设计上的显著特色。”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认为,正是这种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良性互动,为新医改注入了创新活力。 共享发展成果,实现病有所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历史昭示未来。3年医改,给人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方向和路径是正确的!”——采访中,人们几乎异口同声。 “这次改革始终贯彻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质这条主线,符合医疗卫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湖南省卫生厅党组书记肖策群认为。 改革,正向纵深挺进。 2012年6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 7月1日,北京和深圳同时在公立医疗机构启动医药分开试点,破除“以药养医”机制。 ——在北京,友谊医院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医院。他们取消药品加成,设立“医事服务费”,同步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几周,院内系统运行平稳,出现了“三降三升”。即门诊次均费用、次均药费、医保自付费用下降,百姓满意度、服务质量、医院收入提升。 ——在深圳,药品加成的取消彻底打断了公立医院业务收入与用药数量、药品价格直接挂钩的利益链条。数周来,公立医院运行平稳,门诊次均费用、次均药费、医保自付费用下降,群众得到了实惠。 “预计公立医院一年可直接减轻参保人自付费用2.09亿元,社区医疗机构也可一年减轻市民医药费用1.17亿元。”深圳市卫生人口计生委副主任罗乐宣说。 伴随改革步入“深水区”,统筹各项改革的要求日益突出: ——进一步理顺医疗结构,加强“金字塔”的“塔体”。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理顺医疗结构是下一步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他建议夯实“塔体”,以进一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医保覆盖率超过95%,是医疗体系金字塔的‘塔底’,近年来医疗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的三级甲等医院是‘塔尖’。但作为‘塔体’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相对技术差、威信低。” ——打破医疗服务的“信息不对称”。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副会长傅征说,通过医疗卫生信息化,能够有力地促进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安全,更加合理、节约地配置和使用卫生资源。他呼吁从业务流程、信息流程、操作细节等方面着手,切实发挥电子病历、临床路径、居民健康档案的功能作用,有效解决“烟囱林立”“信息孤岛”等现象。 ——“药价虚高”问题仍有待切实解决。 “现在一定要下决心解决药价虚高问题。”河南省卫生厅厅长刘学周说,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甩掉了背在医务人员身上的“黑锅”。但要真正将药价降下来,政府在流通环节监管上大有可为。 …… 中国医改在路上。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加速“老化”的今天,医疗服务供需矛盾在中国日益突出—— 过去5年全国慢性病患病率从15%增加到20%,患病人次达2.7亿,每年新增1700万病例;医疗需求井喷式增长,而同期全国卫生技术人员仅增加29%,病床数增加42%;人们健康意识日渐增加,却缺少正确的健康知识…… “健康素质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我们必须进一步把医疗卫生和人民健康放在国家安全战略层面考虑。”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忧心忡忡。 改革,新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 2012年3月,国务院出台《“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为人们指明了方向。今后4年,医改财政投入力度、强度将高于2009年至2011年的投入水平,全民医保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巩固、公立医院改革成为改革的三大重点。 ——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继续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加快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大病保障机制,使全民基本医保制度不断完善; ——继续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和供应保障。同时继续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有效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 ——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等综合改革,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同时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 …… 回首过去,成绩可喜。 过去3年,从保基本起步,从强基层入手,中国医改“对症下药”,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道路…… 放眼未来,信心满怀。 “十二五”期间,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迎难而上,以医保、医药、医疗“三轮”驱动,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为破解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交出更新的“中国式”答卷。 原文见 http://www.gov.cn/jrzg/2012-08/28/content_2212158.htm
个人分类: 卫生|86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深圳割喉纪实
seawan 2012-8-29 09:0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c8d83b0101ceb9.html?tj=1 【 平时我都是骑个小机车或打个车什么的,基本没怎么坐公共汽车。那年的年二十七,想去山姆买点年货回老家。年二七车较少了,楼下打不到出租,就走到笋岗路上的大巴站,想坐开一二站地就是黄木岗,出租应该好打的,就是这个平时不坐大巴突然坐大巴惹的事。下楼时带了有超过五千元,还怕不安全分开一部份放钱包,一部份放挎着的皮包,可能那个皮包太招人了吧。 大巴站也有十几二十人在等车,我不熟路线就在站侧后方看线路牌,还没一分钟就觉得右侧小树林(笋岗路大多数路段人行道内侧都有近几十米的树林绿化带)有一二个人影向我移动,心想不对,正要大步绕到大巴站内,只觉身后一闪有个人扑了上来,一只强壮的手臂勒住我脖子,另一只从我胯下绕到前方把我托了起来,我个头有一米七几当时体重 60KG ,那人一米六几,所以我是被侧着托起的,一只脚还隐约能踮到地。很专业的擒拿术,人的脚一离地就无法使力,脖子一勒眼气血不畅眼前一片漆黑 … 】 【 事后小结了一番: 1. 不要随便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如果我坐惯大巴,当时就是在大巴站内,而不是在背面。 2. 别太招人,当时挎着的F OX 皮包和手里还拿着的菲利浦手机都太显眼。 3. 报警千万别说对方有刀,警察叔叔也是人,有枪也怕刀的。人家不是你亲戚,犯不着给你卖命。4.没事练点空手道没啥坏处,不是那本能的往后一击当时可能被勒晕扔进树林任人宰割了。 2012 年,相对 1998 年而言,人心更不古,社会更堕落,道德更沦丧,政府更腐败,经济更跳水,民众更苦难。大家出门还是要小心,不要走生路,不要走夜路,不要近生人,不要露财。 】
个人分类: 周围|2079 次阅读|0 个评论
西雅图纪实——送别“书记”莉莉老师
twbky 2012-8-14 00:05
西雅图纪实——送别“书记”莉莉老师
叫张老师的称呼实在太多了,为了突出本博的主人公,就称呼莉莉老师吧。为什么还有前缀“书记”?这也是我们这位莉莉老师自封的,故事的缘由“ group 里的访问学者和学生党员居多,一次无意中的聊天,莉莉老师开玩笑’由我来当书记吧’”。爱取笑人的我,立即抓住这点,张嘴书记、闭嘴书记,且时常来拿此开玩笑。希望我们这位开朗的莉莉老师不会介意。其实,莉莉老师当书记绝对没有问题,很多西雅图的深度游,都是由书记倡导的,进而使我们深度感受到西雅图的美。 莉莉老师是我们五个访问学者中最先离开的,因为她仅仅在华大驻留半年。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她确实很勤奋。在美国开展的研究是她之前从来没有接触的,内心好强的她,总想借助这短暂的时间,多学习和掌握一些知识,也能尽快出一些成绩。付出就会有回报,仅仅 4 个多月,就取得了显著进展和突破,且完成一篇论文。在国外访学的人,很多人一年下来也未必有好的结果和论文。睡眠不太好的她,总是很早就来到实验室,也经常和那些博士很晚才回家。虽然她自己说不干活对不起国内的老公和孩子,但是总体上是有一个积极向上的进取心。 莉莉老师在所在的单位里也是一个风云人物,公认的科研成绩突出、多才多艺、才貌兼备的人。性格开朗、爱好运动的莉莉老师,也是我羽毛球双打的搭档。虽然我们都是野打出身,但是一般人还是很难赢我们的。莉莉老师运动都是全身心的付出,一些高难动作的救球,都让我心惊不已,唯恐受伤。她毫无保留的用尽力气去打每个球。酒桌上经常有人说“酒品如人品”,我感觉球风就如人的风格。此外,令我佩服的,是她那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持久能力,也是很多年轻人无法比拟的。 莉莉老师马上离开我们这个团队,回到她日夜思念的故乡和学校,对于她是一种团聚,而对于我们这个团队是一种分离,也是一种永远的分离。在她离开之际,撰写这篇博文以纪念,也祝福莉莉老师永远顺利!
59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技润良田 仓廪稻麦香——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推进纪实
whyhoo 2012-8-11 20:28
21世纪的前4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4年连年减少的危机,粮食总产量从1999年的5亿吨下滑至2003年的4.3亿吨。 在我国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的关键时点,科技部联合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与12个主要粮食生产大省,果断启动了我国农业科技领域的一次大规模会战—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全国推动的大项目 “几部委联合进行大项目规划,多部门合力推动,这种机制在农业科技领域是前所未有的。”赵明说,“这充分说明了当时粮食生产任务的紧迫,以及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这样一个全国推动的大项目,我们在规划设计上确实殚精竭虑。”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所作物栽培生理系主任、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首席专家赵明说。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技术方案设计上采取了“三三三”的设计理念。第一个“三”指突出水稻、小麦、玉米三大重点粮食作物;第二个“三”指突出长江中下游、华北和东北3大平原12个粮食主产省;最后一个“三”指突出技术创新的核心区、技术集成的示范区和大面积引导的辐射区的“三区”建设。 此外,工程在组织管理上也创造性地采取了强化5个“多”的联合推动机制。一是强化多部门的组织协调,成立国家级协调领导小组和省级领导小组,负责重大计划、活动的组织协调;二是强化多途径的资金整合,在资金投入上采取国家拨款、地方配套和自筹经费的三结合。“十一五”期间工程的国家拨款为1.77亿元,带动配套与自筹经费2.25亿元,有效保障了工程的资金支持;三是强化多学科优势互补,根据粮食生产多学科需求的特点,建立了以作物栽培为主,联合土壤肥料、植保、农业机械、信息化等多学科人才队伍;四是强化多层次科技人员衔接。成立了科技工程总体专家组,负责技术咨询、论证、评估和验收。各课题实施单位成立不同的核心、示范和辐射“三区”技术负责专家组;五是强化产学研结合的产业发展,以工程实施为纽带,搭建农业教学、科研和推广的结合,探索总结出了“科研院所+生产单位(农户)+龙头企业”等多个粮食丰产技术转化与推广模式,为粮食产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在总体规划的框架下,各地探索出各具亮点的工程实施模式。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兰溪镇塘西坪村农民黄建华在赫山区农业局、区种子公司指导下,不仅带领本村村民建立起优质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引进示范新品种,还与当地的一家粮食加工企业签订订单生产合同,种植优质早稻和晚稻,实现了家庭经济收入的大幅增长。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改变了以往科技管理部门发布一个指南、大家进行小而散研究的模式,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全方位实施。实践证明,这种模式特别适合大范围、多省市的科研合作,尤其适合这种公益性项目。”赵明说。 汗水浇灌结硕果 “虽然工作强度非常大,可每当我们完成了收获或播种任务后,心情都特别愉快,不感觉苦,也不觉得累。”王晨阳的朴实话语道出了默默奉献在科研一线的工作人员的心声。 近300个单位的5000多位科研人员带着国家使命和科研热忱深入田间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成为这些顶着严寒酷暑工作、长年累月吃住在农家的科研人员的真实写照。 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粮丰工程项目豫北灌区团队负责人王晨阳告诉记者,团队每年所承担的各类大小试验有20多个,而且分布在不同地点。比如在温县祥云镇安排的各类栽培试验占地近40亩(不包括攻关田),涉及上百个小区,在赵堡镇也有试验地10余亩。这些小区的调查测产、收获、脱粒完全依靠比较原始的人工操作。每到这时,团队的科研人员需要分头在不同地区,早出晚归、吃住田间,连续工作10余天。 作为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专家,赵明在担负教学科研重任的同时,还需常常奔波各地调研、验收。一次,赵明在车上颠簸了7个多小时到达验收地,一下车顾不上休息就直奔地里,监督采摘玉米。 人力和资金有限,项目课题的重任却摆在面前,科研团队如何才能完成?王晨阳介绍了他们的创新经验: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是豫北地区的一家民营种业科技企业。一直以来,公司开展小麦高产田展示、良繁基地建设的意愿非常强烈,但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超高产栽培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方面相对薄弱,缺乏对品种发育规律、关键及配套技术的系统研究,且技术培训与推广能力不强。 此时,迫切需要在该区域开展技术示范与推广的王晨阳团队,正被项目资金支持力度有限、示范推广面积难以迅速扩大等难题困扰。 优势互补,一拍即合。于是,河南平安种业负责建立大面积、大规模高标准良种繁育基地,逐步实现统一高效管理和优质优价收购;王晨阳团队则主攻关键技术与集成技术研究,开展超产、超高产攻关与示范,组织技术培训与服务。在这一强强联合下,2006年,15亩豫麦49-198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717.2公斤;2011年,百亩高产攻关田实打验收平均亩产730.5公斤,均创当时同面积小麦高产纪录。 汗水浇灌出沃田,智慧凝结成硕果:通过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施,“十一五”以来,在12省累计建立水稻、小麦、玉米核心试验区、示范区、辐射区8.35亿亩,5年共增产粮食4866.48万吨,亩产平均增加58.26公斤,单产增长率为11.58%,增加经济效益852.92亿元。与全国同期粮食生产相比,增产粮食占全国同期增产量的17.04%,亩增产是全国平均亩增产21.45公斤的2.72倍。 与产量提升同步的,是3大作物综合生产能力的显著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了12%至15%,灌溉水利用率提高10%至16%,自然与生物灾害损失率降低了15%,农药用量减少25%至35%,每亩节本增效达110元左右,有效促进了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充满信心向未来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在湖南、湖北、江苏、江西、四川、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吉林、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等13个粮食主产省(区)继续组织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回顾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走过的道路,赵明总结了不同时期的任务侧重:“十五”时期以恢复性生产为主,力争把现有技术尽快集成到位,马上在生产上见效;到了“十一五”,则是关键技术创新与技术集成并重,力争形成新型的技术体系。 王晨阳分析了与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合作取得巨大成功的三大原因:一是企业尤其是种业公司,迫切需要与其品种相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十分重视新技术的集成及推广。同时,企业拥有试验基地和资金,可以补充粮食丰产工程配套技术的研发;二是种子企业利用种子推广的优势,可率先在核心示范区实现统一高效的管理模式,种子实行“优质优价”收购,实现企业、农民双满意;三是企业拥有较大面积的自繁种子基地、联繁基地,年推广面积较大,在其种子面向市场的同时,配套集成的各项先进栽培管理措施与成果也会随之实现转化推广。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还成为孕育农业科技人才的摇篮:截至目前,共培养博士研究生近300人,硕士研究生1000多人,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培训会18000多期(次),培训技术员和农民群众300万人次,有力促进了丰产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十二五”时期的新任务是什么?工程的研究目标将开始发生转向—在继续实施好原来的丰产高效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大面积均衡增产研究和节水节肥研究。”赵明说。 近期启动的“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稻麦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就是一个典型。这一课题主要针对制约江苏稻麦大面积高产高效的重大技术问题,实施关键技术突破,构建适宜的稻麦大面积增产技术体系,在江苏淮北、江淮、江南三大生态区大面积示范应用。 “进一步实现产量突破的难度加大。下阶段攻关重点是如何实现两季作物持续增产、均衡增产和节本增效。”谈起团队现在面临的主要挑战,王晨阳的回答清晰有力。 在“十二五”新征程上,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将继续挥就田间大手笔,为百姓换得仓廪稻麦香。 原文见 http://www.most.gov.cn/kjbgz/201208/t20120802_96022.htm
个人分类: 三农|15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西雅图纪实——小小心得
热度 6 twbky 2012-8-1 06:13
我通常喜欢在非常开心或者极其郁闷的时候写博客,这样既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平复情绪。今日这篇博文与西雅图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在西雅图的这段时间,经常反省和总结,因此也列为西雅图纪实系列的一章。 作为年轻人,经过几年的打拼,虽有小得,但是不足之处更多,虽然时间不长,但体会却不少,也感受其过程的艰辛与无奈。科研道路上,如想实现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勤奋、智慧和机遇都必不可少,个人分析如下: 一、勤奋 虽然大家智商有高有低,但是成为独立的 PI ,均是一些比较聪明的人,也是高学历、高智商的人,从平均角度上,大家相差不会太大。毕竟绝顶聪明和极其愚钝的人都是少数。因此,如何能做出成绩、取得好结果,勤奋是首要条件。选择科研,就选择了加班、放弃了假期,这是因为做科研没有上班、下班的时间表,随时随地都在思考和工作。这是科研艰辛的首要体现。我说仅是通常情况,不排除一些例外。科研中的很多成果都是经过不停重复、尝试、改进而获得的,其中还需要充分的调研与思考,这些都需要时间。我一直认为“水到渠成”。付出不到位、辛苦不到位,所要的结果就出不来。也是我这几年深切感受到的。因此,科研无捷径,勤奋是首要。 二、智慧与创新 科研能获得成功,仅仅勤奋是不行的,有的人确实付出很多劳动,却很难取得好的结果。有的人同样的付出,却成果不断。这里就体现出智慧,更多的体现出创新。创新有大、有小,有方法上,也有思想上。遇到难题,可能一个小小的创新或者改进,问题就迎刃而解。因此,科研上无处不存在着创新和智慧。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充斥的智慧和创新主要是一些小技巧和灵光显现的新想法。当然,如果要把握好一个研究方向,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需要独立 PI 的大智慧,在纷杂世界中要找出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如有的人起步早,但是不一定发展的好;有的人起步晚,却能很快收获成功。 三、好胜心与平常心 好胜心也可以理解为上进心,如果好胜心太强,就会突破上进心的范围,成为虚荣心和功名利禄心。因此,在有一颗好胜心的情况,也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既要积极进取,也要能踏实下来做事。尤其在低谷时,平常心更为重要,能潜下心来做事,不受外界干扰,也是走出低谷,实现抱负的途径之一。实现这两种心态的动态平衡确实比较困难,需要在过程中不停体会和感受。当这两颗心达到平衡时,也就产生了一股韧劲,这种韧劲是实现不断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四、机遇与人脉 前面说到的几个点是主观上的,很多客观因素我们无法把握,所以重点放在主观因素上,无论能否成功,我们尽可能的做好自己。 每个人的机遇不同,所以走的道路也不同,即使大同,也存在小异。同样能力的人,在不同环境就会有不同的发展轨迹。如有借助老板快速上位的,也有借助单位大力扶持急速发展的,也有怀才不遇、处处碰壁的。即便大家智商相当、能力相同,又会因为情商差异,所获得的机遇也不尽相同。人生轨迹的变幻,不仅是我们自身修为的内因决定,很多时候是由外界力量的变化而导致轨迹的改变。 人脉是科研生命力的重要支撑。实现和突破这一点,对于年轻人来说非常困难。人脉的形成无外乎由同学、同事、亲戚朋友、合作伙伴和师兄弟等组成。这一点,一直是我的弱项。因为我出身于农村草根,又不是名校毕业,且读书过程中还不停的换专业和方向,所以同学、朋友、亲戚等都不能有助于形成人脉圈子。也因自身情商不高,原有的一些处理事情的方法存在问题。 机遇和人脉虽然是外因,我们很难改变它,也确确实实、无处不在的影响着我们。我们只能修炼好自身,当这些外因有利于我们时,能够快速、及时的抓住。
6892 次阅读|12 个评论
西雅图纪实——意料之外的团队氛围
热度 6 twbky 2012-7-30 09:16
在出国访学前,通常得到的信息是,在国外的访问学者一般以“ visiting ”为主,几乎从不做“ research ”,故而很多人对访问学者印象不太好。我出国前就抱着无论那里的环境如何,别人表现怎么样,我都要以“ research ”为主。因为我要全新开展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研究领域,必须抓住仅有的一年时间全心投入,所以要“全心(新)”工作。 刚刚到美国,接触最多的是几个交换培养的博士,这几个博士的勤奋程度是我在国内也非常少见的,且很出成果,在出国前就已经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影响因子 4 、 5 以上的老牌刊物)。他们几乎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晚上在家的时间也集中于文献阅读和论文的撰写。后来渐渐发现,这个团队的中国人都很勤奋,进而带动的几个美国学生也常常来加班。因为人员较多,实验条件有限,所以设备使用日程安排的满满的,必须在实验前几天就要预约。我到达美国时,一些访问学者都已经回国,仅有我一个,其余四个访问学者将在随后的一两个月内过来。在这种氛围下,我便欣欣然地投入工作。当然,我也非常喜欢这种氛围,是我期盼但又是意料之外的氛围。 在我开始调研两三周后便开始实验工作。在国外的好处就是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家人又没有在身边,所以节假日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在实验室里工作才能排除寂寞,才能使远在他乡的我感到平静和快乐。当然我的加入,也使实验室的设备更加紧张,因为我住在学校附近,比其他人来学校方便,所以就近水楼台,预约实验室设备也是见缝插针。有一次我无意中听到团队中的博士聊天,他们说“抓紧做实验,马上会有 4 个访问学者过来,到时候设备都用不上了”,有人回答“不是每个访问学者都会像田老师那样的,放心吧”。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过来访学的人,在国内都是教授或副教授,哪能在国外还像学生那样做实验,所以我也认同后者的回答。 再一次出乎我的意料,后续来的大、小李老师、莉莉老师和黄老师都很勤奋,尤其是大小李和莉莉老师,其勤奋程度远超于我。这样的结果大大出乎大家的意料,带来的后果就是实验设备预约时间不断提前,有几次美国学生都搞晕掉了,因为没有想到要提前 1 、 2 周时间预约设备。有些博士后聊天时说,我们团队的访问学者和其他团队的不一样呀。当然,这种团队氛围的形成也是秉承历代的传统。所以不得不佩服 group leader 的带队风格。 leader为人谦和、健谈、平易近人,从来不批评人,以赞扬和夸奖为主。大家也喜欢和leader 聊天和讨论问题。由于大家太能干,所以leader 手头会积攒很多论文等待审阅,不能及时反馈给大家,所以有时大家会抱怨一点,这也是仅有的一点抱怨。Leader 还积极介绍一些领域中牛人来做报告,且积极向大家介绍和相互引荐,并会资助大家去参加影响力较大的学术会议,这也是不小的费用。所以我很佩服leader 带队的能力和风格,也是今后我要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团队氛围虽然出乎意料,却是我最满意的地方。
8391 次阅读|7 个评论
中国科普研究所2012年“科普与民生”讲坛系列(二)纪实
kepusuowdp 2012-7-3 13:26
6 月 30 日上午,我所在国家图书馆学津堂报告厅成功举办了 2012 年 ” 科普与民生 ” 讲坛系列 ( 二 ) 活动,活动嘉宾北京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教授以《关注食品包装安全,倡导绿色消费理念》为题目给广大听众上了一堂生动的食品包装安全科普讲座。 董教授通过食品及食品包装案例,如地沟油、甲醛蔬菜、水果打蜡、人造奶油、染色馒头、塑化剂、亚硝酸盐、保鲜膜、快餐盒、纸杯等等,从政策背景、危害、识别及预防等方面,使消费者了解食品及包装安全的重要性。董金狮教授通过演示各种食品包装鉴别实验,提高消费者对劣质产品的识别能力,增强对保护环境的认识,倡导绿色的消费理念。 他通过大量详实的案例向各位听众详细介绍了地沟油的危害和识别方法;甲醛蔬菜的危害和识别方法;硫磺熏蒸食物的识别方法;染色馒头的危害和识别方法以及食品包装安全的一些常识知识,并现场通过实验和演示的方法向广大听众传播了鉴别食品包装的科学知识等。同时他也和听众分享了自己从事环境保护和食品包装安全方面的心路历程。 他还强调广大公众要把手中的钞票变成安全的选票,用实际行动来维护食品安全和食品包装安全。他还说 食品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企业可以缺资金缺设备,甚至缺人才,但是不能缺德!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对人体的伤害是隐慢性的,就像癌症的“癌”字,一口一口堆积如山,平常感觉没事,一旦有事就晚了!食品安全离不开包装安全,食品包装安全等同食品安全! 最后他认为世上本无垃圾,是人类自己制造了垃圾;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埋在一起的垃圾是不定时炸弹,唯有分类处理才能将其合理利用。相信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用我们的爱心、信心和恒心善待资源,保护环境,无垃圾社会就一定能够实现,由各种塑料废弃物造成的“白色污染”也一定能够解决。 在报告结束后,董教授还向前来参加讲座的听众赠送了自己签名的《食品包装安全 360 问》一书并回答了听众提出的一些问题。
31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回归以来中央支持香港保持繁荣稳定纪实
whyhoo 2012-6-29 22:59
为有源头活水来 ——回归以来中央支持香港保持繁荣稳定纪实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记者茆雷磊 刘畅)回归祖国15年来,香港保持繁荣稳定,原因何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从开通供港物资“三趟快车”,到确保供港物资、水电安全无虞;从力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战胜“国际金融大鳄”,到签订《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从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到全方位提升香港的国际竞争力……中央15年如一日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支持与关怀,是香港得以保持繁荣稳定的源泉。 全力保障香港生活生产物资供应 从半世纪前开通的“三趟快车”,到如今发展到广东、湖南、湖北、河南等8个主供口岸,内地多年来风雨无阻、源源不断地满足香港市民的生活物资需求,为他们安居乐业提供了最基本条件,保证了香港同胞“连年有余”。 “三趟快车”当年在中央亲切关怀和直接指挥下开通,50年来不管是雨雪冰冻还是严重涝灾,不管是春运紧张或是路桥故障,“三趟快车”从不中断,如同一根动脉将香港和内地紧紧联在一起。香港回归以来,“三趟快车”不仅依旧不舍昼夜,而且还由当初的每天3趟变成“N趟”。 据商务部不完全统计,50年来,内地共输往香港1亿多头猪和牛、10亿多只家禽,大量蔬菜、粮食、蛋品、水产品等,有力保障了香港市场日常供应,使香港居民直接受益。目前香港市场95%的活猪、100%的活牛、33%的活鸡、100%的河鲜产品、90%的蔬菜、70%以上的面粉都由内地供应。 海关总署也高度重视对香港农副产品和生活必需品的通关监管和服务,对有关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内地各相关海关在确保实际监管到位的前提下,积极为供港物资量身订制通关便利措施,确保供港农副产品和生活必需品安全、有序、快速通关。 “内地作为香港的大后方,我们一是保障供应数量充足,二是保证质量安全可靠,三是建立应急工作机制,通过上述措施确保香港农副产品的稳定供应。”商务部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来自内地的大量农副产品不仅充实了香港的市场供应,更通过严把质量关,树立了一张“放心牌”。 国家质检总局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内地检验检疫部门共备案供港蔬菜种植基地529个,57万余亩;供港冰鲜畜禽肉备案饲养场229家,供港食用禽蛋及蛋制品备案养殖场147家;供港备案水产养殖场1622家。 抓好源头管理、过程管理,加强与香港有关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共享信息技术……质检总局多项措施并举,为的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保证对港足量供应农副产品。 中央心系香港,时刻把香港市民的需求放在心上,所以在特殊商品管理方面也给予香港大量优惠政策。在总体上严格限制成品油、天然气等产品加工贸易的背景下,仍允许成品油和天然气以加工贸易方式供港,降低了香港的用油、用气成本。 2007年,内地实施禁止天然砂出口的管理措施,同年对粮食制粉出口实施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但考虑到香港的特殊情况,中央决定对香港“特事特办”,继续对港供应粮食及其制粉和天然砂。 据海关统计,2011年,内地供港小麦粉出口12.1万吨,比1998年增长34.4%,供港大米出口3万吨,比1998年增长1.7倍。截至2011年对港供应960多万吨河沙。未来4年,内地还将为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工程提供3395万吨海沙填料。 力挺香港经济繁荣发展 回归15年来,香港经济在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的非典和始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都遭受了重大冲击。危难时刻,中央都及时伸出援手,帮助香港“屹立不倒”。 1998年,甫回祖国怀抱的香港被蔓延亚洲的金融危机引爆了多年积存的经济泡沫,金融体系一时风雨飘摇。在中央政府的坚定支持下,特区政府毅然入市反击国际金融炒家。 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大战,最终击退国际炒家,香港金融市场化险为夷。香港舆论事后评论,在这段最困难的日子里,中央政府的援助之手一直没有放开过。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成为香港战胜金融危机的有力后盾。 2003年,就在香港经济陷入低迷之时,CEPA签署了。这一惠及香港经济的特殊“安排”,涵盖了贸易、金融、服务、旅游等领域,加速了资本、货物、人员等要素的自由流动,成为促进香港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催化剂。同年启动的内地游客赴港个人游,更直接促使内地赴港游客人数大增,带动了香港的人流兴旺、市道畅旺。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于经济高度外向的香港造成了重大冲击。中央为此推出包括金融合作、经济合作、基础设施等7个方面的共14项强有力措施,支持香港克服金融危机,继续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通过不断补充和完善,CEPA及其8个补充协议现在已经形成了对香港较为系统的开放体系。按世贸组织标准,内地与香港在货物贸易领域已全面实现自由化,在服务贸易领域内地逐步扩大开放,对香港开放领域达到47个,优惠措施累计301项,两地还在贸易投资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品牌合作等10个领域开展了合作。CEPA对香港的开放程度已远超内地现行的对外经贸政策,亦高于内地签署的其他自贸协议。 在货物贸易领域,据海关统计,截至2012年3月底,内地累计进口香港CEPA项下受惠货物49.6亿美元,关税优惠额28.4亿元人民币。在服务贸易领域,截至2012年4月底,香港工贸署共签发香港服务提供者证明书2516份。大多数企业已经按照CEPA优惠措施到内地开展经营活动。在金融领域,截至2012年2月底,香港共有135家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香港人民币存款总额达5661.57亿元。 2011年8月,李克强副总理在香港出席“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期间宣布,争取到“十二五”末期,通过CEPA,内地对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为CEPA的发展确定了目标。 在旅游方面,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自2003年7月至2012年4月底,内地赴港个人游旅客累计达8553.4万人次,占内地赴港旅客的53.7%。国家旅游局表示,在新的形势下,内地与香港旅游全方位、宽领域合作势在必行,两地旅游业大交流大发展正逢其时。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香港外部环境恶化,经济金融体系面临严峻挑战,中央政府及时出台多项措施支持香港。其中,在港发行人民币国债,是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一项重要措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09年至今,内地已累计在港发行人民币国债340亿元。 “财政部将不断完善和优化人民币国债发行机制,为香港投资者提供安全稳健的投资品种,同时支持人民币国债的市场基准作用,支持香港债券市场发展和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建设。”财政部负责人说。 共同开创香港美好未来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香港作为重要的窗口和桥头堡,在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0多年后,中国已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全球市场直接接轨。香港的独特优势是否不存?特殊作用会否被替代?类似的担忧在香港社会有相当的市场。 “进一步发挥香港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优势,发挥香港在内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香港的需要,也是国家的需要。”李克强副总理访问香港时的一席话,极大地鼓舞了港人的信心。 他还代表中央宣布了一系列中央支持香港进一步发展、深化内地与香港合作的新政策,这些新政策涉及金融、民生、旅游、教育、科技等方面共计36条,被香港的媒体称为“勾画香港发展蓝图”的“惠港36条”。 事实上,香港的未来早已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早在2006年初,中央政府就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到要加强内地与香港的合作,支持香港发展金融、航运、旅游、资讯等服务业,保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 2009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粤港澳合作确定为国家政策,从而在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粤港澳三地遭遇空前挑战的严峻时刻,为粤港澳合作开创了新的机遇。 2011年3月公布的国家“十二五”规划单辟“港澳专章”,进一步明晰了香港在国家经济战略中的重要角色。 在这份规划中,最受港人关注的内容包括: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增强金融中心的全球影响力;深化粤港澳合作,落实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透露,为做好香港参与国家“十二五”规划制定相关工作,发改委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了窗口联系机制,积极听取香港的发展诉求,并专门征求特区政府对涉及港澳内容的意见和建议,在修改中积极予以采纳。 近年来,在国家发改委的推动下,一系列连接粤港澳三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拉开了建设的序幕,为粤港澳三地政府提出的建设“优质生活圈”概念“搭桥铺路”,也为香港进一步在区域整合中发挥优势带来了新契机。 2006年,经国务院同意成立了以发改委为组长单位的港珠澳大桥专责小组,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粤港澳三方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12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16年建成通车。 发改委还积极推动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项目建设,目前内地广深段已开通。香港境内段里程约26公里,预计2015年建成。此外,具有机场联络线和西部过境双重功能的“深圳机场与香港机场轨道交通联络线”项目,已经进入研究论证阶段。 “十二五”规划中,有关“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的内容也正在得到落实。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说,2011年全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2.08万亿元,其中通过香港平台开展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约占总量的63.7%。 据介绍,目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已是香港人民币资金的主要来源。香港人民币市场日趋活跃,结构性理财产品、保险储蓄、人民币保险产品、人民币计价股票等金融产品相继推出。境内外机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规模和品种稳步扩大,市场反应积极。 “随着香港人民币市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以香港为中心的境外人民币市场格局逐步形成将有利于香港经济金融的发展,有利于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说。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曾明确指出:“香港未来10年至20年的发展,取决于香港在国家发展中所发挥的独特功能。”而香港舆论则称:“未来5年,香港迎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亦面临严峻挑战……而香港的幸运之处是有国家作坚实靠山,有中央政府不遗余力的支持。” 15年来,一系列支持香港与内地共同发展政策的背后,是中央政府对实践“一国两制”、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坚定决心。相信有中央的坚强支持,有特区政府的励精图治,有香港市民的自强不息,香港一定会续写新的华章,创造新的辉煌! 原文见 http://www.gov.cn/jrzg/2012-06/25/content_2169694.htm
个人分类: 经济|120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与新科院士善君之间的交往纪实
热度 21 lqs321 2012-6-24 20:03
我和善君之间算是忘年之交,因为我比他年长 16 岁。在善君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正式公布的第一时间,我通过电子邮件向他表示祝贺:“刚看到正式公布的中科院院士增选名单,祝贺您成功当选。 20 多年的付出终于有了一个好回报,同时也感谢你多年来对我科学研究的支持。我在 Magnetic structure of the continental lower crust 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点成果得益于我们之间 20 多年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的努力,真诚地向你表示感谢”。第二天我收到他的回复。如果从 1986 年算起,我们之间科学研究合作及交往已经 20 多个年头了,总想抽时间总结一下,感谢他对我的支持,同时回忆我们之间合作的一些美好情景,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同时想给年轻人提供一个正面人际交往的案例,供他们参考。 1 、合作起源 我的大学本科阶段( 1965-1970 )大部分时间是在十年文化大革命动乱中度过。尽管在 1965 年至 1966 年之间及文革期间的 1967 年复课阶段学习了部分课程,但总体感觉学习内容少且不系统。因此, 1970 年毕业留校任教以来,倍感基础薄弱。好在留在学校当老师,学习条件很好,只要肯学习、肯努力,应该能够弥补文革动乱给我大学学习带来的损失。在留校初期,我几乎完整地跟班(那时招的几届工农兵学员)听完我们专业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学科所有基础课程,并坚持自学英语(我的中学和大学都是学俄语)。 1976 年文革动乱结束,我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个重点大学专业课程教师,应当在科学研究和学术上有所成就(我父亲的箴言:靠本事吃饭)。这无论对于一个重点大学教师的学术声誉和地位,还是对于提高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质量都至关重要。因此,选择有意义的,起点较高的科学研究方向就变得非常紧要。况且,当时没有科研项目和经费,只能从事与地球物理学科相关文献调研,夯实基础,等待时机。作为文献调研成果, 1986 年我公开发表了 5 篇涉及 Rock magnetism 最新研究方向的综述论文。 在文献调研过程中,我查找到了 1987 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 IUGG (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physics and Geodesy) 会议信息。会议除了例行大会报告外,还安排了 20 个交叉学科专题,其中第 7 个专题名称为“大陆下地壳性质与过程”引起我的注意。我还到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拜访出席会议代表,索要会议详细资料,这时“大陆下地壳研究”字眼首次进入了我的脑海。这期间我正好参与系主任 ZGF 教授主持的地质矿产部科技攻关项目“ 秦巴地区地球物理场特征与地壳构造格架关系研究 ”中的一个小课题“岩石物理性质研究”,经费只有两千元(后来实际花费不到 1000 元)。 Z 主任告知我,你的课题经费太少,要利用学校地质系师生在秦巴地区研究采集的样品。这时地质系老师告诉我,该系地球化学教研室 ZBR 教授负责的地质矿产部重点项目“秦巴地区区域地球化学研究”项目采集了大量岩石样品,采样和分析工作是他的博士研究生善君负责(实际上是他博士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我直接与善君联系。几天后,我将来意告诉善君(我们第一次见面),他立即说“刘老师,没有问题,我们共采集了数千块样品,可以无偿供你使用”。几天后他和几位学生将几大箱各类地层岩石样品抬到我们系交我测量 Magnetic susceptibility(MS) 参数用,同时将岩石样品相关资料给我。我在完成所有样品的 MS 参数测量后,登记样品地层及岩性相关信息时,发现有 20 多个麻粒岩样品善君没有给我。我向善君询问时,他说那些样品是下地壳岩石样品,对你可能没用(他以为我只测量各类地层岩石的物性)。这时我突然想到 IUGG 会议第 7 个关于“大陆下地壳研究”交叉学科专题,并向善君做了有关解释。他很快将这些采自河南鲁山地区太古代太华群麻粒岩相样品交我作相关岩石物理测量与研究。由此,开辟了我和善君之间在“中国大陆下地壳综合研究”方向的合作。 2 、合作研究 当我们合作研究河南鲁山太华群代表的大陆下地壳岩石物理性质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刚 2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最初是于 1982 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后于 1986 年转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前期初步研究成果,我向善君提出,我们应该以“综合地质 - 地球物理 - 地球化学研究中国大陆下地壳性质”为题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考虑善君学历较高(此时他正在职攻读 ZBR 教授的 Regional Geochemistry 方向的 博士学位),而我只是一个“老五届”(指 1966-1970 年毕业的大学生)本科学历,故我建议由他作为项目申请人提出申请。然而,善君出于对我的尊重,提出并坚持由我申请。为此,我作为项目申请人,以“我国主要地区下地壳性质及过程综合研究”为题申请了 1988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当时项目组成员除了善君还有其他相关学科年轻人。当年我们以“大陆下地壳研究小组”为名还多次讨论申请基金项目的具体事宜。然而,当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获得批准。为此,我曾先后向 MXY 先生(我国岩石圈研究的代表性人物)和地学部 ZZF 副主任去信了解情况。 MXY 先生回信说:“ 庆生同志:来信已收阅,感谢!您说的很对,下地壳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是前沿,不知为何(项目)刷下来,,,。我现在把你的信转国家基金委地学部 ZZF (副)主任,你也可给他写信”。 ZZF 副主任回信告知已经将信转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学科组。然而,就在这时,我收到当时在国家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地质学组帮忙的 YZF 来信。信的主要内容是在充分肯定项目选题后,认为项目组成人员以年轻人为主(当时除了我,其他成员均为 30 岁以下,善君仅为 26 岁),她建议明年改成青年基金项目申请将有很大竞争力。看完她的信后,由于涉及改变项目申请人,我和善君都有点为难。因为我当时还不清楚改为善君申请“青年基金”我是否能作为成员参加项目研究。后来从我们系青年教师 YXJ 处了解到(他曾获得一个 5 千元青年基金预研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只需申请人为 35 岁下,其他成员可以超过此年龄。我立即找到善君商讨次年改他申报青年基金项目事宜,善君也表示,如果项目能够批准由我负责项目经费卡,我明确表示不必。 1989 年以善君为申请人,我请 MXY 院士(我曾到他家当面请教)和 ZBR 教授为推荐人,以“冀东及秦岭地区下地壳性质及过程的综合研究”为题目申报的青年基金项目如愿获得批准,经费为 3.5 万元。当然,时隔一年我以讲师身份,以“中国东部典型地区大陆岩石圈磁性下界面形成机理研究”为题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也获得批准,这是后话。我和善君及 XQD ,由西北大学地质系 ZDW 带路,曾于 1990 年一起前往河南登封 - 鲁山一带采集岩石样品,他们对我这个“年长者”照顾有加,非常感谢。这批样品的岩石物理性质研究成果 1992 年我为第一作者发表在 Tectonophysics 。一位华人地球物理学家对我说,当年在 Tectonophysics 发表岩石物理资料成果的国人还不多,我听了很是欣慰。善君学风严谨,记得有一次在讨论我撰写的一篇手稿(他为第二作者)时,原稿的前言中我有一句话“首次提出,,”,善君说:刘老师,我建议去掉首次的提法,是否首次还是留给同行们去评价,我立即赞成,并做了改正。这种严谨学风此后也一直体现在我对学生的指导过程中。 我和善君之间的合作科学研究始终以“纯粹的科学精神”为宗旨,毫无名利和私利思想,合作非常愉快。 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朋友之间夹杂了许多私利,有时学者之间也经常沉浸在酒桌上的杯盘狼藉之中,成为酒肉朋友。有的看似清高学者为了拿到项目在掌权者面前卑躬屈漆,毫无尊严。我真诚地希望,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我们的社会能够逐步返璞归真到那时较为纯真的状态。我一直坚持认为,对一个学者,挺直的腰板比金钱、名誉和地位重要。 在我的记忆里,我只有一次( 1992 年)在善君家吃过饭,那时他的师兄来访,善君请我作陪,而他从未在我家吃过饭,我们也几乎没有一起在外面酒桌上吃过饭。 这期间我们俩还 应邀参加了 1990 年 11 月 15-17 号在北京德胜门外“龙乡饭店”召开的“中国岩石圈研究与发展战略研讨会”,我作了题为: The magnetic petrology study of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大陆岩石圈的磁性岩石学研究)的专题报告。 大会为所有出席会议的 63 位代表提供食宿 ,其中包括院士 3 人,会后当选院士的有 13 人(包括善君)。我们合作研究成果持续到 2008 年发表 G 3 ( 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 )论文。我们合作发表学术论文 16 篇。我衷心祝善君健康、幸福、快乐。
12650 次阅读|42 个评论
[转载]让群众生活好起来——吴邦国在大别山老区调研纪实
whyhoo 2012-6-21 22:50
新华社合肥6月21日电(记者 张宗堂、代群)仲夏的大别山,山清水碧,生机勃发。 6月18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大别山革命老区调研。 大别山区横跨鄂豫皖三省,既是革命老区,也是贫困山区。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测算,仅安徽省大别山革命老区扶贫对象就有近200万人。去年,中央把大别山区列为全国11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作为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吴邦国非常关心大别山革命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他专程来到位于大别山区的安徽省六安市及所属金寨县、霍山县、裕安区调研,实地了解老区群众生产生活情况,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共商老区扶贫开发大计。吴邦国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永世不忘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要抓住全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机遇,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一条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近年来,安徽大别山区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茶叶、高山蔬菜、蚕茧、林果、中药材、竹制品等产业已初具规模。 安徽一笑堂茶业公司、圣农生物科技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带动山区农民种植茶叶和石斛,不少人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宏发工艺品公司、龙华集团和凯旋大麻纺织集团,依托当地藤、竹、麻等特色资源,生产工艺品、纺织品和家具,产品远销欧美市场,不仅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还让当地农民特别是林农受益。吴邦国先后来到这几家企业考察,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情况,鼓励他们更好地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实现企业、农民、地方共同受益。 吴邦国指出,大别山区发展特色农业优势独特、基础良好,要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特色农产品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知名品牌,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他强调,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是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抓手,要发展面向“三农”的农村金融机构和特色农业保险,推动农村金融网点、支付结算体系、社会信用体系全面覆盖,增加农村小额贷款投放,努力满足农民特别是扶贫对象生产、创业的资金需求。 抓好基础设施配套,着力发展特色旅游 大别山区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灿烂,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休闲旅游逐步成为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 调研期间,吴邦国先后参观了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和独山镇苏维埃城,向金寨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了花篮。他还前往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天堂寨景区考察,了解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周边交通情况。离天堂寨不远的燕子河大峡谷,附近村民人多地少,缺少致富途径,生活较为困难。吴邦国特意来到两户村民家慰问。他说,随着旅游业发展壮大,游客越来越多,大家经过培训从事旅游服务业,会带来不错的收入,生活也会逐步得到改善。 吴邦国强调,要把发展特色旅游作为脱贫致富的一条路子,丰富旅游产品,打造精品线路,让更多的老区群众吃上旅游饭。目前,大别山区周边交通条件大为改善,但腹地交通设施建设仍然滞后,成为制约发展特别是旅游业发展的瓶颈。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优先抓好对促进旅游业发展起关键作用的联络线建设,尽快实现鄂豫皖大别山区交通网联通。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增加农民就业机会 2011年,安徽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达到1900个,有力推动了安徽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吴邦国专门来到六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霍山县工业园区考察。他指出,做好承接产业转移这篇大文章,对加快大别山区乃至安徽经济发展、拓宽就业渠道意义重大。一要重点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以此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既有利于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投资成本,也有利于产业配套和生态环境保护。二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此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不牺牲生态的前提下,引进一批知名企业,重点发展轻工、纺织、农副产品加工、中药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效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三要切实办好各类职业培训学校,重点加强农村劳动力特别是扶贫对象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增强转移就业能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贫困群体受益 古碑镇司马村是金寨县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当地政府和群众不搞大拆大建,因地制宜整治村容村貌,大大改善了村民居住条件。吴邦国来到宋大塘居民组,看到村容整洁、设施完善、群众安居乐业,感到十分欣慰。 在村民宋云华家,吴邦国同他一家人聊起家常。收入来源有哪些,医疗保障怎么样,村里多少人外出打工,有没有技能培训……委员长问得十分具体。宋云华妻子说,家里收入主要靠养蚕、种茶和养猪,村里医疗保障实现了全覆盖,外出打工的村民大都能得到培训。吴邦国听了十分高兴,祝愿大家生活越来越幸福。 吴邦国强调,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更多新增财力投向民生领域,优先解决扶贫对象最紧迫的问题。经过各方努力,许多贫困村组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但仍有一些群众住在深山区和水库库区,生存条件差、脱贫难度大。要结合新农村、小城镇、工业园区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搬迁,尽力帮助搬迁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保障他们的长远生计。 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留住青山绿水 安徽大别山区拥有梅山、佛子岭等6座大型水库,还有9个自然保护区、10个森林公园和2个湿地公园,是华中和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在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吴邦国详细询问水位、水质情况,强调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继续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区建设,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禁止引入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确保大别山区青山绿水常在。他说,大别山区矿产资源丰富,钼矿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二位,开发矿产资源要立足长远、统筹规划、科学利用,坚决防止乱采滥挖,实现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有机结合。 调研期间,吴邦国对安徽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加快老区脱贫致富、科学发展步伐,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在资金投入、项目安排、对口帮扶等方面予以倾斜。希望安徽省及老区各级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新一轮扶贫攻坚的总体部署,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重点,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提升老区自身发展能力,让老区群众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调研期间,吴邦国还到安徽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看望了干部职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陪同调研。 原文见 http://www.gov.cn/ldhd/2012-06/21/content_2167128.htm
个人分类: 三农|96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江淮大地抒写新篇章——徐绍史部长安徽调研纪实
whyhoo 2012-6-11 22:26
6月的江淮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播撒着收获的希望。6月6日~8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一行来到安徽省深入矿山企业、施工现场和农户家中,实地考察调研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地质灾害防治、农村土地整治和节约集约用地等国土资源工作。    马鞍山:农村土地整治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美好乡村的重要举措   6日下午,徐绍史一下飞机,就冒着蒙蒙细雨,赶往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村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项目现场。该示范项目总面积为743.6公顷,总投资约1.13亿元,整治后将新增耕地25.62公顷。今年2月正式开工以来,已完成农田平整50亩,修建沟渠3000米,新建泵站4座,完成项目区713户的房屋丈量工作。   徐绍史详细询问了项目的实施模式和管理措施。他十分关心项目实施后节约建设用地指标和补充耕地指标情况及农田整治后规模化经营和农民生产生活安置情况。徐绍史说:“解决目前城乡建设用地矛盾,需要统筹推进农村土地整治,起到更大的综合效应。”   随后,徐绍史一行来到太白村村委会,了解该市“四模”创建活动开展情况(创建节约集约用地模范城市、国土资源执法模范县区、国土资源管理模范乡镇和耕地保护模范村),详细了解制止违法建设用地的工作机制。得知太白村每天都要进行违法建设用地巡查并记录在案时,徐绍史连连点头表示赞许。   考察过程中,徐绍史对马鞍山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予以了充分肯定。他说,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美好乡村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拓展土地利用空间。马鞍山市对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高度重视,结合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措施得力、进展有序,充分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不断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徐绍史指出,马鞍山市扎实开展“四模”创建活动,建立了完善的工作机制和考核体系,探索建立顺畅有序的土地管理体制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   徐绍史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围绕实施“双保工程”,破解两难局面,进一步强化节约集约用地、依法依规用地意识,不断创新举措、提高水平,努力构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格局。    芜湖:海螺集团——前进在矿产资源节约集约与综合利用道路上   离开马鞍山,徐绍史一行马不停蹄地赶往芜湖市,实地考察海螺集团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近年来,海螺集团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不仅实现了工业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还通过推广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城市垃圾处理技术,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步入海螺集团展厅,徐绍史一边听取海螺集团董事长郭文叁关于海螺集团发展历程的介绍,一边仔细观看展览。在集团发源地宁国水泥厂展板前,他指着展板上的照片问:“你们是1978年成立的?” 郭文叁回答:“是的,从宁国水泥厂起步后,集团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 在了解到公司从单一的山区工厂逐步成长为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后,徐绍史感慨地说:“30多年的发展不容易啊!” 在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展厅,听到讲解员介绍集团致力于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技术、郭文叁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时,徐绍史表示了赞赏。   在利用水泥窑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展板前,郭文叁介绍说:“相比传统的填埋、焚烧等垃圾处理方式,我们首创的这项垃圾处理专利技术,垃圾不用分拣,能防止垃圾恶臭扩散,可以完全降解二恶英。经德国权威部门检测后,排放浓度大大低于欧洲发达国家规定的控制标准。如果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能很好地解决垃圾填埋占用土地和一般焚烧产生二恶英污染的问题。”徐绍史仔细察看展板内容后问道:“一般垃圾都能处理吗?处理能力怎么样?”郭文叁回答:“一条5000吨水泥生产线配套建设的垃圾处理项目,能解决芜湖市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我们在铜陵建成的处理项目还处在‘吃不饱’的状态。”当走到集团综合利用工业废弃物和环境保护介绍展板前,徐绍史部长驻足许久。在仔细看完介绍内容后,他满意地说:“你们充分利用废弃物,物料采取全封闭式输送,很好。”   临别前,徐绍史称赞海螺集团是典型的“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吃干榨尽’、坚持生态环保”的企业,其创业历程令人感动,出色业绩令人骄傲。人们常说,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海螺集团既有专利,也有标准,已经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抢占了竞争制高点,其做法和经验都值得其他企业认真学习。徐绍史指出,政府部门要一如既往地创造良好环境,帮助企业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坚持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继续做大做强。    铜陵: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地质服务   7日上午,徐绍史一行到铜陵市调研地质找矿和地质灾害治理情况。   在铜陵,徐绍史一行先后实地来到铜陵县舒家店铜矿深部及其外围铜矿普查项目点、舒家店区域3000米科学钻探项目点、天门镇新民村地质灾害搬迁避让治理项目点、狮子山区朝山村岩溶塌陷点和省地矿局321地质队,详细听取各项目点相关情况汇报,并走进农户家中,了解地质灾害搬迁避让情况。徐绍史还看望了部分321地质队老地质工作者,感谢他们为地质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   调研中,徐绍史指出,地质灾害防治非常重要,铜陵是多山多丘陵地区,要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兼顾各方利益,加大矿权整合力度,积极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   在321地质队会议室,徐绍史对该队全体干部职工表示问候,并对321地质队成立60周年表示祝贺。徐绍史说,321地质队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队伍,对铜陵、安徽乃至全国都作出过重大贡献。这些成绩取得既得益于321地质队上下共同努力奋斗,也得益于安徽省委、省政府和铜陵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徐绍史指出,地质工作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徐绍史要求,当前地质找矿外部环境很好,321地质队要珍惜大好形势,积极主动投入到找矿工作的主战场;要继续拓宽服务领域,积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地质环境角度为政府决策做好服务;要深入改革加快发展,坚定不移地走探采一体化之路,提高自身竞争力,取得更大发展成就。    合肥、滁州:看万亩生态农业区为农民带来实惠,听村民在新居中话生活   变迁,鼓励国土资源人“双保”行动中再立新功。   离开铜陵,徐绍史一行驱车赶往合肥市,考察土地整治和节约集约用地情况。沿着绿树成荫的道路,徐绍史一行来到包河区大圩土地整理项目现场。包河区大圩土地整理项目是国家投资的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规模1810.84公顷,项目新增耕地面积1200多亩,主体工程已于2010年12月竣工。   徐绍史认真听取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关心项目的效益以及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包河区负责人汇报说,项目区建成了万亩生态农业区、无公害蔬菜设施栽培区、优质葡萄瓜果采摘体验区等功能区……徐绍史边听边同身边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和探讨。   离开大圩后,徐绍史来到合肥市国土资源局,亲切慰问那里的工作人员。他说,当前经济发展任务非常繁重,一线工作人员非常辛苦,工作也很有成效。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上半年,整个经济形势总体上不错,但是经济下行的压力也很大。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当前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国土资源系统一定要落实好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工作。   徐绍史强调,保障发展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要坚持搞好保障发展、保护资源“双保工程”2012年行动;行政区划调整之后,合肥找矿的前景非常好,要搞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要认清形势和任务,认真做好防灾工作;除了调整增量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探索创新,加快新制度的供给,搞活国土资源工作;国土资源部门管理着土地和矿产两种稀缺资源,岗位特殊,要坚持抓党风廉政建设,搞好队伍建设。   聆听着徐绍史激励的话语,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合肥局,徐绍史还考察了信息中心。在听取“数字合肥”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程汇报时,他通过传输系统问候一线执法人员。   8日上午,徐部长不顾连日辛劳,又顶着烈日前往滁州市全椒县考察。他先后深入襄河镇河东新村、六镇镇草庵村基本农田保护区、六镇镇白酒村土地整理项目区以及全椒县国土局襄河所,其间,对该县基本农田保护、土地整治项开展情况等仔细调查了解;走进农户家中与农民话家常,详细询问了农民搬入新居前后的生产生活状况;深入全椒县襄河国土资源所,了解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流程等情况。   徐绍史充分肯定了全椒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他强调,要努力降低土地违法案件比例,强化节约集约用地意识,要努力打破两难局面,构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格局。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副省长倪发科分别参加调研。 原文见 http://www.mlr.gov.cn/xwdt/jrxw/201206/t20120611_1108381.htm
个人分类: 能源|13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纪实
whyhoo 2012-6-2 22:03
科学的理论,指引着中华民族在伟大的复兴之路上阔步前进。   坚定的信仰,引领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于2004年作出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有关部门和广大理论工作者共同努力,社会各界各方面大力支持,在21世纪的中国展开了一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生动实践。   8年的实践昭示:这是一项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基础工程和战略工程,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理论创新工程和灵魂锻铸工程。   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东方大国高高飘扬!     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党中央科学决策、坚强领导,奋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1921年7月那个闷热的季节,一群平均年龄不足28岁的青年在上海法租界石库门里秘密集会。人们很难想象,那颗从遥远的欧洲传来的火种——马克思主义,会燃烧成光耀中华的绚丽日出,最终改变20世纪中国的走向,改写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90多年旗帜高扬,90多年与时俱进。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度重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着中国不断走向独立解放、繁荣富强。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新矛盾、新问题,中国的改革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任务、新情况、新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可动摇的原则。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也是事业前进、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强调,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就必须进一步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从此翻开新的篇章。   高度重视、精心谋划、矢力推动、稳步实施,工程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上追求真理的人们的注目下扎实推进——   2004年1月,中央发出《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意见》。   2004年4月27日,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并对工程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2004年以来的历次中央全会,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提出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多次听取工程工作汇报,中央多次召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进行研究和部署。   200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研究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   2005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与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进行集体学习。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   2008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听取工程工作进展的汇报,并对下一步的工程工作作出部署。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重点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2012年3月,中央领导同志对工程教材推广使用情况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工程教材在高校的统一使用。   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推动着工程一步步向着既定目标不断迈进。    全力以赴,攻坚克难   ——各地各部门和广大理论工作者团结协作、满腔热忱,积极投身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从工程实施一开始,中央就明确要求,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作为研究重点,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中,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形成充分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形成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骨干队伍。   使命光荣而重大,任务艰巨而繁重。   工程在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中央宣传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中央党校、教育部、中国社科院、中央编译局等作为主要参与单位承担各项任务,一批思想理论界的领导同志和资深专家组成工程咨询委员会。同时,专门设立了工程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国家社科基金也对工程给予重点资助,工程项目列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工程各主要参与单位认真负责,精心组织,抽调精兵强将,联合攻关,为工程实施提供有力支持,保证了工程工作的顺利进行。   工程咨询委员会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教材编写和课题研究的重大问题上严格把关。8年来召开了88次集中审议会,进行了60多次书面审议,每位咨询委员审阅书稿近4000万字,共提出意见10余万条。   课题组专家学者克服各种困难,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工程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尤其是课题组首席专家,作为学术带头人,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团队作用,顺利完成了课题研究和教材编写任务。   各地区各部门齐心协力,大力支持,为工程开展国情调研、专题考察、研讨交流、资料收集等提供了大量帮助,创造了有利条件,使专家学者全身心地投入工程。社科理论界特别是高校一线教师,对工程的进展十分关注,积极参与工程成果的审看、修改等各项具体工作。   8年多的时间,3000多个难忘的日日夜夜,从中央到地方,从理论界到社会各界,从课题组专家到高校师生,都十分关心工程、大力支持工程、积极参与工程——   工程的进展和成果,也受到世界上其他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关注马克思主义研究、关注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人士的关心和重视——   “工程是一个大平台,全国理论界在这个平台上密切配合、联合攻关;工程是一个大舞台,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在这个舞台上施展才华、贡献智慧。”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徐光春发出这样的感慨。   投入、敬业、奉献,把个人选择与党和国家的需要紧紧相连,把学术追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事业紧紧相连——这,就是所有工程参与者携手同心、攻坚克难的动力之源。   咨询委员江流,90岁高龄,年迈体弱,行动不便,戴着助听器,仍坚持参加工程所有的审议会。   咨询委员龚育之、苏星,为工程倾注了大量心血,去世前不久,仍然在病床上审读工程教材书稿。   咨询委员邢贲思、汝信,对所审议的每一项成果字斟句酌,经常查阅文献到深夜。邢贲思还作为第一首席专家主持编写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工程专家周亮勋突发脑溢血,醒来后仍惦记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专题文集》的编译工作,老伴时常“抱怨”他,“脑子里只有工作”。   83岁高龄的工程首席专家许崇德,腿脚不便,仍带领《宪法学》课题组,在宾馆一住就是两个多月,对教材进行反复修改。   84岁高龄的工程首席专家徐大同,为完成《西方政治思想史》教材编写任务,与课题组集中统稿时,还带着年迈的老伴,一边照顾她一边工作。   两位年逾八旬的北京大学和中央党校教授,并非课题组成员,但当教材统稿需要时,不讲条件、完全义务地为课题组审稿、改稿,连续工作4个月。   一大批中青年工程专家,传承了老一辈专家学者的优良作风,在科研、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克服困难,为编好工程教材,经常工作到深夜。   像他们一样默默付出、辛勤耕耘的学者还有很多,有的身患绝症,还坚持完成工作;有的亲人故去,料理完后事,马上返回工作岗位;有的带病工作,任劳任怨;有的节假日放弃与家人团聚,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长期加班加点……   坚定的理想信念,执着的学术追求,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他们身上映射出的,是工程参与者的集体精神写照。   我们无法忘记,为了编写出工程精品教材,多少个夜晚灯火通明,甚至通宵达旦,每一本教材几十次的统稿会,数十易其稿;有的专家为了把自己负责的部分改得更好,将自己数月、整年的心血推倒重来,“我们是一个字一个字抠出来的,不知道查了多少资料,熬了多少日夜。有时候为了一句话,改了10多次都不满意。”   我们无法忘记,为了深入到火热实践中汲取营养,一批批专家学者走进工厂、农村、社区、军营,率先发展的东部、正在崛起的中部、奋起直追的西部……到处都能看到工程专家开展调研的忙碌身影。   我们更无法忘记,有这样一群人,年高的有90多岁,年轻的30多岁,怀着坚定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攻城不怕坚,攻关不畏难,勇挑重担,精益求精,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工程宏大的事业当中。   2012年1月15日,在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代表党中央,充分肯定了工程8年来取得的重大进展,并向广大专家学者表示崇高敬意。    成效显著,成果丰硕   ——工程工作扎实推进、不断深入,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进展   2009年12月25日,北京。寒风凛冽,滴水成冰。人民大会堂东大厅里,暖意融融,气氛热烈。中央领导同志同200多位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共同庆贺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正式出版发行。两部文集的编译出版,是工程硕果累累的一个缩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拓展。推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拍摄《复兴之路》、《伟大的历程》、《旗帜》等电视理论专题片,召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研讨会数十次,在中央报刊发表理论文章4000多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更加深入人心。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基本观点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专题文集》发行量已突破3万套;推出《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和《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学习导读》;集中200多位专家,设立18个子课题,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进行研究,为人们学习经典著作提供了权威的基础文本和重要辅助材料。   ——重大问题的研究和思想引导不断深入。确立一大批专门课题,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和对策建议。《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通俗理论读物受到普遍欢迎,去年发行量突破400万册,已经成为一个标志性品牌;推出《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等一批重要理论读物;针对鼓吹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否定改革等错误思潮,组织发表重点理论文章,辨明理论是非、澄清模糊认识,很好地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基本建立。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设为一级学科,下设6个二级学科。目前,全国一级学科博士点37个、硕士点13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近600个;中央党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一大批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地位,扭转了马克思主义学科一度弱化的倾向,为马克思主义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重要保障。   ——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初步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科学社会主义概论》、《政治学概论》、《社会学概论》、《文学理论》、《新闻学概论》、《宪法学》、《西方经济学》、《西方哲学史》等30多种工程重点教材相继出版,其他100多种教材编写工作扎实推进,一个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实践、充分反映各学科领域最新进展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打开新局面。高校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陆续推出,并在全国高校统一使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社会科学方法论》、《自然辩证法》均已出版,正在各高校推广使用。这些措施扭转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度弱化的状况,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满意程度显著提高。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人才辈出。成立160多个课题组,直接参与工程的专家学者3000多人,间接参与的达数万人;由中央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达46期,培训5000多人,各地培训7万多人;从2007年起,由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举办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已连续举办32期,培训了3000多人;组织1500多人次开展国情调研,组织100多人次出国考察,邀请几十个国家200多位知名学者来华交流。工程已经成为凝聚和造就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重要平台。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其成功的实践、丰硕的成果展示了巨大成效,不愧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工程、生命工程、基础工程!   思想闪烁光辉,理论彰显魅力。   8年回首,我们心情激荡。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在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下,中国这艘巨轮一定会云帆直挂、破浪乘风! 原文见 http://www.qstheory.cn/zywz/201206/t20120602_161920.htm
个人分类: 政治|11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江苏省军区推进新时期军队人员住房保障社会化改革纪实
whyhoo 2012-5-21 11:03
5月初,“全军后勤保障社会化试点单位”江苏省军区传出喜讯:经过连续7年推行住房保障货币化、商品化、社会化改革的探索,江苏省各级地方政府先后为驻苏部队在职、退休、复转人员提供各类住房1764套、建筑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补助经费600余万元,总价值超过10亿元! 近年来,江苏省军区积极协调地方政府,把解决部队住房难问题作为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有力抓手,采取多种措施支持驻军部队住房保障改革,推动国防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走上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 多措并举突破住房保障瓶颈 某研究所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无锡。走进研究所干部住宅小区“神州家园”时,只见一座座花园式楼房各具风采,随行采访的无锡市双拥办主任王印廷介绍说:“研究所技术干部多,住房保障需求量大。”2005年,为奖励这个研究所在科研领域的突出贡献,无锡市政府在太湖之滨,为研究所划拨了90亩地用于干部住房建设,如今这块土地经济价值已经翻了一番。 依托驻地双拥政策解决军队人员住房问题,仅仅是江苏省军区因地制宜千方百计探索解决军队人员住房问题的一个缩影。 “定销商品房政策”是苏州市解决官兵住房问题的一个创举:近年来苏州军分区和驻地政府达成协议,把军人住房纳入了地方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范畴。2007年苏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驻苏部队军队人员购买定销商品房的通知》,规定:每年按照市政府向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保障住房的价格出售给驻地军队人员,政府给予开发商一定财政补助。 省军区后勤部部长孙进告诉记者:“住房保障社会化不是‘单一模式’,省内驻军兵种齐全,隶属关系复杂,住房需求量大。各个地市,各个部队面临的土地、资金等困难不同,推行房改需要更新观念着眼部队和驻地自身的特点‘多条腿走路’。” 如今“住房惠军政策”在江苏大地遍地开花:在南通,现役干部购买商品房,可以享受按照职级标准每平方米460元的补贴;盐城,市政府将转业干部纳入“特殊群体供应政策性保障住房”享受人员范围,解决政策性保障住房200余套。 实现统筹兼顾解决官兵“后院”难题 过去,南京军区联勤某分部驻扎在繁华市区,营区内坐落着两处不可移动文物。2007年,驻地市政府另划拨土地近70亩与营区中两处文化名胜置换,互利统筹的双赢举措既满足地方开发文化资源的需要,也解决了部队住房建设用地缺乏的难题。 省军区后勤部基建营房处处长张文学告诉记者:“推进军队人员住房保障社会化不仅政策性强,而且牵涉到地方政府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等多个业务部门,各军分区推进军人住房保障社会化过程中,做到军地资源统筹兼顾,军地发展互利共赢。实现了军队住房和地方城市建设‘三个统一’:‘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过去,无锡军分区、市武警支队、市消防支队等三家单位的营区里都有少量土地,但因面积小都不具备建房条件。去年市政府主持协调,在将三块零散土地整体置换的基础上,建设91套地方经济适用住房,使三家单位营以上干部住房全部得到解决,受到部队广大干部、职工欢迎。 如今这个省军区按照“稳步推进、分批解决、完善机制、军地共赢”的工作目标,形成“部队提需求,政府来主导,社会齐参与”的住房保障新模式。 住房保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在苏州市土地储备中心,一张张军人住房保障规划设计图,一个个军人保障住房信息数据库,一份份军人住房需求申请表……使记者感到这里仿佛是驻苏部队的“编外后勤部”。中心综合管理处顾才法处长告诉记者:“推行‘定销商品房’政策后,政府划拨土地,部队提供需要,企业定向建设,军地联审资格,个人优惠购买的军队人员住房保障社会化模式,在这个城市已经成熟。” 刘忠林转业安置到苏州市发改委前,担任空军驻地方某机械厂的军代表,2009年他顺利拿到了苏州汇萃花园小区一套宽敞带阁楼商品房的钥匙。如今他和许多战友搭上了地方城市建设发展的“顺风车”,通过军分区和地方房管局等部门共同审查购房资格、编报购房计划、协商房屋定价和交付时限,实现了安家置业的梦想。 苏州地区地方房价涨幅较大,已超过部队官兵和职工的实际购房能力。然而,一张保障对象覆盖部队军官、文职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干部等各类人员,保障范围覆盖多军兵种的社会化住房保障网,如今已在苏州建立。 2005年,江苏省军区协调省政府11个厅局和省人民银行,以省政府办公厅和省军区后勤部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驻苏部队军队人员住房供应社会化的通知》,随后各军分区纷纷建立起军队保障社会化军地联席办公等工作运行机制,成立了军队住房分配领导小组。其余各地市政府也陆续出台相关保障军人住房的“红头文件”。 去年,这个省双拥领导小组还把军队人员住房保障社会化工作纳入驻地政府“双拥模范城”考核指标,各军分区把军队人员住房保障社会化工作作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任职考核的重要内容,把支持军队住房保障社会化作为拥军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地方党委议事日程,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地方住房保障体系。去年,省军区确定的两个推行军人住房保障社会化工作“试点示范”城市,均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原文见 http://news.mod.gov.cn/headlines/2012-05/21/content_4369101.htm
个人分类: 国防|1832 次阅读|0 个评论
京城周年纪
zhaoyongke 2012-5-21 00:43
京城周年纪
倏忽间,入京已逾一年。 伴着乍暖还寒的初春,首次踏出校园,体验新的生活方式。 京城,和港城比起来还是有很多好处。譬如距离家更近了;再如能快捷地去中发。 港城,阳光总是充足的,沐浴其间,悠然自得。沙滩式的生活,休养放松最佳去处。 京城,要么沉闷地晴,要么暴虐地雨,鲜有风和日丽。它的逻辑就是,要么忍受,要么离开。 京城第一个春天没有太多印象。印象中只有复试,等待,繁忙的人来车往,地铁站和火车站。 说不上浪费,因为京城春天悄然而至绝尘而去,真正的难以捕捉。 京城的夏天领教过了,热得也是忘乎所以,加上我这爱出汗,更是惧怕这难熬的季节。 还好实习所在公司配备了空调,最热的那些日子竟然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只留下几天印象。 暴雨是常客,从来没有如此接近雷鸣闪电。忽一日,地铁居然因雨出故障。雨后并无清新,只是愈发沉闷。 秋的到来,是与京城美丽的邂逅。科院开学后,班级同学在一个秋日聚餐,只记得空气弥漫着秋的清香,醉人的秋意。心情也随之开阔起来。十月香山一游,红叶尚未全红,但山间遇雨,颇有诗意,尽兴而归。植物园金叶铺地,湖中荷叶凋尽,倍感秋凉。 京城之冬,稍冷,冬无雪不能谓之冬。雪不大,但恰到好处,不阻碍出行。与大学同学小聚,滑雪一日,有趣。 很快,京城第二个春天到了。首次注意到,细细看来,春天也有极其可爱之处。眼见绿叶新发,革除了冬的凋敝,崭露年轻的头角,勃勃地宣告着生命的存在。绿,随处都能摘到,忍不住轻轻闻这味道,的确,它就躲在那万绿丛中,不惊艳却沁人心脾。天也蓝的可爱,映衬这绿云扰扰,伴鸟语,随花香,安然的一个春天就这么突然到了面前,有些不敢相信,在这繁忙的城市,竟然也可以有如此安逸的一角。 一年太短暂,四季轮回,推着我们向前去。我们在京城这块土地上,有着如此丰富而沉重的脚步,是幸运。
27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挺直脊梁 强军富国——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自主创新纪实
whyhoo 2012-5-12 10:16
这是一家令国人自豪、让世界注目的央企——   56年来,他们创造了诸多“第一”:第一个实战应用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第一个机动发射的地地导弹武器系统、第一枚超音速飞航导弹、第一台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第一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在举世瞩目的多次国庆阅兵典礼上,他们研制生产的数十种型号导弹武器装备昂首阔步经过天安门广场,极大地扬了国威、壮了军威!   自2007年起,短短几年间,他们的经营业绩从央企排名第117位跃升至第13位。   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展大国雄风   威武雄壮的导弹方队、为北京奥运保驾护航的安保系统、为天宫和神八交会对接穿针引线的微波雷达……航天科工创造的业绩,堪称辉煌   “载着祖国的尊严,带着人民的意愿,威武之师,昂首阔步,走过天安门,走入世界的眼帘。我看到,崇山峻岭,高原边疆,辽阔的海域,无垠的空间,筑起了陆、海、空、天、电,一体的安全防线……”   这首《国庆阅兵盛典抒怀》的作者,就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党组书记许达哲。2009年10月1日,与祖国的航天事业同龄的他受邀参加国庆60周年大阅兵,当亲眼目睹自己参与研制的新型导弹武器装备列队威武雄壮地经过天安门广场的时候,他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以诗抒怀。   是的,怎能让人不激动呢?在这次举世瞩目的阅兵盛典上,航天科工参阅装备阵容强大,新型导弹装备和各类重型运载装备占到全部阅兵装备的1/4;在接受检阅的16种新型导弹武器装备中,有11种型号出自航天科工。其中,既有可以垂直发射、全方位拦截来袭目标的新型中高空中远程防空导弹,也有新型中远程地地导弹,还有用于精确打击纵深重要目标的新型陆基巡航导弹。一枚枚凝结着几代航天科工人智慧与汗水的神威之剑,为国家构筑起先进的国土防空体系和远程精确打击体系,让国人挺直了腰杆!   让航天科工人引以为豪的,还有他们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用一项项创新成果,为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信息安全、社会安全作出了无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航天科工旗下的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信息)研制的增值税发票防伪税控系统,每年为国家增加税收数千亿元,被党和国家领导人誉为防止偷漏税的“撒手锏”、“生命线”;   航天科工研制的奥运火炬,战胜了高寒低压、缺氧大风,于2008年5月8日在珠峰峰顶点燃,使奥运圣火首次照亮世界之巅,“奥运火,航天心”声名远播;   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航天科工设计、完成的海陆空立体化安保科技系统,为7个赛区的94个场馆保驾护航,实现了“零失误”的安保目标;   在历次载人航天工程任务特别是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中,航天科工大显身手:二院科研团队研制的微波雷达,在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相距217公里时就实现双向捕获,一根红线牵引,保障“太空之吻”完美无缺;四院技术人员研制的生理信号测试盒等医监医保系统产品和食品加热装置等环控生保系统产品等,为航天员量身定做了舒适的太空空调、医院、厨房;   在应对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特大灾害中,由航天科工研制的IDR卫星基站、应急通信车、紧急抢险车、防疫车、救护车等组成的天地一体化应急救援系统,打通了绝地孤岛的信息通道,挽救了无数垂危的生命……   一项项新奇特的技术,一件件高精尖的产品,让人目瞪口呆、叹为观止!   强创新之基   航天科工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点,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并不断创新理念、创新机制,极大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   航天科工的辉煌业绩是如何创造的?   “自主创新!”许达哲的回答掷地有声,“没有自主创新,就没有航天科工的过去,也不会有航天科工的今天和未来。”   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我国的导弹武器装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航天科工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主创新史。”1968年大学毕业就投身于中国导弹事业的三院杨宝奎总师,说起往事不胜感慨,“航天科工的自主创新,是逼出来的!”   航天科工的前身,是组建于1956年的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在导弹研制的关键时刻,苏联于1960年撤走了全部专家,使工作陷入困境。   “我们一定要搞出自己的‘争气弹’!” 在一无图纸参照、二无经验借鉴的情况下,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黄纬禄和他们的一批战友,战胜了无法想象的困难和挑战,掌握了系列核心技术,放飞了一枚枚中华神剑——   1960年11月,中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发射成功,实现了我国军事装备史上导弹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   1982年10月12日,中国第一型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巨浪一号”跃出水面,直飞蓝天!   56年的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构筑起整体水平国内领先、部分技术国际先进的防空导弹系统、飞航导弹系统、地地导弹系统等研制生产体系,守护着祖国的陆、海、空、天!   “大防务、大安全”的理念创新,催生了宽广的军民融合创新之路   新的历史时期,航天科工又承担起新的使命:军民融合,进入经济主战场,提升产业竞争力。   军民融合,航天科工的困难最大:船舶、卫星、飞机,都可兼顾军用民用,导弹如何民用?闻所未闻!   航天科工领导班子创造性地提出“大防务、大安全”理念:航天科工不仅要为传统的国土防务、国土安全服务,也要为经济安全、社会安全乃至文化安全尽力尽责;导弹虽然不能民用,导弹技术却可以为民造福!   思路一变天地宽。航天科工确立了“集成导弹技术、瞄准市场需求、服务科学发展”的思路,突出航天防务、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三大业务板块,二次创业、续写辉煌。   2011年8月,航天科工力挫群雄,成功中标中国首个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项目。该项目集成了物联网、云计算等IT领域多项前沿技术,航天科工此次中标,体现了业内专家对“航天安保”这一品牌的高度认可。圆满完成奥运安保任务后,航天科工又在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中大显身手,铸就了中国安保第一品牌。   近年来高层楼宇火灾事故不断,传统的防火技术鞭长莫及,消防部门干着急、没办法。航天科工研制的“高空灭火弹”,可准确命中目标、快速扑灭火灾!   “上世纪90年代,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偷逃骗税的犯罪行为异常猖獗,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经济安全。”航天信息董事长于滨告诉记者,航天科工自主研制出防伪税控系统,成为国家指定的唯一研制、生产和销售许可单位,有力推进了“三金工程”(金税、金盾、金卡)的实施。   在位于湖北孝感的四院万山公司,记者目睹了精巧灵活的“大力士”的风采:在司机的操控下,重型平板运输车的56个巨型轮胎一齐升降、转向,6米宽、20米长的车体随之平稳倾斜、原地转向,载重可达数百吨。“这种重型平板车是地道的‘航天造’!”副总设计师杨凯满脸自豪,“2004年以前,高端重型工程装备市场一直被国外公司垄断。我们研制出系列重型运输车,出口到韩、美、澳等10多个国家!”   航天科工副总经理曹建国告诉记者,从2007年起,集团公司的民品营业收入超过军品,形成了军民互动、协调发展的良性格局。   创新机制激发创造激情和创新活力,让想创新的有动力、不想创新的有压力   创新知易行难,如何让企业永葆创造的激情和创新的活力?   航天科工科技与质量部部长符志民告诉记者,近年来集团公司通过建立健全创新机制,使想创新的有动力、不想创新的有压力!   航天科工抓住绩效评价这个“牛鼻子”,把创新型企业建设、创新项目研发、创新能力建设纳入企业综合经营绩效考评体系,严格考核;完善激励机制,把所属企业自主投入的科技创新经费视为利润和效益,鼓励发明创造,对贡献突出的单位、集体和个人给予重奖;出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自主创新工作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各单位须按照不低于营业收入总额的3%的比例安排本年度自主创新经费预算,并纳入本单位全面预算管理。   机制作保障,创新增活力。“十一五”以来,航天科工科技投入逾500亿元,科技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年平均超过12%,远高于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6.74%的平均水平;发明专利逐年增加,千名研究开发人员拥有的授权发明专利量增长了39倍。   航天科工累计获得国家各类科学技术奖939项,其中2007年、2008年连续获得3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5项,是我国获国家科技特等奖、国防科技特等奖最多的单位。   固人才之本   航天科工始终抓住人才这个根本,用独具特色的育人之法、选人之规、用人之道,造就了一支朝气蓬勃、勇于奉献、善于攀登的创新队伍   谁挑起了航天科工事业的大梁?年轻人!目前航天科工35—45岁的青年科技人才已成为科研生产一线的中坚力量。   “航天科工不仅是高科技的摇篮,更是杰出人才成长的沃土。”曹建国说,“航天科工用独具特色的育人之法、选人之规、用人之道,造就了一支朝气蓬勃、勇于奉献、善于攀登的创新队伍。”   甘做人梯育人才,一棵大树背后长出一片茂密的树林   4月20日,航天科工的首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巩鹏技能大师工作室在三院33所正式挂牌。40岁出头的巩鹏激动地说:“如果没有秦景方师傅毫无保留的传帮带,就不会有我的今天!”   “师带徒”是航天科工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在三院档案馆里,完整地保存着一批总师、副总师当年亲手书写的设计报告,一张张附带说明的设计图纸,成为年轻人常用常新的知识宝库;二院二部把老一辈留下的纸质资料分类、归档,制成电子图书馆,新员工在计算机上一搜即得……   当过3个型号总师的杨宝奎最值得骄傲的事情,是教出了3个型号总师,培养了15位副总师、40多位主任设计师。   老一辈甘当人梯,新一代薪火相传:三院三部11室主任王长青创办了“研究生论坛”,导师与70后、80后们在这个平台上定期交流;四院江北公司的全国数控技术能手周大华,办起了辅助编程学习小组,利用每周三的晚上,亲自给车间的18名徒弟授课。   一个标准选人才,让有创新能力的年轻人脱颖而出   采访中,副总经理曹建国讲了一个小故事:集团公司破格提拔了一位70后。谈话时,这位70后第一句话就是:“感谢集团公司领导……”我打断他说:“这话说得不对,你要首先感谢你自己。是因为你自己工作勤奋、表现好,才被破格提拔的。”   “我们在选人上坚持一条原则:唯才是举。只要你有能力、有水平,不用打招呼、跑关系,也会被提拔到重要岗位上。”曹建国说。   航天科工在人才选拔上的另一大特色,是不搞论资排辈。无论是集团公司层面,还是下面的研究院所、公司企业,都是不拘一格选人才,给优秀的年轻人压担子、让位子。   四院院长刘石泉,当时年仅31岁就作为新一代航天型号产品设计方案的负责人“进京赶考”。结果,他提出的方案用极少的科研经费就实现了产品定型。   在航天科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双励”政策用人才,让想创新、能创新的人有面子、有奔头   在用人方面,航天科工一直采取“精神鼓励+物质激励”的“两励”政策,让想创新、能创新的人才有面子、得实惠。   精神鼓励,就是把各种荣誉向创新人才倾斜:在劳动模范、十佳青年、岗位能手等各种荣誉称号的评选中,集团公司优先考虑表现突出的创新人才;每年表彰“十大科技英才”、“十大技能高手”;以个人名义命名创新工作室和优秀班组。   物质激励,就是让做出贡献的创新人才得到适当的回报:建立不同形式的人才奖励基金,鼓励科技人员建功立业;激励发明创造,员工每创造1项发明专利奖励数千元;对于集团级、国家级创新团队,每年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用于成员培训、出国学习……   为改变“学而优则仕”、“技而优则仕”的局面,航天科工推出了“工艺大师”和“首席专家”:受聘这两项称号的人员,其福利待遇参照集团公司重点型号总设计师制定,部分人员在住房、薪金等各项待遇上已超过本单位的行政领导。   截至目前,集团公司的国防科技创新团队达到4支,集团级创新团队增加到35支;涌现出8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和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   塑文化之魂   航天科工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一核心价值观,履行“科技强军、创新报国”的企业使命,发扬“求实、创新、协同、奉献”的企业精神,为自主创新注入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在航天科工采访,记者总能感受到一种独特而又强烈的文化氛围。   航天科工的企业文化是什么?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一核心价值观,是由此催生的“科技强军、创新报国”的企业使命和“求实、创新、协同、奉献”的企业精神。   “航天科工的企业文化,是航天精神与公司实际、时代要求的有机结合。”副总经理方向明说,“这种深厚的企业文化,像一股无形的内在动力,推动着航天科工不断创造辉煌。”   默默奉献,航天科工人最独特的精神气质   无论是在航天科工的总部大楼,还是在其所属的研究院所、工厂企业,总能看到八个醒目的大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有人问:作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的企业,为什么还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作为核心价值观?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是航天科工的属性所决定的。”许达哲回答得很实在:研制国防武器装备、铸造国家安全基石,是航天科工作为军工企业的价值所在;作为中央直属的特大型企业,把企业做强做优就是国家利益。“当然,如果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个人利益发生矛盾,后者会自觉地、无条件地服从于前者。”   正是这种自觉追求,催生了航天科工特有的精神气质:默默奉献。   默默奉献,成为老同志“传帮带”的第一课。一个新分配到三院的年轻人找到杨宝奎:“我到这里来怎么发展啊?”杨宝奎告诉他:“个人只是大海当中的一滴水,太阳一暴晒,一下子就蒸发了。只有国家兴旺、企业发达,个人才会有发展的空间。”   默默奉献,在军品研制中屡见不鲜:大量新技术验证试验用的都是小飞机,剧烈的摇摆、颠簸让人呕吐不止,王长青和同事带着塑料袋,边吐边做试验;三院型号总设计师刘永才院士在一次现场排故中没来得及赶回驻地吃饭,加上长期积劳成疾,结果胃病复发、造成大出血,手术后胃被切除了2/3……   默默奉献,在军民融合中也是家常便饭。为了按期拿出合格的产品,许多人“白加黑”、“五加二”;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前的3个月,安保科技系统总设计师田培森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任务完成到医院一检查,已是肝癌晚期!   “这实在算不上什么事迹,我们的同事都是这样子干过来的。”田培森对记者说,“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求实、协同,航天科工人最可贵的文化品格   把“求实”摆在企业精神的第一位,曾有一番“是不是老套了”的争论。   对此,许达哲说:“关键不在是不是‘老套’,而在于是不是需要。搞武器装备,来不得一点花架子。一按电钮,成就是成,败就是败。”   仅从对产品质量近乎苛刻的要求上,就不难看出航天科工人的“实诚”劲儿。2000年12月,四院所属的红峰厂从“山楂树之恋”湖北远安小城迁到孝感,转年的5月7日,厂里的几个负责人在500多人前用大锤砸毁了两个次品。有人惋惜:这一砸好几万元,其实有些零件还可以用。当时的厂长文晓林回答:“质量就是生命,义无反顾地砸,就是要砸出改进质量的决心。”   航天科工的“协同”精神,同样颇具特色。   许多人向记者讲述已经去世的“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的“四共同”法则:有问题共同商量,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   其中最厉害之处,就是“有余量共同掌握”。黄纬禄这样解释:要注意大力协作,因为有大量的科技工作是由多数人或多个集体来完成的……协作中的每个成员一定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好上加好,但是向别人提要求时要实事求是,不要任意加码,把超指标的余地留给别人。   让广大员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使企业文化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在新的历史时期,怎么结合实际、让企业文化有持久的生命力?   许达哲给出的答案是: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我曾长期在一线工作,深知航天人内心的酸甜苦辣和肩负的巨大压力。因此,一方面一定要大力弘扬航天三大精神,默默奉献、艰苦奋斗,让大家有使命感、责任感;另一方面,要给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与市场接轨的待遇,给员工健康的身心、体面的生活。”   遵循这样的理念,航天科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求各级党组织从心底里关注员工、关心员工、关爱员工,想方设法保障身心健康、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健全了职工健康保障体系,提出要“一个不倒、人人健康”;为型号人员开辟绿色通道,组织医护人员到一线试验靶场巡诊。   针对企业职工出差多、野外试验多的特点,航天科工党组特别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向科研生产骨干人员发放“连心卡”、保障需求反馈单,帮助照顾家中的老幼病残。   “有了顺心的生活,才能更好地工作。”二院二部五室党支部书记刘大军深有感触地说,“一项心理测验表明,普通人的压力指数在500左右,航天人起码在800上下。但通过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建设,我们真的是做到了‘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望未来,任重而道远。采访结束时,总经理许达哲对记者说:“我们清醒地知道,我们的导弹武器装备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民品工业还需要做大做强。航天科工将一如既往、奋勇拼搏,向着‘打造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这个目标奋力前行;牢记强军富国的使命,切实履行对社会的承诺,‘放飞神剑,收获和平!’”   (本文章摘自5月8日《人民日报》) 原文见 http://www.sasac.gov.cn/n1180/n1271/n20515/n2697190/14463561.html
个人分类: 国防|144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8: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