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纪实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纪实

相关日志

《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四十二:德国学生的能源调查
蒋高明 2013-8-14 22:46
蒋高明 2008 年 11 月,一个德国博士生加入了我们的实验团队。于是,我们的研究团队迎来了第一个来自发达国家的博士生。这名学生名叫 Maria Lukas ,中文名字叫卢马瑞,后来学生们跟他熟了,就叫他马瑞。他说话彬彬有礼,与中国学生的随意不同的是,他经常讲起英语来用一些外交的口气,注重礼节那是必须的。他来自德国亚申大学,该大学以工科闻名,中国科学院的前任院长就是在这个学校获得博士学位。说起这个学生,还有一段故事呢。 认识马瑞是 2006 年的事情,当时我在浑善达克参加退化沙地生态治理工作,中央电视台记者林芝带一名外国人来找我,因为中央电视台曾多次报道我们在内蒙古的工作,就与他们熟悉了。原来,这名老外想在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从事生物能源方面的研究,在藏区已经完成了三个月的野外工作。在蒙区牧户的调查,遇到困难,因为他找不到熟悉的人,自己又不懂汉语,于是就通过他的朋友的朋友找到了我这里。那次认识马瑞以后,我们也就成了熟人, 2007 年 9 月,我组织了一次干旱区有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国际研讨会,资助会议的是著名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具体执行人是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主任托马斯·沙夫,他也是德国人,自然就为他们牵上了线,沙夫邀请马瑞也参加了那次国际会议。 在马瑞完成了藏区、蒙古民族地区能源利用之后,我建议他在中国的农区再增加一个调查点,这样才能够对中国农牧区生物能源利用现状有个全面的了解,以丰富他的博士论文内容。他征求德国的导师同意后,加入了我们在蒋家庄的生态农业实践,在传统生物质能源利用方面,我们添加了来自发达国家的力量。 马瑞做事十分认真,这符合他们德国人的特点。他设计了非常详细的调查表,内容包括人口、年龄、性别、教育、收入、秸秆利用、电能利用、液化气、沼气、养殖、作物类型、外出打工等等,这些表格里的大量信息,足以让他对山东农区农民能源利用现状有个较全面的了解。在弘毅生态农场附近,他坚持调查 3 个村,每个村进行 100 户入户调查。这样,光凭他个人力量是难以完成的,我就动员我的博士生、硕士生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的本科生帮他。调查围绕蒋家庄周围的村庄,以弘毅生态农场为大本营,向外辐射进行。 蒋家庄来了老外,每天拿着表格到农民家里去做客,这个消息让善良的村民们感到好奇,渐渐地,马瑞就与村民熟悉了,他用生硬的汉语与村民打交道,村民们则报以欢迎的微笑。有一次,蒋家庄村领导宴请德国学生以及弘毅生态农场的研究生,村民们很好客,与中外研究生们喝高兴了,村里的保管和马瑞竟然拼起酒来了。只见他们也不说话,一边比划一边喝,一人一杯酒,那气氛非常融洽。后来保管喝醉了,马瑞尽管也摇摇晃晃了,但头脑还清醒。那次宴会后,村子里就有“老外喝酒不会醉”的传言,于是善良的乡亲们就有了饭后谈笑的话题,还是关于老外的,他们也就更加快了调查的进度,村里的会计主动要了十几张表格也帮着入户去做调查了。 图 6-5 德国学生卢马瑞。 图 6-6 德国海德堡大学生在弘毅生态农场留言薄上留言。 马瑞在弘毅生态农场待了一个多月,后来又到过农场三四次,一是继续完成他的调查,二是来看看他的朋友,尤其是他的农民朋友们。 2010 年 11 月 1 日 ,弘毅生态农场一下子来自十几个德国人,他们是海德堡大学的参观团,以本科生为主 。他们是怀着对弘毅生态农场的生态循环实验的好奇和向往来参观的,有平邑县一名副县长带他们参观。海德堡大学怎么会知道我们的实验呢?这可能与卢马瑞在德国大使馆的宣传有关,那里有他的好朋友,德国人来中国,首先会去拜访德国驻华大使馆的。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3605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四十一:教授的黄粉虫
蒋高明 2013-8-13 23:50
蒋高明 就在我们开展让农业中的元素循环起来的实验时,一名昆虫教授和我们不期而遇了,他的学生后来也考入了本团队的研究生。这名教授就是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的副院长刘玉生,当时是山农大党委书记盖国强介绍我与他认识的。记得那是一次聚会,科技日报的记者来山东农大采访,盖书记知道我正在从事生态农业研究,就约我参加了欢迎宴会,从此认识了刘玉生教授。 刘 教授是山东莒南人,和我是临沂老乡,且都是 81 级的本科生,这样一聊话题自然就多了起来。我将我的想法告诉了他,希望能够在废弃物综合利用中寻求昆虫的帮助。刘教授担任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副院长、山东省虫业协会理事长,开设农业昆虫学、园艺昆虫学、经济昆虫资源学、环境生物学概论等课程,从事昆虫资源学研究。 “ 黄粉虫全身都是宝。”刘玉 升教授向我推荐了他的“第三大”资源昆虫 ( 人类已经大量应用的两大昆虫是蚕和蜜蜂 ) 。他说,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它的蛋白质含量高达 51% ,有 “ 动物蛋白王”之称 ,在国外已有 100 多年的养殖历史。对黄粉虫进行规模生产,可开发出虫体蛋白、虫油、甲壳素 / 壳聚糖、虫粪沙等系列产品。其中虫粪沙可用作肥料或生物饲料添加剂;鲜虫体可作特种养殖饲料;干虫体经过脱脂,可生成虫粉原料,还可做成 “ 黄粉虫罐头”;甲壳素/壳聚糖可应用于环保领域,用作环境污水处理剂的固化载体或重金属吸附剂。黄粉虫产业 还可开辟为新的能源资源。其含油量一般是 29% ,仅此一项,年产虫油几千万吨,转化为生物柴油后将部分缓解我国的能源紧张状况。 他说,人类在生存、进化过程中,将野生动物驯化为家禽和家畜,同样也能培育昆虫作为新的蛋白质资源。而且昆虫产业为腐食食物链的产业化开辟了新途径。他说,传统农业是资源浪费型的粗放农业,一年劳动的产物,一般只能直接利用 40%-50% ,其他腐屑甚至成为污染源。 我们从文献中进一步得知,黄粉虫,隶属鞘翅目拟步甲科粉甲属,是一种常见的仓储害虫。幼虫食性杂,耐粗饲,可取食麦麸、花生糠、树叶、树皮,甚至牛皮纸、滤纸等富含纤维素的材料,对生长环境质量要求低。黄粉虫也曾被用于处理农业废弃物以及有机生活垃圾,并逐渐形成了对恶劣生活环境的适应性。有人指出鹌鹑粪便经有益微生物厌氧发酵后饲养黄粉虫的方法切实可行,这为黄粉虫进一步发挥生物转化器作用打下了基础。 有了刘教授的极力推荐,我们决定在农场的生态循环链上增加黄粉虫养殖。为了降低养殖成本,我们开展了一个大胆的实验:用 60-80% 的牛粪作为黄粉虫的饲料,降低黄粉虫养殖的饲料成本。这个实验就由刘教授指导的本科生后来考入我们研究组的硕士研究生曾祥伟来做。小曾在查找文献时发现,为使畜禽粪便资源得到合理应用,许多学者都对畜禽粪便饲料化处理进行过尝试,如有人用鸡粪含量为 50% 的混合饲料喂猪,有人利用牛粪生物饲料饲喂番鸭,牛粪经有益微生物菌群发酵后用于蚯蚓养殖等,但牛粪是否可用来喂养黄粉虫,而求利用牛粪的比例那么大,是否可行我们心里也没有底。 能否利用黄粉虫耐粗饲特点对牛粪进行资源化利用?以及如何提高黄粉虫对牛粪饲料的适应性?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曾祥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牛粪同黄粉虫常规饲料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有益微生物菌群采用先有氧发酵后厌氧发酵的方式将混合饲料进行初步降解,缩短发酵时间,提高混合饲料的营养价值,探讨发酵饲料对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最终实现其经济价值。 于是,在弘毅生态农场内,教授又养起了黄粉虫,本来就对我们农场做法非常好奇的农民们又有了进一步观察我们的兴奋点了,他们时不常地跑到黄粉虫养殖室,向研究生曾祥伟打听,尤其那些养鸡户更上心。又有了活的食物,可以增加鸡的体质,减少疾病,还减少饲料成本,这样简单的账,农民算起来比我们还快。经过三年的实验,曾祥伟的实验也获得了成功,他发现,将牛粪同黄粉虫常规饲料按梯度比例混合后,各处理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粗蛋白含量有所上升。添加 60% 和 80% 牛粪饲料酸性洗涤纤维分别降低 17% 和 13% ,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降低 27% 和 21% ,粗蛋白含量分别增加 8.7% 和 8.6% ,饲料酸化明显,这样的饲料可作为黄粉虫养殖的添加饲料,这就大大减少了黄粉虫养殖成本。 图 6-4 弘毅生态农场黄粉虫养殖室。 应当指出的是,养殖黄粉虫,必须有下游的产业利用或收购这种原料才能发展,如养鸡或工厂回收后作为加工原料,我们增加的环节解决了利用牛粪等廉价饲料养殖问题,这个技术储备起来后,可随时为今后大规模开展养殖奠定基础。而对于急于想学这个技术的农民来讲,我们还是建议他们谨慎,避免盲目。目前许多人为了卖他们的黄粉虫种虫,忽悠农民来养殖,这样的事我们根本不去想。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7138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四十:热心人送来蚯蚓种
热度 1 蒋高明 2013-8-10 23:09
蒋高明 “ 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能上食尘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断为两截如何各自成活?没有眼睛靠啥来分辨昼夜?蚯蚓留给人类的疑问很多。查理 · 达尔文 (1809 ~ 1882) 晚年业余时间中最感兴趣的物种就是它,曾在自己的花园中潜心观察、研究蚯蚓钻过的地下孔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证明地球上大部分沃土的产生都是源自这个物种的不懈努力,他感叹道: “ 犁是人类最早最好的发明之一,但远在人类生存之前,我们脚下的这一片土地,土壤已被蚯蚓耕耘过,并将永远被它们耕耘下去。” 在元素循环方面,蚯蚓可谓是土壤里的大力士了。这个在地球上生存了 5.5 亿年之久的物种,可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为食,经常在地下钻洞,把土壤翻得疏松,使 水分 和 肥料 易于进入而提高土壤的 肥力 ,有利于植物的 生长 。除了对天然改良起作用外,蚯蚓本身也是宝,不仅可以入药,还可直接作为 家禽 饲料,是 鸡 、 鸭 喜好的 “ 肉类 ” 食物;蚯蚓还在淡水钓鱼中适应面广,是各种水域、 鱼类 、 气候 都较适宜的钓饵。 蚯蚓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 分解者 ,在农田里这个作用更大。耕地里有蚯蚓,庄稼或蔬菜都会长得比较好。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有害物质,耕地里蚯蚓数量越来越少了。一方面耕地里蚯蚓的数量减少,恢复土壤地力需要蚯蚓帮忙,另一方面,随着弘毅农场养牛数量逐渐增多,牛粪积累越来越多,牛粪中的大量营养还有没有再次升值的机会呢? 以养殖 100 头肉牛简单计算,每年就需要提供约 10 万元的秸秆饲料 ( 青贮玉米秸或者干花生糠 ) ,要达到育肥的效果,使秸秆转化为肉和肥料得以实现,尤其实现经济效益,同时还必须提供约 30 万元的精饲料,这些精饲料包括玉米面、麸皮、豆粕及矿物盐,百头牛每年要保证这 40 万元的饲料投入,每头牛才能够实现约 2000 元的净效益。牛吃下这些精饲料能否全部消化呢?显然是不可能的,据粗略估算,牛吸收的精料只有约三分之一,其余的三分之二存在于牛粪中。因此,向牛粪再次要效益,是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促进农业中的元素循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能够转化牛粪的,非蚯蚓莫属。 于是, 2008 年 7 月,我们决定在弘毅生态农场内养殖蚯蚓,一是转化元素,二是让牛粪升值,提取动物蛋白,延长生态链。为此,我专门安排研究生郭立月进行这个实验。但是,想法有了,到哪里购买优良的蚯蚓品种呢? 就在我们准备安排研究生论文做蚯蚓转化实验的时候,我们接到了山东枣庄王总的电话,声称他那里有很好的蚯蚓种,因为知道我们是做科学实验,他要免费提供给我们蚯蚓种,这个消息令我们非常高兴。 为了证实他的说法,我开车去了山东枣庄,在一个大院子里,有十几亩的蚯蚓处理场,那蚯蚓的力量很大,那些硬的结成块的污泥经过蚯蚓转化后,变成了松松的土壤。为了教会研究生郭立月培养蚯蚓,王总亲自带着他的蚯蚓种到弘毅生态农场,在他的具体指导下,我们建立了蚯蚓养殖池。养蚯蚓不需要喂饲料,大量牛粪就是它们的饲料,但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就是喝水多。有了蚯蚓行家的帮助,小郭的实验论文也能开始了。 图 6-2 为弘毅生态农场免费提供蚯蚓的王总。 三年实验下来,研究生郭立月得到了很好的科研成果。他发现牛粪经蚯蚓处理后,可显著增加大豆株高、分株数、干物质积累,促进植株生长,增加单株荚数、籽粒数、籽粒重,提高大豆产量。施入蚯蚓处理过的牛粪 45 t·hm-2 时产量最高、单株结荚数最多,比对照增加 75% ;施入蚯蚓处理过的牛粪 15 t·hm-2 时,粗蛋白含量、蛋脂总量最高,比对照增加 6% 。同样的效果也发生在玉米栽培上, 牛粪经蚯蚓处理后可增加株高,促进玉米地上部干物质和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增加穗行数、穗粒数、千粒重,提高产量,粗蛋白比对照增加 12.4% ,粗脂肪含量比对照增加 30.0% 。 经过实验发现,牛粪经蚯蚓处理后,可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尤其是 0-500px 增加最多,并且提高氮素利用率。 “ 堆沤牛粪 - 玉米 ” 模式与 “ 蚯蚓 - 牛粪 - 玉米 ” 模式经济效益分析,蚯蚓处理牛粪,虽然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水,但可以获得大量蚯蚓和优质有机肥,有机肥再施入到大田,该模式比牛粪仅仅堆沤后施入大田模式每公顷净收益可多 1.95 万元。 ​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4147 次阅读|1 个评论
《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三十九:元素循环一笔账
蒋高明 2013-8-9 23:16
蒋高明 我们建立的的生态农场,其核心思路是充分利用生态学原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能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添加剂和转基因技术,这就对生态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做到 “ 六不用 ” ,还要保证农业高产,那么,我们就必须充分利用农场内外的一切生态要素,尤其要让元素循环起来。 中国 18 亿亩农田里除了产出 5 亿吨粮食外,还产生约 7 亿吨的秸秆。这 7 亿吨秸秆其实就是巨大的 “ 粮食仓”、“肥料厂”和“能源库” 。根据我们的实测数据估算,我国 7 亿吨秸秆可换回 1 亿吨牛肉。 1 斤肉相当于 5 斤粮的热量,扣除养殖过程中的粮食和精料损耗,相当于增加了约 3 亿吨粮。有机质还田还能够养地并固碳,还可杜绝秸秆焚烧,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因此,秸秆综合利用其实是生态循环农业的突破口。 在我们开始实验前的 2006 年,蒋家庄只有一户农民养两头牛,现在有十六户养殖一百五六十头,每年产生 150—160 万斤牛粪。这些牛粪用来肥田,减少了化肥使用,最多的一户仅用了原来化肥的四分之一,产量还维持最高。我们帮农民建立了 130 座沼气池,改善了卫生条件。以前被农民废弃的玉米秸秆,现在每吨可直接卖出 70 元的现金,亩均可增收 70~100 元。 已故导师侯学煜曾提出大农业 ( 即农林牧副渔都是农业 ) 、大粮食 ( 即广义上的食物,人类一切可食的热量都算 “ 粮食” ) 观点,然而侯先生的观点很少在现实中被人应用。现在,我们建立起一条基本完整的生态循环链,验证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能不能提高,化肥农药污染能否控制,耕地能否维持高生产力不下降,并固定工业过程排放的碳。这些我们都基本搞清楚了,一些论文将陆续在国内外发表。还有重要的收获就是,经济效益方面,每 7 斤秸秆,配合 1 斤玉米面, 1 斤豆粕或棉籽粕,可获得 1 斤活牛重,折算下来,利用秸秆养殖一头肉牛每年的经济效益在 2000—3000 元左右 ( 不算劳动力成本 ) 。这里还没有考虑一头牛带来的牛粪和沼气替代液化气能源等经济收入。 为了让元素循环起来,在弘毅生态农场,我们建立了以下几条生态链和产业链: 生态循环链条 1 :秸秆 ( 玉米、小麦 )- 青贮饲料 - 牛 - 牛粪 - 沼气 - 农田。秸秆收获后,直接用打包机打包成 70 公斤 一包的 “ 面包草 ” 或青贮,保存了秸秆养分。采用秸秆养牛的农户,为了降低成本,直接将秸秆露天存放,粉碎后给牛吃。 生态循环链条 2 :庄稼 - 害虫 - 诱虫灯 - 母鸡 - 柴鸡蛋。农场摒弃农药,选择诱虫灯作为灭杀害虫的主要方法。夏季虫害集中的季节,一天晚上农场最多可以灭杀 10 斤的害虫。害虫经晒干、粉碎后加入蛋鸡饲料。 生态循环链条 3 :秸秆 - 牛 - 牛粪 - 蚯蚓、黄粉虫 - 散养柴鸡。利用牛粪养殖昆虫,充分利用牛粪中的养分。通过牛粪养殖蚯蚓、黄粉虫,农场每年可以节约鸡饲料 1-2 万元。养殖过蚯蚓的牛粪,里面有蚯蚓粪,施入农田有更好的改良土壤结构的作用。 生态循环链条 4 :农田 - 杂草 - 鹅(淡水鱼)。农田杂草控制是难题,恢复传统人工除草,但为了保证效益,除掉的杂草用于发展鹅、草鱼、蝗虫等食草动物。 我们的农场是研究型试验农场,科研团队是扎根在农村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科学家与农民密切结合,学习人民群众的智慧,在具体的实践探索中,不断有发明专利产品产生。在试验过程中,环境改善了,新能源开发了,生物多样性大大增加了,优质食品出现了。 图 6-1 弘毅生态农场生态链。 很多人对于我们放着大量的化肥、农药不使用而不理解,以为我们搞生态循环农业就是回到了原始社会,其实这是对我们的巨大误解。要从源头解决环境污染、耕地退化、食品安全隐患,要发展高附加值的有机农业,必须杜绝 “ 六大害 ” ,然而常规的种子、机械化、水利化以及信息化,我们欣然接受并且充分利用。 那么,告别了化肥,农场内的元素能循环起来吗?这必须要建立在严格的理论计算与实验方面,让数据说话。以植物生长发育必须的氮元素为例,在弘毅生态农场,我们就考虑了如下要素: 1) 大气中干湿沉降含氮量,在北方农田,干沉降中氮含量约为每公顷 1.2~1.5 公斤 纯氮 ;湿沉降量约为每公顷 11.4~19.1 公斤氮; 2 )土壤氮库含氮量,以土壤含氮量在 0.3~0.75 克 / 公斤之间,土壤容重 1.4 克 / 立方米 , 取土壤耕作层为 30 厘米估算; 3 )沼液含氮量,以一个 10 立方米 的沼气池年产沼渣 4 吨,沼液 6 吨,可供 1500 平方米 作物全年所需肥计算; 4) 杂草中的氮,我们不用化学灭杀,将杂草视为合成氮的机器,以总杂草的生物量为 130 公斤 / 公顷,杂草固定的氮量约 19.6 克 / 公斤计算, 5 )豆科植物的固氮量,依据紫穗槐每吨生物产量的年固氮量 4 ~ 5 公斤,铵每公顷生物产量 35 ~ 45 吨计算,其年固氮量每公顷约为 150 ~ 200 公斤计算,我们将利用田间地头的空地种植豆科植物,一是防虫,而是增加绿肥; 6 )籽粒带走的氮,小麦籽粒纯氮为 1.58-4.56% ; 玉米籽粒纯氮为 0.8-3.2% 计算; 7 )反硝化损失氮素,以农田化肥反硝化损失氮总量为 16 公斤 / 公顷 / 年计算; 8 )土壤渗漏损失的氮量,以不同有机肥处理下氮淋溶量 42.46 公斤 / 公顷 / 年计算。 9 )作物秸秆带走的氮量,按照玉米秸秆含氮量 1% ,小麦秸秆含氮量 0.7% 计算。 考虑上述九个环节,博士生甄珍对弘毅生态农场,全部采取有机肥的最低使用量为,全部种植小麦和玉米的土壤氮亏损量 36 公斤 / 亩,每亩需要施加含氮量 2.1% 的牛粪,有机肥约 1.7 吨。这是有机种植下的情景,如果有机肥量供应不足,可考虑硝酸钾矿石直接添加,其含氮量高达 13.8% ,含钾量 38.6% ,只是我们不经过工厂而已,这样全部过程就实现了有机循环。 ​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5438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三十八:杨树林变成生态林
热度 1 蒋高明 2013-8-8 23:05
蒋高明 养鸡伤心过后,我们还得继续实验。治理河水污染显然我们无能为力,地方领导、农民早已习惯了那里的河水脏和臭,以及漂浮着塑料袋 “ 尸体 ” 的场景,我们要用生态的办法减少污染,这个思路是坚定不移的。我们除了宣传农田 “ 六大害 ” 物质的危害,还带头不用 “ 六大害 ” ,我们要用有力的实践证明给农民以及当地官员们看,生态的办法除了能够保护环境,还能创造价值,关键是要恢复每一个环节上的生态平衡。 前面说过,中国北方乡村的森林基本消失,都是杨家将,而这些单一的杨树林对于鸟类和农田害虫的天敌几乎没有什么吸引力。现在,我们从农民手里租过来的这几亩杨树林,虽然已丧失了生态功能,但是我们要用生态的办法来进行治理,进行恢复,哪怕暂时没有什么经济效益。于是我们准备对杨树林进行改造, 2008 年底,我们卖掉了全部杨树,收回了部分投资。 2009 年清明节后,我们从青岛订购的本地树苗用两辆大卡车运到了蒋家庄农场内。国槐、黄金槐、枫杨、楸树、银杏、黑松、垂柳、旱柳、榆树、朴树、紫微、连翘、河柳、樱花、海棠、载满了“蒋家白宫”的第一、第二养殖场。还将蒋家庄的主要街道也绿化上了。尽管我们还不十分清楚这些树木对于地里的庄稼能够起到什么作用,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这就是多样性的本地森林对于鸟类等天敌更具吸引力。 图 5-11 刚栽植的第一年本地草本植物压制树苗,第一年几乎没有生长。 我们要设计自然群落,现在只买来了苗木,怎么搭配才自然呢?一把豆子解决了问题。原来,自然群落就是物种随机分布的,说随机分布也不是很严格,树种的分布还受到风力、物种活动影响,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自然界中的树木分配肯定不是像军人站队那样整齐划一的。那么,随机分布怎么设计呢?聪明的学生们开动了脑筋,在园林人员的启发下,我们找来半升黄豆,一块大纸板,还有红蓝铅笔,我们将豆子随机撒在纸上,待豆子静止后,就作为树木的位置。用这样简单的办法,我们设计好了图纸,在施工时,按照比例放大,就落在了土地上了。于是,从蒋家庄消失了 30 多年的本地森林群落就要被我们恢复起来了。 栽树那天是个雨天。蒋家庄的村民像过节一样,赶来看热闹。一下子看到那么多来自城市里的树木,都义务来帮我们卸车。研究生们自己来设计绿地,吴光磊、李勇、李彩虹、冯素飞、战丽杰、程珊珊、博文静等等纷纷参加了栽树劳动。我们要用这些以北方本地树为主的苗木来设计森林自然群落。 除了天然森林,我们还改造了一片人工湿地,目的是给野生动物天敌提供条件,另外方便农民取水。这片湿地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对我们的一些提法也渐渐接受了,但对于本地森林,他们还是不理解。毕竟他们看不到直接的好处,“十年树木”是要有个过程的,急于求成,只顾眼前利益是不行的。目前,中国的农民,官员甚至科学家在这方面都有同样的思维,这才是造成中国生态环境急剧退化的根本原因。 图 5-12 本地森林群落雏形已经形成了。 2012 年 7 月 8 日 ,当我带学生再次来到这片我们当年栽植的树木时,我们惊喜地发现我们期望的本地森林群落的雏形已经形成了。 2012 年上半年大旱,从 2011 年 10 月至 7 月初,没有下过一场有效雨,有些不耐旱的树木出现枯黄,如同火灾后的情景,而我们栽植的本地群落顽强地度过了干旱,按照多样化的森林开始发育了。起初设计时,我以为 5 年左右才能恢复本地森林群落, 10 年才能够郁闭,看来这个时间会被预想的要快。从 2009 年栽植,到 2012 年,仅经历了 3.5 个生长季,看现在的势头, 5 年就能够郁闭成森林了。在城市中,政府部分花大量的金钱搞大树进城,其实如果按照生态规律办事,即使在其 4 年的任期内,也是能够恢复森林的。可惜的是,至今尚没有一家单位认真开展有关的实验研究,急功近利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还白白耽误了树木生长的宝贵时间。 ​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5742 次阅读|2 个评论
纪实
jlxt33 2013-8-3 16:54
“飞燕”来,豪雨至。 火车开,人离去。 历史低温七月走, 或许骄阳八月到。
个人分类: 瞅瞅生活|2185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三十六:农民高玉养鸡大赚
蒋高明 2013-8-2 23:44
蒋高明 就在我们大力发展林下养鸡的时候,有一双眼睛不时地盯着我们的实验,这就是农民蒋高玉的妻子。 她是村里的一个女强人,早就琢磨怎么用现有的条件去多赚钱。高玉在外面开大车,自己还有一辆车,每年在外面开车也能赚个七八万,但就是太辛苦了,还有一定的危险。他媳妇要为他找一个更安全更自由更轻松的活儿,于是看上了在林下散养柴鸡这个项目。 眼睛会说话,嘴巴特别甜的高玉妻,不断地到我们的农场,不断地打听养鸡的细节,不断地盘算如何减少成本,减少死亡率,在我们实验基础上,她要大赚一把。开始的时候,还担心销路,希望我们帮他们找市场,当看到我们的散养柴鸡都是客户自己上门来拉走的,就不再担心销路了。 他们决定跟我们学林下养鸡后,在我们的第二养殖区西北角,也租了农民的 10 亩空闲林地,养殖了 3000 只鸡。鸡苗育雏他们不懂,就跑过来找我们的技术工人,我们都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技术,聪明的农民是不管什么技术保密不保密的,都是乡亲,人们之间都有着一种朴素的感情,只要有人要学,我们是毫无保留的教给他们。因为我们实验的目的就是让农民看到经济效益,就是验证我们的一些想法,如果很多人照着我们的做了,就能更好的验证我们的实验,这样的推广成本几乎没有。用同样的方式,我还带动了我另一个同学在我们农场的南面散养了 2000 只柴鸡,她原来是养肉鸡的,见柴鸡效果好,就跟着学了。后来,村支书家里在我们的北边另一个村子西卞桥租了 3 亩地,也搞起来林下养鸡。 后来,在我们遭遇大量死鸡并且大量赔钱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度过的呢?原来,养鸡是非常忌讳有人来参观的。我们建立的林下养鸡试验场,目的是推广技术,基本上是免费让农民学,不光是本地的农民,连外县外省的农民也慕名而来,又不好意思拒绝他们。再加上来参观报道的记者多,每次来人都有领导陪着,还有企业人士,全国各地的领导甚至外国友人,我们的林下养鸡场就几乎成了公共场所了,这样就很容易带来各种病菌,鸡被感染的风险非常大。那么,为什么高玉养鸡能够赚钱呢?而高玉和他的媳妇则非常聪明,平时根本不让人去参观,当他们刚发现我们的鸡出问题时就提前预防了,这样就避免了很多风险。 另外我们养鸡是雇人,要支付人工费,而他们则是亲自干,再加上家中的父母长期替他们照应,自然病死鸡很少。再有,他们有很多功夫,待鸡长大后不是一下子卖掉,而是经常赶集去零售,自然效益好。 除了自己养鸡,农民高玉已不满足自己是个养鸡户,而是牢牢抓住销售这个环节。自从我们的团队带领农民养鸡出名后,济南、青岛甚至北京的客户来联系,这些信息对于我们科研队伍不很重要,但对于高玉来讲就非常重要了,他及时收集客户信息,知道各地的柴鸡行情,再加上他以前开大车,去过不少地方。只要有大量采购柴鸡的,他就亲自开车送去,这样一来二往,就建立了很好的供求关系网。实际上,鸡贩子把我们的散养柴鸡都销到了城市或旅游区的饭馆,柴鸡们到了饭馆里就做起了职业模特,因为我们散养的柴鸡周期长,品相好,绝对是真的,可以帮着饭馆招揽要吃真柴鸡的顾客。至于饭馆是不是给顾客提供真的柴鸡,那就不知道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要想使林下散养柴鸡成功,必须让养鸡户、运输户、鸡贩子、餐馆都有钱赚,这个市场链正如生态学上的食物链一样,在哪个环节断了都不行,其中养鸡户是赚的最少的,这就是市场规律。 高玉的聪明之处就是他明白其中的道理,事业越做越大,后来还发动好多家来养,他提供鸡苗,饲料,然后回收再销售,在这些一买一卖中,他又赚了钱,柴鸡养殖户还对他感激不尽。目前,高玉也学会了上网,当上了现代农民,年收入十万左右,全家老少齐上阵,干得是不亦乐乎! 图 5-6 农民蒋高玉和他的儿子向我们展示他捕获的害虫。 虽然弘毅生态农场在林下养鸡方面没有赚到什么钱,甚至曾经赔得很惨。但我们带动了几户农民很成功的搞起了林下养鸡,现在,分布在平邑县内外的丰产林下,年规模养殖柴鸡达到 3 万只以上,这是我们所始料不及的,也是一个重要收获。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4555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三十五:林下养鸡全军覆灭
蒋高明 2013-8-2 00:59
蒋高明 有了第一次林下养鸡的成功,我们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设计多放养鸡的技术。山东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盖国强参观第一次林下养鸡时,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建议鸡的数量还可以增加,他说鸡是鸟类,可以在树上栖息,如果搭上木架子,完全可以多养殖。一些农民也赞成这样的说法,于是第一次卖鸡成功后,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养 4000 只林下鸡,赶在春节前后上市,再赚一笔。我们承包的杨树林是 8 亩, 8 亩地里能否承受 4000 只鸡,还没有经验可谈。 小鸡苗买进来后,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我们照常喂养,照常防疫,死亡率也在正常的范围内,可随着时间延长,问题就逐渐暴露出来了,而且问题不断暴露,让我头疼不已。 一是空间问题。在鸡苗时期,空间还是够用的,但随着鸡长大,开始感觉鸡的密度太大了,太小的鸡苗时,还不能放养,只有在小小的空间里养殖。技术负责人早就抱怨空间不够用,建议在鸡场再盖房子,或者到第一养殖区(牛场)给鸡分群,但牛棚是开放的,眼看气温低了,放鸡肯定不合适,另外担心牛和鸡的疫病交差传染。没有办法,只有接受他们的建议在鸡场再盖一排房子,将来分群用。于是又投资 3 万元,建了约 300 平方米 的简易房。施工时还差点出了人命。原来,我们请的建筑队以为盖鸡舍是个简单的活,上大梁时,下面没有搭柱子,直接搭在了空心砖做的墙上了,结果空心砖承受有问题,上了瓦后开始出现大梁两端外露,墙被撑开了,但工人们全然不知。就在他们下来休息喝水的时候,新建的瓦房轰然倒塌,幸亏人都下来了,否则非砸死人不可。为了解决林下养鸡空间不足问题,我们冒了这么大的威胁,要不是有“神力”相助,也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如果死了人,什么实验也得停下来。 二是饲料消耗问题。空间问题解决了,我们又面临了严重的饲料供应问题。因为我们不愿意到市场上买那些有很多添加剂的鸡饲料,只有自己买玉米和豆粕,随着鸡的长大,每天消费的饲料越来越大,到冬季 4000 多只鸡,每天消耗的粮食约 400 斤,每月光买饲料就需费用 1 万多元,且不断增长,我手头的经费感觉到吃紧了,那个时候我每月的工资还不到一万元呢?投入的费用能够像预算的那样,不但能够收回,还能够赚回 2 万元,那是多么理想的事。但随着投入饲料款的增多,再加上后面开始出现病鸡、死鸡的现象,我开始紧张了,怪不得老百姓说 “ 千贯万贯,带毛的不算呢” ,要是死亡率高,那就是白白扔钱啊。 三是疫病问题。由于第二次养的鸡多,加上是连茬养,最后暴露出鸡生病问题。痢疾、气喘等小病不断,必须经常对病鸡进行治理,治病一项又增大了成本,如果能够治好还行,最可气的是有些病鸡,药也吃了,病也治了,但最终还是死去。有一次,我担心当地的兽医水平不行,让一名工人用编织袋装了几十只死鸡到泰安,那里有山东省最好的禽病医生,因为山东农业大学就在那里,那个医院就是农大的退休教授开的。经过解剖后确定了死因,拿了一些好药,勉强可控制住了鸡生病。但我们还是非常担心死鸡问题。 四是鸡死亡问题。上面的担心还真的出现了,因为盖房子的时候就快进入冬季了,房子刚盖好,里面的水泥还没有干呢,但鸡就长到快 2 斤了。还没来得及分鸡群,鸡死亡问题开始出现了。由于密度大,鸡们经常扎堆打 “ 跺 ”( 即鸡压鸡 ) ,要是遇到停电 ( 鸡的胆子小,集约化养鸡需要灯光不断 ) ,鸡们就惊慌不止,满屋子乱飞挤成一堆,待第二天鸡出棚时,就发现不少死鸡。更有甚者,春节前后的农村是很热闹的,孩子们喜欢放鞭炮,或二踢脚,鞭炮的巨大响声也造成鸡 “ 打跺 ” ,别人痛快了,可我们又看到死鸡了。 空间小、耗粮多、疫病、死鸡,自从 2007 年发展第二批 4000 只鸡后,类似的急报就不断传来,鸡场的工人不断地向我要钱,有一段时间我都感觉资金非常紧张。在鸡约 3 斤左右的时候,鸡场里只剩不到 3000 只鸡了。最伤心的时候,真想打开院门,让它们跑出去,谁愿意要就谁要吧,就当前面投入的近 9 万元打了水漂。但气话归气话,我们还得努力卖鸡。由于错过了春节的好时节,加上密度大,鸡的毛色差、因互相啄毛,有些大鸡没有尾巴,按照柴鸡出售人家不要,而要按照肉鸡出售吧,斤两太小,且这样的鸡还有一定的野性,不好屠宰。于是,卖鸡成了困难事。后来我在县城工作的兄长联系了临沂一家屠宰场,以低于肉鸡的价格卖了出去。第二次养鸡,以净亏损 5 万元而告失败。 实际上, 2007 年的失败还不是最惨的,在最后几次密度调整中,有几次赚钱了,不料到了 2011 年春节爆发了更致命的禽流感,那茬鸡就是全军覆灭了。因为,我们不愿意销售死鸡,拒绝了上门来的死鸡贩子,自己雇人掩埋死鸡,那一次又损失了 5 万多元,其中处理死鸡就花了 1000 多元。如果我们卖死鸡,可以收入 1000 元,两者相加就少损失 2000 元。从这个简单的账来算,大部分养鸡户是不管什么环境危害和健康危害的,以损失最小化为目的,加上没人监管,前面说的死鸡走向餐桌就是必然的了。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8129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三十四:首战告捷
热度 1 蒋高明 2013-7-31 19:10
蒋高明 怎么解决养鸡场死鸡进入餐桌的难题,能否将动物们从牢笼里释放出来呢?速生林应当怎么改造?农民们为图省事,将庄稼地改造成了林地,按照经营农田的办法经营杨树林,要给杨树浇水、施肥、甚至打农药。按照发达国家的标准,这样的单一纯林根本不能叫森林,而是以乔木为主的 “ 大农田 ” 。由于森林种类变得单一,农田天敌鸟类的家被毁灭了。因此,要恢复农田的生态平衡,还必须从本地森林群落的恢复入手;要解决笼养鸡空间狭小问题,还必须为禽类寻找自由的空间。除了大草原外,丰产林下的空间就是理想之地。 我们这个工作思路从 2007 年春节就开始了。但是,要实现我们的想法,必须有土地,而问题是蒋家庄的集体的杨树林都承包到个人手中了。如果我们提出要恢复本地森林,村领导肯定不会感兴趣的,他们最关心的依然是像中国的各级政府关心的一样,要钱要项目。只要是项目,能够将来对村里有些带头作用,就是污染项目他们也愿意让出土地。这样,我们就只有以上农业项目的名义跟村领导争取土地支持,我们提出的项目是利用林下空间散养柴鸡,因为,柴鸡的销路很好,且有了土地后,可进一步将杨树纯林改造成本地森林。 利用林下空间散养柴鸡的思路获得了村领导的支持。他们从中间做工作,希望村里承包了集体的 8 亩杨树林转手让我们承包做项目,具体价钱由我们和承包林地的村民谈。主要承包人是本家的一个小兄弟,小时候带着他玩的,其余的是他的父亲还有几家亲戚。因为非常熟悉,提到钱是谁都不好意思要,但他们心中有数。他们刚从村里承包的土地,每亩 350 元 / 年,种植了约 600 棵杨树苗,只有三年多,如果我们转手承包,很显然,那些杨树就是一个很好的生意。他们竟然按照城里公家征用土地的标准,对树木的补偿提出每棵树苗要补偿 100 元 ( 树苗钱只有 1 元多 ) ,因为我们要进行试验,后来按照 5.8 万元成交由我们一次性付出。农民一下子就收益这么多的钱,他们就非常痛快地将土地承包合同转到我们的手中。 因为杨树还在成长,直接换成本地树经济损失太大,我们就按照对村里的承诺先发展林下养鸡。于是, 2007 年春节一过,我们养鸡场也开始动工了。 我从隔壁村里请来我的初中同学做林下养鸡的技术负责人,他曾经贩过鸡苗,了解鸡的习性,也会建鸡棚和土法火炕;另一位是村里原民兵连长,他早年参加过越战,是老党员,比较可靠。 开工那天,按照当地的乡俗,我们买来了红鞭炮,沿着院墙的一周放炮,希望带来财气,同时施工工地打起了彩旗,施工队伍就是从村里请来的,都是乡亲,村支书也来帮忙,自然非常热闹。 图 5-3 2007 年春节后修建弘毅生态农场育雏室 养殖场建起来了,我们从泰安买来了柴鸡苗,这些鸡苗是农民自己留种培育的,为本地品种,长成后的鸡重 3 斤左右,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第一批进来了 2200 只鸡苗,因为考虑到鸡的死亡率,我们计划到时候有 2000 多只能够进入市场,因此多买了 200 只。因为是第一次在平邑县进行杨树林下养鸡,我们也没有经验,也不敢进太多的鸡苗。这些宝贝一到农场,两个养鸡的工人就忙碌起来了,又是烧火,又是饮水,又是防疫,又是喂食,这样,我们的柴鸡苗一天天长大了,死亡率也不高。因为,外面的温度还低,它们的免疫力还没有发育完善,我们还不能让小鸡进入到外面的林下自由活动,需要长到约 1 斤左右才能放养。 图 5-4 育雏室里的鸡苗。 图 5-5 清早从鸡棚里往外飞的柴鸡。 眼看着天渐渐暖和了,鸡也逐渐长大了,杨树已经全部放开了叶片,林下的草也长高了。按照我们最初的设计,要让这些林下鸡进入大自然去活动了。 2007 年 “ 五一 ” 节后,饲养员开始试探着将柴鸡放养到林下去。一开始,适应了鸡棚内舒适温度的鸡们对外面的世界好像并不感兴趣,只是有个别的鸡出去试探,但很快又跑回去。以后试探的次数多了,鸡们发现了外面更新鲜的空气、水和天然的草本植物后,它们开始不愿意在暖棚里呆着了,而是一打开鸡棚,那些鸡们就兴奋地往外面飞了。 第一茬鸡养殖非常成功,到了六月份,就有蒙山上的一些餐馆开始打听外面的柴鸡价格了,在 2 斤左右的时候,就有人以 15 元 / 斤 ( 当时的价格,现在价格 20 元 / 斤 ) 买去尝鲜了,卖掉五六十只鸡后,我们也有些兴奋了,这批鸡肯定稳赚了。果然,到 8 月中旬,我们养的第一批林下柴鸡全部售完了,扣除土地承包和人工费,还赚了 8000 多元,农民们都眼红了,认为林下养鸡真是个好办法。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4287 次阅读|2 个评论
莫斯科—彼得堡火车行纪实(2013年6月25日)
黄安年 2013-7-31 08:56
莫斯科 — 彼得堡火车行纪实( 2013 年 6 月 25 日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3 年 7 月 31 日 发布 现在回想起 6 月 24 日深夜 到 6 月 25 日晨 莫斯科 — 彼得堡火车行,感到真像一场“避难”拉练之行。 24 日,莫斯科的气温异常地升高到 30 度以上,我们马不停蹄地在莫斯科紧张地参观游览了一整天 ( 红场、克里姆林宫、新圣女公墓、俄罗斯民族歌舞表演 ) , 14 点吃完中午饭, 22 : 30 才在一家“宾至如归”的地方吃晚饭,主要是补充热量和水份 , 谈不上饭菜是否可口,温饱是第一位的。据说在火车上水的供应得另外花卢布的,所以要尽可能补充水份。 23 : 40 我们的旅游大巴送我们抵达火车站附近,这是专门往返于莫斯科 — 彼得堡的火车站。我们下车后的路程并不顺利 , 由于火车站的候车室正在翻修,需要绕道走一段很长的路 , 过路红绿灯时似乎出了问题 , 整整好几分种不给绿灯信号,搞得大家心情很不爽 , 结果众人决定集体闯红灯 , 否则还不知等到什么时候才变绿。好不容易进了可谓乱七八糟的车站,可是根本没有歇脚的地方 , 毕竟安全至上,要让我们这个团队看清楚自己的人和防范不认识的人 , 所以人人警觉性陡然升高。因为这里不管持票还是无票可以随便进站甚至进月台,领队决定干脆直接进估计停靠开往彼得堡的站台,这时里面还是漆黑一团,好在有好几个中国团在一起 , 相互之间有个照应,我还真没有发现有外国团队乘坐这个时间的火车夜宿火车上。这是才 12 : 00 ,也就是 25 日零点,火车开车的时间是 0 : 50 。大概到了 0 : 30 光景列车进站,领队告诉我们的团除了 4 位在 12 车厢,其他全部集中在 11 车厢( 36 位包车厢),因为车厢过道很窄,需要依此由车厢高位处进入车厢,我们两人和来自武汉的一对夫妇在 11 车厢,我们的位置是 27 , 28 他们是 25 , 26 。 按照计划火车 0 : 50 正点发车 ,9 : 00 正点抵达彼得堡。接着是紧张的彼得堡旅游活动 , 所以在车上尽可能地休息好是理想的安排,然而事实上很少游客能做到,我其实在火车上仅仅睡了不到两个小时 , 而老吕还不到两小时。 四人包厢并不安全 , 领队告诉我们入睡是一定要反锁好车厢的门 , 否则很容易被盗 ( 后来知道就是我们这列火车上 , 一节混合车厢里有四个包厢被撬开了 ) ,在这种情况下 , 你能够安然入睡吗? 在俄罗斯火车上 喝水需支付 50 卢布(见下文),这种情况发生在俄罗斯的中国旅游年是很奇怪的显现,估计普京本事再大,也不能事事都管,在每个岗位上的人想列车员自有自己拿大的一手,你想一人一次25卢布,36人就是900卢布,相当于一次180元人民币的外块,也可以积少成多,补充点油水,而对旅游者来说,25卢布和上趟卫生间(20卢布)的钱差不对,这不火车上还没有规定上厕所要交马路钱的。俄罗斯的厕所和洗漱间是连在一起的,在火车上必要解决好解大手的问题,否则到了彼得堡是没有这个时间的,于是不仅要酝酿这个需要,而且要寻找使用的条件,我的办法就是大家熟睡我方便(3:30),这样不会和别人抢位置。 由于不是在旅馆住宿,火车上只有两个充电器 , 如果连续两天不充电 , 那末照相机和手机的使用都会遇到问题,本来在中餐馆里休息期间,是可以充电的 , 但是领队没有提醒,大家也没有将充电器随身带,一到火车上就形成了人人抢充电的高峰 , 列车员对此很不高兴,干脆将电路关闭,让大家都充不成电 , 说一次只能充一个 , 用接线版会导致短路甚至火灾云云 , 我们团队里有为维权大校,干脆找她顶头上司告状理论 , 列车员知道我们也不好随便捏古 , 怕真的状告起来丢饭碗,经协调她总算放宽到两个,后来她入睡了 , 充电的也就多起来了 , 我在三点半才充电,这对大家已没有影响。 我们包厢是个聊天,拉近感情和交流的好地方 , 一直聊了 2 : 30 才闭灯睡觉。 彼得堡的黑夜和白昼几乎差不了两个小时,四点后我干脆起床到走廊上看窗外的风光。在我看来这趟列车也就和我国的普客最多普快列车相当 , 这里列车员是老爷 , 你似乎欠她什么的 , 脸上无笑容 , 估计她根本不知道今年是俄罗斯旅游的中国年 ! 9 : 00 正点抵达车站,还在 8 : 30 的时候,列车员就进行了清理,估计她的下车心情和我们是一样的。在火车上所以没有照相是因为照相机的电池在等待充电 , 需要节约使用。 ******************88 俄罗斯火车上喝水需支付 50 卢布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3 年 7 月 1 日 发布 俄罗斯行的奇闻轶事真不少,在莫斯科 — 彼得格勒往返火车上 , 我们乘坐的是软卧包厢。 6 月 25 日 0 : 50 火车离开莫斯科前往彼得格勒,我们在 11 车厢 27 , 28 ( 25 , 26 是来自武汉的两夫妇), 8 : 20 列车员供应 25 卢布一份红茶, 9 : 00 正点抵达彼得格勒; 6 月 28 日 0 : 20 离开彼得格勒前往莫斯科,我们在 14 车厢 27 , 28 ( 25 , 26 是来自武汉的两夫妇), 8 : 20 列车员供应 25 卢布一份红茶, 9 : 00 正点抵达莫斯科。 这一小杯红茶对我们来说,是被迫购买的或者说是服务员强迫供应的,每杯 25 元卢布 , 往返每人 50 卢布。如果旅客不接受 , 则可能停止供应锅炉房里的热水。为了保持锅炉房里的热水正常供应,就得购买服务员的一小杯红茶。据说这是由于列车员的工资太低的缘故,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才缓解贫困状况。 像这样的不正常现象在改革开放的中国火车上出现是难以想象的。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704170.html
3121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三十三:养鸡场的死鸡哪里去了?
热度 1 蒋高明 2013-7-30 21:20
蒋高明 2007 年 7 月 19 日 ,《南方周末》 “ 民生 ” 版发表记者周思妤、成希、郑焕坚、穆彤、张英联合采访报道文章《养鸡场的死鸡哪去了》。该文采访了我的观点,即由于圈养鸡严重违背鸡生长的自然规律,造成死亡率很高,但大部分养鸡场的死鸡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食物链。南方周末为了慎重起见,派记者深入广东、河北、陕西、湖北、安徽、江苏等省,对十多家养鸡场调查,确认了我的说法后发表的上面的文章。文章发表后,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不到一天媒体评论出现数千条, Google 网上出现 35.5 万次相关话题。 那么,我为什么忽然提出这么一种似乎与我的专业无关的话题呢?其原因正是在上面介绍的,为杨树林寻找升值空间引发的。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集约化养殖虽然提高了饲料利用效率,但是造成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由于空间狭小而引起的死鸡问题。为改变集约化笼养造成禽类食品安全隐患现状,我们提议将 " 集中营 " 式的养殖转变为自由散养,利用广阔的草原、林下空地等生态空间,把鸡解放出牢笼,还原其 150 - 200 天的 “ 长大成鸡 ” 周期。这个模式我们称之为 “ 畜南下,禽北上 ” 。这也正是身为植物生态学工作者的我为什么开展死鸡调查的起因。 南方周末之所以采访笔者,正是出于上述起因。实际上,文章早在南周文章之前的两三个月在《新京报》和《中外对话》上发表过了,当时没有引起人们重视。南方周末看到《中外对话》文章,深入采访笔者,并派记者现场调查后刊发的该文引起了轰动。这其实得感谢某国家领导人,当日他看到文章,并做了重要指示,才会让有关部门将 “ 死鸡走向餐桌” 这个在农村几乎是公开的秘密当做一回事来抓。 文章发表引起了利益集团对我的狂轰滥炸。有名新浪网友留言道: “ 植物专家,您懂家禽行业的事么?你可能不知道鸡蛋里几乎包含了所有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也可能不知道鸡肉是最廉价、最优质的动物蛋白源,但你还是不假思索的吃下父母为你煮的鸡蛋、熬的鸡汤。你可以不知道家禽业是一个产值 5000 亿的行业,这个行业凝聚了 8000 万从业人员的心血,可以不知道行业内单单一个温氏集团就可以产值近百亿、上市肉鸡 10 多亿只、带动养殖户 30000 多个,但你不应该侮辱和伤害这个本来伤痕累累、岌岌可危的行业。因为他们其中,也许有你的父老乡亲。而你,甚至还不知道已经伤害了他们。被侮辱与被伤害的,鸡及其遗体。每次听到这样的声音,我们都无可奈何,除了愤懑之外,只有默默接受这样声音带来的恶果 —— 市场萧条、行业亏损、百姓遭殃。这篇文章在网络上及社会上引起的争论,让我不得不想起 2004 年、 2005 年爆发的禽流感,禽流感成为了当时社会上最热点的新闻,铺天盖地的报道压得行业无法喘气。一时间市场上的鸡蛋、鸡肉无人问津,价格跌倒谷底,鸡蛋最低价格低落到 1.6 元一斤,而鸡蛋成本一般在 2.6 元以上。笼养鸡已经在欧美发达国家发展了近百年,是伴随着现代养鸡业发展起来的,目的是满足日益增大的人类群体对鸡肉的需求量。蒋高明先生和南周记者之所以对笼养鸡感到吃惊,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平日吃的鸡和鸡蛋是从哪里来的,就像城市里的小孩不认的韭菜和小麦苗一样,或许他们以及很多人都认为鸡蛋应该就是农村老妈妈从茅草窝里鸡屁股地下摸出来的 ” 。 “ 事实上,单纯依靠农村散养鸡,我们无法满足泱泱十三亿人口对鸡蛋和鸡肉的需求。现代养殖方式给予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笼养鸡占地面积少,饲养管理方便,容易防制疾病,方便消毒。特别是种鸡,几乎没有散养的种鸡。有些遗憾的是,我国现代养鸡发展了 20 多年后,科学家还没有理解到这只是一种养殖方式,跟养猪要圈起来是一个道理,赏鸟玩狗的大伙应该能够理解。中科院科学家及南周记者所谓的 “集中营” 式的养殖场,实际上是笼养鸡舍。目前欧美国家每栋鸡舍养鸡总数达到 4 万只以上,而我国目前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数量,一般笼养鸡舍饲养鸡只在 3000 ~ 4000 只左右 ” 。 图 5-2 中国农村集约化养鸡场可让肉鸡从出壳到死亡用 42-45 天完成。 上面网友的留言有讨论的味道,尽管还是有火药味。我的问题是如果一个价值 5000 亿元(禽业协会的信说是 3000 亿)的行业因为一篇文章就毙命,这个行业本身不就存在致命弱点么?针对他的话,尤其养殖空间问题,我用和专业人员的对话来回应了,我想专业人员不至于无聊到化名上网开骂娘的地步。关于空间,我的建议是充分利用草原和林下空间。 而下面这位自称养鸡的元亨发言就不客气了,他在笔者博客上留言道 “ 我是养鸡的,懂专业的人都知道是假的,只能瞒一般人。应该象对北京某媒体造假新闻一样,追究造谣责任。现在的记者大缺德,只要能吸引人的眼睛,就能搞假新闻,百分之一的可放大为百分之百。一些"科学家"也是一样,自已的专业不做,搞外行的东西骗人”。 对此,我做了坚决的回击: “ 不要把死鸡和北京的假肉馅联系在一起,不是一个概念。我反映的问题农民根本不奇怪,只有你们奇怪,我都怀疑你是装不知道。其实卖死鸡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他们为什么卖?算个简单的账就明白了。养一茬鸡,死亡300-500多只,你让农民掩埋或焚烧,一是他没有地方,二是他可以卖出去500-1500元,为了减少成本农民根本不会管你的规定的。死鸡从鸽子这么大就可以出售,打个电话就上门。我不知道你这位官老爷(我怀疑你养鸡的身份,养鸡户能够上网的很少),口口声声说我外行,你最近几年有没有到过几个养鸡场?” 类似的笔墨官司非常多,对于我的人身攻击不计其数,限于篇幅,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农业部的状子还告到了中国科学院,我也被有关领导约去谈话,领导对我说:“我们是搞植物的,最好不要谈动物的事情”。那就是说死鸡进入餐桌不应当让公众知道,至少不应当从我的口里说出去。尽管如此,南方周末的文章引起的后续动作还是很大的,继温家宝总理对农业部、质量安全监测局批示后,国家紧急开展了全国食品安全大检查,后来又修订了《食品安全法》,从收获的这些成果来看,我挨那些骂也值了。至于他们信誓旦旦保证死鸡不会走向餐桌承诺,也因 2011 年初,在北京平谷查处大量死鸡加工窝点而不了了之了。 ​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3662 次阅读|1 个评论
萤火虫的光:为定西灾区义卖活动纪实
热度 9 张海霞 2013-7-28 23:33
为了支持灾区,25日我们组织孩子们在西二旗小区进行了义卖活动,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应很多朋友要求,我们又在今天晚上举行了义卖活动,有更多人参加了今天的义卖活动,特别对这次义卖活动做一个总结并贴出孩子们参加这次活动的照片与大家分享。 地震无情人有情,这是发起这次义卖活动的侯女士建议的主题,我的女儿发挥了她学习书法的优势,连夜书写了这个横幅,字虽然稚嫩,但是反映了孩子的心~~ 下午6:30左右,孩子们带着自己准备好的义卖品到了西二旗小区中心的花园里,在地摊上把自己的物品摆好,并开始推销。物品令郎满目,场面也逐渐热闹起来,吸引了很多出来活动的小朋友和家长的关注...... 为了增加义卖活动的气氛,我们准备了音响和话筒,女儿准备了这次活动的倡议书,参加义卖活动的孩子们轮流做为支持人来宣读这段倡议书,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很羞涩,不敢来念,可是我不停地鼓励他们,这不小哥俩儿认真地准备上场呢! 天色渐晚,出来散步和遛弯的居民越来越多,义卖活动吸引了更多的关注,他们不但来买孩子们的物品,还有很多家庭也主动为义卖活动带来了自己捐赠给灾区的物品,有更多的孩子成了义卖活动的志愿者,有更多的妈妈成了我们的同盟军,小小的义卖摊位前热闹非凡,成了小花园里的一道风景。不仅是孩子们,还有很多成年人和老人也主动加入这个义卖的志愿团,有一位推着轮椅活动的老人拿出了50元,说我捐给灾区的!谢谢,谢谢,谢谢众多的爱心人士! 天逐渐黑了下来,可是孩子们的热情不减,这不几个小小的志愿者更是奋力举起“地震无情人有情”的横幅,希望更多的人看到它,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这时候孩子们已经坚持了2个多小时,有些孩子把嗓子都喊哑了,还在努力推销义卖物品,希望取得更好的义卖成绩! 8点多钟,天全黑了,小花园里没有灯,可是义卖摊前仍是人头攒动,孩子们拿出手机打开电筒,把这个小小的摊位照亮,每个人都是那样的执着和兴奋,我们今晚一定要筹到更多的善款,大家互相加油打气,挑选物品的孩子和家长们也格外认真,本子1元,书2元,玩具3元......就这样一件一件推销着义卖品,一元一元地积攒着捐赠给灾区的善款,500元啦!516元啦!终于,今晚我们突破了600元,达到了631元!孩子们的脸上都乐开了花,真好! 阿姨,我可以参加吗?我今天没有时间准备了,明天能来吗?当然可以! 你们明天还来吗?我让孩子准备下,明天也参加!当然欢迎,没问题! ........ 就这样,恋恋不舍中,我们今天的义卖活动结束了,明天还要继续!孩子们收获了几百元的善款,每一笔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还有很多人捐赠了物品,我们也都一一收下,定西灾区救助的村庄也已经联系上了,是一位在定西生活过的朋友帮忙联系落实的,我们将把这些善款善物直接送到他们手里,帮助孩子们上学! 义卖活动回来,内心充满了感动,孩子们在天黑以后打着手机的手电筒照着义卖展位的场景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那一团一团微弱的亮光,就像是夏夜里的萤火虫,虽然小,虽然不强,但是聚在一起组成了最大的爱,这样的爱将传递到灾区,传递到每一个人的心里,温暖每一个人的心,亲爱的身在灾区的朋友们,请相信我们和你在一起,我们和你一起共度这样的难关! 亲爱的孩子们,谢谢你们的无私奉献! 亲爱的家长们,谢谢你们的大力支持! 亲爱的朋友们,谢谢你们的时刻关注! 这一次义卖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当然明天义卖活动还要继续! :7月29日晚上义卖活动又进行了一次,这次由侯阿姨领导,女儿和其他小朋友志愿者为主导(我外出开会),没想到他们取得了更大成功,把所有义卖品都卖出去了!一共获得善款831.7元!谢谢孩子们,谢谢家长们,谢谢支持的朋友们,这次义卖活动就暂时告一段落了,祝大家暑假快乐!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144 次阅读|9 个评论
《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三十二:人们为什么热衷于种杨树
蒋高明 2013-7-28 22:21
蒋高明 三十年来,中国乡村出现了大规模的森林变迁和轰轰烈烈的造林运动,这种现象很令人担忧。全国大量发展人工纯林的做法愈演愈烈,原来的 “ 南方杉家浜,北方杨家将”,现已发展到了“东西南北中,全是杨家兵” 。如今,杨树已经南下江南,接近了南岭。 2008 年,笔者驱车北到内蒙古阿巴嘎,南到杭州市,发现了长达 3000 公里的杨树林带,从南到北贯穿了中国东部的农区和牧区。 山东省的平原地区、河道与公路两旁都是杨树幼树、幼林,很难见到多样化的乡土树种。杨树中又以 “107” 、“108”或三倍体毛白杨之类的“人造品种” 居多。笔者小时候,山东乡村的本地树和灌木如楸树、枫杨、侧柏、白蜡、国槐、榆树、苦楝、梧桐、板栗、核桃、皂角、香椿、臭椿、合欢、垂柳、旱柳、紫穗槐等等,都是随处可见的,而今几乎被清一色的杨树所取代了,这个变化几乎是一夜之间就完成的。记得我大学毕业 (1985) 那年,农民们将河道两侧好端端的森林整体砍伐了,从此栽杨树至今。 为什么人们喜欢栽杨树呢?利益使然。杨树消费的终端在城市,现在蔓延到城镇这一级。人们对杨树的使用,不是利用其整体木材,而是将其剥成一层层的薄皮 ( 厚约 2~3 毫米 ) 使用。将杨树木皮再贴到高密度板上,制造所谓的人造板材,用于城镇大规模装修和制作各种高档家俱。因为市场巨大,由此出现了一系列产业,即种植-砍伐-运输-销售-加工-再销售-装修。在华北某市,仅木材加工厂就有几百家。这种木材加工过程造成大量环境污染,化学黏合剂如脲醛树脂胶制作的木材会释放剧毒的甲醛,长期接触该类黏合剂将会严重威胁工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有人说,杨树长得快 ( 华北地区 7-10 年可以成材 ) ,且用途大,老百姓喜欢,多发展不是很好吗?殊不知,长得快 “ 烂”得也快。人造板材是“驴粪球表面光” ,做家俱和做装修材料使用寿命都很短。但因为价格相对纯实木的便宜许多,扔掉了谁也不心疼。全国上下出现装修热,消耗了大量沙子、水泥、砖头、石膏、石头等,杨树人造板材装修产品因其质量差,坚持不了几年,很快就将那些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或部分再生资源浪费掉了。杨树寿命短,木材质量差,制作的成品耐用性差,难以固定日益增加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相反,那些优质的木材可以固定碳,用其制作的家俱或者建筑材料,经久耐用,能够坚持数百年,可起到很好的碳固定作用。 农民大量种植杨树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种地不挣钱,农民纷纷进城去打工,为了获得最大利润,他们将撂荒的耕地种上速生杨树,爱长什么样就什么样,几年下来卖杨树木材也有一些回报。开始是一两户农民做,后来这样做的人多了,耕地上出现杨树林也就不奇怪了。 图 5-1 山东一带大量种植的杨树纯林基本没有生态功能。 高密度、单一树种的人工纯林对国土生态贻害无穷。有人用 “ 绿色荒漠 ” 来形容人工纯林的问题:其一,地表覆盖率低,水土保持能力差;其二,生物多样性极差,生产力下降,我国享有人工林面积世界第一的美誉,但我国人工林生长量全球倒数,这正是由于人工纯林本身的生态学问题造成的;第三,土地生产力不能维持、不断衰减,需要像经营农田那些大量施肥和打药;第四,生态系统脆弱,极易感染病虫害,导致大面积损失;第五,景观单调,一些风景区以及公路、铁路沿线的人工杨树林在景观上毫无美感可言。 杨树林,它们占据的要么是原本良好的生态空间,要么是耕地,杨树丰产林有没有升值的空间呢?这是生态工作者应当要考虑的问题。就在我们为杨树林寻求升值途径的时候,一件几乎震惊整个中国食品界的事情发生了。 ​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6731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三十一:禽粮互作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蒋高明 2013-7-28 08:12
蒋高明 2010 年 6 月 12 日 ,乌云塔娜硕士论文答辩。她的第一导师河北农业大学的李玉玲教授邀请我前去参加论文答辩并担任乌云塔娜等 11 名硕士毕业生的硕士论文答辩主席。我欣然接受了邀请,驱车从北京前往保定。我要看到自己培养的硕士生毕业,另外听一听同行的生态学和农学同行们对我们新提出的“禽粮互作”模式有什么反响。 塔娜的答辩很成功,这在我的意料之中,毕竟她的研究有许多创新内容,不是人云亦云的那种论文。冬小麦 - 夏玉米轮作系统,玉米与大豆或花生间作套种等,这在我国农区都比较常见,但将动物与作物放在一个系统里管理,种养同步进行,这样的设计却不多。如何充分、合理利用玉米田空间,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是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由于农田中过度使用农药化肥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寻找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并为农民增收,是生态学家和农学家面临的现实问题。 乌云塔娜论文提到的新的生产模式 —“ 鸡 - 玉米 - 小麦 ” 互作有机种养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创新。她比较了该模式与 “ 玉米 - 小麦 ” 轮作有机种植模式和 “ 玉米 - 小麦 ” 轮作常规种植模式的差异,系统地阐明了 “ 鸡 - 玉米 - 小麦 ” 有机种养模式的生态学原理,为这一新型的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中国南方,长期以来存在一种“稻 - 鸭” 复合 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将水稻、鸭、饲料生物以食物链为纽带,以自然温光为动力组成循环结构,水稻能转化为稻谷,其残体通过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转移给鸭和水生动物;鸭粪肥田,以繁衍生物供鸭取食,同时也促进水稻生长。外界投入的物质如投饵、施肥,分别被动植物吸收,并加以循环利用,达到物流、能流的动态平衡,是生物学中物种共生、物种相克、物质循环再生等生态原理的体现。我们设计的适合北方旱作农田的“禽粮互作”模式与“稻田养鸭”有异工同曲之处。 在硕士论文中,乌云塔娜指出, “ 鸡 - 玉米 - 小麦 ” 互作有机种养模式是一个多组分、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的人工复合系统。这一新模式充分利用了农田空间,提高了单位耕地的利用效率。 她发现, “ 鸡 - 玉米 - 小麦 ” 模式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质,提高了土壤中养分的含量。相比 “ 玉米 - 小麦 ” 轮作有机模式, “ 鸡 - 玉米 - 小麦 ” 模式 0~250px 和 10~500px 土层的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 6.3% 和 1.8% ;土壤总孔隙度分别提高了 9.1% 和 3.4% ;土壤水分含量分别提高了 9.7% 和 8.5% 。新模式土壤中全氮、碱解氮无论在 0~250px 或 10~500px 土层均比 “ 玉米 - 小麦 ” 有机轮作模式显著增加。 与 “ 玉米 - 小麦 ” 轮作有机种植模式相比,新模式在生长高峰期的玉米叶面积指数显著提高,株高显著增加。新模式中玉米籽粒和玉米植株 ( 即秸秆 ) 干物重比 “ 玉米 - 小麦 ” 轮作有机种植模式分别高 45% 和 21% 。新模式在养鸡密度 5m 2 / 只的条件下,杂草被完全清除,而 “ 玉米 - 小麦 ” 轮作有机种植模式的杂草生物量为 332.6g /m 2 。在系统中一盏脉冲式诱虫灯一年可以诱集鲜重为 33.73kg 的昆虫,减少了昆虫对作物的危害。 新模式所需要的劳动力是 “ 玉米 - 小麦 ” 轮作有机种植模式的 1.08 倍,是 “ 玉米 - 小麦 ” 常规轮作模式的 1.05 倍。新模式最终收入为 “ 玉米 - 小麦 ” 有机轮作模式的 4.9 倍,二者的产投比分别为 1.5:1 和 2.0:1 ;新模式的最终收入为 “ 玉米 - 小麦 ” 轮作常规模式的 3.8 倍,两者的产投比分别为 2.3:1 和 1.8:1 。研究表明,新的生产模式可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并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缓解了社会就业矛盾。 塔娜硕士论文最后指出,新模式中有机肥和人工属于可更新的有机能,占总投入的 29% ; “ 玉米 - 小麦 ” 常规轮作模式中人工属于可更新的有机能,占到总投入的 1.8% ,农药、化肥、电力和机械属于不可更新的工业辅助能,总计占到总投入的 95% 。从能值总投入上看,有机模式为常规模式 22% ;从能值产出上看,有机模式是常规模式的 1.7 倍。 新模式中引入消费者 - 鸡,使养分更好的循环,因此,大大减少了系统外化学能的投入,使系统更能趋向于有机化,节约了化学能源的消耗。 ​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4829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三十:放鹅吃草
热度 4 蒋高明 2013-7-27 20:19
蒋高明 有了落汤鸡的教训,我们感到 “ 禽粮互作 ” 模式如果继续研究下去,必须换一种禽,即不怕雨淋的禽。不怕雨淋的家养鸟类中只有鸭子和鹅,而鸭子不吃草。上帝已经给我们设计好了这个物种,就是鹅。 鹅这种动物,它们与人类相处的时间已有几千年。中国家鹅是由一种雁驯化而来,都起源于鸿雁,而欧洲鹅则由灰雁驯化而成。它们的祖先栖息在河川或沼泽地带,主食植物,就是天然的食草动物。鸿雁驯化后变为鹅,其外形仍与鸿雁相似,但失去飞翔能力。中国鹅在头部有一个突出的肉瘤,头颈细长、颈羽平滑而不卷曲,常昂首挺胸,善鸣而鸣声高亢。 东晋的王羲之爱鹅,挥毫泼墨之闲暇,只要听说哪里有好鹅,便坐车去看,并不惜花重金买下来。一天,他听说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叫声高亢,身姿雄健。王羲之便去寻访,见了那群鹅,喜欢得不得了,立马掏银子要买下来。殊料,那位道士也是他的忠实粉丝,名人想买鹅,收钱总有些不好意思,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顺便求得其亲笔签名的墨宝一封。王羲之见有鹅可得,还不必花钱,只需抄写《道德经》一段,这还不简单?于是,一向吝啬给人签字的王羲之,拿出文房四宝,只一袋烟的功夫,就完成了,遂高高兴兴地赶着一群鹅回家。 古代王羲之养鹅是为了陶冶情操,而我们养鹅是让它们发辉吃草的天性,将庄稼地里的杂草消灭掉。这个想法能否成功呢,还是要通过实验来证明。 2011 年 7 月,我们从弘毅生态农场第二养殖区 ( 丰产林养禽区,第一养殖区主要养牛和种植有机作物和蔬菜 ) 调上来 50 只鹅。对于这些天生不怕水的动物,我们也不用搭棚子了,仅给它们喂水。这些在林下养殖的鹅,一看到那么多的青草,早就不顾一切了,冲进玉米地里饱餐开了。 图 4-5 放鹅吃草将既节省饲料又控制了杂草。 50 只鹅在 2 亩玉米地里不到一周的功夫,我们不用除草剂,也没用人工,那些羽毛洁白、昂首挺胸的小天使们,将地里的杂草很快处理完了。这些鹅没用领一分工资,还节省了 30 多斤精料。吃青草的鹅远比吃干糠要长肉,鹅也很少生病,但前提条件是农田里不能有农药、除草剂,否则鹅就会受到伤害。 鹅是非常爱干净的动物,我们曾将一群鹅赶到河边去洗澡。那些鹅们一见到河水,高兴地望前冲,但走到跟前,领头的鹅就扭头就走。原来,那河水已经被严重污染了,是劣五类水。在这样严重污染的河水面前,爱水如命的鹅也选择放弃了。 鹅除草的效果好不好呢?我们担心鹅吃得不彻底,杂草们会卷土重来,说来也怪,那些被鹅吃过的杂草,当年再也没有能力复苏了。农民们说鹅的嘴臭,被它们吃过的杂草很难当年再生,而鸡就没有这种能力。实际上,鹅吃草是从根部剃头的,对草的清除比较彻底。是否鹅在吃草过程中释放了什么化学物质抑制杂草再生?对于这样的生态学问题我们没有研究,倒是个研究动植物关系的好素材。也许今后会安排研究生跟踪调查。 研究生博文静发现,经过有机肥处理的玉米地杂草容易向一种叫做牛筋草的禾本科植物集中,在有机种植模式下杂草竞争的格局变成牛筋草、马唐等少数物种为主,由原来的 17 种变成了 2-3 种。这种现象很令我们高兴,因为牛筋草和马唐是鹅最喜爱吃的禾本科杂草,其水分含量高、营养价值大,也容易消化吸收。如果我们继续观察,这种现象成立的话,杂草可能会通过合适的生物来得到有效控制。 经过几年的摸索,对于杂草的生长规律,如同上面的害虫活动规律一样,我们也基本摸清了。相应地,处理对策也就由化学灭杀改为生物利用了。我们拟采取的综合措施包括: 1) 深翻土地将杂草种子深埋; 2 )前一年将杂草在成熟前清理,不使其结实; 3 )放鹅等食草动物啃食; 4 )以草治草,人工种植矮小与密集的豆科草本植物与杂草争养分、水分与空间。关于杂草的文章,我们准备安排 1-2 名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深入研究下去,直到摸索出经济有效的方法来。 在我们放鹅吃草的过程中,乌云塔娜的实验也快结束了,她的“禽粮互作”研究第一篇论文也将与南方的稻田养鸭模式一样,进入中国的科技论文库。这时,塔娜研究生也要毕业了。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12151 次阅读|9 个评论
《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二十九:“落汤”鸡
蒋高明 2013-7-26 19:49
蒋高明 乌云塔娜的实验顺利地进行着,可有一天还是出了大问题,实验差点全军覆灭。事情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我们在玉米地养鸡,在晴天或者小雨季节是没有问题的。我们给鸡搭了简易的鸡舍,鸡舍里有鸡喜欢抓的木棍,它们是蹬着木棍睡觉的。鸡是夜视,一到晚上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必须在天黑之前赶回鸡舍去。这些鸡是没有经过训练的,是在温室里养到 1 斤左右被放在露天环境中的,还没有什么野性,野外生存经验还不足,它们一旦走远了,就找不到回家的路,如遇到天黑就更困难了。 这一天天刚放亮,起得比人要早很多的鸡们,开始离开鸡舍到玉米地里找食物吃了。不料天气大变,天空一下子黑了起来,紧接着瓢泼大雨就落了下来。那些没有经过训练的鸡们,在浓密的玉米地里,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傻了,也找不到自己的窝了,而是“呆若木鸡”的缩起脑袋任雨淋。 “ 淋了个落汤鸡 ” ,老百姓这个谚语一点都不假,聪明点的几只鸡紧紧靠在一起,相互取暖,但也是在雨中不停地哆嗦。塔娜发现了被淋雨的鸡,叫上同学和工人师傅一起去玉米地里抓鸡,很快那些可怜的鸡被送回了鸡舍,但是因为清晨的温度较低,加上鸡全身都淋透了,鸡那些羽毛是不能防水的,严重的淋雨使它们依然哆嗦不停,为了挽救它们的生命,我们必须采取措施。 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差异太大了,如果换成鸭子或鹅,它们会兴奋地在雨里振翅狂欢的。我们经常看到鸭子浮在水面上,悠然自得,还经常钻到水里去捉鱼吃,而鸡只能在岸上找食吃。如遇大雨,小鸡们就会惊慌失措,呆若木鸡就是指鸡的应急能力不强,而这些特点是天生的。人类将鸡笼养后,更使得它们害怕自然界中的一些异常现象,使得它们完全成了产肉 “ 机器 ” 或产蛋 “ 机器 ” ,没有了天性的 “ 机器 ” ,即使人们放鞭炮都能够吓死它们。鸭、鹅、天鹅等鸟类身体里能分泌出大量油脂覆盖在羽毛上,它就是靠油的这样特性来保护自己的,不怕雨淋,还能够在水上自由自在地游动。而鸡的羽毛上没有油脂,所以也就经不起雨淋了。世界万物的进化是多么美好啊,可惜人类将物种的天然属性大大改变了。 雨停后,按照工人师傅的指点,我们来为鸡驱寒。我们在院子里支开一个铁盆,在仓库里找来玉米棒和木柴,点上火,给那些严重淋雨的,一只一只地烤火,烤干它们身上的雨水,鸡们再抖擞几下,身上的羽毛才重新立起来。经过这样的拯救,一些鸡又能够下地找食物了。 图 4-4 给严重淋雨的落汤鸡烤火。 尽管如此,还是有 3 只鸡被雨淋死了,塔娜伤心地哭了,她对这些小生灵们有感情了。同时,我们有了新的发现,那就是,死亡的那 3 只鸡是吃正常饲料的那一组的,即没有喂饲捕获的虫子的。另一组吃虫子的鸡,也经历了雨淋,却都健康的活着。这说明,我们从农田里捕获的害虫,具有增加禽类抵抗力的作用。在这里,害虫就变成益虫了。当前,人们为了让鸡长得快,完全不考虑用活的生物喂养它们,而是用大量激素、添加剂,生病了就打大量的抗生素,这些有害的物质最终还是在人体内安营扎寨,儿童性早熟、医院里的抗生素失效,都是食用大量有害食物引起的。鸡吃活的生物大大增加了抵抗力,可远离抗生素和激素,这个结论也令我们很兴奋。我们只是暗暗高兴,因为这个信息是鸡用三条生命换来的,塔娜还在为与她朝夕相处的小鸡的不幸伤心呢。 ​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4711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二十八:乌云塔娜的实验
蒋高明 2013-7-24 23:11
蒋高明 既然我们想要知道玉米地养鸡的生态科学实验效果,必须要用有力的科学数据来说话,如果没有系统的数据,这样的实验就白做了,而要做这个实验,必须得有人去做,而最好的办法是安排研究生来做。这个时候,我们想起来一个人,她就是乌云塔娜。 乌云塔娜就是本书前面提到的那个研究生,这个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姑娘,父亲是汉族,母亲是蒙古族,她随母亲,民族成分是蒙古族。她人长得很漂亮,喜欢唱歌,走到哪里都能够听到她的歌声。我组聚会时不愁没有人带头唱歌,塔娜既能唱汉语歌,也能够唱蒙古民歌。 这个学生进入我们课题组还有一段故事。 2000- 今,我们在内蒙古正蓝旗一直从事草原退化生态恢复的实验,正蓝旗还有一个大型的 “ 禽北上 ” 基地,在那里我们成功恢复了 4 万亩严重退化的沙地草地。也正是在正蓝旗,我结识了很多朋友,乌云塔娜就是我的朋友、她的一个远方亲戚、正蓝旗政协主席艾宝生介绍认识的。当时,乌云塔娜大学毕业免试推荐进入中国林业科学院读研究生,正好我有一个小师弟在林业科学院,正是塔娜要去的课题组。但是后来林业科学院要求进入的研究生本科必须是 211 大学,塔娜毕业的内蒙古农业大学不是 211 ,尽管我做了推荐,林科院还是没有要。后来,乌云塔娜联系到了河北农业大学读研究生。被河北农大录取后,塔娜表示跟我做毕业论文,经过她的导师同意,她就来到了弘毅生态农场。 开始给塔娜设计的课题完全是植物生理生态方面的,与农业没有关系,即将浑善达克沙地的榆树与山东本土的榆树放在一起栽培,观察它们对水分和养分胁迫的适应能力。我带塔娜到正蓝旗她的老家现场取了不少沙地榆树苗,在山东农村种下了,还从蒋家庄村挖来不少榆树苗。但是,后来塔娜发现,草原来的榆树在山东生长不好,苗子死亡严重。她正为论文犯愁的时候,我们的玉米地养鸡的实验需要人手,给塔娜讲清楚了实验的科学意义和生产价值后,这个草原来的姑娘愉快地接受了,于是,玉米田里又响起了她的歌声来。 我们给玉米地养鸡的思路起了一个很学术的名字,叫 “ 禽粮互作 ” ,以往农学上讲究作物与作物之间间作套种,但都是限于植物之间,今天我们设计的实验是将动物与植物放在一起管理,且某种程度上要动物管理植物,这个新思路得有一个响亮的名字 ( 后来我们将这个思路申报了专利 ) ,北方旱地的 “ 禽粮互作 ” 模式有些类似南方水田里的 “ 稻鸭共生 ” 或 “ 稻田养鱼 ” ,如果实验成功并推广开来,将是中国人的又一农业发明。 因为院子里已经彻底告别了农药、农膜、除草剂,里面的草和害虫都是能够利用的资源。于是,在 “ 禽粮互作 ” 模式下,我们给乌云塔娜设计了几种不同的处理,即散养柴鸡吃农田害虫组、无害虫添加组、无动物干扰组,各放养 15 只鸡,分成三次重复,观察玉米田杂草控制和产量情况,同时我们还来看看三种不同处理的经济产出。当时在内蒙古正蓝旗,我的研究生王冰雪也做了同样类型的实验,看看草原上养的鸡对生态的保护作用,因为本书主要介绍弘毅生态农场的,这里就不介绍她的工作了。 图 4-3 养鸡姑娘乌云塔娜对来访的记者讲述她的玉米地养鸡经。 明确了实验内容和要获取的数据后,乌云塔娜高兴地进入了实验状态。应当说,她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每天必须第一个起床,将院子内诱虫灯捕获的害虫称重、留样品,供喂鸡用,然后再去喂鸡。要知道,鸡起得比人还早,天一放亮,它们就遍地找食吃了,如果不及时喂养,它们就到处刨食,怕影响玉米生长。喂完了食物,还要喂水。喂鸡的工作一天两次,抓虫子的工作每天一次。塔娜喂鸡和农民喂养不同,她还要对喂养的食物称重记录,要每天记录科研论文的数据。平时胆小、非常害怕虫子的女生,后来也顾不了那么多了,竟然敢大把大把地抓虫子了。那些鸡们,一见到塔娜到来,都来抢虫子吃,可怜那些对照组的鸡,没有鲜活的虫子们聊以解馋啊。 塔娜的工作进展非常顺利。 2009 年秋天,绿色和平国际组织的摄制组,绿色和平来访,乌云塔娜的解说,对生态农业有了很深的理解。后来,乌云塔娜来北京工作,其背景就是这个实验,因为与两个法国女生同吃同住,练就了很好的英语。 ​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5423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二十七:一个新思路的诞生
热度 2 蒋高明 2013-7-23 22:58
蒋高明 生态农场的虫害问题解决了,现在最头疼的是杂草了。老百姓种地一茬作物每年要锄 2-3 遍,果园要锄 5 遍。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人工除草是农家最累的活,理想的锄草效果是在烈日底下,使除下来的草当时就被晒死。这样的活年轻的农民根本不愿意干了,这就是为什么农民们选择了除草剂的主要原因,或者他们选择在地里铺农膜,也是一个偷懒的做法,但打除草剂、和铺农膜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人体生命健康也带来危险,但农民们不管这些,他们就是怎么省事怎么来,除非你找到更省事更有效的办法。 我们的农场不打农药了,也不喷洒除草剂,更没有农膜危害,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出来的杂草也被充分利用,用来喂养动物。我们以前试验过养鱼、养蝗虫,因为需用人工太多都失败了,能不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动物来消灭杂草呢?我们苦苦寻找办法。 2008 年夏天一个炎热的晚上,我和李宗奉、吴光磊等几个研究生在农场的院子里乘凉,我们边聊天边充分享受着农场的清新空气。聊天话题就是围绕杂草,要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控制杂草。我们聊到了林下养鸡的实验,李宗奉忽然提醒了一句,林下养鸡的地方根本见不到草,鸡把杂草全部吃光了,而没有养鸡时,杂草的高度可以生长到两三米高。 这个思路使我眼前一亮,这不就是我们要找的办法吗? 2005 年到现在,我们在草原养鸡,那是为了利用草原空间,提高牧民收入; 2006 年我们就在蒋家庄弘毅生态农场的林下养鸡,也是为了利用林下空间,还为了给丰产林施肥,同时控制虫害。如果把鸡引进玉米地里,不是也能够除草吗?在山东种植小麦、玉米,主要杂草发生在玉米季节,因为雨水大,热量高,杂草生长非常快,而小麦季节的杂草少,除 1-2 遍就可控制了。因此,如果能找到玉米地除草的办法,我们就解决了杂草三分之二以上的难题了。 鸡除了能够将庄稼地里的杂草当调料吃下去,她们还能刨食土里的害虫,既松土还控制虫害,另外,鸡在地里是流动的,它们的排泄物又成了很好的肥料,我们补饲的粮食变成肥料,这样鸡就变成了流动的施肥机器。除草、松土、捕虫、施肥,这些活都是鸡们最愿意干的活 ( 相对于 1 平方米 11 只鸡的笼养鸡待遇,玉米地里的鸡才是过的鸡的日子 ) ,我们还不用给它们发工资,相反,鸡给我们创造了价值 —— 柴鸡的价格是笼养鸡的 3-4 倍。 图 4-1 玉米地养鸡开始试验时我和学生们一起抓鸡。 图 4-2 玉米里的散步鸡。 说干就干,有了上面的想法,第二天我们就开始行动了,因为地里的玉米正好在小喇叭口期,放进鸡也不会太影响玉米生长。吴光磊博士与泰安经营柴鸡的老板电话联系上了,次日即送来 100 只鸡,我们要在停了两年化肥、农药、农膜的玉米地里进行散养柴鸡的实验。因为是临时进行实验,这个时期进的鸡苗必须是大鸡苗,重量在 1 斤左右。在等待鸡苗的同时,我们在玉米地里给鸡搭起了临时的防雨棚,同时在玉米地周围用尼龙网圈起来,一是防止鸡出来,二是防止野生动物进入实验区。建临时鸡棚的办法是农民给我们出的,既实用又经济。 就这样,大家聊天得出来的思路,经过很多人的完善,鸡放进了玉米地。接下来就是要看是否会出现想象的情景了,即鸡能否会除草、施肥和除虫?蒋家庄的村民对我们 “ 古怪 ” 的做法也很感兴趣,他们又开始观望了。 ​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4979 次阅读|4 个评论
《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二十六:农民相信了我们的技术
热度 1 蒋高明 2013-7-21 18:46
蒋高明 对于弘毅生态农场的实验,蒋家庄的村民大都持观望态度。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民,对于我们用有机肥替代化肥,他们是能够理解的,因为以前种地也根本没有用化肥,但对于不打农药,靠诱虫灯来捕获害虫,他们根本就不相信。害虫的厉害,农民是记忆犹新的。他们不无激动地向我倒苦水,说他们打了那么多的农药,怎么到后期收获时,还有那么多虫子啊。虫子真是不怕死啊,要控制虫子,只能靠科学家研究更有效更毒的农药,让虫子一闻就死才好呢。农民们不清楚,虫子是繁殖出来的,而天真地认为,那些烂草,甚至牛粪就能生虫子,因为他们亲眼看见虫子们从那里爬出来。 一到作物的生长季节,在田间地头,农民们就背上了喷雾器,直到秋后庄稼收获。喷农药、施化肥,成了现代农村一道特殊的风景线,沿着闷热的田间小路走,一股股刺鼻的药味扑面而来。 种玉米时种子上有农药包衣、玉米刚出苗时要打地老虎,第二次打二点委叶蛾了。二点委叶蛾是一种常见的玉米病虫害,经常大面积发生。二点委叶蛾之后还要防治玉米螟,加上除草剂,仅种植玉米就要前后至少打 6 次药。 “ 一亩田打药至少需要花 60 元。 ” 蒋家庄原村支部书记蒋胜利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 一旦庄稼地里发现了哪怕少量的虫子,当地农民们都在为打药忙碌开了,谁也不希望虫子往自家地里跑,打农药变成了一场竞赛。虽是夏天,但在地里却听不到任何虫鸣和蛙叫,看不见小鸟,当今安静的夏季田野,多像蕾切尔。卡森笔下的 “ 寂静的春天 ” 。 农民并不喜欢农药的味道,太刺激了,有时打农药后皮肤还红肿发痒。农药对农民的身体伤害是显而易见的,在蒋家庄就有一些癌症患者。蒋家庄村民庆秀华说: “ 人打药都受不了,但虫子却杀不死。 ” 她的直觉是虫子越来越厉害,而农药的毒性也在增加。庆秀华说: “ 每次打完药之后身上很痒,洗澡都不管用。 ” 他们特别期望科学家能够找到不用农药的办法,尽管他们对我们的技术还是半信半疑的。 农民们很快发现,靠近弘毅生态农场的花生田里的害虫明显比其他地方的少,他们天真地认为,我们肯定是施了什么魔法,因此建议我们对他们的土地也施加魔法,告别那些讨厌的农药。农民打农药,对于气味忍受一下就过去了,他们对于自己的健康,还没有概念,认为得了癌症是命不好,是该死了。而对于当季的产量却是非常在意的,尽管他们用了那么多毒药,到后期,还是虫害严重,必须提前收获花生,与虫子们抢夺胜利果实。而弘毅生态农场就没有这种担忧,我们的花生可以晚收获 7-10 天,这样依然鲜绿的叶片将光合产物还会源源不断地投入到地下,从而保证产量。因为我们不打农药,但害虫却没有产生危害。他们认为我们的院子里之所以没有虫害,除了那两盏诱虫灯外,院墙也起到了阻挡的作用。 农民们非常想学我们的技术,但又不敢冒险,担心一旦不打农药颗粒无收,农药贩子们每年就是那样吓唬他们的。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我们决定在大田里做给他们看。然而,即使农民们看到我们院子里的庄稼不打农药也不生虫,但还是不敢用自己的土地来做实验。后来,村里的集体承包土地到期了,村两委的几名干部决定拿出弘毅生态农场院墙外 12 亩地做不打农药的实验。于是,我们与村两委签订了新的合作协议,这个协议要求,他们用我们的办法生产有机粮食,完全不用化肥、农药,也不能铺地膜。为防止粮食减产造成的损失,我们以每亩 2200 元的价格给农民保本,作为经济回报,他们生产的有机粮食我们全部回收。即他们要进行播种、浇水、除草等常规管理,使用我们提供的有机肥。他们的工作量从此减少了喷洒农药这一项。 有了这样的保证,村支书周景林、村主任蒋军、会计蒋建涛、保管蒋建明、妇女主任唐爱芳等 5 户干部,开始按照科学家的指导来种植了。为了取得好的示范效果,我们在 12 亩大田里放置了 3 盏诱虫灯,等别家的农民都纷纷打农药治理各种虫害时,我们就靠那几盏灯守护农田。村干部们也将信将疑,后来发现他们的有机玉米田没有虫害时,这才放下心来,而周围农民的玉米田,已经打了四五遍农药了。 在农民大田里的实验,第一季玉米就是一个大丰收。看到没有被玉米螟危害的玉米棒子,而且有机产量还那么高,村干部们有些后悔将粮食全部给我们了,一些干部差点偷偷朝自己家拉,他们要退回我们的承诺金。但毕竟我们有合约,且周书记等人支持,合作还是继续下去了。 图 3-14 农民在专家指导下在他们自己的地里挂诱虫灯,从此停止农药。 大田里不凡的防虫成果,让蒋家庄的农民们彻底相信了我们的技术 —— 原来虫子是可以不用打农药就能够控制的。有了前几年的成功,我们决定继续扩大战果。 2012 年 5 月,应几户农民强烈要求,我们课题组决定,自己掏钱再买 14 盏杀虫灯,将农场外村北约 300 亩大田实施生态防虫。这一次,村民主动配合了,村两委出电线钱,涉及农田的村民出义务工,我们出钱买诱虫灯。按理说,这样的费用应当由政府买单的,可政府官员也要观望,我们不等不靠,先做给他们看。用不了三五年,弘毅生态农场所在的蒋家庄村将彻底告别农药,仅这一项,就可节约农药费用 10 多万元,这还不包括农民保护健康省了去医院的费用。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2713 次阅读|1 个评论
《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二十五:北京中学生的实验
热度 1 蒋高明 2013-7-17 21:58
蒋高明 2011 年 7 月 21 日 -23 日,弘毅生态农场再次热闹起来了。已近大暑时节,酷暑并没有阻挡住南来北往的专家学者还有外国的研究人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植物分类学报《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Evolution 》刊物主编陈之端、云南财经大学顾秀林教授 ( 著名学者顾准之女 ) 、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新闻部记者金微、原深圳生态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生物系 1963 届毕业生陈思华及其夫人、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生 Natalie Baer 等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胡建、深圳转基因食品关注团成员唐京波、山东电视台乡村季风记者张同君、乡村季风主持人苗帅等分别从北京、昆明、长沙、济南、南京、深圳等地,赶到沂蒙山区一个小小的村庄 —— 弘毅生态农场驻地蒋家庄,研讨、采访和报道弘毅生态农场做法,并展望未来中国农业发展方向。在这些客人中,还有一个特殊的客人,北京中关村中学高一 (4) 班的陈正朴,他要在这里做一个科学实验,撰写的论文参加北京 “ 小小科学家 ” 竞赛,论文由我和研究生孟杰来指导。 北京中学生关注的是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这样的话题可能是他的指导老师关注的,正好我的研究生也做这个课题,就接受他们来农场进行实验。这个小同学还真不含糊,每天早上比研究生们起得还早,到大田里去收诱虫灯捕获的虫子,到实验室里分类称重。白天还要做作业。短短十几天,与我的研究生们混的很熟了,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也都喜欢他。从他们的录像里看出,他们玩的非常开心。在他完成的论文里,很亲切地称呼研究生们为师哥师姐了。北京中学生的论文做得也很漂亮,下面是他的论文摘要部分: 采用诱虫灯诱杀的物理防治方法,研究农田趋光性昆虫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规律,旨在通过大田安置诱虫灯来实现对危害农作物的害虫的控制,探索物理防治的有效性与可行性。结果表明,害虫捕获总量及金龟甲数量呈显著的波动性下降的趋势,蛾类害虫捕获量波动性较大;诱虫灯可以有效地控制金龟甲、地老虎成虫、甘薯天蛾、豆天蛾等多种田间夜行性害虫。 农药的无节制使用所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已危及人体健康,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本研究尝试发现生态环保 的方法来取代或部分代替以农药为主的化学控虫方法,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意义的科学数据。 那么,这个中学生得到了多少数据呢?在短短的十几天中,他获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数据。下面是他的实验方法: 在定位站院内玉米试验田立1盏诱虫灯,院外十亩玉米有机田立 3 盏诱虫灯(分别列为 1 号灯、 2 号灯、 3 号灯),共计 4 盏灯。诱虫灯为光敏开关控制,傍晚光线暗时亮灯,次日清晨天亮时灭灯,每日早晨将诱虫灯收集桶中的虫子装进纱网袋内,拿回实验室,先将虫子按照大蛾类、甲虫类、其它昆虫进行分类,分别计数并进行称量,同时选出不同种类的虫子各一只分别放于小袋里,冻存冰箱中,以备进一步的种属鉴定之用。称量后,将害虫喂鸡,益虫(如蜣螂)放回大田。连续记录 11 天。 北京中学生陈正朴对诱虫灯捕获的害虫进行鉴定,主要害虫种类有东北大黑腮金龟、铜绿丽金龟、地老虎、玉米螟等。连续 11 天监测诱虫灯每日捕获的害虫总量,他发现诱虫灯害虫日捕获量呈明显的波动性下降的变化趋势。害虫日捕获量出现几个间隔的峰值,而且峰值呈现出逐渐下降的变化规律。实验第 1 天由于受下雨天气影响,害虫量少,第 2 天的害虫量最多,随后逐渐减少。与大田的诱虫灯相比,生态农场院内的诱虫灯的捕虫数量较高,峰值最高时为 214.46g ,而后逐渐降至 122.99g ;大田 1 号灯捕虫量峰值最高时为 134.49g , 11 天时峰值降至 113.53g ; 大田 2 号灯捕虫量峰值最高时为 157.07g ,第 11 天时峰值降至 103.31g ;大田 3 号灯捕虫量峰值最高时为 179.65g ,第 11 天时峰值降至 64.51g 。 在每日捕获的虫子中,陈正朴观察到,金龟甲为主的甲虫类的比重最大。甲虫捕获量呈波动性下降的趋势,峰值逐渐降低。在监测初期,院内诱虫灯捕获的甲虫数量最高达 297 只,大田诱虫灯捕获的甲虫数量最高为 280 只,在连续 11 天的控虫之后,峰值数量分别降为 130 只和 99 只,控虫效果显著。 他将甘薯夜蛾、豆天蛾等体型较大的蛾类归为大蛾类,从中发现,大蛾类捕获量波动较大,下降趋势不明显。在分类别时,将体型偏小的地老虎、寄生蜂、多星瓢虫、飞蚁等归为其它类昆虫进行统计, 11 天的监测数据显示这些昆虫数量的波动性较大,总体上表现为下降的趋势。根据实验地点的气象数据显示,在监测的第 4 、 6 、 9 天有降水,而且气温较低,降水和较低的气温会影响夜行性昆虫的飞行活动,从而会导致捕获量的降低。 由以上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用诱虫灯诱杀的物理防治方法来控制农田害虫是十分有效的。这种方法与以农药为主的化学防虫方法相比,可以在控制农田害虫的同时,能够很好的保护环境,并减少农药对人体的毒害。害虫数量的波动性变化的原因与天气情况如气温、降水量有相关关系,另外,推测部分原因是由于诱虫灯捕虫时是当天捕获其有效范围内的大量昆虫,造成次日捕获量下降;隔日由于远处昆虫又被诱虫灯吸引靠近而被捕获,所以隔日又出现害虫捕获量高峰。对于上述害虫活动规律的描述,出自一名中学生之手,非常令人满意的。 图 13 中美学者弘毅生态农场论道,该照片上的人物跨越了 6 个时代 ( 从 30 后到 90 后,后排右 3 是北京中学生陈正朴 ) 。 北京中学生陈正朴的实验结论为:诱虫灯推广能解决目前利用农药杀虫带来的种种危害,保护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减少了农药对人体的危害,同时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用诱虫灯捕来的虫子来喂养鸡鸭,可以延长生态循环链,即农作物 — 害虫 — 鸡 — 鸡粪 — 农田。害虫为 鸡鸭提供了大量蛋白质饵料,避免了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降低饲养成本,并且提高了鸡鸭肉和蛋的品质,生产出人们喜爱的绿色食品。因此用诱虫灯杀虫,既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又保护了环境。他的这一结论,与我们的初步设想非常吻合。 ​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4214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6: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