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求教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请教⑸:拟合公式5个可信2个不可信的启示是否具有普适性?
zhgatcl 2018-7-1 09:55
年降水量与3个影响因子之间的拟合公式, 5 个可信2个不可信的启示是否具有普适性? 对1971~2000年中国194个国际交换站的多年平均降水量P、平均地面水汽压e、平均相对湿度U和海拔高程H进行不同组合的拟合研究,可做出下表: 表1 多年平均降水量的一元和多元拟合成果汇总表 表1中共有7个拟合公式,其中5个拟合公式可信,2个拟合公式不可信。多元和一元拟合公式 ① 、 ② 、 ③ 、 ⑤ 都含有主要影响因子平均地面水汽压e,这4个拟合公式的指标参数非常优秀,公式可信。拟合公式引入的自变量越多,相关判定系数越大。 公式 ⑥ 是多年平均降水量P与平均相对湿度U的一元拟合研究成果,虽然自变量平均相对湿度U只是多年平均降水量P的次要影响因子,但自变量平均相对湿度U与主要影响因子平均地面水汽压e正相关,并且 两者之间的 相关性较好( 对数拟合和线性拟合的相关判定系数 R 2 分别为 0.7169 和 0.684 , 相关系数 R 分别为 84.7% 和 82.7% ,详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458267do=blogid=1119001 的附图 ),平均相对湿度U除代表自已以外,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代表主要影响因子平均地面水汽压e,所以,拟合公式 ⑥ 乘幂拟合的相关判定系数 R 2 =0.7845 ,公式可信。 以上5个拟合成果的启示: 一元和多元拟合 公式可信(相关判定系数 R 2 等指标参数符合理论要求)必须满足以下条件,要么有主要影响因子的参与;要么只有一个自变量,该自变量与主要影响因子正相关并且两者之间的 相关性较好。 公式 ④ 是多年平均降水量 P 与平均相对湿度 U 和海拔高程 H 的二元拟合研究成果,拟合公式中两个自变量都是次要影响因子。即使次要影响因子平均相对湿度 U 与主要影响因子平均地面水汽压 e 的相关性比较好(不是特别好),没有主要影响因子平均地面水汽压 e 的参与,该二元拟合公式的 4 类指标参数也不能满足多元拟合的理论要求,所以, 公式 ④ 不 可信。以上拟合研究成果的启示: 二元拟合 公式不可信,只能证明两个自变量都不是主要影响因子,不能证明两个自变量都不是次要影响因子,两个自变量仍有可能是因变量的次要影响因子。 公式 ⑦ 是多年平均降水量 P 与海拔高程 H 的一元拟合公式,自变量海拔高程 H 不是因变量多年平均降水量 P 的主要影响因子,与主要影响因子地面水汽压 e 负相关并且相关性一般(详见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458267do=blogid=1119765 的附图),所以,公式 ⑦ 不 可信。以上拟合研究成果的启示: 一元拟合公式不可信,只能证明该自变量不是因变量的主要影响因子, 不能证明该自变量不是 因变量的 次要影响因子,该自变量仍有可能是因变量的次要影响因子。 综合本文 7 个拟合研究成果可得到以下启示: ⑴ 一元和多元拟合 公式可信(至少相关判定系数 R 2 等指标参数要符合理论要求)必须满足以下条件,要么有主要影响因子的参与;要么只有一个自变量,该自变量与主要影响因子正相关并且两者之间的 相关性较好。 ⑵ 一元和多元拟合公式不可信,只能证明所有自变量都不是因变量的主要影响因子, 不能证明这些自变量不是 因变量的 次要影响因子,这些自变量仍有可能是因变量的次要影响因子。 以上启示是否具有普适性?请您评价。
个人分类: 求教|738 次阅读|0 个评论
请教⑴:因变量与次要影响因子之间的拟合结果是怎样的?
热度 1 zhgatcl 2018-6-9 21:28
因变量与次要影响因子之间的拟合结果是怎样的? 假设某个因变量 Y 与三个自变量 X 1 、 X 2 、 X 3 的 三元线性拟合公式 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 R 大于 90% ),并且知道自变量 X 1 是 主要影响因子(权重大约占 60%~70% ) ,其它两个自变量 X 2 、 X 3 都是 次要影响因子 (请特别注意 主次有别! ),那么,采用 Excel 多元回归现成的命令,由电脑进行因变量 Y 与次要影响因子 X 2 或者 X 3 的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得到的结果是不是相关判定系数 R 2 不太理想而 Significance F 比较理想?其理由是 X 2 和 X 3 的的确确是因变量 Y 的影响因子,但不是主要影响因子。 如果以上判断(观点)不完全正确,因变量 Y 与次要影响因子 X 2 或者 X 3 的 一元线性拟合 的相关判定系数 R 2 和 Significance F 都有比较理想的可能,那需要什么条件?也就是说,什么条件下因变量与次要影响因子一元拟合的效果比较好?什么条件下因变量与次要影响因子一元拟合的效果不好? 由电脑进行因变量 Y 与两个次要影响因子 X 2 和 X 3 的 二元线性回归分析 ,相关判定系数 R 2 有可能比较理想吗?两个自变量的 P-value 有可能都比较理想吗( P-value 越小越好、一般要求小于 0.05 )?拟合得到的结果是不是相关判定系数 R 2 不理想、两个自变量或者其中一个自变量的 P-value 也不理想?其理由是自变量 X 2 和 X 3 都是次要影响因子,二元线性回归拟合公式中没有主要影响因子。 (请专家特别是数理统计专家、气象专家、水利专家赐教)
个人分类: 求教|3996 次阅读|3 个评论
有哪位大牛可以教教我怎么做leave-one-out test 吗?给个code?
热度 1 wuqiong900815 2014-4-8 11:03
小女子是做临床代谢组学的,先有两组样本,各19例,两组之间差异代谢物共鉴别10个,现在想用这10个差异代谢物作为预测,方法为留一法,也叫leave-one-out test ,即每次留出一个样品,以其余的变量继续构建OPLS-DA模型,priori截留值设置为0.5.对留下的样品预测,重复该过程,直到所有的样品都测试过一次,从而计算灵敏度和专属性。 另外我是通过OPLS-DA鉴别的差异代谢物,主成分为1+5,在构建新的OPLS-DA模型时,希望主成分保持不变,我希望得到的图示如下: 讲了这么多,我就是希望各位牛人支支招,用什么软件(R?Matlab?)代码(code?)若能给予帮助,感激不尽,金币肯定少不了
3721 次阅读|3 个评论
请教:普京问题
热度 8 王铮 2012-3-22 07:08
请教:普京问题
请教:普京问题 最近我开始研究我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的地缘政治经济学问题,注意,不是一般地缘政治经济学问题,而是“地缘政治经济学”。被一个问题困扰:为什么西方国家会从喜欢普京到反对普京? 针对这些问题,我对问题作了分解,想请教几个问题: 1. 普京主要的经济政策与西方的利益冲突在哪里? 2. 普京的地缘政治经济学行为符合俄国的国家利益还是主要是他成为“普京大帝”的手段? 3. 普京的地缘政治经济学在哪些方面继承了前苏联? 4. 这次俄罗斯大选支持和反对普京的主要是哪个阶层,他们与产业类型有关吗? 5. 前几年流行的俄罗斯歌曲《嫁人就要嫁普京》还流行吗? 最后一个问题, 6. 维基解密有关普京政治经济学观点的网站有吗? 我是采用数学模型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建模中需要一些假设。提供参考文献的,论文必然列出。实质性意见,也将注明。 谢谢。 基辛格,一个改变了世界地缘政治经济结构的人。不知道他对普京有什么看法。 希拉里.克林顿,正在重组世界地缘政治经济格局,一个伟大而可怕的女性。 俄罗斯进行普京的肖像画展上如痴如醉的粉丝,他们相信普京在制造的是世界真正的和平和俄罗斯的人格
个人分类: 为科学而科学|3932 次阅读|12 个评论
欣喜之情
pengzhen2011 2011-11-12 12:36
生活的轨迹转到了研究生的阶段,提出了发表博客的申请,终于获得通过,欣喜之情油然而生,第一篇博文就用它来表述吧!我会珍惜能在科学网上发博客的机会的,我学的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属于偏向理科的,自己的兴趣在于GIS的二次开发方向,大的也可以说是地学方向软件的开发。主要想用这个平台来书写自己的科研路程,研究思路,方法,尝试写学术论文,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与建议,使自己不断的进步!在这里先表达深深的谢意!
个人分类: 科研生活|22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回应 “求教2则 "
liwei999 2011-9-2 15:16
“好问”不见得是个好的学习习惯。回应“ 求教2则 ”。 作者: mirror (*) 日期: 09/02/2011 01:57:29 求教2则 是王老师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可以改成 能否探测一个电子构成的信号 的问题。当然,这与这个电子的能量也有关。从原则上论,在今天人们就可以实现这个要求。 第二个问题也相当模糊。首先有个探测器是要探测什么的问题。再有 上万吨的石头 与 一个几十吨的混凝土桩 是否有可比性的问题。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156 次阅读|0 个评论
觅知
wdfzacw 2010-4-28 21:06
微米管CFD觅知音,求教!
个人分类: 未分类|2096 次阅读|0 个评论
何为 Article Addendum?
热度 1 buffer 2009-5-20 17:45
近日获邀写一篇 Article Addendum。 对我来说还比较新鲜和陌生。 请教这里的大侠和编辑们,何为 Article Addendum? 怎么写? 写的时候注意什么? 多谢了,先!
个人分类: 植物之美|4929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