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马太效应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马太效应

相关日志

高校中的马太效应
热度 15 zywsict 2019-3-29 15:59
马太效应源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故事。国王给三个仆人每人同样数量的金钱,一年后三个仆人归来。第一个仆人带回来金钱数量是原来的 10 倍;第二个仆人带回来的金钱数量是原来的 5 倍;第三个仆人将金钱原封不动的带回来。国王将奖励给了前两个仆人,并且将第三个仆人的金钱也一并奖励给第一个仆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也被称为“赢家通吃”现象。 那么被称为象牙塔的高校是否也有“马太效应”呢?答案是肯定的。高校中的 马太效应 主要表现在职务晋升、项目申请、研究生招生、论文等方面。 第一,职务晋升。这里的职务主要指行政职务,一旦你比别人先一步晋升职务,从此你晋升速度与没有晋升职务的同事快得多,哪怕你的同事在很多方面比你优秀。因为你早一步晋升职务,通过该职务就可以获取更多的资源,而你获得的这些资源中有些资源是稀缺。 第二,项目申请。在申请新项目之前,如果你已经拥有相应的项目,你就更具优势。这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决定。其一,在限额申报需要 PK 的时候,拥有项目在 PK 中具有绝对的优势;其二,以前有项目做基础,具有主持项目的经验,再申请新项目中也具有优势,至少会被认为拥有更好的研究基础。 第三,研究生招生。招过研究生的导师往往比新晋升的研究生导师更容易招生。这是因为学生更青睐有经验的导师。主要原因是学生更容易获取有招生经验的导师的相关信息,可以通过其门下学生了解相应的情况,或者看齐毕业生去向。而新晋研究生导师没有这些相关信息,没有比较,一切未知,对学生而言风险更高。 第四,论文。论文在高校可以被认为是硬通货,无论是申请项目,职称评定,还是研究生指导资格认定都离不开论文。主要论文档次高且数量多,无论获取项目、职称,还是研究生招生资格都相对容易。特别是获取项目与研究生招生又极大的促进论文数量的增加。 总之,高校并非一片净土,“马太效应”也在其中生根发芽,随着经济的发展,“马太效应”不仅不会消失,而且会愈演愈烈.
个人分类: 精选|10271 次阅读|26 个评论
辅导之12:给孙女讲马太效应和木桶效应
热度 1 laofan68 2018-10-20 13:22
小孙女在我写的文稿中看到“蝴蝶效应”这几个字,就问我它是什么意思。我给她讲了什么是蝴蝶效应,就是有时候小的运作或事物可以引起很大的结果。有人做了个形象的比喻,说是南美洲一只蝴蝶扇了扇翅膀,半个月后,在北美洲引起了一场飓风,所以称蝴蝶效应。 后来我想,让她多了解点知识没有坏处,就给她讲,还有一个叫马太效应,你要不要听。她让我讲。 我说:社会上,有时你得到了一种东西后,一些本不该给你的东西也会拿来给你;相反,如果你没有得到某种东西,就会有些该给你的东西也不给你了。结果就会变得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由于它是来自圣经“新约 马太福音”的一则寓言,所以叫马效应。 她连说了好几遍:“那太不公平了,怎么能那样呢?” 我说确实是不公平,但它是一种社会上的规律,我们改变不了它,只能遵从它,利用它。 她让我举例子。我说:你自学轮滑滑得不错,王教练 ( 即现在教她的教练 ) 看到后不仅免费教你,而且教的非常认真。如果你没有轮滑的基础,王教练不会免费教你,即使交了学费,也不一定像现在这样用这么多时间认真教你。 又比如,运动员在亚运会上拿了金牌 ( 当时正在举行亚运会 ) ,还能得奖金,回到国内,甚至回到所在的省市,还要给奖励。而没有得到奖牌的人,尽管也进行了艰苦的训练,基本上没有多少奖金。 后来我还说,你不是喜欢好的老师教你吗?如果学习努点力,中学考个好学校,那里有很多好老师。若考的中学比较差,好老师就少,而且那里的为数不多的好老师还有可能被调到好学校去。 我感觉她是认真听了,从那时以后,我感觉她做作业比以前抓紧了 针对小孙女喜欢数学,不太爱学语文,语文成绩不太好。我有一次借机会给她讲了木桶效应。简单介绍了木桶的构造并在网上找到“木桶效应”的形象图解给她看后对她说: 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长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短一截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 后来我对她说:听说有的好中学,要去报考的前提条件是小学五、六年级各门功课都是优,若有一个不是优,就没有报考资格。这个不是优的课就是木桶效应最短的那块板。
个人分类: 小孩教育|311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深度好文:阶级竞争即将由抢房,升级为抢......
热度 1 juanzihb 2018-2-19 09:55
2017年已经注定的是中国中产嗷嗷叫的一年,此时起,『阶级固化』深入骨髓,我们越来越像一个那个我们曾经口诛笔伐的『万恶的资本主义』: 中产屌丝化:以土地恢复阶级划分。中产和屌丝的区别是谁的负债更多一点。 货币信仰裂痕:人民币信任度屡创新低,排列在房产、美元、食品之后。这年头连老太太都不敢存钱了,几乎全民押注人民币持续贬值,纷纷用资产来和央行对赌,去拼命购买无法印刷的土地。 阶级门票高涨:教育成为阶级军火,从幼儿园开始的新科举之路,一线城市一个孩子上学的开支等于买一辆解放军99式主战坦克。 中产们恐慌了,选择用房地产捍卫阶级。但是,当全社会60%以上的财富都在固定资产上的时候,几十万亿级别获利盘的规模是根本无法兑现的,一旦集体兑现,就挂了。 我们今天可以说,房产永远涨,这种心态,就像猪儿们都说,饲养员永远爱它一样。对于饲养员来说,99.9%的时间,是真的爱猪如子。 等到足够肥,该出栏了,饲养员真正的思考的问题只有一个,最终采取的处理方式人道与否。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就像社会热议的『学区房悖论』:为什么学区房值钱,而学历不值钱?为什么读了清华也买不起房,干嘛还要买学区房?根源不能讨论,但是出路需要思考。 对于读者而言,我们应该积极的思考:阶级竞争的本质是什么,终局是什么,下一步如何布局? 阶层竞争的本质与终局 我们集体攀爬社会阶层,归根结底,想争夺的是生存的选择权:时间+空间的自由。 过去,只有贵族才有的选。 在1900年,美国人均寿命期望不过47岁,我国不会好于这个数字,只有李鸿章大人这种当朝一品贵胄,才能活过70岁,大部分老百姓的寿命会停止在40岁之前。 饥荒、战乱,在我们的DNA 里面留下了贪婪和恐惧的指令,一定要活下来,看到别人跑,就一定要跑的比别人快。 我们都知道,每上升一个阶层,存活的概率就会极大提高。 1900年,美国人均期望寿命是47岁,中国数据暂缺 向上攀爬是没错的,只是时代发展太快了,我们的思维还在农业社会,时代却已经进入到互联网社会了。 筹码团队认为在中国,阶级竞争的焦点不会在房产停留太久,会很快向前切换,不断升级演变: 开局是地产(静态博弈,一劳永逸); 中场是教育(动态博弈,价值提升); 终局是时间(全局博弈,拿钱买命)。 静态博弈 地产改变命运的幻觉 地产的估值支撑,是生产资料的捆绑,是纳税管道,是农业思维形成的长期惯性:土地意味着一切。 恰好,地产可以参与信用的创造。在过去20年里,凡是参与政府共同做市,扩大房地产行业税基的开发商和囤房者,都撬动了大量财富。 得益于此,我们国家从从资本紧缺、严重依赖美元,到资本泛滥到处投资,只花了不到20年,成果斐然。 如今,我们的地产已经达到GDP250% ,同时,大家对高价持有的物业也给予了越来越大的回报希望,可是接盘侠的人数和资金更多了吗? 所有人都在说京沪永远涨,和上两轮股灾太像。 真正主导利益分配的不是房本,而是权力和更大的利益格局。京沪永远涨的前提是经济发展模式的永远不换轨。 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在GDP+政治强化引导后的产物。GDP是1934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在给美国国会的报告中正式提的,居然沿用到现在。 二战之前的指标,主要为了工业和战争服务,数量是一切的核心。70多年前的指标,指导70年后的经济发展,结果可想而知。 GDP忽视了系统熵,忽视了外部性,也无法衡量新技术的进步,只热衷于量的堆砌。 这种被异化的命令,无异于神经毒素,永远推动着经济体走向肢端肥大症,并可能重现欧洲的早期的错误:为了工业,牺牲一切;为了发展,炮轰一切。 今天,为了GDP,通过房地产收割年轻一代,和为了炼钢,乱砍乱伐是根源一致的。 虽然代价实质上更大,但GDP的反馈却在鼓励我们继续下去。 如果这种逆向激励持续下去,读书显然没有买房有用啊,人民币没有房本有用,我们又会重复晚清的教训: GDP全球第一,4亿人口,地大物博,但是被八国联军的百人小分队占领首都,典型的肢端肥大,毫无竞争力。 今天,技术加速进步,历史进程推进迭代速度10+倍于过去,人才的投资回报率轻松碾压房产。 月租金3万的房子不常有,待遇超过3万的码农可是越来越多见。游戏的规则在慢慢改变,我们不能只看到财务回报,就以为自己主宰命运了。 动态博弈 提升成功概率的阶级军火 我们一直看多教育,最终的估值是向军工体系看齐,是阶级竞争的工具,是提升成功概率的武器,是博弈从静态走向动态的标志。 因为,有了房产的中产阶级会发现,有限的顶层位置,依然关闭着。 房本一开始是敲门砖,后来站票都算不上。权力和资源的分配都是动态的。 当全部的精英都聚集在北上广深,他们的子女在同一起跑线竞争,没有超过其他人的教育,只靠房产根本无法提高胜出概率。 重视教育并不是亚洲家长的偏执,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高薪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壁垒在不断加高 技术的进步在加速阶层的洗牌和分化,高知阶层碾压底层是常态 保持足够强的学习能力是保持在本阶层的关键。 古人说,朝中不可无人,如今,是常春藤里不可无人。 这些年里,从核弹、半导体、计算机、互联网、生物医药,金融市场,哪一项不是顶尖高知分子和顶层阶级全面收割落后分子/国家?智商税是这个地球上最重的赋税。 成为收割者集团的成员或者公民,是新生代父母的愿望。和中国一样,这催生了美国庞大的『高考复读班产业』。 以总部在纽约的Kaplan卡普兰教育集团为例,1994年收入仅800万美元,如今已经是全球最顶尖的终身教育集团之一,收购了好多所大学,每年覆盖100万学生,年收入超过30亿美元,是巴菲特最爱的公司(华盛顿邮报旗下产业,因为太有钱而私有化),没有之一。 竞争还在延伸,许多贵族预备学校纷纷把学制下延到每年学费几万美元的贵族幼儿园,这些名牌幼儿园的入学名额有限,除了学费外,通常还会有10-20万美元额外的捐赠。 中国的教育市场也更加白热化,51talk(COE)、新东方(EDU)、好未来(TAL)、达内教育(TEDU),正保远程教育(DL)等,是国内赴海外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板块。 其中,新东方和好未来,更是阿里和百度之后,最大的中概旗舰,估值的持续上涨,折射了从资本到需求的全面看多。 教育的终极是什么? 目前看,更像软件业。 想想看,为PC 安装操作系统的微软,市值2000亿美元,为人类安装操作系统的教育产业,怎么可能价值更低呢? 在人类社会的动态博弈中,教育的需求是长期的,动态的,就像武器一样,你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捍卫阶层和Offer的时候,你绝不会后悔多一个技能。 全局博弈 时间战场的终极支配和自由 全球年龄中位数 老龄化正在重塑整个世界。 我们不妨看看全球的年龄中位数,中国中位数年龄已经高达36.7岁,即:有50%的人的年龄 36.7岁。 这样的中国,是3000多年中国历史,乃至100万年的人类进化史从来没有的现象。 全世界,10亿以上的人口在未来进入80-100岁区间,我们的一切基础设施都没有准备好,谁能够多活几年,就变成了医疗行业的最残酷的资源竞价。 大量富裕的老年人,推动了时间价值的全面重估。拿钱买命,是持续很多年的投资的核心逻辑。拿钱续命的价格比房子便宜算我输。 1970-2014年,Y轴是全球预期寿命,X轴是每年健康开支 寿命预期突破100岁,医疗开支超过1万美元指日可待 本来,命是无法延续的,时间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但是技术进步,药品会帮助人类穿越时间线,让时间真正的不公平起来,实现真正的阶级不平等。 一个场景:2067年,80岁的小明办理了退休,确实老了,自己的DNA健全程度越来越差,疾病和癌变始终伴随着他。 虽然寿命快到了,可是家里还有110岁的老娘要赡养,自己买不起延寿的药物,更换不起器官和身体,只能慢慢走向死亡。 公司里的健身房,癌症痊愈后的董事长还在美女教练的陪伴下举铁,110多岁的人了,花了15亿更换了心肺,注射了 1针2000万的抗衰老药物,如今看起来和50岁的人差不多。 对于小明来说,时间公平吗? 公平将最终被消灭,就好像它从未存在过一样。国家将变成一个付费网游社区,能够活多久,取决于你创造的价值,或者你充值的费用。 这只是一个做牙箍、卖水光针的企业:艾利科技 (Nasdaq: ALGN),16年超过100倍 我们要知道,衰老和癌变是医学界的两座大山,技术正在狠狠的攻击这两座大山,并有望在10年内确定性的取得重大突破。 最近暴涨的Kite Pharma(NASDAQ:KITE)在研制CAR-T新药Axicabtagene Ciloleucel,这药大致原理就是: 从病人身上提取合适的免疫T细胞; 基因改造这个细胞,类似于装上GPS专门打击癌细胞; 大量培养这种改造过的免疫细胞; 注射回病人体内; 开挂的T细胞开始在体内扫荡癌细胞。 这种治疗中,安装不同的GPS(靶点)就是应对不同的癌症类型。目前还没有一个CAR-T上市。 Kite这药如果顺利将是人类第一个获批的CAR-T治疗,这种治疗手段极为暴力,效果明显,但是有小概率直接把病人毒死。 同样,衰老的大山在人类的进攻中走向坍塌。 数十年的研究终于有所突破,美国加州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伊莉莎·拉扎里(Elisa Lazzari)研究发现,细胞的RNA具有可用于识别细胞衰老的特性,因此,可以尝试在细胞DNA年老力衰时,用人工接管RNA来控制基因表达合成蛋白质。 在这种思路指导下,阿肯色州的研究团队已经研制出一种新化合物 ,成功清除老鼠身血液里的老化造血细胞,使老鼠的造血功能保持活力。 进而使老鼠的整个身体状况都得到改善。在人类医院中,这种RNA手段的疗法已经被引入临床,在癌症和感染等科室中使用。 社会发展指数和人均GDP 技术的进步,将我们人类的竞争,甚至最终的货币体系,都指向时间战场。治疗癌症、延长2年寿命、换一个心脏,都是明码标价,并与时间挂钩。 当我们看着高等阶级的大人物,有能力向天再借500年的时候,他的孩子开始从云端下载各项逆天的技能的时候,还是普通寿命的你,看着一事无成的傻逼孩子,还会守着去炒房么? 我们的时代在加速前行。不要停留在过去的估值体系里面陶醉,甚至拼命加杠杆。时间将成为终极的成本,人口是终极的资源,阶级,还是终极的稀缺。 这不是鸡汤,也不是砒霜。 只是从纷繁复杂的现状中,抓住背后的暗潮涌动,分析我们将面对的未来: 社会即将分层 你将会在第几层? 你的下一代将被迫逃离家乡?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句话出自《圣经·马太福音》25章29节,后人以此为典故,归纳了“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马太效应是世间最冰冷的规则,却又无处不在。 当“逃离北上广”和“逃回北上广”的话题在网上大热时,以各省人口流动的大数据为依据,得出了一个残酷的结论: 1. 大都市就像抽水机,不停地从落后省份抽取劳动力,或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就会像今天的日本一样,无数村庄和城镇凋零衰败,但东京和大阪都市圈繁华依旧。 2. 在人口负增长的时代,大都市将毫不留情地吸干周边地区的血液,以便自己能够生存。 3. 残酷吗?不,因为这是年轻劳动力自己用脚(投票)投出的结果。 (图片来自“城市数据团”) 大都市拥有优质的政治资源、商业资源、教育资源、人力资源…… 这些优质资源吸引着无数优秀的年轻人,而优秀的年轻人将推动大都市的繁荣发展,从而让大都市获取更多的资源,于是形成了一个优势迭代的良性循环,这就是马太效应中的强者愈强。 而由人口迁徙引申出来的推论,则更加触目惊心: 1. 你还能在这些选择(逃离北上广还是逃回北上广)中犹豫,说明你无比幸福,因为你们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可能不会再有任何选择的机会。 2. 假如你最终选择留在了一个生活安逸风景如画的小城镇上,你也许会幸福地过完一生; 3.但在你的子女到了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很可能他们有且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逃离他们终将衰落的家乡。 文中所谓的“无比幸福”其实“无比残酷”。 因为大都市在攫取优秀人才的同时,也在用高额的房价和户籍制度将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挤到繁华都市的边缘,将他们赶到逼仄的地下室,脏乱的出租房,直到他们梦碎的那一天,收起行囊,滚回家乡,然后他们的下一代再背起行囊,逃离家乡。 这就是马太效应的另一面,弱者愈弱。 越有钱收入增长越快! 《二十一世纪资本论》的作者汤玛斯·皮克提认为,当今的资本回报率已经大于经济的增长率,这将会导致社会财富向少数人聚集。 也就是说,越有钱收入增长越快!经合组织(OECD)的统计数据验证了这一点。 最近30年,英美等发达国家的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收入都有所增长,但是高收入群体(政企管理者、金融从业者、IT从业者)的收入增长更快。 投资财富的积累犹如滚雪球,同样的速度下,雪球越大体积增长越快。 当王健林“先赚它个一个亿”的小目标刷屏时,你有没有算过:王健林身家2600亿,一个亿只占他总资产的0.04%,对他而言真的只是一个小目标啊! 而对于没有家产且年收入十万的年轻人而言,一个亿的小目标也不算太难,也就是不吃不喝工作1000年而已。 寒门再难出贵子 1980年,一个农民家的孩子踏进了北大的校门,邻里乡亲都以他为荣。 可他到了北京之后才发现: 1.自己没读过课外书,跟不上同学的聊天话题; 2.穿衣搭配非常土,女生找他扛包打水,理由居然是为了让自己的男朋友休息一下; 3.做个自我介绍,也被当众嘲笑,说他普通话讲得像日语; 4.除了插秧是能手,他一样都拿不出手。 就是这样一名农家子弟,他创办了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教育机构,他入选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业领袖”,他的名字叫俞敏洪。 寒门出贵子,逆境出英才,俞敏洪的人生经历书写了读书改变命运的传奇。 (俞敏洪照片对比) 可是,如果俞敏洪再晚生几年会怎样?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云杉统计1978年~2005年北大学生的家庭出身发现: 1. 80年代中后期是农家子弟用知识改变命运的黄金时代,三成以上的北大学子出自寒门; 2.90年代中期农家子弟的比例开始下滑; 3.2000年之后,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仅占一成多。寒门子弟进名校的通道正变得越来越窄。 农家子弟的名额都被谁占了? 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于2012年刊登了一篇研究报告《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52-2002)》。 报告通过研究50年数据,得出了一个让全社会哗然的结论: 90年代后,考上北大的精英子弟比例快速攀升,这些社会精英只占全社会人口的1.7%,却有40%的北大学生诞生于这样的精英家庭。 寒门再难出贵子,精英扎堆进名校,这是马太效应的又一次胜利。 为什么80年代是农家子弟的黄金年代?因为高考是1977年才恢复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太效应日趋明显。 绝望的底层,高喊读书无用 前几天,有读者转给我一篇“半城”的文章,标题是《底层放弃教育,中产过度焦虑,上层不玩中国高考》。 在此之前,我早已在朋友圈刷到了这篇文章,因为标题实在太刺眼,而刺心的是,它反映的难道不就是现实吗? 作者余秀兰借中科院社会学博士后的一项调查得出结论:越贫穷越认同“读书无用”。 村庄贫困层认同度62.32%、农村中间层37.24%,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认同比例最高,于是作者用了这样的小标题来描述底层人民对待教育的态度——绝望的底层人民:干脆放弃高等教育。 作者的结论对吗? 对,虽然情理难容,但却在意料之中,不信我论证给你看: 论据之一:家里越穷,读书的代价越高。 2014年《经济学人》的一项报告指出:包括书本费用在内,高中三年的学费动辄数千美元——这往往超过了贫困农村家庭一年的收入。 论据之二: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 2014年,瑞典隆德大学的薄家珉(Benjamin Lillebrohus)的一项统计报告显示: 2012年复旦大学新招收的农村学生占比为10.36%,同济大学占比18.98%,天津大学28.14%,吉林大学32.27%,西北师范大学59.85%,南昌大学43.68%,喀什大学(原喀什师范学院)56.98%。 就像《南方周末》2011年的一篇报道中提到的那样:“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难以被逆转。 论据之三:学校越差,越难找到好工作。 当社会的教育起点越来越高,应届毕业生越来越多时,好工作的门槛也必然越来越高。 毕业生要面对的竞争对手,是人才市场中所有竞争同一岗位的人,所以对于三流大学的毕业生,“毕业即失业”已不再是笑话。 另一方面,无论寒门学子为上大学背了多少债,付出了多少代价,企业顶多只会表示遗憾,仅此而已。 对于底层人民而言,教育的高成本,低收益,导致了他们对教育的绝望。 海淀拼娃是怎么拼的? 当“读书无用”的声音在底层日益高涨时,社会中上层却在教育的投入上更加疯狂。 今年上半年,一篇名为《北京的无奈:海淀拼娃是怎么拼的》的文章在各路家长的朋友圈疯狂转发。 当主流媒体炮轰课外班是培养应试教育的机器时,作者透露了他孩子在辅导班的课程: 语文由北大的老师上课,孩子读的是《大学》和《春秋》,但很多内容讲的其实是历史,而且是把中国历史发生的事情与外国历史横向对比,带有文化和哲学的启蒙。 英语则是新东方的名师上课,孩子从自然拼读开始,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讲英语故事。 数学则是国内985名校的毕业生授课,小学低年级的奥数就足以让文科生缴枪,但孩子学会了就会有乐趣。 作者称儿子每天早上七点半起床,晚上八点课外班下课,赶回家还要写作业,做完作业还要看课外书,一般是儿童读物,一周读完一本,一个月读完一套,内容包括科技、历史、地理等等。 或许你会觉得这样的家长很残酷,居然把孩子逼得那么苦,说好的快乐教育呢?可更残酷的是,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孩子自己要求的。 一般控制他晚上十点要睡觉,但他经常会比这个睡得晚,孩子才七岁啊!真的很担心,每次都对他说你不想学了课外班就不要上了,但他总是不愿意,他有一个目标,就是能够赢了老爸,要有他会他老爸不会的内容。 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耐人寻味:成功真的不是一代的积累。 更耐人寻味的是:龟兔赛跑,如果兔子拼命向前跑,会怎么样? 答案依然是马太效应。 社会越发达,阶层越固化 《人生七年》是BBC的一部纪录片,它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英国孩子,记录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从7岁开始,每七年记录一次,一直到他们的56岁。 这项历时49年的研究揭露了一个残酷的事实: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阶层在代际间得到了传承。 7岁本该是个天真烂漫的年纪,但不同阶层孩子已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 上流社会:John和Andrew就已经养成了阅读《金融时报》、《观察家》的习惯,他们明确地知道自己会上顶级的私立高中,然后读牛津大学,再然后进入政坛。 中产阶层:男孩会拥有自己的理念,如反对种族歧视,帮助有色人种;女孩则想着长大嫁人生子。 底层社会:有人希望当驯马师赚钱,有人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爸爸,而贫民窟出生的Paul,甚至把“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当成了自己的人生愿望。 49年之后,他们已是56岁。 上流社会:John成为了企业家并致力于慈善事业,Andrew成为了律所合伙人,他们的孩子继续接受着精英教育。 中产阶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依然是中产,也会有个别滑落到了社会的底层。 底层社会:Paul成为了泥瓦工,Symon则成为了司机,他们生了一大堆儿女,儿女中的大部分人继续在底层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在一个百废待兴的社会,弯道超车,一夜暴富都成为可能,但社会一旦进入到发达又稳定的阶段,阶层的分化和固化将变得日趋明显。 哈佛公开课《公平的起点是什么》中指出:“即使是努力本身,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幸运的家庭环境。” 两位罗斯福总统都毕业于哈佛,“布什家族”四代都是耶鲁校友,小布什在竞选的时候甚至开玩笑说:“我继承了我父亲一半的朋友。” 上层社会的人脉、财富、精英意识、教育资源等等,父传子,子传孙。 而社会中下层的孩子,在公立学校接受了所谓的“快乐教育”后,构成了新一代的社会中下层。但不管怎样,发达社会至少能为他们提供可靠的生活保障。 这是社会稳定的另一种形态。 社会即将分层,你将会在第几层?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荣获2016年的雨果奖。 雨果奖是世界科幻小说的最高奖项,堪称科幻界的“诺贝尔文学奖”,可《北京折叠》与其说是科幻,不如说是披着科幻外衣的社会隐喻: 顶层操控规则,中层高节奏工作,而底层的穷人,将连被剥削的价值都不再会有。 当底层人民对着邻里乡亲高喊读书无用时,阿尔法狗已经战胜了李世石,一场“人工智能”的革命正悄无声息地到来。 可以预见,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换人”是必然的趋势,当一批又一批“自动XX机”进入各行各业之后,社会对蓝领的需求将大幅降低。 到了那一天,那些放弃教育的底层人民,他们的出路又在哪里? 这是政府要考虑的问题。 而对于我们自己而言,更关心的问题是:这个社会还有打破阶层的可能吗? 有,当然有! 即便是在阶层高度固化的英国社会,在纪录片《人生七年》中,依然出现了一个人,他打破了阶层的天花板成功晋升精英,他就是Nicolas ——一个农夫的儿子,他考上了牛津大学,然后成为了美国名校的教授。 十四分之一,从概率上来算,约为7%。 无独有偶,全球复杂网络研究权威、美国物理学会院士巴拉巴西在《爆发》一书中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人类行为的93%是可以预测的,而剩下的那7%无法预测的人则改变了世界。 书中没有给出7%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但至少他给了我们一个启示: 世界上永远存在这样一类人,他能够超越自己的家庭、血缘、环境,他能够挣脱时代对他的束缚,让世界另眼相看,这一类人被称为英雄。 那么问题来了:社会即将分层,阶层正在固化,而你,能成为英雄吗?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华尔街资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2311 次阅读|1 个评论
渐行渐远的自然基金
热度 40 xin 2016-10-28 13:24
一个慵懒的周末下午,在一个安静、洒满阳光的咖啡厅里,我与我的老朋友,相遇在异国他乡。环境虽好,遗憾的是,并没有美好,却弥漫着充满忧郁和彷徨,一种异样的悲伤。 我和他是多少年的老同学,还曾一个宿舍几年。我们当年无话不说,现在还是依旧。当初书生意气的他,似乎时光倒流,又一次活生生的坐在我的面前。我们都年轻不在,都成了发福的老男人,脸上充满了沧桑。 和他谈到生活,谈到老同学,不能回避地谈到了科研,落到了自然基金。提到自然基金,他说,他感到自然基金与他渐行渐远,似乎成了一个永远都无法如愿的梦想。 早些年,他曾经获得一个青年基金项目,那时候他是那么快乐,仿佛所有的梦想瞬间成为现实。回忆过去,他甚至还沉浸在幸福之中,兴奋与快乐溢于言表。可是,青年基金结束后,申请面上项目一直不顺利,2年一停,磕磕绊绊至今未中。 自然基金,在他心目中,地位很高,分量很重。他觉得自然基金是他科研的救命草,是他能希冀的唯一。自然基金在他心里,是公正、崇高的代名词,那么纯粹无暇、向外放射着光芒,驱赶着黑暗。 我问他为何总是失败不成功,是否自己分析过原因。他似乎打开了话匣子,将往日的压抑,如滔滔黄河,向我倾诉。我感到吃惊,吃惊他的生活是那么单调和压抑,我也感到荣幸,荣幸他将我当做朋友,还如一二十年前一样。 他觉得基金不中,都是自己的原因,他心服口服。他分析整理了一些原因,似乎他也不在乎我都认同。他说,基金重视创新,他工作以来似乎总是找不到创新点,比较新颖的科学命题。他所能想到的所有科学命题,要不属于老问题,将历史当新闻,要不不找边际,不可能实现。 他说,基金重视基础。他就做过一个青年基金,短短三年,稍纵即逝。即使发表了三五篇SCI论文,似乎也无足轻重。况且论文多是三区论文,学科中一二区期刊很少。不过他也心服口服,感觉水平的确平庸,研究索然无味。 他说,基金重视平台。如果是个好点大学,比如九八五等世界名校;或者国家重点实验室,至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哪里的实验仪器支持充沛,都是高精尖、高大上的仪器,看上去就带劲,也能实现比较难点的研究。他所在的平台,属于一个一般的211,实验室资源很多,但是大多望梅止渴,他能接触到的几近为零。 他说,基金有时候也需要碰运气。他感觉,有时候他的运气似乎总是差一点。总是能遇到非常高端的专家,偏僻入里的给他致命一击。他很讨厌运气之说,但似乎也不否认的确存在运气的成分。 他说,基金对他渐行渐远了。他认为马太效应已经发生了,同龄人中都已经做了三五个自然基金项目,而其他项目更是一大把。做的项目越多,产出越多,职称上的快、学生带的多,更多的项目和产出,而他却是相反。他说,他似乎将科研的路,走到了山穷水尽,他觉得都怪自己不懂搞关系,自己不够努力。 他说,他在哪里生活的太久了。虽然看过一些论文,但没有机会实践,总是不能进入角色,思想似乎都上锈了。他说,他这次出国,碰碰运气,找找灵感,看看是否还能有转机。但,他说的那么不自信,眼睛看着宽大的落地窗的窗外,川流不息的人群,似乎只是一种自言自语。 我说你应该找个对象,成家过日子,从生活中找到乐趣,弥补科研对你带来的伤害。他说,他这种人,似乎并不适合结婚。他觉得现在的女孩都很势力,他没有赚钱养家的能力。我劝他积极一点,这个世界上努力找,运气好点儿的话,还是有可能碰到哪种看对眼的女孩。 我建议他,可以暂时不要考虑自然基金的事情,也不要考虑科研的事情。只去做哪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他说,没有经费,一切都是扯淡,都是水中月、镜中花。科研是打仗,没有经费都是空想。 我建议他,到社会上去做一些赚钱的事情,从赚钱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人生。他说,他没有商业头脑,也羞于谈钱,是个天生的穷书生,没法与人要价还价。他说,他也很羡慕哪些有钱的商人,有地位有尊严,能逍遥自在,想吃什么有什么。可惜,他没有商业方面的能力,也没有赚钱的专业技能。他似乎惧怕社会,对自己缺乏自信。 在科研上,我突然有了一些想劝慰他冲动。可是,看到他哪满脸的沧桑,提前的衰老。我一时竟然,也无从说起。只有陪他一起,沉浸在太阳里,暂时躲避纷乱的世界,享受这片刻的宁静。在临告别的时候,我狠狠的撮了一口咖啡,淡淡的说了声:这操蛋的生活!狗日的科研!
12323 次阅读|89 个评论
高校里的‘马太效应’
热度 9 lin602 2016-1-19 17:16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 社会心理学 、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术语,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效应”与“ 平衡之道 ”相悖;与“ 二八定则 ”类似,是十分重要的 自然法则 。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曾提出类似的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高校里有马太效应吗?拿收入随便说说。 在高校里如果是位双肩挑领导,领导干部津贴是在每个月工资中的,而且处级的这一笔收入是千元以上。 领导干部的工作量,有的是全职,有的是半职,所以在工作量计算上,一般来说,职位工作量加上教学与科研工作量,总工作量不少。按工作量计算津贴,这笔收入一般来说就高于普通教师不少了。 以上的内容可能大家能够明面看到,后面可能大家不一定能够清楚了。 因为有职位,有评审权力,所以外面及校内的评审、鉴定、答辩等会议,他们是理所当然的专家。这些都有公开而且‘公正’的辛苦费,不要小看这笔费用。有些协会或学会的秘书长,光每年这笔费用就非常厉害了。 大家可以统计一下项目经费,如果将处级以上双肩挑领导作为一个团体,普通教师作为一个团体,统计一下人均项目经费,我想我不需要详细说明,大家就知道了。许多经费有‘劳务费’这项的,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15%,如果数百万的经费,大家知道劳务费是什么数字,当然有不少发到研究生手中。这笔费用各人各用法,我知道有些教授自己是一分不取的。但许多劳务费是研究生的助研费是用不完的。 研究生人数多,不少学校按研究生人数发导师津贴。这可能就不要详细说的。 按文章考核发考核津贴,好象非常公平,数字面前,人人平等。不过,目前博士研究生毕业都要sci论文才能答辩的,硕士研究生大多数学校可能是不需要sci论文。假如某领导一年一个或二个博士研究生,普通教授可能数年一个博士研究生甚至没有博士研究生,你就清楚这sci论文数之间在多少差别了。没有博士研究生,或者硕士研究生人数都很少,你的考核sci论文数有多少呢?不要小看这个数字!目前sci论文数量,除了导师水平外,最重要的因素是博士研究生的人数,这可能是一个硬条件。 考核的条款中,国家项目及省级项目的考核分数很高的,国家项目数多,意味着考核分数高呀,考核津贴就高呀。 ................. 将上面的收入差别进行求和,总收入=a+b+c+d+......... 可能上面没有写全,光这几项,就突显出‘马太效应’了。 每个高校的教授、博士导师们都热衷于竞聘领导职位,这也是中国高校的一大特色。其实也是一个利益之趋,这种利益除了这些收入,当然还有其他因素了。
7521 次阅读|12 个评论
也谈知识的马太效应
热度 19 stone1971111 2014-7-16 16:08
方唯硕博主写了一个文章,谈到知识的马太效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9934-812028.html ,主题非常好,引起了我的思考,感觉文章意犹未尽,我也谈谈我所理解的知识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在经济学领域,心理学领域都有很重要的启发意义,在教育领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会出现知识的马太效应呢?下面几点值得思考。 一、知识的马太效应是量变到质变的表现; 人都是从零开始进行学习的,我们都能回忆在求学的某一个阶段,不喜欢读书,甚至抵制读书,尤其对于特定的对象,我们不喜欢接触。学习的一开始都是从某一个点开始的,每个学科都有一片天空,我们一开始总是从一个有一个零散的天空的某一点开始学习,不同的点之间差异很大,这种割裂的知识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不适应的。 我们本能地喜欢用自己的经验或者已有的知识进行更进一步学习,但是零散的知识体系阻碍我们这种朴素的理解过程 。等到知识积累到一定阶段之后,不同的知识点不断的扩大,直到不同的知识空间发生了很大的交集,这种融会贯通的感觉使得我们对于学习的体验有了新的认识。 所以知识的积累并不是一直都是加速度的,加速度是产生在不同领域的知识发生了重叠和融合,之后,就产生了一系列化学变化,如理解力的提高,兴趣的提高等附加效应。 二、知识的积累可以增加理解力; 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对于一些即便是要求掌握的学科有抵触情绪,比如哲学、宗教和心理等学科,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对于正在学习的东西不理解 。不理解的主要根源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来自于对于语言的掌握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 哲学家的用语和普通人的说话,甚至文学家的语言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哲学家的语言强调严谨和严格。即便在不同的哲学家的语境中,同一个词都要反复不断的进行定义,甚至不断地进行重定义。但是我们如果掌握的知识不够多,还试图使用自身朴素的知识来理解有特定含义的语言,我们就根本不能领会所读书籍的本意,导致我们无法理解其所说的内容。 第二个方面来自于所掌握的例子不足以让我们理解。 我们经常理解一个东西都希望在我们的经验中寻找一个例子来作为佐证。 但是当我们的知识体系不够丰富,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无法在阅读的一霎那就给出恰当的例子,无法和作者形成流畅的互动 。比如,我们学习数学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或者近世代数等课程,如果前面的数学基础不扎实,我们就很难立刻用学过的例子来理解眼前的知识。 三、知识的积累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 阅读的过程之所以很慢,主要是当前的语句的信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我们无法一下子在脑子里面构建一个模式,对当前的信息进行模拟或者存储。 当我们的知识积累到一定阶段之后,我们很容易从其他看似不同的知识体系中找到对应,或者找到样板。读书到了一定阶段之后,会越读越快,在这个特定的阈值之前,看书的速度就是比较慢。阅读文献更是如此, 一开始读文献,很多提到的方法和理论都不懂,一个文献可能需要其他几十篇文献作为基础,这样就非常缓慢。可是文献阅读量到了一定阶段后,就成了增量式阅读 ,只看其中的主要想法或者局部的技巧。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是万卷书是绝大多数人很难达到的高度。一个人如果4天一本书,一年不过100本,100年才一万本。可是有几个人可以做到4天一本,连续100年?所以, 线性的读书速度是阻碍我们阅读的很大原因,但是读书速度到了后来就不是线性的,一定是非线性的。 四、知识的积累可以提高阅读的兴趣; 读书很多人说喜欢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可是我们质量的积累不到一定程度,我们可以喜欢的东西实在很可怜 。比如,小孩子只喜欢读漫画,中学生喜欢的东西也很有限。并不是说他们没有眼睛,没有大脑,而是他们的知识体系告诉他们的信息就是兴趣点受到限制。还比如看戏剧,我们一开始不了解戏剧,看起来很容易犯困,了解多了就可能成为票友。 有时候,正因为我们知道的多,所以我们才对更多的事物或者知识感兴趣,因为我们可以对其中的真正妙处有了理解,并且可以放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比较,乐趣才更多,也更真实。 五、知识的积累可以增加获得知识的条件。 读书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心情。当我们天天忙于事务,忙着吃饭,我们就没有条件去读书,我们会被自己稀缺的资源控制,以至于我们似乎没有时间去读书,去思考。读书和思考历来都是属于有闲阶层的专利。 即便有些人看似很忙,也经常读书,那也一定是他们把事情处理的更好,让自己变得相对有闲,才可能读书。另外,读书也需要验证,知识积累到一定阶段后,就可能拥有更大的舞台和空间,让我们可以接触更多的人和事,经历多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加工能力也就更多了。 所以我们在获取的知识的同时,也可能需要关注提高自己的空间,扩大自己的舞台高度,让自己有更好的经历,增加获得知识的条件。 总的来说,知识的积累过程对于每个人都是个很大的挑战,我们一开始都是从零开始,当我们不能突破那个启动加速度的门槛的时候,我们可能一直处于困惑或者难受的状态。 但是我们需要意识到,知识积累很慢,可能有方法的问题,也可能正是因为我们的知识还非常欠缺造成的。 当知识积累到一定阶段后,我们的读书兴趣,读书理解的速度和理解深度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读书的体验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此外,知识是很值钱的,当我们拥有了更多的知识后,我们更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条件,在更好的条件支撑下,我们将会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前提是,我们还愿不愿意去获得知识。 silong.peng@ia.ac.cn 2014.07.16
个人分类: 空闲时光|15520 次阅读|21 个评论
中国学术界的两大特色:马太效应与贫富差距
热度 64 dwchen 2014-7-14 18:13
在中国学术界,马太效应严重,越有名越有权越有关系的学者和领导拿的项目越多, 估计20%的人,控制着90%的经费 。 不信,到每个科研单位的科技处统计一下,经费排名前20%的经费总数占经费之和的比例。不要看平均研究经费,有的牛人一个项目就超过亿元;而有的普通科研人员,一个项目才2-3万。 在中国学术界,贫富差距明显,牛教授的最高年薪有100-200万,如果在其他高校兼职,如果是公司的董事长或者董事,年收入达到200-1000万也不是难事。年轻的青椒,有的只是依靠微薄的5-6万年薪艰难度日。 由于中国科研人数的庞大,政府陷入了囚徒困境 。数以千万的科研人员,如果每人每年工资加1万,就需要投入1000亿,还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看不出任何成效。如果每人每年工资加5万-10万,才有些效果,可惜需要投入5000亿到1万亿,投入实在巨大,财政压力太大而难以实现。 所以,中国政府对学术界采用的是社会主义的经典策略: 集中精力办大事,让极少数学术精英去搞大项目;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高薪聘请极少数牛人。 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 传统智慧: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也 是现代社会的常用做法 :树立榜样,让其他人向榜样学习。 学术界也如同社会上的其他行业一样,先富起来的人一般都不是道德非常高尚的人。道德非常高尚的人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自身适应还来不及,如何能迅速致富?一般来说,先富起来的人都是积极进取之人,都是功利心很强的人,他们并不会主动带动后来的人一起致富,而是不由自主地要剥削他们,使得自己更加富裕。 中国房地产就是这样一个鲜活的例子。先富起来的人大量囤积房产,使得房产价格飙升,从而使得后来的人成为房奴,很难有富起来的可能。 中国学术界先富起来的人,雇佣大量青椒和研究生为他们打工,成果自然也主要属于这些先富起来的人,从而他们的名气越来越大、占有的资源越来越多,收入越来越高。 在科研投入和工资总和的蛋糕不可能快速增长的今天,少数人分的越来越多,意味着多数人分的越来越少。 总之,中国学术界的 两大特色 集中体现在马太效应和贫富差距,导致中国学术界出现了 四大病症 :1)大多数科研人员,为生计所累,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2)优质资源过度集中,导致利用率不高;3)由于收入和资源的巨大差异,自由平等的学术环境难以建立;4)学术界内部矛盾重重,有不断激化的可能,甚至一个吃饭的小事就可以撞击出火花。这四大病症导致了 一个很难解决的猜想 :中国获得领先世界的科学成果的 “哥德巴赫猜想”猜想。此猜想 至今无解,也许以后也很难有解。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17614 次阅读|74 个评论
农村出身大学生的社会流动机会 ----- 以在宁高校部分学生为例的
热度 3 pugongying2006 2013-11-28 13:51
声明 :本文是笔者原创作品,是本人近两年的研究成果,除科学往网外没有以任何公开形式发表,出于著作权的考虑,除作者和本人导师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张玉林教授外,任何人引用本文资料或者转用本文前,请事先告知本人。 特此声明。2013年11月28日 农村出身大学生的社会流动机会 ----- 以在宁高校部分学生为例的社会学研究 摘要: 农村出身的大学生是重要的边缘性群体,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连接着城市和农村,农村出身的大学生身份连接传统和现代的一个转换,研究他们的社会流动和人生发展过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对这个过程的研究既可以看到农村大学生在城市发展的社会流动机会、人生发展的瓶颈和结构性障碍,透析城乡发展过程中的马太效应,也可以揭示社会流动中人的发展能力再生产的过程和作用因素。 本文通过对部分在宁高校农村大学生社会流动状况的深度透析和相关文献分析,力求做出上述探索。研究表明,长期以来,由于城乡文化环境、生活方式、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巨大差距,与城市大学生相比,农村大学生在社会流动方面先后遭遇两次不对等的竞争。第一次是高考,农村学生遭遇更多的障碍性因素,在生存环境(自然的)、生活环境(文化的和惯习的)、社会环境(制度的和政策性的)方面均处于劣势,他们的向上社会流动机会较少。第二次是大学期间和大学毕业之后,由于前述背景因素继续发挥作用,他们所需要的社会支持难以得到满足,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成就、心理状态和毕业后的职业能力发展,从而影响了其人生发展和向上流动;另一方面,社会资本弱势的传递,也影响着他们在城市的职业生活乃至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在很大程度形成了社会流动机会的马太效应。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研究的背景、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探讨了影响农村大学生向上流动的内在动力和根源。第三、四、五部分从过程的视角展现了农村出身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向上流动机会的不对等和原因,最后是结论和讨论。 关键词 : 农村大学生 社会流动 人生发展 马太效应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 6 一,本研究的缘起 ........................................................................................................ 8 二,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9 三,已有的研究回顾及存在的问题 ................................................................................ 9 四,本研究的重点和研究方法 ..................................................................................... 10 第二章 社会流动视角下的农村大学生群体 ....................................................................... 11 一,向上流动的起点:城乡身份差异及其影响 ............................................................. 11 二,高考:从乡村到城市的上升途径 .......................................................................... 12 第三章 同在蓝天下 冰火两重天 ....................................................................................... 13 一,农村的社会环境与高等教育机会 .......................................................................... 14 二,高校扩招、自主招生,保送生:高考制度的影响 .................................................. 15 第四章 “象牙塔”:我的大学 .......................................................................................... 17 第五章 在人间:梦醒时分 ............................................................................................... 19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21 参考文献 ........................................................................................................................... 22 致谢 .................................................................................................................................. 24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新约·马太福音书 佛说:诸业有因,因起诸缘,缘起诸有情。 ——一八三三 成唯识宗密卷 “ 弱势群体 ” 不“弱”,他们成为弱势群体的一员,与其说是自己的原因,不如说是社会的原因。 ——孙立平 第一章 引言 一,本研究的缘起 出身和体验无疑对于从事研究的人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的研究想法是缘于笔者以农村大学生身份而经历的一些事情,以及在这个过程的体验。作为一名农村出身的大学生,笔者曾经历高考辗转来到大学。在城市的适应过程中,农村大学生的经历和身份也曾经带来迷惑和困难,并曾因为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反差有过无奈感和叹息。后来发现,这样的迷惘和叹息不单笔者有过,跟笔者有同样身份的人都普遍存在( 徐新林, 1998 ;王学举, 2007 )。 2009 年—2012年,经老乡介绍,笔者加入了互联网世界的三个“老乡群”,共有242人(除去重复人数)参加,其中南大的老乡约180人。在一次很偶然的老乡聚会闲聊中,发现了一个让我吃惊的信息:在这个群的140人(包括大一新生在校、老生和部分已经毕业的老乡)中,农村出身的大学生比例非常之少,只有不到20人,而且成绩都不甚出色,其中最好的一个是在院系同级的70余人中排名二十多名,还有不少在英语、计算机和高数方面“挂科”的。无独有偶,在曾与笔者一道做过勤工助学的22人(绝大部分是农村大学生)中,学习成绩也都是普遍是中等偏下。由此笔者猜想,这可能并非个别现象。但进一步的问题在于,农村大学生在学业成绩方面为什么会会普遍处于劣势呢?又是什么因素导致农村大学生普遍成绩不佳,是因为不够努力、智商水平不高,还是由于其他因素?这样的结果对他们意味着什么?这和社会上已经存在的马太效应有何关系? 以上问题促使笔者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进一步的观察发现,与城市出身的学生比较起来,农村大学生不仅在学业上没有优势可言,在大学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不具备优势,甚至处于劣势,比如才艺表现、交往和沟通的能力、社会适应性,以及在就业机会和就业薪资收入的平均水平上。例如,在2010届南京某高校的毕业生中,进入华为、新东方等著名且收入高的企业的均为城市出身。这再次暗示我们:农村大学生的竞争劣势绝非偶然,应该有比较深层的社会因素,它如看不见的手一样影响着农家子弟的境遇和发展。 一般认为,在经过了艰难的高考而进入大学之后,农村大学生就获得了向上流动的机会,开始和城市出身的大学生一道站在了新的同一起跑线上。然而现实的反差是如此之大。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农村大学生在社会流动以及城市发展中处于劣势地位?本研究由此开始。 二,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研究的展开离不开对其价值和意义的评估。对大学生的社会流动机会和人生发展状况的研究有何理论的和现实的意义呢? 首先是关系到对一个群体的生存、发展状况的认识和理解。研究现实问题是社会学的一项责任和义务。农村子弟的发展问题近年来已经引起很多关注,也有较多的关于农民工以及“农民工二代”的研究,但是农村子弟的另一个群体,也即已经具有市民(城里人)身份的农村大学生却受到了忽视。农村大学生往往背负着父母的期望,他们在城市的发展状况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境遇和体验,还意味着其农村父母、亲友的梦想的实现程度。农村大学生在农村是一个高智商、高知识的群体,有着光环,在城市却又处于劣势地位,比较敏感、内向,与一般的光鲜亮丽的城市风景相比,他们属于边缘,和整体的城市社会相比,他们是弱势的群体。他们的社会流动和人生发展状况关系到城乡社会发展的将来。只有理解他们,才能使与其有关的政策制定更合理,更符合他们的期望,从而使社会多一些和谐与正义。 第二,会增进对于中国独特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层状况的理解。农村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社会流动和发展状况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高复合的特征。时间上具有三个阶段,也就是前大学期、大学阶段、以及大学毕业之后,空间上涉及城和乡两种社区模式,这种时空的不同和转换,意味着文化上、地域上、心理上等方面都会有大跨度的转折和心态转变。和同一地域的社会渐变比较起来,这种大跨度的转变,既可以体现传统性格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冲突过程和融合过程,也包含了在社会转型、社会结构中的人的真实体验,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一群体,解释和他们相关的一些现象,消除一些偏见。 第三,将拓宽研究的视角和研究领域。农村问题研究历来受到高度关注,农村子弟的发展和社会流动也受到一定的重视,如已有不少研究关注农民工二代,但似乎忘记了农村大学生也是农民子弟,从农村问题及城乡关系的角度研究这一群体的还没有发现。尽管农村大学生在制度上已经脱离了农民身份,但是从他们的心理归属、社会关系以及适应性等方面来看,其发展机会和社会流动问题仍然属于农村问题的延续。大而言之,它关系着城乡结构的调整和未来的现代化,小而言之,它关系着农村大学生个人及其农村家庭的幸福。 三,已有的研究回顾及存在的问题 涉及农村出身的大学生或贫困大学生的相关问题的研究目前已有不少,总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社会学者展开的关于城乡教育资源分配和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的研究,显示资金和师资的城市倾斜造成了城乡教育机会的不平等,高等学校特别是著名高校的农村出身者比例下降,并且有扩大的趋势(张玉林,2003;梁晨、李中清等,2012)。 第二类是关于农村大学生或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状况和适应性、生活压力和学业成绩,以及就业压力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之类的学科。已有的调查研究表明,研究对象普遍具有敏感、自卑、固执等负面情绪,生活压力和就业压力较大,就业状况也不佳,如主要就业于经济单位,而行政和事业单位的很少有贫困农民的子弟,从而预示着城乡之间的另一种不平等( 夏建军等, 2012; 陈志刚, 2012; 徐秋荣, 2012 )。 在第二类的研究中,普遍存在着以下三个不足。一是学科视角较为单一,大多偏向于个别问题,缺少 宏观视域的 整体关注,尚没有从人生历程的角度对相关群体进行全景式的研究。二 是较多的描述性和对策性的研究,缺乏深入的原因探究。对各种问题的现状描述和原因的分析过于简单化,如对某些负面情绪产生的根源、就业困境的结构性原因的分析明显不足,这也造成所提出的建议如“加强思想教育”、加强资金支持等缺少具体的针对性,有泛泛而谈之嫌。 四,本研究的重点和研究方法 社会流动机会和人生发展问题是一个复合型命题,需要综合视角的研究。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将在社会学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采取整体的和综合的视角,将农村大学生入学前、入学后和毕业后的就业作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力图系统地考察其社会流动的机会和过程。 本研究所利用的资料包括笔者进行的深度访谈和网络调查资料,以及已有的研究文献。访谈资料主要是利用贵州籍“老乡”的资源,通过面对面的半结构式访谈和 网络聊天(建立讨论组群)获得,受访者包括在宁高校 的 37 个大学生(其中农村出身者 27 人,城市对比对象 10 个),内容涉及其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学习成绩和心理体验等。文献资料则主要来源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领域关于城乡教育和大学生的相关研究。 通过将访谈资料和文献资料的结合, 我采取讲故事的叙事手法,以访谈资料作为叙事主线,把相关文献资料作为佐证进行拟合,从而力图超越个案,凸显农村大学生的共性和面临的公共问题,以达到通过微观叙事凸显宏观结构的目的。 研究过程是一个漫长和艰难的过程,但笔者力求通过这种方式客观呈现农村大学生在社会流动过程中的样态、体验、困境及其原因,进而呈现农村大学生一个立体的完整的社会流动脉络及其一些病症的机理和原因。 第二章 社会流动视角下的农村大学生 群体 一,向上流动的起点:城乡身份差异及其影响 现代化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城市和城市身份获得合法化的过程。在城乡二元结构明显、资源分配严重不对等的情况下,作为社会底层的农村青年,其向上流动的重要标准是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居民。因此,在当代中国,一般意义的向上社会流动也就等同于居住房地和身份的“城市化”。城乡二元结构因此包含着身份的不同和特殊的文化心理意义。 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身份差异,有着某种历史延续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现实的政治和制度在起作用 (周沛, 1998 : 40-41 ;彭拥军, 2007 ) 。通观整个人类的历史,城乡之间的流动在传统社会早已有之,应该说是伴随城市的出现就有了,如商业来往、生活联系等。但一般来说,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下,士、农、工、商等社会阶层之间是相对闭合的,身份的识别和身份的差异并不源自于居住地域的差异(城市还是农村),而是基于血缘、声望、军功、科举考试等因素。 但自近代开始,随着工业化导致了大量的财富拥有者的出现,以文化-权力为主构成的社会分层格局,转变为权力—财富—文化(声望)共同构成的三维格局。与此同时,当工业化造成了明显的国家之间的强弱以及支配-被支配的关系,它也必然使城市化成为一种趋势,加强了城市的强势地位:首先是大量的工厂集中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而导致人口向城市的聚集;其次是与工业化结合在一起的城市化,使城市以其强大的商品生产能力而主导着全社会的生产和经济生活;第三是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伴和相互支撑的知识生产、观念重构,也使得城市(工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无可置疑地主导了整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进而使城市本身和城市生活方式在主流意识形态中取得愈来愈强的合法性。与此相对,乡村似乎完全丧失了竞争的可能性,似乎成了附庸,它与城市的文化差异和经济差距都进一步扩大。但是城乡差异和差距还并未与传统的贵贱意识纠合在一起,农村的社会成员向城市的流动也并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社会流动。 1949 年之后,基于计划经济体制主导下的资源配置(如劳动或就业机会、商品供应、社会保障)的需要,国家逐渐实行了严格的职业身份制度和户籍制度,对城乡之间的资源分配极不均衡,资源向城市高度倾斜,城市与乡村这种居住地的不同越来越具有身份高低的色彩,乡村代表着农民,而城市则是工人、干部和知识分子(他们在经济和社会待遇方面也被赋予“国家干部”的资格)的垄断,总之,居住地凸显出强势职业或特权阶层向城市聚集的空间政治的含义。而城乡之间越来越大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差距,使得“城市居民”开始具有非常明显的身份意义,不仅意味着优越的经济地位,还具有文化心理上的强大优势。当然,鉴于计划经济体制所能提供的资源支持力较弱,城市化进程受到人为的政策抑制,因此也较缓慢,除了“大跃进”及其之前的数年间之外,并未发生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大潮,反而出现了城市居民逆向流动的“知青”下乡现象。这种限制和逆向流动,反过来强化了“城市资格”的稀缺性,也就强化了城市的身份意义。城市愈加成为人们向往的实现“幸福生活”的地方,并进而成为具有特殊身份意义的社会分层标准。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进行了较深刻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广泛实行,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获得承认,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也造成了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出现。而在城市,商品流通领域和服务业的开放,以及企业改革和私营、海外资本的投资,也使得劳动力需求增加,并随着户籍管理制度的松动而出现了农民进城浪潮。进入城市的门槛大大降低。但是,三十多年的改革并没有明显削弱城市的身份意义,在观念、意识、制度和政策层面,城市的绝对地位和相对优势都进一步增强,它的反面是“贱农主义”和城市中心主义的形成( 张玉林, 2012 ) 。它的现实归结就是城市的日渐膨胀和乡村的日渐凋敝。 二,高考:从乡村到城市的上升途径 一般来说,在 1980 年代之前的三十年间,乡村居民实现向上社会流动——获得城市成员资格——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也即招工、参军后的“提干”和转业,以及高等学校的入学考试。但这些途径都严格受制于国家的制度和政策约束,因而机会极少。相对而言,“招工”和参军所受到的政治和权力资源约束更大,而通过“高考”途径进入城市,对于那些有较高的天资、又付出艰苦努力的农村青年来说,可能性和公平性相对较高。当然,随着“文革”期间高等院校停止招生,以及随后的“推荐上大学”(成为“工农兵大学生”),这种可能性和公平性几乎丧失殆尽。 而在 1977 年恢复高考之后,读书进大学成为农村青年进入城市的最重要的途径,当然也仍然稀缺。它对于农村青年来说具有获得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双重意义。前者表现在办理入学报到手续时的户籍变更程序——摆脱“农业户口”,而获得“非农业户口”(也即通常所说的“城市户口”)。通过这项制度安排,农村青年正式获得城市居民的身份 , 并将在毕业“分配”后成为法理意义上的“国家干部”。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身份的跃升,当事人会在乡村社会获得广泛的认同和艳羡,从此怀揣着父母的期望而正式进入城市。 到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之后,随着职业选择的自主性和市场化机制的作用增强,农村居民实现社会向上流动的途径拓宽,进入城市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但一般说来,除了少数积累了较多财富、从而实现了向上流动的成功者之外,正规的上升途径仍然非高考莫属。这是因为,在户籍制度及其代表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农村居民的进城务工和经商,只是实现了就业的转变和居住地的空间转移,而并没有实现身份的转变,不是严格意义的社会流动。他们还被称为“农民工”,必须接受城市的管理和监控,但是却没有城市居民所拥有的权利,在就业、居住、社会保障、社会参与以及子女受教育等几乎所有的领域,都被排斥在“城市体系”之外,难以充分享受城市生活和在城市发展的机会。尽管其中可能有人通过奋斗而获得某种相对于乡村的“成功”,但一般来说,他们难以挤进令人羡慕的职业和职位:诸如政府机关的公务员、著名企业的管理层,如此等等。也就是说,他们既不能获得国家或政府的制度认同,也无法获得城市居民的社会文化认同。 与此相对,虽然高等院校的“扩招”和毕业后就业的困难而造成大学生的含金量降低,但是通过高考进入城市依然是获得制度和文化认同的正式途径。虽然大学毕业后未必能够占据政治、经济、社会或文化领域的“精英”地位,但是大学学历依然不可或缺,它不是实现向上流动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它都是获得文化、心理和社会认同的必要条件。这样一种制度也就维系了农村青年通过高考途径进入城市、改变身份和命运的决心。 更详细地分析,对于农门弟子来说, 高考 的意义在于实现身份的分离和社会分流,也即与“农民身份”的分离。一般而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考对于所有的青年人都非常重要,但是相对于城市青年而言,它对于农村青年的意义更加重要。就城市青年来说,高考前后的身份变化并不是决定性的,生活方式和角色要求也没有重要更新。但对于农村青年来说,高考的成败决定着他们能否脱离农民身份、成为市民。成功者会进入新的身份群体,失败者将依然停留在原来的身份群体(继续着农民身份),虽然也会以“农民工”的身份进入城市,但注定将进入一种心理上游离在城乡之间的“边缘人”,可能在职业和生活方式上实现了“城市化”,但终究只是城市需要的劳动力,而非主人翁,在心理和文化的意义上仍然得不到城市的认同。而且,他们很有可能最终必须回到农村,靠农村为其养老。 既然高考依然扮演着、甚至说越来越突出了其社会流动的功能,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农村出身者又是如何通过高考实现流动的?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感受如何、面临怎样的困境?下面将通过访谈个案,用内部人的视角,去呈现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大学生的社会流动过程。 第三章 同在蓝天下 冰火两重天 一、农村的社会环境与高等教育机会 虽然通过高考进入城市是农村青年进入城市的最主要的渠道,但是由于教育资源分配具有向城市倾斜的显著特征,以及农村本身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处于劣势,因此,自1950年代到90年代,真正能够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农村青年比例甚低。而90年代末的扩招虽然大大增加了进入大学的可能性,但对于那些落后地区的农家子女来说,机会仍然难得。笔者访谈获得的个案资料可以呈现这种状况。 案例一:Zhy,男,20岁,南京某财经类大学的二年级学生,来自贵州某边缘小县的山村,该县是全国贫困县,所在村庄只有数十户人家,以种植业为主。其哥哥和姐姐很早就辍学而外出打工。村里的小学有教师4人,其中公办教师1人,学校只招收1-2年级,三年级需要到三公里之外的片区小学就读,而那里的小学每年能有3-5人考上县里的中学,大多数学生只能是“混个毕业”。因为希望渺茫,因此对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来说,让孩子初中毕业后就挣钱养家是最实际的选择。Zhy算是幸运的,在其哥哥姐姐的支持下,他考上了县里最好的中学,并以较好的成绩考入某在宁高校。据zhy介绍,其出身的村庄只有他一人在读大学,而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的伙伴们大都在中学甚至小学阶段就已经辍学打工。 案例二,lyj,女,22岁,南京某著名高校工科专业三年级学生,来自贵州省某市的一个普通农家,家有弟弟,家庭收入以父亲的收入为主。因为国家对该地区扶持较多,该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在同地区而言要高于其他地区,lyj也是受惠者,读了较为完备的小学和初中,随后又进入了该地区最著名的某高中免费班,因此可以说是一帆风顺。 案例三,xcf,男,25岁,来自江苏省北部某县的一个普通农家,南京某著名高校二年级学生。相对于西部农村,其故乡的经济、文化环境较好,但由于家庭条件较差,就读的小学比较普通,但因成绩优秀,最终进入了该县著名的高中,后来考取大学。 毫无疑问 ,相对于城市大学生,农村大学生的成长过程要艰难的多。和城市相比,农村的经济条件落后,农民的收入通常只有城市居民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贫困地区的差距当然就更大。在国家的教育投入明显地重城市、轻农村的前提下,加上城市学校在区位上更加容易吸纳投入和资助,因此农村学校处于明显的劣势。经济条件的差距在宏观上直接影响教育投入,造成学校的基本设施和师资力量方面存在巨大悬殊,在微观方面则影响到农村学生学习生活的保障,乃至心理情绪、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这种影响从小学到初中、高中阶段,应该说是逐渐加大。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习内容较少、学业负担不重,农村学生的心理负担较小,即使是贫困家庭的孩子,也不会感到太大的压力。从初中开始,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和负担的加重,家庭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本将明显地影响到对学生的社会支持能力、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业成就,而师资力量的强弱也会更明显地表现为学生的学业成绩,贫寒家庭的学生可能会慢慢退出学习拔尖的阵营。而到了高中阶段,“尖子生”中的贫困生可能就更少了。笔者认为,这与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有关。 高中阶段恰逢生理的快速发育期和心理敏感期,也是“高考”之弦开始绷紧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家庭经济、社会、以及学校的教育(师资)等因素会更多地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也会影响到其未来的人生发展。如果经济、家庭或学校的环境、条件任意一个方面存在短板,都可能成为障碍性因素。但在现实中,农村学生在这一阶段所处的环境恰恰最具有掣肘效应。在经济上,许多人要担心学费和基本的生活费,这种忧虑、焦虑和痛苦无疑会造成某种阴影,形成消极、负面的情感体验,甚至使部分人丧失信心。从学习环境和可能获得的外部支持来看,除了极少数知名的重点中学,以及极少数的成绩优异者会获得学校及社会的特别关照外,一般人难以拥有较好的学习条件。所在学校的师资力量通常低于城市的学校,而其父母的学历程度一般又都较低,因此他们难以获得来自父母的支持,这样,高中阶段的学习往往是一个人的独自奋斗。因此,相对于城市学生而言,在高考的竞争中,农村学生的处于明显的劣势。 正是在这种不利的环境中,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马拉松之赛中,早已有很多农家子弟被淘汰出局。虽然高考对于所考生来说都是残酷的,但对农村学生来说更为残酷。它不仅是一种被淘汰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放弃、自我淘汰的过程。相对于城市学生获得的来自家庭支持,一个人的战斗相对要寂寞的多。学业优秀者需要确保持续优秀,以便让父母骄傲、老师放心,甚至需要为某一次的成绩下滑寻找充分的理由;成绩平庸者则只能尽力保持心态的平衡,并以更多的努力来迎接最终的高考冲刺。 当然,高考的结果往往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上述不利因素自然会对农村学生的学业成绩造成严重影响,而高等教育机会在省区和城乡之间分配的失衡,也造成农家子弟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进一步减少。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在尤其是著名高校的高等教育机会竞争中农家子弟的成功者非常罕见。以贵州省为例,教育发达的主要是贵阳和遵义,以及六枝特区等,当地的著名中学主要惠及的是城市家庭的子女。而从近年来的高考录取结果来看,在该省招收的 “ 211 高校”和“ 985 高校”的 70%-90% 的名额被贵阳、遵义、安顺和六枝特区的重点中学获得,而普通的农家子弟只能进入层次较低的院校,如二本、三本院校和 高职、大专等。 二,高校扩招、自主招生,保送生:高考制度的影响 由于高考具有选拔人才的重要功能,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基于人才强国战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考虑,在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选拔方式等方面都经历了多次改革,先后采取了扩大招生数量、实施高校的自主招生和保送生制度。按理来说,扩招应该有助于促进农村学生的社会流动,但从结果来看,高等学校的城乡学生比例仍然失衡,特别是著名高校中农村学生比例的持续下降和普通高校农村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突出。为何这些制度都没能扭转农村学生通过高考实现社会上升渠道中的不利地位? 首先看扩招。众所周知,1998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延缓应届高中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需求,另一方面,与扩招相呼应,国家开始提倡、鼓励地方和民间举办高等院校。而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呈现金字塔型的高等教育体系进一步呈现等级化的趋势,形成中央部属高校、省属高校及民办高校,按照学校层次和政府投资的多寡又分为“985高校”、“211高校”、一般高校,以及大量的职业院校。农民子女虽然总体上获得了更多的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但他们进入的大多是等级和层次较低的一般高校、职业院校和民办院校。与此相对,具有雄厚的教育资源和应试技术的城市中学的学生,特别是城市精英阶层的子女,更多地进入著名的高校。那些在社会流动的意义上具有明显优势的著名高校,依然以城市出身的学生为主,而农家子弟所占的比例持续降低。这样,农村学生通过高考实现实质性的向上流动的可能性反而降低。 至于高校的自主招生和保送生制度,也更加明显地产生了上述效应。这两项制度的初衷都是为了增加高校招生的自主性,弱化高考制度“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为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保送生制度最初始于 1984 年在 北京师范大学、山东矿业学院等 10 多所大学进行的试点,翌年扩大到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 43 所高校。 1988 年,原国家教委对保送条件、招收程序等作了明确规定,如明确招收保送生的条件为 : 综合表现优秀的高中应届毕业生或者中师应届毕业生,三好生或优秀学生干部优先,在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集训的优秀高中应届毕业生等。 20 世纪 90 年代,保送生人数持续增长, 1992 年约 1.4 万人, 2000 年增至 2.5 万人。由于保送的目的是“推优”,因此综合排名靠前的高校也往往是招收保送生最多的高校,保送生占这些高校生源比例都超过 10% ,最高的超过 1/5 (叶铁桥等, 2012 )。 但是,在城乡教育资源严重失衡的情况下,保送生政策所规定的条件通常只有城市重点中学的学生才能满足,而与一般的农村中学和农村学生无缘。据笔者调查,在所在学校的老乡中,没有一个农村学生是通过自主招生或保送生制度进来的,而仅有的两个保送生均为城市家庭的子女。实际上,由于师资力量和信息资源的薄弱,农村学生极少有机会参加 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项目;而“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之类的 保送标准容易受到权力、人情、金钱等因素的侵蚀,普通的 农家子弟很难获得这种资格,湖南隆回一中的“保送生腐败案”就是典型的例子。正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获得保送资格、自主招生名额及高考加减分政策方面,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劣势更加明显。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罗立祝对北方某市 1988-2005 年 3525 份保送生档案资料的调查发现,城市子女在保送生制度中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 17.2 倍。另外有相关调查显示,重点高校的保送生生源几乎全部为少数位于省城和地级市的“超级中学”所垄断(叶铁桥等, 2012 ),考虑到“超级中学”的学生几乎全部为城市的精英阶层的子女,因此从结果来看,保送生制度只是为这一阶层的子女更顺利地进入著名的高等学府开辟 了另外一个渠道。 由此可见,无论是考试扩招、自主招生还是保送生制度,乃至于高考加分,其选拔的标准都对农村学生更为不利,他们通过高考实现社会流动的过程仍然充满艰辛。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深切地体验了教育和社会的不平等。 第四章 “象牙塔”:我的大学 毫无疑问,对于农村出身的子弟来说大学是象牙塔,充满了荣耀和光辉。进入大学也意味着正式洗清了农民的身份,成为市民。经过千军万马的竞争,付出了远比城市的青年人更多的努力,似乎终于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但是在新的天地,大家真的是一律平等么?且慢,一切尚未可知。下面通过几个案例来观察农村同学在大学里的困境。 案例一 bj,男,24岁,南京某著名高校工科大四,江苏东部沿海某村人,家境在村里中等,在校期间成绩较差,目前即将毕业,但仍然没有找到工作。 案例二,lyj,女,22岁,南京某著名高校工科专业大三,来自贵州某市的普通农家,学习非常努力,但成绩中等,在校兼职,打算毕业后找工作。 案例三,xcf,男,25岁,来自江苏省北部某县,南京某著名高校文科大二,当兵两年、复员后考入大学。学习成绩偏差,打算毕业后从政。 案例四,ljh,男,22岁,新疆西北某县农村出身,南京某大学文科大三,成绩偏差。 新生入校后的第一项就是报名交学费。对于很多农村大学生来说,学费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不少学生难以承担,很是尴尬,bj和lyj对于当初的情况仍然是历历在目。 LYj: 当时有同学建议我去找老师,但我感觉特别不好意思。其实挺怕别人看不起我的,人人都有不想让人知道的隐私吧,不算虚荣心。反正我不会让人知道我家境不好。 Bj: 我也是通过“绿色通道”入校报到的。许多人觉得不好意思,肯定心里不舒服。细想起来也没啥,不应该怕被看不起,可是总觉得低人一等,觉得没啥值得骄傲的。同学之间也很少有歧视的吧,但总是感觉大家不大一样,虽然也没啥矛盾,就是不知说什么好。 第二项是体检。这对少数农村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考验。由于乡村地区的经济和卫生条件较差,学生们也更多地到便宜和不太干净的地方就餐,因此也更容易染病。患上了传染病就要被隔离,或者被保留学籍而送回老家。这在学校看来是正当的和必要的,但对学生本人却是一次不小的伤害,因为刚开始就被送回去,无疑关乎面子和尊严。而在治疗期间脱离群体的孤独感、无着落感是非常强烈的。一位受访者诉说了他当时的心境。 Ljh: 我当初(患病时)也没敢跟我爸说,可是最后他还是知道了。他们都很难过,在家的一年,我很颓废。每天除了吃药看电视,啥都不想做,看啥都不顺眼,想离家出走,但是怕爸妈难过,就作罢了。 这些看似个别的现象其实反映了一种农村籍学生共有的状态,反映了农村大学生在角色转换过程中敏感、悲观、焦虑、封闭的心理状态。很多受访者表示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会很沮丧,觉得命运不公为啥就发生在我身上,为啥命运会这么这么我。这类情绪在农村籍学生的生活中会时隐时现,而到了毕业阶段和职业发展初期会经常出现。 接下来的新生军训可能是对于农村学生的大学生活中最为平等的一段时间。因为无论男女贫富,穿着都一样,这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心理距离的拉近和生活方式的趋同,其间结下的情谊还可以从多年以后重逢时的眼神中读出。但也似乎仅此而已,更多的差异、差距、磨难以及由此带来的挫折感,都有待他们去努力适应。 首先是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农村学生貌似在高中之前就已经独立了,相对于城市学生,其独立生活的能力看上去要有优势,但这点优势心理很快就会烟消云散。实际上,农村学生的能力更准确的说是一种生存能力,这方面的确比城市学生要强些。但在另一方面,他们在早期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与城市生活方式所要求的“品位”有着很大距离。城市的理念似乎是科学的、理性的,而乡村的理念是闲适和随意。以穿衣服为例,城市讲究时尚、品牌,而农村籍的学生更注重节俭,一般没有能力去追求品牌。要想融入城市社会,适应城市的环境,似乎就必须改变原有的观念。 这也意味着, 农村学生的弱势其实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埋下了伏笔。他们是从农村环境中生长出来的,乡村环境和由此而来的习俗与城市的环境和习惯大不一样。这预示着一个长期适应的过程。与此相比, 来自城市的学生就不存在太多的适应性挑战,无论是价值理念还是生活方式,目前的状况与其原先所在的环境都有很一致,生活的节奏也是相吻合的,学习起来也比较顺利。而在农村学生力求适应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或弱或强的挫折感,许多接受访谈的人会谈到自我感觉比较笨拙、“特别土”,缺少现代气质。这种心理上的劣势需要花时间去磨合、弱化。换句话说,对于城市子弟来说是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于农村子弟可能就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和认同形成时期,需要一个心态转型。 正因为适应上的各种困难和纠结,需要有集体活动和交流,如此才能尽快形成认同和归属感。但是这方面也存在问题。“团课”基本上流域形式,并没有太多的交流。难过、纠结的时候很难找到倾诉对象,慢慢就形成了不安、焦虑和无力感,甚至要逃避。而农村学生大多比较腼腆、不善言谈,又因为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原因,强化了他们性格上的这种不利因素,于是一些人便逐渐游离到集体之外,个别的甚至比较封闭。 时间的安排和计划性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明显的困扰。他们自小生活在一种时间安排较为简单的环境中,即使是在高中阶段,每天做什么都是学校规定的,按部就班的。但在进入大学后会发现,原来简单重复的时间安排变得无效。比如在上课之外,他们突然会发现不知道该干什么,大量的时间不知道如何处理。在接受访谈的27人中,有十多位农村学生的时间安排是比较随意的,没有计划性,一般是先处理当天的事情,然后打工挣钱,然后才考虑做点什么,即便有计划,也很简单,也就是上课、看书、打工,而这些都属于应付,应付作业、应付生计。闲暇时会也看卡看闲书、聊天、上网。与此相比,城市的学生计划性就显得很强,比如来自上海、香港等地的学生,都会提前一周安排计划,有比较明确的时间观念,而活动的安排也更加考虑丰富性和科学性,比如购物、休闲、上网、娱乐、弹奏乐器,等等。这样的计划性和丰富性,当然会使其学习效率更高,大学生活显得丰富多彩。 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上的劣势似乎更加明显。一般来说,能够考上大学的农村学生都是比较勤奋的,进入名校者更应如此,其智力方面也应该不弱,起码不弱于城市学生的平均水平。但是笔者访谈发现,农村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成绩普遍是中等偏下(当然也有 少数学习能力较强、成绩表现比较优秀的)。 这种劣势当然与城乡和地区之间教育差距的大背景有关。比如笔者的贵州籍老乡中,英语普遍成为瓶颈科目,大约60%的人英语成绩都较差,而其余40%的英语成绩较好者,又大多(80%)来自贵阳市一中、二中、六中和贵阳师大附中等名校。这些学校的英语老师教学经验都非常丰富,还有外籍教师。 学业上的差距还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基于扩展知识面和应对就业市场压力的需要,一些城市出身的学生会选修双学位课程,而农村籍的学生就很少这样做。在笔者调查的180个老乡中,农村出身者共32人,而在修双学位的12人中,只有一人是农村出身。造成这种明显差异的原因,可能既与意识有关,也与农村的学生要忙着勤工俭学而受到限制有关。 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大学期间的重要内容,除了专业知识的习得之外,社会实践和职业方面的学习准备,交往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活动能力,甚至某些方面的专业技能、优秀的潜质等等,都是未来的职业所需要的,将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也影响到未来生活的丰富性。但农村学生似乎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和规划能力,也缺少提升这些素质和能力的环境和条件。这就意味着,他们在走向就业市场的时候,又会面对着比城市学生更多的不利,而他们的向上流动的梦想,也更容易遭遇挫折。 第五章 在人间:梦醒时分 阿玛蒂亚·森在《作为自由发展的能力》和《以自由看待发展里面》提出了自由的能力和发展的能力。我们可以从这个概念得到启迪,其实大学生的发展动力也是能力的发展,包括基本技能和生活技能,这种能力的决定因素是大学生对于周围环境的理解、认知和利用能力。这种能力的产生过程实际上是个人能力和家庭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按照布尔迪厄的社会资本的概念,社会资本包括三个方面,身体的、制度的和器物的,有三种类型,权力、声望、资本。格兰诺维特等人对于人际关系的研究表明,社会资本中的人际关系对农村大学社就业及日常交往都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资本多的,就业自然具有优势。我们可以结合布尔迪厄和阿玛蒂亚的观点,来分析社会资本的缺失如何影响到农村大学生的能力培养,进而又如何影响其向上流动,比如就业的难易度和职位的好坏。 大学时代的结束意味着“天之骄子”梦的结束,也意味着要开始面对竞争更严酷的社会现实。无论是农村大学生还是城市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是残酷的市场选择和国家、社会选择 。摆在所有毕业生面前的路有四条。第一是继续深造,出国或者在国内攻读研究生;第二条路是自主创业;第三条路是考公务员,还包括与此相近的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第四是进入商业企业。 前文已经指出,由于农村大学生忙于应付学习和生活,在学习能力方面整体上逊于城市大学生,当然也不排除其中的少数特别优秀者通过足够的家庭支持而较为成功。但是与城市大学生比较,整体上处于劣势,比如活动能力、交往沟通能力等。另外,在市场化逐渐深入的今天,在证书化的社会,多几个证意味着多几根拐杖,更利于拓宽职业选择的范围。活动能力强也意味着拥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但是这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需要经济支持。农村大学在这些方面都处于劣势,他们的内敛、内向的性格,缺乏自信,以及较多的焦虑和顾虑,都影响了他们这方面的机会。在笔者调查的27个农村大学生中,大部分在校期间都仅仅做过短期的兼职,如家教、卖衣服等勤工助学活动,此类兼职不需要什么关系,安排灵活,但不具有职业特质,缺少必要的冒险精神和求新意识,因此很少有表现出突出的职业精神的。 另一方面,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看,农村大学生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关系通常较少,而且大都局限于农村,这种资源和关系相对于城市来说具有异质性,无助于他们在城市的发展,父母的社会关系在他们身上也基本上没有传承。如据前文提到的受访者bj介绍,他的一位室友来自城市,家庭条件较好,长相帅气,出手也阔绰,身边有较多的朋友,已通过叔叔的关系进入一家著名企业实习,而BJ因为家庭经济拮据,在与同学交往时始终觉得压力很大,在经营社会关系方面明显比其室友逊色,他认为这在择业过程中显然不利。 在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考方面,由于收入稳定、福利待遇较好,对许多大学生而言确实是很好的机会,也有一些农村大学生通过这种考试改变了命运。但是由于职位少,竞争激烈,往往需要特殊的关系资源,充满了人情和权力关系,录取的公正性值得怀疑,对于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学生而言几乎是一种难以实现的奢望。 与城市大学生存在多样化的选择相比,农村学生的选择性要少得多。来自城市精英家庭的学生通常有较多的选择,学习成绩不错或有兴趣的可以选择考研或出国,这意味着他们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登上了新的平台,既延缓了暂时的就业压力,也为将来取得更理想的职业打下了基础。也有人会选择自主创业。而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出国深造是不敢想象的,同时由于缺少创业资金 和经验、关系资源,“自主创业”更是难以实现。 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方面面临着更多的困境。今年全国将有近700万高校毕业生,从而迎来了就业最为艰难的时期。腾讯网日前报道称毕业生的就业签订协议率不足三成,农民大学生的情况更可想而知。尽管大部分农家子弟对职业和薪资的预期都不算高,也具有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但是在目前的就业冰河期,在“拼爹拼关系”的社会环境中,他们是否能如愿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从而实现梦寐以求的向上流动,确实不可预测。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在农村出身的大学生社会流动的过程中,其获得发展的能力和机会都会被客观限制。在大学之前、大学阶段和毕业之际的求职时期,都有诸多限制性因素影响其发展和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教育制度和家庭环境-条件等,都具有重要影响。相比较于城市大学生而言,农村大学生在社会流动和人生发展过程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 上述影响有轻重之分和显隐之分。在显现的方面,制度因素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户籍制度和高考制度,是农村大学生从农村流向城市的重要因素和动力,借此实现身份的转换。在进入大学和城市社会之后,农村大学生个人的能力及其家庭背景,成为影响其发展和未来社会流动的显性因素。在这一个过程中,环境所赋予他们的一些个性特征,以及家庭支撑的缺乏,往往成为其大学生活阶段要面对的障碍性因素,并有可能在其情感、心理活动领域造成负面影响,产生诸如内向、敏感、忧郁、自卑,乃至焦虑和无力感,并进一步影响到他们的学业成就,从而也影响到能力的培养和今后的人生发展、向上的流动。 当然,大学生活的另外一个影响因素是家庭社会资本的传承和再生产。在这个过程中,家庭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是背景性的,并非决定性的。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背景”因素其实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当某方面缺位或缺乏的时候,会如一个黑洞一样作用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从而可能影响到一生的人生轨迹,或者向上流动。 或许,经过毕业之后若干年的奋斗,农村出身的大学生会真正实现其理想中的人生的攀升。但是也有另一种可能:面对日渐高涨的市场化的压力、竞争的压力,以及多种社会机制的不公平性的增强,他们的人生道路会继续充满挫折,并难以越过社会的门槛,从而重又跌入城市的底层。作为一项社会学的研究,预料未来的可能性既不合乎规范,也充满风险。唯一可以寄予希望的,是破除那些有着严酷的限制性的制度和结构,如此将会使那些原本处于劣势地位的农家子弟以及所有的社会底层,在改变其人生际遇方面更加容易一些。 参考文献 阿历克斯·英科尔斯,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曹中德等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阿玛蒂亚·森,2009,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想,李风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阿玛蒂亚·森,2002,以自由看待发展,任颐、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艾森斯塔特,2006,反思现代性,旷新年、王爱松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麦克·布洛维,2007,公共社会学,沈原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陈向明,1996,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1期。 陈志刚, 2012 ,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吉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成伯清,1999,格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杭州大学出版社。 程相娟,2011,中国农村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4期。 多琳·马西,2010,劳动的空间分工:社会结构与生产地理学,梁光严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高潮, 2010 ,在校农村大学生的角色失调与重构——从城乡文化比较研究的视角,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0 ( 1 )。 李培林主编,2011,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梁晨 、 李中清 等: 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52-2002),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李继燕、伊鹏,2011,浅析农村大学生英语弱势的归因和对策,学理论,2011年第4期。 李海珍,2008,关于西部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思考,黑龙江教育,2008年第3期。 陆益龙,2011,定性社会研究方法,商务印书馆。 彭拥军,2007,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胡杨,2009,精英与资本:转型期中国乡村精英结构变迁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孙立平, 2004, 转型与断裂 ---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 王彩芳,社会资本和农村大学生就业风险研究,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8月第4期。 谭雪晴,农村大学生职业效能归因方式与效能,中国公共卫生,2012年5月第28卷第5期。 孙修真、江义知,中国农村大学生户籍制度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0卷第2期。 王学举,2007,农村身份对他们意味着什么,青年研究 ,2007年第11期。 王楠楠,2012,农村大大学生教育成本研究,中国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1)。 夏金元,2006,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创新农村大学生资助工作,黑龙江高教研究。 夏建军等,贫困地区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及对策,河北社会科学, 2012 年第 11 期 ; 谢钢、张雨,当代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 潘毅编,2008,显存乡土中国和文化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 潘屹,家园建设:中国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分析,中国社会出版社。 徐新林,1998,农村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文化冲突,青年研究,1998年第3期。 徐秋荣, 2012 ,农村大学生就业社会支持的研究,中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 赵德余,2011,以权利看待发展---中国农村变迁中的风险治理及规则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 赵显伟,2009,高校农村籍贫困大学生问题及解决对策,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论文。 杨慧、刘爱书,2012,农村大学生疏离感的发展特点及其对友谊质量的影响,社会心理科学,2012年第27卷第4期。 叶南客, 1996 ,边际人,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叶铁桥,近 12 年保送生政策两次大调整,中国青年报, 2012 年 5 月 28 日 。 张萍芬,2011,从农村教育资源现状探析教育不平等,柴达木开发研究,2011年第4期。 叶铁桥等,农村考生保送机会少,中国青年报,2012年5月28日。 张慧卿,2009,乡村民众的利益调整与秩序变迁:以福建漳州岩兜村为个案,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张玉林,2003,分级办学制度下的教育资源分配与城乡教育差距,中国农村观察,第1期。 张玉林,2012,流动与瓦解:中国农村的演变及其动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周沛,1998,农村社会发展论,南京大学出版社。 张晓娟, 2010 ,我国弱势大学生的就业研究,燕山大学硕士论文 中国新闻网,2013,国务院: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网址: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5/277956.shtm 郑欣,2002,农村大学生人际关系初探,山东电大学报,2002年第2期。 致谢 这篇文章的准备、研究、确定研究群体,整合材料、最后确定研究主题乃至最终定稿都经历了极其纠结的过程,也花了笔者将近两年的时间和经历来做这个事情。在这个过程中,笔者经历了很多事实烦扰,内心也经历了很多情绪的纠结,反复琢磨,反复推敲,因为笔者的研究和驾驭能力有限,所以时常会陷入迷茫和困顿之中,非常感谢我的恩师和论文导师张玉林教授,每次都能拨冗给我指点迷津,帮我理清思绪,给予耐心的学术指导和帮助,最让我感动的是,张先生很多次容忍了笔者懒散拖沓的习惯,并且多次耐心鼓励,最终促使本文得以完成。另外,本文的思想整合过程,很多思考和灵感也来源于和诸多师长的讨论,比如成伯清教授,彭华民教授、方长春副教授,闵学勤副教授,吴作富老师,马道明副教授,周培勤副教授,范可教授、朱安新博士、翟学伟教授、朱力教授、贺晓星教授、陆远博士、周晓虹教授,陈友华教授等,他们在笔者在南京大学多年的学习和生活中都曾给予耐心指导和热心鼓励,再次表示热心的感谢。 两种选择的机制有不同的方面。市场的选择主要是各种属性的民营或外资企业,就业所需要的社会关系相对较少;而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构则需要更多的关系,其间的福利差别也较大。 就目前由政府提供的大学生创业资助项目来看,要求都很高,如南京市“ 321 资助项目”需要有三年的工作经验,有专利技术,以及有广阔的市场,来自农村的学生难以符合这些要求。
6485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一个思路:马太效应-幂律-熵最大原理…
热度 2 zhangxw 2013-11-17 21:24
一个思路:马太效应 - 幂律 - 熵最大原理 … 张学文 ,2013/11/17 今天李东风教授的一篇神奇的马太效应的博客被广泛关注和认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29911-742399.html 。 马太效应作为一个社会现象,在非共产主义社会普遍存在,这是学者的一般看法和承认的事实。 作为社会现象的分析可以仅谈到此,也可以再深入一层分析。例如是否可以把它量化,如果量化,量化的具体对象是什么,如何收集量化的数据以及如何解释它 … 即从定性认识走向定量,再设法理论化,以致利用、改造它 … 我的一个认识如下,欢迎供大家说三道四。 马太效应体现可以表现在知名度等很多方面。它在财富视角下,就是一个有限的社会中少数人富有,而多数人很穷。因为财富可以用钞票数量计量,我们就以此讨论它的量化问题 … 于是我们可以问这个社会中,具有不同财富的人数各有多少,并且请统计局或者统计人员调查之。 于是我们获得一个财富为 x 者的人数 y 的关系。马太效应的量化大致体现为这个 x,y 的关系类似负指数函数或者现在时髦的所谓幂律(负的幂函数)。而 2-8 律是幂律现象前期的对这个现象的表达。 现在我们初步认可财富多的人数少,财富少的人数多,这个 x-y 为例如幂函数关系(如请统计局提供)。 这样我们的分析就从感性认识向数量化认识迈进了一步,并且获得了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函数关系。 Y=ax^(-m), 这里 a,m 是常数。 下一步我们问,为什么会是这样?!我的认识是这样的: 1. 在财富总量为有限值(等价于代数平均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它被 m 个人占有而不附加其他的约束,那么根据最大熵原理(我把它成为最复杂原理),财富的分配就符合负指数函数。这与有限长的绳子被随机地切割以后不同长度的线头符合负指数函数的数学证明思路一致。它在数学上对应变量的代数平均值为常数的假设下的熵最大。 2. 在财富总量为有限值的情况下,如果把前述的代数平均值为常数改为几何平均值为常数,那么相同的原理下数学推导出来的财富分配关系就不是负指数关系而是尾巴更长的幂律。这些在我写的组成论一书的 16-17 章里有说明,这里不细说了。 3. 财富分配不均匀会引发革命、动乱,于是一些理论家说我们应当搞一个太富的人和太穷的人都比较少的,中产阶级比较多的社会(曲线是两头小中间大)。这对应的 x,y 的关系类似与正态分布函数。这是不希望在发生革命的理论家的希望。这个希望在理论上有什么参考点呢? 4. 我的认识是:负指数分布对应于一群猴子去抢一袋花生米,幂律分布对应于社会(法律、政府 … )把“人”分等级,相对等级保持比例关系,这对应几何平均值不变下的自由竞争。但是 5. 但是,在代数平均值不变并且同时也要求几何平均值不变的情况下,在自由竞争(熵最大原理)下,这个社会反而成为类似正态分布的所谓 gamma 分布了。这大概是一个和谐社会。 6. 好了这里不能谈更多了,总之,我认为把最大熵原理配合不同的约束对于我们认识与马太效应有联系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定量的、很有启发的思路,甚至为改造我们的社会,提供思路。
个人分类: 组成论|4500 次阅读|4 个评论
神奇的马太效应
热度 19 DFLISWX 2013-11-17 09:18
马太效应( Matthew Effect ),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其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效应”与“平衡之道”相悖,与“二八定则”有相类之处,是十分重要的自然法则。 所谓强者越强,弱者愈弱,一个人如果获得了成功,什么好事都会找到他头上。态度积极主动执着,那么你就赢得了物质或者精神财富,获得财富后,你的态度更加强化了你的积极主动性,如此循环,你才能把马太效应的正效果发挥到极致。 1968 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 Robert K. Merton )首次用“马太效应”来描述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于那些还没有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未出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头;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其积极作用是:其一,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其二,“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奋斗,而这种奋斗又必须有明显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 马太效应可以归纳于:“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马太效应对于领先者来说就是一种优势的累计,当你已经取得一定成功后,那就更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功。强者总会更强,弱者反而更弱。强者随着积累优势,将有更多的机会。 教育领域: 其一,越是教授、专家,得到的科研经费多,社会兼职越多,各种名目的评奖似乎就是为他们设立的。在科研领域存在这样一种怪现象:科研经费的使用基本被垄断,从立项、评选、经费分配基本由少数专家控制。尽管某些项目从立题到完成与一些专家没任何关系,但是,无论立项书还是最终成果也必须将某些知名专家的大名冠于首位。这样一来,一般学者的劳动果实都成了专家的“成果”,使少数专家成了科研寡头。 其二,过度投资建设名校。众所周知,国家对于教育的总投入是个定值,故对某些学校的投入过多必然造成对另外一些学校的投入不足。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那些因投入充分而硬件和软件占绝对优势的学校想不成为名校恐怕都很困难;而那些投入不足的学校,则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陷入了发展的“瓶颈”。这种因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而造成的名校与薄弱校的格局一旦形成,必将不断地被放大,形成所谓的“马太效应”,即“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于是,资金、师资、生源严重地向名校倾斜,而薄弱校却出现了人、财、物的全面危机。另一方面,就读名校也成了一种身份符号,满足了那些社会强势群体对于社会分层,以确定自身的价值与优越感的需要,加速了名校与薄弱校的两极分化。“马太效应”的出现实质是社会强势群体对于社会弱势群体平等的教育权的掠夺,必将加速社会财富与权力的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最终会引起社会的振荡;它造成了局部的繁荣,却扼杀了作为整体的教育的生命,就像癌细胞的过度繁殖必将危及到作为整体的人的生命,而人生命的丧失却又使癌细胞失去了生存的基础,最后也必与个体的生命一起消失,连局部的繁荣都将不可得。城市贵族子弟,自小得到的国家教育经费就多,国家将有限的教育经费基本投资在城市里,高考得到特殊照顾的还是他们,相反,农村的孩子,尤其贫困地区的孩子,不仅在培养经费上严重受到歧视,在升学、就职等更遭不公平待遇。其三,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给予不平等的待遇。按照在教育工作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师生间的感情冷漠,甚至带有某种敌意,学生间的关系也不和谐,越是老师喜欢的学生,同学就越不喜欢,在班里受到冷落。本来学生关系很好的学生,只因为老师表扬的多了,就使这些学生遭到同学的冷待。 科学领域 “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①把过去的成绩累计起来,形成一种优势,并影响以后的评价。 ②人们倾向于引证那些对所研究的问题或领域具有影响的工作,但同时也倾向于引证那些经常可见的科学家的工作。因此,容易引证的人被更多人引证,不容易引证得更不容易引证。 ③当一个人的杰出成绩得到承认后,人们可能会追溯并重新评价其早期工作。 ④承认和奖励的分配有利于那些名牌机构的科学家,而那些在声望较低、处于边缘地区的机构里的科学家则很难得到适当的承认。 ⑤新的科学家需要逐步进入权威和名流集团之中,然后被承认。 ⑥科学界分层结构中流动是单向的,科学家只有升迁不可降格。 马太效应在很多情况下对科学发展具有不利的影响,使得很多具有才华的科学家被压制、埋没。当科学家体会到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压抑,他们或者忍受痛苦继续坚持不懈地努力,这种行为为社会所鼓励和赞扬;或者会失去对这些目标的兴趣,不再从事科学事业;或者失去通过合法途径达到成功目标的兴趣,转而产生用越轨的方法去获取成功的动机。如果科学组织对科学家的越轨冲动和诱惑未能加以充分的内在控制或外在控制,越轨行为便会产生。 科学网 科学网博主也适用。越是早期的名博主,其发文浏览量越大。随便说一句,也比新人认真写作的博文有“影响力”。因为底子厚,所以只要发文就有大量“粉丝”跟帖。新人想火,难。博文一加“精”,马太效应立马显现。 引进人才 越是引进“名人” 多,学校得到的钱越多。 院士评选 有院士和无院士不一样(所以兼职院士盛行,单位跑院士盛行);院士多少不一样(所以对院士造假行为宽容)等。 所以,人们趋炎附势,锦上添花的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
12985 次阅读|33 个评论
[转载]马太效应与拼爹
zhuhong 2013-7-10 12:23
死结5---‘马太效应’:工作了三十年,有不少大学同学、研究生同学加上答辩、开会及其他途径认识的大学工作的朋友,他们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既有官也有普通教授,与他们聊天,大家一致的看法是高校中严重的‘马太效应’。有权有‘本领’的人,实验室越来越多、研究生人数越来越多、科研经费及项目越来越多,他们担任的社会职务也越来越多,甚至办公室都好几个。而许多普通教师基本上几人一间办公室,实验室严重不足,研究生人数少,经费嘛有的还够生存,有的则非常艰难,或者就没有。大家聊天时这样说:‘不是我们无能,而是他们太厉害’。有的院长大小鱼统吃,他长壮了,其他人就萎了。现在这种现象在大学已经非常严重挫伤普通教师的积极性。马太效应,让大家看到权力的作用,看到资源的不公,意识到再努力也前景暗淡。 死结6---‘就业中的拼爹’:有个学生学习非常一般,是一个三本的学生,他有二个工作单位可接受他去工作,一是扬子石化,二是一个经济效益好的与金融相关的公司(与这种性质好象类似,已经是前几年的事了)。当时他征求我意见如何选择这二个单位上班,我非常惊呀,这二个单位不是一般人能够进去的,现在研究生都不易进去,985高校的大学生也不容易去,我校的三本是如何被这二个单位看上的,因为他是我的学生,我知道他的素质呀。后来得知,他舅舅是一位省‘高官’有实权。这种就业中的拼爹已经成为‘微生物滋生器’,他用事实给大学生们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学习好不如有个好爹!(这个爹是个广义词)。所以大学里有的宿舍与班组学风很差,特别是一些有‘好爹’的学生,他们反正认为不好好学也有个好工作,而普通学生因为心智不成熟,部分人也认为,我怎么好好学,还不如他们有个好爹的学生。这是大学学风败坏的一个重要原因。 几年前我上的课有二个本科班,都是一起招收进来的,而且基本上随机分的二个班,我这门课有一个班只有一个不及格(谈恋爱原因,全班都知道),另一个班三分之二男生不及格。这二个班完全在一起听我课、做作业最后考试一张试卷,为什么相差这么大?原因一个班的班风非常差,有这么几个人不愁工作,反正谁学习就嘲笑谁。 一些学生跟我说,他宿舍根本没有办法学习,基本上他都是到图书馆或教室才行。
183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与科技领域中的死结(3)
热度 24 lin602 2013-7-10 07:41
死结5---‘马太效应’:工作了三十年,有不少大学同学、研究生同学加上答辩、开会及其他途径认识的大学工作的朋友,他们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既有官也有普通教授,与他们聊天,大家一致的看法是高校中严重的‘马太效应’。有权有‘本领’的人,实验室越来越多、研究生人数越来越多、科研经费及项目越来越多,他们担任的社会职务也越来越多,甚至办公室都好几个。而许多普通教师基本上几人一间办公室,实验室严重不足,研究生人数少,经费嘛有的还够生存,有的则非常艰难,或者就没有。大家聊天时这样说:‘不是我们无能,而是他们太厉害’。有的院长大小鱼统吃,他长壮了,其他人就萎了。现在这种现象在大学已经非常严重挫伤普通教师的积极性。马太效应,让大家看到权力的作用,看到资源的不公,意识到再努力也前景暗淡。 死结6---‘就业中的拼爹’:有个学生学习非常一般,是一个三本的学生,他有二个工作单位可接受他去工作,一是扬子石化,二是一个经济效益好的与金融相关的公司(与这种性质好象类似,已经是前几年的事了)。当时他征求我意见如何选择这二个单位上班,我非常惊呀,这二个单位不是一般人能够进去的,现在研究生都不易进去,985高校的大学生也不容易去,我校的三本是如何被这二个单位看上的,因为他是我的学生,我知道他的素质呀。后来得知,他舅舅是一位省‘高官’有实权。这种就业中的拼爹已经成为‘微生物滋生器’,他用事实给大学生们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学习好不如有个好爹!(这个爹是个广义词)。所以大学里有的宿舍与班组学风很差,特别是一些有‘好爹’的学生,他们反正认为不好好学也有个好工作,而普通学生因为心智不成熟,部分人也认为,我怎么好好学,还不如他们有个好爹的学生。这是大学学风败坏的一个重要原因。 几年前我上的课有二个本科班,都是一起招收进来的,而且基本上随机分的二个班,我这门课有一个班只有一个不及格(谈恋爱原因,全班都知道),另一个班三分之二男生不及格。这二个班完全在一起听我课、做作业最后考试一张试卷,为什么相差这么大?原因一个班的班风非常差,有这么几个人不愁工作,反正谁学习就嘲笑谁。 一些学生跟我说,他宿舍根本没有办法学习,基本上他都是到图书馆或教室才行。
7862 次阅读|48 个评论
大学教育中的马太效应
热度 1 duke01361 2013-4-26 21:01
大学教育中的马太效应 不谈什么是“马太效应” 就谈大学教育所能体现出的马太效应 一、越是“级别高”或越是被人认同的大学,好学生越多,教师变得优秀的机会越大(即所谓的好学生养教师,坏学生坑教师) 二、如何使一所大学变成“好”大学?可以通过行政执行,比如我国的大学分级和招生分档;或者通过增大投入,使一所大学异常富有,这也能使这所大学变成好大学,总之,不管利用什么手段,必须让人们认为这所大学是好大学,可以强迫,也可以诱迫人们接受一所大学是好大学 三、好大学越好越好,不好的大学越来越不好。 四、越是不好的大学,人际关系就越复杂,越是好的大学,人际关系就越单纯,教师们的心态也越好 五、同样一位教师,在好大学就会自动被认为是优秀教师,而在不好的大学,即使这位教师是圣人孔丘,那也照样是不好的教师,日子久了,就真的成为名副其实的不好教师。
个人分类: 先哲也闲着|243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左右人生的金科玉律
centurymercy 2013-3-17 13:24
一、墨菲定律 1949年,一位名叫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间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    这句话迅速流传,并扩散到世界各地。在流传扩散的过程中,这句笑话逐渐失去它原有的局限性,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形式,其中一个最通行的形式是:“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下面是墨菲定律的一些变种或推论。   人生哲学    1.别试图教猫唱歌,这样不但不会有结果,还会惹猫不高兴?    2.别跟傻瓜吵架,不然旁人会搞不清楚,到底谁是傻瓜?    3.不要以为自己很重要,因为没有你,太阳明天还是一样从东方升上来?    4.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    5.好的开始,未必就有好结果;坏的开始,结果往往会更糟。   处世原理    6.你若帮助了一个急需用钱的朋友,他一定会记得你——在他下次急需用钱的时候。    7.有能力的——让他做;没能力的──教他做;做不来的──管理他。    8.你早到了,会议却取消;你准时到,却还要等;迟到,就是迟了。    9.你携伴出游,越不想让人看见,越会遇见熟人。   爱情意义    10.你爱上的人,总以为你爱上他是因为:他使你想起你的老情人。    11.你最后硬着头皮寄出的情书;寄达对方的时间有多长,你反悔的时间就有多长。   生活常识    12.东西越好,越不中用。    13.一种产品保证60天不会出故障,等于保证第61天一定就会坏掉。    14.东西久久都派不上用场,就可以丢掉;东西一丢掉,往往就必须要用它。    15.你丢掉了东西时,最先去找的地方,往往也是可能找到的最后一个地方。    16.你往往会找到不是你正想找的东西。    17.你出去买爆米花的时候,银幕上偏偏就出现了精彩镜头。    18.另一排总是动的比较快;你换到另一排,你原来站的那一排,就开始动的比较快了;你站的越久,越有可能是站错了排。    19.一分钟有多长? 这要看你是蹲在厕所里面,还是等在厕所外面。 二、二八法则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列托在对19世纪英国社会各阶层的财富和收益统计分析时发现:80%的社会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20%,这就是“二八法则”。“二八法则”反应了一种不平衡性,但它却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 附:破窗理论等 在商品营销中,商家往往会认为所有顾客一样重要;所有生意、每一种产品都必须付出相同的努力,所有机会都必须抓住。而“二八法则”恰恰指出了在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之间存在这样一种典型的不平衡现象:80%的成绩,归功于20%的努力;市场上80%的产品可能是20%的企业生产的;20%的顾客可能给商家带来80%的利润。遵循“二八法则”的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中往往能抓住关键的少数顾客,精确定位,加强服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的普尔斯马特会员店始终坚持会员制,就是基于这一经营理念。 “二八法则”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生活,如一个人应该选择在几件事上追求卓越,而不必强求在每件事上都有好的表现;锁定少数能完成的人生目标,而不必追求所有的机会。 三、马太效应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便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 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那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它反映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 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的时候,即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四、手表定理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你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较信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行事。记住尼采的话:“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需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样,你过桥更容易些。”    如果每个人都“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择”,无论成败都可以心安理得。然而,困扰很多人的是:他们被“两只表”弄得无所,心身交瘁,不知自己该信仰哪一个,还有人在环境、他人的压力下,违心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道路,为此而郁郁终生,即使取得了受人瞩目的成就,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      手表定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你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五、“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这取决于三个因素。   1、价值观。关于价值观我们已经谈了很多,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   2、个性和气质。一个人如果做一份与他的个性气质完全背离的工作,他是很难做好的,如一个好交往的人成了档案员,或一个害羞者不得不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3、现实的处境。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杂跑腿的工作,你很可能认为是不值得的,可是,一旦你被提升为领班或部门经理,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总结一下,值得做的工作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适合我们的个性与气质,并能让我们看到期望。如果你的工作不具备这三个因素,你就要考虑换一个更合适的工作,并努力做好它。          因此,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然后为之而奋斗。“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奋斗毅力,也才可以心安理得。而对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则要很好地分析员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让成就欲较强的职工单独或牵头来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定时的肯定和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中共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职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 六、彼得原理 管理学家劳伦斯·丁·彼得(Laurence.J.Peter),1917年牛于加拿大的范库弗,1957年获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学士学位,6年后又获得该校教育哲学博士学位,他阅历丰富,博学多才,著述颇丰,他的名字还被收人了《美国名人榜》、《美国科学界名人录》和《国际名人传记辞典》等辞书中。 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正是彼得根据千百个有关组织中不能胜任的失败实例的分析而归纳出来的。其具体内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彼得指出,每一个职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由此导出的彼得推论是,“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每一个职工最终都将达到彼得高地,在该处他的提升商数(PQ)为零。至于如何加速提升到这个高地,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上面的“拉动”,即依靠裙带关系和熟人等从上面拉;其二是自我的“推动”,即自我训练和进步等,而前者是被普遍采用的。 彼得认为,由于彼得原理的推出,使他“无意间”创设了一门新的科学——层级组织学(hierarchiolgy)。该科学是解开所有阶层制度之谜的钥匙,因此也是了解整个文明结构的关键所在。凡是置身于商业、工业、政治、行政、军亨、宗教、教育各界的每个人都和层级组织息息相关,亦都受彼得原理的控制。当然,原理的假设条件是:时间足够长,五层级组织里有足够的阶层。彼得原理被认为是同帕金森定律有联系的。 帕金森(C.N.Parkinson)是著名的社会理论家,他曾仔细观察并有趣地描述层级组织中冗员累积的现象。他假设,组织中的高级主管采用分化和征服的策略,故意使组织效率降低,借以提升自己的权势,这种现象即帕金森所说的“爬升金字塔”。彼得认为这种理论设计是有缺陷的,他给出的解释员工累增现象的原因是层级组织的高级主管真诚追求效率(虽然徒劳无功)。正如彼得原理显示的,许多或大多数主管必已到达他们的不胜任阶层。这些人无法改进现有的状况,因为所有的员工已经竭尽全力了,于是为了再增进效率,他们只好雇用更多的员工。员工的增加或许可以使效率暂时提升,但是这些新进的人员最后将因晋升过程而到达不胜任阶层,于是唯一改善的方法就是再次增雇员工,再次获得暂时的高效率,然后是另一。次逐渐归于无效率。这样就使组织中的人数超过了工作的实际需要。 彼得原理首次公开发表于1960年9月美国联邦出资的一次研习会上,听众是一群负责教育研究计划、并刚获晋升的项目主管,彼得认为他们多数人“只是拼命地想复制一些老掉牙了的统计习题”,于是引介彼得原理说明他们的困境。演说召来了敌意与嘲笑,但是彼得仍然决定以独特的讽刺手法呈现彼得原理,尽管所有案例研究都经过精确编纂,且引用的资料也都符合事实,最后定稿于1965年春完成,然后总计有16家之多的出版社无情地拒绝了该书的手稿。1966年,作者零星地在报纸上发表了几篇述论同一主题的文章,读者的反应异常热烈,引得各个出版社趋之若婺鸳。正如彼得在自传中提到的,人偶尔会在镜中瞥见自己的身影而不能立即自我辩认,于是在不自知前就加以嘲笑一番,这样的片刻里正好可以使人进一步认识自己,“彼得原理”扮演的正是那样一面镜子。 七、零和游戏 一个游戏无论几个人来玩,总有输家和赢家,赢家所赢的都是输家所翰的,所以无论输赢多少,正负相抵,最后游戏的总和都为零,这就是零和游戏。 零和游戏之所以受人关注,是因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处都能找到与零和游戏雷同或类似的现象。我们大肆开发利用煤炭石油资源,留给后人的便越来越少;我们研究生产了大量的转基因产品,一些新的病毒也跟着冒了出来;我们修筑了葛洲坝水利工程,白鳍豚就再也不能洄游到金沙江产卵了…… 发展是硬道理。人类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科技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曰益严重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之后,可持续发展理论才逐渐浮出水面。零和游戏原理正在逐渐为“双赢”观念所取代,人们逐渐认识到“利己”而不“损人”才是最美好的结局。实践证明,通过有效合作,实现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的。 领导者要善于跳出“零和”的圈子,寻找能够实现“双赢”的机遇和突破口,防止负面影响抵消正面成绩。批评下属如何才能做到使其接受而不抵触,发展经济如何才能做到不损害环境,开展竞争如何使自己胜出而不让对方受到伤害,这些都是每一个为官者应该仔细思考的问题。 还是那句话,世上没有现成的标准答案。这些企业经营管理定律只能供我们参考和借鉴,至于什么条件下适合借鉴哪一种,回到手表定理上去,你需要自己选择一块戴着舒适而又走时准确的手表。 八、华盛顿合作规律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多少有点类似于“三个和尚”的故事。   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复杂和微妙得多。在人与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一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有时比10大得多,有时甚至比1还要小。因为人不是静止的物,而更像方向不同的能量,相互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 九、酒与污水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几乎在任何组织里,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他们到处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你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它苹果也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人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它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你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十、水桶定律 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水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而不是最长的那块木板。 任何组织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但劣势部分却往往决定着整个组织的水平。问题是劣势部分是组织中一个有用的部分,你不能把它当成烂苹果扔掉,否则,你会一点水也装不了,可它却让你那些长的东西白长了! 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生死,这是市场竞争的残酷法则。水桶定律告诉我们,领导者要有忧患意识,如果你个人身上某个方面是“最短的一块”,你应该考虑尽快把它补起来;如果你所领导的集体中存在着“一块最短的木板”,你一定要迅速将它做长补齐,否则,它带给你的损失可能是毁灭性的—叫艮多时候,往往就是因为一件事没做好而毁了所有的努力。有些人也许不知道水桶定律,但都知道“一票否决”,这是中国的“水桶”,有了它你便矢口道水桶定律是多么重要。 决策和执行发生的机率。让谋划的人尽心谋划,让执行的人全力执行,让他们都从中获得间接而不是直接的功利,这样我们才能把“粥”分得更好。当然,还应有必不可少的独立的监督。 十一、蘑菇管理原理 蘑菇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只有长到足够高的时候才开始被人关注,可此时它自己已经能够接受阳光了。 蘑菇管理是大多数组织对待初入门者、初学者的一种管理方法。从传统的观念上讲,“蘑菇经历”是一件好事,它是人才蜕壳羽化前的一种磨炼,对人的意志和耐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蘑菇管理有着先天的不足:一是太慢,还没等它长高长大恐怕疯长的野草就已经把它盖住了,使它没有成长的机会;二是缺乏主动,有些本来基因较好的蘑菇,一钻出土就碰上了石头,因为得不到帮助,结果胎死腹中。 让初入门者当上一段时间的“蘑菇”,可以消除他们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而使他们更加接近现实,更实际、更理性地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领导者应当注意的是,这一过程不可过长,时间太长便会使其消极退化乃至枯萎,须知不给阳光不给关爱不仅是任其自生自灭,而且更是对其成长的抑制。如何让他们成功地走过生命中的这一段,尽快吸取经验、成熟起来,这才是领导者所应当考虑的。 十二、钱的问题 当某人告诉你:“不是钱,而是原则问题”时,十有八九就是钱的问题。   照一般的说法,金钱是价值的尺度,交换的媒介,财富的贮藏。但是这种说法忽略了它的另一面,它令人陶醉、令人疯狂、令人激动的一面,也撇开了爱钱的心理不谈。马克思说,金钱是“人情的离心力”,就是指这一方面而言。   关于金钱的本质、作用和功过,从古到今,人们已经留下了无数精辟深刻的格言和妙语。我们常会看到,人们为钱而兴奋,努力赚钱,用财富的画面挑逗自己。金钱对世界的秩序以及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广泛的,这种影响有时是潜在的,我们往往意识不到它的作用如此巨大,然而奇妙的是:它完全是人类自己创造的。致富的驱动力并不是起源于生物学上的需要,动物生活中也找不到任何相同的现象。它不能顺应基本的目标,不能满足根本的需求 -的确,“致富”的定义就是获得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然而这个看起来漫无目标的驱动力却是人类最强大的力量,人类为金钱而互相伤害,远超过其他原因。 附:一街东头那个乞丐去摸彩票。中了五等奖,得款50元。甚喜!这个冬天好过了,他拥有棉袄、棉裤、和棉鞋了。街西头那个乞丐也去摸彩票。中了一等奖,得款50万元。狂喜!   首先大宴宾客,热闹三天,煞是风光,耗款3千元,小意思。然后买西服、配手机、穿金戴银,容光焕发,一扫穷气。再次,买房子,满街转悠,要带车库的。第四,就是买车了。“夏利”太便宜,“奔驰”太贵,还是“桑塔纳”吧!第五……第六……第七……过年的时候,街东头那个乞丐还在到处晃悠,穿着那50元买的“家当”;而街西头那个乞丐却在劳教所里,据说是因为赌博、嫖娼、吸毒、闹事……拥有50元,街东头的乞丐不再受冻,自得其乐;拥有50万元,街西头乞丐成了个大富翁,却也把自己送上了死路。不懂得善用钱财的人,还是没钱点才安全。 十三、奥卡姆剃刀定律 12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他主张“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就是常说的“奥卡姆剃刀”。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威廉本人也因此受到迫害。然而,并未损害这把刀的锋利,相反,经过数百年的岁月,奥卡姆剃刀已被历史磨得越来越快,并早已超载原来狭窄的领域,而具有广泛、丰富、深刻的意义。   奥卡姆剃刀定律在企业管理中可进一步演化为简单与复杂定律: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这个定律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实质,把握主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尤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经过观察提出了“破窗理论”。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破窗理论”更多的是从犯罪的心理去思考问题,但不管把“破窗理论”用在什么领域,角度不同,道理却相似: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必须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   推而广之,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这个角度去看,我们周围生活中所发生的许多事情,不正是环境暗示和诱导作用的结果吗?   比如,在窗明几净、环境优雅的场所,没有人会大声喧哗,或“噗”地吐出一口痰来;相反,如果环境脏乱不堪,倒是时常可以看见吐痰、便溺、打闹、互骂等不文明的举止。   又比如,在公交车站,如果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队上车,又有多少人会不顾众人的文明举动和鄙夷眼光而贸然插队?与这相反,车辆尚未停稳,猴急的人们你推我拥,争先恐后,后来的人如果想排队上车,恐怕也没有耐心了。因此,环境好,不文明之举也会有所收敛;环境不好,文明的举动也会受到影响。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样,人的行为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两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在公共场合,如果每个人都举止优雅、谈吐文明、遵守公德,往往能够营造出文明而富有教养的氛围。千万不要因为我们个人的粗鲁、野蛮和低俗行为而形成“破窗效应”,进而给公共场所带来无序和失去规范的感觉。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平时一直强调的“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就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决定了我们自身的一言一行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帕金森定律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苛希纳定律   西方管理学中有一条著名的苛希纳定律: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两倍,工作时间就要多两倍,工作成本就要多4倍;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员多3倍,工作时间就要多3倍,工作成本就要多6倍。   250定律   美国著名推销员拉德在商战中总结出了“250定律”。他认为每一位顾客身后,大体有250名亲朋好友。如果您赢得了一位顾客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250个人的好感;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名顾客,也就意味着得罪了250名顾客。这一定律有力地论证了“顾客就是上帝”的真谛。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必须认真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每一个人的身后,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数量不小的群体。善待一个人,就像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达维多定律   达维多定律是以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达维多的名字命名的。他认为,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上总是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就要做到第一个开发出新产品,又第一个淘汰自己的老产品。这一定律的基点是着眼于市场开发和利益分割的成效。因为人们在市场竞争中无时无刻不在抢占先机,只有先入市场才能更容易获取较大的份额和较高的利润。   木桶定律 一个有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箍成的木桶,决定其容量大小的并非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同样,在一个企业的营销过程中,必然存在着许多相关的环节,只有找出制约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某一关键环节,把这一个矛盾解决了,其它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a、领导 一、 素养 蓝斯登原则 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 点评: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宠辱皆忘,方可以宠辱不惊。 卢维斯定理 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h·卢维斯 点评: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将别人想得很糟。 托利得定理 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提出者:法国社会心理学家h·m·托利得 点评:思可相反,得须相成。 二、统御 刺猬理论 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 点评:保持亲密的重要方法,乃是保持适当的距离。 鲦鱼效应 鲦鱼因个体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强健者为自然首领。将一只稍强的鲦鱼脑后控制行为的部分割除后,此鱼便失去自制力,行动也发生紊乱,但其他鲦鱼却仍像从前一样盲目追随。 提出者:德国动物学家霍斯特 点评:1、下属的悲剧总是领导一手造成的。2、下属觉得最没劲的事,是他们跟着一位最差劲的领导。 雷鲍夫法则 在你着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时要牢记我们语言中: 1、最重要的八个字是:我承认我犯过错误 2、最重要的七个字是:你干了一件好事 3、最重要的六个字是:你的看法如何 4、最重要的五个字是:咱们一起干 5、最重要的三个字是:谢谢您 6、最重要的两个字是:咱们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雷鲍夫 点评:1、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2、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 洛伯定理 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最要紧的不是你在场时的情况,而是你不在场时发生了什么。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r·洛伯 点评:如果只想让下属听你的,那么当你不在身边时他们就不知道应该听谁的了。 三、沟通 斯坦纳定理 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的就愈多。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s·t·斯坦纳 点评:只有很好听取别人的,才能更好说出自己的。 费斯诺定理 人有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这意味着人应该多听少讲。 提出者:英国联合航空公司总裁兼总经理l·费斯诺 点评:说得过多了,说的就会成为做的障碍。 牢骚效应 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那家公司或老板一定比没有这种人或有这种人而把牢骚埋在肚子里的公司要成功得多。 提出者: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院 点评:1、牢骚是改变不合理现状的催化剂。2、牢骚虽不总是正确的,但认真对待牢骚却总是正确的。 避雷针效应 在高大建筑物顶端安装一个金属棒,用金属线与埋在地下的一块金属板连接起来,利用金属棒的尖端放电,使云层所带的电和地上的电逐渐中和,从而保护建筑物等避免雷击。 点评:善疏则通,能导必安 四、协调 氨基酸组合效应 组成人体蛋白的八种氨基酸,只要有一种含量不足,其他七种就无法合成蛋白质。 点评:当缺一不可时,"一"就是一切。 米格-25效应 前苏联研制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的相比都落后,但因设计者考虑了整体性能,故能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方面成为当时世界一流。 点评:所谓最佳整体,乃是个体的最佳组合。 磨合效应 新组装的机器,通过一定时期的使用,把磨擦面上的加工痕迹磨光而变得更加密合。 点评:要想达到完整的契合,须双方都作出必要的割舍。 五、指导 波特定理 当遭受许多批评时,下级往往只记住开头的一些,其余就不听了,因为他们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 提出者:英国行为科学家l·w·波特 点评:总盯着下属的失误,是一个领导者的最大失误。 蓝斯登定律 跟一位朋友一起工作,远较在"父亲"之下工作有趣得多。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 点评:可敬不可亲,终难敬;有权没有威,常失权。 吉尔伯特法则 工作危机最确凿的信号,是没有人跟你说该怎样作。 提出者:英国人力培训专家b·吉尔伯特 点评:真正危险的事,是没人跟你谈危险。 权威暗示效应 一化学家称,他将测验一瓶臭气的传播速度,他打开瓶盖15秒后,前排学生即举手,称自己闻到臭气,而后排的人则陆续举手,纷纷称自己也已闻到,其实瓶中什么也没有。 点评:迷信则轻信,盲目必盲从。 没走过的路。2、特色不特,优势无优。 古特雷定理 每一处出口都是另一处的入口。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W·古特雷 点评:上一个目标是下一个目标的基础,下一个目标是上一个目标的延续。 十四、计划 列文定理 那些犹豫着迟迟不能作出计划的人,通常是因为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把握。 提出者:法国管理学家P·列文 点评:如果没有能力去筹划,就只有时间去后悔了。 弗洛斯特法则 在筑墙之前应该知道把什么圈出去,把什么圈进来。 提出者:美国思想家W·P·弗洛斯特 点评:开始就明确了界限,最终就不会作出超越界限的事来。 十五、参谋 波克定理 只有在争辩中,才可能诞生最好的主意和最好的决定。 提出者:美国庄臣公司总经理詹姆士·波克 点评:无磨擦便无磨合,有争论才有高论。 韦奇定理 即使你已有了主见,但如果有十个朋友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难不动摇。 提出者: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学家伊渥·韦奇 点评:1、未听之时不应有成见,既听之后不可无主见。2、不怕开始众说纷纭,只怕最后莫衷一是。 十六、决策 福克兰定律 没有必要作出决定时,就有必要不作决定。 提出者:法国管理学家D·L·福克兰 点评:当不知如何行动时,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任何行动。 王安论断 犹豫不决固然可以免去一些作错事的机会,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遇。 提出者:美籍华裔企业家王安博士 点评:寡断能使好事由好变坏,果断可将危机转危为安。 十七、执行 格瑞斯特定理 杰出的策略必须加上杰出的执行才能奏效。 提出者:美国企业家H·格瑞斯特 点评:好事干实更好,实事办好愈实。 吉德林法则 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 提出者: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 点评:杂乱无章的思维,不可能产生有条有理的行动 d、调控 十八、信息 沃尔森法则 把信息和情报放在第一位,金钱就会滚滚而来。 提出者:美国企业家s·m·沃尔森 点评:你能得到多少,往往取决于你能知道多少。 塔马拉效应 塔马拉是捷克雷达专家弗·佩赫发明的一种雷达,它与其他雷达的最大不同是不发射信号而只接收信号,故不会被敌方反雷达装置发现。 点评:善藏者人不可知,能知者人无以藏。 十九、监督 小池定理 越是沉醉,就越是抓住眼前的东西不放。 提出者:日本管理学家小池敬 点评:自我陶醉不易清醒,自以为是不喜批评。 赫勒法则 当人们知道自己的工作成绩有人检查的时候会加倍努力。 提出者:英国管理学家h·赫勒 点评:只有在相互信任的情况下,监督才会成为动力。 二十、控制 横山法则 最有效并持续不断的控制不是强制,而是触发个人内在的自发控制。 提出者:日本社会学家横山宁夫 点评:有自觉性才有积极性,无自决权便无主动权。 蝴蝶效应 "紊乱学"研究者称,南半球某地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一下翅膀所引起的微弱气流,几星期后可变成席卷北半球某地的一场龙卷风。他们将这种由一个极小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在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下,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后果的现象称为"蝴蝶效应"。 点评:善终者慎始,谨小者慎微。 阿什法则 承认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提出者:美国企业家m·k·阿什 点评:你愈是躲着问题,问题愈会揪住你不放。 二十一、法纪 洛克忠告 规定应该少定,一旦定下之后,便得严格遵守。 提出者:英国教育家洛克 点评:简则易循,严则必行。 热炉法则 当人用手去碰烧热的火炉时,就会受到"烫"的惩罚,其有以下三个特点:即时性、预警性、平等性。 点评:罪与罚能相符,法与治可相期。 二十二、改革 柯美雅定律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所以任何东西都有改革的余地。 提出者: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r·柯美雅 点评:不拘于常规,才能激发出创造力。 达维多夫定律 没有创新精神的人永远也只能是一个执行者。 提出者:前苏联心理学家达维多夫 点评:只有敢为人先的人,才最有资格成为真正的先驱者。 自吃幼崽效应 美国硅谷企业竞争十分激烈,以至于各公司都积极寻找自己的致命弱点,所有公司共同的生存之道是:拿出更好看产品来击败自己的原有产品。有人将这种行为戏称为"自吃幼崽"。 点评:1、自己不逼自己,别人迟早会逼你。2、敢于对过去告一个段落,才有信心掀开新的一章。 二十三、创新 舍恩定理 新思想只有落到真正相信它,对它着迷的人手里才能开花结果。 提出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舍恩 点评:只有信之不疑,才能持之以恒。 吉宁定理 真正的错误是害怕犯错误。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h·吉宁 点评:不怕错误的人,错误往往也离他最远。 卡贝定理 放弃是创新的钥匙。 提出者: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前总经理卡贝 点评:在未学会放弃之前,你将很难懂得什么是争取。 二十四、考评 吉普林忠告 将成败同等看待。 提出者: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吉普林 点评:如果不明白失败是什么,那么对成功的理解也是片面的。 史华兹论断 所有"不幸事件",都只有在我们认为它不幸的情况下,才会真正成为不幸事件。 提出者:美国管理心理学家d·克华兹 点评:若能坏中看好,终会好上加好。 e、绩效 二十五、竞争 廷克定律 如果你处在第二的位置,你就总想努力去争作第一。 提出者:英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廷克 点评:欲往高处走,须向高处看。 鲁尼恩定律 赛跑时不一定快的赢,打架时不一定弱的输。 提出者:奥地利经济学家r·h·鲁尼恩 点评:无备,强不抵弱,出奇,弱可胜强。 史密斯原则 如果你不能战胜他们,你就加入到他们之中去。 提出者: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前董事长r·史密斯 点评:竞争使人进步最快,合作让人得到最多。 二十六、营销 阿尔巴德定理一个企业经营成功与否,全靠对顾客的要求了解到什么程度。 提出者:匈牙利全面质量管理国际有限公司顾问波尔加·韦雷什·阿尔巴德 点评:看到了别人的需要,你就成功了一半;满足了别人的需求,你就成功了全部。 冰淇淋哲学 卖冰淇淋必须从冬天开始,因为冬天顾客少,会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如果能在冬天的逆境中生存,就再也不会害怕夏天的竞争。 提出者:台湾著名企业家王永庆 点评:逆境不错,顺境更好。 二十七、广告 布里特定理 商品不作广告,就像姑娘在暗处向小伙子递送秋波,脉脉此情只有她自己知道。 提出者:英国广告学专家s·布里特 点评:要推而广之,先广而告之。 伯内特定理 只有占领头脑,才会占有市场。 提出者:美国广告专家利奥·伯内特 点评:脍炙人口才会耐人寻味,深得人心方可引人入胜。 拉图尔定律 一个好品名可能无助于劣质产品的销售,但是一个坏品名则会使好产品滞销。 提出者:法国诺门公司德国分公司负责人苏珊·拉图尔 点评:取名的艺术,亦是取得成功的艺术。 赫斯定律 广告超过12个字,读者的记忆力要降低50%。 提出者:澳大利亚广告家h·赫斯 点评:忘却即等于抛弃。 二十八、公关 玛丽法则 假如还没有破,就不要去修它,免得弄巧成拙。 提出者:美国著名企业家玛丽·凯·阿什 点评:弄巧之所以成拙,往往是因为本来就无巧可弄。 弗里施定理 没有满意的工作人员,就没有满意的顾客。 提出者:德国慕尼黑企业咨询顾问弗里施 点评:协调内外关系,从协调内部关系开始。 反哺效应 动物学家将某些动物长大后把觅到的食物给予其父母的行为称为反哺。 点评:给别人好处的人,往往也是得到好处最多的人。 史崔维兹定理 如果你为获得好处而帮助他人,就不算帮助他人。 提出者: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史崔维兹 点评:动机不纯,行为失真。 二十九、谈判 奥狄思法则 在每一次谈判中,你都应准备向对方作出让步。 提出者:美国谈判专家j·s·奥狄思 点评:争,丈不足;让,寸有余。 居家效应 一个人在家里或自己最熟悉的环境中,言谈举止表现得最为自信和从容。 点评:没有实力垫底,自信永远是苍白的。 尼伦伯格原则 一场圆满的、成功的谈判,每一方都应是胜利者。 提出者:美国著名谈判学家尼伦伯格 点评:总想自己得势,必然势不两立。 比林定律 一生中的麻烦有一半是由于太快说"是",太慢说"不"造成的。 提出者:美国幽默作家比林 点评:1、没有否决权,发言权也很容易被剥夺。2、对不该让步的事不让步,别人反而更容易给你让步。 三十、交往 克林纳德法则 与人相处得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用什么方式与人打交道。 提出者:美国人际关系学家h·h·克林纳德 点评:交之有道,能打好交道;来而无往,难有常来往。 忌讳效应 因风俗习惯或个人理由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 点评:知道别人不喜欢什么,比知道别人喜欢什么更重要。 弗里德曼定律 当一个人的需要可以满足另一个人的需要时,两人就趋于互相喜欢。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n·w·弗里德曼 点评:有利益与利益的相互补充,才会有需要与需要的相互满足。 三十一、成果 基利定理 容忍失败,这是人们可以学习并加以运用的极为积极的东西。 提出者:美国多布林咨询公司集团总经理拉里·基利 点评:1、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只不过是他不被失败左右而已。2、不许失败,无异于不许成功。 沸腾效应 水温升到99度,还不是开水,其价值有限;若再添一把火,在99度的基础上再升高1度,就会使水沸腾,并产生大量水蒸气来开动机器,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点评:只差一点点,往往是导致最大差别的关键。 王永庆法则 节省一元钱等于净赚一元钱。 提出者:台湾企业界"精神领袖"台塑总裁王永庆 点评:赚钱要依赖别人,节省只取决自己。
个人分类: 科学的管理者|1483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太效应:不能承受之重
热度 2 fdzjkyck 2013-1-26 11:29
和二八定律类似,马太效应理论尽管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商业竞争的残酷和现实性,其实给人的误导实在不小,更无能奉为制定政策的金科玉律。 中世纪统治者害怕科学,宗教则得到极大维护;类似的愚民方式历史上不少,当今社会也不乏披上科学理论的外衣而其实质则推行的只是符合某些人利益的政策主张的现象。尽管马太效应深刻揭示了当今中国存在的尖锐的社会矛盾问题,可是却被模糊、混淆甚至成为替时弊开脱的借口。这种复杂性还在于不同的人群对此有不同的解读,误读则很普遍。 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们希望这个世界只剩下高富帅,殊不知即便自然界还要有多样性才会和谐;相对论告诉我们世界上总会有落后与弱者,挨打、歧视或难以避免,但人文关怀和非竞争领域还总是需要,不然,老弱病残,情何以堪? 从地区、行业层面说,也必须承认差异性、不均衡性的客观存在,但 若能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和特点,使其成为一个系统的每一个不可或缺的部件 (就像人体,哪一个部件不重要呢?),还有天堂和地狱的落差么?两极还能羁绊人们脆弱的心灵么?还能点燃仇恨的火种么? 优势物种不断进化是动物王国和植物世界的演进趋势,有残酷竞争,但也不乏包容与和谐;强大的狮子和凶狠的财狼也不过是为填个饱而奔走,论小康生活满足感不一定比得上食草的动物。人类呢?贪婪的人性,还要纵容和包庇马太效应的一些“恶”的导向?
个人分类: 随笔|3224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12种效应定理等
student2011 2012-9-26 15:28
下文转载于豆瓣网:z.wenyao~山谷的日记 1、马太效应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 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们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 5锭。”于是国王例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著,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 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也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看看我们周 围,就可以发现许多马太效应的例子。朋友多的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得到更多的朋友;缺少朋友的人会一直孤独下去。金钱方面更是如此,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一 个比别人投资多10倍的人,收益也多10倍。   这是个赢家通吃的社会,善用马太效应,赢家就是你。   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则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的时候,即使投资回报 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的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2、手表定理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 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你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较信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行事。记住尼采的话:“兄弟,如果你是幸运 的,你只需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样,你过桥更容易些。”   如果每个人都“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择”,无论成败都可以心安理得。然而,困扰很多人的是:他们被“两只表”弄得无所,心身交瘁,不知自己该信 仰哪一个,还有人在环境、他人的压力下,违心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道路,为此而郁郁终生,即使取得了受人瞩目的成就,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   手表定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 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 则,你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3、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 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这取决于三个因素。   1、价值观。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   2、个性和气质。一个人如果做一份与他的个性气质完全背离的工作,他是很难做好的,如一个好交往的人成了档案员,或一个害羞者不得不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3、现实的处境。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杂跑腿的工作,你很可能认为是不值得的,可是,一旦你被提升为领班或部门经理,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总结一下,值得做的工作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适合我们的个性与气质,并能让我们看到期望。如果你的工作不具备这三个因素,你就要考虑换一个更合适的工作,并努力做好它。   因此,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然后为之而奋斗。“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奋斗毅 力,也才可以心安理得。而对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则要很好地分析员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让成就欲较强的职工单独或牵头来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 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定时的肯定和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中共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职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同时 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 4、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 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时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 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组织中的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了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 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个人在某一个岗位级别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要建立 科学、合理的人员选聘机制,客观评价每一位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将职工安排到其可以胜任的岗位。不要把岗位晋升当成对职工的主要奖励方式,应建立更有效的奖 励机制,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为奖励手段。有时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职工的奖励,反而使职工无法很好发挥才 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对个人而言,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期待著不停地升职,但不要将往上爬作为自己的惟一动力。与其在一个无法完全胜任的岗位勉力支撑、无所适从,还不如找一个自己能游刃有余的岗位好好发挥自己的专长。 5、零和游戏原理   当你看到两位对弈者时,你就可以说他们正在玩“零和游戏”。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总会有一个赢,一个输,如果我们把获胜计算为得1分,而输棋为-1分,那么,这两人得分之和就是:1(-1)=0。   这正是“零和游戏”的基本内容: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是零。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 发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著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从个人到国家,从政治到经济,似乎无不验证了世 界正是一个巨大的“零和游戏”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财富、资源、机遇都是有限的,个别人、个别地区和个别国家财富的增加必然意味著对 其他人、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掠夺,这是一个“邪恶进化论”式的弱肉强食的世界。   但20世纪人类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之后,“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 取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但从“零和游戏”走向“双赢”,要求各方要有 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耍小聪明,不要总想占别人的小便宜,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6、华盛顿合作规律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多少有点类似于我们“三个和尚”的故事。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 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在人与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就有时比10大得多,有时甚至比1还要小。因为人 不是静止的动物,而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相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我们传统的管理理论中,对合作研究得并不多,最直观的反映就是,目 前的大多数管理制度和行业都是致力于减少人力的无谓消耗,而非利用组织提高人的效能。换言之,不妨说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让每个人做到最好,而是避免内耗过 多。21世纪将是一个合作的时代,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真诚合作的重要性,正在努力学习合作。      邦尼人力定律:一个人一分钟可以挖一个洞,60个人一秒种却挖不了一个洞。   合作是一个问题,如何合作也是一个问题。 7、酒与污水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几乎在任何组织里, 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他们到处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 果你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它苹果也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 而一个人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它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坏 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 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你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8、水桶定律   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都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决定了整个组织的水平。   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质部分往往又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水桶定律”与“酒与污水定律”不同,后者讨论的是组织中的破坏力量,而“最短的木板”却是组织中有用的一个部分,只不过比其它部分差一些,你 不能把它们当成烂苹果扔掉。强弱只是相对而言的,无法消除。问题在于你容忍这种弱点到什么程度。如果它严重到成为阻碍工作的瓶颈,就不得不有所动作。 如果你在一个组织中,你应该: 1、确保你不是最薄弱的部分; 2、避免或减少这一薄弱环节对你成功的影响; 3、如果不幸,你正处在这一环节中,你还可以采取有效的方法改进,或者转职去谋另一份工作。 9、蘑菇管理   蘑菇管理是许多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方法,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 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一段“蘑菇”的经历,但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当一切都刚刚开始的时 候,当上几天“蘑菇”,能够消除我们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看问题也更加实际,而对一个组织而言,一般地新进的人员都是一视同仁,从起 薪到工作都不会有大的差别。无论你是多么优秀的人才,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只能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蘑菇”的经历对于成长中的年轻人来说,是羽化前必须经历 的一步。所以,如何高效率地走过生命中的这一段,从中尽可能吸取经验,成熟起来,并树立良好的值得信赖的个人形象,是每个刚入社会的年轻人必须面对的课 题。 10、奥卡姆剃刀定律   如果你认为只有焦头烂额、忙忙碌碌地工作才可能取得成功,那么,你错了。   事情总是朝著复杂的方向发展,复杂会造成浪费,而效能则来自于单纯。在你做过的事情中可能绝大部分是毫无意义的,真正有效的活动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它们通常隐含于繁杂的事物中。找到关键的部分,去掉多余的活动,成功并不那么复杂。   奥卡姆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12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对无休无止的关于“共相”、“本质”之类的争吵感到厌倦,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 遍性要领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他主张,“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就是常说的“奥卡姆剃刀”。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胁,被认为是异 端邪说,威廉本人也受到伤害。然而,这并未损害这把刀的锋利,相反,经过数百年越来越快,并早已超越了原来狭窄的领域而具有广泛的、丰富的、深刻的意义。   奥卡姆剃刀定律在企业管理中可进一步深化为简单与复杂定律: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这个定律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实质,把握主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尤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 11、二八法则   你所完成的工作里80%的成果,来自于你20%的付出;而80%的付出,只换来20%的成果。 12、钱的问题   当某人告诉你:“不是钱,而是原则问题”时,十有八九就是钱的问题。   照一般的说法,金钱是价值的尺度,交换的媒介,财富的贮藏。但是这种说法忽略了它的另一面,它令人陶醉、令人疯狂、令人激动的一面,也撇开了爱钱的心理不谈。   关于金钱的本质、作用和功过,从古到今,人们已经留下了无数精辟深刻的格言和妙语。我们常会看到,人们为钱而兴奋,努力赚钱,用财富的画面挑逗 自己。金钱对世界的秩序以及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广泛的,这种影响有时是潜在的,我们往往意识不到它的作用如此巨大,然而奇妙的是:它完全是人 类自己创造的。致富的驱动力并不是起源于生物学上的需要,动物生活中也找不到任何相同的现象。它不能顺应基本的目标,不能满足根本的需求……   的确,“致富”的定义就是获得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然而这个看起来漫无目标的驱动力却是人类最强大的力量,人类为金钱而互相伤害,远超过其他原因。
1125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太效应,以及科研领域的马太效应
yangxhecust 2012-8-22 09:38
昨天有一位老师在我的博文回复中,鼓励我“将这个项目做好,可能将会产生马太效应”。在此,谢过刘庆生老师。 马太效应以前有听过,只是没能很确切的理解,特意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具体释义如下: 马太效应 (Matthew Effect),是指 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 的一种现象。名字来自于《 圣经 · 马太福音 》中的一句话。在《圣经· 新约 》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 马太效应 还有在 科研领域的更加具体的拓展解释(仅作参考) : 越是教授、专家,得到的科研经费多,社会兼职越多,各种名目的评奖似乎就是为他们设立的。现在,在科研领域存在这样一种怪现象:科研经费的使用基本被垄断,从立项、评选、经费分配基本由少数专家控制。尽管某些项目从立题到完成与一些专家没任何关系,但是,无论立项书还是最终成果也必须将某些知名专家的大名冠于首位。这样一来,一般学者的劳动果实都成了专家的“成果”,使少数专家成了科研寡头。据说,某市级教育科研项目基本都是几位知名评委瓜分。 我个人认为,每个青年科研人员都希望在科研上有一个好的开端,并能够通过个人的坚持努力,产生源源不断的在项目、成果、荣誉的收获。我身边就有活生生的例子,因为有第一作者的nature,德国应用化学、JACS等论文多篇,同时个人又非常勤恳、低调,对于自身的事业发展具有非常明确而长远的规划,很自然地,不断获取各种基金、人才项目,有资格拿到手的几乎是无一漏网。不要眼红,我们要淡定,应该将大量的精力放在如何提升自己的科研素质、水平、品味上,同时学习他人在项目运作、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逐步培养长远的战略眼光,从而在科研之路上走的更长久。
个人分类: 科研心态之旅|645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博文之“马太效应”
热度 3 guowenjiao 2012-5-13 11:31
每天打开博客主页之“我的中心”板块,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精选博文”四个大字,指引我将其中感兴趣的博文一一点开进行浏览,并在浏览过程中想到几个问题,现总结如下: 1. 博文是先有较高点击率和人气,继而被戴大红花,还是先有的大红花,被加入精选版块之后,点击率才开始飙升,才被更多的人所关注,即精者更精; 2. 精选博文之所以能得到高点击率是因为其比较独特,还是其位置比较显眼(精选版块处于博客主页的核心位置,人们是否倾向于点击第一眼看到的东西),亦或是仅因为其被戴了大红花; 3. 精选博文篇幅是否均较长?有多少人能将一篇精选博文从头读到尾?精选博文点击率是否会存在“灌水”现象? 4. 精选博文数量与博主职称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如有,其相关性有多大?是否可将其看做是“马太效应”在科学网博客中的体现,即博主学术影响力大——博文点击率高——精选博文多——点击率继续上升······ 5. 纯学术性探讨博文更受欢迎,还是拉家常之博文更受欢迎,亦或是八卦性、辩论性、愤青性、炮轰性之博文更受欢迎。 博主按:目前科学网博客大赛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希望本文提出的一些指标能够被评委们采纳,提出的一些现象和因素能够引起评委们的思考。由于能力有限,分析不到位之处还请各位博友多多指教,多多补充!
3263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评审职称三十年
tianyalang 2012-5-3 11:01
关键的问题可能在于,一旦被评上教授,那相关的待遇就立马不一样了。副教授与教授之间的待遇档次差距那是相当地不小。除了工资上去了之外,还有很多在工资账面上看不到的好处。因为你是教授,你就比较容易地拿到课题或者研究经费,你占有的资源就要多得多。因为你是教授,过去分房子所占的分数就多,现在不分房,改买房了,那么你买房的选择位置也会大大地靠前。而且由于你是教授,所获得的住房补贴也会多出不少。由于你是教授,外面的很多讲座、评审都会来请你,这额外的收入也是不小的一块。而且一旦你出去了,名声在外,那么请你的部门就可能更多,请你的次数也会更多。那个著名的马太效应在这里表现得真可以说是淋漓尽致。这些散碎银子积累多了,也不是小数目。至于那些外面大公司来请的,一次就给一大笔酬劳的,可能就没人知道其中到底能有多少钱了。
0 个评论
[转载]唯洋是用的人才引进
dongzg101 2012-2-15 06:07
唯洋是用的人才引进 已有 326 次阅读 2012-2-10 09:17 | 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 | 关键词:科研人员 人才 马太效应 闭门造车 中国 看到很多人才引进计划,大到国家小到机构、高校,现在流行的就是必须有海外学历/经历。这一方面是不自信,觉得中国本土的科研人员是闭门造车,舶来的要见多识广,要做的好。岂不知很多人就是打着外国的旗帜来“混”的,以至于很多地方把洋垃圾引进来当神物供奉着,最后上演了一出出闹剧。另外,这样做把国内做得不错的科研人员拒之门外,使他们的研究条件更加不如海归,加剧了马太效应。这也搞得很多本土的科研人员不能安心做自己的工作,为了满足这个海外经历的要求,很大岁数了还得远赴重洋地去镀金。这其中又蕴含了多少折腾|-_- 其实只要科研环境和制度好,国内培养的人不一定比洋人和海归做得差。至少可以拿电气工科来说,现在的文献、信息以及对外交流等十分方便,IEEE、IET的数据库以及各种国际会议的信息和论文也都可以很快获取。至少通过看IEEE Transaction就可以发现,现在国内本土的文章已经越来越多,做得水平也有明显的提高。只要环境好,科研人员有心思去“研”和“究”不可能不出成果,就是不要太着急,太催催催……单单靠挖人过来而不是改变科研环境,发掘自身的潜力,海归或海神最后也会受不了。或许这种唯洋是用的做法隐含了我们中国人百年来崇洋媚外的柔弱心理。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62228do=blogid=535957
1185 次阅读|1 个评论
唯洋是用的人才引进
热度 5 sincos 2012-2-10 09:17
看到很多人才引进计划,大到国家小到机构、高校,现在流行的就是必须有海外学历/经历。这一方面是不自信,觉得中国本土的科研人员是闭门造车,舶来的要见多识广,要做的好。岂不知很多人就是打着外国的旗帜来“混”的,以至于很多地方把洋垃圾引进来当神物供奉着,最后上演了一出出闹剧。另外,这样做把国内做得不错的科研人员拒之门外,使他们的研究条件更加不如海归,加剧了马太效应。这也搞得很多本土的科研人员不能安心做自己的工作,为了满足这个海外经历的要求,很大岁数了还得远赴重洋地去镀金。这其中又蕴含了多少折腾|-_- 其实只要科研环境和制度好,国内培养的人不一定比洋人和海归做得差。至少可以拿电气工科来说,现在的文献、信息以及对外交流等十分方便,IEEE、IET的数据库以及各种国际会议的信息和论文也都可以很快获取。至少通过看IEEE Transaction就可以发现,现在国内本土的文章已经越来越多,做得水平也有明显的提高。只要环境好,科研人员有心思去“研”和“究”不可能不出成果,就是不要太着急,太催催催……单单靠挖人过来而不是改变科研环境,发掘自身的潜力,海归或海神最后也会受不了。或许这种唯洋是用的做法隐含了我们中国人百年来崇洋媚外的柔弱心理。
3049 次阅读|10 个评论
读书笔记五:反马太效应
cocowang18 2012-1-6 12:56
有人早年获得了诺奖等高层次的科技奖励,后来的奖励和荣誉不在眷顾他 ,也是反马太效应的例证。
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两极分化是必然的
热度 12 cutefay 2012-1-1 17:42
这几天在胡思乱想一个问题:人类社会的共同富裕真能够达到吗?我的感想是:只要不同的人收入有差距,就会存在马太效应,只会穷的越来越穷,富的越来越富。不管是什么体制的国家,都是如此。但这也是社会发展动力,因为由于有这种趋势,推动了社会一次次洗牌,一次次革新。 下面举个例子分析一下。假设有A和B两个人,B比A能干,A每个月赚1000元,花800元,B每个月赚2000元,花1000元,那么A每个月结余200元,B每个月结余1000元,则B攒下来的钱会越来越多,和A的差距就越来越大。如果A和B都把每个月攒的钱用于投资,那么会加剧这种差距。 以上例子做的假设的前提还是比较公平的前提,如果社会本身是不公平的,那这种贫富差距就会更大了。如今的社会是谁掌握了资源,谁就掌握了一切,那么掌握资源的人和没有资源的人之间的贫富差距就会更大。 虽然通过税收实行的社会再分配制度可以调节这种马太效应带来的两极分化,但即使税收再高,赚钱多的人总不能因为高税收而比赚的少的人收入少,所以还是有两极分化的。只不过税收等措施只不过是减缓两极分化的措施而已,不能消除两极分化。 现在社会发展的趋势在一个国家内体现的是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而在世界范围内体现的是穷国越来越穷,富国越来越富,并且富人越来越集中在富国。唯一能够改变这种马太效应的,只有两种方法:1、当贫富差距达到极限时而产生动乱,穷人把富人的财富给瓜分了。2、大多数富人自己通过慈善的方式,把自己的钱给捐了。第二种方式不大现实,个别富人会这么做,但大多数富人是不会的,所以第一种方式是比较可行的。 因此,所谓的维护社会稳定,就是要采取措施使这种马太效应减小一些,两极分化的速度减慢一些,但还是无法避免这种趋势的。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4817 次阅读|35 个评论
[转载]未来5年你凭 什么 发财
dongzg101 2011-9-29 13:25
财富属于能抓住机遇的人(1) 序 《马太福音》里曾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 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换而言之,在财富分配问题上就是“贫者愈贫, 富者愈富”,人们把它称为“马太效应”或者“财富分层”。 犹太人的“二八准则”对世间财富的划分:世界上20%的人,实际拥 有80%的社会财富,他们是富人;而80%的人仅拥有20%的社会财富,他们 是穷人。这就是著名的“二八准则”。《马太福音》则深入一步,一语道 破贫富差距的天机 贫者愈贫,富者愈富。 但是,贫穷只是一种现实,而不是致贫的借口。假如您并不富有,请 不要愤世嫉俗,也不必自怨自艾,更无需随波逐流于仇富的暗潮中,请仔 细分析这些20%的富人,难道真的是“血统论”式暴富吗?王侯将相,宁 有种乎?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没有天生的王者,有的只是努力拼搏的行 者。其实,我们最大的资源,最宝贵的资源就是我们自己。我们需要努力 奋斗,以期生财有道。 其实,由于财富的多样性及机遇的瞬息万变,难以指出当下具体的生 财手段,但通过对当下获取财富所需的素质及未来的财富信息流解读,将 为您指明未来生财的“星光大道”。 个人财富的增长有着明显的时间规律。从个人财富增长来看,3~5年就 是个财富增长由量变到质变的周期,未来5年就是决定您命运的重要时期。 例如宗庆后从杭州校办工厂业务员到承包校办企业经营部用了5年,而从承 包到企业产值过亿只用了3年时间。尽管他的个人财富是伴随着企业发展而 增长的,但许多成功者的个人财富的确是每隔5年就呈级数增长。 由穷到富,本质上是一个不断积累、量质嬗变的过程。这就是财富增 长的大道。 那么,我们应如何认识个人财富随时间的由量变到质变的客观规律? 生财的秘诀可以归结为八个字: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学会积极思考,寻找信息、认识规律才能改善自己,抱怨和等待是解 决不了问题的。这需要我们审时度势。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纵横驰 骋的平台。“五年规划”不仅是国家的发展战略规划,也为老百姓提供了 唾手可得的造富浪潮。本书将通过分析过去及当下的财富浪潮,破译未来5 年中蕴藏的财富密码。 2011年4月,国家统计局公布3月CPI同比上涨了5.4%,创下了32月以来 的新高。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的财富增长速度没有跟上CPI增幅,那么你的 财富就处在缩水的状态。至此,令财富保值增值成为时下百姓理财热点话 题。如何在负利率时期合理配置资产“抗通胀”,确保财富增长跑赢CPI, 是缺乏专业理财知识和丰富投资经验的家庭最为关心的问题。此书将针对 黄金、汇市、股市、银行定投业务,应对高涨CPI,提供专业投资策略的组 合。最终投资还应注重顺势而为,抓住国家提倡、鼓励的热点,而非与政 策唱反调,单凭个人感觉来判断财富走势。当您充分理解了本书的精华, 形成自己特有的理财套路后,您就会洞悉生财之道。 那时有一部分人 敢于致富,他们抛弃铁饭碗,打破安稳的吃不饱也饿不死的状况,敢于下 海经商,成为中国第一批致富的成功者。例如,在上海第一批财富成功者 中间,有人就是劳改释放回来的,任何国营单位和企事业单位都不敢收 留,只能靠自己摆水果摊,或到市场上贩卖螃蟹。由于水果和螃蟹这些物 资短缺,属于暴利行业,便使他们成为了上海第一批百万富翁。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出现了股份制企业,出现了证券市场,第 一批投资股票而且善于投资股票的人成了富有者。再后来,随着中国居民 对于住宅要求的提升,政府投资主体角色的转化,政府开始鼓励民间投资 房地产,于是,一批善于利用银行金融资源和国有土地资源的企业家,成 为房地产富翁。根据统计,当下财富排名前500名的成功者中间,有一半以 上涉足到房地产,完成财富的快速积累。 由此可见,中国式财富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中国经济发展必然的产 物。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分析中国式财富产生的源泉也就显而易见了 。 第一,中国的市场需求是中国式财富产生的动力。从经济学角度来 看,有需求才有市场。而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人口大国,本身就是一个无比 庞大的市场。所以就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而言,特定时期对某一类商品的 需求就刺激了这个市场的扩大与发展,从而在这个领域内就产生和积累了 巨大的财富。举个简单的例子,当电脑和互联网逐步传入中国,随着人们 对网络的需求不断增大,于是便带动了中国电脑制造业、网络产业、电脑 培训等服务行业的飞速发展,也缔造了中国一大批知名企业,如:联想、 阿里巴巴、腾讯等,而相应的在这个领域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而就 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言,任何能够引发人们需求的商品,就必将产生巨 大的市场,从而创造积累巨大的财富。所以说,中国这个本身巨大的市 场,他的市场需求是中国式财富产生的根本源动力。 第二,中国的政策及政策趋势是中国式财富产生的前提。众所周知, 国家的政策对经济的发展走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决 定着财富产生的方向。所以在中国,某一产业经济的发展必然是政策先 行,在相应政策的引领下,才会带动这一产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的飞速 发展。而在政策之外,鲜有第一个吃螃蟹而又获得成功的案例。而就今天 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及一定时期实施的 相应经济政策是卓有成效的,也正是国家的这些经济政策缔造了今天中国 经济的腾飞,而在这一批批的政策下,许多人窥得先机、巧用政策,成就 了自己的财富梦想。可以说正是中国的这些政策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 平台,也正是这些政策为中国财富的创造与积累提供了条件,并赋予了它 们浓郁的中国特色。所以,在中国,想要成就财富梦想,洞悉国家的财政 政策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中国式财富产生的最大前提。 第三,中国的国情是中国式财富产生的基础。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 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现阶段最大的国情。国家的任何建设都离 不开这个基本国情,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也必须基于这个国情,经济的发 展也不例外。正是中国的这个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大力加强基础设 施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实现中国经济平稳、较 快、持续的发展。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式财富的产生都是建立在符合这一基 本国情的基础上,都是围绕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和提高人民生活水 平进行的。只不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在今后的很 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个基本国情将依然存在,这就意味着中国式财富产生 的基础仍然没有改变,而中国式财富的继续创造也必将围绕着这个 上一章 返回目录页 下一章 你凭什么发财 http://data.book.163.com/book/home/009200020012/000BICBE.html 网易读书
1572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合作伙伴的选择原则试论之一,借鉴丁香园的大夫寻找法!
windlight 2011-9-25 10:56
赵凤光 韩健老师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讲到科技伙伴应该强强联合,找最好的人合作。我想这是比较理想的合作状态,即使有几百个上千个细分领域,能称为强者的应该是这个领域的top3或top5之内的,即使以5%论,那么5%之外的人如何选择呢。不可能每个领域的5%和其他领域的95%或100%合作,这种马太效应,赢者通吃的状态,事实上很难实现。 所以问题来了,不是top5里的人,也就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原则是什么?本文试论一下。 科技合作实际有多种,根据科技部的合同分类,有合作开发,委托开发,技术购买,专利转移等多种。详见我的另一篇博文。 韩老师的强强合作前提可能更接近于合作开发,双方共同投入资源,将来成果以某种形式共享,而不涉及现在的现金交易。 而大多数时,合作以委托研究为主,这种情况类似于有病求医。 丁香园中曾经讨论过,找什么样的大夫最好。 大意是找副主任一级最好,就是副教授一级。这个级别的大夫一般经过多年的培训和练手,经验足够,而且一般在35-40左右,精力还足够,对于手术这种还要去体力的工作,也能保证。一般这个级别大夫在敬业态度上
个人分类: 科学方法学|30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向富人增税,中国可向马太效应开刀!
dongzg101 2011-9-22 00:51
美国向富人增税,中国可向马太效应开刀! 2011-09-21 06:07:42 归档在 杂谈 | 浏览 42898 次 | 评论 76 条 美国向富人增税,中国可向马太效应开刀! ------- 因为这是两个国家都不增加老百姓负担却又能快速增加财政收入的国策! 文 / 汪华斌 今天在新闻里见到了奥巴马向富人增税的讲话,这的确是美国财政平衡的最快途径;因为这项国策得到了富人的支持,如巴菲特就说自己交的税太少了;结果美国诞生了“巴菲特规则”税,因为这是“股神”巴菲特炮轰国会溺爱超级富翁的结果。当我与朋友们说起这事时,他们问我中国是不是也应该向富人增税;我说中国全部是隐蔽富翁,根本没有公开增税的可能。然而根据中国的国情,中国向马太效应开刀;因为它与美国向富人增税有异曲同工的功能,从而最后的结果一样。 在我们的改革开放前,我们社会没有富人;所以改革开放时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为了快速培养出我们的富人,我们社会采用了马太效应;如我们的国企下岗,就用下岗人员的工资总额来增加高管的收入;从而使我们的收入水平出现差距。再看我们的下岗人员,没有资源也没有收入;这就是马太效应的典型示范。在我们社会的官员出差中,同样也是马太效应原则;如我们的官员出差,本单位按照全部自费的原则报销并补贴;而接待单位也按照等级制度来用公款接待。最后再看我们社会的财政补贴,贫穷的农民养一头猪没有固定资产补贴;而富人养一万头猪,则有固定资产补贴 150 万元。这就是我们社会的马太效应,它最大的功能就是快速的培养出了与国际接轨的富翁;如我们国企的高管,最高的年薪竟然是几千万;这在老百姓普遍年收入水平还没有过万的社会,它能不是富翁吗? 然而当我们的高管在收入上与国际接轨时,他们的福利待遇并没有取消;不仅没有取消,反而在量上也与国际接轨了。如我们的高管,除几千万的年薪外;还有高昂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生活补贴等各种名目繁多的福利费。更为不可理解的是这些高薪并同时还有各种补贴费的人,他们竟然还是用公款来维持自己的吃喝玩乐和衣食住行。也就是说这些人不仅高收入,而且还不需要自己花钱;因为自己需要花钱的方面全部被公款包了。同样难以理解的是,这些人出差竟然还有双重补贴费。如湖北省委第六巡视组在秭归县巡视期间本应该是零费用,但他们硬是为地方创造了 80 万元财政负担;同时他们各自的单位还要报销他们的出差补贴费,这就是我们社会普遍存在的马太效应的典型事例。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后最快的改变是什么,就是各级领导的收入快速地与国际接轨;当然这只能从国企高管试点开始,于是公务员也与国企高管靠拢了。如果统计我们社会各类人员的收入,肯定能发现收入最高的必定是等级最高的官员;而决不会有老百姓的收入比官员高的另类现象。在这样的收入分配中,官员只能是高消费才能与老百姓平衡。然而可惜的是,我们社会同时保留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待遇原则;而且这待遇也水涨船高而与国际接轨。结果是什么,高收入的官员竟然没有自费项目;因为他们的吃喝玩乐与衣食住行全部被待遇的公款包了,而高收入的他们竟然没有自己需要花费的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这待遇同样也是一种金钱的堆积;如我们的官员出差不仅不需要花自己的一分钱,反而还有对应的补贴费;当然如果加上对方单位赠送的礼品或金钱,从而使我们社会的官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只有收入而没有支出的人。这样的结果是什么,是我们社会发的钱越来越多;可这些拥有金钱的人竟然还是只消费而不花钱的人。这就是中国特色的马太效应,而且还是全社会的普遍规律;在这个规律下,社会发行量与回收率总是不断变小;从而只能是不断刺激通货膨胀,这也是我们社会通货膨胀的根源。 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政府继续扩大内需;结果是没有金钱的老百姓不断被政府推向增加消费的舞台,最后是老百姓没有钱却还不得不加大掏钱的力度;从而使老百姓的压力越来越大。相反我们社会的有钱人还在继续高享受而零支出,结果是我们的社会成本上升;老百姓的压力更大了。我们要改变这种社会结构,首先就必须向马太效应开刀;回归到真正市场化的轨道上。只有真正市场化了 , 我们社会的这些富人才会掏自己的钱来消费;由于他们本身就是高消费,所以能使富人的钱在我们社会快速回流。现在我们的富人在为世界作贡献,而老百姓却在承担通货膨胀的压力。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内需的目标不应该是老百姓,而是如何强迫富人快速掏钱的过程。一旦我们向马太效应开刀了,那么我们社会的公款消费、福利待遇与财政补贴等全部同时没有了;这时的富人不得不动用自己的高收入来应付这高消费,这样的改革比美国向富人增税的效益更加明显。正因为如此,当我们社会的马太效应打破后;老百姓也得到了实惠,因为我们社会的通货膨胀得到了根本性的抑制;这就是向马太效应开刀后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 28 上一篇 我的博客究竟触痛了谁的神经?
9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喜欢学习的人和马太效应!
热度 3 jsnjjlj 2011-9-15 20:58
在这个繁华的大都市里 我益发地感受到: 在这个城市里喜欢学习的人只有两类: 1、家教好的人 2、家境好的人(非暴发户) 这两者当然可以交叉 不过本质上就是这两种类型 家教好的人,通常父辈的人生历练心得会被传承下来 而任何一个人,一辈子的教训,都会让他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无论他是善良抑或邪恶 而家境好的人,仓廪实而知礼仪, 低端的欲望充分满足后,也只有高端的需求才会给他幸福感! 所以他们才有可能热爱学习。 那些家境不好且不爱学习的孩子未必是坏孩子 只是物欲的社会让他们手足无措 而学习的收获又过于漫长 所以他们因焦虑而对学习持一种敷衍的态度 但问题是,这已经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之路了 这就是马太效应的由来!
4285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必须知道的社会生活十二大著名法则
LiangliangNan 2011-9-9 13:49
必须知道的社会生活十二大著名法则 一、 马太效应 二、 手表定理 三、 不值得定律 四、 彼得原理 五、 零和游戏原理 六、 华盛顿合作规律 七、 酒与污水定律 八、 水桶定律 九、 蘑菇管理 十、 奥卡姆剃刀定律 十一、 二八法则 十二、 钱的问题 一、马太效应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们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 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例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也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看看我们周围,就可以发现许多马太效应的例子。朋友多的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得到更多的朋友;缺少朋友的人会一直孤独下去。金钱方面更是如此,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一个比别人投资多1 0倍的人,收益也多10倍。这是个赢家通吃的社会,善用马太效应,赢家就是你。       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则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的时候,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的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二、手表定理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你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较信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行事。记住尼采的话:“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需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样,你过桥更容易些。” 如果每个人都“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择”,无论成败都可以心安理得。然而,困扰很多人的是:他们被“两只表”弄得无所,心身交瘁,不知自己该信仰哪一个,还有人在环境、他人的压力下,违心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道路,为此而郁郁终生,即使取得了受人瞩目的成就,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       手表定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你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三、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这取决于三个因素。   1、价值观。关于价值观我们已经谈了很多,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    2、个性和气质。一个人如果做一份与他的个性气质完全背离的工作,他是很难做好的,如一个好交往的人成了档案员,或一个害羞者不得不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3、现实的处境。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杂跑腿的工作,你很可能认为是不值得的,可是,一旦你被提升为领班或部门经理,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总结一下,值得做的工作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适合我们的个性与气质,并能让我们看到期望。如果你的工作不具备这三个因素,你就要考虑换一个更合适的工作,并努力做好它。       因此,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然后为之而奋斗。“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奋斗毅力,也才可以心安理得。而对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则要很好地分析员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让成就欲较强的职工单独或牵头来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定时的肯定和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中共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职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 四、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组织中的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了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个人在某一个岗位级别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选聘机制,客观评价每一位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将职工安排到其可以胜任的岗位。不要把岗位晋升当成对职工的主要奖励方式,应建立更有效的奖励机制,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为奖励手段。有时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职工的奖励,反而使职工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对个人而言,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不停地升职,但不要将往上爬作为自己的惟一动力。与其在一个无法完全胜任的岗位勉力支撑、无所适从,还不如找一个自己能游刃有余的岗位好好发挥自己的专长。 五、零和游戏原理 当你看到两位对弈者时,你就可以说他们正在玩“零和游戏”。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总会有一个赢,一个输,如果我们把获胜计算为得1 分,而输棋为-1分,那么,这两人得分之和就是:1+(-1)=0。   这正是“零和游戏”的基本内容: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是零。    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发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从个人到国家,从政治到经济,似乎无不验证了世界正是一个巨大的“零和游戏”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财富、资源、机遇都是有限的,个别人、个别地区和个别国家财富的增加必然意味着对其他人、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掠夺,这是一个“邪恶进化论”式的弱肉强食的世界。    但 20世纪人类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之后,“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但从“零和游戏”走向“双赢”,要求各方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耍小聪明,不要总想占别人的小便宜,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六、华盛顿合作规律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多少有点类似于我们“三个和尚”的故事。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在人与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1 ,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就有时比10大得多,有时甚至比1还要小。因为人不是静止的动物,而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相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我们传统的管理理论中,对合作研究得并不多,最直观的反映就是,目前的大多数管理制度和行业都是致力于减少人力的无谓消耗,而非利用组织提高人的效能。换言之,不妨说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让每个人做到最好,而是避免内耗过多。2 1世纪将是一个合作的时代,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真诚合作的重要性,正在努力学习合作。    邦尼人力定律:一个人一分钟可以挖一个洞,六十个人一秒种却挖不了一个洞。       合作是一个问题,如何合作也是一个问题。 七、酒与污水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几乎在任何组织里,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他们到处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你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它苹果也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人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它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你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八、水桶定律 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都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决定了整个组织的水平。    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质部分往往又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 水桶定律”与“酒与污水定律”不同,后者讨论的是组织中的破坏力量,而“最短的木板”却是组织中有用的一个部分,只不过比其它部分差一些,你不能把它们当成烂苹果扔掉。强弱只是相对而言的,无法消除。问题在于你容忍这种弱点到什么程度。如果它严重到成为阻碍工作的瓶颈,就不得不有所动作。    如果你在一个组织中,你应该:    1、确保你不是最薄弱的部分;    2、避免或减少这一薄弱环节对你成功的影响;    3、如果不幸,你正处在这一环节中,你还可以采取有效的方法改进,或者转职去谋另一份工作。 九、蘑菇管理 蘑菇管理是许多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方法,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一段“蘑菇”的经历,但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当一切都刚刚开始的时候,当上几天 “蘑菇”,能够消除我们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看问题也更加实际,而对一个组织而言,一般地新进的人员都是一视同仁,从起薪到工作都不会有大的差别。无论你是多么优秀的人才,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只能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蘑菇”的经历对于成长中的年轻人来说,就像蚕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所以,如何高效率地走过生命中的这一段,从中尽可能吸取经验,成熟起来,并树立良好的值得信赖的个人形象,是每个刚入社会的年轻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十、奥卡姆剃刀定律 如果你认为只有焦头烂额、忙忙碌碌地工作才可能取得成功,那么,你错了。    事情总是朝着复杂的方向发展,复杂会造成浪费,而效能则来自于单纯。在你做过的事情中可能绝大部分是毫无意义的,真正有效的活动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它们通常隐含于繁杂的事物中。找到关键的部分,去掉多余的活动,成功并不那么复杂。    奥卡姆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12 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对无休无止的关于“共相”、“本质”之类的争吵感到厌倦,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要领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他主张,“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就是常说的“奥卡姆剃刀”。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威廉本人也受到伤害。然而,这并未损害这把刀的锋利,相反,经过数百年越来越快,并早已超越了原来狭窄的领域而具有广泛的、丰富的、深刻的意义。    奥卡姆剃刀定律在企业管理中可进一步深化为简单与复杂定律: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这个定律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实质,把握主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尤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 十一、二八法则 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 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生活中普遍存在“二八定律”。商家80%的销售额来自20%的商品,80%的业务收入是由20%的客户创造的;在销售公司里,20%的推销员带回80%的新生意,等等;“二八现象”竟如“黄金分割”一样普遍。 国际上有一种公认的企业法则,叫“马特莱法则”,又称“二八法则”。其基本内容如下:一是“二八管理法则”。企业主要抓好20%的骨干力量的管理,再以20%的少数带动80%的多数员工,以提高企业效率。二是“二八决策法则”。抓住企业普遍问题中的最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决策,以达到纲举目张的效应。三是“二八融资法则”。管理者要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经营的重点项目,以此不断优化资金投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四是“二八营销法则”。经营者要抓住20%的重点商品与重点用户,渗透营销,牵一发而动全身。总之,“二八法则”要求管理者在工作中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抓关键人员、关键环节、关键用户、关键项目、关键岗位。 十二、钱的问题 当某人告诉你:“不是钱,而是原则问题”时,十有八九就是钱的问题。照一般的说法,金钱是价值的尺度,交换的媒介,财富的贮藏。但是这种说法忽略了它的另一面,它令人陶醉、令人疯狂、令人激动的一面,也撇开了爱钱的心理不谈。马克思说,金钱是“人情的离心力”,就是指这一方面而言。    关于金钱的本质、作用和功过,从古到今,人们已经留下了无数精辟深刻的格言和妙语。我们常会看到,人们为钱而兴奋,努力赚钱,用财富的画面挑逗自己。金钱对世界的秩序以及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广泛的,这种影响有时是潜在的,我们往往意识不到它的作用如此巨大,然而奇妙的是:它完全是人类自己创造的。致富的驱动力并不是起源于生物学上的需要,动物生活中也找不到任何相同的现象。它不能顺应基本的目标,不能满足根本的需求- --的确,“致富”的定义就是获得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然而这个看起来漫无目标的驱动力却是人类最强大的力量,人类为金钱而互相伤害,远超过其他原因。
1132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太效应
dongzg101 2011-7-29 21:11
十多年前在中科院读书的时候,就听到一个词,叫马太效应。富的地方越富,穷得地方越穷。人才总是向往富裕的地方。这是人的本性。当然,今天区域经济,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在加快!或许,会慢慢改变这一局面。当然,那时没留北京,是被折腾坏了,做了两年实验,用的国产试剂,结果都不能确定,最后借了别的实验室的美国试剂,靠,重复了两个星期,结果一致,我很无语。我就开始考虑要转行了,说什么也不读博士了。
171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成功推荐商品的经历
热度 6 Wuyishan 2011-7-19 06:53
成功推荐商品的经历 武夷山 中学时的一个暑假,我们班去南京玄武湖公园义务劳动,我的任务是与另一个同学一道卖冷饮。 我俩很快发现,含有色素的桔子水、菠萝水什么的很好卖;最纯正、安全的酸梅汤乏人问津,因为颜色不吸引人眼球。悲剧啊!我俩又发现,顾客分两种:一种是打定主意买哪一种冷饮,另一种没有主意,只想喝一杯解渴。比如,我们问:您要桔子水还是酸梅......?话没说完,顾客就说:桔子水!你问: 您要酸梅汤还是菠......? 顾客就要酸梅汤。这就好办了!于是,采用“推荐酸梅汤优先”原则,导致酸梅汤销量大大增加。用现在的话说,长尾缩短了。 现在的很多推荐系统,都是马太效应型的:买的人越多,用的人越多,就越推荐。这样当然没错,但是无助于缩短长尾。处于长尾的不一定不是好货,有时,只是因为养在深闺无人识罢了。 另外,现在,越纯正、越安全的食品反而缺乏推荐,因为这种食品的利润低。这种情况有没有?
个人分类: 换一个角度|3491 次阅读|7 个评论
科学奖励系统中4种彼此相关的效应
rbwxy197301 2011-5-21 09:46
科学奖励系统中4种彼此相关的效应
科尔兄弟对科学界(其实是美国物理学界)的社会分层问题作了详细的研究,并得出了两个重要的结论: 一、科学界是由一小群有才智的精英统治着的,所有主要的承认形式—奖励、有声望的职位和知名度—都被一小部分科学家垄断;二、大部分科学家的工作对科学发展的贡献很小。明显地,这一小群有才智的精英就是学术权威。学术权威是指那些具有专业威信的科学家,他们是社会分层的结果,是马太效应(又称为累积效应、光环效应)的产物。 (参见:乔纳森·科尔,斯蒂芬·科尔 . 科学界的社会分层 . 华夏出版社, 1989 ) 2009 年 5 月,《科学学研究》刊出了河南师范大学的梁立明老师和她的学生刘炜合著的论文“《物理学报》论文引用中发现了努道普效应”。在对 2002 - 2007 年由单一高校作者发表在《物理学报》上的 3010 篇论文作引文分析时发现 , 非 211 高校作者发表的论文无论是被引篇数百分比还是篇均被引频次均高于 211 高校作者发表的论文。这是典型的努道普效应。有人认为,中文顶尖期刊出现努道普效应的另一个可能成因是:国内顶尖期刊的编辑和审稿人在审阅和录用论文时,会有意无意的关注作者名气、单位、基金项目等外部因素,故实际上“非著名”单位作者的论文在同行评议时,常受到更为苛刻的评判。来自“非著名”单位作者的被录用论文,可能在本身水平上超过了期刊平均水平,故被引更多,出现“努道普效应”。 若这一推测有一定合理性,那么在另一些国内不同学科的顶尖期刊中,“努道普效应”也可能存在。 (参见: http://baike.baidu.com/view/2670143.htm ) 科学奖励系统存在着 4 种彼此相关的效应: 马太效应 (Matthew Effect) 、反马太效应 (Wehttam Effect , Wehttam 是 Matthew 的倒拼,有的直接音译为韦泰姆效应 ) 、波敦克效应( Podunk Effect )和反波敦克效应 (Knudop Effect , Knudop 是 Podunk 的倒拼,有的直接音译为努道普效应 ) 。马太效应是指在声望高的机构里已经得到承认的科学家将得到更多的承认;反马太效应是指在声望高的机构里的科学家没有得到显然他们应该得到的的承认;波敦克效应是指在声望低的机构里的科学家得到的承认较少;反波敦克效应是指在声望低的机构里的科学家得到了多于他们显然应该得到的承认。
个人分类: 科研评价|25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评论:中文学术期刊不要陷入“马太效应”的漩涡
热度 9 ysxbhxf 2011-4-21 01:15
因为曾老师谈到的是中文学术期刊的问题,所以作为从事中文学术期刊出版工作的编辑,忍不住来凑个热闹了。 “马太效应”有两个方面:一是让多者更多;二是让少者更少。对于目前的中文学术期刊而言,很不幸,大多处于后者的境况。然而,这种境况不是公平竞争的结果,是利益驱动的结果:当前的科研评价体系将论文的发表与众多影响学者生存和发展的实际利益挂钩,同时又偏重于国外的期刊,尤其是SCI期刊,导致了优质稿源的外流,使得中文学术期刊即使在拥有好编辑、好的编委会和好的出版质量的条件下也无法与国外一般的SCI期刊公平竞争,更不说与国外顶级期刊相比了。 对中外期刊的比较不能简单用个别的例子来归纳出结论。我不否认在中国的学术期刊里,尤其是中文学术期刊的某些编辑部存在诸如稿件处理速度慢的缺点,但并非所有的中文学术期刊编辑部的稿件处理速度都比国外SCI期刊编辑部的慢,在小木虫论坛里,可以看到很多抱怨国外SCI期刊编辑部稿件处理拖沓的帖子。更重要的是,优质稿件外流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中文学术期刊编辑部的稿件处理速度慢,而是我上面所说的利益驱动问题。此外,目前中文学术期刊编辑部送给国内审稿专家审稿时,常常在等待了一段时间后才获知稿件被拒审,不得不另找审稿人。而拒审的理由很多是“最近事很多,太忙了”之类的理由,但对于国外期刊送来的评审稿件,国内审稿人往往给予较多的重视和配合,及时审稿。这是为什么?大家心里是很明白的。其实,有不少国内的精品学术期刊编辑部都在使用远程稿件处理系统,一般在10个工作日内就能对不合格的稿件做出初审退稿处理。我记得在几年前,有个在日本的学者向我们期刊投来一份关于日本最新镁合金进展方面的评述性论文,我们认为有必要尽快发表,结果通过努力,在2个月内就让其见刊了。对于时效性很强的论文,国内期刊还是有快速发表的途径的,这当然需要作者首先给编辑部打招呼并得到编辑部的认可。 关于中文学术期刊国际化的问题,我记得中华医学会的期刊负责人游苏宁先生曾有专门的论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各位有兴趣的话不妨在百度搜索一下,应该已经OA了。在我看来,中文学术期刊的国际化目前只是一种好看但不中用的方案。在当前的科技评价环境下,中文学术期刊的稿源中已经非常缺乏能代表中国一流科研水平的投稿,即使邀请来了海外的优秀华人学者当评审人,编辑也不好意思将二流或三流水平的论文送给他们去评审,那简直是在浪费他们的宝贵时间,当然,他们也很有可能会拒审这类水平的论文。而请不懂中文的老外来当中文学术期刊的编辑或审稿人,显然就是一种摆设,这实在应该是中国英文学术期刊编辑部要考虑的事。本人认为,中文学术期刊国际化其实就是要进入海外的英文文献检索系统,使得用中文发表的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的英文题目和摘要能被只懂英文的老外看到,在世界科学发展史上留下中国人应有的足迹。中文学术期刊的服务对象主要还是国内的学者,这才是办中文学术期刊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CELL RESEARCH的成功并不是中文学术期刊可效仿的例子,甚至也不是中国英文学术期刊可以效仿得到的例子,其中的原因有很多,这里就不细说了。值得强调的是:我们需要的是刊登着很多优秀中国科研论文的国际化英文学术期刊?还是刊登着很多一般性科研论文的国际化英文学术期刊?对于前者,这需要广大国内学者和编辑的共同努力;对于后者,这也许就只需要英文学术期刊编辑的努力奋斗。 在当下的中国,要办出世界顶级学术期刊不是个简单的靠编辑努力就能做到的事情,这需要有适宜的办刊环境以及国内学者和编辑的共同努力,需要中国科研水平的提高,需要有较长时间的学术声誉的积累。借用屈老夫子的一句话与各位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个人分类: 观点辨析|7141 次阅读|27 个评论
中文学术期刊不要陷入“马太效应”的漩涡
热度 21 qpzeng 2011-4-20 08:00
《圣经—新约》中讲过一个故事: 一个国王远行前,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让他们随便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几年以后,国王回来了,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仆人们究竟过得怎么样。于是,国王把三个仆人都叫过来,问他们那些银子是怎么花的。 第一个仆人用一锭银子做生意,赚了十锭银子!国王听后非常高兴,并奖给他十座城邑;第二个仆人用一锭银子放贷,赚了五锭银子!国王听后也很高兴,并奖给他五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战战兢兢地打开叠得整整齐齐的手绢,并毕恭毕敬地对国王说:“ 主人啊,您给我的银子我一直舍不得花,都完好地保存在这儿哩!您瞧,现在分文不差 ”!国王闻言无奈地笑了笑,不仅没有给他任何奖赏,而且还吩咐把他的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 记住,凡是赚得少的,就连他手中已有的钱也要被剥夺。凡是赚得多的,还要把更多的钱奖给他”! 1973年,美国科学史学者莫顿借用这个故事描述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 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会越来越多,而对那些科学贡献不突出的学者则容易忽略他们的贡献甚至不承认他们的业绩 ,并将这种现象命名为“ 马太效应 ”。 我在这里想把“马太效应”的含义引申一下,用来形容中国学术期刊未来的发展。 尽管从数量上看,中国拥有的期刊数并不比国际上声名显赫的Springer或Elsevier两大出版集团旗下的期刊数少很多,但如果以目前的态势发展下去, SCI期刊的声誉越来越好,向其投稿的人就越来越多,而中国期刊的声誉越来越差,向其投稿的人会越来越少,将不可避免地陷入“马太效应”的漩涡! 还是在好几年前,我就曾向国内一家冠以英文名的期刊投稿,但可能因为评审专家库尚未建立或还不完善,他们很长时间都找不到愿意审稿的专家。由于这篇论文报道的是一项时效性很强的成果,我中途曾好几次催问评审进度,结果100天以后才给出一个失望的回复:一位评审的意见是退稿。后来,我将此稿转投Plant Sci,半个月就接受了。 试问:国内期刊以这种工作效率和审稿质量,如何能阻挡优秀论文外流? 现在一些顶尖学术期刊(如Nature及其子刊)从收稿到给出初步评审意见,一般可以在1-2周内给予回复。有些质量不符合其用稿要求的稿件,一两天就能答复,要么拒稿,要么建议转投他刊, 这样就不会耽误那些注重时效的文章的及时发表。 我今天避而不谈中文学术期刊要不要英语化的问题,只谈中文学术期刊应不应该国际化的问题。 要彻底改变目前这种被动、落后、挨打的局面,中国期刊“ 筑巢引凤 ”也好,“ 借鸡生蛋 ”也好,必须立即行动起来,打个彻底的翻身仗,不要让事态演变成为一种“木已成舟”、“生米煮成熟饭”的不可逆转状态! “筑巢引凤”之策略就是办好现有的期刊, 如《中国科学》、《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国内出版的SCI期刊,并在此基础上 让更多的中国期刊尽快与国际标准“并轨”、“对接”,邀请国外的期刊编辑加入编辑队伍,不断完善有国内外知名学者入选的评审专家库,完全采用国际通行的编辑方针、审稿程序、用稿政策,在一两年内达到SCI期刊的标准。 “借鸡生蛋”类似于金融领域的“借壳上市”,就是利用国外出版集团的先进平台办我们自己的期刊, 如Cell Research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它以“自然出版集团协作期刊”(Nature Publishing Group Partnerships)的名义办CR。 从2006年加入该集团,到现在才仅仅过去五年,就已经跻身世界顶尖期刊行列,成绩斐然,IF已升至8以上,令人刮目相看! 因此, 中国人也能办世界顶级期刊,关键是过去观念保守,体制落后!从现在起,必须努力挣脱中国人办不好学术期刊的“怪圈”,摒弃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的陈规陋习,让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步入一个良性的轨道! 中国人,你输不起!中国学术期刊,你伤不起!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6974 次阅读|82 个评论
善恶观与知识产权制度
热度 1 windlight 2011-4-7 09:00
05年写在丁香园的旧文部分内容,谁能替天行道 善恶观与知识产权制度 赵凤光 善恶是行为的一种体现,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取舍,杀了人同样的结果,因为动机的不同,有过失杀人,故意杀人,正当防卫种种,而导致杀人者可以有多种结局。 (从书本电视上看到,非专业研究)中国古代我不知道怎么处理,但现在中国是先断定其杀人了,然后由其自己举证,证明自己是过失还是正当防卫来争取最大利益。而西方的现代法系是知道其杀人了,但其不能自己给自己定罪,要先做无罪断定,然后收集证据证明其动机。作为个人的弱者,和强势的杀人者,谁能受益于不同的这种法律制度。中国人多,执行死刑的人也不少,但有多少弱者没有得到应该有的保护。这种制度设计,要给弱者最大的保护,或心善的人最大的保护,那种保护制度更有利? 马太效应告诉我们你要去争利,要向恶,而中国是君子耻于谈利要向善,结果是小人得利。 知识产权制度,是继工业社会后知识经济社会的必然选择和行为规范。 其主要的表现就在于,为了公众的利益,鼓励个体拿到有一定期限垄断的专利,而且这个专利是谁主张谁得利,不会别人或大众强塞给你。为了向前进(善)(大众获得公开的进步的技术),我们要后退(恶)(给个人垄断的权力激励起创新)。这种天才的制度设计,不纠缠于善恶的道德辩论,为了善,允许恶的存在,恶得更多,善得到越多,这是一种发展的善恶平衡观,而为了不要恶出现,善也不要出现,就是中国的比较压抑的鼓励保守,不鼓励进步的善恶观。 替天行道是人们需要做的,但仅以消灭恶为目的,而不是为了发展善为目的,那只能是以恶治恶,越治越恶。 zt http://www.dqjj.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4 人之道,天之道,天人合一。   几千年前的老子用十个字就概括了身后几千年的私有制经济大兴衰史。   这十个字就是: 人之道,物极必反,天之道。 人之道是损不足而奉有余 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   在西方有个马太效应,即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它就是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的结果,也是私有制经济的发展规律。   如第二节分析贫富分化的现象与必然性所看到的,在资本实际创造的利润率低于经济增长率后,它实际获取的利润率仍高于经济增长率,相反,工人工资增长率本应与经济增长率同步,实际上却低于经济增长率,甚至零增长,极至负增长,长此损不足而奉有余,岂有不贫富分化之理。参见P26—27   天之道则相反,大家也熟悉,如《水浒》中的梁山好汉们之所以挂“替天行道”大旗,就因其行的劫富济贫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之道,历朝历代农民起义特别是土地革命做的就是“开仓济民”、“打土豪,分土地”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整个两千年封建史甚至包括现代资本主义史就是这十个字的循环。   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使财富逐渐积累(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使总生产资料生产目的更趋于追求利润积累资本,而资本高度集中和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如第一节所述都会使利润率下降(见P10、P18—19),而为维持利润率又必然加大损不足而奉有余,生产资料又相对更集中,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经济、社会大危机。   走到了极端则物极必反,贫困阶层终将因无法生存而揭竿而起,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之道后,由于建立的仍是私有制,人之道又开始滋生,从而进入另一个循环。     关于人之道与天之道等摘自P67—68。   由此看来,私有制的兴衰史也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结果,只是这种“人之道”与“天之道”的结合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结合而不是同时运行。   即“人之道”发展到极端了再上演“天之道”,“天、人”交替是通过***、战争来实现的,是残酷的,想来也不是大家所期望的“天一合一”。   能否有一种办法,使“人之道”与“天之道”同时运行,既不让“人之道”发展到极端,也不出现极端的“天之道”,实现真正的“天人合一”,或者“人之道”、“天之道”都没有,从而出现万世太平呢? zt2 新闻论坛:cn.bbs.lit.novel.emprise 发件人: thdhwwdz....@ytht.net (super) - 查找此作者的帖子 日期:13 Aug 2004 03:35:51 GMT 当地时间:2004年8月13日(星期五) 上午11时35分 主题:郭靖的信仰危机【转载】 答复作者 | 转发 | 打印 | 查看同主题帖子 | 显示原始邮件 | 报告滥用行为 郭靖出得江湖,一年之中,惨遭大变。五位恩师抛尸桃花岛,成吉思汗意欲南侵,李萍在郭靖面前断然自尽,以明其志。郭靖纵马南归,一路上又是兵荒马乱,尸骨遍野,令人触目惊心。郭靖茫茫漫游,不知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一时间诸般事端纷至沓来,如同哈姆雷特得知叔父杀兄娶嫂的真相后,陷入不得解脱的质问之中:——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 郭靖不得不停下来,像兔子一样暂时退出与乌龟的比赛,对自己进行碎片整理。 “练了武艺又有何用?连母亲也不能保住。” “我一心要做好人,但到底让谁快乐了?” “完颜洪烈自然是坏人,但成吉思汗呢?” “穆念慈姊姊是好人,为什么却对杨康死心塌地地相爱?” “我怎能杀别人的儿子,叫她母亲伤心痛哭?但是,难道任他来杀我大宋百姓?” “我勤勤恳恳的苦学苦练,到头来只是害人。但不学武我又做什么呢?我这个人活在世上,到底是为什么?” “活着好呢,还是早点死了?若是活着,此刻已是烦恼不尽,日后烦恼自是更多。若是死了,当初妈妈又何必生我?” “世间到底有没有天道天理?老天爷到底生不生眼睛?” 你说郭靖笨不笨?这些问题没有慧根又如何想得出来。连修道数十载的的丘处机也将他开导不了。郭靖一句反问:“武功要练到四位前辈一般,固然千难万难,但即便如此,于人于己又有什么好处?”丘处机就呆了,只有叫他去找周伯通。 韩非将游侠列为五蠹之一,就是看不惯这些江湖之人以武犯禁,任用刑。而法制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减少和消除私力救济。并将善恶恩仇纳入一个看得见的诉讼程序当中。 侠客们脱离宗法社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其价值观便以“忠义”为先,孝悌为后。与主流社会的价值观殊为不同。杀人活人,全在一念之间。一个不以孝为根基的江湖社会,杀起人来就没什么恻隐之心。李逵的母亲被老虎吃了,回到山上摆起来,众位兄弟只问杀虎的细节,说到痛快处哈哈大笑,没有一个人有片言安慰之语。当然李逵恐怕也不需要安慰,每一回劫法场,他都像过节一样,见人就杀,不分军民。 又没有源自宗教的对于善恶的绝对标准,杀与不杀每个侠客都全凭自由心证。黑白两道,革命与反革命,谁杀谁不杀,一般都是泾渭分明的。在一个如此崇尚暴力的环境中,郭靖能够灵台清明,屡遭惨变之后陷入信仰危机,已经算有大智慧之人。虽比不得后来的令狐冲,但在射雕里却是一枝独秀。相比之下,黄蓉的那点小聪明又算得了什么。 上了华山,丘处机被沙通天等人围攻,情势危急。郭靖在一旁天人交战、内心苦痛不堪:“丘道长若被彭连虎等害死,岂非全是我的不是?但若上前相助,将彭连虎等击下山去,又到底该是不该?” 此时的郭靖已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进入物我两忘的状态。他越行越远,渐渐不闻兵刃相接之声,独自倚在石上,呆呆出神。 此时郭靖心中真正的问题是,谁有权力去杀人?谁授予了侠客做法官和刽子手的资格?暴力本身是一种善还是一种恶?双手沾满鲜血这件事本身,也有善恶之别吗? 革命的暴力与反革命的暴力,丘处机与沙通天,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天啊,我该怎么办? 洪七公的出现,将郭靖从信仰危机当中解放了出来。 裘千仞作恶多端,在华山被众人围攻时,眼见象拿撒拉的妓女一样凶多吉少,又没有耶稣出来发问,便哈哈大笑,自己向众人质问道:“说到是非善恶,嘿嘿,裘千仞孤身在此,哪一位平生没有杀过人,没有犯过恶的,就请上来动手!” 一灯大师长叹一声,首先退下。其他各人扪心自问,皆心中有愧。五十步笑百步,谁有道德上的绝对优势和权威向他扔石头呢? 这时洪七公作为江湖上的道德完人,从天而降。一席话掷地有声、大义凛然。 “老叫化一生杀过二百三十一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奸巨恶、负义薄幸之人,老叫化贪杯贪食,可是生平没有杀过一个好人。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个!” 没有一个人有意见,连裘千仞也为之气夺。 一个杀了二百三十一人的洪七公,说他问心无愧,生平没有错杀一个。你信吗?你行吗? 我首先就不信。也自认不行。 当一个凡人拥有对别人的生杀大权,拥有以善恶和绝对真理的名义去宣判的时候,是最危险的。江湖是一个最容易自我膨胀的地方。手执利剑就等于口含天宪,这种侠客们的救世主心态仅仅来自于武功。没有更高的意识形态来为这种绝对权威加冕。因此它比君主制下的权威更加无理,世俗的君王,至少有一套“合法性”的说词,比如孟子的“天子受命于天”,胡克的“神授君权”。所以中国这么大,也不断有人将之一统。江湖的统一却始终是个幻想。 “统治人类的权力是一种可怕的权力”。这是罗伯斯庇尔在大革命初期说的。这位罗先生因此大声呼吁取消统治者杀人的权力,强烈要求将死刑从法国的法律中删去。他说:当一切人的力量用于对付一个人的时候,死刑是极端不公正的。相信这些话是出自大革命暴君罗伯斯庇尔之口吗?那时的罗伯斯庇尔,多么像正义凛然的洪七公啊。但在随之而来的腥风血雨中,罗先生狂热地高叫着:杀死路易十六!杀死王后!雅各宾取得政权后,罗成为法国事实上 的最高领袖,无论他有着如何令人称道的个人品质和崇高目标,一个洪七公轻易就变成了杀人如麻的东方不败。 但郭靖完全被这一番话折服了。心中豁然开朗,想到:“原来只要不杀错一个好人,就是问心无愧。瞧师父指斥裘千仞时,何等神气凛凛。只要我将武功用于仗义为善,又何须将武功抛弃忘却。” 洪七公成为了郭靖在信仰危机中抓住的救命稻草。郭靖的慧根也就到此为止。他完全忽视了当裘千仞悔过跳崖时一灯大师的言行。也使自己提出的问题转移了方向。 洪七公以自己的道德感召力和对于善恶衡量的绝对自信,掩盖了郭靖内心真正的疑问:杀人的权力从何而来?善恶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完颜洪烈自然是坏人,但成吉思汗是不是坏人呢”的问题,其实并没有得到解决。 成吉思汗又该不该杀呢?谁有这个权力来评判,按自己的天地良心来锄掉花园里的杂草和毒草? 如果说郭靖和洪七公代表了一种理想主义的江湖力量。金庸后来的作品就慢慢倾向怀疑论,最后抵达《鹿鼎记》的虚无主义,武侠也就再写不下去了。 郭靖重获信仰,渐渐树立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终极目标,构成这个终极目标的两个主要信念,民族大义和正邪之分,在以后的两个大侠身上,对单纯信条的绝对自信被复杂的现实彻底击碎。 这两个大侠就是契丹人乔峰和笑傲江湖的令狐冲。 在乔峰身上,民族大义成为了一种原罪。汉人有好坏,契丹人也有好坏。 在郭靖眼里,完颜洪烈是坏人这一点是绝对无疑的,成吉思汗是不是坏人有点疑问。但在乔峰眼里,耶律洪基和完颜阿骨打会是坏人吗?说实在话,完颜洪烈就比成吉思汗、耶律洪基和完颜阿骨打坏吗?在郭靖看来没有问题的事,在乔峰看来就大有问题了。乔峰解脱不了这种矛盾,在相对的价值冲突之间唯有一死。 令狐冲的慧根是最高的。黑白正邪没有绝对的标准,之所以说令狐冲是真正的隐士,是唯一真正笑傲江湖的人,就在于他完全解构了属于郭靖的终极目标。他最终跳出了所有杀戮的理由。他对于世俗价值的怀疑也是最深的,他从心里反感作为法官和所谓正义维护者和上帝选民的角色。郭靖在灵台清明的一瞬提出的问题,直到令狐冲的出现,才得到一个答案。 令狐冲在本质上更接近哈姆雷特。不过他的解脱之路是彻底东方化的。令狐冲是一个江湖之上的个人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梅因在论及“从身份到契约”的历史进程时,说:“起初,人们首先不是被视为一个个人而始终被视为一个特定团体的成员。”在金庸笔下,我们看到只有令狐冲,在精神上是作为一个个体,而不是作为一个团体当中的成员而出现的。他比乔峰更本质地使江湖的乌托邦遭到摧毁,使郭靖的终极目标成为失去根基的海市蜃楼。 在一个个人主义和后金庸时代的江湖中,像洪七公这样的人物本是不该出现在古龙笔下的。但侠客杨凡《大人物》,却是又一个在乌托邦的路上执迷不悟的罗伯斯庇尔。田思思离开家去寻找她心目中的大人物,结果爱上了其貌不扬的大头鬼杨凡。最后谜底揭开,这个杨凡的平凡不过是外貌, 他原来才是真正的大人物,是秘密组织“山流”的首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秘密组织呢?是一群热血青年怀着正义,去暗杀江湖之上的“坏人”,他们希望这个江湖变得更美好,变成一个乌托邦。他们把这种事叫做“锄奸”。 杨凡其实自命不凡。他的道德优越感和绝对的自信,使这部武侠成为我最不喜欢的、也是古龙中后期作品中最不可原谅的一本。因为他彻底背叛了一个自由主义的江湖,背叛了古龙自己的武侠精神,甚至退回到了金庸的起点之前。杨凡连郭靖都不如,连灵台清明的一瞬也没有。那么多人的死从没有让他陷入过信仰危机,却成为一个坚定而冷酷的原教旨恐怖主义者。 1950年,四川广元一个原民国时期的乡长,清匪除霸时为了逃脱镇压,隐姓埋名,加入丐帮,一路行乞到了川陕之间的山区,便在当地住了下来,开荒生产。十余年来孤身一人,与当地人相处甚好,沉默寡言,装做目不识丁。1962年,蒋介石提出反攻大陆,此人南面而泣,泪如雨下,秘密炮制传单数百张,妄图遥相呼应。传单散播于川陕甘三省六县,国家公安部编号为330大案。 联合侦破组在川陕甘毗邻的苦寒之地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历时一年破获了此案。2000年,当年侦破组成员之一撰述回忆录,如此写道:“他万万没有想到重新骑到人民额头上的复辟梦刚一开头,就在人民民主专政的铁拳上碰得粉碎。破案后不久,这个恶魔在壁口(甘肃)结束了他罪恶的生命!” 这个人又该不该杀?要按1998年新刑法,散播传单妄图颠覆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也就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顶到天了是五年以上。我想知道的是,要是闯在洪七公他老人家、或者撞在大英雄杨凡手上,杀这个“恶魔”,是不是也如杀一条狗一样痛快? 有一天,如果杨凡也振振有词:我一生杀过二百三十一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奸巨恶、负义薄幸之人。我生平没有杀过一个好人,王怡,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个! 列位看官,我的丧钟为你而鸣。 谬种流传,可以一至于斯。洪七公啊,你为什么不忏悔! --  
个人分类: 思辨|2887 次阅读|1 个评论
如何利用“美人效应”和“晕轮效应”实现“马太效应”?
duke01361 2011-3-30 13:31
如何利用“美人效应”和“晕轮效应”实现“马太效应”? “美人效应”和“马太效应”已经做过解释,“晕轮效应”则是“遮光效应”即人类认识心理的弱点有一种“一俊遮百丑”的弱点。 如果你能利用自己的“美人效应”转换成“晕轮效应”,那么你可以:女子无才,有貌即可这么一种“马太效应”。
个人分类: My Ideas|3296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太效应”与“美人效应”
热度 1 duke01361 2011-3-30 13:04
食色性也 “马太效应”缘自圣经-马太福音;“美人效应”则来自潘学峰先生对人类社会中人际互动的一种观察总结。 “马太效应”主要指财富、机会、权势在人群中不同个体之间的转移,描述的一种此消彼长的运动规则;而“美人效应”是指人群中不同个体精神世界分野与突破精神分野的一种运动趋势背后下所隐藏的规则。马太效应的具体事例可以去读圣经 旧约-马太福音;下面我给大家举几个“美人效应”的例子: 捡近的说:当“我”下意识地感觉发贴的贴主食美女或美男(针对女性),那么“我”会无法控制地产生一种“搭讪”的冲动!如何看待这种无意识的情绪转化为意识情绪,并作出相应的行为? 虽然在网上无法看见这些行为,但你却可以分析语言的逻辑性被情绪扰动的波形振幅之大小,就可以了!在情绪扰动下的语言文字缺乏理性、深度和逻辑! 如果一个帖子的跟贴很多,而且大多数的言不达意,那这种现象本后的规则就是“美人效应”在发挥作用。 还有一个例子: 罗马一家自助餐厅的老板想出一个赚小费的妙计。他请来一位非常漂亮的姑娘,坐在柜台边收钱,以便使男客们神魂颠倒,慷慨解囊。谁知那位姑娘上班后没过几天,就对老板说:“我想,我不如以前漂亮了。”老板忙问:“这是怎么回事呢?”“现在,所有的男客都在柜台边反复地数找给他们的零钱。”"可是以前我都是不找零钱的”,美女接着说到。
个人分类: 逗你玩儿|6703 次阅读|1 个评论
遇到大学老师
热度 1 jing 2011-3-7 09:06
前几天,qq上碰到了大学母校的一位老师,很激动。寒暄了一阵。就聊到了两人的近况。老师教我们时硕士刚毕业不久,我们毕业后老师又去上了在职博士。不过专业和我们系的专业有些不同。老师现在干的专业基本没有多少人做了,就剩下他一个人了。我大学毕业的学校不太好,是个二本。我当时虽然没觉得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但的确在研究生阶段和其他同学谈到毕业院校时有人会异样的眼光看我。从老师的话语中我感觉到的是目前学校生存发展的不易,老师自己的科研申请乃至执行都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学生就业的情况也不是太好。我们当时入校的时候,老系主任就是极力的鼓动我们考研。这充分说明我们专业并不需要太多的学生,可大学的扩招带来了如此多的毕业生,目前工作问题是个大问题了,大部分人员都去考研,殊不知考研只是稍微延缓了工作时间,很多少并不适合从事科研工作。我心中默想:我们的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是怎么确定的?为何没能提早布局了?还是有其他原因?谁为这么多找不到工作的学生负责?二本三本院校难道就不是大学,不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地方?似乎211,985才是祖国母亲的亲儿子,我们都是带来的其他妈妈生的?没办法,决策层会说要优先发展,重点倾斜。 可惜了,这应该是个正反馈,马太效应。 临了,老师邀请我去母校看看,还可以做个报告,我很高兴,真的,我很激动。虽然科研做的不是很好,但我觉得这几年下来,还是有不是体验,经验和教训可以和学弟学妹们分享的。关于报告的内容,我这几天脑子一闲下来就琢磨:如果专业方面的,学弟学妹们比较难懂,考研究生的同学会比较感兴趣。如果是励志方面的,我的经验似乎少了些,我讲又不太合适。比较难以选择。 不管了,先两头都尽量准备一下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265 次阅读|1 个评论
Shut up and Calculate
热度 4 xcfcn 2011-2-28 17:34
Shut up and Calculation 李毅伟在 博文 中说: 霍金说:21世纪只做两种学问:第一种就是做计算的学问,第二种是不做学问。 结果“隔壁家的二傻子”评论道: 这不是那个谁(费米还是费曼?)说的:【Shut up and Calculation】。。。霍金也说过吗? 但是,费兄弟俩真的说过这句话吗? 我想费米应该不会说,因为费米曾经如此告诫过Freeman Dyson: "I remember my friend Johnny von Neumann used to say, with four parameters I can fit an elephant, and with five I can make him wiggle his trunk." 费曼呢?可能性很大,这句话的语气很符合费曼先生的“玩世不恭”,而且费曼是公开表达过对哲学轻蔑的物理学家,虽然费曼本人对量子力学解释(interpretation of quantum mechanics)一直很着迷。 而且事实上,在世人的眼里,费曼就是这句话的发明者。 可是,Physics Today杂志的Reference Frame专栏作家,同时也是康乃尔大学的理论物理教授N. David Mermin 在2004.5跳出来说:“Could Feynman Have Said This?”。在那里,他说是他老人家最早在1989年在表达自己对量子力学解释的态度时迸出的一句话:If I were forced to sum up in one sentence what the Copenhagen interpretation says to me, it would be “Shut up and calculate! ”Mermin直抱怨自己是马太效应(the Matthew Effect)的牺牲者呢。 差不多6年过去了,好像还没有人提出了反证,证明费曼曾经说过如此的话。二傻能提出argument来吗? 最后抱怨一下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在中国,N.bohr简直就是神,波尔具有笼罩性影响,或许这跟他的徒子徒孙(中性词)在中国量子力学得势有关,如曾谨言老人家的经典教材。可是,我总觉得,bohr这些玩意对于新学者来说或许是一根不错的拐杖,可对于真正深入理解量子力学却是拦门槛。 最后再说一下,“Shut up and Calculate”这句话不幸被应验了。量子计算研究是大热门。而且靠量化计算以及其他计算混饭吃的现在不知凡几了。而且,据王飞跃的文章,连社会都可以计算,文化也可以计算了。 这真是个计算/算计的年代。 参考文献: N. David Mermin: Could Feynman Have Said This? http://scitation.aip.org/journals/doc/PHTOAD-ft/vol_57/iss_5/10_1.shtml#bio
个人分类: 杂论|384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不要让基金沉睡!
热度 3 lxchencn 2011-2-26 16:41
基金获得也有马太效应,不可避免出现经费拥有的两极分化,一些人的经费多,不能按时花完,不能产出学术产品,但还有很多人有好的ideal,却缺乏经费去探索研究,应该让有限的经费让更多的人探索更多的未知课题,开拓更多的学术增长点,不要让经费成为存款不放贷,成为死钱,大量的经费沉睡会损害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在不断增加经费单项资助力度的同时要更加重视经费的覆盖广度,让更多的并不茁壮的幼苗早日破土而出成长成熟起来,共同发展、均衡发展,不要饿死一批人,撑死一批人,毕竟一枝独秀不是春,让做科研的人不差钱,也不愁无后续的米,真正沉下心安安静静持续的做好自己想做的科研项目,更多的原创研究发现就不会期待太久远了。
3216 次阅读|5 个评论
用老子的话来看马太效应
热度 4 武际可 2011-1-12 10:55
用老子的话来看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来自《圣经》上《马太福音》中的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她,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968 年,美国科学史学家研究者罗伯特 莫顿( Robert K. Merton , 1910-2003 )提出用马太效应这个术语描述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他列举在研究领域出名的人越来越有名的现象并说 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他并且把 马太效应 归结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其实这种效应,在我国成语中早已有之。中国人说话比较隐晦,不像西方人说得那样直白。锦上添花这个成语,概括得更为简练准确。民间谚语锦上添花小人多,雪里送炭君子少墙倒众人推,鼓破众人敲就逼真地描述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 锦上添花这个成语,最早出处是北宋王安石( 1021-1086 )的七律《即事》,其中有诗句:嘉招欲覆杯中渌,丽唱仍添锦上花。 莫顿开始提出马太效应这个概念时,只是把它用于社会现象。后来,人们发现 这种效应在力学与物理学中,在自然科学中,随处都可以迂到。河道弯了,由于流动冲刷就更弯;地不平了,低的地方更易于受径流冲刷,在径流冲刷下就更不平;大气电离了,局部就更易于电离直至放电;裂纹产生了局部由于应力集中就更容易被撕裂。在社会上的穷富差别的加大,股市行情暴涨暴跌,经济危机等都是马太效应。所以可以说马太效应是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我国大约在公元前 500 年,成书早于圣经的老子《道德经》中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补有余。 马太福音的那段话只是一段寓言,靠人们自己去理解它的含义,到莫顿才给出现今的解释。而老子的话说的是更为普遍的规律。如果把老子的天之道理解为宇宙之间的普遍规律的话,那么他说的这个普遍规律正好与马太效应相反,即普遍规律是把多的取来去补少的。也就是他说的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意思。 用现代的科学语言来注解老子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客观规律总是趋于使物质或能量平均分布的。热总是从高温向低温的地方传播,物质的分布总是要使整体的势能最小,有棱角的石头随着岁月的流逝由于风吹日晒和水淋总是失去棱角而趋于圆滑。高山会由于自然腐蚀而降低,凹地会由于不断沉积而升高。运动的物体,速度高的会由于低速介质的阻尼而变为低速,而低速的介质会由于高速运动物体的带动而加速。电总是由电位高流向电位低的地方。人类社会的发展,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和曲折,总会向世界大同的方向发展,权力会由个人专断逐步走向民主,财富会逐渐缩小贫富差距。 老子的话,又是一番道理。看来比起马太效应来说也许是更为普遍的规律。事情好像是矛盾的。你该信谁的? 其实他们说的都对。 老子说的是在客观运动和平衡状态是稳定发展时的情况,而马太福音说的是失去稳定时的情况。 老子还有后半句话,说是: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补有余。说的正好是马太效应的意思。这里老子对马太效应实际上做了很深刻的注解。人之道就是最好的说明,意思是说人心想要的是马太效应。这是因为,人向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水向低处流体现的是天之道而人向高处走,就体现的是人之道。因为人人都想发财,都想有权有势,所以才有人之道,而人人都想发财、想有权有势的这个系统是不稳定的,所以就有马太效应与之对应。于是社会心理必然是损不足以补有余。 总起来说,老子的话比起马太福音更全面更富有哲理性和更深刻。 用老子天之道的这段话来思考我们的自然科学研究。对应于稳态或缓变过程来说,就是研究稳定运动和平衡稳态。对应与物理上来说,大部分是由椭圆型方程或热传导方程所描述的过程。用它来研究社会现象,当我们要维持社会稳定时需要执行符合客观规律的政策,这就是要损有余而补不足,对应于向富人加大税收,对穷人雪中送炭,加大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权力需要分散或加强民主,只有这样,社会才会稳定。 用老子人之道来思考我们的自然科学研究。它对应于临界转捩状态,对应于状态的分岔,对应于快速变化,对应于发散和不稳定状态。用来研究社会现象,当我们处于社会大动荡时期,处在社会底层的人要向迅速上升为社会的主流,就需要借助马太效应,就需要锦上添花,需要权力相对集中,实现快速变革,并且使这种变革稳定下来。有时又需要打出实现天之道的口号,如替天行道、杀富济贫表示顺应自然规律来与人之道抗衡。 看来,顺应天之道,无论在进行科学研究还是制定政策和进行符合客观规律的管理,都是应当遵从的,而万不可以逆客观规律而胡来。而实行和加强人之道是有条件的,需要捕捉和把握这个条件。一味按照马太效应行事,社会心理在吹捧一个人,你就锦上添花再加码,就会盛名之下其实难符,社会会愈来愈不稳定,积怨会愈来愈深,需要适可而止把握分寸,因为它是有一定风险的道路。
个人分类: 科学杂谈|9380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科学领域的马太效应
cutefay 2010-11-1 09:45
今天在网上无意中看到一篇马太效应的文章,里面列举了很多领域内马太效应的表现,其中也有科研领域的马太效应,特转载过来。 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①把过去的成绩累计起来,形成一种优势,并影响以后的评价。   ②人们倾向于引证那些对所研究的问题或领域具有影响的工作,但同时也倾向于引证那些经常可见的科学家的工作。因此,容易引证的人被更多人引证,不容易引证得更不容易引证。   ③当一个人的杰出成绩得到承认后,人们可能会追溯并重新评价其早期工作。   ④承认和奖励的分配有利于那些名牌机构的科学家,而那些在声望较低、处于边缘地区的机构里的科学家则很难得到适当的承认。   ⑤新的科学家需要逐步进入权威和名流集团之中,然后被承认。   ⑥科学界分层结构中流动是单向的,科学家只有升迁不可降格。   马太效应在很多情况下对科学发展具有不利的影响,使得很多具有才华的科学家被压制、埋没。当科学家体会到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压抑,他们或者忍受痛苦继续坚持不懈地努力,这种行为为社会所鼓励和赞扬;或者会失去对这些目标的兴趣,不再从事科学事业;或者失去通过合法途径达到成功目标的兴趣,转而产生用越轨的方法去获取成功的动机。如果科学组织对科学家的越轨冲动和诱惑未能加以充分的内在控制或外在控制,越轨行为就会产生。
个人分类: 转载经典|2533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领域的马太效应
xupeiyang 2010-10-18 08:54
  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1 把过去的成绩累计起来,形成一种优势,并影响以后的评价。 2 人们倾向于引证那些对所研究的问题或领域具有影响的工作,但同时也倾向于引证那些经常可见的科学家的工作。因此,容易引证的人被更多人引证,不容易引证得更不容易引证。 3 当一个人的杰出成绩得到承认后,人们可能会追溯并重新评价其早期工作。 4 承认和奖励的分配有利于那些名牌机构的科学家,而那些在声望较低、处于边缘地区的机构里的科学家则很难得到适当的承认。 5 新的科学家需要逐步进入权威和名流集团之中,然后被承认。 6 科学界分层结构中流动是单向的,科学家只有升迁不可降格。   马太效应在很多情况下对科学发展具有不利的影响,使得很多具有才华的科学家被压制、埋没。当科学家体会到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压抑,他们或者忍受痛苦继续坚持不懈地努力,这种行为为社会所鼓励和赞扬;或者会失去对这些目标的兴趣,不再从事科学事业;或者失去通过合法途径达到成功目标的兴趣,转而产生用越轨的方法去获取成功的动机。如果科学组织对科学家的越轨冲动和诱惑未能加以充分的内在控制或外在控制,越轨行为就会产生。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 社会心理学 、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其名字来自 圣经 《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效应与 平衡之道 相悖,与 二八定则 有相类之处,是十分重要的 自然法则 。
个人分类: 科研方法|34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技战线要避免“马太效应”
annehuang 2010-6-15 11:53
评论:科技战线要避免马太效应 《圣经》在第25章《马太福音》中描述了一个主人让富有的仆人更富有、让贫穷的仆人更贫穷的故事,演绎出最原始的马太效应。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默顿最早用马太效应概括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惯性,那就是对已经成名的显人才,社会加给他们的荣誉、利益、地位、掌声越来越多,而历经千辛万苦创造出成果但尚未成名的潜伏人才却很少有人问津。于是,面对发展太慢、贫困落后等问题,绝大多数人感叹:人才太少了! 这种马太效应造成了显人才的极大疲惫和潜人才的巨大浪费。一个科技创新能手出了名,五一劳动奖章、科技带头人、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精神文明建设标兵等荣誉接踵而来,蜂拥而至,使显人才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各种各样的应酬上,造成其身心的极大疲惫。其实,一个人一项得奖、样样都得奖、年年都得奖、层层都得奖的现象,甚至是各种资金都往一个人身上投的马太模式不可取,也不科学。因为一个人在某个方面作出了贡献,并不代表他在其他方面都是杰出的,评价和奖励人才不能乱吹捧,更不可举一反三。曹操曾讲过吹捧是把人放在炉子上烤,形式上是让你取暖,实质上是要烤死你(意);鲁迅也曾说过吹捧可以杀人。而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一些真正在某方面搞出了发明创造的人却默默无闻、鲜为人知,不被视为是人才。 人才一词,早在我国汉代就已出现。《淮南子齐俗训》中说:夫先之远见,达视千里,人才之隆也。人才也有三教九流之分。孔子曾把人分为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五个层次。姑且不说孔子这种划分是否正确,是否有道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人是各不相同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长处本身也具有多重性和相对性,长处和短处之间没有绝对界限,有些看起来虽然是长处,但对一些特定事物来讲,可能又变为短处,有些看起来是短处,但对一些特定事物来说,又可能成为长处。就是说,一个聪明的领导者,对待人才必须讲究策略,在扬其所长、抑其所短的同时,把握住长处与短处相互转化的时机,正确地知人识人,科学地使用人才。 胡锦涛强调: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是确立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一个领导,既要重用显人才更要挖掘和激活潜伏人才,既要善用人才的长处更要能包容人才的短处。众所周知,春秋五霸之争,很大程度上是潜人才之争,孟尝君等四公子是挖掘人才的名士,齐桓公从鲁国挖管仲来当国相,齐威王从魏国找孙膑来当军师,秦国从楚国抢来百里奚当上大夫,从卫国引入商鞅搞变法;三国时期,刘备很善于扬人之长,忘人之短,他看中长期潜伏于乡野的诸葛亮杰出的军事才能,演出了三顾茅庐的千古美谈,并扬孔明所长,大胜赤壁之战,先得荆州、再得益州,创立了三分天下而居其一的蜀汉基业。刘备对庞统、法正的使用也做到了取长避短,使他们为攻城略地立下了赫赫战功;清代将领扬时斋很善于用人之短,创造了军中无无用之人的典范,他把聋子安排在左右当侍者,这样可以避免泄露重要军事机密;派哑巴去传密信,万一被敌人抓住了也问不出情报;指派瘸子去守护炮台,由于行动不便,可使他们坚守阵地;命令瞎子在战前伏地探听敌军动静,他们比正常人听得更远更准。而外国在这方面也有过人之处。美国是从国外挖掘潜伏人才中得益最多的国家,据统计,在美国,18%的最杰出的科学家、35%的诺贝尔奖得主、22%的科学院院士都是从世界各国挖掘而来的,这一挖人行动引起了联合国的高度关注。这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谁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和用好潜伏人才,谁就能牢牢把握主动权,更快地强盛起来。 一灯能灭百年暗,一智能除千年愚,一人能顶万人力。人才的价值是无法估计的,挖掘和激活潜伏人才的过程,实质上是发现、培养、使用人才的过程,也是一个人才从无名到扬名的过程。无论是袁隆平、钱学森,还是海森堡,他们都是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从几十年刻苦钻研的默默无闻到作出巨大贡献而一鸣惊人的。有人认为,从农业劳动来说,袁隆平顶100万普通农村劳动力,从军事科学技术来讲,钱学森相当于5个师的兵力,海森堡等于10个师的兵力。这种比法虽然不是十分妥当,但却形象地说明,人才的价值无法估量,人才使人类受益无穷,可见,挖掘潜人才的意义多么重要而深远。 知识就是价值,人才就是力量。在知识经济新时代,尤其是在危机频发的非常时期,挖掘和激活各类潜伏人才显得更为重要而迫切。因为不管是摆脱经济危机、实现回暖发展,还是应对疫情暴发、处置突发事件,归根结底要靠在各行各业默默奉献的各级各类人才。 使用人才特别是挖掘和激活潜伏人才是一门很深的艺术。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握识别、培养、使用潜伏人才的客观规律,始终怀有爱才之心、求才之志、育才之能、引才之力、用才之术、容才之量、护才之策和举才之德。作为领导者,在实践中,对待潜伏人才问题,要做到给之于事以观其能,任之于职以观其责,遇之于难以观其坚,赴之于战以观其勇,问之于理以观其明,交之于人以观其心,送之于财以观其廉,授之于富以观其俭,让之于好以观其德,身之于众以观其谦。唯有这样,才能以第一时间发现和培养好潜伏人才,才能从根本上让各类潜伏人才不管在哪个行业哪个岗位都是英雄有用武之地,都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发光发热,干事成事,既能实现自我价值,又能为社会创造巨大价值。(作者系江西省信丰县科技局副局长) 《科学时报》 (2010-6-10 A1 要闻) 引用地址: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6/233214.shtm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学与科技评估|1297 次阅读|1 个评论
不是故事的故事
高铁杠 2010-6-12 08:20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已经成为非常经典的搞笑语言, 但现实中搞笑经典却屡屡发生,对于汽车抢占自行车道,自行车抢占人行道,我们可能已经习以为常, 可是在绿灯面前,人行道上人却不能通行,我们却很少见到,难怪有人在绿灯面前大声说,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于是大步走向机动道, 机动机戛然而止. 看来,不是你想走别人的路,别人就一定无路可走. 一天,一群大学生聚餐,其中一位也许喝的有点迷糊,说,什么时间也让我碰上个落水的老太太,我也能把他救上来,实在不行,找一天,我就在河边溜达,碰上一个不小心蹭她下去,而后再下水救人,那时我也就成了名人了,各种称号等也都有了,没准还能到人民大会堂走一下,见见总书记. 社会的马太效应太让人不可理解,何时改改一些社会和人文的一些习性,确实值得思考.
个人分类: 真人真事|296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眼中的中西文化共通性(一)——读《解读老子》有感
hjf306 2010-5-11 00:20
近日在图书馆借了本《解读老子》。作者傅佩荣为耶鲁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关于傅佩荣的介绍,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可以确定的是,随着国学在国内的升温,近几年傅某人的知名度是越来越高,也算是一位“文化名人”吧。 老子的思想并不是第一次接触。早在大一时就看过《道德经》,只是当时出于好奇,借来翻翻而已。第一印象就是简洁而深邃,浓烈的传统文化味道,典型的国学。虽然很佩服老子,但并没有对其思想做过多的思考。这次在图书馆看到《解读老子》,封面简洁,且篇幅不多也就短短一百二十页,于是顺手牵羊借了出来。 《道德经》虽然短短五千余字,确是高深莫测,正如书中所言“玄之又玄”。光是“有”、“无”二字,就足够思考半天,更不用说“道”了。有趣的是,读《解读老子》里的某些句子时,脑中突然冒出了一些西方的理论,似乎和老子的某些思想暗合。于是,系统地查阅了一番后,发现了中西文化在某些方面上实质为异曲同工。如下所示: 1、马太效应 。其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简言之就是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 1968 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 RobertK.Merton )首次用“马太效应”来描述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于那些还没有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马太效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自然法则,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然而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指出了这一现象,《道德经》第七十七章中写道: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 损不足以奉有余” 不就是对马太效应最简洁的解释吗?老子没有做问卷调查,没有数理统计,没有对比实验,只凭自己的智慧就能悟到“人之道”与“天之道” , 不得不佩服其智慧之高,道家一代宗师,高不可攀。 注:今天刚好在科学网博客上看到一篇文章,大体是说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大大超过了国际“红线”,相关专家指出,若不采取相关措施改变现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贫富差距的拉大不正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体现。如何改革呢?老子没有给出具体措施,但给出了一个方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比尔盖茨、巴菲特等富豪对待其财产的态度或者值得我们思考。 2、黑洞效应 。黑洞是天体物理学中的概念。黑洞有超强大的吞噬能力,另外一方面黑洞还具有复制和自我强化的能力。组织内部也有可能出现“黑洞现象”:有些风气或者说腐化现象一旦超过了一个临界点,就会像一个恶性肿瘤一样开始快速腐化周围的肌体,并且随着规模的扩大,腐化能力也在快速地增强。黑洞效应给我们的警示在于, 企业需要时时监控企业内部可能出现的不好的苗头,在萌芽状态的时候就尽快消灭,因为这时候付出的代价最小,也最容易消灭 。相应地,《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写道: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要在事情尚未发生时就处理好,要在祸乱尚未出现时就控制住)。 又是一致的观点。是偶然还是必然?不得而知。 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提出“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这不也是黑洞效应的运用吗?面对现代五花八门的疾病,以及发病年龄越来越低、亚健康人越来越多的状况,中医无疑是最合适的方式。可惜却因为“不科学”三字而屡遭唾弃,全然无视中医的临床效果。不知何为“科学”,“科学”所为何事? 3、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不同的文字,相同的道理。只是两千多年前,古人并没有动力学说,也没有精准的科学仪器,仅凭仰观天象、俯察地理,通过自身的感悟和思考就能得出一系列结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由于《解读老子》还没有看完,很多章节仍需细细体会,所以先列出以上几点,欢迎各位博友指教,若有新的发现,定当及时更新文章。 中西文化的巨大差距自不必言,但就算是矛盾的双方都有同一性,更何况中西文化是否矛盾尚无定论。文化的发展应该以自身的独特性为前提,正所谓 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但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必排斥它者,以强者自居。存在即合理,所有文化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不可因某些瑕疵而全盘否定。若能对其它文化报以包容的态度,多去关注彼此间的相同点,也许更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个人分类: 我思我在|4313 次阅读|3 个评论
为什么要引用(续2)
zilu85 2010-5-8 11:11
尽管有了基于引文情景分析的方法和结果,对于引用动机的解释还是存在着争议。对于引文分析的评价也不都是消极: 1977年,G. Nigel Gilbert认为引用是为了说服别人,即:作者为了证明引用文献中所发布的结果,选择引用他们认为是权威的论文,因此,可以说作者通过引用被引文献提供了说服性的支持。通过引用,作者可以既显示出他们对科学界某一特殊领域的忠诚,也为被引用论文的价值建立起一个共识做出了贡献。这种想法为论文质量研究和同被引分析研究中的发现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也对以往引用内容分析的研究结论进行了反驳。 引用情景分析方法通过检查引文标号附近的文本文字,确定引用作者的具体想法与被引文献之间的关联,但是很多研究都是对引用进行了简单的分类,没有注意到引文情景的科学内容。为此,Henry G. Small于1978年对化学领域高被引论文样本进行了涉及到具体内容的引文情景分析,发现在引用文献中,对特定文献的引用情景(即引用文献中的上下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所以引文可以作为化学领域中特定想法、方法和实验数据的标准符号。他们得出结论:作者是按照科学研究的正规要求把特定的思想与特定的文献关联起来的,因此,被引文献实际上是作为在文本中表达的想法的符号而存在的,在这个过程中,高被引论文由于其典范意义而被频繁引用。 上述研究证明被引文献可以作为概念符号或者说服别人的手段,因此引文与被引文献之间具有实质上的联系,作者力图证明引文计数作为引文分析的基本指标还是可靠的指标。尽管如此,作者为什么引用这一篇而不是另一篇,依然是引用动机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已有的研究中都认为这是明显地受到了马太效应的影响,但是一直以来没有过深入系统的研究。
个人分类: 生物医学文献计量学|4779 次阅读|2 个评论
马太效应和华北克拉通破坏
moxj 2009-6-2 09:54
知道马太效应的人大概有很多,但说到华北克拉通破坏可能很多人都陌生,其实我今天并不是想班门弄斧讲这两件事情,只是想表达一点对现象的认识。 所谓华北克拉通破坏,其实是近年一个计划 1.5 亿的地质研究项目,所以我周围的人会常提到。意思就是我国华北这个大地块是怎么破碎的。大概要研究华北块体现今岩石圈及上地幔结构、组成与状态;块体破坏的深部过程与岩石圈演化,浅部地质响应;以及块体破坏的能源与资源效应等。 我怎么会提起这个事情呢?有一些地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我们今天生活的陆地不但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而且在数十亿年的时间里不断漂移,相互碰撞聚合,彼此分离青藏高原那边在碰撞,华北这边经历的破坏地球上现在的一些裂谷将来会变成大洋,今天最大的太平洋将来萎缩到消失 马太效应是一个经济学中常聊的词,当然也有反马太效应,但提的不是很多。无独有偶,从历史的观点来解释这个词: 《圣经 新约》的 马太福音 第二十五章中有讲: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用现在常见的话来讲就是贫穷的更贫穷,富裕的更富裕。 马太效应这个词现在很流行,人们用它来解释生活中见到的很多事情。在我周围的这些老师中,有名声的不但得到更多的荣誉,而且更多的项目也分给他们,而其它老师只能等这些老师分给他们事情做现在有很多人炒股。我不懂这些,但一上网都能看到散户及有些人指的中产阶级抱怨和悲惨故事,不管他们经过多少狂欢和欣喜,最终还是被庄家绞杀 很多人看到了马太效应有阻碍市场自由和竞争的不良效应,但更多的是人们本能的对它趋之若骛。自信和人定胜天的态度大概是每个人都有的,但我们已经清楚这些不是在每个时候都实用的。 我联系到华北克拉通破坏这个事情,借用地质上数以百万年记时的故事来感觉反马太效应的存在。因为我昨天没有做任何解释就转载了 《 郎咸平: 中国的黑领是世界上最无耻的群体 》这篇文章。当时我并没有借它来表达对政府的不满或认为这篇文章分析的很好很客观的想法。现在我借用题目里的两个学界词语提到这个事情,仅想重申一点: 我们把一些事情提炼出来讨论,是分析和思考问题的有效方式。如果对政治,你可以作它是科学或者哲学思考的一个提示,但 对于作者,我觉得不管政府和组织有多么强大,他们只是你低头时脚下的一粒尘埃,在人类认知的道路上,他们比螳臂当车不会有什么优势。
个人分类: 科普思考|563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