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北京东岳庙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北京东岳庙西廊
热度 2 Mech 2018-9-27 14:13
东岳庙西廊过去是个集市,并供奉行业保护神和行业祖师。后来成为居民住宅和政府机构。 2002 年开始恢复旧貌。似乎并未竣工,至少庙宇都没有开放。随手拍摄些照片。 \0 \0 海神殿 \0 \0 东岳宝殿 鲁班之殿 观音殿·马王殿·月老殿
个人分类: 风光过眼|3187 次阅读|4 个评论
北京东岳庙的楹联
热度 2 Mech 2018-5-3 08:22
《 北京东岳庙 》过去说过,这里抄录些那里见到的楹联。 山门里面 阳世奸雄违天害理皆由己 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 东便门 阳是阴非在尔心还想欺饰 假善真恶到此地难讨便宜 西便门 倚势欺人人或容神明不恕 瞒天昧己己未觉造物先知 上述三对楹联,也在瞻岱门重现。看来这是神庙的主旨所在。 岱岳殿门外楹联 枢要专司握万化阴阳之纽 仁威自在统群生封陟之权 里面从外到内两联 木德承天橐龠阴阳甄品汇 青祗司令监观上下仰灵威 理大物博祖阳气之发东方 云行雨施不崇朝而遍天下 广嗣殿 赐天上嘉祥慈恩莫罄 广人间福嗣应瑞难名 东岳大帝下辖 76 司多数也有楹联,太多没有记录在本文中。所有楹联读起来的感觉都差不多,也就是游东岳庙的感受。“居心可敬,正气充盈,但是过于直白,有些粗鄙,因此乏味。” 有间现在的展馆,不知道当初何用,我看楹联最佳,在东岳庙属于异数。 净水煮茗一庭馨馥 清光抚柏满院深幽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5169 次阅读|4 个评论
北京东岳庙
热度 1 Mech 2018-1-30 08:28
东岳庙为正一派的道观。格调和布局与全真派的 白云观 完全不同。我个人比较喜欢全真教的道观,如 白云观 、 青羊宫 、 二仙庵 、 太素宫 等。正一派的先前只去过龙虎山天师府。似乎全真教的道观有种宇宙图景,而正一派的只是治理现实世界的衙门,以因果报应来惩恶扬善。去北京开会,会前有些时间。天阴欲雨,觉得还可以看看道观。 东岳庙号称道教正一派华北第一大丛林,也算是典型的正一派道观。道观供奉的是号称东岳大帝的泰山之神。东岳大帝的重要性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道家世界图景中,东岳大帝为掌管冥界的神。其二,历代帝王在泰山祭天,似乎泰山山神具有沟通天人的法力。庙宇在 1319 ( 延佑六年 ) 由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的后裔张留孙筹资始建。修建东岳庙时,张留孙已被元朝皇帝封为玄教大宗师、正一教主。不过,工程刚开始他就去世了,由他的弟子吴全节在 1323 年 ( 至治三年 ) 竣工。明清两代又有扩建,也有损毁和重修。民国以降,庙宇多有损毁。现在只能想象当年六进的道观。 最外面的琉璃牌楼还在,只是孤悬庙外,在一个停车场旁。歇山顶,三洞七幢。建于 1602 年 ( 万历三十年 ) 。在正间的北面和南面分别有“永延帝祚”和“秩祀岱宗”,据说为严嵩所书。 琉璃牌楼北面 琉璃牌楼南面 东岳庙正门即山门已经拆除。或者说移到了原来第二道门即棂星门。原山门内东西两侧的钟鼓楼还在。鼓楼和钟楼分别题“鼍音”和“鲸音”。不知道有何典故? 鼓楼 钟楼 新的山门横匾“东岳庙”据说为康熙御笔。进出分别走东西便门。入口东便门, 出口西便门。东西便门墙上都有大算盘。两边八个大字 乘除分明 毫厘不爽 作为教授,应该清楚,这里也实行定量考核。 正门 东便门的大算盘 山门和东西便门 入正门后,两厢依次排开地府判官七十六司,有些还合署办公,多数配有楹联。以后再整理。再向里走,就是瞻岱门,庑殿顶过厅式殿堂。建于 1322 年 ( 至治二年 ) , 1447 年 ( 正统十二年 ) 重修。里面护法神龙、虎将和十太保。 瞻岱门 入瞻岱门有福路直通主殿。路东、西两侧各有黄色琉璃瓦碑亭,分别置康熙和乾隆题写的石碑。外观看不出有什么区别。福路直通主殿岱岳殿,三个字也是康熙御笔。始建于 1322 年 ( 至治二年 ) ,康熙年间焚毁后重建,乾隆朝有修建。殿中主祀“东岳天齐大生仁圣帝”,主管人间生老病死、富贵贫贱,下辖七十六司和十八地狱。有工字廊通育德殿,原为东岳大帝与帝后的寝宫,现陈列原来在朝阳门内大慈延福宫的天官、地官和水官雕像和护法四元帅雕像。 福路 碑亭 碑亭 岱岳殿 育德殿一隅 主殿岱岳殿之外,还有其他神殿。因为下雨,有些匆忙。照片拍摄的不全。主殿的东配殿三茅君殿,主祀东岳大帝的女婿茅山上清派祖师大茅君茅盈和弟弟茅固、茅衷。茅盈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与东岳大帝同签世间生死,统领吴越神仙。西配殿为柄灵公殿,主祀东岳大帝三太子,为统领龙虎山、阁皂山和茅山的尊神。东西两侧还分别有阜财殿和广嗣殿。阜财殿主祀文武财神比干和赵公明。广嗣殿主祀九天监生明素真君和九天卫房圣母元君。最后还有排两层楼。现在是民俗博物馆。不知道当初有何用处。 柄灵公殿 广嗣殿 东岳庙的碑林也有名。只是损毁比较严重,而且碑文都有些模糊。随手拍两张照片。还有值得一提的就算铜特了。 游东岳庙感觉,犹如读《太上感应篇》。居心可敬,正气充盈,但是过于直白,有些粗鄙,因此乏味。
个人分类: 风光过眼|5056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