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粮油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读刘兴信先生《我的奋斗人生》
jxz1963 2019-5-29 22:07
5月6日,我接到刘兴信先生的短信,他说写了一本自传体的回忆书,想寄给西安的老同事,我很高兴把我的地址发给他,六天后(5月12日),我就收到了他从北京寄来的12本书,打开一看——《我的奋斗人生》。 刘兴信先生(1935-),江西吉安人,1951年4月在福建长汀一贸易公司做调查研究工作,1952年在福建省商业厅工作,1955年考入武汉粮食工业学校粮油储藏专业学习,1958年毕业后分配至粮食部科学研究所工作,先后参加大炼钢铁、延安劳动锻炼和“社教”工作,1958-1965年在粮科院从事油脂储藏、油脂加工科学研究工作,1965年筹备成立粮食部西安油脂科学研究所,后调任西安油脂科研所任副所长,1981年调粮食部科技情报研究所任所长、粮食部科研院科研处长、副院长,1988年任商业部科技司副司长,1991年任商业部科技质量司司长,1995年任中商高新科技公司总经理。从1989年开始,任中国粮油学会连续三届的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法人)等职。2005年起,先后参与有关科研咨询工作,并担任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顾问。 捧着刘兴信先生的《我的奋斗人生》一书,我一口气读完了全书,但很久都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使我久久难以释怀。 刘兴信先生虽与我只在粮食部西安油脂科学研究所工作了一年半时间,但他给我的印象很深刻,特别是他那一双深邃的眼神,对人诚恳、热情的作风,以及对待工作的认真精神,历历在目。 在反复研读了刘兴信先生的《我的奋斗人生》一书,我个人觉得有以下感受,推荐给朋友们: 1、 高超的管理能力 刘兴信先生是一位具有高超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的“专家型”领导,他一手绘制了我国粮油科技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远景; 2、原则性很强 刘兴信先生政策性强、旗帜鲜明、坚持原则、勇于担当,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从他在本书中的一些描述就可见一斑; 3、工作有章法 无论是做科研工作、工程设计、科研管理、行业管理、学术交流、学会建设、学科发展,都有一套原创性的办法和规划; 4、博闻强记 这是刘兴信先生的一大特点 ,他有超强的记忆力,对60年前的人、事、物,都能有详细的记述,充分展现出他超人的记忆力; 5、与人为善 他从粮食行业最基层单位做起,经历丰富,刘兴信先生与人为善,与工人交朋友,他最了解基层工作人员的辛苦,他懂得粮食基层干群的冷暖。 记得我第一次去北京,是他用红蓝铅笔给我画出去西单的路线图,是他领着我去食堂用餐,他掏出饭票帮我买饭; 后来去北京时,见到他时,他总是问院里的一些情况;有一次让他修改行业规划,他很认真地一句一段地修改;有时在外地开会见到他,他总是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积极的建议;所有这些,都留在了我的心里。 祝刘兴信先生健康快乐,好人一生平安!
个人分类: 人生阅历|1365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9,中国粮油行业的院士之路
jxz1963 2019-5-6 21:38
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候选人提名工作于4月30日结束,经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定,最终确定的有效候选人共531位。 在众多院士候选人中,中国粮油行业有多位研究员和教授入选第一轮。其中工程管理学部有45人获选,国家粮食与物资储备局推荐的 环境与轻纺工程管理 吴子丹研究员;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有50人获选,其中粮油科学与技术专业有4人获得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候选人提名,他们分别是王兴国、江连洲、金征宇和林亲录四位教授;还有多位食品界科学家入选第一轮。 中国粮油行业能否结束“无院士”的局面,大家拭目以待。 吴子丹研究员简介 吴子丹,男,汉族,1955年9月出生,重庆人。1971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国家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吴子丹研究员历任商业部粮食储运局副处长、处长;1993年8月--1997年5月任国家粮食储备局储运管理司副司长;1997年5月--2000年3月任国家粮食储备局储运管理司巡视员兼副司长、仓储司副司长(正司级);2000年3月--2005年11月任国家粮食局监督检查司(财务司)司长;2005年11月--2007年2月任国家粮食局监督检查司司长;2007年2月--2011年3月任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2011年3月--2015年11月任国家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2011年1月,吴子丹研究员所主持的“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 成果,荣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由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等完成的“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项目通过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成功解决了国家储备粮安全储存的高大粮仓熏蒸杀虫不彻底、湿热转移严重、易结露发热霉变和陈化快等难题,成果已应用到全国1100多个国家储备粮库以及1500万吨仓容的地方储备粮库。通过本技术成果,央储备粮中的陈化粮大幅度降低;损失损耗从4%降到1%以内;宜存率从70%提高到99%;储粮化学药剂使用量减少80%,产生了巨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王兴国教授简介 王兴国,男,1962年生,浙江台州人,民建会员,江南大学至善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校第四、五、六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油脂及植物蛋白研究中心主任,江南大学脂质营养与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副会长。 王兴国于1983年7月获成都理工大学岩矿分析学士学位;1990年7月获无锡轻工业学院油脂工程硕士学位;1994年5月获无锡轻工业学院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博士学位。 王兴国教授长期专注于食品油加工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创新研究,在食用油精准适度加工理论与方法、花生油规模化安全生产、油脂脱色机理与专用脱色材料、油脂增值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分别排名第1、2、4)以及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等省部级奖励8项;主持和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3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52件;出版专译著教材16部(册);发表论文423篇,其中SCI论文205篇;指导研究生135人,28人获博士学位。 王兴国教授还积极组织和参与应对反式脂肪酸、地沟油、煎炸油、黄曲霉毒素、塑化剂、苯并芘等食用油安全突发事件;多次受邀参加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解读食品安全热点、完成学科和行业发展报告、在国内外会议作主旨或专题报告;2016年4月被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授予“科学精神奖”,以表彰和感谢其坚守科学精神及为推动食品安全事业在中国所取得成果做出的卓越贡献。他及其团队与中粮、鲁花、益海嘉里、诺维信、嘉吉、麦当劳、康师傅等知名企业长期合作,解决了多项重大工程科技难题。2018年5月获中国工程界最高奖项—— 第十二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 王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江苏省中青年首席科学家培养对象、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粮油科技工作者、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江连洲教授简介 江连洲,男,1960年生,安徽省东至县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美国油脂化学家协会(AOCS)中国分会主席。 江连洲于1982年6月获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士学位;1986年6月获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6月获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江连洲教授专注于大豆加工领域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30余年,倾心致力于推动我国大豆产业的振兴与发展。主持完成联合国UNDP、国家“863”、国家基金重点等重大科技项目4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广应用后取得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主导创建了以产品高端化、生产高效化、资源高值化为特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豆加工技术体系,为提升我国大豆产业整体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SCI/EI论文183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出版著作11部(独著3部);获科技奖励3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等);获授权发明专利74件。先后指导博/硕士研究生130余人,为食品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江连洲教授兼任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他是黑龙江省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同时兼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教育部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AOCS中国分会主席、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等职务。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黑龙江省教学名师、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黑龙江省高校工委优秀共产党员、“龙江科技英才”等荣誉称号。 金征宇教授简介 金征宇,男,1960年生,江苏南通人,博士、教授、博导、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食品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食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和中国粮油学会副理事长。 金征宇于1982年1月、1988年7月、1992年7月在无锡轻工业学院获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先后在英国糖业技术研究中心、荷兰WAGENINGEN大学、美国KANSAS州立大学、美国PURDUE大学等从事博士后以及访问教授研究工作。历任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院长,江南大学副校长。现任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指委主任、中国粮油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金征宇教授长期从事食品工程领域淀粉深加工方向的科研工作。在淀粉深加工基础研究、新产品开发及装备工程化等方面成果突出,以第一或责任作者发表SCI论文165篇,他引3000多次,入围Elsevier2014年、2015年、2016年农业与生物科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主编出版专著、教材8部(其中1本英文专著在国外出版);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8件(美国专利1件),产业化效果显著;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2007排名1,2009排名2,2011排名1)、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次(2014排名1)。201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金教授长期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碳水化合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得到国家科技支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863”计划资助;发表SCI论文135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8件,主编出版教材和科技专著8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2007,2009,2011)、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2001,2005),所指导的博士生2010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林亲录教授简介 林亲录,男,1966年生,湖南洞口县人,致公党党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湖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林亲录于1987年在湖南大学邵阳分校生物专业毕业,1992年在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93—1995年,担任湖南农业大学校办饮料厂厂长。1998年考取公派留学资格,赴瑞典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食品营养系学习,2002年获博士学位,2003—2005年在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林亲录于2005年挂职长沙市科技局(局长助理)。现任职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食品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担任该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湖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湖南省大米加工首席专家,中国食物与营养委员会专家分会成员,中国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学会理事,国家863项目和农业成果转化基金项目组评委,《中华医学实践杂志》常务编委,湖南省科技咨询协会注册咨询师,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入选人员。 林亲录教授主持国家863项目、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7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9项,其中授权36项。 据油泳圈的相关统计,在2019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中,来自食品学科的候选人共有12人,除了环境与轻纺工程管理的吴子丹研究员和粮油科学与技术类江连洲、金征宇、林亲录和王兴国四位教授外,还有:食品科学类3人,为江南大学陈卫、中国农业大学任发政、华南理工大学赵谋明;食品营养科学与技术类2人,为南昌大学谢名勇、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张名位;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类2人,为南京工业大学黄和、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马延和;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4人,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培武、中国海洋大学薛长湖、浙江大学应义斌和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 衷心期待着中国粮油行业尽早出一些院士级科学家! 注:本文部分内容参考油脂工程师之家的部分内容和照片,在此谢谢!
个人分类: 我的观点|516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发达国家粮油加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jxz1963 2017-2-18 15:05
我国是世界粮油生产和消费大国,但还不是粮油加工业的强国。根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 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体系与发展战略研究 ” 课题中稻米、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 ( 包括双低油菜籽 ) 加工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与发展战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世界粮油加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五大特点。 1 、 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稻米、小麦、玉米、大豆、双低油菜,加工业的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是,发达国家发展粮油加工业的成功经验。 美国年产面粉 1800 万吨左右,面粉企业仅有 195 家,目前美国最大的四家面粉公司的日产能力占全国总日产能力的 22 %,生产能力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 63 %。美国粉厂的开工率: 1986 年 90 %, 1993 年 91.7 %, 1994 年 92.7 %,比起 70 年代开工率不足 80 %,更早些时候甚至不到 70 %来说,有很大提高。 法国近 10 年面粉的年产量均在 550 万吨左右,有三大面粉集团公司,前二者所生产的面包粉占市场份额的 31 %,后者拥有 39 家粉厂,所生产的面包粉占市场份额的 13 %,整个制粉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达到 80 %。 日本的年面粉生产量在 500 万吨左右,面粉加工企业从六十年代的 850 家,到 1996 年仅存 170 余家,日清公司、日本公司、昭和产业公司和日东公司拥有 35 家粉厂,但其产量占总产量的 66 %。 美国玉米精加工协会有 9 家公司,下属 28 家企业,分布在 14 个玉米主产区,年加工玉米 3556 万吨,其中最大的 4 家企业的加工量超过 2600 万吨,市场集中度达到 74 %。美国年产淀粉 1600 万吨,只有 22 个工厂; 日本原有 2000 多个淀粉厂,现在已不足 200 个,但淀粉产量却增加近两倍。 稻米加工业也是如此,日本、美国及大米出口量世界第一的泰国,大米加工企业的规模都在日产 500-1000 吨左右。为了增强企业的实力,降低生产成本,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走联合之路已是国外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大豆是世界最重要的油料作物, 2000 年大豆占世界油料总产量的 56 %,全球制油工业消耗大豆占总量的 84 . 91 %。美国和巴西油厂的规模多在 1000-3000 吨/日,在传统的制油工业中,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发展到每天处理 1 万吨以上的大型加工企业。脱脂大豆粕是世界重要的优质植物蛋白资源。美国 ADM 和 CentralSoy 讼司都是既生产豆油又生产蛋白和磷脂的世界级大公司。 德国 LucasMeyer 公司和 Nattermann 公司是世界向全球供应磷脂总消费量约 30 %的最大厂家。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英国、丹麦、法国等国的油菜籽规模化加工、集约化经营已成为一种发展模式。 2 、不断采用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稻粕加工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其中以日本的稻米加工技术和装备称雄世界。目前世界发达国家把稻米深加工的生物技术、膜分离技术、离子交换技术、高效干燥技术、超微技术、自动化工艺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作为稻米加工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发展及获得高额利润的关键因素。 小麦制粉生产过程中,应用计算机管理和智能控制技术,应用各种传感装置,实现生产过程的计算机管理,最大限度地利用小麦资源,使生产过程平稳、高效地运行。利用生物技术的研究成果,采用安全、高效的生物添加剂改善面粉食用品质,替代现在使用的化学添加剂,使传统的小麦加工业生气蓬勃。 玉米加工业采用大型湿磨、密闭循环工艺,采用电子计算机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使工艺过程具有很高的透明度,随时变换和调节工艺条件,玉米淀粉、蛋白质、纤维和玉米油等玉米加工的综合利用率达到 99 %以上。应用现代生物酶技术,色谱分离、膜分离技术,喷射、超微以及自动化微机控制等技术,使产业进入高科技、高产出的快速发展阶段。 油脂加工业,发达国家把新的提取分离技术、酶技术、发酵技术、膜分离技术用于大豆加工业。启用超临界 CO :气体萃取制油工艺,采用酶技术提高蛋白和油脂提取率。应用生物技术对油脂改性或结构脂质制备。大型的油菜籽脱皮分离、冷榨、挤压膨化、低温浸出新技术应用于双低油菜籽的制油工业,以提高双低油菜籽的制油效率。 3 、营养、卫生、安全和绿色成为加工产品的主流 从全球范围来看,营养、安全、绿色、休闲成为稻米、小麦、玉米和油料加工的主流和方向。卫生和安全成为新世纪稻谷、小麦、玉米、油脂和油料蛋白加工企业的首要任务。美国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就建立了各谷物、油料的营养、卫生和安全的标准体系,规定了谷物的各种营养成分和卫生、安全的标准。 联合国食品卫生法典委员会 (CAC) 已将 GMP 和 HACCP 作为国际规范推荐给各成员国。为防止出现食品安全危机,世界加速进入绿色食品的时代,许多国家对农产品的化肥、农药使用都作了严格限制,生态农业、回归自然、绿色农产晶迅速发展,确保稻米、小麦、玉米、油料及其产品安全已成为粮油加工业的共识。 4 、深加工、多产品是高效增值的重要途径 稻米的综合利用是国外技术力量雄厚企业集团发展的重点。其产品有备受消费者钟爱的米酒、米饼、米粉、米糕、速煮米、方便米饭、冷冻米饭、调味品等品种繁多的米制食品;高纯度米淀粉、抗性淀粉、多孔淀粉、缓慢消化淀粉、淀粉基新脂肪替代物等更具特色和新用途的产品;不同蛋白质含量和不同性能的大米蛋白产品;具有营养和生理功能的发芽糙米、米胚芽健康食品、米糠营养素和营养纤维、米糠多糖等等;米糠为原料的日化产品、米糠高强度材料、脂肪酶抑制剂、稻壳白炭黑、活性炭和高模数硅酸钾。稻米深加工使稻米的附加值提高 5—10 倍。 小麦深加工产品有着广泛的市场,美国的食品、医药、化工、造纸、纺织、建材等工业都是小麦产品的下游市场。美国还把小麦产品新用途的开发及用途的拓展作为未来小麦加工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 玉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有工业黄金原料之称,世界发达国家玉米加工,特别是深加工可生产二、三千种产品。种类繁多的产品应用在食品、化工、发酵、医药、纺织、造纸等工业领域。美国玉米深加工比例目前是 15 %左右,预计到 2010 年将提高到 18 %。 大豆和油菜籽的高效增值转化利用是世界发达国家主要研究方向,大豆、油菜籽除了应用新技术大规模制备食用植物油外,还研发多样化、营养化、方便化、安全化、优质化大豆制品;在非食用领域研发大豆蛋白生物可降解性高聚物、粘合剂、薄膜、包装材料、增强材料等新材料;发展双低油菜脱皮冷榨制油技术;开发大豆功能性食品;研制高质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具有特殊营养功能的新产品。 5 、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越来越完善 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大都有科学的产品标准体系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多采用 GMP( 良好生产操作规程 ) 进行厂房、车间设计,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 HACCP( 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 ) 上岗培训,并在加工生产中实施 GMP 、 HACCP 及 ISO( 国际标准组织 )9000 族系管理规范。国际上对食品的卫生与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世界卫生组织 (WHO)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和各国都为食品的营养、卫生等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旨在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科学食品安全体系,以加强食品的监督、监测和公众教育等。 原载:农产品加工信息, 2017 年 2 月 14 日
个人分类: 推荐|1639 次阅读|0 个评论
“粮油安全指标数据库”通过专家验收
jxz1963 2012-11-5 10:35
“粮油安全指标数据库”通过专家验收
2012年11月2日,由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有关专家对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承担的2011年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专题数据库建设——“粮油安全指标数据库”进行了验收,专家们通过听取汇报,审查资料,现场质疑等,形成验收意见如下: 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完成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分析整理,分类归纳,最终确定数据库内容包括原粮、成品粮、油料、油脂、粮油制品及副产品、饲料原料、饲料、饲料添加剂、粮油及饲料卫生指标等方面,其中包括相关安全指标 110余项,以及合同要求期限内按期完成 “粮油安全指标数据库” 建设。 该数据库具有检索查询功能,总数据量为 112项,数据库字段包括检测项目类别、项目名称、检测依据的标准名称及编号、限制范围或说明等,满足项目合同要求。“粮油安全指标数据库”项目各项要求达到《技术合作合同》的要求,通过验收。 本项目根据国内相关粮油安全指标研究成果,以粮油安全指标数据为主体内容建设的粮油主题数据库系统和服务体系。主要目的是为我国粮油研究提供详实的基础数据;推动粮油安全指标研究数据的持续积累和整合,为粮油行业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为相关政府决策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和粮油行业深入发展提供科学研究平台。
个人分类: 科研报告|3088 次阅读|0 个评论
陕西省粮油加工业院企交流座谈会在西安成功召开
jxz1963 2012-3-30 11:00
2012 年 3 月 29 日,由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倡导召开的“陕西省粮油加工业院企交流座谈会”在西安隆重举行。 来自陕西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在陕西的粮油科研院所、院校及陕西省重点粮油加工企业的 30 位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会议由西安油脂科研设计院党委书记秦长泽同志主持,西安油脂科研设计院院长曹万新研究员向与会者介绍了西安油脂科研设计院近年来取得的成果及今后的发展目标,同时介绍了西安油科院在 油脂加工方面的新技术、特种油脂加工技术、生物柴油的生产技术等;西安油脂科研设计院总工程师杨帆研究员介绍国家“十二五”粮油加工业发展规划制定情况。 在随后进行的座谈中,与会代表就陕西省粮油食品加工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举措等进行了认真的研讨,同时对粮油食品加工行业的市场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与会代表建议,陕西省粮油加工院企间应进一步加强信息交流工作;认真分析我省粮油加工行业当前存在的普遍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充分用好用足国家对粮油加工龙头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发挥粮油食品行业学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我省粮油食品加工行业的科技扶持力度;加大制定我省主食粮油加工产业的扶持政策和支持力度;建立陕西省粮油加工产学研产业联盟。
个人分类: 科研报告|3160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视开发科技进步这一“无形粮田”
jxz1963 2010-5-27 10:40
作为拥有 13 亿人口的大国,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呈刚性增长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供需紧平衡态势将长期存在。特别是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耕地总量减少、气候异常等因素,都可能使我国陷入短期粮食供给不足的状况。专家建议,目前最经济的粮食增产方式是 重视开发科技进步这一无形粮田 本报记者 王京臣 随着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建设,我国可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安全生产已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作为国家粮食局软课题粮食科技对粮食安全支撑、保障作用的战略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 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高级工程师蒋新正,对此提出的建议是,必须重视开发无形粮田。 蒋新正说,目前,与粮食安全相关的国家政策,大多是围绕如何使粮食增产这一核心展开的。粮食总产量取决于播种面积与单产,一方面,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战略的实施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耕地面积正以每年 80 万公顷( 1200 万亩)的速度减少,快速向 1. 2 亿公顷 (18 亿亩)红线逼近;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粮食流通、储运及加工科技 相对 落后造成的遗撒、霉变、虫鼠害等产后粮食损失每年高达 250 多亿公斤( 500 多亿斤)。因此,开发无形粮田,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是最经济的粮食增产方式。 如何减少粮食产后质与量的损失,保持粮油品质,是粮食流通、储运及加工领域必须解决的问题。 蒋新正认为,多年实践证明,要解决粮食产量和食品供应问题,必须确立粮食安全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战略思路, 通过科学技术的集成创新和技术转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近 20 年来,国家先后重点对专用粉生产技术与设备、植物油连续精炼技术、玉米薯类淀粉加工设备、玉米半湿法加工技术、大米精加工技术等进行了研究,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研发体系。目前,我国的粮油加工技术得到普遍提高,集约化、规模化粮油加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如,我国已掌握了日产 3000 吨以上植物油工程、日产 1000 吨以上稻谷和面粉加工工程、年产 20 万吨以上玉米淀粉工程以及与之配套的重大技术装备成套技术;一大批大型粮油加工龙头企业的崛起,缩短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标志着我国粮油加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对我国粮食安全起到了一定的保障、支撑作用。 蒋新正说,我国粮食科技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是粮食产前和产后科技发展失衡,总体水平还不高,科技创新明显滞后,科技贡献率偏 低。 二是科技投入明显不足,应用基础研究薄弱,严重制约了我国传统粮食产业的现代化进程。三是粮食流通与储运行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低。我国很多先进的粮食流通、储运及加工技术仅在一些大型企业得到了应用,而众多中小型企业和农村地区则技术落后,储运损失和品质下降问题突出。四是我国粮油食品加工产业整体上还处于粗加工多、产品附加值低、资源利用差、能源消耗高的阶段,这说明粮油食品安全的科技研发力度严重不足,加大粮油科技研发的力度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五是我国粮油加工质量标准体系、检验监测体系、食品安全体系及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为确保我国粮食数量,保障粮油市场的有效调控和粮食转化的能力,保障 粮油 品质安全。蒋新正提出两方面建议:首先, 粮油行业应 争取国家和大型粮油企业的支持,建立国家级的粮食产后工程技 术研究中 心和国家级实验室,搭建国家级粮油科技创新平台,为确保粮食安全,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提供全面技术支撑。其次,加强 和重视 7 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我国传统粮油加工产业的技术提升;二是粮油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与重点开发;三是粮油质量及安全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四是粮食宏观调控与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五是农村粮食产后减损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六是生态与绿色储粮、安全储粮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七是粮食清理、干燥高效节能技术和节能环保新型粮仓研究与推广。 原载《中国食品报》 2010 年 5 月 24 日 头版
个人分类: 科研报告|3868 次阅读|1 个评论
郎咸平:中国粮油 还有多少机会可以重来
pikeliu 2009-11-17 14:11
郎咸平:中国粮油 还有多少机会可以重来 www.eastmoney.com 2009-11-17 11:26 郎咸平   这几天中国北方很多省受了雪灾,而这种天灾继续南下,范围进一步扩大。受灾的地方物价在上涨,这是天灾。      然而,不可想象的还有人祸,就是我们现在买的各种食用油,包括鲁花、金龙鱼都是外资的。我们中国粮油85%都是外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2004年的时候,已经败于美国政府和华尔街联合发动的一场大豆金融战。失败的结果就是我们现在连每天食用的油都要看华尔街的脸色行事,它看你不顺眼就抬高价格,你就得多付钱。你能不能想象连吃的油都要受人家控制,炒个荷包蛋都不容易,这年头,日子怎么过?      据史书记载,中国人在黄帝时代就开始种植大豆,中国人种植的大豆曾经比全世界其他地区种植的总量还要多。大豆过去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1995年以前,中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2000年中国大豆年进口量首次突破1 00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此后几年,中国的大豆进口额连续攀升;最近 10多年里,中国大豆产量由原来的世界第一,退居为继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大豆产量十分丰富,却需要进口洋大豆呢?为什么国际大豆价格调整,我们的粮油价格就发生变化呢?      从2009年4月份开始到6月底,大豆价格上涨了25%。这个价格是谁拉高的?在这里我告诉各位读者,这就是以华尔街为首的国际金融炒家的所作所为。这一群人也可以简单地叫做金融资本,他们已经完全控制了我国大豆的价格。当初这个事件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国际大豆价格一上升,我们的粮油价格就跟着上升?      大豆危机是怎么开始的?一般来说,美国大豆的质量比我们东北黄金大豆的质量要好。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它的出油率大概要高出1/6。而且在2003年之前美国大豆价格特别低,它的到岸价格甚至比我们东北黄金大豆便宜10%。因此一旦开放大豆进口,东北黄金大豆就将被洗劫一空,完全没有生存的可能。这场大豆危机是非常重要的危机,接下来我们就看看美国政府和华尔街是如何搞这场阴谋的。2003年8月份,美国农业部说天气不好,所以大豆库存数据要调低美国农产品生产配额是由美国农业部决定的。大豆库存量降低那还得了,于是美国的金融炒家就开始大量建仓,因为美国政府不买了。怎么建仓呢?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交易价格从2003年8月份的最低点540美分一路涨到了2004年4月份的1 060美分,涨得非常快。      因为美国政府要求美国的大豆产量降低,导致大豆价格从540美分涨到了1 060美分,创下了2003年之前30年的新高。这样的涨幅换做在中国的话,相当于每吨大豆从2 300元涨到4 400元,就是这么快。你知不知道这都是阴谋?第一,农业部为什么要调低大豆的产量?第二,国际金融炒家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拉抬大豆的价格,而且拉抬得这么快?它们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让中国70%的大豆压榨工厂全部破产。由于中国压榨企业的恐慌心理,于2004年3月在一吨4 300元的历史高价下,抢购了800多万吨大豆。      由于大豆价格大跌,结果损失惨重,有70%的压榨企业破产出局,大量企业倒闭,而在这个时候,你们知不知道有国际四大粮商这个说法呢?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在全世界控制着粮食生产运销的只有四家公司,它们趁机低价收购中国破产的压榨企业,参股多家大豆压榨企业。世界四大粮商进场收购了我国70%以上的停工企业,从此中国的大豆市场受制于四大粮商,而四大粮商和美国政府以及华尔街之间关系暧昧,在此得到了完全的证实。      我上面提到的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为了大家能更清楚的了解整个事情的经历,我建议大家读一下下面几本书。大家在读完之后,仔细想想一下,华尔街为什么能兴风作浪。      1、拉吉.帕特尔《粮食战争:市场、权力和世界食物体系的隐形战争》:目前国内讲食品问题及四大粮商的书很多,这是最全面的一本。如果要了解金融炒家在相关领域如何兴风作浪,同时参考我的着作《金融超限战》。      2、科林.里德《金融危机经济学:如何避免下一次经济危机》:未来的社会,有危机是常态,没危机就太幸福了,这次危机还没过,看点,有备无患吧。      3、肯.布兰佳《更高层面的领导》:肯.布兰佳在管理界,也算一号人物,本书是其集大成之作,在领导力方面具有很强的实操性。最近很多企业界老总听了我的讲座,希望为他的管理人员推荐一本取之即用的书,又体现了我在《谁在谋杀中国经济》所说的文化浮躁性,但基于其好学精神,我的助手找了几本,姑且认为这一本不错。      4、斯蒂芬.李柏《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这是一本在2008年销售异常火爆的一本书,作者拥有19年的专业股市预测经历,当然,他是有成功预测过的,比如成功预测了 20世纪90年代将是股市的黄金时期;科技股市场的崩溃即将来临;在2004年2月,当原油价格还在每桶33美元以下徘徊的时候,他又预言能源价格飞速上涨已经为时不远。但推荐给大家看的不是他关于股市的预测,而是他关于投资背后的理解。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3207 次阅读|0 个评论
粮油加工过程要“注重纯度、控制精度”
jxz1963 2009-5-21 09:18
日前,在2009年粮食科技活动周期间举办的油脂与健康高级论坛上,《科学时报》记者就粮油加工企业在生产粮油及其制品时应注意的问题,采访了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教授、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曹万新研究员以及国家粮食局副局长郄建伟。 注重纯度、控制精度 粮油加工原料除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三大营养素外,还富含其他多种营养物质、微量元素和生理活性物质。但遗憾的是,由于过度加工,这些营养成分流失严重,有的在成品粮油中的含量已微乎其微。 为最大限度地将各种营养成分保存在成品粮油及其制品中,现在要提倡在粮油加工过程中注重纯度,控制精度。 注重纯度,就是严格按照国家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组织生产,要配备足够的清理和提炼设施,以保证产品的纯度,堵截大米含砂、面粉牙碜和食用植物油酸值过高、混浊沉淀等现象。 控制精度,就是为防止加工过程中片面追求成品粮油的过精过细和过度精炼,造成大量营养成分的流失和出品率降低,要纠正大米过精、面粉过白、油色过浅的现象。生产企业要率先垂范,不能为了迎合部分消费者盲目追求过精过细和无色无味的要求而进行过度加工,更不能出于商业目的对过度加工产品进行不恰当的夸大宣传,应正确引导消费。 王瑞元还表示,在日常生活中要提倡粗细搭配、粗粮细做。为此要根据市场需要,积极生产发芽糙米、留胚米、全麦米、冷榨油等,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食品过度加工与不安全性 王瑞元说,在油脂加工时,油脂在脱臭过程中的高温过度精炼,会产生一定数量的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反式脂肪酸等有害物质。为此,我们要警惕过度加工给粮油产品带来的不安全性。另外,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种类和制作工艺日益丰富,新的物质如食品添加剂、新资源食品、转基因食品、食品用的容器和包装材料等不断涌现,可能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问题。 曹万新说,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估计全国血脂异常现患人数1.6亿。精植物油是人类膳食甾醇的主要来源,其提供的甾醇占膳食总量的40%以上,对降低胆固醇等有重要作用。在油脂精炼过程中甾醇损失较大,通过研究来搞清楚在精炼过程中各个环节甾醇的损失状况,以及探讨精炼过程中保留甾醇的方法,就显得很有意义。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郄建伟强调,目前我国油脂工业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尤其是油脂化学、加工工艺的研究、加工装备及工程技术的研究、油脂的营养与安全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国产油脂加工设备制造精度、使用寿命、生产稳定性、自动化程度等方面与国际先进同类产品还有一定的差距,需加大创新研究。 作者:张行勇,蒋新正,原载《科学时报》 (2009-5-21 A2 国内 )
个人分类: 科研报告|365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