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减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对减轻地震灾害的思考与建议——“8.03”鲁甸M6.5级地震
热度 2 xc11111111 2014-8-6 20:27
8 月 6 号中午,中国鲁甸 Ms6.5 级地震(另据 USGS 震级是 Mw6.1 )导致的遇难人数从 410 人突然增加到 589 人,意识到肯定是一些救援队伍到达了一些前期救灾盲点(主要是交通、通讯在地震中受到严重破坏的小村庄),然后,这些灾情才得以知道并上报。果然,有报到说死亡人数迅速攀升的原因是由于偏远地区的村庄在地震时发生了大量山体滑坡,导致通讯、交通严重不畅甚至一度中断,部分村寨几乎整村被滑坡破坏或掩埋,虽有些许幸存者,但是救援力量到达后才得以进行详细统计。然而,从主震发生的 3 日下午 4 点 30 分,到 6 日上午,已经过去将近 70 个小时,这么长的时间,就算正常人不吃不喝也会出问题,何况在废墟下面可能受伤的人。 先展示两组在鲁甸地震中遭受到地震滑坡破坏的村庄图,这两个地方都是在地震后至少 2 天之后才受到关注,但是破坏严重。其中苗寨的房屋破坏程度与数量,这一处的遇难人口估计甚至有上百人。 图 1 王家坡地震前后,坡脚的建筑被滑坡破坏或掩埋。据报到,“王家坡村发生山体滑坡,整村被从海拔 1000 多米冲到 400 多米”。然而,在地形数据上对比之后发现,新闻报到的绝对高程数据与落差均是不对的。滑坡体的最高与最低高程点分别是 1830m 与 1300m ,而原来的村庄,最高的几间房屋高程是 1400m ,顶多到 1300m , 100 米 的高差,没有新闻里面说的 600 米 这么多。 图 2 苗寨地震前后,滑坡体的建筑被滑坡破坏,大部分被掩埋;坡脚的公路与建筑被滑坡掩埋。从影像上看,这个滑坡的破坏比王家坡滑坡要严重,因为滑坡破坏区的房屋更多,然而现在还没有具体的伤亡结果数据。(网上说这个滑坡为甘家寨滑坡,地图上显示这个地方叫苗寨) (一) 对于类似鲁甸地震这样的事件,发生在地形陡峻、构造与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震前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就比较频繁。地震时,伴随着强地面震动与高度形变,可想而知,地震滑坡肯定会大量发生。从而导致交通破坏与通讯中断,尤其是一些在极震区零散分布的村庄。这些小村庄,在灾难发生之前,网络、电话、比较快捷的交通方式等各种方式可以向外界传递信息。而一旦破坏性地震发生,因地震滑坡或地震的直接影响,通讯与交通势必遭到重创,幸存者完全无法与外界取得**,因而救援的人也往往不能及时得到这些地方的受灾信息。再加上地震救援往往是从外向里层层进入,基本全部的救灾力量都会集中在一些能够进入且破坏严重的乡镇,对于道路暂时没有打通的地方无能为力。而等到到达这些区域的交通全部修通,救援的黄金时间应当已经过去。这样类似的情况以前有、在这次地震中有、以后肯定还有出现。因此,面对以后可能发生的在山区的地震事件,能否采取如下方式,步骤如下: ( 1 )在地震发生前,首先对地震危险区内的所有村庄,结合村庄所在的地形、地质条件、尤其是斜坡或者坡脚的村庄进行一个初步评估,以备地震时救灾使用(算作基础评估)。 ( 2 )地震发生后,及时叠加震中位置,构造信息,分析可能的极震区分布情况,然后将这些极震区内的村庄先纳入特殊救援计划,这算是第一次的评估。 ( 3 )在此期间直升机做准备,救援部门做准备,每个救援小分队配备大概 10 名专业的救援队员、包括救援、医疗、保障、卫星电话等,要分工明确,同时准备救援设备与大概 2 、 3 天的补给,还要考虑准备一些救援人员食用之外的事物与饮用水,提供给可能的灾民。在准备直升机与组织一系列救援小分队的同时。在这期间,专业科研人员根据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震学等专业知识应当已经提供了更为确切的灾害烈度估计图,这时候对第一次评估结果进行修改与校正,得到第二次的村庄危险性评估结果。这时候,在挑选出可能遭受地震最危险的村庄之后,依据天气条件,就可以考虑通过直升机的方式往这些极震灾区的村镇运送救援小分队了。在时间上,若没有异常天气等因素,这个时间应当是地震后 12 个小时至 1 天之内。有救援人员到达,虽然比起重点城镇能够提供的帮助少得多,但是对这些地震中孤岛的灾民也是莫大的鼓励与支持。 ( 4 )往往在地震后 1 天左右,极震区的第一批航片会出来,这时候便可以根据极震区航片的进一步确认救灾盲点,对一些灾害严重的村镇,可以再次使用空中交通的方式投入救灾力量,这时候应该是距离地震发生时间 36 小时左右。这样, 把以前的救灾从外向内的方式,转化为以从外向内为主,但是兼顾内部多点突破的方式 。保证 36 小时之内解决所有救灾盲点,无论对于全面把握灾情,还是救人,都应当是比较好的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将救灾力量合理分散,尽可能覆盖到整个地震区。 (二)整合更多力量,全面及时科学获取灾情信息 自汶川地震后, 2010 年玉树、 2013 年芦山、 2013 年岷县漳县,到这次的鲁甸地震。由于卫星数据的分辨率往往比航片小,且卫星有固定的访问时间,就算编程也需要较多的时间,而无人机航片却没有这些取点。所以,这几次地震事件,无人机航片在灾区救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如何让航片在抗震救灾中发挥最好的效果,也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当前的测绘局、测绘与遥感院所等是航拍的主要力量,这些单位在获取到航片之后也会迅速的对外公布一些典型破坏区的影像,以及对这些影像的灾害初步解译与分析情况。然而,一个单位专业做灾害分析与解译的往往人数不多,依靠某一个单位或者某几个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做灾害分析结果往往会有较严重的误判,而航片也就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由于没有合适的交流平台,专业人员对航片灾害的分析与解译结果大多没有被救灾人员所使用,且往往比较难出现一个全面客观的灾害识别图,往往是大家各做各的,虽然对震后灾害评估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灾害救援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 建议:在国家的层面上组织建立一个开放平台,面向具有此专业背景的研究所与高校中的研究人员。在地震后,很多地震、灾害、环境、构造方面的人员都会投入很多关注。若是给他们开放这样的一个平台,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计算机与网络,参与抗震救灾,会比一个单位出的灾害识别图好的多。方法就是 将航片及时的放在一个类似 Google earth 或者百度地图或者天地图的平台上面,当然,给研究所或高校中特定的专业人员开放添加要素的功能,可以将房屋破坏、滑坡等要素作为图形要素添加进去,而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实时观察与搜集这些实时动态信息,并及时报告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给救灾提供信息 。 总之,目的有两个方面:( 1 )把当前救灾整体从外向内的方式,能否稍作调整,大部分的救灾力量依然是从外向内,将少部分救灾力量以救灾小分队的方式投入的一些交通不畅的村庄,以搜集汇报灾情与救灾,这样可以避免大量救灾力量拥堵在震区外围;( 2 )开放一个航片 GIS 平台,组织全国的专业人才对房屋倒塌点、灾害点进行标识,可以将这些标识到的信息统一整合起来。就像上面两幅图中的信息一样,如果有这样的一个集合地震前影像与地震后航片的平台,肯定航片一公布,各个机构的遥感、灾害、人员会在上面标识了出来了这样的灾害点,从而救灾指挥部就能马上获取到这样的信息。与马航失踪类似,召集全世界的人在茫茫的航片中寻找可能的线索。 注:图中震后航片来云南测绘局、震前卫星影像来自 Google earth 。 附上一张来自云南测绘局8月8日公布的一个苗寨的航片。 与图2对比,这个滑坡造成的灾难应当是这次地震中最大的,经查询地名是苗寨,但是网上都说是甘家寨滑坡。
7978 次阅读|2 个评论
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和灾害的影响及其预报
h123y68 2014-3-10 19:20
太阳活动喷射的高速带电粒子流若 冲击地球磁场,就影响地球空间环境并造成灾害。使得短波无线电通讯中断、损坏卫星电子线路、威胁航天员安全、导致供电系统瘫痪等多方面的灾害。而现代社会越来越依赖这些高新科技,面对灾害性的太阳活动,这些科技含量高的现代设施竟然如此脆弱,全世界不得不高度关注。美国航空航天局率先开展太阳活动研究,世界多数国家也都投入到太阳活动的研究行列,共同的目标是早日揭开太阳活动的内在规律,寻找保护地球空间环境的方法。 我国高度重视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和灾害造成的影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及《国家基础研究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都将 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和灾害的影响及其预报列为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我服务国家目标,落实国家研究规划。 根据全球共享太阳活动监测网实时监测的动态图像数据;参考 50 年来天文卫星拍摄的太阳活动实况;结合历次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构成影响及造成灾害的记录,分析评估当次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危害的强弱,做好预报并提供防范参考,以保障高新科技设施的正常运转,尽最大可能减轻或避免太阳活动造成的灾害。 1 ,从实际出发认识 太阳活动的相关细节 面对 太阳活动 影响地球环境并造成危害,只有实事求是 地去认识它 ,才能逐步提高预报的准确率,才能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以达到保护环境防灾减灾的目的。而从实际出发, 就是从人们已经观测到、天文卫星拍摄及探测到、经过实验已经证实、古往今来采用过的生产工艺等多方面事实重新审视每一个细节。摒弃以前某些无根据的猜想,立实,立诚,去伪。 天文卫星拍摄到太阳耀斑爆发的起因:深度撞击卫星拍摄到坦普尔 1 号彗星由冰、石块、尘埃组成。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 SDO 拍摄到彗星撞入太阳,彗星的 冰在太阳上的高温中融化成水解体散开。 日出卫星和日地关系观测卫星拍摄到彗星的冰融化成水,彗星尘埃飘浮在水上成为太阳黑子,黑子下电解水耗电量大,引起其它高电压区域的电向电解水区域流动形成电流。由于电不流动时显现电场,而电若流动既显现电场又显现磁场。拿黑子上出现磁斑及磁力线重排现象分析,既是电正在黑子下流动的证据,又是电流正在黑子下进行电解水的证明。黑子下的电解水 2H2O= (通电) 2H2↑+O2↑ ,析出的氢气混有氧气及少量其它杂气触火即炸形成太阳耀斑爆发。 1899 年,美国科学家霍尔发明太阳摄谱仪,用摄谱仪拍摄的太阳照片已分辨出耀斑爆发的光谱是氢的光谱,就是电解水析出氢气爆炸的证据。 太阳及日光层卫星拍摄到日冕物质抛射的起因:彗星撞入太阳后它的冰融化成水散开,它的石块、尘埃、杂质也一起随水散开形成太阳黑子,有的黑子的直径长度比 10 个地球的直径加起来还要长得多,这么大的黑子物质在太阳上炽热的高温中,因缺氧未燃烧直接气化上升到日冕,在日冕空间形成近万立方干米的物质气化分子团,这样的气化分子团若触火,即引起气化分子团迅速燃烧冲出日冕形成物质抛射。 我国古代建筑材料发明家老君发明的青砖烧制工艺可以揭开日冕物质抛射的物理奥秘:该工艺是将立式土窑内的粘土砖烧的通红发亮,即封闭窑门及窑顶,下面只留添柴门,上面只留冒气眼。这时将柴填入窑内,柴在炽热的高温中缺氧未燃烧直接气化,届时柴的气化的碳分子充满全窑,在高温环境中逐步渗入火红透亮的粘土砖与粘土结合,若是柴的气化碳分子与全部砖内粘土充分结合,多余的柴的气化碳分子便会从顶眼冒出,这时可用火去点顶眼冒出的烟气,即柴的气化碳分子检验,若点不燃表明柴的碳分子与砖的粘土仍处在结合之中;若点燃就平静的燃烧表明碳分子与粘土在高温中已经充分结合。经过该工艺处理的青砖,抗风化、耐粉蚀经久耐用,我国各地保存的古代建筑用的青砖至今完好无损就是证据。看来,这正是我国古代发明的青砖烧制工艺揭开了太阳黑子物质气化分子上升到日冕,若遇火即快速燃烧形成日冕物质抛射的物理奥秘。 太阳的质量足够大,引力与质量成正比,所以太阳引力很大。同时,引力是吸引物质向本体运动的位能,太阳的引力不停的吸引除开它本体自转在其赤道面形成的斥引平衡空间之外的一切物质向本体运动。由于太阳以每秒约 240 千米的速度绕银河系中心公转,公转之中太阳强大的引力从沿途经过的空间捕获的星际物质有多少大小之分,每一星际物质的物质构成又各不相同,这些星际物质在太阳自转形成的环形螺旋引力牵引下,奔驰约 500 亿千米分别撞入太阳南纬或北纬 5 度至 38 度之间,造成太阳南北纬 5 度至 38 度为黑子多发带;同时太阳所获星际物质经过约 500 亿千米的环形螺旋运动又导致其分成一批多一批少,致使这些星际物质撞入太阳时就出现了 11 年的多少轮换变化周期。这些星际物质到达太阳附近受热喷出的彗发又被太阳风吹出形成彗尾,呈现标准的彗星特征才撞入太阳,其撞入点又是随机的,撞入点可能日震强度参差不齐;也可能日珥喷射疏密不同;还可能熔岩流动缓急不一;彗星本体散开的黑子物质气化有快有慢;黑子下的冰融化水有集中的也有零星分散的,有一次性电解完的、有一边电解一边爆发的、也有黑子中的耀斑一天爆发一百多次的、甚至此起彼伏连续爆发等多种多样的不同情形,由此造成太阳活动的纷繁复杂。 太阳上的温度很高,温度高就是 热。热是能量,热是推动一切物质运动和散开的动能。正是太阳的热造成太阳本体物质燃烧及黑子活动、光斑谱斑活动、日珥喷射、耀斑爆发、日冕物质抛射等,驱动由太阳物质转化的大量原子向外运动摩擦太阳磁力线失去电子只剩下原子核,而原子核失去电子显示正电,称为质子也称为离子。其中电子与原子核分离显示负电,这样就使越积越多的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悬浮在空间成为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在太阳物质继续燃烧和各类活动的后续驱动下,冲向行星际形成带电粒子流,这就如同从太阳刮出的狂风,俗称太阳风。而冲击地球磁场的 带电粒子流只是太阳风中的一部分。 由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和灾害的影响,是通过带电粒子流冲击地球磁场造成的;同时地球磁场又是保护地球免受带电粒子流危害的屏障。所以应了解地球磁场:探险者 1 号卫星探测到地球磁场的样子:由地球南北磁极的磁力线环绕地球形成圆饼状磁场,这个圆饼状磁场的南北两极磁力线一直到高空都非常稠密,并以两条弓形的磁力线带连接两极对地球构成环绕,第一条磁力线带距地面 3200 千米,第二条磁力线带距地面 16000 千米。因这两条磁力线带是范艾伦研究的仪器探测确定的,所以又称为范艾伦辐射带。 2 , 太阳活动对高新科技设施的几种危害 俗话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以上对太阳活动的起因、太阳带电粒子流的生成及地球磁场,有了一个从实际出发的认识和理解。这有助于查清 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和灾害构成影响的来龙去脉; 有助于 针对发生的当次太阳活动,依据监测具体分析评估发布预报,区别不同情况采取防范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 太阳活动对高新科技设施构成影响的因子有:黑子、光斑、谱斑、日珥、耀斑、日冕物质抛射,其中最突出的是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如 1989 年 3 月 13 至 14 日,当日冕近万立方千米的气化分子团遇火速燃冲出日冕,正好引爆黑子下电解水析出的混杂氢气爆炸,爆炸能量超过 100 亿枚百万吨级氢弹爆炸总能量,该爆炸恰好给日冕抛射的物质加速,使带电粒子流向行星际冲击的速度加快约 3 倍,并且正对着地球冲来。 太阳喷射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是否正对着地球,抵达地球磁场时它的能量还有多大,这是对地球环境构成危害的决定因素。本来地球磁场的带电粒子与地球同步运动,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没有能量。经过实验证实:携有能量的太阳带电粒子流冲击可使地球磁场的带电粒子获得能量,不过二者碰撞后的混合能量依其不同碰撞位置的具体情形而不尽相同。比如:太阳的带电粒子流从高纬度磁力线弧线到地面,经过长达 16000 千米的与地球磁力线摩擦生电,致使带电粒子流携带的电量越过越足,电压越过越高。例如 1989 年 3 月那次,到达地面的带电粒子流就有一部分击中加拿大魁北克省和美国新泽西州,瞬间使该处近地空间充满饱和电流,电压骤升,该地电网恰好成了这些电流的输送导线,带电粒子流携带的强大电流触及这些导线便会远距离烧毁变电设备并且连带电网损毁,造成供电系统瘫痪。另外冲入高纬度大气层的大部分带电粒子流与磁力线碰撞摩擦发出电火花,电火花引起紧贴它的空气共燃,就会出现电光与氮气燃烧光和氧气燃烧光交织在一起形成极光,极光被太阳风阵发性的吹动及空气扰动耗散形成多种形状,五颜六色非常好看。这种电火花引起氮气共燃已有从雷电降水中检出氮元素,说明雷电闪光燃烧氮气,这是极光的电火花燃烧氮气的证据。冲入地球中低纬度的太阳带电粒子流与地球磁场的第一条磁力线环带中的带电粒子碰撞摩擦后,两类带电粒子都运动起来能量增加约 4.8 % ,其中带正电荷的质子吸引带负电荷的电子;而带负电荷的电子又吸引带正电的质子,这显示出地球磁场的带电粒子按磁力线有序排列时显现磁场,而带电粒子运动起来就扰乱了按磁力线的有序排列,既不像电场又不像磁场,这种磁暴的骚动使指南针的磁针颤动无法指示方向;由于处在运动中的带电粒子异性相吸,导致无线电的电波被吸收消失。如 1989 年 3 月那次,就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一个多小时,雷达也不能工作。第一次碰撞后两类带电粒子继续向地球运动,又与第二条磁力线环带的带电粒子碰撞,碰撞促使带电粒子都运动起来能量增加约 2.6 %。这时带电粒子已进入较的大气,随着空气密度增加,耗散增多阻力增大,带电粒子的能量渐渐减小。与高速带电粒子流同时冲击地球磁场的还有紫外线、 X 射线、伽马射线,对载人航天器和空间站的宇航员安全构成威胁。同时,高速带电粒子流和高能射线的共同冲击可损坏全球定位系统 GPS ,卫星通讯系统 , 科学实验卫星,载人航天器,空间站,还可破坏臭氧层。 3 ,几点防范措施 就太阳系来说,地球仅仅是一颗行星,也可以说是一个地球村。因此,保护地球空间环境,首先要抓好防护措施落实。若发生带电粒子流冲向地球时,全球观测力量即全力投入,测出带电粒子流冲向地球的速度、计算到达地球的时间、测出冲击指向方位,结合地球赤道每秒自转 30 千米,计算出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时的击中点。可参考 1989 年带电粒子流的击中点是加拿大魁北克省;而 2003 年带电粒子流的击中点是瑞典南部 5 万户居民区。借鉴此可准确计算出击中点,通知击中点和有可能波及到的地区采取防范措施。关闭发电机,断开变电开关,断开输电线,切断用电设备与电网连接,特殊用电户启动备用电源,但电线必须密封闭路,确保万无一失。等带电粒子流冲击缓下来,近地空间高电压散去,再行恢复供电。今后,应改进供电系统保护设施建设,变电站与输电线应尝试加装高压短路保护器,遇到携有强电的带电粒子流冲击输电线造成三相高压线之间充满电流引起短路便自动跳闸,以保护供电设备,待空间影响结束立即恢复供电,若可行即推广到所有供电系统。至于无线电通讯,因每一次太阳活动喷射的带电粒子流从太阳到地球的速度差别很大,如 2011 年 2 月 15 日那次,带电粒子流从太阳到地球用了将近 3 天。而 2005 年 1 月 20 日那次,带电粒子流从太阳到地球只用了 18 个多小时。这就需要短波无线电通讯用户和卫星通讯用户接到带电粒子流冲击抵达时间预报,即调整重要信息收发时间,将重要信息调整到短波无线电通讯中断前或者信号恢复后发送,以减少损失。载人航天飞行器和空间站的宇航员接到带电粒子和高能射线冲击的通知后,应采取防范措施或者进入安全仓以确保安全。已经在轨运行的各类卫星的用户和单位,得到带电粒子和高能射线冲击的通知后,将卫星调整为休眠状态,以免损坏卫星内的电子线路。空间环境恢复正常后,再将卫星调整到工作状态。今后再发射卫星,可加装自动保护设置,一旦遇到带电粒子和高能射线冲击,即自动休眠,待环境恢复正常后自动开启工作程序。 从有关太阳活动的纪录来看,撞入太阳的彗星质量大小及在太阳上形成黑子的大小,决定着太阳活动是否剧烈。而现在的地面和卫星对太阳黑子活动的监测,只看到了太阳向着地球的一面,至于太阳背着地球的一面发生了什么,是不知道的。事实表明应了解太阳的背面和侧面,因为那里有活动照样影响地球:如 2013 年 5 月 12 日那次太阳耀斑爆发,发生在太阳左侧,没有正对着地球,基本上对地球上的高新科技设施无影响。但由于耀斑活动后,太阳的热 辐射增强,导致地球获得能量略增,海洋水蒸发量略增,大气环流略改变,导致降水出现异常。仅就亚洲来说,先在印度北部连降暴雨,接着又在我国的四川、陕南、甘肃东南连降暴雨。看来对太阳背面和侧面的监侧是掌握太阳活动的需要,应 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放置三颗与地球公转速度相同的监测卫星,与地球共同组成对太阳的前后左右四周黑子活动的监测,全面的、客观的、准时的掌握太阳上的黑子活动情况,以利于确定防范措施。 事实已经证明,太阳活动的强弱是由太阳绕银河系中心公转其引力场途经银河系空间分布星际物质的有无与多少起着决定作用。可见,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构成影响及危害程度,取决于太阳引力从银河系空间捕获物质的多少;取决于入日彗星形成黑子的大小;取决于耀斑爆发和日冕物质抛射是否剧烈;取决于太阳活动喷射带电粒子流是否正对着地球冲来及其强度与速度;取决于人们对现代高新科技设施是否筑起了一道行之有效的防护体系。 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以上从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造成危害的应对中总结出来的几点防范措施,还应再拿到应对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造成危害的防范实践中检验,不断对其充实完善,以便更有效的保护地球空间环境防灾减灾。
个人分类: 揭开真相|13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与周炳章总的一次交谈
supdesign 2013-11-3 03:08
2009年年初,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下简称市院)的一位朋友告诉我市院的一些前辈也对“地震避难单元”之类的概念也比较兴趣,建议我向前辈们汇报一下自己的想法。 由于单位调整等事情,事情拖延了很久,直到2009年下半年,在朋友的帮助下,我拜访了地震界的前辈周炳章周总。周总是抗震规范的主要起草人之一,著名的圈梁、构造柱砌体抗震措施就是周总等人提出并推广的,前仍然被认为是砌体抗震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并推广到了多个国家。 第一次见到周总,瘦高个,有些严肃,说话微微带些南方口音,我心里有些忐忑。稍作寒暄之后,开始探讨房屋抗震等技术问题,我就不知不觉的放开了,自己成熟和不成熟的想法都只管放胆进行展示。周总耐心的听着,并不时的插入问一些问题,也未觉得我这个后生之辈过于放肆,在鲁班门前卖大斧。一老一少,我们聊了很多,不知不觉,谈了2个小时左右,我把自己从“巨震,(避难单元)不倒”、砌体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地震逃生、到防震减灾的公益活动等均向周总进行了详细的汇报,我从周总那里学到了对抗震结构体系多重抗震的概念的重视,对刚度和承载力均匀布置的必要性。周总鼓励我把自己对抗震规范的看法写出来,并寄给规范组。 这次畅谈,我记忆很深,后来周总也多次给予了我指导和帮助。 感谢周总,也感谢我的朋友们。 姚攀峰 于 善善书屋 2010-11-13 2015-02-11局部修改
个人分类: 09杂谈|7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走近科学》对活动断层与地震的几期科普
热度 1 cgh 2013-5-15 13:57
这几期《走近科学》可以推荐一下吧? CCTV科教频道可是央视实现科普教育的主要途径,每天约24分钟的节目按专题介绍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问题。在2013年5月12日防灾减灾日开始,连续三期节目介绍与强烈地震相关的活动断层,分别是: 20130512 房屋震塌的秘密 以汶川地震为例,介绍了活动断层对地震破坏分布的控制作用; 20130513 为大地探伤 介绍了活动断层探察的方法,包括地质和地球物理方法,以确定活动断层的位置和活动性质、活动断层产生的古地震历史; 20130514 跨越活断层 介绍了重大生命线工程如何通过技术方法规避、减轻活动断层的破坏; 20130515 乡村的抗震生活 介绍乡村抗震房屋的发展与抗震设防应用。 昨天在电视上看到本单位科研处同事在节目当中扮演主持人角色,有点惊讶,完全不同于原来节目中非专业主持人发问所带来的无所适从感。本学科领域的几个带头人参与了节目录制。这个系列的节目基本全面地介绍了我们从事的工作及其对普通百信生活的应用。个人觉得有必要在科学网上广而告之一下,一是起到科普作用,二是可以收取科学网博主这个特殊群体的一些建议。
个人分类: 地震|3418 次阅读|3 个评论
全国减灾日;详解“地震与水电的‘专家激辩’” (五)
热度 2 zbt92 2013-5-11 12:01
全国减灾日;详解“地震与水电的‘专家激辩’” (五) 编者按;雅安地震发生后,社会上对水库地震的问题十分关注。在关于地震与水库的关系问题上,很多专家表示出了不同看法。例如,最近在网上就有一篇《地震高发区宜建水电站?专家激变》的文章,看过专家之间的巨大分歧意见之后,让大家更不知道到底应该听信谁的了。修建水电站到底是制造了灾害,还是减轻灾害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在全国的防灾减灾日的前夕,特地走访了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的水电专家张博庭,询问他对地震高发区建水电的“专家激辩”的一些看法。对于水电专家的“解释”,我们将分几期刊发,供大家参考。下面是; - 回应激辩 五、宣扬地震大仙们的预言,造谣记者自打耳光 记者:文章中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道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多年来水电开发规划制订者没有对地质风险引起足够的警惕,对风险的评估侧重与或停留在一个个坝址的孤立微观评价上。”并预言怒江水电开发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对此您怎么解释? 张博庭:这位徐道一先生十几年前确实是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工作人员。退休后他迷上了“东方科学”的算命,并发明了用“东方哲学”预测地震。不过,他很不走运,曾几次公开的预测大地震都没能蒙上。而就在他想挽回面子,不再预测将发生大地震的时候,却发生了汶川大地震(参见:《伪科学与伪环保结盟反怒江,造谣记者与地震大仙演双簧》一文 http://www.hydropower.org.cn/info/shownews.asp?newsid=4517 )。这对于一个曾经具有专业背景地震大仙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耻大辱。不过,他意外地发现虽然预测地震很不容易出名,但是,在中国以地震专家的身份来反水坝倒是很容易出名。 2011 年2、3月间,徐道一通过发表在怒江地震的问题上的“高见”,被反水坝组织利用之后,曾经让他的名声大噪。不过,好景不长,徐道一对怒江水电所提出来的一系列质疑,最终都被证明是出自于他自己对水库地震问题的不了解。最后,让红极一时的徐道一很快淡出的原因,还是由于徐道一对自己“用东方‘科学’预报地震”的事业过于执着。记得在日本311地震之后,他号称成功的预测到了那次地震。而据我们所知就在311的前夜,正好有新华社的记者关于地震问题采访他的时候,他还在吹嘘他是如何利用他的“东方科学”成功的预测到了去年美国发生的一次地震。而对即将发生日本的大地震则毫不知情。但是,311地震发生后,徐大仙就变成了“事后的诸葛亮”。 地震大仙的这种公开表演,着实让请他出来作报告的环保组织很尴尬。因为,只要你敢给地震大仙提供舞台,他就免不了要利用这个机会宣扬自己预报方面的“成就”。总而言之,徐道一的这些关于怒江水电开胡言乱语,都是几年前的事情,不仅都已经遭到了有力的驳斥,而且,记者章柯为了骗人把这些谎言又拿到今天的做法,难免会自相矛盾的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例如,章柯在宣扬徐道一的“多年来水电开发规划制订者没有对地质风险引起足够的警惕”说法的同时,却在文章的最后写到“记者注意到,国务院2008年发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也指出‘地震灾后重建工程的选址,应当符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抗震设防、防灾减灾要求,避开地震活动断层、生态脆弱地区。’”。 既然记者章柯自己已经知道五年前国家就已经出台了“条例”,怎么还会宣扬徐道一的“多年来水电开发规划制订者没有对地质风险引起足够的警惕”的胡言乱语呢? 由此可见,章柯在把几年前的地震大仙的“胡言乱语”继续拿出来骗人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时间上的逻辑关系。事实上,从1997年起我国的水电建设必须严格执行的抗震规范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此外,199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2008年修订)也明确规定,对于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显然,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 只要稍微有一点点社会常识的人,都不会说出“多年来水电开发规划制订者没有对地质风险引起足够的警惕”的傻话。 总之,通过徐道一先生对已经发生的事实的歪曲表述,和记者章柯自相矛盾的引用,我们就应该知道,这些走火入魔的反水坝人士有多么的“糊涂”。因此,对于他们的某些怒江水电开发将如何如何危险的“预言”,大家完全没有必要过于认真。你想啊,他们连已经发生过的事情,都敢大言不惭地胡说,对于未来的事情,他们还什么谎不敢撒呢? (全文完) 参考造谣文章;《震区是否宜建电站”引争辩 水电恐诱发区域性地震》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5/2670274.html
3168 次阅读|2 个评论
全国减灾日;详解“地震与水电的‘专家激辩’” (四)
zbt92 2013-5-11 11:59
全国减灾日;详解“地震与水电的‘专家激辩’” (四) 编者按;雅安地震发生后,社会上对水库地震的问题十分关注。在关于地震与水库的关系问题上,很多专家表示出了不同看法。例如,最近在网上就有一篇《地震高发区宜建水电站?专家激变》的文章,看过专家之间的巨大分歧意见之后,让大家更不知道到底应该听信谁的了。修建水电站到底是制造了灾害,还是减轻灾害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在全国的防灾减灾日的前夕,特地走访了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的水电专家张博庭,询问他对地震高发区建水电的“专家激辩”的一些看法。对于水电专家的“解释”,我们将分几期刊发,供大家参考。下面是; - 回应激辩 四、造谣记者所谓的“激辩”,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表演 记者:文章中说“张博庭撰文称,汶川地震没有给当地水电工程造成影响。但事实上,据国家水利部统计,地震造成四川、重庆、陕西等8省市水库出险2380座,其中有69座水库出现溃坝险情,存在高危险情、次高危险情的水库分别达到320座和1991座。”。对此,您怎么解释? 张博庭:没办法解释。因为,我们从来也没有说过“汶川地震没有给当地水电工程造成影响”之类的话。请注意,关于“汶川大地震对水电站的影响有没有、有多大?”,作为国家能源局震损调查组的成员 ,亲自参加过大量震损调查的我,能不知道吗?没有影响,哪来的震损?没有震损,我们还去调查什么? 在此,我需要强调的仅仅是:与我国的工民建筑物的抗震设防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完全不同,由于我国的水电开发建设普遍比国外发达国家要晚几十年,所以,我国水电建设的后发优势极为明显。在抗震能力的方面也是一样。正因为此, 才会有在汶川8级大地震的主震区内的2000多座水库大坝和水电站,无一垮坝的结果。但这绝不等于“汶川地震没有给当地水电工程造成影响”。 总之,对于记者自己先编造一个谎言,然后再用大量的事实进行“批驳”的表演,我们科研人员真是无能为力的。因为,我们没有话语权。对于个别记者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通过故意造谣的方式炒作社会热点问题的恶劣行为,只能靠有关管理部门去进行监管。
28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国减灾日;详解“地震与水电的‘专家激辩’” (三)
热度 1 zbt92 2013-5-11 11:49
全国减灾日; 详 解“地震与水电的‘专家激辩’” (三) 编者按;雅安地震发生后,社会上对水库地震的问题十分关注。在关于地震与水库的关系问题上,很多专家表示出了不同看法。例如,最近在网上就有一篇《地震高发区宜建水电站?专家激变》的文章,看过专家之间的巨大分歧意见之后,让大家更不知道到底应该听信谁的了。修建水电站到底是制造了灾害,还是减轻灾害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在全国的防灾减灾日的前夕,特地走访了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的水电专家张博庭,询问他对地震高发区建水电的“专家激辩”的一些看法。对于水电专家的“解释”,我们将分几期刊发,供大家参考。下面是; - 回应激辩 三、水电站在地震中减灾作用主要体现在减少次生灾害上 记者:这篇“激辩”文章中还提到“清华大学工物系副教授俞冀阳也表示,建水库有没有可能提前消除大地震的发生,这应该是科学研究的范畴,科学家应该做研究的工作。他说,“科学一定是可以重复的,这样才能得到让人信服的东西。如果这位专家提出水库可以消除地震,我想他应该把模型公布出来,让大家看一看。”。对此,您怎么看?” 张博庭:坦白的说,我认为这位俞冀阳虽然还只是副教授,但是,科学素养确实要比前面那个 肖雪夫 研究员要高不少。他的说法是非常有道理的。不过,我们需要向俞冀阳副教授解释的是:有时候工程科学的研究与物理研究是有一点区别的,并不是所有的结论都是通过某种模型试验得到的。 关于“科学家应该做研究的工作”的疑问,我们应该告诉他,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家能源局专门组织了由百余名专家参与的水电站的震损调查研究项目。我担任了这个项目专家组的副组长,亲身参与了很多水电站的震损调查。我觉得这应该就是我们关于水库地震重要、最权威的科研方式。目前,几乎全世界的水库地震专家,都认为汶川大地震时对我们建在震区内的2000多座水电站的一次成功抗震试验。我觉得,对于水库地震而言,任何单位和部门实施的仿真实验,都不可能比这种实地调查的科研方式更有效、准确。 关于“科学一定是可以重复的,这样才能得到让人信服的东西”的说法,非常正确。不过,我们可以告诉俞冀阳副教授,水库触发地震可以提前释放地震能量的机理,是通向地下断层高压注水能诱发地震,提前诱发地震的试验而得到证实的。关于这种试验已经有很多论著,也是任何人都可以去重复验证的。 记得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美国国家地震局的一位负责人,曾经公开披露说,他们以前曾经采用通过向断层高压注水的方式,让地震能量提前释放的方式减灾。但后来由于人为诱发的地震的时间和规模都还不可控,公众也不够理解,所以,后来他们就不再做了。此外,我国的《地学前缘》杂志1996年01期刊登的《注水诱发地震事件实例综述》,和 《中国地震》 1985 年03 期 刊登的《注水引起的局部构造活动及其与地震的关系》等文章,也都介绍了这方面的内容。这些高压注水的科学试验结果说明,水库蓄水后产生的高压水渗流到断层之后,可以触发地震,让正在积蓄中的地震能量提前释放,已经不再是什么科学假设,而是经过很多试验和实际验证,并且可以重复的客观事实。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通过打井高压注水还是水库蓄水诱发的地震,由于其渗流的影响深度都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水库地震和高压注水地震都只是一种表层地震,目前还不可能超过地下在10公里。对于注水地震,是由于我们能打的打井的深度还不够。而对于水库渗流,则是由于地球的地层是一个从脆性到韧性岩体,最后到液态岩浆的变化过程。一般来说地下十几公里处就会有一个脆韧转换带,任何沿着裂缝渗流的水,不可能通过脆韧转换带(因为缝隙已经不可能存在了)。所以,迄今为止,全世界所记录到的水库地震也无一例外的都是表层地震。另一方面,较浅的地层也不可能继续起更大的地震能量。(例如,8级以上的特大地震从来也没有发生在深度十公里以内的)。因此,无论当前的实测记录还是科学界的主流意见,都认为水库地震一般来说震级都不会太大,与此同时,由于我们还不可能通过高压注水和水库蓄水来让深层的特大地震的能量提前释放。所以,科学界也从不能强调水库地震能具有地震减灾的功能。 不过,在大地震中水库大坝和水电站具有的减灾作用,的确是一个不容否认的客观现实。需要说明的是;水库大坝和水电站的防灾减灾作用主要体现在能减轻地震引起的滑坡、崩塌等次生地质灾害上。因为,任何水电站修建了之后,一定会提高该地区的整体抗震能力。 例如,上面这张图是紫坪铺水电站大坝坝肩周围的山体,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你说它还能不安全吗?实际上,通过我们的汶川大地震后的真损调查发现,汶川震区内所有的水电站,凡是经过工程处理的边坡,居然没有一处发生滑坡的。也就是说,无论我们在哪里建电站,我们都不仅要保障大坝、电站的安全,同时也还要保证周围山体的安全。所以,当大地震发生时,修建了水电站的地方,通常要比没建电站的地方更安全。 总之,科学的水电建设是能够减少地震(次生)灾害的,这是任何人也不能否认的客观现实。对于俞冀阳副教授来说,不知道上面这张在很多水电站都可以常见到的图片,是否可以算作水电站能够减轻地震灾害的一种“模型”呢? 此外,非常凑巧在上一节中,我们也强调过“有关水电开发建设的地质减灾作用,我们已经根据清华大学(水利系)的三次现场试验结果,拍摄成了科普专题片(水电开发与地质减灾),并保存储在中国科协的科普资源库中。”。对于水电站的地质减灾作用,俞冀阳副教授如果还有不同意见或者不理解的地方,我们希望他能与本校的教授进一步交流。
3053 次阅读|1 个评论
全国减灾日;详解“地震与水电的‘专家激辩’” (二)
zbt92 2013-5-11 11:42
全国减灾日; 详 解“地震与水电的‘专家激辩’” (二) 编者按;雅安地震发生后,社会上对水库地震的问题十分关注。在关于地震与水库的关系问题上,很多专家表示出了不同看法。例如,最近在网上就有一篇《地震高发区宜建水电站?专家激变》的文章,看过专家之间的巨大分歧意见之后,让大家更不知道到底应该听信谁的了。修建水电站到底是制造了灾害,还是减轻灾害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在全国的防灾减灾日的前夕,特地走访了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的水电专家张博庭,询问他对地震高发区建水电的“专家激辩”的一些看法。对于水电专家的“解释”,我们将分几期刊发,供大家参考。下面是; - 回应激辩 二、 不是“地震高发区宜建水电”,而是地震高发区必须建水电站,且可以建水电 记者:恕我冒昧。尽管您说这是天方夜谭式的笑话,但是,毕竟还是有专家对此发表了看法。对此,您怎么解释? 张博庭: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也注意到文章中提到“26日,在中国科协举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国防科技工业电离辐射一级计量站副站长肖雪夫研究员表示, 水电工程 ‘可能诱发山体滑坡、区域性地震,对整个水系的生态平衡和地质结构可能产生严重破坏’,‘诱发大的滑坡,包括坍塌,这是已经发生过的。’肖雪夫同时表示,我国现有的水力资源绝大部分均已被开发。另外,为了提高稳定发电能力和发电效率,水力发电需要筑坝蓄水蓄能,这样大量土地可能被水淹没,阻断了鱼类等的洄游通道。” 我认为这位肖雪夫研究员的说法,代表着社会上很多外行人对水电开发的片面看法。这是由于水利水电开发建设长期被舆论妖魔化的结果,所以,一些人头脑中对水电开发存在着误解,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我认为这位研究员不应该在 “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的活动中表达他自己的个人观点。因为参与“中国科协举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的专家是由中国科协组织来回答社会热点问题的,具有相当的公信力。在这种场合,对专家的要求不应该改等同于平时。例如,中科院对院士要求之一,就是不能以院士的身份对不属于自己本专业的问题发表意见。我觉得今后中国科协也应该对自己组织来“参与面对面”的专家,提出这样的要求。否则,可能会造成公开误导公众的结果。 不过,既然现在有外行的专家对水电提出疑问来了,我们内行的人士也有责任进行回答。所谓“可能诱发山体滑坡、区域性地震,对整个水系的生态平衡和地质结构可能产生严重破坏’,‘诱发大的滑坡,包括坍塌,这是已经发生过的。’”的说法,尽管在社会上非常流行,但这却是片面的、和不准确的。关于地震的问题前面一节已经说过了。水库地震的能量不是来自于库水,而是释放了正在积蓄中的地震能量。所以,只要我们做好必要的防范,不要让水库在地震中产生次生灾害,是可以让水库地震变成提前释放地震能量、减少地震损失的有利因素的。 关于地质滑坡和坍塌等地质灾害更是如此。因为,产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本质还是能量。所以,越是水能资源丰富,但又没得到开发利用的地区,越是地质灾害的高发区。而当水能资源被开发利用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个地区的地质灾害将得到加大的缓解。例如,法国的水电资源早在很多年以前,已经开发殆尽,所以,我们现在很少听说那里发生了什么地质灾害。我国的丰满、新安江等早期开发过的地区也都不例外。 此外,尽管外行专家所说的‘诱发大的滑坡,包括坍塌,这是已经发生过的。’的确是事实,但是,那只是在水库蓄水初期出现的的暂时现象,而从长远和整体来看, 水库水电站的修建一定会从客观上大大的减少滑坡、崩岸、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其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人们把奔腾的江河水用来发电,势必会大大降低水能对岸坡的冲蚀能力,减少江水对河谷的急速深切,使河流发育趋于缓慢、稳定,最终会从根本上大大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二是,在工程修建过程中,为了减少滑坡通常都要对主要的滑坡体进行人工排除,或者护坡(包括混凝土喷涂、打入抗剪滑桩和预应力锚索固定等)处理。大大减少了滑坡体的数量。三是,在水库蓄水的初期,对前面工程处理之后还不能完全消除的滑坡体或者说是潜在的滑坡体,提供一个集中释放的机会。经过几次蓄水、泄水,这些滑坡体都被释放之后,新的库岸肯定会变得更加稳定安全。 有关水电开发建设的地质减灾作用,我们已经根据清华大学的三次现场试验结果,拍摄成了科普专题片(水电开发与地质减灾),并保存储在中国科协的科普资源库中。有兴趣的同志可以随时观看。我们也承认,关于水库于地质灾害的问题,在学术界还确有争论,但是,如果我们的科技工作者不仅能从表面现象上,而且也能从地质灾害产生的机理上,分析确定水库于地质灾害的逻辑关系,就能够认同水电开发的地质减灾作用。 再有,这位 肖雪夫研究员的 “ 为了提高稳定发电能力和发电效率,水力发电需要筑坝蓄水蓄能 ”说法,也完全是错误的。水力发电不一定非要筑坝蓄水,通过地下工程引水(形成高差)发电也是完全可以的。例如,挪威的很多水电站以及我国的一些小水电就是这样。目前,商业化的水电开发者都不愿意淹没土地搬迁人口,但是,国家的规划要求重要流域的水电开发必须要同时建设成必要的水库大坝。 很多重要流域的水力发电工程之所以要修建水库大坝,是因为我们的水电开发,通常不仅仅为了获得电力,而还要调节水资源。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天然的水资源分布,已经不可能满足人类社会的水资源需求了。所以,通过修建水库大坝,调蓄水资源已经成为当前各国社会生存的基本需求了。联合国的调查显示,世界各国的人类发展指数几乎都与这个国家的人均水库蓄水量成正比。我国的国土面积和水资源总量,都与美国相当,但我国的水库蓄水能力,却比美国少一半。由于水库蓄水能力的差距,汛期我们不得不疲于奔命的把洪水排到海里去,而枯水期又经常因为水库里存蓄的水太少,而遭遇严重干旱。总之,相对于美国,我国的洪涝和干旱灾害交替频发,这个根本差距就是水库的蓄水能力。 按照国家规划,当我国的水电开发程度达到美国的水平时,我国的水库蓄水总量,也能会与美国相当。只有到那时,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社会的现代化。总之,建设水库大坝并不是水电开发的需要,而是社会调节水资源的需要。在很多情况下,即使某些水库不能发电,我们也必须要建设足够的水库。例如,目前我国已建有8万多座水库,但其中大多数都不具备发电能力。 总之,不是我国的水力发电需要水库大坝,而是我国的水库大坝需要利用水电开发。 应该说明的是,这位外行的 肖雪夫研究员头脑中有很糊涂、错误观念需要澄清,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不可能面面俱到的一一回应。但唯独 这个水库与水电的逻辑关系必须纠正。因为,很多人始终搞不明白,既然有这么多人不理解水电开发,不赞同水电开发,我们又不是没有别的办法获得电力,你们何必非要得罪环保人士去开发水电呢? 其实,不是我们非要开发水电不可,而是中国的社会生存和发展必须要解决水资源的调控问题。而目前人类社会解决水资源时空矛盾的方式除了蓄水、调水之外,还没有别的手段。对我国来说即使不能发电,水库大坝的建设也是必须的(请注意实际上,即使不建设水库大坝,我们同样有办法开发利用水能资源)。这才是为什么即使是在地震高发区,我们也必须要想办法进行水电开发和建设水库大坝的根本原因。更确切的说绝不是什么“地震高发区宜建水电”,而是我国的地震高发区必须建水电站,并且可以建设水电站。
28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国减灾日;详解“地震与水电的‘专家激辩’”(一)
zbt92 2013-5-11 11:39
编者按;雅安地震发生后,社会上对水库地震的问题十分关注。在关于地震与水库的关系问题上,很多专家表示出了不同看法。例如,最近在网上就有一篇《地震高发区宜建水电站?专家激变》的文章,看过专家之间的巨大分歧意见之后,让大家更不知道到底应该听信谁的了。修建水电站到底是制造了灾害,还是减轻灾害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在全国的防灾减灾日的前夕,特地走访了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的水电专家张博庭,询问他对地震高发区建水电的“专家激辩”的一些看法。对于水电专家的“解释”,我们将分期刊发,供大家参考。 - 回应激辩 一、关于地震高发区建水电站的“专家激辩” 记者:雅安地震发生后,社会上对水库地震的问题十分关注。在关于地震与水库的关系问题上,您的观点可以说是支持建水坝一方的代表。不知道您是否注意到,最在网上近有一篇《地震高发区宜建水电站?专家激变》的文章,您怎么看这篇文章? 张博庭:我注意到了。这是篇文章还是那位经常喜欢造谣诬蔑中国水电开发的记者章柯所写的。所以,里面难免充满着各种虚假的谎言,主要问题是:章柯没有实事求是的阐述我的观点,因此,所谓的专家激辩,实际上是错位的,或者说根本就不存在的。 例如,文章称“张博庭此前撰文称,‘水库触发了地震却有利于地震能量的提前释放,因此,不仅地震高发区可以建设大型水电站,而且,越是地震高度危险的地区,越应该考虑变成水电站的淹没库区,以便最大限度的减少大地震带来的损失。’”。 然而,这句话只有前半句是我说的,而后面的说法则完全是章柯自己编造的。其实,前半句的“水库触发了地震却有利于地震能量的提前释放”说法,不是我的发明,而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我们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 知道, 水库地震的能量非常巨大,根本不可能是由水库中的水造成的。例如,汶川地震产生的超过400颗原子弹的巨大能量,将远远超过把地震时紫坪铺水库中的水,全都变成最高效汽油。可见,即使是水库地震,其能量也不可能是来自于水库中的水,而一定是来自自然界中地壳板块运动(即天然的构造地震)。因此,水库本身不会造成地震,只能触发天然的地震。这也是国内外科技界普遍认可的结论。 由于水库触发地震的机理,主要是由于水库蓄水后的渗流降低板块之间的摩擦力,导致正在积蓄中地震能量提前爆发造成的。所以,国外还曾经有过专门用高压水井注水的方式,来逐渐促进地震能量释放,减轻地震灾害的尝试。这个事实一方面说明,高压渗流降低板块之间的摩擦力,导致正在积蓄中地震能量提前爆发的科学假设,是成立的。另一方面也能说明,水库触发的地震也具有向地层下高压注水逐渐促进地震能量释放,减轻地震灾害的相同作用。对于这个客观的事实,不管是来自什么行业的专家,都没有什么可激辩的。 至于文章中“ 不仅地震高发区可以建设大型水电站,而且,越是地震高度危险的地区,越应该考虑变成水电站的淹没库区,以便最大限度的减少大地震带来的损失。 ”的说法,完全是作者自己想象或者说是故意编造出来的。懂行的人看到“ 越是地震高度危险的地区,越应该考虑变成水电站的淹没库区 ”这种说法,就应该能知道这种谎言的编造者,缺乏基本的工程技术常识。 首先,所谓水库的淹没区是需要有一定的客观条件的区域(满足相对周围山体位置较低的蓄水条件),并非是人们可以任意确定的范围;其次,我国西南地震高发区的范围非常大,谁也没有办法把整个四川、云南省都淹没到水库里。所以,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一个天方夜谭式的笑话。这种漏洞百出谎言,对于任何一位稍微懂得些工程和地震的专家来说,都不可能去与之激辨。
2787 次阅读|0 个评论
面对地震:防范胜于救灾
fuleiucas 2013-4-22 22:42
2013 年 4 月 20 日 8:02 ,这又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四川省芦山县发生里氏 7.0 级地震!面对地震,从中央政府到普通民众,都通过不同形式参加到了抗震救灾当中,这种场面不禁让人们想起 2008 年的汶川地震。前线的救援是紧张有序的,我们期盼有更多被掩埋在废墟中的人得救,期盼灾区能够尽快恢复重建。 地震是自然灾害,突如其来,大地震更是会造成重大人身和财产损失。地震后的救援,是对损失的挽救,不管尽多大努力,也不可能 100% 挽回。我的观点就是,面对地震,防范胜于救灾!如何防范呢? 先说说地震局。我们国家有一套从国家到地方的地震局系统,他们的职能包括地震的监测和预报、防震减灾和相关的宣传工作等。由于大地震、特大地震的巨大破坏性,人们对地震局的地震预报职能寄予厚望,然而却总是不如人意。老实说,地震预报的确很难,想要把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都预报准确,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预报的时间或地震范围比较大,也无法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个人认为,地震预报是需要继续研究的,在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前,需要花一些力气在其他方面。 1. 系统梳理中国历史上的历次大震,将其时间、地点、破坏程度整理汇总,进行分析,进而绘制历史地震分布图,并将其公之于众,作为建筑、地震监测、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参考(也可能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宣传地似乎还很不够); 2. 对于若干重要地震带进行全方位地震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公之于众; 3. 在地震局系统内,建立专业的地震地质救援队。在抗震救灾中,我们看到了大批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消防队员,还有一些社会的专业救援队伍。相比而言,地震局的专业救援队显得力量就比较薄弱。建议国家地震局和各地方地震局,特别是处于地震多发地区的地方,建立专业化的地震应急救援队伍,能够在地震发生后发挥专业优势,提高救援效率。 4. 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即便是地震多发地区的群众,其中也有很多人对于地震是怎么回事、发生了地震应该怎么办才能把损失减到最小缺乏足够的了解,由此导致的损失可以通过相关知识的普及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当然,这还需要与加强群众的防范意识、进行地震逃生预演等措施相结合。 再来说说地震局系统之外。增强地震灾害的防范意识,肯定不是地震局一家的事情,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 1. 政府要建立健全地震预警体系(经过汶川地震后,很多地区仍然没有安装!)。当某个地区发生持续性的地质异常反应的时候,就需要加强监测;当某地发生第一次大地震的时候,就需要马上将信息传给周边尚未波及的地区,让公众能在第一时间避险。先进的通讯手段能在紧急状况下发挥应有的作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我想到了战争年代每个村里的大钟和建国初期每家的匣子,现在比原来条件好了,信息传播却仍然不到位!) 2. 增强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与能力。自己居住的地区是否在地震带上,是否有发生地震的潜在风险,当地震来临时应该如何逃生自救,如何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这些东西都需要普及。定期或不定期的地震逃生演习也是需要的。 3.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有新闻说,这次地震有垮掉的建筑有的是 2008 年汶川地震后新建的。不知道新闻是否属实,如果是真的,那就太说不过去了。建筑物用什么样的材料和结构,能够达到抗几级地震的要求,这些已经不是什么难题了。关键是质量能否过关!一方面,震后新建的建筑一定要达到高抗震要求;另一方面,需要加紧排查地震带上的危旧建筑,改造成高抗震性能的建筑,政府应该给予适当补贴。建筑物在地震中安然无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才有保障。 4. 在地震带上的至少县一级单位,建立地震应急物资储备库,最起码的帐篷、棉被、手电筒、收音机等。食品和饮用水也需要储备一些,考虑到保质期的问题,需要经常更新,可以考虑与大型批发或零售企业建立联系。 当然,建立健全的防范体系还需要考虑其他很多方面。 本人不是地震方面的专家,考虑的问题肯定也有不少疏漏。不过我仍然认为,防患大于未然,把更多工作做在灾害发生之前,要比灾害发生之后救援更有效!毕竟,将损失尽可能减少到最小,是防灾减灾的根本追求。
个人分类: 科学与社会|3440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北京721暴雨成灾看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
zbt92 2012-7-28 07:09
文 / 水博 北京 721 暴雨所造成的巨大灾难,让人们痛心疾首。悲痛之余人们不禁要问,在无情的天灾面前,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 其实,结论应该很清楚,在北京的暴雨过后,很多媒体都一再赞扬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地下排水、储水系统,如何如何的完善,以至于突降暴雨不仅不是什么灾难,反而是他们补充水资源的大好时机。可见科学发展是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唯一有效手段。 事实上,在防洪减灾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绝不仅仅在于城市的排水、储水系统,而是全方位的。例如,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就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别的国家不好直接比较,但是,美国的国土面积和水资源总量与我国基本相当,而美国的水利工程水库蓄水能力却比我国高出一倍。也就是说同样的暴雨,如果下在了美国,可能只是增加了水库的蓄水量,而下到了我们中国,则往往不能不泄洪。否则,就有可能让水库漫顶、垮坝,造成更严重的灾害。众所周知,为了控制洪水不让它造成灾害,我国的三峡每年汛期都要多次泄洪,而在美国的胡佛水库大坝,建设 80 年来只泄过一次洪。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国家的水库蓄水能力不足,还没有办法把洪水储存起来。这就是我们与国外发达国家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差距。 然而,有差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现在很多人不仅认识不到这种差距,反而对水利工程的科学的减灾作用产生了相反的概念。在 721 暴雨灾害过后,有传言说是因为河北易县的紫荆关水库溃坝,才造成北京的这次灾害的。还有人说是因为某“水库附近建高尔夫球场影响泄洪”等等。我觉得对于这些传言,我们不必过于认真。否则,不仅对我们今后的防洪减灾没有多少益处,反而会让我们背离了科学发展的减灾方向。 紫荆关是否真的发生了垮坝事故,我并不知道,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并不太重要。一方面,国家对水库水电站的防洪监管是非产严格的,如果真的有某个水电站的水库,因为管理不当而发生垮坝,一定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另一方面,从紫荆关水库的拒马河水系的构成上看,造成北京 721 特大灾害的成因,不会与紫荆关水库的垮坝与否,有多大的关系。据新闻报道,北京的最大灾难发生在京港澳高速出境方向 17.5 公里 处,那里与拒马河相距甚远。 还有,根据网上搜索到的一些资料和从谷歌地图上的查看,这个小水电站是一个引水式的电站,主要依靠管道引水发电,水库的蓄水量非常非常小,即使真的发生了垮坝,影响的范围也恐怕是有限的。而真正造成北京这次暴雨成灾的最重要原因,则是众多山区里还缺乏必要的完善的水利设施。缺乏足够的和安全的蓄水能力,无法调节突然降临的暴雨洪水。 据我所知,我国很多山区为了防止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都在山谷里建设了不少简易的拦挡坝。这些拦挡坝确实能阻挡住或者减小一般的暴雨和洪水以及所产生的小型地质灾害。但是,在特大灾害来临之际,这些拦挡坝往往都会出现垮塌,从而失去作用。为什么很多山区要建这样简易的拦挡坝?就是因为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防洪减灾的需要。只能采用一些简易的、不大可靠的防灾措施。然而,如果发生灾害子后,我们不去反思我们的水利设施建设的落后,反而抓住某个可能出了问题的水库大造“水利工程造成了灾害”的舆论的话,那么我们怎么可能让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走上科学发展的正确的方向呢? 关于某“水库附近建高尔夫球场影响泄洪”的说法,也不够科学。众所周知,高尔夫球场不可能是什么高大的建筑物,除非有人用围堰把整个高尔夫球场围了起来。否则,我想象不出来,一个高尔夫球场怎么可能会影响行洪呢?一般来说,某地如果建有一个空旷的高尔夫球场存在,无论是对那里的行洪还是分洪,都应该是有好处的。有人对高尔夫球场的建设有意见可以理解,但是,完全没有必要借着灾害的发生对其进行否定。 此外,还有网友注意到:水灾往往伴随山洪、泥石流的发生,因此,非常关注水利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关系。我觉得水利工程至少能从两方面减少地质灾害,一个是水利工程本身就是要治理洪水泛滥,洪水治理住了,地质灾害自然机会减少。另一方面,很多水利工程往往可以同时用来发电, 水力发电的本质就是提取和利用河流的能量。然而,消能才是减少地质灾害的关键。关于消能与地质减灾之间的关系我们做过一个专门的科普宣传片, 大家可以观看该片,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 科普动画: http://www.hydropower.org.cn/info/shownews.asp?newsid=6048 科普动画:《地质减灾的关键在于消能》(唱词)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减少滑坡、崩岸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我们人类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然而,恐怕很少有人注意到,治理地质减灾的关键却在于 “ 消能 ” 。   一、天然的消能结构是河流稳定的尼克点   河流周围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山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崩塌是陡峭山坡上的岩石、破碎山体和坡积物,在振动或降雨等外力的触发下,沿陡坡散落的现象;滑坡是岩石或坡积物的整体,在外力或降雨作用下,沿着一个或者数个滑动面,从山上滑下的现象;泥石流是固体碎屑在水流的激发下,进入水流沿着沟谷的流动现象。触发这些地质灾害的,往往是地震或者暴雨,而形成这些地质灾害的前提条件,是河流的长期冲刷、下切所造成的滑坡势能,以及造成地球板块剧烈运动的大地震。   由于青藏高原的不断抬升,我国西南地区多数河流的坡降都在增加。在产生了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的同时,也使得我国西南地区的河床都在下切。河床下切后增加了两岸的坡度,形成了深切的 V 形河谷。当河流的边岸被深切,陡峭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在地震或暴雨的激发下,就有可能发生崩塌和滑坡。此外,发生洪水时,如果有大量坡积物和碎石,带进山溪沟谷,就会形成泥石流。   大型滑坡和泥石流往往能堵塞河流,形成堰塞湖。各种各样堰塞湖的不断出现、消亡,构成了自然界中千姿百态河流、山川和湖泊。不过堰塞湖 - 特别是堰塞湖群,一旦稳定下来,发育成为河流的尼克点(即:河床纵剖面上急剧变陡的点)。就能形成天然的河床消能结构,可以极大的降低河流的继续下切,最终减少新的崩塌和滑坡灾害。如果打个比方说,一条正在往下深切的河谷,就象地球表面的一道伤口,而稳定的堰塞湖和尼克点结构,就是地球自愈所结的痂。所以,天然的消能结构,是河流稳定的关键。   二、山谷中的消能减灾问题:   当河流持续的侵蚀下切河床,将以溯源的方式向上游及各级支流的沟谷发展。引起上游支流和山谷的边坡变陡,诱发边坡失稳,并加剧整个流域的土壤侵蚀。以至于在汛期暴雨的作用下,很容易产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此外,河床侵蚀下切还常常破坏沿河公路路基、冲毁桥梁、降低地下水水位以及破坏两岸的植被。植被的破坏,又将会造成更严重的冲刷和侵蚀。形成地质灾害频发的恶性循环。   山区沟谷中的水流,往往会随着季节和气候变化。这种流量的变化,可能会非常之大。最大与最小流量比值,常常可达几百倍甚至上千倍。高山峡谷产生地质灾害的机理,主要是由于山洪的巨大能量,对沟床和山体的侵蚀所造成的。当沟谷遭到山洪的侵蚀下切后,两侧边坡会因失稳,而崩塌或滑坡。一旦滑坡体滑入山洪,与水混合,就会变成破坏力强大的泥石流。因此,要防治山洪所造成的泥石流地质灾害,关键的因素之一是要消能。只有把山洪的能量控制住,不让它再继续下切沟谷,就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地质灾害的发生。   传统的泥石流工程防治方式,主要包括建设拦挡坝、排导槽等等。人们在实践中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利用到了消能的结构。例如,这个排导曹中,就有大量的消力砍,用来消耗泥石流的能量。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的拦挡坝,还没有考虑到如何消能的问题。这些未考虑消能的拦挡坝,对中小型泥石流的拦挡,一般都是有效的。但是,当遭遇到特大泥石流时,不仅可能拦挡不住,而且还有可能由于冲毁拦挡坝,将以往所拦挡的沙石一并释放出来,造成更大的危害。   针对干旱河谷和 5.12 大地震震区,发生特大泥石流的潜在的高风险性,清华大学水利系在云南、四川、甘肃等地分别进行了,利用 “ 人工阶梯 - 深潭 ” 消能结构防治泥石流的野外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以文家沟为例。   文家沟位于 5.12 地震重灾区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境内,是绵远河的一条支沟,震前的情况是:沟道总长 2.9Km ,流域面积 7.8Km 2 。相对高差超过 1500 米 。所在区域处于四川著名的鹿头山暴雨中心区,多年平均降雨量 1514mm ,多年 24 小时最大降雨量平均值 160mm ,最大日降雨量 496.5mm ,每小时最大降雨量 49.8mm 。    5.12 地震引发了文家沟大滑坡,碎屑堆积体体积达到 8160 万立方。原来的文家沟,沟谷被滑坡体填埋,将沟底填高 20~ 180 米 不等。 2008 年地震后的降雨,多次导致泥石流发生。同时在滑坡堆积体上,冲刷下切形成了新的水系。新生沟道非常不稳定,沟道比降大,中上游的坡度达到 20° 到 24° 。两侧岸坡陡峭,一般都在 40~50° ,最大达到 80° 。沟底稍被淘刷。就会出现崩塌。一般小雨全部渗流,大雨则引发泥石流。新生的文家沟是在滑坡体上淘刷切割而成的,主沟汇水面积 4.5 平方公里、长 1.8 公里 ;下切最深 50 米 。    2009 年 5 至 6 月间,清华大学水利系在新生的文家沟上游段,构筑了 33 级,总长 450 米 的人工阶梯深潭系统。之所以选择新生沟谷的上游试验,一方面是要从源头将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抑制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是由于上游的沟床比降最大,边坡坡度也是最大的,是山洪水能量最集中的区域,结构消能的效率也最高。    2009 年 7 月 17 日文家沟的降雨量达 90.9 毫米 ,超过发生严重泥石流的 2008 年的最大日降雨量。在文家沟所处的清平乡境内,未治理的其它沟谷几乎都爆发了泥石流。多处阻断公路和河流,造成很大损失。当地很多群众的出行,不得不靠渡船。而经清华大学治理后的文家沟,则始终保持平安。只有局部的小规模泥石流发生,没有造成任何生命财产损失。试验结果证明:人工阶梯深潭完全可以有效地消耗洪水能量,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并大大降低泥石流的规模和破坏力。   遗憾的是, 2010 年初,文家沟获得国家 970 万元震后次生灾害防治资金后。决定在文家沟内建设 20 座拦挡坝以及排导槽,用常规的方法防治泥石流。原来清华大学所构筑的阶梯深潭系统被完全破坏。所有的巨石被炸开,用作建设拦挡坝的材料。这不仅使得沟道原有的消能功能丧失,而且沟床的阻力也减小,对山洪和泥石流只能拦挡,而不能消能。 2010 年拦挡坝竣工后不久,一场 98.5 毫米 的降雨,就引发了大约 450 万立方米的特大泥石流,不仅 20 座坝完全溃毁,而且还造成 7 人死亡、 7 人失踪的重大生命财产损失。   这两次完全不同的治理效果充分说明:只拦挡而不消能的办法,不仅不能减少地质灾害,反而会有积蓄能量,把小的灾害汇聚成大灾害的相反作用。   传统的拦挡坝为什么不能抵御大规模泥石流呢?原因在于一般拦挡坝未设计消能结构,山洪和水流的能量不仅很少被削减,而且拦挡坝还有某种积蓄能量的作用。拦挡一定的泥石流后,坝体上游受到的压力会急剧增加。在降雨强度较大的情况下,水流造成沟床侵蚀和下切,最终一定会使拦挡坝基础的下游侧被掏空,造成拦挡坝的溃决。   拦挡坝难以抵御大泥石流的例子,也发生在 2010 年 8 月的舟曲,那里在 5.12 震前和震后,均修建过拦挡坝。然而,由于没有考虑到消能,拦挡坝突然溃决,对泥石流的控制,不仅没有起到预想的拦挡作用,反而让平时所拦蓄的泥沙,增加了泥石流的规模。形成了震惊中外的舟曲 8.8 特大泥石流灾害。   其实,用阶梯深潭结构进行消能减灾的方式,完全是一种向大自然学习的结果。从大量的野外观测中,我们可以发现,任何稳定的天然峡谷所具有的抗山洪能力,一般都在于,天然河谷中有自然形成的 “ 阶梯深潭 ” 消能结构。   如金沙江虎跳峡的堰塞体就是天然发育良好的阶梯深潭结构 , 。巨大的石块抵抗了水流的冲刷,消耗了水流能量,水流势能急降 213m 。虎跳峡已经成为金沙江最重要的尼克点,假如这个尼克点被破坏,虎跳峡上游数百公里的河道将会急剧下切 , 产生大量的崩塌和滑坡。   阶梯深潭结构的消能减灾原理是:洪水流过每一级阶梯都会发生水跃,从 1 -3 米 高的阶梯跌入下游深潭,水流的大部分能量消耗在跌水和水跃中。阶梯深潭结构,造成极 大的水流阻力,使得流速减小、水深增加、沟床稳定。阶梯深潭系统,不仅保护沟床不再下切,而且通常还会导致小幅度的淤积。使得两岸沟坡不再变陡,甚至略微变缓;坡上的滑坡碎堆积物也可以保持稳定;沟里能够形成水流,而不是泥石流。阶梯深潭结构也创造了不同河床底质、不同流速、不同深浅的水生生物栖息地和产卵地,有利于保持较高的生物多样性。   通过野外实验和测量发现,具有阶梯深潭结构的河流的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物种数量,比条件下,但无阶梯深潭的河段高 3 倍。而单位面积生物量则高 10 倍。所以,采用人工阶梯深潭结构的消能方式,防止山谷中的泥石流,不仅地质减灾的效果显著,同时由于岸坡的稳定,有益于周围植被的恢复生长和水生生物环境的改善,往往具有非常好的生态效果。   三、河流的消能减灾与水电开发   我国西南山区的河流蕴藏着极大的水流能量,同时也存在着极大的地质灾害隐患。水电开发建设的坝群,类似于天然河流中稳定后的堰塞坝群,对于降低滑坡势能、减少地质灾害将是非常有利的。   地质减灾的核心是消能,发育良好的天然阶梯深潭结构,能够自然的消能。所以,它能稳定河床,避免地质灾害。而水力发电的作用,则是通过驱动水轮机把水能转化为电能,同样也能起到消能减灾的作用。水力发电不仅达到了河流消能的目的,而且还能变害为利,让水能服务于人类社会。人类利用水能发电的技术,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目前,高效率的水轮发电机,可以把 96% 以上的河水能量,转化为电能。如此高的能量转化率,在人类所发明的各种机械中,绝对是凤毛麟角。所以,水电站的消能效率是非常高的。   不过,当洪水期的水库泄洪时,河水不能通过水轮机被转化为电能,这时则需要通过大坝上的特殊结构,进行结构消能。通过多年的科研和反复的实践,现在水坝建设常用的结构消能有:射流消能、水跃消能、阶梯消能和孔板消能等多种成熟的结构消能方式。另外,对于那些没有发电功能的小水坝和泥石流拦挡坝,设计必要的消能结构,也是保障坝体安全的前提。   除此之外,水电站水库建成蓄水后,一般都会有一个地质灾害的集中释放期。当一座水库新建成蓄水以后,水位的上升对原有的山体边坡产生了侵蚀的作用。边坡被水浸泡后,土壤当中的空隙水压力增加。当水库突然泄水导致水位急剧下降时,土壤中的孔隙水压力来不及变化,而边坡外部的静水压力突然丧失,土体内外的压力不平衡,常常容易导致不稳定的边坡失稳,产生滑坡。   不过,发生这种情况的前提,是需要边坡本身就具备产生滑坡的地质和地形条件。所以,现代水库的建造和初期蓄水所产生的滑坡地质灾害,非但不是水库制造出了滑坡,而且还是为原有不稳定的地质滑坡体,提供一个集中释放的机会。因为,即使我们不修建水库,这个潜在的滑坡体也总有一天会爆发。例如,在受到地震晃动的影响,或者遭遇连续的强降雨的情况下,只要这个边坡吸收了足够的水分,也同样能造成孔隙水的压力增加,产生滑坡。   总而言之,水库的建造和蓄水通常可以为原有不稳定的地质滑坡体,提供一个集中释放的机会。这些不稳定的地质滑坡体,一旦在蓄水期被释放之后,今后再遭遇到任何暴雨或地震都很难再发生地质灾害。这种在水库蓄水的初期,通过严密的监测,让潜在的滑坡体在不长的时间内都释放出来的减灾方式,可以被看成是水电建设的减灾 “ 免疫 ” 。   经过水库多次蓄水的 “ 免疫 ” 考验后,水库库岸再次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非常低。例如,在汶川大地震发生时,距震中仅十几公里的坝高 132 米 的沙牌水电站,大坝后的水库库岸,完好无损,而大坝前的自然边坡,滑坡、崩岸的现象则非常严重,惨不忍睹。这就是因为沙牌水电站建成以后,水库的多次蓄水,已经把那里潜在的地质滑坡体都释放掉了。即使再遇到大地震或者大暴雨,也很少有发生滑坡的可能。可见,水电建设的最佳地质减灾效果,一般会出现在水库建成蓄水几年之后,并且将能长期的发挥作用。   最后,我们需要强调的是:消能是减少地质灾害的最根本措施,这种科学理念,亟待普及和推广。而水力发电就是一个把河流水能转化为电能和消能的过程。有效的消能,不仅是保障水坝结构安全的最重要手段,而且还是减少河流沿岸地质灾害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不过,我们还应该说明的是,虽然梯级水电站的消能,无疑将会有利于减少远期的地质灾害,但是,在建坝期间和运用的初期,如不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也有可能会因为工程活动的扰动,而增加地质灾害。因此,只有科学的水电开发,才能真正起到减少地质灾害的作用。
5172 次阅读|0 个评论
强化城市绿地的减灾能力
gardening 2012-7-8 20:18
五月本是春意盎然、五彩斑斓的季节,但 2008 年 5 月 12 日 的汶川地震,在黑色的瞬间,大地撕裂,山峦震动,美丽城乡顿时化为砖瓦废墟,数万骨肉同胞顷刻之间阴阳永隔,成为国人心头永远之痛。在过去的 4 年里,大家都在思考同样的问题,在自然灾害目前,人类很渺小,在敬畏自然的同时,我们能否顺应自然规律,更好地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四川“5.12地震”映秀遗址 城市是高密度居住空间,防灾避险空间狭小,自我调节能力有限。而城市的灾难却是多种多样,既有大家普遍关注的地震、洪水等,也有暴雨、台风、地面沉降、环境污染、火灾、瘟疫,乃至恐怖袭击等,这些灾害多呈突发性特点,常常猝不及防,并导致更加严重的次生性灾害。在自然和人为灾害面前,城市非常脆弱,甚至不堪一击。 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城市绿地在提升生态、景观、文化等功能和品质基础上,也应增加城市避险减灾能力,兼顾和完善防灾功能,发挥避难疏散作用,成为市民便于利用、安全有效的防灾减灾空间。因此,在对灾害风险(如灾源、承害体易损性、灾情等)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绿地防灾和减灾依据,强化主动避灾的发展意识,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平灾结合的原则,完善减灾设施,规划建设防灾公园、临时避险绿地、紧急避险绿地、隔离缓冲绿带、绿色疏散通道等综合防灾避险绿地系统,形成防灾避险综合能力强、功能完备的城市绿地系统。 以抗震的木结构建造的都江堰市向峨小学新校区 城市绿地是最有效的避难所,强化减灾也是提升绿地功能和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方面。在绿地规划建设中,应加大应急避难场地、设施设备等投入,深入研究防灾绿地景观序列构成、平灾功能转换、逃生路径优化等关键技术,形成合理容量的避灾环境,完善有效的社会管理系统;同时,根据日本等国的经验,也应加强风险意识教育,提高城市居民应对突发性灾难的心理准备和行为能力,只有从容准备和防范,在灾难面前,才能避免更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人类也才能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川“5.12地震”映秀遗址 在“ 5.12 汶川地震”四周年之际,本期《园林》杂志以“绿地与减灾”为主题,从防灾避险绿地功能潜力、布局适宜性及规划体系、绿地与海啸、防灾公园实例等方面,比较全面地分析绿地与减灾的关系,探讨增强绿地减灾功能的途径和方法,为提高城市综合减灾避险能力提供参考。
个人分类: 城市生态|4195 次阅读|0 个评论
云沙泱漭天光闭 —谈沙尘暴形成原因与减灾
热度 6 zdwang 2012-6-28 07:40
云沙泱漭天光闭 —谈沙尘暴形成原因与减灾
云沙泱漭天光闭 — 谈 沙尘暴 形成原因与减灾 王振东 云沙泱漭 天光 闭,河色阴沉海色凝 崆峒异国谁能托,萧索边心常不乐。 这是唐代诗人胡皓《大漠行》的一段, 形象地 描述了 我国 西北大漠的沙尘天气,泱(yāng) 指 弘大,漭(mǎng) 是 广阔无边,“云沙泱漭天光闭” 清晰 地 刻画出 西北 地区 沙 尘暴的 情景 : 狂风怒卷,黄沙飞扬,遮天蔽日,迷迷蒙蒙, 使得天光失色。 在 中国 的 古籍 里, 有 多 处关于“雨黄土”、“雨黄沙”、“雨土”、“雨霾”的记 载 ,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50年: 天空黄雾四塞,沙土从天而降如雨。 所 记录的就是现在所说的沙尘暴。 唐诗 中 还有 不少关于西北地区 沙尘暴 情景的 描述,如: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这 是 诗人 岑参 担 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为 好友 封常清 带 兵西征,所写送行诗 开头的两句 。 第一 句 中虽 无“风”字, 但 捕捉 到 了风“色”,将白天风的猛烈写得历历在目。 而 进入黑夜时,看不见风“色” 了 , 又 转而写风声。狂暴的风,象发疯的野兽,在怒吼 、 咆哮,居然将斗大的石头也吹得满地滚动。“平沙莽莽”句写天,“石乱走”句写地,诗人三言两语就勾勒出了在沙尘暴天气中出 行 的艰难与险恶。 李白《北上行》 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 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 崔融《西征军行遇风》 北风卷尘沙,左右不相识。 飒飒吹万里,昏昏同一色。 崔湜《塞垣行》 疾风卷溟海,万里扬沙砾。 仰望不见天,昏昏竟朝夕。 李益《度破纳沙二首》之一 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佚名《婆罗门》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沙尘暴(sandduststorm)是沙暴(sand storm)和尘暴(dust storm) 的总称,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 km 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其中沙暴 是 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 高空 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它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 沙尘暴是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北部 常 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受阻或中断、火灾、人蓄伤亡,破坏作物生长,污染自然环境,给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 在 历史上,新疆地区的 楼兰被风沙湮没 ,就是沙尘暴造成极大危害的一个例子: 我国西汉时期, 新疆 有一个楼兰国,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 之一 。司马迁在《 史记 》中曾记载: “ 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 ” 在唐代,也有李白等诗人,在诗歌中写到楼兰。 如李白 《塞下曲》 五月天 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王昌龄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 不破楼兰终不还。 由诗 可见,楼兰在唐朝是边陲重镇。但这样一座公元前后活跃了几个世纪的 重镇 ,到公元四世纪后 却 完全 在 历史记载 中 消失 了 ,沦 沒 于荒漠中。 直到 1900 年,瑞典探险家斯文 • 赫定在罗布泊西岸 才 发现了被风沙半埋的古城 。 1979 年和 1980 年,新疆科学工作者对它进行了几次详细考察,终于揭开了楼兰这个在肆虐的沙漠风暴中,被风沙湮没之谜。 本文 将 从 力学 角度 来 讨论沙尘暴的 主要形成原 因 ,并提出了关于沙尘暴减灾的一些看法 。 沙尘暴是全球性的气候灾害现象 沙尘暴是一种全球 性的 气候 灾害 现象。主要发生在风大的干旱地区。如中亚、北美干旱地区,澳大利亚、北非等地。 荒 漠化是一个全球性的 问题 ,影响着地球表面三分之一的土地和超过一百个国家的十 多 亿居民的生活。世界上 荒 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以非洲和亚洲居多,分别占全球 荒 漠化土地的36.9%和35.4%。 从下面的几张图可以看到世界各地近年来发生的沙尘暴情况。 2011年7月5日 晚上,一场沙尘暴袭击了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首府凤凰城,强风卷起的沙尘暴如同一道巨大的沙墙从凤凰城的上空席卷而过,从南往北扫过了整个凤凰城的市中心地区。根据美国气象局公布的 数据 , 这股沙尘暴风速达到每小时80 — 96 km ,沙尘暴形成的“沙墙”最宽幅度达到约80 km , 使 凤凰城约8000户居民断电。强风卷起的沙尘从南部的凤凰城一直刮向亚利桑那州的西北部,影响了多个城市。 在风暴最剧烈的时候,当地能见度降至400 m ,甚至完全看不见东西。风暴过处一片狼藉。 沙尘暴的 主要 形成原因 从力学角度看, 沙尘暴的主要形成原因有三个:强风、沙尘源和不稳定的空气。 强风是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 沙尘暴天气是风将地面大量的沙尘物质吹卷入空气中,使得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大为降低。风是空气的流动,它是由大气运动形成的。这里所说能引发沙尘暴的风是指强风, 强风 是指足够强劲持久的风 ,一般指 6 级以上的持续大风 。根据观测,如果风速每秒达到 30 m (11 级风 ) ,粗沙 ( 直径 0.5~1.0 mm ) 会飞离地面几十厘米,细沙 ( 直径 0.125~0.25 mm ) 会飞起 2 米高,粉沙 ( 直径 0.05~0.005 mm ) 可达到 1.5 km 的高度,细尘埃 ( 直径小于 0.005 mm ) 则可飞到更加高的高度。 强风是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条件,也是使沙尘能够在大气中长距离输送的动力保证。 沙尘源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 基础 。 人们有这样的经验,如果大风在绿化和植被都很好的地方吹过,并没有沙尘可以卷扬到气流之中。但如果大风吹过裸露的灰土和各种施工用粉尘材料的建筑工地,就会吹卷起许多沙土到空气之中。 沙漠中 有 各式各样的沙丘,依照它们的稳定程度可分为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当强风发生时,流动沙丘扬起沙尘的数量最 多 ,半固定沙丘扬起沙尘的数量要 少 一些,固定沙丘 扬起的沙尘 最 少 。 除沙漠和沙地外,中纬度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面多为稀疏草地和旱作耕地,植被稀少, 再 加上人为地破坏, 出现严重的生态退化, 当春季地面回暖解冻,地表裸露,狂风起时,沙尘弥漫,在本地及狂风经过的地带很容易形成沙尘天气。 不稳定的 空气 , 是卷扬沙尘形成沙尘暴的启动条件。 不稳定的空气, 有利于强对流发展,以 使 更多的沙尘卷扬 和夹带 得更高 。可以用生活中的一个常见的例子,来说明 气 流不稳定的影响: 北方人家在煤气和暖气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常要使用煤火炉来取暖和做饭,在 捅火炉的时候, 如果 炉火烧得正旺,轻轻一捅,常会使炉灰飞满屋子;而当炉火熄灭后, 即 使 用 较大的劲捅,一般也不易扬起灰尘。这是因为炉火熄灭后,火炉上下的空气温度相差不大,空气 处于 稳定 状态 ; 而 当炉火燃烧旺时,火炉上 方 的空气 很 不稳定,靠近火炉 近处 的空气 很 热,离火炉较远 处 的空气较凉,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容易上升,所以被捅火炉的灰很容易随着热空气向上升,飘飞满屋。 在自然界里,沙尘 被空气卷扬 的道理也是同样的,如果低层空气温度较低,比较稳定,受风吹动的沙尘不易被卷扬得很高;如果低层空气温度高, 高层空气温度较低,空气就 不稳定,容易向上运动,沙尘将会 随着空气向上运动 卷扬得很高,从而 启动 沙尘暴 的发生 。 实际上,沙尘暴一般在午后或午后至傍晚时刻最强,就是因为这是一天中空气最不稳定的时段。 在这三个主要原因中,强风与不稳定的空气是大自然的气候现象,人类尚在研究和探索这些大自然气候变化的原因,还谈不上对强风和不稳定空气施加影响并进行控制。只有针对沙尘源这一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原因,可以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在设法减少沙尘源上下功夫。当一个地区的沙尘源消失时,在这个地区,强风与不稳定的空气自然就刮不起沙尘暴了。 中国的沙尘暴 使中国发生沙尘暴灾害的沙尘源地,有的在境外,有的在境内。境外的沙尘源地主要在蒙古国南部荒漠化严重的地区,以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一些荒漠化地区。 中国本身也 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受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 约 占国土面积1/ 4 。在西北、华北、东北分布着12块沙漠和沙地,它们绵延成 为 北方万里风沙线。在豫东豫北平原,在唐山、北京、鄱阳湖周围,北回归线一带还分布着大片的风沙化地带。 这些荒漠化土地,为形成沙尘暴提供了物质基础。 导致中国沙尘暴的强风,主要来自北方、西方和西北三大途径。北方强风经蒙古国南下,影响华北和西北地区东部;西方强风从中亚进入南疆、青海北部和河西走廊;西北强风自西伯利亚向东南入侵河西走廊。 2006 年 4 月 16 日下午 在 北京发生的沙尘暴, 被 大家议论为“满城尽带黄金甲”。两天之内,北京共降下了 33 万吨沙尘。专家们曾对这次降 落 的沙尘样本做过捡测,由粒度的分析发现,降尘粒度直径小于 0.074 毫米的粉尘物质,占 96 % 以上,所以严格地说,这实际上是一场尘暴; 对降尘 化学成份的分析还表明,这些沙尘有很大部分来自干旱农田、撂荒地和退化的草场。 现在普遍 认为:一些地区 荒漠化的 主要 原因,是 由于 人类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超过了土地的承受能力。 我国荒漠化 地 区 正是这种情况, 耕地因生产强度加大、灌溉水取大于供,保护性耕作体系 没有 成型;草地面积持续削减、长期超载过牧;湿地与水系几乎100%处于缩减状态;沙漠相对稳定,其边缘区域因开发失当,部分处于活跃蔓延状态;社区与工业设施因建设规模扩大,水资源压力加重。 尊重自然与 沙尘暴 减 灾 在沙尘暴形成的三个主要原因中,强风与不稳定空气是气象原因,均尚难以控制;但作为形成沙尘暴物质基础的沙尘源地,通过努力是有可能减少的。 关于我国沙尘暴的减灾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是应予考虑的: 1、 沙尘暴敲响 了 环保警钟 , 沙尘暴 的 频发趋势,与植被破坏、沙化土地不断扩展有关。 我 们 应该 冷静下来,思考 沙尘暴 灾难给予的警示, 在 中国 有一些 人 常很 矛盾,一 方面 敬畏看不见、摸不着的鬼神,不敢怠慢和不恭 ; 而对日日相处,休戚相关的大自然却 又 漠视 , 常做出一些十分愚蠢 地 破坏大自然生态的恶劣行为。 甚至还提出了“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 , 以及“ 人定胜天 ”的口号, 把大自然当作一 个要 长期斗争的 对象 ,狂热地犯下了 一些 不可挽回的错误。 现在虽己不大听说这样的 “豪言壮语” 了,但仍常见觉得有“权力”改造自然的事, 对大自然的恩赐不 仅不 感恩敬畏,还 自 以为是世界的 “ 主宰 ” , 为此常常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和报复。 沙尘暴灾害就是大自然给予的惩罚和报复之一。 人类文明虽然已经走得很远,但还远远没有强大到 可以 把握和征服大自然万物的程度,人类必须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 和尊重 ,学习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 不能再发生 破坏 生态、环境的 恶劣行为。 真正认识到: 保护 自然 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保护 环境和 资源就是保证子孙后代的幸福和安全。 2、 为 减 轻 和治理 我国的 沙尘暴 灾害 , 应 保护好 境内 现 有 沙区 的 植被,严禁乱砍滥伐,乱采滥挖和乱垦滥牧; 努 力植树种草,建立起遏制沙漠推进的生态屏障; 并 对已形成的沙漠绿洲,在巩固的基础上不断扩大。 在荒漠治理方面,应吸取有些不成功例子的教训。如 我国“三北防护林”曾被誉为中国的“绿色 长 城”。20余年的时间里,用了上百亿资金,但首都北京每年仍要“迎接”沙尘暴。当初造林 时 , 所 种 的 杨树,长成半死不活的“小老头”, 使得春天 杨树絮在北京到处飘扬,而且由于普遍种的是纯林,发生虫害时,一倒一大片,仅 害虫 小天牛就将宁夏20年建设的几十亿株杨树毁于一旦。 有 荒漠化治理专家指出,为了出口免洗筷,中国每年要毁灭上千公顷的森林,换取蝇头小利。 还有 地方盲目在荒漠 地区 盖高山滑冰场、沙漠公园;在草原上兴建高尔夫球场、跑马场等等。 这些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荒漠化的情况必须制止。 3、加大力度支持因地制宜地进行荒漠沙地的生态治理研究、试验和推广。 据报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我国四大沙地之一、5.3万平方公里的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进行了为期10年的生态治理,相当程度地解决了该地区荒漠化防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也基本解决了困扰多年的该地区起沙尘问题。这个经验已受到了国内外的重视。 在境内沙尘源地得到一定程度的生态治理后,对我国北方地区影响较严重的境外沙尘源地,也可以考虑通过国际合作逐步开展生态治理。 人们有理由希望, 充分运用现代 科学 技术的成果, 因地制宜地 从环境保护 角度对 荒漠化 地区进行生态治理 ,寓环境保护于经济开发之中 ,必定会逐步减轻我国的沙尘暴灾害。 参考文献 1 、 苟平 、 罗祖德 , 论沙产业及荒漠化治理 ,科学, 2001 , 53(3) : 42 ~ 45 2 2、 王振东,平沙莽莽黄入天 — 漫话沙尘暴 ,自然杂志, 2009 , 31 ( 6 ): 360 ~ 361 3、 李娜,一个生态恢复的实践范本 — 浑善达克摸式,科技导报, 2011 , 29 ( 25 ): 15 ~ 18 (己刊登于《力学与实践》 2012 年 34 卷 3 期)
个人分类: 力学诗话|16853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中宣部、中国地震局:创新形式 扩大防震减灾宣传影响力
热度 2 杨学祥 2012-5-26 07:56
中宣部、中国地震局:创新形式 扩大防震减灾宣传影响力 2012年05月24日 15:18:01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24日电(记者罗沙)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地震局24日联合召开全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在会议上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妥善发挥网络、微博等新兴宣传媒介的功能和作用,扩大防震减灾宣传的社会影响力。   陈建民说,多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在防震减灾宣传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效,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防震减灾日常宣传和应急宣传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明显增强。   全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回顾总结十年来的工作成效和经验,研究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全面部署“十二五”期间防震减灾宣传工作。   会议强调,新时期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牢牢把握服务大局的基本职责,把握坚持正确导向的基本要求,按照“主动、稳妥、科学、有效”的原则,着力加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为提高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和能力、促进形成全社会共同防范和抵御地震灾害的良好局面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有力舆论支持。   中宣部副部长申维辰在会议上表示,各级宣传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领导,把防震减灾宣传纳入各地宣传教育、文化发展、科学普及、基层文明建设等规划。中央和地方媒体要切实履行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职责,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报道能力建设,主动配合地震能部门做好防震减灾公益性宣传工作。   会议还回顾了近年来全国各地、各行和、各部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情况以及取得的成绩,总结了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主要经验。教育部、新华社、山东省、四川省介绍了在防震减灾宣传实践中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5/24/c_112028404.htm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2434 次阅读|6 个评论
西南水电行(10):地质权威的失语与地质骗子的预言
热度 3 zbt92 2012-5-16 14:02
西南水电行(10):地质权威的失语与地质骗子的预言 (2012-5-15 8:45:16) 来自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编者按 : 由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及《能源》杂志社联合主办的 2012 西南水电行第一站是参访大渡河流域上的猴子岩水电站。第二站是考察访问金沙江上的溪洛渡水电站,第三站是考察访问金沙江中游的阿海水电站。非常凑巧的是:正直西南水电行的考察期间,社会上的一些媒体发起了对对金沙江水电开发和规划的质疑,这使得我们的专家,有机会站在金沙江畔,用看到、听到的事实,回答社会各界的质疑。随后几天,我们将以答记者问的形式,陆续发表。今天讨论的问题是:谁让地质权威集体失语,地质骗子大放厥词? 记者 :我们注意到《东方早报》在“金沙江电站乌东德库区曾山体崩塌堵江 3 天 3 夜”一文中,有这样的报道“‘巨大的普福山崩展现在我的眼前,数立方米的巨石遍布沟中,数米宽的裂缝深不见底,数亿立方米的崩塌物摇摇欲坠,随时可能再次复活成灾。 1966 年 6 月,普福沟的一次崩塌致使 400 多人葬身。如今这里已无人烟,周围的山体不时扬起垮落的白烟 …… ’。这是独立地质学家杨勇在一次考察日记中对乌东德库区地质风险的描述。”。您能就此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金沙江地质灾害的问题吗? 张博庭 :目前,金沙江的地质地质灾害经常发生,不但是金沙江,大渡河、怒江这两年都发生过有重大伤亡的地质灾害。这是因为在水能丰富的地区一般都是山高水急,河水带有极大的能量,它的奔腾必然就要不断的深切河谷,靠冲刷岸坡和制造泥沙来消耗能量。其结果必然会使得河谷两岸的边坡变得越来越陡峭。当岸坡陡峭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最后一定要发生岸坡的崩塌、滑坡或者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发生后将会改变不断变陡的边坡形成稳定的平衡,然而,地质灾害却不会就此完结,因为奔腾的江河水中的巨大能量依然存在,它还会再一次成年重复以往的下切河谷,制造足以产生新的地质灾害的地形地貌。所以,除了地震之外地质灾害的本质是在河谷不断被深切的情况下,必然会反复出现的自然现象。 凡是水能丰富的地区,由于河水中蕴藏着极大的能量,所以,只要这里的水能没有被开发利用,一般来说就一定是地质灾害的高发地区。在水能的长期作用下河床的下切,边坡的变陡,除了本身会造成崩岸、滑坡灾害之外,还将以溯源冲刷方式将地质灾害传播到上游沟谷。引起沿江的沟谷坡增大,岸坡失稳和整个流域的土壤侵蚀侵蚀形成更大的泥石流灾害。所有这些灾害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流动的水体中存在着巨大的能量。因此,不解解决好水流的消能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治理好地质灾害问题。 然而,水电开发的本质是利用河水中的能量发电,所以,是最有效的减少地质灾害的方式之一。尽管某些不科学的工程建设确实会造成地质的扰动,但是,科学的水电建设却是主动治理灾害的最好时机。这些工程措施主要有在修建水电站的过程中加固、释放和监测三种方式。加固和释放不稳定的地质滑坡体的工作,往往需要在建设施工期进行,而监测地质滑坡体的工作一般在水库蓄水的初期,特别是在水库水位突然下降的时候。因此,水电建成后的初期蓄水,根本不是制造地质灾害,而是一个集中释放地质灾害的过程。 例如,早报的文章中说的“ ’ 阿海电站蓄水位以上 200 多米的地方,也有地基沉降塌方的问题。 ’ 丽江市移民局局长陈彪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坦承, ’ 几乎每个电站蓄水,都会引发地质灾害。 ’ ”,这就是一个潜在的地质灾害的释放。这种潜在的地质滑坡体的存在与电站的建设与否无关。即使没有水电站的修建,一旦遭遇到连续的大雨,那里同样也会发生地质灾害。而电站蓄水后把这些原来只有可能在暴雨中才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提前释放出来了。其实,水电开发的地质减灾作用之一,就在于释放了潜在的滑坡体。所以,才会有水电修建之后,一些地区即使遭遇到特大暴雨,也不会再发生地质灾害的结果。 从长远来看,当潜在的地质灾害被释放了之后,水电建设一定是有助于减轻当地的地质灾害的。所以,我们很少听说过我国的新安江、丰满的地区发生什么地质灾害吧?法国的水能资源开发的非常充分,你也很少听说那里发生地质灾害吧?其实,全世界普遍都有水电开发程度越高,地质灾害越少的现实。这里的科学机理就是,水电不仅把河流制造地质灾害能量,用来发电了,而且还把潜在的地质灾害在蓄水的初期都释放掉了。关于这一点,我们曾接受中国科协的委托,和清华大学一起作了一个水电的地质减灾作用的科普资源专题片。大家可以到中国水电学会的网站去观看或下载。 http://www.hydropower.org.cn/info/shownews.asp?newsid=6015 因此,金沙江沿岸以往的地质灾害严重是必然的,而且,水电开发之后那里的地质灾害一定会有所减轻。这是被全世界都已证明了的客观规律。不过,我们看过早报的这篇文章之后,感到应该关注的,不只是地质灾害的科学问题,还有《东方早报》宣传报道的职业素养问题。因为,如果我们的媒体不能实事求是的报道客观事实的话,讨论科学和技术问题就失去了前提。对于《东方早报》的文章就让人有这方面的疑虑。 例如,关于 1966 年的那次地质灾害。按照早报所报道的“这是独立地质学家杨勇在一次考察日记中对乌东德库区地质风险的描述。”(如下图)。看过早报的报道之后,让读者感觉这一定是杨勇亲眼见证了的地质灾害。然而,实际上那时的杨勇才只有 9 岁。因此,显然这些所谓日记中的“描述”就不可能是真实的。如果不是杨勇后来道听途说的,就一定是从哪里抄袭来的。当然,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知道,到底是杨勇自己欺骗了记者,还是记者与杨勇串通一气故意误导读者?然而,无论如何,看到这种现象,就难免让人对早报记者的职业素养产生怀疑。为了对读者负责,也为了能揭穿骗子表演。我觉得我们非常有必要介绍一下我所了解的杨勇。 图1、九岁的地质专家杨勇考察金沙江并记下来描述地质灾害的日记? 包括金沙江水电建设者们看到《东方早报》中,居然还公开称杨勇为“横断山研究会”的首席科学家都感到十分的不解。关于杨勇的造假和蒙骗行为,很多网站上已经有过系统的揭露。然而,《东方早报》的记者,居然还是义无反顾的把杨勇称为横断山研究会的首席科学家。如果《东方早报》的记者能稍微认真一点,要求这个杨勇提供自己的身份证明的话,立刻就会发现杨勇的身份有假。因为,这个杨勇曾经参加过金沙江阿海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听证会。当时,由于他无法对自称的横断山研究会研究会首席科学的身份进行证明,只能以另一个民间环保组织“绿家园”的志愿者的身份参加环评。此前,杨勇用横断山研究会首席科学家的虚假身份,还曾经欺骗了中央电视台。据电视台方面透露,央视被骗的原因是,曾有记者用这个编造虚假身份,正式给杨勇申报年度绿色人物的提名。 此后,我们郑重向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进行了查询,得知“横断山研究会”是一个骗人的非法机构。不仅这个研究会的主任和所谓的首席科学家都是杨勇自己,而且,这个非法组织,很可能就只是杨勇自己一个人。试想,如果杨勇连自己的横断山研究会主任的身份都不能证明,他怎么能够向他的雇员的提供身份的证明呢?揭露杨勇蒙骗的这些内容,在网络上都能查到,然而,《东方早报》的记者还是要继续使用杨勇的虚假身份。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个好称是地质学家的杨勇,中学毕业后没考上大学,在重庆煤矿学校中专毕业后,曾被分配到了四川攀枝花的一个环保站。工作不到 3 年就迷恋上了漂流。参加了几次漂流之后,就索性辞职下海专门到国内外参与各种漂流探险。但是,漂流探险毕竟只是一种娱乐活动,国家和社会都不可能长期资助这类活动。于是为了生计,很长一段时间内,杨勇主要从事给外国旅游、探险者当黑导游为生。自从杨勇和中国的反水坝组织勾结上之后,他就有了新的生财之路,那就是专门靠造谣诬蔑中国水电,骗取伪环保组织的各种资助。 据新闻报道的资料查阅,为了达到冒充地质专家骗人的目的,他曾冒充中国地质大学毕业生,冒充过中科学院的博士,冒充过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研究所的研究员。依靠编造虚假的专家身份,杨勇在某媒体和造谣记者的帮助下,骗取过某企业数百万美元的资助搞过什么“为中国找水”的欺骗活动。到头来水没找到一滴,倒让他在某电视台工作的儿子和他一起,东西南北的玩了个够。就这样一个,没有干过一天地质专业工作的人,却成为了某些造谣诬蔑中国水电的记者们最崇拜的地质“专家”。 金沙江的水电建设者们听到关于杨勇的经历之后,非常奇怪。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是硕士、博士毕业,一般至少也大学本科毕业,并且长期从事专业工作。然而,却不得不听任一个当初考不上大学、没干过一天专业工作的骗子专家到处造谣生事,胡说八道。当然,他们也不能不承认骗子的骗术确实高明。别说他们博士、硕士比不了。目前,就是我国地质界最著名的院士,其社会知名度也远远不如这个考不上大学的骗子专家。这不能不反映出我们社会的悲哀,有些媒体为了能支持自己的观点,宁可用骗子,也不肯找科学家。所以,才会出现骗子的知名度,超过专业院士的怪事。 实际上,伪专家杨勇的骗术已经多次被揭露。早在 2008 年汶川大地震期间。杨勇看到紫坪铺水电站大坝出现了十几公分的沉陷,就向媒体大声疾呼“大坝危险,急待评估”(如图)。该消息曾在社会上造成很大的恐慌,很多记者给我打电话进行求证。我得知情况后便感觉,杨勇这个所谓的专家一定是假的。因为,我们业内的工程技术人员几乎都知道土坝出现少量的沉陷不仅是正常的,而且这将使得坝体更加密实、安全。他怎么会对此大惊小怪的炒作呢?于是,我立刻向他的当时公布的身份的所在单位(中科院成都山地研究所)进行了询问。该研究所的同志答复说,杨勇不是他们单位的研究员,他们已经向杨勇发出了律师函。如果杨勇再敢冒用他们的名誉,将追究他的法律责任。 然而,这次早报文章,杨勇又在故伎重演的说什么“ ‘这些大山崩随时可能复活,有些已经接近临灾的状态,可能只差一点点外力,这个力可能就是水库给的。’杨勇说,他曾徒步攀上因民、白沙沟山,亲眼目睹了山体开裂的数米宽的巨大裂缝,并留下了照片。 ”。虽然,早报的这些报道和上一次骗子杨勇发布紫坪铺水库存在重大的威胁几乎一样邪乎,但是,社会上似乎已经没人愿意搭理他是了。毕竟,撒谎的孩子不断的喊“狼来了”也不可能总能骗人。 图 2 、伪地质专家杨勇关于地质灾害问题的“狼来了”炒作 最后,我们不妨把《东方早报》文章中的“据杨勇介绍,只是因民特大欲崩体崩塌,就有可能形成数十亿立方米的堰塞体,而唐家山堰塞湖的堰塞体只有两三千万立方米。并且可能形成几百米高的水浪,给白鹤滩、溪洛渡等大坝带来灭顶之灾。” 这句话立此存照。让大家看看这位到处假充内行的预言家的危言耸听,有没有可能蒙上一点点?然而,根据消能减灾的科学道理和全世界普遍的现实,我们相信水电开发一定是减少金沙江地质灾害的最重要措施。只不过在蓄水形成新库岸的初期,我们需要认真的监测、处置潜在滑坡体的释放。
3327 次阅读|3 个评论
山抬风雨来,海啸风雨多—漫话海啸
热度 8 zdwang 2011-4-22 08:34
山抬风雨来,海啸风雨多—漫话海啸
山抬风雨来,海啸风雨多 —— 漫话海啸 王 振 东 山抬风雨来,海啸风雨多。 这是在(明)杨慎《古今谚 — 吴谚楚谚蜀谚滇谚》中收录的一句谚语,述及了地震(山抬)和海啸的灾害。 世界最早记载海啸 的 文字 ,是 我国 《汉书》中关于 西汉初元仁年 ( 公元前47年 ) 的 一段 记 述 : “一年中,地再动,北海水溢流,杀人民”, 叙述了 发生在 山东 莱州湾 地 震后的海啸,这一 记述 被国内外学者 认为是 世界最早记载海啸的文字证据 ,并被广泛引用 。 之 后 过了 500 多 年,才有日本四国以南海底地震 引发的 海啸 文字 记录。 在我国的 历史资料 中 , 有不少关于海啸的记载。 其中较详记 述 的事例有:康熙《苏州府志》 记 载,1670年8月19日,“地震有声,海潮溢,滨海民多溺死”;1781年5月22日,台湾岛西南遭受大型潮灾,被认为是遭受 了 一次破坏性大 的 海啸;1867年12月18日,台湾基隆近海发生7级地震,同治《淡水厅志》中称“海水暴涨,屋宇倾坏,溺数百人”,是一次 记载 确切的海啸;1917年1月25日,福建厦门、同安一带“地大震,海潮退而复涨,渔船多遭没”。 日本东北部近海 2011 年3月11日发生的9 . 0级地震,引发了伴生海啸的严重灾难,几乎袭击了日本列岛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地区,仙台新港等太平洋沿岸出现了10m高的大海啸,死亡1万多人,失踪1万多人,还引发了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引起了人们对海啸灾害的关注,本文从力学角度讨论了海啸的形成原因,以及与海啸有关的一些问题。 日本是 世界上 海啸最多的地区 海啸在许多西方语言中称为“ tsunami ” , 它 由 日语中“tsu”和“nami”两个词组成的,“tsu”的词意是海港,“nami”的词意是波浪。 此 词源自日文“津波”,即「港边的波浪」(津, 是 港口;波, 指 水流)。 国际科学大会 于 1963年 决定采用 这一词 汇来表示海啸 。 除北冰洋外,地球上的其他三大水域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都多次发生过海啸,也都有重大灾难性海啸的记录。太平洋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全球80%的地震发生 在这里 ,而太平洋岛弧 —— 海沟地带发生海啸次数亦最多,占全球有史可考的海啸记录的85%。日本近海发生的海啸又占太平洋海域的一半以上,是世界上海啸最多的地区,近500年来太平洋7次特大海啸中的4次都出现在日本。 海啸是 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 9 00 km , 用不了一天时间 就能横过大洋;波长达数百 千米 ,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在茫茫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可达数十米,形成有巨大能量的 破坏性 “水墙”。 海啸的 水 墙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重复一次 。 呼啸 的 巨浪,以催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时 使生命财产 都消失在巨浪中。港口 的 设施,被 摧毁 的建筑物,在狂涛的洗劫下,被席卷一空。事后,海滩上一片狼藉,到处是残木破板和人畜尸体。 日本东北地区 海域 2011年3月 11日下午发生里氏 9.0 级的大地震,地震震源深度约24 km ,地震发生后五六分钟,海面至少上升了3.5 m 。震后仅30分钟,就有3 m 高的海啸到达了陆地。引发的海啸几乎袭击了日本列岛太平洋沿岸的所有地区,仙台新港等太平洋沿岸各地出现了10 m 高的大海啸 , 福岛核电站还发生了核泄漏灾害。 海啸的 形成原 因 可以导致 形成海啸的原因有三个:地震、海底 火 山 爆发或海底 崩塌 、以及 宇宙天体的影响。 地震是引发海啸的主要原因 ,地震的伴生灾害中最具破坏力的就是海啸 。 通常 认为: 海啸由 震源 在海底下50 km 以内、里氏6.5 级 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当地震发生时,地壳运动造成海底板块变形 、断裂 , 板块之间出现滑移, 使 部分地层猛然出现 抬 升或下沉,由此 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 体 发生剧烈“抖动” 。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一般海浪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 发 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所含的能量惊人 ,引发海水开始大规模的运动,形成海啸。 海 水水体抖动与 用石头砸水 时在水面出现 的 一圈圈向四周扩散的 水波 有类似处 , 它们都是水面受到扰动后,在重力作用下往 四周 传 送 的波动 , 这类波动 在流体力学中称为 “ 重力波 ”。 但小石头 砸水的能量很小, 引不起 大的波浪,更引不起 海啸 。 只有当 很 大 体 积 的 水体突然抬升或者下沉,才能引发海啸。能有这 么巨大能量 的,除了海底地震之外, 还有 海底火山爆发、海底大面积 崩塌,以及陨石堕落, 这些过程释放的能量都非常惊人。不过,并不是所有地震都会引起海啸。 如 海底地震 只 是板块水平滑移断裂,并未造成 突然 的水体抬升 或下沉 , 也 不 致 引起海啸。 海啸不同于风浪波。风浪波的周期(两个连续波之间的时间间隔)通常只有5至20秒 , 波长(两个连续波之间的距离) 只有 100至200米。而海啸的周期范围为10分钟至2小时,波长可超过500km 。由于海啸的波长特别长,它 在 传播过程中,能量损失很少, 所以 在 很 深的海水中,海啸 可 以高速度、低能耗穿越大洋。比如, 在 6. 1k m深 的海洋中 ,海啸将以每小时890km的速度传播,这种速度 与 喷气式飞机 的飞行速度相当, 从太平洋 的一 边到另一边 , 只 需 不到一天的时间。 海啸脱离深海的水域传播到海岸边浅水的地方时,随着水深的减小, 其 传播速度随之削弱 ,但 海啸的能量保持不变。 当海啸波进入大陆架浅海,因深度急剧变浅,能量集中,波高会骤然增大 , 成 为极其迅速的升降潮和具有破坏性的连续大浪。当海啸 发 生时,海浪高出海面的高度, 称为 到达高度,可达到 几十米 。大量的海水能伸展到内地350m或更 远 , 将 人和大量的物体挟带到大海中。 海啸来袭之前,为什么 有时海水会 突然 先 退到离沙滩很远的地方,一段时间之后海水才重新上涨? 这是 因为海啸冲击波的波谷是波浪中最低的部分,它如果先登陆,海面势必下降。同时,海啸冲击波 又 不同于一般的海浪,其波长很 长 , 当 波谷登陆后,要隔相当一段时间,波峰才能抵达。另外,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震中附近,那 也 可能是地震 使 海底地面有一个大面积的下降和抬升,地震区附近海域的海水也随之下降和抬升,然后就形成了海啸。 海底山崩塌方则是因地震或海底火山爆发所引 致 ,山崩塌方落下的沉积物和岩石也会导致大规模海水的运动,从而引发海啸。 里氏6.5 级 以 下 的地震 也可能会引发海底 火山爆发 或海底 山崩塌方, 形成 海啸。 因宇宙天体的影响而诱发海啸的情况 并 不常见, 但 陨石坠落海洋中会激起波浪,当陨石激起的波的能量足够强大时,也 能 引发海啸。 而且陨石造成的海啸在任何水域 都 有机会发生,不一定 在地震带 。 一些科学家 认为,在6500万年前小行星 曾 撞击 地球造成毁 灭恐龙的“K-T灭绝事件” , 就曾经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大海啸 。 相对受灾现场讲,海啸可分为遥海啸和本地海啸。 遥海啸也称为越洋海啸,是指横越大洋或从很远处传播来的海啸。海啸波属于海洋长波,一旦在源地生成后,在无岛屿群或大片浅滩、浅水陆架阻挡情况下,一般可传播数千公里而能量衰减很少,因此可能造成数千公里之遥的地方也遭受海啸灾害。如 2004 年 12月 发生在印尼的大海啸就波及到几千公里外的斯里兰卡, 1960 年 5 月 智利海啸也曾使数千公里之外的夏威夷、日本都遭受到严重灾害。 海啸的大多数均属于本地海啸或称为局地海啸。因为本地海啸从地震及海啸发生源地到受灾的滨海地区相距较近,所以海啸波抵达海岸的时间也较短,只有几分钟,多者几十分钟。 日本东北部 2011 年3月11日大地震引起的海啸就是 这种情况,海啸预警时间 很 短,往往造成极为严重的灾害。 百年来的 八 次大海啸 据统计,20世纪以来,全世界共发生 8 次死亡人数过千的海啸 灾害 。 一、1908年12月28日,意大利墨西拿地震引发海啸,震级7.5级。在近海掀浪高达12米的大海啸,死难8.2万人。 二、1933年3月2日,日本三陆近海地震引发海啸,震级8.9级,引发海啸浪高29米,死亡3000人。 三、1959年10月30日,墨西哥海啸引发山体滑坡,死亡5000人。 四、 1960年5月21月到27日,智利沿海地区发生20世纪震级最大的震群型地震,其中最大震级8.4级,引起的海啸最大波高为25米。海啸使智利一座城市中的一半建筑物成为瓦砾,沿岸100多座防波堤坝被冲毁,2000余艘船只被毁,造成1万 多 人丧生。 五、1976年8月16日,菲律宾莫罗湾海啸 , 死亡8000人。 六、1998年7月17日,非洲巴布亚新几内亚 海 底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2200人死亡。 这次海啸 是 因地震引发 海底滑坡塌方引起的 。 七、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地震引发大海啸。苏门答腊地震造成的 当地 直接损失并不大,但其引发的海啸却造成印度洋沿岸十多个国家20多万人死亡或失踪,这可能是全世界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 八、 2011 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9 . 0级地震引发海啸,死亡1万多人,失踪1万多人,并引发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灾害。 海啸 减灾 的一些考虑 人类虽然仍无法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因而也无法预测海啸的发生,但是在 地震 发生之后,已有能力向大洋沿岸地区发出 海啸的 预警,从而起到减轻灾害的作用。 首先要 建立 海啸的全球 预警系统。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大约是每秒 6 ~ 7 km,而海啸的传播速度仅是 每小时700~ 9 00 km 。 可以 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海啸传播速度的差别 形 成的时间差分析地震波资料,快速准确地测定出地震参数,并与预先布设在 有 可能产生海啸的海域中的 传感 计(有布设在海面上的 传感 计, 也 有安置在海底的 传感 计)的记录相配合,就有可能 判断 该地震是否激发了海啸、海啸的规模有多大。然后,根据实测水深图、海底地形图及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海岸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等相关资料,模拟计算海啸到达海岸的时间及强度, 再 用卫星、遥感、雷达等技术监测海啸在海域中传播的进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海啸预警信息 , 及时传送给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沿海地区的居民, 让可能受到影响的 国家和 地区做好 迎接海啸到来的 准备。 其次,要 在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沿海地区,开展有关预防和减轻海啸灾害的科技知识的普及宣传教育 ,并进行 应对海啸灾害的训练和演习。这样,就 可 在海啸 到来 时,拯救 人的 生命和避免财产损失 。 第三 ,沿海区域的植被,如红树林等 能大为 缓解海啸的危害。因此,保护沿海区域的生态环境,除了生态方面的好处,对 海啸 减灾也是大有帮助的。有的国家和地区还采用建高墙的方式来抵御海啸,不过因为成本的问题,墙 难以 能修的太高,只能 阻 挡 些 小 的 海啸。 (己刊登于《力学与实践》2011牟33卷2期)
个人分类: 力学诗话|19351 次阅读|15 个评论
减灾的基本途径
wanglaowu 2010-8-11 09:08
减灾的基本途径 自然灾害的起因是自然界的各种极端事件,比如台风、暴雨、地震等,但通常意义的灾害是指人的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也就是说灾害是指后果,而不是这些极端事件本身。极端事件只是灾害形成必要而非充分条件,灾害的另一个要素是:人和人类设施,搞灾害的人一般称之为承灾体。首先是要有承灾体,发生在南极无人区的暴风雪就不是灾害,因为没有承灾体;其次是承灾体的耐打击程度,这个叫做承灾体的脆弱性,以房子为例,相同震级的地震,不同材质和结构的房子,受灾程度肯定不同,这个就是脆弱性对灾害的影响了。 了解了自然灾害的形成要素,就清楚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减灾: 一、减少自然极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相比其它两方面,从这点入手减灾是难度最大,效益最不明显的。各种自然极端事件有自己的自然规律,人类目前那点有限的知识和技术,即使能干预其中,也只是被动的补救,比如人工降雨之类的。然而这恰恰是人们最期待的减灾方案,认为这是对付自然灾害的治本之策,可事实是目前的人类大多数行为非但不能使自然极端事件减少,反而是当前自然极端事件的频发的原因。大的层面,导致极端天气频繁的全球变暖和人类有关系,小的方面,许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是人类活动诱发的结果。所以说在这一方面我们目前能减的地方很少,能少增就不错了。 二、减少灾害易发区承灾体的数量 这里首先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一是要知道特定地区主要自然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二是要权衡人们对利益和损失的选择。前者叫风险分析,后者叫风险评价,合在一起叫风险评估。一般民众面对自然灾害这种小概率事件,往往表现为是风险偏好型,总认为自己不会那么倒霉,所以会在眼前利益的驱动下在灾害易发区发展,导致灾害后果严重。由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这种现象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表现的更为明显,不只是民众,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规划时,也缺乏自然灾害风险意识。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是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但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要有意识地组织开展这项工作,它是现代减灾、救灾最重要的前提。对于政府而言,最大限度地公开共享自然灾害风险信息,有必要让人们知道哪些地方危险,哪些地方相对安全,并通过必要措施限制易发区的承灾体的数量。对于居民企业而言,不可只趋利不避害,根据风险信息和自身条件,做出理性的选择。 三、降低承灾体的脆弱度 加固堤坝,提高建筑的防震等级,科学的应急准备等等,都是为了降低承灾体的脆弱性,它涉及以区域发展建设的方方面面,既有物理层面的,也有防灾意识等社会层面的。有三个重点领域要特别关注。一是道路、水电供应等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与保护,从设施设防级别到应急预案都要需特别对待。二是提高居民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学校开设有区域针对性的主要自然灾害自救课程,社区定期开展救灾演练。三是引进巨灾保险,转移自然灾害风险。 面对自然灾害,应该说,至少目前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没有什么所谓的治本之道,减灾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而言,说到底是一种利与害的权衡。《孙子》中说,“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面对发展的诱惑,我们应考虑到可能会面临的生存威胁,防患于未然。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5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人的防灾意识
njzhaoxm 2010-7-29 14:05
7 月 23 日 至 25 日,豫西南山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栾川县潭头镇汤营大桥垮塌,据现场记者介绍,大桥垮塌前,桥上有很多人在看河里的洪水,可以想象当时他们绝对不知自己的生命即将被他们眼中的 风景 夺去。昨晚看《新闻 1+1 》,主持人介绍,河南伊河大桥因为洪水而坍塌的事件,到目前为止已经造成 66 人死亡和失踪。在事后的第三天,当地的相关部门就写了一份检讨,这份检讨还在报纸的头版头条登了出来,在河南全省防汛工作视频会议上,副省长刘满仓沉重地说: 栾川 724 事件 中,桥梁垮塌造成群死群伤,是一场特重大事故,这次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人死了、县委县政府写了检查登报了、省长沉重地说了这个事故本来完全可以避免!而实际情况是没有避免。所有的这些,是不是有些晚呢?? 在这个问题上,对《新闻 1+1 》评论员白岩松的评论很有同感。白岩松 ( 评论员 ) :我觉得最关键的是在发生了这样的悲剧之后,我们怎么去反省,尤其反省的重点在哪里,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做到痛定思痛。形成这个桥梁的垮塌的原因,大家无外乎现在是从三个方面去总结,造成这样的一个悲剧:第一个,当然是由于持续的暴雨所导致的特大的洪水,这是排在第一位的;接下来要强调的是大家在怀疑是不是桥梁的质量有问题,这是第二个;第三个,大家想的是为什么在当时充满着危险的情况下,桥上会有这么多人,不管是少量路过的,还有把它当成了观景台看水的,我觉得这个时候分析起来就非常有意思了。因为我们不能去指责说全部的原因都在暴雨导致的特大洪水使这个桥梁垮塌了,因为未来也有可能遇到,我们是要尽量地在这样的特大洪水面前去避免伤亡,对吗? ...... 我还是觉得我们有一点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对桥梁质量的关注上,它是不是一个大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大问题。但是在这次造成了超过 60 人生命的一个巨大悲剧的事故面前,我认为它仅仅是第二位的一个责任,我们是需要一段时间再慢慢地去看看它究竟问题出在哪儿?第一位的问题,最麻烦的还是一个我们的这种警觉和提前的对生命的这种防范。 ......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去年去台湾 八八风灾 ,其实台湾基础建设也是很棒,但是八八风灾我看到了太多的桥梁垮塌的场面,但是桥梁垮塌本身几乎没有带来人员伤亡,为什么?我突然想到了几年前我去台湾,在台风来之前,很多个小时之前,所有的警察等等都已经出动了,开始到海边各个地方开始拉绳,就不让人进去了,车全部劝退,那是一个非常大的工作量,最后把人都离开危险的部位。 ...... 我们去想象一下,如果在这个桥的过程当中,如果我们要让这些人更早地就离开危险部位的话,哪怕一个人能想到的话,这个悲剧能发生吗?它不过就变成了在这次持续降雨过程中,洛阳市垮塌的 34 座桥梁当中的一个,我们只记住了数字,而没有记住死亡和悲剧。 ...... 另外还有一点是,我们永远不敢简单地寄希望于不来这么大的洪水,这是第一个不敢寄希望,你不敢吧?我也不敢。因为大自然随时变脸,你不知道它会是什么样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们还不能寄希望于所有的桥梁在任何超出这个常规的自然灾害面前,也是安然无恙的,这既有大自然是出乎你的想象的。 ...... 我去年去了台湾的 八八风灾 我就知道了,大自然太厉害了,它可以让一座城市将近 两米 泥的厚,桥梁很多都坍塌。另外还有一个我们工程质量的问题,我们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每一个工程的质量都特棒的,这需要综合地去使生命得到一种保障。所以我说,警觉和安全意识,尤其在有关部门能更早地意识到这儿很危险,该拉绳的拉绳,该出动人力这块儿就不让通车了等等,大家就不会出现这样一种悲剧了。 这座桥是石拱桥,垮塌的桥里没看到钢筋也不奇怪。姑且不论桥梁的设计、施工是不是有问题。桥梁的设计有规范要求,它不能保证无论多大的洪水都能坚若磐石,如果那样,桥梁的造价势必会增加很多,从理论上来说,这样的设计是不合理的。 这里边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 意识 , 防灾意识 ,近年来我们看到、听到太多的灾难,我们不能通过生命的消失来提升我们的 意识 , 5.12 以后,国家将 5 月 12 日 定为防灾减灾日,目的就是为了防灾减灾,避免灾害的发生,而一旦发生了就要将灾害降到最低。但是,自上而下我们到底做了些什么,有没有切实有效的行动呢?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向近邻日本和我们的台湾同胞学习,并且要扎扎实实的学,各级公仆该做点实事,哪怕一点也好。
个人分类: 人文社科|37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人的防灾意识
njzhaoxm 2010-7-29 13:05
7月23日至25日,豫西南山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栾川县潭头镇汤营大桥垮塌,据现场记者介绍,大桥垮塌前,桥上有很多人在看河里的洪水,可以想象当时他们绝对不知自己的生命即将被他们眼中的风景夺去。昨晚看《新闻1+1》,主持人介绍,河南伊河大桥因为洪水而坍塌的事件,到目前为止已经造成66人死亡和失踪。在事后的第三天,当地的相关部门就写了一份检讨,这份检讨还在报纸的头版头条登了出来,在河南全省防汛工作视频会议上,副省长刘满仓沉重地说:栾川724事件中,桥梁垮塌造成群死群伤,是一场特重大事故,这次事故完全可以避免!。人死了、县委县政府写了检查登报了、省长沉着地说了这个事故本来完全可以避免!而实际情况是没有避免。所有的这些,是不是有些晚呢?? 在这个问题上,对《新闻1+1》评论员白岩松的评论很有同感。白岩松(评论员):我觉得最关键的是在发生了这样的悲剧之后,我们怎么去反省,尤其反省的重点在哪里,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做到痛定思痛。形成这个桥梁的垮塌的原因,大家无外乎现在是从三个方面去总结,造成这样的一个悲剧:第一个,当然是由于持续的暴雨所导致的特大的洪水,这是排在第一位的;接下来要强调的是大家在怀疑是不是桥梁的质量有问题,这是第二个;第三个,大家想的是为什么在当时充满着危险的情况下,桥上会有这么多人,不管是少量路过的,还有把它当成了观景台看水的,我觉得这个时候分析起来就非常有意思了。因为我们不能去指责说全部的原因都在暴雨导致的特大洪水使这个桥梁垮塌了,因为未来也有可能遇到,我们是要尽量地在这样的特大洪水面前去避免伤亡,对吗?......我还是觉得我们有一点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对桥梁质量的关注上,它是不是一个大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大问题。但是在这次造成了超过60人生命的一个巨大悲剧的事故面前,我认为它仅仅是第二位的一个责任,我们是需要一段时间再慢慢地去看看它究竟问题出在哪儿?第一位的问题,最麻烦的还是一个我们的这种警觉和提前的对生命的这种防范。......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去年去台湾八八风灾,其实台湾基础建设也是很棒,但是八八风灾我看到了太多的桥梁垮塌的场面,但是桥梁垮塌本身几乎没有带来人员伤亡,为什么?我突然想到了几年前我去台湾,在台风来之前,很多个小时之前,所有的警察等等都已经出动了,开始到海边各个地方开始拉绳,就不让人进去了,车全部劝退,那是一个非常大的工作量,最后把人都离开危险的部位。......我们去想象一下,如果在这个桥的过程当中,如果我们要让这些人更早地就离开危险部位的话,哪怕一个人能想到的话,这个悲剧能发生吗?它不过就变成了在这次持续降雨过程中,洛阳市垮塌的34座桥梁当中的一个,我们只记住了数字,而没有记住死亡和悲剧。......另外还有一点是,我们永远不敢简单地寄希望于不来这么大的洪水,这是第一个不敢寄希望,你不敢吧?我也不敢。因为大自然随时变脸,你不知道它会是什么样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们还不能寄希望于所有的桥梁在任何超出这个常规的自然灾害面前,也是安然无恙的,这既有大自然是出乎你的想象的。......我去年去了台湾的八八风灾我就知道了,大自然太厉害了,它可以让一座城市将近两米泥的厚,桥梁很多都坍塌。另外还有一个我们工程质量的问题,我们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每一个工程的质量都特棒的,这需要综合地去使生命得到一种保障。所以我说,警觉和安全意识,尤其在有关部门能更早地意识到这儿很危险,该拉绳的拉绳,该出动人力这块儿就不让通车了等等,大家就不会出现这样一种悲剧了。
个人分类: 人文社科|1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
haicius 2009-5-21 10:10
《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www.scio.gov.cn   2009-05-11   中国的减灾行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二00九年五月北京    目 录   前 言   一、自然灾害状况   二、减灾战略目标和任务   三、减灾法制和体制机制建设   四、减灾能力建设   五、减灾的社会参与   六、减灾的国际合作   结束语   前 言   近年来,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保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减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中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减灾的法制和体制、机制建设,努力推进减灾各项能力建设,大力倡导减灾的社会参与,积极开展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推进减灾事业发展。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伤痛。中国政府决定,自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值此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和首个防灾减灾日之际,对中国减灾事业的发展状况做一介绍,使世人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为减灾所做的巨大努力。   一、自然灾害状况   中国的自然灾害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灾害种类多。中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除现代火山活动外,几乎所有自然灾害都在中国出现过。   (二)分布地域广。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灾害影响,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到洪涝灾害威胁。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内陆省份经常遭受热带气旋侵袭。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旱灾频发,西南、华南等地的严重干旱时有发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发生过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约占国土面积69%的山地、高原区域因地质构造复杂,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三)发生频率高。中国受季风气候影响十分强烈,气象灾害频繁,局地性或区域性干旱灾害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东部沿海地区平均每年约有7个热带气旋登陆。中国位于欧亚、太平洋及印度洋三大板块交汇地带,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活动十分频繁,大陆地震占全球陆地破坏性地震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森林和草原火灾时有发生。   (四)造成损失重。1990-2008年19年间,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300多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900多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人民币。特别是1998年发生在长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的特大洪涝,2006年发生在四川、重庆的特大干旱,2007年发生在淮河流域的特大洪涝,2008年发生在中国南方地区的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以及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甘肃、陕西等地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等,均造成重大损失。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几率进一步增大,降水分布不均衡、气温异常变化等因素导致的洪涝、干旱、高温热浪、低温雨雪冰冻、森林草原火灾、农林病虫害等灾害可能增多,出现超强台风、强台风以及风暴潮等灾害的可能性加大,局部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范任务更加繁重。随着地壳运动的变化,地震灾害的风险有所增加。   二、减灾战略目标和任务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等文件中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及中长期国家综合减灾战略目标,即:建立比较完善的减灾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备灾、应急处置、灾害救助、恢复重建能力大幅提升,公民减灾意识和技能显著增强,人员伤亡和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明显减少。   中国减灾的主要任务是:   加强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和信息管理能力建设。全面查明重点区域主要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基本摸清减灾能力底数,建立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数据库,编制全国灾害高风险区及重点区域灾害风险图。建立自然灾害灾情统计体系,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灾情上报系统,健全灾情信息快报、核报工作机制和灾害信息沟通、会商、通报制度,建设灾害信息共享及发布平台,加强对灾害信息的分析、评估和应用。   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在完善现有监测站网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监测密度,建设卫星遥感灾害监测系统,构建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推进监测预警基础设施的综合运用与集成开发,完善灾害预警预报决策支持系统。注重加强频发易发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灾害风险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充分利用各类传播方式,准确、及时发布灾害预警预报信息。   加强自然灾害综合防范防御能力建设。全面落实各项减灾专项规划,建设好各类减灾骨干工程,提高大中型工业基地、交通干线、通信枢纽和生命线工程的防灾抗灾能力。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原则,统筹做好农业和农村减灾、工业和城市减灾以及重点地区的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编制与减灾工程建设,全面提高灾害综合防御能力。   加强国家自然灾害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形成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运行机制。基本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加强中央和地方抗灾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建设,提升救灾物资运输保障能力,加强各类骨干抢险救援队伍和专业救援队伍建设,改善减灾救灾装备。建立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在综合减灾工作中的作用。   加强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逐步建成以堤防为基础、干支流控制性水利枢纽、蓄滞洪区、河道整治相配合,结合干垸行洪、退田还湖、水土保持等工程措施及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防洪调度管理、洪水风险管理等非工程措施建设,构建较为完善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保障流域防洪安全。   加强巨灾综合应对能力建设。加强对巨灾发生机理、活动规律及次生灾害相互关系研究,开展重大自然变异模拟和巨灾应急仿真实验。建立健全应对巨灾风险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和应对方案,开展应对巨灾的演练。推进农业、林业保险试点,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和再保险体系。加强巨灾防御工程建设。建立亚洲区域巨灾研究中心。   加强城乡社区减灾能力建设。完善城乡社区灾害应急预案,组织社区居民演练。完善城乡社区减灾基础设施,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面开展城乡民居减灾安居工程建设。在多灾易灾的城乡社区建设避难场所。建立灾害信息员队伍。加强城乡社区居民家庭防灾减灾准备,建立应急状态下社区弱势群体保护机制。   加强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加强减灾关键技术研发,研究制定国家综合减灾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加快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应用。加大综合减灾科技资金投入。加强减灾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建设综合减灾的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综合减灾的技术标准体系,提高综合减灾的标准化水平。   加强减灾科普宣传教育能力建设。强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减灾责任意识。将减灾知识普及纳入学校教育内容,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减灾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加强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建设国家减灾科普教育支撑网络平台。编制减灾科普读物、挂图或音像制品,推广地方减灾经验、宣传成功减灾案例和减灾知识,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   三、减灾法制和体制机制建设   中国注重减灾的法制建设,颁布实施一系列减灾法律、法规,逐步把减灾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20世纪80年代以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人工影响天气条例》等30多部防灾减灾或与防灾减灾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国将根据减灾工作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加强减灾的法制建设。   多年来,中国政府坚持把减灾纳入国家和地方可持续发展战略。1994年3月,中国政府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从国家层面明确减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把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管理水平、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以及减少人为因素诱发和加重自然灾害作为议程的重要内容。1998年4月,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第一次以专项规划的形式提出了国家减灾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2006年10月,中国政府颁布《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把建立国家公共安全应急技术体系、提升国家应对公共安全灾害事故与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2007年8月,中国政府颁布《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明确要求地方政府将减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中国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灾害分级管理,属地管理为主的减灾救灾领导体制。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中央层面设立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和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等机构,负责减灾救灾的协调和组织工作。各级地方政府成立职能相近的减灾救灾协调机构。在减灾救灾过程中,注重发挥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组织和公安民警的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注重发挥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及志愿者的作用。   在长期的减灾救灾实践中,中国建立了符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减灾救灾工作机制。中央政府构建了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灾害信息发布机制、救灾应急物资储备机制、灾情预警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重大灾害抢险救灾联动协调机制和灾害应急社会动员机制。各级地方政府建立相应的减灾工作机制。   灾害应急响应机制。中央政府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预案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政府各部门根据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制定更具操作性的预案实施办法和应急工作规程。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做好各项抗灾救灾工作。灾区各级政府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成立由当地政府负责人担任指挥、有关部门作为成员的灾害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统一制定灾害应对策略和措施,组织开展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灾情和抗灾救灾工作情况。   灾害信息发布机制。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认真做好自然灾害等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信息发布工作,采取授权发布、发布新闻稿、组织记者采访、举办新闻发布会等多种方式,及时向公众发布灾害发生发展情况、应对处置工作进展和防灾避险知识等相关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   救灾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已经建立以物资储备仓库为依托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国家应急物资储备体系逐步完善。目前,全国设立了10个中央级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并不断建设完善中央级救灾物资、防汛物资、森林防火物资等物资储备库。部分省、市、县建立了地方救灾物资储备仓库,抗灾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初步形成。通过与生产厂家签订救灾物资紧急购销协议、建立救灾物资生产厂家名录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应急救灾物资保障机制。   灾情预警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由民政、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统计、地震、海洋、气象等主要涉灾部门参加的灾情预警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开展灾害信息数据库建设,启动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灾情信息共享与发布系统,建设国家综合减灾和风险管理信息平台,及时为中央和地方各部门灾害应急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重大灾害抢险救灾联动协调机制。重大灾害发生后,各有关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及时向灾区派出由相关部委组成的工作组,了解灾情和指导抗灾救灾工作,并根据国务院要求,及时协调有关部门提出救灾意见,帮助灾区开展救助工作,防范次生、衍生灾害的发生。   灾害应急社会动员机制。国家已初步建立以抢险动员、搜救动员、救护动员、救助动员、救灾捐赠动员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应急动员机制。注重发挥人民团体、红十字会等民间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和志愿者在灾害防御、紧急救援、救灾捐赠、医疗救助、卫生防疫、恢复重建、灾后心理支持等方面的作用。   四、减灾能力建设   中国政府重视减灾的能力建设,在减灾工程、灾害预警、应急处置、科技支撑、人才培养和社区减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实施减灾工程,提高灾害综合防范防御能力   近年来,国家实施防汛抗旱、防震抗灾、防风防潮、防沙治沙、生态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减灾工程。   大江大河治理工程。国家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国债等,大幅增加江河治理投入,加快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步伐。目前,长江中下游干堤全部修完修好,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全面展开,治淮19项骨干工程基本建成,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淮河临淮岗等枢纽工程全面发挥效益。中国大江大河防洪能力进一步提高,部分主要河段已基本具备防御100年一遇洪水能力。中小河流防洪能力不断提高,重点海堤设防标准提高到防御50年一遇洪水能力。   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国家注重提高农村居民住房抗灾能力建设。在灾后倒房重建工作中加强房屋选址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结合扶贫开发工作推进减灾安居工程建设。自2005年以来,全国各地共投入资金175.35亿元人民币,完成改造、新建农村困难群众住房580.16万间,使180.51万户、649.65万人受益。   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从2001年开始,国家实施对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截至2005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90亿元人民币,全国纳入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规划的项目学校共4万多所。从2006年起,将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纳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从2009年起,国家将用三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开展抗震加固、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建设,使学校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对山体滑坡、岩崩、泥石流、热带气旋、火灾等灾害的防灾避险安全要求。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008年3月,国家颁布《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提出在三年内完成现有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008年,全国即安排专项规划内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4035个,占规划内全部6240座病险水库的65%。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十五期间(2000-2005年),国家共投入资金223亿元人民币,解决了6700万人的饮水问题,基本结束了农村严重缺乏饮用水的历史。从2006年开始,农村饮水工作进入以保障饮水安全为中心的新阶段。从2006年到2008年,安排中央投资238亿元人民币,地方自筹配套资金226亿元人民币,累计解决1.09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在黄河、长江等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实施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进入九五(1996-2000年)末期,开始加大投入力度并扩大治理规模,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覆盖了全国七大江河(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松辽、珠江、太湖)的上中游地区。截至2008年,重点防治工程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万平方公里,已实施重点区域治理的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0%,减沙率达40%以上。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土壤侵蚀量减少三分之一,黄河流域每年减少入黄河泥沙3亿吨左右。   农田灌排工程。自九五以来,国家加大投入,开展以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为重点的农田灌排工程设施建设,农田灌排能力明显提高,抗御干旱、洪涝灾害能力得到加强。   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工程。21世纪初,国家开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防护林建设、长江中下游重点防护林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以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沿海防护林建设、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抑制荒漠化扩张速度,缓解极端气候的危害程度。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确定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等6个生态环境补偿试点。组织开展生态省、市、县和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建设,推进建设103个重点生态环境工程示范县。   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防工程。国家出台《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规定》,发布《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镇(乡)、村建筑抗震设计规程》。发布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完善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制度,推进全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实施,完成约245万户抗震安居房的建设和改造加固。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修订《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公路灾害防治工程。从2006年起,结合公路水毁震毁等灾害发生情况,国家开始实施公路灾害防治工程。截至2008年,全国各地共投入资金15.4亿元人民币,以增设和完善山岭重丘区公路的灾害防护设施为重点,对公路边坡、路基、桥梁构造物和排(防)水设施进行综合处治,普通公路防灾能力全面提高。   (二)构建立体监测体系,提高监测预警预报能力   建立包括地面监测、海洋海底观测和天-空-地观测在内的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初步形成。   灾害遥感监测业务体系。成功发射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A、B星,卫星减灾应用业务系统初具规模,为灾害遥感监测、评估和决策提供先进技术支持。   气象预警预报体系。成功发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建成146部新一代天气雷达、91个高空气象探测站L波段探空系统,建设25420个区域气象观测站。初步建立全国大气成分、酸雨、沙尘暴、雷电、农业气象、交通气象等专业气象观测网。基本建成比较完整的数值预报预测业务系统,开展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警业务,建成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网络等覆盖城乡社区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水文和洪水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建成由3171个水文站、1244个水位站、14602个雨量站、61个水文实验站和12683眼地下水测井组成的水文监测网。构建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地下水监测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和水文水资源数据系统。   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成固定测震台站937个,流动台1000多个,实现了中国三级以上地震的准实时监测。建立地震前兆观测固定台点1300个,各类前兆流动观测网4000余测点。初步建成国家和省级地震预测预报分析会商平台,建成由700个信息节点构成的高速地震数据信息网,开通地震速报信息手机短信服务平台。   地质灾害监测系统。从2003年起,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已建立群测群防制度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2万多处。三峡库区滑坡崩塌专业监测网和上海、北京、天津等市地面沉降专业监测网络基本建成。   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组织开展环境质量监测、污染物监测、环境预警监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等,客观反映全国地表水、地下水、海洋、空气、噪声、固体废物、辐射等环境质量状况。新建成环境一号A、B星,大范围、快速和动态地开展生态环境宏观监测及评价,初步形成环境监测天地一体化格局。目前,全国共有2399个环境监测站、49335名环境监测技术人员。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全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总站,已在候鸟等野生动物重要聚集分布区设立350处国家级监测站、768处省级监测站、1400多处地县级监测站,初步形成国家、省、地县三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网络。   病虫害监测预报系统。建立由3000多个站组成的农作物和病虫害测报网,240多个台(点)组成的草原虫鼠害监测预报网。全国性系统监测预报的农作物有害生物种类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15种增加到目前的26种,重大病虫害由旬报制缩短为周报制。建立国家、县、乡(镇)三级2500多个站点组成的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网络,主测对象35个种(类),涵盖最具危险性的和常发的森林病虫害种(类)。   海洋灾害预报系统。对原有海洋观测仪器、设备和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大力发展离岸观测能力,海上浮标观测能力和断面调查能力进入整体提升阶段。新建改造一批海洋观测站点,对一些中心站进行实时通讯系统改造。建设海气相互作用-海洋气候变化观测及评价业务化体系,积极开展对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咸潮等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海洋灾害的业务化监测。   森林和草原火灾预警监测系统。完善卫星遥感、飞机巡护、视频监控、瞭望观察和地面巡视的立体式监测森林和草原火灾体系,初步建立森林火险分级预警响应和森林火灾风险评估技术体系。   沙尘暴灾害监测与评估体系。建立沙尘暴卫星遥感监测评估系统和手机短信平台,在北方重点区域布设沙尘暴灾害地面监测站,组成国家、省、市、县四级队伍,初步形成覆盖中国北方区域的沙尘暴灾害监测网络。   (三)建立抢险救灾应急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以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响应机制和应急资金拨付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救灾应急体系初步建立,应急救援、运输保障、生活救助、卫生防疫等应急处置能力大大增强。   应急救援队伍体系。以公安、武警、军队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森林消防、海上搜救、矿山救护、医疗救护等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和应急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初步建立。国家陆地、空中搜寻与救护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应急救援装备得到进一步改善。   应急救助响应机制。根据灾情大小,将中央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划分为四个响应等级,明确各级响应的具体工作措施,将救灾工作纳入规范的管理工作流程。灾害应急救助响应机制的建立,基本保障了受灾群众在灾后24小时内能够得到救助,基本实现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所、有病能医、学生有学上的六有目标。   救灾应急资金拨付机制。包括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资金、水毁公路补助资金、内河航道应急抢通资金、卫生救灾补助资金、文教行政救灾补助资金、农业救灾资金、林业救灾资金在内的中央抗灾救灾补助资金拨付机制已经建立。积极推进救灾分级管理、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救灾工作管理体制,保障地方救灾投入,有效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四)建立减灾科技支撑体系,提高减灾科技水平   注重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定专门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建立科技应急机制、实施科技项目等措施,不断提高防灾减灾的科技水平。   组织制定《国家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针对自然灾害预警预报、应急响应、恢复重建、减灾救灾、信息平台等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布局,强化薄弱环节,逐步建立和完善防灾减灾国家科技支撑体系。   加强科技应急机制建设。建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科技应急机制,明确科技应急体系的建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应急技术应用与示范等环节的工作机制和部署安排。   启动一批防灾减灾科技项目。在国家科技项目、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安排实施一批气象、地震、地质、海洋、水利、农林、雷电等方面的科技项目。资助一批关于防灾减灾的基础研究项目,深入揭示各类自然灾害的形成机理和演变规律,以及综合风险防范的模式等。开展亚洲巨灾综合风险评估技术及应用研究、中国巨灾应急救援信息集成系统与示范、中国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等级综合评估技术研究,以及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等项目。   加强科研技术机构建设。分别于2003年、2007年、2009年成立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国际减轻旱灾风险中心和民政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2006年成立民政部和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五)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减灾工作人员素质   将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国家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减灾的国民教育体系和减灾的培训平台逐步建立。   把减灾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人才培养教育,充分利用高校的减灾研究与学科优势培养多层次防灾减灾人才。加强防灾减灾学科体系建设,按照现有的财政管理体制支持防灾减灾技术类本专科院校,以及开设防灾减灾管理和技术专业的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把防灾减灾纳入干部培训规划。全国各级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根据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开设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的专门培训课程。筹建国家应急管理人员培训基地,对政府中高级公务员、各类企事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高层次理论研究人员开展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培训。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培训基地已经建立并投入使用。   开展领导干部灾害应急管理专题培训。举办省级干部灾害应急管理专题研究班和省部级干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讨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分管防灾减灾及应急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参加了专题研讨。2005年以来,积极开展公务员灾害应急管理专题培训活动,有效提高各级灾害应急管理人员防范处置自然灾害及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和能力。2005-2006年,连续举办四期地市级干部灾害应急管理专题培训班,自2006年起连续举办四期地市级防汛抗旱行政首长培训班。   对各类企业和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救援能力培训。各级政府会同有关部门采取集中培训和自主培训相结合的办法,组织开展对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和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的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在灾害突发情况下实施救援、自身防护和协同处置的能力。   (六)开展社区减灾工作,提高社区防灾减灾能力   社区减灾能力建设工作全面展开,基层社区抵御灾害风险的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   推动社区建立减灾工作机制。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全国社区逐步建立健全负责社区减灾工作的组织,制定规范的减灾工作制度,组织减灾志愿者队伍,制定突发灾害发生时保护儿童、老年人、病患者、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对策,建立起有效的减灾工作机制。   指导社区制定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并定期演练。基层政府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及地方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结合社区所在区域环境、灾害发生规律和社区居民特点,指导社区制定社区灾害应急救助预案,明确应急工作程序、管理职责和协调联动机制。社区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经常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预案演练活动。   加强社区减灾公共设施和器材装备建设。通过政府财政支持和社会积极参与,社区利用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停车场、学校操场或其他空地建立应急避难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应急标识或指示牌,建立减灾宣传教育场所(社区减灾教室、社区图书室、老年人活动室)及设施(宣传栏、宣传橱窗等),配备必需的消防、安全和应对灾害的器材或救生设施工具,使减灾公共设施和装备得到健全和完善。   组织社区开展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社区结合人文、地域等特点,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居民减灾教育活动,在社区宣传教育场所经常张贴减灾宣传材料,制订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的减灾教育计划,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得到提高。   开展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2007年,国家开展了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截至2008年,国家共授予284个社区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五、减灾的社会参与   中国重视社会力量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支持和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减灾事业,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中国政府及时发布灾情和灾区需求信息,加强引导,规范管理,提供保障服务,不断完善社会动员机制,统筹安排政府资源和社会力量,形成优势互补、协同配合的抗灾救灾格局。每遇大灾,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抗灾救灾,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华侨华人踊跃为灾区提供援助。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中国接收境内外各类救灾捐赠款物近760亿元人民币。社会力量还开展有效的心理抚慰等个性化服务,帮助灾区群众树立战胜灾害的信心。   慈善事业在减灾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家采取措施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在鼓励捐赠的税收优惠制度上,2008年1月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将企业公益性捐赠的税前扣除标准由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统一规定为企业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家规定企业、个人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向受灾地区的捐赠,允许在当年企业所得税前和当年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2008年12月,政府有关部门发布通知,明确公益捐赠事业范围、公益性社会团体捐赠税前扣除资格以及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认定权限和程序等问题。国家鼓励基金会的正常发展,截至2008年,中国共有各类基金会1531家,比上年增加162家。近年来,国家推进慈善组织社会公信力建设,推广基金会年度检查办法和评级制度。   国家积极推动捐助活动日常化和社会化,鼓励并引导志愿者参与减灾行动。近年来,以捐助活动经常化、募集主体民间化、参与捐助自愿化为特点的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在中国全面展开。截至2008年,在大中城市和有条件的小城市设立接收社会捐助站点和慈善超市3.4万个,初步形成全国经常性社会捐助服务网络。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减灾志愿者队伍快速发展。截至2008年,中国社区志愿者组织数达到43万个,志愿者队伍规模近亿人,其中仅共青团、民政、红十字会三大系统就比上年增加志愿者1472万人,年增长率达31.8%。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公众、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紧急救援,深入灾区的国内外志愿者队伍达300万人以上,在后方参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人数达1000万以上。   中国政府重视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在每年10月的国际减灾日,国家举办内容丰富的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在公共场所设置减灾宣传专栏,在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互联网门户网站等开设减灾知识宣传栏目,制作公益广告,向公众宣传灾害预防避险的实用技能。在中小学开设防灾减灾课程,开展多种演练活动。开发一系列减灾宣传教育产品,编制系列减灾科普读物、挂图、音像制品和宣传案例教材。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积极开展急救培训,普及急救知识和技术,在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重视对灾害保险业防灾减灾作用的政策研究和试点工作。不断总结并完善农业、林业自然灾害保险与财政补贴相结合的农业、林业风险防范与救助机制,统筹考虑农业、林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逐步加大保险对灾害损失的经济补偿和转移分担功能。   六、减灾的国际合作   中国本着开放合作的态度,积极参与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建立和完善国际减灾合作机制,加强国际减灾能力建设,在重大灾害中相互援助。   中国在减灾领域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联合国人道主义援助事务协调办公室、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外空委等机构建立紧密型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减灾合作。2006年3月,向联合国成立的中央紧急应对基金认捐100万美元。2006年11月,与联合国驻华机构共同举办印度洋海啸紧急援助回顾研讨会,回顾中国多边援助使用情况。与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共建国际减轻旱灾风险中心,参与联合国灾害管理与应急反应天基信息平台(UN-SPIDER),积极筹建北京办公室。派遣专家参与联合国灾害评估队,多次执行灾害评估任务,积极参与联合国搜索与救援咨询国活动,积极推进全球灾害应急救援领域的合作,举办2006年联合国亚太地区地震应急演练。   中国积极推动建立亚洲国家间的减灾对话与交流平台。2005年9月,中国政府在北京主办第一届亚洲部长级减灾大会,会议通过了《亚洲减少灾害风险北京行动计划》,为亚洲各国进一步加强减灾合作奠定基础。中国政府积极参与第二届、第三届亚洲部长级会议,共同推动《2007亚洲减少灾害风险德里宣言》、《2008亚洲减少灾害风险吉隆坡宣言》的形成。2008年12月举办了加强亚洲国家应对巨灾能力建设研讨会。   中国重视与东盟和南亚国家讨论签署双边或多边减灾救灾协定,注重开展减灾人力资源开发合作。2005年5月,中国为印度洋地震海啸受灾国举办了防灾减灾人力资源培训班,2006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东盟框架下的防灾减灾研讨会。2007年先后举办了东盟和亚洲国家应急和救助研讨会、灾害风险管理研修班和灾后恢复重建管理研修班。中国积极参与东盟灾害管理各项活动,出席东盟举办的各类研讨会,观摩灾害应急演练,积极探讨中国-东盟合作协议和行动计划。   中国努力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救灾协作。2002年4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紧急救灾部门领导人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首次会晤。2003年4月,上海合作组织在北京举行救灾部门专家级会议,对《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救灾互助协定》进行磋商。2005年10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救灾互助协定》在莫斯科签署。2006年11月,第二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紧急救灾部门领导人会议在北京召开,通过《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2007-2008年救灾合作行动方案》,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在救灾联络、信息交流、边境区域救灾、人员研修和技术交流等方面开展活动奠定行动框架。2007年9月,成员国紧急救灾部门领导人第三次会议在比什凯克举行,研究落实救灾合作协定,深化救灾领域合作等问题。成员国商定将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救灾中心。2008年9月下旬,中方在乌鲁木齐主办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边境地区领导人首次会议。会议就开展成员国边境地区救灾合作,推动建立边境地区联合救灾行动机制,以及开展有关信息交流、人员培训等问题达成共识。   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中,中国和国际社会相互支持,相互援助。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向各有关受灾国政府及联合国有关机构提供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紧急救援,救灾援助总额达68763万元人民币,并在第一时间派出中国国际救援队和医疗救援队赴印尼开展紧急救援。2005年8月29日,美国南部地区遭受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中国政府向美国提供500万美元救灾援款,并另提供一批救灾急需物资。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7.8级大地震后,中国政府先后四次向巴提供总价值2673万美元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自10月9日至11月29日,共向巴空运26批次救灾物资,并派出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救援队,深入灾区一线,帮助巴方开展救灾行动。2008年,缅甸发生纳吉斯热带风暴,中国政府先后提供价值100万美元的紧急援助物资、3000万元人民币援助款和1000万美元援助,并派出医疗救援队救治伤员。   2008年5月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得到国际社会的大力援助。先后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个国际组织向中国提供了资金或物资援助。国际社会向中国地震灾区提供了现金援助44亿多元人民币以及大批救灾物资。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还派出专业救援队伍,参与地震灾区的紧急救援工作。来自英国、日本、俄罗斯、意大利、法国、古巴、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政府和德国红十字会的九支医疗队共223名医疗技术人员参与四川和甘肃两省地震灾区的伤员救治工作。在重灾区之一的四川省北川县,美国、英国和墨西哥等国家的16名志愿者立即投入救援行动。10名英国搜救小组的志愿者到震区开展救灾活动。来自日本ALOS、意大利COSMO-SkyMed、美国LandSat等多颗卫星向中国提供了灾区遥感影像。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此深怀感激,深表感谢。   结 束 语   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繁重而艰巨。面对日益严峻的自然灾害风险,中国的减灾工作任重道远。   中国政府为减灾事业付出了巨大努力,但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减灾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尚不健全、减灾综合性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灾害监测体系还有待健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社会公众减灾意识仍需提高。中国政府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提高全社会的综合减灾能力为核心,以提升城乡基层社区的综合减灾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全社会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水平为基础,全面提高综合防范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减灾是全球的共同行动。中国愿与世界各国一道,为减轻灾害风险和灾害损失,为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不懈努力。
个人分类: 事故信息|58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1: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