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毛泽东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烟雨之中,毛泽东依然挺立
ecosinic 2009-2-20 23:08
烟雨之中,毛泽东依然挺立。 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高大的毛主席塑像不见了,但这座一直在这里,估计今后也无人能把他从这里移开。 前天刚好从这里路过,留下照片一张,以滋记忆。
个人分类: 日记|3707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教界国人:摆脱虚荣
热度 3 nwpacific 2009-1-23 10:53
人在不同程度上都爱虚荣,这是一种通病。该病流行在某些领域,没有大问题,也许还可以结成同病相怜的利益共同体。但是,身在科技界,无论是管理者还是研究者,这种病不治疗或抑制,让其流行、恶化,可就成了发展科技顽症甚至是绝症。 当今,中国政治大气候是史无前例的好,国家极力发展科技,倡导科教兴国,而不是以前 “ 抓革命,促生产 ” 瞎折腾(这种瞎折腾本质上是毛的虚荣)。但是,某些 “ 和尚 ” 可把这个 “ 好经 ” 念歪了。引进 “ 海龟 ” ,把自己单位打扮成可以多生产的 “ 英雄母亲 ” ,就是一例。大力引进智力发展本国科技,本不是 “ 歪经 ” ,而是一个好的权宜之计,虽然不是好的长远之策。关键是,引进后不是应用这些智力着力培养年轻人,改良贫瘠的科研 “ 土壤 ” ,而是用 “ 海龟 ” 已有成果去张扬本单位的实力,这就可笑了。 有些 “ 海龟 ” 有实质性成就并且真正爱国或爱真理,引进他们有用的。但是,有些 “ 海龟 ” 既没有实质性成就,仅仅具有国外某某著名大学教授这种虚名,也不是真爱国或爱真理,仅仅是爱钱和爱舒适,就没有必要引进了。事实上,国外著名大学教授当中也有许多相当平庸。所谓平庸教授就是,没有他们科技发展进程没有丝毫影响,或有了他们却滞后科技发展(例如他们提出阻碍科学发展进程的错误观点,虽不是有意的),他们仅仅靠发表垃圾论文(包括发表在所谓高级别杂志)当上教授的(西方科教界不是天然的净土,也有主观的、客观的垃圾)。头衔其实常常并不重要,例如比尔 . 盖茨、卡尔 . 马克思并无什么头衔,地学界的牛顿 — 阿斐雷德 . 威格纳 —— 提出 “ 大陆漂移说 ” 的当时还是讲师。此外,我们应该特别尊重 “ 自愿 ” 回国有成就的学者,例如有些老一辈回国科学家,而不是被钱引进的有成就的学者。 从长远来看,中国应该发展成科技智力 “ 进出口 ” 并举者,最好成为 “ 出口大于进口 ” 者,象英国和美国。做到这一点,需要良好科技环境,这种环境包括,对于具有同等成就的、土生土长的科学家,在现阶段给予更高的待遇(至少同等待遇)。我纳闷,为什么袁隆平每月靠 6000 元生活(据袁自己说),而施一公他们却每年 170 万元(据最近网上流行说法)。中国需要陈景润和袁隆平那样伟大的科学家,他们才是国家和民族的真正光荣 。 (原帖 XYS20090121 ,略改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727 次阅读|11 个评论
毛泽东诗词选读:(2)中老年篇
刘玉平 2008-12-28 00:14
毛泽东诗词选读:(2)中老年篇 谨以此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5周年 (棕褐色文字为本人评论) 三、中年时期( 1934 年 ~1953 年) 忆秦娥娄山关 ( 1935 年 2 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诗词中绝对第一流的作品,写景状物、抒发胸臆,堪称精品。这首词慷慨悲烈、雄沉壮阔,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这一情景。   上阕起句西风烈三个字,悲壮慷慨高亢,英雄落寞之情划破寒空,直上云天。其中尤其这个 烈 字,让人读来不禁泪雨磅沱,  犹如置身凛冽的西风之中耸然动容。接着第二句长空雁叫霜晨月,勾画出一副凄婉悠长的景致,与首句一急一缓,在鲜明强烈的对比中,回肠荡气之感油然而生。第四、五句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嗒嗒的马蹄与呜咽的军号声远近唱和,在山间回荡。用马蹄和喇叭指代红军,又用碎与咽形容心境,用字凝炼、优美,情景交融、相得益彰。整个上阕寓情于景,铺陈出苍凉悲烈的情景,渲染出长征的艰辛。下阕起始二句豪气冲天,一破上片的凄厉悲壮,并不拘泥于描写战斗场面, 雄关漫道真如铁 之雄、漫、铁三个字精炼出战斗的激烈,而今迈步从头越则表达出必胜的信念和胜利的喜悦。最后二句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表现诗人伫立于娄山关之巅,所见之如海的青山、如血的夕阳,宛若一幅苍凉壮丽的大写意山水,烘托出豪迈的英雄气概。    七律长征 ( 1935 年 9 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仅仅用 56 个字,就将气势恢弘的长征,简洁地勾勒出来。首联统领全诗,点出红军不怕艰难的革命气魄和万水千山的浩大场面。接着颔联、颈联四句进入具象的细节描绘,截景典型、对仗工稳、炼字精到、意境美妙。尾联转结自然,转句之喜字点睛,结句通过喜悦的表情来渲染抒发长征胜利后的喜悦之情。   念奴娇昆仑 ( 1935 年 10 月)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这首词意境高远、气势恢弘,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上阕写景为主,前八句从冬天写到夏天, 气势流畅,既有从宏大意象,又有细节描绘, 着力于 冬天的酷寒和夏天的水患, 飞起玉龙三百万一句 形容雪山 , 化自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宏大雄浑、 灵巧精到; 人或为鱼鳖寓意独特 ,明指夏季昆仑横流下来的江河湖水已泛滥成灾,暗指中国旧社会的黑暗。然后剑走偏锋式大胆地引出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的设问。下阕陈感抒情,采用回答的方式,两句不要豪气自显。接着安得倚天抽宝剑一句,  化自辛弃疾倚天万里须长剑 和李白安得倚天剑。三句一截,体现出博大的国际主义胸怀。最后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二句,展望未来的和平世界, 凉热两字寓意深刻,凉热相调和而获得一个适宜的温度,含而不露却切中要害,从而彰显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旨。 清平乐六盘山 ( 1935 年 10 月)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这是 1935 年 10 月带着胜利的喜悦,翻越长征途中最后一座高峰 六盘山主峰的应景之作。上阕从眺望远景起笔:长空高朗,流云轻漾,北雁在阵阵南飞。既是对西北高原苍山的赞叹,也暗含对南方故乡的眷恋。接着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以长城喻逆境,屈指两字举重若轻,豪情顿显。下阕将目光回到近处,高山之巅,红旗猎猎,红军将士迎着秋风在山峰间盘旋向前。接着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设问,化自刘克庄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以 长缨喻革命武装, 以苍龙之典喻一切反动派,直抒胸臆。上、下阕均是一、二句写景,三、四句言志。情景交织,浑然一体,俊逸自然,亦为精品。 沁园春 雪 ( 1936 年 2 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936 年 2 月,红军准备东渡黄河到山西开展抗日之前夕,当时正值飞雪,毛泽东应景而作沁园春雪,这是毛泽东诗词里最为家喻户晓的一首,有关的点评不胜枚举。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在这首词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上片写景明境寓情,既展现了北国雪景的美妙和恢弘,又暗指当时革命形势的艰难,更表明作者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革命终将成功的坚定信念,风格豪放、气势磅礴。下片纵横古今抒情言志,承接上片写景所渲染出的恢弘气势,首先是评点古代的英雄豪杰,然后以心载天下的豪迈气概和博大情怀指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表现了对中华民族的坚定信心、对祖国母亲的无限忠诚。 四、老年时期( 1953 年 ~1976 年) 浪淘沙北戴河 ( 1954 年夏)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首浪淘沙北戴河,是 1954 年夏,毛泽东在北戴河疗养期间即兴而作,气魄雄伟、胸怀博大。这首词上片寓情于景,以大雨落幽燕起句横空而来,继之以白浪滔天,气势顿生,大雨、白浪,一落一腾、一天一海,展现出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观。而后三句则由近而远、层次强烈,秦皇岛外打鱼船呼应首句之幽燕,点明地点、照应标题。打鱼船以小见大、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的设问句式精炼地烘托出悠远深邃的意境。下片触景生情,先抒发思古之情,以一句往事越千年跨越时空,展现历史的画面。接着以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简洁而鲜明地勾勒出曹操当年策马扬鞭、登山临海的雄姿。继而以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回到现实,转结自然顺畅,新中国建立的喜悦之情和磅礴豪迈气概跃然纸上。 水调歌头 游泳 ( 1956 年 6 月 )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一九五六年六月, 毛泽东曾由武昌游泳横渡长江到达汉口,应景而作此词。本词以用典多而自然,在毛泽东诗词中颇具特点。上片主要是游泳的描写,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点明时间地点,取自湖南民谣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和《三国志 吴书 陆凯传》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今日得宽余五句,主要表现游泳时舒缓的神态和畅快的心情,极目楚天舒典出柳永暮霭沉沉楚天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化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抒发建立新中国的喜悦,也暗含对时光流逝和岁月沧桑的感叹。下片主要是写景抒情,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三句,动静结合、自然与社会交相辉映;一桥飞架南北高峡出平湖等五句,通过在建武汉长江大桥和规划的三峡水电站等两大建设工程,对宏图展开描绘。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借用巫山神女的典故,来表达对新中国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由衷赞叹和喜悦之情。 蝶恋花 答李淑一 ( 1957 年 5 月 11 日 ) 我失骄 杨 君失柳,杨柳轻 飏 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是毛泽东写给早年的战友、革命烈士柳直荀的遗孀李淑一的一首词,恰好李淑一又是杨开慧烈士的中学同窗好友。该词表现了对逝去的革命伴侣的无尽怀念,将神话传说与典故巧妙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思巧妙、想象丰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气息。上片起句,两个失字,沉痛之情和至深怀念跃然笔端。取两位烈士的姓氏,非常亲切自然地引出第二句。第二句的杨柳一语双关,指代杨、柳两位的忠魂和轻盈飘飞的杨柳;而重霄九浩大厚重,赞叹烈士的浩气长存。接着诗人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神奇而幽远的神话世界:仙人吴刚,见二位忠魂来到,虔敬地以桂花美酒款待。下片起始二句,自然过渡到嫦娥也为英烈起舞,以表敬意。最后二句,笔锋急转,以夸张的艺术手法,既形象地表现了英烈听到革命胜利这一消息时喜极而泣,也烘托了诗人内心对革命胜利的感慨和浓烈的怀念之情, 伏虎 典出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之伏虎降龙 。 卜算子咏梅 ( 1961 年 12 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根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在意境上与陆游所学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而毛泽东这首词却着眼于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虽然依承托物言志的古风,但一扫古代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营造出一种积极、乐观、豪迈的新气象。上片从隆冬里梅花盛开入手,尾字俏精炼绝妙,勾画出革命者积极进取、永不屈服的精神。下片继续将梅花的形象深化充实,俏丽而不掠春之美,只为我们报道春的讯息:当春光遍野之时,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歌颂了革命者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精神,进而使得革命者的形象更加丰富饱满。 1、毛泽东诗词全集( http://www.dxgzs.com/mzdsc/ ) 2、百度百科有关词条 图片来自毛泽东诗词全集( http://www.dxgzs.com/mzdsc/ )
个人分类: 诗词书画音|7462 次阅读|4 个评论
毛泽东诗词选读:(1)青少年篇
刘玉平 2008-12-26 23:58
毛泽东诗词选读 作为一个七十年代初出生的人,我的童年是在州革委大院里度过的。那时,俨然就生活于毛泽东诗词的世界里:房屋的墙上要不是最高指示、毛主席语录,要不就是毛泽东诗词名句。孩子们唱着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等歌曲,玩跳绳、跳皮筋等游戏。大家平常说话时,也经常引用不到长城非好汉、我自岿然不动、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之类的句子。毛泽东诗词,成为我们那个年龄段的诗词文学启蒙。因此,当代中国的古典诗词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毛泽东诗词在文革期间的广泛普及。 毛泽东诗词首先给人以波澜壮阔的感受,其笔下常常是万里江山,千军万马的宏伟场面。但是,在辽阔豪迈之中却时常流露出一种曹孟德的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的隐隐惆怅。例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萧瑟秋风今又是。他用得最多的字是万和苍,也许这正是他的人生哲学人间正道是苍桑的感慨。 毛泽东诗词用古诗词的形式及大量典故来描写现代题材,也是其非常成功的一点。如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等社会建设期间的观感,以及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雄关漫道真如铁等战争题材。 以古论今、古今中外,对历史的理解和思考,也是毛泽东诗词的重要着眼点之一,例如:不周山下、子在川上曰、沽名学霸王、秦皇汉武、魏武挥鞭、唐宗宋祖等到军阀重开战、百万雄师过大江,俨然是一部中国通史。此外,还有小小环球的国际主义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以至土豆加牛肉的苏修。 毛泽东诗词另一个明显特点是通俗、粗犷。大量现代词语的灵活运用,通俗易懂、老少咸知,是对古典诗词的受众群体和遣词造句等方面的一大突破。例如: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等,老年的毛泽东也许粗犷得什么都不讲究了,以至于有了不须放屁的佳句来。 毛泽东喜欢并善于借用别人的诗句,而且这些借用之句,往往有许多神妙之处。毛泽东诗词的风格,深受曹操和有诗鬼之称的唐朝著名诗人李贺的影响。孟德的豪放意境、李贺的文采用笔,在毛泽东的诗词里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影子。例如:一唱雄鸡天下白源于李贺的雄鸡一声天下白、人生易老天难老以及天若有情天亦老则是取自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而东临碣石有遗篇则源自曹操的东临碣石。其引用之句恰到好处,而炼字却常比原句更为精妙。 俱往矣,毛泽东同志离开我们已经 32 年了,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现 将我自己比较喜欢的毛泽东诗词辑录于下,与大家分享 (棕褐色文字为本人评论) 谨以此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5周年。 一、少年时期( 1893 年 ~1911 年) 七绝 咏蛙 ( 1906 年秋 )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是毛泽东在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就读时写得一首言志诗。他把自己立志成为英雄豪杰的远大抱负,寄托在小小的青蛙身上。作者以蛙自比,首联独坐、虎踞两词,与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一联呼应,人小志大,颇有龙虎之姿、不凡气概,理趣兼备、生动传神。   七绝 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 1909 年 )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时年,毛泽东 17 岁,首联表明他立志走出韶山冲,去长沙求学、去广阔的天地锻炼。尾联则立下誓言:好男儿志在四方。这首七律,表明了毛泽东从少年时代起,就身怀远大抱负。 二、青年时期( 1912 年 ~1933 年) 沁园春 长沙 ( 1920 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在我国的诗史上,屈原是第一个把对自然美的描绘,与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诗人。生长于三湘之地的毛泽东,颇得屈子风范,把中国古典诗歌的这一优良传统,在这首先词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上阕着重写景,今日之游描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短短四句勾勒出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画卷,视角有远近高低,对象从自然到人类, 一派万山红遍的壮丽 湘中 秋景。尾句的发问谁主沉浮,与下阕的回忆抒情相呼应。 下阕着重抒情,回忆昔日之游那段 风华正茂的峥嵘岁月 ,自然地引出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的感慨,并以最后一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正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急流勇进,立誓投身到革命洪流的壮志豪情不言自明。 贺新郎 ( 1923 年) 挥手从兹去。 更哪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这首贺新郎是毛泽东诗词中少有的婉约风格作品之一。 1923 年年底,毛泽东接到中共中央通知,由长沙到上海再转广州,准备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词系诗人离开长沙不久写给妻子杨开慧的。遣词凄丽幽婉,用典化句自然,把跟爱妻离别时那种难舍难分、无限依恋的场面和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凄切动人。同时,也表现了他为革命而暂舍儿女之情的高尚境界,以及对不久的将来夫妻重新团聚、比翼双飞的热切期盼。 采桑子 重阳 ( 1929 年秋)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这首词一扫古人悲秋之情、衰颓萧瑟之气,描绘了壮阔绚丽的意境,抒发了昂扬振奋的豪情,在咏颂秋天的诗词里独树一格。 起句人生易老天难老,气势突兀恢宏、富有哲理。岁岁重阳承首句点明时令,并引出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的战地情景:满山遍野的野菊花,经过硝烟炮火的洗礼,依然在秋风寒霜中绽黄吐芳,平凡质朴却生机蓬勃;分外香渲染出胜利后的喜悦心情。下片承上阕重阳之意脉,一年一度秋风劲之劲字,写出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极具雄浑刚健之美。在作者眼里,劲烈的西风带来的却是振奋: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天朗菊黄,秋风飒爽,这瑰丽的景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诗词全集( http://www.dxgzs.com/mzdsc/ ) 2、百度百科有关词条 图片来自毛泽东诗词全集( http://www.dxgzs.com/mzdsc/ )
个人分类: 诗词书画音|7890 次阅读|7 个评论
她在丛中笑
nipy 2008-12-26 20:21
她在丛中笑 纪念毛泽东诞辰 115 周年,发两张照片,寄寓对毛泽东的怀念! . . 让我们也来过圣诞节: 12 月 26 日:中国圣人毛泽东诞辰的圣诞节! . (中美时差,洋圣人诞辰与中国圣人诞辰是同一天)
个人分类: 有感而发|2904 次阅读|0 个评论
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不能丢
热度 20 nipy 2008-12-25 23:18
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不能丢 ---- 纪念毛泽东诞辰 115 周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0 周年纪念大会发表了重要讲话,对 30 年改革开放进行了总结。学习胡锦涛讲话,结合纪念毛泽东诞辰 115 周年,就改革开放 30 年与毛泽东时代 30 年的关系以及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问题做一些分析。 一、 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指导中国共产党一切行动的指南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数十年艰苦奋斗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 1945 年党的七大正式确立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七大党章中规定:“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 — 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 七大以后,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党领导中国人民不仅取得了推翻三座大山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而且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建立并巩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旧社会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短短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内在经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毛泽东逝世以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我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人仍然非常明确地坚持了毛泽东思想在我党的指导地位。例如: 邓小平在 1979 年 3 月的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明确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在思想政治上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并指出: 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 江哲民在 1989 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也曾明确指出:“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们坚持贯彻执行的改革开放,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改革开放 ” 胡锦涛在 2003 年 12 月 26 日纪念毛泽东诞辰 110 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明确指出: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 在此期间,从十一大到十七大的历次党代会,虽然对党章都做了与时俱进的修订,但是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党的一切工作指导方针的地位应该说还是比较明确。例如: 1978 年十一大修订的党章中指出:“ 毛主席领导我党我军和我国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和革命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着又经过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激烈的复杂的斗争,经过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毛主席的旗帜,是我们党团结战斗、争取胜利的伟大旗帜。 ” 1997 年十五大党章修订中指出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必然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 2007 年十七大修订的党章中指出:“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 十五大以后,虽然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大代表重要思想并列,但我们有理由认为,邓小平理论和三大代表重要思想仍然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新历史时期的发展,毛泽东思想始终是指导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指针,是引导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伟大旗帜。 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明确地以马列主义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但是如何用马列主义理论来指导中国具体的革命实践,在党内是经历了复杂、尖锐的路线斗争的。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根据中国具体国情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政权的正确路线,抵制了王明等按照苏联模式用城市暴动夺取政权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取得了土地革命的胜利。在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又根据马列主义理论与当时日本侵略中国的具体情况,采取对国民党既斗争又联合的统一战线政策,在战略、战术上创造性地使用运动战、游击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正因为此,在抗战胜利前夕举行的七大上总结了: 毛泽东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虽然也尽力争取苏联的支持,但在 1949 年准备渡江的关键时刻,没有听从斯大林关于以长江南北分治的意见,而是根据中国具体情况坚决渡江,夺取了全国政权,建立了新中国。 建国初期,毛泽东根据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封锁、敌视新中国的具体情况,曾指出向苏联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口号,并争取了苏联各方面的巨大援助。但在此期间,毛泽东一直强调独立自主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反对一切照搬苏联经验的教条主义错误。在土地改革、对资本家公私合营以及农村集体化等社会主义改造中,都是根据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结合中国具体情况进行的,没有照搬苏联简单消灭资产阶级和集体农庄的方法。 1957 年以后,苏联领导人从赫鲁晓夫开始,借批判斯大林为契机逐渐背离马列主义路线,否定共产党的阶级性,提出三和一少、全民党、全民国家等修正主义路线。还是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的原则性对苏联共产党的修正主义路线进行了严肃的批判,并由此提出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如何防止资本主义复僻,如何继续革命的重要问题。 十七大党章修订后仍然明确指出: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历届中国共产党党章都明确规定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通过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正是通过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分析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发展成为共产主义。“共产党宣言”明确宣告: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的概括为一句话“ 消灭私有制 ”。并且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现有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因此,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应该是指导和实践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官僚资产阶级建立新中国以后,及时地进行了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改造,坚定地引导亿万个体农民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的集体化道路,实现了人民公社为基础的农村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并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还非常注意意识形态方面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对在中国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难和有成效的探索。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发生向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和霸权主义演变的情况下,毛泽东又提出了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问题并发动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虽然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在执行中出现过一些偏差,产生过一些错误,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到毛泽东去世的近 30 年中(有人称为毛泽东时代的 30 年)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是坚定不移的,基本路线也是不容否定的。毛泽东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革命基本理论在中国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这 30 年,邓小平也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也明确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 1997 年的十五大党章有一段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现在回顾起来也很有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0 周年讲话中也指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际上,四项基本原则中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和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不可分割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无产阶级专政的方法,消灭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走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是至关重要的。 四、毛泽东思想从来就是不断革命不断改革的思想 “改革”,从字面上看是改进和革新之意,是改落后为进步,除旧貌立新风,对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或具有质的跃变的改革可能被称为革命,实际上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部不断改革、不断革命的历史。社会制度、科学技术、文化艺术都需要在不断改革不断革命中发展和进步。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付出巨大牺牲推翻三座大山的民主革命和废除封建与资本主义旧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新制度的社会主义革命,在几亿人口的东方建成社会主义大国,是二十世纪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也是最伟大的改革。毛泽东在不同的革命阶段也非常注意对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制度、落后的生产技术、文化和思想意识以至社会习俗进行不断的改革和改造。如土地改革、对民族资产阶级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赌、毒、淫的大清扫,三反、五反对资产阶级思想的改造以及对知识分子思想教育,对文化艺术的改革等等都是为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的改革。毛泽东一生致力于不断改革、不断革命,不愧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胡锦涛曾指出:“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 胡锦涛还指出 :“ 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第二次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 我们确实应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大方向上把毛泽东时代的 30 年与改革开放的 30 年紧密联系起来,而不应该隔裂和对立起来。 五、毛泽东思想也是开放的思想 “ 开放 ” 一词从一般科学意义上讲,是指系统的开放或开放的系统,即一个与外界环境不断有信息、能量、物质交换的系统称为开放系统,反之,如果与外界没有信息、能量、物质交换的系统则称为封闭系统。开放的系统才有活力,才能发展。对于一个国家,“开放”意味着这个国家能否广泛的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不断地进行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吸取他国有益的东西,推动自己国家的发展。对于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人,其实也是这样,都有相对开放或相对封闭的问题,因为它们都是系统。 根据对“开放”的这一理解,我们看到毛泽东的思想决不是封闭保守的思想,而是非常开放、创新的思想。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走的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也是一条非常开放和创新的道路。首先,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我们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马列主义就是外来的,毛泽东根据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还融合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以及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中的精华,领导中国革命从土地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一步一步取得胜利。毛泽东过去虽然没有出国、留洋,但他一生都孜孜不倦的勤奋学习,对古今中外的历史都有深刻的研究,吸取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东西用于指导中国革命,毛泽东的博学是公认的。所以毛泽东思想从根本上讲也是非常开放的。其次,从毛泽东革命实践中提出的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思想就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政策和思想。对于推动中国革命胜利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多次国共合作对国民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战争中优待俘虏的政策、平等联合少数民族的政策、建国后建立政治协商会议吸取最广泛的民主党派参加政府等等都是毛泽东开放思想的体现。 在处理国际关系上,毛泽东也决不是封闭保守的,在新中国建立以前,毛泽东除了力争社会主义苏联的支持以外,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朋友如美国的斯诺,加拿大的白求恩等,毛泽东都是以真诚热情的态度欢迎他们,让他们自由地考察、了解解放区的真实情况,这就是一种开放的态度。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除了亲自到莫斯科会见斯大林、建立中苏友好同盟以外,还派周恩来总理开展积极的外交活动,在很短时间就获得包括法国等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对新中国的承认。但毛泽东的开放政策是有原则的,必须是平等的,更不能干涉我国内政,侵犯我国领土。所以五十年代在美国派遣舰队侵入我台湾海峡并在朝鲜北上进犯我东北领空威胁我安全之际,毛泽东下决心打了抗美援朝这一战。正是这一战,让美国和以联合国名义参战的许多国家,也使全世界认识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力量,认识到毛泽东的力量。从而导致更多国家承认中国,最后导致 1974 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联合国恢复中国席位,为现在的改革开放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有人把毛泽东时代的 30 说成是封闭保守的时代,是 78 年以后的改革开放才打破了毛泽东时代的封闭保守,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六、毛泽东思想提倡实是求事地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 “ 实事求是 ” 就是要以事实为依据来求得对事情的正确认识,反对掩盖事实,也反对夸大事实,更反对主观主义不顾事实。实事求是本质上反映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毛泽东把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与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到我党的三大作风的高度,可见毛泽东对“实事求是”问题是非常重视,也是身体力行和一贯倡导的。毛泽东特别强调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总结历史经验和评价历史人物。 1945 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上由毛泽东指导下制定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是对尊议会议以前党内一段历史经验教训的实事求是的总结。记得有人对孙中山提出某些批评时,毛泽东曾指出:“对待历史人物应历史地看待,不可苛求”。在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时,毛泽东也及时提出对斯大林功过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在总结经验、评价历史的过程中与“实事求是”态度有关的还提出一个“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问题。因为,虽然实事求是提倡以事实为依据,但同样事实,不同的人仍然可能有不同的认识,尤其是政治、社会问题,不同立场的人可能有相反的认识。实践的检验对自然科学的可能有利于取得共识,但对社会政治问题如何实践?什么人实践?多长时间实践来求证真理、判断是非,也还是存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是毛泽东在他的哲学名著 实践论 中提出的。 1978 年提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践是检验真理大讨论显然是为了批判“两个凡是”,否定毛泽东关于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进而全盘否定文化大革命。我们这些亲历文化大革命的人,要求我们对文革的认识,从全盘肯定 — 正七三开 — 倒三七开 — 全盘否定,如此剧烈的反复,很难不让人深思这其中的原因。 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把全盘否定文化大革命写入了党的决议,虽然在这个决议中,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时代的三十年仍然是基本上肯定的。但否定文革与批评毛泽东的口子一开,随后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时代的批评与批判越来越多,大跃进总路线被否定,人民公社被否定,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改造也被否定,反右被否定,毛泽东时代的3 0 年基本上都是错误,难道这是实事求是的吗?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0 周年的纪念大会上,胡锦涛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成就和伟大意义做了详尽的阐述,主流媒体也做了大量宣传。改革开放 30 年,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综合国力的提高、商品市场的繁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基本稳定,都是应该充分肯定的。这些成就,虽然市场经济的竞争活力和开放引进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也应看到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和为进一步开放创造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坚持四项原则的保证以及广大工农辛勤劳动的结果。我们国家毕竟还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市场经济和开放引进实际上也是一个双刃剑,市场经济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的经营模式,它依靠利润、金钱为竞争的动力,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之中的,开放引进国外资本和技术的同时,必然引进了大量资本主义企业,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和资本主义的价值观、道德观。我们看到,在这改革开放 30 年中,在“让少数人先富起来!”,“不要问姓社姓资”思想的鼓励下,在中国的大地上确实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私有化浪潮。一大批私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包产到户把集体所有制一风吹解体,随后土地又被逐步集中到少数种粮大户、专业大户手中;国营企业大量倒闭,国企资产大量流失,许多国企被转为私营、公私合营或被国外资本收购成为外企;国家矿产资源被私人矿主雇工随意采伐,自然资源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随着私有化的发展,大批工人下岗、失业,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流入城市成为私人企业和外企资产阶级剥削的廉价劳动力。在这种私有化的浪潮中,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中国的富豪资产已达到千亿量级,而许多贫苦人民的生活水平仍在温饱线下挣扎。随之而来,与市场经济、私有化密切相关的权钱交易盛行,大批共产党的官员被腐蚀,贪污受贿之风越演越烈,贪官携巨款外逃,在国外挥霍、豪赌之例也屡见不鲜。社会风气、国民的道德观也受到私有化的严重冲击,解放初已绝迹的娼妓、卖淫又在全国半公开的浮出,赌博之风漫延于城市和农村;在毛泽东时代已经建立起来的为人民服务,为祖国服务、关心集体、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又逐步被追求个人发财、享受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道德观所代替...。 这些严重的问题,已成为底层百姓街头巷尾经常议论的话题,人们在问:“我们的社会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的共产党还是不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在相对自由的网络论坛上也有更多地披露,即使在报纸、广播、电视和文艺作品中也不可回避的有不少揭露和评论,但其严重程度可能与实际情况仍有不少距离。在纪念大会胡锦涛的讲话中,我们注意到有一段意义深远的话: “ 我们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继续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切实改进作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但是胡锦涛并没有进一步分析党内腐败产生原因,为什么改革开放三十年,党内的腐败现象屡治不止,甚至越来越严重、而毛泽东时代的三十年要比现在好得多。实事求是地总结历史经验,应该实事求是地总结成绩,也要实事求是地总结错误和问题,这是我们党一贯提倡的作风。回顾毛泽东时代的 30 年中, 1958 年大跃进中产生的错误,毛泽东在 1959 年庐山会议上就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全面总结,既肯定总路线大跃进的基本方向的正确,又坚决严厉的批判浮夸风、共产风等左倾错误,并采取三级所有制等有力措施纠正错误。在 1966 年以后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中,针对文革初期产生的打砸抢、打击面过宽以及影响生产的问题,毛泽东又及时进行了总结,提出要文斗不要武斗,抓革命促生产等措施,最后做出文革“七分成绩、三分错误的判断。我们在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总结中是否也应该学习毛泽东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问题和错误,进一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才有可能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和纠正。这些问题和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方向是很难相容的。继续发展下去,有可能毁掉改革开放的成就。 最后,我们还是用胡锦涛同志在五年前纪念毛泽东诞辰 110 周年的一段讲话,应该对纪念毛泽东诞辰 115 周年的今天也适用吧!(我们还没有看到今天胡锦涛是否有讲话)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 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千万不能丢! . 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国庆庆典中,领队的毛泽东思想万岁方阵走过天安门,引起全国人民欢呼,表征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仍然指引着我们前进! 毛泽东思想万岁! 在毛泽东诞辰 116 周年之际,长沙橘子洲头隆重举行毛泽东青年艺术塑像落成庆典 ********** 相关链接: * 毛主席振奋人心的精彩四十句 * 纪念七一,共产党员该不该脸红? * 毛泽东对民族问题的有关论述 * 国之重器:共和国60年的国营企业(转贴) * 在当代中国搞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倒退(转贴) * 中国决不能搞私有化(转贴) * 对改革的回顾与思考(转贴) * 农村改革究竟要走什么道路?(转贴) * 从奥运会开幕想到毛泽东的乒乓外交 * 如何看毛泽东时代 * 转载---李敖:“我眼里的毛泽东” * 毛泽东诞辰纪念:他留给世界的笑容 * 纪念毛泽东诞辰116周年 * 我为什么崇敬毛泽东 .
个人分类: 传承毛泽东思想|11531 次阅读|25 个评论
转载:美国裂解中国惊心动魄
huangwd99 2008-10-30 18:22
中国崛起之路 美国裂解中国惊心动魄vs.「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高瞻远瞩 戚嘉林 (台湾佛光大学教授国际关系学博士) 原载:《海峡评论》 评:请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者注意此段历史。 美国始终如此对待中国。目前的所谓金融危机,美国可以给美国的穷人发钱解决,其所需费用不会超过1万亿,加印美元即可,与现存美元数量相比,微不足道。美国及其代理人到处宣传金融危机,其目的是混水摸鱼,只要我们持有现汇,搞好外汇管制,救助失业工人,是不会产生经济和社会混乱的。虽然经济损失不可避免。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0810/56048.html 十九世纪末,我国积弱,濒临列强瓜分。东邻日本,参谋本部第二局局长小川又次于1887年撰《清国征讨案策》,拟将我国华北、华东及台湾并入日本版图,余则支解成数国。例如东北立满洲国、长江以南建明裔王国、西藏青海立达赖喇嘛、内外蒙古甘肃另选各部之长,均分其力,以确保日本独立〔注1〕。及至1940年,日本在华已成功建立东北的「满洲国」、张家口的「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与南京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实现五十年前小川又次支解中国的狼子野心。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满洲国」等傀儡政权,灰飞烟灭。但接着的却是美国乘我发生内战时,煽动策划并支援各地的分离运动,以裂解中国。 日本欲裂解中国,因其烧杀掳掠,手段残酷,国人知所警惕。但美国裂解中国,因为是打着民主、人权、民族自决等意识型态的旗帜,故国人反应迟钝。斯时(1946-51),美国在我国东南欲分离台湾、西北则颠覆内蒙、鼓动疆独、西南则策划藏独,以裂解中国的惊心动魄史实,就不易为国人所知,新生代甚至不知。回顾中国近代历史,中国人,尤其是菁英份子,切记莫忘。因为在中国崛起的道路上,是中华民族菁英与美日等列强菁英间的较量、对抗与对决。 分离台湾 1945年10月24日,陈仪抵达台北松山机场,从机场到台北,台人万民争先相迎,欢声响彻云霄。在这样热烈庆祝台湾回归祖国的政治氛围下,1946年1-4月,美国陆军情报部却居心叵测地在台湾从事有关台人国家认同的「台湾民意测验」调查。全案由美国驻中国台北领事馆特务副领事柯乔治(George H. Kerr自称葛超智)计划,情报部组长摩根上校(Col Morgan)偕同日人翻译员,访问约300名各阶层各政治派系的台湾人,其结论竟是「台湾人不愿受中国管,而希望美国来管」。接着的同年夏,《纽约时报》与上海《密勒氏评论报》就与之相呼应,报导称「假如台湾实行公民投票,台湾人首先选择美国,其次选择日本,决没有人选择中国」〔注2〕。 此外,在特务柯乔治的主使下,1947年1月,约有150名台湾人(代表超过800人)署名「台湾人请愿书」,向美国请愿 「要求联合国托管一直至台湾独立」。一个月后的2 月28日,台湾爆发二二八事件,柯乔治更是利用机会,兴风作浪,惟恐台湾不乱〔注3〕。据国府情报,柯乔治与台人林茂生、廖文毅,请美供给枪枝与经费,美方允供经费〔注4〕。 1947年7月,美国派巡回大使魏德迈访台,曾与廖文毅面晤。廖氏向他提出主张暂由联合国托管台湾的《处理台湾问题意见书》。接着10月始,美国媒体乃大肆炒作「台湾分离运动」。10月14日美联社上海电「本社记者今日获悉:台湾分离运动的领袖们不久将正式要求出席日本和会,并将要求举行公民投票,以便决定仍属中国抑或完全脱离中国,」。31日合众社上海电称「台湾现正展开着秘密活动,企图向将来举行之日本和会请愿,举行台湾全民投票,倘不获接纳,将引起台湾流血叛变,」。11月3日合众社上海电称「此间台湾人今日对本社记者称:彼等将于明日或本星期四晋京叩谒司徒大使,请求予以援助,俾台湾能获得自主之权」。 与此美国媒体大肆渲染台湾分离运动同时的1947年10月15日,香港《华商报》台北通讯称,台湾某参政员曾与美国驻台新闻处处长卡度(Robert J. Catto)密晤两个钟头。据当时在场的翻译员透露,卡度当时称台湾的归属尚未正式确定,台湾人如愿意脱离中国的统治,美国可以帮忙,台湾人如愿意接受美国托管,可以提出希望条件及托管期限等语。该参政员未表示任何意见,仅称俟试探其他士绅意见后再论。事后,该参政员曾与一些士绅在北投、草山(今阳明山)等处,频频与美方人士会面,惟会见内容无从获悉;面对美方「托管运动」的分离攻势,斯时上海、南京、北平、香港的旅外台胞,均发出抨击「托管运动」的声明,旅沪台湾同乡会会长还特为此广播。国府台湾情治机关也调查此事的来龙去脉,并向国府呈报称,此一分离运动的牵线人是美国新闻处处长卡度〔注5〕。 1947年9月底,黄纪男与廖文奎二人在南京,拜会中文说得很流利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请求支援台独。身为我国邦交国大使的司徒雷登居然鼓励道「台湾独立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但值得奋斗(The Formosan independence is a long and hard way、but worthwhile to struggle)」。黄纪男旋游南京旧城等名胜古迹,但见南京一片衰颓景象,秦淮河畔夜时一片漆黑和破败,明孝陵前则小乞丐成堆,衣衫褴褛,故印象深刻。返台后,因感风声鹤唳,乃决心离台。同(1947)年12月23日清晨六点左右,作为邦交国驻我台北新闻处处长的卡度,不但协助黄纪男偷渡,还亲自陪行至停泊在基隆港的美国台湾救济分署渔船,介绍黄纪男予该船的挪威籍船长,偷渡香港〔注6〕。 颠覆西北 1943年,英、美两国同时获准在新疆省会迪化(今乌鲁木齐)设立领事馆,两国驻国府重庆大使馆的外交人员也获准可进出我国西部边疆省份,从而开启了英美特务与外交人员颠覆我国边疆的大门〔注7〕。 1948年春夏,以司徒雷登大使为首的美国驻南京大使馆,强烈建议国务院要及早因应中国内部即将分裂的情势,并提出有效对策,让中国各地可能陆续出现的「区域性政权」有能力对抗中共势力,以保持美国在中国的影响力。当时美国驻华外交官员及军方情报单位,并付诸具体行动。例如1948年3、4月间,美国驻我新疆迪化领事包懋勋(John Hall Paxon),奉美国国务院之命,偕随译及同仁,遍访南、北疆各重要城市。期间除会晤汉族军政首长与少数民族政教领袖外,居然还播放有维吾尔文翻译的影片及展览海报,向我国边疆民族宣扬美国的强大、民主与友善,复于6月续访东疆与甘肃河西走廊,并将此行成果密报华府。同年上半年,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简称中情局)曾秘密交付约三百盎司的金条,给此时返美述职的驻我国新疆迪化副领事马克南(Douglas Mackiernan、通晓一些俄语、蒙古语及哈萨克语),用以收买中亚新疆地区的哈萨克族、白俄罗斯族与维吾尔族;当时中情局驻北京的另一名特派员贝赛克(Frank B. Bessac又称白智仁),则负责直接与内蒙古德王秘密接触。美国驻华大使馆则藉1948年5、6月国府在南京召开国民大会的机会,秘密接触来自我国西北边疆的政治人物。前宁夏省主席马鸿逵在其回忆录中就提及,斯时司徒雷登就秘邀他至其大使官邸私晤,明白告以华府愿对宁夏当局提供包括军事援助的任何可能协助。 1949年2、3月,美国军方暗中出资,由总部设于兰州的「国际物资供应公司」(International Supply Corporation)出面,购买二千多只卡宾枪,及三百多箱其他各式军火,并以美国空军陈纳德将军(Claire L. Chennault)所主持的「民航空运大队」(Civil Air Transport)所属机队为掩护,从上海紧急将该批武器运往马步芳的西北部队。4月初,陈纳德亲自飞往青海省会西宁,与马步芳等会晤,旋赶返华府,向美国国务院高层报告中国西北最新政情,并强调应迅予马步芳等军援,以确保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中国西部省份之独立性。国务院旋于4月22日为当时中国西北政情召开一次特别会议。紧接着,一项专用于支援「大中国地区」(general area of China)境内「非共」(non-Communist)非汉族(non-Chinese)如哈萨克、内蒙古、回族与藏族的「军事援助方案」(Military Assistance Program、MAP)法案,立即送往国会审查并迅速获得通过。此时,美国中情局驻广州特派员梅兹(Raymond Meitz)与德王秘密接触,告以MAP法案即将通过,德王所主导的西蒙自治政权可获援助。德王一行于同年7月自广州飞回宁夏定远营后,在该地又获贝赛克的类似保证,故信心满满,乃于8月10日宣布「蒙古自治政府」正式运作。 1949年夏,我国西北有德王在宁夏阿拉善旗的「蒙古自治政府」、北疆地区哈萨克族乌斯满所率该族的游击队,及回族马步芳在兰州西北军政长官公署的三股分离势力,急盼美国秘密援助的到来。据可靠情报,美方甚至企图将马步芳、马鸿逵等撤到新疆,与当地势力结合,组织「大伊斯兰共和国」。8月中旬,美国军方与国务院高层紧急决定,把挂名在「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援华计画名目下的军事与民生物资,由陈纳德负责全数交付当时声势最大的马步芳与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只是美国物资装备的到来,并未扭转马步芳等的劣势,8月26日解放军攻克兰州,歼灭马步芳部队,五天后占领西宁〔注8〕,美援物资全为彭德怀部队接收,马步芳乘美国空军运输机仓皇逃离青海,飞往台湾。此时,德王所领导的定远营政权,因美国承诺援助的物资未兑现,而人心溃散,旋于数周后的9月20日宣告解体。接着的9月25日,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等宣布起义,效忠共党政权。 鼓动疆独 此时,美国中情局干员贝赛克、驻迪化副领事马克南,及数名美国驻迪化领事馆在北疆所收买雇用的随扈,携带无线电报机及中情局所提供的黄金,于1949年11月至1950年3月间,先后在北塔山区的巴里坤湖、新疆塔克拉马干沙漠的绿洲地区、青海柴达木盆地格孜库勒(Gez Kol)湖畔的铁木里克(Timurlik)等地活动,并与乌斯满、贾尼木汗、牙巴孜汗、哈力别克(Qali Beg)、胡赛因台吉(Hussein Taiji)等哈萨克族部族首领秘密接触,煽动我国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分离的武装叛乱。斯时,马克南主导策划由贾尼木汗负责昌吉、呼图壁地区,乌斯满负责吉木萨与奇台一带,哈力别克负责迪化南山地区等的叛乱。1950年3月,乌斯满?codeP贾尼木汗在巴里坤湖宣布成立「自治政府」,领导一万五千名哈萨克族人,进行长达一年的武装叛乱。同年4月,牙巴孜汗则率领约三千名哈萨克族武装势力,结合哈力别克的势力,从东疆哈密地区经南疆、青海进入西藏境内,一路上与解放军进行半年的游击战。 最后,乌斯满?codeP贾泥木汗于1951年2月遭解放军俘获处决。哈力别克与胡赛因台吉则于1951年夏由南疆经喀什米尔出走,逃往土耳其,成为海外疆独最活跃的成员之一。牙巴孜汗则经西藏逃亡台湾,并于1950年代初在台出任「新疆省政府主席」;至于马克南与贝赛克等,则跨越昆仑山,向拉萨撤退。马克南于1950年4月在藏北雪噶洪朗(Shegar-Hunglung)关卡遭藏兵误杀。贝赛克旋被护送至拉萨,并于是年8月奉命向西藏「外交局」提议,拉萨当局应积极与新疆、青海境内的哈萨克族各部,进行军事情报交流,以掌握解放军动态。对此,拉萨官员曾表示高度配合的意愿。 策划藏独 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Harry S. Truman)下令向西藏当局提供一批可供发报用的发电机。西藏当局在英国特务福特的协助下,利用这些设备成立「西藏广播电台」,散播藏独舆论〔注9〕。同年春,美国驻印度大使亨德森(Loy Henderson)就建议美方,如果毛泽东的军队在中国获胜,美国就应准备将西藏视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注10〕。1951年3月,亨德森大使与达赖喇嘛的私人教师哈里尔(Heinrich Harrier)会晤,讨论达赖喇嘛出走事(哈里尔是奥地利人,在藏七年,曾利用现代技术为美国绘制了拉萨及喜玛拉雅地区的地图,并经由中情局特务贝赛克携出西藏,交给美国驻印度使馆)〔注11〕。 1950年11月,十四世达赖喇嘛出走亚东。1951年5月,西藏代表在北京与中央签署「十七点协议」。是时,美国驻印度新德里与加尔克答的外交官,却努力说服当时人在亚东的达赖喇嘛,离开西藏,流亡海外。当时美国向达赖喇嘛开出包括重新同意支援西藏在联合国的提案,在可能情况下设法提供军事援助予西藏,派遣密使前往印藏边界与达赖喇嘛的亲信联系,承认十四世达赖喇嘛为一「尊贵的宗教领袖与西藏自主国的元首」(an eminent religious dignitary and head of the autonomous state of Tibet),以及在印度与锡兰(今斯里兰卡)拒绝提供政治庇护时,收容达赖喇嘛及其流亡政府等西藏分离我国的条件。但因种种因素,当时达赖喇嘛仍决定返回拉萨。这并未意味着美国的全然失败,因为在达赖喇嘛决定返回拉萨前夕,在美国的暗中支援与协助下,达赖喇嘛兄长土登诺布经印度前往美国,另一位兄长嘉乐顿珠,斯时(1951)就与中情局签订协议,最初为该局收集情报,后来则策划游击战。日后,嘉乐顿珠与土登诺布二人并经常往来于美国、印度与台湾之间〔注12〕。及后,美国支援西藏武装叛乱,1957-61四年间美国中情局不但对西藏空投武器、弹药、粮秣、药品等物资就超过250吨,甚至将西藏康巴族人(Khambas)送往美国本土科罗拉州丹佛附近高山陆军的海尔营(Camp Hale)受训,再空投西藏〔注13〕。 津贴达赖 1959年3月,达赖喇嘛最终逃往西方。据美国国务院外交档案1964年1月9日特别小组(Special Group)备忘录的记载,该会计年度还列有给达赖喇嘛津贴的18万美元预算〔注14〕。美国涉入西藏事务之深,由此可见。时至今日,美国更是技巧地将达赖喇嘛塑造成民主人权宗教的斗士,历任美国总统不乏予以接见,西方颁予诺贝尔和平奖,安排重要场合演讲,以强化其从事分离运动的合法性。日前,美国总统布希不但再会见达赖喇嘛,第二天还亲自出席并颁发国会金质奖章,远在天边的拉萨随即发生僧侣庆祝达赖获奖并与军警冲突的事件〔注15〕。美国利用达赖喇嘛颠覆中国,可说六十年不改其志。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949年2月,毛泽东在其与米高杨的谈话中,提出「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政策。换言之,就是彻底摧毁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控制及其影响〔注16〕,亦即摧毁遏阻帝国主义的对华颠覆。事实检验真理,从事后许多时人回忆与解密档案,我们才惊知当时美国,是对中国从东南的台湾、到西北的内蒙与新疆、及西藏,居然是进行全面的裂解。美国的这些渗透与颠覆当时是在极机密的情况下运作,相关情形最终汇总于华府的国务院与中情局等部门,但对被颠覆的中国人,当时不是无法尽悉,就是只能了解局部。 如果1950年后中国仍与美国为友,以当时中国国势的衰弱,民族自信心的不足,势必受制于美国一手持民主、人权、民族自决的分离意识型态,收买菁英且分化我国边疆少数民族,一手提供经费、武器弹药、且包庇分离份子等的颠覆手段。例如后来美国暗助达赖喇嘛的出逃西方,就为中国大陆留下了一个迄今尚未解决的难题。故毛泽东「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政策,彻底摧毁了美国的对华颠覆,捍卫自满清覆亡后得来不易的中华民族大一统,并以时间凝聚中国人民的内部力量。因此,客观而言,毛泽东此一决策,实是关系民族复兴启始的高瞻远瞩决策。 南北分裂的梦魇 国民党政府迁往台湾后,经由台湾海峡与中国大陆隔海相望,与中国大陆分离。客观而言,国共内战,导致中国大陆与台湾迄今未能统一,是近代中国的悲剧。然而,在那个关键的年代,苏联领导人史大林强烈敦促毛泽东与蒋介石成立联合政府,但被毛泽东拒绝。1948年底,当中共形势大好,准备拿下北京挥师南下时,史大林派米高扬到中国,以口信方式传达史大林意见,要求毛泽东不要南下长江,让蒋介石得以生存。毛泽东不仅又未接受,反而于1949年1月1日发表了一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下令解放军渡过长江,并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盖世气魄,数月间即一统万里江山,美苏想分裂中国都来不及。如果历史可以重演,假设当时毛泽东屈服于史大林的一再要求,假设内战时日稍久,美国外交、情报、国防等各单位完成意见整合,头脑清醒过来,加大力度积极分裂中国。例如倾全力军援国府甚至派军介入,抗阻中共攻势,使国共两党以长江为界分治。那时,苏联支援北方的中国共产党政府,美国支援南方的中国国民党政府。如此一来,一个拥有数亿人口的文明古国,将被分割成两个人口与辖区相当的政权,相互敌视,相互颠覆,则中国人民所受的苦难将远甚于今日台岛湾与中国大陆的分离。此外,由于以长江为界的北中国与南中国,二者综合实力相当,任何一方都很难经由武力统一,外加美、苏两强蓄意分裂中国,则中国人想在二十一世纪完成统一,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开启民族复兴崛起之路 美国欲乘内战结束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出现之前,策动并支援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分离,在我国大西北地区建立亲美的「区域性政权」,尤其是利用达赖喇嘛使西藏脱离中土,支解我国的意图,居然与日本的思维一致。但天算不如人算,未料新兴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以千钧雷霆之势完成一统。尤其是1949年10月始,解放军兵分数路进疆,齐头并进,顶风冒雪,餐风宿露,翻过高山峡谷,徒步戈壁瀚海,展现大无畏的英雄气魄。例如有自阿克苏徒步横越渺无人烟的塔克拉玛干大漠,急速行军十五天,直抵和田平乱。有自乌苏徒步行军420公里,爬冰卧雪,历尽艰辛,进驻承化(今阿勒泰),大军先后旗插天山、阿尔泰山和帕米尔高原,设立边防哨卡,戍边卫国〔注17〕。美国颠覆支解中国大西北的意图,因措手不及而以失败告终。但也未完全失败,既然分裂西北不成,则分裂东南,1950年6月25日韩战爆发,韩战关台湾何事?但二天后的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亲自下令其第七舰队巡防台湾海峡,实质分裂台湾至今。同年10月19日,大陆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名义参战,御敌于国门之外。至此,除台港澳外,中国人完成自大清覆亡分崩离析后的实质统一,从而开启中国复兴崛起之路。◆
个人分类: 转载|2511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论毛泽东时代伟大的中国农业灌溉革命-农业现代化的起步
huangwd99 2008-10-18 23:33
论毛泽东时代伟大的中国农业灌溉革命-农业现代化的起步 苏拉密 来自: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0807/45091.html 本文为《制度性干旱---论中国北方大旱荒的社会成因》的一部分,前2天在QQ群披露后被热心的网友以伟大的中国农业灌溉革命为名剪切为4篇发表在有关论坛。今保持原文逻辑贴出,这仅是其中正面回顾毛泽东时代的部分,用论毛泽东时代伟大的中国农业灌溉革命为标题并不合适,但为尊重网友的意见,姑且如此。 论毛泽东时代伟大的中国农业灌溉革命---农业现代化的起步 一、灌溉革命的背景:中耕保墒--中国古典农业的核心和特征 在中国北方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农业区,作物年需水量为1000mm左右,年降水量却只有200-600mm,而且降水的季节分布极不平衡。在社会尚不具备能力组织大规模灌溉的古代中国,为解决这种十分尖锐的供、需水矛盾,劳动人民发明了以保墒为核心的耕作体制。 墒,指的是土壤水分。 保墒,在古代文献中也称为务泽;务泽,就是经营水分。 所谓经营,就是通过深耕、细耙、勤锄等手段来尽量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使尽可能多的水分来满足作物蒸腾。 锄禾日当午一句童孺皆知,若要问农民为什么要冒着炎炎烈日终日锄禾不止?通俗的回答是除草。 实际上,除草只是较为浅显的原因之一,锄地的核心是松土保墒。《齐民要术》就特别强调:锄不厌数,勿以无草而中缀;就是说,锄地是不论次数的,没有草也要锄。这又是为什么呢? 近代土壤学揭示,土壤在过水后会形成通往地表的毛细管,还会在缩水过程中开裂;松土,就是将这些毛细管切断,把这些裂缝堵塞;从而保墒。---抑制水分沿毛细管上行至地表蒸发和直接经裂缝蒸发。 松土保墒,一般在雨后土壤表面干燥到不泥泞时进行。用锄头在土壤表面松出10厘米左右厚的暄土,暄土不会开裂;暄土层与下层之间的毛细管也被切断了,不再能从下层获得水分,因此会迅速干燥成无水分可供蒸发的被子,把下层水分牢牢地捂在土壤中。 中国最早的农学论文《吕氏春秋.任地》论述到: 人耨必以旱,使地肥而土缓。 意思是说锄地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土壤干旱,具体做法是把土壤弄脂腻、酥松。 农谚锄板底下有水、锄头自有三寸泽就是对松土保墒的生动总结。 松土保墒,又被现代农业称作暄土覆盖法。覆盖,也是是防止一切水分蒸发的最有效途径。分布在中国甘肃、青海等地区的砂田就使用卵石来覆盖地表,竟然也能在极度干旱的环境中生产出西瓜、蔬菜等高需水产品。正宗白兰瓜,就出产于砂田。毫无疑问,和石片覆盖、秸秆覆盖、塑料薄膜覆盖相比,暄土覆盖具有同质覆盖的无比优越性;这也是中国古典农业的超前性所在。 松土保墒的原理又和枪支等精密钢铁制件的发蓝工艺很有点类似。发蓝就是以氧制氧:让金属表面迅速氧化成致密的四氧化三铁薄膜,保护下层不再被继续氧化 。松土保墒则是以表层干燥化来防止深层干燥化。 中国古典农业发端于春秋时期。走出了石器时代刀耕火种的华夏先农,开始有意识地提高土壤对水分的保持能力,逐步建立起深耕、易耨(nu)的耕作体制。 深耕,就是逐年加深耕作层厚度。可以打破常年耕作踩塌形成的坚实犁底层,减小作物根系下扎阻力,扩大作物供水、肥空间;可将下层死土翻起,熟化其结构,风化其养分,提高土壤的耕作性能和肥力。深耕还可提高雨季的降水的吸纳,以供作物旱季消耗,可称为深耕蓄墒。 易耨,就是经常锄地。松土除了保墒、刈草外,还可提高地温;因为蒸发吸收热量,减少蒸发就可以积累热量。农谚说的勤锄地发暖,多锄地不板就是这个道理。 在古代中国,人们甚至把锄地作为判断国家制度的标准。 深耕易耨演化为成语源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表达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 :王如施仁政于民,...深耕易耨...。 就是说让老百姓能够经常锄地的政治制度才是好的政治制度。 在孔、孟之前,杰出的政治家管仲则以法家的国治观把深耕易耨作为判断国家安全的标志。 《管子.八观》写到: 行其田野,观其耕耘,计其农事,则饥饱之国可知也。其耕之不深,耘之不谨,...以人猥计其野,...虽不水旱,饥国之野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只要看一下它怎么耕地、锄地就知道这个国家的安全状况了。不能让百姓深耕勤锄,而是让百姓们凑到非耕作场所(猥计其野)去打麻将、赌六合采、选超女,即使不发生旱、涝等自然灾害,也依然要被饥荒和动荡笼罩。 到北魏时期,出现了贾思勰的农学巨著---《齐民要术》,进一步把耕作体系发展为耕-耙-耱-压-锄,标志着中国以保水为核心的古典耕作体制的成熟和完善。耙是用铁齿将犁耕翻起的土块切碎,兼有减小播种阻力和松土保墒的目的;耱是无齿耙,着重于播种后将地表拖细碎、平整;镇压是通过碾压或拍打的方式将播、锄造成的坷垃支翘压实。在《齐民要术》体系中,耱、压、锄都以保墒为直接目的。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古典农业又被称为中耕农业。 中耕指的在播种与收获之间、在植株间进行的田间耕作。主要包括锄草、松土、培土、镇压、间苗等环节。中耕,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独具特征;特别是锄头,作为中国古典农业的标志,是镰刀和犁铧不可篡越的。 中耕保墒耕作体制之所以单独在中国形成,除了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的气候背景迫使华夏先农去探索、实践这条道路外,还得力于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普及的条播(耧播)技术。---整齐、有间隔的分行栽培,使得中耕成为可能。而欧洲公元17世纪前都是手工撒播,乱七八糟的植株间根本就没有人的立脚之地和下锄空间。到18世纪欧洲才普遍采用条播技术。1731年,农技推广家杰思罗塔尔还在努力劝说欧洲农民采用他的马拉锄地法 。当宋代中国已经成功地将北方古典农耕技术移植到南方、改革为江南稻作体系、取得平均亩产量343市斤的成就时,欧洲作物的亩产才约合76市斤。毫不吹牛地说,直到18世纪,欧洲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农业,什么叫intensive cultivation或intensive and meticulous farming 在日本,农史家熊代幸雄、西山武一等人认为:《齐民要术》所代表的旱农的经验原理与现代旱农的科学原理已十分接近 。学者神谷庆治则惊叹不已:即使用现代科学的成就来衡量,在《齐民要术》这样雄浑有力的科学论述前面,人们也不得不折服...现代日本旱地农业所采取的最先进的技术理论与对策和《齐民要术》中讲述的农学原理,却几乎完全一致,如出一辙。 中国北方农民数千年来面向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地锄地,锄地,为的就是用有限的水分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粮食。为了提高锄地效率和改善孤单枯燥的劳动环境,人们还结成锄社。在元代大农学家王祯的《农书》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一幅农民用传统方法手工锄地的乡村风俗画。该书写道:在北方的村庄里,农民常结为锄社,一般由10家结为一社。先锄一家的田地,这家就为其余各家来锄地者提供饮食。其余各家轮流照此办理,在10 天内轮流完...这是完成锄地任务的快速方法而且是一件乐事。如果有一家患病,或出了什么事,其它各家就合力相助。...秋收之后,锄社社员们都拿出酒和猪蹄来,参加庆祝丰收的盛宴。 二、灌溉革命的发生---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起步 水者,地之气血,如筋脉之流通者也。 ---《管子水地》(公元前7世纪)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毛泽东 中国传统农耕体制对水采取保的态度,其实是落后的生产力和落后的社会形态面对干旱环境的被迫选择。保,只可能尽量减少水的损失,而不能根本解决降水过少的恶劣条件。因此,将人工灌溉引入耕作体制,成为中国农业从古典向现代迈进的最重要的步骤。 早在4000年以前,中国先农们就懂得临河引水和挖井汲水灌溉,并产生了以都江堰为代表的水利工程和人工灌区。可惜,受生产力和社会组织方式落后的桎梏,没有能完成农业的灌溉革命;中国农业长期停留在自然状态。至1949年,自大禹起的4000年间,旧中国共累计完成灌溉面积2.4亿亩,约为总耕地面积的1/10,而且多分布在江南稻作区;在干旱缺水、更加需要灌溉的北方,灌溉面积所占比例可忽略不计,蓄水工程能力近似于零。经两千多年陆续扩建的都江堰、河套等灌区面积直到1949年均未超过300万亩(现存千万亩的规模皆为新中国前30年扩建)。 1957年,毛泽东主席发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时代强音。此时的中国,由于工业革命才刚刚起步,水利建设最初所依赖的是新生的先进社会组织方式---农业合作化、集体化制度。中国农民就是靠人众心齐、大锤铁锹、手推肩扛,拉开了中国农业灌溉革命的辉煌大幕。水利部长傅作义曾做了一个题目为《四个月的成就等于四千年的一半》的总结,说截止到1958年1月31日,四个月扩大灌溉面积一亿多亩,相当于旧中国四千年以来所积累灌溉面积的一半。(参看《新华半月刊》1958年第五号第64~65页)。在以后的十几年岁月里,随着工业革命进程所提供的机械、能源、技术的强有力支持,到70年代,中国农业完成了人类文明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灌溉革命。 截止五五计划的结束时的1979年,全国拥有有效灌溉面积7.3亿亩,占世界灌溉面积的1/4,居世界首位,人均灌溉面积超过了世界人均水平。把灌溉密度(灌溉面积占实际耕作面积的比例)提高到了46%,处世界领先地位(美国现有灌溉密度为13% )。同时还完成了2.6亿亩的除涝和7000万亩的盐碱治理。其间,共建成大、中、小(10万立方米以上)型水库8.6万座,数百万座被民间称作水库的塘坝(10万立方米以下)不在统计之列。总库容4千多亿立方米。人工河渠总延长300万公里,配套机井220万眼,各类堤防总长16.5万公里 。最保守估算,工程总量土石方也当在300亿立方米以上。 300亿这个天文数字是个什么概念呢?万里长城的工程量为2亿立方米;举倾国之力、历经15年建设还没有完工的三峡工程,到最后的土石方开挖、回填、混凝土浇注总量不超过3亿立方米。也就是说,在1957-1979的20多年间,新中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强度为平均每年5座三峡工程。 巨大的工程量不仅是灌溉面积的数倍增加,也是灌溉结构的战略调整。灌溉要解决的是天然降水与作物的需水矛盾,这个矛盾在降水丰富的南方远没有北方尖锐。虽然在干旱地区实施灌溉要比湿润地区困难(水源短缺),但增产效果却更为强烈。因此,在新中国新的灌溉面积中,有2/3增加在北方。比如,华北平原的灌溉密度就一跃提高到了74%,超过了南方平原地区,也超过了都江堰等经典灌区。 籍此,中国一举扭转了南粮北调的被动局面,彻底圆解了用7%的土地养活24%人口的千年梦想;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三、精耕细作、八字宪法、大寨道路 ---灌溉条件下对保水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农业与工业有着本质的差别;至今,人类还不能象合成聚乙烯颗粒一样合成大米。这就意味着,农业的现代化只能是用工业的、科技的、社会的手段来加强和改善农业,而不能彻底取代。同时,农耕的对象是幅员辽阔的地表和体积庞大的土壤地层、水源水体;一旦把现代工业、科技、先进的社会组织方式等威力巨大的因素加入进来,特别是在灌溉革命条件下对环境水源的大规模转移;农业就不再是简单的粮食生产问题了,甚至会引发环境的变迁;这将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全。 灌溉的本质是支取环境水源补充农田水源。环境水源取决于大气降水等气候、地理因素。也就是说,在特定区域内,环境水源的储量和盈余能力都是一定的。 一个区域(一般按大流域计)的环境水源盈余量有多少?---在水源储量不透支、水位不下降的情况下,通常就是除去维持河道生态所必需水量以外的入海水量。假如灌溉耗水超出了环境盈余量,靠透支地下水、土壤水等水源储量或克扣生态需水来维持,其灌溉就是不可持续的;终有一天会因储备耗尽、生态恶化,导致灌溉体系崩溃。假如能够有效地减小单位面积的蒸发耗水,就可能维持较多的灌溉面积。 在毛泽东时代,随着灌溉革命的进程,中国在环境水源盈余能力很小的北方拥有了大规模、高密集的灌溉农业;然而,正如《黄河年均入海水量变化图》所揭示:并没有发生透支水源储量和生态需水的问题!---截止70年代,黄河流域平原的浅层地下水平均埋深为3-5米,---这是个最适合农业耕作、而且还持有合理土壤库容(以备洪涝)的优选水位[];年入海水量依然保持300多亿立方米,扣除河道生态需水200亿立方米,还有100多亿立方米的盈余可供以后扩大灌溉面积。 我们在惊叹之余回观历史,意外地发现:奇迹诞生于对中国古典农业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一)毛泽东主席发明精耕细作成语 1955年,在完成了暴风骤雨般的土地革命和简短的战乱恢复后,新中国开始规划农业的现代化远景。自1955至1960的6年里,毛泽东主席在广泛调查、深入研究、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亲自起草、多次修改(注037),主持制定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农业40条),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公布实施。在这部具有法规性质的纲领性文件中,发展灌溉和精耕细作同时被列入条款。 《纲要》规定: (五)兴修水利,发展灌溉,防治水旱灾害。 (十一)一切农业合作社都应当实行精耕细作,改进耕作方法,...及时锄草间苗,加强田间管理,... 倍受史家推崇,毛主席创用了一个新词---精耕细作。遍览中国古代文献,并没有精耕细作一词;和是管子使用的是深耕谨耘、孟子使用的深耕易耨、《齐语》使用的是深耕疾耰。显然,先贤们都局限于具体工序的耕作要求,而精耕细作则高度概括了包括整个中国古典农业体系在内的全部技术原则,其涵盖要深广得多。从深耕易耨到精耕细作,反映了中华民族思想的深化和超越。 文献研究还发现,在1956年的《纲要(草案)》里,毛主席使用的还是深耕细作,但到1957年《纲要(修正草案)》公布前,毛主席就在其它场合使用精耕细作了: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靠精耕细作...,人多一点,还是有饭吃。。透过深和精一字之差,我们看到了毛主席书房的彻夜灯光。为了准确把握技术问题,毛主席甚至还通篇研读了威廉斯的《农作学及土壤学原理》等技术专著。之后,精耕细作便取代了深耕易耨,成为成语。 精耕细作虽然作为中国古典农业的基本原则早已确立千年;但是,若缺乏必备的社会机制保障,再好的原则也很难被普遍遵行。比如锄地就经常被看作是有空可以多干、无空可以少干的闲活。有草锄草,无草松土是看不到搭锯见末的经济效益的; 汗滴禾下土既没有桑拿的痛苦,锄禾日当午 也没有敲锣打鼓求雨好玩;没几个农民一定要把齐民要术进行到底。也难怪,贫下中农没几垄地可侍侯;地主家又舍不得铜子儿和窝头雇人从事这种不紧要的活计;也就几个中农家的婆姨、半大小子还在东一犁沟西一垄地从事着锄地的勾当,幺幺俩俩散落在孤独的田野。这种现象越是到王朝末期就越是明显。王祯笔下的田园牧歌也只是在田亩兼并尚不十分尖锐、乡社功能良好的社会环境中或可存在。 真正使精耕细作得到全面实行的是社会主义运动。农民们成群结队、忘乎所以,为一成不变的劳作参合了许多不本分的内容。先在田间出一出风头、赛一赛干劲,再到地头去扫文盲、念报纸、大批判、提觉悟。甚至连广播体操、击鼓传花丢手绢也被搬到了田边地垄。民兵干脆就带着枪支,在坟包青纱帐间展开军事行动。一时,女人的尖叫、男人的粗吼交织一片。 后来,有人为这种劳动形式取了一个外号叫大呼隆;虽不十分雅听,倒也相当贴切。据说,这种劳动出工不出效。说实在话,在灌溉革命以后,中耕保墒从比较效益考虑就毫无意义。有草锄草尚能节约肥料阳光,在除草剂不发达的年代还算可以;无草松土就有点劳民伤财。你保持的那点水分在灌溉条件下只要轻松推上马达、从容提起闸门就完全可以省略。虽说是节约了一点电力,但怎么也抵消不了体力活动对粮食的消耗;而且还磨损农机具、鞋底子。 然而,若不经历史的深刻启示和水源危机的昭然明示,谁也不会想到:正是这种无效劳动减少了灌溉对环境水源的耗散,保证了灌溉的规模和持续;成为劳动转化为资源的典范。也正是大呼隆方式,在漫长的播种与收获间隔期为相对闲余的人力提供了有乐趣、有约束、能普遍参加、能持之以恒的社会主义人性化劳动,为精耕细作从原则成为制度建立了组织机制。 同在1957年,毛主席先后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和精耕细作,科学地解决了在灌溉革命条件下,还要不要坚持耕作保水?的问题。古老的中耕保墒技术,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起跑线上获得了崭新的生命,被放到了和灌溉同样重要的地位上。 60年代,著名农业劳动家陈永贵,还借鉴深耕原理,将浅锄改革为深刨。在玉米、豆类等行距较宽的作物中间,锄耕深度可达20-30厘米。蓄、保墒兼顾,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作为大寨经验被学习推广。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为了把广大农民从繁顿的手工锄地中解放出来,新中国在50年代就开始生产新型畜力和动力锄草机。但中耕机械和翻耕、普播、收获机械相比,有着在棵间运行、要求灵活准确的特点和难点;在大跃进中,中耕机和水稻插秧机同成为攻关重点。经不懈努力,至60年代,已推广使用通用架万能中耕机---可更换多种工作部件:锄草铲、松土凿、松土轮、培土器、镇压磙、垄作铧、开沟铧等。至70年代,由小汽油机直接驱动工作部件、类似于田间机器人的水稻中耕机已批量生产。 (二)、农业八字宪法 假如说精耕细作是对中国古典农业优良传统的继承;那么,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工、管就是继承基础上的发展。 水,说的是灌溉;管,就是中耕保墒为核心的田间管理。把水和管同时纳入八字,毛主席再次对灌溉条件下继续坚持保持耕作提出明确要求。 在八字里,除了管,至少还有土、肥和保水有密切关系。 土,指的是农田基本建设,包括平整土地、改良土壤等。土地凹凸或界埂密布,就增加地表面积,水分蒸发就加强。土壤板结,则毛细作用剧烈---深层水分很容易通过毛细管潮到地表蒸发。 靠集体制度,农民们铲除了条条人为的私有界埂并填平低洼,营造出一片片水平方。也只有产权和经营管理权属于集体,农民们才有权对不同土质的地块进行客土互换,黏土掺沙土,沙土掺黏土,配兑出不易开裂、不易板结、不易粘连,保水条件、耕作性能均佳的人工壤土田。 前文指出,毛泽东时代为水利投入的工程量是巨大的;但是,水利的目的物是水,工程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而农田基本建设的目的物就是土、石本身,这就决定了农田基本建设所动用的工程量要比水利大的多。 《河南省志》(1994)载:在19711975的四五期间,河南省大规模地开展了农业学大寨、农田基本建设运动。每年冬春4个月,最高上工人数达到8001600万人,占全部农业整、半劳力的50-60%,共完成土方25.79亿立方米。 25.79亿立方米,大约就是10座三峡大坝的工程量。这还仅仅是一个省的一半农业劳力、在5年内用每年4个月冬春农闲时间干的活! 《当代湖南简史》(1997)则客观地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文字描述:在农业学大寨的推动下,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湖南连续几年组织几百万人在冬、春两季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声势十分浩大 肥,我们这里要突出强调的是有机肥的保水性能。 有机肥的主要成分是腐殖质,土壤中腐殖质的含量越高水分就越不易蒸发。 腐殖质的主要成分是腐殖酸。腐殖酸有什么作用?现代最常用的农业抗旱剂---旱地龙的学名就叫黄腐酸。黄腐酸能和水结合为分子量极大的凝胶,就如同果冻、凉粉一样。凉粉中胶合的水,炒都炒不出来,但埋到花盆里,却可以缓慢释放,为植物吸收。 在婴儿一次性尿片和妇女卫生巾中经常可以发现一些比白糖细小的颗粒,这些颗粒通常是学名为聚丙烯酰胺的高分子吸水树脂;这玩意在以色列、日本等国经常被用来改良土壤或沙漠。腐殖酸的水合性能就和高分子吸水树脂类似。 腐殖质还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克服板结,减缓土壤的毛细作用。 在建国之初,毛泽东主席在积极主导化肥工业的同时大力提倡有机肥。1955年,毛主席在关于兰溪上华合作社养猪厂的批示里,发出了养猪积肥的号召。1959年在给《人民日报》的信中,毛主席写到:农林牧三者互相依赖缺一不可,要把三者放在同等地位。农、林业是发展畜牧业的祖宗,畜牧业是农、林业的儿子。然后,畜牧业又是农、林业(主要是农业)的祖宗,农、林业又变成儿子了。这就是三者平衡、互相依赖的道理。...一人一猪,一亩一猪,如果能办到了,肥料的主要来源就解决了。这是有机化学肥料,比无机化学肥料优胜十倍。一头猪就是一个小型有机肥工厂。毛主席清晰地勾勒出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健康农业的基本框架。 《全国农业发展纲要(1957修正草案)》还明文规定,绿肥种植可计入复种指数。1959年,毛主席又提倡:沼气既能点灯做饭又能作肥料,要大力发展。 到60、70年代,中国在努力建设化肥工业并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有机肥料的推广使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厩肥、绿肥、堆肥、沤肥、老塘水、河淤泥、沼气渣、风化煤...等广泛肥源被用于提高土壤腐殖质。在有煤苗的地区,风化煤还被农民们用土法制造成腐殖酸铵、腐殖酸磷等较高等的产品。一场学习大寨、建造海绵田的群众运动在全国展开。大寨改出的海面壤就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可见土壤容重之轻、腐殖质含量之高。 农业八字宪法是中国古典农业优秀传统与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文化结晶,标志了毛泽东农业思想的建立。八字宪法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自然要素与人类劳动在农业生产中的关系;在八字宪法里,农业不再是单一的粮食生产,而成为农业、工业、科技密切联系,农、林、牧、鱼循环发展,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相互友好,城乡相互促进的系统工程。 有好事者杜撰了袁隆平PK毛泽东的传说,说是袁院士早在50年代就指出八字宪法里少了一个时;还说袁院士为此受到了毛粉丝们的批判。实际上,并不是毛泽东不知道时节、时令,一个读过《农作学原理》、发明了精耕细作成语、起草了农业发展大纲的人怎么可能不考虑时呢?不信自己看:《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就有不违农时,及时播种的条文(第十一条)。但是,谁一定要让八字宪法把时字写进去,用老百姓的话来说:那可真是相当的白脖子(外行)。 我们知道,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工、管的前四个字说的是农业劳动的对象、也是作物生长的基本要素,后四个字说的是人类劳动。要把时写进去的人无非是认为时也属于基本要素。可是对不起,在人类已经达到的认识成果中,偏偏时已经失去了作为基本要素的资格! 为什么这样说? 不信你去查阅任何一本中学教材或辞典,无论是五要素还是七要素,看哪一个包括有时? 五要素说的是光、气、水、温、肥,七要素说的是光、气、水、温、肥、土、种;就是没有你们念念有辞的时。 这是为什么呢? 现代科学认为:时令或时节已只是现象而不是本质。时的本质对于天文学是天体运动的周期;对于历法学是赤道、黄道;对于农业学则是光照强度、长短和空气的温度、湿度。恐怕只有对阴阳学,时才是神秘的阳气上升、不可取代的基本要素;---或曰运去金变土,时来土成金。只要光照强度、长短和空气的温度、湿度符合要求,什么时不时的我都可以种西瓜。作为农学家,袁院士不至于白脖子到连这都不知道吧! 当然,毛泽东不是神。八字宪法在最初确实少了一些东西。后来,毛泽东告诉竺可桢:他已看到竺可桢的《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一文的摘要,因此想到,农业八字宪法是管地没管天,在八字外,还应加上光和气两个字。看来,不是神的毛泽东还是很能接受人间烟火的。 与其好事地将不是要素的东西硬说成要素,还假托袁院士之名,还不如用先进的科学成果来发展八字宪法,使其更加完整、准确。 (三)、大寨道路---治山、改土、保水的典范 作为贯彻落实农业八字宪法的典范---大寨道路的主要物质内容是:治山改土---人工梯田(包括水平竹节沟)、人造小平原、人造海绵田等。后二者的灌溉性能和保水性能都是无可质疑的,我们在前文也进行了充分的论述。但对于梯田,30年来主流都宣传说是水土流失。 客观地考查,梯田并不就是大寨的发明,在中国汉文化区,梯田之名出现在宋代。菲律宾的伊富高梯田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199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著名的云南原阳哈尼梯田、湖南紫鹊界梯田也都在为申遗忙得不亦乐乎。这些梯田一个个景色绮丽。怎么就那么巧,偏偏大寨梯田就和水土流失联系了起来?现在大寨狼窝掌也已经成为旅游景点,一眼看去山清水秀、郁郁葱葱,水土流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梯田到底是水土流失还是保水? 科学的监测和研究表明,在同等水文、地理环境中,梯田蓄水能力要远大于林地、草地!如果合理使用,其调水能力则更具有林地不可比拟的灵活性。 下图表是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多年、多点的观测资料。 图表反映,对于一般的降水(频率50%),森林的拦蓄能力尚能接近于梯田;但降水越大、越需要拦蓄水时,林地、草地就越不如梯田。 对于10年一遇的洪水(频率10%),梯田的平均减洪率是林地的1.82倍,是草地的3.51倍; 对于20年一遇的洪水(频率5%),梯田的平均减洪率是林地的2.16倍,是草地的3.77倍。 图表还反映,在土质较好的延安大砭沟,森林与梯田的拦蓄能力之间的差距还没有那么大,但在土层瘠薄的离石王家沟,森林与梯田的差距越发被拉大。这就说明起到拦蓄作用的主要是土壤。而水平梯田就是通过以梯度取代坡度、以加厚土壤层提高吸附能力的方式来克服重力下滑、稳定水体的。 在前文,我们在否定干旱成因的森林论时,曾援引监测资料:北方乔木林地拦蓄的水分还不够自身消耗,从调水功能看,它的可调量是零。 那么梯田呢? 梯田的蓄水能力虽然大于林地,但梯田在耕种情况下腾发量并不比林地小,同样无可调量。但是,农作物生长周期短,梯田因此获得良好的机动性。 所谓机动性是说:在梯田建成后,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休耕、轮耕。在粮食充分,水源紧缺的情况下,可将梯田放荒。这时,梯田的蓄水能力仍然不变,但腾发量却减小为荒坡裸地,荒坡裸地的年腾发量仅为降水的48%。这样,放荒的梯田就有一半以上的降水成为可调量---或缓慢释放为径流,或下渗为土壤、地下水,形成水源。在水源充足或粮食紧张的情况下,梯田可随时复耕播种。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梯田在水土保持、水资源形成、抗击洪涝、粮食安全方面的优越性都是森林所不具有的。
个人分类: 转载|15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万流归海见桑田---从华夏5000年农耕文明的大视野仰望毛泽东
huangwd99 2008-10-18 16:03
万流归海见桑田---从华夏5000年农耕文明的大视野仰望毛泽东 孟凡贵(苏拉密) 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No.2007-02 日期:2007年2月15日 from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0710/25660.html 另一篇:苏拉密 论毛泽东时代伟大的中国农业灌溉革命-农业现代化的起步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252 内容提要 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高粱,在上世纪 70年代退出了历史舞台。本文围绕这一历史事件,客观描述了自50年代兴起的全国大规模治水、农田水利建设运动。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论述由水利建设引发的农业生态革命及其深远意义,从而凸显了农业集体化在这个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道别高粱话沧桑 洼地是中国北方平原普遍存在的古农业生态要素,它的本质特征是水涝与盐碱。大面积种植高粱正是针对这种生态的必然选择。如果不改变这种生态的本质,就只能在洼地里种植高梁。 第二部分 斥卤生粱说轮回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中国先民与水患、盐碱进行了不息的抗争。但由于一直未能组织起强大的社会力量解决排涝这个核心问题,以致对大面积低洼、盐碱地的开发陷入周期性的轮回状态。 第三部分 万流归海见桑田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对大江大河进行彻底治理,大力兴建农业蓄、排、灌水利工程,一举改变了险恶的农业生态,从而引导了中国农业极为深刻的革命。其意义不亚于大禹治水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同时堪称世界农业发展史上的典范。 万流归海见桑田 从 5000年大视野看新中国前30年水治与农水建设对华夏农耕形态的深刻革命 本文缘起 是的,在华北、在东北、在西北,大片高粱地已消失,高粱作为曾被我国广泛种植的传统粮食作物已退出历史舞台。高粱是怎样退出历史舞台的?草桥关民网友在人民网上发表《高粱地基本消失是农村改革的成果之一》一文,把高粱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归结于农村由集体制向家庭制的改革和农民对精致生活的追求。 在我看来,这种观点实质是政治万能论的翻版只要坚持私有化方向,高举个性解放的旗帜,什么高粱、谷子、大白菜都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如果进一步溯源,你甚至还能发现这个观点直接传承了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的学说。 据考古发现的炭化高粱种子和编著于公元3世纪的《博物志》的记载,我们可以断言,中国大面积种植高粱的历史长达三千多年,从西周早期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中期。早在两千四百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国农业就开始进入家庭制。秦始皇统一中国标志着农业家庭制的成熟。这种体制一直延续至上世纪50年代中期。几乎在中国农业进入家庭制的同时,孔夫子发出了食不厌精的感慨这说明追求精致生活也并非现代人的专利。然而,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没有看到高粱有丝毫隐退的迹象。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红高粱的飒飒英姿在中国农耕文明史上伫立了三千多年?又是什么原因偏偏让我们这一代有幸和它道别?本文就以高粱为脉络,通过描述华夏五千年农耕文明的生态演变,对高粱的来、去之谜,做出尽可能系统、完整、准确的回答。 一、道别高粱话沧桑 在正式论述前,需要澄清一个问题:高粱的产量并不像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个子高,产量就高。与原产于中国的谷子(粟)、水稻,原产于西亚的小麦,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相比,原产于非洲的高粱在粮食作物中是除谷子之外单产潜力最低的。人们种高粱绝不是为了追求产量。1985年,全世界高粱种植面积5019.1万公顷,收获总量7745.2万吨,折算单产不足每(中国)亩103公斤。中国的高粱单产量比世界单产量要高。1986年,中国共种植高粱187.55万公顷,总收获量为538.4万吨,折算单产每亩191公斤。而1985年,中国的水稻产量为每亩356.5公斤,玉米每亩236.4公斤,小麦每亩198公斤,谷子每亩101公斤。 除了产量低,高粱的另一个先天不足是难吃。发达国家一般把它列为饲料用粮,这倒不是因为它所含营养低(其营养成分与玉米相近),而是因为其种皮里含有大量单宁(生柿子中也含有这种物质)。单宁的含量高达整个种子重量的1.5%,它导致高粱味道苦涩,难以下咽。单宁的另一个特点是易于和蛋白质结合,生成极不易被人体消化的胶体这就是吃了高粱面窝头肚子容易发胀的原因。喝高粱面糊糊不能用筷子搅,稍有搅动面糊就会泻,因为搅动会使胶体和水分分离。有经验的食客都是不停地转动饭碗,直接用嘴呼噜呼噜地喝。 高粱之难吃还在于和玉米、谷子相比,它缺乏必要的谷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等氨基酸。这些氨基酸能给人以香适味觉,味精的学名就叫谷氨酸钠。缺乏氨基酸的高粱没有玉米、小米那样鲜香可口。 关于高粱的难吃,我们还可以引用东北、北京一带流传的一句俏皮话作为佐证:日本人吃高粱米没有办法了。 就是这样一种产量既低、质量又差的粮食在中国的田间灶头活跃了三千多年。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它从非洲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又是什么原因迫使它依依不舍地离去? 1、从洼地和先民的聚落说起 走过一洼又一洼 ,洼洼地里好庄稼 这是反映农村巨变、歌颂社会主义集体化的优秀现实主义剧作《李双双》中孙喜旺的唱词,在中原一带可谓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我们注意到,这句唱词连用了四个洼字。如果你对华北平原、黄河中下游平原,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湖北北部等中国北方农村稍有了解,你会发现洼字的使用极为广泛,它渗透在农村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几乎每个村庄都有所谓的洼地。有些超过两千人的较大村庄,甚至连东洼、西洼、南洼、北洼都全了。 常常可以听到村民们互相打招呼, 去哪里? 南洼割麦子。 显然,这里的洼是指某处特定的田地。 有时候能听到这样的对话, 去七里营怎么走? 一路向东。 有多远? 两洼地。 这里的洼又演变成距离的度量单位。据笔者的经验和调查,一洼的距离约等于一公里。 能够演变成度量单位的事物,必定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且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事物。比如英尺(foot)就是一个男人脚丫子的长度。中国的丈原意是指一个男人的身高(据说以大禹的身高为标准),故有丈夫之说。当然,随着历史变迁,中国 尺的长短发生了变化,使得十尺(一丈)的长度和一个男人的身高已大不相符,但还是留下了丈夫这样的语汇痕迹。 可见,中国北方农民与洼的关系和对洼的认识程度相当于英国女士和男人脚丫子的关系,是每天晚上都要碰一碰的。 洼的度量衡化反映了洼的普遍性,度量单位的大小反映了洼的规模以公里作为尺度。 洼到底是什么?笔者如此定义它:洼是中国北方平原普遍存在的连片季节性湿地。它与聚落地、旱地、水源、气候等要素一起构成传统中国农业的生态元。这种生态元亘贯中国五千年农耕文明史,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才被新的生态元所取代。所谓生态元可以简单理解为构成大生态的基本单元。 河南古称豫。豫的文字学含义是一个人牵了一头大象。地质学、人类学、考古学揭示:在华夏祖先即将进入农耕文明的前夜,即七八千年前,中原大地一派水草丰沛、林木茂盛的景象;现活动于热带雨林的大象在中原一带尚有出没,其生态景观介于现在东北丹顶鹤的栖息地湿地与西双版纳雨林之间。 后来,由于气候变迁,林木渐渐稀疏,湿地逐步演变为季节性湿地。所谓季节性湿地就是在降雨量大的季节或水灾泛滥的年份里表面积水,在正常年份的少雨季节积水退去,露出地面。就是在这个时期,华夏先民在这块土地上迅速繁衍起来,中国农耕文明的曙光冉冉升起,一个个农耕聚落出现在辽阔的东亚内陆。 由气候变迁引起的生态变化极其缓慢,以千年计。这意味着,在数千年里,华夏农耕文明必须与季节性湿地所构成的生态元结伴而行。若没有强大外力介入,这种状态仍将缓缓延续。 《诗经卫风氓》中的诗句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描绘了今京广铁路新乡安阳沿线大平原三千多年前的生态景观。隰就是低洼积水地。距今八百年前左右,北宋京城汴梁虽早已不见大象的踪影,但大型鳄鱼在京畿还时有活动。 可见前后生态之连续与稳定。 洼地在北方平原是否大规模存在?以北京为例:北京亚运村附近有一个地方名叫马甸;首钢的新厂址叫曹妃甸;北京地处北纬40度、东经116度(N40/E116),正好处于这个经纬度坐标点上的村子叫下苇甸,它被称为京西皮影之乡;北京大年初一的老庙会叫厂甸庙会。如此种种,无须赘述。以甸为后缀的地名,用北京话说,那是多了去了。 甸就是大片的积水洼地。《礼记周礼地官小司徒》载:四丘为甸,即由四个高地围起来的那片洼地就是一甸。经史学家郑玄进一步注释:甸方八里。即一甸的长、宽均为八里见方。假如这个里和现在的一里长度相仿,则我们可以简单推算出一甸约为两万四千亩。可见甸的度量值比中原一带的洼要大。 清代,北京许多地方仍沿用甸作为地名。这反映了北京地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错地带、农业开发程度比中原低、人口密度小、聚落间距大的历史状况。 50岁以上的老北京人应还记得海淀(也作海甸)西北郊区当时是大片的低洼积水。《竹枝词厂甸正月》云:雪晴满路是泥塘。下苇甸之苇也和低洼积水有明显联系。 聚落的基本形式是村庄。北方先民们怎样选择、安排他们的聚落?首先,人类不是两栖动物,因此要选择能常年露出水面的高台地带作为聚落地;其次,周围还要有相当面积的常年旱地用于耕种。这部分旱地史称桑田、桑榆之地或永业田这些都是自西周起就有的称谓。 何谓桑田?棉花引入中国较晚,古称木棉。直到唐宋时,要拥有一件产自印度的木棉袈裟都很不容易,围绕这种宝贝,经常有血雨腥风的故事发生。中国古代的纺织主要依赖于丝、麻。在村边旱地旁栽种桑树是西周时就有的传统。据说,这是轩辕黄帝的配偶嫘祖在西周前两千年亲自倡导的。 何谓永业?顾名思义,就是不动产。在因征服或开发而形成聚落的早期,参加战争或开发的聚落成员可以按人头分得田地,并可传给后代。这些田地,官府要造册登记、岁亩完赋。为宣誓产权,村民常在田地之间埋下石头或石灰坑,作为界定产权的证物,这就是通常说的界石。 榆即榆树。榆树成材周期长,耐旱而不耐涝,但主干发达,材质坚实,是典型的栋梁之才。在聚落附近栽种榆树表达了先民们对占有这份不动产的自信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和桑田相对的是距离聚落较远的洼地。 2、从洼地积水和盐碱化说起 洼地由于地势低,往往秋季积水。在降雨量大或水灾年份,甚至全年积水不退。如果读者要把它和水草涟漪、地球之肺等浪漫词汇联系起来,实际情况未免会让你大失所望。和恒久湿地的生机盎然不同,与季节性湿地相伴的是盐碱化,古文献称之为斥卤。 ( 1)洼地的盐碱化生成机理 秋季,雨水从天而降,溶解了地表的可溶性盐分,并将之从四周高地冲刷到洼地,在洼地形成齐腰深的积水。由于没有河道排出,积水只有两条出路下渗和蒸发。蒸发的过程是盐分的富积过程,下渗的过程是盐分的储存过程。年复一年,洼地浅层水中的盐分逐渐累积。我们把这种溶解冲刷富积储存累积的过程称为盐碱生成的宏观机理。 除了宏观机理,盐碱化还有一个微观机理。初冬,阳光辐射,来自西伯利亚的干燥风吹过洼地,将表层土壤中的水份带走,本来含盐浓度已很大的地表水进一步浓缩,盐的白色晶体终于析出。然而,盐碱化并未就此停止。随着水分的蒸发,土壤打开所有的毛细管,源源不断地将含盐浅层水泵到土壤表层进行补充,重复蒸发脱水、析出晶体、再次补充的过程。如此周而复始,把晶体盐堆积到土壤表层,在冰封来临之前,整个洼地完全变成了一个专业的晒盐场,盐层厚度有的竟可达10cm以上。 ( 2)洼地的盐碱化挑战植物的生存极限和种植极限 极度或高度盐碱化的土地,基本不适宜耕种。通常只有少数几种杂草可以生存于其中,最常见的是莎草(音蓑草)。提起莎草,对人类文明史略有了解的读者往往会联想到茂盛的尼罗河莎草,古埃及人用它加工出了人类最早的植物书写材料莎草纸。要说明的是,莎草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蔡伦纸,其性质和桦树皮经过柔化加工后可作书写材料相同。尼罗河莎草高达 1至数米,亭亭玉立,在中国是可以当作观赏植物的,水栽几株可表现绮丽的椰岛风光。而中国北方的莎草就没有此等高雅的仪态。在土壤、水源良好的环境中,它可长到30厘米高;在恶劣的盐碱化水土中,它的高度一般在10厘米左右;其根茎可入药,药名香附子。 呼啸的西北风掠过旷野洼地,稀疏低矮的莎草枯萎凋零,残败的枝叶被白色的盐层覆盖这就是初冬洼地的一派萧杀景象。 春夏似火炕,秋季水汪汪,冬来白茫茫农民对洼地与盐碱地做出了最洗练的描述。 盐碱肆虐虽严重制约了华夏农耕文明的进程,却在另一方面给整个人类带来了惊喜。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和被称为第五大发明的豆腐,都直接起因于对盐碱的认识和利用。把土壤上泛起的盐层用水溶解,过滤出清洁的液体,然后加温蒸发,不久就会析出晶体,这就是硝酸钾(俗称火硝),它是配制火药的主要原料。剩余的液体被称作卤水(以氯化钙为主的二价盐),是制作豆腐的沉淀剂。火药、豆腐在中国盐碱分布最广的黄河、淮河流域首先被发明出来,也许是在华夏子孙抗争盐碱化一次次失败后,上天出于怜悯而给予的安慰与补偿吧! 洼地的可耕地大多处于中度以上的盐碱化状态。可耕不过是勉强可以耕种。即便是勉强,也必须找到一种生命顽强的作物。 谷子是华夏先民最早驯化的农作物,它的野生种(即狗尾巴草)在现在的大都市里仍可见到。据说,炎帝神农氏当时找来很多种狗尾巴草试种,从中选出了谷子。在小麦、高粱、玉米传入中国之前,谷子和稷子全面承担着养育华夏北方子孙的任务。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谷子依然是北方人民的主粮。但谷子的特点是耐干旱瘠薄、不耐水涝、不耐盐碱。因此,洼地是谷子的禁区。它适应山区坡地和黄土高原的水土条件,在平原地区只能种植在桑田旱地。 于是,高粱走进了华夏农耕文明史。 3、从高粱的植物学、农学属性说起 高粱原产于非洲。虽然中国也发现了野生高粱,但正统的农业史观点依然认为,高粱是公元前10世纪(西周)以前通过埃及经印度传入中国的。华夏先民为何种植高粱长达三千余年?这是由高粱的生物学、农学和洼地的土壤学属性决定的。 ( 1)高粱极耐干旱 中国北方的夏季高温干旱,高粱恰好非常耐旱。而中国南方先民早在此前一万年左右所驯化的水稻就不具耐旱性。为说明高粱的耐旱性,这里引入一个农学专用名词:蒸腾系数(transpiration coefficient),亦称需水量。高粱的蒸腾系数是332,也就是说高粱每生成1克干物质需消耗水分332克。谷子的蒸腾系数为257,玉米为368,小麦为525,水稻为650。 当然,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和水、气环境中,植物的蒸腾系数会随之改变。因涉及过于专业的知识,此处不深入讨论。 除蒸腾系数外,植物形态学也能说明高粱非常耐旱。高粱的地下根系极为发达,有利于吸收深层水分。在秋季狂风暴雨后常常会看到玉米倒伏,而这种现象在高粱地很少见,这皆因高粱庞大根系的锚固作用。高粱的茎、叶光滑坚实,表层充满蜡质,有利于保护水分。在干旱过度的情况下,高粱的叶片可以向内纵向卷曲,尽量减少暴露面积。若干旱进一步加重,高粱敏感的气孔会即时调节整个株体进入休眠状态;一旦遇水则立即恢复生长发育。关于叶子卷曲,很多读者在电视上看到过大旱时期玉米叶卷曲的景象,殊不知高粱叶可以比玉米叶卷得更结实。 ( 2)高粱极耐水涝 高粱非常耐水涝, 特别是接近成熟期的高粱,由于气孔发育完整,即使被明水长期浸泡也不影响正常生长。而玉米在水份饱和度超过80%的土壤里就不能正常生长,一旦被明水浸泡就会死亡。高粱、玉米的成熟期恰好是洼地的积水期。 于是,漂着盆子收高粱就成了北方农村的一大景观。 我奶奶讲过一个家族故事。那是在1942年,那年秋天大雨不止。我奶奶的一个妯娌,也就是我的一个本家奶奶,家里断粮已多日。这一家春天刚丧了男人,留下20多岁的她带着一个刚七八个月的男孩熬寡。这一天,大雨刚刚止住,孩子饿得嗷嗷哭叫,而母亲的奶水已干涸。她想到北洼地还有一小块即将成熟的高粱,想收点回来给孩子打糊糊吃。就背着孩子,借了我家的大盆去了北洼。 大盆是北方一带家庭使用的大陶盆,可盛水一百斤左右。漂着盆子收高粱就是把大盆漂浮在水面上形成盆舟,人在齐腰深的水里推着盆前进,把用镰刀砍下的高粱穗放在盆里。以盆为舟,这不能不说是北方农民无奈中的创举。 这天,直到晚上,我这位本家奶奶都没回来。第二天,人们先找到她娘家继而又找到洼地,发现她已经死了,是被驻扎在临近村庄的鬼子从村头炮楼上用枪打死的。孩子身上没有枪伤,她当时把孩子和高粱穗混装在船上,子弹把大盆打了一个洞,孩子在沉船后被淹死了。我们家族的一支和我家的大盆就这样完了。 ( 3)高粱极耐盐碱 先说耐碱度,即PH值。玉米适合生长的碱度上限为PH8.0,高粱为PH8.5,差别似乎不大。但碱度是以PH7为起点的,玉米耐碱度的上限偏碱值是1.0,高粱的是1.5,后者是前者的1.5倍。 再说耐盐性,高粱和玉米之间的差别更大。高粱在含盐量5.0/1000的水环境中尚可生长发育。 5.0/1000是什么概念?这是一个接近海水级别的概念。大连近海的含盐量为30.0/1000,远海的含盐量为31.3/1000。而玉米在含盐量达到2.0-2.5/1000时就会停止生长,超过这个数字就会被腌死。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大面积种植高粱是由中国北方的农业生态决定的。这里没有选择,更不要说精致选择,连粗糙选择都没有。除了高粱,再找不出其他粮食作物能在洼地种植,至少中国的先民没有找到。在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日照条件方面,很晚才传入我国的玉米比起谷子来更适合替代高粱,但洼地的积水、盐碱使玉米望而却步。 怎样才能在中国北方的洼地种植谷子、玉米甚至水稻? 中国的先民屡屡向苍天发问。 苍天,没有回答。 二、斥卤生粱说轮回 1、从洼地开发的周期性轮回说起 在中国历史上,伴随着战乱、灾荒的发生,洼地的开垦与耕种处于周期性轮回状态,时废时起。 在天下太平、人口增长的年代,人们开始开发洼地。聚落之间、家族之间互相争夺开垦权,争夺激烈就以械斗解决,即使官府出面仲裁,效果也往往不佳。这就是中国农村土地分布极不对称的原因。一个村子的耕地向某个方向延伸几里甚至十几里,而在另一个方向却被其他村子挤占到村边。 在归属划定后,理论上讲,参与争夺的成员享有平等的开垦权。但实际上经济能力低下的家庭所能开垦的土地比大户要小得多。有没有牲口,有没有农器具,有没有种子,这些都是制约开垦的重要因素。撅头刨与三头骡子双铧犁,效率不可同日而语。更何况大户还能雇佣人力、畜力来开垦。 即便被开垦出来,洼地也不具有永业的意义。洼地的耕作风险极大。如果这年雨季提前,在高粱的幼、壮苗期洼地就开始积水,即便是高粱也会颗粒无收。一些经济薄弱的小户,即使遇上生、老、病、死、婚、嫁等正常变故,也会以极低的价格将洼地转让他人。他们宁愿把有限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村边田里。洼地距村子远,看护困难,成熟的庄稼被其他村盗收的情况时有发生。每当天灾人祸时,人们为降低渡荒风险 ,通常会抛荒洼地与其种出来被别人收去,还不如节约种子聊以度荒。洼地搁荒久了就会被他人重新开垦。 土改分地时,我们村是按五亩洼地顶一亩桑田来计算的。即便如此,多数人也不愿意选择洼地。相较而言,经济殷实的大户更喜欢整块的洼地。原因有二:其一,类似于保险业遵循的规律,大户可以通过大数效应来规避风险;其二,成片洼地适合大骡子大马连片耕作。因为同样的原因,洼地也很容易被兼并。 永业田里常可见到坟岗、墓碑、柏树,这些象征历史传承的标志物在洼地是看不到的,没有人会把自己的先人埋在将来很可能不属于自己的水坑里浸泡。洼地里也没有榆树,只有柳树。柳树主干低矮、不堪大材,但极耐水涝、插枝成林、冠枝发达、生长迅速。栽种者在三五年内就能收获把、柄、杆、椽等短效益材料,很适合洼地积水、所有权不稳定的状况。在此意义上,是否可把洼地称作柳田?古文献中未见有此说法,姑且作为笔者的发明吧。 每当有大规模战乱、自然灾害发生时,洼地就会完全停止开垦耕作,重新进入荒芜状态。一经进入荒芜期,时间多以百年计。以小岗村为例,1194年黄河南下夺淮,1855年北归,在小岗村附近形成大片无人洼地,仅燃灯寺一带就有十万多亩。 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末修建了燃灯水库,此地才再度进入开发期。 2、从聚落的繁殖说起 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跨度内,洼地开发陷入周期性轮回,开发进程非常缓慢,能巩固下来的成果十分有限。这从地名的历史沿革与聚落的繁殖中可窥见蛛丝马迹。 村是先民较早建立的聚落名称,至今仍是最常见的通用地名。 在汉之前,聚落连同它周围的桑田、洼地一起被称作野。野这个名称反映了当时聚落稀疏、牧原寥廓的景象。 前文中,笔者谈到了洼地的兼并。兼并达到一定规模后,为便于看护庄稼、节省往返时间,大户会在洼地里或洼地边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段建造房屋、院子,住长工、养牲口、打晒庄稼、收晾粮食,形成所谓的庄院。长工也要娶妻生子,庄主也会有失地的三亲六戚前来投靠这就形成所谓的庄户。如果能在高地附近打出可供饮用的甜水,则一个新的桑榆之地就会渐渐形成。这类被繁殖出来的新聚落,一般都有一个通用地名庄。 新聚落的诞生并不意味着这片洼地就被改造成桑榆之地了。洼地非常大,若把它比作大海,聚落与桑榆之地则像一座座岛屿。新聚落的诞生不过是把一块高地由无人岛变成有人岛而已, 洼地依然是洼地。只要洼地的积水和盐碱化机理没解决,洼地就永远是洼地,人们就只能面对海一样的洼地不断叹息。 庄 的形成是民间自发力量开发洼地的标志性成就,也是民间自发力量开发洼地所能达到的最大成就。一个庄的诞生过程十分曲折漫长。一方面,有没有和平环境保证兼并达到规模?洼地里有没有像样的高地?高地上能不能打出甜水?这些都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在形成之初的一至三百年内,庄处于极不稳定的状况。因为其时庄户成员大多和母聚落保持较为密切的经济(老屋、老宅地、老田地等)、宗法(家族、祠堂、祖坟、社团等)联系。一旦遭遇因水灾以致高地被淹没、战乱期因庄户成员过少难以抵御匪盗、瘟疫造成人口锐减等情况,庄便顷刻瓦解,成员仍返回母聚落村。一般说来,一个庄要成为稳定的聚落需历时三至五百年。 除民间自行开发外,国家也会对洼地投入开发力量。在大规模战争、自然灾害、瘟疫过后,国家为了恢复经济、调整人口失衡,会强制性或政策性移民。据考证,在距今最近的一次大规模移民(即洪桐移民)中,数百万山地居民被驱赶到大平原安家落户。然而,区区数百万人,对于广褒的大平原以及大片大片洼地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据《地方志》、《地名志》记载,这些移民大多补充、并入了现成的聚落,和天灾人祸后遗存的原居民共同复垦荒芜的桑榆之地。只有少部分族群强大的移民开辟了新的聚落点。正是这种和原居民的混杂、同化才制造了洪桐移民被无限夸大的野史。可见,大规模移民并不会对洼地开发造成太大影响。 国家有时候会将退伍军人、俘虏、收编的匪寇、管制的囚徒整编制开赴洼地垦荒,这就是所谓的屯田。和庄的产生过程类似,屯田也会产生新的聚落,这种新聚落的通用地名就是屯。 庄和屯的产生轨迹记录了北方先民征服洼地的艰辛足迹。一次次开荒种地,一次次荒芜湮没在无数次重复轮回中只有极少数的庄、屯延续、存留下来。步履何其缓慢!道路何其曲折! 3、从洼地的根治排、洗说起 笔者查阅本地的《地方志》和《地名志》,发现在清朝两百七十年历史里竟未产生新的庄和屯;纵有几个新聚落兴起,也和农业开发没有直接关系有的涉及交通,有的是寺庙、宗教的产物。能查明历史的庄和屯大多产生于明朝或之前。是当地已没有荒地、洼地了?不是。直到上世纪50年代,地方国营博爱农场还跨越县境、跨越丹河到距我村仅两公里的地方开垦了一千多亩的洼地,可见洼地之广。是当地人口密度不够吗?也不是。我县所处焦作地区古称河内,是有信史以来北方平原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没有开发所必须的和平环境吗?不。清王朝两百多年,其间,康乾盛世延续了一百多年。 那么,洼地得不到开发的原因何在?前文已说过,只要洼地的积水和盐碱化机制不解决,洼地就永远是洼地。先民们所进行的开发实际上是周期性的开荒种地,根本不涉及改变洼地的本质属性。这种最浅层意义上的开发,决定了它的成果必然少而又少,进程慢而又慢,两百七十年停留在原地踏步是必然的结局。 那么,怎样才能把洼地彻底开发出来,使之成为万顷桑田、 永业田传之后世?方法很简单,历史上也不乏个别成功范例。战国时,魏国一位邺令(一说是西门豹,也有说是史起 ),组织百姓凿沟渠,引漳之水溉邺之地,人民歌曰:终古斥卤生稻粱。斥卤就是盐碱,这里的粱不是高粱而是低粱谷子。何止谷子,只要引来活水连水稻都可以种植。古人总结的经验是:挖河、排涝、引水、洗盐碱!洗盐碱就是通过沟渠将洼地里的含盐积水排去,再灌入软水,当软水溶解了土壤里的盐碱后再排去,再灌入软水通过反复排洗,土壤就会脱去盐碱。洗盐碱并不需停止种植、专门排洗,只要保证排水渠道畅通,积水就不会停留在洼地晒盐,地表水位也会随之下降数米。这时,只要引水灌溉,软水、雨水下渗会将盐分带入深层,水分下渗的脱盐机制被称之为压盐。一般来说,整个脱盐过程需时三年左右。脱盐后,如果排、灌系统遭到破坏,田地会再度盐碱化,我们称之为返盐。 挖河、排涝、引水、洗盐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 涝往哪里排?往低处排。 哪里低?大海。 哦 小河往大河里排,大河往黄河里排,黄河往大海里排。 没有小河不能排,没有大河也不能排,有小河、大河还是不能排。 哦? 黄河河底比平原高,怎么排? 谁来挖小河?谁来挖大河?谁来挖黄河? 先民们屡屡向苍天发问。 苍天,没有回答。 三、万流归海见桑田 1、 概说:惊天巨变 晋代葛洪在《神仙传王远》里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王远路遇仙女麻姑,询问麻姑的年龄。麻姑答道,自成仙以来,已三次看到东海变成了桑田。后来,人们就用沧海桑田来形容巨大的变化。我们不是神仙,自然没有麻姑的造化。但我们这一代人却经历了一次洼地变桑田的巨变。这不是形容,不是比喻,不是夸张,这确实是一代人的亲身经历。对于亲历者来说,整个过程仍历历在目。 1952年,朝鲜战争尚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就在这一年的10月31日,毛泽东说,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从此,每当冬季农闲,大河两岸人声鼎沸、红旗招展。在二十多年里,总共使用了7.7亿立方米的泥土和1400万立方米的石头,黄河被牢牢地夹在原地。在此前它年年决口,岁岁漫堤。7.7亿立方米,相当于修筑四条万里长城,相当于铺设宽、厚各一米的泥土甬道在地球与月球之间往返一周! 与此同时,根治海河、修好淮河两面拉开,使得这两条水系的总排海能力扩大了四倍从1949年的1.12万立方米/秒扩大到1979年的4.30万立方米/秒。 顿时,苍天失色,大地动容。一洼洼积水相继退去,千里黄淮海大平原水落田出。这一过程中,全国总共有2.8亿亩低洼易涝土地露出了芬芳的土壤,仅此一项就等于再造了近十个埃及。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华夏大地何时发生过如此剧烈的变化? 然后就是筑大坝、筑水库、修河渠、修堤堰,引黄灌溉、引淮灌溉,环环相扣,层层展开。 随着水利设施的兴建,大片大片洼地得到彻底改造。因耐涝、耐盐碱而被种植了三千多年的高粱渐渐远去。我记得最后一次喝高粱糊是在小学三年级,推算起来应该是1972年。以后还喝过几次,不过不是在家里,而是在生产队吃忆苦饭时。 低产、难吃的高粱退伍了,取而代之的不是谷子,而是玉米、水稻。水库碧波荡漾,河渠哗哗奔流,田头水泵轰鸣,因耐干旱、耐贫瘠而曾倍受青睐的谷子也风采不再。小米很香甜,但产量太低,还需要歇年,今年种了谷子的地,来年就不能再种谷子,否则谷子与狗尾巴草重复杂交会产生谷莠,成语良莠不分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黄河两岸第一次出现大片大片的水稻田,浓厚的黄河水哺育出优质的黄河大米,由人民胜利渠浇灌的九十万亩 原阳大米更是其中之珍品。黄河母亲毫不吝啬地淌出金色的乳汁。 那个时代总共兴建了多少水利工程?大大小小,多如牛毛。如果一一介绍势必汗牛充栋。我们可以通过几个数字的对比一览梗略:1949年,全国可灌溉面积为2.4亿亩,多集中在江南水乡;1979年,全国可灌溉面积为7.2亿亩, 仅黄淮海平原的3亿亩土地中就有1.8亿亩成为水浇地。 2、 世界农水工程奇迹淠史杭灌区 说到农业水利工程,大多数人会想起古代的都江堰和当代的红旗渠。其实,在19581976年间,中国有一个工程比都江堰更激越,比红旗渠更磅礴,它就是淠史杭灌溉枢纽工程。 淠史杭灌区坐落于大别山山麓,构架在山峦起伏的皖豫丘陵大地上,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山地人工灌溉工程。红旗渠怎么能跟它比呢?淠史杭一天的输水量比红旗渠一年的还大。 它到底有多大?灌区内包括5座大型水库、23座中型水库、1043座小型水库、21万处塘坝;总库容86亿立方米,灌溉引水能力为年200亿立方米;大、中型河渠总延长2.5万公里,可通航河道总延长1000公里;设计灌溉面积1026万亩,1979年完成灌溉面积826多万亩,80%属于高渠自流灌溉。 以上数字意味着什么?先说它的库容86亿立方米,比1949年中国所有水库容量总和都大很多倍。三峡的防洪库容也只有221.5亿立方米,而三峡的水是不能用于灌溉的。假如要把三峡的水通过沟渠网络用于灌溉,工程将扩大数倍。 再看它的面积,1026万亩。著名的都江堰是平原丰水灌区,比淠史杭灌区的水源、地形条件优越太多,经过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的扩建,到1950年其灌溉面积也不过288万亩;而经过新中国的扩建,1979年其灌溉面积达1100万亩。另一著名的河套灌区,1950年灌溉面积是290万亩,1979年为722万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认为,是新中国赋予了都江堰这些古老的工程以新生。 比较一下世界上其他著名的水利工程,更能让我们体会到淠史杭工程的伟大。 尼罗河灌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业灌区。它地处尼罗河三角洲,总面积为3000万中国亩,这是埃及的全部耕地,这里孕育了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该灌区长久以来依靠一年一度的尼罗河洪峰漫灌,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大规模筑渠引阿斯旺高坝水灌溉。 因皮里尔灌区是美国著名的人工灌区,也是世界上应用现代技术最多的人工灌区。其引水量为年3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为300万中国亩。它始建于1901年,一百多年来经过多次先进技术手段的改造,但由于排水系统缺陷而被盐碱化困扰,目前仍未找到理想的灌溉模式。 3、 一个普通村庄的生态变迁 数字是枯燥的,还是让我们从单个生态元的变化说起。 我们村土改时人口600人左右,拥有桑田旱地400亩左右,都分布在村子周围,另有洼地1000多亩。村子南面紧靠沁河,也有一些滩地,其面积随主河道的变化而变化,很不确定。 沁河是黄河下游的最大支流,沁河大堤自古就有。据老年人讲,以前的堤很单薄,豁口很多,一遇大水就会从村上游不远处漫堤,几乎每三至五年就会漫堤一次。1956年前后,作为治理黄河的一部分,人们对大堤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加修。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只有1982年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峰时,发生了一次漫堤。 村北不到一公里处,有一条季节河,平时涓涓细流,汛期奔腾咆哮。由于没有堤防,汛期洪水四溢,漫进村子。为了阻止它和沁河上游漫堤的水害,明、清时期(或者在民国早期),人们在村周筑了一道护村围堰,和沁河大堤形成半月形,村子就坐落于其中。1956年,合作化运动刚起步,沿河十几个村的群众为这条河修筑了堤防,集体力量第一次在家乡的土地上得到显现。从此,这条河再未发生过水患。 过了这条河就是洼地。洼地很大,跨越两个乡的辖区,周边有近二十个村子。我们村和另外一个村的洼地一起分布在东西宽1公里,南北长1.5公里的范围内。 解放初,村里有四眼砖井供给饮用水。由于水层很浅,根本不需要辘轳,人们甚至可以趴着直接用桶提水。村外有几眼土井供浇菜园用,靠人力杠杆汲水。五十年代初、中期,合作社用国家免息贷款建造了几眼水车大井,村民习惯称之为大洋井,称水车为洋水车,要用牛拉水,水也不大,也只能用来浇园子。这几眼大井一直使用到1970年前后,后来被机井取代。以上就是我村解放初及五十年代的基本人文、水文和所有水利设施概况。 1958年,在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推动下,我村开始改造洼地,在东西宽1公里,南北长1.5公里的矩形地带,开挖了3条南北走向、2条东西走向的排水河,群众称之为小涝河。小涝河是相对于县里组织修筑的排涝干渠大涝河而言的。大涝河从洼地南端穿过,把小涝河排出的水带到下游汇入沁河。大涝河每段由所在地的大队组织开挖,大队之间由公社协调,县里只负责规划、测量、划线。大、小工程历时三年,正值三年灾害时期。村史资料记载,我村共开挖土方12万立方米,全村青壮劳力每人平均挖了近千立方米。1961年排涝河渠完工,从此洼地变成旱地。 据参加过大涝河工程的老干部回忆:寒冻腊月里,人们打破冰凌茬,下水挖泥,全线展开竞赛,进度最快的插红旗,稍次的插白旗,最慢的插黑旗。工程刚开始不久,据说国家领导人刘少奇要来视察,省长吴芝圃亲自坐阵指挥,做迎接准备工作。他看到工地人员少,场面不够红火,就要求老人、妇女齐上阵。工地上拉着大红标语老人赛似老黄忠,妇女个个穆桂英。还借来剧团的行头,要求化装,老年人化个大黄脸(黄忠),妇女化个大红脸(穆桂英)。几多诙谐,几多壮烈! 很难想象,假如没有人民公社,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靠个体农民怎么完成这样的工程?单是河渠占地协调、补偿就很麻烦。 1969年,为响应农业学大寨、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号召,再次对整个工程进行了改造,在干渠源头筑坝引水,沿途加高河堤,建桥筑闸,变单一的排涝工程为排、引、灌一体工程。工程完成后,洼地由旱地升级为水浇良田。 可见,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高粱必然被玉米取代,而且洼地具备了向水田演进的条件。1972年,我父亲受命带领七名社员试种水稻。一时间,父亲热情焕发,《水稻育秧法》、《波尔多液的配制与应用》、《稻瘟病的防治》等农技书籍堆满桌面床头。最后改造出70亩水田,全村每人每年可分得净米40斤。我记得那时的政策还鼓励创新,改造田可以免交三年公粮。为蓄水应急,还开挖了四亩大的水塘,鱼和莲藕混养,往日的洼地变成了江南水乡。 写到这里,我耳畔又响起朗朗书声: 小河流过我门前, 我留小河玩一玩; 小河摇头不答应, 急急忙忙去浇田。 这确实是笔者家乡的真实写照:村前河渠环绕,大地稻谷飘香。 前文中,笔者曾提出,新聚落的出现是人们开发洼地的标志性成就。本县在清朝的二百七十年历史中竟没有一个和农业开发有直接关系的新聚落出现。那么,1949以后情况又怎样呢? 19581976年,仅我们村边的大洼地里就有四个具有聚落性质的新据点出现。当然,这些据点能否稳定下来还要看历史的演变。 据点一:地方国营博爱农场分场,现存; 据点二:县苗木林场 /种畜场,现存; 据点三:社办工厂 /公社小农场,现为乡镇企业园区; 据点四:知青队 /新农村示范点,后被政策性撤消,现被一个从无水山区迁移下来的小村子沿用。 以上四个据点的产生从社会学的角度有力地佐证了那个时代农业开发规模的波澜壮阔以及开发水准的陡峰壁立。 正是一片片洼地的改造,一个个生态元的改变,使中国农业的大生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缓缓延续了五千年的华夏农耕文明,在 19581976年间突然像展开了翅膀,飞跃到一个崭新的时代。至此,中国才能用占世界8%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才能在二十多年间剧增五亿人口。在这次辉煌壮丽的变革中,涌现出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谱写了多少惊天动地的篇章! 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战风沙、斗盐碱,贴上膏药扎上针,开沟排水冲卤灰 ;陈永贵,带领大寨人民劈山造田,沟坡变梯田,荒山变粮川 埃及有句谚语:时间战胜一切,金字塔战胜时间。时间是无限的,历史是不朽的;但总有一些人和事使历史显得渺小,让时间变得短促。毛泽东作为华夏五千年农耕文明最后的巨人,他伸出硕长的手臂穿越漫长的时空和大禹、神农相握,五千年历史仿佛凝为一瞬;作为中国工业文明的第一位巨人,他转过身来,把另一只手伸向未来,等待有出息的子孙。 补遗 草桥关民先生向白垩纪网友提出问题: 既然高粱退出是由水利条件改善造成的,为什么现在的水利条件比以前恶化了,农民们还不回头去再种高粱? 我来回答:先民选择种植高粱主要是因为它耐涝、耐盐碱。现在淮河、海河哗哗朝海里排水,黄河也不决口跑水,整个大平原看不到一汪明水,你凭什么要让农民重新选择种高粱?赶明天你把淮河、海河堵了,把黄河大堤扒了,我保你立竿见影,明年就种高粱。 现在我们需要搞清楚的是,黄淮海大平原到底有多少以前种水稻的土地,因为缺水现在不得不退回去种玉米?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报道。 现在我们应当忧虑的是,黄淮海大平原到底有多少目前种玉米的土地由于干旱面临着退回去种谷子的危险?还未见有这方面的报道。 高粱问题大可不必杞人忧天。 相关链接: 我国纺织材料小史及棉花传入中国的途径 我国人民普遍穿棉衣的历史还不到一千年。棉花用于纺织,在各种植物原料中发展最晚。我国最早用于纺织的原料是葛、麻、蚕丝和羊毛。葛,即今天南方山区常见的葛藤,长达数十米,其皮坚韧,用沸水煮过,就会变软而分离出白而细的纤维来。用手拈搓,可成细线或粗绳,是古代先民用于结绳编网的主要材料。密编的网披在身上,用以代替原来的兽皮或树叶,成为最早的衣被。在《诗经》中,涉及葛的种植与纺织的词句多达四十余处。《周礼》中有管理葛纺生产的专门职官掌葛。《韩非子五蠹》所载冬日麑裘,夏日葛衣,是先秦时的普遍现象。秦汉以后,葛布逐渐被丝、麻织物所取代。 麻是原产于我国的古老作物,与葛一样是最早的纺织原料。宋元以前,麻布是我国平民长期的主要衣着原料,布衣遂成为平民的代称。从《战国策赵策二》的布衣之士,到诸葛亮《出师表》的臣本布衣,这些布都是指麻布,不是棉布。宋元以后,棉花逐渐取代了麻而成为纺织业的主要原料,但用苎麻细纱织成的轻而薄的夏布则至今仍是人们喜爱的夏季衣料和蚊帐用料。 棉花原产于印度和南美。其传入我国,大约有三条途径。其一是从印度经由东南亚传入我国的海南岛及两广地区。《后汉书 南蛮传》载:武帝末,珠崖太守会稽孙幸调广幅布献之。珠崖即今海南岛东北部,广幅布即棉布。可见,秦汉时海南岛已植棉生产棉布了。其二是由印度经缅甸传入我国云南地区。其三是非洲棉经由中亚传入我国新疆地区,再到河西走廊。 棉花传入我国后,未能广泛传入中原。 851年,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在其《苏莱曼东游记》中,记述在今天北京地区所见到的棉花还是在花园之中作为花来观赏的。唐宋的文学作品中,白叠布、木棉裘都还是珍贵之物。北宋末年的《北征纪实》中还称棉布为南货,可见当时棉布主要还是在岭南地区生产的。直到元代时,棉花种植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而成为我国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 玉米、甘薯、马铃薯传入中国的时间 玉米、甘薯、马铃薯原产于美洲,明中叶以后传入中国。 玉米在各地俗名很多,有包谷、包芦、棒子、珍珠米等名称;还有叫做六谷,意思是说五谷之外的又一种谷。我国关于玉米的记载,最先见于明正德《颍州志》 (1511年),所以玉米很可能在1500年前后就传入中国,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的1492年不过10年左右。最初,人们只在菜圃里偶尔种一二株,给儿童吃;后来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根据各省通志、府县志和其他文献的记载,从1511到1718的200年多一点的时期内,玉米在我国已经传遍20省。 明万历二十一年 (1593),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在吕宋(即现在的菲律宾)经商,看到甘薯,心想将之传入祖国可以代粮食,遂以重价买得几尺薯藤回国(因为吕宋不准薯种出口),在福州城外试种。万历二十二年,福建大荒年,就依靠大种甘薯度过了灾荒。但也有人说是先从吕宋传入泉州或漳州,然后向北推广到莆田、福清、长乐的。当时福建人侨居吕宋的很多,可能传入不止一次,也不止一路。传入后发展很快,明末福建成为最著名的甘薯产区。甘薯先后在不少地区成为主粮之一,以致产生了红薯半年粮的谚语。 哥伦布发现美洲后马铃薯传入欧洲,不久在爱尔兰大获发展,成为当地的主要粮食,因此也称为爱尔兰薯。在我国也称洋芋,在山西俗称山药蛋,广东叫做荷兰薯或爪哇薯。福建康熙《松溪县志》 (1700年)所说马铃薯,是我国文献中的最早记录。其次是湖北乾隆《房县志》(1788年)所说的洋芋。此外据西方文献,有人于1650年(顺治七年)在台湾看见过马铃薯。 到了 19世纪中期,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说:阳芋黔滇有之。疗饥救荒,贫民之储。俗呼山药蛋。可见当时在某些地区栽培已相当多。又黄皖《致富纪实》(1896年)说:洋芋出俄罗斯。三月种,五月熟。取子再种,七月又熟。又种,九月又熟。粟米岁可两收,此与绿豆皆一岁三收。 从以上所说来看,马铃薯和甘薯一样,也是最先传入南洋群岛,再由此传入我国。其后还继续由不同途径传入,有由北路从俄国传入的。 草桥关民:《高粱地基本消失是农村改革的成果之一》,人民网, 2006 年 10 月 15 日, 2007 年 1 月 23 日, http://blog.people.com.cn/blog/log/showlog.jspe?log_id=1160896647992300site_id=16563static=1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0年版。 本组数字根据该书中的 、 、 、 、 等相应条目提供的数据计算得出。 何新:《龙:神话与真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第95页。 豆腐的发明者淮南王刘安(汉)主要活动于淮河流域,火药配方的最早记录者孙思邈(唐)主要活动于黄河流域。 高粱和谷子的蒸腾系数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 、 条目,此处取其所给数据的平均数。玉米的蒸腾系数见 蒸腾系数,生命经纬网, 2005年8月28日, 2007年1月23日 http://www.biox.cn/content/20050828/35676.htm 。 小麦和水稻的蒸腾系数见 什么是蒸腾和蒸腾系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网, 2006 年 10 月 10 日, 2007 年 1 月 23 日 http://www.igsnrr.ac.cn/menu12/xiaobaike1.jsp?id=432 。此处取所给数据的平均数。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 、 条目。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 、 条目。 同上, 条目。 作物耐盐能力( crop tolerance to salt ), 2007 年 1 月 23 日, 。 凤阳县燃灯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大坝渗流观测系统设计、制造、采购、安装招标公告,绿色建材网, 2005 年 9 月 22 日, 2007 年 1 月 23 日 http://data.6jc.cn/info/59961.html 。本数据 根据其所提供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史记河渠书》中说: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褚少孙所补《史记滑稽列传》说: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吕氏春秋乐成篇》则说这个工程是魏襄王时邺令史起修建的。建成之后,民大得其利,相与歌之曰:邺有圣令,时为史公,决漳水,灌邺旁,终古斥卤,生之稻粱。'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2年版, 条目。 同上,据 、 条目提供的数据:海河排海能力达 20000 立方米 / 秒,增 8 倍,淮河入江入海能力由 8000 立方米 / 秒扩大至 13000 立方米 / 秒,新沭河、新沂河分别扩大为 4000 立方米 / 秒和 6000 立方米 / 秒,扩大 10 倍多,合计得出。《中国大百科全书》所征集资料的截止年限大多为 1985-1986 ,个别资料推迟于出版前补充。由于在 1979 年后,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停止,因此本文涉及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数据年限一律调整为 1979 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 条目。 同上, 条目。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 条目。 同上, 条目。 同上, 条目。其中总库容 86 亿立方米为大、中、小水库和塘坝的容积合计,灌溉引水能力为年 200 亿立方米根据复式库容 86 亿立方米 2.5 得出。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 、 条目。 贴上膏药,指用黏土覆盖沙丘;扎上针,指种上柳树、泡桐和植被;冲卤灰,指排洗盐碱。 摘自 袁庭栋 :《棉花是怎样在中国传播开的》,国学网,2006年12月12日,2007年1月25日 http://bbs.guoxue.com/viewtopic.php?t=396469start=0 。 摘自 万国鼎:《中国古今粮食作物的变化及其影响》,国学网, 2005 年 11 月 27 日, 2007 年 1 月 25 日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7012 。
个人分类: 转载|1241 次阅读|3 个评论
毛泽东最广为流传的经典名句
scaukzcai 2008-9-14 01:44
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最谦虚的一句话 :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最震撼人心,最震撼世界的一句话 :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最正气凛然的一句话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最无奈又最具神秘性的一句话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最自负的一句话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最伤感的一句诗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最悲壮的一句诗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有文字以来,绝品!)    最高傲的一句诗 :冷眼向洋看世界!    最写意的一句诗 :江山如此多娇!    最酷的一句诗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最蔑视对手的一句诗 :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最有凝聚力的一句话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最具警告的一句话: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最清醒的一句话: 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最有哲理的一句话 :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最好斗的一句话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最感恩的一句话 :人民万岁!    最具说服力的自我辩护 :赫鲁晓夫从不搞个人崇拜,他的倒台是没有人崇拜它!    最有讽刺意味的一句话 :解放军来了,司徒雷登走了。    最给人希望的一句话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光,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最有底气的一句话 :封锁吧!封锁它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最具奥运精神的一句口号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对计划生育帮助最大的一句话 :人类应当学会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    最象长辈的一句话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最大的发誓 :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最具管理意义的一句话 :当正确的政策方针制定之后,干部是关键!(这是普京的亲信看到远东地区管理无序状态 , 冥思苦想后,在 毛选 中找出的答案 ,).      对自己的党最中肯的告戒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对革命最直接的阐述 :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最有煽动性的一句话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对战争最准确的定义 :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动荡年代最强的真理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对争取和平的最火爆语言 :不要枪杆子,必须拿起枪杆子! .    给对手的定义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最认真的一句话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最英雄主义的一句话 :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    最有发言权的话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最讲条件的一句话 :鸡蛋因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    最大实话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最激励人克服困难的话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最洗练的广告语 :打土豪、分田地!打是手段、土豪是对象、分是方式、田地是成果。    最有文化的一句话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最谦虚的一句话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最有主人翁意识的一句诗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最昂然的一句诗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对最美的景物描写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最狂放的景况描写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最畅快的一句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最具广告效应的一句诗 :不到长城非好汉!    最有把握的一句诗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最潇洒的一句诗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最有预见性的一句诗 :高峡出平湖。(三峡工程)    对人民最高赞美的一句诗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最入镜的一句诗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最有时间观念的一句诗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最抠门的一句话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最真实的一句话 :你们怎么办,只有天知道。    最激励人克服困难的话 :下定决心、不怕困难
个人分类: 生活随想|3933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习毛主席<实践论>的一点体会
nipy 2008-9-9 11:35
学习毛主席 实践论 的一点体会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讨论之二 我的上一篇博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辩析 使用了 真理标准 、 哲学思考的标签,从相关文章中看到了周可帧老师与吴中祥老师关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的激烈辩论,也看到其他一些朋友围绕这一问题发表的各种不同观点,感觉这一问题不仅涉及认识论 、 真理观等哲学方面的问题,也涉及对文革时代,改革开放年代真理观的看法, 所以我认为在科学网上对此问题继续进一步讨论下去,还是很有意义的 。 回想起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似乎不仅是78年为批判两个凡是而提出的观点,至少在1937年毛主席在他的实践论中就已深刻地论述了这一观点(在更早的马列著作中是否已有相关论述,没有进一步查证) 。 为此,我特地重温了一遍毛主席的 实践论 ,并摘录毛主席在 实践论 中的有关论述如下: 马克斯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 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⑵ 。 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 。 . 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 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候。 . 辩证唯物论之所以为普遍真理,在于经过无论什么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 。 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所谓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所谓生活、实践底观点,应该是认识论底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理由就在这个地方。 . 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 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 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 下面是我联系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重新学习 实践论 的几点初步体会: . (1) 从认识论中研究认识 . 实践和真理的关系 毛主席在整个实践论中实际上就是在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他是从分析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全过程中来研究认识、实践和真理的关系的。毛主席分析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必定要经过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阶段,说明认识之源在于实践。因此,认识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也只有再通过实践来检验。从认识论看,所谓真理,就是指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也即正确的认识。.所以,实践是捡验真理的标准 与认识是否正确? 是否符合实际? 只有通过实践去检验 具有基本相同的含义.。我体会认识源于实践,因此认识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实际必需通过实践检验 应是毛主席实践论的核心思想,也是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本质含义。毛主席指出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我认为 ,毛主席这里提出的 真理性 也就是正确性,符合实际程度的含义 。所以,把真理 理解为正确的认识 、符合实际的认识或者真实的道理、符合客观真实的理论 ,就可以避免把真理或真理观搞得过于玄虚,神秘 。这是否可以让我们在讨沦真理、认识和实践关系问题时更容易取得多一些共识 ? . (2) 适用于任何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 毛主席的实践论是一篇哲学著作 ,是从哲学层次的认识论高度来分析认识、实践和真理关系的,因此它应适用于任何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包括个人对事物的观察、感受、学习知识、形成思想、观点或创造理论,都要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这些认识、思想、观点知识、理论的正确性也都必需经过实践的检验,任何人都又不能例外。人类社会长期发展所积累的科学知识,是在大量个人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多少代人反复买实践检验而形成的比较符合客观规律的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共识,科学与真理具有同一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似没有必要去刻意追究是什么人的认识 ?什么人的实?什么人检验?谁有真理权?是人民群众?是英雄领袖?这样是否反而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 (3) 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 毛主席的实践论思想首先要强调任何认识是否正确都必需通过实践来检验 ,但又明确指出﹕ 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毛主席这个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观点 ,我体会有两方面重要含义:一方面承认相对真理的存在,人类长期积累的科学知识 、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一些基本理论、观点都是经过反复实践检验的相对真理 ,不承认相对真理的存在,将会导致 怀疑一切 ,否定任何权威的混乱状态,这对科学发展与社会发展都是不利的﹔另一方面,也不能把一定时空条件下形成的相对真理(理论、思想 、科学知识 )绝对化 ,任意放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来套用,这样也会产生教条主义等指导行动的差错 ,对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 有意思的是 ,毛主席早 1937年在实践论中论述的有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的论点,到了1978年被作为一种政治手段用来批判 两个凡是 、 句句是真理 ,一句顶一万句 。按说 ,把领导人每一句话当真理,把一定历史时期制定的政策绝对化,固定化确实都是违背毛主席在实践论中关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和真理相对性论述的,应该批判 。其实 ,文革中,林彪的 句句是真理 ,一句顶一万句一提出,当时就受到毛主席的严历批评,这一情况,我们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人应该都是记得的 。问题是 ,1978年掀起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大讨论和进而引发的 思想大解放 ,在批判文革中一些错误的同时,也确实使某些人借此来按自已主观愿望否定了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中许多正确的东西 ,也引起人们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本身的又不少质疑 。所以我认为,问题并不在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本身是否正确 ,而是不应该实用主义的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样一个认识论的哲学观点去具体评判某一具体理论、思想、观点向的是非,甚至去评判某个历史时代的正错? 这是很难的 。如果按此逻辑 ,又如何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来评判毛泽东时代以后提出的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方针政策的是非、正错呢 ? 所以,对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的正确理解,还是应按毛主席在实践论中所指出的: 实践、认识 、 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 以上个人学习体会,欢迎批评,欢迎讨论 . . 倪鹏云 . 纪念毛主席逝世32周年 转发毛主席哲学名著实践论 实践论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首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⑴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⑵ 。   然而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呢?这只要看一看认识的发展过程就会明了的。   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例如有些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参加了宴会、晚会和群众大会,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件,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也就是延安这些各别的事物作用于考察团先生们的感官,引起了他们的感觉,在他们的脑子中生起了许多的印象,以及这些印象间的大概的外部的联系,这是认识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还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论理(即合乎逻辑)的结论。   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来。《三国演义》上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们普通说话所谓让我想一想,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这是认识的第二个阶段。外来的考察团先生们在他们集合了各种材料,加上他们想了一想之后,他们就能够作出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彻底的、诚恳的和真实的这样一个判断了。在他们作出这个判断之后,如果他们对于团结救国也是真实的的话,那末他们就能够进一步作出这样的结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能够成功的。这个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在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整个认识过程中是更重要的阶段,也就是理性认识的阶段。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重复地说,论理的认识所以和感性的认识不同,是因为感性的认识是属于事物之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东西,论理的认识则推进了一大步,到达了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到达了暴露周围世界的内在的矛盾,因而能在周围世界的总体上,在周围世界一切方面的内部联系上去把握周围世界的发展。   这种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辩证唯物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是没有一个人这样解决过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唯物地而且辩证地指出了认识的深化的运动,指出了社会的人在他们的生产和阶级斗争的复杂的、经常反复的实践中,由感性认识到论理认识的推移的运动。列宁说过: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 ⑶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过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 ⑷ ,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接经验的东西,如果在古人外人直接经验时是符合于列宁所说的条件科学的抽象,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那末这些知识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知识里手之所以可笑,原因就是在这个地方。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为了明了基于变革现实的实践而产生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认识的逐渐深化的运动,下面再举出几个具体的例子。   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在其实践的初期破坏机器和自发斗争时期,他们还只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只认识资本主义各个现象的片面及其外部的联系。这时,他们还是一个所谓自在的阶级。但是到了他们实践的第二个时期有意识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时期,由于实践,由于长期斗争的经验,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用科学的方法把这种种经验总结起来,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用以教育无产阶级,这样就使无产阶级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理解了社会阶级的剥削关系,理解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这时他们就变成了一个自为的阶级。   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也是这样。第一阶段是表面的感性的认识阶段,表现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 ⑸ 。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 ⑹ 前后才开始的。   我们再来看战争。战争的领导者,如果他们是一些没有战争经验的人,对于一个具体的战争(例如我们过去十年的土地革命战争)的深刻的指导规律,在开始阶段是不了解的。他们在开始阶段只是身历了许多作战的经验,而且败仗是打得很多的。然而由于这些经验(胜仗,特别是败仗的经验),使他们能够理解贯串整个战争的内部的东西,即那个具体战争的规律性,懂得了战略和战术,因而能够有把握地去指导战争。此时,如果改换一个无经验的人去指导,又会要在吃了一些败仗之后(有了经验之后)才能理会战争的正确的规律。   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来的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或者接触得不多,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及至把工作的情况和环境给以详细分析之后,他就觉得比较地有了把握,愿意去做这项工作。如果这个人在这项工作中经过了一个时期,他有了这项工作的经验了,而他又是一个肯虚心体察情况的人,不是一个主观地、片面地、表面地看问题的人,他就能够自己做出应该怎样进行工作的结论,他的工作勇气也就可以大大地提高了。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现状),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事情的性质及此一事情和其他事情的内部联系),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不跌交子的。   由此看来,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这里有两个要点必须着重指明。第一个,在前面已经说过的,这里再重复说一说,就是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的问题。如果以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从感性认识得来,他就是一个唯心论者。哲学史上有所谓唯理论一派,就是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觉的经验是靠不住的,这一派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事实。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从认识过程的秩序说来,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   第二是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⑺ 。如果以为认识可以停顿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便是重复了历史上的经验论的错误。这种理论的错误,在于不知道感觉材料固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映(我这里不来说经验只是所谓内省体验的那种唯心的经验论),但它们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这种反映是不完全的,是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这种改造过的认识,不是更空虚了更不可靠了的认识,相反,只要是在认识过程中根据于实践基础而科学地改造过的东西,正如列宁所说乃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东西。庸俗的事务主义家不是这样,他们尊重经验而看轻理论,因而不能通观客观过程的全体,缺乏明确的方针,没有远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这种人如果指导革命,就会引导革命走上碰壁的地步。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辩证性,虽然各有片面的真理(对于唯物的唯理论和经验论而言,非指唯心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对于一个小的认识过程(例如对于一个事物或一件工作的认识)是如此,对于一个大的认识过程(例如对于一个社会或一个革命的认识)也是如此。   然而认识运动至此还没有完结。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⑻ 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用到生产的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的东西之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在前面说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认识运动中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候。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辩证唯物论之所以为普遍真理,在于经过无论什么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所谓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所谓生活、实践底观点,应该是认识论底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 ⑼ ,理由就在这个地方。斯大林说得好: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 ⑽   说到这里,认识运动就算完成了吗?我们的答复是完成了,又没有完成。社会的人们投身于变革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实践中(不论是关于变革某一自然过程的实践,或变革某一社会过程的实践),由于客观过程的反映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使得人们的认识由感性的推移到了理性的,造成了大体上相应于该客观过程的法则性的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然后再应用这种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于该同一客观过程的实践,如果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即将预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在该同一过程的实践中变为事实,或者大体上变为事实,那末,对于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例如,在变革自然的过程中,某一工程计划的实现,某一科学假想的证实,某一器物的制成,某一农产的收获,在变革社会过程中某一罢工的胜利,某一战争的胜利,某一教育计划的实现,都算实现了预想的目的。然而一般地说来,不论在变革自然或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们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事,是很少的。这是因为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着许多的限制,不但常常受着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在这种情形之下,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即是说,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但是不管怎样,到了这种时候,人们对于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   然而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是没有完成的。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依社会运动来说,真正的革命的指导者,不但在于当自己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有错误时须得善于改正,如同上面已经说到的,而且在于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使自己和参加革命的一切人员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即是要使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革命时期情况的变化是很急速的,如果革命党人的认识不能随之而急速变化,就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   然而思想落后于实际的事是常有的,这是因为人的认识受了许多社会条件的限制的缘故。我们反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争已将客观过程推向前进了,而他们的认识仍然停止在旧阶段。一切顽固党的思想都有这样的特征。他们的思想离开了社会的实践,他们不能站在社会车轮的前头充任向导的工作,他们只知跟在车子后面怨恨车子走得太快了,企图把它向后拉,开倒车。   我们也反对左翼空谈主义。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   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不能不坚决反对这些错误思想。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⑾ 。客观过程的发展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也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一切客观世界的辩证法的运动,都或先或后地能够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根据于一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以从事于变革客观现实的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向前,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这种根据科学认识而定下来的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在世界、在中国均已到达了一个历史的时节自有历史以来未曾有过的重大时节,这就是整个儿地推翻世界和中国的黑暗面,把它们转变过来成为前所未有的光明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地球上已经有一部分实行了这种改造,这就是苏联。他们还正在促进这种改造过程。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也都正在或将要通过这样的改造过程。所谓被改造的客观世界,其中包括了一切反对改造的人们,他们的被改造,须要通过强迫的阶段,然后才能进入自觉的阶段。世界到了全人类都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个人分类: 传承毛泽东思想|4885 次阅读|2 个评论
“旗号镰刀斧头”—秋收起义
刘玉平 2008-9-9 10:54
1976 年 9 月 9 日,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毛泽东同志与世长辞。而在此四十九年 前的 1927 年 9 月 9 日,毛泽东领导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工农起义 秋收起义,拉开了农村包围城市星火燎原的人民革命序幕。 深切缅怀毛主席! 往事如烟飞眼过,以史为镜鉴后昆。 * ** * 西江月 秋收暴动 毛泽东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 * * * * * 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因正值秋收时节,故史称 秋收起义 。这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为了挽救革命,1927年7月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在共产党力量较强、工农运动基础较好的湖南、湖北、江西、广东4个省举行秋收暴动,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会议决定派毛泽东去湖南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和领导秋收起义。 1927 年 8 月 12 日,由共产党员卢德铭任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和平江工农义勇队到达修水县城,并与 8 月下旬抵达的崇阳、通城农民自卫军在本县山口统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共约 5000 人。毛泽东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卢德铭任总指挥,余洒度、余贲民任正、副师长,何长工任参谋长,杨立三任副官。修水地方党组织积极配合,发展武装,组织群众支持起义军。何长工与杨立三根据前敌委员会指示,设计并制作了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 军旗,旗幅为红色,象征革命;中央为白色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星内嵌交叉的镰刀斧头,表示工农大众紧密团结;靠旗杆一侧旗幅的白布条上竖写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 。 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 9 月 9 日,震撼世界的秋收起义首先在修水打响,起义部队举起义旗,向长沙挺进。在进攻长寿金坪受挫后,返回修水台庄。9月14日,毛泽东在浏阳东乡上坪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19日晚,在文家市召开了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起义军撤离湘东地区,进入江西,沿罗霄山脉南移,以保存革命力量,踏上前往井冈山的道路。 起义军在向南进军途中,处境十分艰难,在江西省萍乡县芦溪又遭到敌人的伏击,总指挥卢德铭牺牲。9月29日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的三湾村时进行了整编(即 三湾整编 ):由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将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10月起义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即井冈山地区,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与打响中国革命第一枪的南昌起义比较, 秋收起义 的显著特点在于:它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发动了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创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这次起义虽然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在起义遭到严重挫折后,及时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起义部队在农村中从小到大地开展游击战争,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树立了典范。 主要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秋收起义 http://baike.baidu.com/view/38001.htm ***歌曲秋收起义上井冈*** URL : http://upload.blog.daqi.com/uploadnew/2006-06-01/1149161769.wma URL: blog.sina.com.cn/s/ print_4506db7901000ccq.html URL: www.chinamil.com.cn/ item/mzd/jctp/tdgmsq1.htm URL: cpc.people.com.cn/.../ 95111/95115/6236754.html
个人分类: 历史与人物|8378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说说所谓毛泽东的“三宗罪”!
huangwd99 2008-9-6 13:50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0809/49840.html 某网友给毛泽东定了三宗罪:第一,消灭真正有骨气的有血性的知识分子,让民族骨子里流着软性的血;第二,大量繁殖人口,为以后所永远困扰的问题;第三,误国误民,发展近30年,76年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及56年和36年(全面抗日前)。   在下委实不敢苟同。   首先,我们看看毛泽东是否消灭真正有骨气的有血性的知识分子。   关于毛泽东知识分子观的论述已经很多了,肯定的、否定的、辨证认识的观点都有,各方都搜集了大量素材,进行了详尽的论证。这样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各位可以自行在网上百度之,比较之,鉴别之。我们在这里只讨论毛泽东是否要消灭真正有骨气的有血性的知识分子这个观点。   只要是对国史略知一二的就知道,提起真正有骨气的有血性的知识分子,代表人物非梁漱溟莫属了。   1、梁漱溟是建国后少有的敢于和毛泽东当面顶撞、对抗的知识分子,他反对朝鲜战争、反对总路线、反对文革,而且是当面和毛泽东争执,以至于一次和毛的冲突被写入《毛选》五卷(公然敢于和毛泽东唱对台戏的知识分子恐怕无出其右了吧);   2、梁漱溟作为国家级的批判对象,全党全军共批判之,这个规格应当是可以的吧;   3、梁漱溟作为一个坚持原则,毫不妥协,甚至有点倔强和迂腐的知识分子,是绝不会说违心话、奉承话,更不会说假话的。至于春秋笔法,更非梁漱溟所看得上的。(1974年9月23日,历时半年多对梁漱溟的批判告一段落,主持人问何感想,梁漱溟回答:三军可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那么,梁漱溟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1976年,梁漱溟回忆起同毛泽东的冲突时说:几十年过去了,当时是我的态度不好,讲话不分场合,使他(毛泽东)很为难。现在看,毛泽东是对的。特别是在对待我个人的问题上,毛泽东襟怀大度、心胸豁达,关心我这样的民主人士,其情、其理感人至深。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实是中国各民主党派真诚的朋友   不知道这位网友如何看梁漱溟这段话?   事实上,不单是对梁漱溟,对于其他右派,毛泽东也从未授意、暗示或者纵容对于他们进行肉体上的折磨与摧残。相反,毛泽东1958年1月28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明确指出:对右派的批判必须严肃、深刻、全面,处理要比较宽大。宽大无边当然不好,但要留一条路让他们走,使他们有可能回到人民的队伍里来。,后来被总结为批判从严、处理从宽。   1958年1月,中共中央的统战部会同宣传部、组织部一起研究,选择了96位知名的右派分子为标兵,拟订了《对一部分右派分子处理的初步意见》,上报中央,转发全国各地,以作样板,供各地处理右派分子参照。在这96人之中,绝大部分仅仅是撤职、行政降级(一般降4、5级)。   其中章伯钧、罗隆基、储安平和章乃器等排名在前的四大右派处理结果是:   头号右派章伯钧,撤去交通部长的职务,工资从行政3级(月薪517元)降为7级(副部长级待遇,月薪322元)。维持全国政协委员的头衔,原住房四合院不动,保留轿车和司机。   罗隆基,撤去森林工业部长的职务,工资从行政4级(月薪460元)降为9级(月薪253元)。仍住乃兹府公馆,但只算司局级待遇,没有专用轿车和司机了。仍保留有服务员、炊事员、警卫员。   储安平,工资被取消,由九三学社机关每月发给生活费100元,下放到西山农场。   章乃器,被撤去粮食部长的职务,工资从行政4级(月薪460元)降为10级(月薪218.5元),保留有服务员、炊事员、警卫员。   需要指出的是,1958年全国全民所有制职工年工资水平仅为550元。   勿庸讳言。反右运动的确使一大批基层知识分子被赶出书斋,下放农村、工厂而过上了普通工人、农民的生活(称之为住牛棚),还有一部分受到了错误的对待和处理。但是,绝大多数还是按照批判从严、处理从宽的政策对待的。   某些网友声称,反右运动中知识分子大量自杀、被杀,恕在下无知,对于毛时代自杀、被杀的知识分子数量目前尚不清楚,因此,不知道这些网友的结论从何而来。   我所知道的一个数据是:2007年初,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发布的《我国自杀状况及其对策》报告显示:在中国,每年有 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而整个反右运动中,全国定性为右派的一共多少人呢?55万人。(其实反右扩大化,毛的对立面--官僚集团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所知道的另一个数据是:整个文革中,以反革命罪叛处死刑的有10402人(这其中就包括张志新、遇罗克等所谓的错杀),加上其他案件,共判处死刑23921人。10402人是什么概念呢?现在每年东莞死的打工者就不止这个数,现在中国每年死在汽车下的人就有14万,深圳市宝安区每天就有6人被车压死,也就是说,那个时代10年真正属于政治的冤魂还不够今天中国有车一族每个月欠下的冤魂多。   所以,我以为在反右运动中自杀、被杀的人数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夸张和可怕。但是,对于在温室里长大的知识分子而言,一旦生存环境降低到普通老百姓水准,风花雪月不复之时,他们便如坠深渊,精神上所受到的打击所带来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肉体上的磨难,这样才使的他们对那段历史有着刻骨铭心的痛苦回忆,才会有那么多当代充满人性关怀的精英们的控诉、抱怨、叫屈。   在那些所谓代表人权、代表人道主义的知识分子们眼里,知识分子情感上的痛苦才是最深沉的痛苦,而对于死于安全生产事故的工人、被压榨到最后一滴血汗的民工、居无定所的流浪无业者们来说,他们的死活不过是饭后谈资,写几篇文章,发几声感慨而已,何尝有过感同身受的情感?实际上,他们心目中并没有人人平等的概念,他们永远认为所谓的知识分子要比一般的普通老百姓要高贵,他们的痛苦才是痛苦。而普通大众因为没有话语权,只有默默的忍受。   其次,说说毛泽东时代是不是就是大量繁殖人口,是不是错批1人,多增3亿     错批1人,多增3亿的说法最早源自于1979年8月5日《光明日报》。此后,就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中国人口增长如此迅猛,原因是50年代马寅初的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正确主张没有被采纳,反而被批判所致。   但是,事实真的就是如此简单吗?倘若我们能全面了解一下50年代末期对马寅初的批判情况,就知道,当时对新人口论的批判主要是针对其所谓的新马尔萨斯主义倾向,而不是否定对人口增长必须实施控制的结论。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提倡计划生育的马寅初先生自己就生了8个孩子。   那么,是不是毛泽东对于人口就是放任自流,甚至鼓励生育吗?   实事求是的说,毛泽东时代对于人口的控制远不如80年代后那么严格。这和毛泽东对于国际形势的分析研判有一定的关系。建国后,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并不乐观,朝鲜战争爆发后,普遍认为世界大战一触即发,而中苏关系破裂后,双方陈兵百万,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大战,毛泽东所信奉的人民战争观点肯对会对其人口的认识产生一定影响。   与此同时,毛时代从建国到1978年,医院、卫生院的数量增加了18倍,医生从42.5万增加到103万,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万张)从16.0增加到185.6。人均寿命从35岁增加到65岁。人口死亡率从1949年的千分之20降到千分之7。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人口压力。   但是,能否由此说毛泽东时代就是大量繁殖人口吗?   早在1920年,毛泽东就指出人口如不控制,其结局必至于人满为患(《毛泽东书信选集》第8页),这说明,毛泽东对于人口问题并非一无所知的。建国后,中央政府更是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控制人口: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条件和医疗卫生状况的逐步改善,人口增长迅速,到1955年全国人口已超过6亿。这引起了毛泽东和党中央领导人的重视,中共中央1955年1月批准了卫生部《关于节育问题的报告》,并第一次以正式文件形式发出了《关于控制人口问题的指示》。   1956年,毛泽东主持制订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区,宣传和推广计划生育,提倡有计划的生育子女,使家庭避免过重的生活负担,使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得到充分的就业机会。这一认识在党的八大有关决议中得体现,生育方面加以适当控制的人口政策第一次被纳入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   1957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谈到人口问题时说:计划生育,也来个十年规划。少数民族地区不要去推广,人少的地方也不要去推广。就是在人口多的地方,也要进行试点,逐步推广,逐步达到普遍计划生育。计划生育,要公开作教育,无非也是来个大鸣大放、大辩论。人类在生育上头完全是无政府状态,自己不能控制自己。将来要做到完全有计划的生育,没有一个社会力量,不是大家同意,不是大家一起来做,那是不行的。;计划生育也有希望做好。这件事也要经过大辩论,要几年试点,几年推广,几年普及。 (《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71页、495页)   1962年,国务院成立了毛泽东在1957年曾设想的机构计划生育办公室。12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通知》,明确指出:在城市和人口稠密的农村提倡计划生育,适当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使生育从完全无计划的状态逐渐走向有计划状态,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既定政策。这个通知还要求做好宣传工作和技术工作。1965年1月,毛泽东在同斯诺谈话中说,国家对计划生育给一定投资,出些钱保护生产力是合算的。   1973年,国务院成立了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和计划生育办公室,各地区各基层单位也陆续开始建立计划生育机构,国务院提出了四五期间人口增长计划,这是我国第一个人口增长计划。在毛泽东的建议下,周恩来提出:计划生育属于国家计划范围,不是卫生问题,而是计划问题。你连人口增长都计划不好,还搞什么国家计划?(参见1982年6月2日《人民日报》)   1973年12月,全国第一次计划生育工作汇报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贯彻了毛泽东提出的避孕药具一律免费并送货上门的要求,提出晚、稀、少的宣传口号,并针对不同地方不同情况作了具体部署。   1974年底,已届耄耋之年的毛泽东在国家计委《关于1975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报告》上作了人口非控制不可的批示,再次强调了人口控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在毛泽东、周恩来的努力下,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到1977年净增人口从1971年的1950多万减少到1100万,6年中少增加了3100多万人,自然增长率下降了11.3%。70年代人口平均增长率比50年代和60年代减少了3.1个千分点,揭开了我国人口工作新的一页(参见《党和国家领导人谈计划生育 》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年版)。   说毛泽东时代大量繁殖人口,这个结论是不是武断了?   再次,是不是毛时代发展近30年,76年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及56年和36年(全面抗日前)   我不知道这位网友的结论从何而来。但是,这点同季羡林倒不谋而合,季在1980年代就深情地回忆起他在民国初年的月薪可以购买多数猪肉多少小米,在《往事并不如风》中也反复提到当初生活如何优越云云。   其实,这一点也是反毛者一直所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在他们眼中,只看到毛时代的贫穷落后,却看不到当时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只看到改革开放后的物质发达,却看不到毛时代在科技、精神、道德、国防、外交等等方面打下的坚实基础。在他们眼中,似乎改革开放的成就是在一穷二白(用官方语言就是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的基础上一夜之间出现的。。      难道毛时代真的如反毛者所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趋贫困、挣扎在生存线上吗?让我们用事实说话吧建国初期,中国基本上可以称为一个文盲的社会,而毛时代结束时,文盲大国的帽子扔掉了,文盲率极大地降低了;在毛时代开始时,人口的死亡率极高,而毛时代结束时,人口死亡率已经降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毛时代开始时,我们自己能造的东西少的可怜,而毛时代结束时,我们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的工业大国,有了两弹一星,能造万吨轮、大飞机;在毛时代开始时,普通百姓人家几乎享受不到什么工业品,而到了毛时代结束时,手表自行车等四大件进入到了千家万户;在毛时代开始时,农村见不到工业机械,不知道电为何物,而毛时代结束时,农用机械进入了千村万乡,许多地区开始家家户户通电等等等等。毛时代消灭了嫖娼卖淫吸毒黑社会等旧社会丑恶现象,毛时代人们不用为找不到工作而惶惶不安,毛时代人们生老病死有依靠,毛时代一批批普通劳动人民成了时代的榜样,毛时代留下了大批文艺精品      马克塞尔顿曾指出:1977年中国人均占有耕地比印度少14%,而人均粮食生产却比印度高30%到40%,而且是把粮食以公平得多的方式分配到了比印度多出50%的人口手中。      而在人民身体状况方面:毛时代由于中国人均寿命、婴幼儿死亡率等指标都有了明显改善(人均寿命从1949年以前的平均35岁到了70年代中期的65岁),曾被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银行等机构誉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赞誉中国只用了世界上1%的卫生资源,解决了占世界人口22%的卫生保健问题。而根据联合国发展署的最新资料,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发展(医疗、教育等)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的。中国在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进步却没有使贫困人口受益。特别是没有能够将创造财富和提高收入转化为更快地降低儿童死亡率。      在经济发展方面: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从1950年到1975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是4.2,远高于发达国家和美国。从1964年到1974年这一时期,世界银行对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苏联和美国的人均年增长的百分率比较显示中国仍然是最高的:中国是5.2,印度是1.1,巴基斯坦是1.4,孟加拉国是-0.5,苏联是3.8,美国是2.9。      试问,上述这些成就难道就是所谓的误国误民吗?      不仅如此,窃以为,判断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高低,不是靠一个恩格尔系数就可以衡量出来的,除了看物质生活条件外,还应当看贫富差距(即基尼系数)、幸福指数、发展代价(资源环境保护)、治安状况(安全感)、社会保障、道德水准(公德、官德)、国际地位(自豪感)等等综合条件   就这些而言,不说同36年相比了,即便同当前相比,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毛时代逊色多少?!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季羡林、章诒和之类精英对毛时代的生活水准痛心疾首呢?   让我们来看一看《往事并不如烟》书中描述的生活吧--章家那时住的是有七十九间房的大四合院,每天下午喝红茶,家中有秘书、司机、保姆、警卫多人,即使被打成右派后,每天早餐依然有牛奶、鸡蛋,每月仍有三百五十元工资,但他们却抱怨工资太低以至无法购买古董名画。(那时普通工人的工资只有几十元。)共和国的首位女司法部长民盟的史良一条毛巾最多用两周,吃鸡要单做成小罐,坐软卧需丈夫周到服侍,参观印度工厂时竟无知地用手去摸被钻头切削下来的钢丝,以至烫伤。   而这群从旧中国的社会知名人士与知识分子过渡到共和国成立后的政界要人后,继续过的是一种比今天的小资还要好上多倍的生活。他们家中有车、有警卫、有秘书,有专业厨师,动不动就去西餐厅吃牛排、喝红酒,收藏名人名画,还经常到国外买香水、得丝巾等纪念品给自己的干女儿。放在建国初期那百废待兴,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的社会大背景下,这就是我们共和国第一代的民主党派干部、社会精英们所过的奢华生活。   不才以为,毛泽东考虑的是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走上历史舞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角后,精英们的高收入、高待遇自然要受到影响了,生活水平自然也每况愈下了。   其实,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工人、农民这些普通老百姓与知识分子精英之间,在对毛泽东时代的评价上存在如此巨大的反差了。
个人分类: 转载|1405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奥运会开幕想到毛泽东的乒乓外交
nipy 2008-8-10 11:36
从奥运会开幕想到毛泽东的乒乓外交 奥运会开幕了, 204 个国家的运动员聚集中国,可能是历届奥运会参加国家最多的一届,全球各国主要首脑也都聚集北京,比联合国大会都热闹,体现了中华民族正在复兴,中国在日益强大、此时此境,使每个中国人包括广大海外华人欢欣鼓舞。在此庆贺之余,也深感中国的这种地位来之不易。回顾近百年中国近代史,实在是一部帝国主义列强欺侮中国的历史,从鸦片战争、八国联军、日本侵华战争 . 中国人民经受了多大苦难,中华民族的许多珍贵的文物和文化遭受了多大浩劫,即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国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许多国家仍对我们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甚至军事上威胁的敌对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以自力更生的精神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由于这些成就,到七十年代初,美国开始不得不考虑改变对华政策,正视中国这个站立起来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客观存在,主动向中国发出改善关系的信息。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抓住时机启动了著名的乒乓外交。 1971 年 3 月毛泽东向参加日本第 31 届乒乓球世界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队发出访华邀请,随后就有了基辛格和尼克松的访华, 1972 年 2 月,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与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北京的历史性会见与握手解冻了几十年的中美关系,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也随即得到恢复, 1974 年毛泽东派邓小平去参加了联合国会议,开展了更广泛的国际外交,中国终于以社会主义大国的身分回到国际社会。同时也恢复了参加奥运会和各种国际体育赛事的活动,于是才有了 2001 年的申奥成功和今天北京奥运会的盛事。 毛泽东在 1971 年启动的这个乒乓外交被誉为是小球推动大球的戏剧性的外交,这段历史,在今天北京奥运会开幕之时回忆起来感到格外亲切,确实, 1971 年在北京一个小小的乒乓球的启动, 37 年后导致全球 204 个国家的运动员和领导人从五大州的各个角落运动到北京这个小球的发源地从事各种球的活动,岂不是小球推动大球吗?当然,小球之所以有这样大的推动力,是因为启动它的是毛泽东这样一位历史巨人,而毛泽东代表的是经过几十年斗争站起来的十几亿中国人民和强大起来的社会主义中国。而且,毛泽东本人也是一位非常爱好和重视体育的人,从他青少年时期发表体育的研究和自身在大自然中磨练身心的实践,号召青年到大江大河大风大浪游泳锻炼,号召全民增强体质,在 76 岁高龄还在长江游泳的气魄,对我们现在体育队伍的成长不无潜在的影响?由毛泽东启动乒乓小球推动地球政治格局的变化到今天北京奥运的成功开幕,从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来看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还有点戏剧性的是: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在全国数亿男女老少中有广泛的爱好和基础,也是我们国家的强项,衷心祝愿我国乒乓球队在北京奥运会上打出国威,夺冠成功,让小小的乒乓球在全球运动员面前,更显神威。(顺便插一句,我也是乒乓爱好者,至今每天一个小时打球,对身心锻练确实大有好处。) 毛泽东离开我们也已三十多年了,我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接过乒乓小球推动大球的接力棒,在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人开创的社会主义经济和开放国际环境的基础上,继续沿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发展中国经济,经过全国人民又三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党领导人民取得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的胜利和北京奥运会筹建组织工程的成就,更显示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这些都是能够吸引全球聚会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的重要因素。总之,今天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开幕,不是我们乞求来的,也不是别人恩赐给我们的,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近百年的艰苦奋斗斗争得来的。中国人也正是因此而自豪。 顺便点评一下由张艺谋总导演的奥运开幕式,在主流媒体上,自然是一片赞扬声,但从网络论坛上搜索的初步印象是,褒、贬各半,可能不满意的还多一些,我们科学网上的评论好像大致也是如此。我想说的是,张艺谋导演的这个开幕式突出的主题和内涵仍然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和成就:四大发明、丝绸之路、茶文化、气功,还有很突出的孔夫子儒家思想,却恰恰少了中国人民近百年来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要知道,19在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列强欺侮我们的时候,人家并没有因为你已有四大发明、丝绸 而手软,说不定正是看中了中国人受儒家仁、和、忍 .. 的影响而放肆地欺侮你。..不多说了,点到为止吧。
个人分类: 历史回忆|3645 次阅读|3 个评论
毛泽东时代生活水平与日本存在差距的原因分析
huangwd99 2008-7-22 20:50
毛泽东时代生活水平与日本存在差距的原因分析 毛泽东时代经济发展速度快,是国内外公认的,我们也通过实物增长率进行论证。但是,到改革开放前,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似乎与日本差距加大,这是人们感到困惑的地方。下面是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南亮進所著《 中国的经济发展 与日本的比较 》一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年,北京)列出的中国在1987年左右达到的人均指标及对应日本达到该指标的年度。除第一项和最后两项指标是我根据该书估算得到的,其他数据均直接来自该书。 年度主要指标 中国1986-1988 日本达到该指标的年度 人均一次能源 (kg标油) 494 1920 人均电力消耗量 (kwh) 422 1940-1941 人均生铁产量 (kg) 52 1940-41 人均粗钢产量 (kg) 54 1930-35 第一产业GDP比率 (%) 31 1905-10 第一产业占就业总数比率 (%) 60 1905-1910 重化工占制造业总产值比率 (%) 60 1940-45 初级产品占出口额比率 (%) 30 1890-95 恩格尔系数 (%) 52 1930-35 每一千平方公里铁路营业长度 (公里) 5.5 1885-90 每十万人铁路营业长度 (公里) 4.8 1895-90 每千人电话(台数) 7 1920-25 男子文盲率(%) 15.8 1905-10 小学就学率(%) 97 1905-10 中学就学率 (%) 42 1915-20 高度教育就学率 (%) 1.7 1920-25 化肥使用量 (kg/ha) (1978) 58.9 1920 农业机械 (马力/ha) (1978) 1.06 1920 根据此表,该书作者认为中国经济到1988年,仍然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阶段有极大的差异,中国应该学习日本战前的经验。该书作者总结,中国1986-1988年的经济,在宏观经济水平和经济结构方面,相当于日本1900年,落后日本80年左右;在制造业方面,相当于日本1930年代后期,落后日本40-50年;在基础设施方面,相当于1900年左右日本,落后日本70-100年;人口资源方面,落后日本60-80年。该书作者还告诫国人,经济发展是长期过程,需要时间去积累。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建国初经济水平极低,虽然经过快速发展,在毛泽东时代,经济水平与当时日本的差距有所减小,但仍然存在巨大差距。因此,当时的生活水平要达到日本同时期水平,是不可能的。即使到今天,改革开放又过了三十年,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与三十年前日本有很大差距。 参考: 湘南子,最具说服力的表格,1953-1981中国经济增长全球第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90afb9010003ui.html 南亮進(日)著,景文学等译, 中国的经济发展 与日本的比较 , 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年,北京,第299页。 黎阳:如何看毛泽东时代谨以此文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14周年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6/200712/29412.html 龚忠武讲座:毛泽东核心地位的确立与中国的崛起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9554
个人分类: 经济|2422 次阅读|0 个评论
毛泽东时代发展速度与日本比较
huangwd99 2008-7-22 18:52
毛泽东时代发展速度与日本比较 有关毛泽东时代,我们的发展速度是否很快,虽然有很多论述。但国人对我们在高速发展后,仍然与日本差距加大,感到迷惑不解,我们分析了原因。但有一些人从国民经济产值增长速度比日本低,提出了怀疑。采用货币产值分析,由于与产品定价相关。日本很多产品价格远远高于中国,而且在当时那个时期内涨价严重,而毛泽东时代物价非常稳定,很多活动没有计入经济活动中,很多产品价格还大幅度下降,因而通过产值分析,无法反映两国经济增长情况。本文主要通过实物增长率来进行分析。这里选取了四个指标,主要包括发电量、钢、硫酸和电话机数量。还有很多其他指标,由于日本增长已近饱和,增长率很低,没有比较的意义。例如,交通方面,铁路和公里里程,日本变化很小,汽车生产,主要是针对出口的小汽车。日本的一次能源主要来自进口。日本农业上化肥使用量的增长率较低,机械设备增长率也较低等。这里选取的发电量与工业活动密切相关,钢是工业基础,硫酸是化工工业基础,电话是通信发展的象征。无论是从1950年还是从1955年进行比较,从比较结果可以看出,除电话机增长率中国稍低,钢产量增长率相近,其余两项均是中国增长率较高。考虑到日本当时,从西方大量引进技术,进口石油价格非常低。而中国当时受西方封锁,主要使用品质较低的能源煤炭,国防开支比重大等因素,特别是文革时期,为了打破美苏两霸的封锁,实行三线建设,预防战争,降低了效率。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发展速度至少不低于日本。 年度 发电量(亿kwh) 钢产量 (万吨) 日本 中国 日本/中国 日本 中国 日本/中国 1950 463.00 45.70 10.13 484.00 59.58 8.12 1951 479.00 59.21 8.09 650.00 85.96 7.56 1952 520.00 72.23 7.20 699.00 128.49 5.44 1953 575.00 85.35 6.74 766.00 165.46 4.63 1954 600.00 106.51 5.63 775.00 207.10 3.74 1955 652.00 121.00 5.39 941.00 257.70 3.65 1956 736.00 155.46 4.73 1111.00 411.40 2.70 1957 813.00 184.33 4.41 1258.00 499.00 2.52 1958 854.00 261.93 3.26 1212.00 800.00 1.52 1959 991.00 397.43 2.49 1663.00 1246.00 1.33 1960 1155.00 554.17 2.08 2214.00 1672.00 1.32 1961 1320.00 434.40 3.04 2827.00 831.00 3.40 1962 1404.00 444.82 3.16 2755.00 633.00 4.35 1963 1602.00 452.36 3.54 1994.00 725.00 2.75 1964 1796.00 515.95 3.48 2378.00 917.00 2.59 1965 1921.00 659.41 2.91 2750.00 1176.00 2.34 1966 2153.00 758.51 2.84 3202.00 1461.00 2.19 1967 2449.00 711.00 3.44 4010.00 973.00 4.12 1968 2733.00 664.00 4.12 4640.00 891.40 5.21 1969 3136.00 870.00 3.60 5815.00 1288.30 4.51 1970 3595.00 1130.00 3.18 6805.00 1753.10 3.88 1971 3856.00 1264.00 3.05 7225.00 2016.00 3.58 1972 4285.00 1402.00 3.06 7406.00 2230.00 3.32 1973 4703.00 1524.00 3.09 9001.00 2386.70 3.77 1974 4590.00 1550.00 2.96 9044.00 2003.00 4.52 1975 4758.00 1931.00 2.46 8688.00 2345.00 3.70 1976 5118.00 1924.00 2.66 8657.00 1937.00 4.47 1977 5326.00 2111.00 2.52 10241.00 2211.00 4.63 1978 5640.00 2547.00 2.21 10211.00 3112.00 3.28 年度 电话机数 (万台) 硫酸(万吨) 日本 中国 日本/中国 日本 中国 日本/中国 1950 174.00 12.70 13.70 18.00 6.90 2.61 1951 197.00 16.70 11.80 41.00 14.90 2.75 1952 225.00 33.00 6.82 46.00 19.00 2.42 1953 252.00 34.00 7.41 53.00 26.00 2.04 1954 282.00 36.00 7.83 60.00 34.40 1.74 1955 312.00 38.90 8.02 65.00 37.50 1.73 1956 349.00 47.40 7.36 79.00 51.70 1.53 1957 389.00 63.40 6.14 87.00 63.20 1.38 1958 434.00 79.40 5.47 93.00 74.40 1.25 1959 487.00 97.60 4.99 113.00 106.10 1.07 1960 553.00 116.40 4.75 125.00 133.00 0.94 1961 635.00 116.20 5.46 232.00 90.40 2.57 1962 736.00 130.40 5.64 254.00 96.80 2.62 1963 843.00 107.90 7.81 278.00 130.60 2.13 1964 971.00 114.00 8.52 308.00 170.40 1.81 1965 1118.00 145.70 7.67 324.00 234.00 1.38 1966 1295.00 128.10 10.11 345.00 290.90 1.19 1967 1505.00 128.30 11.73 373.00 198.30 1.88 1968 1733.00 125.10 13.85 444.00 141.50 3.14 1969 1990.00 125.30 15.88 489.00 234.30 2.09 1970 2301.00 147.40 15.61 543.00 291.40 1.86 1971 2669.00 136.30 19.58 588.00 357.98 1.64 1972 3105.00 142.80 21.74 572.00 400.50 1.43 1973 3527.00 152.40 23.14 605.00 468.10 1.29 1974 3941.00 164.80 23.91 650.00 442.70 1.47 1975 7323.00 209.70 34.92 600.00 484.70 1.24 1976 4631.00 200.80 23.06 610.00 450.80 1.35 1977 4685.00 212.20 22.08 639.00 537.50 1.19 1978 5107.00 301.40 16.94 644.00 661.00 0.97 数据来源:中国数据除硫酸来源于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理论资料研究室编, 《我国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录编( 1949-1981 )》 ,其他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1999),日本数据来源于王琥生编著, 《战后日本经济社会统计》 毛泽东时代生活水平与日本存在差距的原因分析 毛泽东时代经济发展速度快,是国内外公认的,我们也通过实物增长率进行论证。但是,到改革开放前,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似乎与日本差距加大,这是人们感到困惑的地方。下面是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南亮進所著《 中国的经济发展 与日本的比较 》一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年,北京)列出的中国在1987年左右达到的人均指标及对应日本达到该指标的年度。除第一项和最后两项指标是我根据该书估算得到的,其他数据均直接来自该书。 年度主要指标 中国1986-1988 日本达到该指标的年度 人均一次能源 (kg标油) 494 1920 人均电力消耗量 (kwh) 422 1940-1941 人均生铁产量 (kg) 52 1940-41 人均粗钢产量 (kg) 54 1930-35 第一产业GDP比率 (%) 31 1905-10 第一产业占就业总数比率 (%) 60 1905-1910 重化工占制造业总产值比率 (%) 60 1940-45 初级产品占出口额比率 (%) 30 1890-95 恩格尔系数 (%) 52 1930-35 每一千平方公里铁路营业长度 (公里) 5.5 1885-90 每十万人铁路营业长度 (公里) 4.8 1895-90 每千人电话(台数) 7 1920-25 男子文盲率(%) 15.8 1905-10 小学就学率(%) 97 1905-10 中学就学率 (%) 42 1915-20 高度教育就学率 (%) 1.7 1920-25 化肥使用量 (kg/ha) (1978) 58.9 1920 农业机械 (马力/ha) (1978) 1.06 1920 根据此表,该书作者认为中国经济到1988年,仍然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阶段有极大的差异,中国应该学习日本战前的经验。该书作者总结,中国1986-1988年的经济,在宏观经济水平和经济结构方面,相当于日本1900年,落后日本80年左右;在制造业方面,相当于日本1930年代后期,落后日本40-50年;在基础设施方面,相当于1900年左右日本,落后日本70-100年;人口资源方面,落后日本60-80年。该书作者还告诫国人,经济发展是长期过程,需要时间去积累。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建国初经济水平极低,虽然经过快速发展,在毛泽东时代,经济水平与当时日本的差距有所减小,但仍然存在巨大差距。因此,当时的生活水平要达到日本同时期水平,是不可能的。即使到今天,改革开放又过了三十年,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与三十年前日本有很大差距。 参考: 湘南子,最具说服力的表格,1953-1981中国经济增长全球第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90afb9010003ui.html 南亮進(日)著,景文学等译, 中国的经济发展 与日本的比较 , 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年,北京,第299页。 黎阳:如何看毛泽东时代谨以此文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14周年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6/200712/29412.html 龚忠武讲座:毛泽东核心地位的确立与中国的崛起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9554
个人分类: 经济|1555 次阅读|5 个评论
毛主席当年为什么挖“红井”
suqing1961 2007-6-9 11:22
说起瑞金县沙洲坝的红井,按现在时髦的说法地球人都知道。人教社编辑出版的一年级小学语文教材里边,有一篇课文叫做吃水不忘挖井人,说的就是沙洲坝的红井。这篇课文非常简单地介绍了红井的来历: 瑞金城外有个小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 村子里没有井,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解放后,乡亲们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我参观红井,除了实地瞻仰红色苏区,对革命先烈表示敬仰外,还想解开心中的一个谜团:南方的水源十分充足,水井也不少见;为什么当年毛主席带领红军挖了这么一口井,就让当地的老百姓如此感动,继而要立碑纪念呢?   当然,老百姓对领袖的热爱和政治上宣传的需要无疑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那么,毛主席当年带人挖红井,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呢? 按人教社课文的说法,毛主席当年之所以带人挖这口井,是因为 村子里没有井,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既然别的地方都有水井,难道沙洲坝的村民就不知道就地挖一口井,省去每天奔波在路上挑水的力气吗? 可见,这种说法值得商榷。 红井的水确实很清甜。来这里的游人都会舀上一勺,品尝几口。当然,当地人编唱的喝口红井水,回去进常委,也是诱惑游人抢着喝的理由之一。 我也喝了几口红井水,之后的旅程也没带来什么闹肚子的麻烦。可见,红井水的水质不错,很干净,也很卫生。 中国广播网红色旅游之江西行里有一篇文章吃水不忘挖井人红井,它是这样解释毛主席为什么要带人挖井的: 沙洲坝是个干旱缺水的村庄,当时村民非常迷信,认为挖井会破坏当地的风水,因此没有哪家村民敢擅自开挖,群众平时要到几公里外的小河里挑水饮用。 这篇文章说 沙洲坝是个干旱缺水的村庄, 就如同说黄土高坡是水泽沼国一样让人觉得可笑。红井的旁边,就有一个不算很大也不算很小的水塘但足够沙洲坝村民饮用了。沙洲坝附件到处都是水要不,为什么叫沙洲坝?类似的水塘在南方乡村四处可见。   如果是因为怕在村子周围挖井破坏风水,完全可以在村子外几百米的地方开挖,也用不着到 几公里外的小河里挑水饮用。 看来,这也不能成为毛主席带人挖井前这里无水井历史的理由。 我是在南方长大的,小时候在长沙郊县的农村生活过。在我的印象中,家乡一点也不缺水我住的村庄旁边就是浏阳河,人们却习惯于用门前水塘里的水挑塘里的水喝,在水塘里洗衣、洗菜,甚至刷马桶。今天看来,这绝对是陋习,非常的不卫生。可那个年代,人们却如此习以为常,并没有想到要去专门挖井喝水挖井毕竟是需要一定的财力和物力的,何况是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偏僻落后的赣南乡村。那时人们聊以自慰的是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也是那个时候农村为什么疾病特别流行的重要原因。 我想,沙洲坝的村民恐怕也不例外,门前有现成的水塘可挑水喝,干嘛还要劳神费力挖井找水喝呢?连填饱肚子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哪里还有钱去挖井喝水呢? 那时的沙洲坝村民,一定也会因为常年喝不上洁净的井水而经常闹肚子生病。 毛主席是1934年4月随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迁到沙洲坝的,而开始挖红井则是在这一年的9月,两者相距近半年时间。这段时间,湖南第一师范毕业、曾在长沙等大城市接受过现代文明教育的毛主席,一定亲眼目睹了许多红军战士和村民因常年饮用不洁的塘水而拉肚子、闹蛔虫的惨景这可是损害红军战斗力和老百姓后勤保障力的大事啊!于是,毛主席想必便萌发了带领红军和乡亲们挖井的念头。 正是因为有了这口井,沙洲坝的村民们从此喝上了干净、卫生的井水,不再受痢疾等疾病的困扰;由此对毛主席开始感激乃至膜拜。 所以说,毛主席带人不光是为沙洲坝人民挖了一口红井,而是革除了当地农民的一种生活陋习,倡导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这恐怕才是他老人家当年带人挖井的最真实原因。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沙洲坝的村民乃至今天的我们,确实应该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   不知道我这样解释有没有道理? 小学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
个人分类: 旅游采风|13139 次阅读|1 个评论
已将浪漫遮伤感——读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jlpemail 2007-5-18 09:40
已将浪漫遮伤感读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六十四岁的毛泽东,在《蝶恋花答李淑一》第一句中就直接提到了杨花柳絮。诗人把浓烈的情感幻化成了抒情意象杨柳,而在一首词中,同时吟咏爱情和战友情的不多。(附录二无疑是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填写的为数不多的爱情词,少有的缠绵。) 杨柳意象在我国古典诗词中的惯用法是象征挽留之意,柳为留的谐音,而且依依杨柳,宛如送行人的手,颇显留恋之意。 主席在《蝶恋花答李淑一》中,将杨柳意象升华为两个烈士的忠魂。 我觉得,在杨柳中,强调的还是一个柳(留)字,这更可见战友情怀。因为词是写给战友的遗孀的。也表达了对于早逝烈士英灵,对于爱妻和挚友的双重怀念和留恋。 一个失,表达了深沉的伤感,但是,已经被革命浪漫主义的博大胸怀遮挡住了。诗人含蓄之处,正是读者需要细心体察、品味之处。 末句,泪、雨,是诗人强烈情感的直接宣泄。 胜利之后,烈士英灵喜极而泣,泪如雨下,已经忘记身在何处。在另一个星球上,在人间,庆祝胜利之时,人们怎么会忘记那些贡献了生命的英烈呢! 人们也是以流淌的热泪,表达对于烈士英灵的深切敬意和怀念。 ******************************************************************* 附录一 蝶恋花?答李淑一1957年5月11日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李淑一原词:   《菩萨蛮?惊梦》   兰闺索莫翻身早,夜来触动离愁了。   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   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   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 附录二 贺新郎别友(赠杨开慧)1923年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翻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   人有病,天知否?   知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环宇。   重比翼,和云翥。
个人分类: 诗词场|642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8: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