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抽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学思维
benlion 2014-10-28 11:38
幻觉是一种超常的视觉思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22825-838106.html ),《视觉思维》和《野性的思维》,也是我过去阅读并留下深刻印象的书籍。在中学时代,高考数学出考场产生的图案幻觉,也是导致 2003 年在英国开始探索中西文化和艺术的原因之一。 另,生物学尤其需要视觉思维。 在 1986 年我的结构论形成,就已经把达尔文的进化论分成了 2 部分:结构的进化和形态(及功能)适应,而且,形态和功能的发育是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839225.html ); 因为,达尔文进化论,不能解释相同环境不同等级的生物共存,也不能解释不同等级的生物类同的形态和功能。 当时,联系去中科院武汉水生所,想进行鱼类形态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遗传学研究,包括,可预测的形态;但是,由于没有赞同我的选择方向,也就联系去医学院校了,而后,导致了中西医学的比较研究和提出系统医药学的概念与模型。 注*: 橘生南则为橘,橘生北则为枳。 - (评论,网络日记) -
个人分类: 日记|2118 次阅读|1 个评论
苏晓路:有关知识表达方式的认知
readnet 2014-8-13 18:30
苏晓路 知识的抽象层次 已有 1217 次阅读 2011-2-13 10:48 | 个人分类: 知识领域模型 | 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 | 关键词:color 知识具有多种不同的抽象层次。这种抽象层次导致需要用一部分知识来解释另一部分知识的含义,或者规定另一部分知识如何运用。 抽象层次较高的知识,具有较普遍的意义和适用范围,相应地数量较少,用于解题的时候的精确度也较差,很多高抽象层次的知识只能用于给出定性的而非定量的答案;抽象层次较低的知识,适用范围窄,数量大,能够用于计算精确答案。知识的抽象层次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和哲学思考过程中产生的,通过划分抽象层次,使得知识能被更有效地组织和利用。 将知识划分为各个不同的抽象层次的需要,根本上是源自人脑的元认知机制,即人脑中存在着的控制其自身思考活动的机制,这种机制使用的知识在表现形式上与其他的知识没有什么不同。概念和个体都是人脑中表征客观世界所使用的思维工具。个体是对客观实在的一种概括,是客观世界中相对独立的,可以从其所处环境隔离出来的一部分,辨认个体是人类生来具有的一种本能。概念是在个体之后出现的,是对个体的总结概括,并且很可能是由于相互交流的需要,随着语言的产生而产生的。人首先在认识活动中从现实世界里区分出一个个的个体,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人类能发出的声音具有有限的组合,因此为每一个个体分配一个独有的符号标签,并且在相互交流的时候使用这些标签,会导致词汇表过大,词汇过长,记忆成本过高。由于有些个体具有相类似的辨识特征,或者观察到相类似的行为模式,因此在说明有些问题的时候,可以不去强调这些相类似的个体每一个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特征,而只需要谈论他们共同的特征,这样为了节省词汇,很自然就会用一个词指代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类个体,这就形成了概念。概念这个词顾名思义,就是概括出来的观念,就是抽取出个体主要的,共同的部分,忽视次要的独有的部分,而形成的观念。 在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法当中,类即相当于概念,实例相当于个体。在构造面向对象的系统的时候,与人脑中自然形成的概念和个体有所不同,实例是从类派生出来的,这是因为从个体构造概念的过程是由系统设计者使用自己的头脑完成的,在完成这一过程之后,设计者直接将头脑中的知识在系统中表达出来,而不需要系统自己经历从个体构造概念的过程。由于实例是派生出来的,因此这样得到的实例只有共性部分,而不具有其独特的部分,但是为了能够正确模仿客观世界,必须让实例具有独特性,通常是使用一个随机生成的唯一标识符来赋予这种独特性,从而避免一个现实中的个体在系统中由一个以上的实例所代表。面向对象的系统或者知识库当中,实例不一定在现实世界中有对应的个体,有些实例可以是虚拟出来的,但是即使是没有显示对应物的虚拟实例,也需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基础,这个现实性基础,至少应当具备:我们可以合理地想象它在现实之中可能存在,它如果存在的话,不会造成现实世界自身在逻辑上产生无法自圆其说的矛盾。要判断虚拟实例的这种现实性,我们只需要人为指定一个现实的物体来代表那个虚拟的实例,如果现实的代表物在现实世界中可以满足虚拟实例的一切定义,那么这个实例就具有现实性。 如果根据一个理论而定义出来的模型,恰巧能够表示另一个理论的内容,那么前一个理论可以称作后一个理论的高阶理论。高阶理论是其低阶理论的概括总结,比其低阶理论抽象层次高一个等级,它产生于将低阶理论以及其中的元素作为客观实在的客体加以研究。笼统地说哲学是科学的科学,也许并不准确,但是哲学中确实有一些理论,是科学中一些理论的高阶理论,这是由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决定的,这是由于一些哲学研究把科学上的理论作为哲学上的模型加以研究,这就导致了高阶理论的产生。 OWL Full允许知识库中的一条内容,即使类又是实例,这实质上是丢掉了高阶理论到低阶理论的映射关系,把高阶理论和低阶理论的内容混同在一起,这种抽象层次的混淆造成了逻辑上的错位。因此,OWL full只能由人来阅读,通过揣测编写者的原始意思来理解其内容,而不能由机器自动处理。 对于具有多个抽象层次的知识体系,需要同时使用逻辑推理和模型仿真两种方法来处理,单纯使用逻辑的方法不足以有效表达其内涵。而包含海量知识的大规模知识本体,必然是这样一种多抽象层次的知识体系,要处理这样的知识本体,就要求建立一种推理与建模相结合的知识库系统框架。 相对于低阶理论来说,高阶理论是较少的,人类以自身的认识活动为对象加以研究,需要高度抽象的思维能力,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这种能力,而且即使具备,这种思维方式使用起来也并不容易,因为相对于一般性的思考来说,这种思维没有具像的材料作为支持,而仅仅是借用一般性思考所使用的方法,因而需要思考者具有对头脑的良好的控制能力,时刻保持警觉,时刻区分思考方法与具像,并将之相分离。普通人感觉思考哲学问题非常累,很费脑子,也是这个原因。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026-412481.html 下一篇: 闲扯知识开发与软件开发 评论 ( 8 个评论) Logician 2011-10-4 06:23 面向对象方法是软件工程的歧路, 是偏离全局最高峰的局部辉煌。 博主回复(2011-10-7 08:58) : 面向对象方法,或者说框架表示法,是目前最接近人类既有的,基于语言文字的知识积累的一种表示方法。它毫无疑问不是最适合计算机处理的方法,但是却是人类最容易理解和利用的方法。比OO更好的目前来看就是自然语言了,那个要再等二三十年吧,眼下还是老老实实用OO吧。 陈威华 2011-4-1 19:54 好文章!博主思维很有洞察力,对知识这个概念抽象得很到位。 抽象层次高精确性就差, 抽象层次低精确性就好, 有点像测不准原理的的翻版,动量守恒换成信息守恒。 不过好的语言应该可以具备抽象性和精确度的极佳平衡,数学就是这么一门语言。信息的压缩度高,组织性好。 邱嘉文 2011-3-10 09:17 欢迎提供用面象对象表达起来困难的难题例子给我。 邱嘉文 2011-3-10 09:13 我的最新博文提供了一个范例,请参考。 邱嘉文 2011-3-10 08:35 面向对象方法需要向动态可演进的对象方向发展。 邱嘉文 2011-3-10 08:31 面向方面从专业分工的角度充分地利用了面向对象的优势。而模型驱动则是对面向对象的一种语义封装,突显了对象的语义层次,都是对面向对象的发展和运用。 总的来说,面向对象的核心思想是在物质性和能量性之间取得平衡的优秀典范。 博主回复(2011-3-10 09:08) : 即使在逻辑层面,面向对象方法也只适合演绎法而不适合归纳法,对于形象思维,空间思维更加无从表达。举例来说,做过实际编程的人就会知道,用对象方法表达地理空间概念是很棘手的事情,很难找到简洁一致的表示方式。 邱嘉文 2011-3-4 09:15 在知识的抽象耦合和事物的交互耦合之间,存在一种平衡的需求,这就是知识表示和知识运用矛盾的核心问题。 邱嘉文 2011-3-4 09:11 我们面对的问题,不是如何表示知识的单一问题,而是知识表示和知识运用如何统一的问题,这是永恒的问题。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法的优势,是它最接近知识的运用所需。 博主回复(2011-3-9 22:20) : 搞清楚知识本身的规律,是有效利用知识的基础。面向对象的方法只是框架表示法的一种变形,能够相当好地进行以逻辑为主的计算,它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现在的面向方面,模型驱动都是针对某一局限而提出的补充,但最终的解决之道在于重新认识知识本身,提出真正反映人类思维规律的新的表示方法,毕竟逻辑只是人类思维方式的一小部分。 闲扯知识开发与软件开发 已有 948 次阅读 2011-2-24 12:59 | 个人分类: 知识开发工具 | 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 | 关键词:知识开发 软件开发 昨天不经意间又聊起了知识开发与软件开发的话题, NEON 提出的方法论完全就是软件开发的路子,而且集成一大堆工具试图实现这个方法论。如果知识开发真的演变成又一种形式的软件开发,知识表示语言也就相应变成了新一代的编程语言,而失去了它独立存在的价值。不可否认,现有的知识表示语言,当真用来表示知识,是有很多局限性的,这也妨碍了它走向实用。毋庸讳言,现有的知识处理方式不能有效完成常识计算,也不能完全自主地完成自动建模任务,因此实用型大打折扣,达不到人们的预期。这是受当前人工智能研究水平制约的,受对人脑工作机制认识的水平制约的,而这些领域正在迅速发展,这些制约正在逐步减少。如果为了追求尽快达到实用的目的,就把知识表示和知识处理降格为分类体系加规则库加流程描述语言,最后再搞个有推理能力的解释执行器,这就把知识降格为程序,把科学降格为工程。我们不反对把现有的研究成果实用化,但是至少要说清楚名目。 关于 NEON 方法论的问题,计划在今后一年当中,详细分析一下,届时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026-416097.html 上一篇: 知识的抽象层次 下一篇: 信息不是神马,只是编码 陈威华 2011-4-1 20:01 知识开发如果要跳出软件开发的思路,必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知识的压缩度严重与知识的组织度有关,目前知识最好的压缩度直接被目前知识的组织度决定了。而这个组织度一定时间内是确定的,所以? 信息不是神马,只是编码 已有 1035 次阅读 2011-2-25 22:53 | 个人分类: 信息技术 | 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 | 关键词:编码器 解码器 神马 信息论 比特信息 最近常看到讨论信息是神马的话题,搞来搞去没有大家都认可的说法。在我看来,信息论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只不过不能按照香浓童鞋字面上讲的意思去看,要重新解释一番才可以。 信息论里面说,信息是消除不确定性,这句话表面上看很好懂,也大致符合一般人的经验,得到了信息,了解了情况,就没有不确定了。我想香浓童鞋原本可能不想这么写,但是在一篇专讲信息的论文里,如果不给信息弄个简单明了的定义恐怕说不过去。他的整篇文章,除了这个地方以外,在数学上都是讲得通的,惟独这里,稍微仔细想想就会出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说,通信系统划分为信源,编码器,信道,解码器,信宿五部分,信息论解决的问题是信源之后,信宿之前那部分发生的事情,只保证发出的一串编码和被接收到的一串编码之间有某种确定的数学映射关系,而不管信源到底发了什么,信宿又到底收到了什么。这就好比一个可靠的邮差,只保证把信原封不动地从发信人送到收信人,而不问信里写的是不是人话,收信人认不认得字,那两个人能不能相互传达意思。如果我们承认信息论所讲的通信系统里传送的东西是信息,也知道这个信息到底有多少比特的信息量,那么这个信息到底从信宿那位童鞋心里消除了多少不确定性呢?答案只能是不知道。因为信息一旦到了信宿手上,它就从客观世界中消失了,进入了信宿童鞋的主观世界,就再也说不清楚了。 电子计算机是上世纪人类的伟大发明,是当代一切信息技术的基础,然而专门搞这个的都知道,不管多复杂的计算机,也不过就是一台外表花哨的图灵机而已,它所做的那些看起来很了不起的事情,不过就是把一串符号转换成另一串符号而已,然而很多人却认为它在做信息储存、信息加工、信息提取、信息发现乃至信息创造等一系列高深莫测的事情。居然有很多人承认计算机可以作各种高级的关于信息的事情,而不只是个符号变换器,这个事实说明什么呢?我看只能说明信息这个词被我们滥用了,早已不是信息论里面那个单纯的可以用数学度量的信息了。如果只是茶余饭后闲扯淡,那么一个名词术语无论怎么滥用都不要紧,甚至还会产生某种幽默效果,但是要装模作样地当作科学来讨论,那就麻烦大了。所以要研究信息,就只能研究那个单纯的可以用数学表述的信息,既不能允许有一点模糊,也不能允许它跑到主观世界里去,因此就只能是五要素通信系统当中,砍掉两个端点之后的那条线段上流淌着的东西,也就只剩下了编码。 当然香浓童鞋的理论里,常常要提到信源信宿,提到如何消除了不确定性,不过我想认真看过文章的人都知道,他所说的信源信宿在真实世界中是找不到的,是为了谈论理论而虚构出来的。虚构的信源和信宿必须对概率空间达成完全一致的认识,才能有效通信,可是要达成这种一致认识是不是先要靠通信才能实现呢?这就掉进了循环论的陷井,再也出不来了。事实上,人类个体之间之所以能够通信,依靠的是每个个体都具有所谓的人类常识,并且假定其他人的人类常识和自己的那个是一样的,然而这种假设其实是站不住脚的,每个人的常识都和别人有所不同,都有自己独特经历的影响在里面,正是因此,人类彼此间才会有很多误解,才会很难沟通。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026-416540.html 上一篇: 闲扯知识开发与软件开发 下一篇: 信息不是神马,只是编码(续) 评论 ( 12 个评论) 陈威华 2011-4-1 20:44 人与人之间能够沟通,因为人们的基因是一样的,具有很大的一样的先验概率空间。 陈威华 2011-4-1 20:15 信息应该被理解成被某个孤立系统获得的组织,信息在整个封闭宇宙中守恒或者增加?(类似熵值),但是对某个孤立系统来说信息可以被获得。但是信息本来就存在在那里。 邱嘉文 2011-3-4 08:49 对于主观世界的信息概念已经没有太多需要解答的疑虑了,需要认识和觉悟的是:客观世界的信息现象是有其物理规律可循的。 邱嘉文 2011-3-4 08:42 物理世界同样不需要物质,物质只是卷曲起来的能量,对吗? 您可以假设这个说法说的是一个真实的事实,然后再检验您的推理方法是否正确。就是检验您推理物理世界不需要信息概念的推理方法。 我着重是在谈论您的推理方法的。 邱嘉文 2011-3-4 08:37 那么,物理存在中那种很类似信息的东西总该有个名字吧? 您认为存在“结构化的相互作用”这种物理存在吗? 或者说,“相互作用是有结构的”这样的物理事实是否是您认可的? 邱嘉文 2011-3-1 09:24 抽象思维得以产生的机理,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挖掘吗?如果需要的话,那个不是能量就是物质作用的东西不重要吗?还有比“信息”更合适的名称来指称它吗? 邱嘉文 2011-3-1 09:21 那个不是物质就是能量作用的东西,我们不能把它取名叫“信息”吗? 邱嘉文 2011-3-1 09:19 物理世界同样不需要物质,物质只是卷曲起来的能量,对吗? 博主回复(2011-3-3 21:46) : 对于量子物理我不是专家,不敢妄言,不过据我所知,物质是不是卷曲起来的能量,这个事情好像还没有结论吧,什么是最基本的基本粒子也都还有争议呢。 信息是编码本身,是一种抽象存在,不是具体的物理存在,不要和承载它的能量物质混为一谈。 邱嘉文 2011-3-1 08:47 信息需要载体,但信息的作用可以不需要载体的流转。请参考和研究热扩散现象: 在温度梯度的约束下的混合气体孤立体系,会出现气体浓度的梯度分布的稳定态。 博主回复(2011-3-1 09:16) : 物理世界不需要信息,那个不是能量就是物质作用。信息需要以抽象思维的存在为前提,也就是以具备抽象思维能力的智能生物的存在为前提,这个论题我会最近在本篇的后续文章里有所论述。 邱嘉文 2011-2-28 16:38 通常的认识就是这样的,如果,如果我们要想解释“孤立系统为何只会出现熵增”,在热扩散现象中,孤立系统似乎出现了熵减?这些问题时,我们就会认识到客观上的信息有什么用。 当然,在我们推翻这些理论之前,我们应该检讨一下,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这些理论,不要整天为拼杀而拼杀。 神马都是有可理解的一面的,只是我们闭上了或没有睁开那只眼睛。 博主回复(2011-2-28 20:26) : 没有能量交换,怎么进行信息交换,信息难道不需要载体,可以凭空存在吗? iwesun 2011-2-25 23:24 换成数据,可能更好理解。 编码,技术性太强。 博主回复(2011-2-26 09:50) : 编码是信息论里面本来就有的核心概念,数据则是里面没有的概念。编造一句谎话,之后可能需要编造一百句谎话去圆它,引入新概念也是如此,可能需要再引入一百个新概念去解释它,所以尽量不要引入概念。BTW 我生平最恨制造各种新奇名词术语的家伙。 彭海杰 2011-2-25 23:17 正确! 在人类群体这个样本空间里,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一致(指共同认识),但同时也有绝对数不小的有差异的、甚至完全误解的情形。总的来说,大同小异,特别是在描述愈发准确的时候,差异会减少。 博主回复(2011-2-26 09:46) : 人类首先是能沟通,这说明了常识假设具有一定合理性,然后才是差异导致误解和沟通困难,大同小异是不错的,如果两个人谈论的问题所依赖的各自头脑中的常识几乎完全一致,那就只需要很少的信息交换,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所谓感同身受就是如此。 信息不是神马,只是编码(续) 已有 1016 次阅读 2011-3-3 21:07 | 个人分类: 知识领域模型 | 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 | 关键词:信息论 神马 概率空间 符号 上文书说道,信息不是神马,只是编码。离开了信道,进入信宿,信息也就消失了。前面我们没有详细探究信源和信宿,只说道那都是香浓童鞋杜撰出来的。然而香浓童鞋杜撰出来的东西既然大家都能理解,那就必然有一定的现实性基础,这次我们就来好好研究一下这两个家伙。 信源和信宿要对概率空间的组成,以及先前某一时刻的状态有完全一致的认识,这是香浓理论的基础。只有这样,在后来概率空间发生变化的时候,信源得知了这种变化,并将这种变化编码发送给信宿,才能消除信宿对概率空间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概率空间是一种抽象思维的产物,而不是自然界中客观实在之物,这本是很清楚明白的事情,但是很多人却在这个地方思想产生了混淆。就拿最简单的抛硬币试验来说,不论怎么叙述都要涉及这么几个抽象概念:质量、均匀、硬币、正面、反面、朝上,它们构成一个抽象的数学模型,现代社会中的受过一定文化教育的人理解这些概念,以及整个模型并不困难。但是如果我们设想一下,要把这整件事解释给一个原始部落中的人类,会不会是件轻松的事情呢?其实部落人类算是很容易沟通的对象了,毕竟大家都住在地球上适宜人类居住的区域,有结构和功能完全相同的大脑和身体,共享基本的人类常识。可见,很多我们看起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实并不那么理所当然。 在解决了通信主体对概率空间的理解问题之后,才能继续谈论信息论后面的问题。香浓童鞋提出用熵来度量信息量,也就是消除掉的不确定性的量。概率空间的构造是千变万化的,对于同一事件,理解的角度不同,就可以构造不同的概率空间,不同的概率空间就意味着不确定性数量上的巨大差异。催生出邮票的发明的那个爱情故事,当事人双方约定的概率空间,只需要1比特的信息量就可消除不确定性,而如果是普通的爱人之间的书信,稍微多纳入一些事件的细节,为此改变一下概率空间,可能就要成千上万比特了。说句题外话,这个故事也说明:任何企图提高编码信息量的技术努力,都不如通信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效果显著。 因为概率空间有无限多种可能,研究向人类这样复杂多变的智能通信主体之间的通信是很困难的,据我所知,大凡搞自然语言理解的都没有好下场,不是已经死掉了,就是快要死掉,苟延残喘。香浓童鞋的聪明之处就在于避开了这个深不见底的大坑,引入了虚拟通信主体。对于虚拟的通信主体来说,其实并不需要考虑如何构造概率空间的问题,虚拟通信主体间的通信没有那么多猫腻,用不着考虑怎么才能赖掉邮费。虚拟主体只是傻乎乎的把一串符号从这里传到那里,决不问这些符号代表什么。这样一来,概率空间就只由所传递的符号的特点唯一确定,是一个简单、先验的存在,可以放心地把处理算法烧进芯片里,几十年不变,于是世界清静了。既然对于虚拟主体来说,符号没有含义,那么这些符号组成的整条信息也理所当然没有含义,这件事情显而易见,却常常被人忽略,很多人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通信主体,然后对符号望文生义地解释一番,于是乎对信息论理解的很多谬误就由此而生。其实信息论只是一个关于如何传送符号的理论。不应过度解释。 今天有点晚了,本想谈谈熵的问题,下次再说吧。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026-418483.html 上一篇: 信息不是神马,只是编码 下一篇: 难住了几个硕士博士的小学几何题 邱嘉文 2011-3-4 09:00 系统的层次结构表明:宏观的事物是由众多微观的事物有机组合起来的。 微观的事物的组合具有一个特征量:就是可实现的组合的多样性。 这个特征量会随着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程度。 这个特征量减小了,宏观事物的结构就越复杂,组成宏观事物的微观事物之间的约束关系就越多。正是约束的存在,导致了微观组合可能性的减少,从而是宏观的事物看上去更加确定。 这种约束的作用,就是结构化的相互作用。 主观信息概念,只是这种作用的一种特例。抽象的信息概念之所以能形成,也是因为客观上存在这种结构化的相互作用。 邱嘉文 2011-3-4 08:53 准确地说,信息消除的不是不确定性,而是微观组合状态的多样性。 信息之殇 已有 1685 次阅读 2011-3-16 23:35 | 个人分类: 信息技术 | 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 | 关键词:信息量 概率空间 熵 信息熵,或者信息量,是由概率空间的性质决定的。前面说过,信息论当中的通信主体都是虚拟的,概率空间都是简单纯粹的,因此信息量就是个简单的数学问题。然而人们远远不满足于就此止步,而是把这些概念和理论扩展到了远比香浓童鞋当初的设想复杂得多的领域和场合。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天下大乱! 信息本来就只是编码,和真实世界没半点关系,概率空间只能反映离散世界,对于连续性无计可施。把连续的世界变成离散的世界模型,这个可不是虚拟的信源信宿能够做到的事情,且不说这个理论出来的时候信源和信宿都只是笨拙的电子管电路,就是今天最NB的处理器一样的不行,因为机器就是机器,是学不会抽象思维的。 抽象思维能力,即使对人类来说,也不是理所当然,与生俱来的。人不是从有了语言那天起,才可以相互沟通的,在那之前,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声音、接触等进行一定的沟通,但是这种沟通没有有意识的编码解码过程,既然不存在有意识的编码,也就不是通常意义的信息沟通,因此没有必要刻意构造概率空间;事实上,这种沟通也是有概率空间的,只不过这个概率空间是人脑神经网络从生活经验中自发形成的,没有明确的定义和严格的形式,也就无法应用信息理论加以解释,沟通的结果也不可预测。 语言为沟通规定了标准的形式,尽管从工业社会的眼光来看,它还远远不够标准,但是不管怎样,人类之间的沟通从此符号化了,于是至少在理想条件下,在语言被解释出具体含义之前,它在通信系统中的传递是有保障的,噪音和畸变是可以识别出来并加以去除的,也就是说,至少可以保证信宿听到的话就是信源说出的那一句,而不用考虑信源的地方口音或者信宿的听力下降对此有什么影响(这当然指的是信源和信宿的语言概率空间完全一致的理想情况,现实中语言是不同的人类个体各自习得的,很难完全一致)。语言本身的概率空间,尽管具有复杂的结构,但至少是有限的,可以构造出来的,并且是不经常改变的,然而信宿想要得到的,绝不仅是一串语言符号,而是理解语言的含义,从而知道自己希望知道的事实。一牵扯到语言的含义,信息论就很难应用了,因为人脑具有构造无穷多个不同概率空间的可能性。发出什么信息是由信源的通信意图,结合他对信息所涉及的概率空间的认知,以及他对信宿概率空间的猜测所决定的。而信宿从信源发出的信息中得到多少信息量,是由信息本身,自己的概率空间,以及对信源的概率空间的猜测所决定的。这样一来,就不存在一个两边一致认可的“客观”信息量,而只有信源和信宿各自的“主观”信息量,分别由信源发信时的主观心理状态和信宿收信时的主观心理状态所决定。如果我们不打算强迫香浓童鞋去研究心理学,那么最好还是就当作信息在进入人脑的那一刹那就此消失了,而不要再去管后面发生的事情。简单的说,当信息遭遇智能,唯一的结果就是死掉。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026-423207.html 上一篇: 下午放假,爬香山 下一篇: 信息幽灵 评论 ( 7 个评论) 倪鹏云 2011-4-3 15:44 “信息本来就只是编码,和真实世界没半点关系”,值得商权。 我认为信息是信息内容与信息形式的统一,编码(语言、文字)只是人为设计的用以承载信息内容进行传输或存贮的一种信息结构形式,信息并不只是编码,编码也并不就是信息,编码所表述的信息内容通常是与真实世界密切相关的。 供参考! 倪鹏云 2011-4-3 15:19 信息与物同在,只要物质不灭,信息是不会死掉的! 陈威华 2011-4-1 20:41 人与人之间能够沟通,因为人们的基因是一样的,具有很大的一样的先验概率空间。 liuqiang8305 2011-3-30 14:44 同意 洪昆辉 2011-3-17 10:45 苏先生好:再谈点看法,科学都是从非科学来的,科学理论的形成一般都从原有理论不能解释现有的现象,从怀疑原有的旧的理论开始,经过新的假说,经过假说之间的竞争和若干检验之后特定的科学理论才逐渐被主流接受,才逐渐完善的。我想,广义信息理论正经历从假说到科学的历程中,广义信息理论是人们的选择之一。 博主回复(2011-3-17 10:57) : 据说“先生”是一种尊称,对男女同样适用,也听说过“宋庆龄先生”的叫法,只是我还不习惯这样的称呼 洪昆辉 2011-3-17 10:07 非常赞同本博文的这样一来,就不存在一个两边一致认可的“客观”信息量,而只有信源和信宿各自的“主观”信息量,分别由信源发信时的主观心理状态和信宿收信时的主观心理状态所决定。的看法。 但不赞同“当信息遭遇智能,唯一的结果就是死掉”的看法。其实死掉的不是信息而是狭义信息理论。 博主回复(2011-3-17 10:19) : 狭义信息论有严格的数学基础,因此算是科学,所谓的广义信息论,是不是科学就很难说了,所以不应随意使用广义的信息定义,我这个系列后面的内容会讨论一部分广义信息,但是不再用“信息”这个名称。 周少祥 2011-3-17 09:11 精彩 信息幽灵 已有 1372 次阅读 2011-3-29 10:10 | 个人分类: 信息技术 | 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 | 关键词:信息 知识 智能 头脑中真的有信息吗?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小时候常常纠结在心头,却又找不到答案的一个问题:世界上真的有鬼吗?下面我们要开始讲鬼故事了。 虽然信息死掉了,但是由信息引发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信息就像一个阴魂不散的幽灵,一直在作为智能体的信宿中游荡。有的时候,他似乎又借尸还魂一般的复活了,从外人看来,一个信息被智能体吐了出来,就和他刚刚吞下去的那个看起来一模一样。当然这只是个假象,智能体不会消化不良,那个被吐出来的,此刻真正活着的,是智能体制作的被吞下去的信息的克隆兄弟,他和原来的信息长得是如此之像,以至于常常被误认为是同一个。 信息到底是什么时候死掉的,这也是个很让人纠结的问题。问题出在信息被智能体吃掉的那一刻,那一刻似乎总是把握不住,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智能体吞下信息引发了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链式反应,每一步都可能产生出来一些新的信息,然后又被吞下,直至最终没有新的信息产生为止。 如果一个智能体看到另一个智能体写的便条(在此我们不去深究“看到”的详细机理,事实上,“看到”本身就是一连串信息变换过程),就发生了以下一连串事情:首先,便条上的笔画被辨识成文字,这时候,便条信息被接收了,消失了,文字信息产生了;然后,文字信息被识别一个个语句,进而又识别成一个个词语,于是文字信息消失了,带有顺序和区隔的一组词语的信息出现了;再往后,词语被识别成一组对象,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互动的过程,或者简单说,一个场景,或者一个模型,词语信息消失,模型信息出现;当智能体再次吞下模型信息的时候,通常就会引发一些情绪的反应,如果这种反应足够强烈,就不会再有新的信息产生出来,信息的链式反应到此为止,再往后就是实实在在的生理反应了;链式反应也可以不停下来,继续向下传递,比如,模型可以再次符号化,之后再把符号作一番变换,然后再次建立模型,等等等等,这个游戏可以循环往复地玩下去,直到智能体自己厌烦了为止。在这每一步骤当中,智能体调出一个特定的概率空间,解码出原信息,之后把这信息投入知识的熔炉当中,随即信息被熔化铸成模型,模型又可以翻印出新的信息。说句题外话,日本企业管理主张要问五个为什么,实质就是把这种铸模--翻印的过程至少搞上五次,这也部分说明了这种思维游戏的价值。 经过这么一通折腾,原信息以及他的N代徒子徒孙被智能体彻底消化掉,得到的是一堆模型,其中有用的会被智能体存储起来留待后用,那便是我们称为“知识”的东西。至此,信息终于可以瞑目了,那郁结不化的幽灵终于可以消散了。 信息的旅程就这么结束了,而知识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026-427463.html 上一篇: 信息之殇 下一篇: 消灭程序员需要百年吗?(上) 评论 ( 3 个评论) 万赟 2011-4-2 05:07 是什么样的知识管理软件?有您做的软件的产品介绍吗? 陈威华 2011-4-1 20:50 信息没有死掉,信息借助信宿在计算,在进化。而且这种进化的信息可以被另外一个信宿理解复制。 这可能是信息的自催化机制,自增值,自进化。 知识管理可能最大的努力方向应该是加快信息的进化过程。 万赟 2011-3-31 23:17 挺有意思,不知道您对知识管理是否感兴趣 --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野中郁次郎提出的知识管理中的tacit knowledge 和 explicit knkowledge。 博主回复(2011-4-1 12:23) : 我做和知识管理有关的软件,欢迎就此深入讨论。不可形式化的知识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从神经元网络中分离出来,所以难以利用 消灭程序员需要百年吗?(上) 精选 已有 3454 次阅读 2011-3-31 10:11 | 个人分类: 信息技术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程序员 看到昨天CSDN首页的头条博文, 《一百年后,人类怎样编程?》 ,只是这个题目,就勾起心中无限感慨。文章没细看,内容大致是分析各种语言,以及其中各种语言现象,今后的发展趋势。我对于语言的进步一直不感冒,对5年前就有很多人推崇的Ruby,至今也懒得抬眼皮看看,8年前被迫用过几天Perl,我就断定这是最糟糕的编程语言之一,因为它标榜自由,却又没法真正自由。时至今日,我仍然只用C++,C#,Java这三种语言,如果SQL也算的话就是四种。对于达到一定程度的程序员而言,语言已经不重要了,不管做什么功能或者什么平台,只要不是初次上手,都应该有50%以上的代码可以自动生成出来,另外利用开源代码和商业化构件完成30%以上的工作,真正需要自己手工编写的部分绝对不应超过20%。不论是自动生成的代码,还是开源代码或构件,最大程度的可理解性和通用性是首要追求的目标,因此最通用的,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才是最好的语言。语言的进步对于提高编程效率确有一定帮助,我自己也深有体会,六年前我做C#项目的时候不得不自己写了对IList进行查询的功能,两年之后,LINQ成了语言自带的标准功能,后来的程序员显然可以节省开发这个功能的时间。但是,语言带来的效率提升,远远不如思考方式变化引起的编程效率飞跃来得大。 从第一天编程开始,我就不喜欢这个工作,看到同事飞快地打键盘,屏幕不停地吐出一行行程序,觉得这件事实在傻透了,她编的是FOXPRO,又是一种我很看不起的语言。她编的功能,无非就是横竖画上几根表格线,然后把一些数字和文字填到正确的格子里去,这就是公司里的编程高手所做的事情。我曾经惊讶于这么傻的事情竟然真的需要人来做,可是如果不用人做,又能怎样呢?那时幸亏我利用一点小聪明,在还没有开始从事这种傻工作的时候,就改去研究解密算法了,后来又混上了设计师,小经理,总算没有傻掉,那时心里不免暗自得意和庆幸。 2000年,有幸目睹了一位当时国内最牛程序员的一次编程作业,从此彻底颠覆了我的想法。先说说牛人的业绩,一个工作日,基本没加班,完成一个复杂C/S软件的服务器端,用统计小工具数数代码,三万多行。这个软件经过简单的测试,第二天就上线实际运行了,每天数千人访问,没出过大问题。再说开发过程,开发环境是VS6.0,牛人很少动鼠标,大概嫌耽误时间,各种快捷键运用,让人眼花缭乱,程序基本上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粘贴过来,重新排列组合一番,再敲上几个语句补充修正一下,就算大功告成。搞定一个程序块的时间,基本上跟一般人写一条语句的时间差不多。整个工作过程中,看不出明显用于思考的时间,只要不离开座位,键盘的声音就一直连续不停。我想牛人之所以牛,关键就在这里,像运用语句一样运用语句块,程序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装配起来的,就产生了如同手工组装劳斯莱斯与模块化装配丰田之间的巨大生产率差异。我那时和牛人不在同一层办公,平时很少机会接触,又一次在楼下食堂吃饭正好坐邻桌,听到牛人讲起一件往事,牛人多年来,不论在哪里工作,都要带一块自己的硬盘,里面有几GB以往做的程序--他的 code base ,有一次这个硬盘突然卡壳了,牛人就跟老婆说,咱们准备回老家改行干别的吧,结果没过太久,那个硬盘自己又恢复了,所以牛人终于没有回老家去。可见,如果没有 code base ,牛人立刻就不牛了。后来我又见过不少优秀程序员,使用自己的 code base 装配出一个个巨大复杂的程序,这种做法局限性也很明显,自己的 code base 终究有限,总有不够用的时候。既然如此,利用别人的 code base 不就解决问题了吗?理论上是这样,但现实中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我很少见到大量利用别人 code base 的编程高手,倒不是这些高手清高,而是他们常常觉得与其看懂人家的程序,还不如自己写来得快,节省一点打字的时间,就要为了适应别人的思路花更多时间思考,得不偿失。可以说,到了这个程度,code base 的大小基本上决定了水平的高低,顶级的牛人都有上百万乃至数百万行规模的code base ,俺到今天才攒了50万左右,离牛人们还差得很远。按照这个道理,只要时间足够长,总会有一些牛人可以积攒一个足够大的 code base ,穷尽当代人类能够想象到的所有程序,这个时候就没有编写,只有装配了。如果软件由编写变成装配,那么接下来一个自然的发展就是装配也要自动化,2000年的时候,代码自动生成工具还不发达,到2005年,基于模板的代码生成工具已经遍地开花了。然而这一切似乎只是历史的重复,模板语言似乎变成了又一种高级语言,仍然需要人工编写,导致牛人们的 code base 当中又多了一些这种模板而已。而且也总有一些例外情况,用模板做起来复杂无比,还不如干脆留着手工完成。 计算机是否可以自己组装程序呢?现在看来,似乎已经很接近了,至少从UML生成代码框架已经很成熟了,而框架里面需要填入的东西,正是 code base 的内容。现在缺少的,只是找到正确的代码块,作一些必要的修正,填入框架中正确的地方的问题。如果 code base 中所有的代码块都有正确的形式化描述,代码框架的每一处地方也都有这样的形式化描述,把二者做一个匹配不就完成了装配工作了吗?至于需要必要的修改的地方,通常用编译器检查就能找到。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件事早就成功了,像IBM这样的公司,一直就想做成这件事,而且他们并不乏完成这些工作所需的任何资源。(未完待续)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026-428232.html 上一篇: 信息幽灵 下一篇: 消灭程序员需要百年吗?(中) 评论 ( 16 个评论) 徐明昆 2011-4-5 22:08 本人声明,14楼的匿名者不是我 徐明昆 2011-4-5 21:23 半路出家的典范,不过还是摸到了一点门道。鉴定完毕! 博主回复(2011-4-1 09:36):其实科班出身不是问题,标榜科班出身才是问题,人一旦优越感很强,心灵就封闭了,不再能听进不同的意见 博主回复(2011-4-1 09:20):您是科班出身吗?也许还是名校吧。借用Larry Ellision的话,孩子你完蛋了,没希望了,因为你已经毕业了 -------------------------------------------------------------------- 博主写这样的博文是技术水平所限,但是科学网把这一系列博文加精推广 就不是博主的问题,反映了科学网判断失误 博主回复(2011-4-5 21:46) : 文章看的人多了,晒的时间久了,自然会有公论,本文也许有一些某团体或者某公司不喜欢看的话,我以为没有反对者的观点是没有价值的 IP: 123.116.21.* 匿名 2011-3-31 23:37 半路出家的典范,不过还是摸到了一点门道。鉴定完毕! 博主回复(2011-4-1 09:36) : 其实科班出身不是问题,标榜科班出身才是问题,人一旦优越感很强,心灵就封闭了,不再能听进不同的意见 博主回复(2011-4-1 09:20) : 您是科班出身吗?也许还是名校吧。借用Larry Ellision的话,孩子你完蛋了,没希望了,因为你已经毕业了 IP: 14.106.6.* 匿名 2011-3-31 23:16 中国就是因为楼主崇拜的那种“牛人”太多,所以编不出一个操作系统,也编不出一个独立有创新性的应用软件。 博主回复(2011-4-1 08:14) : Linux的诞生就足以说明问题,中国不缺人,只缺Linus 钟云飞 2011-3-31 23:03 LZ软件工程的? 吕定顺 2011-3-31 21:48 有意思,语言还是最基本的是最持久的!而不是所谓最流行的 徐明昆 2011-3-31 21:44 上半部有不足,等着看下半部 蒋迅 2011-3-31 21:31 UML似乎又不那么热了。 IP: 121.233.78.* 匿名 2011-3-31 19:46 啥也不说了。不知道您是科班出身还是半路出家。 单兵作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要求团队合作。 博主回复(2011-3-31 19:55) : 团队相关的问题我在下半部会详细阐述,届时敬请批评指正。 IP: 117.43.168.* 匿名 2011-3-31 19:38 好文 tuner 2011-3-31 18:03 语言已经不重要了,十分赞同这句话。 其实DLL已经可以解决绝大部分问题了,比code base更有效,而且“保密性”强。 博主回复(2011-3-31 18:52) : DLL太死了,复用的时候常常要做局部修改,编程的人也不会在乎多编译一遍。 IP: 222.125.132.* 匿名 2011-3-31 15:48 另外,个人觉得100年后可能已经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程序员了,到时候每个人都是“程序员”,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完善自己的个人趋向系统(相当于编程),而真正的执行者是人工智能,整个社会都接驳入一个巨大的计算机网络。呵呵。。有点科幻,不过世界上很多人的科学家正在做这方面的努力。 博主回复(2011-4-1 12:30) : 同意,矩阵是人类可能的归宿,只不过与电影中不同,人还拥有系统的控制权 IP: 222.125.132.* 匿名 2011-3-31 15:34 呵呵。。你说的codebase这种也仅限于单兵作战或小团队的模式喔。 大多数大一点的公司其实是有做CMM的,复用是基本要求喔,不过一般不是基于个人经验,而是大团队若干年的经验,形成组件库。 不过,根据我们以前的经验,实现上这种可重用性仅仅是我们一种美好的幻觉。除非你做得是数据库,MIS这种重复性非常高的领域,否则价值实际上没有你说的那么大,当然还是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工作量的。我们以前做通讯,有抽象出的3G平台,然后无论做CDMA2000,还是WCDMA都用到底层通用模块,只需要编写上层协议模块。 不过呢,实际上大规模开发中,编程一般都不是花主要的精力的地方,主要还是设计,特点是实现比较复杂的系统,如我们做通讯基站,几乎90%都在设计上了,编程一般教给刚工作不久的人,花费时间也不多。真正难得都是行业知识(特别是快速变化的行业),系统架构,比较有创意的应用等。 博主回复(2011-3-31 18:47) : 历史上真正杰出的软件都是个人或者小团体的作品,至少核心部分是。Unix Mac Oracle Linux的早期版本都是如此。大团队常常开发庞大笨重,充满bug的系统,软件工程史上最失败的例子都是大团队的杰作。团队大到一定程度之后,仅仅沟通的负担就能压死人,根本没精力做有用的工作。印度有很多CMM4的庞大企业,但是整个产业水平其实不怎么高,也没有什么杰出的产品出来。牛人们脑中都有架构,都会设计,只不过一切都在code base 之中,code base 就是他的整个思想体系,复用代码的同时,也就复用了设计思想。所以code base 很难通用,因为要读懂别人的code base,就需要理解他全部的思想。 唐常杰 2011-3-31 15:25 好文,真实描述了程序人生。 黄富强 2011-3-31 15:12 这取决于多方面的进展,程序设计自动化问题、主体自身程序自动生成问题、程序本质问题(元程序)、等等!模型驱动MDA的层次与水平还差得很远,应多多站在智能体的角度思考问题,突破模拟,走向领域本体的自我生成与成长!完全可以大胆幻想,不断逼近真实虚拟主体,走向虚实物连的再造世界! IP: 124.166.120.* 匿名 2011-3-31 11:49 随着程序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元相当于神经元。机器产生“意识”。机器主控制中心下达任务指令后,编程由机器智能中心自动完成,机器按照程序执行任务。机器智能化后,机器将具备一定的互动性。 博主回复(2011-3-31 11:57) : 如果机器没有灵魂,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智能,我在下半部中会详细阐述 消灭程序员需要百年吗?(中) 精选 已有 2807 次阅读 2011-4-1 11:04 | 个人分类: 信息技术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人工智能 软件开发 计算机 程序员 局限性 然而,时至今日,软件开发不管怎么自动化,总是有一些例外,需要程序员去手工处理。这些例外情况,通常无关乎高精尖,而是些很普通的问题。在八年以前,我还没有接触知识表示和人工智能的时候,这个问题一直在脑中挥之不去。2003年,偶然接触到cyc项目,这又一次彻底颠覆了我的想法,因为这个cyc刚好能作一些看起来很简单,却又非要人工才能处理的事情,而且这些事情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一个简单的推理常常要调用成千上万条断言。当然cyc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常识处理系统,它固然是十余年积累的成果,也有很多闪光的思想,但是局限性也很明显。不管怎样,它为我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人工智能是个很大的领域,其中有很多天才的创见,要理解它的全部内涵,是件艰巨漫长的工作。然而,有一件事情从开始的时候就能得出结论,那就是,如果计算机真的具有了与人类相当的智能,那么必然就不再需要人来为它编程序,那个时候,就是程序员这个职业寿终正寝的时候,当然,整个软件产业也将不复存在。所以,程序员以及软件产业的生存,其实就寄托于那些为数越来越少的,必须人来处理的“例外”情况。 我们现在就来关注这些例外情况,因为它们是如此重要,将会决定各位程序员以及产业的命运。 软件是什么呢?计算机发展的早期历史上是没有软件的概念的,那时候只有程序,每个用户就是他自己的程序员,编写程序满足他自己的需求。这个时候的程序员,不需要需求调研,不需要划分工作阶段,总之一句话,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他们也不会考虑复用,因为程序只是他们个人想法的表达,没有想法的时候想也没用,一旦有了想法,两下就写出来了,即使需要借鉴以前的想法,从脑子里调出来比从故纸堆翻出来也快捷得多。也许软件与程序的不同就在于此,软件是做给别人用的,程序是写给自己用的。软件是伴随着不会编程的“业余”用户的产生而出现的。开发软件与写程序第一个不同的地方就是要做需求调研,不管做多简单的软件,都要调研。有的时候,程序员看似没有做,其实是他和用户已经很熟悉,用户的需求早已经都记在脑子里了。用户有需求就表明用户有一些需要计算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由计算机做,当然也可以由人来做,事实上computer最早指的是拿着纸笔或者计算尺工作的计算员们。如果由人来完成计算,用户通常需要告诉计算员计算的公式和流程,然后提供初始数据,如果这位计算员经验丰富的话,有时候不必如此罗嗦,只需要告诉他算什么题目就可以了,计算员自己知道公式和流程,或者即使当时不知道,也可以自己找资料学习。使用计算机就享受不到如此的便利了,计算机不会自己学习查资料,即使硬盘里存有以往的计算程序,它也不会自己去使用,一定要人手工调出来运行。人与计算机的根本差别不在于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在于处理信息的主观能动性。 自从引入了客户,引入了需求,软件开发开始变得复杂了,最早的客户还比较好应付,他们都是懂一些计算机技术的人,那时候完全不懂的人根本不会想到用计算机做事情。最初的需求都很具体,输入什么,做哪种计算,结果怎么输出,都讲得清清楚楚,所以最初搞需求分析的人都画数据流图,只要数据流清楚了,软件就确定了,今天的程序员就没这么幸运了,工作流程、访问权限、用户体验等等,撞得满头都是包,如果光盯着数据流图的话,什么也做不出来。那时候的分析员和设计师基本上是同一个人,因为没有什么好设计的,就是把功能分解一下,列张表1234写出来,再往后稍微复杂一些,所谓结构化方法,也就是功能多了一些,列表不好使改用层次树。今天的设计师,最惨的时候UML14种图全都画遍,可能也还有没描述清楚的地方。 软件出现之后,因为商业的驱动,很快就泡沫一般膨胀起来,各位今天目睹了各种泡沫之后,大概会总结出来一条规律,凡是泡沫一定没有好结果。软件一旦开始膨胀,所需的人工自然不断地加倍,于是以IBM为代表(IBM确实养了不少杰出的科学家,但是养了更多猪头,当科学家和猪头一起研究问题的时候,通常猪头不会变成科学家,而科学家却会变成猪头),采用了工业时代提高效率的不二法则--增加人手,扩大规模,精细分工,流水作业,至于结果嘛,各位学过软件工程第一课的话,恐怕就知道他们的事迹了。 扯IBM的糗事看似和我们的主题没多少关系,其实当中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前面所说的那些可以自动处理的部分,他们用人工都做得很完美,而在那些例外的地方,却几乎无例外地犯错误。那么,例外到底是什么呢?为何总是挥之不去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从更深层次挖掘软件的本质。不管怎么说,软件的核心功能就是计算,那么计算是什么呢?今天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计算,仅仅用数学来概括是不足以涵盖其外延的。在数字系统之外,也存在各种各样的计算,比如模拟计算机的计算,军事上的兵棋推演,商业上的决策方法等等。如果要概括所有这些计算共同的特征,就只有三点:第一,都有一组初始的数据,代表着某个现实的或者抽象的系统在某一时刻的状态;第二,都有一组理论或者公式(或者二者兼具),规定了各个数据如何相互作用;第三,经过计算的过程,最终都得到另一组数据,描述系统在另一时刻可能的状态。如果把第一、第二两条中的要素加在一起,称之为一个模型的话,计算就相当于模型的一次推演。模型推演是人脑最基本的思维方法,人类发明计算机来分担思考的负担,因此计算机当然必须能够担负这样的计算工作。然而计算机并不懂得什么是模型,只是一个执行程序的机器,因此必须由人来将模型程序化,软件简单地说就是程序化了的模型。面向对象的方法其实就是一种模型表示法,而近年更有人提出模型驱动的开发,这都与软件的模型性质密不可分。 仅仅认识到软件具有模型的性质还不够,首先,模型本身是复杂的,虽然所有的模型都可以用一组规律加一组数据来概括,但是实际做过系统的人,特别是做行业系统的人都知道,行业知识本身就是复杂的,相互之间常常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如果不是自己真正理解了这些知识,仅仅以书本和专家言语为基础,做一些表面(形式化)的推理,是几乎一定会出错的。其次,初始数据也不是简单的,今天的系统,数据来源多种多样,精度、可信度各不相同,非结构化的数据常常见到,单是把这些数据转换到适合模型推演的形式,就要费九牛二虎之力。第三,模型代码化本身也不是件轻松的工作,今天的计算环境空前复杂,各种平台,各种支撑系统都要考虑,今天的架构师要掌握的知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最后,软件虽然以模型为核心,但绝不仅仅是模型,为了让模型进行有用的工作,各种辅助系统也必不可少。 (未完待续)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026-428644.html 上一篇: 消灭程序员需要百年吗?(上) 下一篇: 消灭程序员需要百年吗?(下) 评论 ( 7 个评论) 徐明昆 2011-4-5 22:30 开发软件与写程序第一个不同的地方就是要做需求调研,不管做多简单的软件,都要调研。 -------------------------------------------------------------------- 有这个区别吗? 甘雷 2011-4-2 13:27 不知道老师用cyc做出些简单的应用没?我大二期间无聊也到cyc网站上看了下,感觉太庞大,太复杂,就没有继续了。深感自己能力有限呀。 博主回复(2011-4-5 15:15) : 我们曾经用CYC的推理引擎做过一个课题的部分功能实现,它的划分常识为一系列微理论,并能跨越微理论进行推理的做法对我们很有启发 万赟 2011-4-2 05:02 程序员会永远需要的,就像邮递员一样。技术可能进步了,但人的世界还没有。 IP: 14.106.46.* 匿名 2011-4-1 16:49 博主的标题应该改为“消灭重复机械性劳动的程序员需要百年吗?。看了博主前一篇博文,里面博主对”牛人“的理解似乎是因为他有个庞大的code base,若没有这个code base他就不是”牛人“了。但其实他不过是个熟练工而已,算不上”牛人“。比如微软要开发语音识别系统,叫这个”牛人“去试试,马上变得跟其他程序员没什么区别。 所以,真正的”牛人“是有创造性的,而这也是机器跟人最大的区别。 博主回复(2011-4-1 17:09) : 搞算法的童鞋们通常不喜欢被误作程序员看待,我们还是尊重他们这种要求吧。牛人的code base 当中的程序,不是自己编的,就是自己已经吃透的,以往的创造性都积累在里面了,而且用旧的代码搭建全新的系统,当中也有创造的成分。 IP: 61.190.88.* 匿名 2011-4-1 14:24 消灭程序员也许不用百年,但计算机代替人恐怕在人类灭亡之前也不一定能做到。或者反过来说,什么时候计算机具有灭亡人类的本领,它就可以代替人类了。 张伟 2011-4-1 12:31 靠谱的预测,可以专门交流. 张伟 2011-4-1 11:37 关键在于是信息社会在走向知识社会(见我的博文)的大趋势决定了消灭的结果. 博主回复(2011-4-1 12:25) : 大趋势没有错,不过我还是希望弄清楚其中具体复杂的因果链条,并且做一些靠谱的预测,所以才有此番思考和成文 消灭程序员需要百年吗?(下) 精选 已有 3176 次阅读 2011-4-5 15:04 | 个人分类: 信息技术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程序员 辅助系统相对独立,我们先从这里说起。软件中最重要的辅助系统就是人机界面,人机界面到底有多重要,看看微软如何发家,以及今天微软Google为什么打破头就知道了,只要真正的人工智能还没有实现,人机界面就是最有利可图的领域。然而刚入行的程序员通常都不理解这一点,我自己十多年前也只喜欢编写命令行程序和系统服务,功能复杂不要紧,只要界面少到没有就好。人机界面常常被认为是美工们的工作范围,是没有技术含量的体力活,然而事实总是无情地教训他们,最近编FLASH的平均工资已经高过编JAVA和C#的了,这就足够说明问题了。程序员们之所以有这种偏见,主要是他们脑子里计算机技术装得太满,而应用场景少到几乎不存在。人机界面是软件中比较难以自动生成的部分,特别是如果追求个性化用户体验的话。我曾想过把用户界面都做成主视角游戏的形式,人们可以自然地走进并探索赛博空间,或许比较接近用户界面的终极形式。这当然还没实现,如果实现了,以后老板们恐怕就再也搞不清楚员工是在工作还是在玩游戏了吧。在系统中,用户界面的作用无与伦比,首先,不管做什么计算,用户总是从用户界面得到计算结果;其次,模型通常是反复滚动计算的,经常需要通过用户界面输入、补充或者修正数据;最后,模型未必完全由计算机实现,模型中有些部分常常不适合今天的计算机处理,比如说图像内容识别,需要把这部分处理负担转移给人,然后人在把处理结果返回计算机,以便计算机继续计算,这样就变成了人机配合完成整个模型的计算,这种人机结合的地方也必然需要用户界面。在软件系统的所有部分中,人机界面可能将会是是程序员最后的领地。其他的辅助系统主要是人机界面以外的各种输入输出接口,这是最容易实现自动编程的领域,无需细说。 数据源的问题也相对简单,而且有TBL等牛人一直在推动数据标准化和互操作,这件事情看起来是无需我们操心了。如果他们最终成功(我毫不怀疑这一点),最终任何数据都可以按对象组织起来,并且得到一个人类能看懂的标签,而且标签的编写方法符合严格的形式化定义,我们只要等着到时候从w3c下载解释程序就足够了。至于这些对象该放到系统里的什么地方去,那就与他们无关了,是构造模型的人考虑的事情。 模型代码化不仅取决于模型本身,更受计算环境的制约,这是绝大多数程序员所认可的“纯技术”活,需要调动程序员最多的关于计算机系统的知识来完成。模型代码化的工作包括写出使计算机可以完成模型运算的代码,以及把模型与周边辅助系统衔接在一起的代码。高手和软件厂商通常都会编写一些程序框架,以便抹去计算环境不同带来的复杂性,让程序员专心处理模型,语言虚拟机,应用服务器都属于这一类。模型中有一些功能是比较容易自动编程的,比如各个对象的属性定义和CRUD方法,这部分代码的自动生成今天已经基本实现了。至于模型规则的代码化,这个麻烦可就大了,要先解决了模型本身的复杂度才行。 构造模型是人脑的一个基本功能,所以我们常常觉得这很容易。然而一旦交给计算机,其中的复杂性就显现出来了。人脑中最简单的模型是场景模型,也就是所谓的形象思维,具像思维。这是每个人在小时候,能够使用语言进行抽象思维之前,唯一可用的思考模型,有一定思维能力的高级动物也具有使用场景模型的能力。场景模型是最常用的思考模型,在其他模型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场景模型总是作为最后的手段。场景模型的推演是基于经验的,因此只要能够构造出来,就总是能够有效地完成推演,而不必担心没有理论可用。然而场景模型并不简单,世界上对场景模型认识最深刻的人群莫过于影视导演了,他们几十年的功力都花在营造让大多数人感到真实可信的场景上了,只要看看成为高水平的大导演的难度,就知道全面认识场景模型有多困难。今天的计算机系统是不具备像人类这样的场景推演能力的,不过人工视觉的研究近年来进展很快,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就是解决计算机对视觉场景自动建模的问题,而视觉又是人类获得场景信息的主要信息源,可以说只要解决了视觉场景的建模,机器理解场景就至少成功了一半。这方面我乐观一点估计,20年后技术基本就成熟了。比场景模型高级一点的是语言逻辑模型,这种模型的理论都是用语言表示的,模型本身也都可以用语言精确描述出来,相比之下,场景模型虽然也可以用语言来描述,但是很难做到完全不丢失和歪曲信息,特别是当其中有些物体无法对应到被人们广泛熟知的概念上的时候。语言逻辑模型的推演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逻辑推理,也就是用语言形成一条逻辑因果链的过程。这类模型因为本身就是形式化的,能用语言外在地表达,而且较少模糊与歧义,因此传统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得比较深入透彻,剩下的工作主要是与其他模型如何结合的问题。如果一个问题可以建立语言逻辑模型,那么一定比针对这同一个问题所建立起来的场景模型运算量小很多,这就是抽象的优势,因此效率大大提高了。在场景模型和语言逻辑模型基础上,人脑发展出了称为“数学”的东西,这是更高级的模型系统,具有更高的推演效率,心理学家把感官信号称为第一信号系统,这个系统对应着场景模型,把语言称为第二信号系统,这个系统对应语言逻辑模型,照此推理,数学应该称为第三信号系统才对。数学因为具有逻辑模型的抽象特点,因此很多数学问题可以形式化,非常适合计算机处理,然而,因为数学又有一些部分以场景模型为基础,所以也有一些数学问题很难用计算机处理,这些不好处理的特例,恐怕要等计算机处理场景模型成熟起来之后才有望解决,我认为30年是个合理的预期。 在解决了模型自动构造的基础上,就有希望创造出具有人类思维能力的计算机系统,然而,计算机比人脑还缺一样重要的东西,我们前面说过,计算机没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处理信息的工作需要人来驱动。如果要象人脑那样完成复杂的工作,计算机必须要自我驱动。今天的计算机有时候也能完成很复杂的计算任务,但是这是以软件复杂性的极度增加为代价的,而这增加的复杂性,其实所做的只不过是把启动程序时人类赋予的那个初始驱动力,不断的转换成各种形式,传递给各个计算单元而已。人类这种神奇的初始驱动力,来源于自身的生命力,或者说具体点,来源于人脑的情感欲望系统。生命力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动物也都一样具有,只不过地球上的人类以外的动物还都没有聪明到能够学会计算机,所以它们不能驱动计算机帮他们做事情。情感欲望在计算中所起的作用,至今一直都被学界忽视了,这个系统看似与理性无关,却是产生智能所需的核心部件,人工智能至今没有实现,恐怕和科学家们还没有想到这一点大有关系。再说句题外话,这恐怕和研究信息技术的以男性为主大有关系,男性大多在情感上迟钝,欲望又简单直白,没有深度,所以想不到这其中的关联也在情理之中。未来的智能计算架构,应当是一大群计算单元,具备各种模型处理能力,在一个模拟人类情感欲望驱动机制的核心的驱动之下,不断碰撞组合,相互竞争,优胜的计算单元获得更多资源和信任,从而推动整个计算体系不断进化,最终产生出智能。50年后,在我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或许能够看到这样的系统最终成熟起来。 模型的自动组合,其实就是软件的自动组合,在有了这样的系统之后,任何软件都能自动组合出来,等到那一天,最后一位人类程序员就终于可以退休了。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026-429877.html 上一篇: 消灭程序员需要百年吗?(中) 下一篇: DARPA WORKS TO BUILD ELECTRONIC NEURAL ARCHITECTURES.. 评论 ( 24 个评论) cchicken 2011-11-19 23:27 如果完美的人工智能实现,不单单程序员,所有职业都可以退休了。 完美人工智能的实现需要人们了解自身智能的本质并能够将它形式化地表示出来。这是因为计算机只能实现形式化的东西。 在对人类智能本质的探索反面,我觉得百年内不太可能,这个课题可能到人类全灭都不能完全探索完。 当然,不可否认,100年后的人工智能成品或许已经非常强大了。能在很多方面有所建树,包括文章里面提到的自动编程。但那毕竟不是真正完美的人工智能,那时候的程序员门槛或许会变的很高,因为简单的编程会被“生成”出来,程序员做的事情就会逐步转移到现在认为是高精尖的方面去。 根据我上面的说,文章中那个“牛人”,要么努力学习,要么就真的回乡下了。不然根本就无法应付未来程序员这个职位对他的要求。在我看来,他就是一个熟练的代码农民工。 博主回复(2011-11-20 13:35) : 为别人种粮食的都是农民,不过有些农民特别杰出,比如神农氏,比如袁隆平。为别人编程序的都是码农,当中也有些杰出人物,牛人当时是中国排名前十位的码农,俺至今码代码的水平仍然没有超过人家。人工智能一定会超越人类智能,因为人类智能受人类个体身体构造的限制,单个个体的智能扩展和进化非常慢,而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速率又非常慢,所以每一个个体的头脑都是一个智能孤岛,不论个体智能还是群体智能都被这个瓶颈所限制,不能充分发展。而人工智能就不受这种限制,一旦达到了一定的智能水平,并且实现了自我驱动,它就会自己发展进化,到那个时候,人类最初还可以作为监控者,越到后来就对系统越无能为力,最后沦落为旁观者。到那时候仍会有一部分人负责与系统进行沟通,但是他们不像今天的程序员,可以主宰系统的一举一动,而只是代表人类向系统提出意见和建议,系统会自己决定如何行事。这个团体不会很大,全球可能也只有几百人,和今天的联合国代表差不多,这件事情无论如何不可能像今天一样成为一个产业。不管人工智能怎么强大,也不能代替所有的职业,至少娱乐产业还是会存在的,人类总不能单纯靠机器来哄自己开心 肖陆江 2011-8-21 23:52 写得很好, 非常有意思的话题. 人工智能没有实现决定于对智能的定义.我觉得智能是个幻象, 一大堆逻辑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某种功能被人神化成智能. 博主回复(2011-8-23 08:37) : 以前科学家都说动物没有智能,动物只会条件反射,条件反射不算智能。后来才发现,动物其实具有相当的智能,条件反射是复杂智能活动的结果。这足以说明,人类太自大了,把自己当作智能的标准,因而忽视了很多不合“标准”的智能形式。从某种角度说,意识也只是个幻象,虽然我们每个人都觉得意识是真实存在的,甚至还臆造出一个叫做“灵魂”的东西来承载它。 IP: 113.18.122.* 匿名 2011-6-19 14:20 自然语言理解问题研究取得实质进展(2001-2011) http://www.ccf.org.cn/sites/ccf/hycjneirong.jsp?contentId=2612640756314 《自然语言理解——一个关于机器感悟人类语言实质的逻辑理论》一文从图灵机模型局限性角度出发来重新看待自然语言理解理论,并着重对理论所涉及的概念与公设定理及其应用背景进行解释说明.还给出了理论的可靠性与完备性证明.作为语言理解理论的推论与应用,给出语用涵义的相关定义与定理并验证它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从而对什么是理解以及电脑如何能理解人类语言给出回答。 . IP: 110.125.240.* 匿名 2011-5-14 12:33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cbgxb200901049.aspx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7%AA%E7%84%B6%E8%AF%AD%E8%A8%80%E7%90%86%E8%A7%A3 IP: 113.18.123.* 匿名 2011-5-6 11:13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7%AA%E7%84%B6%E8%AF%AD%E8%A8%80%E7%90%86%E8%A7%A3 陈威华 2011-4-8 21:51 计算机细菌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你当然是想弄一个无性繁殖的计算机细菌吧。它们有点孤独哦。 开玩笑啦。 希望你能够弄出来! 陈威华 2011-4-8 21:05 跟生物学家讲生物?不知道你的杯子是空着的还是满着的?不过我希望你是半空半满,而且希望你可以变换着半空半满的周期。 广义上来说,计算机病毒不就在“繁殖”吗?但是它们当然还没有上升到人工智能。 跟搞计算机的讲计算机病毒,呵呵,我得去灌水了。 有空到我家来玩。 博主回复(2011-4-8 21:26) : 生物学俺就是中学水平,不过转基因克隆这些事情不只是技术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普通老百姓也都在谈呢。 对于的计算机细菌的想法,等我有空的时候倒真的想试试看。 陈威华 2011-4-8 20:40 能够自我延续下去,还不能定义“生命力”,反例有很多。 性和繁殖是两个很不相同的概念。 但是如果要实现人工智能,性比繁殖要给力得多。 这也就是为什么原始的生命简单繁殖,人类会思考。因为人类有性。 博主回复(2011-4-8 20:55) : 性只是一种混合基因的方式,增加了一点多样性,让演化加快了一些,这远远没有转基因和克隆给力,等到人类彻底玩转了基因技术那一天,性就与繁殖无关了,就成为纯娱乐项目了,但是繁殖永远是必不可少的。也许这比人工智能还会更早实现吧。 陈威华 2011-4-8 20:12 如果一部电影播放,是那么的复杂而精巧。而电影中的一个程序员(我们假想他能够感知电影中的影像),他聪明绝顶,用他的第三语言系统归纳出了电影中的影像都符合牛顿定律,然后他宣称:我们的世界不需要上帝存在的假设。我们生活在一个内部自洽的世界里。那你觉得如何呢? 同样,我们很多人都不愿意相信自己所谓的“内驱力”,实际上不能完全叫做“内”。实际上它也是部分被从外部定义了的。语言又一次模糊了人们的推理。 做计算机的,觉得生物的内驱力复杂,不相信它是一个预函数。 做生物的,觉得计算机复杂,不相信自己能够弄懂它的运行,不相信他就是一台算盘。 计算机的内驱力和生物的内驱力一样,都需要从外部定义。只是人的定义函数信息量如此巨大,以至人们不觉得自己被定义了而已。 弗洛伊的之伟大,我觉得就是他找到了一个极其简化而又有着丰富内容的自定义函数。 如果你认识计算机的牛人,是时候给计算机定义“性”的时候了。。。 博主回复(2011-4-8 20:28) : 计算机不是一个自组织系统,目前还不是,因此它不可能有灵魂,也就无所谓“内驱力”。生物和人不是被定义的,是自然演化出来的,是无限复杂的分形被上帝之手无数次修整剪枝,而最终形成的。即使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它可以自我延续下去,因此就包含了“生命力”,这就是内驱力的根本源泉。国外有人研究自主演化的机器生命,也许在未来会发现其中一些本质性的东西。或许你说的“性”就是这个意思,不过我看最好是说“繁殖”,性不是唯一的繁殖方式,繁殖才是最根本的概念。计算机病毒具有一些类似于繁殖的能力,只是太过简单,要解决人工智能的问题,也许该先研究出计算机细菌才行。 陈威华 2011-4-8 09:27 呵呵,如果相反的话,这个事情的发生概率将降低至少一个数量级。 因为这个概率函数是被长时间的生活训练出来的。 开放世界假设的实现,成本当然是一个制约因素。但是如果不考虑成本,现在能够设计出来吗?给你无限资源,你将如何设计大脑? 现在是否有一个不那么完美的假设,能够把内驱力赋予给计算机? 博主回复(2011-4-8 09:56) : 心理学对内驱力本身,以及对认知,对记忆,对思维的影响的研究还远远说不上透彻。等到研究清楚了,就有可能用软件来模拟它的作用。开放世界需要在内驱力的驱动下不断建模,不断认识,不断进化。这个一旦实现,人类的认识能力也会有数个数量级的提升,因为机器有人类所不具备的优点--不知疲惫,人的思考深度总是最终受到体力的限制。 陈威华 2011-4-7 17:35 呵呵,人们总喜欢误解佛洛依德,因为他们理解得浅显。人们总喜欢先树立一个靶子然后打击它,而不管这个靶子是否真的存在。 好吧,为了避免误会,我把“性生活”,打上双引号好了。 语言总有这样的缺点,你把它编码出来,另外一台解码机读出来却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有点博主前面博文信息之殇的感觉了。 有时候一个假设肯定不全对,但是它大大简化了你的数学建模,所以你采纳了它,后面来了一个程序员,跳出来说,其实这个假设小数点后面还要加几个零才对。 博主回复(2011-4-7 17:47) : 计算机和软件不够智能,因为它们都是基于封闭世界假设开发出来的,如果基于开放世界假设,在当前的条件下没办法以合理的成本开发出有用的东西。人脑中封闭世界和开放世界可以自然联系起来,全都归功于内驱力的推动,比如如果后一个程序员是领导,那么前一个程序员自然会有内驱力去调整他的模型,如果相反呢? 陈威华 2011-4-7 13:13 博主妙文!第三信号系统较为完善,但是你的世界模型中缺乏一些活的东西的数据了,需要通过贝叶斯修正。 计算机没有产生欲望,我也很遗憾,因为我们目前人工设计出来的计算机没有性生活。 博主回复(2011-4-7 17:03) : 把一切内驱力归结于性,是佛氏对心理科学的误导,现代心理学理论已经对其加以修正了。这也侧面反映了男性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对科学的影响,间接支持了我的某个观点。欲望情感系统是很复杂的,不研究个三四十年恐怕难有突破,而且一定要有相当一部分女科学家参与进来才可以。 李佳承 2011-4-6 20:35 人工智能..难以想象 李佳承 2011-4-6 15:39 理论在往前走,科技也在往前走,一个新理论或者新方法很大程度上都需要编写一个新程序建立一个新模型,博主思路是好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永动机是没有滴 博主回复(2011-4-6 18:32) : 人可以自动学习新理论,具有人的思维能力的机器当然也可以,况且以后的创新越来越多是人机配合完成的,机器本身也参与创造过程。 IP: 61.136.144.* 匿名 2011-4-6 12:57 老天,博主难道想说人工智能的突破性发展是女性科学家占主流之后才能发生吗? 徐明昆 2011-4-5 22:50 人工智能至今没有实现,恐怕和科学家们还没有想到这一点大有关系。再说句题外话,这恐怕和研究信息技术的以男性为主大有关系,男性大多在情感上迟钝,欲望又简单直白,没有深度,所以想不到这其中的关联也在情理之中。 -------------------------------------------------------------------------------- 人工智能实现不了,和男性感情迟钝挨得上边吗? 博主回复(2011-4-6 07:40) : 篇幅所限,很多观念没办法展开讲,即使如此压缩,本文还是挂一漏万,要描述如此庞大复杂长期的过程,恐怕写一本专著也不为过。读者能从中吸收多少信息量,只有看各人的造化了。 徐明昆 2011-4-5 22:46 微软Google为什么打破头就知道了 --------------------------------------------- 微软Google的争斗和人机界面挨得上边吗? 徐明昆 2011-4-5 22:03 在软件系统的所有部分中,人机界面可能将会是是程序员最后的领地 ---------------------------------------------------------------------------------- 计算机专业人员好像有另外的说法 博主回复(2011-4-5 22:01):为什么不能正面说说,另外的说法到底是什么呢?也好让大家兼听则明 ------------------------------------------------- 好的 徐明昆 2011-4-5 21:16 在软件系统的所有部分中,人机界面可能将会是是程序员最后的领地 ---------------------------------------------------------------------------------- 计算机专业人员好像有另外的说法 博主回复(2011-4-5 22:01) : 为什么不能正面说说,另外的说法到底是什么呢?也好让大家兼听则明 徐明昆 2011-4-5 21:14 人机界面到底有多重要,看看微软如何发家。 ------------------------------------------------------- 人机界面好像不是微软的核心技术 徐明昆 2011-4-5 21:03 模型的自动组合,其实就是软件的自动组合,在有了这样的系统之后,任何软件都能自动组合出来,等到那一天,最后一位人类程序员就终于可以退休了。 ------------------------------------------------------------------------------------ 计算机专业人员好像有另外的说法。 aixili 2011-4-5 18:20 计算机大四学生受教了! 张伟 2011-4-5 17:10 只要真正的人工智能还没有实现,人机界面就是最有利可图的领域. 定性知识统领定量模型. IP: 218.19.163.* 匿名 2011-4-5 16:27 interesting! 文中所述动机和欲望系统的部分功能现在认为也划归为意识的功能:意识的整体工作空间模型谈论的就是信息的通达、融合和发配功能,所谓“再入”。动机欲望和意识是分别谈论的。 俗话说... 俗话又说... 已有 1415 次阅读 2011-4-20 07:02 | 个人分类: 杂七杂八 | 系统分类: 生活其它 | 关键词:沉默是金 大丈夫 逻辑学 男子汉 窝边草 为什么说汉语不适合产生类似西方的严谨的逻辑学体系呢,看了下面的,也许会让人有所思考,呵呵。 1、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2、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 3、俗话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俗话又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4、俗话说: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可俗话又说: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 5、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可俗话又说:杀鸡给猴看! 6、俗话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俗话又说:交浅勿言深,沉默是金! 7、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可俗话又说:不撞南墙不回头! 8、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俗话又说:一条道走到黑! 9、俗话说:礼轻情谊重;可俗话又说:礼多人不怪! 10、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可俗话又说:人多嘴杂! 11、俗话说:买卖不成仁义在;可俗话又说:亲兄弟,明算帐! 12、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可俗话又说:靠人不如靠己! 13、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可俗话又说:爬得高,摔得重! 14、俗话说:一口唾沫一个钉;可俗话又说:人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 15、俗话说:知识要有产权;俗话又说:不分享心里不安! 16、俗话说: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可俗话又说: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17、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俗话又说: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18、俗话说: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可俗话又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9、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可俗话又说:人靠衣裳马靠鞍!   20、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可俗话又说:狗改不了吃屎! 21、俗话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可俗话又说:开弓没有回头箭! 22、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可俗话又说:狭路相逢勇者胜!   23、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俗话又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24、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可俗话又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25、俗话说:金钱不是万能的;可俗话又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26、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可俗话又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27、俗话说:出淤泥而不染;可俗话又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8、俗话说:捉贼捉赃,捉奸捉双;可俗话又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29、俗话说:贫贱不能移!可俗话又说:人贫志短,马瘦毛长!   30、俗话说: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可俗话又说:姜还是老的辣! 31、俗话说:后生可畏;可俗话又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32、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可俗话又说:不是冤家不聚头! 33、俗话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可俗话又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 34、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可俗话又说:纵虎归山,后患无穷! 35、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话又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36、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可俗话又说: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37、俗话说:小心驶得万年船;可俗话又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38、俗话说:量小非君子;可俗话又说:无毒不丈夫! 39、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可俗话又说:寸金难买寸光阴!   40、俗话说:日久见人心;可俗话又说:人心隔肚皮! 41、俗话说:光阴似箭;可俗话又说:度日如年! 42、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俗话又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43、俗话说:邪不压正;可俗话又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44、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可俗话又说:不蒸馒头蒸(争)口气! 45、俗话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俗话又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46、俗话说: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可俗话又说:众口烁金,积毁销骨!   47、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可俗话又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48、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可俗话又说:老虎屁股摸不得!   49、俗话说:百事孝为先;可俗话又说:忠孝不能两全! 50、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可俗话又说:今朝有酒今朝醉!   51、俗话说: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可俗话又说:老婆孩子热炕头! 52、俗话说:人定胜天;可俗话又说:天意难违! 53、俗话说:愚公移山;可俗话又说:胳膊拧不过大腿! 54、俗话说:哪里跌倒哪里爬起;可俗话又说:一失足成千古恨! 55、俗话说: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平有人管;可俗话又说:自家扫取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    56、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俗话又说: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57、俗话说:双喜临门;可俗话又说:福无双进,祸不单行!   58、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可俗话又说:滚石不生苔,转业不生财! 59、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可俗话又说: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 60、俗话说:明人不做暗事;可俗话又说:兵不厌诈!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026-435142.html 上一篇: DARPA WORKS TO BUILD ELECTRONIC NEURAL ARCHITECTURES.. 下一篇: 浅谈中国式知识表示策略的优劣 评论 ( 4 个评论) Logician 2011-10-4 06:15 不管这么样,楼主辛苦了, 先收藏,后引用。 汤治国 2011-4-20 11:55 为什么说汉语不适合产生类似西方的严谨的逻辑学体系呢 ---------------------------- 这是辩证思维,恰恰证明了汉语的严谨。对西方俗语不是很熟悉,但我觉得,西方俗语里,应该也有很多自相矛盾的话。 汤治国 2011-4-20 11:51 给你的回复: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01376do=blogid=435233 闵应骅 2011-4-20 11:38 收集这么多说法,还真得费一番脑筋。谢谢啦!但这可能并不是不适合产生类似西方的严谨的逻辑学体系的原因。 博主回复(2011-4-20 11:45) : 不是我收集的,我也是看到人家收集得很全很用心,就转贴过来了,为保证原汁原味,就一字不改,但不代表我也是相同的观点。 浅谈中国式知识表示策略的优劣 已有 1547 次阅读 2011-4-20 13:50 | 个人分类: 知识领域模型 | 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 | 关键词:中国人 逻辑学 学习者 空间 时间 今天早上转贴了一篇“俗话说...”,列举了中国人一些自相矛盾的说法,作者以为,这说明汉语不适合产生类似西方的严谨的逻辑学体系。在我看来却有些不同,我认为这反映了中国人不喜欢把知识进行严格的形式化,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道理是死的,人是活的”。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中国人喜欢整体,综合地思考问题,有忽视局部忽视细节的倾向,喜欢研究复杂系统,复杂现象,轻视简单系统,简单现象。在研究一个复杂系统的时候,由于复杂系统都是简单元素简单规律经过许多次迭代形成的分形,因此在系统的不同尺度上会多次重复同样的简单规律,这个时候对这些简单规律的前提不加以限定,能够使对规律的描述变得极为简洁,对思维的好处就是节约存储空间,而且有利于触类旁通,促进知识复用。然而这种知识表述策略也有重大的缺点,那就是后来的学习者,要经过大量的试错,才能搞清楚这些知识运用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让学习过程变得漫长和充满挫折感。可以说这是一种以时间换空间的知识表示策略。 这种中国式的知识表示策略,在当今人类的知识系统的背景下,到底会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呢?这个要从两方面去看。当今的时代被称为知识爆炸的时代,因此节省空间的策略,在有限的计算能力之下,显然可以获得更大的知识广度,可以涵盖更多的领域,由于方便复用,因此也会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但是同时应该看到,现在的前沿科学研究,分工越来越细密,门槛越来越高,一个合格的研究人员,在有资格开展工作之前,需要学习本专业大量的知识,中国式的知识体系,因为会拉长学习的时间,因此不利于科研人员快速成长。西方知识体系下,培养一个博士要用20年时间(从小学算起),假设把这些知识全部采用中国式知识表示策略来组织,那么肯定会显著增加培养时间,让一个博士达到同等水平或许要30年,这样一来,这个科研人员真正的科研生命就显著缩短了。总的来说,中国式知识表示策略有利于培养通才,不利于培养专才,现在的科研工作,需要的是所谓T型人才,既要广泛,又要一个领域很精通,也许中西合璧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026-435268.html 上一篇: 俗话说... 俗话又说... 下一篇: 【时间概念】刹那、弹指或瞬间到底是多长时间。 评论 ( 2 个评论) zengfeng 2011-4-21 10:27 《西方知识体系下,培养一个博士要用20年时间(从小学算起),假设把这些知识全部采用中国式知识表示策略来组织,那么肯定会显著增加培养时间,让一个博士达到同等水平或许要30年,》 中国如果没有强制学习的部分,可能会是少于20年。 张伟 2011-4-20 17:29 人工智能中有知识表示的问题,文化知识表示也影响人才培养学习,显然,未来知识社会知识的认识与表示有个效率问题,当然还有更重要正确性问题.好文章. 【时间概念】刹那、弹指或瞬间到底是多长时间。 已有 1567 次阅读 2011-12-6 21:47 | 个人分类: 杂七杂八 | 系统分类: 科普集锦 《僧祇律》记载:1剎那者为1念,20念为1瞬,20瞬为1弹指,20弹指为1罗预,20罗预为1须臾,1日1夜有30须臾。换算结果:须臾=48分钟,弹指=7.2秒,瞬间=0.36秒,剎那=1念=0.018秒。须臾弹指瞬间刹那=1念。 古人太牛了,现代心理学认为人脑正常工作频率大约50HZ,刚好一个周期一刹那,也就是说一念刚好就是大脑一步执行过程。这难道仅是巧合吗?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026-515656.html 上一篇: 浅谈中国式知识表示策略的优劣 评论 ( 1 个评论) 王立刚 2014-3-5 12:47 不是巧合呗。 只不过这个“古人”不是孔孟老庄,而是释迦牟尼。 佛教的尺度真是出奇的巨大,十方世界的巨大,让人想到了多个宇宙,百千亿劫则让人想起这些宇宙的生灭。
个人分类: 科网群英烩|3 次阅读|0 个评论
理解数学——抽象(3)
热度 7 xying 2013-7-11 07:38
要准确地使用概念,必须理解数学中的定义。定义中的概念是靠与已经定义过概念的相互逻辑关系来约束的,除此约束别无其他。 比如说实数,比较严格的是 1872 年德国戴德金的定义。他用集合理论作为基础开始定义自然数。势是集合一一满映射的等价类,自然数是集合的势。 1 的定义是只含有空集为元素集合的势,空集和 1 作为集合的元素定义了 2 ,空集、 1 和 2 作为元素定义 3 ,如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如此以往,生成了自然数。这样表达自然数的概念,比起说到 3 ,搬出三根指头或三个苹果让你自悟,则是剥离了具体的事例,只含有与已知概念的逻辑关系。 在自然数 N 上定义了加法。考虑两个自然数成对的集合 { (m, n) | m, n ∈ N } ,这集合里的任何两个元素( m, n )和 (m’, n’) 满足 m + n’ = m’ + n 构成一个等价类,这等价类的集合叫整数, (n, n) 的等价类定义了 0 , (n+k, n) 定义了正数 k , (n, n+k) 定义了负数 –k 。在这上面又可以定义加法和减法。所谓的“等价类”就是集合中的元素在某种关系下等价,把它们归为同一类的意思,把这具有相同性质的同类归结为一个概念,叫抽象,这样的描述叫定义。 相似于整数的定义,有理数是两个整数在给定一种乘法关系下的等价类。 实数是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全体。无理数是用有理数来定义的,用个方法叫戴德金分割。他说:把有理数的全体划分成非空、不交、没有遗漏的 A 、 B 两类, B 类中的每个数都大于 A 类的任何的数, A 中没有最大的数,这叫一个分划。根据有理数的稠密性分划是可以做到的。这样子只有两种情况, B 中有和没有最小数。如果 B 中有个最小数,这叫有理分划,如果 B 中没有最小数,这叫无理分划。每个无理分划定义一个无理数,它比 A 中所有的数大,比 B 中的所有数小。 比如说,√ 2 ,它把所有平方大于它的正有理数分到 B 类,其他的归为 A 类; B 类没有最小数,所以它是无理数。 这样的定义,每个只用到前面定义过的概念,不涉及无穷的概念。比较明确也易于验证。 对于不是学数学的人,可能说这样的定义反而让我对熟悉的概念弄得是一头雾水。也许确是这样的,但它的好处是没有任何含糊不清的东西。不然,可能辩不清到底 3 是三根手指还是三个苹果,争不清楚 1 和 0.999… 是不是同一个数。对这样定义的概念,当看法有分歧时,可以一起用定义来检验,这可以一直追踪到没有分歧的共同基础为止。只要你有数学知识,愿意遵从逻辑,没有分不清的概念,没有谈不清的问题。 有人疑惑,既然每个定义都是用已知被定义过的概念来约束描述,那最初的概念是怎么定义的? 在形式化的公理体系中,最初原始的概念是个“原子”,只是个抽象的符号,名字而已,没有含义,不依靠别的概念来定义。将这些原子概念用逻辑联系起来的命题,称为公理,作为系统初始公共的假设,规范要谈论的范围。所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百年前在罗素、希尔伯特和法国的布尔巴基学派的影响下,现代数学建立在集合论的基础上。当朴素的集合概念因为罗素悖论,发现仍有含糊不清时,又用了一阶逻辑来定义。集合的概念建立在几条公理上。原子概念的定义在逻辑上只是同语反复,靠的是它们间的互相约束关系。在形式公理化系统中每个命题只是一个形式逻辑语句,没有含义甚至没有真假值,如果用符号表示便是一个符合语法规则的符号串。形式演绎推理,便是将一些符号串和系统里公理的符号串,按照几个简单规则进行的机械操作,产生新的符号串。或者用自然的语言,将这些命题和公理在逻辑规则下推导出新的命题。 比如说在集合论的基础上,“开集”和“拓扑”的定义是这样的:在集合 X 上一族名为“开集”的子集,有下列的性质: 1. 开集的并集是开集, 2. 有限个开集的交集是开集, 3. 空集和 X 是开集。这族开集记为τ,叫 X 上的“拓扑”,称( X ,τ)是一个拓扑空间,当不会混淆是哪个τ时,可以简称 X 是一个拓扑空间。 这样定义的好处是推理之时绝无含糊之处,任何人和机器在这机械的操作中绝对一致。缺点是不好想象。如果不是追根究底地了解一大串的定义,直到我想应用的概念,还真不知道是不是符合这定义。人们的思想来自直观的想象,这就需要一些例子把这些定义与人们的经验联系起来。比如说朴素的集合论,只有两个概念:元素和集合,集合是元素的总体,元素是集合的成员。这两句话是翻过来倒过去的,怕你拎不清时,就举例子来说明:一筐苹果是集合,苹果是元素。怕你以为集合只关水果的事,再说:大伯,小姨子,二姑婆,三孙子这一伙人是个集合,这每个人是元素。怕你以为只关物质,就说:自然数是集合,每个数都是元素。。。 有人糊涂了,我好不容易被你说服了,数学的抽象是彻底地剥离具体的事物,定义要摒弃任何直观,怎么又绕回来了? 人脑的记忆和运作是神经元的联系和触发,认知是具体事件的联想记忆,逻辑和抽象是后天养成的功力。抽象的概念,往往是由各人心中具体记忆所想支撑着,联系着无数的事例和它们的结果。剥离了具体事物的概念虽然干净的毫无误差,机器也能操作,但是以此来思考的人也像机器一样毫无灵感。用逻辑串起来的概念,联系单薄,难以记忆,不能望远。为了让你容易想象和记忆被定义的概念,用事例说明是最迅速和直观的办法。这就给原来只是逻辑联系起来的符号一种含义的解释,原来只是在语法组织起来的符号串或陈述句就有了语义。对抽象概念组成的一阶逻辑系统中,保持所有函数映射和逻辑对应关系的一套解释,称为一个模型。借助具体的模型可以帮助记忆、理解和指导这些概念的应用。 比如说,把实数集上的开区间和它们的可数次并集,看作是一类子集,不难检验这类子集有开集的性质,所以可认为它们是开集,这开集族是实数的一个拓扑,它们构成了拓扑空间,这也是大家在实分析中最习惯的概念,几乎认为所谓开集只是它了。在函数集合里可以用积分来定义距离,用距离来定义函数空间的开集,函数集合在这开集族下是个拓扑空间。概率的事件空间也可以定义它的开集,所以也构造了一个拓扑空间。你可以依照各个模型的解释,各自推演出结果。也可以定义了拓扑后,直接用它定义函数的连续性,由包含着含有某元素一个开集的集合来定义这元素的邻域,以此来定义收敛等等概念。把实数、函数,概率事件空间等各种抽象集合,具有某种结构的共同性质研究共治一炉。 你必须很清楚什么是严格定义的抽象概念,什么是解释定义的模型。数学系统不需要模型来支持它的概念定义和推理。严格的逻辑演绎不能使用具体事例的直观在推理中,这是一种数学训练出来的能力,也是数学上得出任何结论的要求,这要求使得数学的结论是满足严格定义下推理的一般结果,而不仅仅是只适用于一种模型的解释。 在应用数学的理论时,人们通常并不需要追究到原始的定义,尽可以利用一个模型解释的概念来应用相关的数学结论,运用这模型中已知的许多相关的知识来纠正理解的偏差。就像人们不用戴德金的实数定义,仅仅凭着头脑模糊不精确的概念照样应用有关实数的定理,直到你要研究探索它的细微之处,有疑义时需要精确的定义来分辨。模型的例子只是符合抽象定义的一个样本,当你利用它理解定义之后,就要寻找不同类别同样符合定义的例子来来消除样本片面想象的局限。 但直观是非常有用抽象概念的近似,可能帮助你给出推理的思路和方向。当论文发表时,作者往往抹去这种直观思路的痕迹,让读者集中在逻辑证明和推导中。在规则主导的世界,出自藏私和自保,作者常要省去不必要误导的麻烦,让你在理解中重构自己的直观,偏差的后果自负。 教科书中,每个章节后面都附有习题,这是帮助你用事例来熟悉介绍的概念,用这些练习建立起各种解释的模型。自学的人如果忽略了做习题,就不能准确地掌握概念,也不知道怎么应用。我在美国学习点集拓扑时,在国内已经学过实变函数,泛函分析,微分方程和概率论,有了这些丰富的材料作为事例,在习题中,如集合,序,邻域,收敛,空间等抽象的定义都可以用不同数学分支的例子和定理来说明这些概念,对这些基本的概念的掌握,要比没有它们来得深刻,应用起来就会比较自如。 (待续)
个人分类: 科普|10698 次阅读|15 个评论
理解数学——抽象(2)
热度 18 xying 2013-7-8 07:08
在早期,数学和物理等自然科学并不区分。亚里士多德认为演绎推理是走向真理唯一的途径,自然数曾被毕达哥斯学派认为是宇宙中的真理。后来数学与其他科学渐行渐远,其原因在于对抽象的要求。所有的科学都是对现实世界某种程度的抽象。培根开辟了归纳法的道路,在他看来抽象是滤去细节,理解本质的途径,是为了抓住主导因素,提炼出一般结果的手段。应用于具体事物的结论,如果不能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就没有意义。在这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了这个裁判来把关,其中抽象和演绎的疵瑕都可以容忍。而数学则沉迷于思辨,继续在亚里士多德的路上前行,认为理论的结果,仅仅凭着有限事例的验证不足以确定它的真实,它的正确性必须由严谨的逻辑来保证。对于数学,抽象则是将概念剥离了现实世界,纯粹作为逻辑所需要的关系来描写,数学的推理过程和结论不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来判断是非。 200 年前非欧几何的出现,数学家普遍觉悟到了:数学追求的不再是真理,而是从抽象的假设出发按照逻辑能够到达的探索。数学就像一把刀,可以切菜也可以当艺术品。应用时显示出它实用的价值,欣赏时看到是抽象世界在逻辑下和谐的美。将数学作为工具应用于其他科学时,这个交汇的界面就在抽象概念的理解上。 抽象从具体事物中提取了共通的本质,称之为概念。定义则将抽象出来的概念,用严谨的语言描述与已知概念的逻辑关系。 为什么数学的抽象要彻底地剥离具体的事物?因为不同经验的人,对于同一个概念可能有不同的直观想象,用具体事物作为辅助可能有着不同的解读。例如乘法,对于中学生只有实数复数的直观,对于大学生也许还有矩阵乘法的知识。当把这运算抽象到群的乘法时,他们对此的感觉就不同了。前者可能不理解为什么还要区分左乘和右乘,证明逆是唯一的时,不理解为什么还要证明左逆和右逆是一样的。尽管群的乘法定义没有谈及是否能够交换,因为它的概念涵盖了数及其他的运算,在推理中人们往往不自觉地利用心中的想象,这就可能产生偏差,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或得出结论并非普遍适用要依赖于隐含的背景。只有经过数学的训练,人们才能消除不加分辨抽象和具体的习惯。演绎推理中涉及到概念只根据抽象的定义,不借助定义之外的任何背景和直观,这才能普适,才能谈清问题。 这样的抽象化,能把不同事物的相同议题共治一炉了。学过线性代数的,都知道向量空间的抽象定义,知道向量可以表示为一组基底的线性组合。这样,有穷维空间的向量就表示为给定基底下数组的坐标;把函数看成向量,它的级数展开不过是无穷维向量对其基底的线性表示。引入内积后,可以定义单位正交基底,向量可以通过与这些单位正交基底的内积,求出在这组基底下线性组合的系数。在向量空间定义下封闭的一类函数,用两个函数的某种积分来定义内积,傅立叶(归一化的三角函数)、勒让德、雅可比、切比雪夫等正交多项式就不过是在这内积定义下的正交基底族。函数用它们展开的级数便是向量的线性表示。任取一族函数定义了内积后,都可以通过 Gram-Schmidt 正交化形成对某一类函数向量空间的单位正交基底,这一类函数都可以在收敛的情况下表示为这些基底的级数展开。没有计算机之前,历史上盛行的各种特殊函数,都是针对不同微分方程解空间函数的基底。微分、积分、线性变换等都是线性算子,算子的特征向量对应着特征函数,利用这些线性代数的性质就可以把微分方程的解转换成线性方程组的解。这些性质和应用,都依赖于抽象的向量和内积等定义,和仅仅依赖于这抽象定义下的推理。如果依赖于数组矩阵来解读向量和算子的概念,就难有这种清晰的判断。那就要像许多教科书一样,沿着数组和矩阵的路子,以函数、级数和积分的形式再走一遍同样的证明和推导。 运用线性代数的知识,也容易理解量子力学的狄拉克的算符力学,海森堡的矩阵力学和薛定谔的波动力学都不过是对向量空间不同的表示。理解了向量空间的抽象概念和它的性质后,这些看起来很不同的内容,也不过是线性代数在不同对象的简单应用,只要掌握好抽象概念的对应关系,就可以简单地套用线性代数的结果,而没有必要重覆证明介绍。 大仲马的《基督山恩仇记》里有段博学的教士教诲的故事,大意是说,人类的知识看起来很繁杂,其实有许多共通的本质,只要沿着正确的路子,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握住主干,其他都能触类旁通,简单应用。 数学就是这个演绎理论的主干,将现实世界的问题抽象成合适的定义和公理,就能够借助它的力量长出参天的大树。拉格朗日用变分法和数学分析为主干完成了《分析力学》后,在前言中得意地宣称:“力学已经成为分析的一个分支”。确实的,在那里除了少数力学名词概念外全是数学分析的内容。 能按严谨的逻辑理解抽象的定义,这是对演绎结果自信的保障,就能在它的应用上高屋建瓴,纵横自如。 对数学抽象缺乏深入理解的人经常犯的错误是:对研究的对象只是形式地用数学语言描述和了解,而缺乏对本质的提取和认知。说个故事。 张三忍无可忍地把他老板告上法庭。为了揭露老板的欺骗,并让自己的申诉显得符合科学,有理论高度,他用上统计的概念:“老板在广告中说,这里工资平均月薪 2000 ,可是李四、王五和我没有一个超过 800.” 老板解释说,老婆和我的月薪都是 4000 ,儿子 3000 ,小舅子 2000 ,加上了你们,七人平均怎么没超过 2000 ?帮助张三打官司学统计的大学生提醒,不说平均数,要说众数和中位数。老板说,除了老婆和我外,大家工资都不一样,这里众数是 4000 ,中位数是 2000 ,我们公司统计形象不输于一般小公司呀!而且我们是民主制,工资的规定无论按股份比例还是一人一票都经得起选举决定,你要搞特殊? 很多人看了这故事后反应,都认为老板在狡辩和忽悠,其实你如果认真考虑一下,就知道老板说的都是事实。大家了解事实后就气愤地指责:数学不一定都有道理,这计算完全是诡辩。这个大家与几千年前巴比伦人在城门口贴的告示,“禁止数学家和骗子进城”是同一个认知水平。 这里的错误是张三在诉求中用错了概念,大家在同情张三时责难数学是非理性的。很多人习惯把抽象的概念和科学证明当作感性诉求的装饰品,而不尊重它的真实内容。当科学的结论与社会主流的看法,耳濡目染的观念相矛盾,特别是与感情相冲突时,人们常常认为讲逻辑的一方是强词夺理,而从不检查自己是否用错了观念后在强词夺理。其实这问题在统计上,老板无懈可击,他的决策说法也符合民主原则。张三的真正诉求应该是不接受这与平均值相去甚远的个人待遇,而不是将它拔高认为统计结果不符合道德标准。他们三人弱势群体在这公司待遇的改善,不可能通过民主方式来达到,因为这与公司大多数人的利益相矛盾。要改变它,通过市场博弈,或者让老板从长远考虑的独断,都比从政治观念着眼来得靠谱。这故事说明要应用数学,就要尊重它的规则,准确使用抽象的概念,而不是把它当作装饰品。 (待续)
个人分类: 科普|12925 次阅读|54 个评论
理解数学——抽象(1)
热度 17 xying 2013-7-4 07:11
数学是做研究的人既爱又恨的内容,也是民间科学家最喜欢又常被拒之门外的挑战。若能从一般的原理出发经过数学演绎推导,发现了符合实践的规律,用公式简洁概括地描述,量化的计算如同魔术般地揭秘预测,这研究就有了高度,放在论文里点石成金。恨的是,上过的课一半还给了老师,翻书时头晕目眩,推理常有人挑刺,看别人论文里数学常觉得是故弄玄虚。 民科最喜欢是数学不靠设备不用烧钱,从问题到结论只凭推理不需旁证博引,只要心中自信头脑清晰逻辑过硬,面对院士也敢辩。数学命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争论可以逐条厘清直到不再含糊,结果贴在那里不需要权威认可,明白的人自有公断,戴什么帽子都没用,强词夺理的人最后羞辱的是自己。恨的是,秀出多年心血,往往鸡同鸭讲,不懂行话无法交流。 这里的矛盾多是在对数学抽象的理解上。 先看一个生活中的例子。画家赛加索急于用钱,把一幅得意之作贱卖了 1000 块钱给王二,不舍地对他说:你挣着了!十年之后,这画至少涨十倍。王二在客厅里挂了两天,除了他自己之外,大家都觉得像块抹布。王二把画交回退了 800 块,赛画家一周以后又把这画 900 块卖给王三。赛大师还是很高兴,认为这画按我的身份就值 1000 块,卖给王二是友情价不讲钱,现在低价转给王三,这 800 进 900 出,实实在在赚了 100 块。王二认为,老赛从我这儿赚了 200 ,至于他和王三的,以物换钱谈不上谁挣谁亏。王三知道这过程后,直说加索黑,第一次交易赚了 200 ,第二次把 800 的卖 900 ,又赚 100 。这三人算的数分别是 100 、 200 和 300 ,到底画家从这赚了多少? 应该说这三个人算的都对,也都不对。对的是,各自按照他们对“赚”这概念的理解,都没算错。错的是,如果“赚”是相对于材料的成本而言,这材料只值 200 块钱,他总共赚的是 900 块。 有人说这不怎么“数学”,我们懂。那看纯数学的。实数和复数,大家都觉得是概念很清楚的东西。最初是作为对代数方程解的扩张,把这扩张在有理数之外的实数称为无理数。笛卡尔认为一切数学的问题都是代数的问题,代数的问题是解方程的问题。按这逻辑,实数尽在于此了。实际上能够作为代数方程解实数(称为代数数)的数量,与不是代数数的超越数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康托尔证明这个事实时,数学家们还没把握这些超越数是不是存在。这说明尽管我们通常都觉得很简单的概念,事实上并不了解。这通常并不造成问题,因为对人们熟知东西概念的认知偏差面前,无数的经验或事实能帮助你避开误区,直到你要进入不常遇见的情况,要挑战前人的观点时,你就有可能遇上了麻烦。 通常人们认为无理数是个含有无限不循环小数的数,这和含有有限的小数及无限循环的小数的有理数共同组成实数。这确实是无理数和实数的一个性质,但对于无限的想象是难以捉摸的。在难以想象的定义面前,一些属性没有经验和事实可以参考,必须严格依赖逻辑以求自洽,检验所有相关的定理不发生矛盾才行。有人要创造一种新的实数理论,说它是可数的,其现实背景是计算机的实数表达方式,理由是不能被数值计算的数没有现实的意义,加上一些原子论潜无穷等哲学思想,塑造成如同政治的观点一样,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尊重的不同见解。但这其实是不了解真正实数概念的一种想法。表面上人们可以简单地否定实数不可数的性质,而代之以不同的规定,但是这样做,首先,与康托尔的证明,对角线法中反证法逻辑相冲突。其次,从可数的可加性就会推出任何区间的测度都是零,这就无法在上面建立积分和概率了。现代数学的实分析和利用反证法证明的定理全部都要作废。这样的新东西就不是人们所说的实数了。这样的思想也不是谈数学了。所以要挑战或深入引用概念时,最好还是要消化了解一下它在数学上的准确定义和本质,才不会做无谓的努力。 人们把心中的概念表达出来时,不仅要符合规范,蕴含着你所想说的意思,这抽象后的定义还要约束不同经验和思想的人不会产生另外的含义。 有人把“让世界充满爱”这个观念表达成“ Let’s make love everywhere ”,谷歌翻译也把它翻回中文“让我们的爱无处不在”,你是怎么看? (待续)
个人分类: 科普|14452 次阅读|56 个评论
具象能力
oceanhnbc 2013-4-29 19:14
所谓具象能力,是与抽象能力相对,从抽象的数学公式或理论模型推知具体的物理实在的特性或状态的能力。我感觉在科研中,具象能力的重要性一点都不比抽象能力小,甚至由于平时的学习训练一直侧重于抽象能力,所以具象能力反而更需重视。理论创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新产品或新应用的开发等很多情况都依赖于具象能力。 理论和实验是科学发展的两条腿,从具体的、物质的实践总结上升为理论的过程是一个抽象的过程(一般都要用到数学工具),这是现代科学形成体系并蓬勃发展的重要过程。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通过逻辑演绎可以有更深入的发展,有时会得到很多奇妙的结果,这些结果往往是直接看不出来,这种总结描述的能力和逻辑演绎的能力是为抽象能力。 与之相反,从抽象的理论和数学公式,映射到具体的物理实在的过程,是为具象过程。作为一个完善描述物理实在的理论抽象,我认为这个理论的每一步推导和变换,都应该是立足于物理实在的基础之上的。若如此,那每一步数学变换都应该对应着物理实在的变换,诚然,并不是每一个数学形式的物理意义都很明显,但这些不明显的物理意义中,或许就隐藏着更深刻的规律。 平时学习教材上的内容,我有太多的精力耗费在思考数学式子以及数学推导所对应的物理意义上,大多数时候并没有什么很好的发现,有时候可以得到平凡无奇的结论,有时候是一团乱麻想不出所以然,只有很少的情况下可以清晰的看到物理实在本身的变换规律,从而得到数学描述背后更深刻的理解。 抽象能力和具象能力就像两条单行道沟通着具体的物理世界和深邃、普适的理论世界,掌握好这两种能力才能让理论更好地发挥指导实验的作用,理论本身的发展才能符合真实的物理规律而不误入歧途。 怎么才能提高具象能力呢? 2011-11-22 00:13
个人分类: 思想碎片|4653 次阅读|0 个评论
数学,为什么搞这么抽象?(120414)
热度 16 ymin 2012-4-14 15:30
数学,为什么搞这么抽象?(120414) 闵应骅 大约在20年前,也许不到20年,郭永怀院士的夫人李佩教授常常在中关村的院士俱乐部举办报告会,请名人演讲。大概没什么报酬,全凭李佩教授的面子。我记得,我听过邹承鲁院士讲科技管理,王梓坤院士讲数学的应用。王梓坤院士是我国在概率论和随机过程方面著名数学家,因为我也是学概率论出身的,属于学生辈,所以对他特别崇敬。我记得,他讲人类基因组计划,应该说,他作为一个数学家,对生物、遗传是外行,我就更是一个一窍不通的外行了。但是,他说: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要读懂一本书,这本书仅仅由4个字母构成,这4个字母分别是A、T、C、G,但是它很长,有几十亿个字符,没有标点、没有段落。如果读懂了这本书,我们就知道人类生长发育的信息,人类生老病死的规律。分析基因组序列,可以识别特殊的序列功能位点、分析序列的组成特征来识别基因,发现与基因表达调控相关的信息。 这种抽象很有趣,使我想起了甲骨文。甲骨文刚出土的时候,大家都看不懂,考古学家争相研究甲骨文。据说郭沫若研究出来了。我想那一定是对许多甲骨文样本,用他的认字法去读,都能解释得通,才不会是胡说八道。可甲骨文的样本究竟不太多,而基因序列却多得很,而且,不断有新的基因序列出现。这也许是关于基因研究的文章特别多,而且影响因子也特别高的原因之一,因为别人已经搞过的,自己就没必要再做一遍了。引用就好了。 搞数学和计算机的人一看,基因序列其实无非是一个字符串。字符只有4个,但特别长。但是,要识别这个序列,首先必须有起点和终点。起点和终点的识别,在提取基因序列的时候,可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次,基因序列对于一个人是不是唯一确定的。如果不是,截取某一段,是不是唯一确定的。这就是数学里的不变量原理。如果不是,可以说分析基因序列就没有意义。再次,发现基因序列的某一个特性是否对应人的某些特征,例如疾病、血缘、性格等等信息。这种规律性是必然性规律,还是随机性规律。我一直很担心亲子鉴定出差错。基因组DNA的序列千差万别,即使经过各种处理,也只能以也许99.9%的概率来判定是否为亲子。可放到法律上,就是板上钉钉。难道没有非亲子判为亲子,亲子判为非亲子的例子吗?那可就是冤假错案了。把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就是所谓转基因技术。现在发现,转基因制品有许多副作用,因而存在很大争议,可能是我们对基因序列还没有完全读懂。 数学的思维其所以抽象,就是要简化问题的描述,把最本质、最重要的因素提出来,使得问题清晰可见,而不是混杂在一片混乱之中。如果抽象得有错误,那也是明显可见。工程问题中引入数学模型,也许是为了优化,也许是为了局限一些漫无边际的思维领域,也许是考虑某个变量的上下界,如此等等。没有数学模型,许多客观现象得不到精确的描述,对策也就常常不能有的放矢。网络流量模型就是至今没有很好解决的一个数学模型。没有它,我们不能模拟产生逼真的网络流量,不能很好地控制流量,不能保证很好的服务质量。所以,数学的抽象是科研人员重要的本事,其本身也是科研成果。
个人分类: 做学问|8469 次阅读|52 个评论
思维理解:用别人的语言说话
热度 17 stone1971111 2012-4-11 09:52
怀特海在他的哲学小册子《思维方式》中详细的谈到了人的思维的模式,对于如何“理解”做了深入的探讨,也见我的读书笔记【1】。最近在给工科同学讲课,普及一点点泛函知识, 发现大多数同学难于理解这种非常抽象的数学。另外在课题组的组会上,我们还经常发现,大多数同学对于不是自己课题的报告表现出明显的拒绝,因为他们听不懂。 回想起在大学时,学习《点集拓扑》等抽象数学时,一开始也很不适应, 这就是理解的方法可能出了问题,那么怎么才能迅速的学习这些专业呢?怎么才能立刻听懂一个完全不太了解其背景的报告呢?我认为学会用别人的语言说话是关键点。 用怀特海的说法, 所谓理解就是感觉到某个结论是自明的。 这个说法仅仅是讲了理解的状态,但是为什么能够让我们觉得理解呢?个人以为是 自身上的某种内在的知识和需要理解的对象形成了一种同构关系,这样直接的映射就构成了自明的感觉。但是这种方法有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自己必须具有很多的知识体系,才能对不同的对象立刻形成同构,也限制了我们能够理解对象的范围。 后来读到梁漱溟《我的自学小史》中,也提到佛经不能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入门,这也涉及到如何理解佛经中纷繁的关系和道理的问题。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实际上,为了理解, 如果不能实现拥有相对完备的用于理解的知识体系,那就需要临时构建一个暂态的知识体系,那就是用别人的语言说话。 也就是可能我事先并不知道理解对象的很多知识,但是 在现场能够迅速的临时构建一个体系,那就能够现学现卖。 我认为可以如下做。 一、努力抛弃过去的知识,只关注当前的信息。我们理解一个东西的时候,本能地去寻求自己的知识库,然后用其中的某些模式或者条条框框来套,以此达到理解的目的。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是做不到的。 比如我们学习抽象的数学,尽管我们学习过一些很具体的数学,比如数学分析等,但是其风格和泛函或者点集拓扑等还是很不相同。数学分析等课程还是从直观开始的,总是通过一些很具体的物理过程,然后逐步过渡到数学严格化。但是泛函分析和点集拓扑等课程一开始就是一堆的定义。如果我们总是试图用过去的方式来理解,自然就感觉不到其自明性。在这种情况狂下,过去的知识作为简单的例子是可以的, 但是真正要理解,还是只能先忘记那些知识中的细节,只关注当前的知识 。 其实这些抽象的学科就是由这样的路线形成的:定义+公理+逻辑。 都是给出了一堆的定义和公理,然后直接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得到很多后续的结论。这些定义往往都是很抽象的,是很多具体对象的共性表现。尤其是读到其中定义了加法等我们熟知的概念,就会发生理解的偏差。我们根深蒂固的认为那个加法就是我们数的加法。实际并非如此,这时候,加法是一种广义的加法,只要满足加法的性质就可以。因此, 只关注当前的信息很重要,不过被过去的知识的侠义定义所迷惑 。 二、就事论事,只用逻辑。 一门学科往往是一个很好的体系,从开始到结束。一个好的报告也应该是相对封闭的,只要掌握好了其中的关键联系,就能够往下理解,而不会影响我们的学习效果或者理解乐趣。比如,对于泛函分析来说,就看看有几个定义,知道几个定义的条件,然后看看有什么基本的结论,再看看需要解决的问题,把刚刚学到的定义和基本结论套用到那个问题上,采用过去训练过的逻辑推理方法,就完全解决了理解的问题。对于听报告也一样, 对于报告涉及的问题先听清楚,然后看看他的综述,他的观点,然后听他的技术路线和效果等,就很容易从一个外行的角度理解。 三、解除内心的恐惧,当个玩具去看。 对于很多抽象理论,我们一开始很容易被这些理论的符号外表所迷惑,并由此产生恐惧心理。实际上 ,这些符号无非是另一种语言,数学上通用的语言。因此,当我们能够适应这种完全用符号构成的语言体系的时候,剩下的就不用担心自己不能理解。 因为所有这些抽象的理论还都是来自于非常实际的对象的共性特征,仅仅是因为需要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认识而进行的某种抽象。 这种恐惧表明,我们可能还对抽象的模式不够熟练,那就可以加强对抽象的感觉。 把这些抽象的东西当做数学游戏可能会更好。这里就是公理+定义+逻辑的天堂,没有什么其他需要辅助的信息。 四、在两种语言之间切换需要注意词汇的差异。 当前抽象对象词汇和既往已经熟悉的词汇往往用相同的词,内心就要把这些词当做是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理解,而不是只有一个老含义。很多同学在学习抽象数学的时候更多的就是受这种语言切换的不顺畅造成的理解上的障碍影响。其实从哲学上来说, 人的理解力跟人的语言能力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只会用一个观点,一个定义看世界的人,往往不能很快的接受抽象的东西,因为他习惯于具体而直观的东西,对于抽象的东西还没有做好充分的训练去接纳。 五、先接受,后联系。 虽然前面我们说,暂时可以忘记既往的知识,把当前的知识当做是唯一的对象,但是随着知识量的增加,新知识和老知识之间必须发生联系,否则新知识也将失去其应有的价值,有些地方还是会产生毛病。这好比,在一个已经长大的树上嫁接了一个新的品种,一开始两者是完全隔离的。 但是隔离只能是暂时的,慢慢的发生联系,直到最后,新知识和老知识就能够融为一体,理解自然就没有任何问题 。比如,看佛经,一开始不要试图用自己的有限经验和知识去解读,就是看下去,看看他的知识体系,他的逻辑关系,然后逐渐的加入自己的知识,加入自己的见解,让新知识和老知识产生融合的化学反应。 这就是我们悟的过程,一个新的连接点打通了,就是一个悟的感觉,当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悟的感觉时候,新老知识体系的融合就更加的深入。 总的来说, 如果我们想了解并感觉到人类最精华的那些思想,我们还不能仅仅依靠朴素的理解方法,还需要自己找到更好的方法。 六祖惠能没有任何的知识,但是他们用本文描述的方式,只用佛经的想法来推演新的想法,而没有陷入到自己的生活小经验当中,就说明惠能的理解方式是最快的进入方式。这里谈到的几个方面也许还远远不够,但是对于初学者,也不防作为尝试,也许能够让我们少点恐惧,多点阅读和理解的乐趣。 【1】震撼,学习:如何提高理解力: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416do=blogid=442840 silong.peng@ia.ac.cn 2012.04.11
个人分类: 教学闲论|11158 次阅读|36 个评论
数学,就是让你有内涵,不浅薄
热度 1 jeweliu 2011-12-13 22:31
虽然小学、中学时参加过数学竞赛,虽然高考填报志愿时自己主动选择了数学专业,但我对数学真正感兴趣是在工作后。大学时,我们也经常抱怨学这么多数学有什么用,感觉数学是那么枯燥又难懂。那时的我,如同我现在的学生,想给自己找一个好好学数学的理由,找的最有力的还是为了考试这个理由。但现在,我想说:数学,就是让你有内涵,不浅薄。 崔永元好像批评过我们的民族: 这个民族浅薄,没有文化。为什么我们是浅薄的,我们不是号称有五千年的文化吗?但这五千年基本上处于“混”的状态。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大道理,正过来是理,反过来也是理,说的好听是“辩证”,说的不好听也就是“权术”。比如那些热播的电视剧《金枝欲孽》、《美人心计》、《步步惊心》等说的都是耍阴谋、玩诡计的故事。 虽然在权术斗争技巧方面出神入化,但缺少那些力透纸背的对平等、正义、道德、人性的认识。有几个人看过《理想国》、《道德情操论》、《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等书呢?更何况我们中国人很少有人能够写出这类的书。 很多人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这么多年学校教育最大的成果就是接受,一开始是被动接受,然后就是主动接受,接受所谓的正确答案,然后人云亦云一番,得一个比较高的分数,就心满意足了。 我们之所以浅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学好数学。纵观西方文化史,数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一门学科,没有数学的进入,就算不得达到成熟。不在数学上花费大量时间的人,不可能理解人类在思想时所遇到的真的困难。没有学好数学的人,不可能理解那些抽象的事物。比如公平、正义、道德、民主等,都是一些抽象的概念,中国应该有很少人能真正理解这些概念的,尽管很多人觉得他们能理解或假装能理解。 数学就是让你学会思考,不去盲从任何权威,相信理性的力量,相信推理的力量,相信思考的力量。
2376 次阅读|1 个评论
为什么数学难学?
热度 27 stone1971111 2011-3-30 07:50
长期以来,不管是数学系的学生,还是其他专业的学生,甚至是中学生,对于数学的反应普遍是难学,那么什么是难学呢?是什么原因导致数学难学呢?最近反复看庞加莱的书《科学与方法》(商务印书馆,李醒民译),其中第二编第二章谈到‘数学定义和教学’,其观点非常有意义,结合我的30多年学习数学的经验和理解,我觉得有必要对于数学的学习问题做个较为深入的探讨。 其实所谓难学,并不是书上的字不认识,无非都是汉字和字母构成,没有一个不认识的,但是连在一起就未必认识了,即便认识了,甚至可以做习题了,但是依然觉得不懂。 这里说的是理解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理解呢 ?庞加莱说道: “这个词对于所有世人具有相同的意义吗?相继审查组成定理证明的每一个演绎推理,弄清它的正确性、它与游戏规则的一致性,这就是理解一个定理的证明吗?同样的,为了理解一个定义,这仅仅是辨认人们已经知道的所使用的全部词的意义并弄清它不隐含矛盾吗?对于一些人来说,情况就是这样;当他们这样做了,他们将说:我理解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情况并非如此。几乎所有的人都更为苛求;他们希望了解的不仅是证明的所有演绎推理是否正确,而且是它们为什么以这种秩序而不以另外的秩序联系起来。对他们来说, 它们似乎是由任性产生的,而不是有总是意识到所达目标的理智产生的 ,他们不认为他们理解了。” 庞加莱继续说:“无疑的,他们本身恰恰没有意识到他们渴望的东西,他们不能系统的阐述他们的欲望,但是, 如果他们得不到满足,那么他们便模糊的感觉到缺乏某些东西 。于是,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一开始,他们还觉察到人们摆在他们面前的论证;他们不久便遗忘了;他们很快使一瞬间的亮光消失在永恒的暗夜中。” “ 人们总是询问,这有什么用处;如果他们在实践中或自然界中找不到它们,他们将不能理解如此这般的数学概念的正当理由。 在每一个词下,他们都希望提出明显的图像;定义必须唤起这个图像,以致在定理证明的每一个步骤中,他们可以看到它变换和发展。只有在这一条件下,他们才能理解和记住。 这些常常欺骗他们自己;他们不听信推理,他们着眼于图形; 他们自以为他们理解了,他们只是看见。” 这里强调的是人们对于理解的感觉,而不是对于文字的字面解释 ,即便是字面都明白,但是内心深处的感觉就是不大对劲,这就是说,感性和理性的分离矛盾,正好比一个转向的人尽管可以通过理性去辨认东南西北方位,但是主观的感觉总是觉得不对。这就是所谓的理解障碍。 人们学习数学首先遇到的就是理解 障碍。越是到了数学学习的高级阶段,这种理解障碍遇到的机会就越大。比如,我们学习极限的时候会遇到,这是因为我们还从来没有试图在生活中体验无限是什么。当我们第一次试图解释什么是无限的时候,拗口的语言所描述的那一套逻辑在生活中找不到原型,甚至找不到类似的可以比较。这就产生了理解障碍。当我们从数学分析过渡到泛函分析的时候,从平面几何、解析几何到拓扑的时候,我们一样会遇到理解障碍,这是从 具体到抽象的跨越 。在跨越这些理解障碍的时候,我们的思想深处对于抽象逻辑的熟练程度并不深,还没有真正的掌握抽象逻辑的好处。 我们从小学习数学总是从物理世界开始的,从直观开始的 , 但是数学具有天生的抽象性 。比如,学习整数加法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类似手指头之类的实际物体在边上进行示意。学习乘法的时候,也是多个相同加法的另一种描述。更近一步,庞加莱举例说“在小学,要定义分数,人们切开苹果或者馅饼;当然这是在内心切开,实际上并没有切开,因为我没有假定初等教育的预算容许如此挥霍。另一个方面,到了大学,却说分数是用水平线分开的两个整数的组合;我们通过约定定义这些符号可以服从的运算,也可以严格地定义分数。。。。。但是如果有人试图把这种抽象的定义给予初学者,那岂不是使他呆若木鸡。” 这深刻的表明, 由于人类认知能力并不能天生的形成(也许有人会对此有不同意见),而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开始我们会依赖物理的或者等价的说,是经验的,来学习数学的基本知识,但是数学为了能够完成它的复杂任务,停留在直观的角度并不能带来好处。那就意味着,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强调,我们的学习就是一个从直观的、经验的,到抽象的逻辑思辨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要尽早尽快的适应这些抽象的逻辑,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直观的角度。 庞加莱又举了一个例子:“假定我们在一个班级里,老师讲到:圆是与称之为圆心的内部一点等距的点的轨迹(这个在解析几何中很显然的定义)。好学生在他的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差学生拉长了脸;但是,无无论谁都不理解其含义;于是,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学生认为:啊!他为什么不同时说圆是环形物呢,否则我们早该理解了。毫无疑问,老师的定义更科学,学生的定义是无效的,因为它不能用于证明,而且不能培养学生分析概念的有益习惯。但是,人们应该向他们说明,他们并不理解他们自以为知道的东西,应该引导他们意识到他们的原始概念的粗糙性,意识到他们需要使概念变得纯粹、变得精确。” 尽管数学看似更精确,但是公理化系统的努力最后的结果表明, 经验的、直觉的仍然是最基本的基础, 不过这不妨碍建立在有限的几个直觉基础之上的数学命题本身的抽象性。与我们直觉上喜欢的形象相比,数学要抽象的多。我们总是试图用粗糙的概念去解读遇到的数学问题,这就造成了理解障碍。 我们直觉粗糙的另一个鲜明的例子是,我们心目当中的连续性,其实是很光滑的连续,和我们严格定义的连续并不完全吻合,事实上,我们可以构造出处处连续而处处不可导的例子。这和我们的直觉相差很大。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粗糙的感觉。 粗糙的直觉依然有用。 假如把我们直觉形成集合A,自然界形成的集合是B,数学的描述集合是C,那么真实的情况将是A属于B,B属于C。也就是说,虽然数学严格了,抽象了,但是似乎并没有创造出更多的东西,而仅仅是多了一些无用的垃圾。实际上,对于数学上描述的能量有限的(平方可积函数类)函数,几乎所有的这样函数都是没有实际价值的,有实际价值往往是有一定的光滑性,或者和光滑性类似的性质的东西。如果学生一上来就学习处处连续而处处不可导的函数,估计没有几个愿意学习下去。 数学的另一个难学的原因在于,数学的知识体系是有序的。 所谓有序,那就是数学知识类似楼梯一样,不能做跨越式的学习(大多数如此)。如果用高等数学的名词来解释,那就是高阶马尔科夫链。每一个学习环节都要依赖之前学习过的很多个环节的数学知识。这就导致我们必须从金字塔的底端开始学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上,假如在某一个台阶遇到了理解障碍,后续的学习不堪设想。而且学了之后,必须熟练,否则后续的学习一样遇到困难。基本可以肯定的说,一个能够把大学本科数学系的教材通达无碍的学习下来的同学未来基本上是个较为优秀的学者。因为作为搞学术研究的我们,在学习的路上似乎都遇到过理解障碍的情况。也许没有遇到理解障碍的人,才是真正的天才。 那么这种理解力从何而来呢? 我们既然知道数学的学习有赖于这种理解力,我们自然希望我们能够及时的获得这样的理解力。但是,很遗憾,没有一个有效地办法去很快的提高人的理解力。正好相反,数学正是锻炼和提高理解力的有效工具。可是,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边被训练,一边被数学淘汰。事实就这么残酷。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被更早的淘汰,仅此而已。 总的来说, 数学是人类理解自然的产物,也一定脱离不了自然 。但是我们学习数学的方法,或者老师教学的方法却有很大的改善空间。针对不同的人制定不同的理解力提高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由于资源有限,我们今天的教育还只能是大面积的普及式的教育,并不能让所有的人都能体验到人类这个发明的魅力。
个人分类: 读书偶得|49794 次阅读|54 个评论
科学思维
romanhead 2010-12-16 10:56
科学思维的两种方法: 抽象:对问题本质的探究,是自下而上的思维,实现问题的泛化,从而在简单的层面指导对问题的研究。 细化:对问题的分解,是自上而下的思维。实现问题的简单化,把大的问题逐步逐层的分解为单个的小问题,直到可以解决的单个问题。对问题实现从点到面的突破。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32 次阅读|1 个评论
抽象
metanb 2010-9-29 12:22
作为过程的抽象高于作为结果的抽象,或者说作为动词的抽象要高于作为名词的抽象。中国很多搞数学的只在后者的层面上做学问,不明所以,不知所终。数学系的学生更是大受其害。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2065 次阅读|0 个评论
mirror - 如何思考系列(十四):抽象和还原推广
liwei999 2010-5-30 15:46
如何思考系列(十四):抽象和还原推广。 (1325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y 28, 2010 08:02AM 这个题目是来自松鼠会的题目《在一口足够深的井底,大白天能看到星星吗?》( )。 闭上眼睛能否看到星星呢?这个答案属于自明的。而在一口足够深的井底的作用与闭上眼睛的作用是一样的。这个联想来自抽象。 能够看见东西是因为有足够的信噪比。因此要看到微弱的信号的根本在于改善信噪比。这就需要技术、需要新的仪器。需要强调的是这个技术不单是硬件的设备,也包含着思路的组成部分。 白天看不见星星是因为噪音的本底太强大了,星星发出的光亮被大气的散射光盖过了。这个现象不可能通过挖井得到改善,因此挖井不是个改善信噪比的好办法。这个道理应该说很容易理解。 信噪比是个很抽象的说法。决定信噪比的因素虽然最终归结到两个强度的比,但实质上信号和噪音背后包含着大量的具体的物理过程,并不是一拍脑袋就可以改善信噪比的。一个简单的比喻就是增加GDP总值与改善单位GDP所需要的能量是两个不同类型的指标,不可能一味单纯地通过提高GDP的总值致富。 通常增加信号的强度会有很多困难,因此改善信噪比的主战场一般是在减少噪音的领域里。也就是说最有效的事情同时也是最不起眼的事情。不起眼也是必然的,因为形成信号的因子一般是少数的,而产生噪音的因子是多数的。压噪音属于吃苦费力的差事。 蛋白质的结构分析是科学时代的炼丹术。因此有人主张看单分子的蛋白质。从信噪比的观点看,看单分子的蛋白质的技术方向与改善信噪比方向不一致,因此也必然是不能成气候的努力。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4017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578 次阅读|0 个评论
抽象自己
ccpicasso 2010-4-13 13:58
记得刚刚看到谁说的, 大体意思是这样的: 科学与艺术不分家。
个人分类: 奇妙思想≈≈奇思妙想|25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再谈开创一个领域
wangyong77 2010-2-2 14:55
再谈开创一个领域 我的帖子《我是怎么做科研的之十一学会开创一个领域》得到了一些虫子的鼓励,不过也有不同的看法,如下: 我觉得结合自身科研实践谈论如何开创一个领域更有意义!没有数年甚至数十年潜心某个方向一线科研实践的历练来谈论方法论,是很难想象的。, 开一个新领域好难的呀!能把自己领域的东西做好就不错了 我想首先这两位忽视了我这里要强调的创新和开创,特别是针对的是一个新的领域,而不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发展枝叶。 许多虫子,包括以上的一位提到要结合实例,本人虽然不才,但是也有一些可以作为比方的例子吧。当然这其中有些东西我可能只能提出问题,但是很好地解决问题确实非常困难的,还有就是有时候可能不能把这个体系完整弄起来,有些缺陷等等问题。我提到的例子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或许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 第一个,在密码方面,我就发现针对软磨硬泡攻击是没有办法的,而且密码学也基本上很少考虑这种攻击,而且实际上这种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他把你的密钥持有的人或者设备都缴获了。因此我就另辟蹊径,为什么不找一个可能误导他的密码(密钥)呢?传统的密码体制下,错误的密钥大多数情况下得到的是乱码,我可以采用特别的加密方法,针对语义进行加密处理。因此提出了一些算法,还有密钥可信度之类的概念。但是相关体系建立还是有许多问题和障碍的,有时候能够解决一些,有时候问题也是很难去解决,涉及到太多语言方面的问题,而且已有的一些理论实际上太过于粗糙,放在实际中,就非常具有局限性。而且完善这一套理论需要的不是密码学的那些基础,而是需要许多其他学科的基础,乃至一些没有提供的方法,只有自己去摸索。 第二个,在信息论方面,我发现信息的可靠性才是信息追求的最大的目标之一,相反消除不确定性只是一个副产品,因为大多数信息本身就是确定的,一旦可靠和完备,它也就更加确定了。由此发现,信息的表示中,概率值被当作一个固定的值对待,而实际上,一些不可靠,不完备的信息他的概率表达中的概率值可能是随机变量,或者更加复杂的情况。假如我们不去发现这种表达的局限性,而堕落在概率值就是固定的陷阱中,必然不能自拔。实际上沿着类似的思路,还可能发现信息的表达中存在更多的复杂的问题,比如集合本身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随机性,包括集合元素不确定,集合元素的个数不确定性,集合中元素所指的对象也可能是不确定的,等等。而且有时候我们面对的是非常复杂,多样化的集合,比如,有时候可能按照教师的职称分类得到一个集合,有时候按照教师授课的科目分类得到一个集合,则信息的表达变化了,固然我们可以用条件概率来进行一个转换,但是,有时候我们不一定得到条件概率的可靠值。可能这个条件概率也是随机变量,或者是更加复杂的变量,或只是受到某个条件的限制,或者完全未知的,我们采用的那种形式化的表达方法限制了现实中信息的自由度。而且信息一旦增加一些自由度,表达都非常困难,何况研究这种情况下它的性质? 第三个,由信息论中的概率值的随机性也可以发现概率论本身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那么这其中的问题可以参考 http://www.sciencenet.cn/u/wangyong77/ 中概率论的相对性的文章。但是,这个问题研究起来似乎也很复杂,我也曾经找到过一些性质很好的算法,但是我想它依然有局限性,不应该限制概率的自由,或许最自由的才是事物的本来属性。假如我们不知道任何东西,那么这个集合都可能是未知的,集合中有多少个元素呢?元素个数都未知,概率的值如何能够已知? 不仅仅是个人的例子,我想科学发展史上有许多这样的开创新领域的例子,这些例子估计都不是死读文献的,也不是靠长年累月的积累形成的,固然长年累月的积累肯定会是的一个人开创领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但是我相信开创性的工作中最重要的东西可能不是依靠学、依靠积累完成的,还是需要创新和批判精神,学会走新的路子。包括我提到王小云,她也不会提倡读太多的文献。学与研的关系需要摆正,虽然它们不能完全脱离,但是如果太偏执于学,不但耗费时间,而且容易堕落陷阱,成为井底之蛙,无法开创新局面,有研究表明学的多反而创新能力降低。纵观目前学术界的风气,的确也有舍本逐末的氛围,太过重去发展一些没有很大潜力的支末、许多的改进和优化真的那么值得,真的那么好么?且对于源头创新性的东西设置了太多的障碍。 开创领域绝对是需要许多基础的,但是这种基础可能完全不是类似领域的那种基础,全新的东西可能需要全新的方法,这些方法可能需要去新开拓,而不是仿制。所以,即便是你钻在一个领域太久,然后开创了一个相关领域,那么前领域的基础可能对后者无用。 特别是有时候你本来就是发现了某个经典理论的局限性,那么你学习再多的该经典理论对于开创新的理论体系可能是没有多大的用处的,但是也不是绝对,比如有时候需要一些证据之类的,就需要用。 关于科学发展史上的例子,我是很佩服抽象代数的创始人伽罗华的,能够洞悉许多事物且从很具体的一些理论中抽象出一套很复杂的,难懂的理论来,虽然他也借鉴了类似天才阿贝尔的群的概念。我想这种创举绝对不是靠学、靠遵从和步人后尘,依靠的更多的是一种洞察力,能够观察万物的相似性并且总结出一套理论来,因为能够洞察,所以也能巧妙转换问题,随意运用这些理论问题解决一些在别人看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或许在他的眼中能够洞悉这一切都具有类似的本质。
个人分类: 我的科研经验分享|246 次阅读|0 个评论
数学家
metanb 2010-1-13 15:47
.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2288 次阅读|0 个评论
抽象
metanb 2010-1-11 20:38
如果不指明被抽象的那些具体就是变相的偷窃。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23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哲学之树-读书会讨论摘要II 王永晖版
arithwsun 2009-12-31 12:01
哲学之树 网络版 作者:庞思奋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 全书简介:本书呈现了一门为期 12 周的哲学入门课程,这门课旨在开启人们的哲学兴趣,发展个人思考哲学论题的独特视角,帮助初学者唤起、表达并批判自己的洞识。作者庞思奋博士在本书中充分展现了其哲学家的禀赋以及哲学教师的教授指挥,并在融合东西方哲学遗产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参考书:罗素《西方哲学史》 第二次讨论摘要 ( 2009-10-25 ) 王永晖版: 按照作者庞思奋的分割,有神话 --- 诗歌 ---- 哲学 ---- 科学四个发展阶段,哲学阶段,是需要将内容从神话中剥离出来,至于怎样的剥离,作者庞思奋并未给出具体有力的证明。哲学阶段的真正开始,分为序曲和正剧,序曲,可称为前哲学阶段,这个时期的哲学家们,将世界是上帝或神创造的这种神话,换为,世界的构成是水(泰勒斯 - 公元前 585 年日蚀预言),是火(赫拉克利特 - 公元前 ?? ),是气(阿那克西美尼),是元质(阿那克西曼德 - 公元前 540 年),是四元论,四大原质土、气、火、水的组合(恩培多克勒 - 公元前 440 年),抑或是原子(德谟克利特)。 其实对于我们这些现代人来说,这些说法本身只不过像个换元法而已。但是,我们要注意,这确实是一种剥离,将哲学从神话中剥离,不可能是一次完成的。这些前哲学阶段的智者们,做的第一次剥离,实际上就是去人格化过程。 很显然,宗教中不乏哲学式的深度思考,但是,非常不同的是,宗教并无完成去人格化过程,因而也无法享受去人格化带来的巨大精神红利。也许,在神话剥离的过程中,宗教尝试走的是另外一条路,不是去人格化,而是人格一元化,从这个角度理解,多神论的道教始终未发展成为成熟宗教。 很多科学家传记中,也可看到这种思维进程,不少科学家,在很小的时候,就将对人的兴趣,转移到对物的兴趣上,而更有一些,甚至将对物的兴趣,转移到完全不依赖于实在对应的数与形上,成为数学家。所以,生活中,我们要是碰见这样的孩子,倒是大可以根据其本性而培养之。 哲学从神话中真正完全的剥离,是由三大圣贤级哲学家完成的: 苏格拉底(死于公元前 399 年,思辩精神的引入) 柏拉图(生于约公元前 428 年,抽象化精神的引入) 亚里士多德(生于约公元前 384 年,系统化精神的引入) 很显然,思辩的、抽象的、系统化的思想,对于我们现代科学家来说,已经是日常便饭。但根据哲学史,这些精神的产生,确实来源于这三位哲学家的教导,最终经过二千多年,普及到我们几乎所有科学工作者。 当然,我们会从下面的摘要中看到,这些精神的产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实际上,直到现在,很多科学家或科学领域的领导,虽然在专业领域能够基本遵守这三大精神,因为不遵守,就没办法做研究,没办法发文章,但是,稍一超出自己专业领域,就违背这三大精神原则的事例,在科学家中,似乎也不少见。 这些,都可以让我们想见,当初提出这些精神的哲学家们,需要多大的智慧和勇气,所以将其称为圣贤级哲学家,是很可以赞同的。 第一次总是最难的,思辩精神的引入,就是哲学从神话中剥离出来的分娩之刻,这一刻,是如此痛苦,导致提出它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被希腊民主政治的检察官们,最终判处死刑。罪名即是其表达的思想,对社会和年青人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作为哲学家,苏格拉底自然要对此判决说上几句,不妨让我们从他的《申辩篇》中摘录几句: 『最容易最高贵的办法并不是不让别人说话,而是要改正你们自己』 『在另一个世界里,人们不会因为一个人提出问题,就把他处死的』 『罗素评价:任何一套逻辑上一贯的学说都必定有着某些部分是令人痛苦的;。。。;无拘无束辩论的习惯 --- 是有助于增进逻辑的一贯性的』 他为什么会这么遭人恨呢,大概就是他采取了思辩的方式,面对他所处的社会。所谓思辩,大概说来,起码应该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第一是要有怀疑的精神,提问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就是从苏格拉底开始的;第二是要有逻辑,有逻辑自然不会搞政治家那种你好我好大家好那种含含糊糊。 先是哲学前期的去人格化,再接以苏格拉底倡行的思辩精神,哲学,终于从神话中脱胎换骨出来了。如果,您在今天某些人的哲学式谈话中,还能看到存在相当程度的人格化(用拟人性比喻来描述问题),或是非思辩的、类似官场似的思维方式,可以说,在哲学层次上,他还远远落在当年苏格拉底达到的程度。 苏格拉底,把他的思辩精神付诸的范围太大了,先是游行天下,像一个武林高手一样,到各位智者家里去踢馆,收获似乎颇丰,证明了『知道自己的智慧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这句话,我们可以当作广告理解,也可以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稍微理解一下。 未知 无知 已知 这里,未知和无知,定义并不相同。无知是指,有些问题,是人类永远无法知道的。如上帝是否存在,灵魂是否存在这些问题。 虽然,这些问题属于所定义的无知,不过哲学还是将其作为考虑范围,至于科学,则直接将这些问题剔除于自己的视野。 但是,哲学虽然仍会考虑这些无知问题,但跟神话不同,它要使用新的思维方式,去人格化是第一步,而真正的步骤,就在苏格拉底倡导的思辩精神里面,即以怀疑式的、逻辑的思维,去面对这些问题,包括前人的那些神话式的、或前哲学期的假说。 当然,宗教性的神话以及宗教本身,因为不准备走去人格化之路,是不认为自己的说法是假说,也不认为有人有权使用思辩方式来处理它,即使是在民主政治的希腊,也是不可以的,尤其是当这个人被认为是世界上的最智慧的人时,名气越大越反动,死刑必然来临。 时间过去二千多年,上述图谱,对于我们这些现代科学家来说,已经是基本的常识,首先,我们会限定自己的研究范围,所有科学家,在其专业中,是不去研究上帝是否存在的,这是科学家的共同界限。在这些科学家当中,也许是数学家们,将自己的界限封的最小,局限在数与形上,以保证这门学问成为这个世界上,达到逻辑严谨性程度最高的标准。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学力量的成长,才慢慢放开其界限,将其扩展到,物理学(最先扩展对象),化学,然后才是严谨性要求相对较差的经济学,将来恐怕会再扩展到心理学、政治学。每一次扩展或曰注入,自然带来一次学科革命,甚至是人类社会结构的革命(如电计算机和网络)。 在上述图谱中,确实是,一个有智慧人的标志,不是他知道多少,而是他知道多少未知(无知)的东西,诚哉斯言,苏格拉底。 这件事情,对我们科学家来说,已经成为常识,做科学的水平,直接依赖于这位科学家发现问题的水平,我在研究生学习须知那篇文章中,表述的 追大问题,找中问题,做小问题 其实本质上就源于苏格拉底给我们后人开启的这一必由之路 --- 思辩精神之旅。 下一个,就说到柏拉图,撇开他的理想国那种政治理念不谈, 『能否设计出一种宪法,可以使智慧具有政治权力,罗素注: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来而把政府交托给他们,这个问题乃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这便是要拥护民主制的最终理由,永晖注:罗素的结语相比于柏拉图的问题相当的不靠谱,民主制其实需要更多的智慧,无智慧的民主制将成为更严重的灾难。当然罗素可能会纠缠于智慧的定义本身,而不管他怎么纠缠,都不能反驳这样一个事实,如果宪法不能使智慧具有政治权力,同样地也不能保证住民主制获得成功』。 这种对世事的讨论,在其后隐藏着的思维方式,无疑是推崇抽象化的思维方式的,并给予数学于最高的地位: 『一个好国王,应该学习几何学,这是最本质的东西』 『没有数学,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智慧』 不过柏拉图将其思维方式,进一步运用到抽象形容词在政治学的运用上面去,如正义,真,善, ( 以及后世所倡扬的平等,自由 ) ,这种以抽象理念来指导实际生活、实际政治的做法,对于现代科学家来说,是有逻辑问题的。究其原因是,现代科学家早已经习惯了,不能用模糊的概念(即使它有可能真是来源于人类最深的本性),来处理本来具体清晰的问题。柏拉图似乎在这里,没有踏上这种现代之路,而是在其抽象化方式上,多走出一步。当然,他的影响直到现在仍然存在,很多接受了西方教育的学者,在研究或批判中国某些现象时,就如柏拉图那样,拿本身定义不清的抽象名词,去衡量现实世界。 例如,自由,公正都是属于人类社会中最抽象的形容词,虽然他们确实很可能存在于人类最深的本性之中,现在称为基因之中,但这些词很难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义。 当然,确实有可能在言辞中给这些形容词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义,但是往往却会因此在现实中找不到对应物,在现实中不存在的定义,即使言辞清晰也毫无意义。 那么为了让它起码覆盖到一定范围的现实对应物,就必须将其定义适当的模糊化。但是,一经模糊化之后,我们能用一个模糊化的概念,来批评另一个具体的现实吗?即使这个现实可能确实有问题,但这种思维下的批评并不符合科学的思维方法,即要求出发点(基础)一定要足够的清晰明确。 再具体来讲,相对于一个 A 型现实对应物,适当模糊化的定义或标准,能直接拿来用到另外一个 B 型现实对应物上吗。(注:这种思维体现在我 和金拓 老师的一篇 博文留言讨论 之中。) 毛主席文章中反对的教条主义,应该说的就是在政治学方面食而不化,拿抽象理念说事、解事之人。 几十年前共产党打天下时,对他们来说,哲学问题就是生或死的问题,不能含糊,这种生死中产生出的哲学 --- 毛选第一卷,非常值得学习。 现在说最后一位,亚里士多德,有了思辩精神,有了抽象化精神,必然来到的是,对材料的系统化处理。因之,我们似乎可以认为,亚里士多德,在贡献原创性上,比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要稍差那么一筹。 不过历史,却赋予亚里士多德更多的承认,原因是 『罗素:他生当希腊思想创造时期的末叶,在死之后一直过了两千年,世界才又产生出任何可以认为是大致能和他相匹敌的哲学家。。。几乎每种认真的知识进步,都必定是从攻击某种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而开始的』 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系统化程度。 附语:现在我们需要说一下,这三位希腊圣贤,所表达出的思辩、抽象、系统化的思想,是否在中国哲学中曾经存在过,我们当然可以肯定,这三种思想,在中国哲学中尚不是主流,否则今天的情况将会迥异。 但是,这些思维方法,中国哲学中也是存在的,只不过有两点冲淡了它,一个是中国哲学,未把思维方法问题,上升到核心问题,实际上,中国哲学跟神话的关系,看上去就没那么大,因而讨论的问题就离神性远,而人世近,虽然在当时看上去比较成熟,但也使得中国哲学始终未走出去人格化的过程。这在现代中国科学家的精神特征中,仍然能够看出来,将问题过于拘泥于人格,反而在实际中举步维艰。 再者是,即使是谈到思维方法时,中国哲学更器重于不立文字,言语道断似的悟性思维。这一点,西方哲学家并不是没有,苏格拉底的故事中,就讲他曾为思考问题,经常性地发呆,某次竟然站立一天一夜,不食不眠。这在罗素看来是一种病态,但是对于中国哲学家,却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即是,庄子所言的心斋或后世所言的禅定。为学日益,为道日减,老子对思维方式的这一定位,影响了中国哲学家几千年。 具体而言,思辩的精神,在很多中国哲学著作中,是有的,但很可惜,往往并未去人格化。抽象的精神,也不能说中国哲学家没有,道的抽象概念,善的抽象概念,美的抽象概念,老子道德五千言里,反复提及。 在后世的我们来说,不妨将这两种思维方式,在中国哲学语境里,归一为一句口诀问窍抽髓,思辩和抽象化的过程中,中国哲学更强调的其对象的有意义性,而未对思维方式本身过份追思,是否问到点子上了,把那个窍找到了,是否抽象化到点子上了,把那个精髓找到了,才能让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满意,他们似乎对学以致用的态度更欣赏些。 至于系统化思想,就更不用说了,其实任何思想,发展到后期,必然会带来系统化,周易将 64 卦一一罗列,未有遗漏,这是系统化。中医,将五行思想归纳与应用,这是系统化。只不过,这些系统化过程,与形式逻辑相去甚远,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中国哲学家要处理的现实世界,更加自然化的政治观,确实是很难用形式逻辑来覆盖的。 我们可试从兵家思想上,来看系统化的威力,先世有孙子兵法,内容系统丰富。后世有各种武术套路,千回百转,宛成一曲。毛泽东军事思想,就学习了这些非常系统的战略,其中最重要的是包口袋,说穿了,就是以多击少。系统化思想,在精神运用上,就是以多击少,从而形成滚雪球式的科学发现。不过,具体化到现代科学领域,将以多击少这句口诀,改为萃旧裂新,则更为合适于揭示科学发现的规律。 中国哲学,也有西方哲学中忽视的哲学高峰标志点,老子所言知其白、守其黑,孙子兵法所言知己知彼,太极拳舍己随人,千年积累之下,都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甚至是亚洲汉文化民族)的血脉之中。如果按老子原意来讲,改成四字诀,最好称之为藏己验彼。做事情、想问题的时候,先要从对方的规则、思路、习惯出发,将自己的诉求和洞见先藏而不露,反而有可能更符合天道运行之理。
个人分类: Book-W|36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 “数学”的对话(4)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09-5-22 18:32
关于 数学的对话( 4 ) (接( 3 )) 乙:数和形既已被抽象出来之后,就又都有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就还须研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 甲:是的!这也正是数学的具体任务。 但是,数和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又是与相应的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相互适应、相辅相成、协调一致、彼此配合的。 所以,它们本身又都是客观实际的。 乙:那就是说:数学既是,通过实践,从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中抽象、发展而来,又必然能够,而且需要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应用于相应的实际和实践的。 既是从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中抽象出来的,而它们本身又都是客观实际的啊! 甲:是的!但是,还要注意:并非局限于眼前已有和已知的实际和实践。 乙:确实!有些重要的数学规律,眼前似乎看不到有什么实际用途,但是,进一步的实践和发展,却发现了它们的重要用途和作用。 甲:总之,探究各有关事物的规律性,是一切相应的科学,包括数学,的基本任务。也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把数学神秘化,或使它脱离实际和实践。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数理|2921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数学”的对话(3)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09-5-21 16:24
关于数学的对话( 3 ) (接( 2 )) 乙: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呢? 甲: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世界的本原。他说数统治宇宙。 乙:当然,所谓世界的本原、统治宇宙,也不能说数就是世界、宇宙! 也都只是说明数的重要性,还并未说明数是什么! 甲:很对!其实,数可说是表达一切事物中各种数值的基本概念。这种概念是从各种客观实际事物中抽象出来的。 乙:那么,究竟什么是形呢? 甲:形可说是表达一切事物中各种形状的基本概念。这种概念也是从各种客观实际事物中抽象出来的。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数理|3045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7: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