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种群生态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孙儒泳院士与我国的动物种群生态学
热度 1 wangdh 2020-2-24 16:58
孙儒泳院士与我国的动物种群生态学 王德华 孙先生是新中国在高校讲授种群生态学最早的教师,也是编著生态学教材中种群生态学内容最早的作者。在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方面,我国从事种群生态学研究较早的学者有研究蝗虫的马世骏先生和研究粘虫的林昌善先生等。寿振黄和夏武平先生是我国开展啮齿动物种群生态学的较早的学者,从 1958 年开始在《动物学报》上发表了一系列引领国内学科发展的论文。 孙儒泳先生开始啮齿动物种群生态学研究是 1959 年,也就是他从苏联留学回国后的第二年。他参加了东北地区森林脑炎疫源地的调查工作,主要进行了柴河林区小啮齿类的生态学研究,相关数据发表在 1962 年和 1977 年的《动物学报》上。 这1962年的这两篇论文中,揭示了不同生境中鼠类数量的季节变化和垂直分布规律,论文中综合了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的信息。 第一篇论文(动物学报 1962 , 14 ( 1 )):用铗日法研究了柴河林区的兽类区系和小型啮齿动物数量的季节变化,分析了不同生境类型对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影响,发现混交林物种数量最高,并分析了小型啮齿动物数量的季节变化。提出了小型啮齿动物具有微小种群,彼此之间可以用生态特征进行区别的思想。 第二篇论文(动物学报, 1962 , 14 ( 2 )):这是第一篇论文的姊妹篇。这篇论文分析了阔叶林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三个代表生境类型中啮齿动物的数量变化和物种组成,发现由典型的混交林带,经过过渡地带,再到典型的阔叶林带,小型啮齿动物的数量、种类组成和各种鼠类的比例,都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提出这种变化除了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垂直分布有关外,人类农业经济活动强度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注意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是很前瞻的一个理念。 在此基础上,在 1977 年的论文中(动物学报, 1977 , 23 ( 2 )),提出了雄性繁殖强度的概念,分析了其在种群动态和数量监测等方面的意义,根据精巢长和储精囊长随体重的变化规律,确定雄性繁殖强度指标。这篇文章在数据处理的时候,还应用了协方差分析的方法,这是非常先进的数理统计理念。孙先生在 1973 年的学术论文中,就引入了协方差分析的方法。(孙儒泳和黄铁华, 1973 ,褐家鼠和社鼠耗氧量研究中协方差分析的应用。动物学报 19 ( 3 ))。即使今天,很多生物医学的学术论文,在比较实验动物内脏器官和一些生理学参数的时候,还是忽视了体重的影响,或者简单用器官重量(或生理学变量)与体重的比值(称为脏器指数)表示。后来他的研究生在研究布氏田鼠种群繁殖的时候,也研究了布氏田鼠的雄性繁殖强度 (Liu ZL等 1994, Acta Theriologica (Poland))。 这几篇论文是我国啮齿动物种群生态学奠基性的工作,同时也是比较早的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工作。 后来孙先生与合作者(如梁杰荣先生等),建立了青藏高原根田鼠的生命表,用数学模型预测了灭鼠后种群数量的恢复等。 他的研究生董全根据青海高原上的调查数据,分析了青海海北藏系绵羊种群结构及其出栏方案的优化等。 研究生房继明和刘志龙在内蒙古草原对优势啮齿动物布氏田鼠的种群生态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空间分布、种群的生理年龄结构和繁殖特征等。 孙先生还与王祖望先生等合作,对根田鼠种群生产力和种群能量学特征等进行了研究,在《兽类学报》上连续发表了3篇有重要影响的论文。 这些工作都是我国很重要的关于种群生态学方面的研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孙先生就在中国生态学会主办的培训班上,讲授种群生态学,并自编讲义。 孙先生对我国种群生态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种群生态学的奠基人之一和开拓者。 孙儒泳先生与合作者发表的有关动物种群生态学方面的论文: 1 、孙儒泳、方喜叶、高泽林、张玉书、林杓 1962 柴河林区小啮齿类的生态学 .Ⅰ. 生态区系和数量季节消长。动物学报, 14 (1):21-36 . 2 、孙儒泳、方喜叶、高泽林、张玉书、林杓 1962 柴河林区小啮齿类的生态学. Ⅱ. 垂直分布.动物学报 14 (2):165-173 . 3 、孙儒泳、张玉书、方喜叶 1977 啮齿类繁殖生态学研究中雄性繁殖强度的意义 。 动物学报, 23 (2):   180-200. 4 、梁杰荣、周立、魏善武、王祖望、孙儒泳 1984 高寒草甸灭鼠后鼠兔和鼢鼠数量恢复的数学模型。生态学报, 4 (1):1-11 . 5 、董全、皮南林、孙儒泳等. 1984 海北藏系绵羊种群结构及其出栏方案最优化的探讨。生态学报, 4 (2):188-199 . 6 、梁杰荣 、 孙儒泳 1985 根田鼠生命表和繁殖的研究。动物学报 , 31(2):170-177 . 7 、董全、皮南林、许新宜、孙儒泳. 1987 海北藏系绵羊种群桔构及其出栏方案分季最优化的探讨。生态学报, 7 (3):276-286 . 8 、房继明、孙儒泳. 1991 布氏田鼠空间分布格局的季节动态。生态学报, 11(2):111-116 . 9 、姜永进、魏善武、王祖望、郑生武、崔瑞贤、孙儒泳 . 1991 海北高寒草甸金露梅灌丛根田鼠种群生产力的研究 . I. 种群动态 。 兽类学报 11 (4):270-278 . 10 、刘志龙、孙儒泳. 1993 布氏田鼠种群生理年龄结构研究 。 兽类学报 13 (1) :50-60. 11 、刘志龙、孙儒泳. 1993 布氏田鼠种群繁殖特征研究 。 兽类学报. 13 (2):114 -122. 12 、魏善武、王祖望、姜永进、郑生武、孙儒泳 1992 海北高寒草甸金露梅灌丛根田鼠种群生产力的研究 II. 种群生产量。 兽类学报 12 : 39-48. 13 、王祖望、魏善武、姜永进、王德华、杨福囤、胡德夫、孙儒泳. 1993 海北高寒草甸金露梅灌丛根田鼠种群生产力的研究 III. 种群生物能学。兽类学报, 13 (1) :38-49 。 14、Liu Zhilong, Li Zhonglai, Liu Laifu and Sun Ruyong . 1994 Intensity of male reproduction in Brandt's voles, Microtus brandti . Acta Theriologia 39 (4) : 389-397. 15、房继明、孙儒泳、刘志龙 1995 布氏田鼠肥满度分析和小型兽类肥满度指标 K 与 K wl ( 重长指标 ) 的比较。动物学报, 41 (2):141-148 。 (1985)
个人分类: 人物风采|5412 次阅读|2 个评论
【论文】潜叶昆虫的种内竞争与密度效应
entomology 2018-4-21 14:12
历经2013-2016四年调查统计,其中受到天气的重大影响,投稿三个期刊,文章终于总算见刊了,不容易啊。但我们还会年复一年的调查下去。 Dai X*, Xu J, Guo Q, Lai S, Liu P, Fan J, Tang P. Density effect and intraspecific competition in a leaf-mining moth on bamboo leaves .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18.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11676-018-0655-0 Abstract When confined to a single leaf, the larvae of most leafminers should suffer intense intraspecific competition. The survival and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s are expected to decline with increasing larval density within a leaf, showing a negative density-dependent effect. The maximum density of an Elachista Treitschke (Lepidoptera: Elachistidae) miner on Indocalamus tessellatus (Munro) Keng f. (Poaceae: Bambusoideae)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can be greater than 40 per leaf, making this a good system for studying intraspecific competition and density effects. We counted the number of leaves with different mine densities in the field and found a clumped distribution of leafminer larvae among host leaves. The emergence rates of pupae (and last-instar larvae), adults and parasitoids were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larval density. Pupal weight and adult weight also showed negative relationships with larval density. However, pairwise tests showed that there might be no differences in pupal or adult weight at larval densities of 1–10 mines per leaf, indicating that density-dependent effects are more obvious at densities greater than 10 mines per leaf. Intraspecific competition could lead to stable density and consistent body size in surviving individual insects, which would help maintain a sustainable population size. The density threshold could be an indicator of the balance between intraspecific competitive detriments and conspecific aggregation benefits; however, the validity of the threshold density hypothesis requires further testing and confirmation. Keywords Leafminer Density-dependent Distribution pattern Sustainable population Threshold density
个人分类: My Work 我的研究|456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1: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