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求实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学精神:质疑和求实!
liyou1983 2019-6-12 09:26
如果把科学理解为探求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知识)活动,而且是探求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真实性质及其规律的行为。符合这一实践标准的认知活动,才能称之为科学活动,才可能获得科学性的知识,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道路千万条,所谓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态度,其实就两条:质疑一切,求实求是。 第一条,质疑。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个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有限的,都受到外部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自身的人力条件的限制。任何个人,都不是全能先知的圣人或上帝,都不是最高信条或终极真理,相反地在认知上往往狂妄自大、错误百出而自以为是、习焉不察。每个人、所有人所获得的知识都是有待检验、超越的知识,人类最多只能逼近真相及其真理。 由此,质疑一切是科学精神的第一条。读书无禁区,学习无禁区,求知无禁区,探索无禁区,科学无禁区,学术无禁区,思想无禁区,知识无禁区。马克思的座右铭就是怀疑一切,马克思所讨厌的人品就是屈服、轻信和逢迎!1978年我们所确立的思想路线、实践原则也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其他标准!质疑一切,包括各种的人物或权威,无论他是科学大师还是顶头上司。质疑一切,包括已有的知识,无论它是科学定律还是人间法条。唯有如此,才可能突破禁区,创新进步,趋向真善美。 第二条,求是。科学的目的是探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真实性质,包括其存在状态及其运动规律。科学活动就要质疑一切,突破禁区,超越权威,勇敢探索,大胆批判(批评),求同求异,求实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所有的科研人员,无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人文学科,在遵守法律、不损人利己的前提下,只对真实或科学负责,只对内心的道德律和头顶的星空负责。 相反的,我们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思维和行动,诸如故步自封、自以为是、自高自大、闭关锁国、盲目自信、高高在上、陈规陋习、画地为牢、虚情假意、作奸犯科、表里不一、尔虞我诈、两面三刀、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拍马逢迎、指鹿为马、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相沿成习、巧言令色、投机取巧、习非成是等等,都是科学活动的痼疾和大敌。 在科学活动中,为名或为利,单干或协作,模仿或原创,其实都不是什么大问题。相反,只有在一定的经济保障和学术独立的基础上,而不是清贫奉献和谨小慎微的基础上,科学家才可能自由、普遍、长久的从事科学探索和知识创新,才能够为自然、为人类、为祖国有所贡献。 附录:马克思的自白 您认为一般人最宝贵的品德——纯朴 您认为男人的最好品德—— 刚强 您认为女人最值得珍重的品德——柔弱 您的特点—— 目标始终如一 您对幸福的理解—— 斗争 您对不幸的理解—— 屈服 您能原谅的缺点—— 轻信 您最厌恶的缺点—— 逢迎 您讨厌的人——马丁·塔珀 您喜欢做的事——啃书本 您喜爱的诗人——莎士比亚、埃斯库罗斯、歌德 您喜爱的散文家——狄德罗 您喜爱的英雄——斯巴达克、刻卜勒 您喜爱的女英雄——甘泪卿 您喜爱的花——月桂 您喜爱的颜色——红色 您喜爱的名字——劳拉、燕妮 您喜爱的菜——鱼 您喜爱的座右铭—— 怀疑一切
个人分类: 不求甚解|6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28年前的第一次专利申请看当年的幼稚
热度 14 kiwaho 2016-10-19 09:58
回想人生的第一次专利申请是在1988 年9 月13 日,那时本科毕业后才积累了4 年的工作经验,按现在的时髦词那叫青椒或菜鸟后期吧。 记得那时中国专利法刚颁布不久,奔着新鲜,就搞了一个非职务发明,并尝试了人生第一次申请专利的滋味。 那时彩色电视机正时兴,但市场份额几乎全是进口产品的天下,国产化才刚刚有人喊了几嗓子。 彩电中的一个重要模块就是电源直流108V 。进口的都是开关型电源,效率高且市电容许变化范围宽;国内有厂家用传统的变压器,但当时市电普遍不稳,经常在高峰期低到150V ,所以家家都要添置一台市电自动稳压器。 开关电源很复杂,且关键的开关管进口价很高,于是我就从国产化电源下手,研究如何尽量用最简单的电路,达致国外开关电源同样性能。 琢磨了很久后,邮购元器件,反复调整电路设计,终于只用10 来个元件就能搭成110VDC 的电路。 之后,我匆忙着手申请专利。由于不谙专利法,我就委托北京的专利代理人张占榜先生代劳申请。不久就拿到专利申请号CN88106441 ,发明名称:可用于彩电的直流稳压电源。 如今根据这个号,可方便搜索并下载专利申请的原文,兹列为本文附件,并顺手抠出一张原理图贴在这里。 大家看看这个图是不是很简单?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没有用到一个电感元件,而开关电源则用到大大小小的各种电感元件。 主要零件:桥式整流、稳压集成电路(可用廉价的7812 )、光电耦合管、电荷泵高压侧电容、低压侧电容、CMOS 开关管或可控硅等。 行家们一眼能看出这就是一个电荷泵式“另类”开关电源,半热底板(手最好别碰)。 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本设计能达到与开关电源相当的宽市电适应性和纹波容限。 由于我原型样机设计试验阶段,实验不够充分,也没用到上档次的测试仪器,导致第一批“吃螃蟹”的用户,中试阶段问题多多。 最突出的毛病就是电磁干扰太大,就连收音机放在旁边都无法正常使用,谐波噪声大。 虽然收取了受让厂家一些入门费,但最后的下线结局,令我至今仍感愧疚和歉意。 用来做实验室大范围可调滞留稳压电源的应用场合,电磁干扰倒是没有引起太大问题,但要用1:1的隔离变压器,以策安全。 鉴于后续应用未能达到理想效果,最终我放弃了此专利申请的实质审查步骤。 哎,当年毕竟太幼稚了。 每个人都有功夫不够而失手的时候,大方直面,并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才是科研人应有的求实精神和态度 。 CN1041229A.pdf
5977 次阅读|16 个评论
野菠萝
热度 1 mqr 2013-8-14 22:13
野菠萝 沐雨栉风野菠萝, 婀娜娇身棵连棵。 长发披肩弄倩影, 坚果明灭送秋波。 妩媚隐隐藏野性, 多情款款气磅礴。 敢向苍天表真意, 永保“野”字 不蹉跎。 1 2
个人分类: 三亚花木|4063 次阅读|2 个评论
求实浇灌科研魂
uvard 2012-10-26 08:42
校训 创新发掘知识美, 求实浇灌科研魂; 严谨铺平大师路, 勤奋书写生命真。 --鲍毅
个人分类: 随笔小记|3271 次阅读|0 个评论
求实与求是
热度 2 sheep021 2011-6-6 19:55
求实与求是,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 求实,讲求实际,看得见摸得着的即是实际。可以重复,可实验验证。 求实,即求真,何谓真? 自然即为真,所以求真的途径是实事求是,即道法自然,因为自然是最大的事实,合乎自然的,就是“真”,就是“是”,违背自然的就不“是”,不“真”。然而,由于人类所能见者都是表象,只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见“真”、见“是”,即,所谓的“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且“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人类很容易被表象迷惑,而认假为真。 所以,求实要实,求是要虚。求实与求是,相辅相成,互为根基。求实方而求是圆。 做事要求实,做人要求是。 西方注重求实,东方注重求是 科学求实,传统求是。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133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研如同建楼
热度 15 Majorite 2011-3-21 07:41
科研如同建楼
科研如同建楼 嵇少丞 早想写这篇文章了。 在四川地震灾区考察期间,我常见到这样的情况:一座孤傲的小楼倔强地挺立着,其基础、墙体和楼板甚至没有出现明显裂纹,而其周围昔日美丽漂亮的楼房却倒塌了、破裂了、扭曲了,变成凌乱不堪的堆堆废墟。 图1.汶川地震中,北川县一个建筑商自建的小楼,没有被震倒,甚至连裂纹都难找到, 而学校、医院、商店甚至县委县政府的大楼都被震趴下了。 调查发现,那些震不倒的楼往往是建筑商自建自住的房屋,普遍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建材质量好、施工质量高的特点。建筑商知道在地震活动带上建自住房,建筑质量与抗震能力对他及其家人意味什么? 我们科研人员也应知道自己署名的论文对自己的职业信誉意味什么? 科研成果是以论文形式公布于众和流传于世的,论文上署着自己名字和工作单位的名称和地址。写文章就像在地震活动带上建自住的房屋,绝不能偷工减料、胡拼瞎凑、粗制滥造,而要用最好的建材(可靠的数据)、最合理的结构和最佳的施工质量。 文章一经发表,学界评价如何就由不得作者了,肯定就有同行去重复或检验你的结果,有错、有假用不了多久就会暴露出来,而造假者的名字白纸黑字在论文上写着,这与卖假烟、假酒、假药的还有所不同。所以,在科研中弄虚作假的人是十足的傻瓜,篡改或伪造数据就像在建筑中拿烂树枝充钢筋,建一栋外表光鲜实质豆腐渣的楼房给自己住,一遇上地震(检验),坍塌了,砸死砸伤的不是别人,正是建房人自己(作者)。 上世纪 90 年代中,有个国内同事兴奋地告诉我他在世界顶级科学期刊—— Nature 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一张彩照还上了那期杂志的封面。我感觉奇怪,他之前没有该领域的知识积累,怎么一下子就把文章发到 Nature 上?阅读后发现他的文章有几处硬伤,其中最大的一处就是其结论和前人以及他自己刚发表的一篇中文文章的结论截然相反,连基本观察数据也被改了,这就不正常了。电话里问他,他说:要是结论和前人一样就发表不到 Nature 上了。是啊,“狗咬人不奇怪,人咬狗才新鲜”,一切为了发表,篡改数据也在所不惜。正如我所预料的那样,后来国际同行相继发表论文都说重复不了他的 Nature 文章的实验结果。 2005 年在美国 New Hampshire 召开的 Gordon 会议上, 他的 Nature 文章被国际同行们批得体无完肤,与他共同署名的那个老美教授也感到抬不起头, 之后连续几年他的 NSF 基金申请也给拒了。我真傻,竟然把会议上的情况婉转地转告这位朋友,希望他不要再到处吹他的那篇Nature文章了, 那不应是他的丰碑,而是耻辱柱,从此他就对我怀恨起来。 我的那位同事,因为这篇 Nature 文章后来居然成为什么院士,还时常批评和嘲笑其他院士没有发表过Nature文章。每当有人说起他的那篇 Nature 文章在国际上声誉不佳的时候,他总不以为然:“科学总要进步的嘛,科学研究总是会走弯路的嘛,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嘛。我那篇 Nature 文章能引起学界广泛的争议(其实是批评),就是带动和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嘛(其实是误导别人走弯路)”。说这话是,他心里或许想着“反正我院士当上了,你们批评管什么用”。 在北美和西欧国家,科研人员似乎达成共识:宁愿不发文章,也不能发假文章和数据不可靠、观点不靠谱的文章,因为这样文章直接会影响作者在同行中的职业信誉。我那位同事,庆幸不是在北美和西欧国家的大学做教授,当然北美和西欧国家也庆幸没有他这样的教授。 以追求真理为己任的知识分子必须靠思想而活,也必须为思想而活( Lewis Coser )。没有思想的文章是没有理由存活的,也是留存不下来的。同理,没有发表过任何有思想价值的著作的“知识分子”,哪怕他官衔加身、头戴院士桂冠、整天坐在评审席上,还是得不到同行学者们发自内心的尊重,成为同行们饭庄茶馆的笑料。所以,知识分子是以思想著称于世的,不是看你的头衔是什么、住房面积多大、是否是国家基金委、科技部、教育部行政官员的红人。 曹雪芹在北京西郊喝稀饭就咸菜,呵开冻墨,守着孤灯,创作的《红楼梦》流芳百世,现今还养着靠“红学”吃饭谋生的一大批学者专家,而那些与曹雪芹同时代的、住府院、吃山珍海味、有佣人伺候的王公大臣、达官贵人、御用文人有谁迄今还留下姓名? 现今中国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考核太注重研究人员发表 SCI 论文的数量,把复杂的科研评价化着数指头的游戏。或许迫于这种制度的压力,很多科研人员急于发表文章,而不是在数据质量和理论水平上狠下功夫。甚至有的人认为,“在已发表的论文中出现错误没关系,改一下又可发表一篇新的文章,再错,我再改,不断地发文章。科学在不断进步嘛!” 这种思想犯了科研大忌,是非常要不得的。再拿建楼做比喻,你是建筑商,你的错误导致一栋在建的楼塌了,你再建。建完不久,刮了一次风下了一场雨, 楼又倒了。这能不影响你这个建筑公司的声誉吗?谁还敢让你再为他建楼呢? 科研贵在发现、贵在创新。 科研如同建房,能力大的如爱因斯坦、牛顿等科学大师建摩天大厦,能力小的普通研究人员就建小平房。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把自己的房屋建得坚实牢固,经得起风雨,抗得住地震(经得起检验)。千万不能偷工减料,用烂树枝冒充螺纹钢筋、制造豆腐渣工程,否则遭殃的还是自己,不是别人 。
个人分类: 论大学|4495 次阅读|16 个评论
值得学习的学习精神
李丕鹏 2010-3-20 23:15
这两年五花八门的门层出不穷,最近山西又出了疫苗门,这可谓成了人命关天的大门!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克勤在采访中遇到许多难题。其中之一是对医学的了解。按他的说法他和许多记者对医学都是外行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一直要学习,我买了《变态反应病学》、《病毒学》等很多理论书籍,甚至医学博士不一定涉猎的专业领域都要学,这些内容读起来很吃力,但我必须不断地学,找了很多专家来咨询,这是第一个难题。 这种学习精神很值得学习! 其实,我们研究生在从事科学实验研究的时候,也是如此。可以说也是一个从门外直到答辩完才算真正走进门的过程。这也才能使所谓的研究具有创新性吧。 因此,学生们不仅要学习研究生期间开设的专业课,更要学习与自己从事的具体研究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最好是要从基础入手,像王记者那样找一些教材类的专业书先看看,系统全面的了解一下有关知识。文献阅读很重要,但单纯的阅读文献不能完全解决整体知识构架问题,缺乏系统性。很容易致知其所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比如,从事两栖爬行动物冬眠与无冬眠养殖的血细胞研究的同学,一定要看看有关冬眠、尤其是哺乳动物冬眠,生理生态学,生理学有关血液部分、血液学以及从鱼到人的比较血液学等方面的教材、专著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325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地铁二号线的故事
pinjianlu 2009-11-3 15:16
坐过上海地铁的人,一定都知道上海地铁二号线的故事。有一位名人说过:硬件项目的管理更多地体现在细节的管理,细节到每个设计、每次改动、每天操作。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设计师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才发现其中有那么多的细节被二号线忽略了。结果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至今尚未实现收支平衡。 1. 三级台阶的作用   上海地处华东,地势平均高出海平面就那么有限的一点点,一到夏天,雨水经常会使一些建筑物受困。德国的设计师就注意到了这一细节,所以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出口都设计了三级台阶,要进入地铁口,必须踏上三级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就是这三级台阶,在下雨天可以阻挡雨水倒灌,从而减轻地铁的防洪压力。事实上,一号线内的那些防汛设施几乎从来没有动用过;而地铁二号就因为缺了这几级台阶,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 对出口转弯的作用没有理解   德国设计师根据地形、地势,在每一个地铁出口处都设计了一个转弯,这样做不是增加出入口的麻烦吗?不是增加了施工成本吗?当二号线地铁投入使用后,人们才发现这一转弯的奥秘。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家里开着空调,同时又开着门窗,你一定会心疼你每月多付的电费。想想看,一条地铁增加点转弯出口,省下了多少电,每天又省下了多少运营成本。 3. 一条装饰线让顾客更安全   每个坐过地铁的人都知道,当你距离轨道太近的时候,机车一来,你就会有一种危险感。在北京、广州地铁都发生过乘客掉下站台的危险事件。德国设计师们在设计上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他们把靠近站台约50厘米内铺上金属装饰,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条边,这样,当乘客走近站台边时,就会有了警惕,意识到离站台边的远近,而二号线的设计师们就没想到这一点。地面全部用同一色的磁砖,乘客一不注意就靠近轨道,危险!地铁公司不得不安排专人来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4. 不同的站台宽度给人的舒适度不同   每次我到上海的时候,都体会到两条地铁舒适度的巨大差异。一号线的站台设计宽阔,上下车都很方便,而当你转入二号线后,就感到窄窄的让人难受,尤其遇到上下班高峰期。在上海这种大都市,二号线站台显得非常拥挤。 5. 为什么省掉站台门?   德国设计师在设计一号线时,一是为了让乘客免于掉下站台,二是为了节省站台的热量,每处都设计了相应的站台门,车来打开,车走关上。而中方的施工单位可能是为了节省成本,居然没安站台门,当然,更不可能理解德国设计师的用心了。 中国人决不乏聪明才智,缺的就是对精细的执着。想想我们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中的工程留下了多少遗憾。请问:我们城市的道路有多少条没有被开膛破肚过?我们的城市规划设计者有谁想到了供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通道(现在好像仍然没有)?我们城市中的立交桥有多少刚刚胜利完工就成为新的拥堵点,从而不得不进行一遍遍的改造?我们城市里鳞次栉比的高楼中,真正有创意的有多少?火柴盒楼、四方塔楼,一片片地被克隆着 与从德国回来的一位海龟朋友聊天时,我自然问起了他留德的感受,并问他对德人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说:就是德人的严谨,德国人对任何工作细节的关注。他说了令我吃惊的一件事:现在德国的高速公路有的还是希特勒时代修筑的。   这让我想起了许多工程问题。京深、沪宁高速公路刚修了几年,看看有多少路段在修修补补,是我们的设备不够先进吗?不是。据我所知,我们的许多建筑施工单位用的都是一流的进口设备,我们的差距其实就在我们的思想里。说中国的设计者没有德国人聪明?我想未必。关键在于长期养成的对待工作的认真和精细。比起意大利、法国人的浪漫,美国人的随意,德国人显得严肃、认真,甚至刻板,可就是凭着这种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工作精神,使德国在二战后迅速成为世界第三号强国。 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李素丽
个人分类: 我的世界观|5754 次阅读|0 个评论
<求实>剽窃<河南社会科学>文章?
冯用军 2009-5-22 18:52
求实 2005.2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论坛 以人为本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苗贵山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摘要】以人为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是要充分肯定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在社会主义 建设中坚持和遵循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执政能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87(2oCI5)02001803 [收稿日期】2OO4一II一26 [作者简介】苗贵山(1970-),河南辉县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河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 2005年3 月 第-13卷第8 期 河南社会科学 以人为本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刘振江 3河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河南洛阳45-66/7 摘要:以人为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是要充分肯定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在社 会主义建设中坚持和遵循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执政能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F6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665:69G(8669)686--/68 收稿日期:86696-6. 作者简介:刘振江3-:.. 7,男,河南嵩县人,河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学、研究工作。 转载自: 中国反学术腐败中心(China Anti-Academic Putridity Centre,简写 CAAPC )
个人分类: Life Comments|280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9: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