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爱因斯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胡大年:文革中对爱因斯坦的批判运动
jiangjinsong 2009-4-30 13:59
胡大年:文革中对爱因斯坦的批判运动 标签: 文革 爱因斯坦 ● 胡大年 (本文摘自胡大年著《爱因斯坦在中国》(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一书中的第五章:爱因斯坦:从批判中重生的偶像的原定稿。在中国出版时有所删改编者) ( http://www.tecn.cn ) 文化 大革命(1966-1976)对中国来说完全是一场悲剧和灾难。这场主要由毛泽东个人发动的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可能是最具毁灭性的影响。〔1〕由于文 化大革命是以摧毁文化机构开始的,中国的科学和科学家都属于最严重的受害者。文革期间,爱因斯坦和相对论遭到了有组织的批判。该批判运动于1968年首先 发难于北京,1970年代又在上海得以扩张和加强。陈伯达和姚文元支持了这种批判,并利用它为自己谋取政治利益。在陈、姚这些激进的领导人倒台之后,大多 数政治和哲学上的批判都于1976年停止了。但由这些批判所引发的一场关于相对论的大争论,却又持续了6个月。直到1979年,中国政府才正式给爱因斯坦 平反。本章研究了这场批判运动的起源、内容、参与者和后果。该调查有助于阐明,在那动乱年代里,中国的科学发展是如何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指导的影响 的。 ( http://www.tecn.cn ) ◇  北京的批判运动 文化大革命的最初鼓噪发生于1965年末,当时媒体上也重新出现了针对爱因斯坦的批判。此后三年半是文革的 躁狂期,在这段时间里,由毛泽东引发的政治危机最深、混乱最严重〔2〕。在这种政治极端主义的恶毒气氛中,一些人看到了通过攻击知名的权威及其成就 来成名的机会〔3〕。这种个人自发的攻击,在中国引发了对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有组织的批判。1967年末,湖南醴陵的一名中年数学教师周友华,〔4〕来到 北京宣讲其题为《从物质的矛盾运动研究场的本质及其转化》的论文。该文根据毛泽东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教导,批判了物理学中的场论,尤其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 对论〔5〕。 ( http://www.tecn.cn ) 1968年2月,周友华 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宣读了他的新理论,该所的物理学家们当场对这个革命的场论进行了有力的批驳。尽管物理学家们对周友华在讨论该科学问题时的 不科学和不负责任的态度表示了谴责,但当时掌握中科院权力的革委会却认为周友华的文章在政治上是正确的,是应当支持的新生事物〔6〕。倚仗这一支持, 周友华得以继续在北京寻找同志,并推销其新理论。终于,一个名叫批判自然科学理论中资产阶级反动观点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的小组,于1968年3 月在中科院正式成立。学习班的成员,包括周友华和来自中科院几个研究所及北京一些高校的十几位年轻的科技工作者〔7〕。学习班的成员中,没有一个人的学术 职称在助理研究员以上〔8〕。不过,当时身为副研究员的数学家秦元勋也积极参与了批判运动,虽然他可能并非学习班的正式成员〔9〕。秦自称,他之所以参与 批判相对论,是因为该学习班的组织者和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的女婿孔令华(1935-1999)〔10〕。显然,孔令华与毛泽东的特殊关系增加了学习班的权 威性,并吸引了其他人加入进来。 ( http://www.tecn.cn ) 孔令华是孔从洲 (1906-1991)中将之子,1950年代早期在北京八一学校与毛泽东的女儿李敏结识,两人于1959年8月结婚。李敏的母亲是毛泽东的第三任妻子贺 子珍。1956至1962年间,孔令华在北京航空学院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理工科毕业的孔令华,对相对论、自然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都非常感兴趣,并在 1960年代经常与毛泽东讨论相关的问题。1963年,孔令华曾把刚刚复刊的《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转送毛泽东,其中刊载的日本物理学家坂田昌一之《关于 新基本粒子的对话》一文,使毛泽东深感兴趣,并由此引发了毛对现代物理学之哲学问题的一系列评论。关于相对论,毛泽东曾对孔令华说,从牛顿的绝对论到爱 因斯坦的相对论,再到相对与绝对统一论,这就是科学认识的辩证法,应当从这个高度来看待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遵照毛泽东的教导,孔令华与其好友柳树滋在 北京航空学院组织了一些高校青年教师,试图在承认爱因斯坦相对论是相对真理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进行突破。为了此事,孔曾废寝忘食地忙碌 了两三年的时间。〔11〕 ( http://www.tecn.cn ) 从一开始,学习班就将相 对论作为主要批判目标,并因此简称自己为批判相对论学习班〔12〕。他们选择相对论作为攻击目标,原因是多重的。首先,相对论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具影 响力的科学理论之一,对一群想出风头的人来说,相对论是理所当然的批判对象。其次,为了达到创造一种新的所谓无产阶级科学的目的,批判者们不得不推翻所有 现存的资产阶级理论,而相对论似乎正是这些资产阶级理论的一个典型代表。第三,众所周知,在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的过程中,马赫的思想对他有过重要的影响。 由于马赫曾在1908年出版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受到列宁的猛烈抨击,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也常因此受牵连,而遭到辩证唯物主义者的批 判。这样的例子,我们在上一章中已经见过许多。 ( http://www.tecn.cn ) 《五一六通知》和《十六 条》是当时开展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性文件,依照这两份文件的精神,批判相对论学习班认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的严重错误就是目前阻碍自然科学前进的最 大绊脚石之一,因此(要)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批判相对论,革相对论的命,自然科学才能前进,新的自然科学理论才能建立。舍此,就不能把自然科学理论 推上一个新阶段〔13〕。 ( http://www.tecn.cn ) 1968年6月,批判 相对论学习班写出了第一篇文章,并自称之为批判相对论的开端。文章的标题很长:彻底批判自然科学理论中的资产阶级反动观点:评相对论的基础光 速不变原理。作者将批判相对论同反对自然科学理论中的资产阶级观点相联系,认为只有把自然科学理论中的资产阶级反动观点批深批透,才能从政治上、思想 上、理论上彻底摧毁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统治,从而巩固无产阶级在自然科学领域对资产阶级的专政。〔14〕。批判者宣称: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自然科学革 命都无法与之比拟的无产阶级科学革命,即将出现在世界东方辽阔的地平线上。这将是历史上第一次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在彻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形势下开展 起来的科学大革命。〔15〕 ( http://www.tecn.cn ) 为了打倒相对论,他们使 用了各种各样的政治标签和借口。例如,他们称相对论是地地道道的主观主义和诡辩论,也就是唯心主义的相对主义。〔16〕批判的焦点之一是光速不变原 理,这是狭义相对论的两项基本假设之一。批判者声称,光速不变原理是西方资产阶级反动的政治观点的深刻反映。因为恒定的光速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终 极社会,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力不可超越,西方科学是人类科学的极限。他们认为光速不变原理根本违反了唯物辩证法。除了意识形态方面的荒谬论点,批判者 还以光速不变原理没有得到实验的直接验证为由反对相对论,〔17〕但这个说法也是没有根据的。1905年,爱因斯坦在已知的所有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提出 了光速不变原理。虽然该原理在当时确实只是一项假设,但到1965年时已经有许多实验证据直接证明了光速不变原理的正确性。〔18〕 ( http://www.tecn.cn ) 批判相对论学习班的 文章,蓄意将相对论与哲学上的相对主义相混淆。例如,该文引用了毛泽东1937年的一次未发表过的讲话,在讲话中毛批判了相对主义 (relativism)。由于讲话中所批的相对主义在当时也译作相对论,和物理学上的相对论(theory of relativity)写法 完全一样,读者如果不仔细参照原文的上下文,就很容易将两个不同的概念弄混,以为毛所批的是物理学上的相对论。但是,任何对哲学有基本了解的人都能看出毛 泽东的讲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因此,事情很清楚:批判相对论学习班是故意要混淆两个概念,以便利用当时在中国已经被神化的毛泽东的权威。在该文的结 尾,批判相对论学习班宣布了这场相对论批判将要导致的结果:无产阶级就一定能够牢牢地占领自然科学的全部阵地,资产阶级学者连做梦都想不到的一个个 崭新的科学理论,必将迅速地发展起来,自然科学发展真正的新纪元一定会首先在我国到来!〔19〕 ( http://www.tecn.cn ) 1968年7月初,中国 科学院革委会将此文呈送毛泽东主席、林彪副主席、中共中央和中央文革。同时附上的还有两份报告,分别为批判相对论学习班和中科院革委会所作。学习班在 报告中称他们批判的目的,是为了开展无产阶级科学革命,创立我国自己崭新的理论体系。中科院革委会则请求中央批准和支持将批判相对论学习班 (当)作典型试验,取得经验,以便今后在生物学、地质学和其它自然科学领域也开展类似的批判运动。〔20〕 ( http://www.tecn.cn ) 1968年中至1969 年中,批判相对论学习班继续搜集新材料,以撰写更多批判相对论的文章。〔21〕这期间,学习班的成员也不断增加。〔22〕不过,直到1969年下半 年,对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批判才受到了党内高层的有力推动和支持。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九大使文革头3年中的错 误理论和实践得到了合法化。1969年8月27日,中国共产党的3个主要喉舌,《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联合发表了题为《抓紧革命大批 判》的社论,提出要开展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斗、批、改。〔23〕 ( http://www.tecn.cn ) 8月,批判相对论学习 班完成了一篇新文章,《相对论批判》讨论稿。其基调与第一篇文章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只是其哲学批判的调门更高、内容更广泛。例如,该文断言:相对论的 大前提是哲学的相对主义;相对论的时空论是资产阶级的唯我论;相对论的基本原理根本没有得到实验的证实;围绕相对论的争论,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学术讨 论的范围,始终充满了两种宇宙观的搏斗,同政治斗争的联系极为密切。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以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为武器,彻底批判相对论的哲学谬误,重 新审查它的物理内容,把这场斗争进行到底!〔24〕 ( http://www.tecn.cn ) 为了驳倒相对论中同时性 的相对性,学习班里的一位年轻物理学家甚至捏造了耸人听闻的论据。1969年3月初,中苏两国在中国东北边界乌苏里江的珍宝岛,发生了一系列曾被广泛宣传 的武装冲突。中方在这些冲突中伤亡数百人,并在全国各地的举行抗议示威,反对苏联修正主义者的大国沙文主义〔25〕。这位年轻的物理学家将中苏边界冲突与 批判相对论联系起来,声称如果像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所说的那样,同时性是相对的,那么就不能客观地判断在珍宝岛事件中到底是谁开了第一枪〔26〕。这种蛊 惑人心的论点隐含了一种政治威胁,即任何企图为相对论辩护的人都可能被冠以卖国贼和苏修分子的罪名。但这种蛊惑并不能愚弄任何严肃的中国科学家,连非专业 人士也哄骗不了。例如,当时的中科院副院长、1918年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竺可桢(1890-1974),在自学了一个多月的物理学相关经典著作之后,即 能从这位批判者的论点中发现概念错误。竺可桢指出,由于苏联和中国同在一个行星即地球上,故处于同一参照系,人们并不能从相对论得出上述结论〔27〕。因 为相对论中同时性的相对性,是一种只与处于不同的惯性参照系中的观察者有关的现象,所以它并不能应用于中苏边界冲突。然而,像竺可桢这样的科学家是不可能 阻止当时的批判浪潮的。10月,批判相对论学习班完成了《相对论批判》的修改稿并印发全国,企图在全国掀起针对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大批判〔28〕。 ( http://www.tecn.cn ) 1969年秋,这场批判 运动由于陈伯达(1904-1989)的亲自支持而得到了重大的推动。陈伯达长期担任毛泽东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顾问,并曾任毛的政治秘书,是文革早期最有权 势的人物之一〔29〕。1966年5月,毛泽东亲自任命陈伯达为新成立的中央文革小组组长,该小组是文化大革命运动的总指挥部〔30〕。到1969年 初,陈伯达在党内排名已升至第四,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和周恩来〔31〕。 ( http://www.tecn.cn ) 自1969年秋天起,陈 伯达就密切关注着对相对论的批判。他对批判运动作过多次批示,派他的联络员常驻学习班,并指派《红旗》杂志社的编辑到学习班帮助修改文章。批判爱因斯坦和 相对论,是陈伯达的理论批判计划中的两个中心议题之一。按照他的计划,科学家应该批判爱因斯坦,艺术家必须批判斯坦尼斯拉夫斯基〔32〕。不过,为什么陈 伯达如此热衷于支持对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批判运动呢?这其中有两个可能的动机。在政治上,陈伯达大概以为,这场批判运动可以在他与张春桥和姚文元的权力竞 争中助其一臂之力〔33〕。有证据表明,在1969年10月以前,陈伯达就已经失去了毛泽东的信任。早在1967年2月,毛泽东就曾愤怒地责备陈伯达,未 经其批准就打倒了政治局常委陶铸〔34〕。1969年初,陈伯达在起草九大政治报告的竞争中输给了张春桥和姚文元。毛泽东批准了张、姚二人起草的报 告,却将陈伯达的报告连看都没看就原样退回了〔35〕。作为曾为毛泽东和党中央起草过许多重要文件的党内著名理论家和笔杆子,这次意外的失败对于 陈伯达来说是一大羞辱〔36〕。像陈伯达这样野心勃勃的人,必定会寻找一切机会卷土重来〔37〕。中科院开展的对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批判运动,似乎给了陈 伯达这样一个机会,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陈伯达可能事先已得知上述毛泽东与其女婿孔令华关于相对论的谈话,〔38〕因而认为支持对相对论的批判是一条取 悦于毛泽东的捷径。其次,陈伯达是前中科院第一副院长,在文革期间仍对中科院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由于批判相对论学习班隶属于中科院,故易于为陈所控 制;而它发起的相对论批判,似乎也开辟了一条新战线,如有斩获,陈伯达当可独享其功,并重建他的权力基础,以便与来自上海的竞争者相抗衡。 ( http://www.tecn.cn ) 陈伯达积极支持和推行对 相对论的批判,还与其文化民族主义的思想有关。〔39〕自1966年以来,他曾多次公开宣称:人类的文化是从东方开始的,后来转到了西方;经过一次往 返,现在又在更高的水平上回到了东方〔40〕。1970年4月,陈伯达亲自来到北京大学召集会议,鼓动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并再次提出,过去科学是 从西向东,从欧美到中国,将来中国要领导科学,为此要彻底批倒相对论。〔41〕显然,陈伯达是希望恢复中国科学技术在古代世界中所占有的显赫地位。在本 质上,他是企图复兴中国文化中心论的偏见,这一偏见过去曾经长期被保守的思想家用来抵制西方思想。只是这一次,陈伯达是在马克思主义旗号下推行他 的文化民族主义的。〔42〕因为批判相对论学习班也提出要推翻西方资产阶级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统治,以创立我国自己崭新的理论体系,〔43〕陈伯达 一定觉得这场批判正合其心意。 ( http://www.tecn.cn ) 在陈伯达的指示下,批 判相对论学习班的文章《相对论批判》已预定于1970年1月在《红旗》杂志和《中国科学》上发表,《红旗》和《中国科学》是当时中国最重要的期刊中的两 种。但当时中科院的负责人刘西尧〔44〕似乎对此决定较为谨慎。他决定邀请一些著名科学家来审查这篇文章,中科院遂于1969年10月23日召开了一个特 别会议。〔45〕 ( http://www.tecn.cn ) 参加会议的有批判相对 论学习班的成员,以及周友华等人。〔46〕一批著名的中国资深科学家如竺可桢(1890-1974)、吴有训(1897-1977)、周培源 (1902-1993)和钱学森(1911-)等也奉命出席〔47〕。由于周培源早年是相对论研究的专家,而且在1930年代又曾与爱因斯坦有过个人交 往,因此陈伯达特意亲自将周培源从陕西汉中召回北京。〔48〕另一位著名的核物理学家王淦昌(1907-1998)也接到通知,但拒绝出席,这是不同寻常 的。它可能既反映了王淦昌作为中国核武器专家所拥有的特殊地位,也显示出他超凡的勇气〔49〕。出席此次会议并踊跃发言的,还有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 (1927-)。 ( http://www.tecn.cn ) 会议由当时领导中科院工 作的军代表之一郝梦策主持〔50〕。在郝代表和院革委会常委戴銮谟的开场白之后,第一个发言的就是量子场论专家何祚庥。何赞成批判爱因斯坦,并声称,批 判爱因斯坦不(应)限于相对论,实际上有四大问题须要批判。他认为,批判爱因斯坦不仅要批判相对论中的相对主义时空观,还须批判统一场论、 宇宙有限论,以及爱因斯坦否定量子力学的某些观点。他认为,这四方面问题中,以统一场论的问题最为突出。何指出,爱因斯坦未能完成统一场论与其不正确 的世界观有关,称其早年是受马赫主义的影响,晚年(则相信)斯宾诺莎的唯理论。关于爱因斯坦的政治表现,何祚庥特别强调,爱氏曾写信给罗斯福建议制 (造)原子弹,为美帝效劳,这是肯定的。何还提到,听周培源同志说,爱(因斯坦)逝世时周总理打了电报去。在具体谈到《相对论批判》一文时,何祚庥 不同意文章中所谓相对论的两个大前提并没有得到实验的证实的说法。他指出,目前为止没有发现一个实验与相对论预言有矛盾。在宣读了一段毛泽东主席 关于用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的语录之后,何祚庥认为,说相对论的两个大前提并没有得到实验的证实是不对的,只能说没有直接的证实,但有间接的证实。 所谓证实是指在一定精确度范围内(的证实)。以后,在他的第二次发言中,何祚庥还针对批判文章中许多具体的提法提出了批评。显然,他对批判爱因斯坦的大 方向是肯定的,但不同意《相对论批判》一文中的许多具体内容。〔51〕 ( http://www.tecn.cn ) 由于何祚庥在发言中提到 了他的名字,周培源紧接着也作了发言。周培源先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生平和工作,在介绍过程中,他在许多方面含蓄地为爱因斯坦辩护。例如,周培源说爱因斯坦 生活比较朴素;爱因斯坦是犹太人,而犹太人在欧洲和黑人在美国一样(受歧视),因此他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支持犹太复国主义。周培源提到爱因 斯坦爱拉小提琴,(并)觉得比自己的物理高明得多。〔52〕这句看似漫不经心的短语,对于有心之人则可谓意味深长。这则富有爱因斯坦式幽默的逸闻,既 是对那些狂妄而又无知的批判者的一种嘲讽,又可博得那些同情爱因斯坦却又不能明说的中国科学家们会心的微笑。 ( http://www.tecn.cn ) 周培源特别介绍了爱因斯 坦与美国原子弹的关系,指出对于这件事要作阶级分析。爱因斯坦主张做原子弹是因为当时纳粹要搞原子弹,而且他并没有直接参加制造原子弹的具体 工作。周还提到爱因斯坦在1955年曾与罗素联署宣言,反对制造氢弹,并称该宣言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但同时也指出,宣言是从人道主义出发,而不是 从反(对)帝(国主义的思想)出发的。周培源证实,1955年爱因斯坦逝世后,周总理发了唁电,并对爱氏有一定评价。周总理还叫周培源写了文章,在 《人民日报》上发表;周培源写了一半,记者写了一半。〔53〕 ( http://www.tecn.cn ) 对于《相对论批判》一 文,周培源虽没有作直接的批评,但他上来一句很抱歉,文章也没好好看,便清楚地表明了他对该文的反感。由于该文在科学上主要是对狭义相对论的两条 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提出批判,周培源将其发言的大部分时间用于介绍这两条原理的发展历史,并强调,(这)两条原理是很重要的。关于同时 性的问题,周培源指出,在同一惯性系中,同时性是很明确的;对于两个作相对运动的惯性系来说,同时性没有意义,但这不是说同时没有意义。针对何祚庥号 召批判爱因斯坦的宇宙有限论,周培源指出,宇宙有限的模型主要与爱丁顿(A.S.Eddington)的吹捧有关,早已放弃了。〔54〕 ( http://www.tecn.cn ) 无庸讳言,迫于当时的政 治形势,周培源也不得不在发言中对爱因斯坦作了一些明显是敷衍了事的批评。他曾说统一场论是完全错误的,但同时又强调了爱因斯坦在1930年代对运 动理论的研究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他在发言中还客观地谈到,广义相对论里有争议的问题很多,比如坐标应如何定义的问题。这是周培源自1930年代起,就开 始思考但未能解决的一个问题。显然他在此问题上与爱因斯坦意见不同,但并没有在此审查会上利用这些科学上的不同意见,来谋取政治上的好处。〔55〕 ( http://www.tecn.cn ) 在发言中,周培源还借机建议中科院做一些像穆斯堡尔效应一类的实验,以帮助检验狭义和广义相对论。〔56〕这实际上是建议科学院恢复基础科学的科研工作。在当时科研业务工作受到全面冲击、基础科学的研究几乎被完全取消的情况下,周培源的建议有重要的意义。 ( http://www.tecn.cn ) 钱学森在周培源之后接着发 言。他的发言以当年流行的套话开头。钱说他读了《相对论批判》的讨论稿和修改稿,使他受到很大鼓舞、启发和教育,他是(怀着)满腔热忱 来参加这次会(议的)。以下他谈了四点意见。第一点,他认为,该文是(科学院)好多青年同志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全面胜利后,活学活用主席思想, 遵循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取得的初步成果,这个意义是重大的。为此,他向有关的人员表示祝贺。第二点,对爱因斯坦的评价要全面和客观。钱强调, 这个事要慎重,因为爱因斯坦是在全世界都有影响的。钱学森还指出,对于爱因斯坦建议做原子弹也要具体分析,因(为)海森堡在德国也在搞,当时要抢在纳 粹的前头。这里,钱明显是在附和周培源的说法,并改变了他自己于1965年在《人民日报》上就此事所发表的观点。第三点,应该将相对论本身与围绕在相对 论周围的乌烟瘴气的东西区别开来。钱学森举例说,罗马教皇也用过相对论,想借相对论为他们张目,但这和相对论本身要有区别。钱认为文章对这方 面的区别工作,做得还不够。第四点,哲学和自然科学理论的关系。钱学森宣称,辩证唯物论是人类的最高智慧,全面经验汇总到毛泽东思想。他告诫说, 在证明相对论这个理论时,千万不能忘记了毛泽东思想,一定要依靠这个。最后,钱学森希望该批判文章能写得更深入,希望批判相对论学习班的成员 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下苦功夫,扩大已得的成果,(以)取得伟大的胜利。〔57〕 ( http://www.tecn.cn ) 《相对论批判》审查会开 了一整天。在下午的会议上,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也作了发言。他首先表示,(他)是学实验物理的,相对论是用过,但对相对论的基础没有考虑过。吴谈到 1922年,他曾亲耳聆听洛伦兹的演讲。(洛伦兹)非常推崇爱因斯坦,说爱因斯坦的理论比他高明,所以搞理论物理的人更推崇爱因斯坦了。吴说,爱因 斯坦是唯心主义者,恐怕他自己都承认。吴有训声称,很支持几位青年同志用毛泽东思想进行批判,他完全同意钱学森上午的发言,建议中科院支持并扩 大该批判运动,因为相对论涉及面太广。吴的建议似乎也有借机使科学院恢复科研工作之意,而且要扩大范围,不仅仅限于物理所。至于《相对论批判》一文本 身,吴有训显然认为文章的表述和概念都不够清楚,当然也就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他还对文章的一些关键论点,如单程光速不可测量等,提出了质疑,并尖锐地 批评指出:从文章(的观点)看来,实际上存在以太,而相对于以太的运动是可以测出来的。因此,不但光学、电磁学领域中存在优越坐标,而且在一切物理学领域 都存在一个绝对坐标,即存在绝对的以太。这样,相对于以太的运动,就成了绝对运动。显然,这不是什么革命和进步,而是倒退。〔58〕 ( http://www.tecn.cn ) 周友华也在下午发了言, 并再次鼓吹,对相对论的批评是很重要的,这关系到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向资产阶级夺权、对资产阶级实行专政的(大)问题,大方向是对的。(它要)让毛泽东思 想占领自然科学(领域的)一切阵地。他还叫嚣,一定要把这一工作坚持到底。〔59〕 ( http://www.tecn.cn ) 主持会议的郝代表所作的 总结发言,可能最能说明这场相对论批判运动的荒唐性质。他说,我是外行,是个用枪杆子的,本来没什么可说。但(我)有点朴素的(阶级)感情,我感觉爱因 斯坦这个人要批判一下。听说他是一个权威,束缚(了)很多人的头脑,就想造他的反。为什么不能批判一下?我们不能由他束缚我们的头脑。另外,他最后三十年 无所作为,就否认了他以前的(工作),(因为)这世界观是一贯延续下去的。因此要批判。我同意大家的意见,批判要走群众路线,关心的人很多,应该发动群 众。物理所能否自己展开批判?可以试一试嘛,发现最后还有个绝对真理也好嘛!批判的角度大家不同,凑起来不就全面了?大家都来搞,就可以把爱因斯坦的问题 搞清了。争取再过几个月,能拿出两、三篇文章出来。〔60〕 ( http://www.tecn.cn ) 郝代表的最后一句话,已 经暗示《相对论批判》未能通过审查。的确,与会的大多数物理学家都反对批判相对论学习班的这篇文章,虽然很多人说得很含蓄,而且批评意见也主要集中于 具体的科学证据和论点。许多与会者表示,他们总的来说支持这场批判运动。有些人是真心这么想,但其他更多的人只是虚与委蛇,以免惹来政治上的麻烦。不过, 资深的科学家中几乎没有人赞同《相对论批判》一文,更不用说支持它的发表。该文章最终没能在《红旗》或《科学通报》上发表,这至少部分地是由于周培源和其 他资深科学家的反对。〔61 〕在得知陈伯达计划将这篇《相对论批判》发表的消息之后,周培源在会后私下对刘西尧说,批判相对论的文章不宜刊登在《红 旗》上,否则,将来我们会很被动,相对论可以讨论,但不能打倒。〔62〕周培源显然非常担心,这场批判可能会使中国在国际科学界的声望受到严重损害。 ( http://www.tecn.cn ) 尽管陈伯达在发表《相对 论批判》一文的问题上受挫,他仍继续推动该批判运动。1970年4月3日,陈伯达到北京大学召集会议,亲自鼓动对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进行批判。他强调,有必 要开展全面的大批判,以重新审查和估计过去的一切科学理论,超越牛顿和爱因斯坦。陈伯达要求专业科学工作者向中小学的革命小将学习,坚持让中小学生也 参与批判相对论,因为他们思想活跃,眼光敏锐,兴趣广泛,很有生气。陈伯达进而提出,要召开万人大会,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不过,由于陈伯达出人意 料地倒台,批判大会并未举行。〔63〕 ( http://www.tecn.cn ) 在这次北大之行中,陈伯 达再次召见了周培源。在陈伯达鼓吹了为何应彻底批判相对论后,周培源坚定地回答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已被事实证明,批不到。广义相对论在学术上有争 议,可以讨论。〔64〕陈伯达并不懂相对论,但执意要批判它。4月8日,陈伯达再次指示刘西尧抓紧对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批判。他还下令创办一份特别刊 物,来发表有关的批判文章。〔65〕按照陈伯达的指示,中科院成立了相对论批判办公室以及刊物编辑部。〔66〕这份刊物后来被命名为《相对论问题讨 论》。值得注意的是,该刊物的名称用的是讨论而不是批判或批评,这可能与周培源一再的警告有关。〔67〕 ( http://www.tecn.cn ) 《相对论问题讨论》第一 期于1970年6月出版,共发表了6篇文章,其中来自北京的有4篇,来自上海的有2篇,北京和上海是当时批判运动的两个中心。《相对论问题讨论》的第一篇 文章,就是批判相对论学习班所写的《相对论批判》。文章的内容与学习班以前的三份草稿大致相同,但也有一些次要的更改。例如,文章不得不承认,相对论 并不是哲学上的相对主义。〔68〕 ( http://www.tecn.cn ) 来自北京的另一篇文章显 得很特别,因为它与整个批判运动的基调明显不合。文章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的基本粒子理论革命大批判小组。此文肯定了狭义相对论的正确性,列 出了23项实验结果,以证明狭义相对论坚实的实验基础〔69〕。这篇文章的发表,清楚地显示了科学家中间对这场批判运动的抵制。或许该刊物的名称《相对论 问题讨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一篇反对批判运动的文章会被选中发表:为了显示这是一场讨论而非单纯的批判,编辑必须发表双方的观点。不过,由于其它5篇文章均 持严厉批判的态度,选择发表这篇文章可能只是为了装装样子。在这一期《相对论问题讨论》中,来自上海的2篇文章也很引人注目,因为它们的批判调门是6篇文 章中最高的,我们将在后面讨论这一点。〔70〕 ( http://www.tecn.cn ) 《相对论问题讨论》的出 版,标志着北京的批判运动达到高潮〔71〕,这主要依赖陈伯达的支持。陈伯达于1970年8月垮台。不久,北京的有组织的相对论批判运动也就草草收场 了。据称批判相对论学习班的大多数成员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由批判转为研究甚至捍卫相对论。学习班里的中科院成员后来在物理研究所单独组成了一 个研究室,研究引力、基本粒子理论、天体物理学等与相对论密切相关的问题。结果,这些物理学家能够做大多数其他中国科学家当时所不能做的事:专注于科研并 探索前沿科学问题〔72〕。事实上,有些物理学家决定加入批判相对论学习班,就是因为在那里有可能重新开展研究工作,并享受查阅科研文献的特权 〔73〕。此外,一些前学习班成员甚至在文革后期公开捍卫相对论,批驳荒谬的批判言论。这些批判相对论学习班成员的态度转变,标志着中国批判运动的分 化,使顽固的批判者们,特别是上海理科批判组的成员,深为不满。他们将这些转变了态度的学习班成员视为叛徒〔74〕。不过,正如我们后面将在 《物理》杂志上的相对论讨论中所要看到的那样,一些叛徒仍继续对爱因斯坦的哲学观点持批判态度。 ( http://www.tecn.cn ) ◇  上海的批判运动 上海的相对论批判运动开始得比北京晚。1969年,为了与陈伯达竞争,张春桥和姚文元指使其上海的亲信,对爱因斯 坦和相对论也积极开展批判。北京的批判于1970年末收场之后,上海的批判却愈演愈烈〔75〕。从1972年起,上海的激进分子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政 治动机是影射攻击周恩来总理,因为这时的周总理已是他们获取更高政治权力的主要障碍,而且周总理不久前还曾公开赞扬爱因斯坦〔76〕。上海方面的批判运动 一直持续到文革结束。 ( http://www.tecn.cn ) 1969年7月,张春桥 和姚文元的亲信王知常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会议,动员物理系的教师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王知常指使复旦的物理学家们成立一个专门的批判写作组。为了引诱科 学家们加入这个批判组,王知常承诺,其成员可以享有不参加体力劳动和政治学习的特权。但是事实证明,想引诱复旦的物理学家参与批判并没有那么容易。例如, 物理学家戴显熹就曾在会上质问王知常:批判相对论的科学根据何在?〔77〕。虽然王知常未能、也不可能给出什么像样的回答,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和上海的其他 激进分子在复旦大学成立了一个写作班子,名为上海市理科革命大批判写作组(以下简称上海理科批判组),主要由复旦大学的物理系、哲学系与历史系的 教师以及《文汇报》的记者所组成〔78〕。上海理科批判组听命于上海市革命委员会,而后者在1967年以后为上海市的党政领导机关,由张春桥、姚文元 及其亲信所把持。 ( http://www.tecn.cn ) 从一开始,复旦大学的一 些老物理学家就对这场别有用心的批判运动十分不满,并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抵制〔79〕。当然,这些抵制行动是十分危险的。例如,周同庆教授 (1907-1989)虽然受到上海激进分子的压力,仍然拒绝支持对爱因斯坦的批判〔80〕。上海理科批判组的头头们指令他和其他资深的物理学家们翻 译供批判用的材料,并得意地称其是让这些物理学家挖自己的祖坟〔81〕。周同庆有意地翻译了些与批判不相关的东西,结果被指控抵制对爱因斯坦的批判运 动,被公开批斗,身心受到严重摧残〔82〕。 ( http://www.tecn.cn ) 在陈伯达对北京的批判运 动亲自表示支持后,姚文元也于1969年10月初把朱永嘉召到北京,策划对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进一步批判〔83〕。朱永嘉是上海市革委会写作组组长,直接 领导上海理科批判组的工作。在姚文元的亲自指示下,上海理科批判组于1970年1月起草了一篇题为《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文章,宣称相对论的 要害是相对主义。相对论的组成部分是:相对主义的真理观,形而上学的宇宙论(和)神秘主义的方法论。该文还恶毒攻击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爱因斯坦就是本 世纪以来自然科学领域中最大的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当代自然科学领域中资产阶级反动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的典型 ,不把相对论之类的反动理论打倒,什么新科学,新技术都是建立不起来的。《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于1970年6月发表在第一期《相对论问题讨论》 上,在同一期发表的文章中,这一篇的批判调门最高。〔84〕 ( http://www.tecn.cn ) 北京的批判相对论学习 班解散后,上海理科批判组也在1971-1972年间偃旗息鼓了一段时间〔85〕。1971年9月,党的唯一一位副主席、毛泽东钦定的接班人林彪在 反毛政变失败后乘飞机突然出逃,最后机毁人亡。林彪事件事实上已经宣告了文革的破产,党内外许多人由此对毛及其激进政策产生了怀疑。因此,该事件对给毛泽 东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其健康状况也因此迅速恶化,党的日常工作则由周恩来主持〔86〕。从1971年底开始,周恩来发动了一场批判极左思潮的斗争。在科学 和教育领域,这场斗争推动了基础科学理论研究和教育的恢复工作。〔87〕在此前动乱的5年中所执行的极左政策,已摧毁了中国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学科的 理论研究。对此深感忧虑的周恩来,早在1970年就提出,要搞点基础研究,把实践提高到应有的理论高度。〔88〕1972年夏,旅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 得者杨振宁博士访华,于7月1日在北京与周总理会面,敦促他考虑采取重视基础科学的政策〔89〕。两星期后,周恩来在会见一个由12名美籍华裔教授组 成的代表团(大多数是科学家和工程师)时〔90〕,宣布了杨振宁的建议。他指示北大副校长周培源要把北大的理科办好,把基础理论水平提高〔91〕。9 月5日,周恩来会见了来访的巴基斯坦理论物理学家萨拉姆(Abdus Salam)。会后,周恩来又指示中国科学院和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的领导人要特别重 视基础科学和理论研究,特别是高能物理研究和高能加速器的设计与制造。〔92〕 ( http://www.tecn.cn ) 周恩来还亲口赞扬了爱因 斯坦,这可能是为了消除陈伯达批判爱因斯坦所遗留的影响,并提高理论科学家的地位。1971年11月,周恩来在与一些意大利客人会面时说,犹太民族出了 一些杰出的人才。马克思是犹太人,爱因斯坦也是犹太人〔93〕。1972年夏,作为周恩来最主要支持者之一的周培源,也在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上公开表示反 对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94〕。 ( http://www.tecn.cn ) 不幸的是,周恩来的批判 极左思潮的斗争并未能肃清极左的思想和作法。它反而更进一步地激怒了极左派的领袖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和王洪文,即所谓的四人帮。周恩来受挫的一个关 键原因在于他没有得到毛泽东的支持。到1972年底,这些激进派已使毛泽东确信,周恩来的批判极左思潮的斗争已经走得过远。毛泽东有效地制止了周恩来的反 对极左思潮的运动,并转而整肃极右,这使得激进派得以恢复他们的攻势。〔95〕 ( http://www.tecn.cn ) 从1972年底开始,这 些激进领导人便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攻击周恩来。对姚文元和他的同伙来说,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是反击周恩来对恢复中国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所作努力的一个有 效途径。1971-1972年间,尽管上海理科批判组并没有发表任何文章,但其成员仍继续为姚文元和其它激进领导人准备一份批判文件〔96〕。在姚文 元的亲自指点下,该批判组在此期间对这一文件又作了许多修改。1972年9月,姚文元终于批准了这份题为《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文件。在毛泽东阻止了周恩 来的批判极左思潮的斗争后,上海理科批判组开始准备发表一系列的批判文章〔97〕。从1973年10月至1974年9月,上海理科批判组将《爱因 斯坦和相对论》改编成分别讨论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和世界观的四篇长文,。按照姚文元的指示,所有4篇文章都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用学术的外衣来掩盖 其政治意图〔98〕。这可能是为什么姚文元及其亲信没有像陈伯达那样,试图在其所控制的《红旗》杂志上发表他们的批判文章。 ( http://www.tecn.cn ) 到1973年8月底, 四人帮已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进一步加强了他们在党内的权力,特别是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99〕。1973年10月,4篇批判文章中的第 一篇《评爱因斯坦的时空观》在《复旦学报》上发表。上海理科批判组一方面不得不承认爱因斯坦在推翻牛顿绝对时空观、发现时空相对性所扮演的革命角色, 另一方面又指责爱因斯坦走得太远。结果,爱因斯坦的时空相对性变成了相对主义,而根据列宁的教导,相对主义又必将堕落为唯心论的时空观〔100〕。具 有讽刺意味的是,该文的作者几乎马上又自相矛盾地断言,由于空时间隔的不变性,相对论其实是绝对论〔101〕。上海理科批判组还攻击爱因斯坦 广义相对论中的弯曲时空。因为弯来弯去,最后总要弯成有限而闭合的圈圈,因而是明目张胆的宇宙有限论。在第4章,我们曾提到苏联的日丹诺夫对相对 论宇宙学中有限宇宙的批判。遵循类似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观点,上海理科批判组同样不能容忍有限宇宙,因为他们认为,有限的物质世界以外总要有非物质 的、超自然的东西(存在),这只能是上帝。〔102〕 ( http://www.tecn.cn ) 上海理科批判组的另 外3篇文章,基本上沿袭类似于第一篇批判文章中的逻辑和观点,批判了所谓的爱因斯坦的运动观、物质观和世界观。总的来说,上海理科批判组以轻描淡写的 方式承认,爱因斯坦在某些个别(物理)问题上也有所前进,并推进了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认识〔103〕。但该批判组在其文章中所要强调的是:由于 爱因斯坦不懂得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104〕,他的相对论仅仅将他引向了相对主义,并最终滚进了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泥坑〔105〕。所有4篇文章中都 充满了从爱因斯坦、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及其他哲学家和科学家的著作中断章取义摘引的词句〔106〕。没有任何一篇文章具有前后一致的观点或者清 晰的逻辑结构,也没有一篇文章给出真正科学的、历史的、或者是哲学的分析。除了对相对论及其历史演变的一些肤浅的介绍,上海理科批判组最常做的,只是 滥用各式各样的哲学标签来攻击爱因斯坦的理论及其哲学解释。例如,上海理科批判组的成员认为,质能等价和四维能量-动量张量是唯能论的样本 〔107〕;他们断言爱因斯坦是马赫主义者〔108〕,指责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的思想完全是陷入唯心论的先验论,并讥笑爱因斯坦未能建立其统一场论, 称之为科学上一个巨大的流产〔109〕。 ( http://www.tecn.cn ) ◇  对相对论宇宙学的批判 1973年6月,上海理科批判组在新创刊的《自然辩证法》杂志上发表了两篇文章,攻击反动资产阶级的大爆 炸宇宙学〔110〕。这一争端起源于新创刊的《物理》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关于标量-张量理论中含物质及黑体辐射的宇宙解》〔111〕。该论文标志着 中国对相对论宇宙学的研究的开始。其作者方励之(1936-)于195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当时周培源教授和胡宁教授都在该系任教 〔112〕。大学毕业后,方励之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即现在的原子能所的前身),领导一个12人的理论小组,研究设计生产钚的核反应 堆,这应该是当时机密的核武器工程的一部分〔113〕。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方励之被打成严重右倾,以后又被开除出党,调离机密的研究工作,并 于1958年重新分配到在北京新成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科大)任教。1960年代初,方励之在粒子、凝聚态和激光物理学研究方面都非常活 跃。1969年,他和科大物理系的同事们被下放到安徽淮南的煤矿劳动〔114〕。在淮南,方励之偶然发现了一本苏联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朗道(Lev  Landau,1908-1968)的《经典场论》。他背着监管人反复阅读了朗道的著作,并从此迷上了广义相对论和宇宙学研究:在淮南的几个月中,朗道 这本书成了我在劳动之后最心爱的读物,也是唯一的寄托。每当暗夜降临,一身疲惫躺在(蚊)帐子里的我,其灵魂往往就已经随着膨胀的宇宙去寻找那优美动人的 原初奇点了。〔115〕 ( http://www.tecn.cn ) 到1971年底,方励之 已转而研究天体物理,但苦于缺乏对该领域当前文献信息的了解〔116〕。1972年春,临时到北京工作的方励之,在中科院找到了当时的天体物理学文献,并 有机会与其他兴趣相同的物理学家讨论。在听说《物理》杂志即将创刊后,方励之便迅速地完成了上述论文,利用标量-张量理论(一种引力度规理论)和黑 体辐射数据来计算宇宙演化的基本空间和时间性质。文章发表后还不到6个月,就成为上海理科批判组的攻击目标,因为该文所支持的大爆炸宇宙论直接与辩 证唯物主义有关宇宙无限的教条相抵触,因而被认为是反动学说〔117〕。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宇宙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无限性的争辩,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恩格斯的 《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和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相对论宇宙学于1930年代在苏联受到谴责,最引人注目的是日丹诺夫在1940年代 末的抨击。日丹诺夫的讲话早在1948年就被介绍到中国,并很快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所接受〔118〕。这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相对论宇宙学研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虽然并没有明文禁止,但在方励之以前,没有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表过相对论大爆炸宇宙学方面的科学论文。〔119〕这种情况当然 也与大爆炸宇宙学自身的发展历史有关。大爆炸宇宙学虽诞生于1940年代,但直到1965年发现宇宙的3。5微波背景辐射之后,才开始在国际物理学界热 起来。〔120〕而此时的中国已经陷入文革初期的狂热与极度的混乱之中,根本不可能从事有关的研究。对于大多数中国的科学家来说,当时甚至很难充分了解 到国际上科学研究发展的前沿动态。在极左思潮和实用主义盛行的文革期间,方励之得以突破多年来意识形态上的禁忌,发表支持大爆炸宇宙学的论文,这看似不可 思议,〔121〕但仔细分析起来却是可以理解的。首先,到1972年,文革的高潮即最动荡的时期已过,主持中央工作的周恩来正领导着一场反对极左思潮的斗 争,并强调要恢复基础科学理论的研究。其次,当时国际上关于大爆炸宇宙学的研究正蓬勃发展,并已发表了许多论文,方励之在准备其论文时就参考利用了其中一 些西方文献。〔122〕第三,当时北京的相对论批判的闹剧已经收场,上海的批判尚处于半休眠状态,而方励之所在的科大又地处远离上述两个政治中心的安徽 省,这使方励之有相对来说较高的自由度,来决定自己的研究课题。〔123〕第四,当时在中国,研究天体物理和引力理论的队伍有所壮大,使他们逐渐形成了一 个可以相互交流、共同讨论的研究群体。〔124〕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天体物理研究得以加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批优秀数学家的加盟,而这却是激进派片面地强 调理论联系实际的结果。〔125〕 ( http://www.tecn.cn ) 方励之公开支持所谓违反 马克思主义的大爆炸宇宙学,激怒了上海理科批判组和其他正统马克思主义批判者。为此,他们很快组织了一场批判方励之及其支持者的运动。从1973年初 至1976年秋,在全国性的报刊和学术杂志上,至少有30篇文章针对大爆炸理论或方励之的论文做了批判,其中许多批判文章出自上海理科批判组。具有讽 刺意味的是,这场对大爆炸宇宙学的批判却也带来了批判者们始料未及的后果。例如,中国天文学家们就得以借开展大批判的名义,在1974年恢复召开了各 种全国性的天文学会议〔126〕。1975年,由于邓小平开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激进分子再次退居守势〔127〕。是年秋,方励之及其同事们得以发表一篇 回应批判的文章。在这篇题为《河外天体红移是可以认识的》的文章中,方励之认为,无论大爆炸理论正确与否,射电天文学等最新进展已使得宇宙学成为一门实 验科学,可以通过通常的科学方法而不是哲学讨论来研究〔128〕。1973年,方励之和他在科大的4位同事成立了一个非正式的天体物理学研究小组,在 1970年代发表了大量文章。这个小组后来发展成了科大的天体物理中心,霍金在1985年称赞该中心达到了当时天文学和宇宙学研究的最新水平 〔129〕。同年,方励之与其日本合作者佐藤文隆分享了美国引力研究基金会颁发的年度最佳论文奖,这被认为是国际相对论天体物理学领域的最高奖。 〔130〕 ( http://www.tecn.cn ) ◇ 《爱因斯坦文集》的出版 除了促成天文学全国会议的恢复,上海的批判运动还带来了另一个意外结果:《爱因斯坦文集》的出版。与北京及其它地 方产出的批判文章相比,上海理科批判组的文章对爱因斯坦的论著有更多的引述,而这些爱因斯坦论著又是大多数中国读者前所未知的。上海理科批判组的 优势来自于没收的两份许良英的手稿:一部专著《爱因斯坦的世界观》和一部译著《爱因斯坦哲学著作选集》〔131〕。商务印书馆在1964年底搁置了出版爱 因斯坦哲学论著的计划之后(见第四章),于1965年初将译稿退还给许良英。此后,许良英继续润饰译文,并与合译者李宝恒于1965年合作发表了一篇文章 〔132〕。可能正是由于这篇合作的文章,李宝恒在1966年文革一开始时便遭到了批判。红卫兵从李宝恒在上海的家中查抄了他与许良英合译的《爱因斯坦哲 学著作选集》,以及许良英所著的《爱因斯坦的世界观》手稿。由于自1966年就与李宝恒失去了联系,许良英一直到1969年底才听说这两部手稿的下落 〔133〕。 ( http://www.tecn.cn ) 1969年11月底,一 位来自北京的物理学家来到浙江临海许良英所在的小村庄,代表批判相对论学习班向许良英借阅他所翻译的《爱因斯坦哲学著作选集》(以下简称《爱 选》)的草稿及有关资料,以便与把持着《爱选》成稿的上海理科批判组竞争。许良英从这位北京来的代表那里得知,上海理科批判组正在使用他的译稿 〔134〕。于是许良英便于1970年1月30日写信给上海的批判组,表示希望加入批判工作,并请他们先将他的《爱因斯坦的世界观》手稿还给他,准备彻 底加以改写〔135〕。但许良英始终未收到该信的回音。又过了一年多以后,1971年10月,许良英得知商务印书馆已恢复出版业务,便写信给商务,看看 他们是否能恢复从前的《爱选》出版计划〔136〕。10月27日,商务印书馆给许良英回信,要他立刻将《爱选》的成稿寄去,以便决定是否出版〔137〕。 许良英于是开始努力向上海理科批判组索回他的译稿成稿。 ( http://www.tecn.cn ) 许良英先给身在上海的李 宝恒写信,要他负责交涉取回《爱选》稿。但李宝恒后来回信告诉许良英,说他做不到,因为译稿已被上海当局正式借用,还打了借条。当局告诉许良 英和李宝恒,这些稿子,现在要用,用毕,一定把原稿全部还给你(们)〔138〕。但是,许、李二人并未被告知归还这些译稿的具体日期。许良英立刻写信 给留下借条的沈铭贤,要求在一个月内寄还全部原稿。在信中,许良英还希望借用者对他的这些未发表过的劳动果实给以最起码的尊重。但两个月后,许良 英仍未收到其手稿,进一步的询问也石沉大海〔139〕。一位在上海的朋友建议许良英与当时的上海市革委会写作组组长朱永嘉联系,因为上海理科批判组隶 属于该写作组〔140〕。许良英于1972年2月28日给朱永嘉发了一封挂号信,告诉他自己将于3月底去北京,要求他们在此以前归还他的两部手稿。3月 27日,许良英终于收到了《爱选》的成稿原稿。但另一部手稿,长达17万字的《爱因斯坦的世界观》,却被告知已经下落不明。〔141〕 ( http://www.tecn.cn ) 当许良英拿回《爱选》的 译稿时,李宝恒告诉他,上海理科批判组已经让他和复旦大学的几位物理学教授对译稿进行了校对,准备作为内部资料少量印一些。既然只是作为内部资 料,而且是非正式地少量印一些,许良英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直到5个月后他才意识到,这些内部资料几乎毁掉了他与商务印书馆的出版计划 〔142〕。许良英于3月29日将译稿交给商务印书馆,并在一星期后即得到正式答复。商务印书馆认为此稿重要,决定尽速出版〔143〕。在接下来的两 个月里,许良英留在北京校订、润饰译稿。他还从国外最近的出版物中发现了许多新发表的爱因斯坦著作。从这些新材料中,许又挑选了18篇文章,添入译稿。6 月,许良英回到浙江,继续校订译稿。7月,李宝恒也加入了对译稿进行修订和增补的工作,准备加译9篇从俄语文献中新发现的相关文章。许、李二人计划于10 月上旬正式向商务印书馆交稿。〔144〕 ( http://www.tecn.cn ) 就在许良英和李宝恒快要 完成增补和修订工作之时,一则新书预告却使他们大吃一惊。9月份,一位北京的朋友告诉许良英,上海理科批判组(以复旦大学编译组的名义)将于10 月份出版一本名为《爱因斯坦言论集》的新书。许良英将该书的预告内容与自己的译稿进行比较,发现它实质上就是自己于1965年完成的译稿的翻版 〔145〕。决心捍卫自己呕心沥血多年的劳动成果,许良英于10月3日给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徐景贤写了一封详细的申诉信〔146〕。10月12日,许 良英又来到上海,亲自与上海当局的有关人员据理力争,以讨回公道。许良英的很多朋友都警告他说,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因为徐景贤和朱永嘉都是张春桥和姚文元 的亲信〔147〕。尽管如此,许良英还是继续申诉。当时,他的处境十分艰险,但却从未放弃。朱永嘉对许良英的执著和勇气感到吃惊,不得不派人与他谈判 〔148〕。为了诱使许良英放弃他的要求,朱永嘉提出给他安排工作,在书上加署他的名字,并付予其文革期间罕见的稿酬。对任何处于许良英当时的境地的人 (一个摘了帽的反动右派,被开除公职,并已被迫在乡下劳动了14年多)来说,朱永嘉所开的条件都是非常诱人的。但许良英却不为所动,坚持自己及其合作 者对译稿所应有的权利。朱永嘉被许良英的固执要求所激怒,据说他曾暴怒地咆哮道:我们出我们的书,与许良英无关〔149〕。在上海遭受的挫折,并未阻 止许良英的继续努力,他决定向中央领导申诉。在从上海回家的途中,他在杭州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一封信,托中科院副院长竺可桢转交。竺可桢是许良英的母校浙 江大学的老校长。在听说竺可桢将此信转交给国务院后,朱永嘉大为惊慌,连忙答应放弃原来的出版计划。1973年3月,朱永嘉从上海人民出版社派了两个人到 北京,与商务印书馆商谈。双方达成协议:商务将按原计划出书,而上海人民出版社则只可印刷少量的《爱因斯坦言论集》内部发行。〔150〕 ( http://www.tecn.cn ) 1973年夏,译者和商 务印书馆决定将一卷本的《爱因斯坦哲学论著选》扩充成三卷本的爱因斯坦文集,不仅要收录爱因斯坦的哲学论著,还将包括他关于科学、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文章与 言论〔151〕。这样,原定的书名爱因斯坦哲学论著选显然已不适用于扩充后的三卷本文集。而在确定新书名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一场虽不大但却令人深思的 争论。许良英提出用《爱因斯坦选集》作为新书名。有关各方都同意他的提议,唯独国家科委的一位干部不同意。此人的意见是,选集一词只专用于革命导师, 如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爱因斯坦是一位资产阶级科学家,当然不配用这个词。最终,根据于光远的建议,书名改成了《爱因斯坦文集》〔152〕。基于类似 的理由,爱因斯坦文集的封面不能用红色,书名不可烫金〔153〕。1974年,四人帮又发起一场名为批林批孔的政治运动,其间已列入商务印书馆出 版计划的许多西方著作都被取消了。但是这一次,《爱因斯坦文集》的出版没有受到影响,因为此前商务已经与上海当局达成协议,并上报给国家出版局备案 〔154〕。 ( http://www.tecn.cn ) 1976年10月,四 人帮被捕,文革正式结束。同年12月,《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首次付印就印了25000本,但仅限于内部发行。7个月之后,商务印书馆决定重印文集第一 卷,并改为公开发行〔155〕。周培源受邀为该卷作序,他让许良英帮他起草该序言〔156〕。在草稿中,许良英赞颂爱因斯坦为人类科学史和思想史上一颗 明亮的巨星。这一说法导致许良英和商务印书馆负责学术著作出版的编辑发生争执。该编辑反对称爱因斯坦为人类思想史上一颗明亮的巨星,因为,他辩 称,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资产阶级已经没有思想家。许良英则反诘道:(难道)马克思之后,资产阶级都不思想了?!〔157〕最终双方都告到周培源 那里。在听了双方的意见后,周培源沉着而又不无幽默地说:既然思想史上的巨星,有人不同意,干脆把思想史和科学史几个字都删了,改成他(爱因斯 坦)是人类历史上一颗明亮的巨星吧!〔158〕 ( http://www.tecn.cn ) 这样,周培源不仅机智地 化解了反对意见,而且还给予了爱因斯坦更高的历史地位。重印的第一卷于1978年3月问世,其序言于3月14日全文刊载于《人民日报》,以纪念爱因斯坦诞 辰99周年〔159〕。爱因斯坦文集的出版不仅在学术界大受欢迎,而且引起了政治领袖们的注意。例如,胡耀邦(1915-1989)在第一卷出版后不久就 通读了该书。1977年,胡耀邦积极组织思想解放运动,反对从文革中继承下来的极左政策。其间他曾向共青团的干部推荐《爱因斯坦文集》,说书中的内容 给了他很大的启发。翌年,胡又在中组部干部会上,要求大家学习《爱因斯坦文集》。〔160〕。1979年10月,《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出版,其内容 为爱因斯坦的社会政治言论〔161〕。这一卷在中国的大学生和年轻知识分子中特别受欢迎。根据1980年代中期进行的一项报纸调查,第三卷是大学生最 喜爱的图书之一〔162〕。 ( http://www.tecn.cn ) ◇  《物理》杂志上的相对论讨论 《物理》杂志创办于1972年6月。当时,周恩来总理正将批判极左思潮的斗争扩展到文化教育领域,并采取特定的措 施,挽救正陷于危险的倒退之中的中国科学。周恩来特别关心基础科学的研究,因为在文革初期,这些研究几乎被全部取消〔163〕。在1972年,《物理》是 中国唯一的物理专业杂志,也是当时国内仅存的两种自然科学杂志之一〔164〕。《物理》杂志是以毛泽东思想为指针,反映我国物理学研究和应用的综合性科 技刊物。其内容,首先要包括在物理学研究工作中,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指导科学实验的收获和体会;其次才是具有创造性的物理 研究论文(包括实验技术、研究简报)及评述性文章,以及其他与物理学有关的专栏文章、讨论和简讯等〔165〕。该杂志的编辑们强调,他们将坚决贯彻执 行毛主席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而这也是经常用来走私非正统观点的一个借口。1972年底,方励之所发表的关于大爆炸宇宙学的论文,就是一个 例子。为了响应毛主席依靠群众办报的指示,编辑们呼吁广大工农兵群众、革命科技工作者来支持和帮助办好《物理》〔166〕。《物理》杂志的这些办 刊指导方针,预示了它在此后数年内的发展。 ( http://www.tecn.cn ) 虽然在计划的刊登内容 中,有关学习和运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文章被排在第一位,但在1972至1973年期间,《物理》杂志并没有发表这方面的文章,所有刊登的文章都与科学或技 术问题有关。不过,从1974年第1期开始,越来越多的政治社论和所谓的有关物理问题的哲学讨论也掺加于《物理》杂志中。这一变化与当时全国整个的政治气 氛的改变是一致的:周恩来的反对极左思潮的斗争已被毛泽东制止了,激进派于1973年后期借批林批孔运动发动了反击。在《物理》新增的哲学和物理学 栏目里,曾于1965年批判爱因斯坦为美帝国主义服务的哲学家柳树滋发表了一篇文章,谈他学习列宁的著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感想。他将该书吹 嘘成指导现代物理学和各门自然科学发展的灿烂明灯,并敦促中国物理学家认真学习,以便在推进现代物理学的过程中更好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为指导。〔167〕 ( http://www.tecn.cn ) 列宁于1908年发表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为辩证唯物主义辩护,反驳一群所谓的马赫主义者根据新的科学发现尤其是二十世纪之交的物理学发现对辩证唯物主义所作的批 判〔168〕。列宁的一个主要批判对象,就是所谓的物理学唯心主义,这是当时物理学家的一个特定学派的唯心主义,列宁认为它与马赫主义有着无可怀疑 的联系。马赫主义得名于奥地利物理学家和哲学家马赫(Ernst Mach,1838-1916)。列宁称彭加勒(庞加莱)、杜恒和毕尔生是这一学派其 他的物理学家代表〔169〕。列宁的结论是,这少数新物理学家,在新物理学危机的影响下,由于不懂得辩证法,就经过相对主义而陷入了唯心主义 〔170〕。 ( http://www.tecn.cn ) 在他的感想中,柳树滋强 调,尽管自然科学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但是列宁在那一时期所作出的所有分析和论断并没有过时。〔171〕他还进一步宣称,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科学家 从相对论中导出所谓宇宙有限的结论,妄图在茫茫宇宙的外面为上帝寻找新的栖身之所;而且他们努力从相对论质能关系式复活奥斯特瓦尔德的唯 能论。他告诫中国的物理学家说: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一个革命的科学工作者,决不应当忽视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对于这一切反动谬论都不能漠 然视之,不论它们在什么地方出现,假借什么名义,披上什么伪装,都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加以揭露和批判。柳树滋最后得出结论说,现代物理学的 发展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172〕。 ( http://www.tecn.cn ) 柳树滋的文章引发了《物 理》杂志上一系列对现代物理理论的批判,这些批判经常是以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的教导为基础的。例如,在接下来的一期《物理》中刊登的一篇 书评,就称海森堡的《物理学和哲学》一书是当代物理学的唯心论的一个标本〔173〕。不过,在此后的5年里,《物理》上的批判和争论还是集中于爱 因斯坦的相对论,而引发这些争论的,则是一本广为流传的小册子《空间与时间》〔174〕。 ( http://www.tecn.cn ) 这本小册子的作者秦元勋 (1923-),于1947年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应用数学领域的专家,并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设计做出了贡献。但他也是积极参与 1968-1970年间北京相对论批判运动的唯一一位资深的中国科学家〔175〕。尽管北京的批判运动在1970年底就结束了,但秦元勋显然仍在继续完善 其批判思想,即使在他被下放到河南上蔡县的农村之后也是如此〔176〕。 ( http://www.tecn.cn ) 秦元勋的小册子的核心内 容,是介绍他自己的新理论。他自称,这一理论将使一般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狭义相对论的时空本质,并且抛弃了有争议的光速不变的爱因斯坦假设。 〔177〕。虽然秦元勋认为他的理论是在批判爱因斯坦时空理论方面的一个突破,但他的小册子很快就遭到了严厉的批评,并在《物理》上引发了争论 〔178〕。 ( http://www.tecn.cn ) 大多数物理学家在评论秦 元勋的理论时都持批评态度。1974年8月,一位署名甄敏的作者批评了秦元勋的小册子在基本物理概念和逻辑结构方面存在的严重错误〔179〕。12月,一 些天体物理学家指出,秦元勋只是重复了某些西方物理学家自1910年以来做过的工作,他不仅没有击中爱因斯坦的哲学思想中的唯心论及实证论,反而把一些 好的东西也丢掉了,宣扬了错误的东西〔180〕。但这些批评并没有阻止秦元勋继续宣扬他的理论。 ( http://www.tecn.cn ) 从1975年开始,《物 理》开设了一个新栏目物理学争鸣,以广泛深入地开展一些物理学问题的讨论,批判修正主义和资产阶级世界观〔181〕。在该栏目中争论的第一个 重要问题,就是相对论。为此,编辑发表了秦元勋的一篇论文,并附3篇评论。秦元勋的文章对他先前发表的理论做了进一步的阐述。〔182〕除了他以前的一些 论断,秦元勋还断言他的理论可以将爱因斯坦理论作为一种近似包含在内,而且能够处理可能的超光速现象、光子的静止质量及光速可变等问题〔183〕。在随后 的三位评论中,没有一篇完全赞同秦元勋的观点。第一位评论者是北京航空学院的物理学家谢继深,他同意秦元勋关于相对论需要加以修正的意见,并称,秦元勋 同志不满足于相对论已取得的成果,敢于动它,力图突破它,这种精神应予肯定。但是,谢认为秦元勋过于强调逻辑而忽视了实验,秦文的物理思想不够清楚, 前提假设不明确。〔184〕。北京师范大学的喀兴林和杨展如合作撰写了第二篇评述,该文质疑秦元勋根本不涉及光的传播,不再和光学、电磁学直接联 系去探讨时空性质的作法。喀和杨指出,秦的理论不仅物理意义是很不明确的,令人费解的,数学上也是很牵强的〔185〕。第三篇评论文章的作者是中国 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理论物理学家朱重远。〔186〕朱文一方面指出应对渗进爱因斯坦相对论体系的反动哲学思想进行批判,另一方面又针锋相对地对秦 元勋的主张进行了尖锐的反驳〔187〕。 ( http://www.tecn.cn ) 秦元勋1975年的文章 开启了《物理》杂志上的相对论问题讨论系列。在8个系列中,该杂志一共发表了25篇相关的文章。其中专业科学工作者包括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工程师撰写 了15篇(占60%),其余则由业余科学爱好者们,如中学教师、工人和下乡知青(通常是插队到农村的中学毕业生)等所作。秦元勋写了2篇文章,其它文章中 有18篇(占78%)评论了秦元勋的理论,但支持他的只有2篇(占11%)。两位支持者都是中学教师〔188〕。评论者中没有一位专业科学工作者同意秦元 勋的理论。不过,反对秦元勋并不一定意味着支持爱因斯坦。事实上,在16篇批判秦的文章中有7篇(占44%)也攻击了相对论。在所有25篇文章中,只有9 篇(占36%)试图捍卫相对论的主要内容和结论,然而即使是这些文章的作者,通常也只是有条件地阐述了他们的支持性论点,并且仍然批判了所谓的爱因斯坦的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诠释。 ( http://www.tecn.cn ) 相对论问题讨论系列 始于1975年初,直到1977年夏才结束。最后一组争论文章发表于1977年6月,此时距四人帮被捕都已经8个月了。这显示,这场争论并非为激进派 的领导人所直接控制,辩论的参与者们似乎也主要不是出于政治动机。推动这一系列讨论的真正驱动力是辩证唯物论即所谓现代物理学的发展的指导 。该争论的发展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在中国科学界的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 http://www.tecn.cn ) 从1977年下半年起, 事情就开始向相反的方向转变和发展了。在中国主流专业科学杂志上发表任何挑战相对论的文章变得越来越困难了,如果不是全然不可能的话〔189〕。1977 年12月,《物理》发表了范岱年的文章,谴责陈伯达和姚文元领导的反相对论运动。尽管范文谴责批判运动是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反毛泽东思想、反科学的罪 行,它仍然认同1969-1970年间青年物理学家们批判爱因斯坦的主动行动,并且也未提及《物理》上的争论。实际上,范文坚持了对相对论进行哲学批判的 合法性:爱因斯坦的哲学观点确实包含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成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流派确实也歪曲利用爱因斯坦的学说,作出了荒谬的哲学结论。这些都是应该 加以批判的。〔190〕该文清楚地反映了,所谓正统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教条当时对于中国物理学家思想的束缚之深,其彻底之转变还需假以时日。不过重要的 是,范文代表了一个转折点,它清楚地显示,从政治、科学甚至哲学上对爱因斯坦及其理论的又一次全面反思已经开始了。 ( http://www.tecn.cn ) -------------------------------------------------------------------------------- 注释: 1. Roderick MacFarquhar and John K. Fairbank, eds., The People's Republic, Part II: Revolutions with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966-1982, vol. 15,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CHO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107-110. 该卷有中译本,麦克法夸尔和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 http://www.tecn.cn ) 2.同上,111。 3.1920 年魏兰德恶毒攻击爱因斯坦和相对论时,魏玛德国国内的气氛也与此相似。见 Albert Folsing, Albert Einstein: A Biography, trans. Ewald Osers (New York; Viking, 1997), 460. 4.笔者感谢屈儆诚博士提供了这位中学教师的姓名(屈儆诚的电子邮件,2000年9月8日)。该信息此前未曾公开发表过。 ( http://www.tecn.cn ) 5.屈儆诚,许良英.关 于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运动的初步考查。见许良英,方励之编.爱因斯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212-251。屈、许 二人的文章是第一篇详细考察这场批判运动的文章。此文原为屈儆诚在许良英的指导下,于1983年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完成的硕士论文。该文的删节 版曾发表于《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6(6),1984和7(1),1985,论文的全文则收录于以上所引的《爱因斯坦研究》中。两种版本都略去了所引用的 材料来源及批判运动参与者的姓名,正如屈、许二人所注明的那样,这是因为,大多数资料都属于内部材料,根据中国官方规定,不可公开。因此,许多相关的 原始史料现在还不得而知。此外,批判运动的大多数参与者都在文革结束前认识到了他们的错误,甚至转而为相对论辩护;其中有许多人现在仍活跃在他们的工 作岗位上,甚至身居要职。为此,有些人的姓名不便披露。在这种情况下,笔者也不得不将屈儆诚的论文,作为本项研究所依赖的原始史料之一。请注意:虽然《爱 因斯坦研究》一书已于1989年印出,但并未发行,故一般读者至今无法得到该书。 ( http://www.tecn.cn ) 6.屈儆诚,许良英.关于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运动的初步考查,215。 7.同上。 8.笔者于2000年9月7日对许良英教授的采访。 9.同上,以及笔者对张操教授的采访。张操当时是一位年轻的大学物理学教师,曾参与了批判运动,但未能成为该学习班的正式成员。在当时,能成为该学习班的一员是一种荣誉,因而也很难得。 ( http://www.tecn.cn ) 10.笔者于2000年9 月7日对许良英教授的采访。根据笔者对张操教授的采访,当时实际上在北京成立了两个小组,彼此相互竞争:其中一个主要由中国科学院的年轻物理学家组成,另 一个则由在京高校的青年教师及其他人物如周友华等组成。前一组在中科院物理所聚会,后一组则在北京航空学院集中活动。孔令华是后一组的负责人。根据这一描 述,北京的批判运动的组织结构与屈、许二人的论文所述有所冲突,但对笔者在本章中的主要论点似乎并无影响。关于北京批判运动的详细组织结构及其演变,还需 做进一步地调查研究。 ( http://www.tecn.cn ) 11.孔淑静、唯实:我的哥哥孔令华。海南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序一:3-4;35-41,56,74-75,244。 ( http://www.tecn.cn ) 12.屈儆诚,许良英.关于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运动的初步考查.215. 13.同上。 14.同上,216。 15.同上。 16.同上。 17.同上,216-217。 18.有关光速不变原理实验证据的讨论,见 W. Pauli, Theory of Relativity, trans. G. Field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1958), 5-9; and J. G. Fox, Evidence Against Emission Theories,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33, no.1 (1965):1-17. 感谢 M.J. Klein 教授向笔者指出这些资料。 ( http://www.tecn.cn ) 19.屈儆诚,许良英.关于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运动的初步考查,217。 20.同上。 21.由于急需更多与爱因斯坦及其研究有关的中文材料,中科院批判小组曾于1969年末派人到浙江去找许良英。 ( http://www.tecn.cn ) 22.屈儆诚,许良英.关于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运动的初步考查,217。 23.同上,217-218。 24.同上,218。 25.有关珍宝岛事件的详细讨论分析,见 MacFarquhar and Fairbank, eds., CHOC, 15: 254-265. 26.屈儆诚,许良英.关于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运动的初步考查,218。 27.同上。竺 可桢.竺可桢日记,1966-1974.5.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303。竺可桢至迟于1969年9月7日即开始学习和思考有关相对论的问题,以 准备中科院后来于10月23日召开的相对论讨论会。他在此期间的学习相对论的详细情况,见《竺可桢日记》,5:297-303。 ( http://www.tecn.cn ) 28.屈儆诚,许良英.关于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运动的初步考查,218-219. ( http://www.tecn.cn ) 29.毛泽东过去曾受益于 陈伯达的协助,并因此对陈相当赏识。详细讨论,参见 Raymond F. Wylie, The emergence of Maoism: Mao Tsetung, Ch'en Po-ta and the search for Chinese theory, 1935-1945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Quoted in MacFarquhar and Fairbank, eds., CHOC, 15:316 n38.) ( http://www.tecn.cn ) 30.叶永烈.陈伯达传.北京:作家出版社,1993,282。 31. MacFarquhar and Fairbank, eds., CHOC, 15: 316.  根据陈伯达传记作者叶永烈的说法,陈伯达早在1967年1月就已成了中共党内的第4号人物(见叶永烈.陈伯达传.377)。 ( http://www.tecn.cn ) 32.屈儆诚,许良英.关 于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运动的初步考查.219-220。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Konstantin S. Stanislavski ,1863-1938)是俄国演员、导演和制片人,还是始于1898年的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创建人。他最为知名的成就,是创建了一 个表演体系或理论,称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或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方法。 ( http://www.tecn.cn ) 33.张春桥和姚文元是来自上海的更年轻的党内宣传家,于文革早期迅速得势。二人都是四人帮的成员。四人帮的另外2人是:毛泽东的妻子江青和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司令王洪文。 ( http://www.tecn.cn ) 34.陈伯达与江青密谋,于1967年初,搞垮了陶铸。见叶永烈.陈伯达传.376-377。 35.关于起草九大政治报告之争的详情,见叶永烈.陈伯达传.492-499。叶永烈的描述与其它资料中的记载是一致的(见 MacFarquhar and Fairbank, eds., CHOC, 15: 196 n.136, 316.) ( http://www.tecn.cn ) 36.叶永烈.陈伯达传.498-499。 37.陈伯达无视毛泽东的一再警告,不顾一切地支持林彪,即是出色的例证。 38.孔淑静.唯实:我的哥哥孔令华. 海南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序一:3。柳树滋在该序言中称,毛泽东和孔令华的谈话发生在1972年前后,并说,当陈伯达知道主席这次谈话后,曾以 此作为在科技领域中开展革命大批判的理由。这一说法在时间上显然是错误的,因为陈伯达在1970年8月就已下台。不过,柳所回忆的发生在毛、孔和他 本人之间的谈话,应该确有其事,内容大概也是准确的,只是事情发生的时间,须要再提前2-3年。 ( http://www.tecn.cn ) 39.感谢董光璧教授告知笔者他对此问题的灼见。 40.屈儆诚,许良英.关于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运动的初步考查.222。 41.国际流体力学和理论物理科学讨论会组织委员会编.科学巨匠 师表流芳.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1。董光璧.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论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156。 ( http://www.tecn.cn ) 42.董光璧.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论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157。 43.屈儆诚,许良英.关于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运动的初步考查.217。 44.刘西尧 (1916-),湖南长沙人,武汉大学肄业,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授少将军衔。1966年8月起担任周恩来总理的联络员。1970年,刘 西尧担任中国科学院领导小组副组长。(见徐友春.民国人物大词典.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1415。中国人名大辞典当代人物卷.上海:上 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528。) ( http://www.tecn.cn ) 45.科学巨匠 师表流芳.30-31。屈儆诚,许良英.关于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运动的初步考查. 220。林家治.吴有训传.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161-162。会议日期引自屈、许的论文。 ( http://www.tecn.cn ) 46.屈儆诚,许良英.关 于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运动的初步考查.220。相对论批判北京讨论会,记录本之一和之二(由两位不同的记录员同时记 录).1969年10月23日.未发表(以下称为北京讨论会记录)。该记录现存于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http://www.tecn.cn ) 47.屈儆诚,许良英. 关于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运动的初步考查.220。林家治.吴有训传.162。吴有训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他于1926年在康普 顿(A. H. Compton)指导下获得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康普顿曾对杨振宁说,吴有训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学生之一。王淦昌.深切怀念吴有训老师.见:郭 奕玲,唐孝威,吴惕生编.吴有训论文选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xxvi。周培源是物理学教授,北京大学教务长,见本书第3章对他的背景介绍。钱 学森于1936年从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所有这些科学家生平资料都见于《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 ( http://www.tecn.cn ) 48.科学巨匠 师表流芳.31。 49.胡济民等编.王淦昌和他的科学贡献.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220。王淦昌于1933年在迈特纳(Lise Meitner)指导下获得柏林大学博士学位。 ( http://www.tecn.cn ) 50.与人们普遍认为的(例如林家治.吴有训传.162页所描述的)相反,刘西尧似乎并未参加1969年10月23日举行的这次会议。 ( http://www.tecn.cn ) 51.北京讨论会记录。近 期有关何祚庥的一项研究,见 H. Lyman Miller, Xu Liangying and He Zuoxiu: Divergent responses to physics and politics in the post Mao period,   Historical Studies on the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HSPS) 30, no. Part   1 (1999): 89-144. ( http://www.tecn.cn ) 52.北京讨论会记录。 53.同上。 54.同上。根据当时可以得到的实验观测数据,爱因斯坦于1917年提出了一个静态有限的宇宙模型, 但后来放弃了。到1930年,爱丁顿已意识到研究动态或膨胀宇宙模型的必要性。 (Helge Kragh, Cosmology and Controversy: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wo Theories of the Universe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6), 7,21.) ( http://www.tecn.cn ) 55.北京讨论会记录。 56.同上。 57.北京讨论会记录。 58.北京讨论会记录。 59.同上。 60.同上。两本记录中关于郝梦策发言的内容并不完全一致,笔者在保持原义的前提条件下,根据两本记录的内容做了综合与少量编辑工作。 ( http://www.tecn.cn ) 61.北京讨论会记录;科 学巨匠 师表流芳,146。正如《讨论会记录》中所反映的那样,许多受人尊敬的著名科学家当时并未挺身而出,公开地站出来反对相对论批判运动,有的甚至还 随声附和,这可能使我们当中的一些人感到失望。但是,应当指出,由于我们从未亲历他们所处的险境,因而也就很难想象他们当时承受了多么大的压力。因此,我 们应当理解,在当时那种人人自危的恶劣政治气氛中,他们多数只能尽力而为,以各种婉转的方式,进行间接或消极的抵制。这些科学家们,甚至包括大多数爱因斯 坦的批判者们,都是那个时代的受害者。应当受到主要谴责的,是当时的政治体制和思想。 ( http://www.tecn.cn ) 62.科学巨匠 师表流芳,31。屈儆诚,许良英.关于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运动的初步考查,220。 ( http://www.tecn.cn ) 63.屈儆诚,许良英.关于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运动的初步考查,221。 64.科学巨匠 师表流芳,31。 65.屈儆诚,许良英.关于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运动的初步考查,221。 66. Report on Criticizing the Bourgeoisie Reactionary View in National Scientific Theory from the CAS, CAS Archives, Party Committee, no.18, 1968. Cited in Shuping Yao,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Science: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Science in Context 3, no.2 (1989): 465 n58. 另见屈儆诚,许良英.关于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运动的初步考查,221。 ( http://www.tecn.cn ) 67.科学巨匠 师表流芳,31。 68.屈儆诚,许良英.关于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运动的初步考查,222。 69.同上。 70.同上,222-223。 71.同上,222。 72.同上,223-224。 73.笔者对批判相对论学习班一位前成员的采访。 74.屈儆诚,许良英.关于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运动的初步考查,224。 75.同上,227-228。 76.同上,230-231。 77.同上,225。 78.同上。关于上海理科批判组的组成人员,见 James W. Williams, Fang Lizhi's Big Bang: A Physicist and the State in China; HSPS 30, part 1  (1999): 73. ( http://www.tecn.cn ) 79.屈儆诚,许良英. 关于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运动的初步考查.225。80.同上。周同庆是光学专家,师从K.T.康普顿,于1932年获得普林斯顿 大学博士学位。周同庆于1933年回国后,在一些著名大学任教。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戴念祖等编.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物理学论文集粹.长 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589) ( http://www.tecn.cn ) 81.屈儆诚,许良英.关于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运动的初步考查.225。 82.同上。 83.同上。 84.同上,225-226。 85.同上,227-228。在这期间,上海理科批判组继续修改他们的批判文章《爱因斯坦和相对论》。 ( http://www.tecn.cn ) 8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1949-1976 (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605,1610。 ( http://www.tecn.cn ) 8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传,1949-1976 (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061-1065。MacFarquhar and Fairbank, eds., CHOC, 15: 340. ( http://www.tecn.cn ) 88.董光璧.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1633。 89. Chen Ning Yang, Selected Papers 1945-1980 With Commentary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1983), 77. ( http://www.tecn.cn ) 90. C. K Jen, Recollections of a Chinese Physicist (Los   Alamos, New Mexico, USA: Signition, Inc., 1990), 170-174. ( http://www.tecn.cn ) 91.Yang, Selected Papers, 77.另见周培源传略,科学巨匠 师表流芳,32。周恩来的指示,见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73。 ( http://www.tecn.cn ) 92.周恩来.周恩来选集.473,534,n.367。萨拉姆作为巴基斯坦总统的科学顾问访华,他于197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 http://www.tecn.cn ) 93.屈儆诚,许良英.关于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运动的初步考查,229。 94.同上,228。此时,周培源的反对意见应当是针对陈伯达,而非四人帮。 95.有关后林彪时代中国共产党 中央领导人之间的斗争,以及周恩来的批判极左思潮的斗争的讨论,参见 MacFarquhar and Fairbank, eds., CHOC, 15: Chapter 4, 特别是336-342页;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1949-1976 (下).1645-164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 传,1949-1976 (下).1065-1069。 ( http://www.tecn.cn ) 96.屈儆诚,许良英.关于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运动的初步考查,227-228。 ( http://www.tecn.cn ) 97.同上,229-230。 98. 同上,230。这4篇文章用上海理科批判组的笔名李柯(理科的谐音)发表:评爱因斯坦的时空观.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期,1973年 10月.1-14;评爱因斯坦的运动观.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期,1974年3月.1-20;评爱因斯坦的物质观.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 期,1974年9月.1-15;评爱因斯坦的世界观.自然辩证法杂志.第3期,1974年.55-74。 ( http://www.tecn.cn ) 99. MacFarquhar and Fairbank, eds., CHOC, 15: 34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传,1949-1976 (下),1074-1076。 ( http://www.tecn.cn ) 100.李柯.评爱因斯坦的时空观,9-12。 101.同上,14。 102.同上。 103.李柯.评爱因斯坦的物质观,1。李柯.评爱因斯坦的世界观,55。 104.李柯.评爱因斯坦的世界观,55。 105.李柯.评爱因斯坦的运动观,2。 106.除了爱因斯坦的著作,这4篇文章中引用得最多的是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及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 http://www.tecn.cn ) 107.李柯.评爱因斯坦 的物质观,6。李柯.评爱因斯坦的运动观,17。一个典型的唯能论的支持者是奥斯瓦尔德(Wilhelm Ostwald, 1852-1922),他主张应以唯能论替代动力学和原子论,成为一切物理学的基础。他声称,自然界唯一真正的本质是能量,而不是物质。( W. F. Bynum, E. J. Browne, and Roy Porter, eds., 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1984 reprint ed.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1), 123.)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对唯能论者奥斯瓦尔德进行了批判。 ( http://www.tecn.cn ) 108.李柯.评爱因斯坦的世界观,58-60。 109.李柯.评爱因斯坦的物质观,2。 110.屈儆诚,许良英.关于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运动的初步考查,232。 111.方励之.关于标量-张量理论中含物质及黑体辐射的宇宙解。物理,1(3),1972年12月,163。 ( http://www.tecn.cn ) 112. Williams, Fang Lizhi's Big Bang, 66, n.83. 113.同上,66-67。方励之在上大学时入党,四年级时又被选送到一个新成立的高度机密的核物理部门接受特别训练。 ( http://www.tecn.cn ) 114. Williams, Fang Lizhi's Big Bang,   68-69, 70. 115.方励之.方励之回忆录(未发表)。 Fang, Lizhi, Memoirs of Fang Lizhi (unpub., 1991), 163. 引自 Williams, Fang Lizhi's Big Bang,  71. ( http://www.tecn.cn ) 116. Williams, Fang Lizhi's Big Bang,   71. 117.同上,72,73。 118.有关苏联的抨击,同上,73-74。有关日丹诺夫1948年讲话的介绍,见许 良英.争论从何而来?分歧何在?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5,1987,62。有关中国的宇宙学论文,见Williams, Fang Lizhi's Big Bang, 74, n.123. ( http://www.tecn.cn ) 119. Williams, Fang Lizhi's Big Bang,  75. 方励之教授给笔者的电子邮件,2006年4月21日。 120. Helge Kragh, Cosmology and Controversy: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wo Theories of the Universe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6), 376. ( http://www.tecn.cn ) 121.屈儆诚,许良英.关于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运动的初步考查,232。 122.方文中共引用了11种参考文献,全部为英文资料,其中8种(73%)是1970年以后发表的。见:方励之.关于标量-张量理论中含物质及黑体辐射的宇宙解.物理,1(3),1972年12月,166。 ( http://www.tecn.cn ) 123.笔者曾询问方励之教授,在撰写1972年的那篇论文时,是否曾顾虑或意识到它可能会带来的不利后果?方教授告知,没有什么(顾虑),因为科大的(政治)气氛,要比北京和上海好得多。(2006年4月21日方教授给笔者的电子邮件) ( http://www.tecn.cn ) 124.方励之在撰写其论文时就曾与邹振隆,陆启铿,刘煜奋和郭汉英进行过讨论。见:方励之.关于标量-张量理论中含物质及黑体辐射的宇宙解.物理,1(3),1972年12月,166。 ( http://www.tecn.cn ) 125.郝柏林.20世纪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艰辛历程。《北京观察》2002年第9期.亦见网址:http://www.casad.ac.cn/2005-3/2005323240410.htm. ( http://www.tecn.cn ) 126. Williams, Fang Lizhi's Big Bang,   73,75. 127.有关邓小平于1973年重新上台、以及他在1976年第二次失势的情况,参见MacFarquhar and Fairbank, eds., CHOC, 15: 347-358. ( http://www.tecn.cn ) 128.方励之等.河外天体红移是可以认识的。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No.4 (1975):53-69。引自 Williams, Fang Lizhi's Big Bang,   75. ( http://www.tecn.cn ) 129 .James H. Williams, ed., Chinese Studies in Philosophy 19, no.4 (Summer 1988), 95. 130.同上,10,n.3 。关于美国引力研究基金会的情况以及历年来获奖人的名单,见网页http://www.theinternetfoundation.org/grf /default.htm ( http://www.tecn.cn ) 131.许良英.出版界和学术界的一件怪事。未发表的手稿,1972。 132.同上。有关许良英1965年的哲学文章的详情和真正作者,见本书第4章。 133.许良英.出版界和学术界的一件怪事。 134.同上。 135.同上。许良英当时希望加入批判队伍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第一,他想拿回他的手稿;第 二,他想知道上海理科批判组到底想干什么,并且想对批判的方向有所影响;第三,他当时仍对爱因斯坦的政治和哲学思想持批评态度,这一点在他1965年 的文章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笔者于2000年7月29日对许良英的电话采访。) ( http://www.tecn.cn ) 136.许良英.出版界 和学术界的一件怪事。1970年9月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会议的闭幕式上正式宣布对陈伯达进行审查。仅仅11天之后,周恩来总理就指示商务印书馆及其他出 版机构恢复出版工作,为年轻人多出一些书。见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467。有关陈伯达在庐山会议受批判的情况,见叶永烈.陈伯达传,543。 ( http://www.tecn.cn ) 137.许良英.出版界和学术界的一件怪事。 138.同上。 139.同上。 140.胡国华.绿色的文集,瞭望周刊,37,1984,45。 141.许良英.出版界和学术界的一件怪事。 142.同上。 143.同上。 144.同上。 145.同上。胡国华.绿色的文集,45。 146.许良英.出版界和学术界的一件怪事。根据许良英在这份文件中的记录,他于10月3日写了这封信,并于10月12日前往上海。 ( http://www.tecn.cn ) 147.许良英.出版界和学术界的一件怪事。胡国华.绿色的文集,45-46。 148.胡国华.绿色的文集,46。 149.同上。 150.许良英教授于2000年3月18日给笔者的信。另见胡国华.绿色的文集,46。 151.胡国华.绿色的文集,46。另见科学巨匠 师表流芳,144。 152.科学巨匠 师表流芳,144。 153.胡国华.绿色的文集,46。 154.许良英教授2000年3月18日给笔者的信。屈儆诚,许良英.关于我 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运动的初步考查.235。见 MacFarquhar and Fairbank, eds., CHOC, 15 (ref. 135): 343-347. ( http://www.tecn.cn ) 155.科学巨匠 师表流芳,146。 156.同上,147。 157.同上,147-148。 158.同上,148。 159.同上,148。 160.许良英.耀邦与知识分子心连心。刊载于张黎群等编.怀念耀邦。香港:亚太国际出版 有限公司.第三集,279-280。 Xu Liangying, Einstein's Ideas on Democracy and Human Rights: their influence on China (1995年2月在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提交的论文)。胡耀邦是一位改革派领导人,于1980年代初担任党的总书记,但1987年1月被免职,并于 1989年4月15日因病意外地去世。 ( http://www.tecn.cn ) 161.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共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第三卷。 Xu, Einstein's Ideas, 4. ( http://www.tecn.cn ) 162.Xu, Einstein's Ideas,  4. 163.有关周恩来对中国科学的担忧,见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1633。他在1972年为恢复科研工作所作的努力,见 MacFarquhar and Fairbank, eds., CHOC, 15: Chap 4, 特别是第336-342页。 ( http://www.tecn.cn ) 164.1966年夏天之后,除了《中国科学》之外,中国所有的科学期刊都停刊了。这一情形直到《物理》杂志创刊后才有所好转。关于中国科学期刊的出版情况,可参见于鸣镝主编.全中国中文期刊标准著录手册。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93。 ( http://www.tecn.cn ) 165.前言.物理,1(1),1972。 166.同上。 167.柳树滋.学习《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物理,3(1),1974,3。柳树滋是毛泽东之婿孔令华的高中同学兼密友。见孔淑静.唯实:我的哥哥孔令华.前言。 ( http://www.tecn.cn ) 168. V. I. Lenin, Materialism and Empirio-Criticism: Critical Comments on a Reactionary Philosophy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1970), 13. ( http://www.tecn.cn ) 169.同上,313-314,370。 170.同上,370-371。 171.柳树滋.学习《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4。 172.同上,5。 173.代山.当代物理学的唯心论的一个标本试评海森堡的《物理学和哲学》。物理,3(2),1974,87-90,99。 ( http://www.tecn.cn ) 174.秦元勋.空间与时间。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此书第一次印刷的印数为4.9万本。175.据与许良英的访谈:秦元勋是当时的批判者中唯一的一位副研究员(副教授),其他参加者的职称均在副教授以下。 ( http://www.tecn.cn ) 176.秦元勋在河南上蔡完成这本书的写作。秦元勋.空间与时间,vi。 177.秦元勋.空间与时间.v-vi和封底的内容简介。秦元勋这本书是写给只学过一些牛顿力学、初等数学的读者看的。 ( http://www.tecn.cn ) 178.甄敏.简评《空间与时间》一书。物理,3(4),1974.249。 179.甄敏.简评《空间与时间》一书,252。甄敏似乎是一位或一组物理学家的笔名,甄敏可能取自争鸣之谐音。在文革期间,以笔名发表文章是很流行的做法。 ( http://www.tecn.cn ) 18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对论天体物理组.评时空对称原理及其它。物理,3(6),1974,373-374。 ( http://www.tecn.cn ) 181.秦元勋.等速条件下的空时对称理论。物理,4(1),1975.57(编者按)。 182.秦元勋的文章被认为是中国第一篇挑战爱因斯坦理论的论文。见宋正海等编.相对论再思考。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前言,1。 ( http://www.tecn.cn ) 183.秦元勋.等速条件下的空时对称理论,62。 184.谢继深.相对论要不要动?怎样动?物理,4(1),1975,63。 185.喀兴林,杨展如.不能离开物质去讨论时空性质。物理,4(1),1975,63。 186.2003年8月 24日对张操教授的采访。作为一个非正式成员,张参与了北京和上海两地的批判运动,并一直对相对论持批评态度。朱重远于196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 系,1967年中国科学院数学所理论物理室研究生毕业。 http://www.itp.ac.cn/en/JiGouSheZhi /show_user.php?login=ZhuZhongYuan ,2003年12月24日查阅。 ( http://www.tecn.cn ) 187.朱重远.这样的体系好吗?与秦元勋同志商榷。物理,4(1),1975,64 188.黄政新.评爱因斯坦的光速极限论。物理,4(5),1975,314-317。舒昌清.不能把相对论绝对化。物理,5(2),1976,127-128。黄政新是下放到福建省的知青。 ( http://www.tecn.cn ) 189.这就是为什么这些 年来中国的一些相对论异见者一直在抱怨中国理论物理学界:有关相对论的学术讨论环境还不宽松,学术上的不同观点常被忽视,论文难以发表。因此,他 们从1990年代开始自行举办讨论会和会议,并于2002年出版了第一本自己的论文集。见宋正海等编.相对论再思考.前言。 ( http://www.tecn.cn ) 190.范岱年.四人帮反马克思主义反科学的一个罪证批判他们对爱因斯坦的所谓批判。物理,6(6),11977.322。 ( http://www.tecn.cn )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6412 次阅读|0 个评论
爱因斯坦质量—能量关系式的发展
zyfnew 2009-3-3 22:24
个人分类: 未分类|53 次阅读|0 个评论
相对论错误证明
热度 1 zyfnew 2009-3-3 21:46
相对论错误证明 胡清桂 (西南交大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031 , Email: hu123123@citiz.net) 摘要: 该论文使用两个不同的方法证明相对论错误。第一种方法是,按狭义相对论推导过程,零时刻,原点 O 和原点 重合,坐标系 S 静止,坐标系 以速度 v 向右运动。在坐标系 中观察,经历时间 ,两坐标原点距离 为 v ;但在坐标系 S 中观察,对应时刻,即在坐标系 S 中为 t 时刻, L 为 vt 。另一方面,在坐标系 S 中观察,坐标系 以速度 v 向右运动,根据相对论理论,坐标系 中长度 将会缩短 (1 v 2 / c 2 ) 1/ 2 倍。即 L 等于 (1 v 2 / c 2 ) 1/ 2 。从而可以得到方程 = ,进一步根据该方程将会推导出与相对论矛盾的结论。另一种方法是建立与相对论完全一致的另一理论,新理论在推导过程中,选择 1 点进行推导,而相对论选择的是 0 点进行推导, 1 点和 0 点是完全等价的,最后新理论结论与相对论结论矛盾,从而证明了相对论错误,说明了相对论两个坐标系中的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映射关系而已。 关键词: 相对论;爱因斯坦;坐标系 ;坐标系 S ;固有长度;时间 THE MISTAKES OF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Hu Qing-gui (School of computer and comm. Eng. ,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 Chengdu 610031, China , Email: hu123123@citiz.net) Abstract : The two different methods were adopted to prove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by Einstein wrong respectively. The first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ity, the reference frame moves at the speed v relative to the reference frame S . At the time , observed in the reference frame (his own reference frame), the length from the point O to the point is equal to . But for another observer in his own the reference frame S , the length L from the point O to the point is equal to . Then,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ity, for the first observer, he is in his own reference frame , the length is the inherent length. But when observed in the reference frame S , it will be shortened by times, which means the length L in his reference frame S should be equal to times of the inherent length . In this way, the contradiction equation will appear later, which could show the relativity wrong. The second method, a similar theory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was set up. The onl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theories is that the similar theory choices the point 1 in the two reference frames to deduce the conclusions, but the relativity choices the point 0 in the two reference frames to deduce the conclusions. On the end,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imilar theory are contrary to that of the relativity. Thus,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was proved wrong again. After that, several pieces of opinions about the conclusions of relativity were drawn. Keyword: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Einstein; the reference frame ; the reference frame S ; immovable length; time 前言 ,相对论在一个世纪以来被奉为绝对经典,然而作者在本文中将会以两种独立方法给狭义相对论推导出矛盾方程,从而证明狭义相对论是错误的。由于狭义相对论是广义相对论的基础,进一步可以说明,广义相对论也是不成立的,虽然广义相对论中的三点结论 质量可以转变为能量,光弯曲,水星进动是成立的,但这三点结论和相对论没有任何必然联系,误解了客观自然现象,仅仅是歪打正着而已。 1 在相对论理论中存在的矛盾方程 首先,我们假定相对论中的推导过程和结论是成立的。 图 1 洛伦兹变换关系 如图 1 所示,在零时刻,原点 O 和原点 重合,坐标系 S 静止,坐标系 以速度 v 向右运动。 在坐标系 中观察,经历时间 后,即在 时刻,坐标系 S 原点 O 坐标为 v ,坐标系 原点 在任意时刻均为 0 ,即在坐标系 中观察,两坐标系原点距离 为 v ,这一点从 洛伦兹变换推导过程中方程 x = v 可以得到。即, = ----------------------1.1 同样,在坐标系 S 观察,即在静止坐标系观察,两坐标系原点之间距离 L 为 。 L = -----------------------1.2 现在,我们考察坐标系 S 原点 O 和坐标系 原点 之间的距离。由于坐标系 S 静止,坐标系 以速度 v 向右运动,所以在坐标系 中观察,即在运动坐标系中观察,坐标系 S 原点 O 和坐标系 原点 之间的距离是静止距离。我们可以理解为坐标系 S 静止,坐标系 拉着一根细线以速度 v 向右运动,即细线以速度 v 随坐标系 一起向右运动,其长度在不断变长,但该细线相对于坐标系 是静止的。 所以在坐标系 中观察细线的长度 v 是固有长度。对于这一固有长度,在静止坐标系即坐标系 S 中观察,它的长度将会缩短 倍。即 等于 。 = = 即 , = ----------------1.3 对于关系式 1.3 ,在运动坐标系即坐标系 中观察长度 ,即使被观察物相对于该运动坐标系不是静止的,那么该观察长度 不是固有长度,但是在坐标系 S 观察,长度 仍然将会缩短 倍,这一点从相对论动尺缩短推导过程中可以看出。总之,即使被观察物相对于运动坐标系即坐标系 不是静止的,关系式 1.3 仍然是成立的。 下面,我们将会根据关系式 1.3 推导出矛盾方程。 如图 1 所示,两个观察者分别在在坐标系 S 和坐标系 中。 对于在坐标系 中的观察者, 有一事件发生在该坐标系中同一地点 . 在该坐标系中时钟记录的时刻分别为 和 。则在该坐标系 中的时间间隔为⊿ =( ), 该时间隔我们称之为固有时间间隔⊿ t 0 。 对于坐标系 S 中的观察者, 对于该事件,在该坐标系即坐标系 S 中时钟记录的时刻分别为 t 1 和 t 2 。则在该坐标系 S 中的时间间隔为⊿ t =( t 2 t 1 ) 。 假设坐标系 相对于坐标系 S 静止,⊿ t 等于固有时间间隔⊿ t 0 。 但事实上坐标系 相对于坐标系 S 是运动的,我们根据方程 = , = = 即 , ⊿ t = = ( ) = ⊿ = ⊿ t 0 ----------------1.4 该方程 1.4 的意义是动钟中变快,和相对论中地结论动钟变慢是严格矛盾的。 在相对论中结论动钟变慢方程为 1 , ⊿ t = ⊿ = ⊿ ----------------1.5 方程 1.4 和方程 1.5 的矛盾完全是相对论理论本身产生的矛盾,它说明了相对论本身就是错误的,是不能得到修改和完善的。相对论阐述的时间关系仅仅是函数映射关系而已,事实上,我们通过定义不同映射关系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映射函数,但映射函数是不能反映自然规律的。 2 相似理论证明相对论错误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会建立和相对论完全一致的相似理论,其结论和相对论结论是矛盾的。假设相对论是成立的,则该相似理论也是成立的,从而再次证明相对论是错误的。 对于该相似理论,其原理和条件与相对论的原理和条件一样。 2.1 相似理论中的变换关系 图 2 相似理论变换关系和洛伦兹变换关系 在相似理论在推导过程中,分别选择两个坐标系的 1 点进行推导,而相对论中洛伦兹变换是选择的两个坐标系的 0 点进行推导的。 如图 2 所示,首先假设相对论结论和推导过程均是成立的 , 对于坐标系 S 中的 1 点,在坐标系 S 中观察,在任意时刻 x =1, 即 , x 1=0. 但是在坐标系 观察 , 在 时刻 , = 即 , =0 对于在静止坐标系即标系 S 中从原点到 1 点的线段,在运动坐标系即坐标系 中观察,按照相对论动尺缩短理论,将会缩短 倍 . 所以 等于 。事实上,就算是将方程 = 写成 = v +1 ,最后的推导结论也会同相对论结论矛盾。 对于坐标系 S 中的同一点 1 点,在任意时刻,式子 x 1 和 式子 同时等于 0 。 和爱因斯坦相对论洛伦兹变换式推导过程一样,按照相对论相对性原理 4 ,我们假设式子 x 1 和式子 存在线性关系,即 -------------------- 2.1 ( k 为一系数 ) 该方程和洛伦兹变换式推导过程一样,对同一点,在两个坐标系中的式子同时等于 0 时,则假定这两个式子存在线性关系。更详细的阐述请参阅洛伦兹变换式推导过程。 同理,对坐标系 中的 1 点 , 我们可以得到下面方程, ----------------2.2 ( 也是一个系数 ) 现在,我们研究系数 和系数 k 。和洛伦兹变换式推导过程一样,按照相对论相对性原理,对于坐标系 S 和坐标系 中的两个方程 , 除了 v 应改写为 v , 两个方程具有相同的形式。换句话说, k = , 这样,方程 2.2 改写为下面方程, -------------------2.3 对两个坐标系中 y 和 , 以及 z 和 之间的变换关系 , 可以直接得到, = y = z 下面,我们推导 t 和 之间的关系。 考察方程 2.1 和方程 2.2, 我们可以得到下面一个方程。 整理该方程可以得到 t 和 之间的关系。 ----------2.4 接下来,我们推导系数 k 的值。 假设在两个坐标系原点 和原点 O 重合时为 0 时刻,即 = t =0 , 当坐标系 运动一段时间,设在瞬时 ,从两个原点重合出发出的一束光束,则光束在两个坐标系中到达的位置分别为 , 将方程 2.2 和方程 2.3 分别代入方程 , 我们得到 , 考虑到 , 即用 ct 代换 x ,则有, ---------------2.5 对于方程 2.5 ,我们不用详细求解,我们可以知道参数 k 是与另外三个参数 v ,参数 c ,参数 t 相关的。换句话说,参数 k 可以由与另外三个参数 v ,参数 c ,参数 t 决定。即我们可以将参数 k 表示为另外三个参数 v ,参数 c ,参数 t 的函数。 --------------------------2.6 这表明,参数 k 是随时间变换而变化的。在相对论洛伦兹变换式中,参数 k 只由与另外两个参数 v ,合参数 c 决定,它不随时间变换而变化的。 接下来,我们研究动尺规律,研究相似理论中的动尺规律是否和相对论动尺规律一样是动尺缩短。 2.2 相似理论中的动尺规律 如图 2 所示,两个观察者分别在坐标系 S 和坐标系 中,观察者相对于各自坐标系是静止的。在坐标系 中有一根细棒,细棒相对于坐标系 是静止的。 在坐标系 中的观察者测得细棒两端点坐标值分别为 和 ,则他测到细棒的长度为 L 0 = ,我们称该长度 L 0 为固有长度。 如果坐标系 相对于坐标系 S 是静止的 , 那么在坐标系 S 中测量细棒的长度仍然为 L 0 。 但坐标系 相对于坐标系 S 以速度 v 向右运动,这样,在坐标系 S 中测量细棒的长度为多少? 对于坐标系 S 中的观察者 , 只要他在同一时刻的情况下,即 t 1 = t 2 , 测得细棒两端点坐标值 和 ,则他测得细棒的长度为 L = 。 考虑到方程 2.2, 我们可以得到, 两式相减有 , = 考虑到 t 1 = t 2 , 由上面方程得到 , = 则有, 由于参数 k 可以由与另外三个参数 v ,参数 c ,参数 t 决定。即参数 k 为另外三个参数 v ,参数 c ,参数 t 的函数,所以在坐标系 S 中测得的长度 L 将会随三个参数 v ,参数 c ,参数 t 变化而变化,即在不同时间 t ,坐标系 S 中测得的长度 L 将不同。 这和相对论中结论动尺缩短是不同的,如果相对论成立,则这一相似理论必定成立,相对论和这一相似理论的矛盾说明了相对论本身就是错误的。相对论阐述的时间关系仅仅是函数映射关系而已,事实上,我们通过定义映射关系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映射函数,但映射函数是不能反映自然规律的。 当我们选择两个坐标系的不同点进行推导,比如选择 2 点, 3 点进行推导,其结论又将不同,这进一步表明,我们只要定义不同映射关系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映射函数。而相对论中洛伦兹变换仅仅是选择了两个坐标系的 0 点进行推导而已。 所以,以上矛盾关系表明,相对论是错误的。虽然广义相对论中的三点结论 质量可以转变为能量,光弯曲,水星进动是成立的,但这三点结论和相对论没有任何必然联系,它误解了客观自然现象,仅仅是歪打正着而已。 如果物理学家们不能指出以上推导过程的错误所在,但他又接受相对论,是没有任何根据的,表明他仅仅是因为迷信相对论。 科学不是神圣不可更改的,爱因斯坦对科学有很大贡献,但科学的发展必将否定相对论,因为这一理论本身就是错误的,同时,否定相对论也是科学重要进步的表现。 3 关于我们认为可以检验相对论的三点根据 长期以来,我们认为以下三点根据可以检验相对论的,但事实上是一种误解。 3.1 爱因斯坦红移 3 爱因斯坦红移这一自然现象长期以来被认为检验了相对论,事实上它并不能检验相对论,有关该自然现象的认识和分析在我的另一论文 THE UNITED FIELD 中有详细阐述,可以参考。 重要说明 :由于该论文开始是打算在国外发表,所以是用英文写的,现为了方便各位老师审阅,翻译为中文,由于以下部分不是论文关键,所以翻译比较粗略,没有详细翻译,新浪网站科技上有比较详细的英语论文,各位老师可以下载参阅。 3.2 关于光弯曲 3 光弯曲这一自然现象长期以来也被认为检验了相对论,事实上它只是一个客观的自然规律,同时我们又误解了这一自然规律,有关该自然现象的认识和分析在我的另一论文 THE UNITED FIELD 中也有详细阐述,可以参考。 3.3 关于水星近动 3 这一自然现象长期以来也被认为检验了相对论,事实上它只是一个客观的自然规律,同时我们又误解了这一自然规律,有关该自然现象的认识和分析在我的另一论文 THE UNITED FIELD 中也有详细阐述,可以参考。 4 关于相对论主要结论的评价 4.1 当物质速度接近光速,其质量会显著增加 1 . 相对论这一结论当物质速度接近光速,其质量会显著增加是错误的,也没有实验检验这一结论。 事实上,我们认为一些实验检验了相对论,其实这些实验无一列外的都是不能检验相对论的。 关于物质速度接近光速时,会发生什么现象这一问题在我的另一论文 THE UNITED FIELD 中有详细论述。 4.2 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 1 , 并且质量和能量的转化满足方程 1 E = M C 2 相对论这一结论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是成立的,这一点也是爱因斯坦对科学的主要贡献,但这一客观自然规律和 相对论没有任何必然联系,相对论对这一客观自然规律的解释也是误解了这一客观自然规律。 同时, 质量和能量的转化并不满足方程 E = M C 2 ,有关质量转化为能量以及质量转化为能量的关系在我的另一论文 THE UNITED FIELD 中也有详细论述。 5 结论 本文用两种独立方法证明了相对论错误,一种方法是在相对论各结论之间推导出矛盾方程, 另一种方法是建立与相对论完全一致的另一理论,新理论在推导过程中,选择 1 点进行推导,而相对论选择的是 0 点进行推导, 1 点和 0 点是完全等价的,但最后新理论结论与相对论结论矛盾,这一矛盾证明了相对论是错误的,它说明了相对论两个坐标系中的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映射关系而已。以上矛盾关系表明,相对论本身就是错误的。虽然广义相对论中的三点结论 质量可以转变为能量,光弯曲,水星进动是成立的,但这三点结论和相对论没有任何必然联系,它误解了客观自然现象,仅仅是歪打正着而已。如果物理学家们不能指出以上推导过程的错误所在,但他又接受相对论,是没有任何根据的,表明他仅仅是因为迷信相对论。科学不是神圣不可更改的,爱因斯坦对科学有很大贡献,但科学的发展必将否定相对论这一错误的理论,同时,否定相对论,用符合自然规律的方法重新认识有关相对论涉及到的自然规律,这也是科学重要进步的表现。 参考文献 , 1 张国中,张丹海,大学物理 (P431-P444), 计量出版社, 1995 2 张国中,张丹海,大学物理 (P437-P438), 计量出版社, 1995 3 朱荣华 , 基础物理 (P127-P128)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4 马文蔚 物理学 ( 第四版 ) ( P163-P165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个人分类: 未分类|56 次阅读|2 个评论
相对论错误证明
zyfnew 2009-3-3 21:43
相对论错误证明 胡清桂 (西南交大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031 , Email: hu123123@citiz.net) 摘要: 该论文使用两个不同的方法证明相对论错误。第一种方法是,按狭义相对论推导过程,零时刻,原点 O 和原点 重合,坐标系 S 静止,坐标系 以速度 v 向右运动。在坐标系 中观察,经历时间 ,两坐标原点距离 为 v ;但在坐标系 S 中观察,对应时刻,即在坐标系 S 中为 t 时刻, L 为 vt 。另一方面,在坐标系 S 中观察,坐标系 以速度 v 向右运动,根据相对论理论,坐标系 中长度 将会缩短 (1 v 2 / c 2 ) 1/ 2 倍。即 L 等于 (1 v 2 / c 2 ) 1/ 2 。从而可以得到方程 = ,进一步根据该方程将会推导出与相对论矛盾的结论。另一种方法是建立与相对论完全一致的另一理论,新理论在推导过程中,选择 1 点进行推导,而相对论选择的是 0 点进行推导, 1 点和 0 点是完全等价的,最后新理论结论与相对论结论矛盾,从而证明了相对论错误,说明了相对论两个坐标系中的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映射关系而已。 关键词: 相对论;爱因斯坦;坐标系 ;坐标系 S ;固有长度;时间 THE MISTAKES OF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Hu Qing-gui (School of computer and comm. Eng. ,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 Chengdu 610031, China , Email: hu123123@citiz.net) Abstract : The two different methods were adopted to prove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by Einstein wrong respectively. The first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ity, the reference frame moves at the speed v relative to the reference frame S . At the time , observed in the reference frame (his own reference frame), the length from the point O to the point is equal to . But for another observer in his own the reference frame S , the length L from the point O to the point is equal to . Then,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ity, for the first observer, he is in his own reference frame , the length is the inherent length. But when observed in the reference frame S , it will be shortened by times, which means the length L in his reference frame S should be equal to times of the inherent length . In this way, the contradiction equation will appear later, which could show the relativity wrong. The second method, a similar theory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was set up. The onl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theories is that the similar theory choices the point 1 in the two reference frames to deduce the conclusions, but the relativity choices the point 0 in the two reference frames to deduce the conclusions. On the end,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imilar theory are contrary to that of the relativity. Thus,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was proved wrong again. After that, several pieces of opinions about the conclusions of relativity were drawn. Keyword: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Einstein; the reference frame ; the reference frame S ; immovable length; time 前言 ,相对论在一个世纪以来被奉为绝对经典,然而作者在本文中将会以两种独立方法给狭义相对论推导出矛盾方程,从而证明相对论理论体系在逻辑是自相矛盾的。由于狭义相对论是广义相对论的基础,进一步可以说明,广义相对论也是不成立的,虽然广义相对论中的三点结论 质量可以转变为能量,光弯曲,水星进动是成立的,但这三点结论和相对论没有任何必然联系,误解了客观自然现象,仅仅是歪打正着而已。 1 在相对论理论中存在的矛盾方程 首先,我们假定相对论中的推导过程和结论是成立的。 图 1 洛伦兹变换关系 如图 1 所示,在零时刻,原点 O 和原点 重合,坐标系 S 静止,坐标系 以速度 v 向右运动。 在坐标系 中观察,经历时间 后,即在 时刻,坐标系 S 原点 O 坐标为 v ,坐标系 原点 在任意时刻均为 0 ,即在坐标系 中观察,两坐标系原点距离 为 v ,这一点从 洛伦兹变换推导过程中方程 x = v 可以得到。即, = ----------------------1.1 同样,在坐标系 S 观察,即在静止坐标系观察,两坐标系原点之间距离 L 为 。 L = -----------------------1.2 上面关系式说明,在坐标系 中观察,经历时间 后,即在 时刻,从坐标系 S 原点 O 到坐标系 原点 距离 为 v 。 对于在坐标系 S 的观察者,两坐标系原点之间距离 L 为 。 下面将会证明, = 证明过程如下: 如图 1 所示,两个观察者分别在坐标系 S 和坐标系 中,观察者相对于各自坐标系是静止的。 在坐标系 中的观察者,在 时刻,测得坐标系 S 原点 O 和坐标系 原点 坐标值分别为 和 ,则他测到从坐标系 S 原点 O 到坐标系 原点 的距离为 = 。 对于坐标系 S 中的观察者 , 在对应坐标系 中 时刻,测得坐标系 S 原点 O 和坐标系 原点 坐标值分别为 和 ,则他测到从坐标系 S 原点 O 到坐标系 原点 的距离为 L = 。 考虑到洛伦兹变换关系式 ,按照洛伦兹变换,其中 k 为一常数,从而我们可以得到, 两式相减有 , = 考虑到在坐标系 S 中的观察者 , 应同时测得坐标系 S 原点 O 和坐标系 原点 坐标值 和 ,即 t 1 = t 2 , 则有, = 即, 我们知道,按照洛伦兹变换,其中 k = , 从而有, = (等式 = 证毕) 接下来,根据 = ,将会推导出关系式 = 。 = = 即 , = ----------------1.3 下面,我们将会根据关系式 1.3 推导出矛盾方程。 如图 1 所示,两个观察者分别在在坐标系 S 和坐标系 中。 对于在坐标系 中的观察者, 有一事件发生在该坐标系中同一地点 ,在该坐标系中时钟记录的时刻分别为 和 。则在该坐标系 中的时间间隔为⊿ =( ), 该时间隔我们称之为固有时间间隔⊿ t 0 。 对于坐标系 S 中的观察者, 对于该事件,在该坐标系即坐标系 S 中时钟记录的时刻分别为 t 1 和 t 2 。则在该坐标系 S 中的时间间隔为⊿ t =( t 2 t 1 ) 。 假设坐标系 相对于坐标系 S 静止,⊿ t 等于固有时间间隔⊿ t 0 。 但事实上坐标系 相对于坐标系 S 是运动的,我们根据方程 = , = = 即 , ⊿ t = = ( ) = ⊿ = ⊿ t 0 ----------------1.4 该方程 1.4 的意义是动钟中变快,和相对论中地结论动钟变慢是严格矛盾的。 在相对论中结论动钟变慢方程为 1 , ⊿ t = ⊿ = ⊿ ----------------1.5 方程 1.4 和方程 1.5 的矛盾完全是相对论理论本身产生的矛盾,它说明了相对论本身就是错误的,是不能得到修改和完善的。相对论阐述的时间关系仅仅是函数映射关系而已,事实上,我们通过定义不同映射关系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映射函数,但映射函数是不能反映自然规律的。 2 相似理论证明相对论错误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会建立和相对论完全一致的相似理论,其结论和相对论结论是矛盾的。假设相对论是成立的,则该相似理论也是成立的,从而再次证明相对论是错误的。 对于该相似理论,其原理和条件与相对论的原理和条件一样。 2.1 相似理论中的变换关系 图 2 相似理论变换关系和洛伦兹变换关系 在相似理论在推导过程中,分别选择两个坐标系的 1 点进行推导,而相对论中洛伦兹变换是选择的两个坐标系的 0 点进行推导的。 如图 2 所示,首先假设相对论结论和推导过程均是成立的 , 对于坐标系 S 中的 1 点,在坐标系 S 中观察,在任意时刻 x =1, 即 , x 1=0. 但是在坐标系 观察 , 在 时刻 , = 即 , =0 对于在静止坐标系即标系 S 中从原点到 1 点的线段,在运动坐标系即坐标系 中观察,按照相对论动尺缩短理论,将会缩短 倍。所以 等于 。事实上,即使是将方程 = 写成 = v +1 ,最后的推导结论也会同相对论结论矛盾。 对于坐标系 S 中的同一点 1 点,在任意时刻,式子 x 1 和 式子 同时等于 0 。 和爱因斯坦相对论洛伦兹变换式推导过程一样,按照相对论相对性原理 4 ,我们假设式子 x 1 和式子 存在线性关系,即 -------------------- 2.1 ( k 为一系数 ) 该方程和洛伦兹变换式推导过程一样,对同一点,在两个坐标系中的式子同时等于 0 时,则假定这两个式子存在线性关系。更详细的阐述请参阅洛伦兹变换式推导过程。 同理,对坐标系 中的 1 点 , 我们可以得到下面方程, ----------------2.2 ( 也是一个系数 ) 现在,我们研究系数 和系数 k 。和洛伦兹变换式推导过程一样,按照相对论相对性原理,对于坐标系 S 和坐标系 中的两个方程 , 除了 v 应改写为 v , 两个方程具有相同的形式。换句话说, k = , 这样,方程 2.2 改写为下面方程, -------------------2.3 对两个坐标系中 y 和 , 以及 z 和 之间的变换关系 , 可以直接得到, = y = z 下面,我们推导 t 和 之间的关系。 考察方程 2.1 和方程 2.2, 我们可以得到下面一个方程。 整理该方程可以得到 t 和 之间的关系。 ----------2.4 接下来,我们推导系数 k 的值。 假设在两个坐标系原点 和原点 O 重合时为 0 时刻,即 = t =0 , 当坐标系 运动一段时间,设在瞬时 ,从两个原点重合出发出的一束光束,则光束在两个坐标系中到达的位置分别为 , 将方程 2.2 和方程 2.3 分别代入方程 , 我们得到 , 考虑到 , 即用 ct 代换 x ,则有, ---------------2.5 对于方程 2.5 ,我们不用详细求解,我们可以知道参数 k 是与另外三个参数 v ,参数 c ,参数 t 相关的。换句话说,参数 k 可以由与另外三个参数 v ,参数 c ,参数 t 决定。即我们可以将参数 k 表示为另外三个参数 v ,参数 c ,参数 t 的函数。 --------------------------2.6 这表明,参数 k 是随时间变换而变化的。在相对论洛伦兹变换式中,参数 k 只由与另外两个参数 v ,合参数 c 决定,它不随时间变换而变化的。 接下来,我们研究动尺规律,研究相似理论中的动尺规律是否和相对论动尺规律一样是动尺缩短。 2.2 相似理论中的动尺规律 如图 2 所示,两个观察者分别在坐标系 S 和坐标系 中,观察者相对于各自坐标系是静止的。在坐标系 中有一根细棒,细棒相对于坐标系 是静止的。 在坐标系 中的观察者测得细棒两端点坐标值分别为 和 ,则他测到细棒的长度为 L 0 = ,我们称该长度 L 0 为固有长度。 如果坐标系 相对于坐标系 S 是静止的 , 那么在坐标系 S 中测量细棒的长度仍然为 L 0 。 但坐标系 相对于坐标系 S 以速度 v 向右运动,这样,在坐标系 S 中测量细棒的长度为多少? 对于坐标系 S 中的观察者 , 只要他在同一时刻的情况下,即 t 1 = t 2 , 测得细棒两端点坐标值 和 ,则他测得细棒的长度为 L = 。 考虑到方程 2.2, 我们可以得到, 两式相减有 , = 考虑到 t 1 = t 2 , 由上面方程得到 , = 则有, 由于参数 k 可以由与另外三个参数 v ,参数 c ,参数 t 决定。即参数 k 为另外三个参数 v ,参数 c ,参数 t 的函数,所以在坐标系 S 中测得的长度 L 将会随三个参数 v ,参数 c ,参数 t 变化而变化,即在不同时间 t ,坐标系 S 中测得的长度 L 将不同。 这和相对论中结论动尺缩短是不同的,如果相对论成立,则这一相似理论必定成立,相对论和这一相似理论的矛盾说明了相对论本身就是错误的。相对论阐述的时间关系仅仅是函数映射关系而已,事实上,我们通过定义映射关系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映射函数,但映射函数是不能反映自然规律的。 当我们选择两个坐标系的不同点进行推导,比如选择 2 点, 3 点进行推导,其结论又将不同,这进一步表明,我们只要定义不同映射关系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映射函数。而相对论中洛伦兹变换仅仅是选择了两个坐标系的 0 点进行推导而已。 所以,以上矛盾关系表明,相对论是错误的。虽然广义相对论中的三点结论 质量可以转变为能量,光弯曲,水星进动是成立的,但这三点结论和相对论没有任何必然联系,它误解了客观自然现象,仅仅是歪打正着而已。 如果物理学家们不能指出以上推导过程的错误所在,但他又接受相对论,是没有任何根据的,表明他仅仅是因为迷信相对论。 科学不是神圣不可更改的,爱因斯坦对科学有很大贡献,但科学的发展必将否定相对论,因为这一理论本身就是错误的,同时,否定相对论也是科学重要进步的表现。 3 关于我们认为可以检验相对论的三点根据 长期以来,我们认为以下三点根据可以检验相对论的,但事实上是一种误解。 3.1 爱因斯坦红移 3 爱因斯坦红移这一自然现象长期以来被认为检验了相对论,事实上它并不能检验相对论,有关该自然现象的认识和分析在我的另一论文 THE UNITED FIELD 中有详细阐述,可以参考。 重要说明 :由于该论文开始是打算在国外发表,所以是用英文写的,现为了方便各位老师审阅,翻译为中文,由于以下部分不是论文关键,所以翻译比较粗略,没有详细翻译,新浪网站科技上有比较详细的英语论文,各位老师可以下载参阅。 3.2 关于光弯曲 3 光弯曲这一自然现象长期以来也被认为检验了相对论,事实上它只是一个客观的自然规律,同时我们又误解了这一自然规律,有关该自然现象的认识和分析在我的另一论文 THE UNITED FIELD 中也有详细阐述,可以参考。 3.3 关于水星近动 3 这一自然现象长期以来也被认为检验了相对论,事实上它只是一个客观的自然规律,同时我们又误解了这一自然规律,有关该自然现象的认识和分析在我的另一论文 THE UNITED FIELD 中也有详细阐述,可以参考。 4 关于相对论主要结论的评价 4.1 当物质速度接近光速,其质量会显著增加 1 . 相对论这一结论当物质速度接近光速,其质量会显著增加是错误的,也没有实验检验这一结论。 事实上,我们认为一些实验检验了相对论,其实这些实验无一列外的都是不能检验相对论的。 关于物质速度接近光速时,会发生什么现象这一问题在我的另一论文 THE UNITED FIELD 中有详细论述。 4.2 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 1 , 并且质量和能量的转化满足方程 1 E = M C 2 相对论这一结论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是成立的,这一点也是爱因斯坦对科学的主要贡献,但这一客观自然规律和 相对论没有任何必然联系,相对论对这一客观自然规律的解释也是误解了这一客观自然规律。 同时, 质量和能量的转化并不满足方程 E = M C 2 ,有关质量转化为能量以及质量转化为能量的关系在我的另一论文 THE UNITED FIELD 中也有详细论述。 5 结论 本文用两种独立方法证明了相对论错误,一种方法是在相对论各结论之间推导出矛盾方程, 另一种方法是建立与相对论完全一致的另一理论,新理论在推导过程中,选择 1 点进行推导,而相对论选择的是 0 点进行推导, 1 点和 0 点是完全等价的,但最后新理论结论与相对论结论矛盾,这一矛盾证明了相对论是错误的,它说明了相对论两个坐标系中的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映射关系而已。以上矛盾关系表明,相对论本身就是错误的。虽然广义相对论中的三点结论 质量可以转变为能量,光弯曲,水星进动是成立的,但这三点结论和相对论没有任何必然联系,它误解了客观自然现象,仅仅是歪打正着而已。如果物理学家们不能指出以上推导过程的错误所在,但他又接受相对论,是没有任何根据的,表明他仅仅是因为迷信相对论。科学不是神圣不可更改的,爱因斯坦对科学有很大贡献,但科学的发展必将否定相对论这一错误的理论,同时,否定相对论,用符合自然规律的方法重新认识有关相对论涉及到的自然规律,这也是科学重要进步的表现。 参考文献 , 1 张国中,张丹海,大学物理 (P431-P444), 计量出版社, 1995 2 张国中,张丹海,大学物理 (P437-P438), 计量出版社, 1995 3 朱荣华 , 基础物理 (P127-P128)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4 马文蔚 物理学 ( 第四版 ) ( P163-P165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个人分类: 未分类|51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的世界观(转贴)
yangjunchao 2009-2-27 08:19
我的世界观(转贴)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我们这些总有一死的人的命运多么奇特!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却无从知道,尽管有时自以为对此若有所感。但是,不必深思,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我们的幸福全部依赖于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其次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的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是以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为基础的,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时常发觉自己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我认为阶级的区分是不合理的,它最后所凭借的是以暴力为根据。我也相信,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我完全不相信人类会有那种在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每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受着外界的强制,而且要适应内在的必然。叔本华说: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这句格言从我青年时代起就给了我真正的启示;在我自己和别人的生活面临困难的时候,它总是使我们得到安慰,并且是宽容的持续不断的源泉。这种体会可以宽大为怀地减轻那种容易使人气馁的责任感,也可以防止我们过于严肃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它导致一种特别给幽默以应有地位的人生观。 要追究一个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意义或目的,从客观的观点看来,我总觉得是愚蠢可笑的。可是每个人都有一些理想,这些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我把这种伦理基础叫做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是善、美和真。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我总觉得,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都是可鄙的。 我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但我又明显地缺乏与别人和社会直接接触的要求,这两者总是形成古怪的对照。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为接近的亲人;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觉到一定距离而且需要保持孤独──而这种感受正与年俱增。人们会清楚地发觉,同别人的相互了解和协调一致是有限度的,但这不值得惋惜。无疑,这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会失去他的天真无邪和无忧无虑的心境;但另一方面,他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不为别人的意见、习惯和判断所左右,并且能够避免那种把他的内心平衡建立在这样一些不可靠的基础之上的诱惑。 我的政治理想是民主政体。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重,而不让任何人成为被崇拜的偶像。我自己一直受到同代人的过分的赞扬和尊敬,这不是由于我自己的过错,也不是由于我自己的功劳,而实在是一种命运的嘲弄。其原因大概在于人们有一种愿望,想理解我以自已微薄的绵力,通过不断的斗争所获得的少数几个观念,而这种愿望有很多人却未能实现。我完全明白,一个组织要实现它的目的,就必须有一个人去思考,去指挥、并且全面担负起责任来。但是被领导的人不应当受到强迫,他们必须能够选择自己的领袖。在我看来,强迫的专制制度很快就会腐化堕落。因为暴力所招引来的总是一些品德低劣的人,而且我相信,天才的暴君总是由无赖来继承的,这是一条千古不易的规律。就是由于这个缘故,我总强烈地反对今天在意大利和俄国所见到的那种制度。像欧洲今天所存在的情况,已使得民主形式受到怀疑,这不能归咎于民主原则本身,而是由于政府的不稳定和选举制度中与个人无关的特征。我相信美国在这方面已经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他们选出了一个任期足够长的总统,他有充分的权力来真正履行他的职责。另一方面,在德国政治制度中,为我所看重的是它为救济患病或贫困的人作出了可贵的广泛的规定。在人生的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觉得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只有个人才能创造出高尚的和卓越的东西,而群众本身在思想上总是迟钝的,在感觉上也总是迟钝的。 讲到这里,我想起了群众生活中最坏的一种表现,那就是使我厌恶的军事制度。一个人能够洋洋得意的随着军乐队在四列纵队里行进,单凭这一点就足以使我对他鄙夷不屑。他所以长了一个大脑,只是出于误会;光是骨髓就可满足他的全部需要了。文明的这种罪恶的渊薮,应当尽快加以消灭。任人支配的英雄主义、冷酷无情的暴行,以及在爱国主义名义下的一切可恶的胡闹,所有这些都使我深恶痛绝!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尽管如此,我对人类的评价还是十分高的,我相信,要是人民的健康感情没有遭到那些通过学校和报纸而起作用的商业利益和政治利益的蓄意败坏,那么战争这个妖魔早就该绝迹了。 我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验是奥秘的经验。它是坚守在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发源地上的基本感情。谁要体验不到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谁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便是模糊不清的。就是这样奥秘的经验──虽然掺杂着恐惧──产生了宗教。我们认识到有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觉到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接近我们的心灵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正是这种认识和这种情感构成了真正的宗教感情;在这个意义上,而且也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是一个具有深挚的宗教感情的人。我无法想象存在这样一个上帝,它会对自己的创造物加以赏罚,会具有我们在自己身上所体验到的那种意志。我不能也不愿去想象一个人在肉体死亡以后还会继续活着;让那些脆弱的灵魂,由于恐惧或者由于可笑的唯我论,去拿这种思想当宝贝吧!我自己只求满足于生命永恒的奥秘,满足于觉察现存世界的神奇结构,窥见它的一鳞半爪,并且以诚挚的努力去领悟在自然界中显示出来的那个理性的一部分,倘若真能如此,即使只领悟其极小的一部分,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本文选自《爱因斯坦文集》,商务印书馆,1976年)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213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与甘永超先生商榷
zhulin 2009-2-26 11:51
甘 先生,读了你的一些博文,我有两个问题想与你讨论一下: 1 、你说,既然未曾怀疑过经典电磁理论在经典领域的正确性,也从来没有怀疑过量子理论在量子领域的正确性,但是,却怀疑量子理论超出量子领域而跑到经典领域来称王称霸,亦即费米所说的 光的量子理论能够包含光的经典电磁理论 !此时,必须得到强有力的实验支持。当我找寻了十多年却连一个像样的实验证据都没有找到时我才大声疾呼 光的量子理论包含光的经典电磁理论 是一个 现代地心说 ! 这个问题真有这样严重吗?类似地,科学界也一直在说:广义相对论包含牛顿引力理论,牛顿引力理论是广义相对论的特例。我认为各个理论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应用范围,说谁包含谁,大概更是观念上的而不是应用上的,就算是广义相对论真的解决了水星近动问题,也只不过是对牛顿引力理论的小小补充罢了。同样地,也有经典理论是普朗克常数趋于零时的特例、牛顿经典理论是狭义相对论的极限情况等等说法。爱因斯坦说过,理论最好的命运是对原有理论的极限式包容。这种包容是某种情形下从逻辑上导出原有理论。 2 、波粒二象性有必要弄得那样复杂吗?什么物质波、数学几率波,大量粒子统计,实际问题就是物质本身就是粒子与场(引力场!),粒子与其引力场能分离吗?粒子具有波性和波具有粒子性,恰恰说明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离、物质与空间(引力场!)不可分离。对此科学上长久的争论是否陷入了误区?爱因斯坦五十年的艰苦思考光子是什么的问题而未解,也许有重要意义,可能说明其永远无解。波粒二象性是观测结果,是物质基本的普遍的矛盾展现,物质的基本矛盾是物质运动、变化、发展的原动力。 以上说法用词有不妥当的地方,请包涵。 我对你的博文很关注,也许我的理解有误,希望你能用非常简单的叙述表明观点。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1475 次阅读|2 个评论
怎么翻译爱因斯坦谈科学起源
热度 5 zlyang 2009-2-23 12:32
1953 年,在致斯威泽 (J. E. Switzer) 的信中,爱因斯坦谈到科学的起源: “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science has been based on two great achievements , the invention of the formal logical system (in Euclidean geometry)by the Greek philosophers , and the discovery of the possibility of finding out causal relationships by systematic experiment (at the Renaissance).In my opinion one need not be astonished that the Chinese sages did not make these steps. The astonishing thing is that these discoveries were made at all. ” 两个通行的译文: ( 1 )其中一个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爱因斯坦文集》: “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 形式逻辑体系 ( 在欧 几里得几何学中 ) 以及通过 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 ( 在文艺复兴时期 ) 。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不用惊奇的,令人惊奇的倒是这些发现 ( 在中国 ) 全都做出来了。 ” ( 2 ) 最后一句话译文以前常被用来表明爱因斯坦对中国古代科学的赞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李醒民认为这完全译错了。他将之改译为: “ 若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都做出来了倒是令人惊奇的。 ” 到底该怎么翻译?请大家指导!!谢谢! ————————————————— 后记 许良英先生在 2005 年的最终翻译为: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关系。 “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作出这些发现是令人惊奇的。” 见: ( 美 ) A. 爱因斯坦著,许良英、王瑞智编 . 走近爱因斯坦 .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5. 第 187 页 。 许良英 . 关于爱因斯坦致斯威策信的翻译问题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5, 27(5): 100-101 这个翻译是许良英先生经过多方考察后的结果。 感谢各位老师的指教! 飞机超音速视频 2005 (许良英) 关于爱因斯坦致斯威策信的翻译问题_兼答何凯文君.pdf
个人分类: 基础数学-逻辑-物理|18031 次阅读|20 个评论
爱因斯坦:一个科学家的社会情怀
yatou 2009-2-20 21:23
作 者: 艳阳天 ( 转载 ) 2005年是爱因斯坦奇迹年100周年,又是爱因斯坦去世50周年,在科学史上1905年被誉为爱因斯坦奇迹年不是偶然的,26岁的瑞士籍犹太青年爱因斯坦在短短6个月内连续发表6篇物理学论文,在3个不同领域作出了4个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而他当时同任何学术研究机构毫无关系,只不过是专利局的一个小技术员。爱因斯坦的横空出世,刹那的光华几乎照亮了整个科学史的上空。1922年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按诺贝尔奖的评奖标准,他一生在科学和其他方面的贡献至少可以得7个诺贝尔物理奖和1个诺贝尔和平奖。   从1976年到197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科学史家许良英先生等编译的三卷本《爱因斯坦文集》曾给饥渴的读书界带来强有力的震撼,酷爱阅读的胡耀邦先后在共青团和中组部干部会上极力推荐。近年来,湖南科技出版社陆续推出了《爱因斯坦全集》中译本,作为科学巨人的爱因斯坦对中国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其实,这位世界公民的意义远不止是科学上的。 在他漫长的一生中,在埋头于探索宇宙奥秘、致力科学研究、发挥出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同时,他热切关怀人类事务,对许多不合理的黑暗的人类现象都表示了自己的意见。1914年他义无返顾地反对德国发动世界大战,哪怕被整个知识界孤立也不屈服。他不停地为世界和平奔走呼号,反对希特勒灭绝人性的法西斯主义。在他看来,这只是一个科学家的道义责任,他决不向强权、向一切飞来的谣言低头。1933年5月,他在英国写信给挚友冯劳厄 :我不同意您的看法,以为科学家对政治问题在较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就是人类事务应当默不作声试问,要是乔尔达诺布鲁诺、斯宾诺莎、伏尔泰和洪堡也都是这样想,这样行事,那么我们的处境会怎样呢?我对我所说过的话,没有一个字感到后悔,而且相信我的行动是在为人类服务。   他从来没有停止过捍卫人权的斗争,并一再为消除核武器带来的灾难性威胁发出呼喊。1953年12月,他在写给美国一个律师协会的信中说:我从来没有作过系统努力去改善人类的命运,去同不义和暴政作斗争,或者去改进人类关系的传统形式。我所做的仅仅是:在长时期内,我对社会上那些我认为是非常恶劣的和不幸的情况公开发表了意见,对它们表示沉默就会使我觉得是在犯同谋罪。他的目光也曾投到遥远的中国,1933年陈独秀被捕时, 1936年沈钧儒、王造时等七君子被捕时,他都曾联合罗素、杜威、罗曼罗兰等具有世界影响的知识分子致电蒋介石和国民党当局,提出抗议和释放的要求。    在人类历史上,爱因斯坦确实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榜样,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怀有如此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此热忱地关心人类命运,始终如一地坚持他的独立批判,一生致力于和平、民主、自由、人权的理想,他一生公开发表关于社会政治方面的言论,在数量上与他的科学论著不相上下。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却始终怀有对宗教的虔诚 ,当然他所信仰的上帝是斯宾诺莎的那个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示出来的上帝,而不是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有牵累的上帝。 即使在他声名显赫、如日中天之时,他也有着谦卑的情怀,从不狂妄自大,停止探索的脚步,更是从不以科学权威自居。 针对斯大林这样的极权统治者企图垄断真理、知识的蠢行, 他说过谁要是把自己标榜为真理和知识领域里的裁判官,他就会被神的笑声所覆灭这样的箴言。    在悼念居里夫人时,爱因斯坦曾充满深情地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其实,这也正是他本人的最好写照,他留下的科学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终将被后人所超越,但他的人格力量、他的道义风范、他对做人理想矢志不渝的追求,这一切将永远激励着后世的人们,他的榜样不仅在科学史上,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都将是不可磨灭的。他最重视人,尤其是个人,他曾一而再地说: 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重,而不让任何人成为崇拜的偶像。在人生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觉得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只有个人才能创造出高尚的和卓越的东西,而群众本身在思想上总是迟钝的,在感觉上也总是迟钝的。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在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   有人可能会说,爱因斯坦是个巨人,他的道路具有特殊性,在科学成就的光环笼罩下,他的言行才受到更多的关注。但是作为一个人的爱因斯坦,他的思想、他的人格足以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有尊严的、独立思考的人,在面对现实黑暗时如何应对,如何作出选择。 他对扼杀个性和创造性的学校教育深恶痛绝,曾多次指出: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有用的机器或工具。   他一生反对暴力,反对暴行必须用暴行来对付的观点,因为他知道暴力只能产生痛苦、仇恨和反抗。 他渴望生活在一个有公民自由、宽容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国家,公民自由意味着人们有用语言和文字表示其政治信念的自由;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无论哪种可能有的信念。 1933年当希特勒攫取了政权之后,这些条件在德国统统都消失了,他成为科学界首当其冲的受迫害对象,当时在美国讲学的他发表了《不回德国的声明》。对他来说,国家是为人而建立,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他蔑视把安逸、享乐作为生活的目的,称之为猪栏的理想。他对社会正义和社会责任的强烈感受有时甚至超过了他对科学、对真知探索的冲动,他把善看作是第一位的,他说 :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即使在爱因斯坦逝世近半个世纪以后,他的这些思想仍散发着诱人的光彩,仿佛是跳动的火焰,温暖着我不断被滚滚红尘所污染的心灵。 是他,无比清晰地认识到了,做一个科学家,首先是做一个人,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人生的意义。 我听说,85岁高龄的许良英先生正在编一本着重展示爱因斯坦人格魅力的《走近爱因斯坦》。是啊,与其科学成就同样重要、甚至影响更为深远的无疑是他的 人格魅力 。
个人分类: 雅文幽词--我欣赏的文章|4272 次阅读|7 个评论
爱因斯坦的“红颜知己”:考察爱因斯坦博物馆 瑞士伯尔尼20090215
热度 2 liuli66 2009-2-19 17:33
曾参加过一个科技馆的课题研究,所以这次欧洲游学,特别注意考察科技馆,比如柏林的,斯德哥尔摩的,伯尔尼,卢采恩的。 这次欧洲科技馆实地考察,有一个重要的发现,我跟儿子讨论过,他表赞同。考虑到该发现的优先权和知识产权问题,恕我在博客里不说。[ 补充20190309:cluster of museum ] 这里先说爱因斯坦博物馆;关于其他博物馆,日后细水长流。 爱因斯坦博物馆和伯尔尼历史博物馆大门 先说有趣的:爱因斯坦是个大情种。他爱过好多女人,好多女人也爱他。这些女人中,有物理学家,图书管理员,夜总会女郎,还有一个苏联女间谍。 我在爱因斯坦的ldquo;红颜知己rdquo;们前面,看了好久,旁边还有一位女士也在看。在博物馆多次碰到她,好像她是爱因斯坦的粉丝。 爱因斯坦在书房;完成了广义相对论 诺贝尔奖证书:关于爱因斯坦这位诺贝尔奖属于哪个国家:德国,瑞士,美国?引起了很多的争论。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这个问题,可能在今后几十年的中国,也会出现。个人希望,中国本土将来出现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ldquo;纯rdquo;的中国人:中国国籍,中国本土做出来的发现。 但是,持有外国国籍的人士(包括华人),在中国作出重大发现发明包括作出获诺贝尔奖的发现,当然是欢迎的,毕竟我们要有开放的心态,不能还没有结婚,就想到孩子跟谁姓的问题。 说个故事:据考证,当年清华大学聘请了MIT的维纳教授,他在清华思考了控制论的问题,回到美国后发表了《控制论》。我们科技界的一个最高层领导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发现,把这个历史发现拔高并点破:控制论是在中国产生的! 爱因斯坦小学毕业照:看看你的眼力,谁是小爱因斯坦? 像封面女郎一样,爱因斯坦成为封面人物 成名了,无所谓了,可以不修边幅了,可以从心所欲了
个人分类: 科学传播与普及|4725 次阅读|22 个评论
如果爱因斯坦做管理咨询
cutefay 2009-2-13 23:13
我在网上看到《如果爱因斯坦做管理咨询》的文章,觉得这篇文章的作者跟我的想法很像,不同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认为是学物理的人有着做好管理的素质,而我的思路更开阔一些:搞自然科学研究的人有着做好管理的素质,原因是搞自然科学的人会以整体的系统的眼光看问题,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找出其客观规律。而今天的企业管理,很多都是凭经验或者瞎子摸象。 以下是转载的文章: 如果爱因斯坦来做管理咨询,他会做得好吗?   当然,这纯粹是个假设,综观爱因斯坦一生的轨迹,从来没有和管理咨询有过交叉点。当最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1926年成立时,爱因斯坦正在和海森伯格热烈地讨论量子理论呢。   令我头脑中产生这个有点奇怪的念头的原因在于这本名为《目标》的书,在书中,掌管一家工厂的主人公罗哥遇到了经营危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物理学家钟纳,钟纳的思维方法给了本来一筹莫展的罗哥很大的启发,在钟纳不断地启发与罗哥不断地感悟中,后者终于领悟到了所谓TOC制约法的全部涵义,他用这套方法使得工厂起死回生。   罗哥并非实有其人他只是小说里的一个人物,《目标》是一部企业管理小说。在书中实际上担当了管理咨询顾问角色的钟纳当然也是虚构的,但他是有原型的即本书的作者、以色列物理学家高德拉特。当年高德拉特突发奇想,要写一部管理小说,出版商们都以为他脑袋搭错了线,不肯出。最后有一家不大的出版社想试试,印了3000册,前提还是作者买一部分。不料书一出来一卖而空,紧接着读者赞扬的来信雪片一般飞来。后来高德拉特就再接再厉,又写出了《关键链》(讲项目管理)、《绝不是靠运气》(讲分销管理以及如何破解冲突)、《仍然不足够》(讲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运用)等一系列企业管理小说,都很畅销。而名气最大的还是这本《目标》,迄今为止已经全球售出了400多万册,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誉为最成功的一本企业管理小说。   贯穿在其中的高德拉特的管理思想TOC制约法也在这个过程中被不断完善,为了推广TOC理念,高德拉特在全球广设分部,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通用汽车、波音飞机等都曾是他的客户。   这本书总让我想到物理与管理之间的神秘联系,从很多管理者身上可以看到这种联系:品质管理大师戴明是在耶鲁拿到的物理学博士;微软的首席技术官梅尔沃德以霍金的弟子自居;管理大师戈夏尔之所以能够提出那么多精辟的观点,我总觉得跟他是学物理出身有关;而索罗斯把他的机构命名为量子基金,更是强调了物理学对他的启示。在中国,搜狐的张朝阳是麻省的物理学博士,22岁时创立了企业互联网服务公司的张向宁17岁时撰写的有关相对论的论文获得麻省理工大学理论物理研究中心教授高度评价,奇正藏药的当家人雷菊芳下海之前在物理研究所里从事了10年重离子加速器研究。   也许你会觉得这都是巧合,这些人只是碰巧学了物理而已,可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这样认为,张向宁说:我一直有很强的预见性,从青少年时代就开始了。我喜欢的理论物理、天文学方面的知识都很强调前瞻性、逻辑性。,而另一位物理学家、中星微的创始人邓中翰则说:物理给了我最基本的方法论。   而微软的张亚勤的一段话恰恰可以给邓中翰的这句话做注释,让人们看看物理怎样给企业家方法论。他用爱因斯坦的著名公司E=mc^2来探讨IT企业的管理和文化IT企业固然需要一大批有卓越潜质的人才(M),但更重要的作为企业的领导者,需要寻找或创造一种快速发展的机制(c^2),使这些人才的潜质得以完全的释放。在这个过程中,先进的管理方式、富于感染力的企业文化将在人才个体、人才与人才之间产生一系列正面的连锁反应,从而最大程度地为公司创造能量(E)。   物理和管理的联系还不止于此,可以说,正是物理学的进步导致了管理理念重大转变计算机的出现是和量子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的,IT业的出现使得杜拉克提出的知识工人成为可能,从而使得流行的管理思想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或许,我们也可以试着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管理的世界:《目标》中有一段描写主人公罗哥在观察小孩子们掷骰子的过程中得到启发,这个场景让我想起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上帝不掷骰子。晚年的爱因斯坦内心是孤独苦闷的,他发现了量子世界,但这个世界和符合日常经验的所谓牛顿世界是分裂的,他无法用一个伟大的适用于世间万物的理论超越广义相对论。因此深陷挫败感中无法自拔。我们也许从这个角度给IBM为什么要把PC部门分离出去给出一个物理学的解释:属于硬件的PC已经是一个没有悬念的市场,它属于牛顿的世界,而软件和服务却属于充满了不确定性的量子世界,IBM无法统一这两个世界,所以要把PC分离。   而另一方面,只到今天,寻找一个能把两个世界统一起来的理论仍然是物理学家的梦想。而这何尝又不是一个管理者的梦想呢?从亚当斯密的社会分工一直到福特的流水线,管理一直在朝着一个分裂的方向走,直到知识经济的今天,管理们才意识到部门之间的协作、公司之间的合作是多么的重要,韦尔奇倡导的无边界组织所表达的理想其实和爱因斯坦是相通的。   也许,这需要想象力,《目标》把管理和小说联系起来,就是多么丰富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真能成为一个很好的管理咨询顾问
个人分类: 转载经典|5331 次阅读|1 个评论
如何成为牛顿和爱因斯坦?
zhulin 2009-2-11 18:30
1、 有工程师的天性或做过专利审查工作,有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2、 对哲学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希望用毕生的精力揭开自然的谜底。 3、 仅仅受到物理方面基本的训练,思想未受任何框框束缚。 4、 坚持不断地思索,健康曾受到极大的损害。 5 、 从来不自满,深感个人面对宇宙的无穷奥秘简直是一无所知。 6 、 置身于物理学变革的前沿,继承物理传统和发展新的观念。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2597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十诫和挑战八条
zhulin 2009-2-11 16:09
2008 年 10 月 17 日 《科学时报》刊登了梅晓春的文章,对现代物理学提出八条不同意见。它和 10 年前由哥伦比亚大学数位名教授合写的《爱因斯坦的圣经》一书提出的科学十诫恰是针锋相对,由中国学人挑起这场关乎现代物理发展前景的争论实属始料未及,然意义重大。 现将科学十诫和梅晓春的挑战八条并录如下。 十诫: 1. 你只可信仰一个且唯一一个自然之律,宇宙之律。甚至在它们处于支离状态下,你也应遵守它的原理。 2. 你应服从引力,因为你应在时空的自然构造中沿着一定的曲率移动,此种弯曲运动将构成引力。 3. 你应服从电磁力。如果你是一个电荷,你将被与自己相同的电荷所排斥,被与你相反的电荷所吸引。磁力将是电力与电荷运动的结果。 4. 你不可杀死电荷。 5. 你应服从弱力和强力,它们统治核世界和亚核世界。 6. 你不可偷窃能量、动量或角动量。它们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所以你应使它们守恒。 7. 你不能以超光速旅行。无论你是在运动还是静止,光速都是不变的。 8. 你可将物质变成能量,能量变成物质。所以你可将能量看作物质,将物质看作能量。 9. 你应服从量子力学的原理。你不会知道微观状态是粒子还是波,因为微观状态有时像粒子有时像波。这样的状态将由量子波等式来确定。你不可能同时无限精确地知道物体的位置和动量,所以你将凭不确定性和或然性前行。 10. 如果你是半整数自旋,你就是费米子,服从泡利不相容原理,你不会占据你兄弟的状态。如果你是整数自旋,你就是玻色子,你将与你的同行形成完美的对称。 梅晓春八条: 1. 希格斯粒子不存在。 2. 微观物理过程时间反演同样不可逆。 3. 时空没有相对性。 4. 引力与惯性力不等价。 5. 引力几何化既不可能,也不需要。 6. 奇点黑洞不存在。 7. 暗能量不存在。 8. 标准宇宙学理论基础有错。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1495 次阅读|1 个评论
引力新解(转贴)
zhulin 2009-2-9 09:42
地球具有引力的说法最先是由牛顿提出的。一个苹果落下来砸在了牛顿的头上,结果砸出了 万有引力 。但是既然牛顿指出了地球具有引力,可为什么没有解释一下地球为什么要有引力呢?这个问题牛顿当初是想过的,而且是绞尽了脑汁来想的,但却没有想出来。最后还是上帝 拯救 了牛顿。牛顿开始相信,使宇宙中的星球运转起来的力是上帝的给予。 对于地球为什么存在引力的最为详尽最为伟大的解释来自于爱因斯坦的 时空弯曲 了。但是在这里爱因斯坦却犯了和牛顿同样的毛病。爱因斯坦用 时空弯曲 解释了引力,但是却没有解释空间为什么会弯曲。爱因斯坦和牛顿一样,解释了一个旧问题却又带来了一个更加无法解释的新问题。这种 拆东墙补西墙 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不符合科学严谨性的。难怪爱因斯坦在他的晚年对于包括 时空弯曲 在内的许多理论都表示了很大的怀疑。 而历史一再表明,对伟人的崇拜会禁锢后人思想。 爱因斯坦相对论之所以成为 20 世纪初的杰出科学成果,是因为它冲破了当时经典力学中运动物体质量、时空不变的概念,把物理学的发展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爱因斯坦在提出相对论的时候,他不过是专利局的一个普通职员,如果他没有一点敢于怀疑当时世界级大师理论的勇气,那么相对论就不可能诞生了。所以爱因斯坦是永远值得人们敬重的。 既然爱因斯坦的 时空弯曲 理论存在着问题,而且也不能百分之百的服众,那么对于地球引力的事实就应该去寻找一种更为严谨更为本质的解释。下面就有一种解释,这种解释不同于爱因斯坦的 时空弯曲 ,解释了旧问题又出现了新问题。这种解释相对于 时空弯曲 也简明扼要的多,容易理解的多。 以火箭为例。卫星上天往往需要火箭将其运载上去。而火箭之所以有这样大的推力完全仰仗着尾部喷射出的火焰的反作用力。假如有一个火箭正在太空里翱翔的时候,迎面碰到了一个平面,并且这个平面可以阻止火箭继续前行。那么这个火箭因为尾部喷射的火焰的反作用力,它的顶部会紧紧的抵触着这个平面。假如我们用物体把火箭尾部的火焰遮盖起来,那么我们此时便只能认为这个火箭是一个表面很 平静 的物体。但是这个 平静 的物体为什么会紧紧的抵触着平面呢?难道我们不会误解为火箭是受了平面的引力才会产生指向平面的抵触力?这时让我们再回到地球,让我们把我们自己想向成一个火箭,把地球的表面想象成一个平面,那么当我们站立在这个平面上的时候,我们的双脚便一直在紧紧的抵触着这个 平面 。难道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为什么要认为我们是受了这个平面的引力呢?难道我们不可以有勇气把我们头顶的 遮盖物 拿掉,让我们头顶喷射的 火焰 重现光明吗?我们应该有这样一种勇气。这个兀自在我们头顶 燃烧 了几亿年甚至几百亿年的 火焰 应该在我们面前亮亮相,应该让我们认识一下它的 庐山真面目 了! 这团 火焰 和一般的火焰是完全不同的。用一般的仪器无法测量到,用我们的肉眼更是无法看到。因为组成这团 火焰 的基本物质是非常细微的,它细微的程度要远远小于我们所能观测到的最小的物质 ,它们很可能是由物质粒子不断辐射出的本底引力子,使得物质粒子间出现向外的净动量流,由于本底引力子亦是构成空间的基本物质,所以引力实际上是物质粒子向空间的能量转化。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17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光速不变的假设为什么是科学
liuying56 2009-1-24 01:27
读一博文对爱因斯坦的光速不变假设提出质疑。爱因斯坦这一理论在中国没少受到批判,主要是缘于不变违背那时坚持的哲学思想。 如果假定光速不是速度的极限,那么目前许多自然规律就解释不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任何可以抛开光速极限假设可以解释这些自然规律的理由。这就是为什么光速极限假设是科学,而试图推翻这个假设的理由不是科学的原因。 我们不能因为光速极限假设即没有实验直接验证,也没有理论推导可以证明,就简单地否定。即使将来科学的发展证明光速极限假设是错误的,我们今天将它视为科学也无妨。 因为有了地心说,当人们试图在这个科学框架内解释一些新的天文发现时,才有了日心说。
个人分类: 科学随笔|5674 次阅读|6 个评论
关于专利检察员
luffybear 2009-1-1 12:03
上次去瑞士玩,在伯尔尼寻访了下爱因斯坦的故居。其实,不用寻访,爱因斯坦的故居就在旧城主要街道的边上。不过实在是太不起眼,门洞上是个餐厅的名字。走过去,再走回来的时候才发现。因为是假日,门没有开,用手机拍下了标志,作为到此一游的纪念。 伯尔尼还有个爱因斯坦博物馆,因为时间紧张没有去看。 1903年至1905年,爱因斯坦居住在这里。当时,他是伯尔尼专利局的一个专利审核员。1905年,后来被称为奇迹年,他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和提出了光量子论。所以去年有个世界物理年的活动,因为2005年是爱因斯坦奇迹年100周年,同时也是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 很有意思的是,去年美国有个专利审核员的招聘广告,可想而知,被很多 blogger 提到乐。 专利审核员是个什么样的工作呢?我有个同事,之前在慕尼黑的欧洲专利局工作过。按照他的说法,做个专利审核员收入不错,但是很枯燥乏味。我还以为很有趣呢,因为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古怪的专利。不过我也能想象为什么枯燥乏味,我读过一些专利,条文确实死板乏味的像法律条文,让我摸不着头脑。不知道爱因斯坦那时候怎么样,呵呵。 Goto 就是后藤,后藤和茂(Goto Kazushige),以手工优化超级计算机的程序闻名于世,上次说 einstein@home 时,陈辉提到了他。今天btsb写了个 帖子,介绍了一下他。除了这个 Goto 和 btsb 是校友之外,他的故事还告诉我们:能做个专利检察员,会是个很好的机遇,能让你在业余时间做出些惊人的工作来。 我在想,做个专利检察员,每日面对纷杂的专利申请,做些机械智力劳动,是否和荷兰哲学家斯宾洛莎的磨玻璃工作一样,其实反而能让人身心明澈啊。 =======转载自 冯衍 ,贴于 格志 | 固定链接 http://gezhi.org/214 http://yan.me/dia/797/comment-page-1/#comment-27069 =============
个人分类: 转载|5298 次阅读|1 个评论
爱迪生PK爱因斯坦
iwesun 2008-12-31 03:39
爱迪生PK爱因斯坦 ---向发发致敬   先听一个故事,我女儿的课外读物上的,叫 《小红枣旅行记》 。   有一篮子红枣,个个鲜红透亮,饱满圆润,一篮子好枣。   有一个小红枣,格外透亮(估计是自己觉得),心里犯嘀咕了,我这么漂亮,和其他人在一起,不是埋没了么?,主人哪里还会注意到这篮子枣里,我是最好的一个?   于是小红枣离开了篮子,独自出去历险了。   旅途中遇到麻雀、狐狸等等,都想吃掉她,都被她机智地逃脱,略过不表。   走着走着,扑通,掉到了一个粪坑里,小红枣发现自己漂浮在一团金灿灿的水池里,和煦的阳光照在她的身上,暖洋洋的,鲜红的颜色格外透亮,苍蝇们都嗡嗡嗡地赞美她,还争先恐后的来亲吻着她,小红枣心里美滋滋的,这才是我应该呆的地方,我是独特的,不应该和其他平庸的小红枣呆在一起,你看,我在这里,多高贵,多出众。   没过几天,小红枣,被粪水泡得肚皮发胀,苍蝇们还是嗡嗡嗡地赞美她,还是争先恐后地亲吻她。   又过了几天,蛆虫在她的肚子里蠕动了,没过多久,蛆虫们钻破了小红枣漂亮的红衣裳,小红枣哭着嚷着,苍蝇们还是嗡嗡嗡地赞美她,但再也不亲吻她了。   再过几天,小红枣就仅剩下一个瘦小的枣核了,一头扎进粪池的底部,再也没出来。   故事到此,我女儿乐得哈哈笑。还没完,每个故事后面都有段评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一个人再伟大,但离开了集体的力量,只会是可悲的下场。(讲讲集体主义,挺好)做人要有荣誉感,但什么才是真正的荣誉? 党和国家颁发的荣誉才是真正的荣誉。 (我靠,这也写到幼儿教材里,画蛇添足了吧?)    这个故事很有趣,估计官科可以拿来比喻民科, 你们这些民科,就是这个小红枣,掉到粪坑里,还自鸣得意! ,也可以应在草根讽刺精英身上,反正是用途多多。    爱迪生 , 爱因斯坦 两者可比么?一个发明了电灯,一个是伟大的科学巨匠,几乎成了科学的代名词,应该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没关系,比比看。   有人说 爱因斯坦 的相对论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创举,好,我不否认,二十一世纪的全部科学成就都和他有关,好,我也不否认,接着说,比如, 爱因斯坦 发明了原子弹,慢点, 爱因斯坦 发明了 原子弹 ? 原子弹 最重要的科学发现是核裂变,是 哈恩 和 斯特拉斯曼 发现的,链式核反应,是 波尔 提出的,有了这两个东东,就算不知道E=MC 2 ,其实也离 原子弹 不远了,其实也没必要知道, 化学炸弹,就不知道,不也一样爆炸? 好了,不谈原子弹,这东东是祸害,谈谈你身边的东西,那样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关? 时光穿梭机 ?你科幻片,看晕头了吧? 加速器 ?你把加速器当玩具了?随便拿出来玩呀?纳米技术,纳米技术也许和相对论沾点边,但主要是量子力学,不要相对论,也是差不太多。   广相就更不用说了,和你的生活一点关系都没有,哪天彗星撞地球,还是一样,该死X朝上!    没有 爱因斯坦 ,你现在的生活,八九不离十,除了不会做梦穿梭时空,其他基本照旧。    爱迪生 ,一生只在学校里读过三个月的书, 但他勤奋好学,勤于思考,并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等一千多种成果,没有他,估计麻烦大了,大家天一黑,就得上床睡觉了,能点得起洋油灯的,估计没几个;电影,录音机就别想了, 人类最有意义的娱乐事业,估计就剩抱着老婆睡觉了。    爱迪生 还发明了电灯插座、电钮、保险丝、电流切断器、电表、挂灯,还设计了主线和支线系统,又制成了当时世界上容量最大的发电机,并在纽约建立第一座发电厂,开辟了第一个民用照明系统,等等, 几乎和电有关的东东,都没得用了,惨不忍睹,俺都不知道改怎么说下去。   再看看两人留下了什么? 爱因斯坦 的儿子,几乎是白痴 (一般都这样,灵气都让他一个人吸跑了), 弟子中,老鲍算是最色的 ,但改行去造飞机了,走爱迪生的道路去了;留下了几本破书, 到现在其实也没人真懂,其实也难怪, 老爱自己也未必真懂,他就懂和漂亮姑娘坐一起,时间过得快。 这点货,其实是个男人都懂,还剩啥了?没了!    爱迪生 留下了GE(通用电器),全球最大的电子电器公司, 从飞机发动机、发电设备、水处理和安全技术,到医疗成像、商务和消费者金融、媒体内容和工业产品,客户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在全球雇佣了超过32.7万名员工。GE科学家积累了数千项专利并两次获得诺贝尔奖:IrvingLangmuir于1932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IvarGiaever于1973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俺也不说啥,自己去想。    发明家,这东东,在中国,你不当小红枣,还有其他路么?独木桥太窄,都让科学家占去了,会有俺的地么?   发明家,原本也没想着获得啥 诺贝尔奖 ,就算是个 村支书奖 也没有想过, 发明家就想着能解决点实际问题,市场认可就行,用起来好使就行,大家happy就行,这点要求,在中国这个政治为虎,科学作伥的假市场环境下,能做的到么?   也有少数脱贫的, 袁隆平 ,农技师就农技师,也要搞个科学家才算响亮,好,又多了一个梦想。    想想吧,大家眼睛都盯着SCI,不惜代价要把SCI搞上去,为谁搞得?在为谁打工?Worker就Worker,无所谓,但总得知道为谁打工了吧?    每年引进 专有技术 的花费,要用多少 裤衩 和 鞋子 才能换回来?    国家很富了,但怎么富起来的大家都不说,是十亿 周星星 这样的人,不打架,不骂人,不偷盗,拾荒拾出来的!和你科学有啥关系么?    真是搞笑,从小学开始就用小红枣的故事来教育俺女儿, 但什么才是真正的荣誉?党和国家颁发的荣誉才是真正的荣誉。否则,下场就是粪坑里的小红枣。   俺女儿不可能是太子党,(俺都不是,她怎么可能是),长大以后,价值观缺失扭曲,俺找谁赔去?    粪坑里的小红枣是挺可悲的,但这是命,没得选的!   大家起立,向发发敬个礼!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771 次阅读|25 个评论
想跟大师学写“年终总结”吗?
热度 1 隔壁家的二傻子 2008-12-29 01:34
想跟大师学写 “ 年终总结 ” 吗? ... 转眼一年又将过去 , 所谓“ 光阴荏冉 , 岁月如梭 ” … 每到这个时候 , 年纪小的一般都很高兴 , 因为要过年了嘛 , 可以名正言顺地尽情玩耍 , 至少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压岁钱 … 而年纪大点的一般总要自我伤感一番 , 直感叹 “ 逝者如斯 , 奔流到海不复还 !”, 或 “ 青山依旧在 , 几度夕阳红 ” 云云 … . 最不幸的是年龄不大不小的那些 “ 上有老 , 下有小 ; 外有老板 , 内有老婆/公 ” 的 , 平时就已经累得晕头转向快找不到北了 , 到年底还要写一堆 “ 年终总结 ” ,如向领导汇报自己发表了多少篇垃圾文章了、又为领导办了多少实事啦等等 …… 有基金的要详细解释基金是如何用的、没有基金的就得乘机拼命为明年申请基金打下一些舆论基础;基金少的不够用的,要解释为何预算超支?而基金多的用不完的,更头大!削尖脑袋想着如何把基金用出去(否则明年就会被减少基金使用量!) …… . 在公司讨生活的 , 则一边要向老板猛拍胸脯保证明年业绩一定会上升 20% 以免自己被炒鱿鱼 , 而一边还要向老婆耐心解释因为世界经济危机所以明年的工资无法调高 20% 以免被怀疑自己 “ 无能 ”…… . 罢了 ! 罢了 ! 二傻虽然从天狼星来 , 既然到了地球 , 也只好入乡随俗 … 年终总结一定是逃不掉的 !... 只是如何写 “ 年终总结 ” 呢 ? 真的是头大呀 ! 因为我们天狼星人一生只做一次总结 : 那就是在 “ 圆寂 ” 或 “ 羽化 ” 的时候 …( 地球人中那些需要 “ 盖棺定论 ” 者 , 估计多少跟咱都有些远房亲戚关系 … 嘿嘿 !) . 还好 , 师傅一锅粥比俺早到地球 , 已经有了些经验 , 看俺整天愁眉苦脸的囧样 , 心发慈悲 , 偷偷将老爱 ( 爱因斯坦 ) 当年的年终总结复制了一份 , 让俺照着模仿即可 … 俺一看 , 还真不错 ! 特向朋友们推荐推荐 , 跟大师学写 “ 年终总结 ”, 决不吃亏 ! . 以下便是老爱 1905 年的年终总结 , 原文是一外国朋友写就 , 二傻只是将它翻译成中文了 , 好让大家学得容易一些 ( 黑色字体是问题 , 蓝色字体是回答 )… . 哈哈 !谨以此文,敬祝科学网诸位大侠及看官: . . . 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 ============================================================ . '05 Annual Performance Review: Albert Einstein 爱因斯坦 1905 年终总结报告 ... Employee's Name: Albert Einstein 雇员姓名 : 阿尔伯特 . 爱因斯坦 Supervisor's name: Dr. Friedrich Haller 直接上司 : 哈勒博士 Title: Patent Clerk Third Class 头衔 : 三级专利文员 Location: Bern Patent Office 单位 : BERN 专利局 Year: 1905 年份 : 1905 Overall Rating( 总体评价 ): Poor Excellent 差 中 优 Instruction: Please complete each part of each question and discuss with the employee during the performance review meeting. 说明 : 请在年终考核会上与雇员面对面讨论其表现后 , 完成以下全部问题 . . . PART 1: JOB DEFINITION 第一部分 : 工作性质 . Describe the employee's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and indicate the relative priorities of key elements. 请描述该雇员的工作岗位的职责和优先任务 . . This is a patent office, Albert. Your job is to transform written patent applications into clear and precise language, and to study applications and pick out the new ideas of an invention. These are the priorities. Where does it say that your priorities are rewriting the rules of the Universe, unifying space and time, unifying radiation and matter, or demonstrating the existence of atoms? . 爱因斯坦 , 我们是一个专利局 , 你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将别人递交的专利申请整理为清晰和精确的文字 , 并仔细研究它们 , 指出其新颖和创新之处 … 您在哪里看到自己的工作是去重写宇宙的规则 , 去统一时空的概念 , 或去证明原子的存在 ? . . PART II: PERFORMANCE FACTORS 第二部分 : 工作表现 差 …… 优 1. Works well with others 是否有团队合作精神 ? 2. Is willing to work in assigned responsibilities 是否忠于本职工作 ? 3. Demonstrates skill and proficiency in carrying out assignments 是否具有完成本职工作所需的技巧和能力 ? 4. Strives to improve work methods as a means toward greater efficiency 是否努力钻研工作方法以提高本职工作效率 ? 5. Is willing to take on additional responsibilities 是否愿意接受更多工作职责 ? 6. Makes sound and timely decisions - analyzes facts and reaches logical conclusions 是否能够及时分析事实并作出合理判断 ? 7. Is a reliable employee (attendance, punctuality, consistent work) 是否可以信赖 ?( 如 : 是否全勤 , 是否上班准时且专注 ) 8. Shares credit appropriately 是否能与同事分享业绩 ? . PART III: PERFORMANCE SUMMARY 第三部分 : 工作总结 . 1. List aspects of the employee's approach that contribute to his effectiveness. . 请描述该雇员完成的主要工作和业绩 . . Albert does a good job of processing patent applications. He seems to enjoy his work and have a competence for it. I put him down for "excellent" at "analyzes facts and reaches logical conclusions" -- no problem there, we can all agree. . 在处理专利申请的工作上 , 爱因斯坦相当好 ! 他应该比较喜欢自己的工作 , 而且也能完成任务 . 所以我在 “ 是否能够及时分析事实并作出合理判断 ?” 这一项上给了他一个 “ 优 ”. . However this year he seems to have devoted much of his time to publishing a series of outside papers. While this is not the primary responsibility of his position, I have to say he has done reasonably well in this respect. . 然而 , 这一年中 , 他好象用了很多时间去发表一系列本职工作之外的文章 . 虽然这些并非他这样位置的职员的主要责任 , 但我要说在以下这些方面他干的还是不错的. . ( 注 : 其中英文的 下划线部分 有老爱原始文章链接 , 感兴趣的可以进去细读老爱的原文 … 不过俺不建议大家都去看,因为看了就会发现他其实没您想象的那末伟大动人! ) . 1. In March, On a heuristic viewpoint concerning the prod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light , contradicted the well-established wave theory of light, replacing it with a quantum light theory, based on evidence from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and other prior experiments. You called this paper "revolutionary," and many physicists agreed, although some resisted your conclusions. . 今年 3 月份 , 发表了文章 “ 关于光的产生和变换的一个启发性观点 ”... 通过研究光电效应和其他实验证据 , 试图用光的量子说来代替传统光 的波动说 , 号称是 “ 革命性的 ”… 学术界对此褒贬不一 . 2. In April, your PhD dissertation A New Determination of Molecular Dimensions measured the size of atoms (and also Avogadro's number), making the theory of atoms more concrete, particularly the kinetic theory of heat,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data about solutions of sugar in water. While atoms had been proposed 2500 years ago and were widely believed in, you helped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m. ' 今年 4 月份 , 完成博士论文 “ 关于 分子大小的一种新的测定方法 ”, 测量了原 子的大小 ( 还有阿浮伽德罗常数 ), 使得原子论具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 特别是 , 还通过研究糖在水中的溶解度数据 , 发展了热学的原子论理论 基础 … 虽然 “ 原子论 ” 在 2500 年前就有人提出过并被世人广泛相信 , 你 却提供了比较好的证据 . 3. In May, On the motion of small particles suspended in liquids at rest required by the molecular-kinetic theory of heat further demonstrates the existence of atoms, explains Brownian motion, and shows that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is just a statistical summary, not an absolute law. . 今年 5 月份 , 发表文章 “ 关于悬浮在静止液体中的微小颗粒的运动 ”, 进 一步说明了原子的存在 , 解释了布朗运动 , 并指出 : 热力学第二定律并 非先验的 , 而只是一种统计的结果 . . 4. In June, On the electrodynamics of moving bodies introduces what you call the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that shows that there is no distinguished state of rest in the Universe, and no one distinguished notion of time; rather that time and motion are relative to the observer. . 今年 6 月份 , 发表文章 “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 号称狭义相对论 , 首先指 出 : 宇宙中并不存在绝对的静止参照系 , 也没有时间的绝对定义 … 其实时间和运动都只是相对于观查者而言的 . 5. In September, Does the inertia of a body depend on its energy content? follows up on the June paper and shows that radiation converts mass to energy according to the formula E = mc 2. . 今年 9 月份 , 发表文章 “ 一个物体的惯性与它的能量有关吗 ?”, 继续发 展了 6 月份的思想 , 指出所谓放射性乃质量变成了能量 , 并推出了公 式 : E = mc 2 . . . . 2. List aspects of employee's approach which require improvement for greater effectiveness. . 请描述该雇员需要学习提高以改善绩效的各个方面 . . Regrettably, I had to put you down as "poor" for "works well with others" and "shares credit appropriately." You had no co-authors on your five papers, and your citations were quite skimpy: no citations at all in your June and September paper, only one citation in your April paper, and not much better on the others. You wrote that your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came to you after a discussion with your friend Michele Besso. But you didn't even acknowledge him in your June paper. This is an area for improvement. . 很遗憾 , 我必须将你在 “ 是否有团队合作精神 ?” 和 “ 是否能与同事分享业绩 ?” 这两点上评为差 ! 你的全部 5 篇文章都没有合作者 , 而且参考文献引用得很少 : 在你 6 月份和 9 月份的文章中根本就没有参考文献 ; 在你 4 月份的文章里也只有一篇参考文献 ! 其它文章也都差不多 … 你自己说过 , 你的狭义相对论的思路来自于与朋友 Michele Besso 的一次讨论 , 但你在 6 月份的那篇文章中根本就没有提到他 ! 这点希望以后改进 . . On the other hand, famous physicists are beginning to visit the offices here in Bern; Albert you must make sure that any hours spent in talking to them are subtracted from your time card and made up for later. You are responsible for making sure these visits do not cause a distraction for others in the office. . 另外 , 由于你的这些文章 , 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开始造访我们在 BERN 的办公楼 . 你应该知道 , 你在办公室与他们的谈话时间应该从你的法定工作时间中扣除 , 并在适当的时候及时补上 . 特别是 , 你必须保证这些人的造访不会影响办公楼里其他文员的专心工作. . In addition, I would have to say your output, while at times quite extraordinary, has been inconsistent. In Q1 you managed to publish one paper in the final two weeks of the quarter. In Q2 you improved productivity, with your dissertation in April, the Brownian Motion paper in May, and the Special Relativity paper in June. Not bad for a quarter, not bad at all. But then you seemed to slump: you did finish one paper 3 days before the close of Q3, but it was only 3 pages long. I admit that some reviewers did find it noteworthy, but really, couldn't it have been the conclusion of your June paper? It almost seems like you held it back just to have something to show for Q3. And then in Q4 -- no publications at all. . 此外 , 我要说你的论文发表频率 , 确实有点反常! . 在第一季度 , 你在本季度末尾的最后两周发表了两篇大作 … 在第二季度 , 你好象比较努力 , 在 4 月份发表了博士论文 , 在 5 月份发表了布朗运动 , 在 6 月份又发表了狭义相对论 … 这表面上看来不错 ! 确实不错 ! 但你后来就有点偷懒了 : 直到第三季度结束前的最后三天 , 你终于才又发表了一篇文章 , 总共只有三页 ! 虽然有的审稿人说这篇文章值得发表 , 难道它不就是你 6 月份那篇文章的小结吗 ? 在我看来 , 你好象只是保留了一些东东 , 好在第三季度也显得有点业绩而已 ! 至于第四季度 , 你就什么屁也没放了 … . You wrote that "A storm broke out in my mind" this year. Let me remind you that our Employee Assistance Plan (EAP) covers up to three psychiatric treatments, should you find them necessary. . 你还老说 , 今年 “ 我的头脑老出现风暴 !”… 我要善意地提醒你 , 我们公司的医疗保险其实包括了几种神经病治疗费用的报销 … 你没准会发现它们有点用 . . 3.The employee ready for increased responsibility? If yes, please explain. . 该雇员是否应该得到提升去做更高的职位 ? 如果是 , 请解释理由 . . Based on his performance as a patent clerk, I cannot recommend Albert for a promotion at this time. . 作为专利局文员 , 我不推荐他继续升任更高职位 . . 4. Does the employee require additional training? If yes, please explain. . 该雇员是否需要额外的培训 ? 如果是 , 请解释理由 . . First, congratulations for completing your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 April. I was impressed that Prof. Alfred Kleiner wrote that "Herr Einstein has provided evidence that he is capable of occupying himself successfully with scientific problems." So clearly, you need no more formal education. . However, based on your file photo below, I would suggest you sign up for the "Dress for Success" class. Really: a striped shirt with a plaid suit? . 首先 , 祝贺你在今年 4 月份终于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 … 特别是 Alfred Kleiner 教授的推荐信中的那句话比较让我满意 : “ 小爱已经证明自己有一定能力可以在科学界混口饭吃 ”… 所以 , 你可以不用再受更多科班教育了 ... . 但是 , 看到你求职申请中的下面这张照片 , 我真的建议你去参加 “ 成功者的着装 ” 培训班 … 真的 ! 你觉得格子花呢的外套配格子花呢的衬里好看吗 ? ... . REF.1: 原文引用自 Peter Norvig 的私人博客 , 网址如下 : http://www.norvig.com/performance-review.html ...
个人分类: 教育杂谈|11234 次阅读|25 个评论
【言论】有关Albert.Einstein
luohuiqian 2008-11-25 23:28
一次会议前,Plank遇到Einstein,于是问他现在在研究什么,Einstein说在弄广义相对论,Plank听后郑重地对他说:作为老朋友,我还是劝你别搞了。首先你不可能成功,再者即使你成功了,也没人会相信你的。 Einstein对婚姻的看法。一次有人看见Einstein在不停地挖烟斗,就问他是否喜欢抽烟,还是喜欢挖空烟斗然后装满烟丝,Einstein回答道:我本来想抽烟,但结果烟斗却总是让什么东西给堵住了,生活中的事情恐怕也是如此,特别是婚姻。 有位哲学家提出,Einstein的思想可能和康德思想有联系,Einstein回到道:关于康德的哲学,我相信,每一个哲学家都有他自己的康德为构建科学,任意的概念都是必要的。至于这些概念是先验给定的,还是任意约定的,我无话可说。 关于宗教,Einstein说:一个宗教者的虔诚,在于他从不怀疑那些既不需要也不可能有理性基础的超越个人的目的和目标的意义。照他看来,科学与宗教之间不可能存在正当的冲突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瘸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 陈省身(Shiing-Shen Chern)在Princeton的Einstein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上就广义相对论与微分几何发表演讲道:讲了一半自己不懂的题目,那感觉是很奇异的。而且,我马上发现他(Einstein)的问题极端困难,我也看到了数学与物理学的区别。 Einstein对统一场论的评论:怀疑论者会说:很可能,这个方程组从逻辑立场上看是合理的,但这并不证明他符合自然。你说对了,亲爱的怀疑论者,惟有经验能判定真理。 量子理论越成功,它越显得无聊。A.Einstein 1912 Sie haben sich heiss und innig geliebt 海伦.杜卡斯 要看到上帝的牌似乎很困难,但我一刻也不相信上帝会玩骰子,或者用精神感应之类的方法(像现在的量子理论说他做的那样)A.Einstein Einstein在索尔维会议致开幕词说道自己对量子论的理解:Jedois m'excuser de n'avior pas approfondi la mecanique des quanta,很抱歉,我没能足够深入地了解量子力学。 Einstein的生命结束于要求我们去实现他的综合。W.Pauli 我是怎样得到相对论的,这个问题从来就不好说。因为,存在着各种激发人类思想的隐藏的复杂性,而且它们起着大小不同的作用A.Einstein 更多相关博文请访问 【 若水阁 】(参赛科学博客) , 欢迎 投票 支持我的博客! http://www.penrosent.cn/
个人分类: 水煮物理|3179 次阅读|1 个评论
他为什么能成就伟大的科学家——读《爱因斯坦》有感
热度 8 lingfeng 2007-5-27 22:23
近日认真地读了《爱因斯坦》一书,准确地说是重新读了一遍。我一直想知道,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呢?对于他的事迹,其实以前也略知一二,不过没有仔细研究而已。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很清楚,我本人没有特殊的天才。好奇心,专心一致和顽强的耐心,结合自我批评的精神,这些给我带来了我的概念。关于特别强思维能力,我是没有的,就是有,也只是中等的程度。有许多人思维能力,比我强许多,但未做出任何惊人的事业。”前面的一句话无疑是他对自己非常深刻的总结,后面的一句我们就权当是他的谦虚的说法吧。当然,正如我在下面的分析一样,思维能力在他的成功要素中并非居于最重要的位置。 一 . 热爱科学,淡泊名利 毫无疑问,在爱因斯坦所有的的成功要素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热爱科学,淡泊名利。 人的一生,总会有个追求,有人追求金钱,有人追求出名,有人追求权力,有人追求享受。正是由于追求的人生目标不同,决定了一个人最终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的最高品质之一。” 所有有成功的人士都热爱自己的工作。 作为一个科学家,只有对科学充满无限的热爱才能耐得住寂寞,才能潜心研究,最终有所成就。而且这种热爱本身不是来自于对成就的渴望,而是简单地来自于探求未知真理的好奇。就像一个人的业余爱好一样,他不一定想在这个领域取得世界冠军的成绩,但却是真心地喜欢这项活动。在爱因斯坦的科学生涯中,他认为,一个人被工作弄得神魂颠倒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这是一种幸运,因为它可避开世人的荒唐和愚蠢所带来的痛苦。外部世界的未解之迷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爱因斯坦说过:“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不依赖于我们人类而存在,它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然而至少部分在是我们的知觉和我们的理解所能及的。研究这个世界,就像解放一样吸引着我们,而且我们不久就注意到了,许多我所钦佩和尊敬的人,完全献身于这项事业,从而找到了内心的自由和信心。”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对科学,对探究未知真理的热爱是一种本性。 当世人对爱因斯坦科学贡献给予巨大的荣誉时,他却觉得不安。他说:“苦和甜来自外界,坚强则来自内心,来自一个人的自我努力。我所做的绝大部分事情都是我自己的本性驱使我去做的。它居然会得到那么多的尊重和爱好,那是我深为不安的。” 他虔诚地相信,科学只能由那些全心全意追求真理向往理解事物的人来创造。 人的追求只能有一个。 如果一个人追求的是真理,是科学上的发现,那他就不可能同时又去追求名利。所以,真正热爱科学科学家们他们都是淡泊名利的。当爱因斯坦在 1906 年晋升为专利局二级技术专家时,他的工资涨至 4500 法郎。当会计告诉他工资已提级时,他不禁说出这样一句很少听到的问话:这么多的钱叫我怎么办呢? 1933 年,爱因斯坦接受普林斯顿的邀请,打算去离开德国去那里工作。他对普林斯顿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要接受他的助手迈耶尔给他正式职位。二是他的年薪只要 3000 美元。并表示如果在普林斯顿维持一年生活不需要 3000 美元,还可以再低一些。第一个要求得到了满足。第二个要求却遇到了麻烦,普林斯顿担心答应给他这么低的年薪,让不知情的人知道还以为他们在虐待爱因斯坦呢。于是一次又一次地恳求爱因斯坦提高年薪,最后几经讨价还价,总算说服爱因斯坦接受 16000 美元的年薪。 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获得诺贝尔奖是许多科学家毕生最大的愿望。可是,在 1922 年 11 月,爱因斯坦在路经上海时得知自己获得了诺贝尔奖。他只是哈哈一笑,并未显得过分激动。因为在他看来,获奖不过是一种名而已,而这不是很重要的。 也许在常人看来,科学探索是枯燥而烦味的。爱因斯坦在提出相对论之前是承受了多么巨大的痛苦啊。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 快乐来自于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 。当一个人的需要是追求探索真理时,不仅科学上的成就能带给他们巨大的快乐,就是埋头探索的过程也一样是充满欢喜的。这是一种常人无法体会的快乐。如果要一个正常的人去吃泥土,他肯定会觉得无法下咽。可是,体内缺乏某种元素的人可能会出现异食癖,他们却有可能津津有味地吃正常人无法下咽的泥土,因为其中含有他们所需要的元素,吃后他们的需要得到了满足。 当一个人的真正需要是探求真理时,他不会丧失人生的乐趣,相反能体会到常人无法体会到乐趣。 二. 爱好沉思,善做思想实验 爱好沉思是理论家的共同特征。作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的科学贡献深深地得益于他那爱好沉思的性格 。喜爱沉思可以说是他的一种天性。他喜欢一个人很长时间地静静地思考一个问题,正是这种对问题的深度思考,往往可以导致重大发现。上中学时,他对探索自然奥秘有着无比浓厚的兴趣,时常一个人静静地思考一些科学特别是物理学方面的问题。 爱因斯坦爱好沉思的性格突出地表现在做思想实验上。在他 16 岁时,他曾经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以光的速度跟着光波跑,结果会怎样呢?他还思考过另外一个问题:设想一个人在自由下降的升降机里,那会发生什么呢?前一个思想实验最终导致了狭义相对论,而后一个思想实验最终导致了广义相对论。 进行一个思想实验,有它的目的和条件,有思想实验所必备的设备和测量工具(指概念上的),有严格的测定方法和操作手续,有实验的有效标志和实验结果,还有必不可少的从事实验的观察者。 做思想实验是爱因斯坦的拿手本领,他的学生英费尔德说是爱因斯坦的癖好。尽管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验并非个个成功,但却是他获取科学探索胜利的重要阶梯。 三 . 思维的执著性 许多人也喜欢思考,可他们为什么却没有重大的发现呢? 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在土地里埋藏着许多宝藏,每个人都会习惯在地里的浅层挖几下,这样,表层的宝藏就很快被挖光了。以后的人如果还是轻松地在表层挖几下再也不能发现宝藏了。而只有很少的人才会认准一个点,连续几年,几十年地向下挖,由于他挖的是别人未曾到过的地方,而且越深的地方宝藏越多,所以,这个能够选准一个点执著地向下挖的人最终获得了最多的宝藏。 以上说的即是思维的执著性,指的是能对同一个问题进行持久深入的思考。 爱好思考的人比较多,可以又有几人能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十年几十年长久思考呢?爱因斯坦小时候喜爱一个人默默地做那些需要耐心和坚韧的游戏,比如用薄薄的纸片搭房子,不成功决不罢休。追光,这个问题他一直想弄清楚 ,为此沉思了 10 年。如果他虽然提出了追光的问题,可是只想了一天,或者更长一点,一年之后就去想其它的事情去了,他肯定不可能提出狭义相对论来。 思维的执著性是我看完这本书后最重要的一个收获之一 。也许因为它是我比较欠缺的吧!事实上,它是所有有所成就的科学家的共性。 四. 不迷信权威,具有批判意识 不迷信权威,具有批判意识是科学家必需具备的品质之一。 科学应该相信的是事实,而不是权威的论断或者已有的理论。因为,真理是具有相对性的,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在一定条件下是具有局限性的,是不可能完全全面和正确的。随着实践的发展,随着科学的进步,以往认为正确的东西可能就会被新的认识取代。 相对论是物理学上一次伟大的革命,它完全变革了传统的时空观,使人们对物质,时空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只有不迷信权威,不为经典的物理学知识所束缚,相信实践,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才能做出如此成就。爱因斯坦在思想方法上没有任何保守性,他很少顾及权威和因袭的教条。 他曾经说过:“为了惩罚我蔑视权威,命运使我自己竟成为一个权威。”正因为他的亲身体验,他长告诫青年人要发展批判的独立思考。他说:“使青年人发展批判的独立思考,对于有价值的教育也是生命攸关的。”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自己也持有严格的自我批判态度。他曾说过,如果逐渐增长着的知识,否认是自己还是别人达到的,否定了他自己的科学论断,他一点也不会感到难堪。他能毫不惋惜的抛弃自己的错误结论。他有一种积极寻找错误,不为错误辩解,坚决改正错误的态度,正是一种自我批判精神的体现。 五. 好奇心 只有具有强烈好奇心的人才会热爱科学,把探索未知世界作为自己的一种需要 。霍夫曼在研究幼年爱因斯坦成长的道路时说:“关键是自学,这同他的强烈的好奇心以及他的惊奇感联系在一起,就有了决定性的意义。”在爱因斯坦看来,好奇心是科学创造的出发点,动机和推动力,实际上这些作用是好奇心对科学研究仅有的。他认为,好奇心是科学工作者产生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他强调好奇心的影响,他他赞赏科学上的怀疑精神和重视发现问题是一致的。 那么好奇心的火花怎样才能不断地放射光芒呢?爱因斯坦回顾自己一生的道路,提出了两条,一是鼓励,鼓励是必需的条件之一,二是自由。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人会逐渐丧失好奇心,只有那些能够长久保持好奇心的人才能长久地保持创造力和对科学的兴趣。爱因斯坦则是那些能够长久保持好奇心的人之一。直到高龄他“还以孩子般的好奇的眼睛窥视着这个世界,使自己从理解其相互联系中求得乐趣,而没有别的要求。”他说过:“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他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是迷糊不清的。” 六. 独立的个性和人格 天才往往具有异于常人的个性,他们特立独行,不为世俗的喜好所束缚,不为外界的影响所制约, 坚持走自己认为正确的路 。并且他习惯于自学,自己选择他认为重要的东西去学习。爱因斯坦不止一次地以离经叛道来描绘自己。 1936 年他在给格罗斯曼夫人的信中称自己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和好梦想的人”。在他逝世前一个月还说自己是“流浪汉和离经叛道的怪人”。上中学时,当他的中学同学们还在墨守成规地死死啃着教条的知识和为初等数学而绞尽脑汁时,他却早已在高等数学的海洋里遨游,并已奠定了充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了。 上大学时,他选修了数学,物理以及哲学,历史,经济和文学方面的一些专门课程,但却很少去听物理和数学的主要讲课。他不追求做一句所谓的优秀学生,而是抱着负疚的心情满足于做一个中等的成绩的学生。他刷掉了许多课程,而以极大的热情在家中向理论物理学的大师们学习。大学时,爱因斯坦常常逃课,他的老师闵可夫斯基曾经骂他是“懒胚”。其实他不是懒,而是不想去学他认为不值得学的东西罢了。 七. 深刻的洞察力 洞察力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简而言之 , 洞察力是指当一个人面对十分复杂的情况时 , 迅速地抓住问题的关键并找到解决办法的能力。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讲,洞察力就是变无意识为有意识。国外的科学家评价一个人,最喜欢说的是某某对科学有很好的感觉,也就是很有直觉和洞察力。爱因斯坦曾表示,在物理领域,他很快就学会了识别出那种能导致深邃知识的东西,而把其它许多东西撇开不管,把许多充塞脑袋,并使它偏离主要目标的东西撇开不管。 八. 相信直觉 在构建相对论的理论时,直觉起了特殊的作用 。爱因斯坦总结自己的科学探索,对直觉的作用有一整套理论的见解,并将其纳入自己的认识论观点之中。他认为,逻辑方法并非万能的,有逻辑方法不能起作用的地方,或许正是直觉会发生有效作用。按他说法,直觉和逻辑在认识中同样具有引导作用,但其作用的表现是不同的,逻辑的引导作用表现为推理,直觉的引导作用表现为领悟和了解。当缺乏实验证据和逻辑理由时,在他看来,直觉就可以成为理由。正因为如此,爱因斯坦在同 别人争辩不休时,他会说:“我信任直觉”。 九. 崇尚宁静,偏好孤独的性格 崇尚宁静,偏好孤独是爱因斯坦的个性。 爱因斯坦小时习惯于独来独往,时常故意躲开小伙伴。即使同亲人在一起,他也只是一个沉默的听众。他曾说过:“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接近的亲人;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觉到有一定距离并且需要保持孤独——而这种感受正与年俱增。” “就我个人来说,我总是倾向于孤独,这种性格通常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发突出。”在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期间,他像一个流浪汉。他心怀不满,也不为人喜欢,同老师的关系搞不好。 关于孤独,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总是生活在寂寞之中,这种寂寞在青年时代使我感到痛苦,但在成年时却觉得其味无穷。”这是一种从孤独走向宁静,从行为上的独特与寂寞走向心灵的安谧与宁静,这是一种执著于事业,避免俗世羁绊的宁静。 崇尚宁静,偏好孤独是科学家共有的性格之一 。爱因斯坦认为,建造科学殿堂的科学家,“他们大多数是相当怪僻,沉默寡言和孤独的人”。早在少年时代,爱因斯坦就想摆脱纯属个人日常生活的兴趣。他还说“首先我同意叔本华所说的,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一个修养有素的人总是渴望逃避个人生活而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这种愿望好比城市里的人渴望逃避喧嚣拥挤的环境,而到到高山上去享受幽静的生活 ….. ” 十. 人文与哲学修养 科学是离不开哲学的指导的,真正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 。爱因斯坦就自认为:与其说我是物理学家,还不如说我是哲学家。他作为哲学家和思想家 , 在世界观、人生观、社会观、科学观、经济观、教育观、道德观、宗教观等诸多方面提出了精辟见解,留下了许多启迪人们的思想财富。 十一. 益友的帮助 爱因斯坦是幸运的。因为,虽然他习惯于孤独,但在他的一生中,却经常受益于好朋友。在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上学时,他满足于做一个中等的成绩的学生。他刷掉了许多课程,而以极大的热情在家中向理论物理学的大师们学习。虽然按瑞士的教育制度,大学只有两次考试,但是也还得应付考试。幸运的是,爱因斯坦有位最好的同学马塞尔 . 格罗斯曼,他正好具备爱因斯坦所欠缺的的那些品质,在考试前可以同他分享他那条理分明的笔记以使他顺利通过考试。贝索是他在伯尔尼专利局的一位非常要好的同事和朋友。贝索在哲学,社会学,医学,技术 ,数学和物理学方面有渊博的知识,而且他具有接受新思想和给它增加某些非常重要的欠缺的线条的惊人能力。爱因斯坦称他是在全欧洲都找不到的新思想更好的共振器。有了什么问题,爱因斯坦很喜欢与贝索进行讨论各交锋。正是有了贝索的帮助,相对论才得以顺利产生。在创立广义相对论时,由于他在大学期间忽视了数学,缺乏必要的数学工具。 1912 年他回到苏黎世,得到了他的朋友数学家格罗斯曼的帮助问题才得以解决。 十二. 历史的呼唤 时势造英雄 ,如果离爱因斯坦所处的时代去谈论他的成就无疑是不实际的。爱因斯坦如果不是出生于十九世纪末,而是出生于十八世纪或者其它的时代,那他是不可能创立相对论的。他也许能成为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但却不能做出如此伟大的成就。他在联邦工业大学学习和进入伯尔尼专利局工作的那些年,物理学的历史的发展正经历着一个令人困惑,危机四伏并预示着一场伟大的革命即将到来的时期。物理学领域出现了许多经典物理学不能解释的现象。如放射现象的发现,光的波动论和粒子论都不能解释的光学现象,以太假说的矛盾等等。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要是我没有发现狭义相对论,也会有人发现的,问题已经成熟了。”正是这些事实呼唤着新的理论的提出,而爱因斯坦恰好生逢其时。 十三. 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即使天才如爱因斯坦,如果选择了一条不适合自己的道路,也难以获得成功。如果他选择的不是他是了适合的理论物理,而是实验物理或者是其它的学科,如医学,文学等等,那人类就要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了。他的性格属于“科学家型性格”,也属于“理论家型性格”:爱好沉思,喜好孤独,善于做思想实验,对自然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种性格的人最适合从事的职业就是理论方面的科学研究了。 (2011.5.17补充:我读的版本是 《爱因斯坦——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科学家卷》 豆瓣的链接: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425152/ )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23484 次阅读|1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3: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