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杀毒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杀新冠病毒奇想
热度 2 Taylorwang 2020-2-26 09:49
本周开始,各单位陆续复工,路上的车终于多了起来,广州市繁华的黄埔大道,又出现了久违的堵车现象。 开车去华工建设在佛山市顺德的科技园,科技园附近不少公司新年后重新开张。为了来年的好运气,也为送走这新冠肺炎病毒,不少商户燃放爆竹,增添了不少新年开张的喜气。 听着这爆竹声,我突发奇想,能不能用放鞭炮的声波来杀灭这新冠病毒呢?消毒杀菌可用化学药剂,也可用物理方法。相对化学药剂法,用物理方法,不会引起材料腐蚀,没有化学物质残留,从而生态毒性更低。消毒杀菌,目前公认最可靠的消毒杀菌手段是高温灭菌法,而高温灭菌,就是典型的物理方法。可能的物理消毒杀菌方法有:高温法、紫外杀菌法、日光照射(主要也是紫外作用)、超声波法等。 对于新冠肺炎的病毒,它就是一串 RNA 的结构。它具有活性,不仅取决于它的化学组成,还取决于它的化学结构及空间结构,只要打断了它的化学键,或改变了它的空间立体结构,这些病毒就会失去活性,从而无害化。若温度超过 56 ℃,半个小时,就可杀灭这种病毒,从这个数据指标看,此新冠肺炎病毒应比一般的细菌脆弱,更容易杀灭;紫外杀菌也是常用的消毒方法,它容易打断RNA分子链,从而杀毒,前段时间,与口罩一样,紫外杀菌灯也成为紧俏商品;超声波能杀菌,是有相关的研究报告,声波能不能消毒杀菌,则几乎没有人研究。但看一些历史记录,淮海战役,解放军发明了炸药包投射筒,向敌人阵地发送炸药包,战后发现,不少阵亡敌人的身体并没有外伤,而是被炸药包爆炸产生的声波和震动而亡。人都可以被声波和震动杀死,更不用说脆弱的病毒。 作为声波和震动,产生的频率若能与毒病或细菌产生共振,肯定消毒杀菌效果最佳。而要产生共振,声波或振动的波长最好与细菌或病毒相近。细菌的尺度是微米级,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按 340米/秒计,波长在微米级的声波,其频率应在1亿数量级。而频率超过1万,很多人就听不到了,进入了超声的范围,毒病比细菌更小,若要共振,频率更高,可能的频率达10亿数量级。而工程上要产生10亿的高频声波几乎是不可能的,故从声波频率引起共振来探讨最大杀毒效果,显然是不现实的。频率越高,在相同的声强条件下,消毒杀菌能力越强,似乎也是可以预期的。但另一方面,声波的强度,与杀毒效果的关系,仍值得研究和探索。 新冠肺炎,传染性这么强,没有 P3 或 P4 级的实验室,没有人敢做这项实验。若真能做这样的实验,还是挺有意义的,声强达多少分贝,瞬时声爆,对新冠肺炎的杀灭率是多少?有了这个数据,就能开发出各种新型声波杀毒产品。 声波杀毒真的可行,响完后,物理杀毒,没有留下化学物质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也没有用氯消毒剂而带来的设备腐蚀等麻烦,当然,声波太强,仍有可以破坏玻璃等器件,若真要使用,也会有其它一些限制条件。这段时间,进入一些小区或工业园,我看到用喷雾器向我车的车轮喷次氯酸钠消毒水,我就知道,这将大大加速车轮及车体本身的腐蚀。若象迎接贵宾一样对着我的车轮放鞭炮,用这种方式来消毒,则是另外一番新景象。 这声波杀毒剂可以将它做成鞭炮状,并标志可用于房子的面积大小。房子面积小的,鞭炮可以小一点,面积大的,用大一点的鞭炮。若在额定面积内鞭炮的杀毒率一次是 60% ,接着放二炮,这杀毒率就提高到 84% ,再放一炮,杀毒率就提高到 94.6% ,让这杀毒灭菌,也充满喜庆的味道。我国传统用爆竹来辟邪,是不是因为爆竹杀毒灭菌,从而来避瘟疫,这是不是也象中医一样,也是千年经验的总结呢?农村迎接新娘,都要在道路的二旁放鞭炮,那可能就是在给新娘与迎亲队伍消毒呢! 这新冠肺炎,使学校关闭,实验室不允许进入,真有点将人逼疯了。在脑中空想着这声波杀毒剂,虽然也知道成功的希望极小,但仍希望为抗击这肺炎作出自己的贡献。
7873 次阅读|8 个评论
老故事,信息时代的新演法
antiscience 2011-3-16 08:41
央视曝光流氓软件,网秦飞流演双簧欺诈用户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110315/21469536286.shtml 此时只讲了不法民企,但大家都知道,国企电信赚的是大头儿。国家传黄、传病毒,在世界上又能拿个第一。
2638 次阅读|0 个评论
Balance QQ and 360
whcuser 2010-11-3 22:14
QQ: 中学时在表哥的指导下申请了账号,毕业前班长把我加进了班级群。多年来,账号遗忘过一次,在网吧上网时被盗过一次,现在使用的是第三个账号。 用QQ聊天相比手机短信是免费的,确实方便。传文件没有飞鸽快,但适用面更广、更稳定。我和在美国的导师联络主要就靠它。 QQ有很多群,便于互助和交流,甚至也有党校建了自己的群。但一个陌生和喧闹的群,也会让人浪费时间。 先入为主,相比QQ空间,更习惯于人人网,而微博则使人有人被物化之感,好比物联网上一个实时的节点。 QQ功能上的扩张是有目共睹的,因为有了QQ影音,我卸载了暴风影音。有时也使用QQ邮箱,但更常用163。 QQ其它的功能没有使用过。 360: 我唯一知道的免费杀毒软件(不用上网搜索账号和密码),经常有更新提醒。 360杀毒软件和保险箱都跟着装了,为了防毒又装了360浏览器,后来发现其收藏夹中的链接不能再用于其它的浏览器。 以前下载一些文件解压点击后中过严重的病毒,坚持不重装系统,几次都用360系统急救箱把问题解决了。 常用360来下载软件更新,清除垃圾和插件,有时用其卸载软件时不能完全干净。 360软件宝库中的小软件,试用后,几乎最终都把它们卸载掉了,但其很多想法是创新的。 现在因为装有360而无法打开QQ空间,有人气愤地觉得两者皆可抛。我决定按兵不动,等待双方下一步的行动,以区区一台出来打酱油的小电脑作为日俄战争的战场。鹬蚌相争,(不明真相的)群众不得利。
个人分类: 时文|258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两个系统容易杀毒:由此想到反腐
xuecw 2010-3-21 08:52
有时电脑有毒,在一个操作系统下怎么也杀不了,只好重装系统。如果电脑里面有两个操作系统,就容易彻底清除。例如我可以启动windows2000来杀死windows XP 中的病毒。 两个系统的麻烦在于,占用硬盘资源,电脑启动耗费时间。 由此想到政府反腐。如果有两个系统,一旦一个系统中的腐败靠其自身无法根除,另一个系统可起到彻底杀毒的作用。当然,这样的系统也是有成本的,要耗去更多的公共资源,一些计划的出台因过多地争执而不能立即决断下来,如同奥巴马的医疗改革。
个人分类: 政经|1310 次阅读|0 个评论
加密病毒矛盾
creator 2009-9-8 21:44
2006年卡巴斯基监测到一种加密病毒Virus.Win32.Gpcode.ai 使用了复杂的加密算法,加密用户的文件和档案,使之无法打开。该病毒同时会在受感染的计算机上留下一个名为read_me.txt的文件。2008年又出现新的变种 .采用了更复杂的加密算法。这种病毒也被称作是勒索病毒。据称另一个是Win32/Kollah.AB,是一种特洛伊病毒,能够将被感染机器上的文件加密,使文件不能使用。 比起熊猫烧香病毒,似乎名气并不怎么样,但是它未来的危害可能是毁灭性的,必须提前做好应对策略。 形式上,一般的病毒木马采取破坏,偷窃方式,而这种病毒采取了加密数据然后勒索的方式。破坏数据主要是攻击用户程序,使其丧失可用性,偷窃是攻击用户的数据的隐私性,而加密则主要是针对用户数据的唯一性和重要性。普通病毒破坏程序或用户数据后,基本无力回天,用户没有希望去修复数据,留下的只是对病毒的愤怒。然而加密后,用户似乎还留有一线希望,而正是这线希望会造成很大的破坏。 感染能力,它只是一种新的病毒数据处理策略,不是伪装感染策略,所以任何现有病毒能够使用的感染策略它都能用上。 灵活性及变种,加密的手段有很多,AES,椭圆,任何自定义加密方式皆可以被利用,任何替换加密代码或病毒架构的方式,只要保持其加密的特性,就可称其为新变种,可以说是千变万化,而且病毒的特征码也可能千变万化。 利益驱使,纯恶作剧自然不必提,偷窃数据也不再强调,从其可以发送勒索信息一点就可以被无限制利用,会被很多狂热者或利益集团作为宣传或攻击武器。 矛:该类病毒被利用作为跨国利益集团或狂热组织的工具。 危害:若无国际法律,可能会使其在某些地方被合法化。就像破坏环境一样,如果无国际法,某地破坏,受害者将是整个地球。互联网也是如此,任何禁止都不能阻碍其非国界的发展特点,如果这种方式被恶意合法利用,危害的是整个互联网。比如可能火星人或制造这种病毒,不断让你输入我是火星人来解密,或宣扬其火星意识。 盾:国际立法,禁止利用计算机病毒作为宣传工具。 矛:任意替换加密算法,任意替换加密字典,内存写回即更换字典。 危害:加密算法众多,使得病毒特征码更难准确确定,而且加密算法扩展改变可以非常容易,比如一个简单的交换,对数据某处两值改变。任意更换加密字典,在读入内存重写入硬盘时随机改变加密字典即变为一种新病毒,如果数据被相关字典加密,使得不得不用数据和该病毒一起进行解密,这样会迫使你不能停止计算机或让病毒再次变化。 盾:提高病毒引擎查杀能力,提取更高效准确的病毒特征码。严控程序行为。 矛:加密可以让用户无法使用,也可以让数据错误。 危害:这一点可能被病毒用来讹诈用户,比如因为其有能力只交换数据中的两个值,使得你的数据被篡改。如果成立,病毒可以讹诈说已经将某文件数据更改。 盾:做好备份,对改写权限等严密控制。 矛:病毒的伪装,变种和进化。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被人为控制的。 危害:人为控制的病毒,自然有其人为特性,其策略更新也不能超越杀毒策略多远。但是如果病毒自身利用替换加密字典,替换加密流程,自动接驳或嵌入其他病毒程序,或自加密病毒程序,当其不断繁殖时,由于不同的变种出现,一部分被杀,一部分不能被杀,这样自然就被杀毒软件选择成为一种很难被杀的病毒。 盾:本身其实现技术还有难度,当其实现时,应该会有相应办法对付。 矛:寄生和泛滥 危害:其可以寄生,同其他病毒一样,但是由于其可以对病毒也加密,这样会使很多病毒被加密包裹在这类病毒中,一旦逃过杀毒软件追杀,就可能是病毒泛滥成灾。同样可以反向生成病毒,针对某类健康文件,利用其所携带代码,合成更多种病毒。这就好比很多健康细胞,被感染后,被作为病毒繁殖的温床。 盾:寄生加壳等都是现在病毒技术,而包裹病毒技术尚未成型,反向合成更是高难,所以目前来讲主要是防范病毒寄生。如果对自解压,加密等数据严密监控,则能很好的防范其泛滥。要争抢CPU计算权限。 矛:你的数据总有被程序改写的属性。 危害:也就是说你的系统总有可能被攻击。 盾:对付数据被恶意加密的策略:首先要监控内存等重要区域数据,不被利用。同时对重要数据读写采用验证码识别确认,这是计算机病毒无法识别的。其次是严控程序行为,特别是内存写回时对系统数据的行为。第三,改变现有计算机存储处理结构,对于重要数据,采取冗余存储策略。 1. http://www.viruslist.com/en/viruses/encyclopedia?virusid=164339 2. http://www.zdnet.com.tw/news/software/0,2000085678,20129979,00.htm
个人分类: 未知领域|15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卡巴斯基免费激活码(亲测可用)
麦立强 2009-6-2 23:46
卡巴斯基免费激活码,特别推荐中国杀毒网 http://www.china-virus.com/index.asp (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个人分类: 电脑技巧|3697 次阅读|0 个评论
买正版软件(如Eset)的幸福
entomology 2009-5-26 21:43
买正版软件(如Eset)的幸福 请对照阅读: 买正版杀毒软件(例如eset)的痛苦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3724 ) 往总公司和香港公司写信之后,终于有了反响。 首先是接到香港公司的电话,询问有关事宜,唉,香港人的普通话还有点不好听懂。 然后大陆的Eset Nod32客服中心代表和我取得了联系,并通过QQ进行了远程协助。给我提供了有关的卸载工具和winsock修复工具。该代表表示,会持续跟踪我的情况。 虽然最后还是没有完全修复,但是eset nod32公司的这种态度值得赞赏。这200元的软件买得值,心里舒坦多了。 目前总结了以下经验: 1 Eset可能和Dr.com冲突,如果通过无线路由似乎可以初步实现Eset的病毒库升级; 2 winsock修复后,google desktop已经可以使用,127.0.0.1和localhost正常了。 这2天很忙,没空进行更多测试,希望能与客户代表的沟通中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I am very satisfied that both Hong Kong and Beijing support center of Eset Nod32 offered me a lot of help. Especially one Customer Service Representative in Beijing is always patient and kind. Although my computer problems havenot completely solved, I want to express my thanks here.
个人分类: 扯闲皮儿 Babble Chat|4420 次阅读|1 个评论
买正版杀毒软件(例如eset)的痛苦
entomology 2009-5-23 16:25
买正版杀毒软件(例如eset)的痛苦 请对照阅读: 买正版软件(如Eset)的幸福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4339 ) 就是虽然不好用,也有忍痛熬下去,现在eset套装不能自动升级,google desktop也无法启动,但我还要忍受到年底。 想念2.7的时候。 以前一直支持eset,但3.0以后令人失望。如果一个杀毒软件只适用一小部分人,只适用一些所谓的配置高手,能说好吗? 如果提高了所谓的安全性却给普通用户带来困扰算好事吗? I dont why it is so complicated to use eset. I am very disappointed but I have to endure the problem of not being able to update and to start google desktop until the end of 2009. I dont think a not-so-user-friendly antivirus software is a good one though it may be very safe, especially to non-experts.
个人分类: 扯闲皮儿 Babble Chat|396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6: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