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费城染色体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费城染色体与伊马替尼的发现
自我源于思考 2018-7-13 10:11
1938 年,卡尔 ·萨克斯( Karl Sax , 1892 –1973 )通过 X 线照射,观察到细胞中的染色体易位。但当时显微镜和染色技术有限,所以对这类基因变异容易观察,但对肿瘤疾病的染色体研究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1956 年,彼得 · C. ·诺埃尔( Peter C. Nowell , 1928- )在宾州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在 1960 年,他和福克斯 蔡斯 肿瘤研究中心( Fox Chase cancer center )的大卫 ·亨格福德( David Hungerford , 1927-1993 )发现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 CML )患者白细胞有一种短小的染色体,称之为费城染色体( Philadelphia chromosome )。 1973 年,芝加哥大学的珍妮特 ·戴维森·罗利( Janet Davison Rowley , 1925 –2013 )通过自己优化的阿的平荧光法和吉姆萨染色法( Giemsa stain ),研究染色体时,发现慢性髓性白血病 CML 患者中, 22 号染色体长臂,费城染色体,易位到 9 号染色体。进一步观察她还发现,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中存在 8 号和 21 号染色体的易位,在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存在 15 号和 17 号染色体易位。 于是 罗利 提出,每种染色体易位( chromosomal translocation )都会导致相应的疾病发生,这一是对传统的肿瘤由病毒引发的观念挑战。通过对不同肿瘤的染色体进行研究, 1990 年已经发现了 70 多种染色体异位。 1985 年,费城染色体易位生成的高活性酪氨酸激酶( bcr-abl )蛋白被发现是引起 CML 的机制。 1980 年代末,瑞士汽巴嘉基( Ciba-Geigy )制药公司的研究员尼古拉斯 ·B.·莱登( Nicholas B. Lydon , 1957- )组建了一支团队,与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 Oregon Health Science )的布莱恩 ·J.·德鲁克尔( Brian J. Druker , 1955- )等人合作研发抗肿瘤药物。他们通过高通量筛选技术,寻找费城染色体易位造成的高活性酪氨酸激酶 bcr-abl 蛋白的抑制剂,并发现了 2- 苯胺基嘧啶( 2-phenylaminopyrimidine )这一化合物,增加了甲基和苯甲酰胺等修饰,以增加其成药性,最终得到了伊马替尼( imatinib ) ,相关专利于 1992 年申报。 1996 年, 汽巴嘉基公司和山德士( Sandoz )公司合并,成立诺华公司( Novartis )。诺华公司经过研究,继续推动本品的开发。临床工作由德鲁克尔等人进行。临床试验非常成功,结果发表在 2001 年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NEJM )》杂志上。鉴于本品如此好的临床效果,诺华在美国申报快速审批,美国于 2001 年批准了伊马替尼对 CML 的一线治疗用药(商品名格列卫, Gleevec )。整个过程只用了 72 天。自上市之日起,伊马替尼一直位于畅销药物之列 。 2002 年 2 月美国 FDA 又批准格列卫应用于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 GIST )的治疗。随后,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开发出了达沙替尼( Dasatinib ),辉瑞公司购买并推出了舒尼替尼( Sunitinib )。 1、Buchdunger E, Zimmermann J, Mett H, Meyer T, M ü ller M, Druker BJ, Lydon NB. Inhibition of the Abl protein-tyrosine kinase in vitro and in vivo by a 2-phenylaminopyrimidine derivative. Cancer Res. 1996 Jan 1;56(1):100-4. 2、彭雷 . 极简新药发现史 .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18.
个人分类: 医药|1079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9: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