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尕海湿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国际友人关心尕海湿地保护的事
ghzcljz 2018-10-1 11:07
国际友人关心尕海湿地保护的事 出席 “兰州泥炭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国际研究会”的 42 名中外专家,特别是 23 名外国专家在考察期间十分关心尕海湿地保护工作,向保护局提出了许多生态建设方面的问题,现将其中的一部分问题及当时的回答情况简略的整理如下,请各级领导参考。 1 、尕海湖的水质已发生变化, PH 达 8.4 ,你们将采取那些办法?在湖的滚水坝南侧修回流渠,使湖水有进有出,变死水为活水,降低矿化度。 2 、你们搞过尕海湖的水质监测没有?准备在二期工程开始搞。 3 、尕海湖每年的蒸发量是多少?约 1900 万立方米。 4 、你们有没有在尕海湖的四周植树的计划?仅有环湖的植树计划。 5 、你们国家对自然保护区有什么规定,为什么在核心区有牛羊?《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有严格的规定,但保护局正式成立以前草场已经承包了,草场承包后只能通过二期项目的生态移民来解决这一问题。 6 、你们保护区有权属吗?地方政府目前还没有给保护区管理局颁发林权证等有关权属的证件。 7 、你们说牛羊过载,到底理论载畜量是多少?你们是如何控制牛羊数量的?大约每公顷两只羊单位。地方政府通过推动草场承包、围栏育草、禁牧休牧、建定居点刺激消费,来改变群众的惜售观念,扩大出栏率。 8 、你们说大气干旱,使多少多少泉水干涸,泉水干涸后是如何解决牲畜饮水问题的?地方政府搞的人畜引水工程能解决一部分,还有一些地方只能在很远的水源地去饮水和背水。 9 、你们的泥炭地保护比较好,但也有退化的现象,你们是如何保护泥炭地的?主要是民众的生活习惯以烧牛粪为主,再就是藏族人民崇尚自然、环保意识强。 10 、修建公路后你们打算如何恢复被破坏的草地?合郎公路为生态路,生态恢复投资约每公里一万元,生态恢复有资金保证。 11 、你们的上级拨出专款修建大坝,他们是否要求对尕海湖的筑坝效益进行评估和验收?我个人不知道,但我们已经做了这方面的工作,撰写了评价报告。 12 、你们打算如何恢复湖的水质? 100% 引进忠曲河水、再将 50% 通过回流渠排出去。这样,下游的鱼也可以洄游到湖中来产卵繁殖。 13 、尕海湖有多深?大约平均两米多、最深 5 米。 14 、你们说要通过人工繁殖来放养鱼类,是繁殖本地的还是引进外地的?是本地鱼种,因为这里的自然条件严酷,另外也是防止有害生物入侵。 15 、拦水坝建成两年了,为什么水位还没有达到滚水坝?是地下潜流。 16 、地下潜流到底在那里?如何治理?公路边可见 8 个大穴,湖底也可能还有,郭茂滩海拔比尕海滩低 30 多米,据说潜流流到了郭茂滩。打算通过堵截潜流来治理公路边的 8 个大水洞。 17 、保护区成立后野生动物有无增加?新增了黄羊、鸳鸯、栗头虎斑鳽( YAN )等过去的资料中没有记载过的鸟兽。 18 、草原退化的标志是什么?牧草覆盖率和高度降低,优质牧草比例降低、每公顷鼠害洞穴和土堆数增加,指示植物有狼毒、黄帚橐吾、黄花棘豆等。 19 、鼠害种类主要有那些?中华鼢鼠、达吾尔鼠兔、高原鼠兔和旱獭。 20 、你们说森林砍伐等植被问题比较严重,但我们在则岔看到的情况却不是这样的,为什么?则岔为旅游区,当地群众的保护意识也是较强的,林缘砍伐还是比较严重的。 21 、一位江苏专家建议,在坝口修建倒虹吸管,通过将下层的水排出去的办法来改良尕海湖的水质。在二期项目中将会尽量采纳他的建议。 22 、当地民众保护鸟兽的意识如何?藏族人民对野生动物是十分爱护的,他们一般是不食用野生动物的,特别将水禽视为神鸟爱护有加,郭茂滩上的西合道先生就是一位爱鸟护鸟的藏族老人,他和另外两位老人义务护鸟数十年,保护了许多大天鹅、黑颈鹤、黑鹳、斑头雁、赤麻鸭、绿头鸭等水鸟。 李俊臻于2004 年 6 月 25 日 本文收入《尕海湖》第2期
1178 次阅读|0 个评论
央视《走遍中国》栏目组在尕海湿地拍摄
ghzcljz 2018-10-1 10:35
央视《走遍中国》栏目组在尕海湿地拍摄 4 月2日 —3日,中央电视台4套《走遍中国》栏目组来尕海国际重要湿地进行采访和拍摄,栏目组由张洁高级记者等四人组成,拍摄主题反映甘肃尕海则岔保护区湿地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尕海湿地保护区成立于1982年,1998年与则岔保护区合并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247431公顷,其中核心区39095公顷、缓冲区81157公顷、实验区127179公顷;有湿地57846公顷,林地41716公顷、草地140139公顷、其它7730公顷。在57846公顷湿地中,永久性河流1861公顷、季节性河流144公顷、永久性淡水湖4732公顷、沼泽化草甸51109公顷,在沼泽化草甸中有泥炭地10429 公顷,泥炭层厚度为1.94米,泥炭储量2亿立方米。据1996年调查,区内529种,其中国家和省重点保护植物16种。脊椎动物198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0种,Ⅱ级保护动物28种,是国家Ⅰ级保护黑颈鹤的主要繁殖地之一。保护区还是黄河上游最大支流—洮河的主要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地,被誉为“黄河蓄水池”,全区年均水资源总量为36.39亿立方米,其中自产水总量为8.24亿立方米,是甘肃中东部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命脉地之一。尕海湿地资源保护对于涵养水源、畜洪减灾、调节气候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3 年1月6日 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以来,从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生态文明“三生态”入手,按照“严格保护、搞好建设、深入研究、试验示范”和“保护是基础、宣传是前提、科研是核心”的工作思路,努力搞好以湿地为主的自然资源保护工作。通过采取筑坝引水、核心区围栏育草、禁牧休牧、草场改良、退化湿地恢复等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尕海湖区周边已经干涸的山泉大都恢复出水,湿地面积由2000年的30000公顷增加到2004年的31551公顷、2009年的43176公顷和2011年的57846公顷,尕海湖水面由1990年代未的480公顷逐步恢复到2003年的1591公顷、2007年的2170公顷、2009年的2215公顷和2012年的2354公顷。湿地恢复使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近年来调查、监测发现的鸟类分布新记录达77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鹳从2004年的不足10只增加到2005年的41只、2006年的47只、2007年的126只、2008年的139只、2009年的319只和2011年的420多只,黑颈鹤数量稳定在100只以上,2012年在尕海湿地栖息的鸟类达到3万多只。 有效的保护措施使尕海湿地水草丰茂、水生生物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已成为鸟类乐园。2011年9 月1日,甘肃尕海湿地成功申报国际重要湿地,成为全世界第1975块、全国第41块、甘肃省第1块国际重要湿地。 田瑞春 李俊臻 2014年4月5日 本文曾在每日甘肃网上发表。
1187 次阅读|0 个评论
野生动物专家在尕海湿地开展研究
ghzcljz 2018-10-1 10:28
野生动物专家在尕海湿地开展研究 3 月25日 ——4月10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站博士后、绵阳师范学院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陈伟博士,信阳师范学院于雷博士分别对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原林蛙和岷山蟾蜍的相关生态学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保护区尕海保护站田瑞春、石小伟,则岔保护站党乾锟及石林保护站王修华和贾赓5位技术人员全程配合两位专家开展了相关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通过对高原林蛙和岷山蟾蜍生态学的调查和研究,一方面为保护区积累了动物本底和科技的相关资料;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保护区科技人员的业务水平。 田瑞春 李俊臻 2014年4月12日 本文曾在甘肃林业网上发表
12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尕海湿地开展保护湿地及其野生动物、防控禽流感宣传教育活动
ghzcljz 2018-9-28 17:40
甘肃尕海国际重要湿地开展保护湿地及其 野生动物、防控禽流感宣传教育活动 4 月8日 ,结合“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和“爱鸟周”活动,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尕海保护站和产业开发办职工,在尕海小学开展了保护湿地及其野生动物、防控禽流感宣传教育活动。保护站技术人员和学校齐格塔校长为全体学生介绍了尕海国际重要湿地的基本情况,讲解了保护湿地及其野生动物的科学道理。 最近,我国上海等地正在发生H7N9禽流感疫情,禽鸟特别是候鸟是禽流感的主要传播者,而尕海湿地是候鸟西部迁徙路线的重要通道,也是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当前正是候鸟春季迁徙期,保护站技术人员和齐校长教育同学们一旦发现病鸟和死鸟后千万不能接触,一定要尽快给保护站工作人员进行汇报。 宣传现场还发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甘肃尕海湿地》画册、《走进尕海》生态导游手册、《甘肃尕海国际重要湿地常见鸟类》折页等宣传材料,希望通过同学们向家长宣传湿地保护、野生动物保护以及防控H7N9禽流感的知识,带动更多的人参加到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的行动上来 田瑞春 李俊臻 李世洋 2013年4月9日 此文曾在《甘肃林业网》上发表
1393 次阅读|0 个评论
保护尕海湿地资源 共建人与自然和谐
ghzcljz 2018-9-28 17:07
保护尕海湿地资源 共建人与自然和谐 ——对搞好尕海湿地资源保护的几点建议 李俊臻 杨卫东 ( 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甘肃碌曲 747200) 摘要: 本文对湿地的生态功能、尕海湿地基本情况、尕海湖区湿地恢复工程及其效果进行了介绍,对尕海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实施湿地低产草场生态效益补偿、改变传统饲养观念、科学利用草场、退化草场改良、鼠兔害防治、生态补水、环尕海湖绿化带等保护和恢复尕海湿地资源的建议。 关键词: 湿地; 生态效益; 补偿; 建议 湿地有地球之肾的美称。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护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灾、控制污染、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 尕海湿地是黄河最大支流—洮河的发源地之一,是若尔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湿地资源。尕海湿地的 泥炭资源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储水、供水特别是储存碳汇方面具有国际重要意义 。 尕海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是尕海保护站的主要保护对象,搞好尕海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对于维护本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地理位置 及气候概况 1 .1 地理位置 尕海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湿地东部与则岔保护站相接,东南部与四川省若尔盖县相邻,西南与玛曲县接壤,西部与碌曲县李恰如牧场毗邻,西北及北部与玛艾镇相连。地理坐标为东经 102 ° 05 ′ 00″ — 102 ° 29 ′ 45 ″,北纬 33 ° 58'12″ — 34 ° 30 ′ 24 ″,海拔 3430—4300m 。 1 .2 气候概况 尕海气候属于青藏高原气候带高寒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1.2 ℃,最热月 7 月平均气温 10.5 ℃,最冷月 1 月平均气温零下 9.1 ℃,年平均日较差 13.7 ℃,最大年较差 52.5 ℃,无绝对无霜期。年平均降水量为 781.8mm ,年蒸发量为 1 150.5mm ,降水量集中在 7 — 9 月,为 439.1mm ,占全年降水量的 56.2% 。长冬无夏,年平均冬季 240 天 。 2 湿地资源及类型 尕海湿地区域总面积 56 737 hm 2 ,其中湿地面积 31 551hm 2 。按照《湿地公约》 对湿地的定义,尕海湿地主要类型为沼泽湿地、湖泊湿地和河流湿地。 在尕海湿地中,还有大量泥炭资源,泥炭地面积达 3 231hm 2 , 其中沼泽泥炭地 2 110 hm 2 ,低位泥炭地 1 021 hm 2 。 2 .1 沼泽湿地 为尕海湿地的主要类型,面积 29 441hm 2 。不仅分布广,而且面积大,是 黑颈鹤、黑鹳、灰鹤、大白鹭、中白鹭、苍鹭 、红脚鹬、乌脚滨鹬等各种候鸟的主要栖息地,约占湿地总面积的 93.3% 。 2 .2湖泊湿地 是尕海湿地的重要类型,面积 2 110hm 2 。是大天鹅、灰雁、斑头雁、赤麻鸭、绿翅鸭、绿头鸭、凤头潜鸭、白眼潜鸭、 鸬鹚、棕头鸥、 普通燕鸥等各种水鸟及 水獭等 水兽的主要栖息地,约占湿地总面积的 6.7% ,尽管面积较小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比较大,尕海湿地也是以尕海湖来命名的。 2 .3 河流湿地 主要是洮河的一级支流周可河、忠曲河及黄河支流黑河和嘉陵江的一级支流白龙江,面积 460hm 2 (包含在沼泽湿地中),也是 中白鹭、苍鹭 、河乌、白顶溪鸲、鸬鹚等各种水鸟和 水獭等 水兽的栖息地。 3 尕海湿地 小区划分 湿地集中分布在秀娃、加仓、郭茂滩、波海及尕尔娘和尕秀等地。 根据湿地类型、湿地的地理分布,按照同海拔原则以等高线为界线进行区划,以当地大地名进行命名,共区划为秀娃湿地分区、加仓湿地分区、郭茂滩湿地分区、波海湿地分区、尕尔娘湿地分区和尕秀湿地分区共五个分区。 3 .1 秀娃湿地分区 位于尕海乡秀娃行政村第二、四组,基本上以尕海湖为中心,总面积 6 590hm 2 ,其中湖泊面积 2000hm 2 ,沼泽湿地 1 400hm 2 ,草地 3 060hm 2 ,其它 130 hm 2 。 3 .2 加仓湿地分区 位于尕海乡加仓行政村,总面积 23 544 hm 2 ,其中沼泽湿地 17 951 hm 2 ,草地 5 090 hm 2 ,其它 503 hm 2 。 3 .3 郭茂滩湿地分区 位于尕海乡秀娃行政村第一、三组,总面积 5 980 hm 2 ,其中湖泊面积 110 hm 2 ,沼泽湿地 3 100 hm 2 ,草地 2 690 hm 2 ,其它 80 hm 2 。 3 .4 波海湿地分区 位于郎木寺乡波海行政村,总面积 5 000 hm 2 ,其中沼泽湿地 1 550 hm 2 ,草地 3 380 hm 2 ,其它 70 hm 2 。 3 .5 尕尔娘湿地分区 位于郎木寺乡尕尔娘行政村,总面积 7 890 hm 2 ,其中沼泽湿地 4 220 hm 2 ,草地 3 520 hm 2 ,其它 150 hm 2 。 3 .6 尕秀湿地分区 位于尕海乡尕秀行政村,总面积 7 733 hm 2 ,其中沼泽湿地 1 220 hm 2 ,草地 6 450 hm 2 ,其它 63 hm 2 。 4 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 据有关资料记载,清朝中前期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护相当完好,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草地资源的利用,重取轻予,超载过牧,造成了植被盖度下降,地表裸露,草场荒化、沙化、盐渍化,水土流失加剧,降水量锐减,蒸发量增大,河水流量剧减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4 .1 生物资源过度利用 根据有关资料,由于人们以牛羊的数量论贫富等传统饲养观念的影响,保护区所在的碌曲县草场理论载畜能力 46.4 万个羊单位,而实际载畜量为 59.5 万个羊单位,超载 13.1 万个羊单位,超载率达 28% 左右,草畜矛盾十分突出,草地已不堪重负,呈现逐年退化的趋势,草量和草质明显下降。 4 .2 气候条件变化 主要表现在降水量锐减,蒸发量增大,江河径流锐减 。据有关资料,碌曲县 90 年代的年均降水量是 60 年代年平均降水量的 67.2% , 90 年代的年平均蒸发量比 60 年代增加 139.7mm 。全县境内就有 96 条小溪和泉水干涸,许多大沟支流也出现了断流现象,而且持续时间逐年延长。洮河的年平均径流量比 60 年代中期减少 32.8% ,且泥沙含量比 60 年代增大 73% 。 4 .3水土流失面积增大、程度加深 据调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 12.2 万 hm 2 ,占总土地面积的 28.59% ,每年输入洮河的泥沙大约 457.23 万吨,会对流域水利工程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 。 4 .4 水位下降,湿地逐年减少 分布于境内的沼泽等湿地面积逐年减小,如分布于朗木寺乡尕儿娘村、贡坝村、波海村等地的湿地现已大面积萎缩。被称为“高原明珠”的尕海湖,在 1995 、 1997 、 2000 年连续三年干涸。 4 .5 物种生态环境恶化 由于草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致使“生物圈”的平衡性受到严重威胁,植被生态序列发生不良变化,物种分布区缩小,野生动物种群大量消失,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很多高原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不断恶化,国家保护的一些动物濒临灭绝。 60 年代在尕海灌丛中成群活动的雉鸡和 70 年代还成群在草地上觅食的黄羊、马鹿如今已很难见到。 4 .6 草原大面积退化、沙化 据调查全县草场退化面积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 67.08% ,天然草地生物总量降低了 15% ,禾本科牧草减少了 25% ,毒杂草面积增加了 15% — 30% ,牧草产量减少了 27.6% ;羊的胴体重由 70 年代的 31.5kg — 39.7kg 降至 90 年代的 18.7kg — 24.8kg ,奶、毛产量也有显著下降,群众的单位劳动收入明显降低。 4 .7 鼠害泛滥 生物种群数量变化,使鼠害泛滥,鼠虫害面积比 80 年代扩大了 30% 。如被誉为“亚洲最好草场”的尕海草场,鼠害也很严重,达到 121.95 只 / hm 2 ,土堆密度 733.05 堆 / hm 2 ,覆盖草场 61.6% ,草地遭到草根破坏,鼠害堆积土壤,造成土壤侵蚀加重,土壤侵蚀造成湖盆变浅,蓄水功能减弱,洪水调蓄能力减小,物多样性减少。 4 .8 泥沙淤积日益严重 随着草场过牧,鼠害泛滥,水土流失加剧湖底逐年抬高,蓄水调洪功能降低,干旱草场面积不断增大,人畜饮水出现困难。 5 尕海湿地生态治理示范工程简介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尕海湖周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近年来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不懈努力。一是在 52000 多 hm 2 的汇水区通过实行草场承包和围栏工程,使草场的利用趋于合理,草地的水源涵养能力有所增强;二是在尕海湖出水口修筑了一座拦水坝,抬高了水位,扩大了水面面积;三是修建了一条 4.7 km 的引水渠道,将部分忠曲河水引入尕海湖中,补充了尕海湖水量 ;四是利用军牧场撤销的机会,将尕海湖区 3600hm 2 集体牧场兑换为国有牧场归保护区管理局经营;五是利用每年的“湿地日”、“地球日”、“环境日”、“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和“爱鸟周”向保护区群众宣传保护湿地和野生动物的重要意义,增强了大家保护自然资源的自觉性;六是尕海保护站职工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下坚守岗位,保护了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的安全。 示范工程的实施,使尕海湖区生态有了很大改善。一是尕海湖区周边 60% 以上已经干涸的山泉恢复出水;二是湿地面积由九十年代初的 470 hm 2 增加到 2006 年初的 2150 hm 2 ,蓄水量达到 4800 多万 m 3 ,蓄洪和调节气候的能力大大增强;三是尕海湖区沼泽湿地的面积恢复到了 12000 多 hm 2 ;四是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加,鱼虾数量逐步恢复,特别是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鹳的数量由往年的不到 10 只猛增到 2005 年的 41 只、 2006 年的 47 只和 2007 年的 126 只;四是植被盖度提高,生物量增加,草地的水源涵养和固土能力有所增强。 6 进一步搞好湿地资源保护的几点建议 6 .1.实施湿地低产草场生态效益补偿 湿地同森林一样具有强大的生态效益,目前国家重点公益林的生态补偿已经开始在全国实施,上游地区森林的生态效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补偿,使森林经营者的管护费有了保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最近召开的若尔盖国际泥炭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会议上,笔者提出了进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的想法,得到了若尔盖保护区管理局等单位的赞同。 对湿地低产草场进行适当的生态效益补偿,一是国家对湿地生态效益肯定的一种重要形式,能够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二是湿地低产草场所有者由于增加了收入,也会把湿地保护当作一种增加财富的产业来经营,湿地禁牧的决定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三是湿地保护的经费的紧缺局面也会得到缓解。 6 .2 改变传统饲养观念 在一些高原牧区,由于尚未完全实行定居,人们显示财富的形式仍然表现为牛羊数量的多少,而不完全是金钱的多少,牧民群众一味追求牛羊数量而不注意科学经营和利用草场资源,所以造成草场超载、过度利用和草场退化的严重局面。应通过政府官员、科技人员和宗教人士进行教育,改变传统的饲养观念,测算合理的载畜量,按合理的载畜量确定牛羊数量,以草定畜,科学利用,实现草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6 .3科学利用草场 在高原牧区,普遍存在群众惜售牛羊的现象,由于牛羊的饲养年限过长,资金周转慢,还造成了草地资源的低效利用和浪费。应通过派出牧民到内地牧区考察学习、科技人员深入牧区搞示范等形式,向牧民群众传授科学利用草场和科学养畜知识, 加快出栏,加快周转。同时,还要大力推行农牧互补战略,重新协调农业与畜牧业之间的关系,以农养牧、以牧兴农,形成了农牧互补的养殖模式, 提高畜牧业整体经济效益。 6 .4退化草场改良 植物的生长发育能力受土壤渗透性、土壤肥力、供水能力等因素的限制。要全面地恢复草地的生产力,就要因地制宜采用综合培育改良措施,如划破、补播、施肥等,以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水分状况,个别退化严重的草地还要进行草地补播。补播是在不破坏或少破坏原生植被的情况下,在草地上播种一些适应性强、饲用价值高的草种,以增加草群种类成分,增加地面覆盖,提高牧草的产量与质量,这是草地改良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植被恢复与改良的一项有效措施。 6 .5鼠害防治 减少对环境的危害,鼠害防治要采用生物防治与机械防治相结合的措施。一是利用鹰类喜欢生活在悬崖峭壁的特性,在鼠害发生区安装招鹰架和鹰槽,给鹰类提供繁殖、栖息的场所,吸引鹰类来鼠害区栖息捕鼠。二是应用捕鼠夹、捕鼠笼、地弓、地箭、捕鼠钩、杆套、石板塌、电子捕鼠器等各种工具直接捕杀。 6 .6生态补水 一是在天鹅湖下方再修筑一个拦水坝、扩大天鹅湖水面,有利大天鹅的栖息;二是在波海填埋人工排水沟,通过生态补水措施,扩大湿地面积;三是对兰郎公路改建时取砂留下的几个大坑进行补水,增加水面、提高水位、供牛羊饮用。 6 .7环尕海湖绿化 建绿化带,有助于丰富湿地生态系统,同时为鸟类繁殖提供隐蔽场所。国际泥炭会议在项目区召开时,有专家建议在尕海湖周围建绿化带,在充分考虑专家的建议和借鉴国内其它湿地绿化经验的基础上,按照适地适树、宜树则树、宜草则草的原则,搞好尕海湖的绿化工作。 绿化树种和草种采用适应高海拔地区生长的种类,如高山柳、水柏枝、绣线菊、沙棘及芦苇等,灌、草结合。 6.8 尕玛公路改道 从尕海通往玛曲的 S204 省道在保护区核心区的尕海湖边经过,对栖息在湖中和湖畔的各种野生动物特别是水禽的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安全,给野生动物的栖息和繁殖创造良好的环境,应积极争取对尕玛公路进行改道。 6.9 黑鹳栖息地保护 黑鹳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据有关资料,在全世界 2200 只黑鹳中,我国分布 1000 只左右,是跟大熊猫一样珍贵的珍稀动物。 2005 年以来,来尕海湿地越夏的黑鹳数量连年增加,目前已达 126 只,约占全国黑鹳总量的 12% ,引起了在尕海从事野生动物研究的学者和众多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为此,应争取在尕海湖区湿地实施黑鹳栖息地保护项目。 6.10 申报国际重要湿地 在尕海湿地栖息的黑鹳总数约占全国总数的 12% ,占全世界总数的 5.7% ;黑颈鹤最多时达到 136 只,约占全国总数和全世界总数的 2% ;尕海湖水鸟最多时达两万只以上;尕海湿地已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特别是尕海湿地的泥炭资源在储水、供水、防洪减灾、储存碳汇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这些都符合申报国际重要湿地的基本条件,应积极申报国际重要湿地。 参考文献: 湿地国际—中国项目办事处 . 湿地经济评价 .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9 李俊臻,刘志勇 . 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思路探讨 . 森林可持续经营探索与实践,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 . 337 — 340 刘乃发,马崇玉 . 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 .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7 .1 Ramsar Converntion .(RamsarIran1971) 李俊臻,陈有顺 . 尕海湖区湿地恢复工程生态效益的初步评价 . 森林可持续经营探索与实践,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 . 311 — 313 Smon Delany , Derck Scott .Waterbird population Estimates (fourth edition) .Copyright 2006 wetlands internation 此文写于2005年,曾在省级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发表。
1920 次阅读|0 个评论
甘肃尕海湿地退化泥炭地恢复技术评价
ghzcljz 2018-9-26 11:31
甘肃尕海湿地退化泥炭地恢复技术评价 作者 刘惠斌 , 李俊臻 摘要 泥炭地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最为重要的碳库之一.泥炭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泥炭资源保护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气候变化、沟蚀及修路等人为影响,尕海湿地的泥炭地出现退化现象.总结了甘肃尕海湿地退化泥炭地的恢复方案和技术措施,评价了退化泥炭地的恢复效果. 出版源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0,06(2):26-29 阅读全文请点击 https://wenku.baidu.com/view/c76cf99749649b6649d74735.html 或者 http://xueshu.baidu.com/s?wd=paperuri:(fab68e63926497825b158bc86b7cf179)filter=sc_long_signsc_ks_para=q%3D%E7%94%98%E8%82%83%E5%B0%95%E6%B5%B7%E6%B9%BF%E5%9C%B0%E9%80%80%E5%8C%96%E6%B3%A5%E7%82%AD%E5%9C%B0%E6%81%A2%E5%A4%8D%E6%8A%80%E6%9C%AF%E8%AF%84%E4%BB%B7tn=SE_baiduxueshu_c1gjeupaie=utf-8sc_us=2230809711083999740
1461 次阅读|0 个评论
甘肃尕海湿地泥炭资源初步调查
ghzcljz 2018-9-26 11:09
甘肃尕海湿地泥炭资源初步调查 作者 姚长生 , 李俊臻 , 谈克平 摘要 采用访问、踏查及逐步逼近的方法,对甘肃尕海湿地泥炭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基本掌握了泥炭的分布区域和资源量,提出了保护的对策。尕海湿地泥炭总面积3 131 hm 2 ,其中泥炭沼泽地2 110 hm 2 ,低位泥炭地1 021 hm 2 。 出版源 《甘肃林业科技》 ,2006,31(3):30-32 阅读全文请点击 https://wenku.baidu.com/view/c3a3492b1eb91a37f0115c2d.html 或者 https://wenku.baidu.com/view/c3a3492b1eb91a37f0115c2d.html
1355 次阅读|0 个评论
进一步搞好尕海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建议
ghzcljz 2018-9-26 10:59
《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8 野生动物、湿地与自然保护区论文集》 2009年 进一步搞好尕海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建议 袁峰晓 李俊臻 【摘要】: 本文介绍了通过采取筑坝引水、围栏育草、休牧禁牧、草场改良等一系列保护和恢复措施后,尕海湿地面积扩大、野生动物增加的可喜局面,就进一步搞好尕海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单位】: 甘肃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分类号】: X37 阅读全文请点击 https://wenku.baidu.com/view/c58b756f192e45361066f5ff.html 或者 http://www.bbcyw.com/p-5111024.html?sehwxw=axfy73
1360 次阅读|0 个评论
甘肃尕海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特征
ghzcljz 2018-9-26 10:48
甘肃尕海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特征 来自 知网 ? 收藏 ? 引用 ? 批量引用 ? 报错 ? 分享 作者 虎高勇 , 李俊臻 摘要 论述了尕海湿地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分别叙述了高山草甸湿地、洪泛地、草本泥炭地、湖泊、沼泽和河流等湿地主要类型,重点介绍了尕海湿地的主要特点、生物多... 出版源 《甘肃林业科技》 ,2011,36(3):24-28 阅读全文请点击 https://wenku.baidu.com/view/a327ad45fe4733687e21aa47.html 或者 https://wenku.baidu.com/view/8b20fd01763231126edb11fd.html
1413 次阅读|0 个评论
甘肃尕海湿地资源调查报告
ghzcljz 2018-9-24 11:23
1547 次阅读|0 个评论
甘肃尕海湿地保护现状
ghzcljz 2018-9-24 11:19
1309 次阅读|0 个评论
甘肃尕海湿地保护成效显著
ghzcljz 2018-9-24 11:16
1422 次阅读|0 个评论
甘肃尕海湿地2007年鸟类达21000只
ghzcljz 2018-9-24 09:31
1255 次阅读|0 个评论
尕海湿地黑颈鹤繁殖行为的观察
ghzcljz 2018-9-23 11:17
15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尕海湿地成为兰州大学野外实习基地
ghzcljz 2018-9-23 11:14
15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尕海湿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和碳密度分布
ghzcljz 2018-9-21 13:38
尕海湿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和碳密度分布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and carbon density in Gahai Wetland ecosystem 摘要 : 2011年7月,研究了甘南尕海典型湿地(草本泥炭地、沼泽湿地、高山湿地和亚高山草甸)土壤剖面有机碳分布及其储量.结果表明:4种典型湿地土壤容重平均在0.22~1.29g·cm-3;草本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其平均值(286.80 g· kg-1)约为沼泽湿地、高山湿地和亚高山草甸的2.91、4.99和7.13倍.各类湿地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为草... 查看全部 作者: 马维伟 王辉 黄蓉 李俊臻 李德钰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兰州,730070 甘肃则岔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碌曲,747200 刊名: 应用生态学报 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年,卷(期): 2014, 3 分类号:S153.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甘肃农业大学盛彤笙科技创新基金 在线出版日期:2014年04月22日 页数:7 页码:738-744 阅读全文请点击 https://wenku.baidu.com/view/be2e33dab0717fd5370cdc49.html 或者 http://www.docin.com/p-1129096411.html
204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5: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