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尕海则岔保护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加强生态保护 实现生态文明
ghzcljz 2018-9-30 11:13
加强生态保护 实现生态文明 ——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展生态保护纪实 杨旭明 李俊臻 马沛龙   盛夏的甘肃尕海—则岔国家自然保护区绿草如茵,鲜花遍地,森林茂密,河流纵横。水天一色,百鸟翔集的尕海湖波平如镜,牧歌悠悠,这里就是我国著名的黑颈鹤繁育基地。来到位于碌曲县城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通过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袁峰晓和其它几位副局长介绍,保护区基础建设、生态保护、未来发展的脉络明晰清楚。   物种基因库 天然蓄水池   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碌曲县境内,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是黄河最大支流洮河和长江二级支流白龙江的发源地。是由1982年建立的尕海保护区和1992年建立的则岔保护区于1998年合并晋升而成的,是我国少见的集森林和野生动物型、高原湿地型、高原草甸型三重功能为一体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区内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特有动植物种类丰富,国家重点保护物种集中,区系组成复杂。保护区总面积247431公顷,其中林业用地40772公顷,湿地141861公顷,有高等植物523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冬虫夏草等14种;脊椎动物有199种,占全省脊椎动物种数的21.5%;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0多种,占在全省有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数的40%,有274种种子植物和40种脊椎动物为我国特有种,是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黑颈鹤和黑鹳的繁殖地之一,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全球意义。保护区还是黄河上游最大支流—洮河的主要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地,被誉“黄河蓄水池”,全区年均水资源总量为36.39亿立方米,其中自产水总量为8.24亿立方米,是甘肃中东部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命脉地之一。搞好尕海则岔保护区公益林建设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以及涵养水源,对促进甘肃和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精心呵护 实现持续发展   近年来,在省林业厅和甘南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在碌曲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管理局党委一班人带领全体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生态文明的“三生态”入手,着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采取有效措施,湿地保护卓有成效。湿地是地球之肾,保护湿地是保护区的首要任务。通过采取筑坝引水、核心区围栏育草、禁牧休牧、草场改良等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尕海湖区周边60%以上已经干涸的山泉恢复出水,尕海湖面积由上世纪90年代的480公顷恢复到现在的2170公顷,为过去的4.5倍,在今年7月新疆阿勒泰召开的“山地湿地综合管理国际研讨会”上,得到湿地国际专家汉斯教授研究成果的印证和赞赏,在全球湿地退化的趋势下,尕海湿地得到恢复性增长。管理局成立以来发现的鸟类分布新记录就有69种,种类达214种,数量最多时达21000余只,种类和种群数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从2004年的不足10只,2007年增加到的126只。成群的雁鸭类、棕头鸥等上百种鸟类在这里产卵、育雏,特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成群在这里栖息、越夏繁殖,尕海湿地又成为黑颈鹤的重要繁殖地之一。有效的保护措施使尕海湿地水草丰茂、水生生物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已成为鸟类乐园。加强森林管护,保护了资源安全。区划界定重点公益林40772公顷 ,对4930公顷天然林资源进行管护,完成疏林地封山育林874公顷。制定了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制,保护站、护林队、护林责任人层层签订了管护合同,森林覆盖率达到14%。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有效控制了森林病虫害的发生蔓延,建立完善防火制度和防火设施,实现了连续五年无森林火灾。2006年森林公安局挂牌成立以来,加强了保护区的森林执法队伍,提高了保护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和执法办案水平,森林公安干警和护林队的定期巡护,有效遏制了毁林、盗运等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维护了保护区生态安全和自然资源安全。坚持科技兴林,科技工作成效显著。长期进行科学监测,完成了保护区动植物资源综合调查和泥炭资源初步调查,掌握了保护区自然资源的消长变化,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近年来在国际泥炭会议、全国、省级学术大会上交流,并关刊物上发表论文13篇。编制了《尕海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十一五”规划》、《森林防火“十一五”规划》等,配合完成《尕海湿地保护建设》、《甘肃高原沼泽湿地野外培训基地建设》、《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建设》等项目规划,为保护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配合兰州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师生开展了鸟类生态学研究,为保护区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狠抓项目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依据《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期工程设计》,完成科研办公楼2180平方米和尕海保护站、则岔保护站工作用房1288平方米、附属用房704平方米和气象观测站建设,实施了核心区围栏、鸟类保护设施、尕海湖引水等保护工程建设以及科研办公楼设备购置,建设项目投资达914万元,现已竣工验收,为保护区发展奠定了基础;积极争取到尕海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项目1455万元及保护区二期建设项目560万元两个项目,为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增加了后劲。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了保护意识。多年来每逢湿地日、地球日、爱鸟周、护林防火期,管理局采取多种措施,深入乡村、牧场、社区,向保护区群众、社会各界广泛宣传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等,切实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管理局副局长陈有顺说,自去年六月管理局新一届领导上任以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抓项目促发展,抓基层打基础,抓机制保生态”的工作新思路,要求全局干部职工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实际困难,狠抓落实入手,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创了管理局成立以来的新局面——彻底解决了困扰则岔保护站职工多年的吃水难、入厕难问题;落实了天保职工的“四项保险”和其它职工的医疗保险;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加强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增强了凝聚力,创造了团结和谐的干事创业环境。在内部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所有支出历行节约,确保了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提高了办事效率;筹措资金20万元组织职工到海南、四川等地考察学习,交流培训,提高了业务素质;职工住宅楼即将封顶,入冬前即可入住;今年3月则岔保护站遭到了不法分子打砸,保护站、派出所、气象站直接经济损失40多万元,已经进行了全面修复,并硬化了则岔保护站院子,建造了200多平方米的花园;尕海保护站办公楼顶漏雨、下塌,投资35万元进行修复,并建成生物多样性展览室,正在布展,达到了国家林业局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筹措资金40多万元给局机关、基层保护站和派出所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脑、专业高档照相机、单筒望远镜、投影仪等,极大地改善了办公条件,实现了电子化办公,提高了科技水平;给尕海保护站购置了交通工具,为巡护、观测工作创造了条件;筹措资金开通了局机关局域网,配备、培训网络管理员,管理局网站正在建设之中;总投资1455万元的尕海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进展顺利,现已完成子项目野生动物救护站建设153平方米、退化草场休牧1800公顷、鼠害防治11000公顷、草场改良1000公顷,2000多平方米的科研监测中心正在建设,预计2008底竣工投入施用;投资40万元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建设项目正在进行之中;欧盟—中国(ECBP)项目实施进发顺利,完成了尕海泥炭地调查,并绘制了泥炭地专题分布图,编制了泥炭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规划,完成了国际重要湿地申报材料,尕玛公路省道改道得到国家有关领导的批复,林权颁证得了州上主要领导的同意,现正在向当地政府申请颁发林权证;2007年10月尕海湖作为甘肃众多湖泊中的代表参加了在西子湖畔举办的“中华名湖秀”评选活动,成功入选“全国50名湖”。   保护中发展 发展中保护   谈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的发展方向时,局长袁峰晓说,管理好、保护好、建设好保护区,在促进发展上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保护区至今还未取得林权证,《甘肃尕海则岔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尚未通过立法,“一区一例”还没有实现,给目前的执法工作造成被动。二是保护区管理局编制不足,内设机构配置不合理,在科学研究、湿地保护、病虫害防治、党务工作等方面无机构、编制,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工作的需要。三是资金严重不足,给保护区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带来很大的困难,专业技术人员无法培训。四是基础设施薄弱,无自主经济来源,机构公用经费缺口大,尤其冬季取暖费缺口更大。五是随着这几年尕海湖水面逐年增大,湿地面积范围扩大,致使周边群众承包草场被淹,当地受灾群众多次来局反映,要求给予经济补偿。   局长袁峰晓坚定的说, 在今后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中,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以全面规划、依法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持续发展为导向,以保护洮河、建设西部地区一流的高原湿地保护工程示范区、建设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自然保护区为出发点,以强化保护、加强研究、实施好工程项目为重点,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公众教育积极引导辖区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自然保护区建设道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服务。今后要实施好下列项目:一是制定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着手进行项目储备工作;二是尕海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项目;三是加快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监测中心的建设进度;四是保证职工住宅楼的工程质量并按期竣工后投入使用;五是争取完成尕海湿地宣传教育标志牌的建设任务;六是(ECBP)中欧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项目。需争取项目为:投资800万元的甘肃高原沼泽湿地野外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投资500万元的保护区二期工程项目、珍稀濒危物种野生救护与繁殖项目、争取尕海湿地水淹草场补偿项目、申报尕海湿地为国际重要湿地、甘肃洮河流域水源涵养林生态恢复及综合治理项目、全球环境基金会(GEF)泥炭保护项目、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的子项目、3.2万亩天保工程区内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尕玛公路的改道项目。   回顾过去,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在国家和省州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有了一定的成效,保护区的森林资源、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趋于良性化循环。展望未来,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任重而道远,它是社会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今后的工作仍然离不开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关心和支持。袁局长坚信,通过 2 至 3 年的努力,把尕海 — 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为全国一流的自然保护区成为青藏高原东部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园。 网上阅读请点击 http://www.forestry.gov.cn/portal/bhxh/s/688/content-97036.html 本文于2008年8月曾在《甘肃日报》发表。
4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尕海则岔保护区爱鸟周电视宣传片解说词
ghzcljz 2018-9-29 10:14
尕海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湖区水鸟种类和数量增加 ( 爱鸟周保护水鸟电视宣传片) 策划:刘志勇、陈有顺 摄像:高保平、张勇 撰稿:李俊臻 解说: 镜头1:湿地风光、尕海湖、天鹅湖 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7 万亩的尕海湿地,对涵养洮河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尕海湖和天鹅湖就是镶嵌在高原湿地上两块璀璨的明珠,它们是水鸟的乐园。 尕海则岔保护区是 1998 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肃省碌曲县境内,地理坐标为北纬 33 ° 58 ′ 12 — 34 ° 32 ′ 16 ,东经 102 ° 05 ′ 00 — 102 ° 47 ′ 39 。 镜头 2 :保护区管理局、尕海保护站、尕海滚水坝、引水渠 保护区成立以来,由于保护区管理局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尕海湖区的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一是碌曲县政府和保护区管理局实施以筑坝引水为中心的尕海湖区湿地恢复工程后,湖泊面积由九十年代的平均 4.7 平方公里增加到了 16 平方公里,而且沼泽湿地的面积也增大了很多;二是保护区管理局加大了保护力度,六名职工长年坚守在海拔 3470 米 的尕海湖畔保护鸟类的安全、监测鸟类的消长变化;三是保护区内牧民群众保护野生动物意识很强;四是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未尕海湖连续干涸( he )后,经过数年的恢复,尕海湖内的鱼虾数量逐渐增多,水鸟的食物比较充足;五是气温逐年升高,适于鸟类的栖息。 镜头 3 :黑颈鹤及其幼雏 黑颈鹤 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全世界 6000 只黑颈鹤中,我国约占 4000 只,尕海湿地最多时达 136 只。黑颈鹤是我国的三大国宝之一,是人类发现最晚,也是世界上唯一在高原地带生活的珍稀鹤类。成群结对的黑颈鹤或起飞滑翔,或翩翩起舞,或悠然漫步,与人和睦相处。这是 2004 年 6 月 20 日 孵化第一天的幼鹤,你看它金黄色的绒毛、机灵的目光和憨态可掬的步履多可爱呀,父母就守候在幼雏附近担心地看着我们拍摄他们的孩子,你看她正在发怒,快放了她们的孩子吧! 鹤类中还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可惜没有拍摄到。 镜头 4 :黑鹳( guan ) 黑鹳 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全世界 2200 只黑鹳中,我国分布 1000 只左右,是跟大熊猫一样珍贵的珍稀动物。黑鹳在本区虽有记载,但前些年监测的数量只有多在 10 只以下,今年 4 月 6 日下午 3 时 30 分尕海保护站张勇等人发现 41 只黑鹳聚集在保护站附近秀娃二、四组牲畜饮水道湖边,数量之多实属罕见,约占全国分布总量的 4% 。 镜头 5 :大天鹅 大天鹅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全国大天鹅总数约 10000 —— 15000 只,尕海湿地的天鹅湖中有 280 多只,约占全国总数的 1.9 — 2.8% 。这完全是当地群众保护的结果,西合道先生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西合道说“在我们村的天鹅湖栖息着天鹅等大量候鸟。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是我们藏族的优良传统和习俗。十多年来,我和同村的才热布、罗布藏一直在义务保护着郭茂滩的候鸟。”,“冬天鸭子晚上卧在冰上,用手电照也不飞,大天鹅的窝也在我们附近,如果不保护,很容易被捕杀。一般打鸟的人,我们都能挡住,但有些人我们还不能完全挡住,有些开车来打鸟的干部,我们去管,人家说有机构专门管,骂我们是多管闲事。”呼吁社会各界人士都来保护人类的朋友——野生动物! 镜头 6 :普通燕鸥、大白鹭、斑头雁及鸭类 除了国家一、二级保护珍稀鸟类外,尕海湿地还分布棕头鸥、普通燕鸥、红脚鹬 ( yu ) 、青脚滨鹬、大白鹭、苍鹭、普通鸬鹚 ( lu ci ) 、斑头雁、灰雁、豆雁、赤麻鸭、普通秋沙鸭、绿翅鸭、绿头鸭、白眼潜鸭、凤头潜鸭等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水鸟。 这就是普通燕鸥,你看它们正在上下翻飞戏水,多么活跃啊,最多时数量可达 200 余只。 这就是大白鹭,你看它全身洁白,多潇洒、多漂亮啊,其数量可达数十只。 这就是斑头雁,离得这么近它们还在配合我们拍摄,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啊,其数量约在 120 只左右。 这就是赤麻鸭,它的色彩也是很好看的阿,其数量可达 100 多只。 这些较小的水鸟多是小型鸭类,有绿翅鸭、绿头鸭、白眼潜鸭、凤头潜鸭等,总数约近千只。 李俊臻 2004 年 5 月 10 日
1737 次阅读|0 个评论
甘肃尕海则岔保护区湿地宣传有声有色
ghzcljz 2018-9-24 11:26
1641 次阅读|0 个评论
尕海则岔保护区鸟类分布新记录增加七十余种
ghzcljz 2018-9-23 11:21
166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2: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