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湿地资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甘南州湿地资源保护的战略思考
热度 1 ghzcljz 2018-9-30 13:01
甘南州湿地资源保护的战略思考 作者 李俊臻 , 刘伟安 , 李军辉 摘要 湿地资源是甘南州重要的生态资源之一,全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表明,甘南州湿地面积533236.9hm 2 ,约占全省的31.4%.其中河流湿地54027.2hm 2 、湖泊湿地4830.0hm 2 、沼泽湿地474241.9hm 2 、人工湿地137.8hm 2 .本文介绍了甘南州湿地资源,并对湿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初步的评价,并提出了泥炭资源调查、建立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恢复退化湿地特别是退化泥炭地、积极申报湿地自然保护区等14 条进一步搞好湿地保护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出版源 中国林业学术大会 ,2013 S17 甘南州湿地资源保护的战略思考 李俊臻 ,刘伟安 2 , 李军辉 3 ( 1. 尕海则岔保护区管理局, 甘肃甘南 , 747200 ; 2. 洮河林业局,甘肃甘南 , 747600 ; 3. 碌曲县双岔林场 甘肃甘南 747200 ) 摘 要: 湿地资源是甘南州重要的生态资源之一,全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表明,甘南州湿地面积 533236.9 hm 2 ,约占全省的 31.4% 。其中河流湿地 54027.2 hm 2 、湖泊湿地 4830.0 hm 2 、沼泽湿地 474241.9 hm 2 、人工湿地 137.8 hm 2 。 本文介绍了甘南州湿地资源,并对湿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初步的评价,并提出了泥炭资源调查、建立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恢复退化湿地特别是退化泥炭地、积极申报湿地自然保护区等 14 条进一步搞好湿地保护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 湿地资源 生态效益 评价 保护 建议 Strategic thinking on the protection of wetland resources in Gannan Prefecture Li Junzhen 1 , Liu Weian 2 , Li Junhui 3 (1.Gahai-Zecha National nature authority, Gansu Gannan ,747200;2. Tao River Forestry Bureau, Gansu Gannan ,747600;3. Luqu County Shuangcha forest farm , Gansu Gannan ,747200 ) Abstract :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iological resources in Gannan State of wetland resources, the province's second wetland survey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Gannan, 533236.9hm 2 wetland area, 31.4% per cent of the province. 54027.2hm 2 River wetland, 4830.0hm 2 Lake wetland, 474241.9hm 2 Marsh, 137.8hm 2 Constructed wetland. This article describes wetland resources in Gannan and wetland ecological benefit, a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and made a survey of peat resources, building of Plateau wetlands,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wetland ecosystem research station, in particular degradation of peat land, actively declared wetland nature reserve of 14 proposals to improve wetland protection work and thinking. Key words : wetland resource eco-efficiency evaluation protection recommended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处青臧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过渡地带,西部高原的隆亢和东部山体的切割,造就了复杂的地形变化,形成了气候和水文状况的多样性。复杂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广袤的森林、湿地和草地资源,全州有湿地 53.3 万hm 2 、林地 127 万hm 2 、草地 261 万hm 2 ,生物多样性也很丰富,甘南还 是黄河、长江中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任务,加快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着力推动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生态良好、经济发展、生活宽裕、社会和谐。要加强森林、湿地、草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 湿地资源 2012 年结束的甘肃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成果表明,甘南州湿地面积 533236.9 hm 2 ,约占全省的 31.4% 。其中河流湿地 54027.2 hm 2 、湖泊湿地 4830.0 hm 2 、沼泽湿地 474241.9 hm 2 、人工湿地 137.8 hm 2 。各县、市、保护区湿地面积详见下表。 甘南州以县域为单位零星湿地区概况表/ hm 2 湿地类型 零星湿地区 合计 河流湿地 湖泊湿地 沼泽湿地 人工湿地 合计 533236.9 54027.2 4830.0 474242.0 137.8 夏河县零星湿地区 66903.7 4773.9 8.1 62121.7 合作市零星湿地区 34438.6 2184.7 32253.8 临潭县零星湿地区 1587.6 1530.7 56.9 卓尼县零星湿地区 13142.6 4581.1 8561.5 碌曲县 76213.1 4342.2 4732.3 67138.6 碌曲县零星湿地区 18386.5 2337.1 16049.4 尕海则岔保护区 57826.6 2005.1 4732.3 51089.2 迭部县零星湿地区 2780.7 2668.8 111.9 玛曲县 336336.8 32442.3 32.7 303836.0 25.9 玛曲县零星湿地区 180792.0 31938.1 32.7 148796.0 25.3 黄河首曲保护区 155544.8 504.2 155040.1 0.6 舟曲县零星湿地区 1833.8 1503.5 330.3 2 湿地效益初步评价 根据 2010—2011 年完成的全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全州湿地总面积 533236.9 hm 2 ,其中河流湿地 54027.2 hm 2 、湖泊湿地 4830 hm 2 、沼泽湿地 474241.9 hm 2 、人工湿地 137.8 hm 2 。根据有关资料估计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约为: 2.1 经济效益 其牧业生产、水力发电、农业灌溉、旅游等方面的经济效益约达 15 亿元 。 2.2 生态效益: 能够粗略计算的主要是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碳汇三个方面。 涵养水源 全州湖泊蓄水量大、小之差约 6000 万m 3 。以沼泽截留降水比其它地类平均高出 100 mm 即 1000 m 3 /hm 2 计,则全州沼泽湿地的水源涵养能力达 47424 万m 3 ,二者之和 53424 万m 3 ,如按修建同样水利设施的造价 0.6 元/m 3 计,其价值为每年 3.2 亿元; 维护生物多样性 按照李金昌等对甘肃湿地区鸟类资源进行的货币化评估,每km 2 遇见鸟类的数量为 13 只,平均每只单价按 500 元计算,价值约为 6500 元/km 2 (即 65 元/hm 2 ),按此推算,全州湿地区鸟类总价值将超过每年 0.3 亿元; 碳固定 按尕海湿地泥炭资源调查结果推算,全州泥炭储量约为 26 亿m 3 ,根据甘肃农大的调查,其干物质约为 12 亿t,根据甘肃农大 19.08 % 碳含量折算约为 2.3 亿t,按照Fankhauser和Pearce等人的研究成果,C释放的成本价值为 20.4 美元/1t(约合人民币 130 元/1t),假定其开发利用期为 100 年,则每年的生态价值约为 3.0 亿元; 由于调节气候、净化水质、提供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效益尚无法计算,仅以上三项生态效益的总值已经达到每年 6.5 亿元;平均每年 1219 元/hm 2 。 2.3 社会效益: 综合社会效益 玛曲县黄河首曲湿地、碌曲县尕海湿地、夏河县桑科湿地和合作市美武湿地风光旖旎,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湿地区地处藏族聚居区,藏民族丰富多彩的文物、民居、居民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历史和文化,具有很好的研究和旅游价值;高原沼泽湿地是我国独特的湿地类型,泥炭储量大,有黑颈鹤、灰鹤、黑鹳等 100 多种湿地野生动物,生态教育及科学研究价值大。每年来甘南湿地从事旅游、教学实习和科学研究的人员在数万之多,综合社会效益显著。 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科研科普的理想基地 位于湿地中心位置的甘肃尕海国际重要湿地,就有种子植物有 529 种,其中国家和省重点保护植物 16 种;有脊椎动物 198 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 10 种,Ⅱ级保护动物 28 种,是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黑颈鹤和黑鹳的繁殖地之一;有泥炭地 10429 hm 2 ,泥炭层厚度为 1.94 m ,泥炭储量 2 亿m 3 。甘南湿地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科研科普的理想基地。 促进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湿地、森林和草原为主的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是黄河主要的产流区、水源涵养区和水源补给区,年均补给黄河水量 65.9 亿m 3 ,项目总投资 44.51 亿元,包括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生态保护支撑体系三大工程 23 个方面的项目。项目的实施将促进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湿地保护工作建议 甘南州十分重视湿地资源保护工作, 1982 年就成立了尕海湿地保护区, 1995 年成立黄河首曲湿地保护区, 1998 年尕海保护区和则岔保护区合并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11 年 9 月甘肃尕海湿地成功申报国际重要湿地。两个湿地保护区管理的湿地达 213391 hm 2 ,占全州的 40 % 。甘南州在湿地保护领域开展了诸多务实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就进一步搞好甘南州湿地资源保护提出如下建议。 3.1 依法保护管理湿地资源 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自然湿地的监管,扭转湿地减少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要严格控制各类开发占用天然湿地的活动,凡是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名录以及位于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禁止开垦占用或随意改变用途。要依法做好湿地的登记、确权、发证工作,建立湿地资源档案,为保护管理提供依据。 3.2 科学编制湿地保护规划 应在《甘肃省湿地保护条例》的基础上制定甘南州湿地资源保护办法和规划,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及湿地保护区也要制定和完善湿地保护规划。 3.3 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建议国家尽快建立湿地、草地生态补偿机制,以便弥补保护管理资金的不足,真正做到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减少因过度放牧对湿地草场的压力,恢复湿地草地植被,充分发挥湿地特别是泥炭地的水源涵养和固定碳汇功能。 湿地补偿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沼泽化草甸是甘南州最主要的湿地类型,也是重要的草场,补偿的目的是真正把牛羊的数量降下来,这就要科学计算不同湿地草场的载畜量;补偿工作一定要细,不同的湿地类型要有不同的补偿标准;补偿的受益者是湿地管理部门和湿地草场的承包者,不能简单的进行逐级平分;补偿标准应该合理,太低了起不到保护湿地的作用,建议参考国家森林生态补偿的标准;补偿前应进行详细的调查,县、乡政府和湿地主管部门、畜牧部门要搞好配合;草原监理部门要搞好实际载畜量监督,对没有按照规定控制湿地草场载畜量的坚决不能补偿。 3.4 增加湿地保护建设的投入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不断增加湿地保护的公共财政投入。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探索和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湿地保护区可在立足保护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对湿地资源开展适度有序、科学合理的利用活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3.5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以“世界湿地日”、“爱鸟周”和“野生动物宣传月”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重点湿地可利用湿地资源优势,突出湿地特色,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举办各种节、会等活动;湿地保护区要经常举办野外考察、专题讲座、观鸟、摄影比赛等活动,多形式展示湿地功能、湿地生态和湿地文化。 3.6 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实施湿地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及湿地保护区生态环境的特点、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能力,探索在优先保护的前提下,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增强发展的活力。要学习借鉴德国保护地可持续旅游的经验,推广湿地生态旅游产品和服务认证制度,促进湿地景观旅游的健康发展。 3.7 推进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 在湿地保护管理中,只有实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战略性湿地管理模式,建立保护管理与利益相关者良好的双向互动机制,才能够高效地、全方位地开展湿地保护管理工作。 3.8 泥炭资源调查 泥炭资源是重要的湿地资源,保护泥炭地在减缓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功能和意义。2007年,国内外专家在尕海湿地和首曲湿地调查泥炭资源,两区泥炭地85430hm 2 ,泥炭层厚度2.0m,泥炭储量17.1亿m 3 ,还需在夏河、合作等地进行补充调查,以便查清全州的泥炭地面积、分布、泥炭储量以及保护现状,为泥炭地保护管理项目打下基础。 3.9 湿地保护技术合作 湿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应与省内外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在湿地保护、科学利用湿地资源、碳交易、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等方面开展研究。 3.10 湿地保护国际合作 国际组织十分重视甘南湿地保护工作。先后在尕海和首曲两个保护区实施了GEF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及ECBP中欧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与各级政府、不同部门合作制定了若尔盖地区湿地保护战略,建立了跨省合作机制,并开展湿地调查、监测、培训、宣传教育等合作,这些合作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后应继续争取外援项目,深化国际合作。 3.11 建立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湿地生态系统比较复杂,湿地生态效益多种多样,通过建立野外定位研究站,才能取得可靠的一手资料,为湿地保护和生态治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定位站建设要整合各方科研技术力量,充分结合已有的科研和监测基础,并确保定位研究站长效运转。 3.12 恢复退化湿地特别是退化泥炭地 湿地特别是泥炭地一旦退化,其生态效益就会大大下降,特别是泥炭地退化后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引起氧化,从而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所以,要根据调查结果对退化湿地特别是退化泥炭地立项进行恢复。 3.13 积极申报国际重要湿地 玛曲县黄河首曲保护区湿地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特别是黑颈鹤等珍稀濒危鸟类多,符合申报国际重要湿地的条件,应积极申报国际重要湿地,以便争取更多的保护资金,按湿地公约制定的国际标准进行管理,进一步搞好湿地保护工作。 3.14 积极申报湿地自然保护区 据初步调查,夏河县科才、桑科、甘加 3 乡境内湿地面积 63619 hm 2 ;合作市佐盖多玛、佐盖曼玛两乡境内湿地面积 32736 hm 2 ,两地湿地可达 96355 hm 2 ,占全州的 18.1 % 。为了进一步搞好湿地资源保护,建议对这两个湿地集中分布区进行本底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夏河桑科和合作佐盖多玛湿地保护区。 参考文献 甘肃省林业厅.甘肃省湿地资源调查报告. 2012 : 43—91 . 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局.甘肃尕海湿地资源保护纪事.甘肃林业. 2013 , ( 2 ) : 22—24 . 王文浩.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价值分析.人民黄河. 2009 年,( 12 ): 62—63 . 作者简介: 李俊臻、男、农学学士、正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林业技术工作、电话 13893982122 、电子信箱 ghzcljz @ 163 .com 。 此文曾在中国林业学术大会上交流 ,网上阅读请点击 http://xueshu.baidu.com/s?wd=paperuri:(f586f25c65fec0405f136dc3d3af8e27)filter=sc_long_signsc_ks_para=q%3D%E7%94%98%E5%8D%97%E5%B7%9E%E6%B9%BF%E5%9C%B0%E8%B5%84%E6%BA%90%E4%BF%9D%E6%8A%A4%E7%9A%84%E6%88%98%E7%95%A5%E6%80%9D%E8%80%83tn=SE_baiduxueshu_c1gjeupaie=utf-8sc_us=7018746360349144759
2641 次阅读|4 个评论
关于加强甘南尕海湿地资源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ghzcljz 2018-9-25 21:30
\0 \0 \0 \0
12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调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ghzcljz 2018-9-23 11:11
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调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李俊臻 陈有顺 (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747200 ) 1 保护区基本情况 1.1 自然地理概况 项目区为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尕海保护站。 尕海保护站位于保护区西南部,辖碌曲县尕海乡、郎木寺乡全境及拉仁关乡和李恰如牧场的一部分,总面积114461.9公顷,其中林业用地4194.2公顷,在林业用地中灌木林地3777.6公顷,宜林地416.6公顷。据1980年代调查,区内湿地面积7958.6公顷,其中湖泊220公顷、沼泽7738.6公顷。 尕海保护站站址位于碌曲县西南50公里的尕海乡,处于尕(海)玛(曲)公路5公里处的尕海湖边,站址海拔3479.7米。 尕海湿地同四川辖曼湿地、甘肃首曲湿地合称若尔盖湿地。若尔盖湿地位于黄河上游,青藏高原的东部(海拔3400—3900米),包含了大约三十万公顷的泥炭沼泽、苔草沼泽、湖泊和湿草地,零星分布于低山和干旱的草地,形成了中国现存高海拔泥炭沼泽最大的连片地区。这样面积的高海拔泥炭沼泽地确保了若尔盖沼泽地本地的、多样的西藏/喜马拉雅植物群、典型的山区泥炭地和高山草地的全球意义生物多样性。该沼泽地对黑枕鹤的繁殖和夏季停歇也具有全球重要意义,夏季时有600—900只黑颈鹤,其中包括150—200繁殖对,使这一地区成为世界上该物种最重要的繁殖地和夏季停歇地。 1.2 主要保护对象 尕海保护站的保护对象主要是湖泊、沼泽和河流等湿地资源、湿地野生动物、湿地景观以及湿地生态系统。位于尕海保护站的尕海湿地是全国12个鹤类保护区之一,又是甘肃省四大鸟类保护区之一。据现有资料,尕海湿地的鸟类有57种:黑鹳、鸬鹚、灰鹤、黑颈鹤、斑头雁、灰沙雁、天鹅、赤麻鸭、绿翅鸭、红嘴山鸭、针尾鸡、白眼潜鸟、黑水鸡、蒙古沙鸻、红脚鹬、白腰草鹬、乌脚婆鹬、黑翅长脚鹬、灰鹬、棕头鸥、普通燕鸥、粉红脚鹩、草地鹩、弧沙雉、岩鸽、火斑鸠、普通雕鴞、小鴞、戴胜、小沙百灵、角白灵、白鹡鸰、灰鹡鸰、黄头鹡鸰、褐背地鸦、渡鸦、鹪鹩、红尾鸲、白顶溪鸲、黑喉石、赤颈鸫、家燕、树麻雀、鹤翅雪雀、白腰协雀、黄嘴朱雀、高山岭雀、金翅雀、小鹀、长嘴百灵、胡兀鹫、猎隼、红隼、秃鹫、苍鹰、鸢。 2 湿地资源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湿地是一种特殊的土地资源,是和海洋、森林同样十分重要的生态系统,是地球的肾脏。它的生态作用主要有:一是为促进生物种类的多样化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湿地,水中的浮游生物、鱼虾、蛙等两栖动物、水禽、兽等各类野生动植物共同组成生物链和完整而庞大的生态系统;二是可以吸收利用二氧化碳,减缓大气温室效应。湿地仅占陆地面积的2%—3%,但是它固碳的能力却达25%—30%,在碳循环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三是可以控制洪水。研究表明,如果40%的湿地被排干,每年洪水造成的损失将大大增加;四是可以净化水源。湿地可以使污水清洁,清除土壤中的氮、磷污染。在美国就用自然湿地和人造湿地解决水污染问题。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近期目标(至2005年)是加强湿地的进一步研究,搞清我国湿地的数量和分布、质量和利用潜力以及保护和管理湿地资源的有效途径。将湿地资源的调查、评价、监测与国土资源调查相衔接,完成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初步建立中国湿地监测体系和湿地数据信息管理的框架。 只有对全保护区范围的湿地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才能准确掌握湿地家底,才能根据湿地家底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和恢复措施,才能根据湿地特点建立湿地监测点和定位观测站,使保护区的工作走上正轨。 尕海候鸟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由于一直没有成立管理机构,加上资金和技术力量的缺乏,湿地资源调查等基础性工作没有正常开展起来,1998年国务院批准“尕海候鸟自然保护区”跟“则岔自然保护区”合并成立“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今年一月保护区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湿地资源调查才有了人员保证。 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湿地资源调查已经完成,按照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近期目标,只有抓紧完成立项、制定实施方案、组织队伍、筹措经费、准备工具和器材,尽早开展工作,才有希望按期完成保护区的湿地资源调查任务。 3 湿地资源调查的方法 3.1 制定实施方案 内容包括调查队伍的组建、工具和器材准备、调查路线、时间安排、经费预算等。在调查队伍组建上,在抽调本局林业调查、野生动物保护等专门人材的同时,还要通过聘请的方式从兄弟单位借调有关湿地调查的专门人材;在工具准备上,要充分采用卫片(RS)、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电子计算机、数码相机、摄像机、高倍望远镜等先进手段。 3.2 调查的主要内容 1 .湿地的类型(种类)和特征。调查保护区内的大小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泥炭)湿地的基本特点; 2 .湿地分布和面积。用图面形式标明各类湿地的分布并进行区划,详细计算各类湿地的面积;绘制湿地分布图、河流图、湖泊图和沼泽图。 3 .湿地水量和水质。调查一年中不同时期湖泊、河流、沼泽的水深和水量,并测定水质; 4 .湿地土壤和矿物调查沼泽湿地的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和土壤质地,调查湿地所在地区的矿物资源; 5 .湿地动物。湿地动物资源是湿地生态系统的核心,是湿地保护的主要对象,也是湿地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要详细调查各种留鸟、候鸟和兽类的栖息规律、迁涉规律、繁殖规律和数量以及生存威胁。制作各种动物的图片标本和电子标本。 6 .湿地植物。湿地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也是湿地保护的主要内容,要调查分布在沼泽和河湖湿地的植被类型,调查湿地灌木、草本、地衣、菌类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影响消长的因素。制作各种植物的标本。 7 .湿地景观和旅游资源。在开展湿地资源调查的同时,要以审美的眼光注意发掘自然景观,为开发湿地旅游资源刨造条件。 8 .湿地与宗教、民族风情和传说。在藏族人民中,流传着许多神话,在开展湿地资源调查时要注意收集有关湿地的神话传说和民族风情,收集湿地与宗教的故事。 3.3 技术保障 为了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湿地资源调查任务,除了组建技术力量较强的调查队伍外,还要聘请省上有关院校和业务主管部门的专家担任技术顾问,解决有关技术问题。 4 社会效益 通过对保护区湿地数量、分布和质量的调查,就能够根据湿地特征制定一系列适合保护区实际的湿地保护规定和办法,有利于湿地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5 生态效益 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找出湿地萎缩的原因并提出切合实际的方案后,采取科学地方法就会逐步恢复和扩大湿地面积,从而增强湿地在蓄洪、增加生物多样性、减轻环境污染等方面的生态功能,使之发挥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 6 经济效益 本项目属于生态公益性项目,在发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时,通过对湿地及其湿地景观资源的调查,在不影响野生动植物栖息的条件下,适当开发湿地旅游资源,如观鸟、观湖、出售旅游纪念品等,也会增加旅游收入。 此文2004年曾在学术会议上发表
362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