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甘南林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进一步搞好甘南林区森林采伐限额的对策
ghzcljz 2018-10-13 10:56
进一步搞好甘南林区森林采伐限额的对策 杨桑杰 李俊臻 甘南州农林局(747000) 摘 要 本文对甘南林区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搞好森林采伐限额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森林资源 采伐限额 对策 甘南林区是我省的重点天然林区,解放以来累计为国家提供木材一千多万立方米,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对木材的需求。由于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国家未实行限额采伐,林业企业拼人力、拼资源、讲贡献,造成森林资源的极大浪费,加上追求高指标,使甘南林区森林资源急剧减少。 一九八四年,《森林法》明确提出要“根据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制定年采伐限额”,才使“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方针的落实有了法律保证。到一九八七年,国务院第一次正式下达了各省市年森林采伐限额,木材产量才逐步减了下来。1990年,省政府正式批转下达了“八五”期间各地(州、市)及省属白龙江林管局年森林采伐限额,森林采伐才有了具体的控制指标。从“八五”限额执行的情况看,实行采伐限额是强化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但甘南林区在实行限额采伐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 1 、白龙江林管局的限额编制数大。按上次二类调查结果,林管局用材林总蓄积量为4247.6万立方米(占森林总蓄积量的64.6%),其中绝大多数为云冷杉成过熟林,其年净生长率仅1.0%,净生长量约42.48万立方米,而林管局“八五”期间年采伐限额为56.46万立方米(商品材限额占78%),多出了13.98万立方米,而同期州属林区用材林总蓄积量1069.3万立方米(占森林总蓄积量的54.9%),年净生长量约10.69万立方米,年森林采伐限额为9.71万立方米(商品材限额占56%),比用材林净生长量低0.98万立方米。 2 、林管局的一些林业局由于职工多、经济负担重,为了生计想方设法、巧立名目争取限额外木材专项指标,然后以好(材)充次(材)外调,造成超限额采伐现象。如迭部林业局在1994年共争取到病虫害材等专项指标43970立方米,加上生产计划,年终实际调出186956立方米,比省批生产计划、省批专项指标的总和还多调5686立方米,比“八五”限额(12.27万立方米)多调64256立方米,多消耗森林蓄积约12.4万立方米。 3 、林管局的一些林业局及个别县属林场还利用超方装运的手段,提高木材售价,造成实际上的超采超调现象。如洮河林业局去年12月15日至30日调出的144车木料中,超方多的达9.284立方米,最少的也有0.6立方米,平均每车超方约3立方米,按每车平均填写12立方米计,超方率达25%,以此推算,洮河林业局通过超方装运每年可超调木材约1.2万立方米,消耗森林蓄积约1.64万立方米。据州林业缉查队检查,迭部林业局等单位也存在类似情况。 4 、个别省属林业企业、县属林场护林投入少,护林人员力量薄弱,有些护林机构形同虚设,乱砍滥伐的现象时起时伏。 5 、个别省属企业、县属林场票证管理不严,加之原来木材检查站工作不得力,利用空票、抽票等非法手段拉运木材的事时有发生,使乱砍滥伐的木材进入市场。 6 、民用材管理不严,少批多砍的现象普遍发生,每年限额2.69万立方米,而实际消耗蓄积约10万立方米。 7 、根据1994年二类调查结果,我州按照“九五”编限有关规定编制的年木材(规格材)生产限额为2.292万立方米,比“八五”限额减少23.6%,而白龙江林管局在森林资源同样减少的情况下编制的木材(规格材)生产限额达22.8万立方米,比“八五”限额仅减少5%。 由于以上多种原因,“八五”期间甘南林区木材产量实际在每年40万立方米以上(限额27万、限额外指标约4万立方米,超方装运约3万立方米,民用材5万立方米,其它1万多立方米),木材生产消耗的蓄积在67万立方米以上。加上生活烧材等其它消耗11万立方米,全林区蓄积消耗共约78万立方米,超过用材林年生长量25万立方米,超过“八五”限额约12万立方米,使可利用资源渐趋枯竭。 为了保护好甘南林区的森林资源,充分发挥长江上游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调节气候,保持甘南地区的生态平衡,防止北沙南侵,我们呼吁: 1 、调减白龙江林管局的森林采伐限额,使森林生长量真正大于消耗量,以逐步恢复甘南林区的森林资源。 2 、按照民族区域自治的有关规定,为了切实保护好甘南的森林资源,应尽快解决甘南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两张皮的问题,由甘南州人大和政府对省属林业企业的资源调查、采伐限额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林业发展规划等有关方面的工作进行监督,林管局木材生产的采伐许可证、采伐作业证、验收合格证和更新合格证等“五证”以及木材调拨的准运证应该交甘南州管理,以便加强对木材生产调拨等有关环节的监督。 3 、加快白龙江林管局的转产步伐,使企业职工的生计得到保证。同时本着开发资源、富裕地方的原则,尽量将转产项目安排在甘南境内。请求国家照顾甘南林区的实际,将甘南州同林管局合办纸浆厂的规划尽快立项并预以经济扶持,以便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安排林业企业富余职工、增加甘南州地方财政收入。 4 、为了象管理棉花一样管理木材产销,应坚决关闭林缘地区的非法木材市场,不准在林区山场调拨木材,要一律实行中楞调拨。同时严格控制对非林区发放运输票证,并加强对运证发放和使用情况的检查,以防外地票证和伪假票证在甘南林区流通;在票证设计上要严格区分商品材、木材制品、林副产品,以便用商品材准运证控制商品材外运数量,一则解决运证发放太滥的问题,二则防止不法分子混水摸鱼,同时做到用发放运证来控制商品材限额。 5 、跟四川省林业厅协商,按巴西等林业局“九五”限额确定经我州出省的木材数量和具体查验办法,以便于控制用四川空票拉运我州木材的现象。   6、近年来,甘南林区无林可采的林场已增加到10个,这些林场有些属企业,有些是实行企业管理的事业单位,由于职工生活无着落,生活困难,靠搞一些与林业无关的工作寻找生活出路,从而放弃了育苗,造林及森林管护等工作。为此,建议将省属林业企业内无林可采的林场改为事业性质的营林林场,将县属无林可采而又实行企业管理的事业林场改为名符其实的事业性质的营林林场,由省财政拨款,让这些林场专心从事育苗、造林、封山育林和森林管护工作,以加快森林资源的恢复,发挥森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7、伐区生产的木材入库前,由林场指派三级以上木材检验员对木材进行检验,并在大小头用油漆写上检尺长、检尺径、木材等级及材积数量(以原条调拔的木材,在锯断装车前,可对各锯口进行编号,以便于木材检查站查验),调拔时以此数为准,检查站对木材检尺情况进行抽查,以便减轻检查站的复检工作,从根本上解决超方装运问题。另外,要求在汽车马槽内所装木材全部小头朝外,以便于检查站复尺,否则检查站有权责令货主卸车检尺,装卸费用由货主自理。   8、要求州 境所有林业企 业生产的木材,不论规格材、非规格材还是采伐、造材剩余物由林场负责全部拉到公路沿线中楞场,加上运输成本后在中楞场调拔。一方面防止林区内道路泥泞,装车慢,给货主造成压车,增加经济负担;另一方面,次材、小料已运出山场,可就近或运到综合利用加工厂进行加工增值,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   到目前,州境林业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已达1.6万余人,按每人每年的工资、福利等7000元计,开销近1.1亿元,加上育林基金、税收、事业费等开资约9000万元,总开支约在2亿元左右,按不甚合理的“九五”限额计全林业生产木材约25万余立方米,如每立方米以600元出售(因伐区越采越远,立木腐朽率高,材质差),销售收入仅约1.5亿元,资金缺口在5000万元左右。目前国家经济状况越来越好,为了保存这片绿地,发挥她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请求国家拿出一部分资金,兴办“三剩”材综合利用产业、林副产启动资金、林业企业转产资金等以增加林业企业经济活力,减少对森林的压力。 本文成稿于1996年3月18日
1609 次阅读|0 个评论
民国时期甘南林区的科学研究
ghzcljz 2018-9-27 16:28
民国时期甘南林区的科学研究 一、采集植物标本: 1924 年冬,美国地理学会派约瑟弗·洛克为首的考察团,在云南考察结束后,随带雇员 20 余人来卓尼考察,他以美国总统顾问、美国农林部哈佛大学植物专员身份,会见卓尼土司杨积庆,杨以上宾接待,准许住在卓尼禅定寺内,到迭部考察期间,特派头目杨楹陪同。在光盖山一带收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资料。 1942 年,洮河流域国有林区管理处主任陈景皓先生和技师周重光先生,随同卓尼杨司令的武装铲烟队到迭部林区进行考察,历经艰险,整理了珍贵资料《白龙江上游的森林》,周先生还撰写了《岷县南部森林初步勘测》、《拉子里河重要林木之树干解析》等文章。 洮河林区管理处在进行各项管理工作的同时,于 1943 年“采集植物标本百余份,多经鉴定,另编名录,以待陆续扩充”。 二、建立植物园:洮河林场于 1942 年利用场址荒滩“栽种许多灌木,设立木本植物园,作科学研究之用,计栽植树木 360 株、其中杨树 18 株、酸刺 4 株、沙柳 84 株、 栒 子 20 株、小檗 13 株、柳树 59 株、云杉 41 株、锦荆儿 8 株、 忍冬 45 株、蔷薇 16 株、卫矛 13 株、珍珠梅 12 株、山毛桃 12 株、桦树 10 株、悬钩子 5 株。天然风景经这样一点缀更增美丽,使昔日不毛之地成了公共游园。 三、建立试验苗圃: 洮河林场于 1942 年在林场本部建立试验苗圃 4.3 亩, 1943 年育出苗木:杨树 49403 株(内插条 54 株)、酸刺 28558 株(内插条 75 株、插根 7 株)、沙柳 23450 株(内插条 98 株)、臭椿 688 株、 子 5248 株(内插条 264 株)、紫果云杉 4483 株、小檗(黄柏) 4281 株、冷杉 1013 株、柳树 613 (插条)、云杉 251 株(移植)、丁香 161 (插条)、槐树 153 株、锦荆儿 60 株(内插条 31 株、插根 29 株)、蔷薇 27 株。以上除注明外,全为播种。 1943 年秋播种橡树、李子树、山毛桃、桦木、 子、杏树共二十六升。 四、引种:据历史记载,早在 150 年前, 舟曲县就有人从兰州引进了苹果树在中牌乡尹家村,以后生长、结果良好。 五、科技论文:民国时期,有不少林业工作者来甘南考察和工作,写下了不少调查报告和科学论文,对科学经营和利用森林资源提供了依据。主要有: 程景皓《甘肃南路各县天然林初步调查报告》( 1940 年) 姚开元《岷县酒店驿二种云杉之生长》( 1943 年) 袁义生《洮河上游之天然林》( 1942 年) 郭普、程景皓《怎样整理和利用——甘肃西南部天然林调查之六》( 1940 年) 周重光《洮河流域木材产销之初步调查》( 1944 年) 周重光《洮河流域森林 型及其嬗变》( 1946 年) 程景皓《白龙江上游森林之分布现状》( 1944 年) 程景皓《急等开发的建国资源——甘肃南部天然林调查》( 1939 年) 周映昌《拉卜楞之森林》( 1936 年) 李怀仁《谈卓尼、迭部森林》( 1948 年) 傅焕光《甘川公路沿途森林植物视察记》( 1945 年) 六、古树调查:奉省政府命令,卓尼设置局曾于 1943 年组织人力对合抱古树进行过调查,结果不详。 1943 年组织人力对合抱古树进行过调查,结果不详。 周映昌《拉卜楞之森林》(1936年) ? 李怀仁《谈卓尼、迭部森林》(1948年) ? 傅焕光《甘川公路沿途森林植物视察记》(1945年) ? 李俊臻 1995 年10月26日
17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甘南林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ghzcljz 2018-9-27 14:11
论甘南林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李俊臻 甘南州农林局(甘肃合作 747000 ) 甘南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森林面积达 1100 多万亩。浩瀚的森林,犹如一块块耀眼的翡翠碧玉,镶嵌在白龙江、洮河、大夏河流域的幽谷山巅。甘南森林不仅是阻挡北沙南侵的天然屏障,又是涵养长江、黄河水源的天然水库,对甘南人民来说更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证。 新中国成立后,甘南林区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阶段。森林资源的开发,大力支援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在促进林区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 40 多年的过量采伐,甘南林区的森林资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林线后移 30 多公里,而且林分质量下降,可利用资源急剧减少,从而导致了严重的生态恶果:诸如气候渐趋恶化、雨量减少、江河含沙量增加、泥石流增多、水土流失严重、山体滑坡、水患增加、旱象严重、河水干涸。 如此严重的的生态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受木材高额经济利润的诱惑,一些靠破坏森林致富的暴发户仍在变本加利的盗伐盗运木材,使一些毁林“热点”地区乱砍滥伐森林的歪风时起时伏,屡禁不止。由于无节制的索取和极少的给予,我们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除了盗伐盗运外,森林资源急剧减少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没有实行限额采伐以前,是国家、集体、个人三把斧子无休止的采伐。实行限额采伐以后,林业企业以各种形式和名目向上争取指标,造成森林资源的过量消耗;第二,我们的一些干部、群众没有充分认识到森林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减少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多种生态功能,没有把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去做;第三,我们的一些领导存在短期行为,分不清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一味地强调经济困难,有的地方甚至把护林刹风当作创收的来源。 鉴于森林资源大幅度锐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现象,去年,江总书记和李鹏、朱傛基等中央领导都对林业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要求我们“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为我国大西北未来的生态环境建设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与此同时,国家还启动了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林业重点治理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朱傛基同志 1997 年 12 月 24 日在“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当前经济形势的报告”中还严肃地指出“长江中上游的树也砍得差不多了,这样砍下去,三峡、小浪底水库就不是蓄水库将成了蓄沙库,修了还有什么用!树砍了,雨不下了,土地慢慢就沙化了……” 为了早日实现甘南林区生态的良性循环,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生态意识,增强保护观念。森林固然是我州主要的资源优势,但只利用,不培植、不保护不行。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保护和管理工作,在培育和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有限的合理利用,以确保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当前必须在全体人民中广泛宣传保护森林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生存环境的科学道理,努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同时要建立健全必要的乡规民约,充分发挥乡规民约在护林中的作用。把森林资源的消长变化作为考核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年年加以考核和评比,抓典型,树先进。让林区早日重新恢复绿色的世界,使林区人民得到绿色的效益。   二、强化管理措施,确保资源增长。首先应尽快递减森林采伐限额,并对各县和省属林业企业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坚决杜绝在林区进行以限额外“特批”指标材的现象,维护森林采伐限额的严肃性;同时应建立征占用林地总量控制制度,严肃查处非法侵占林地的行为;还要把全民植树造林,变为成片成片的造林工程,抓好规划、实施和长远的管护。   三、搞好野生动物保护,使大自然充满生机。通过增设自然保护区,划定禁猎区、禁猎期和禁猎动物种类,改善野生动物繁衍和栖息的生态条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特别应重点保护好我州境内栖息的珍奇国宝大熊猫、金丝猴以及猕猴、梅花鹿、白唇鹿、雪鸡、红腹锦鸡、黑颈鹤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使大自然林茂草旺、鸟兽欢歌、生态平衡、充满生机。 四、加强林政管理,作到依法治林。首先,要严防假票、空票、抽票、无证等非法运输木材的现象。今后,凡是涉及票证的案件都要一查到底,严肃查处,不论涉及到哪里,涉及到谁,都要严格按党纪国法严肃处理。彻底杜绝因票证管理不严而造成的乱砍滥伐等混乱现象;其次,要加强对木材检查站的管理。要通过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木材检查站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搞好廉洁自律、文明执法、秉公办事。对林政执法队伍中极个别腐化堕落、里勾外连、贪脏枉法的行为,要严肃处理,确保林政执法队伍的纯洁;第三,应充分发挥各护林防火点护林的重要作用。各县和省属企业应进一步充实护林队伍,明确他们的职能职责,明确奖罚制度,增加必要的护林经费,从而管好自己的施业区,今后一旦发现非法盗运木材或失火现象,要追根溯源,追究护林防火人员的责任,做到奖罚分明,打击歪风邪气,伸张正义;第四,应加大林政稽查工作力度。稽查重点应放在林区源头,要从源头、沟系抓起,清理源头,内查外堵;州林政稽查队应把稽查的重点放在对木材检查站执法工作的监督检查上,采取突然抽查的方式对各检查站的执法情况进行稽查,对私放“黑料”和超方运输处罚明显偏轻的有关人员进行严肃查处。 五、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提高执法权威。林业公安和林政执法队伍是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秩序、保障林业改革和建设顺利进行的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执法力量,是实现依法治林的重要保障。为此,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林业公安和林政执法队伍的力量和作用,要坚持从严治警,提高执法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努力把林业公安队伍建成一支忠实可靠、训练有素、精通业务、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反应敏捷、秉公执法的队伍。要以《森林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条例》等法规为依据,进一步规范我们的林业行政执法工作。林政执法人员要一律凭证上岗,亮证执法,秉公办事,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权威。要接受地方党政部门的监督,接受各级政法部门的监督,接受当地企业和用户的监督,接受当地群众的监督。 总之,我们应放眼未来,使甘南林区的经济型林业尽快转轨到生态型林业上来,以确保甘南林区的生态环境向好的方向发展,让我们的后代永远繁衍生息在充满生机的绿色世界。 注: 1998 年 5 月 7 日、 9 日发表一于《甘南报》   
52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