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教育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周济去了中国工程院
pikeliu 2009-11-1 19:38
周济同志任中国工程院党组副书记 2009-11-01   11 月 1 日 下午,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徐匡迪同志主持召开了中国工程院主席团会议。中组部副部长李建华同志在会上宣布了中央关于周济同志任中国工程院党组副书记的决定。 摘自:中国工程院网站 2009年11月1日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7246 次阅读|5 个评论
梦见周济当了外交部长
大毛忽洞 2009-11-1 07:59
梦见周济当了外交部长 俺做了个梦:梦见周济当了外交部长。 人民网先后报道说: 周济被免去教育部部长职务 袁贵仁接任 ( 31 日 15:05 ) 袁贵仁任教育部部长 周济另有任用 ( 31 日 22:14 ) 两条消息相差 7 个小时,这 7 小时的时差让俺做了个梦,梦见周济当上了外交部长。 在没有出台做梦规范之前,老百姓还是可以随便做梦的。 俗话说:做梦娶媳妇,尽想好事。 这指的是做梦人自己在梦里娶媳妇。 俺做梦别人当部长,显然这不是俺自己的好事。 总而言之: 凡是上级 的任命,俺都坚决维护; 凡是上级 的另有任用,俺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个人分类: 以前和现在|5475 次阅读|3 个评论
“从高二试招50名本科生”究竟合法不合法?
zjohnliu 2009-10-31 20:01
科学网新闻南方科技大学2010年将从高二试招50名本科生 见: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10/224593.shtm 很明显,这是挑战国家6+3+3的教育体制! 如果每个高校都能这样,教育部规定的高中三年学制岂不是成了一纸空文? 哪位专家分析一下,这种做法到底合法不合法? 很奇怪,如此重大问题,教育部又怎么会批准?
个人分类: 随想(Essay)|3350 次阅读|1 个评论
抛砖引玉——中国特色的脑筋急转弯
yujoak 2009-10-13 08:23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篇有趣的文章,就转了过来( 转载:中国特色的20个脑筋急转弯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7782 ),原作者真有才。 昨天,吕老师在文后留言:教育部说,中国科研能力全世界第五。能就此再编一条吗?。 世界第五?上网一查,真有此事(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9/223807.shtm )。借用下教育部将中国科技论文数第五与中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划等号的发散思维,有关部门组织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举办成果发布会的用意是否为:教育部有病? 不过,中国科技论文数第一的机构中国科学院,早以把自己作为大学参与世界排名(科学网孙博华评论:一流大学排名中科院材料科学第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3978 ),让教育部有了十足的底气。 回过头试着答复吕老师的问题: 脑筋急转弯: 论文数排在世界前六位的是?答案: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中国教育部、中国(不包括教育部)。 本人不才,绞尽了脑汁才想出这么个回答。科学网藏龙卧虎,希望能出现更好的答案。
个人分类: 博客相关|3472 次阅读|2 个评论
教育部:中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ZZ]
maczone 2009-9-30 08:49
重庆晚报9月30日报道 昨天上午,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举办 国庆60周年 成果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介绍,目前中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 郝平说,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启动以来,中国高校的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按科技论文数排序,中国自2004年以来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论文数排在世界前四位的是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据中新社 (来源: 华龙网-重庆晚报 (重庆) ) 网易网友评阅:意淫难尽
个人分类: 研究|3021 次阅读|2 个评论
教育部评高校教学名师9成有行政职务
liuxingguo 2009-9-11 07:49
长江日报讯 (通讯员朱建华) 教师节前夕,教育部评出第五届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昨日,经统计发现,100位获奖者中,担任党委书记、校长、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研究所所长等行政职务的,占到九成,还有人身兼几种职务。不带任何官职的一线教师仅有10人左右。    数字:20位名师官居校座   据了解,第五届高校名师经教育部、高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评选和公示,最终确定百名。   全国百位高校名师中,纯一线教师仅占10%左右;90%左右获奖者都有不同行政职务。其中,行政职务为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副书记、副校长、校长助理等 校座就多达20位。    声音:为官为师能否兼顾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国高校中已有超过90%的教授能够做到为本科生讲课。而在2003年以前,这个比例仅为54%。   为官为师能否兼得?一位网友表示:这份名单中有个别名师候选人在10年内几乎没有上一门本科课程,这样的教师竟然可以是教学名师?   对于带官帽摘名师奖,圈内人不以为然。武汉某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认为,此师之名出自官威;一旦当官,什么都有。   既为官又为师者也不得不承认,比起教师,自己更像官。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的一名高等教育问题研究者,曾对全国21个省份的36位大学独立学院院长的实名问卷调查,约43%的受访者认为大学校长的身份是官员,认为是学者约为21%,认为是教育家约占36%。   大学生梅高强担心:作为高校教师的最高荣誉之一,没有官职的名师只在10%左右,是不是校园已经官僚化了?    快评:高等教育应当端正价值   李琼   近年来,高校行政化已经屡受社会诟病。而此次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中纯一线教师的稀缺,且与行政职务的高度关联,再次提醒我们,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还有待端正,行政化的痼疾还需继续疗治。   我们固然不能直接否定这些担任各种行政职务的获奖者教学能力和水平,但身负各种行政事务,甚至是远离三尺讲台的官被推荐、被评为教学名师,成为高校教师教学的示范者,并非正常现象。不独教学名师这样的荣誉,现实的状况是,在很多高校中,科研经费的划拨、职称的评定等皆由行政主导,皆仰望行政权威,无论是学而优则仕,还是仕而优则学,都严重偏离了高校运行的正常逻辑,也阻碍了大学精神的发扬。   高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这首先意味着应当尊重教学和教师在高校中的核心和主体地位,遵循学术自治的基本原则。学术和行政分离,作为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理念,社会已经呼喊多年。纠正高校行政化倾向,是高等教育基本价值回归的前提。
个人分类: 热点评论|3787 次阅读|1 个评论
教育部能不能下文,规定太极拳是中学生必修课
pikeliu 2009-9-10 08:42
科学网一位受人尊敬的长者走了。许多老师发文。武夷山老师发文,提到了气功对杨老师身体的积极影响。 我想到了,教育部能不能下文,规定太极拳是中学生必修课。(气功,比较难学。) 标题:邓小平写过太极拳好! 发表评论人: pikeliu 邓小平写过太极拳好!,为什么我们的教育部不考虑一下普及太极拳。请考虑一下发个文。 博主回复:第一步,教育部规定高考必须考足球,则中国足球将很快走向世界;第二步,他们可以规定太极拳进课堂,比如京剧已经进入中小学课堂了。
个人分类: 社会与生活|2108 次阅读|5 个评论
英国教育部频繁更名,大学属哪个部门管辖?
panfq 2009-8-20 18:27
今天搜索英国的教育与技能部( DfES ),已经搜不到了。在教育与技能部后, 2007 年和 2009 年 6 月,英国已先后两次更名。英国教育部频繁更名,不及时看网页就不知道它的名称,甚至会在比较教育研究的同行面前留下笑柄。 如今从名称上看,你已不知道大学该归属于哪个部门管辖了。 以下简述英国教育部的历次更名及其缘由。 诸多名称, 教育与科学部、教育与就业部、教育与技能部, 儿童、学校与家庭部和 创新、大学与技能部, 商务、创新和技能部 从这些名称上你可以看出,教育在其发展的各个时段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992 年前,英国的教育部与科学部是合一的,叫 教育与科学部 。那时他们认为,标志近代科学诞生的牛顿时代是从英国开始的,教育和科学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政府也一直将教育和科学合在一起加以管理。到 1992 年,英国政府通过比较,发现英国之所以比美国、日本和 亚洲四小龙 缺乏活力,很重要的因素是缺乏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也缺乏培养这类人才的统一和高效的人才再生产的机制。为此,他们将教育部与劳动部合一,成立了 教育与就业部 ,将原本属于两个部门管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任务统一起来,以国家的力量在全国全面推行 NVQ (国家资格证书)和 GNVQ (普通国家资格证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01 年 6 月,由于就业所涉及方方面面的具体问题很多,该部难以完全驾驭,于是他们又进行了第二次调整,将 教育与就业部 改为 教育与技能部 ,大大凸显了技能的地位。在该部的领导下,不仅管理学术性人才的培养,而且管理非学术性人才(包括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仅管理知识的生产,而且管理知识和技术的运用。把管理教育与管理技能合一,充分反映了英国政府对技能型人才是何等的高度重视! 2007 年 6 月 28 日 ,新一届英国政府将原有的教育与技能部一分为二,组建儿童、学校与家庭部和 创新、大学与技能部 (DIUS) ,将知识产权和创新事务从贸易工业部中划分出来,归入 DIUS 辖权范围,英国知识产权局也由原贸工部划归 DIUS 管理。 DIUS 将负责英国高等教育的 拨款、发展和质量 工作、推动政府有关促进国民技能提高的项目、促进对研发、科学、创新和技能领域的有效投资,从而确保英国在全球化经济中拥有具备竞争力的劳动力,并最终推动英国实现使自己成为 全球科学、研究与创新最佳之地 的长期目标。 2009 年 6 月,英国创新、大学和技能部的部分职能又并入曼德尔森勋爵( Lord Peter Mandelson )主管的商业、企业和管理改革部( Department for Business, Enterprise Regulatory Reform )。 与此同时,经过整合重组后的商业、企业和管理改革部,更名为 商务、创新和技能部 ( Department for Business, Innovation Skills )。从部门名称上看,你好像看不出大学由哪个部门管辖了。这引起英国大学和学院工会( UCU )的不满。 但愿英国部门名称的频繁变换能够解决需要跨部门解决的问题。
个人分类: 教育评论|6397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育部门无权坐视学术腐败(转载)
JYH64J98Y99H 2009-8-16 18:21
教育部门无权坐视学术腐败 2009-8-10 1:29:37   许章润      近年高校学术丑闻不断,但经由行内揭发、媒体曝光后,真正受到严肃惩戒的不多。教育部平时振振有辞,甚至表示对学术腐败零容忍,但关键时刻却不见了身影,一再不作为,实在令人费解。   根据现有体制,中国的各类大学并无自治权力,亦无主体地位,实则教育部与各省教育厅局的下属基层单位,一种无独立自尊品格的巨型国营单位。在此体制下,教育部既然对于高校享有指导、统辖之权,就必得承担起支助督导与纠察之责。如果用人不当,疏于督导,以致丑闻连连,自然难辞失察之责。犹如煤炭、铁道两部,既掌国脉,设若矿难频仍、路难不断,则难逃其咎,责无旁贷,自在情理之中,更在法理之中。如此这般,方能权责对应,蔚为良治。   据此,教育部对于高校的学术不端,无论是剽窃作假,还是枪手捉刀,均须专案专责,一查到底,真正如其宣示的那般零容忍,才算是恪尽其责。否则,即表明失于纠察之责,未向纳税人恪尽职守。教育部对于频频发生的学术不端充耳不闻,属典型的行政不作为,扭曲了公共权力旨在提供公共产品的立法本意。   或曰:凡此学术丑闻,并没上禀教育部,因而,根据职级体系,教育部自然不便过问。这是典型的官场遁词。大家知道,司法审判机构奉行不告不理原则,缘于司法机构表征国家、代表国家行使终极性的判断权,司法权因而属一种被动性、中立性权力,以免遭干预,确保司法公正。   与此相反,教育部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作为政府行政权力的重要担当者,其权力属于一种主动权能,而非被动的中立性权力,恰恰需要主动出击,依法纠察所辖部门的是是非非,而不能不告不理其实,经常是告它也不理!若以职级体系为凭,推搪其事,敷衍诿责,除了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家的鸵鸟身段外,也是对于所在政府行政意义上的不忠不义。   进而言之,当今高校的学术腐败,多数与权力有关。就是说,表现为学术腐败的案例,其实多数属于行政腐败或者权力腐败。毕竟,腐败以权力为前提,一般师生的弄虚作假,不论是教授造假抑或学生抄袭,因无权力依恃,无法闹出太大动静。就近期曝光的辽宁大学副校长抄袭案来看,其人在学界籍籍无名,如系普通教授,安居一隅,不但申请项目无望,就连发表论文亦难乎其难,更不用说是发表在官费官办、别无分店的《哲学研究》上了。   君不见,不少大学的党政官员,包括校长书记,虽然整日忙于会务与应酬,也不乏洗脚、洗澡的享受,天天脸色红润地抱怨喝多了,却都手握甚多项目,甚至国家项目呢!一线爬格子的教书匠都知道,要想学问像个样,即便全心全意,夜以继日,尚且连呼带喘,累得够呛;那边厢,他陷于行政与应酬,没日没夜,三心二意,却能同时运筹项目,连连发文,除非他是神,否则如何可能?   可我们知道,大家基本上均为中才之人,不但不是神,就连距离优秀,亦且远得很呢!如此,利用权力攫取学术资源,以权换名,因权干学,而位卑格下者甘受宰制,或者主动投靠,代为捉刀,遂成刻下中国高校愿打愿挨的双簧,一出世俗化滚滚浮世中,本应为圣洁殿堂的大学校园里不该上演却频频上演的丑陋闹剧。   因而,追根究源,行政僭篡学术、权力制辖学术、权力勾兑学术,以及权力垄断真理和荣誉、酌情批发,凡此根本性的腐败,才真正祸莫大焉!教育部如不管这些,却忙活什么上下心照不宣弄虚作假的这评估那评估,岂非不务正业!   说到底,一系列学术丑闻在暴露学术共同体道德生态恶化的同时,更将学术自由、精神独立与大学自治的问题,再度严峻地呈现在国人面前。想一想吧,最近几年,教育部的中、下层官员纷纷空降到大学充任校长书记,不仅加官晋爵,而且一转身全都获得了教授、博导的身份,一些人甚至即刻学术成果斐然哪里还把大学当作大学?而他们又究竟何德何能?   (作者系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个人分类: 未分类|2395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育部如何落实周济“学术不端零容忍”
冯用军 2009-8-8 18:47
教育部要诚心对学术腐败标本兼治,手段很简单,管好钱和人。 冯用军(中国 315 反学术腐败调查中心) 邓公有一句名言: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 四小龙 ,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我归纳了一下,即既要抓物质文明建设,更要抓精神文明建设,这句话真是富有前瞻性,对于当下教育部如何落实温家宝总理很重要的指示和周济部长周济零容忍的讲话具有无可比拟的指导性和启发性,即既要大力推进学术创新,更要坚决打击学术腐败。为啥?吃饭完回来告诉各位看官。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免得等会有人喊 XXX 你妈叫你回家吃饭了。吃饭完毕,返回电脑前,言归正传。 话说 2009 年 3 月 15 日,时任教育部长周济院士在教育部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座谈会上发表了《标本兼治 惩防并举 全面推进高校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重要讲话,非常严肃地指出:对学术不端行为要像体育界反兴奋剂一样,像对待假冒伪劣产品一样 零容忍 ,实行 一票否决 。发现一起,调查一起,处理一起,曝光一起。无论涉及什么人、什么事,都要态度坚决、一查到底,做到不护短、不姑息、不手软。要根据学术不端行为的性质和情节轻重,依据法律法规,对违规者予以惩处。 时隔周济重要讲话 5 月后的 2009 年 8 月 7 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看望 5 位科技功臣时,两院院士、两弹元勋、著名物理学家朱光亚先生给总理提出建议:科研诚信问题不容忽视,应在制度上有鼓励严谨求实的政策, 有防止科研不端行为的机制和措施 。温家宝说:光亚先生,您讲的这两点都 很重要 。我们一定要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人才素质的轨道上来。国务院上对全国人大、对党负责,下对全国人民负责,教育部上对国务院负责,下对全国人民负责。教育部是全国人民的教育部,对全国大中小学教育中的官员、教师、职工等负有直接或间接的管理和监察责任。在温总理强调很重要的重大指示和周部长严申零容忍的重要讲话背景下,作为对教育部负责的下属各司局和大中小学教育中的官员、教师、职工等,应如何将指示和讲话落到实处呢? 教育部作为全国教育决策和管理最高国家机关,负有指导、执行和监督《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学位条例》等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责任,作为部长的周济不执行很重要的指示,就涉嫌消极怠工行政不作为、失职甚至渎职;作为教育部各司局的官员和全国大中小学教育中的官员与教职员工不执行零容忍,同样涉嫌消极怠工行政不作为、失职甚至渎职,这是要承担行政和法律后果的。在当下中国学术生态遭到极大破坏、学术腐败日益猖獗的情况下,在某高校疑似学术腐败分子状告举报人、某高校涉嫌院士和涉嫌校长将疑似学术腐败统统推给学生等学术不端甚嚣尘上的关键时刻,那么,负有重大责任的教育部如何将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的精神落到实处呢? 根据长期研究和实践学术打假的经历,教育部联合有关部位及国家级的项目或基金管理单位协调设立诚信办公室、科研诚信委员会、学术争端仲裁委员会、学术诚信系统的前提下,主要做好两件工作,管好钱和管好人。 关于联合诚信办公室,诚信办公室是一个接受教育部办公厅领导的官方组织,主要成员由教育部办公厅有关人员组成,其责任是专门负责接收和记录学术不端行为的所有举报,并将有关结果报送科研诚信委员会,实行相关利益人员回避制度;科研诚信委员会是教育部与科技部等联合设立的学术组织,其职责是负责对每一起违反诚信规范的举报案例进行听证和调查,向教育部等有关国家级项目或基金管理单位的学术纪律委员会报告调查结果和处分建议,并对学术不端行为裁决报告有异议权,实行相关利益组织和人员双回避制度;学术争端仲裁委员会是教育部、科技部、司法部、公安部、最高法和最高检等机构领导的准官方组织,其职责是负责裁决学术不端行为是否成立,出具权威的裁决报告,如科研诚信委员会无异议,该裁决该报告具有法律效力,可作为司法判决依据,实行相关利益组织和人员双回避制度。 关于学术诚信系统,类似与高考诚信系统和银行的信用系统,主要是记录学校官员、教师和学生的学术诚信情况,包括黑名单(已查实的学术腐败人员)和白名单(学术诚信人员),可由教育部下属的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科技部信息中心等联合建设,采用指定账户和口令管理模式,为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和基金管理单位、国家级和省部级荣誉(院士、国家级名师或师德标兵、国家和省部级特殊津贴等)评定单位、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三大奖、部省级奖、矛盾文学奖等专门领域奖等)评定单位、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涉及职称、职位评聘单位等免费开放查询。 包括学术诚信办、学术诚信系统等,其建设与规范化可以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也可以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自上而下,先从有关部委及国家级组织开始建构,在高教系统其下是教育部等部委直属的985高校和国家级的科研院所,再下是211高校和省部级的科研院所,再下是省属高校、市属高校及省市属科研院所等,这样层层建立,统一信息录入模式和统一数据库管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以相反的路径进行即可。首先在高教系统做好一个模式、一个示范,然后再推广到其他科研、学术领域,其他科研、学术组织,最终形成一个全社会打假的格局,就是把物质文明建设领域的假和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假都逐步的打掉、清理出去,真正的又好又快地建设两个文明,进而建设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民主、法治、富强、和谐的社会主义中国。 在此基础上,做好两点工作: 一、推进学术创新,维系学术道德,教育部等要管好钱。教育部应联合科技部、财政部中科院、工程院、留学基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办、全国博士后流动站管委会等拥有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项目、科技平台、精品课程、示范教材等涉及到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资源(财政拨款)的单位,将所有的财政拨款与学术诚信系统挂钩,凡是已查实的学术不端行为管理不力的教育组织和有学术腐败的个人,在规定处罚的年限内禁止申报涉及财政的项目、课程、教材、平台、实验室等,不拨钱或少拨钱。 二、推动学术进步,强化学风建设,教育部等要管好人。教育部应联合人事部、司法部、中科院、工程院、留学基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办、全国博士后流动站管委会等拥有国家级和省部级荣誉、奖励、晋升等涉及人员考核、评聘和任用等的单位,将所有的人员的变迁与学术诚信系统挂钩,凡是已查实的学术不端行为管理不力的领导和有学术腐败的个人,在规定处罚的年限内禁止申报职称、获得提拔、获得荣誉奖励等等,不提拔或小提拔。 在管好钱和管好人的基础上,教育部等有关各方还应切实履行信息公开并做好公示工作,具体而言,信息公开和公示不是简单地罗列一个人名名单(比如两院公布院士候选名单),这样太简单、披露信息太少,公开和公示=没公开没公示,意义不大、价值几乎为0,相当于走过程,容易给人遮羞布的感觉。因此,新的信息公开和公示应该公布尽可能比较详细的信息,比如国家每年评审的国家教学成果奖,绝大部分报奖项目信息公开都比较完整,政府、社会、公众、媒体等都容易监督,有公开和公示的实质作用。比如两院院士候选人,不但要公布候选人的基本信息(出生年月、学历、学位、职称、职务、社会兼职),更要公布其申请院士的主要成果材料(属于国家保密的,要通过国安等单位出具证明,不然很多学术腐败分子就会利用这一点来钻空子,比如暨南大学校长胡军包庇的史上最牛女剽客邱丹阳,就是利用所谓保密)、主要贡献、主要经济效益等,这样才好监督;比如申请基金或项目,公开和公示的时候不仅要公开主持人的基本信息(同上),还要公布主持人单位、课题组成员基本信息(姓名、年龄、职称、职位、学历、工作单位、承担工作等)、课题的前期支撑成果材料、课题名称和阶段性成果、课题思路和方法等。其他涉及钱和人的情况也是要遵循这样的公示原则,现在高校的干部或政府的干部提拔或任用公示相对比较完整一点,可以为学界所借鉴。 另, 作为我国目前少有的、屈指可数的公益性学术打假团队,我们希望或者说向政府、社会、大众及高校提出如下诉求: ( 1 )能在国家层面上整合现有学术争议仲裁机构,由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人事部、最高法、最高检、中科院、中工院等单位联合创立一个国家级的中国学术争议仲裁中心和一个部级的中国学术争议裁决中心,隶属国务院、挂靠教育部(因为很多疑似学术造假和学术腐败多发生在高校),专门负责裁定中国境内涉及的学术争议,出具的裁决报告具有法律效力(作为法庭判决依据),仲裁双方的一方或两方不服,可向国家级的中国学术争议仲裁中心申请复裁,复裁为终裁。裁决中心和仲裁中心委员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实行回避原则,由 5 名或 7 名随机专家组成裁判委员会,根据举报方陈述和被举报方申述内容,作出裁断,从而提高学术争议的响应时间和决断效率。当然,如果条件合适的话(根据回避制度随机选取的 陪审员独立于政府之外,独立于司法系统之外,独立于任何政治势力之外,社会是自由的,普通民众是不受任何控制的,法庭为陪审员保密 ),也可以引入类似美国法院陪审团的陪裁团制度。 ( 2 )尽早建构中国的《反腐败法》,将学术腐败纳入腐败的法律惩戒范畴,将学术造假导致的学术腐败从道德批评、民间谴责和官方处理的层面上升到法律治理的层面,将对学术腐败的危害的认识提高到对行政腐败的危害的认识高度上,是否涉嫌学术腐败由法律来裁决,从而使得学术打假有法可依、法院在判决学术争议时有法必依、在判决结果上执法必严,使得学术腐败分子违法必究,这样,我国的学术腐败趋势就会受到遏制、学术空气就会不断得到进化、国家科技创新力才会有大进步、创新型国家建设才会有大希望。在当下国家尚未出台《反腐败法》或《反学术腐败法》的前提下,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民法》、《刑法》、《著作权法》、《教师法》、《高教法》、《学位条例》、《党章》、《院士章程》、《教育部学术规范》等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先行处理涉嫌学术争议的事件,对于涉嫌违法的可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如果有心人细细对照我国这些法律法规中关于道德、学术道德等的规定,一些涉嫌学术腐败的高校领导、院士、教授、党员、学生等都应依法受到相应的惩戒;学术腐败猛于虎,对我们民族、国家和社会、公民的精神毒害远大于那些贪官造成的物质毒害,学术腐败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科学技术强国路上的绊脚石、是我国从学术大国迈向学术强国的兴奋剂、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教兴国路上的纸老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毒瘤,相信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和多样化监督(特别是网络监督)的加强,这些被制定用来弘扬优良品质和道德、保护合法劳动和合法行为的法律将成为悬那些涉嫌学术腐败的腐败分子(学腐)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必须用严律猛药来惩治和消灭我国当下日趋蔓延的学术腐败大军了,而对于那些冥顽不化、死不悔改、拒不认错的学术腐败分子,我们更要发扬鲁迅先生倡导的痛打落水狗精神、防止劣币驱逐良币,保护有学术良心和学术道德的学者的利益,直至把这些学术败类清楚出我们的学术队伍,从而保护并提升中国学界在世界学术圈的学术声誉、延续中国优秀学人的学术生命,进而提升中国在世界科技创新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3) 全力加强非政府组织的公益或民间学术打假组织建设,形成全民学术打假的态势。学术打假既是一个专业的行为,也是一个公共的行为,既可以说学术打假是专门人员的专业事务,也可以说全民都是学术打假的专家。在当下,由于社会大环境和学界小生态,学术腐败在我国有泛滥之势、学术腐败的数量和规模都比较大、学术腐败的后果和损失很严重,因此,光靠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学术打假是远远不足的,尤其是在学术腐败隐蔽化、专业化、集团化、高层化的情况下,仅靠自暴家丑似的学术打假、报刊媒体的学术打假、三两个公益组织的学术打假,仅仅是杯水车薪,是扑灭不了日益蔓延的学术腐败大火的,因此,必须广泛发动有良知的公众、有责任的舆论、有担当的知识分子,再加上专业的学术打假组织和人员,可持续地掀起一轮轮的学术打假人民战争,让善于学术腐败的腐败分子无处藏身而曝光于阳光之下,让敢于学术腐败的腐败分子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让冥顽不化的学术腐败分子没有学术立足空间和学术生存之地而自然淘汰出学术家园,还人民、还社会、还高校、还学界一个纯洁的学术空间,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应该担负更多的学术打假义务和责任。 只要教育部、科技部、人事部、工程院、科学院等敢动真格,能动真格,有诚心、有信心打击学术腐败,不沉默、不回避、不纵容、不包庇、不鼓励、不护短、不姑息、不手软、下猛药、动真格,不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姑息养奸、美化剽窃,试想,哪一所部属或省属或市属的学校的校院级领导敢拿自己的前程做赌注去学术腐败,哪一个教职员工和学生敢拿自己的前程做赌注去学术不端,这样治理下去,中国的学术氛围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真正的实现学术道德的维系和学风建设的好转,中国的学术才会有希望、有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教兴国才有希望、有基础,中国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有希望、有保障! 周济,版权归教育部所有 附1: 柯林斯快刀处理造假学生的故事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4144 美国卫生及人类服务部学术诚信办公室(ORI) 附2: 人民日报:治理论文抄袭如何零容忍?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7911 在大学之上,美国还成立了专门的研究诚信办公室,负责处理全国的学术不端案件。美国国会更在 1993 年成立了专门的研究诚信委员会,负责相关诉讼的听证。 2009年5月30日,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跨区域知识产权高级论坛上强调,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政府将继续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加大执法力度,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制、市场和文化环境。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这不仅是对国际社会的承诺,更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自身需要。 学术腐败分子,CAAPSC盯着你呢
个人分类: Politics Review|2720 次阅读|2 个评论
教育部怎就不能成为“教育和就业部”或“教育与技能部”?
panfq 2009-8-6 16:00
忽然从光明网上看到一篇博文,题目为 教育部咋成了就业部?高校没有必要承担太多社会职能 。我赞同作者的观点,即把教育教学作为高校的首要职能,舍此主要职 能就会使学校教育走上歧途。例如纯粹为就业考虑,学校就会舍弃一些基础专业,而围绕就业上专业,学生也会拥挤于一些易于就业的热门专业上。本人就写过一篇类似的杂谈 就业是教育最终的目的吗? 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目前面临严重就业问题,各部门都有考虑的责任。我们也可以反问 教育部咋就不能成为教育与就业部? 为了解决就业这一复杂问题,我们也可以建议让教育部同其他部门合并成立教育与就业部。 说到这一点,我们自然就联想到英国曾成立过类似的部门 教育与科学部、 教育与就业部、教育与技能部。从这些名称上你可以看出,教育在其发展的各个时段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992 年前,英国的教育部与科学部是合一的,叫 教育与科学部 。那时他们认为,标志近代科学诞生的牛顿时代是从英国开始的,教育和科学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政府也一直将教育和科学合在一起加以管理。到 1992 年,英国政府通过比较,发现英国之所以比美国、日本和 亚洲四小龙 缺乏活力,很重要的因素是缺乏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也缺乏培养这类人才的统一和高效的人才再生产的机制。为此,他们将教育部与劳动部合一,成立了 教育与就业部 ,将原本属于两个部门管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任务统一起来,以国家的力量在全国全面推行 NVQ (国家资格证书)和 GNVQ (普通国家资格证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01 年 6 月,由于就业所涉及方方面面的具体问题很多,该部难以完全驾驭,于是他们又进行了第二次调整,将 教育与就业部 改为 教育与技能部 ,大大凸显了技能的地位。在该部的领导下,不仅管理学术性人才的培养,而且管理非学术性人才(包括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仅管理知识的生产,而且管理知识和技术的运用。把管理教育与管理技能合一,充分反映了英国政府对技能型人才是何等的高度重视! 2007年6月28日,新一届英国政府将原有的教育与技能部一分为二,组建儿童、学校与家庭部和 创新、大学与技能部 (DIUS),将知识产权和创新事务从贸易工业部中划分出来,归入DIUS辖权范围,英国知识产权局也由原贸工部划归DIUS管理。DIUS将负责英国高等教育的拨款、发展和质量工作、推动政府有关促进国民技能提高的项目、促进对研发、科学、创新和技能领域的有效投资,从而确保英国在全球化经济中拥有具备竞争力的劳动力,并最终推动英国实现使自己成为全球科学、研究与创新最佳之地的长期目标。 2009年6月,英国创新、大学和技能部的部分职能又并入曼德尔森勋爵( Lord Peter Mandelson )主管的商业、企业和管理改革部( Department for Business, Enterprise Regulatory Reform )。 与此同时,经过整合重组后的商业、企业和管理改革部,更名为 商务、创新和技能部 ( Department for Business, Innovation Skills )。从部门名称上看,你好像看不出大学由哪个部门管辖了。这引起 英国 大学和学院工会 ( UCU )的不满。 但愿英国部门名称的频繁变换能够解决需要跨部门解决的问题。
个人分类: 教育评论|32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先生属于哪一级?当老师的进来看
maczone 2009-7-23 21:11
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将教师分为13级别。 高校教师的岗位分为13个等级,划分方式为,教授岗位分一至七级,其中正教授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教授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 先生属于哪一级?当老师的进来看
个人分类: 工作|3753 次阅读|1 个评论
这算什么“重点课题”
张显峰 2009-7-22 18:42
某大学里,男生要和女生分手,女生一脸镇静:你要敢和我分手,我就告诉班主任你欺骗我的感情。男生噗嗤一声冷笑:你告去吧,班主任管得也太宽了吧!玩过家家的小屁孩儿互相吓唬吓唬倒也罢了,你拿这吓唬成年人! 不过,这位男生,你别笑。听了这个消息你可能觉得很搞,但你一定会三思的。最近有新闻说,西南大学编写了一个古体诗版《大学生诚信守则》,其中规定大学生在校恋爱是否存在欺骗他人感情的情况将作为是否诚信的评判因素之一,计入系统接受统一评分。据说这还是教育部的重点课题,一堆教授搞了三年,即将向全国高校推广。 我知道你和我一样不屑。恋爱这种私密的事情,是否存在欺骗他人感情, 如何取证?难不成,要让正在热恋或失恋的男女学生,每天都到班主任那里早请示,晚汇报,把对方在恋爱中但凡对感情不忠的行为都如实汇报?倘若真能做到,这还叫谈恋爱么;或者让班主任亲自出马,如警察破案一般亲自对恋爱或失恋的学生摸排暗查,然后根据自己的侦查结果,写出评语,评出分数。这是不是有点越俎代庖呢?如果班主任侦查不力,评判失误,岂不有可能误人一生!很可能的情况是,民不举,官不究,可是民真的举了,你这清官断得了这纷纷扰扰的家务事吗? 我知道你也和我一样疑惑。一堆教授居然能琢磨出这么一个课题来,确实让人佩服,难怪还是教育部的重点课题。这要不是重点,不予重点支持,还真研究不出点儿道道来。就拿欺骗感情的界定来说吧,是不是要分个轻微度、轻度、中度、严重欺骗呢,不同程度也得有不同的分值吧?不知道这需要怎样的探测仪器、测量手法和计算方法,才能搞得清楚。倘若连这么复杂的课题都能一个系统搞定,那是否存在欺骗科研经费、是否存在科研欺诈行为岂不是举手之劳,大可推而广之呢? 诚信的缺失让这个社会变得战战兢兢,容易迷信。一旦有人祭出能丈量诚信的尺子来,就如获至宝。但不在骨子里植入道德的血液,不对违反道德、缺乏诚信的行为树起防火墙和灭火器,却疲于打道德补丁,最终只能让人心变得千疮百孔,不堪重负。 我琢磨了半天,最能科学评判是否存在欺骗他人感情的方法,大概就是在人心上装个智能窃听器了。谁有这个本事,别说教育部重点课题了,兴许得个诺贝尔奖也不难。
个人分类: 显峰冷言|5600 次阅读|5 个评论
教育部,把该管的事管好
hhanb 2009-7-15 08:59
暑假刚开始,这两天关于暑期是否补课的事媒体上不见什么动静,可是,民间却议论纷纷。 有的学校暑期补课安排早已出炉,据笔者的了解,早的8月1日就开始了,晚的8月10日前后基本上全面铺开。更为离谱 的消息说,有的乡村学校更是一整个暑期,可能都在补课。很显然,这样的做法是公开同教育部叫板。按教育部历次文件 精神,暑期不许补课,不管是有偿还是无偿,一律不允许,早已是铁板上钉钉子的事。不过这些年,补课似乎从来 没有停止过。如果教育部认为,暑期补课不符合教育规律,又伤害到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那么,教育部就应该毫无商量 余地地解决好这个问题。 大家知道,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学术腐败、学术抄袭、学术造假等行为时有传闻,从大学生、研究生乃至教授、知名 学者,特别是一些学校的领导也有所涉案,呈扩展蔓延态势。我想教育部没有理由不管,如果不彻底铲除高校不健康的学 术风气,可能影响到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 高考不能取消,原因是高考的公平与公开性受到全社会认可。但是,高考不能取消,并非不能改革。事实上,现行高 考虽然从形式上 看是公平的,但从各方面调查得到的数据看,农村户籍学生入读大学的比例正在急剧下滑,尤其是一些重点名校,这一现 象连温总理都注意到了,教育部总该不会不有所觉察吧。 民办教育是教育改革在办学体制上的一大突破,可是这些年下来,民办教育基本处于非常不利的处境。笔者多次呼吁 全社会应该关注和扶持已经十分脆弱的民办教育事业,尽管有民办教育促进法,但民办教育何时能在公平合理的平台上与 公办学校展开竞争,目前仍看不出有明确的迹象。如果,没有搭建起民办公立良性竞争的教育格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终归 是个缺憾。教育部的态度如何,事关民办教育的生死存亡。 社会上批评政府有关部门,喜欢做锦上添花的事,而不乐意做雪中送炭的事。教育公平体现在校际之间在办学资源、 条件等方面大体平衡,可是,现实当中,资源向重点名校集中仍十分盛行,而差校、弱校的处境越来越边缘化。至于说 打工子弟学校就更是薄弱。如果教育部诚心关注教育公平,就要下决心整治这种教育贫富两极分化现象。
个人分类: 未分类|2413 次阅读|1 个评论
讨论:教育部文件对“学术不端”的界定
周春雷 2009-4-12 22:29
教育部在文件教社科 3号《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89/info1237540340462789.htm 中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界定: (一)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 (二)篡改他人学术成果; (三)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 (四)伪造注释; (五)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 (六)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 (七)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粗看了一下,感觉还是有一些问题值得讨论,似乎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等问题都可以被排除在学术不端之外了,但非主观故意的错引却有被界定误伤的可能。此外,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一说也很模糊,不知道施展化功大法剽他人思想算不算不端? (五)和(六)虽是专门针对署名不规范问题而设置,但似乎仍有漏洞:A想在B的文章上署名,只需A授意,由B来实施署名行为即可绕开规则的限制,如此,则规则形同虚设,不知这样理解是否正确? PS:呵呵,是不是问题太XX?这种严肃的事情没啥人愿意聊。
个人分类: 学术评价|3700 次阅读|5 个评论
教育部通知:严肃处理高校学术不端行为
陈龙珠 2009-3-22 14:14
来源: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01/info1237505424065701.htm   就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惩治学术不端行为,教育部19日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   通知指出,长期以来,高等学校广大教学科研人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潜心研究、献身科学、积极进取、锐意创新,体现了崇高师德,树立了良好学术风气,为教学科研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发生在少数人身上的学术不端行为,败坏了学术风气,损害了学校和教师队伍形象,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绝不姑息。   通知列举了必须严肃处理的七种高校学术不端行为:一是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二是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三是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四是伪造注释;五是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六是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七是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通知要求,高等学校对本校有关机构或者个人的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负有直接责任。要遵循客观、公正、合法的原则,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理办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高等学校要建立健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工作机构,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加强惩处行为的权威性、科学性。学术委员会是学校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最高学术调查评判机构。学术委员会要设立执行机构,负责推进学校学风建设,调查评判学术不端行为等工作。   高等学校党委和行政部门要根据学术不端行为的性质和情节轻重,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学术不端行为人给予警告直至开除等行政处分;触犯国家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于其所从事的学术工作,可采取暂停、终止科研项目并追缴已拨付的项目经费、取消其获得的学术奖励和学术荣誉,以及在一定期限内取消其申请科研项目和学术奖励资格等处理措施。查处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通知强调,高等学校在调查和处理学术不端行为过程中,要查清事实,掌握证据,明辨是非,规范程序,正确把握政策界限。对举报人要提供必要的保护;对被调查人要维护其人格尊严和正当合法权益;对举报不实、受到不当指控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澄清并予以保护。   高等学校要将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学风建设的专题讨论,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学术自律意识。要把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作为教师培训尤其是新教师岗前培训的必修内容,并纳入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教育教学之中,把学风表现作为教师考评的重要内容,把学风建设绩效作为高校各级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方面,形成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长效机制。   高等学校要通过校内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宣传橱窗等各种有效途径和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学术道德宣传教育活动,发挥学术楷模的示范表率作用和学术不端行为典型案例的教育警示作用,努力营造以遵守学术道德为荣、以违反学术道德为耻的良好氛围。   各高校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对所属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工作的领导,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推进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所有高校(含民办高校)学风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和协调。   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部门、各部属高校及时报送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加强学风建设的有关落实情况,年底前,将对《通知》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附录 :今年硕士研究生计划扩招6.4% http://news.sina.com.cn/c/2009-03-22/030717455415.shtml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64/info1237531257406764.htm    ( 新京报 讯 ) 今年的研究生招生计划近日公布。全国共招收研究生47.5万人,比2008年增加近6%。就硕士研究生而言,其扩招规模达到6.4%,可谓一扩再扩。   教育部网站发布的招生计划显示,今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47.5万人。其中博士生6万,硕士生41.5万。   此前教育部办公厅和国家发改委办公厅曾表示,今年硕士研究生扩招5%,博士研究生扩招1.7%。但随后又决定,在已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基础上,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名,主要用于招收参加今年考试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而硕士研究生最终的扩招规模达到6.4%。   教育部解释说,此举是为着力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着力扩大应用型人才,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3965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5: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