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地中海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地中海

相关日志

摩洛哥之行---马拉喀什
xuxfyuwp 2014-4-17 14:58
在马拉喀什,可以感到这是一个和谐的城市。人们很友善,在街上走时,曾遇到有人用中文“你好”同我们打招呼,问路时当地人也很热心,会仔细、耐心地为你指点,也有人会借机向你兜售商品,邀请你去特定地点购物。 老城区的街道确实有些陈旧,道边的小商铺主要以卖当地的手工艺品为主。店主会很耐心地为你介绍商品,可以还价,一般总能砍掉一半左右的价格。砍价主要是增加点乐趣,其实真买了东西后也记不清当时到底花了多少钱。 现在在国外买东西确实是件头疼的事,基本上不会见到特别需要的商品。只能设法买些纪念品。据介绍当地的拖鞋很有名气,也不知为什么,便买了一双。另外还买了一对仿拖鞋的冰箱贴。除此之外,又挑了几张当地的明信片,换了一些当地的硬币,实在想不出还有其他什么可以交换了。 尽管当地降雨量不多,但城市的绿化确实很到位,特别是有几个公园,各类花草、树木等植物非常茂盛,走在其间感到很享受。公园里有大片的橄榄树,体现了地中海气候的特色。树上挂了许多橄榄果,有些掉落在了地上,也无人问津,大概公园里的果树不是用来提供食用的,一些桔子树也是如此,挂满了果实,在路边上就有很多。 若从飞机上向下看,马拉喀什的周边环境并不好,有许多光秃秃的山和大片的不毛之地,能将城市绿化得这样好,确实非短期可以做到,也算是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吧。 (原文写于2009-11-14 21:54:18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杂记|2231 次阅读|0 个评论
摩洛哥之行---印象
xuxfyuwp 2014-4-17 14:50
摩洛哥的全称是摩洛哥王国 (The Kingdom of Morocco), 国土面积4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000多 万,80 %为阿拉伯人,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但法语很通用。打开电视,基本上都是阿语和法语节目,很难找到英语频道。但在宾馆、商店用简单的英语沟通并不算难。 摩洛哥使用的货币是迪拉姆( Dirham),一美元可以换7.5个迪拉姆 ,与人民币接近。 摩洛哥的地里位置确实有些独特,北临地中海,西临大西洋,南边是撒哈拉沙漠。摩洛哥人均GDP约1900美元,不算富有,但也不能算穷,矿产、石油等资源对国家经济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不知为什么会议地址选在了马拉喀什,去之前对这个城市一点也不知道,据介绍马拉喀什是个旅游城市,在摩洛哥为第三大城市。第一属卡萨布兰卡,是个海滨商业城市,大概相当于上海在中国的地位。第二是首都拉巴特(Rabat)。 马拉喀什分新城区和老城区,与中国的一些城市有点类似,新城区比较整洁,街道、建筑较现代。老城区人多、热闹,街道窄一些,建筑也相对老旧。街上跑的车也是五花八门,有各类档次的轿车、公交大巴、摩托车、自行车、马车等。随处可见的马车相当于一种慢速出租车,拉着人在街上慢悠悠的行走,乘马车的似乎以外国人居多,大概主要是为了体验一下。 马拉喀什的气候还比较舒适,中午有些晒,气温能达到30度,但湿度不大,在阴凉处不会感到热。早晚比较凉爽,外出要穿件夹克。雨水不多,年平均雨不超过300毫米,雨季与中国差别较大,6-9月为旱季,每月降雨不足10毫米,10月开始增多,每月可以降到20毫米以上,11月可超过40毫米。降雨比较均匀,一般不会形成洪涝。 城市绿化很不错,到处可以看到绿树草坪,但从使用的滴灌浇水方式看,显然还是缺水的。 (原文写于2009-11-07 14:47:59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杂记|28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世界上最为神奇的5种生物
fumanlou 2014-2-19 15:26
1、杀人树 安卡西亚树在世界上传播深远。他们在非洲和澳洲是最普通的树,但是他们在欧洲地中海甚至在美国和亚洲也被发现了。他们在制作药品、橡胶和美丽的木材方面是最有用的树。哦,他们竟然可以吃掉想吃他们的动物。根据在比勒陀利亚大学教授说,每当羚羊开始吃草,树木就发出乙烯到空气中。这个信号传播到50码,警告其他树草食动物是在该地区。一旦报警信号出现,树开始释放叶单宁导致羚羊等动物致命。 2、鱼基拉 在国家地理档案中这个鱼叫鱼基拉,这些水下的怪物被称为蛇头鱼则更被人所知,尽管我们同意鱼基拉是一个更好听的名字。为什么呢?好吧,这些在世界上最具侵略性的鱼,能够在任何环境中生存,能够被任何它们能找到的食物喂饱。这种鱼也感到如此可怕,因为人们已经决定逮捕它,把他们卖到人们的餐桌上去。 3、海参 大还是许多奇怪生物的家。然而,海参成为了海底现存动物中最敏感的动物。这个小动物在它的皮肤下有个内骨,一系列的微观硬斑块,它可以根据需要操纵足浴粉身体。这意味着海参能够立即创造盔甲或将其身体周围凝成糊。 还有更加有趣的是:有些物种在他们的皮肤产生了胶原,允许它们吸收或释放,从而改变水的密度。还有一个不可思议的壮举:他们隐藏在小裂缝,但当他们需要打动一个较小的捕食者时也能增大体积。 4、鸭嘴兽 这个动物被人们认为是一个迷已经很久了,它现在甚至被人们视作一个彻底的足浴粉怪物。说句实话,我们可以理解这是为什么,它是很多奇特的物种进化而来的一种哺乳动物,它也是非常少见的有毒动物。 最后,鸭嘴兽是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结合,以独特的方式再现。女性拥有一双卵巢,但用左侧的便可产生一个强韧的蛋,就像足浴粉爬行动物。这种困惑了许多研究人员的言论一直在争论。最终,鸭嘴兽的证明重新定义了所有的哺乳动物应该是什么样。 5、爱尔康蓝蝴蝶和黄蜂 这是一个极其吸引人的蝴蝶,他们很优雅,很美丽。而且他们当中的一些能够控制其他一些动物的 足浴粉 大脑……爱尔康蓝蝴蝶是一种设法完全模仿另一个物种的香味和声音的足浴粉动物。她于杜鹃鸟非常相似,这种蝴蝶用其他动物来养育她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动物是蚂蚁就要依赖化学气味为了维护他们的巢。知道了这个缺点, 蝴蝶毛毛虫伪装成蚂蚁本身作为女王,从而得到小鸡从其它的蚂蚁一流的对待。 在一天结束的时候,毛毛虫操控蚂蚁照顾它,黄蜂使用这种来传染毛毛虫及自己的后代。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突然觉得好多了,至少我们还能够控制自己的思想。
24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与文化 - 研究总结
benlion 2014-2-13 23:08
自 1983 年形成自己的研究纲领,至 2013 年国际科学和产业新趋势定型,恰好 30 年整。 几个结论: 01 、计算机科学、微电子和纳米科学、医学工程和数学、物理化学等许多科学家转向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的科学与产业化研究。 02 、在古代埃及 - 巴比伦 - 中国、希腊 - 波斯 - 印度的区域,轴心时代奠定了往后人类文明演化的经典文化模式。 03 、欧洲里海 - 黑海区域到印度,埃及 - 以色列经波斯到中国的古代人类迁徙,导致了印度教 - 希腊神话、犹太教 - 儒家文化的精神和习俗渊源。 04 、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神学取代基督教的伦理教化,以及政教一体导致了一千年的黑暗时期。 05 、近现代欧洲的科学文化模式,建立在中古时期中国哲学和技术、阿拉伯学问和保存的希腊文化基础上。 06 、阿拉伯文明充当了欧洲 - 亚洲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桥梁,发展了代数学和化学实验方法,保存了希腊 - 罗马典籍和收集了中国的工程和技术资料等。 07 、欧洲十字军东征和蒙古帝国西移,导致了大量东方哲学、工程和技术等传播到西罗马的查理曼欧洲,开启了文艺复兴。 08 、奥斯曼帝国兴起,导致欧洲海上探险和地理发现,欧洲的商业、工程技术和艺术发展,天文学革命和宗教改革。 09 、波斯、印度和中国朝代更替,欧洲开创实验科学范式,股市、工业和经济学、启蒙运动和法学等建立,科举制影响了文官体制等。 10 、中国墨家光学、中药炼制和声学、磁学等影响了实验方法的建立,禅宗影响了后印象派等艺术,佛教和印度、道家哲学等影响了现代西方哲学和心理学、系统思维等。 11 、基督新教回归了历史诠释和教化的伦理精神,系统理论和数学方法、计算机建模、实验技术等构成系统生物学方法。 12 、系统医学的数学模型方法,不等于中医理论的道家哲学,机体论不同于整体论,机械论不等于还原论,也不等同于组学技术。 - ( 1983 年 -2013 年) -
个人分类: 历史|2545 次阅读|0 个评论
爱琴海蓝色 2009-06-16 11:24
taodeng 2014-2-10 20:34
希腊 克里特 赫尔索尼索斯 爱琴海 在强烈阳光的照耀下,爱琴海显得异常透明清澈、碧绿湛蓝。爱琴海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海,克里特岛是海中最大的一个岛屿。爱琴海沿岸是克里特和迈锡尼文明的摇篮,也是地中海东部各种文明进行接触和交流的地方。约在公元前3000年,克里特岛上的居民已经进入青铜器时代,之后又出现了以雅典和斯巴达等城邦为代表的希腊文明。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14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中海雨雾 2009-05-29 18:21
taodeng 2014-2-9 23:40
希腊 马其顿 萨洛尼卡 地中海 萨洛尼卡是希腊第二大城市,马其顿地区首府,公元前315年由卡思桑得洛斯所建,他以妻子萨洛尼卡,也就是亚历山大姐姐的名字命名。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曾在这里拉锯,著名的圣凯瑟琳教堂后来就被改建为清真寺。海滨广场西南角的白塔是萨洛尼卡的标志,建于1430年。拜占庭博物馆专门收藏公元5至15世纪时期的文物。 自由之塔 古老的建筑 巴尔干色彩 素颜东正教 历史的交会 拜占庭遗韵 海滨广场 雨中街道 恬静的和平 迷茫天际线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20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球文明进化 – 宗教与政治
benlion 2014-2-9 08:26
以色列是非洲到欧亚大陆的咽喉地带,波斯是以色列到中国、印度到希腊的枢纽中心。 欧亚非洲交界区域的文明演义,形成了希腊(拜占庭) - 俄国 - 印度、蒙古 - 突厥 - 阿拉伯文化格局,地理发现,又形成罗马 - 南欧 - 南美 - 西非、中欧 - 荷兰 - 北美 - 澳洲 - 东非的文化圈。 因而,人类文明起源,经轴心时代文化奠基,而后,从地中海 - 大西洋到太平洋 - 印度洋,形成全球化文明,纽约 - 瑞士建立联合国政治、金融中心,中东成为宗教中心。 环地中海 - 以色列与环太平洋 - 中国,恰恰构成一个文明发展的同构形态,以色列 - 罗马与尼泊尔 - 曲阜、希腊 - 英国与襄阳 - 苏州对应,恰恰构成宗教的心理 - 行为、科学的思维 - 实践的文化模式。 不仅,自然演化 – 宇宙和生物,而且,文明发展 – 文化和机器,也同样具有不依个体意愿的逻辑和客观规律。 - (商战天下 02 ) -
个人分类: 2014y|14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球商权时代 – 科学与经济
热度 1 benlion 2014-2-9 00:38
中国秦汉朝代之后,经历了 1500 年的百家哲学、艺术和工程技术发展。欧洲罗马帝国之后,进入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和政治 - 宗教合一时期。 欧洲大学建立,文化和艺术复兴,工程技术发展,地理发现之后,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建立了教育与民主体制, 5 百年发展了科学与工业文明。 中世纪欧洲文明的停滞,在于经院哲学实际代替了基督教的史学和伦理教化,而又政教合一的神权社会。同时期中国,尽管,经历朝代变迁、分分合合的君权社会,却仍然大量发明创造,在于诸子百家的分科发展和私塾书院、工匠作坊和集市发达。 近现代欧洲,建立了科学与工业发展的机制: 科学与技术、技术与数学、数学与艺术、艺术与宗教、宗教与政治、政治与哲学、哲学与科学,社会是复杂系统,构成环环相扣的结构。 从意大利到荷兰的商业中心转移,并创建了公司组织和证券交易市场,从而,开启了商权社会的知识、制造与虚拟经济全球化文明时代。 - (商战天下01) -
个人分类: 2014y|747 次阅读|2 个评论
全球文化格局
热度 1 benlion 2014-2-7 15:01
- 中国科学为何尚未发达?如何才能走向世界前沿? 自从李约瑟到厦门大学讲演,至今已 30 余年,经历国内国外探索与思考,终于得出一个结论来:人类文明的历史,必须深入研究与考证。 诠释历史、伦理教化是犹太 - 基督教和儒家的特征,古代中国书院、近代欧洲大学,文化研究和文化创造导致文明的进步。 人类最深奥的问题是灵魂,即使科学最发达的克隆人技术,可以使完全一样的人诞生,却无法使一个躯体的灵魂成为另一个人的意识。灵魂是什么?一般认为这是一个宗教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哲学问题。 宗教和科学相同之处,在于能够实践的经验、操作,一套思维和行动的方法,不同在于,一个是个体和社会的心理、人格和行为方式的造就,一个是认知、实践和管理方法的建立,一个面向历史的诠释、伦理的教化,一个面向逻辑的思维、未来的发展。 宗教,心灵的表达是艺术,哲学,心灵的操作是数学,科学,心灵的实现是技术;然而,心灵究竟是什么?却永远是一个哲学的同于宇宙解不开的谜! 上帝或上天,都是说超越人的能力和创造宇宙一切的精神力量,人非上帝,就是说人的欠缺,就是说没有完美、全能之人。 - (文化漫游记) -
个人分类: 太平洋|4068 次阅读|2 个评论
全球化文化模式
benlion 2014-2-4 13:14
- 简述历史拓扑学 - A brief view of topological history 人类出非洲、出埃及,形成遍布地球的民族和文化类型,存在一个向东方、向西方迁徙的发展路径,包括,埃及 - 波斯 - 中国、印度 - 波斯 - 希腊轴线,以及对自然、对心灵的认识和社会的组织与管理实践等。 埃及 - 巴比伦,成为人类最早的集大成文明,而后,波斯帝国、亚力山大帝国覆盖,形成文明的融合,轴心时代,罗马 - 波斯 - 印度和中国的文明格局形成。 西方文化格局 – 以色列(宗教) - 希腊(哲学) - 罗马(政治); 东方文化格局 – 尼泊尔(佛教) - 襄阳(道家) - 曲阜(儒家)。 中国古代文化格局 – 曲阜 - 商丘 - 开封(犹太教) - 登封同构于轴心时代文化模式。 中古时期,在拜占庭 - 印度两侧形成中国 - 阿拉伯 - 欧洲,西罗马经历阿提拉、查理曼帝国时期,而后,蒙古 - 欧洲接壤的地缘布局,欧洲开始文艺复兴。 奥斯曼帝国 - 波斯、印度王朝更替,欧洲开始航海探险,导致地理发现,而后,在查理曼的欧洲进入近现代文明的建立时期。 而且,文化模式发生转换: 宗教,从希腊哲学转换到儒学模式的伦理诠释; 政治,从君权神授到三权分立和公务员体制建立; 哲学,从分析还原论到图式*转换的系统综合论; 科学,从希腊自然哲学到实验技术和数学方法建立; 数学,从几何和算术到代数和解析几何的建立; 工程,从工匠作坊到动力机和自动化工业规模; 艺术,从写实描述的方法到心灵的抽象艺术,等。 中国长江流域,古代已经形成衡阳 - 长沙 - 九江的儒家书院文化,以香港、上海和天津为中心,以长江中下游流域为轴线,开启了中国近现代化文化的发展。 注*:希腊医学4元素、中国医学5行说,一个讲组成因素 - 现代概念为生物分子,一个讲连接图式 - 现代概念为拓扑网络。 - (总结) -
个人分类: 太平洋|2317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与人文模式
benlion 2014-2-3 17:13
- 从民族文化到全球文化 人类文明的摇篮 – 古代埃及 - 巴比伦,已经诞生了民族和文字谱系,经历轴心时代,印度教 - 希腊神话、犹太教 - 儒家文化等 2 个体系,形成希腊哲学 - 基督教、佛教 - 诸子百家的文化体制。 “儒释道”是个体修养文化,犹太教是家庭教育文化,基督教是社会体制文化,巴哈伊教成为了联合国精神。 中古时期,阿拉伯、蒙古帝国等横跨欧亚大陆,导致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西罗马的欧洲,掀起文艺复兴。奥斯曼帝国和波斯 - 印度的王朝更替,欧洲航海探险,从意大利到荷兰商业中心转移。 近现代文明模式,工程技术和艺术设计发展是前提。科学和工业,建立在数学方法、仪器技术发明等基础上,人文和体制,在教育、法律和经济的科学方法上建立。 俄罗斯文明,在拜占庭文化和蒙古帝国的土地上建立起来,拉丁美洲文化是西班牙等南欧移民发展起来。 近现代科学与工业文明模式,不仅不是在中国,也没有在印度和希腊文化的拜占庭,而是在查理曼的欧洲建立起来,并向南欧和东欧等传播和发展。 地理发现以来,近现代文明,不但,建立在希腊 - 罗马哲学和犹太 - 基督教基础上,而且,也离不开中国诸子百家和工程技术、艺术等贡献。 也就是说,在阿提拉、查理曼帝国之后,欧洲近现代化,融合了东西文化和体制,从而发展了全球化文明模式。 - (总结) -
个人分类: 太平洋|2302 次阅读|0 个评论
21世纪 - 科学与文化
benlion 2014-1-29 18:55
人类轴心时代文化,形成环地中海罗马 - 雅典 - 耶路撒冷的政治、哲学和宗教文化模式,汉朝中国已经形成中原和长江流域的儒 - 释 - 道家哲学的文化。 2007 年我去了曲阜和嘉祥, 2008 年从苏州经黄山到吉安游历,思考民族迁徙与文化的发展。 道家和禅家影响了医学和艺术等发展,犹太 - 基督教和儒家经典记载了古代文明的历史和文化精神。 从中国境内迁到印度北部的一支约瑟后裔,以及四川广汉三星堆的印度洋贝壳等文明发现,埃及 - 波斯到中国的丝绸之路,可能源自古代人类向东方的迁徙路径。 人类文明演化,其实,具有历史的逻辑和拓扑学的模式转换规律。 不仅, 20 世纪 90 年代,依据罗吉尔·培根和乔托到达芬奇、伽利略时代的实验方法,而且,康德的星云假说到小孔成像和托马斯·杨的光干涉实验等,从科学历史推导出系统医学的范式,都存在一个客观逻辑现象。 环太平洋文明,一个是人文精神的东西方融合,一个是科学方法的东西方融合,而将走向一个全球一体化文明模式。 经历 1983 年到 2013 年,完整探索与思考了科学范式与工业模式的发展,在 2014 年,开始新的探索与实践 - 系统医学与药物学计划。 - ( 2007 年 -2013 年) -
个人分类: 春晖|330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与技术中心
benlion 2014-1-26 22:05
- 环太平洋文明 地理发现,进入近代文明,商业中心从意大利转向到荷兰,工业革命,进入现代文明,现代哲学和抽象艺术发展。 19 世纪,开启环太平洋新的历史时期, 20 世纪,科学中心从德国转移到美国。 16 世纪到 20 世纪,实验与系统科学的范式建立,南美 - 法国 - 瑞士 - 俄国、英国 - 北美 - 澳洲和东亚 - 印度洋沿岸,形成文明轴线的区域发展。 21 世纪初,系统与合成生物学,沿着中国 - 以色列 - 瑞士 - 德国 - 英国 - 美国 - 日本环绕地球一圈建立了起来。 2007 年 -2012 年,考察了科学、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历史、社会转型的模式。 2013 年,重新研究了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国际文献和方法体系 – 理论与实验、计算与工程生物学。 自 1992 年到 2012 年,系统医学与药物学 - 系统遗传学与生物工程,范式已经建立起来。 2014 年,将进入科学、技术与产业新的发展时期。 - ( 1983 年 -2013 年探索) -
个人分类: 太平洋|1978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明模式的创造与传播
benlion 2014-1-22 21:54
- 中国生物产业 地理发现,开启了地中海文明向大西洋、太平洋文明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社会 - 精神 - 自然的哲学是 “ 儒释道 ” 文化,近现代欧洲,建立物理学 - 化学、社会学 - 语言学、生物学 - 心理学的科学体系。 16 世纪天文学革命, 17 世纪,意大利伽利略、英国牛顿等,奠基了实验科学方法, 18 世纪,英国进入工业革命。 19 世纪实验生物学奠基,近代欧洲向现代文明转型,环太平洋区域开始发展, 20 世纪物理学革命,分子生物学、系统科学与人工科学建立和 1992 年系统医学提出。 中国科学和工业,开始于 19 世纪的洋务运动和派遣留学,经历 20 世纪文革的中断,改革开放形成新的留学运动,从而,构成了中国社会的科学体系、体制和产业结构。 20 世纪 90 年代,北京中关村,成为中国的电子技术和生物技术中心。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基因组技术,带来了生物产业的发展时期。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生物技术中心,最早开展基因合成、测序和差异显示分析等技术服务,广州达安基因、北京华大基因和上海复旦基因等,随后发展起来。 1994 年提出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目的在突破生物经济的技术产业局限,开辟工程化设计人工生物系统的工业化模式。生物系统的理论与实验、计算与工程方法等研究,经历 1992 年 -2002 年在国内外阐述, 1999 年 -2003 年国际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的概念和体系形成,而后,系统医学与系统遗传学,也相应发展起来。 2007 年开始探索与考察科学、技术与产业革命,以及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模式。 中国古代中原是犹太教(开封)和儒 - 释(登封) - 道家文化框架的形成,恰好对应人类轴心时代奠基的古典文化模式,而后,向周边延伸和发展。 近现代欧洲,在欧洲查理曼帝国和英国的区域,进入了科学和工业文明模式的建立,包括,对中国 “ 儒释道 ” 和墨家等诸子百家的分析与研究。 16 世纪到 20 世纪,从欧洲到环太平洋,东方的工程技术和艺术思维,西方的思辨逻辑和数学方法等,整合到现代的实验与系统科学范式, 21 世纪,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发展,并形成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产业化模式。 (战国时代) (查理曼帝国) 21 世纪,宗教 -“ 儒释道 ” 哲学,工程医学和生物工业,将成为未来文化、科学与工业的发展趋势。 人类民族起源,形成了尼罗河 - 两河流域到中非、中美洲等迁徙路径的原始文明,而后,形成了埃及 - 巴比伦的古代文明。 人类轴心时代,奠基了古典文化模式,而后,这个模式又呈现在中国的中原,形成了曲阜 - 登封 - 商丘和开封的儒释道 - 犹太教文化中心。 经历中国 - 阿拉伯 - 欧洲的丝绸之路,地理发现,而后,在查理曼奠基的欧洲文明,开创了近现代科学与工业文明模式。 - ( 1983 年 -2013 年探索) -
个人分类: 太平洋|14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图示人类文明演义
benlion 2014-1-20 22:59
- 实验与系统医学 人类文化,人文( Humanities )和科学( Sciences ) 2 个方面,一般包括,宗教、艺术和哲学,科学、工程和数学等,逻辑学、伦理学和美学属于哲学,构成与自然、社会和精神的关系。 大学 3 年级的 1983 年,形成了结构论的哲学纲领,而后,经历了, 1983 年 -1993 年的系统与科学哲学, 2003 年 -2013 年的文化与社会哲学等探讨。 实验生物学,奠基于 19 世纪的达尔文进化论和孟德尔遗传学,自然选择理论,解释同一个生态环境的适者生存,新达尔文主义,解释物种的遗传变异法则;但是,低等生物与高等生物仍然能够共存一个环境,适者生存难以解释,孟德尔遗传学也难以解释超越亚种的变异,变异常为遗传疾病。 实验医学,奠基于贝尔纳论述的实验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方法;然而,生理学的体液稳态、神经网络,遗传学的操纵子模型,已经涉及到生物系统的信息反馈与控制理论、动力与节律行为等。 系统与科学哲学的思考,导致了 1992 年 -2002 年的国内外系统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工程范式的阐述,国际上 2003 年形成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的概念共识。 埃及 - 巴比伦文明之后,经历波斯帝国、希腊化时代,轴心时代奠基了古典文化模式。文化与社会哲学的思考,发现了轴心时代的印度 - 希腊、犹太 - 华夏的文化关联,以及中国 - 阿拉伯 - 欧洲文化交流的近现代文化模式转换。 (古典文明) (阿提拉帝国) (中国-阿拉伯-欧洲文明) (蒙古帝国) (奥斯曼帝国) 人类轴心时代,奠基了 4 大古典文明模式,拜占庭延续了希腊文化。 欧洲其它区域经历阿提拉帝国、查理曼帝国时期,而后,中国 - 阿拉伯 - 欧洲丝绸之路,形成文化和商贸交流,在蒙古帝国时期,欧洲开启了文艺复兴。 奥斯曼帝国兴起,隔断了欧洲 - 中国丝绸之路,欧洲探寻新的海上航路,导致了地理发现。 16 世纪,欧洲延伸到环太平洋,18世纪- 19 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环太平洋区域文明进入近现代发展时期。 20 世纪,联合国成立,科学中心转移到美国, 21 世纪进入环太平洋文明的时代,环地中海文化与中国文化在环太平洋再度走向融合和发展。 - ( 1983 年 -2013 年探索) -
个人分类: 模式|83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全球化文明
benlion 2014-1-18 01:33
- 环地中海与环太平洋 人类文明演义,经历几个发展浪潮: 第1次为出非洲,向东方、向西方形成遍布地球几大洲的民族历史; 第2次为出埃及,埃及-巴比伦文明集大成,向东方、向西方形成轴心时代的经典文化布局; 第2次为中古时期,欧洲-亚洲区域的文化演变,构成北非、中亚、南亚区域和以色列-尼伯尔轴线的宗教文化,中国文化格局为襄阳-苏州、登封-开封-商丘-曲阜; 第4次为地理发现,以色列-瑞士-德国-荷兰-英国为轴线,南欧和东欧为2翼,欧洲延伸到环太平洋; 第5次为联合国成立,向西方英国-北美-澳洲为轴线,向东方尼伯尔到中国的襄阳-曲阜为轴线,将形成以色列-中国的宗教-儒释道文化模式。 欧洲工业革命,近代与现代文明转型,中国近现代化,开启于衡阳到九江的书院传统,香港到上海的长江流域和沿海发展,从而进入了环太平洋文明时期。 未来人类,不仅,建立太空城市的建筑、交通和通讯,而且,人工生态园的生物育种、医疗系统和机器制造等。 科学认识世界,技术改造世界。 科学发现的目标是客观知识,机器的发明可以储存人类的文化信息,从而,形成星球、生命与机器的未来景观。 -(逐鹿太平洋)-
个人分类: 探索|2358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明史 - 世界与未来
benlion 2013-10-17 08:44
- 21世纪:环太平洋文明 (轴心文化) (蒙古扩张) (丝绸之路) (明朝航海) (地理发现) (美国文化) 海洋时代:欧洲- - - 。 探索与思考 1)1983年(东海)-1993年:实证分析与系统综合的科学范式; - 1992年-1997年(地中海)-2003年:国内国际系统医学(遗传学与生物工程); 2)2003年(英国)-2013年:信仰精神与知识创新驱动的经济; - 2012年(太平洋)-未来:工程医学(技术、艺术-企业)研究与发展。 -(总结)-
个人分类: SMP|2868 次阅读|0 个评论
21世纪 – 地球未来
benlion 2013-8-22 20:39
人类轴心时代,印度-希腊、以色列-华夏,构成文化模式发展的4条路径。 约公元前2000年为埃及-巴比伦文明时期,约公元前1500年发生一次大规模迁徙,以色列人出埃及和印欧民族迁徙到印度。 尼泊尔建立了佛教,带来印度在贵霜帝国时期的文化繁荣,并传播进入中国。在波斯帝国时期犹太教建立,古代中国-波斯-中东-欧洲丝绸之路形成中西贸易和文化桥梁。 埃及-巴比伦文明的区域上,先后发生波斯、罗马、阿拉伯和蒙古文明的交替。 地理发现,欧洲延伸到俄国、南美和北美-澳洲,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建立了科学与工业文化模式,构成了非洲-中东-东亚、印度-中东-欧洲-环太平洋的向东方、向西方人类迁徙的2条历史轨迹,而以色列成为世界宗教中心。 以色列人在罗马,然后中国,比如开封,再后欧洲,而今美国,在地理格局上环太平洋与环地中海类同。 文明发展,基本以500年和1000年为周期,比如,中世纪欧洲的黑暗与古代中国文明的繁荣,而后,地理发现,欧洲民族迁徙到环太平洋,至今500年。 已经历4次科技革命和2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海洋、太空文明新的发展,而将进入新的工业革命时期,并将带来新的文明模式。 在环太平洋时期,中华民族能够走向成功吗?能够积极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吗?能够迅速建立创新型社会机制吗?在中国国内,能够诞生引领世界的哲学家、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和金融家群体吗? 也许,分析哲学、实证科学在欧洲建立,有其力学、几何学和思辨哲学、逻辑论证传统,然而,也是整合了东方的代数学、化学和实践经验、工程技术传统,经历物理学-化学和社会学的近代、生物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现代建立。 然而,20世纪物理学和生物学发展,进入系统科学和综合哲学,在理论上将更具东方传统的比类取像、构图模式型思维。 中国,能够迅速练就思辨哲学、分析科学的思维精髓,然后,在21世纪发扬和挖掘传统的潜力而创造新的文化和体制吗? -(未来文明)-
个人分类: 2013|1920 次阅读|0 个评论
环太平洋经济圈
benlion 2013-8-20 09:50
人生 如白驹过隙,几十年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1983 年形成结构论纲领和 1986 年著述,到 2013 年 30 周年的生物系统探索 – 实验、理论 + 技术、系统生物学 * ,包括城市群、第 4 次科技与第 3 次工业革命。 其间, 2003 年 -2006 年研究中西文化历史, 2010 年 -2013 年考察中国经济社会。 从概念、原理、模型到知识、方法、技术和设计、产品和传播,整个链条,构成转化科学的过程,其中,传播为广义,包括媒体和运输。 社会结构: 教育学是根本 – 教育、媒体的思想、技术和文化传播; 经济学是基础 – 工业、商业的制造、市场与企业创新; 管理学是关键 – 法律、资金的规范、制度与民众监督, 而,社会公民的信仰和诚信是核心 – 广义宗教是历史教育的文化传统可延续发展。 企业规划: 学术论坛和文化发展 – 科学研究、绘画艺术。 经济管理 – 技术开发与产品制造、营销和融资、发展。 得出结论: 1) 人类文明,沿着宗教 - “儒、释、道”家到“自然、社会、精神”哲学 - 科学,再到“制造、时尚、资讯”工业的发展历程。 2) 中国近现代化,经历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中国成立,到当代“政府 - 院士(内外籍)、企业(外企 - 国企 - 民企)的社会结构。 显然,全球社会的国际化,环太平洋文明的教育、科学与经济发展的文化圈形成。 注 * : 从进化论、系统论到结构论是系统科学与综合哲学的 3 规律总结,具体到生物系统的理论可操作。 1968 年 Rosen R. 编辑的国际系统论与生物学会议论文集, Mesarovic D. 提出以系统论方法研究生物系统的系统生物学概念和词汇,而《结构论》引用了 Rosen R. 的系统分层次理论,论述了系统医药学和系统生物工程概念和图论、拓扑学等模型方法, 1993 年武汉、 1994 年北京国际科学哲学会议传入日本。 - (总结、下) -
个人分类: 2013|212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