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钱伟长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钱伟长

相关日志

悼念钱伟长先生专辑-学术篇-3:论钱伟长的学术理念和学术风格:学术思想溯源篇
sqdai 2010-8-10 23:02
论钱伟长的治学理念和学术风格 学术思想溯源篇 8 学术思想溯源:先哲名师的影响和哥廷根学派的魅力 下面,笔者尝试着对 钱伟长 先生学术思想作一番溯本探源,侧重探索先哲名师对他的影响以及哥廷根学派对他的学术思想形成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8-1 先哲名师的影响 钱伟长 先生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村知识分子家庭,祖父和父叔都是乡村教师。正如他在《八十自述》 中所说:幼时平时生活虽然清苦,但每逢寒暑假,父亲和叔父们相继回家,就在琴棋书画的文化环境中享受到华夏文化的陶冶。父亲和四叔陶醉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用薪资节省下来的钱购藏了四部备要和二十四史,以及欧美名著译本,每年夏天三天的晒书活动我是最积极的参与者,从这些活动中,增长了我对祖国浩瀚文化的崇仰 。由于父亲英年早逝,钱伟长受四叔钱穆的影响最大,钱穆仅上过中学,靠非凡的刻苦自学成才,学术上卓有成就,毕生著述甚丰,多达 76 部(本),经、史、子、集皆精通,香港学术界称他是博通四部,著作等身的国学大师(见 , p. 415 )。四叔不仅资助钱伟长完成中等教育,而且经常让其陪读,少年钱伟长跟着四叔博览群书,打下了深厚的国学根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学风。投考高中时,由于数理基础差,钱伟长以末名进入四叔任教的苏州高中,在那里得到了钱穆、吕叔湘、陆侃舆等一代名师的指点,尤其是数学老师严晓凡让他每晚去教师宿舍为他额外补课,两人一起开夜车,从此钱伟长养成了开夜车的习惯,而且是六十年一贯制。 钱伟长 先生说:在苏州 高中 老师们的引导下,使我走出了为解决个人生活而学习的小径,启迪了我追求真理、追求学术探索的无尽向往。 由于钱伟长少年时代熟读古籍,尤其喜欢读司马迁的《史记》,对他后来的学术风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本来钱伟长的家长们就有游学的传统,读了《史记》后,更觉得应该像太史公那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此,只要环境和身体允许,他每年有很长时间在中外各地做学术旅行,至今,国内除西藏地区以外,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国外到过几十个国家;总行程数以千万公里计。最近他对笔者说:是 司马迁老 先生告诉我这样做的。与一般文人骚客不同的是:每到一地,他并不放眼于山光水色,总是行装甫卸,就或到工厂农村考察,或与人作学术交流,或做学术报告。凭借着他的深厚的学术功底,他会经常给东道主出金点子。这里仅述一二。 1983 年 钱伟长 先生应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同志的邀请访问福建,在参观闽江上的马尾港时发现,这个 1975 年耗资 6 亿元修建的军港,因港址选择不当(未考虑科氏力效应),已经严重淤塞,弃用已达七年之久,有人提出迁建新港。先生下现场仔细勘察之后,马上想起读过的古书中提到的束水攻沙之策,提议用乱石从闽江对岸向江中抛投造乱石堤,堤长约 200 米 ,用急流冲去泊位区的淤沙,不必营造钢筋混凝土大坝,用土法即可收束水攻沙之效。项南同志当即批准此议,只动用了闽江木船搬运抛投乱石,历时一个月,耗资仅百万,大功告成:即将报废的港口复活了,迄今未发生淤积问题。于是一时传为美谈,报刊上以专家一席话,救活一军港为题发表了专题报道。笔者写本文时,想探究这个束水攻沙的来历,在 钱 先生的早期文章《中国古代的科学创造》(原载《中国青年》 57 期, 1951 年 1 月 7 日 ,《人民日报》 1951 年 2 月 1 日 转载,也可见 , 59-65 )中找到了答案,文中写道:黄河从上游带着大量的沙粒疾行而下,到了下游,人民都引河水灌田,使河流慢下来,以致入海的出口渐渐淤塞,于是一到水涨,就不时溢出,造成水患。这样的情形,一直到王莽时(公元 9-22 年)有位长安人张戎科学地提出了水流流速与沙淤的关系。这个科学的结论,为以后有名的水利工程师王景(汉明帝,公元 69 年)、贾鲁(金泰定,公元 1351 年)、潘季驯(明嘉靖,公元 1565 年)、靳辅(清康熙,公元 1677 年)等治河的基本原则。他们根据这个原则,创造了筑堤束水,藉水攻沙的治水方法。这些工程师们在坚决地执行这个原则时,克服了不少工程上的困难,发动千百万的人民群众,完成了不少伟大的修渠筑堤工程。原来先生早就有这样的知识积累!笔者从中懂得了什么是厚积薄发。出于好奇,笔者进一步查了《辞海》,找到了束水攻沙词条,其中解释道:束水攻沙,我国自西汉以来治沙的一种主张。其方法是在宽浅河段筑堤束狭河槽,增加流速,利用水流本身力量以冲刷泥沙,防止淤积。西汉张戎指出:水长则疾,河疾则通 。潘季驯则加以运用发展,他在 河议辩惑 里说:水合则势猛,势猛则沙刷,沙刷则河深。又说:筑堤束水,以水攻沙。 原来先生的话都是有根有据的,没有深厚的国学根底,就不可能如此。 钱 先生告诉笔者,他是从《汉书》和《明史》中读到这些的。后来他在访问山东省时,又发现了黄河出海口的淤塞问题,他又提出了束水攻沙的建议,不过这次没有现成水流可用,于是他提议用机械设备来束水,于是,出现了大批消防车用高压水龙攻沙的壮观场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顺便提一下,上述文章及其姐妹篇《中国古代的三大发明》(见 , 68-74 )。 钱 先生在参加赴朝鲜慰问志愿军的代表团时,在火车上写成的,由于发表后反映热烈,先生在此两文的基础上,写了《中国历史上的科学发明》 ,从中可以看到先生在国学与科技方面的深厚的知识积淀。再举一个例子。 钱伟长 先生于 1986 年因参加学术会议访问兰州,会见了省长贾志杰同志,谈到了甘肃的金川镍矿区和白银铜矿区的人才外流问题,省长很是头疼。 钱 先生从他的人生阅历里搬出了洛杉机和巴库两个正反的例子,这两个城市在 100 年前以开发石油起家,前者在开发石油的同时先后发展了电影、航空、纺织、电子等工业,迄今保留了重要城市的地位,而后者则单打一,随着石油资源枯竭,城市走向消亡。因此,赠送给省长一张多种经营的方子,省长认可并获中央批准后,马上干起来,现在两矿区成了新兴城市,再也没有孔雀东南飞现象了。 除了游学四方、博览群书这两点以外,我们还可以从钱先生治学思路和严谨性方面,看到国学传统对他的影响。钱先生幼时熟读《二十四史》,并看到他四叔钱穆先生的治学方式,养成了科学研究思考缜密、处理问题条分缕析的习惯。以板壳的内禀理论为例,板有圆板、方板,壳有球壳、锥壳、环壳、柱壳等等,形状各异、结构不同,想把它们归总,谈何容易,但他抓住了建立以中面为基础的拖带坐标系这个牛鼻,用张量分析这根缰绳,先使这条牛就范,然后用庖丁解牛的工夫细细解剖、理顺,将板分成 12 类,将壳分成 35 类,把人们过去的结果一一引来,对号入座,连 von Karman 于 1910 建立的著名的薄板大挠度 von Karman 方程也成了其中的一个特例。想一想, 这种工作不是与国学大师的做法有点相象吗? 8-2 哥廷根学派的魅力 钱伟长先生曾师从于哥廷根学派的传人 J. L. Synge 和 Th. von Karman 教授,哥廷根学派对他的学术思想和治学风格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他在《八十自述》中写道:在加拿大多伦多和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时,和 Synge , Infeld 教授交往很多,在加州理工学院也多次和 von Karman 教授接触,他们都是欧洲哥廷根学派的传人。哥廷根学派是应用数学的倡导者,他们都有很深的数学根底,有更好的对物理过程的理解,都强调对物理过程的本质的认识是主要的,但在数学方法上从不吝惜使用,力求其用在刀口上,要用得漂亮,用得朴素简洁。为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不惜跳进数学这个海洋来寻找最合适的工具,甚至于创造新工具。他们都警告我们,数学在应用数学者说来,只是求解实际问题的工具。 Synge 教授甚至说:你们应该有捏着鼻子跳进海洋的勇气,但应该懂得避免淹入海底,懂得在完成任务后爬上来,寻找新的物质运动的主题。数学本身很美,不要被它迷了路,应用数学的任务是解决实际问题, 。(见 , 28-29 )。 他还说: Synge 教授的第一课就是阐明哥廷根是主张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这和一般数学家的应用数学不一样。数学家是在研究数学问题,从数学中找问题的,哥廷根学派是从物理、化学和一般技术找问题,而要用高明的数学办法去说明物理或技术问题。首先要弄清物理或具体技术问题的本质。其次是要用数学上现已通用的表达方式去表达它,然后按实际问题的需要来求得实际的定量或定性的答案。 Synge 教授说,数学是汪洋大海,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应该以不怕淹死的精神,跳进这个汪洋大海,去寻找那最好的数学工具,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他力主不要怕数学,但也不能迷在数学中, 一定要在找到宝后,极早爬上岸来,用这个宝去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深受教育。我一生中解决过很多问题,也用过很多宝,但从来没有迷恋过某一个数学问题。(见 , 7-8 )。我国另一位力学大师钱学森院士更是非常重视传承哥廷根学派的学术传统。最近,谈庆明教授写道:我们应当学习和发扬他(指钱学森院士)所继承和发扬的力学大师普朗特 - 冯卡门的应用力学的优良传统。概括地说,应用力学家必须着眼于工程技术中带有普遍性的理论研究对象,通过艰苦细致的研究工作,提出新的科学创见,从而改进工程技术,形成新技术,产生新产业。 再来看看郑哲敏院士、李家春教授对郭永怀院士的评介,在介绍了哥廷根学派的风格和特点后,他们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冯卡门领导的研究集体使这种风格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由于郭永怀的良好的数学物理基础和渊博的工程技术知识,他使这种结合达到了十分完美的程度,并带到了中国,影响了我国力学学科和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 我国力学事业的三位奠基人不约而同地继承了哥廷根学派的传统,那么,这个学派的精髓与魅力何在? 这里我们对哥廷根学派作一简单介绍。先来看看 20 世纪的航空航天大师 von Karman 是怎样评价哥廷根学派的,他在 1967 年出版的自传中写道:只要一提起哥廷根,我至今仍然感到激动不已。英王乔治二世于 1734 年创办的这所古老的普鲁士大学,有时候人们管它叫乔治亚 奥古斯都大教堂。后来哥廷根大学成了欧洲大陆的哲学、语言学和法学的发源地。我进哥廷根大学时,它又是全世界的一个主要的数学中心。高斯、韦伯、黎曼、普朗克、希尔伯特以及基础科学方面的众英才都是哥廷根大学出身。在学术研究和教学方面,素有德国大学王子称号的哥廷根大学,以倡导自由、独创的学风闻名于世。这种治学精神终于使它成为培育 20 世纪科学巨匠的摇篮。正是哥廷根的一批学生,为原子弹和空间时代奠定了基础。(见 ,中译本, 40 页)。他还说:(哥廷根学派创始人)克莱因认为,工科大学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还应该真正懂得科学研究的方法。另一方面,数学家也需要具备一些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实际上,他就是推动哥廷根大学沿着这个方向前进的。克莱因的指导思想成了我在亚琛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继续搞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动力源泉。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是哥廷根大学的一大改革。此后几十年,它对全世界大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见 ,中译本, 63 页)。 哥廷根大学有悠久的数学传统,由 高斯、狄里克莱、黎曼先后担任学科带头人,但直到 1886 年克莱因( Felix Klein , 1849-1925 )和 1888 年希尔伯特( D Hilbert , 1862-1943 )的到来,才出现了辉煌的克莱因 - 希尔伯特时代。克莱因以他的非凡的创造天才和组织才能进行了一系列科学组织活动:大力罗致和提拔人才,引进了当时 26 岁的希尔伯特以及相对论专家闵可夫斯基( H Minkowsky ),首次在德国大学设置应用数学教授席位,任用应用数学家龙格( C Runge )占据此席位;创立数学研究所; 1898 年创立哥廷根应用数学和技术促进协会,由科学家和经济界领导人(如奥托等)联合组成,这是科学史上第一个把科学界与经济界联系起来的组织,协会成立了一系列科学技术研究所,例如航空和流体力学研究所 、应用电学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等,在哥廷根大学设置应用力学系、应用物理系和应用数学系,这一切为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创造了条件;组织科学教育改革和科学普及活动, seminar 和闻名于世的数学散步就此经常化。后来,经过希尔伯特的努力和众多物理学家的参加,哥廷根大学成了当时欧洲的学术中心(详见文献 )。在克莱因的领导下,出色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如普朗特的边界层理论、海森堡的量子论和矩阵力学、卡门涡街等等。 正如文 所指出的,哥廷根学派的主要特征是理论与实际、科学与技术、数学科学与应用科学的密切结合。钱伟长先生身体力行,在他的科研工作和科研教学领导工作中,充分实现了这种结合。通读他现存的 168 篇学术论文,都有明显而重要的实际应用背景,大多为了解决当时实践需要的重大问题(详见前文);笔者在与他讨论科研选题问题时,他说: 目光要远大一些,不要去搞那些没有应用背景的雕虫小技。 试看他为他的博士研究生所作的一些选题:板壳大变形;波纹管计算;穿甲力学计算;河口冲淤;河口风暴潮;冷却塔的流场计算及强度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实践中急需解决的又有一定理论难度的问题。最近,他满怀热情地向笔者谈起所里的一位突出的研究生周文波同志,他现在是上海市隧道建设公司的领导人,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之一,在上海的地铁和隧道建设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周文波在十几年前来到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以软地基地下构造应力分析专家系统为题攻读硕士学位,选题直接与隧道建设有关,所开发的软件可应用于上海市或有类似地基结构的地下工程,他的这一研究为他日后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最近又开始在该所攻读在职博士学位。钱先生谈起周文波时,两眼放光,由衷的兴奋心情溢于言表。 2001 年,他召集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的业务骨干会议,就谈一件事情:如何把握学科发展新动向,他拿出一堆《应用力学评论》杂志,让大家进行阅读、调研,并考虑如何开展实际需要的重大课题研究。现在,这个研究所的年青人都以自己是哥廷根学派的第四、五代传人为荣,决心沿着钱伟长所长指引的方向走下去,将这个研究所办成世界一流的应用数学和力学的研究中心。 哥廷根学派在治学上的特色是自由、独创的学风( von Karman 语 ), von Karman 还说:在哥廷根,我出席了一个又一个的原子理论讨论会,为那些年青的物理学家所深深吸引。他们成群结队进出学校的各个课堂,一边走,一边谈;不是探讨新概念,就是为表面上互相矛盾的那些新发现寻求和谐统一的解释。在这种热烈的气氛下,我跟物理学家玻恩一起研讨原子理论就毫不奇怪了。(见 ,中译本, 79-80 )。正如文 所描述的:哥廷根学派之所以能吸引人,是因为哥廷根有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这个环境的形成是哥廷根教授的工作作风密不可分的。 F Klein 善于讲课,还组织讨论班,他认为讨论班可以激发学术研究。在讨论班上,他把自己那丰富多彩的思想以及处理问题的思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们。这种交流方式很快在德国得到普及。该文也提到, D Hilbert 也是讨论班的热诚的组织者和参加者。 von Karman 把这种风气带到了加州理工学院,郑哲敏院士在中国力学学会的一次会议上曾绘声绘色地描述过 von Karman 的研讨会,它们通常在他住所的客厅里举行,助手和学生云集,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家热烈争辩,有时尚能心平气和,多数场合争得脸红耳赤;对难题实在没有计策时, von Karman 就会说,看一看 Whittaker 的菜单吧!(指 Whittaker 的专著《现代分析》);讨论时间长了,大家感到饥肠辘辘时,就到冰箱里找东西吃, von Karman 的妹妹经常为大家备有精美点心。许多举世瞩目的结果,就是在这个客厅里孕育出来的。在文 中有这样的描述: von Karman 每周主持一次工作会议和一次学术活动,周周都开,神圣不可侵犯,在工作会议上,希望每个人都报告自己的工作,不管是教授还是学生,讨论十分活跃,说错了也不要紧, von Karman 的指导思想显然是:所有的人都参加这个集体所从事的工程科学的原始研究,每个人的研究都是重要的工作,希望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识和经验,并对别人作出贡献,因此这种活动极其成功,深受欢迎。钱学森院士把这个风气带到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据谈庆明教授回忆,该所一建成,就有了讨论班,最初的参加者仅 16 人,最初讨论的问题与高速空气动力学和物理力学有关。那时,钱学森先生拿到出版《星际航行概论》的稿费,就拿出一部分在自由讨论时请大家用点心。郭永怀院士在中科院力学所的电磁流体力学研究室也组织了每周一次的研讨班,集中攻读留比莫夫的有关专著,并研讨相关的几个研究方向。笔者有幸参加了这个研讨班,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常常为一个有歧见的问题争吵得脸红脖子粗,结果总是郭先生的意见成为定论,大家常为郭永怀先生的许多真知灼见所折服。所以说,钱伟长先生所提倡的 seminar 不是他发明的,而是对哥廷根学派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但是,在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 18 年一以贯之的坚持举办定期 seminar ,则反映了钱先生对这种发扬学术民主做法的执着和彻底认同,而这种制度和所造成的学术氛围也是使该所能跻身于强者如林的力学界、成为研究力学的洞天福地的原因之一。 9 结束语 在本文中,通过引述钱伟长院士的种种论述、简介他的学术成就并分析他的治学理念及学术风格,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 钱伟长 先生的学术思想的精华在于: 立足于社会实践,以高瞻远瞩、勇于探索的思路,根据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来发现、提炼问题,经过充分调研,以广泛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独辟蹊径的创造性劳动,建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用独创的或先进的方法加以巧妙处理,将所得的成果经过实践的严格检验,并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加以认识或系统地发展成新的理论 。事实证明,这种思想指导下的科研实践是无往不胜的; 2) 钱伟长先生的治学风格的精髓在于: 爱国敬业、自强不息、锐意创新、求真务实、广博览、群策群力。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他的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高尚品格;脚踏实地、终生向学的治学态度;勇于创造、刻意求新的无畏气概;藐视困难、百折不回的奋斗精神;提携后进、传道授业的献身理念;发动群众、协力攻关的组织才干。 3) 钱伟长先生的学术思想的渊源在于: 努力吸收古今中外先贤先哲的治学理念,继承发扬哥廷根学派的优良传统,用辨证唯物主义理论武装自己 ,将 理论与实际、科学与技术、数学科学与应用科学密切地结合起来,科学地调动一切积极性,为祖国的四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在本文结束之际,谨 向钱伟长 先生表示我们共同的祝愿:愿先生继续书写人生的华丽篇章,带领我们继续在建设强大的中华的漫漫征途上激流勇进! 致谢 :本文的写作过程中,曾得到钱伟长院士的具体指导,并经他仔细审阅、修改原稿;还受到笔者的老师李佩教授、学长谈庆明研究员和李家春研究员的启发;笔者的助手乐嘉春博士对原稿提出不少宝贵意见;笔者的助手董力耘博士、学生卢东强、雷丽、安淑萍等曾帮助查找资料,谨此一并致谢。 参 考 文 献 1 钱伟长 . 钱伟长科学论文选集 .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89 2 钱伟长 . 八十自述 . 深圳:海天出版社, 1998 3 钱伟长 . 钱伟长文选 .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4 钱伟长 . 钱伟长学术论著自选集 .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5 钱伟长 . 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思考 .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0 6 周文斌,孔祥瑛 . 钱伟长传略 . 见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 1-31 7 黄黔 . 钱伟长 .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工程技术编,力学卷 1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 166-195 8 钱伟长 . 有代表性的科学论文简介 . 见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 43-58 9 钱伟长 . 中国历史上的科学发明 .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3 ; 修订版, 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9 ; 繁体字版, 香港:南粤出版社, 1991 10 钱伟长,林鸿荪,胡海昌,叶开沅 . 弹性圆薄板大挠度问题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4 ; 俄文版, 莫斯科:外国文献出版社, 1957 11 钱伟长,林鸿荪,胡海昌,叶开沅 . 弹性柱体的扭转理论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5 ( 1957 年重印) 12 钱伟长,叶开沅 . 弹性力学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6 ( 1980 年重印) 13 钱伟长(以清华大学锌空气电池研究组名义出版) . 锌空气(氧)电池进展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5 14 钱伟长 . 应用数学和力学论文集 .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 15 钱伟长 . 变分法和有限元(上册)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0 16 钱伟长(主编) . 奇异摄动理论及其在力学中的应用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1 17 钱伟长(编著) . 穿甲力学 .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84 18 钱伟长 . 广义变分原理 . 上海:知识出版社(多学科讲座丛书), 1985 19 钱伟长 . 格林函数和变分法在电磁场和电磁波计算中的应用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 修订版,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0 20 钱伟长 . 电机强度设计计算的理论基础 .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21 钱伟长 . 应用数学 .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22 钱伟长 . 微分方程的理论及其解法 .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2 23 Synge J L, Chien W Z. The intrinsic theory of elastic shells and plates. in Applied Mechanics Theodore von Karman Anniversary Volume, 1941: 103-120 (see also Ref. , 59-69) 24 Chien W Z. The intrinsic theory of elastic shells and plates. Part 1, 2, 3. Quart Appl Math , 1944, 1(4): 297-327; 2(1): 43-59; 2(2): 120-135 (see also Ref. , 79-138) 25 Rutten H S. The Theory and Design of Shells on the Basis of Asymptotic Analysis. 1973, pp.2-3,23. 26 Chien W Z. Derivation of the equations of equilibrium of an elastic shell from the general theory of elasticity. The Science Report of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Ser. A, 1948, 5: 71-86 (see also Ref. , 209-216) 27 Chien W Z. Large deflection of a circular clamped plate under uniform pressure. Chinese J Phys , 1947, 7(2): 102-113 (see also Ref. , 169-177) 28 Chien W Z. Asymptotic behavior of a thin clamped circular plate under uniform normal pressure at very large deflection, The Science Reports of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1948, 5(1): 71-94 (see also Ref. , 193-208) 29 Chien Weizang, Chen Shanglin. The solution of large deflection problem of thin circular plate by the method of composite expansion. Appl Math Mech, 1985, 6(2): 103-120 (see also Ref. , 1283-1200) 30 Volmir A S. Bending of plates and shells. Moscow : Mir, 1956. 31 戴世强 . 关于圆薄板大挠度问题的正交条件解法 . 应用数学和力学 , 1991, 12(7): 579-586 32 戴世强 . PLK 方法 . 见文献 , 1981 : 33-86 33 周焕文 . 奇异摄动法在圆薄板大挠度问题中的应用 . 见文献 , 1981 : 310-339 34 Bromberg E. Non-Linear bending of a circular plate under normal pressure. Commun Pure Appl Math, 1956, 9: 633-659 35 钱伟长,郑思梁 . 轴对称圆环壳的复变量方程和轴对称细环壳的一般解 . 清华大学学报, 1979 , 19 ( 1 ): 27-47 。也可见文献 , 513-532 36 钱伟长,郑思梁 . 轴对称圆环壳的一般解 . 应用数学和力学, 1980 , 1 ( 3 ): 287-299 。也可见文献 , 709-727 37 钱伟长 . 细环壳极限方程的非齐次解及其在仪器仪表上的应用 . 仪器仪表学报, 1980 , 1 ( 1 ): 89-112 。也可见文献 , 685-708 38 钱伟长 . 半圆弧波纹管的计算细环壳理论的应用 . 清华大学学报, 1979 , 19 ( 1 ): 84-99 。也可见文献 , 567-581 39 钱伟长 . 关于弹性力学的广义变分原理及其在有限元计算中的应用 . 机械工程学报, 1979 , 12 ( 2 ): 1-12 40 钱伟长 . 高阶拉氏乘子法和弹性理论中更一般的广义变分原理 . 应用数学和力学, 1983 , 4 ( 2 ): 137-149 41 钱伟长 . 大位移非线性弹性理论的变分原理和广义变分原理 . 应用数学和力学, 1988 , 9 ( 1 ): 1-10 42 Chien W Z. Incompatible elements and generalized variational principles. Advan. in Appl Mech, 1984, 24: 93-153. See also Ref. , 1119-1163 43 钱学森 . 写在《郭永怀文集》的后面 . 见《郭永怀文集》(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编),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2 , p 331 44 Chien W Z. Foreword. J. Shanghai University , 1997, 1(1): 1 45 戴世强 . 一本不可多得的应用数学专著评介钱伟长院士的专著《格林函数和变分法在电磁场和电磁波计算中的应用》 . 应用数学和力学, 2001 , 22 ( 7 ): 771-772 46 von Karman Th, Edson L. The Wind and Beyond, Th. Von Karman , Pioneer in Aviation and Pathfinder in Space.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67. 中译本:冯 卡门 航空与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曹开成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47 钱伟长 . 怀念同窗益友郭永怀教授 . 见《 郭永怀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文集》(郑哲敏主编),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9 , 7-9 。也可见文献 , 394-397 48 徐梅英 . 积极开展学术活动,促进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 高教研究, 1989 ( 2 ): 41-42 49 谈庆明 . 钱学森对近代力学的发展所做的贡献 . 力学进展, 2001 , 31 ( 4 ): 500-508 50 郑哲敏,李家春 . 科学和技术结合的典范 纪念郭永怀先生诞辰九十周年 . 见《 郭永怀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文集》(郑哲敏主编),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9 , 23-26 51 袁向东,李文林 格廷根的数学传统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2 , 1 ( 4 ): 339-348 52 高嵘,李文林, 历史上的数学学派理论初探,自然科学史研究, 1998 , 17 ( 3 ): 218 53 王自华, 桂起权 . 海森伯与慕尼黑 - 哥廷根 - 哥本哈根三个科学共同体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 , ( 3 ): 3-21 54 叶政 . 从哥廷根学派的兴衰看近代中国数学发展缓慢的原因 . 宁波师范学院学报, 1991 ,( 6 ) 7-11 原载于《力学进展》 2003 年第 33 卷第 1 期 2 ~ 23 页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2844 次阅读|0 个评论
悼念钱伟长先生专辑-学术篇-1:论钱伟长的治学理念和学术风格:学术成就篇
sqdai 2010-8-10 22:38
论钱伟长的治学理念和学术风格 学术成就篇 【按】 2002 年 10 月 9 日 ,为了庆 贺钱伟长 先生九十华诞,我在上海大学召开的钱伟长学术思想研讨会上做了主旨报告,题目是 论钱伟长的治学理念和学术风格 ,后来发表于《力学进展》 2003 年第 33 卷第 1 期的祝贺钱伟长院士 90 寿辰专刊以及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钱 先生九十寿诞祝贺文集;也曾蒙校报连载。 在痛悼 钱 先生仙逝的时刻,我看到有个别人,故意贬低 钱 先生的学术成就,曲解他的治学理念,令人不解。我也懒得理会他们,这篇八年前写成的论文科研可用来批驳他们的观点,也可让不大了解钱伟长学术成就和治学理念的年青后生从学术上走近钱伟长,以免盲目跟风。对材料的可靠性我有自信心,因为此文写成后,我曾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把文稿一字一句地读给 钱 先生听,当面修改了一些不当之处;后来,我又请了我的师母李佩教授把握了若干细节,请了十几位学长和朋友过目并修改,尽力做到材料翔实,观点恰当。 原文较长,为便于阅读,分成三段刊登:学术成就篇,学术理念篇和学术思想溯源篇。文科的青年朋友可跳过第二节的后几个小节不读。为节省篇幅,参考文献仅在最后一段之后列出。 1 引言 钱伟长院士已经走过了九十年的漫漫人生长途,作为遐迩闻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历经了艰苦立业 事业辉煌历经坎坷再度辉煌的曲折过程,如今虽已到了耄耋之年,却壮心依旧、斗志不改,坚守在他的教育和科研岗位上,续写着灿烂的人生篇章。对略微知道他的成长背景和坎坷经历的人来说,钱伟长这个名字多少带一点传奇色彩,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疑问:他是怎样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成长为知名科学家的?为什么他能在经过二十多年的人生逆境之后,却依然爱国敬业、忘我奉献、矢志不移?他为什么能在诸多科学领域中做出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为什么能完成常人难以想象的工作量?诀窍何在?笔者认为,所有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总问题:钱伟长院士有什么样的人生理念和治学方略?回答好这个问题对我们这样的学生后辈将大有裨益,但回答起来又相当困难,因为钱伟长院士的人生经历实在太丰富、著述实在太浩繁,仅仅想弄通、弄懂它们,也是穷毕生的精力而难以如愿。笔者近二十多年来,有幸常受钱伟长院士耳提面命的教诲,特别是最近的十八年,一直在他所领导的研究所工作,经常聆听他的谆谆教导及发自肺腑的心声,对上述问题或多或少有一些认识,因此,不揣冒昧草成此文。 笔者想从钱伟长院士的学术成就谈起,列举种种实例,论及他的治学动力、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方法、治学谋略,而这些又可以概括成: 爱国敬业、自强不息、锐意创新、求真务实、广闻博览、群策群力 这二十四个字。 爱国敬业 是 钱伟长 先生治学的基本动力,也是他历尽磨难、无怨无悔、奋斗终生的精神支柱; 自强不息 是旧清华的校训,也是新上大的校训,是钱伟长最珍爱的人生格言,也是他身体力行、发奋治学的行动准则,在十年前出版的《钱伟长文选》的扉页上,就有他的自题词: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为人民服务 ; 锐意创新 是 钱伟长 先生治学的主要精神,他尊重学术前辈而不盲从,强调 不要去咽别人的唾沫 ,遇到问题要独辟蹊径,尽力用新观点、新方法去解决新问题; 求真务实 是 钱伟长 先生治学态度之精髓所在,他力主科研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在实践中发现和提炼问题,所得到的研究成果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与他稍有接触的人都知道,他的治学、为人之道讲究一个 实 字,他痛恨阳奉阴违、口是心非、弄虚作假,为人处世从来都是直言不讳、直来直往,虽因此吃亏而无怨无悔、本性不改,而做学术研究的人都知道,求真务实正是治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钱伟长 先生是坚持这一原则的典范; 广闻博览 是 钱伟长 先生治学的基本方法和屡获成功的诀窍和基础,六十年来,他坚持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只要科研需要,他从来不耻下问,向内行求教,在实践中学习,也从来不吝惜精力,博览群书,孜孜不倦地自学,因此总能以简洁、优美的方法解决种种难题; 群策群力 是 钱伟长 先生作为学术领路人,指导科研工作、培养学生和助手的谋略,他继承并光大了哥廷根学派的优秀传统,大力发扬学术民主,组织各种各样的学术活动,经过他的传道授业,数以千计的学子迅速成长,不少人成了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新一代的中流砥柱。 笔者长期以来从事流体力学和应用数学研究,思想水平、理论水平不高,又受专业知识水平的局限,写这样的文章实在是勉为其难,因此,笔者在认真调查研究和细致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坚持写实,大量引述钱伟长先生的原始论述,让足够的材料来说明问题,并尽可能作一些思索和分析,但囿于见识,难免取材挂一漏万、分析粗浅表面,间或有贻笑大方的错处,敬请专家和读者不吝指正。 2 学术成就:纵横驰骋,硕果累累 钱伟长先生从事科学研究已超过一个甲子,他在科研战场上纵横驰骋、广泛涉猎、成果颇 丰,大部分成果及其产生背景和学术思想已在文献 中作了归纳和综述,本节只作非常扼要的概括。 钱伟长先生学术成果涉及方面之广,钻研功夫之深,影响范围之大,令人叹为观止。根据他的学术活动的大事年表,他从事过的学术研究主要有 : l 1934 至 1935 年,与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同学顾汉章一起测定北京地区大气参数,并在 1935 年在青岛召开的全国物理学年会上作了报告; l 1935 至 1939 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吴有训教授指导下研究稀土元素的光谱分析和 X 射线衍射;在清华大学化学系黄子卿教授指导下研究溶液理论;开始自行钻研弹性板壳理论; l 1940 至 1942 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与导师 J. L. Synge 教授合作探索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并完成以此为题的学位论文,获应用数学博士学位,这项研究备受国际学术界关注,产生了深远影响; l 1941 至 1942 年,参加加拿大研究委员会应用数学组关于雷达天线的研究工作,给出雷达波导阻抗的计算理论与公式;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的 A. Weinstein 合作研究固支受拉方板的振动; l 1943 至 1946 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及喷气推进研究所( JPL ),在 Th. von Karman 教授领导下研究火箭弹道、火箭的气动设计、气象火箭、人造卫星轨道、降落伞运动规律、火箭的飞行稳定性、对称超音速锥型流流场计算、圆柱体的变扭率扭转等问题; l 1946 至 1957 年,在清华大学先后研究圆薄板大挠度弯曲问题的渐近解(摄动解和奇异摄动解)、流动润滑理论、构件的压延加工、连续梁特性、扭转问题、扁壳跳跃问题和方板大挠度问题,这些大多属于非线性力学的前沿领域,有关成果在力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l 1958 至 1976 年,尽管他被剥夺了正常地从事科研活动和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权利,但他没有停止过对科学技术问题的探索,从事了以下诸项研究:飞机颤振、潜艇龙骨设计、化工管板设计、氧气顶吹转炉炉盖设计、大型电机零件设计、液压机设计和研制、高能锌空气电池研制、穿甲原理、三角级数求和、变分原理中的拉格朗日乘子法探索等等,这些成果有的见之于他人的著述中,有的在 1980 年以后陆续以论著形式问世; l 1977 年至今,先后在清华大学、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大学研究环壳理论、广义变分原理、有限元理论、中文信息处理、薄板大挠度的合成展开法、波纹管和其它管板、穿甲力学和断裂力学、加筋壳分析、三角级数求和、板壳的非 Kirchhoff 理论等等, 1978 年起的 15 年间,他平均每年出版一本专著,这段时间成为他的学术生涯中的第三丰收期。 迄今为止,钱伟长院士共发表学术论文 200 余篇(部分散佚,收录在案的有 168 篇),出版学术专著 18 部,撰写报刊文章 500 余篇(其中直接与学术问题有关的约占 70% ),担任过主编或编委的杂志、学术专著(或丛书)、辞典与百科全书 30 种,目前仍任《应用数学和力学》(中、英文版月刊)主编、《力学进展》(双月刊)副主编以及三种国际学术刊物编委、多种国内刊物的编委或顾问编委(参看文献 )。 由于他在弹性薄板大挠度理论和广义变分原理方面的出色工作,他于 1955 年和 1982 年两度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由于他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 1999 年获何梁何理奖。鉴于他对我国力学事业的有目共睹的杰出贡献,他与周培源、钱学森、郭永怀三位院士一起,被公认为中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 下面,我们试图简述钱伟长先生的主要学术贡献,有关的详细材料可参看文献 。 2-1 关于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 弹性薄板薄壳内禀理论,是钱伟长先生的成名之作。 在 1940 年以前,弹性板壳理论的各种近似处理相当混乱。人们把薄板与薄壳分开处理,而各种不同形状的薄壳的近似处理又 各自为政 ,总的看来,他们以板或壳的二维单元为基础,以宏观内力素的平衡方程为出发点,再根据 Kirchhoff 和 Love 的三项假设确定内力素和中面应变的关系,从而求出用三个中面位移分量为特定量的三个平衡方程。钱伟长先生深感这种近似理论的繁琐与不足,于 1939 至 1940 年在昆明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在仔细阅读 Love 及 Synge 的两本专著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以三维微元体作为出发点,引进三维应力 - 应变关系,得到用应变分量表示的平衡方程;同时首次应用张量分析和微分几何为工具,得到了用板壳中面的拉伸应变和曲率变化六个分量表示的全部方程,建立了薄板薄壳的内禀理论,这是一种精确的理论,避免了一些纯经验的假设 。 1940 年 9 月,钱伟长在第一次见到他的导师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J.L.Synge 教授时,惊喜地得知教授也在研究板壳的内禀理论,但用的是宏观方法,而钱伟长用的是细观方法,却得出了同样的结果。 Synge 教授提议把两种理论合在一起,写出一篇论文,他们在 50 天时间里就大功告成。论文发表在冯 卡门教授六十诞辰纪念文集中 ,该文集有 26 位作者,除钱伟长是未到而立之年的年青学者以外,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学术权威(如爱因斯坦等)。这一事实使钱伟长大受鼓舞,树立了在科学道路上勇攀高峰的自信心(见 )。这篇文章发表后,立即受到力学界和数学界的重视,荷兰力学家 HSRutten 教授 推崇说: Synge 和钱的工作继承了 19 世纪早期 A. Cauchy 和 S. D. Poisson 的工作,在西方文献中重新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他还指出: 板壳理论由于成功地采用了先验的 Kirchhoff-Love 假设,人们已经长期没有研究板壳的三维理论了。 Synge 和钱的工作是三维理论的基本工作,仅用力学状态的内禀变量 应力和应变,严格地从三维理论中导出了任意形状的薄壳都适用的非线性方程,这里在各向同性的假定下,把应力和应变分量按厚度方向的坐标展开为 Taylor 级数。近似的二维方程只有六个基本待定量,三个代表中面拉伸应变,另外三个代表中面弯曲变形分量,这是 Synge 和钱的工作最重要的特点。 这篇著名论文引发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不少有关三维板壳理论的工作,如著名学者 A.E.Green, E.Reissner, E.L.Reiss, P.Cicala, H.M.Mushtari 等的研究。 此后的一年中,钱伟长把上述理论的思想进一步展开,完成了他的应用数学博士学位论文,并于 1944 年在刚创刊不久的美国《应用数学季刊》上分三次连载发表 。在该系列论文中,将上述理论进一步系统化和精确化,而且利用了板壳的厚度和曲率的量级来作各种近似,对板壳的全部问题作了系统详尽的分类,确定了 12 类薄板问题和 35 类薄壳问题,均用六个方程(三个平衡方程、三个协调方程)加以描述,这些方程涵盖了常见的小挠度方程以及一些已知的大挠度方程,而有些方程则是全新的,其中尤以扁壳(浅壳) SS12 型方程最为重要,因为扁壳是一个新概念,且有实用意义。 1958 年 8 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海军结构力学研讨会上,冯元桢和 E.E.Sechler 在所宣读的《弹性薄壳的失稳》一文中,称扁壳方程为 钱伟长一般方程 ,而称扁圆柱壳方程为 圆柱壳钱伟长方程 ,此后两种方程统称为 钱伟长方程 。到上一世纪八十年代,上述论文的引用率超过百次。 1980 年,理性力学权威 A.C.Eringen 访问中国,特意到清华大学照澜院 16 号(钱先生当时的住所)探访钱伟长先生,他说,当年他花了几个月时间拜读钱伟长的板壳内禀理论的文章,从而开始了在理性力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他把钱伟长认作自己的前辈。 1982 年,在上海国际有限元学术会议上,执行主席 R.H.Gallagher (美国 Clarkson 大学校长)向大会介绍钱伟长时说: 钱教授有关板壳统一内禀理论的论文曾是美国应用力学研究生在( 20 世纪) 40-50 年代必读的材料,他的贡献对以后的工作很有影响 。(详见文 )。 在钱伟长先生的博士论文中还包括从三维细观平衡方程导出壳的应力内力素的宏观平衡方程的内容,这样一来,就把文 中的宏观理论与细观理论统一起来了,有关论文于 1948 年 12 月发表在《清华大学理科报告》上 。这篇论文曾引起一场著作权之争。 1949 年 7 月,后来成为理性力学权威的 C.Truesdell 来信抱怨此文(即文 )抄袭了他于 1948 年初发表的论文。钱伟长先生回信说明,由于中国国内战乱,未见到 Truesdell 的论文,并请他到多伦多大学查阅他的博士论文,文 为该学位论文的一部分。后来, Truesdell 来信道歉,并说,其导师 H.Reissner 告诉他,他在数学学会汇刊上登载的博士论文是钱伟长在回国的海轮上审查的,所提出的近 50 条意见多被他接受,他深表感谢。从此,这两位力学家成了终生的好友。(详见文 )。 2-2 关于圆薄板大挠度问题的摄动解法 钱伟长 先生回国后的第一个最重要的工作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圆薄板大挠度问题的摄动解法 . 1910 年, von Karman 建立了关于圆薄板大挠度的非线性微分方程,但是长期找不到理想的求解方法。 1947 年,钱伟长第一次用系统摄动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见文 )。他用中心点的挠度与板厚的比值作为小参数的来进行摄动展开 ( 渐近展开 ) ,即把微分方程中的未知量按照摄动小参数的幂级数展开,再代回微分方程,方程按照该参数的幂次分解为一系列递推方程;其最低幂次的方程就是该非线性方程的线性近似,较易求解;把低阶解依次代入较高阶方程,就对线性解作出摄动性的修正,从而得出更准确的渐近解。由于钱伟长正确地选择了小参数,当挠度较小时,只需要摄动一次就得到很好的解,即使对较大的挠度,摄动两次就足够了;所得结果与 McPherson 、 Rumberg 和 Levy 的实验( 1942 )非常符合。这一近似解析法所达到的精确度及其构思的精妙令人赞叹,在国际上被公认为逼近真实而又简捷的解法,苏联学者 A.S.Volmir 在其名著《板和壳的弯曲》中称之为 钱伟长摄动法 。 1991 年,笔者在仔细阅读此文时发现 ,钱伟长先生的方法实际上是采用了后来在专著中被命名为参数摄动法的渐近方法(例如,参看文 ),应该说,钱伟长是在弹性力学领域最早应用此方法的学者之一,而且其巧妙之处在于,他选定了待求的中心挠度与厚度之比作为小参数,而将已知的载荷与未知量一起关于此小参数展开,并收到了奇效,令人拍案叫绝! 钱伟长先生并未就此止步, 1948 年,他进而考虑了固定圆薄板在很大均布载荷下的大挠度问题 。此前,人们一般承认 Henkey 的薄膜解,但此解只能满足位移边界条件,自然存在较大的误差。钱伟长敏锐地发现,在圆板边界上一定存在着像流体力学绕流问题那样的边界层,因此,求渐近解时不能用正则摄动法,于是他引进了放大了的边界层坐标,将渐近解取为常规坐标的函数和边界层坐标的函数之和,同时进行摄动展开和逐项求解,最后得到了与实验吻合的渐近解。这个方法于上个世纪 70 年代被命名为合成展开法,是奇异摄动法的一种。周焕文 于 1981 年指出,钱先生这一工作是合成展开法的先驱,开创了摄动法的新领域,国外直至 1956 年才由 E.Bromberg 重复了钱的工作,由于钱伟长的论文发表于《清华大学理科报告》, Bromberg 可能没有看到这篇论文。 1985 ,钱伟长又与他的学生陈山林 改进了上述工作,用中心最大无量纲位移取代无量纲载荷为摄动参数,大大提高了收敛速度;令所有边界条件在各级近似中跨级满足,改进了结果的可靠性。 上个世纪 50 年代初,钱伟长先生在清华大学举办了弹性薄板大挠度问题的研讨班,并出版了论文集 ,他与他的学生叶开沅等计算了各种载荷和边界条件下的圆薄板、矩形薄板、椭圆薄板的大挠度问题,此文集于 1957 年由莫斯科外国文献出版社译成俄文出版,有关工作 1956 年在布鲁塞尔的第九届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大会上作了报告。 有关弹性薄板大挠度问题的工作在 1955 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3 关于圆环壳的一般理论 圆环壳是仪器仪表的弹性元件和其它壳体结构中的一种常见形式。进入科学的春天后, 钱伟长先生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先后承担了两项国家攻关课题,专门研究圆环壳的一般解及其在弹性元件和波纹管膨胀节研制中的应用。 他与他的同事、学生先后发表了 8 篇有关论文,解决了一系列实际问题。 此前, F.Tolke(1937) 、 R.A.Clark(1950) 和 V.V.Novozhilov(1951) 先后提出三种不同的复变量方程, Clark 给出了渐近解, Novozhilov 求出了非齐次解,但不能满足不同的边界条件;钱伟长与他的同事在文 中,统一了三种方程的推导过程和具体形式,找到了方程的齐次解并证明了级数解的收敛性,这个齐次解经与 Novozhilov 的非齐次解迭加,可满足各种边界条件,这是前所未有的。文 还给出了细环壳(环截面半径远小于环半径的极限情形)的极限方程和相应的解。接着又将细环壳解应用于仪表元件和波纹管的实用问题,并证明理论结果与几十年的实验结果相符 。 这些成果为环壳理论及其应用奠定了基础,是很能反映钱伟长的学术风格的应用力学方面的工作。 2-4 关于广义变分原理和有限元理论 钱伟长 先生的另一项享有盛誉的成就,是关于广义变分原理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 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人们在使用变分原理解决弹性力学问题的时候,大多是凑出来的。即分别以应变或应力为基本函数先写出积分泛函,再取驻值验证,所以每一个新原理的提出都是一项重要成果。随着当时有限元方法的崛起,变分原理作为其理论基础,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还处于逆境中的钱伟长先生敏感地抓住这一动向,试图克服变分原理的上述局限,找到系统而普遍的方法。他首先从最小位能原理和最小余能原理出发,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把约束条件引入泛函,从而先放松条件,得到相应广义化的变分原理,在变分求泛函驻值过程中可以把待定的拉格朗日乘子唯一地确定下来。这无疑是对建立广义变分原理的泛函提出的极富创见的重要方法,可惜他将 1964 年写成的论文《关于弹性力学的广义变分原理及其在板壳问题上的应用》投给《力学学报》后,因审查者不甚理解拉格朗日乘子法而遭退稿。日本学者鹫津久一郎在 1968 年出版的《弹性和塑性力学中的变分法》一书中才较明确地应用了拉格朗日乘子法,但有些要点仍未点明,如没有提及通过泛函驻值条件来确定待定乘子等。直到 1977 年,才在著名学者 O. C. Zienkiewicz 的著作《有限元法》有了完整的叙述。由此可见,钱伟长先生当时的新颖思想在国际上领先了十几年。 1979 年,钱伟长先生结合有限元计算,发表了他的基本观点(见文 ),随后通过开设讲习班和系列讲座,讲解他发展的广义变分原理及其在有限元计算中的应用,听众逾 3000 人,从而大大推动了拉格朗日乘子法在变分原理中的应用,推动了有限元、杂交元和混合元方面的研究活动和广泛的工程应用。有关讲稿最后成了专著 和 。 钱伟长先生还把广义变分原理推广到大位移和非线性弹性体,并用广义变分原理处理了非协调有限元理论,为有限元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详见文 )。 1984 年,钱伟长先生应邀为国际权威刊物《应用力学进展》写了专稿《非协调元和广义变分原理》,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影响。 由于在广义变分原理方面的出色工作, 钱伟长 先生于 1982 年第二次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与上次得奖时隔 27 年。据笔者见闻,我国两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人并不多见。 2-5 其它方面的成就 钱伟长先生在其它诸多领域中也颇有建树,现概述于下。 在 光谱分析 方面,他早期在著名物理学家、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吴有训指导下从事稀土元素的光谱分析研究( 1937-1939 ),其中硒的单游离光谱分析是稀土光谱的基础性工作,开了我国稀土元素研究的先河,受到国际物理学界的重视。 在 流体力学 方面,在 20 世纪 40 年代,他用一种巧妙的摄动展开法,给出高速空气动力学超音速锥流的渐近解,大大改进了 von Karman 和 N.B.Moore 给出的线性化近似解,对摄动法也是一项重大突破。 1949 年,他研究了润滑流体力学问题,基于轴承间隙粘性流体层很薄的情况,以无量纲流体厚度为小参数,进行摄动展开,仅用三个简化假设,从 Navier―Stokes 方程导出了润滑问题的高阶 Reynolds 型方程,建立了相应的变分表达式,使计算工作大为简化。 1984 年,钱伟长根据流体力学基本方程,对内流、外流等一般的粘性流动建立了普遍的变分原理,对可压缩和不可压缩流体分别建立了最大功率消耗原理;他还把固体力学中变分原理方法推广到粘性流体力学,奠定了流体力学有限元方法的基础。 在 应用数学 方面,钱伟长先生在 文革 期间研究了各种三角级数的求和问题,特别是研究了通过傅立叶变换对有关三角级数进行求和的新方法,编制了包含 10,000 个三角级数的《傅氏级数之和》的大表,很有实用价值。 钱伟长还以深厚的国学功底,对 汉字文字改革和汉字信息处理 进行了研究,研制成新型中文打字机( 1980 )和汉字输入计算机的编码方案( 钱码 )( 1984 ),该项成果曾多次受到褒奖和好评。 钱伟长对 电机电磁场计算理论和大功率高性能电池的设计和研制 都有独到的见解,在我国科学史研究上也很有造诣。 限于篇幅,有关论文不再一一列举,感兴趣者可参看文献 。 原载于《力学进展》 2003 年第 33 卷第 1 期 2 ~ 23 页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5774 次阅读|0 个评论
悼念钱伟长先生专辑-传记篇-3:钱伟长小传(三)苍鹰不老
sqdai 2010-8-10 22:04
钱 伟 长 小 传 (三)苍鹰不老 十、矢志不渝 一九五七年,正当钱伟长雄心勃勃地制定出新的庞大的科学活动计划、准备攀登新的高峰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巨大打击落到他身上:他被错划成右派分子。形势急转直下,他的所有的社会职务全被解除,只留下一个教授头衔,他的研究集体在无形中解体,他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受了牵连;有的被发配到新疆、甘肃,最厉害的被开除了党籍,发配到黑龙江垦荒。政治上受歧视、生活上受冷落,这些他都能够忍受,最使他难以忍受的是,一时之间,他被剥夺了科学研究、写作、教学的权利,每个白天,被呼来喝去地与扫帚、拖把、抹布为伴,只有在写检查时才可能拿起笔。有一天,出版社来信通知他,已排好版的《应用数学》一书决定不予出版了,并且要由他赔偿排版费。连著作也受到了作者的牵连!这使钱伟长万分沮丧。同甘苦、共患难的老伴赶紧劝慰,钱伟长敏感地指出:这不是一本书的问题,实际上是在宣布:我已经没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权利了。就此消沉下去么?不,这不是钱伟长的性格!受再大的委屈、吃再大的苦头,他也决不自暴自弃!他对老伴说:我一向认为,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真正生命,放弃了科研,科学家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人生的道路还长着呢,我是决不会在挫折面前退却的。 扪 心自问,如果说我从海外回来的十多年有什么对不起祖国和人民的话,那就是我的科研工作做的还很不够。为了不至于终生悔恨,我必须努力追回已失去了的部分时间。成果即使不能发表,它终究还是成果。就是这种信念是他振作起来,在劳动之余,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利用分分秒秒的间隙和属于自己的夜晚,他继续无休止地工作着。进不了图书资料室,没有学生、没有助手、没有合用的计算工具,他都不怕,多亏多年来他已有了大量私人藏书,头脑里还有取之不尽的宝藏,他因陋就简地搞着非法的科研活动。一九六一年,他摘掉了右派帽子,境况稍有改善,他立即从事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为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讲授电机强度计算,为京郊高校和清华大学的进修教师讲授应用数学、晶体弹性力学,为力学班学生开设选修课空气弹性力学。此外还写成了十七篇科学论文,有些还是在最艰难的岁月里完成的。可惜的是,这些论文大多数被打入冷宫,少数隐名发表或以内部报告形式存档。 令人扼腕的是关于变分原理一文的命运。那几年,钱伟长的脑海中一直萦绕着一种想法:能不能把弹性力学中有关变分原理的工作推进一步?过去人们在建立广义变分原理的泛函时,经常使用猜测性的试凑法,既不科学又费时费力,钱伟长大胆地另辟蹊径,从弹性小位移理论中有条件的位能原理和最小余能原理出发,系统地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把一般有条件的变分原理变成普遍的无条件的变分原理,并且通过变分求驻值的方法确定拉格朗日乘子及其物理意义,从而避免了试凑过程。这是一个绝妙的创造!一九六四年,他把精心写成的《关于弹性力学广义变分原理及其在板壳问题上的应用》一稿投寄力学学报编辑部,不久,这篇稿子以不宜发表为名莫名其妙地给退了回来。看来,摘了右派帽子并没有为他赢得发表成果的权利。他沉痛地把原稿整理装订后连同退稿信保存了下来,准备让它接受时间的考验。时隔四年之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鹫津久一郎发表了专著《弹性力学及塑性力学中的变分法》,其中提出了与钱伟长雷同的观点,原来应当称为钱伟长原理的广义变分原理后来被冠以鹫津的名字,这多么令人痛心! 这种打击的份量是不言而喻的。但钱伟长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矢志不渝地坚持伏案工作,坚信祖国和人民总有一天会理解他的。这几年中,他完成了圆柱壳小挠度问题的精确解、有加强肋的任意截面柱壳的理论、颤振理论及其计算、带有边拱的弹性支承底球形扁壳的计算等工作,这些文稿都静静地躺在书架上 。 十一、百折不回 相对平静的日子没有过多久,厄运再次降临到钱伟长头上,在十年动乱中,他经受了更多的磨难,但是他还是以惊人的毅力,百折不回地坚守在他的岗位上。 一九六六年盛夏的一天,红卫兵和造反派光顾了他家,他多年积累的图书资料遭到了劫难,精心写成的文稿成了他图谋复辟的罪证,遭到了无情的践踏,接着是无休止的批斗、审查和劳动惩罚,连看书的权利也被剥夺,科研之门似乎已彻底关闭。他一家五口人被挤到两个不大的房间里,其中一半还被各种书籍占据了,他的工作椅因无处安放而到了寄售商店。但是这位科学家真是积习难改啊!劳动回来,汗水未干,他马上开始整理凌乱散佚的资料、文稿,把它们看得比生命还贵重,到了夜间,屋里的灯泡用报纸遮挡着,照出一小圈光亮,他坐在书籍搭成的椅子上,又开始奋笔直书,进行着非法的科研工作。 不久,造反派开始分化、火并,清华园里时常发生枪战,许多人出外避难。钱伟长却不能走,还得恭候造反派的调遣。他仍住在枪林弹雨之中的照澜院,幸而,红卫兵们忙于内战,对他的管束松了些,他可以较为放松地开夜车了。就在武斗的枪声中,他编成了包含近万条公式的《三角级数之和》这个大表,其中创造了许多求和方法,比起国外同类著作来,公式多了好几十倍,而且分类严谨、使用方便。这摞大表的稿纸总厚度超过一尺,其中倾注了他多少心血!但是出版社说没有纸,至今它还在书柜里休息。 一九六八年的下放浪潮中,他到了首都钢铁公司特殊钢厂接受改造。他的踏实的劳动态度立刻博得了工人师傅的好感,他们对四人帮那种好马当驴使的做法不以为然,不久,就请他当了生产中的高级顾问,他也尽自己所能为他们设计急用的液压机和热处理车间,进行各种工艺计算和技术革新。工人们真心实意地暗中保护他,听说校方要把他转到江西干校,那可是个血吸虫的孳生地!他们以钱伟长还没有改造好,要继续留他改造为名,硬把他留了下来。与工人的接触使他体会到我们的劳动人民是可爱的,他们需要知识,尊重知识分子,天上的乌云是暂时的。 此后,他继续孜孜以求,牺牲了休息时间研究仪表工业中非常需要的环壳理论,建立了国际上几十年来从未找到的收敛性很好的精确解,还是依靠对数表和手算,得出了准确的计算结果,一九七八年发表前曾请同志们核算,证明它们准确到五位数字。 在大批判基础理论风的浪潮中,他不得不放下自己熟悉的东西,搞开了高性能电池的研制,由于军事、交通运输、地质勘探都需用高性能电池,有关部门很支持,成立了十余人的研制小组,在两年时间内,他翻译了三百万字的外文资料,提出了很多方案和计算数据,在全组同志共同努力下,设计出一种效率比普通电池高七、八倍的新型电池。他为能做出有益于人民的事而高兴。在此期间,有些人进出他家的门,交来一个个题目让他计算,算出结果后就来取走,尽管没头没脑,不知用途何在,他也不得不从命,只能自我安慰:大概总是有用的吧!这个电池研制祖,正在创出成绩时,因受到周总理的关注,而被四人帮强迫解散了。 党没有忘记正在逆境中的科学家。一九七二年十月至十二月,由周总理亲自推荐,钱伟长参加了中国科学家代表团,访问了英国、瑞典、加拿大和美国、他会故友、结新友,访问了母校多伦多大学,该校还为他组织了纪念授予他博士学位三十周年的活动。回国之后不久他又受到批判,罪名是翘尾巴。此后的三、四年中,他到处打杂,时而受托研究坦克装甲,时而在外语教研组编辑《英汉技术辞典》。虽然这样,他仍锲而不舍地进行研究,与此同时,他还不断学习新知识,始终紧跟世界上科学发展的步伐,为日后更多的创造性工作奠定了基础。 他为什么能饱经风霜而百折不回呢?一九八一年他说过:我对党、对祖国、对我个人的前途从来没有丧失过信心,要向前看,不能向后看,我一直相信我们国家会好起来的,要不然,我就不可能活到现在了。 十二、躬逢盛世 四人帮垮台,春回大地,钱伟长好像从噩梦中醒来,获得了第二次解放。他在他的《应用数学和力学论文集》序言中写道:四害已除,重新获得了工作的权利。欣逢一九七八年党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春风拂人,奋起之情油然而生。虽已年近七旬,还能为四化效力,感到无限幸福。我力图夺回已经失去的良好岁月,日以继夜的工作。确实如此,他不顾自己的高龄,以惊人的精力腾飞了。他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立下宏愿:每年写一本书,写十五篇论文,办好一个刊物,当好两家外国杂志的编委。六年来的实践表明,这位老科学家通过超载荷的工作超额地完成了自己的目标。 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七九年,他顺应国际上计算物理发展的新潮流,在清华大学举办大型讲座,亲授变分法和有限元,此消息轰动一时,京津报名听讲者六百余人。大教室里容纳不下,只得分两批授课。他为此准备了近百万字的讲义,从他擅长的变分法讲起,系统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计算方法有限元法。当时,他没有助手,讲义的每张蜡纸都是他亲自校对的。由于他学识丰富,备课认真,讲课取得了巨大成功。一九八零年,五十万字的《变分法和有限元(上册)》正式出版。 一九八零年,他编写了五十万字的《奇异摄动理论》讲义,再次在清华举办讲座,阐明了这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他自己的贡献,为在我国普及奇异摄动理论知识起了重大作用。同年他的十五篇论文辑成《应用数学和力学论文集》正式印行。 一九八一年夏,他用两个月时间写成三百八十二页的《穿甲力学》讲义,在武汉举办讲座,这是国内第一本这样的专著(七年后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同时由他主编的《奇异摄动理论及其在力学中的应用》问世,他翻译的《张量分析》一书出版。 一九八二年,更新修改的《应用数学》一书脱稿;一九八三年,写成《广义变分原理》讲稿;一九八四年,由他主编的《分叉、突变、浑沌和稳定性》一书完稿。 在科学的春天里,他的学识才华如春江暖水奔流,他的数十篇新完成的论文璀璨如粒粒明珠,美不胜收,这里只能择其要者,略作介绍。 在变分法和有限元方面,继那篇不宜发表的论文之后,他又就广义变分原理作了大量的工作,把拉格朗日乘子法顺利地应用于弹性大位移问题,成功地得到了大位移问题的完全无条件的广义变分原理;接着,又提出了高阶拉格朗日乘子法,导出了更广泛的广义变分原理。他还把广义变分原理推广到塑性理论、耦合的热弹性理论、电磁学、粘性流体力学等方面,得到了一系列的崭新结果。他把广义变分原理与有限元方法结合起来,导出了一种非协调元,一九八一年在美国亚特兰大城,纪念 卞学 鐄 教授六十寿辰的国际杂交和混合有限元会议上,以大会报告的形式作了介绍,并汇编于会议文集之中。以后,在上海、大连、合肥举行的国际有限元会议上,他又报告了一种具有对角线化一致质量矩阵的有限元,它给动力学计算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这些工作在国内外同行中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在环壳理论方面,他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又细致分析了环壳方程级数解的收敛性问题、轴对称细环壳的精确解和一致解,并结合仪器仪表生产,用环壳理论对环管形热膨胀器、均布内压细环管、波登管和各种载荷下的波纹管作了详细研究,理论结果与试验非常符合,并给出了实用的设计公式。这方面的工作在国际上取得了领先地位。 在板壳大挠度理论方面,他提出了摄动有限元的思想,力图把解析方法与数值方法结合起来,并已收到实效;他早年的学生叶开沅发展了他的方法,进一步提出了修正迭代法和解析 - 电算法,取得了更为圆满的结果,并已应用到板壳的非线性稳定问题中。在柔韧板壳大挠度研究领域中,以钱伟长为首的学派取得的成果在国际上达到了第一流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钱伟长在汉字信息处理方面的成就。他认为汉字的处理问题应该由我们中国人自己来解决,所以他一心推动支持汉字信息的研究工作。一九七八年以来,他自己开始考虑简捷有效的电子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方案。按照他一贯的学术见解,他强调要抓住主要矛盾,撇开细致末节,力求简便实用,力求简便实用。他首先对汉字字型、笔划进行了细致分析,独创了一种汉字宏观字型编码(简称钱码),它的特点是构思精巧,规则简洁,直观性好,逻辑性强,易学好记,便于使用推广。经过一年多的编排试用,目前已通过鉴定,进入实用阶段,获得了普遍好评。在世界上近五百种编码中属于上乘,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学习十小时后就可以每分钟打出三十个字。这一成功对于在我国普及计算机,实现科学管理化,情报工作自动化,印刷排版现代化、汉字通讯网络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十三、志在千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钱伟长并不满足于自己在学术上继续取得的成果,他深深感到,要改变我国科技落后的局面,必须动员更多的人学科学、懂科学、讲科学,因而他虽然年事已高,仍然不辞辛劳,到处奔波讲学,传播科学知识,他的足迹遍及全国二十八各省、市、自治区,行程数十万里,他的声音远播于大小城市、穷乡僻壤,听众数以百万计,讲学题目有普及性的《有关四个现代化的几个问题》、《科技与四个现代化》、《科研与教学》、《系统工程和管理科学》等等,也有很专门的课题。 他在所到之处倍受群众欢迎。例如,在边城伊犁讲课时,他结合新疆的具体情况,分析那里的优越条件和开发前景,并与美国当年的西部开发作了比较,使人们深受鼓舞。少数民族群众骑马、骑骆驼,从数十里外赶来听讲,听众反映:听过报告后,长了志气、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增加了信心,胜读十年书。 在讲学过程中,他经常深入现场,与当地同志商讨学术问题,解决实践中的难题。在大庆参观时,他提出了提高采油率的设想和建议;在福建马尾港参观时,发现由于建港选址不当,港口严重淤塞,每年为了疏通航道耗资巨万,他根据《汉书》的记载,提出束水攻沙的方案,建议通过乱石筑坝,用湍急的水流冲走淤泥,经查,与过去别人提过的建议不谋而合,当地领导立即实施,收效良好,人们纷纷传说,专家一席话,救活一港口。 为了使全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师有更新知识的机会,从一九八零年起,他发起组织了四十九期应用数学和力学讲座,由各地专家讲专题课(他本人在重庆、贵阳、昆明、武汉讲了四期),题目遍及应用数学和力学的各个领域,听众达五千余人次,大部分来自比较闭塞的边远地区,他们听后得益非浅,大都在实际工作中起了作用。这个系列讲座次数之多、听众面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大是国内少有的。 作为民盟中央科技小组组长,他还组织了两期多学科讲座,动员了一批学问渊博的老专家讲课,内容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精彩纷呈,效果极好,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强烈影响。 在这些学术活动中,他日程安排的十分紧凑,一站接着一站,喉咙嘶哑了,也顾不上休息,身体疲乏了,仍在想着讲课题。一九八零年六月下旬,他拖着病体到河南,上午刚到郑州,下午就是一场报告,第二天由感冒转为肺炎,高烧近四十度,不得不住了院。病体稍愈,就恳求医生准假,让他做完最后一场报告,医生不得不让步了,使得周围同志无不为之感动。 如今,他已七十三高龄了,但锐气仍不减当年,他说:四处奔波,虽然很累,但是心情很愉快。 十四、甘为人梯 近年来,钱伟长常说:我寄希望于年青一代。我现在的责任就是培养我国青年、中年两代人,让他们尽快地成长起来,这是当务之急啊!为此,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九七九年,他看到国内学术杂志少,中青年发表论文很不容易,决心创办一个新刊物《应用数学和力学》,为中青年工作者提供表演才能的舞台。呈报上级后,有位科盲领导大笔一挥,硬是不准办,钱伟长只得去求助于交通部,得到了热情支持。接着他又物色了几十个应用数学和力学工作者担任编委,他们中的大多数当时不满五十岁,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卒。钱伟长说,就是要放手让他们锻炼。与此同时,确定这个刊物废除层层审稿制,改为编委推荐制,目的在于早出成果,快出成果。几经努力,这一杂志终于在一九八零年五月创刊了。他每期都认真审读,经常提出修改意见,刊物越办越兴旺,由原先季刊改成双月刊,八五年开始又改成月刊,目前发行量已达八千份,英文版远销至四十九个国家,美国的《应用力学评论》、《数学评论》等杂志刊登该杂志文章的摘要。钱伟长把来稿分成三等,第一等是新观念、新方法、新问题,第二等是新观念、新方法、老问题或老观念、老方法、新问题,第三等是老观点、老方法、老问题。他提出只要属于前两等的,有一得之见就让他刊登,不论资历论水平。例如上海某大学由两位硕士研究生投来一篇稿子,他看后觉得很好,立即推荐刊登。五年来这个刊物扶植了大批中青年成长了起来。 钱伟长在百忙之中,每年还亲自主持一、两次国内学术会议,每次会议抓一个国际上新的学科方向,及时地在中青年工作者中交流,并注意在会上发现新人才。在一九八二年无锡的全国非线性力学学术会议上,他看到江西工学院有位年轻的助教的论文很有水平,就提议让他在会上第一个作报告,得到了与会者的好评,后来他的论文就发表在《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上。(现在这位作者已是清华大学教授、工程力学系主任。2010年加注)。 为了更好地培养青年一代,他以七十高龄,接受中央调往上海工业大学。两年多来,他为把上海工大建设成一流大学而尽心尽力。他引导学生面向世界,放眼未来,以天下为己任,并强调刻苦学习,改进学习方法,以自学为主,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在学校管理的现代化方面,正在不断取得成绩。一九八四年,他还亲自筹建了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准备把这个所办成开放性的研究机构、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中心,中青年应用数学和力学工作者成长的摇篮。 近年来,钱伟长招收了二十多名研究生,他抽出不少精力来悉心培养他们,从端正学习目的,到选修课程、选定题目、做论文,一一过细地指导,他们中有些人已经毕业,在工作岗位上起着骨干作用。 看到新的一代迅速成长,他感到无限欣慰。他说:我是七十岁的人了,是我未来的五年重要呢?还是青年人未来的五十年重要呢?我看最重要的是培养新一代的人才,我愿在这方面多贡献点力量,甘愿做青年人攀登科学高峰的人梯。这是多么感人的肺腑之言啊! 十五、永不停步 人们知道钱伟长的坎坷经历,见到他的人总爱打听他对受过的不公正待遇的看法,有位香港记者就这样做过。钱伟长爽朗地回答:这是一个老问题了,已经成了历史的遗迹。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好了,若是老纠缠旧账,我们就会目光短浅,应该多想一想我们的未来。科学技术要赶上去,因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这是当务之急。他还常说:祖国是我们的母亲,哪有母亲不爱自己的子女的?你能说母亲错打你几下屁股,你就记恨了吗?天下没有这个事情。我们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感应当是永恒的。 有些好事之徒总爱无事生非、造谣中伤。八十年代初,国内盛传钱伟长正在申请移居国外,对此,他置之一笑,对前来探问的人说:我从来没有这么想过,我要是有这个想法,一九四六年就不会回来。我是一个中国人,决不会离开哺育我成长的伟大祖国和民族,我的岗位就在这里。我们学科学技术就是为了实现我们祖祖辈辈父老所向往的,让我们祖国繁荣起来,能够进入先进国家的行列。为了这,我愿把我的全部精力贡献给国家! 是的,这位老科学家正是这样做的。这种信念支持他一往无前,目前,他的脑海里正在构思着新的蓝图,准备着投入新的拚搏,只要生命不息,他还要不断创造,不断前进,不断图新! 1986 年 1 月初稿完成于上海工业大学 1986 年 5 月定稿于普陀山息来小庄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5435 次阅读|1 个评论
悼念钱伟长先生专辑-传记篇-2:钱伟长小传(二)健鹰翱翔
sqdai 2010-8-10 21:58
钱 伟 长 小 传 (二)健鹰翱翔 六、风华正茂 钱、郭、林三位都是西南联大物理系才华横溢的高材生,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主任辛吉( J. L. Synge )教授与他们一见如故,一一询问了他们的学历和学术见解之后,这位来自爱尔兰的著名科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立即对这三位年轻人产生了好感,同意他们留在他身边学习、工作。半年之后,他们都以优异成绩取得了硕士学位, 辛吉 教授称赞他们是了不起的好学生,校园中多年未见的优秀人才。他们的学识才能名扬全校,使当时在多伦多的华人感到扬眉吐气。 钱伟长来到这个条件优越的环境,在名师指导下犹如雄鹰展翅、高飞远翔,到校不久,他就主动提出,要搞广泛适用于各类平板和壳体的内禀统一理论,并且谈出了一些具体想法。 辛吉 教授听后喜出望外,他说他也正在研究这类问题,很愿意与钱伟长合作。于是,师生两开始共同啃这块硬骨头了。的确,板壳内禀理论是一大难题,但是很有实用价值。在航空航海工程、武器装备、仪器仪表和各项工程设施中,到处可见到平板和壳体,例如,方板、圆板、三角形板、环形板、球形壳、柱形壳、锥形壳、环形壳、波纹形壳等等,实践中,必须了解它们承受各种载荷时的平衡和运动状况。多年来对于各种各样的板壳,各学派学者用不同的方程式来描述,钱伟长认为它们应该有内在的联系,有必要加以统一。于是他开始废寝忘食地寻求这种联系了。他每天一早起床,胡乱吃几片干面包,就匆忙赶到图书馆或办公室,到饥肠辘辘时,去小饭馆填一下肚子,又钻回文稿和书籍堆中了。经过半年多努力,用掉了几尺厚的草稿纸,他终于以严谨简约的张量分析为基本工具,建立了板壳的基本理论,对原有的各种论述进行分类,提炼出本质的核心内容,找到了一组统一的方程式。与此同时, 辛吉 教授通过了另一途径得到了类似的结果。经过五十多天的昼夜奋战,终于大功告成。一九四一年,他们合写成了一再为人们称道、引用的著名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那年五月十一日是现代航空大师、美籍匈牙利人冯 卡门( T. von K rm n )教授六十寿辰,美国著名科学家决定为他出祝寿文集,辛吉和钱伟长的这篇论文就发表在这个文集中,该文集的作者多数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科学家,例如,爱因斯坦( A. Einstein )、铁木辛柯( S. Timoshenko )、冯 密塞斯( von Mises )等等,二十八岁的钱伟长跻身于这批作者的行列之中,是文集作者中最年轻的学者、唯一的中国人,这一情况大大地鼓舞了青年钱伟长。 获得硕士学位后,郭永怀、林家翘赴美深造,钱伟长继续 从师辛吉 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他以上述论 文作为 博士论文提要,进一步做了深入细致的工作,摒弃了板壳理论中繁复冗长的数学描述,从一般理论到薄板薄壳方面的应用作了更为简捷明了的精辟论述。凭借他的苦干实干和高效率,他在半年之内完 成了 博士论文。但按当时校方规定,研究生必须学满两年方可进行博士论文答辩,因此,他于一九四二年正式获得应用数学学科的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他的论文后来以三篇一组的形式于一九四四年发表在美国《应用数学季刊》的一、二卷上,后来成了板壳理论中的经典文献。文中提出的关于扁壳(即跨度远小于曲率半径的壳体)的非线性方程组在国际上被称为钱伟长方程。一九七七年美国出版的《板壳渐近解》一书中,认为钱伟长这项工作是划时代的工作。 完 成 博士论文以后,他又根据实际需要,从事当时的尖端课题雷达波导的研究,完成了不少有实用价值的工作报告,存入加拿大的国防机密档案,并因此结识了冯 卡门教授。取得博士学位后,经过 辛吉 教授特地推荐,他到了冯 卡门所在的加州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 冯 卡门原是匈牙利籍犹太人,德国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普朗特( L. Prandtl )的得意门生,博学多才的航空大师和力学家,在希特勒的迫害之下离德赴美,在加州理工学院主持航空航天研究,创立了名噪一时的喷气推进研究所,手下云集了大批优秀学者。当时,钱学森、郭永怀、林家翘等已在那里了,并已开始做出出色的工作。他乡遇故知,钱伟长与他们结成了莫逆之交。他们那时风华正茂,经常在一起切磋砥砺,午餐时屡屡为学术问题争得脸红耳赤。 钱学森 教授在此四十年后曾回忆起这段岁月,称道钱伟长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的确,既学过物理,又是应用数学博士的钱伟长,在冯 卡门的指导下,得心应手地做了大量工作。 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美国当时正在加紧研究火箭、导弹,精确地计算火箭导弹的弹道成了当务之急,钱伟长担起了这个重任,他经常到喷气推进研究所在地墨西哥州的白沙基地参加火箭试验,对各种型号的导弹(特别是下士式导弹)的弹道及空气动力学性能进行细致分析,写出了许多保密的内部报告,并提出了有关火箭、导弹落点的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伦敦遭到德国 VI 、 VII 火箭的袭击,英国首相邱吉尔很着急,向美国求援,问题转达到冯 卡门那里,钱伟长他们提出了一个对运行的火箭加以干扰迫使其射程减小的方案,立即得到采纳,因此战争中尽管伦敦东码头区遭到德国火箭破坏,市中心却安然无恙。邱吉尔在回忆录中提起此事,说美国青年人很厉害,但实际上应该说:中国青年人很厉害! 后来,钱伟长又参加了人造卫星的规划和研制工作。工作开始不久,就出现一个难题:人造卫星在太空运行时,由于要损耗能量,高度会逐渐降低,那么每绕地球一周高度损失是多少呢?必须进行精确的计算。钱伟长知难而进,一连在自己的宿舍里干了三个通宵,提出了可行的计算方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直到今天还有实用价值。 一九四四年,冯 卡门主动提出要与钱伟长合作研究航空航天工程实践中提出的薄壁构件的约束扭转问题,希望做出系统的理论描述,澄清以往工作中的错误观点,并谈了一些初步想法。他给钱伟长三个月时间思考、探索。钱伟长日夜奋战,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此项工作,写出了《变扭率的扭转》一文, 使得冯 卡门赞叹不已,称誉这是一篇经典式的论文,后来此文由他们两人共同署名发表在美国《航空科学月刊》上。为了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钱伟长付出了艰巨的劳动。冯 卡门本来就同情苦难中的中国人民,钱伟长这批创建了卓越业绩的优秀学者更使他对中国人另眼相看了,他曾经开玩笑地说:世界上最聪明的是匈牙利人(因为他本人是匈牙利人),第二聪明的是中国人。。 因为钱伟长不断做出新成绩,他年年晋级,薪水一加再加,职位不断上升,他似乎应当心满意足了,但他往往夜不成寐,心头惦念着祖国的命运。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传到美国,他又一次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回到多灾多难的祖国、把自己学到的一切知识毫无保留地呈献给她,还是继续留在美国、为他人做嫁衣裳呢?结果,他毅然选择了前者,暗中开始做回国的准备。一九四六年春,他向冯 卡门告假回国,冯 卡门似乎预感到这位得力助手要离他而去,未予准假,钱伟长以探望久别妻子为名再次恳求,打动了冯 卡门的恻隐之心,终于获准探亲。他匆忙登上自洛杉矶开往上海的远洋轮,为了避免别人的注意,他只带了几件简单的行李,装上了最必要的研究资料,其它一切东西、连应领的工资和他最心爱的大量书籍杂志、资料卡片都原封不动地留下了。一九四六年六月,这位海外游子投入了母亲的怀抱。 七、艰苦创业 回到日夜思念的祖国之后,钱伟长欣然同意担任清华大学机械工 程系 教授。那时,清华大学正在复原,从昆明迁回北平旧址。在随同清华复校的师生乘火车北上时,他仿佛年轻了十岁,热心地帮大家照料行李,指挥大家唱歌,别人不知道他是机械系的教授,还以为他是学生呢!九月,他回到了阔别十年的清华园,十月,他见到了分别六年的夫人孔祥瑛和没见过面的儿子。清华园在战争时期被日本人改成伤兵医院,遭到了严重破坏,简直千疮百孔,要把它恢复成弦歌不辍的校园,真实谈何容易。在 陈岱孙 教授领导下,钱伟长参加复校工作东奔西走,为清华的复原建校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起初,钱伟长天真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希冀用自己手中磨砺多年的科学之剑在发展科学、振兴祖国的事业中显露锋芒。但现实粉碎了他的幻梦,反动政府黑暗腐败、媚外无能,热衷于发动内战。他的一番抱负、一腔热情,换来的是败絮落花、晓风残月。当时,币值贬值,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公教人员更是首当其冲。他当教授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买两只热水瓶!他住在清华旧西院的平房里,穿着一身破长袍,经常借债度日,为了糊口,他不得不在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兼课,每天疲于奔命。更使他感到痛苦的是:火箭专家在旧中国没有用,只能为机械系和航空系开设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课程。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他还是加紧指导和培养身边的助教和学生,造就了一批人才,他们后来多数成了力学界、物理学界和工程界独当一面的专家。他坚信,黑暗是不会持久的,他的学识总有一天为人民大众所用,因此,他依然视清贫为等闲,争分夺秒地从事科学研究,不断地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在流体力学方面,他为研究弹头附近的锥形流动计算提出了一种新颖渐近方法,建立了流动润滑问题的变分原理,探讨了有导板的翼轮的流动问题;在固体力学方面,他开始研究圆薄板大挠度弯曲问题。这个问题在工程中有重大实用意义,对小挠度问题,已有不少人做过研究,但对常见的大挠度问题,因为遇到数学上的棘手的非线性困难,常使人们束手无策。钱伟长拿出了他的 杀手锏摄动法,也就是小参数展开法,用问题中出现的小参数,把解答展开成近似的级数形式。一九四七年,他发表《均匀载荷下固定圆薄板大挠度变形》一文,提出以中心挠度为小参数的摄动法,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被美国机械工程学会的《应用力学季刊》称为 钱伟长方法,一直沿用至今。直到最近,有位国外学者把钱伟长方法与后来发展的各种展开法作了比较,认定还是钱的展开法最为有效。一九四八年,他又发表了著名论文《均布载荷下固定圆薄板在特大挠度下的渐近特性》,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渐近方法,后来在奇异摄动理论中被称为合成展开法,成了合成展开法的开山鼻祖。凭着他敏锐的物理直觉,他发现圆薄版的内部和边界上应当用不同尺度的坐标来描述,就针对两种不同的坐标进行渐近展开,获得了与实验一致的计算结果。他的论文发表在《国立清华大学理科报告》上,由于当时国内局势混乱、与外界联系渠道不畅,国外学者无从了解到这一重大成果,八年之后,才有人重复了他的工作。钱伟长的这两种方法构成了处理平板大挠度问题的完整体系,也是他勇敢地向复杂的非线性问题进攻的第一步。同时,他开始研究环形壳的渐近特性和扁球壳的稳定问题,心中孕育着更重大的研究课题。 这些来自不易的成果给他带来一丝安慰,但面对黑暗的现实,他仍经常处于惶惑和苦闷之中。 八、欢呼解放 正当钱伟长陷于困境时,美国方面提出,希望他回去继续进行研究工作,同时允许他全家迁居美国。作为这个优惠待遇的附加条件是:让他在一张申请书上签字允诺,保证在中国和美国有可能发生冲突的时候,永远忠于美国。钱伟长对此的回答很干脆: No (不)!。 就在他困惑之中寻求出路时,他得到了进步师生的帮助和关怀,逐步懂得了要发展科学、建设中国,实现他多年的愿望,必须推翻旧政权,建立新中国。他鼓起高度的热情勇敢地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反饥饿、反内战斗争,他参加了;通过沈崇事件揭露美军暴行的活动中,他大声疾呼;在清华二校门贴出不吃美国救济粮的大字报,他带头签了名。他与 吴晗 教授、 张奚若 教授等一样,是清华大学著名的德才兼备的民主教授,几乎在每次活动中都勇于发表抨击反动政府的言论,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但他从来没有畏缩过。 漫漫长夜总有尽头。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逼近北平,钱伟长满怀喜悦,迎接黎明。他的岳父老同盟会员 孔繁 霨 先生受华东军区委托,北上参加动员 傅作义 先生起义的工作,他给予积极支持;同时,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护校斗争,与陈岱荪、周培源、屠守锷、樊恭 烋 、吴徵镒、袁方等同志一起参加了护校委员会的工作,每天值夜守卫、巡逻,动员师生保卫学校。 十二月十三日上午 ,炮声隆隆,解放军绕过清华园北墙根,追击向北平城溃退的国民党败兵,流弹落进了清华园,一时人心惶惶,地下党组织为了稳定人心,特地让钱伟长上了一个上午的材料力学课,他改变愿计划,改授射击弹道的计算。据目击当时情景的张敦恕同志说,钱伟长当时真正做到了临危不惧,在时断时续的枪炮声中镇定自若,精神振奋地讲他的课,师生们为之感动。 十二月二十三日 ,北平城和平解放前夕,钱伟长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兴奋地在房里踱来踱去,思忖着:他能为北平的解放做点什么呢?他想到:找解放军去,汇报当地的情况!当天下午,他邀约了航空系青年教师董寿莘,跨上自行车,循着战斗过的痕迹去寻找自己的亲人。到了西山地区,扑了一个空,又穿过硝烟未散的战场,于下午四时折到石景山,遇到了原清华机械系教授孟庆基,孟送他们到解放军进城工作组驻地良乡,先后见到了荣高棠、钱俊瑞同志和叶剑英、陶铸同志。钱伟长激动地向他们汇报了清华园和北平城的情况,叶剑英同志关切地询问了清华园中的困难。当了解到校内缺粮时,亲自指示调拨部分军粮给清华,并要求钱伟长他们把清华的工作做好,他们的谈话持续到深夜。翌日,当他们风尘仆仆地回到校园时,已是晚上八点了。钱伟长推开家门,听到一阵阵婴儿啼哭声,原来他的小女儿降生了。孩子的母亲容光焕发,让他给婴儿起名字,他倾听着校园里歌唱解放的歌声、鼓乐声,喜形于色地说::歌唱解放,对,就叫歌放吧! 一九四九年初,北平解放了,他像大孩子般欢呼雀跃,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参加了欢迎解放军的入城市,出席了开国大典,参与了京郊的土改工作,接着又随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慰问团赴东北慰问志愿军伤病员 ,这时,他深深地懂得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在党的领导下,祖国才会沿着富强康乐的道路迈进。 他的生命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九、春风化雨 春风得意马蹄疾。解放后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现象促使钱伟长以百倍的热情、千倍的干劲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党和国家对他多方倚重,先后委任他为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务长、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和技术学部委员、学术秘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自动化研究所筹备处主任,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他还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青联副秘书长,担任《力学学报》、《物理学报》等杂志的编委。尽管繁忙的社会活动占据了他不少时间,给他的研究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但他总在想着怎样为人民做更多的事,恨不得一天做两天的工作。白天,在各种活动的间隙里,他争分夺秒地考虑学术问题;夜 阑 人静,人们进入梦想时,他又拿起书籍、文稿、计算尺,开始在科学的天地里驰骋、翱翔 。 解放初期,百废待兴。钱伟长看到有些人妄自菲薄,畏首畏尾,甚至崇洋媚外、数典忘祖,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告诉这些人(同时教育青少年):中华民族是有五千年古老文明的伟大民族,曾经有过光辉的过去。他立即编写科学普及著作《我国历史上的科学发明》,甚至在赴朝慰问的列车上也在孜孜不倦地写作。这本书从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数学、天文和历法、指南针和指南车、造纸和印刷术、火药、机械、建筑等方面,生动地介绍了我国人民几千年来的重大科学发明,系统严谨地剖析了这些丰富的历史遗产,热情讴歌了我们伟大的祖先。这本小册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渊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深厚的文学、历史根底。该书后来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成了一本很好的爱国主义教材,并译成蒙古文和维吾尔文。苏联的《科学史报》也翻译发表了其中的主要部分。 但是,他也清醒地认识到,多年来的关闭自守、抱残守缺和内忧外患,使我国科学技术处于落后状态,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竭尽全力尽快地培养人才,建成一支高水平的、浩浩荡荡的科学大军。新中国为他实现这个夙 愿 提供了有利条件,他开始更活跃地出现在讲台上,先后为本校师生和京郊高等院校教师开设了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应用数学等课程,后来又从全国高校中选拔优秀的三年级学生,并聘任各地教师为辅导老师,参与创办了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班,由钱学森担任班主任,他担任副班主任,并亲自授课。他每天认真备课到深夜,决心把自己多年的科研和教学经验传授给新的一代。上讲台时,他从不念讲稿,总是深入浅出地阐明深奥的概念,挥洒自如地在黑板上推演公式,提纲 絜 领地讲情演绎思路。他开的课程深受学员欢迎,大家说,听 钱 先生的课是科学艺术的享受。目前这批学生已成了我国力学队伍中的骨干力量。 也就是在解放以后,他开始招收研究生,在他们身上花费了更多的精力。他对他们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采取了启发式的教育方式,诱导他们独立思考。在他们面前,他毫无保留地讲述自己的经验体会乃至不成熟的想法,一旦有人有了一得之见,他总是满腔热情地予以鼓励。就这样,没过多久,一个强有力的研究集体形成了。他们首先向圆薄板大挠度问题发起了猛攻,在研究讨论会上,钱伟长向他们介绍了自己已做的工作,要求他们向纵深方向发展,大家对基本方程、摄动参数、渐近展开方法、具体计算方法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设计资料。一九五四年,钱伟长和他的学生林鸿荪、胡海昌、叶开沅共同写成了专著《弹性圆薄板大挠度问题》,系统总结了由钱伟长首创的方法以及与学生们一起所作的拓广,使钱伟长方法逐渐得到了国际上的公认。一九五五年,中国科学院颁发第一批国家科学奖金,这部著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九五七年,该专著被译成俄文,在苏联出版,获得了国际声誉。就在那一年十月,钱伟长被聘任为波兰科学院院士。在成就和荣誉面前,他没有沾沾自喜、固步自封,他对学生们说:在现代科研工作中,不吸取别人的经验而作新的创造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你们想想,如果不是前辈科学家解决了小挠度问题,如果没有浅壳方程式给我们的启示,我们能做出今天的贡献吗?从这个意义上说来,我们的成果确实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一个科学工作者必须永远保持冷静和谦逊的态度。这席话给大家以深刻的教育。在他的启发下,他们开始共同研究另一个重大课题:弹性柱体扭转理论的基本假定问题,对圣维南假定做了全面分析,并作了新的创造,不久,他们共同编著的另一本专著《弹性柱体的扭转理论》问世了,美国《应用力学评论》杂志立即以较大的篇幅对此书进行评论,做出了相当高的评价。随后他们又开展了有关球底扁球壳的跳跃问题的研究,这一课题对壳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工程控制元件的制造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他们创造性地从位能原理出发,提出了比前人更为普遍有效的计算方法;同时,又把圆薄板大挠度的工作拓广到矩形薄板的研究,得出了崭新的结果,铁木辛柯的经典著作《板壳理论》中引述了这一工作。一九五六年,钱伟长代表中国力学界去布鲁塞尔出席第九届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会议,在会上宣读了他和他的学生的论文,受到广泛重视,有两篇论文发表在大会的文集上。会后,他应邀到波兰科学院讲学,接着,苏联力学家穆什达里( Х . М . Муштари)和波兰科学家诺瓦茨基( W. Nowacki )等先后专程前来北京,与钱伟长他们讨论问题,他们对中国的力学研究工作成就深为敬佩。 钱伟长以惊人的精力从事著述,除了完成上述著述外,还与叶开源合著了《弹性力学》一书,出版于一九五六年发行后,立即不胫而走,多年来被许多高校用作教科书或主要参考书。不久,又写成了《应用数学(上册)》,交付出版。他还在考虑着更多的待研究的课题:圆柱壳小挠度的精确理论、圆柱壳的渐近解、悬梁式矩形板的计算、环壳分析、颤振理论及计算 。一九五六年,他参加了全国科学规划,党的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更加强了他时代的紧迫感,无数份内份外的工作等待着他去做。 1986 年 1 月初稿完成于上海工业大学 1986 年 5 月定稿于普陀山息来小庄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5110 次阅读|0 个评论
悼念钱伟长先生专辑-传记篇-1:钱伟长小传(一)雏鹰展翅
sqdai 2010-8-10 21:49
【按】 19865 年,应上海工业大学研究生会的邀请,我给在读研究生讲述了钱伟长生平。 1986 年年初,在此基础上,写了一篇《钱伟长小传》,交给 钱 先生审核。恰好当年随 钱 先生、 孔 老师到舟山考察,趁着公务的间隙,他们二位逐字逐句修改了原稿。《小传》写了 1984 年之前钱伟长的主要经历,考虑到写名人传记的严肃性,我打算继续搜集材料,加以补充,并增加 钱 先生到上海工作后的内容,所以,这份材料仅用于内部交流,未曾公开出版过。 钱伟长 先生辞世后,媒体中大量涌现有关他的生平事迹的介绍,有的不甚确切,有的遭人肆意曲解,甚至无中生有,颠倒是非。 钱 先生来沪工作后,他的行状较为公开,至少在事实上不易受歪曲,问题经常出现在对 钱 先生早年经历的描述上。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公开这份内容较为翔实的《小传》,以正视听,也为崇敬 钱 先生的朋友们提供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为了不在经 钱 先生审定的材料上有斧凿的痕迹,除了修改个别错字以外,未加改动。若有疏漏之处,还请进一步指正。 作为博文,原稿太长,分三段发出,新加了三个副标题。 钱 伟 长 小 传 (一)雏鹰展翅 楔 子 钱伟长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早在1950年代,他就与钱学森、钱三强院士在一起,被敬爱的周总理誉为我国科技界的三钱。他曾纵横驰聘在科学战线上,提出过闻名遐尔的弹性板壳内禀理论、扁壳的钱伟长方程,摄动理论中的钱伟长方法,获得过 1955 年国家科学二等奖;而后,他销声敛迹了近二十年。科学的春天来到之后,神州内外又出现了它的身影,天南海北又响起了他洪亮的声音,书林刊物中又登载了他出色的著述。他以耄耋之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举世瞩目的广义变分原理、高阶拉格朗日乘子法、非协调有限元法、汉字信息处理钱码等相继问世,数百万字的专著、数十篇论文先后脱稿, 1982 年又以广义变分原理方面的出色成果,再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亲手创办的科技刊物和学术讲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亲自筹建的研究所迈出了扎实的第一步,他悉心培养的一大群中青年科学工作者正在茁壮地成长。他身上始终洋溢着青春活力,新颖的构想、特殊的见解、变革的观念 , 犹如泉涌,源源不断。这一切,使钱伟长这个名字在人们的心目中多少带点神秘的传奇色彩,大家在猜测、议论:这位老科学家为什么几经沧桑、历经磨难而没有消沉下去?为什么他进入老年而创造精神始终不衰?他的超人的活力是从哪里来的?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不是什么超人,而是炎黄子孙中普普通通的一员。人民的乳汁哺育了他,他对祖国、对人民矢志不渝地怀着火热的赤子情,无论处于顺境,还是处于逆境,他报效祖国之心从未改变。现在,让我们揭开历史的帷幕,循着他走过来的脚印,追溯一下他的过去吧! 一、坎坷童年 一九一三年十月九日 ,钱伟长出生在江苏省无锡县鸿声里七房桥村的一个贫民家庭中。祖父是晚清秀才,勤奋好学,为人公正,以教私塾为生,在村中颇受人们尊重,可惜到中年就在贫病交迫中离开了人世。钱伟长的父亲钱挚(字声一)和四叔钱穆(字宾四)青年时代就挑起了生活重担,凭着家学渊源,教小学为业。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靠着父亲和四叔的微薄薪水,难以维持家计。钱伟长的母亲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为了贴补家用,她日夜不停地养蚕、挑花、糊火柴盒,含辛茹苦地照料老人、抚养孩子,尽管如此,钱伟长的四个弟妹还是被病魔夺走了幼小的生命。 钱伟长在家中是长子,生活使他过早地成熟了,他孩提时代就懂得为父母分忧,经常悄悄地帮妈妈糊火柴盒、干杂活。七房桥村在鹅盹荡(鹅湖)之滨,每当夏天,孩子们就在荡中游水嬉闹,小伟长却在荡边捕鱼捞虾,把鱼虾带回家中佐餐,每天省下一两个铜元的菜钱;金秋季节,他又在田垅间寻觅野菜,饭桌上经常出现他挖来的野苋菜和金花菜 。挑花一般是妇女和女孩子干的手工活,钱伟长不怕别人笑话,缠着母亲学技巧,起早摸黑地拿着绷子挑花,挑出一块块椅垫、窗帘,他心灵手巧,干一天也能挣上几个铜元。他母亲看看他在油灯下穿针引线的瘦小身影,经常暗自叹息落泪。 屋漏偏遭连夜雨。他五、六岁时,两场大火把他家旧居化为灰烬,不得不居家迁居七、八里之外的荡口镇,由于租房不易,经常搬迁,加上家境困难,六年之中他在五个小学断断续续上了两、三年学。 一九二四年,他勉强修完了小学课程,到了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对他的升学问题家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以祖母、母亲为首的就业派让他去捧邮局职工、铁路员工之类的铁饭碗,以此养家糊口;父亲和四叔父则是升学派, 力主他继续深造,学好本事,将来不受人欺负,两派僵持了好几个月。钱伟长幼小的心灵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他一面拼命帮家里干活,一面渴望着升学的机会。后来他父亲调任无锡荣家主办的荣巷工商中学教务主任,他终于踏进了这所中学的大门。他幼时对文科知识博闻强记,但囿于环境,数理化的基础很差,对于工商中学传授的生意经毫无兴趣。知子莫如父,几个月之后,他父亲把他送到国学大师 唐文治 先生主办的国学专修学校。 唐 先生双目失明,却满腹经纶,深奥的古文,一经他讲解,便令人豁然贯通。钱伟长发愤苦读,不久就成了二十几名学生中的佼佼者。一九二六年,他父亲转任无锡县立初中教务主任,为了节省费用,他转入该校读初中二年级,翌年春,学校因政局动荡而停办,钱伟长再次辍学。命运把他驱向了第二个十字路口,他在做着国学专家的梦,家里的就业、升学两派却开始了第二次论战 。 这时,已成为苏州中学主任教师的四叔钱穆伸出了援手,鼓励钱伟长前去投考。父亲赏识儿子的国学才华,当然尽力鼓励,但也不无忧虑:苏州中学是当时南方四大著名中学之一,名师荟集,学生优秀,竞争入学者为数众多,儿子没有受过正规的初中教育,尽管文科成绩不错,理科成绩却很差,能有把握考取吗?年轻气盛的钱伟长则跃跃欲试,毅然应考。发榜了,他终于被录取了,不过名列榜上最后一名,父亲笑着说:你这次可成了孙山,同为榜上末名,但是孙山毕竟是才子。后来可以居上嘛!。这时正是四、一二事变不久,父亲因校中有八名进步教师惨遭杀害,忧愤成疾,但仍在连绵小雨中把儿子送到苏州,并且语重心长地对钱伟长说:家里不论怎么困难,也要供你上完高中,你在名师指点下把功课学好了,我的心血也算没有虚掷 。古往今来,苏州、无锡一带出过不少文人名士。人说这里人杰地灵,这不过是欺人之谈。其实哪一个人的成功不是辛苦攻读的结果呢?这些话深深的铭刻在十四岁的钱伟长的心中。不幸,他入学没有多久,就传来父亲病逝的噩耗,这使他陷入极度悲痛之中,想不到父亲临别时的教导竟成了遗言!留下寡母弱妹,家庭生活更加艰难,只有加倍努力,奋进! 二、刻苦攻读 苏州中学的确名不虚传,这里不仅群英荟萃、名流云集,而且环境优渥、思想活跃。尽管当时弥漫着白色恐怖,许多师生还是坚信,只有民主和科学才能救中国。进入了新天地的钱伟长不断探索着正确的人生道路。物质上,他是贫穷的,靠着叔父有限的资助,只能求一温饱而已,他摒弃了一切奢侈享受;精神上,他却是富有的,享受着追求知识的乐趣,心中萌动着用知识来拯救中华的信念 。 对于文科学习,他轻松自如,后来成为国学大师的四叔父钱穆亲授国文课,从《诗经》讲到《史记》,从六朝文赋、唐宋诗词讲到元代杂曲、桐城散文,他听得津津有味;在杨人楩的西洋史课上,法国大革命的故事使他心醉神驰;吕叔湘的中国史课富有极强的魅力,也使他了解到祖国近百年来所受的屈辱;陆开舆的地理课更使这个来自江南小村的少年眼界打开。由于有原来的国学基础,他在这些课程的考试中总是名列前茅。 然而,他也有烦闷和苦恼。说来奇怪,后来成为有名的应用数学家、力学家并且精通多种外语的钱伟长,那时在数理化和外语课程面前却相当迟钝、笨拙,毫无天赋可言。但钱伟长有一种不服输、不畏缩的拚劲和韧劲,他下定决心急起直追。就是从那时起,他的日程表里没有了星期日和节假日,他把一切精力都用在学习上了。在苏州中学三年连虎丘都没有去过。值得庆幸的是他遇上了一位循循善诱的严师 数学老师严晓帆,正是 严 先生扶着这位未来的科学家迈开了艰难的第一步。 进高中的第一年,发生了一件令他毕生难忘的事。一天 严 先生在黑板上出了一道数学难题,让学生上去演算,教室里一片沉寂,无人应答。钱伟长试算良久,自告奋勇地说: 严 老师我还没解出来,但是我愿意试试看。在老师赞许的目光下,他上了台,但演算了十多分钟,一事无成,终于败下阵来,教室里响起了一片非议声,他不甘心地 向 老师要求,:这道题留给我课外做行么? 严 先生同意了。晚自习时,他冥思苦索了几个小时,仍然不得要领,正在这时, 严 老师把他带到了教师宿舍,不仅启发他战胜这道难题,鼓励了他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而且严肃地指出了他学习时粗心草率、不够稳健的缺点,告诉了他学习数理化的正确方法。从此,每天晚上学生宿舍熄灯之后, 严 先生的宿舍里多了一个常客,半夜攻读成了钱伟长的积习,而且连绵延续了五十余年至今。就这样,他的数理化成绩有了长进,达到了中等水平。 那时,他仍偏爱文科,但对自然科学逐步发生了兴趣。又一次,他突发奇想:把文学历史知识和自然科学结合起来不是很好吗?,经过好多个日夜细心查证、积累、分析、整理,他完成了他的第一篇科学论文:《春秋战国十七日食考》,这篇十七岁少年的习作虽然写得稚嫩,却有理有据、令人折服,被老师作为范文加以展览,这对于他的刻苦钻研精神无疑是一种鼓励和鞭策。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继续深造,学好知识,挽救祖国于危亡之中。 三、弃文学理 一九三一年,钱伟长中学毕业后,又一次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升学和就业的选择又困扰着他。这次,祖母和母亲几乎是哭着哀求他担起瞻养家庭的重任,他并非不知道家境的艰难,但他的信念没有动摇,求着家里让他到上海试考大学。已在北京大学任教的叔父钱穆再次支持了他;一位好心人又给他指明了筹集学费的途径:上海有一位清寒出身的化学家吴蕴初,利用开设味精厂获得的利润,每年为十二名优秀的穷学生提供上大学的清寒奖学金。走投无路的钱伟长决心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到上海在一个月之中一口气连续参加了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武汉大学、唐山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的入学考试,凭借他雄厚的文科基础和中游的理科成绩,他被五所大学相继录取,也争取到了清寒奖学金,并且听从叔父的劝告,决定进入地处民风纯朴的北平的国立清华大学。 北上前夕,心力交瘁而踌躇满志的钱伟长漫步来到外滩公园门口,竖立着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令他触目惊心。他倚在黄浦江畔的石栏杆上,思绪起伏、不能自已。他想到:列强并吞中国的野心已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日寇正磨刀霍霍,妄图以武力征服中华,而国家软弱到如此地步,热血青年能不奋起救国吗?不能!而文学、历史能救国吗?不行!要靠科学技术来救中国,到清华大学去不能选学文科,要选学理科!这是钱伟长一生中的重大转折点。从他的兴趣来说,选学文科本属理所当然,他的文学、历史知识已到了娴熟精通的程度,例如,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历史试卷上有一道怪题,要求写出二十四史的作者、注者和卷数,许多考生望题兴叹,而他却得了满分;他的理科成绩平平,物理考试甚至不及格。但一片报效祖国的赤子心促成了他的这一抉择,而且一旦他认准了目标,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到了清华,钱伟长见到了理学院院长叶企孙和物理系主任吴有训,马上提出要转入物理系的要求, 吴 先生不解地问:从你的入学成绩看来,你去中文系或历史系不是更合适吗?你为什么一定要学物理呢?钱伟长激动地回答:目前我们祖国迫切需要的是科学技术、是飞机大炮!所以我要学物理。我的数理化成绩虽然不好,但我有决心赶上去,这一点请先生放心。 吴 先生被这位青年的爱国热情打动了,和颜悦色地表示先让他在物理系试学一年,一年之后如果物理和数学成绩达不到七十分,再考虑转文学院,钱伟长爽快地答应了。 入学不久,九 一八事变爆发,日寇铁蹄践踏东北三省,接着又觊觎华北,钱伟长时刻关怀着祖国的命运,以百倍的努力投入紧张的学习。但是迎着他的是一只只拦路虎。第一道是外语关, 当时教师上课用英语,参考书都是英文书,他一听课就坐上了飞机。于是,他向英语发起了猛攻,把全部休息时间都用于啃英语,不懂就问人,不断查词典,没有多久就把一本英汉词典翻烂了,英语也随之达到了可以阅读、应付答题和写报告的水平。第二道是方法关,启蒙教育使他习惯于死记硬背,对文科知识还可以将就,对学数理化则是一大忌,他决心脱胎换骨,摒弃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那一套,上课全神贯注地听讲,课间回忆讲课内容理出头绪,课余大量阅读参考书,力求无师自通,不久,这种方法就奏了效。在此期间,吴有训、叶企 孙这些 教授,以自己的丰富学识、严谨的治学精神、精湛的启发式的讲授,培养教育了钱伟长。 在大学的四年间,每天清晨,他在晨光熹微中直奔教室,夜间,他在万籁俱寂时回到宿舍。他原以为自己是起早贪黑的冠军,但有一次他发现有位青年比他起的更早,而且天天如此,经打听,原来是数学系新来的助理员华罗庚,此后,他暗暗与华罗庚开展了一场早起竞赛。功夫不负有心人,入学一年之后,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期末考试成绩门门都在七十分以上, 吴有训 教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但又对钱伟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不加分析批判地接受书上写的东西,要从中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对他无异是一贴良药、一付清醒剂!他从刚露头的沾沾自喜中清醒过来,不再满足于读懂书本,身边总带着一个小本子,不断纪录读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他读书读得更艰苦、更加细致深入了。就这样,四年之中,他主要通过自学,实际上学到了需要学八年的课程内容,已满足了化学系、物理系都能毕业的要求,成了一名出类拔萃的优秀生。成功的诀窍何在呢?正如他后来常说的: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天才,而只是相信人的才能是用艰苦的劳动培植出来的:天才出于勤奋。奋发才有为,勤学才有识。 一九三五年夏,钱伟长在清华大学的物理系毕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他面临着毕业就是失业的危险,但决心不顾一切地从事科学研究。他先后考取为中央研究院实习研究员和清华物理系 吴有训 教授的研究生。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他选择了后者,同时争取到了已故商务印书馆总编辑 高梦旦 先生用遗产设立的高梦旦奖学金。 吴有训 教授以发现原子物理学中的康普顿 - 吴有训效应而闻名于世,当时正值盛年,对钱伟长的才华和勤奋十分欣赏。钱伟长跟着 吴 先生进行 X- 线衍射,原子光谱学等研究,当年就与同学顾汉章一起完成了他的第一篇物理学论文《北平大气电量的测定》,在青岛的物理学年会上宣读,获得了同行的好评。接着,又完成了有关电离钙、钾和单游离硒的光谱研究的三篇论文。正当他要向新的高峰攀登时,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四、投身洪流 钱伟长的研究生生活开始不久,一二 九爱国学生运动爆发了。当时,他已成为清华大学学生救国会的积极分子,他对于反动政府的不抵抗主义感到深恶痛绝,因此,满怀激情地投入了抗日救亡的洪流。 一九三五年, 十二月九日 那天,他加入了学生游行队伍,冒着寒风奔向市区,被反动军警阻遏于西直门外; 十二月十六日 ,他再次投身于示威的人流,一二 一六 以后,他和清华的十几位同学,发起组织了清华自行车南下宣传队于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晨 ,从清华园出发,骑自行车到南京去,抗议蒋介石卖国投敌。 一九三六年一月四日 在济南,又接受了北平学联代表刘江陵同志转达的任务要在 一月十五日前 赶到南京,组织 一月十五日 蒋介石接见伪代表的聆训会,揭露他镇压、破坏学生抗日运动的阴谋。他们二十人的自行车队队员,行进在祖国苦难的大地上,时而沿铁路、沿运河疾驶,时而顺着崎岖不平的乡间小路迤逦而行,经天津、德州、济南、徐州、蚌埠、滁县,于一月十四日夜到达南京,行程二千余里,昼行夜宿、沿途宣传抗日,奔走呼号、历经艰辛。 最使钱伟长震惊的是当时满目疮痍、贫穷落后的中国农村状况:一家母女合穿一条裤子、一个大村中匀不出几条棉被,人们吃糠咽菜,路有饿殍。尽管他出生在江南农村,但仍未想象到国家凋零破败到如此地步! 最使钱伟长受教育的是民众的抗日救亡热情。他们在所到之处,倍受欢迎,不但普通的学生、百姓拥护抗日,连他们在徐州至蚌埠途中偶遇的绿林好汉也赞助他们,自愿护送他们这批爱国学生南下。 最使钱伟长愤慨的是反动当局的倒行逆施。到达南京之后不久,他们就落入特务布置的罗网,全体被武装押解回北平,反动派竟剥夺了他们宣传抗日的正当权力! 在北上列车上,钱伟长悲愤地思索着:难道爱国也有罪吗?中国的出路在哪里? 五、宁折不弯 日寇的魔爪伸向华北,七、七事变后,北平各大学向大后方撤退,靠奖学金求学的钱伟长拿不出足够的旅费南下,为了实现自己科学救国的愿望,他决定到天津谋生,筹足旅费后与去西南的老师、同学会合,他在天津的耀华中学教了一年的物理课,勉强凑够盘缠,经过长时间的辗转绕道、颠沛流离,才到了昆明的西南联大。一路上看到日寇狂轰滥炸、难民苦不堪言。他心头郁积着怒火,反复思虑着:当务之急是搞航空、搞武器,不能让敌人逞凶狂,要把自己的研究方向转向航空工程,转向对航空工程最有用的力学! 一九三九年初,他在西南联大一面为 叶企孙 教授代授热力学课程,一面悉心钻研弹性理论。七月,中英庚款第七届公费留学生招生委员会同时在上海、昆明、重庆三地招考,招生名额二十名,报考者逾三千。钱伟长毫不犹豫地报考力学专业。该专业原拟录取一名留学生。由于前三名考生钱伟长、林家翘、郭永怀、分数相同,原清华、北大的理学院院长叶企荪、饶毓泰决定破例同时录取;因有一门学科没录取到合适的人,于是这届庚款留学生共达二十一人。九月,这一群青年经越南海防抵香港准备赴英,由于欧战爆发未能成行,只得折回昆明。十二月,由于英国学者多已疏散到英联邦的加拿大,庚款委员会决定把这批留学生改送至加拿大,二十一人又从云南经香港到达上海。翌年一月,登上远洋轮船后,拿到护照一看,才发现护照上有日本领事的签证。大家马上想到:日本鬼子正在我们的国土上烧杀掠抢,日本是敌国,我们怎能要敌人的签证?,钱伟长他们七嘴八舌地说:这不行!我们宁可不去留学,也不要敌国的签证!、对!我们要有志气,不去了!。钱伟长带头,与几个同学一起,立刻把行李扛下船,二十一个人回了旅馆。经办此事的英国人大为恼火,气冲冲地说:我为你们办理日本领事的签证完全是一片好心,这样你们不仅可以方便地经过日本海,而且船靠横滨,还可以上岸玩玩。,他的好心被愤怒的学生们拒绝了。那个英国人恼怒地威胁道:遗憾,遗憾!你们会后悔的。大家的答复是:后悔?不会的,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维护中国人的尊严!在这场唇枪舌剑的交锋中,钱伟长一直站在前列,立场鲜明,态度坚定。这二十一位留学生的行动充分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贵品质。 一九四零年六月,庚款委员会再次通知这些留学生经上海出国,当然,改用了新护照。八月,他们搭俄国皇后号抵达加拿大,钱伟长、郭永怀、林家翘三位到了多伦多大学。从此,钱伟长踏上了新的征程。 1986 年 1 月初稿完成于上海工业大学 1986 年 5 月定稿于普陀山息来小庄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7320 次阅读|3 个评论
悼念钱伟长先生专辑-故事篇-7:真情至性钱伟长(4)
sqdai 2010-8-10 18:46
钱伟长 先生性格随和,不摆架子,生活上大大咧咧,是我所认识的大学者中最平民化的一位。年青人觉得与他有距离,可能来自辈分上的差别。我与他的辈分差距小一点(他应是我的父辈,我与他的儿子同龄),接触也多一点,所以觉得他很可亲近。 徐旭 博士一定对此深有体会。我这里说几件亲历的小事情。 哪支牙刷是我的? 1977 年,我与钱伟长先生一起参加编纂《现代科学技术词典》的工作会议,就住在北京友谊宾馆,那是当时北京西郊的一家较好的宾馆,但宾馆房间里不备洗漱用具。 我 和钱 先生被安排住在同一房间,入住那夜两人聊了好久才入睡。老人起得早,我刚睁开眼睛,还迷糊着呢,听见盥洗室里 钱 先生在叫我:嗳,小戴,哪支牙刷是我的?我跑进去一看,老先生拿着两支牙刷正发着楞,我说,喏,这支白色的是我的。他笑着说:根据排除法,剩下的绿色是我的。都是 家里老 太太给准备的,弄得我搞不清自己牙刷的颜色。 这西瓜两元钱一斤吧? 1982 年,钱先生在无锡组织全国非线性力学会议,会后组织到宜兴游览善卷洞、张公洞。钱先生、孔老师与我们同行,一路上说说笑笑,甚是开心。 从善卷洞出来,看见有西瓜摊。 钱 先生心血来潮,用无锡官话问摊主:这西瓜两元钱一斤吧?摊主一听愣了,我们却哈哈大笑起来, 钱 先生瞪着我们,好像在问:你们干吗笑呀?这时, 孔 老师跑过来,对他说:你呀,太不领行情了,准备多化十倍钱清客吗?还是我来吧。原来,很久以来, 钱 先生就不过问买东西之类的杂务了,不领行情是自然的事情。 此事的真实性可由当时在场的程昌钧、黄筑平等老朋友做旁证。 原谅小同志吧! 1986 年夏天,我陪同钱先生访问舟山地区。地区领导专门派了公安局的一位处长随行。公务结束后,去了普陀山。我们的面包车正沿着海边的公路行驶,谁知一辆军车从侧面支路上疾驰而来,差一点把我们的车撞向海滩,把我和晓明惊出一身汗(幸好钱先生没看见,军车冲向我们的面包车的后部)。那位处长马上揪住开车的小兵,小兵说:我正急着去码头接军长。处长狠狠地训斥了这个司机小兵。 这时, 钱 先生探出头来说:算了,算了,不是没事吗?原谅这位小同志吧!让他下回别把车开得这么猛就行了。 你的肚子快赶上我了! 2000 年夏天,我在乐乎搂前遇到钱先生,站着说了一会儿话。他指指我的肚子说:老戴啊!(不知何时起,他对我的称呼升级了。)瞧你,你的肚子快赶上我了!我说,没办法,喝凉开水也长胖!不过,我肚子里的货色怎么也赶不上你!说完,两人一阵大笑。 钱 先生就是这样,熟人之间说话非常随便,对谁都不端架子。 写于 2009 年 10 月 9 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23982.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4095 次阅读|0 个评论
悼念钱伟长先生专辑-故事篇-5:真情至性钱伟长(2)
热度 1 sqdai 2010-8-10 18:29
这里就我的见闻所及,说说钱先生在生活中的一些喜好。 爱吃甜食 钱伟长先生是无锡人。无锡人爱吃甜食是出了名的,不信的话,你去尝尝无锡小笼包子。 老先生最喜欢吃的甜食是八宝饭。乐乎搂餐厅的师傅就时不时地给他做一两小碗。要知道,乐乎搂的糕点师是锦江饭店厨师的徒子徒孙(钱校长上任后高薪聘来三位锦江的退休厨师,其中一位擅长做糕点上大学子有点口福),八宝饭质量一级棒。 有一次,我在乐乎搂餐厅看到钱先生在津津有味地吃一小碗八宝饭(至多50克),吃完了,他说:能不能再来一份?服务员说:有啊,我去拿。恰好那时孔老师过来了,轻声说:医生不让你多吃甜食,别添了吧!喝碗莼菜汤吧!钱先生历来对他的生活顾问孔老师言听计从,就说:好吧!下回再吃。 爱喝甜酒 有一回钱伟长先生到江西考察,孔老师因故没有随行。坐火车回上海时,江西省政协派人陪同。一路上说说笑笑,甚是开心。江西主人拿出了多年陈酿封缸酒,这种酒味道香甜醇厚,似乎度数不高,实际上有后劲。酒是用玻璃茶杯装的。钱先生端起一喝,好甜啊!正合我意!于是,宾主谈笑之中,老先生不知不觉地喝光了一大杯封缸酒!老先生究竟上了年纪了,一到上海就感到身体不适了。江西省政协的陪同人员为此自责不已。从此,再要出门,孔老师一定形影相随了。 爱嚼纸片 细心的人一定能发现,钱先生在专注地讲话时,会不由自主地从桌上的报纸上撕下一个小角(面积大约1~2平方厘米),放到嘴里嚼,大概有助于思维吧!我留意了一下,没见到他把嚼过的小纸片吐出来,有点像影视里地下工作者暴露时那样咽下去了(不过纸片极小)。孔老师应该注意到此点,也没见她加以阻止。 爱下棋子 钱伟长在《八十自述》里写过,他自幼喜欢看父叔下围棋。因此,老了之后下围棋自然成了他的爱好。可惜,不容易找到陪老人下棋的对手,于是,他自己跟自己下,右手执黑先下,左手执白跟上。前年凤凰卫视拍摄放映的钱先生的传记片《生命的光芒》的结尾,就是他下围棋的镜头,好像左右手还落子如飞呢!我有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自己与自己在下五子棋,还下得很认真的。 我跟自己说,老爷子辛苦劳累一辈子了,是该歇歇了。 爱看足球 这方面徐旭博士说了不少,我只补充两点。钱伟长先生对体育的爱好,是他在清华的体育老师马约翰教授培养起来的。钱先生幼时体弱,在马约翰先生引导下,培养了他欣赏和实践体育的习惯。他能在过古稀之年后领导我们学校走向欣欣向荣,莫不得益于此。所以,从这一角度看来,我们上大人应该感谢马约翰老先生!足球对钱先生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而钱先生家却是城里人买彩电的最后一批,因为钱先生一直忙于科研、教学,他怕看足球和乒乓球比赛耽误功夫,才迟迟没买彩电,逢到体育大赛转播,他的孩子们只能到邻居家看电视。直至晚近,钱先生才有时间多看看足球赛了。 爱读古书 读古书是钱伟长先生自幼养成的习惯。他记忆力好,少年时代读的书虽不能一直记得(因为做的是理工科的科研和教学),但他能知道从哪里找到想要的资料。大家看到过他80岁时在书房里拍的那张照片吧!他身前身后的书是中西合璧的,里头有很多线装书,那可不是作摆设的。有一段时间他忽然对华夏和鲜卑族的由来感兴趣了,一次,他兴冲冲地告诉我,他考证好这两个由来的问题了。可不!最后写成的两篇文章(《华夏的由来》和《鲜卑族的由来与现在的分布》)就出现在他的新世纪出版的文集《跨越世纪》里,从中可见他对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修养。 写于2009年10月7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23425.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4409 次阅读|2 个评论
悼念钱伟长先生专辑-故事篇-4:真情至性钱伟长(1)
sqdai 2010-8-10 18:16
【按】国人对于大师、名人往往有一种膜拜敬畏的感觉。其实,大师也是人,他们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也有兴趣嗜好、恩怨爱恨。我所看到的钱伟长校长就是这样。当了钱校长多年秘书的 徐旭 博士 2009 年 3 月 5 日 在力学所所科学与文化系列讲座上,做了一个精彩报告,题目是走近大师,走出自我:胸怀天下,报效祖国和力学所师生一起学宗师,为我们讲述了不少有关钱校长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大师形象。力学所网站对此做了详细报道;在工作狂的博客里, 3 月 6 日 进一步记叙了有关内容。这里,我也想说说我所知道的 钱 先生的兴趣爱好,多数掌故未见公开报道。 爱说话 喜欢说话,是 钱 先生的性格中最鲜明的特征之一。无论是大庭广众之下发表演讲,还是小型场合做非正式谈话,只见他思绪或如滔滔长河,或如涓涓细流,对话题做慷慨淋漓的发挥。他的讲话的特点是:从无讲稿或提纲,娓娓道来,观点鲜明,脉络清楚,言之有物,记录下来,就是一篇极好的文章。近二十多年来,编入《钱伟长文选》和其它非学术论文的文集的,多半是根据他的讲话录音整理而成的。 说几个关于他讲话的小故事。 2004 年中秋之夜,力学所全体师生与他一起共度佳节,同时庆祝他九二华诞。参会人员把乐乎搂第一贵宾室挤得满满当当的。师生代表向老先生献了花篮、花束,争先恐后地致了贺词。满面红光的钱先生开始讲话,从全国形势讲到上大的 211 建设,从力学所历史讲到研究生怎么做学问,足足讲了四十多分钟。主持会议的周哲玮老师有点急了,老先生究竟年事已高,生怕长篇讲话会影响他身体健康。但几次暗示,老先生都不理不睬。无奈之下,只得去搬救兵了。没过多久,钱先生的孙女小红急急忙忙跑来了,大声说道:爷爷,我爸来长途电话了,快去接吧!老先生说:没看见我正讲话呢!让他过会儿再打过来!接着,继续讲话。还是周老师机灵,眼看钱先生一个话题结束,赶紧抢过话筒说:钱先生今天的讲话很重要,大家要好好体会。我宣布:今天的师生聚会到此结束!于是,会议在欢声笑语中散场了。 有一年, 程昌钧 教授、我和所里一群年青人到华东医院探望住院的老先生。那回他病得不轻,喉咙里那个控制喝水、呼吸的阀门失灵,喝水常要呛,医生限制他喝水,因此限制他说话,事先关照我们别让他多讲话。我们一行七人事先商议,分好工就所里的工作连珠炮似地向他汇报,不给他多说话的机会。老先生见我们去了,兴高采烈。当然,先得寒暄几句,问问病情。老先生就讲了得病经过,还埋怨医院的医疗不民主,治病方案不跟他商量。话题一转,就说起所里科研方向的转换问题了。我们几个好不容易插嘴,谈我们的打算。几分钟后,话权又回到了老先生那里,就这样,展开了话权争夺战,反复拉锯之后,我们担心影响他康复,只得告退。我们的预谋基本上以失败告终。 大家知道,人老了,说话容易走题,亦即,开无轨电车, 钱 先生也在所难免。但他有个本事,无轨电车开了一阵能转回来。有一次他参加我所的一次重要的 seminar 。主持人留了最后的半个小 时请钱 先生做指示。老先生说:我今天讲三点。 第一点讲了十分钟;第二点刚讲了五分钟,老先生就把无轨电车开到多伦多去了:回忆他在那里的留学经历。约摸过了十分钟,老先生说:至于第三点嘛 ,呵呵,无轨电车开回来了!很快,讲话结束,用时正好半个小时。这三点的针对性很强,句句在理,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爱串门 老先生闲不住,喜欢在校园里走走,爱在不经意间走进我们的办公室和宿舍,跟大家聊天。 建所初期,我们还在校园西部那个犄角的小楼(外带几间平房)里办公,老先生经常冷不丁地跑过来了,时间多在夜间。自建所开始,我所就有开夜工的习惯,所以,他总能找见人。他喜欢东看看,西问问,最爱看大家做实验。他的博士生那时正做束水攻沙的实验,他就常在那个实验室转悠,帮着出出具体主意。 后来,他更老了。人老先老腿,走路不得不靠轮椅。但他还是爱串门,最喜欢到的地方还是力学所(见附图),进了力学所,他会到资料室、办公室转转,到实验室瞧瞧,跟年青人聊聊,就像在爱抚亲手培育的、已进入青春年华的孩子。他还会闯进学生宿舍,与青年学子们聊聊家常,带给那里的年青人阵阵惊喜。 爱听会 他喜欢参加校内的各种学术活动。建所初期,他率先垂范,亲自在我所的 seminar 上做报告;后来,他有机会就来听 seminar 报告。本所组织的 ICNM (国际非线性力学会议)和 MMM 系列会议(现代数学和力学会议),迄今分别开到了第 5 届和第 11 届,前者他全参加了,后者参加了七届,而在 1998 年之前,他在会上总是非常认真地听各种学术报告。 老年人下午参加学术会议容易犯困,老先生也难免,一开头常常处于假寐状态。但 钱 先生参会有一个特点(或者说是本事),不管他是否犯过困,报告结束后,他总爱问问题,而且每个问题都切中要害!真是奇了! 爱遐想 别看钱 先生年龄大了,他的脑子里经常出现对科技问题的奇妙构想。这里重复一下 徐旭 博士提到过的他的关于改变新疆地区气候的一次报告。 他认为,新疆地区气候干燥、沙漠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缺雨水;而少雨的原因在于天山山脉挡住了南方来的暖湿气流;若能在天山山脉找到薄弱环节,采用大当量的定向爆破技术,打开一个缺口,把暖湿气流放进来,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那里的自然环境。 这是年青人才会做的梦!不管上述方案是否能实现,说 明老 先生的思维状态还很年青。 写于 2009 年 10 月 6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23424.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6684 次阅读|2 个评论
悼念钱伟长先生专辑-故事篇-3:钱伟长-孔祥瑛伉俪的故事
热度 2 sqdai 2010-8-10 18:09
【按】我爱读名人传记,各行各业、中国外国、古人今人、好人坏人,照单全收,恨不得一网打尽,至今,起码浏览了上百部,当然,读得最多的是科学家的传记。读着读着,有一天,我忽然对我国老科学家的婚姻爱情经历发生了兴趣。查阅手头所有的资料后,总结出一条基本规律: 他们的婚姻都长久、稳定、和谐、美满 。 给大家一个挂一漏万的情况汇总。婚姻持续了五十年以上的有:周培源、陈省身、王淦昌、苏步青、钱学森、钱伟长、林家翘、吴汝康、王德宝、华罗庚、王振义、王仁、尹文英、马在田、吴文俊、黄昆、杨槱、吴承康、 ,他们都是院士,其中前七位的婚龄越过了钻石婚的标杆,婚龄最长的当推王淦昌-吴月琴夫妇:长达 78 年。而终生相伴但有一方天不假以年的就更多了,如彭桓武、钱三强、郭永怀等等。资料很难收齐,一来囿于笔者见识,二来因为有的传记作者过于严肃,避而不谈传主的婚姻生活,笔者无从知晓,不能瞎说。 这里讲我国几位老科学家的婚姻小故事。 相濡以沫荣辱与共的钱伟长 - 孔祥瑛伉俪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清华大学物理系的高材生钱伟长看上了中文系的才女孔祥瑛,共同的求知兴趣和爱国热情把他们紧密地系在一起。 1935 年,北京爆发一二 九学生运动,他们二位都积极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得以相识相知。可是钱伟长还没来得及表白自己的爱慕之情,就发生了七七事变,清华被迫南迁昆明。钱伟长没盘缠,只得到天津市耀华中学教物理课,一年后凑足路费,与汪德熙等四好友一起,乘船经香港、海防,再从河内经滇越铁路,于 1939 年到达昆明西南联大。从而与小别一年半的孔祥瑛汇合,两个年青人心心相印,同年 8 月 1 日 终成眷属,简单的婚礼的主婚人是钱伟长的导师 吴有训 先生,同学、朋友傅承义、谢毓章、汪德熙、高潜等人先是积极相助,后又大闹新房。 此后的 61 载岁月里,钱伟长夫妇相濡以沫、荣辱与共。婚后一年,钱伟长只身赴加美留学, 孔祥瑛 老师一人扶养儿子元凯,度过了艰困的抗战时期,当然, 钱 先生也不断从海外接济 孔 老师(一位素不相识的四川老者曾寄给我一张钱伟长给孔祥瑛的一千元法币的汇票复印件,不知他从哪里弄来的)。 1946 年 9 月,他们才得以重逢。 孔 老师写道:久别 7 年重相聚,自有一番凄苦与欢乐。 接着,他们一起熬过了民不聊生的内战时期,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一起参与了清华大学的复兴,投入了如火如荼的实践;一起遭受了 钱 先生被错划成右派后的不公平待遇;一起在文革动乱中受苦受难;一起满怀喜悦迎接科学的春天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 在钱伟长最落魄的日子里,孔祥瑛不离不弃,劝慰有加; 孔 老师落难之时, 钱 先生也伸出了有力的胳膊,给予抚慰。 1958 年,他们学业优秀的儿子元凯因受钱伟长的牵连而与高等学府失之交臂, 钱 先生悲愤交加。 孔 老师说:不要紧,相信你儿子的能力,不上大学照样会成材!(后来果真如此)。 1966 年文革风云初起,时任清华大学附中校长的 孔祥瑛 老师首当其冲,受到红卫兵的猛烈冲击。她被剃成阴阳头,游街示众。面对这样的人身侮辱, 孔 老师痛不欲生,自身难保的 钱 先生天天劝说,别跟年青学生计较,他们受人愚弄了,而横行霸道的人没有好下场!到了后来,作为反动学术权威的钱伟长受到了更大冲击,终日受到批斗谩骂、进行劳动改造,钱伟长只剩下一个温暖的港湾他的家。但是,就是这个家的房屋,也保不住了!钱伟长一家五口被勒令挤进两个房间,为了给大批书籍留下安身之地,他们被迫变卖了一些家具。过了不久,红卫兵的两派打起了内战, 钱 先生一家所居住的照澜院 16 号靠近清华二校门,那里成了造反派的武斗战场,不时传来枪弹的呼啸声,原住户纷纷避开,但造反派不 许钱 先生一家搬离,要他听候批斗。然而, 钱 先生做学问的积习难改,夜里用棉被挡住窗户,计算笔耕不辍, 孔 老师时不时地送来一杯杯热茶, 。 四人帮垮台,春回大地,钱伟长好像从噩梦中醒来,获得了第二次解放。他在他的《应用数学和力学论文集》序言中写道:四害已除,重新获得了工作的权利。欣逢一九七八年党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春风拂人,奋起之情油然而生。虽已年近七旬,还能为四化效力,感到无限幸福。我力图夺回已经失去的良好岁月,日以继夜的工作。这时, 孔 老师已经退休,就全力以赴地为 钱 先生做后勤保障工作,照澜院 16 号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经常响起的是儿孙的欢声笑语。 孔 老师为了让 钱 先生潜心工作,坚持不买电视机,孩子们毫无怨言,经常到邻家去看电视。 钱 先生在家时就专心伏案工作;还经常应邀到全国各地做学术报告, 孔 老师一直陪侍在侧。 钱 先生对柴米油盐一概不管,甚至于不大会用人民币。 1982 年, 钱 先生在无锡主持全国非线性力学学术会议,会后,我们一起游宜兴的善卷洞、张公洞,我看到, 钱 先生一时有兴致,到西瓜摊买西瓜,他开出的价钱竟是时价的十倍,马上给 孔 老师制止了。 1982 年年底,钱先生到上海工业大学当校长后,孔老师一直形影不离,随时照料他的饮食起居,保障他的繁忙工作顺利开展。钱先生是无锡人,爱吃甜食。我就亲见,有一次,钱先生在乐乎搂餐厅吃小碗八宝饭,想来第二碗,就给孔老师善意地劝阻了。 上个世纪末, 钱 先生在赴京开会时罹患小中风,住进北京医院。 钱 先生坚决要求回上海治疗。公开的理由是:你们医院的医疗不民主,我钱伟长死也要死个明白。医院被迫无奈,只得设法把他送回上海,回到华东医院后,老先生挨了资深医生的一顿责备:你不要命啦?病成这样还敢坐飞机? 钱 先生一笑了之。而我们知道, 钱 先生急于回上海的真正原因是:爱妻正病重住院,他不能离开他的老伴!从此,每天下午四点半, 成了老 先生去医院探望 孔 老师的雷打不动的时间。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风尘仆仆去看望病榻上的白发老妻,这是何等感人的场面! 然而,上苍太无情。老先生的深情没有挽留住 孔 老师,她还是先他而去了。我们发现,整整三年, 钱 先生没有从丧妻之痛中恢复过来,好像一下子老了许多。这几年,情况才有所好转。 这些年来,我经常在各种场合讲述钱伟长的生平事迹和大师胸怀,在较为熟悉的听众群中,我会如实分析如下问题:为什么 钱 先生历经坎坷却斗志不衰、老而弥坚?总结了三大原因:矢志不渝的爱国热情、对科学教育事业的由衷热爱和有幸福美满的婚姻家庭(特别是有荣辱与共的爱妻 孔祥瑛 老师)的支撑。大家看看,我的分析是否有道理? 本文参考资料: 1. 钱伟长,八十自述,海天出版社, 1998 2. 周文斌,孔祥瑛,钱伟长传略,见《钱伟长文选》,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 1 - 31 写于 2009 年 2 月 11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6419.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6209 次阅读|2 个评论
悼念钱伟长先生专辑-故事篇-2:钱伟长巧施调虎离山计
sqdai 2010-8-10 17:58
大家经常在影视、文艺作品中见到前苏联的克格勃,但是,谁跟克格勃人员有过零距离接触?大概很少吧?而 钱伟长 先生就有过,不仅与克格勃人员面对面地打过交道,而且把他哄得玩忽职守。 那是在 1985 年 10 月, 钱伟长 先生在上海主持召开首届国际非线性力学会议,我参与了筹备、组织工作。 钱 先生以他的学术威望,组成了一个非常强大的会议指导委员会,网罗了非线性力学领域的几乎所有国内外权威人士,其中包括原苏联 火箭之父 谢道夫院士,并邀请他做大会报告。 会前,谢道夫院士按时到达,想不到他身后拖着一根 尾巴 :一个中等个子的中年人形影不离地随侍在侧。一望而知,是一员克格勃(且称其为 X );我近距离凝视过他,瘦削脸庞尖鼻子,薄薄嘴唇小眼睛,灰色眼珠似乎闪着磷光,与银幕上的克格勃形象毫无二致。钱校长不敢怠慢,马上让我们报告市里有关领导,市里派来个对等人物 W 与之周旋, W 是一位慈眉善目的大姐。当晚, 钱伟长 先生宴请会议指导委员会成员;克格勃 X 表示,他要跟着谢道夫一道上主桌, W 大姐当然要求跟进。于是,主桌上一群白发苍苍的大学者中间就掺杂着两位毫不相干的人士。尽管宾主把酒言欢,总有点不那么自在。 钱 先生跟谢道夫是老相识,很想与他叙叙旧,但 X 寸步不离地紧随谢道夫,两位老人除了见面寒暄几句,根本无法深谈。 钱老 先生很是恼火,于是乎,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想起来听人说过,克格勃口袋里的美钞多于他所监视的人员, X 肯定想在上海采购点东西,就找来本所懂外语的资料员,再加上一位机灵的女学生,向她们面授机宜: 布置你们一项任务:明天下午陪 X 到友谊商店去采购,但要带着他在市里到处转悠,时间拖得越长越好。 接着,把 X 请过来,如此这般一说,他眉开眼笑。口袋里有千把美元,正想给太太买条金项链,又有两位 美眉 作陪逛逛大上海,何乐而不为?一口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 钱 先生主持了会议开幕式;下午, X 随美眉出行(他大概也发现谢道夫在纯粹学者圈子里开会,大可放心),兴冲冲地上车; 钱 先生赶紧把谢道夫拉进他的房间,刚坐定,劈头就说, 你来就来,干吗拖一根 尾巴 呀? 谢道夫立即用他的蹩脚英语喊冤: 哪里是我要拖的呀?我根本不认识他!我刚上飞机,那个 X 就跑过来,对我说: 你此次中国之行由我全权负责 ,我不拖这条 尾巴 也不行啊! 因此,释然。两位大师级学者就痛痛快快地交谈了一个下午,内容是纯学术的,丝毫未涉及国家机密,克格勃实在有点杞人忧天! 钱 先生尝到了调虎离山的甜头,而 X 和 W 在场总让人感到别扭,就吩咐两位 mm 再陪 X 和 W 在市中心 sightseeing , X 看看谢道夫挺安全,就放心出游了。到了第三天, 钱 先生看着会议已步入正轨,我的工作负担变轻了,就派我出场,陪同 X 和 W 出去,跑得再远一点:游览淀山湖,我奉命带着克格勃出游,虽然安排的节目与过去大同小异,总觉得不如与朋友一起那么轻松愉快,我是把它当作一项特殊任务完成的。不过,零距离接触之下,发现克格勃也不那么可怕。 就这样,谢道夫在上海度过了开心的一周。第二届国际非线性力学会议召开时,谢道夫再度来访,那时原苏联已解体,谢道夫的 尾巴 也就消失了。 写于 2009 年 4 月 19 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69210.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5179 次阅读|0 个评论
悼念钱伟长先生专辑-故事篇-1:钱伟长妙计救军港
热度 1 sqdai 2010-8-10 17:39
【按】已发博文的内容有点沉重,从这篇文章开始,发一些发生 钱 先生身上的一些故事,内容经过仔细考证,应该较为准确。目的是让对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家有一点感性的认识。 今天讲一个 钱伟长妙计救军港 的故事。讲的是: 钱 先生巧施妙计,用四字要诀救活了一个濒临死亡的军港福建马尾港 * 。 1980 年,钱伟长先生应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同志的邀请,短期访问福建,在参观闽江上的马尾港时发现,这个 1975 年耗资 6 亿元修建的军港,已经严重淤塞,弃用已达四年之久,有人提出迁建新港,需要投资一亿元人民币,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数目。 钱 先生首先探明了马尾港淤塞的原因军港的选址者根本不懂流体力学!流体力学家早就告诉我们:要了解江河流水的流动规律,必须考虑地球自转产生的科氏力,在这种力的作用下,北半球的从西流向东的河流一定有南淤北掏的趋势,也就是说,科氏力使南岸淤积、北岸掏空。你看,在这种南淤北掏效应日积月累的作用下,长江口的崇明岛不是在不断地北移吗?对照百年前后的长江三角洲的地图就一目了然了。但是,马尾港恰恰选在闽江南岸兴建,不淤才怪呢!怎么办?付学费吧!可惜的是,闯祸的人早已溜之大吉,无辜者不得不为这些无知者代付学费。 钱 先生马上向项南同志耳语四个字: 束水攻沙 ,他提议用乱石从闽江靠近马尾港处向江里抛投筑乱石堤,堤长约 200 米 ,用所形成的急流冲去泊位区的淤沙,用土法即可收束水攻沙之效。项南同志点头称是,很快批准此议,只动用了几十条闽江民船搬运、抛投乱石,历时一月,耗资百万,大功告成:即将报废的港口复活了,迄今未发生淤积问题,用钱仅为原迁建计划的百分之一!于是,在当地一时传为美谈,报上以专家一席话,救活一军港为题发表了专题报道。 我听说此事后,很想探究束水攻沙四字妙计的来历。经查,在 钱 先生的早期文章《中国古代的科学创造》(原载于《中国青年》 57 期, 1951 年 1 月 7 日 ;转载于《人民日报》, 1951 年 2 月 1 日 ;收录于《钱伟长文选(第一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4 : 1 - 7 页)中找到了答案。文中写道:黄河从上游带着大量的沙粒疾行而下,到了下游,人民都引河水灌田,使河流慢下来,以致入海的出口渐渐淤塞,于是一到水涨,就不时溢出,造成水患。这样的情形,一直到王莽时(公元 9-22 年)有位长安人张戎科学地提出了水流流速与沙淤的关系。这个科学的结论,为以后有名的水利工程师王景(汉明帝,公元 69 年)、贾鲁(金泰定,公元 1351 年)、潘季驯(明嘉靖,公元 1565 年)、靳辅(清康熙,公元 1677 年)等治河的基本原则。他们根据这个原则,创造了筑堤 束水 ,藉水 攻沙 的治水方法。这些工程师们在坚决地执行这个原则时,克服了不少工程上的困难,发动千百万的人民群众,完成了不少伟大的修渠筑堤工程。原来先生早就有这样的知识积累!我从中懂得了什么是厚积薄发。 出于好奇,我进一步查了《辞海》,找到了束水攻沙这个词条,其中解释道:束水攻沙,我国自西汉以来治沙的一种主张。其方法是在宽浅河段筑堤束狭河槽,增加流速,利用水流本身力量以冲刷泥沙,防止淤积。西汉张戎指出:水长则疾,河疾则通 。潘季驯则加以运用发展,他在 河议辩惑 里说:水合则势猛,势猛则沙刷,沙刷则河深。又说:筑堤 束水 ,以水 攻沙 。 原来先生的话都是有根有据的,没有深厚的国学根底,就不可能如此。后来, 钱 先生告诉我,他是从《汉书》和《明史》中读到这些描述的;夏征农老人主编的《辞海》中,该词条的释义与 钱伟长 先生五十年前所述大同小异,大概是因为出处相同吧! 顺便提一下, 钱 先生写了上述的《中国古代的科学创造》后,又写了它的姐妹篇《中国古代的三大发明》(原载于《中国青年》第 61 期, 1951 年 3 月 27 日 ;收录于《钱伟长文选(第一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4 : 8 - 17 页); 1951 年春节前, 钱 先生随中央慰问团去东北慰问抗美援朝志愿军的回国伤病员时,在此两文的基础上,在火车上写成了科普著作《中国历史上的科学发明》 (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3 ;修订版:重庆出版社, 1989 ;繁体字版:香港南粤出版社, 1991 ), 成了当时的一本畅销书。从中可以看到先生在国学与科技方面的深厚的知识积淀。 写于 2009 年 3 月 11 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60889.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6155 次阅读|1 个评论
悼念钱伟长先生专辑-评论篇-4:一叶障目 以偏概全——评刘广明博士的博文
sqdai 2010-8-10 17:03
昨天,我的好友让我看一篇博文《 钱伟长 教授被教育家的合理要素》,来自刘广明的博客(见链接), 刘广明 博士的研究方向是高等教育管理和高等教育学原理。本人是一个普通的应用数学和流体力学教授,本来没有资格与这位专修高等教育学的博士论短长,但看了这篇博文,还是忍不住有话要说。不揣冒昧,敷衍成如下短评。 这篇博文的题目就好生奇怪。作者沿用新的网络语言结构被 ,指 钱伟长 教授被教育家了,言下之意是, 钱伟长 教授本不是教育家,被动地成了教育家或被人们称为教育家了。通常,文题给出一个命题,恕我孤陋寡闻,这样的命题还是第一次听说:对于钱伟长是不是一位教育家,似乎还无人质疑过。还好,博文的结论是: 钱老被称为教育家,当属实至名归。 然而,拿别人不曾有过疑问的题目来说事儿,不知是为了什么? 在这一命题下,作者为界定教育家给出了五个条件(或称要素)。我没有系统地研究过教育学,对此不敢妄加评议,但是,直觉告诉我,有点不大对劲儿。 刘广明 博士强调的第二要素是:第二, 系统综合的教育理论。教育家一定有自己的完整、系统的教育理论,这是其立命之本。他对教育理论的贡献不是支言片语,而是一个体系。 下文中指出: 关于第二条,钱老略显不足。虽然钱老领导上海大学二十余年,但钱老并没有在教育理论方面有专门的、系统的著作。他的教育思想体现在他的办学实践中,体现在他平时对教师、学生、干部的要求上。 我们先来看看他的一般论述是否成立。 他提到了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对 于蔡元培 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这一点,国人的意见是一致的, 刘 先生大概也是认同的。幸好,这两年来,我较为系统地了解了 蔡元培 先生的生平和著述。经查,他没有教育学方面的专著,目前只有两本论文汇编:《蔡元培教育论集》和《蔡元培教育文选》(共 252 页),不知道是否 符合刘 博士的有自己的完整、系统的教育理论的要求? 梅贻琦是上个世纪卓有成就的高等教育家。对此, 刘 博士没有异议吧?经仔细考证, 梅贻琦 先生也没有教育学系统专著,我只知道有一本《梅贻琦教育论著选》(清华大学黄延复编辑整理),他最著名的有关教育的论文有三篇:《清华学校的教育方针》、《大学一解》、《工业化的前途与人才问题》,不知道是否 符合刘 博士的有自己的完整、系统的教育理论的要求? 再来看一看 钱伟长 先生的情况。 钱 先生自 1946 年任清 华大学 教授以来, 64 年中,始终在我国高等教育第一线,这一事实谁也无法否定,而不应该像 刘广明 博士那样割裂历史,把 钱 先生的从事教育事业的时间局限为 1983 年担任上海工业大学之后的 27 年。 钱伟长 先生 1951 年就有教育方面的论文,早期论文中有给他招来祸端的《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人民日报》 1957 年 1 月 31 日 )。 2000 年,钱伟长教授出版了《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思考》(共 403 页),论述了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在校内外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成了上海大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指导书,而且得到了上海市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在本世纪初的对上海大学的教学评估(上大是全国高校教学评估的 36 家试点大学之一)结束时,当时的上海市教育党委书记王荣华指出,上海大学应继续高举钱伟长教育思想的大旗,把教育改革深入持久地继续下去。 2006 年,钱伟长教授出版了《论教育》(共 594 页),其中收集了他在各个时期写的有关教育的文章共计 90 篇。钱伟长先生在该书序言中写道:屈指数来,自 1946 年回国应聘为清华大学工学院机械系教授起,我在祖国的科学教育园地里已经整整耕耘了六十个春秋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础。我为能将自己的一生的主要精力奉献给祖国科教兴国的伟大事业,深感荣幸和自豪。关于此书的内容,还是用此序中的语言来述说吧! 在这些文章中,我从宏观到微观,对教育和教学的许多问题提出了想法,发表了意见。 就宏观而言,文章内容涉及如何振兴、发展中国的教育,如何改革不相适应的教育制度和办学体制,如何从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端正办学方向和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如何转变教育指导思想、改进教育方法和提高教育水平,如何以科研促教学和培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如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如何自强不息、不怕艰难和困苦、奋发努力地学习,如何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掌握科学的治学方法,如何建设优良的学风和教风,如何加强德育教育、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坚持终生学习、努力进取和不断提高,如何尊师重教和依法治教等问题。 就微观而言,文章的内容涉及大学的学院和系科设置,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制定,学期长短、试验、实习、教材建设,学分制、必修课、选修课的实施,考试制度、转系制度、学位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学校的招生工作,以及学生的体育锻炼、音乐艺术训练、课外活动、家访、社会实践等各种与教和学有关的问题。 由上述可见,此书内容相当全面。这些年来,为了搞好教学,我自学了一些教育学的专著,此书大致涵盖了教育学和教育管理学方面的基本内容。当然,在教育学基本原理和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理论阐释还不那么深入。但是, 钱伟长 先生对教育和教学的论述师承了蔡元培、梅贻琦等教育大师,针对性强,实践性好,给人以启迪。我们不妨比较 蔡元培 先生的《就职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文选》, 70 ~ 73 页,见链接 3 )与 钱伟长 先生的《校长的话》(《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思考》首页)、《理想、信念与祖国》(《论教育》, 582 ~ 584 页),它们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妙。 近年来,在上海大学党委领导下, 许多 老师和研究生对钱伟长教育思想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已经推出的专著有《钱伟长的治学理念和教育思想》、《钱伟长的教育观》、《钱伟长的治校理念与治校之道》,还有更多的相关专著在写作之中。上海大学正在做 刘 博士所说的 钱老的教育思想当被系统化 的大事。 写到这里,想问一下 刘广明 博士, 不知道 钱伟长 先生是否 符合刘 博士的有自己的完整、系统的教育理论的要求?他是否应该修正一下他的略显不足论? 进一步来说, 刘 博士似乎混淆了教育家和教育学家的区别。教育家应该懂得教育学,但不一定要有系统的教育学理论著述。更不应以是否 在教育理论方面有专门的、系统的著作 来衡量教育家。若坚持以此为标准,那就得把蔡元培、梅贻琦那样的优秀教育家逐出门外,脱掉他们的教育家的帽子了。另一方面,教育学家不见得就是教育家,因为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行当,没有足够的教育教学实践以及由此形成的正确的教育理念,决不能滥竽充数为教育家。 人们通常认为,做学术研究,写学术性论文,最基本的一条是掌握翔实的资料。看来, 刘广明 博士对 钱伟长 先生及其思想知之甚少,甚至没有读过 钱伟长 先生的著作,不曾做过细致调研,就信口发表意见,还弄了个被教育家这样的吓人的题目。真是犯了做学问、写文章的大忌。 还得感谢 刘广明 博士,他给了我契机,促使我认真重读了 钱 先生的著作《论教育》,并给予推介。也许这是纪念他的一种最好的行动。 限于时间,就写这些,很想听听博友们的意见。 写于 2010 年 8 月 5 日晨 【链接】 钱伟长 教授被教育家的合理要素 钱伟长 教授被教育家的合理要素 7 月 30 日 上午 6 时,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在上海逝世。一般的报道总是这样来介绍这位伟人:钱伟长先生是世界著名的杰出华人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百度百科的介绍是钱伟长( 1912 2010 ),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兼长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著述甚丰;特别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历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校长,耀华中学名誉校长。看来,钱老被称为教育家基本成了共识。那么,钱老被教育家的合理要素有哪些呢? 在了解其所以为被教育家的合理要素之前,我们还是应该首先给教育家界定一些条件。在我看来,作为一个教育家,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第一,高尚朴素的教育情怀。教育家一定视教育为生命,必须以育才为乐,并把育天下英才为自己的立身之本。他们对待教育不会有任何的功利思想。 第二,系统综合的教育理论。教育家一定有自己的完整、系统的教育理论,这是其立命之本。他对教育理论的贡献不是支言片语,而是一个体系。 第三,独立创新的原创成果。教育家一定会有自己的真知灼见,且这种真知得到世人、特别是教育学领域专业人士的认同。 第四,功垂千载的实践成就。教育家在成为一名理论家的同时,也一定是一位实践者。他或者领导一所学校(一个地区),或者指导一所学校(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并使这所学校、这个地区的教育有了跨越式发展。 第五,广博深远的社会影响。教育家的思想、教育家的实践决不是当下的产物,它的影响是跨时代的。即影响当代,也会影响今后几代、甚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教育。如孔子的教育思想、黄炎培的教育思想、蔡元培的教育思想等。 如果以以上五个条件来量测一下钱老,钱老被教育家有其合理要素。 关于第一条,钱老完全具备。钱老的教育成就主要体现在上海大学(原 1960 成立的上海工学院前身。 1994 年,上海工大和原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原上海大学和原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现在的上海大学)。钱老被任命为校长时是 1983 年,当时钱老已经 72 岁高龄。一个对教育没有朴素情怀的人是很难接受这样的任命的。且他任上海大学校长后,没有要上海大学的一分工资,也没有要住房。 关于第二条,钱老略显不足。虽然钱老领导上海大学二十余年,但钱老并没有在教育理论方面有专门的、系统的著作。他的教育思想体现在他的办学实践中,体现在他平时对教师、学生、干部的要求上。在这点上,他与当时名声显赫的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朱九思有一定差距。后二人都有教育方面的专著面世。 关于第三条,钱老完全具备。钱老在当校长时提出了著名的拆除四道墙的口号:即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加强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把最前沿的科学成果带给学生;拆除学院和专业之间的墙,实施通识教育,办综合性大学;拆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墙,为了提高师生互动。同时率先在大学中实施三制:即完全学分制、选修制、短学期制。这三种机制今天已经成为中国综合性大学的常规办学机制。 关于第四条,钱老也是完全具备。钱老接手上海工业大学时,上海工业大学名不见经传,且受文革影响,处于完全的崩溃边缘。而如今的上海大学已经是一所国家 211 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无论是办学水平,办学声誉,还是整体办学条件在全国高校中都已跻身先进。钱老亲自制定的自强不息的校训和求实、创新的学风在上海大学生生不息。 对于第五条,钱老应该完全符合。一个是他老人家倡导的完全学分制、短学期制、选修课制已在中国扎根。另外,上海大学已经成立了钱伟长教育思想研究课题组,并申请到上海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我想钱老的教育思想当被系统化,这种影响将是广博深远的。 综合观之,钱老被称为教育家,当属实至名归。 愿钱老安息,一路走好!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9028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7876 次阅读|2 个评论
悼念钱伟长先生专辑-评论篇-3:在天国的钱伟长先生应该不愿“被元勋”
sqdai 2010-8-10 16:39
钱伟长 先生一周前辞世后,国内相继有 12 家媒体称: 钱伟长 先生是两弹一星元勋之一。这实在是一种克里空,一种以讹传讹。用一句时髦的网络语言:他被元勋了。想必在天 国的钱 先生一定极不愿意如此的。 如所周知, 1999 年 9 月 18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发布文件《关于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决定》,授勋名单如下(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子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最后六人为追授)。 很明显,这里没有 钱伟长 先生。事实上也不可能有。 大家知道,我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始于 1950 年代后期,那 时候钱 先生已是著名大右派。稍有政治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样高度机密的事业,还会有他的份儿吗?所以,他与两弹一星元勋挨不上边。 我真佩服那些记者,这样简单的事情都没弄清,就写文章,发消息了,而且有那么多家媒体跟进。就在我这个小小的书房里,就有三个两弹一星元勋的信息源,一查,就明白了。记者们怎么可以这样无知和草率呢? 也有人拿这个事儿做文章。比方说,拿两弹一星元勋中的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骥)来混淆周恩来总理命名的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其中,除了无知之外,恐怕还有偏见了。因为偏见比无知离开真理更远。 写于 2010 年 8 月 6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237831.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6142 次阅读|1 个评论
悼念钱伟长先生专辑-评论篇-1:追忆钱伟长:大师不是计划出来的
sqdai 2010-8-10 16:19
编前:2010 年 7 月 30 日 清晨 6 点 20 分,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钱伟长院士辞世,享年 98 岁。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科技界 三钱 。随着钱伟长先生离世, 三钱 的最后一位也离开了我们,中国科技界正面临一个大师凋零的年代。 长期跟随在 钱伟长 先生身边工作的上海大学 终身 教授、《钱伟长的治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系列图书的审订者戴世强特为本刊独家撰文,意在对 钱伟长 先生乃至 三钱 的大师之路作一番探寻,并尝试就当下人们关注的 钱学森之问 做一些初步回答。 家学渊源 名师熏陶 钱伟长出生在一个乡村知识分子家庭,祖父和父叔辈都是乡村教师。父亲英年早逝,钱伟长受四叔钱穆的影响最大,钱穆仅上过中等师范学校,靠艰苦奋斗自学成才,毕生著述甚丰,多达 76 部(本),经、史、子、集皆精通,香港学术界称他是 博通四部,著作等身 的国学大师。四叔不仅资助钱伟长完成中等教育,而且经常让其陪读,少年钱伟长跟着四叔博览群书,打下了深厚的国学根底。 投考高中时,由于数理基础差,钱伟长以末名进入四叔任教的苏州高中,在那里得到了钱穆、吕叔湘、陆侃舆、沈同洽等一代名师的指点。尤其是数学老师严晓帆让他每晚去教师宿舍为他额外补课,两人一起开夜车,从此钱伟长养成了开夜车的习惯,而且是 六十年一贯制 。 钱伟长 先生生前曾说: 在苏州 高中 老师们的引导下,使我走出了为解决个人生活而学习的小径,启迪了我追求真理、追求学术探索的无尽向往。 钱伟长成才最重要的里程碑是, 18 岁进了当时最好的大学之一 清华大学。他家境贫寒,幸好得到实业家吴蕴初设立的清寒奖学金的资助,才圆了大学梦。 进清华后,他经历了大家知道的 弃文学理 的抉择,如愿进了物理系。如他在回忆中所说: 我在大学本科四年中,得了终生难忘的良好教育。当时物理系有吴有训、叶企孙、萨本栋、赵忠尧、周培源、任之恭等 6 位著名教授,不仅讲课动人,而且同时都刻苦努力在实验室里从事自己的实验研究工作,他们经常工作到深夜。系内的学术空气浓厚,师生打成一片,学术讨论 无时不在也无地不在 ,有时为一个学术问题从课堂上争到课堂下 系里经常有研讨会,有时还有欧美著名学者来短期讲学、学术访问,如欧洲著名学者玻尔、狄拉克、郎之万都在清华讲过学,使同学接触到世界上第一线的问题和观点。 在这批名师(特别是吴有训)耳提面命的教导下,钱伟长的学业突飞猛进。他经常从四五点学到晚上十一点(当然下午四点半一般在 马约翰 教授指导下参加体育活动),跟当时的数学系文员比赛 谁是清华第一用功生 ;他不仅学了物理系的所有课程,而且根据学校自由选科的原则,修完了数学系等系别的主干课程,在数理化方面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幸运的是,钱伟长进入清华之时,正是著名教育 家梅贻琦 先生执掌校政, 梅 先生的坚持学术领先、优教优育、无为而治的办学理念给清华带来了十七年(含西南联大时期)的辉煌。钱伟长是受益者之一(紧随他的是钱三强等人)。正如 钱伟长 先生在《八十自述》中所说: 在大学四年和研究院的两年中,大大提高了我科学技术的认识,如饥似渴地追求着科学发展的国际轨迹,培养了阅读国际科技文献的爱好,对于数学、物理、化学各方面的新发展都精神奋发地去理解,去搜索。和同学彭桓武、张宗燧、傅承义等经常为一个新问题争辩到半夜两三点钟,这样的条件可惜一辈子中只有六年,这是最不可忘怀的六年。 中西结合 学派真传 钱伟长成才的第二个里程碑是: 28 岁负笈西渡,接受西方先进文化的熏陶,得到了当时最优秀的一个科学学派 哥廷根学派的真传。钱伟长曾师从于哥廷根学派的传人辛吉( J . L . Synge )教授和冯 卡门( Th . von Karman )教授,哥廷根学派对他的学术思想和治学风格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对他成为学术大师有关键性作用。 1940 年 9 月,钱伟长与郭永怀、林家翘一起,来到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成为该系主任辛吉的门生。半年后,他们取得了硕士学位,成为多伦多大学办学历史上最优秀的、最著名的中国留学生。郭、林二位转赴加州理工学院成为冯 卡门的博士生,而钱伟长当时的研究方向与辛吉完全一样,他们分别从宏观和细观角度探索弹性板壳的内禀统一理论,因此留下攻博。 辛吉认为,钱伟长的选题有前沿性,符合当时的迫切需求:随着飞机、火箭、大型结构物等的涌现,板壳构件变形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而当时的板壳理论五花八门,缺少统一的形式与分类。于是师生间反复切磋。那时辛吉应邀将参与庆祝 1941 年的冯 卡门六十大寿,就让钱伟长以此为题,赶写一篇祝寿论文。钱伟长连开了一个月夜车,到 1941 年年初,论文定稿,编入冯 卡门祝寿文集。钱伟长与世界一流的学术大师爱因斯坦、冯 诺伊曼等 28 人一起成为该文集的作者。钱伟长一举成名,大大增强了跻身于一流科学家之林的自信心。 钱伟长在《八十自述》中写道: 在加拿大多伦多和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时,和 Synge , Infeld 教授交往很多,在加州理工学院也多次和 vonKarman 教授接触,他们都是欧洲哥廷根学派的传人。哥廷根学派是应用数学的倡导者,他们都有很深的数学根底,有更好的对物理过程的理解,都强调对物理过程的本质的认识是主要的,但在数学方法上从不吝惜使用,力求其用在刀口上,要用得漂亮,用得朴素简洁。 数学本身很美,不要被它迷了路,应用数学的任务是解决实际问题 1942 年,钱伟长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并在创刊不久的美国《应用数学季刊》上分三篇连续发表,成为后来一段时间的弹性力学工作者必读的经典之作。而后,钱伟长到冯 卡门处做博士后研究,更多地接受了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的熏陶。 1943 年,他在冯 卡门的指导下研究了薄壁柱体的变扭问题,两人多次讨论后,用全新的思路,完成了变扭率扭转的论文。冯 卡门审阅后高兴地说,这是他署名的弹性力学论文中最富有经典味道的论文。钱伟长与冯 卡门有过一次彻夜长谈,钱伟长说: 在这一晚的谈话中,使我充分理解了哥廷根学派的风格和追求,对我以后的科研工作有深刻的影响。 这里对哥廷根学派做一简单介绍。哥廷根大学创办于 1734 年,长期以来是全世界的一个主要的数学中心。在学术研究和教学方面,素有 德国大学王子 称号的哥廷根大学,以倡导自由、独创的学风闻名于世。这种治学精神终于使它成为培育 20 世纪科学巨匠的摇篮。正是哥廷根的一批学生,为原子弹和空间时代奠定了基础。哥廷根学派创始人克莱因认为,工科大学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还应该真正懂得科学研究的方法。另一方面,数学家也需要具备一些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实际上,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是哥廷根大学的一大改革。此后几十年,它对全世界大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多伦多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钱伟长在学术理念上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完美结合,他尤其懂得了哥廷根学派的基本特点 理论与实际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数学科学与应用科学结合,建立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他在这种氛围下逐渐成为大师,也把这种优秀的科学传统带回了中国。 三钱 之路 如出一辙 受篇幅限制,本文不可能详细探寻 三钱 中的另外二位 钱学森和钱三强的成才之路。这里,只指出他们与 钱伟长 先生的相似之处: 他们都出身于书香门第,青少年时代有良好的成长环境。钱学森的父亲是教育家钱均夫;钱三强之父是著名国学家钱玄同;他们都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幼就懂得爱国当自强,学习非常刻苦认真; 他们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都接受了最好的高等教育。钱学森毕业于名校交通大学;而钱三强则是比钱伟长晚两届的清华物理系的高材生;他们的大学教育,使他们在青年时期就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他们有欧美留学经历,在国外接受了名师指点,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结合,而且在三十岁左右就建功立业,开始跻身于国际一流科学家的行列。 因此, 三钱 成为大师决非偶然。 三钱 都已远行,国人在悲恸之余,都在寻思:新的大师在哪里?于是,就有了 钱学森之问 。 回顾钱伟长等大师的成才之路,我的感悟是: 大师不是计划出来的,诺贝尔奖不是靠拔苗助长规划出来的,大师是自然地成长起来的;必须通过优化成才环境,才可能有大师涌现; 优化环境的头等要务是优化教育。人们都心存疑问,八十年前,我国的国力远不如现如今,为什么那时的清华、北大、交大(还有条件极差的西南联大)能培养出大师来,现在反而不行了呢?上个世纪我国拥有大师级的教育家、校长,如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等等,现在我们有吗?关键是我们缺少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体制,缺少高瞻远瞩的教育大师,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没有条件奢谈大师; 优化教育的要务是给办教育者足够的自主权。毋庸讳言,八十年前的大学校长的自主权比现今大多了,他们有最高的人事权、财权和外事权,现在有吗?大家还记得,蔡元培先生由于当年的北洋政府剥夺了他做校长的自主权,愤而辞职。现在,上海大学尽管不是名校,但却是内地办得比较有章法的大学,就因为它的校长钱伟长比上海市长 名头 还大,他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他能在上级的支持(有时是被迫支持)下,放开手脚地干,干得比一些名校还痛快; 必须实现东西方文化的结合。努力汲取我国古代教育和现代西方教育的先进理念,结合实际,为我所用。 还可以列举更多。在我看来,造就大师,首先要优化环境,为准大师的成长营造最好的环境,让他们自由地脱颖而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多的 三钱 。 ( 作者:戴世强,原载于中国青年报 2010-8-3 ) http://focus.news.163.com/10/0803/11/6D5J1FU600011SM9.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3697 次阅读|1 个评论
悼念钱伟长先生专辑-感怀篇-5:举双手赞成建立“钱伟长纪念图书馆”
sqdai 2010-8-10 16:09
昨天在 钱伟长 先生遗体送别仪式上,我遇见老朋友 董远达 教授,他是我校图书馆馆长。他告诉我,他已向学校提出动议:立即着手建立钱伟长纪念图书馆。我马上为这一动议拍手叫好。 从博友的留言中获悉, 钱伟长 先生的家属已把先生收藏的万余册图书捐赠给学校。我们从 1991 年拍摄的照片 钱 先生在书房中看到,他的书房里到处是书。而且我还知道,这些书的内容涵盖数理化文史哲等等,有洋装本,也有线装本,古今中外,包罗万象。如果把它们整理出来,就是无声的教材。 另外, 钱 先生还有很多书信、墨宝,分散在他的朋友、学生手中,有必要加以收集整理,这需要做细水长流的工作。可惜的是,先生似乎没有记日记的习惯,少了一样可收藏的内容,但总有一些笔记之类,应用心收集。 我知道,在这些特别的日子里,有林林总总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校领导班子处理,但是,请赶紧把此事落实。我斗胆建议,就让董馆长负责具体运作,他有学识,有能力,有经验,有干劲,有时间,把此事交给他操作,完全可以放心。 我知道,我校图书馆一向是供来校嘉宾参观的好去处,如果内有钱伟长纪念图书馆,岂不又增加一道亮色?若再配以适当的图文介绍,还可以成为年青学子了解老校长,学习老校长的绝好的处所。 这样一举多得之举,何乐而不为?据说,校领导已同意董馆长的建议,让我们翘首期待钱伟长纪念图书馆的诞生吧! 写于 2010 年 8 月 8 日晚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238108.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56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悼念钱伟长先生专辑-感怀篇-4:抢救历史 刻不容缓——一张照片的启示
sqdai 2010-8-10 15:57
上海大学北美同学会会长徐志翘是 钱伟长 先生在上海工大招收的首批博士生之一,我是他的副导师。获悉 钱 先生逝世的噩耗后,他发来了情深意切的唁函(已发布于本所网站),并附寄了摄于 25 年前的一张照片,令我思绪起伏。 那是在 1985 年 4 月中旬, 钱伟长 先生发起的应用数学和力学系列讲座举办到第 38 期,他指定由我主讲,为时一周,题目是物理和工程中的渐近方法,地点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学员来自全国各地, 80 余人。这张照片就是参加讲座的师生的合影。 请大家仔细看看, 钱 先生坐在第一排中央,他是专程前来参加并主持这个讲座的,时年 73 岁,还显得很年青吧!前排右六是东道主 陈至达 教授, 钱 先生回国后招收的第一位研究生,可惜他已于十年前辞世;前排左六是 郭仲衡 教授( 1991 年成为中科院院士, 1993 不幸英年早逝),他们二位 曾是钱 先生的左臂右膀;前排左四也是 钱 先生早期的学生 薛大为 教授,现在澳门大学任教,已来沪准备参加后天的追悼会;我在前排左五,多数朋友可能难以把照片中的我跟现时的我联系起来了;后排右六、右七是张社光和徐志翘,是我当时作为副导 师带的 博士生。 光阴荏苒,想来恍如隔世,当年神采奕奕的 钱 先生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看着照片,倍增伤感。 我突然想起,对于 1980 ~ 1986 年间 钱 先生组织发起应用数学和力学系列讲座这段历史,如今已鲜为人知了。我在 2002 年 钱 先生九十华诞的钱伟长学术思想研讨会上简单介绍过这一系列讲座,对此,很有必要有更详细的记载和评述。 钱 先生创办《应用数学和力学》后,为了扩大刊物的影响,他想出一个奇招,考虑到刊物编委都是他逐个聘定的学术骨干,年青而富有生气,在各个领域各有建树,何不请这些编委挨个来做讲座?他提出了系统的想法,大致确定了各位编委可讲的题目,把具体事宜交由在重庆的《应用数学和力学》编辑部落实。 不久,系列讲座就红红火火地搞起来了,当时学术界风气甚好,年青学子求知欲极强,每个讲座报名者甚众。按 钱 先生的想法,只在听课者基础上稍微设有门槛,经济上只求收支平衡。讲座共举办了 49 次,学员总共约 5000 人次。这个系列讲座收到了超出预期的成效,既提高了学员的知识水平,又扩大了刊物的知名度,更为重要的是:在 钱 先生这面大旗下,迅速聚集起一支雷打不散的、不断壮大的中青年研究人员队伍,在随后举办的系列国际会议( ICNM )和国内学术会议( MMM )中有了超级的人气,这在国内力学的其它分支学科中是少见的。 我认为,这些事件应载入我国应用数学和力学发展的史册。令人遗憾的是:系列讲座的发起人已经辞世,不少主讲人也已然作古,就是那些具体操办的人员(如编辑部的早期人员王志忠、张录坤、徐尹格等人),也都垂垂老矣。这里有一个抢救历史的问题。 我第一次明确抢救历史、口述历史的概念得益于我在首都师大的忘年交 白欣 博士,他是力学史的研究者,跟我讲述了抢救历史的必要性,今年他申报了一个口述力学史方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我希望他能成功。道理很简单,随着岁月流逝,当年参与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很快就会老去,甚至于从世上消失。如果不从他们口中把历史事实挖掘出来,就会造成永远的遗憾。 就说我校我所的历史吧!举例来说, 钱伟长 先生当年是怎样来上海工大的?当时的上海工大党委书记张华是如何到北京 钱伟长 先生家三顾茅庐的?似乎缺少翔实的记载。目下,两位主要当事人都已仙逝,得赶紧找旁证,采访记载下来。 对上大历史的收集记载,我倒不愁,校方很重视,委托本校的文胆曾文彪在抓,据说,《上海大学校史》可望于年内问世。 我发愁的是我所的所史。研究所的历史不长,但一直缺少有关所史的系统详尽的描述。除钱伟长所长外,我所建所五元老中, 蔡树棠 先生已撒手人寰,其余各位均已年到耄耋之年,他们所知道的建所情况应记录下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所建所之初就有一位顾问原上海工大单位副书记朱晓初,他虽已年逾九旬,仍思路清晰,作为建所初期的参与者和目击者,他的肚子里有历史,应尽快挖挖掘出来。 谁来抢救历史?年青人,就我所知,本所七〇 后男女 博士中,很有几位思维清楚文笔颇好的秀才,把他们动员起来,自觉自愿地投入这项有意义的工作,一定能做好此事。不知所领导意下如何? 写于 2010 年 8 月 5 日晚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237788.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8466 次阅读|0 个评论
悼念钱伟长先生专辑-感怀篇-3:如此方显岀校长魅力师生真情
sqdai 2010-8-10 15:35
在今天的上大力学所的钱伟长所长追思会上,周哲玮副校长透露了一个情况:在悼念钱伟长校长的活动中,规定校领导成员不得接待媒体访问,让记者直接采访普通师生,获取未加任何修饰的第一手材料。 这一手真高! 这也就说明了近日缘何有那么多记者跟踪采访我这个普通的大学教师,就因为校长书记们都躲起来了。还有很多跟我一样的老师以及年青学子向记者倾诉衷肠。 这样采集的材料一定会有真实性。 那么,记者们在上大校园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噩耗就是命令,炎炎烈日下,师生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放弃了度假,中断了旅行 ,家长们催促学生回校,学生们自行组织各种追思活动。 无尽的哀思。 真诚的眼泪。 深情的留言。 飘动的黄丝带。 摇曳的烛光构成的校长,走好! 强忍悲痛的真情表白。 庄严的灵堂里吊唁的师生络绎不绝,加上外来人群,每天人数上万。 嗅觉灵敏的商贩捕捉到商机,校门口摆起了鲜花长龙。 没有谁大声号召。 没有谁刻意召集。 大部分悼念活动是自发的。 师生们说: 钱校长是丰碑! 老校长是我们的精神支柱! 我们为有这样一个伟大的校长而自豪。逝者已去,我们唯有寄托哀思,努力学习,为校争光!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我最欣赏钱老那无私的爱国情怀,钱老的突然离开,让我一下感觉心里空了 您说的那句: 同学们,天下是百姓的,百姓的事你们是否放在心上? 我一直铭记在心。钱老,走好。 錢老一路走好。 伟力纵横穿岁月,长风浩荡历春秋 !上海大学自強不息! 上大人忘不掉您的,您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一路走好,钱爷爷! 钱老!一路走好。你是我心中永远的丰碑。自强不息的校训,已深植我心。 自强不息,是钱老一生最好的注释,也是对我们的鞭策! 君子以自强不息为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定当铭记于心,钱老,您走好! 国家需要什么就去学什么!钱老留给我们的精神灵魂。钱老,一路走好! 一代科学巨匠、伟人走了,留下的是他不屈的精神,但愿他的遗训永驻上海大学。 你可以放心地去了,我们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上大的明天由我们这些上大学子撑起 ..... 伟人逝去,是我们挑起重担的时候了! 校长走好,上大就交给我们吧,我们会努力的。 人走了,但精神常在,风格永存,光辉不灭,思想恒留!钱校长是上大永远的骄傲!一路走好! 一句句话语情深意切,掷地有声! 说明了老校长有无穷的人格魅力。 说明了老校长与后辈心心相印。 说明了他的思想已镌刻在人们心中! 说明了他的精神已融入人们的行动! 目睹这一切,校领导感到宽慰:师生们已经真正读懂了钱校长。年青学子中的大部分甚至还来不及见到钱校长,但他们已经了解了他的思想的精髓,而且时刻准备这挑起未来的重担。老师们更感到自己的责任更重了,他们将接过钱伟长校长留下的重担,殚精竭虑,继往开来,尽早实现他的遗愿! 此情此景也让前来奔丧的钱校长家属感到宽慰:年青一代与近百岁的校长没有代沟, 钱 先生投入毕生精力铸造的大学精神正在生根发芽。这些年来,钱校长忙于校务,给儿女孙辈的关爱少了,但是大爱无疆,他把更多的爱洒向了校园里的众多老师和莘莘学子,校园里的哀悼之声是他们的真情流露,是他的忘我奉献所应得的深情回报! 已在天 国的钱 先生更可以宽慰:他的事业后继有人!他撒下的种子,必定会纷纷破土而岀,茁壮成长,而他所锺爱的上海大学一定会一日千里地飞速发展,他的梦一定能圆! 写于 2010 年 8 月 7 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237918.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6272 次阅读|2 个评论
悼念钱伟长先生专辑-感怀篇-2:苍鹰真的飞远了——兼说鹰与鸡
sqdai 2010-8-10 15:24
苍鹰真的飞远了,飞到另一个世界里去了! 心里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失落。 看到在耀眼红色的国旗覆盖下安眠的 钱伟长 先生,心里在想,先生操劳了一辈子,经历了那么多坎坎坷坷,终于可以永久地安息了。 大千世界里,总有几只苍蝇在嗡嗡叫。 听 周哲玮 教授说,在上大,有一群年青学子,正在围攻一个网络红人。他也太可恶了,太冷血了,一位世纪老人刚刚合上眼睛,他不说一句悼念的话,却在那里风言风语,冷言冷语,混淆黑白,暗箭伤人。因此犯了众怒、挨了围攻,真是活该!世间自有公道正义在。 周哲玮 教授引述了一个经典的比喻:鹰有时飞得比鸡低,但是鹰永远是鹰,鸡永远是鸡。他还说,那个胡说八道的红人,只不过是一只乱叫的小公鸡。 说得太形象了,太贴切了!我不由得吐了憋在心中的一口恶气,太解恨了! 我还想补充一个比喻:与曾经时高时低地盘旋飞翔的苍鹰相比,它只不过是惹人嫌的苍蝇而已。 在昨天的追悼会上,参加者每人拿到一份《钱伟长同志生平》,。我的朋友告诉我,这个文件经过了中央领导人逐字逐句的审定。 回到家里,我反复阅读了这个《生平》,尤其关注了首尾部分。 文件开首就说: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 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 钱伟长同志 。 在客观地评述了 钱伟长 先生的经历和贡献之后,文件的末尾写道:钱伟长同志的一生是 爱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 。他顾全大局,坚持原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生活简朴,清正廉洁。他对国家和人民无限忠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殚精竭虑、不懈奋斗,深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他的高尚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读着读着,我的眼眶湿了。这些话决非溢美之词,是 钱 先生生平的真实写照,是对他的一生的非常客观公允的描述。每个不抱偏见的中国人,都会同意以上描述。 苍鹰飞远了,消逝在天际。人们仰视着他,与他道别。把小公鸡撇在一边,任它乱叫去吧! 写于 2010 年 8 月 8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238070.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5907 次阅读|0 个评论
悼念钱伟长先生专辑-感怀篇-1:怎样告慰老校长在天之灵?——在力学学科土木工程学科钱老追思会上的讲话
sqdai 2010-8-10 15:13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晚我们在这里一起寄托我们对老校长深深的哀思。很多同学讲了情真意切的话,表达了发自内心的缅怀之情;我们看到,这两天这么多师生自发地聚集到这里,痛悼我们的老校长;各方人士以各种方式在表示对这位科技伟人离世的悲恸。一位大学校长的辞世在社会上引起这样大的震撼,说明钱伟长先生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说明他的精神感人至深! 刚才程昌钧老师已经全面介绍了钱先生对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贡献和他的伟大人格;我想说的是,老校长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们怎样告慰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我认为,最好的行动是传承他的伟大精神,倾情奉献,实现他的遗愿!什么是钱伟长精神?可以归纳为六个字:爱国,执着,坦荡。 钱校长是彻底的爱国者,爱国主义是贯穿他漫长人生的红线。他在人生抉择的六个关口,他都以爱国主义为准绳毫不犹豫地做了正确的选择。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他的热爱祖国的拳拳之心从未改变。反右之后的26年,他承受了各种屈辱和磨难,但报国之情矢志不渝。1980年代初,国内盛传钱伟长已移居国外,钱先生一笑置之,他说:我从来没这么想过,我要是有这个想法,1946年就不会回来。我是中国人,决不会离开哺育我成长的伟大的祖国。我的岗位在这里!有人问起这些年他对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的想法,他说:祖国是我们的母亲,哪有母亲不爱自己的子女的?你能说母亲错打你几下屁股,你就记恨了吗?天下没这个事情。我们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感就应当是永恒的。从中可以看出他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所以,我们要慰籍老人家的在天之灵,首先要像钱先生那样,成为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爱国者。 其次,我们要像钱先生那样执着,不管处于何种艰难的环境,永远执着于自己的人生目标,执着于自己的科学事业。请大家想一想,文革期间,红卫兵勒令钱先生一家五口蜗居在两个房间,孔老师宁可变卖家具也给先生保留了完整的书房,因为她知道,科学研究是钱先生的生命!1968年,造反派打内战,真刀真枪地开战,清华二道门是他们的主要战场,钱先生所住的照澜院16号地处战场的中心,造反派又不准他们搬家。每到夜间,就在阵阵枪声中,钱先生用被子遮住窗户,仍专心致志地从事他的三角级数求和的研究,从不间断。为了科学研究,他可以把生死置之度外!科学的春天后的十五年,他每年推出一本新书,最后一篇学术论文出版于他九十岁那年!我们还清楚地记得,他最后一次为学生颁发毕业证书是在他九十三岁那年!他最后一次出席国际会议在他九十五岁那年!所以,朋友们,同学们,我们一定要学习老校长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执着精神! 最后,我们应当学习钱先生的坦荡荡的君子胸怀。他眼睛里揉不进半点砂子,凡事直抒胸臆,直言不讳,从不遮遮掩掩,为此他吃尽苦头,却依然撞到南墙不回头。他只认真理,不怕权威,敢唱反调;他思维活跃,富有创新精神,敢为天下先,因此,使得上海大学很快旧貌变新颜。所以,我们要像老校长那样,为了祖国和人民,龙潭虎穴都敢闯! 我们知道,老校长心里有三个美丽的愿望:办一个一流的大学上海大学,她要像加州理工学院那样先进;办一个一流的研究所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她要像纽约柯朗数学科学研究所那样优秀;办一本一流的杂志《应用数学和力学》,她要跻身于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之林。为此,他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付出了他能付出的一切!但是,他知道,离开实现上述宏大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老先生已经撒手人寰,历史的责任落在了我们后继者身上,朋友们,让我们对老校长大声地说:请你放心,你的遗愿由我们来实现! 为此,我们必须像老校长那样爱国,执着,坦荡。为了祖国,无私地奉献我们的一切;为了事业,倾情执着地奋斗;为了真理,义无反顾地改革创新奋斗!如果我们人人都能这样,如果我们的学校、研究所、刊物能日新月异地发展,我相信,我们的老校长会在天国里开怀大笑的! 谢谢大家! 2010年7月31日晚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6359 次阅读|1 个评论
悼念钱伟长先生专辑-消息篇-5:我们为钱先生和孔老师在杭州上天竺法喜讲寺烧香祈福
sqdai 2010-8-10 14:57
今天上午,我结束了在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的讲学,按原计划,下午出门为钱先生和孔老师烧香祈福。承潘总细致安排,派年青高工俞婷婷陪同前往。 我们本来想到灵隐寺去,听司机小戴说,杭州市民烧香一般不到灵隐寺,而是到更为灵验、清静的上中下天竺的寺庙。我们立即接受了我这位本家的建议,改道前往上天竺法喜讲寺。40分钟后到达目的地,只见隐藏在苍松翠竹中的寺庙确实处于风水宝地。 我和李老师虔诚地请了香,进了寺庙,为我们敬爱的钱先生伉俪敬了三炷香。第一炷香,祝愿他们在天国吉祥如意;第二炷香,敬祝钱先生伉俪的子孙后辈诸事顺遂;第三炷香,代表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全体师生员工,祈祷钱老的三个梦早日梦圆:上海大学早日成为一流大学,我所早日跻身于世界先进研究所之列,《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越办越好。我的态度极为虔诚,那里的菩萨想必明白了我的心声。 从7月30日开始,我成了我所最年长的在职人员,我代表所里全体人员的祈福,想来大家都会同意的。要紧的是:要尽快化悲痛为力量,各自奋力进取,把我的祈福中所说的梦一步一步地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写这篇短文时,我还没有从祈福的意境中走出来。只想再说一句话:钱先生,请你放心:你的事业后继有人!你会从天国里注视着我们,我们决不会让你失望! 写于2010年8月3日,杭州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602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8: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