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钱伟长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钱伟长

相关日志

纪念钱伟长先生百年诞辰专辑-8:他缘何选择了上海工业大学
热度 18 sqdai 2012-10-14 09:42
题记: 他选择了上海工业大学,是他的明智,由此觅得了纵横驰骋、一展宏图的良机; 上海工业大学选择了他,是它的幸运,由此赢得了蓬勃发展、迈向先进的契机。 1983 年 1 月 16 日 ,钱伟长先生到上海工业大学履任,正式入长该校。这对于钱先生本人和上海工业大学来说,都有非同凡响的意义。很多人也许不大清楚,这一天的到来,背后颇有玄机,隐藏着鲜为人知的故事。今天,根据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对此做一概述。 钱伟长与清华大学的不解情缘 钱伟长热爱清华大学,因为它是他的母校。在那里,他度过了他美好的青春年华,从一个羸弱的懵懂青年成长为有志向有抱负有一定学识的学人。他从不讳言,清华大学是他的人生的关键性的起点。直至耄耋之年,他对于当时的梅贻琦校长、对于他的恩师叶企孙、吴有训、马约翰和其他师长以及同学,始终念念不忘。 1931 年,通过入学考试后,吴蕴初清贫奖学金把这位寒门弟子送进了清华园; 1935 年,从物理系毕业后,高梦旦奖学金把他推进了清华的研究院,师从吴有训教授;而后,又随着清华师生,到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度过了难忘的四年,直到 1940 年负笈西渡; 1946 年他学成回国,毫不犹豫地选择清华作为他执教的高校,直到 1982 年年底到上海工大履新。 整整 45 年啊!清华大学在他的漫长人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想当初,他风华正茂,激扬文字,挥斥方遒。在爱国情怀的驱使下,在清华立下了科学救国的壮志,经历了弃文学理的艰难,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洪流,开始了科学研究的生涯。 想当初,他踌躇满志,竭尽全力,驰骋杏坛。他兼职三校,传授力学,科研成果卓著,成为推进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一位先驱者。但那时的现实打击了他的梦想,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反饥饿反内战的行列,成为清华园里有名的“民主教授”之一,心里盼着云开雾散的一天。 想当初,他喜迎解放,意气奋发,倾力奉献。他在清华历任要职(副教务长 - 教务长 - 副校长),为清华大学发展献计献策,全身心投入教学改革,科研方面屡创辉煌,社会活动非常活跃,在国家的科学规划中建言立功,期待着国家的科教事业的振兴。 然而,清华也给他留下了苦涩的回忆。 从 1957 年开始的 26 年间,他在清华过得不爽。主要因为在高等教育观念上与清华的主要领导有歧见,他成了著名的“大右派”,“文革”中又成了“反动学术权威”、“牛鬼蛇神”,一时尝尽了被打入另册饱受冷眼的辛酸,连正常的教学、科研的权利也一时被剥夺了。尽管他凭着报效祖国的信念和坚强不屈的意志,依然坚守着岗位,依然从事着科学创造,但总归受着各种约束和掣肘。 于是,他萌生了撤离清华园的意念。时间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与八十年代之交。 争夺钱伟长的“三国大战” 我国高校中的三位有识之士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他们是:那时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院长兼党委书记朱九思;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邓旭初;上海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华。 于是,三校争夺钱伟长的“大战”在暗中爆发(参看 )。 抢得先机的是朱九思。他是一位有胆有识富有远见的教育家,华中工学院的卓越的领导者,曾在很短的时间里使该校崛起并跻身国内一流(详见 )。他爱才如命,还在别的高校排斥知识分子英才之时,他就广揽人才,吸纳了一批科教精英,钱伟长一直在他的视线之内。难能可贵的是,他与钱伟长的办学理念非常相近,因此两人很快成为好友。 1979 年 3 月,他邀请钱伟长到华工讲学,讲授“变分法和有限元”,总共 20 讲;接着,在理工合校的理念指导下,朱九思邀约钱伟长指导华工创建力学系,该系很快在我国力学界崛起。 1980 年,钱伟长创办《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立志将该刊办成国际一流的双语刊物,而他的“摘帽右派”的身份使得一些主流单位不敢接纳这一刊物,重庆交通学院(现重庆交通大学)挺身而出,接过《应用数学和力学》中文版的编辑任务,但要同时编辑出版英文版则超过了它的承受能力。钱伟长想到了他的老朋友朱九思,当面求助,后者不假思索地鼎力相助,出钱出人,在华工编辑出版了《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直至 1985 年朱九思离休之时,才由上海工业大学接办。(详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51813.html ),这一患难见真情之举使得钱伟长非常感动,没齿不忘。 1981 年 10 月,钱伟长应国防部门之邀,开设穿甲力学讲座,讲课地点就在华工,他向朱九思院长表示想集中一段时间编写讲义,朱九思立即决定将钱伟长邀请到庐山,从 7 月 13 日 到 9 月 16 日 期间潜心完成此事。《穿甲力学》讲义后来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并获国家优秀图书奖。钱伟长在该书序言中写道:“本书的编著得到华中工学院党委的关怀和积极支持,才能在庐山以较短的时间完成 20 余万字的编著工作,特此表示感谢!”(见 ) 就在此时,从 1954 年起就担任华中工学院领导工作的朱九思想让贤给钱伟长。如《朱九思评传》所述:“ 80 年代初,朱九思甚至想息肩华工院长职务,曾专程赴京请钱伟长出任华中工学院院长。朱九思回忆说,因为教育部的关系,此事做得很秘密。他先是给国防大学一位担任领导职务的朋友打电话,请他给安排一辆车子,供赴京办事之用。他到北京后就住在国防大学招待所,一天晚上,他用国防大学准备的车子把钱伟长伉俪接到招待所,请钱伟长出山,南下担任华工院长的职务,钱伟长伉俪非常感动。但是,因为华工同样归属教育部领导。钱伟长说,蒋南翔不会同意这项任命的。”于是,此议无疾而终。 确实,当时权倾教育部的蒋南翔绝不会批准此议,退一万步说,即使批准了,钱伟长也不会履职,按一种通俗的说法:他不愿意从一个“蒋管区”跳槽到另一个“蒋管区”。 于是,机遇落到了另外两家大学:上海市市委领导的上海工业大学和时属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领导的上海交通大学。“三国大战”蜕变为“两国之争”。 张华书记三顾茅庐 钱伟长到上海谋求发展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他最先找到他的挚友费孝通先生吐露心意,他在为《费孝通文集》写的序言中披露:“(关于脱离清华后的去向问题)我找费孝通商量怎么办,他说上海必将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需要好好地办所大学,他赞同我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支持我到上海实现我的办学思想。” 邀约钱伟长赴沪办学最起劲的是上海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华,这是一位很有政治素养和远见卓识的高校领导人, 1937 年参加革命,“文革”前曾任上海交大党委副书记,“文革”后主管上海工大。他求贤若渴,用人有方,大力扶持青年教师,从该校出来的教师到市里任职的有市长、市政协主席、市教委主任等。他有心把上海工大办成一流的地方大学,他说:“办好一所大学要有一位好校长”,那时学校的校长是兼职的,因此寻找一位好校长成了他的当务之急,恰在此时,钱伟长撞进了他的视野。他得到了钱伟长想“冲破一个束缚,发挥自己的才能”的信息后,精心谋划,化了整整三年时间,调兵遣将,三顾茅庐,把这位他视为珍宝的好校长请了进来。(详见 ) · 一顾茅庐 · 1980 年,张华打听到,钱伟长创办《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后,还想举办全国性的“应用数学和力学系列讲座”,而上海市是他的重要“战场”。张华建议,让钱伟长在上海工大成立《应用数学和力学》驻沪办事处,专门筹办系列讲座。张华觉得,他与钱先生素不相识,必须先派一员良将做“先锋”,他马上想到当时学校里学术水平最高的老教授、副校长艾维超先生,巧得很,艾先生是钱先生在清华时的学弟(比钱先生晚一年进清华电机系),他俩的夫人又是清华中文系的同届学友,钱伟长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时,艾维超是电机系副主任,两人关系非同一般,因此,艾先生一顾茅庐,专访钱先生。倾谈之间,在上海工大成立《应用数学和力学》驻沪办事处一事一拍即合,于是,钱先生成了学校的常客,与张华成了好友。系列讲座在时任上海市科协主席的李国豪先生支持下办得红红火火。 · 二顾茅庐 ·翌年,张华探听到华工有聘任钱先生之意,且安排钱先生在庐山写书,就立马派出第二员大将——上海工大党委副书记朱晓初,跟踪着上了庐山。朱晓初是一位颇有儒雅之气的老革命,擅长书法,兼通文学(钱先生入长我校后派他担任笔者所在的研究所顾问至今),找到钱先生后,向他详细介绍了上海工业大学的情况,开门见山地向钱伟长表明了以张华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渴望他入长本校的愿望,直到当年年底,钱伟长还在举棋不定,因为在婉谢了朱九思的好意之后,还有上海交大的邓旭初书记在“伸橄榄枝”。张华不敢怠慢,委派朱晓初继续“跟踪”钱伟长。钱先生到桂林讲学,朱晓初也跟了过去,并随同钱先生讲学后的考察,诚邀钱先生到上海工大看看,钱先生答应了,但与上海交大依然有点“藕断丝连”。于是,当朱晓初陪同钱伟长伉俪到达上海火车站时,就出现了耐人寻味的一幕:一边伫立着张华书记一行,另一边站着邓旭初书记一行。 邓旭初是 1980 年代高教体制改革的先行者之一,也是一位求才若渴的高校领导人。对于争夺钱伟长一役,他有点“轻敌”,听说上海工大与上海交大在竞争钱伟长,他放出话来:“上海工业大学不就是缺个校长吗?他们可以挑选交大任何一位教授,我们都会放。”他小觑了张华他们的能量。 · 三顾茅庐 ·张华把钱伟长接到上海工大后,带着手下专访钱伟长,极其诚恳地向钱伟长表示:“我们请你来当校长,让你来施展你的办学才能。过去由于错误的政策,你一直受到打击,现在我们请你来,你可以放开手脚地干。”这番话句句说到了钱伟长的心里,他不答应也不行了。恰在此时,传来消息,上海交大重新划归教育部领导,钱伟长一向不愿进教育部所属的高校,于是,在这场“校长争夺战”中上海工业大学的胜局已定。 当然,张华的邀请有他的底气,他事先做足了功课,请示了当时的上海市市委书记处书记夏征农和市教委办主任杨恺(后升任副市长,由他亲颁给钱伟长的校长任命书),取得了充分支持。此前,钱伟长夫妇拜访过夏征农(左联作家出身的老革命),取得了他的支持,且夏征农在市委专门会议上鼎力支持钱伟长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参看 ) 于是, 1983 年 1 月,钱伟长正式走马上任,成了上海工业大学的校长,从此学校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 争夺钱伟长的“三国大战”就此尘埃落定。 三十年过后论短长 岁月如流,上述事件过去已有 30 年,回过头来想想很有意思。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与我们一般平头百姓一样,大人物在“跳槽”之前也会有种种情理之中的想法,钱伟长先生选择新岗位的出发点是想一展平生抱负,为实践自己的办学思想找一块“试验田”,选择上海工业大学无疑是当时他能做的最好抉择; ——高校的校长极其重要,从上海工业大学(及其合校后的上海大学)的发展史看来,钱伟长先生的作用确实非同一般,当时的张华书记无疑做了一个最好决定,可说泽及后人; ——钱伟长先生入长上海工业大学之后,学校如此神速的发展,说明了:找准人之后,让其放手一搏,必定会出现大好局面,因此,高校校长应该有很大的自主权,这是后话,留待以后再分析。 主要参考资料 1、 王炯华,朱九思评传,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1. 2、 陈志鹏,钱伟长差点当了华工院长,长江日报, 2010-7-31 . 3、 曾文彪,钱伟长与上海大学,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0. 4、 戴世强,仁者寿——追忆夏征农,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6576.html 写于 2012 年 10 月 14 日晨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11752 次阅读|30 个评论
[转载]“钱伟长之问”
rumford908 2012-9-29 10:44
2005年,93岁高龄的钱伟长校长在出席其生平最后一次上海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时,动情地向台下的学生说“今天你们毕业了,我有几句话要告诉你们,这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就是老百姓,百姓之忧、民族之忧,你们是否放在心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忧过没有?后天下之乐而乐,乐过没有?”这就是著名的“钱伟长之问”。 h ttp://www.longquanzs.org/articledetail.php?id=13578 一直知道钱学森之问,不知有“钱伟长之问”,真是孤陋寡闻!
1262 次阅读|0 个评论
纪念钱伟长先生百年诞辰专辑-3:弘扬前辈的优秀学术传统
热度 5 sqdai 2012-9-27 04:33
老校长钱伟长先生离开我们已有两年多了,下个月我们将迎来他的百年华诞。本周,我校出版社将推出“纪念钱伟长百年诞辰文集”,包括新编《钱伟长文选》(六卷本)、《钱伟长学术论文集》(四卷本)和《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钱伟长博士论文),此举是对老校长的最有意义的纪念。我有幸参加了文集的编辑工作,趁机再次通读了钱先生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句读了他在 70 年前写成的博士论文,进一步了解了他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略,更全面深入地领略了这位科学大师的风采,获益匪浅。 我认为,纪念老校长的最好的实际行动是:潜心学习,进一步弘扬老校长倡导和实践的优秀学术传统,而上述纪念文集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教材。这套文集经过细心策划、精心编辑,可读性很强。新编《钱伟长文选》的内容比原版有较大的扩充,包含了老校长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科研生涯中的主要著述,各科师生都能读懂其中的大部分文章,其中有钱先生对我国科学和教育发展的很多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也包括到上海后对我校发展的系列论述。而《钱伟长学术论文集》收录了钱先生的代表性科学论文 108 篇,他的博士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首次公开发行,其中闪烁着创新的光芒,这两种著作充分体现了他的治学理念。 具体说来,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和弘扬钱先生倡导的优秀学术传统? 首先,应该努力掌握钱伟长先生的学术思想的精髓。这就是:立足于社会实践,以高瞻远瞩、勇于探索的思路,根据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来发现、提炼问题,经过充分调研,以广泛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独辟蹊径的创造性劳动,建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用独创的或先进的方法加以巧妙处理,将所得的成果经过实践的严格检验,并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加以认识或系统地发展成新的理论,事实证明,这种思想指导下的科研实践是无往不胜的。钱伟长先生的科学研究始于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那是航空航海事业突飞猛进的时代,现代化大工业蓬勃发展的时代,大量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向科学家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中的非线性问题一时成为人们集中关注的焦点。钱伟长先生敏锐地抓住这一关键,以大变形板壳力学问题为突破口,主攻非线性力学,且以此为自己毕生的事业,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贡献。作为兴趣广泛的科学家,他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还涉猎于一些其它研究领域,也卓有成就。钱先生不止一次地说过:“我没有专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这正是我们所有后来者应该努力效法的精神。 其次,应该认真学习钱伟长先生的治学理念和方略,这就是:爱国敬业、自强不息、锐意创新、求真务实。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他的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高尚品格;脚踏实地、终生向学的治学态度;勇于创造、刻意求新的无畏气概;藐视困难、百折不回的奋斗精神。以钱伟长先生攻博期间的工作为例,他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在 1940 年代,板壳力学已发展了百余年,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他敢于向旧体系挑战,另辟蹊径,建立新的理论体系,为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刻苦钻研,勤奋敬业。当时国家积弱,强敌入侵,他怀着爱国心,为了科学救国,不分昼夜地埋头苦干,才有可能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完成这样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他的博士论文原文长达 219 页,全文公式数百,在电动打字机上完成的,得化多少时间!他学风严谨,思路缜密,在整个工作中充分显示了钱伟长很深的学术功力,他不仅数理基础扎实,而且国学底子深厚,充分利用了我国先哲条分缕析、严丝密缝的剖析功夫。文中,他用精致的坐标图和明细的表格,详尽无遗地罗列了 12 种薄板和 35 种薄壳的细节,令人叹为观止! 最后,应该强调指出,我们要像老校长那样,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一辈子献身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这次推出的“纪念钱伟长百年诞辰文集”只是钱先生一生著述中的一部分,他还出版了 18 种专著和教材,人们对他的全部著述的总字数没有做过精确统计,据我的粗略估算,应远远超过一千万字,而且他的著作中所有公式多是手算出来的,所有文字都是“爬格子”爬出来的或者用打字机打出来的!他在耄耋之年,还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探索非克契霍夫假设下的新的板壳力学理论,并有重要建树,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啊! 我们老校长在晚年建议在我校的校训中加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他一向特别推崇的古人名言,而且用他的一生实践了这一名言。让我们学生后辈追寻钱伟长先生的足迹,策马扬鞭,奋力前行! 2012-09-26 附记: 这是为本周出版的我校校报撰写的专稿,也将是明天下午在“纪念钱伟长百年诞辰文集”首发式上发言的主要内容。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4893 次阅读|3 个评论
纪念钱伟长先生百年诞辰专辑-2:钱伟长博士论文编后记
热度 5 sqdai 2012-9-25 05:09
【按】作为 “ 纪念钱伟长先生百年诞辰文集 ” 中的一部重要著作,钱伟长的博士论文《 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 》首次公开发行。在编辑过程中,我折服于钱先生的创造精神和治学方式,这里发布前不久撰写的钱伟长博士论文编后记,并同时发布我校资深教授程昌钧所写的序言,供博友们参考,并随发两篇相关文章的信息,供同行朋友参考。 钱伟长 博士论文编后记 值此钱伟长先生百年诞辰之际,我们在推出《钱伟长学术论文集》的同时,首次公开出版发行他的博士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此举对于读者了解这位科学大师的学术经历和治学理念有重要价值。 对于这篇博士论文的写作背景和学术意义,序言中已有详尽表述,这里不再重复,只想简述在时隔 70 年之后,我们重新研读此文可以得到的启发。 世上自有博士论文以来,水平一向参差不齐,其中可以彪炳学术史册者屈指可数,常为人们称道的最著名的例子是德布洛意于 1924 年完成的关于电子运动波的博士论文,相关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钱学森于 1938 年完成的关于可压缩流动和反作用力推进的博士论文做了开创性的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载入了空气动力学和火箭动力学发展史;从学术价值层面看来,钱伟长关于弹性板壳内禀理论的博士论文可以与之比美。 钱伟长的博士论文闪烁着创新的光芒,他 首次采用张量分析这一有力工具,经过宏微观全面分析建立了弹性板壳内禀统一理论,具有精确性和统一性;他在微观分析中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坐标系,可用以描述各种不同形状的薄壳和薄板问题,并根据板壳特征尺度与曲率半径之比及其与相对厚度的关系,对薄板、薄壳进行了详尽细致的分类,由此导出了著名的 钱伟长方程。这一工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钱伟长 先生在写成这篇博士论文时还不到 30 岁,他的才华已经露出锋芒。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举其要者,有如下各点: —— 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到 1940 年代,板壳力学已发展了百余年,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他敢于向旧体系挑战,另辟蹊径,建立新的理论体系,为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不仅敢于创新,而且善于创新。这源于他深厚的学术功底。他原先是学物理的, 1935 年大学毕业后跟随吴有训先生研究光谱学, 1939 年后才专攻弹性力学,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创造岀耀眼业绩,说明他有极好的数理基础,特别是能纯熟地应用微分几何和张量分析等数学工具。这恐怕是因为他在清华物理系求学时,还修完了数学系的主干课程。 —— 刻苦钻研,勤奋敬业。当时国家积弱,强敌入侵,他怀着爱国心,为了科学救国,不分昼夜地埋头苦干,才有可能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完成这样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他的博士论文原文长达 219 页,全文公式数百,都是在电动打字机上完成的,得化多少时间! —— 学风严谨,思路缜密。在整个工作中充分显示了钱伟长很深的学术功力,他不仅数理基础扎实,而且国学底子深厚,充分利用了我国先哲条分缕析、严丝密缝的剖析功夫。文中,他用精致的坐标图和明细的表格,详尽无遗地罗列了 12 种薄板和 35 种薄壳的细节,令人叹为观止! 在计划出版此书时,我们原拟将全文译成中文,考虑到现时的学人在阅读英文著作时没有很大困难,而且钱伟长的英文表述简洁流畅,容易读懂,因此决定原汁原味地印行这篇博士论文,仅对个别打印错误做了必要的修改。 我们感谢上海大学的丁虎博士和陈然博士,他们设法从多伦多大学图书馆复印了博士论文原件(据说此件几近孤本);同时还要感谢责任编辑王悦生,他对全文做了细致入微的校订编辑工作。 编者谨识 2012 年 9 月 【链接 1 】钱伟长博士论文的序言 序 言 程昌钧 70 年前的 1941 年 11 月 , 钱伟长在 导师 J. L. Synge 教授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潜心研究, 在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完成了长达 219 页的 博士学位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并进行答辩,于 1942 年获得博士学位。这篇博士论文也是 钱伟长的成名作,并由此奠定了他在国际力学界的学术地位。 只要阅读过 《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就能够发现,即使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这也是一篇具有高度学术价值和广泛应用背景,并处处充满着创新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 1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钱伟长 看到虽然 板壳是应用广泛的结构元件,但是之前的理论却是混乱的 , 不仅板和壳是分开来考虑的 , 而且不同形状的壳体有不同形式的理论 , 因此, 钱伟长 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精确板壳理论,以克服先前板壳理论的不足。这就是他博士论文选题的出发点。 2 .为了建立统一的板壳理论,他率先采用一种全新的坐标系,即以中面为基础的拖带坐标系,并从微分几何的观点出发,采用张量分析的手段来表达拖带坐标的变形和板壳的应变。 3 .与传统用位移定义应变的方法不同 , 钱伟长率先定义应变张量为变形后与变形前坐标系的基本张量改变量的一半,并由微分几何中平坦空间曲率张量满足的条件导出应变张量的协调方程。根据所定义的应变张量,他又引进了两个新的张量,即中面拉伸变形张量和弯曲变形张量 , 它们是内禀理论的基本未知量 , 并导出了这两个基本变形张量满足的张量方程。这就是 “ 弹性 板壳内禀理论 ” 的核心和精髓。 4 . 与传统的板壳理论不同,内禀理论的基本未知量和它们满足的方程均是在拖带坐标系中用与中面有关的基本张量表示的,所以内禀理论适合于不同的坐标系及不同形状的薄壳和薄板问题。 5 .在内禀理论的基础上,钱伟长又率先采用统一的简化和分类方法,把薄板视为薄壳的特殊情况 , 将两个基本变形张量按厚度方向展成坐标的 Taylor 级数,代入协调方程和平衡微分方程,再按照不同的幂次分类,得到 12 类薄板问题和 35 类壳体问题。 6 .在 12 类薄板问题中除了熟知的广义平面问题、 Kirchhoff 小挠度理论、 von Kármán 大挠度理论、薄膜问题外,还发现一大类新的有意义的有限挠度薄板问题。在 35 类壳体问题中也发现一些新的壳体问题,尤以应用广泛的浅壳方程最为重要,受轴压作用的柱壳和受外压作用的球壳发生的局部失稳均可看成这类浅壳大挠度问题。当把这些方程应用于各种板壳问题时 , 可得到相应的方程组 , 并从理论上首次揭示和证明了一些非线性板壳问题存在边界层效应的可能性。 按照博士论文的内容,钱伟长先后在 Applied Mechanics—Theodore von Kármán Anniversary Volume 和 Quarterly of Applied Mathematics 等杂志发表 5 篇相关的论文,其中以在纪念 Th. von Kármán 教授 60 岁祝寿文集中的论文为《弹性 板壳内禀理论》的核心和精髓。在 这个祝寿文集中包括了 26 篇论文,其中的作者都是赫赫有名的科学家,例如: A. Einstein, S. Timoshenko, R. Courant, R. von Mises, Hans Reissner, A. Nádai, A. Weinstein, P. S. Epstein, H. Bateman 等,而年仅 30 岁的唯一一名中国留学生 钱伟长 跻身于其中,显然受到 von Kármán 教授等的关注,也 奠定了他在国际力学界的学术地位。 钱伟长相关系列论文的发表将板壳理论引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引起 弹性力学、应用数学及纯数学界的广泛重视,他先后应邀在加拿大及美国各地高等学校和有关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在 1945-1955 年间,美国、苏联、澳大利亚等国在相关论文的基础上出版了多部专著,称 浅圆柱壳方程为 “ 钱伟长方程 ” 。 许多著名学者,如 R. L. Reiss , Х . М . Мущтари , А . С . Вольмир 等都曾在 20 世纪 50 - 60 年代研究和引用过 钱伟长的论文 。受其影响, A. E. Green, E. Reissner , E. L. Reiss, P. Cicala 等人在 60 年代发表了有关三维理论的边界效应的文章。 1977 年,荷兰科学家出版的《板壳渐近解》专著中将 钱伟长的系列工作誉为 “ 划时代的工作 ” 。 时至今日,人们对板壳内禀理论的评价仍然很高。 1982 年 8 月在上海召开的国际有限元分析会议上,执行主席 R. H. Gallagher 教授在向大会介绍钱伟长时说: “ 钱 教授有关板壳统一内禀理论的论文,曾是美国应用力学研究生在 40 - 50 年代的必读材料,他的贡献对以后的工作很有影响。 ” 《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是 20 世纪科学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如今, 70 年过去了,它仍然闪发着熠熠的光辉。在纪念钱伟长先生诞辰 100 周年之际,上海大学出版社重新出版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对于年轻人如何选题,如何做学问,仍然具有启迪作用和指导意义。 2012 年 9 月 4 日 【链接 2 】相关文章 1. 程昌钧, 钱伟长 先生对力学和应用数学的贡献,力学进展, 2010 , 40 ( 5 ), 480 - 494. 2. 戴世强, 独辟蹊径开新篇 —— 钱伟长院士与弹性板壳内禀理论,自然杂志, 2010 , 32 ( 6 ) .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6115 次阅读|10 个评论
大师的精神激励我们前进——钱穆钱伟长故居开馆仪式上的讲话
热度 2 sqdai 2012-5-16 09:02
大师的精神激励我们前进——钱穆钱伟长故居开馆仪式上的讲话
暮春四月,江南草长。昨日,钱穆钱伟长故居开馆仪式在无锡鸿声里(现为鸿山街道)隆重举行(见链接),我应邀参加了这一盛会,并在会上作为钱伟长先生的学生辈的代表做了简短的发言。现将这一发言照录于下。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非常荣幸有机会参加钱穆钱伟长故居开馆仪式。首先请容许我宣读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全体同仁的贺信: 钱穆钱伟长故居管理处 同志们,朋友们: 值此钱穆、钱伟长故居开馆之际,谨向你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钱穆先生、钱伟长先生这两位大师从无锡鸿声里走出来,这是鸿声里人民的骄傲!你们经过辛勤劳动,恢复了故居的原样,并做了精心陈列布置,做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大好事!这一故居将成为对后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可以使大师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发扬开来。 钱伟长 先生是我们的老校长、老所长,他离开我们已近两年,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深深地怀念他。在故居试展期间,我们曾来参观学习过,今后我们还会再来。钱伟长先生为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的成长和发展曾夙兴夜寐,呕心沥血,他对我国教育和科学事业的贡献将彪炳史册,我们将以他为楷模,追寻着他的足迹,发奋图强,勇往直前! 诚挚地感谢你们! 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全体同仁 接下来,我想谈一些感想。 前天,我到上海奉贤探访了钱伟长先生、孔祥瑛老师的安息地。我曾在那里在心里对他们说,后天,我将到鸿声里参加先生与您敬爱的四叔的故居的开馆仪式,你们有什么话要我捎过去?当然,在天国里的先生夫妇不会说话。但是,我知道他们的心声,先生生前对故乡满怀深情,在晚年,只要走得动,他们夫妇就会到故乡来走走,寻访鸿声里七房桥村的故居,看看河水重又变得清澈的啸傲泾,与这里的乡亲唠唠家常;到邻近的荡口镇,探访荡口第一中心小学,重温他在那里上学的旧梦,与那里的师生亲切交谈,他还为学校重写了校歌;他与故乡有着割不断的情丝。 现在,你们恢复了钱穆钱伟长故居的旧模样,再现了钱氏家族“五世同堂”时期的盛景,重塑了钱伟长先生的父亲钱挚先生费尽心血创办的又新小学,特别是,突出了钱氏家族的座右铭“钱氏家训”。要是先生真能看到这一切,一定会感到由衷的高兴。 今天我重逢了钱先生夫妇的长子元凯,我们俩同龄。我想起,钱先生生前,把他的毕生精力度都奉献给教育和科学事业,特别是在他一生的最后二十八载,更是为上海大学和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的发展倾尽了全部心力。我作为他的学生辈,有幸在那段时间里在他的身边学习、工作,从他那里享受了父辈所给予的关怀和温暖,我们学生辈的大事小事,他事事关心。可以说,他所给予我们的,远远超过他给元凯的,请元凯不要生气或嫉妒,大家深信,心里有大爱的父亲是伟大的父亲,正因为如此,钱伟长校长赢得了上大师生出自内心深处的崇敬。 钱穆和钱伟长两位大师已经远行,他们的大师风范我们已牢记于心,他们的崇高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谢谢大家! 追记于 2012 年 5 月 16 日 【链接】钱穆钱伟长故居开馆仪式新闻 钱穆钱伟长故居隆重举行开馆仪式 5 月 15 日 的鸿山风和日丽,阳光明媚,钱穆钱伟长故居隆重举行开馆仪式。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国中,市文广新局局长叶建新,市旅游局局长王建军,新区人大工委主任黄胜平,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晓红,钱穆之女、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钱伟长之子、著名摄影教育家钱元凯,鸿山街道全体党政人大领导、机关部门负责人、各村(居委、社区)书记等参加了开馆仪式。 仪式上,钱穆之女钱易、钱伟长之子钱元凯、钱伟长学生代表戴世强教授分别讲话;市文广新局局长叶建新与市旅游局局长王建军为“国学励志课堂”揭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国中与新区人大工委主任黄胜平为钱穆钱伟长故居揭幕;仪式后,全体领导及嘉宾参观了钱穆钱伟长故居。 作为吴文化主要发祥地的鸿山,自古便是人杰地灵之地。国学大师钱穆,力学家、教育学家、社会活动家钱伟长,环境工程专家钱易,物理学家钱临照,工程力学家钱令希,经济学家钱俊瑞,生物化学家邹承鲁。七位院士集于鸿山,群星璀璨,是名符其实的“院士之乡”。钱穆、钱伟长故居就坐落于此。参照钱穆先生的书中回忆及历史纪实,故居经过一年多的修复,现已竣工并对外开放,故居占地面积 54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2700 平方米,总投资 2000 多万元。 http://www.wxhs.gov.cn/NewsInfoShow.aspx?cid=0d9962ff-63d3-4541-86ed-bdf1cd856721 钱穆钱伟长故居开馆仪式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6066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记钱伟长院士自强不息的科学精神(转载)
wwjsky 2012-4-12 15:22
钱伟长与《自然杂志》部分编辑人员座谈,与本文作者亲切握手 1994年原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的《自然杂志》由于经济原因休刊,上海市政府徐匡迪等领导觉得这样一本在学术界有影响的刊物就此寿终正寝殊为可惜,为此与上海大学钱伟长校长商洽改由上海大学主办。我就在这个时候被学校调去参与《自然杂志》复刊的筹备和编辑工作。 开始时,大家对《自然杂志》今后的定位把握不准,主编想把杂志办成学术期刊,我则认为它是一本科普期刊,谁也说服不了谁。此时,我们收到了钱伟长校长的批示:“把刊物办成沟通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桥梁。”通过学习,我们统一了思想,既然刊物要成为沟通不同学科的桥梁,势必对非专业人员也要有可读性。所以它应该像美国的Scientific American和英国的New Scientist那样,既要反映当代科学前沿的学术动态,又有可读性和趣味性的高级科普期刊。经过此事,我深切体会到钱校长看问题时的高瞻远瞩,十几个字的批示就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光阴似箭,不觉已到年底,眼看新刊就要亮相,但稿件的分量尚嫌不足。钱校长闻讯后便把他在上海市非线性科学会上的发言《谈谈非线性科学》给《自然杂志》发表,让我们很受鼓舞。此文成了《自然杂志》复刊后的卷首篇。其中关于数学工具与工程技术关系的论述给我印象最深。他说:“做一番事业,用的工具要恰到好处,目的是解决问题。就像屠夫杀猪要用好刀,但这把刀刚好就行,不要整天磨刀,欣赏刀,磨得多好啊!那是刀匠的事。”钱校长戏谑说:“不要做刀匠。要做屠夫,去找最合适的刀,去杀最难的问题。”我想这段话无论是对工程技术人员,还是对普通人都是有启发的。 1997年5月, 年逾八十的钱校长在百忙中约见了《自然杂志》部分编辑人员,并进行座谈。谈到组稿困难时,钱校长说:“明天我应邀出席叶企孙铜像揭幕仪式,届时有许多科学家在场,这个时候你们去找人,他们就躲不开了。”也许是他觉得自己的点子甚好,不禁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自然杂志》20周年时,钱校长挥毫题词:发扬创新精神,繁荣科学事业。 钱伟长对人文科学的热爱和造诣是广为人知的。当年他以文科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由于几天后九一八事件爆发,钱伟长抱着科学救国的想法,才改学物理。他的叔父是清华国学导师钱穆,可谓家学渊远。可是在后来的许多年里,钱伟长屡遭不公正待遇,待“文革”后复出已经垂垂老矣。但他壮心不已,把主要精力用于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中。所以“人文科学”这把刀他也抱着“能用就好”的理念,并没有过于迷恋。然而,他那博极古今的学识和卓有远见的眼光都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他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中,令广大师生受益匪浅。 每天,当我们走进校门,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迎面屹立的巨石,上面刻着钱伟长的手书“自强不息”。上海大学新校区里风光旖旎,美不胜收。各幢教学楼之间都有曲折回廊相连,两旁的树木错落有致。这些都来自钱校长的创意:让师生在课间转移时既免受日晒雨淋之苦,又可以赏心悦目,调节精神。连学校的食堂和招待所都冠以文雅的名字:乐乎楼、水秀楼……并有名家题写的匾额,使校园里处处充盈着浓浓的书卷气。当然,作为大学的根本乃大师,而非大楼也。这些年来在钱校长的支持下,上海大学的人文学科发展很快,引进了一批有实力的中年学者,成立仅十多年的上大美院和影视学院也在社会上影响日彰。学校还邀请上海的书画名家来校聚谈,吟诗作画。国内外著名的乐团和音乐家也常到学校的剧场巡演钢琴、交响乐等高雅艺术。这些活动中许多还是由钱校长亲自联系和推动的。所以他虽然自己无暇来构思字字珠玑的锦秀文章,却用如椽之笔为上海大学的发展抒写出壮丽的诗篇。 在钱伟长的著述中我找到了一本他于1953年写的历史小书《我国历史上的科学发明》。虽然只是一本通俗读物,也可以看出他深厚的文史功底和严谨的写作态度。由于当时关于我国古代科技史的研究成果很少,所以钱伟长只能自己从浩如烟海的古书中沙里淘金,收录材料。这种活计许多人皓首穷经几十年都收获甚微,而钱伟长花几个月就完稿付梓,可见他对经典古籍的熟悉程度。想当年他考清华时,有一道历史题,要写出二十四史各卷的名称、卷数、作者和注校者等,考生中仅他一人全对。他的作文《梦游清华园记》令阅卷的老师击节赞赏,然而他为了科学救国,要求改学物理,被吴有训教授婉拒,因为他理科基础太差,四门功课一共才考了25分。但他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不仅改变了教授的看法,还成为享誉世界的一代力学大师。我又想起1995年7月22日杨振宁来校作报告时,会前钱校长开场白说:“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还教过我数学。”杨振宁答:“钱伟长当年在清华可是一个有名的田径运动员哩!”当时我听了不信,以为他们在开玩笑。后来我查了资料才知钱伟长当时18岁,身体瘦弱矮小,被学校田径队婉拒。但他亦经过自己的刻苦锻炼,终于成为校越野代表队的主力队员。并以13秒4的成绩夺得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跨栏季军。钱伟长有句口头禅:“我36岁学力学,44岁学俄语,58岁学电池知识。不要以为年纪大了不能学东西,我学计算机是在64岁以后,我现在也搞计算机了。”在1985年他独创了宏观字形编码法,俗称“钱码”。“钱码”以高速易学闻名于世,为IBM所采用,并获得1985年上海科技发明奖。在钱校长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叫做“自强不息”。
1862 次阅读|0 个评论
再论北大清华园中园教育与上大钱伟长学院
热度 8 tuliming 2012-3-13 09:37
昨天写的关于《北大清华园中园教育与上大钱伟长学院》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72657do=blogid=546871 在此也说明很多人对我国的教育改革还是很关心的,但是昨晚和朋友聊天提起这件事时,朋友就说钱伟长学院难道不是精英教育吗?聊着聊着,自己发觉有点不对劲了,似乎我是在支持精英教育这个观点上去了。此时我感觉自己很惭愧,前后自己只花了 20 分钟写出来的,没有细加琢磨就传上去了,以至于让很多人误解了,在此表示歉意。首先我表达我个人观点,全国实行精英教育我是不支持的! 一夜难眠,一直想着这个问题,还在纠结要不要写出来,最后还是打算写出来了。有个观点我没有解释清楚的,到底钱伟长学院是不是精英教育问题?这是很多人在关注的。大家认为是精英教育也很正常,但是之前将其对比,主要目的不在强调精英教育的好处,而是想从中去找到教育改革的着力点——学生本位。钱伟长学院大类教学两年后根据学生意愿,分别插入不同学院,不同专业进行教学,他们作为模范去带动周围的同学,实现自强不息的精神。 北大清华作为我国高校的领军者,两校的教育改革无不将影响着全国高校的改革方向,所以我觉得大家应该把关注点集中在北大清华要不要实行精英教育的本质问题上来。在此说明,上大本身的特殊性,所以实行钱伟长学院不会对全国高校改革产生那么显著的影响,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再去纠结钱伟长学院问题了。我是不支持这种精英教育模式,因为绝大多数人是不能成为精英教育的一员的。我们教育不是所谓的少数人去接受教育,而是全国民众是接受教育成果,这种模式不是绝大多数民众的根本利益。或许有人说全国实行不就可以解决大部分人的问题,其实这种思路是解决不了本质问题的,主要在于我国资源有限,全国实行也只能是极少部分,况且一旦全国实行这种模式,问题也就出来了,目前 985 、 211 是不是该重新划分?什么来评价精英?全国中小学是不是也会走上精英教育的模式?那么实验班也就变成很正常的现象?中小学教育是有教无类吗?没有成为实验班的孩子是不是成为被抛弃的一个群体? 我是对所谓的中小学实验班深有体会,去年春节回老家,和几个朋友儿时的朋友闲聊,他们说那时候没能读书主要是两个方面造成的,第一是家庭条件不好,早点出去打工可以减轻家里不少负担;第二是那是学校实行实验班,开始不分班前还可以有我们学习自觉的人带着,管着,后来分班后感觉不在实验班,考好的学校也没什么希望,感觉有种被学校,被老师抛弃的感觉,所以时间越长越就对学习不感兴趣了。他们说现在很想读书,可是脑子也不好使了,所以只有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个好的学习环境,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他们说到此刻,内心总觉得酸酸的,同时我国教育应该怎么走呢?我一直思考着。 我只希望我国的教育事业可以越来越红火,到底该怎么走,我想大家群策群力会想出好的思路,好的途径的。
个人分类: 原创|6795 次阅读|15 个评论
北大清华园中园教育与上大钱伟长学院
热度 5 tuliming 2012-3-12 13:09
3 月 11 日教育部回复了高委员的建议,在北大清华设立园中园,建立国家精英教育体系改革试点。两“园中园”学子着各自校服组成两个方队参加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阅兵式。要增强精英学子对国家的高度忠诚和高度责任感,国家应毫无保留地给予其相应的优质教育、高度的社会荣誉及相应的人才使用政策。 目前高等教育结构是一个下大上小、缺乏“宝塔尖”的“梯形”结构。这已不能满足国家对高层次的栋梁之才的迫切需求,也不能满足我国学子对优质教育的渴望与需求。同时,没有一个大国其精英教育要依赖于外国的教育体系。在高委员看来,栋梁之才绝对不只是技能超群的匠人,而是通过国家的精英教育体制来培养出把国家利益、荣誉和责任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高级专业人才。 http://www.bohainet.com.cn/gnxw/ss/relatedpage_340902.shtml 然而,再看看上大钱伟长学院的一些情况。 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 2011 年 10 月 9 日宣告成立,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的前身是 14 年前在钱伟长先生倡导下成立的自强学院,其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每年 , 上海大学都会选拔 120 名优秀新生进入自强学院;面向全校选派和聘任各个专业优秀教师到自强学院任教,开设“科学研讨课”、“创新实践”等特色课程 , 全力培养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自强学院秉承 “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由钱伟长校长倡办,学校直接领导,是上海大学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学院。自强学院在二年基础教学强化的基础上,实行 2+2 自主选择专业培养模式、 2+2 世界著名大学深造和 2+4 六年制本硕连读联合培养模式。招生制度和奖学金自强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在考取上海大学的各省市高考成绩前 5% 的理科学生中,由校招生办选取 200 余名学生参加数学和物理考试,择优录取 90 名学生进入两年强化班,全部享受特等奖学金。 自强学院的教学计划单列,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亲自指导,由我校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和有关专家给予指导和培养,有四位院士、近四十位博士研究生导师开设了专题讲座。自强学院由学校选派优秀的教师任教。对于有志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学校提前配备导师。基础教学强化班自 1997 年创建以来,历届学生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深受社会欢迎。或者在通信与信息系统、电路与系统、 微波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材料物理与化学、生命科学、国际贸易等专业方向攻读硕士学位。有关学院为他们配备了包括博士生导师在内的指导教师,自强学院学生在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上已显出很大优势。 http://baike.baidu.com/view/3095372.htm 不过在此还是要讲北大清华的精英教育和钱伟长学院区别来看,主要是钱伟长学院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去挖掘学生的潜能,而且前两年不分专业进行大类教育,实现了文理的有机结合,两年,去发现学生自我强势,实现因材施教的理念。 北大清华的精英教育,是否可以解决目前教育体制的问题呢?怎么培养的问题,怎么才能有别目前的教育体系?这种信号是不是有点和之前中小学不准办实验班相左呢?如果这个信号放大,是不是在中小学就要开始精英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青年如何实现?清华北大学子不算精英,那么其他大学学子算什么? 我不知道北大清华会走什么模式,但是我还是不希望出现全国各地中小学实行“尖子班”、“实验班”、“强化班”等各种所谓为精英教育做准备的教育模式出现。到那个时候,那才是真正教育的失败!
7176 次阅读|19 个评论
[转载]东方讲坛“大师的轨迹——钱伟长为什么能”在钱伟长学院举行
tuliming 2012-3-5 23:06
2012年3月1日下午,钱伟长学院科学研讨课系列讲座暨东方讲坛之“大师的轨迹——钱伟长为什么能”在J101讲堂如期举行,钱伟长学院直属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顾传青教授担任主讲。钱伟长学院学生及来自其他院系的学生济济一堂,共同参与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顾传青向全场学生发出“在被错划为右派长达26年的万分困难环境下,钱伟长校长为什么能坚持科研工作并将科研成果奉献给国家和人民”之问,紧接着,围绕此问将钱老在那个异常艰辛的人生阶段的感人事迹娓娓道来。 钱校长于1957年1月31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一文,旗帜鲜明地反对苏联教育体制中的一些工作思路,反对学生的专业分得过细过早提倡理工合校,重视基础学科。从被打成“右派”到1966年的9年间,钱校长不能接触到科学研究工作的方向和具体课题,但他对广大群众和科技人员来函和登门来访,要求咨询,要求提供资料信息,要求工作协助时,都欣然答应,给与全力支持和各种技术援助,无偿奉献100多个科研成果,为培养国家急需的科技人才开设12门教学计划以外的新课。在极为困苦的“文化大革命”内乱初期,钱校长依然没有丧失信心,没有消极悲观,后来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努力工作,发明了当时北京最好的油压机、制定新的反坦克火箭弹的方案、发明高能新型电池等,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后,讲座再次引入主题:在被错划为右派的困难环境下,钱校长为什么能够自强不息、忘我工作?这里原因很多,归纳起来包括:钱校长具有坚持真理、敢讲真话、敢于负责的优秀品格,具有忠诚国家和人民、不计个人得失的博大胸怀,具有相信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具有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可贵进取精神。今天,我们学习钱校长精神,就是要把个人的成长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联系起来,冷静地面对、勇敢地战胜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困难和挫折,努力学习,全面发展,谱写灿烂的人生篇章。 顾传青在整场讲座中都保持站立的姿态,情绪激昂,这感染了全场的同学们,大家都被钱校长不畏困苦、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伟大的爱国情怀所深深感动。最后,讲座在全场听众的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 钱伟长学院
208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没有专业的院士
热度 9 tuliming 2012-2-20 12:56
一个院士没有专业,对于一般人来说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可是就有这么一个人说自己没有专业,他就是钱伟长院士。什么叫专业?在百度里敲上“专业”二字,满目的是介绍大学专业的,在百度百科里面看到专业的几种解释,专业是社会生产力的产物,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在钱伟长院士看来,高校教育,什么样的教育培养模式才能让学生成为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呢?他的回答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全面发展,很多人会反问,高中分文理科做什么?这种方式是全面发展吗?当然不是,现在为什么大学把学科分的越来越细,专业越来越多?很多学者会说,这是培养某方面人才的需要。既然大学要培养某方面的人才,那么提倡全面发展还有必要吗? 十年前大家可能会说,这没有什么必要,学好某一方面的就够了。可是陈毅元帅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对飞行员说过一句话:“一个空军飞行员,如果开不好飞机,那总不好吧;然而,飞机开得再好,开到敌人那边去了,反过来打自己的国家,那就更糟了。”也就是说学好某一方面专业是重要的,但是作为一个国民,首要一点就是要爱国,这是非常重要的。全面发展,要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爱国者,一个心灵美好的人。这个单纯靠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是做不到的。学会某一专业,只是一个领域的工具,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人。 钱老说自己没有专业,国家的需求就是自己的专业。当年一个严重偏科的文科生最后选择理科,凭自己的一腔爱国之情,最后成为中国的力学之父,同时在中国的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钱老说自己没有专业,要以国家以人民的需求作为自己的专业,而这个思想也融透到自己的教育思想当中。拆除学校与社会的墙那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在走出象牙塔时可以很好的适应社会。同时学校也是为社会服务的,如果学校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那样就会与社会脱节,现在有句话叫“毕业即失业”描述这种状况那是再适合不过了。社会在声讨高校教育的失败时也说明钱老在这方面的远见。学生进入社会不光要靠自我的专业知识,还要靠其他许多的知识,才能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拆除各学科的墙就变得很重要,事实也说明,大学原本又专又死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当今交叉学科很多,学得太死是无法在这边缘学科有大的突破,最终学问只会越做越死,越来越没有活力。拆除教学与科研,教与学的墙那是前面拆除了学校与社会这座墙的必然结果。 现在看来,这四堵墙在高校教育是很普遍的事情,可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是无法让人接受的,应该说是不可理喻的。而实行“三制”改革也是对大众思维的一次彻底改变。近些年来,许多学校也在推行“三制”改革教育试点工程,而这无不是钱老教育思想迸发出的火花充满着许多改革者对新的教育模式的大胆探索,对中国教育的未来做出的努力。“三制”对于我本人来说我还是第一次接触,可是这也彻底改变我前送后紧的思维模式,这不光让我能提高自己学习质量,把知识记得更加牢固,更加重要的是,这种紧迫的思维模式让我能够很快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在这种压力中充满着动力。 无论是拆墙办学,还是实行“ 三制 ”改革,这无不折射出钱老对中国大学教育的一种大胆尝试,在这不断尝试中,证明这种改革是卓有成效的。早期在清华提出自己的教育思想没有得到认可,戴着右派 “ 万能科学家 ” 的帽子。可是即便在这十几年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放弃在中国的教育事业上做出少许的改变,虽然很多思想与众人相左,甚至说很多思想太超前前了,以至于大众接受不了。可是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上海大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钱老的教育思想也为上大人所接受,在这积极活跃的学术氛围中秉承钱老自强不息的校训。上大,以上海这座大都市命名的大学,就要符合其特征。 或许在他进入清华前,他是在想在文学方面做出自己的一番成绩;或许在他选择读物理时,亲朋好友都反对过;或许在美国,很多人对他都是冷眼旁观;或许当年在清华提出自己教育思想时很多好友都劝阻他不要发表;或许在他平反后就可以卸甲归田;或许在上海大学进行一系列改革时同样受到很大的阻力。可是这许许多多的或许都没有阻止他个人前行的脚步,在自强不息中不断的克服困难,没有抱怨,因为抱怨会影响自我的心情,与其抱怨,不如做出改变。一个对理科一窍不通的人可以让爱因斯坦大发感慨,实在不简单! 又是一年的九一八,防空警报在高空中呼啸,这个声音有些刺耳,可是这个声音对钱老来说是那么熟悉。就是那年的九一八改变了他的命运,也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放弃自己擅长的专业,去一片荒芜中奔突,最后还是硕果累累,留下一片碧绿中让民众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让贫瘠变得肥沃。或许就如那句诗“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斯人不再,我们能做的就是用好钱老的宝贵财富,不断朝着钱老要把上大变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学而努力吧!
个人分类: 原创|4761 次阅读|14 个评论
《钱伟长告密与中国知识分子心态分析》史实校错
热度 2 zhutx1945 2012-2-7 16:35
《钱伟长告密与中国知识分子心态分析》史实校错 朱天相 2012 年 2 月 6 日 导读:本文写作的动因: 《钱伟长告密与中国知识分子心态分析》关于华罗庚的说法严重不符合事实,文中称对华罗庚 的“人格产生了怀疑” 有失公允。 《钱伟长告密与中国知识分子心态分析》一文作者标明为陈奉孝 , 网上查得发表时为 2010 年 8 月 5 日 。 陈奉 孝的博客专页 中未能查获此文。因此,不能断定本文是否出自陈奉孝本人。 陈奉孝何人也? 查得“陈奉孝 1936 年生, 1954 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1957 年为响应帮助党整风和党提出的 " 百花齐放 " 的号召, 在北京大学与谭天荣、王国乡、杨路、张景中等人组织 " 百花学社 " ,与张元勋等人组织出版 " 广场 " 刊物,为此被打成 " 右派 " 。 " 百花学社 " 被打成 " 反动小集团 " ,再后 " 百花学社 " 升级成 " 反革命小集团 " ,作者本人被打成 " 反革命集团罪首 " ,判刑十五年并剥夺政治权利五年。 1979 年反革命问题平反, 1984 年经胡耀邦批示,其右派分子被改正。 平反后从事教育工作, 1997 年退休。 1998 年应张景中院士的邀请去中科院成都分院参与教育软件的开发工作。近年来,在网络上发表大量时事评论。” 其中 1959 年 4 月 6 日 押往黑龙江省密山县兴凯湖农场四分场服刑。 密山县的北面是虎林县,那里有部队开垦的十个农场:八五零农场至八五九农场。当年的大 “ 右派 ” 丁玲、吴祖光等人就在这里劳动改造过。五九年庐山会议后,李锐被打成 “ 右倾分子 ” ,也在这里劳改过。 1967 年 1 月兴凯湖农场解散, 陈奉孝 转黑龙江省北安县第四十九劳改支队,即長水河劳改农场三分场服刑。 在刑满后继续强迫留场改造当 " 二劳改 " (就业人员给自己起的雅号)七年。在 22 年的劳改生涯中,因 " 不认罪 " 受过各种各样的刑罚折磨(见陈奉孝:兴凯湖记事)。 《钱伟长告密与中国知识分子心态分析》一文中称 “ 五七年整风反右运动期间,有个轰动一时的“六教授事件”,华罗庚与钱伟长都是六教授成员,他们提出的主张是外行不能领导内行,大学里应该实行教授治校。“ “ 后来钱伟长和另外四名教授都被打成了右派,而华罗庚却因为痛苦哭流涕地做了检讨,口口声声说周恩来总理挽救了他,这使我对他的人格产生了怀疑,特别是后来在文革期间,他到处去宣讲“优选法”,我觉得他在是在赶政治浪头。“ “ 因为所谓的 “ 优选法 ” ,不过是一个很简单的线性代数问题,凡学理科的大学一年级学生都懂得,你华罗庚作为世界知名的一流数学家何必去搞这种简单的问题?我觉得这不过是一种政治投机心理 “。 这里有几处不符合史实。 1. 华罗庚不是六教授的成员。 五七年的“六教授事件”是指 1957 年反右运动中,在 6 月 6 日发生的六教授聚会事件,即所谓 “666” 事件,是反右运动中一次重要事件。 在这次会议上,应章伯钧 ( 民盟中央副主席、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交通部部长)的邀请,费孝通(民盟中央常委、中央民族学院教授、社会学家)、钱伟长(民盟中央委员、清华大学副校长、教授、物理学家)、曾昭抡(民盟中央常委、北京大学教授、化学家)、陶大镛(民盟北京市委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吴景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社会学家)、黄药眠(民盟中央常委、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艺理论家)等六教授在全国政协俱乐部聚会,与会的还有民盟中央副主席史良、民盟中央秘书长胡愈之、民盟中央办公厅主任叶笃义、民盟中央常委兼组织部副部长闵刚侯,以及民盟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市委办公室副主任金若强,加上章伯钧,共十三人。会议主要是由大家介绍了首都各高校鸣放情况,并研究民盟如何在当前整风的形势下进行工作。    这次聚会两天后即被毛泽东视为右派分子向党的进攻达到的顶点,称 “ 他们是反动的社会集团,利令智昏,把无产阶级的绝对优势,看成了绝对劣势。到处点火可以煽动工农,学生的大字报便于接管学校,大鸣大放,一触即发,天下顷刻大乱,共产党马上完蛋,这就是六月六日章伯钧向北京六教授所作的目前形势的估计,这不是利令智昏吗? ” ,这次事件成了右派分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一条最重要的罪证,也成了毛泽东向右派分子大开 “ 杀戒 ” 的一条最重要的理由。 六教授讨论高等教育事宜,主张“教授治校“,全部划为右派,无一幸免。 可以看到六教授中没有华罗庚。华罗庚的职务在中国科学院,任数学与计算所所长。 六教授中为什麽会列入华罗庚呢?也是事出有因。 1957 年 民盟中央有一个“科学规划问题”小组,其成员有 5 人,即曾昭抡、千家驹、华罗庚、童第周、钱伟长, 1957 年 5 月 9 日 ,他们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对于有关我国科学体制问题的几点意见》。其中提出“外行不能领导内行“。 全文共分五部分: (1) 关于“保护科学家”的问题——提出要协助科学家妥善解决时间、助手、设备、经费等问题,并合理安排使用科学家。 (2) 关于科学院、高等学校、业务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问题——业务部门应以研究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主;科学院应主要研究科学上的基本问题和全国性、综合性的问题;高校的研究则可包括科学上的基本问题,教材上的及生产实际上的问题,视各校的具体情况而定。 (3) 关于社会科学问题——首先要改变对待旧社会科学的态度,不能认为资产阶级社会没有社会科学或都是不科学的;要纠正把政策措施或政府法令当成客观规律的做法。 (4) 关于科学研究的领导问题——学术领导和科学研究的“火车头”应在实际工作中逐渐形成,不要先行规定。 (5) 关于培养新生力量的问题——过去选拔人才,重政治、轻业务,今后应两者并重;在人民内部,对于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应一视同仁;应尊重科学家选择培养对象的权利。 这和后来的所谓“六教授”(即曾昭抡、钱伟长、费孝通、陶大镛、吴景超、黄药眠),也有类似主张。反右时他们都受到了猛烈批判。 2. 华罗庚没划右派与他本人的表现无关,全赖张劲夫之力。 此事与毛泽东 , 邓小平有关 , 而与周恩来无涉。 五人中有三人不在六教授中,而且这三人没有被划为右派 千家驹 没划右派,与他运动初强烈反对章罗有关。“ 千家驹对章罗之内疚,主要因为自己在反右中被当作左派 ,而且在尤其是在批判粮食部长章乃器时自己的表现。他与章乃器相交多年,而且认为作为“救国七君子”之一的章乃器是一个极有才干的人,但恃才傲物、刚愎自用,而且男女关系太乱。但后来的千家驹承认自己错了,他认为章乃器反对“脱胎换骨”的思想改造、主张“工人阶级也要向资产阶级学习”等观点没有错,很有见地。而且,他对章乃器在压力下不认错、有骨气、有自信的表现十分钦佩。 “ 华罗庚与童第周没划右派则赖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劲夫之力 , 绝非因“ 痛苦哭流涕地做了检讨“之故。 1957 年反右派斗争开始的时候 , 张劲夫提出这个社会科学学部的反右派斗争由中宣部直接领导;自然科学机构的反右派斗争由院党组负责,并建议采取保护政策。他把这个想法提交院党组讨论,党组成员都表示支持他的想法,只是对自然科学家采取保护政策的问题,必须毛主席亲自认可才能够实现。这样,张劲夫就鼓起勇气去晋见毛主席。 7 月里的一天,张劲夫去见毛泽东。见到毛主席时,张劲夫开门见山,说: “ 主席啊 , 我来向你请示。你不是让我们向科学进军吗?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 ‘ 物以稀为贵 ’ ,向科学进军要靠科学家 , 中国现在科学家人很少。还要培养新生力量,现有的老科学家是宝贝 , 是 ‘ 国宝 ’ 啊!因此 , 我的意见是要采取保护政策。不然向科学进军 , 十二年规划就很难实现。 ” 毛泽东说: “ 你张劲夫竟敢讲出这样的意见 , 好哇!有道理。 ‘ 物以稀为贵 ’ 是这样的嘛! ” 结果是,毛泽东让张劲夫到书记处谈。总书记邓小平很同意张劲夫的意见,对他说: “ 你们科学院党组代书记处起草一个中央文件 , 由中央发给全党。 ” 科学院起草文件主要是针对自然科学家的。起草工作是杜润生带领汪志华、吴明瑜几个人搞出来的。经党组讨论后上报书记处 , 书记处同意了。文件以中央名义发到全国。它划清了几个界限。比如 , 规定日内瓦会议以后回国的科学家不参加运动。当时有钱学森等好几百人 , 他们响应祖国的呼唤 , 有的经过斗争 , 吃过苦头 , 回来参加新中国建设。张劲夫说 , 文件要写上这些人他们刚刚从国外回来 , 国内什么事情也不知道 , 你怎么让他参加反右派?如果你让他们参加 , 他们感到不安或恐慌,其他人还怎么敢回来呀?再如,文件还强调把政治与思想问题分开 , 一时分不清的 , 先作为思想问题对待。还有方式方法问题 , 有一些老科学家 , 自尊心强得很。你要他参加批评会 , 斗争会 , 他吃不消的 , 有的还可能自杀。所以文件规定,对他们在平常讲的一些不同意见谈谈话就算了 , 个别谈,不参加会,谈而不斗 , 谈而不批。 张劲夫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 “ 我们共产党那时开会总是越左越吃得开,越激烈越英雄啊! ” 院属京外单位的运动是由地方党委领导的,在中央下发的这个文件中,明确规定院属单位的科学家划右派必须事先经院党组同意。沈阳金属所葛庭燧 , 搞金属内耗研究的 , 当时 , 所党委向沈阳市委汇报了他有很多言论 , 要定他为右派。张劲夫听说之后 , 马上坐飞机到沈阳去制止。他与市委讲 ,“ 中央有文件的 , 科学院的直属研究所的科学家我要负责 , 我们科学院不同意给他划右派。 ” 由于他凭中央文件据理力争,态度鲜明而坚决,终于使葛庭燧过了这一关。 在这次运动中,全院只有极个别的老科学家划了右派 , 其他都保护住了。青年科学家中有几个带了右派帽子。张劲夫回忆起这件事时说, “ 当时 , 我们也有左的思想。 ” 3. 华罗庚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从事优选法,统筹法的推广,并获得实际效果,并为此付出了生命,如果被扣上“政治投机心理”的帽子,那么在中国科学界还有道理可讲吗? 1965 年华罗庚首次提出优选法的推广问题, 1966 年即遇上“文化大革命”。 1967 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 626 的张腊狗约我一起去见华罗庚,要听华罗庚谈一下对中科大原党委书记刘达是否三反分子的看法。听了我们的来意后,华罗庚即从刘达支持他搞优选法谈起,历时近三小时,详细讲解了优选法的来龙去脉。对有人看不起他搞优选法的看法 , 华罗庚很不以为然。 最近,也有数学教授与我谈到华罗庚搞优选法的问题,其观点与陈文相似,已被陈文总结即 “ 因为所谓的 “ 优选法 ” ,不过是一个很简单的线性代数问题”,“你华罗庚作为世界知名的一流数学家何必去搞这种简单的问题?“ 以我对计算机理论科学的理解。世界上最难的问题是不可解问题,其次难的问题是指数,复杂性问题,即理论可解决,而实际因资源需求太大,而不可解决。第三难的是多项式复杂问题。我们只能讲一维的优选法是线性复杂性的。 即使一维问题在实际上也未必简单。但华罗庚推广中已取得的结果: 1 ) . 降压零号。洪昭光在华罗庚的提醒下用优选法搞定降压零号。 2006 年的统计,全国有 300 百万人受益。六年过去,人数只增不减,在用的或用降压零号的几百万人会同意华罗庚“政治投机心理”的说法吗? 2 )低度五粮液酒是在华罗庚推广优选法时解决的。刘沛龙 曾经摸爬滚打的六年未果, 1978 年华罗庚来后六天成功。 刘沛龙装了两瓶 38 度和 35 度低度酒,送给华罗庚先生,并在酒瓶上用题了两句表示感谢的话: “ 六年未成功,双法出成果。 ” 华罗庚先生闻知此事也非常高兴,欣然题诗回赠: “ 名酒五粮液,优选味更醇;省粮五百担,产量增五成。豪饮李太白,雅酌陶渊明;深恨生太早,只能享老春。 ” 中外的几百上千万酒客(没有查到确数,但喝酒的比吃药的要多)及国家税务局也不回 同意华罗庚“政治投机心理”的说法。 要讲政治投机,华罗庚到是有机会。包谦六回忆: “ 有一次,分配给华罗庚的观看剧场表演票子是六排当中的好位子,华罗庚坐上后,发现本排当中有几个位子始终空着,在表演将要上场的一刹那,瞥见江青带了几个人上场了,华罗庚即刻机警地与邻座悄悄地换了位子,等到江青一批狗才坐定,左右环顾,不见华罗庚其人。这一场演戏是严重的,在千万人眼睛中,假使接受江青的捧场,人格何在﹖如果被侮辱,依他的名望只好 ‘ 玉碎 ’ 了,太不值得。 ” 这事发生在 1972 年。 杨德庄的说法可以引用来说明问题, “在第四届数学教育会议开的时候。华老有一个发言,题目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普及数学方法的个人体会》。有三个方面,第一是为谁,目的是什么;第二,什么技术;第三,如何做。我问他,你的题目是方法,为什么第二个原则是技术?他说应用数学是一种技术,将来如果有人提出数学是一种技术,你就说我华某人早就看出了。果然,等到了 20 世纪最后 25 年,美国科学委员会一个数学方面的委员会一个主席就提出来,高技术实质上是数学技术,这个时候我就开始把应用数学的所有的写法都写在应用数学技术。” 我只提醒读者,华罗庚在日本的报告题目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普及应用数学的一些体会“当华罗庚为此付出了生命,你还认为他是“投机心理”吗?
538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上海大学 钱伟长
dongzg101 2012-1-13 15:05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qingchunlizhigushi/
25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十三届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暨钱伟长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
热度 1 dqlu 2011-12-14 22:21
2012年10月6-8日,上海. 更多详情,请浏览以下网站/网页: http://siamm.shu.edu.cn 和 http://blog.lehu.shu.edu.cn/dqlu/A353523.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会议|7930 次阅读|5 个评论
沈惠川:师恩难忘之钱伟长先生与傅信镛的设想
ShenHuiChuan 2011-12-10 09:07
沈惠川:师恩难忘之钱伟长先生与傅信镛的设想
沈惠川:师恩难忘之钱伟长先生与傅信镛的设想 关于“英才慧眼试锋芒”一文 我的“英才慧眼试锋芒”一文与钱临照先生( 1906 - 1999 )有点关系。有一天我在钱临照先生处看到《科苑》这本杂志;钱先生告诉我,当时在科大工作的司有和先生(一个部队转业干部)是该杂志的编辑之一,如果要写什么文章的话可以去找他。我的夫人正好认识司先生,因而没费什么工夫就与司有和联系上了。我想写了一篇有关“钱伟长先生与傅信镛的设想”的文章供他发表;但司有和说此杂志已经很难办下去了,最近正好要出末了一期,叫我有文章的话请尽快给他。 文章的题目“英才慧眼试锋芒”是司有和定的,文章的篇幅也被他删节成现在这样(大概仅存原稿的四分之一或更少)。他除了删节外,还对文章的语句进行了“编辑”。因此在文章发表后我并不高兴,因为与我的本意有大的差别。 《科苑》在 1984 年 11 月发了第 6 期以后就寿终正寝了;我的这篇“英才慧眼试锋芒”文章实际上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司有和后来离开了科大。 关于傅信镛先生及其设想 有几年寒暑假回上海期间,我都买了“公交公司”的“月票”,以便貌似纨绔子弟地到处闲逛。上海十个区,每个区的“首府”都是我的必去之地。 1983 年暑假在长宁区中山公园旁边的新华书店里买到了一本由周文斌、宫苏艺两位所著的书《钱伟长》(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3 )。钱先生是我在清华大学求学时的老师,住在清华园照澜院 16 号;当时我正在向他主持的《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一本现在很出名的学术期刊,比《力学学报》更有影响)上投稿。在《钱伟长》该书第 124 页的“您像一头雄狮”那一节中,我了解到了傅信镛先生去找过钱伟长先生请求帮助的事。 我很快就像一个侦探似地在徐家汇漕溪北路沈家宅(现在已经拆除)找到了傅信镛(在一个有一千多万人的城市里找个把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傅信镛向我介绍了他的设想以及去北京的经过,并向我展示了他的实验设备和他与合作者所制作的电子管(只有两个可用)。 他当时已经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 应用物理系主任方俊鑫教授为他争取的一笔经费是人民币 1000 元,这在当时也算是少的。 在这之前,傅信镛给《百科知识》投稿,《百科知识》编辑部将他的文章转给钱先生评审;钱先生在回信中说:“ 傅信镛同志的文章提出一种设想,在理论上看这种设想是完全允许的。它比 麦克斯韦设想更具有现实意义,但终究还只是科学上允许的设想。至于这种设想是不是能够成为现实,往往是个技术问题。 …… 以我的知识而言,还看不出这个设想有什么致命的毛病。我认为麦克斯韦在 1871 年能放出一个妖怪来,我们完全应该允许 傅信镛同志提出一个设想,绝不应该因为它今天还没能成为现实而封闭这种思想的公之于众。我同意你们考虑在 《百科知识》月刊上发表这篇论文。” 傅信镛的设想其实很简单:他们所制作的电子管的阴极在通电后释放大量无规运动的电子气,然后他在外面加上磁场使这些电子的运动有序化;最后将有序运动的电子引出来以供使用。 傅信镛的这个实验做成功了。这就是他发电报给钱伟长先生说“蒙老师慷慨相助, 麦克斯韦设想实验今天 10 点 30 分初试成功 ”的原委。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1979 年 6 月的“增刊”刊登了傅信镛的论文“实现 麦克斯韦设想的探讨 ”,此文是对其实验的一个总结性说明。(《钱伟长》一书的作者说,此文的发表有赖于“钱教授的督促和支持”。)美国《 Energy Convers. Mgmt. 》后来在 1982 年第 22 卷上刊登了此文的英文版。 但是,对傅信镛设想和实验的异议也相当多。 王竹溪 1979 年 5 月 19 日 的审稿意见中说:“作者设想两个电极 A 和 B 有电位差, A 极上蒸发出的电子数大于凝结的数, B 极上蒸发的少于凝结的数。但是由于在两个电极上的电子气体的平衡,所以 A 与 B 两个电极的差别是不可能产生的。文中所设想的实验装置是很容易作出的,从来也没有人发现这种两个极有电位差的现象。根据上面说的电子气体平衡的考虑,这种现象是根本不会发生的。” 还有一种异议是对 傅信镛实验本身的。有人认为电子管灯丝加热需要能量,而如果实验中引出来的电流的能量少于灯丝加热所需要的能量,则这个实验所产生的结果(可利用的能量)是毫无意义的。为此,傅信镛争辩说,灯丝系统与控序系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控序系统产生电流的现象确实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 Lord Kelvin of Largs ,即 Wiliam Thomson , 1824 - 1907 )说法”(“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成有用的功而不引起其它的变化”)。 钱伟长 先生和 王竹溪 先生对同一件事的不同看法值得玩味。 傅信镛为此彷徨过,后来又自费去美国访问过。在上海交通大学他讲授汪志诚的“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在此期间,他在上海找过我两次。有一次他约我在普希金铜像(文革后重建的普希金铜像将他的脸由朝东改为朝南不知有何寓意)附近(那里旁边就是教育会堂,原来是上海市少年科技站旧址,也就是林立果与空四军王維国等人讨论“五七一工程纪要”的地方)的一家饭店聚餐,两人微醺了几杯。 2007 年夏秋,傅信镛自费来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受到了汪秉宏教授的热情接待。他这次带来的(重重的几大包)实验装置的基本原理与原来的相仿,只是电子管中的电子气体可以在室温下 蒸发;同时外部的磁场改成了永久磁铁。 傅信镛在科大近代物理系的会议厅做了一场学术报告。汪秉宏主持了会议。我和一个学生(兼“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课的助教)宋年卉参加了这次报告会。参加报告会的还有谢彦波和 30 多位学生。在另一间房间里,傅信镛摆开了他的实验。他的实验受室温影响很大,输出的电流极小,但是有稳定的电流输出这一点在众目睽睽下却是肯定无疑的。 在会议结束后的聚餐会(汪秉宏作东,还有张鹏飞等人作陪)上,我和汪秉宏都建议他将输出的电流转为实用,哪怕是用于小型电子计算器或电子手表都行,哪怕是在显示屏上只打出一个亮点也行,否则还是无法完全说服别人。 他临离开合肥前,我送他几本书,其中包括我的《热物理习题精解(下)》。 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当然完全正确的,不容任何怀疑。但是正如量子力学有许多种诠释一样,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解释,却未必是那么清楚的。 就拿傅信镛的实验来说,如果将周围环境包括在考虑的范围之内,则无论如何不会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室温使电子管中的电子蒸发,但室温最终必然会降低(而且“ 永久磁铁 ”的磁性也会逐渐减退),这就完全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只是周围的环境太大太广,使得室温貌似没有降低而已。实际上,房间里的参观者越多,实验产生的电流就越大,这已经说明了问题。因此从整体来说,他的实验与热力学第二定律并无原则性的矛盾。 然而从“室温貌似没有降低”来看,好像出现了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说法”的现象。傅信镛认为周围的环境是个“大热库”,它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不在他研究的范围之内。 这就产生了一个怎么解释的问题。 当然,能从室温中源源不断地取得能源,并且室温没有明显的降低,那也是不错的。管他什么“开尔文说法”! 有一款用太阳能的小型计算器,在有阳光处就能显示。傅信镛的实验其实与这款用太阳能的小型计算器的原理差不多。如果太阳能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那么室温的降低也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从傅信镛实验的成功可以得到结论: 王竹溪 先生 1979 年 5 月 19 日 审稿意见中的说法不一定对,起码是太理想化了,也许是针对 傅信镛早期的实验而言的 ;而钱伟长先生的“允许一试”的说法比较务实,没有拘泥于未经仔细推敲的“理论”。尽管从 热力学第二定律純理论角度来看问题, 王竹溪 先生并没有错。 若是 傅信镛实验中输出的电流能够转为实用,则可以暂先不必管什么“热力学第二定律”,实惠以后再说。如何解释,那是以后的事,是“理论家”的事。 关于“伪科学”永动机 众所周知,永动机是“伪科学”。但是对什么是“伪科学”,被批评者固然不清楚,有些批评者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在傅信镛事件中看得很明白:傅信镛本人对是否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强调的是“开尔文说法不对”,但对热力学中“开尔文说法”与“ 克劳胥斯说法 ”之间的等价性没有展开理论上的分析,因而无法说服别人。与此同时,他对实验结果的说明也有颇多可争议之处。有些概念上理解,他没有与别人达成共识。 而那些批评他的人,只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完全不顾傅信镛本人已经做成实验的事实。如果傅信镛的设想和实验确实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就要仔细分析给他看;如果他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不对,就要为他找出正确的解释。 切忌感情用事,上纲上线,互相攻击。 社会上就是有人喜欢上纲上线,互相攻击,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自以为是(有些人还经常耍无赖),因而被人讥为“民科”。 在“永动机”问题上是如此,在相对论问题上更是如此。许多理解上出现的问题,实际上都是概念不清或智障造成的。许多言语上的冲突,都是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不愿反思自己可能有错造成的。 以下署名“沈惠川”的文章是经过司有和“编辑”过的;已与我的原文原意相差太多。不过仍有纪念意义,因而找出来放在下面。 英才慧眼试锋芒 (载《科苑》 1984 年 11 月第 6 期第 10 - 11 页) “麦克斯韦妖”,乍听起来,好像是个三头六臂,青面獠牙的家伙,其实,它只不过是热力学中的一个名词。 1850 年,德国物理学家克劳胥斯( Rudolf Emanuel Clausius , 1822 - 1888 )提出著名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时曾断言,一切物理过程只能导致能量的减退,产生废能,犹如生物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任何将废能转化为可用能的企图都是徒劳的。克劳胥斯的这条第二定律由于指出了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因而使物理、化学、生物学过程都带上了方向性。 21 年后,英国苏格兰物理学家麦克斯韦( James Clark Maxwell , 1831 - 1879 )在他的著作《热的理论》中,对克劳胥斯的断言提出了异议,这就是著名的“麦克斯韦设想”。这个设想是,将一个容器分隔成 A 、 B 两个部分,在分界壁上有个小洞,由一“小妖”守门。司门“小妖”有特异功能,可以洞察容器中每个分子的运动。它允许运动速度较快的分子通过小洞,从 A 跑进 B 部分,运动较慢的分子从 B 部分跑进 A 部分。这样,在不消耗功的情况下提高了 B 部分的温度,降低了 A 部分的温度,造成温度差,使废能更新为能源。一个多世纪以来,物理学界把这个守门的“小妖”戏称为“麦克斯韦妖”。 到底有没有“麦克斯韦妖”?如果有,又怎样逮住它,使之为人类服务?这些问题吸引了许多物理学者,使他们绞尽脑汁。上海徐汇中学的中年教师傅信镛也为此着了迷。 在列车上 1979 年冬,从上海开往北京的一列火车应着寒风奔驶着。车厢里拥挤不堪,傅信镛坐在一个角落里埋头看书,那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王竹溪( 1911 - 1983 )早年的著作《统计物理学导论》。他这次上北京,第一个要找的就是王竹溪。列车里读书是很容易疲倦的,傅信镛把书放在面前的台子上,闭目养神,思想开始跑马了。 他于 1965 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就对“麦克斯韦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便开始了对它的研究。 科学是离不开实验的,他要用实验来说明问题。他精心设计一个个实验方案和程序。为了进行实验,他必须忍受流言的中伤和别人难看脸色的屈辱。 1973 年,他找到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实验方案。他要进行实验,于是四方求助,磨脚板,磨嘴皮。五年过去了,他依然两手空空。 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到北京找老科学家,请求他们帮助。临行之前,家人和朋友都极力劝阻,说到北京一无所获是会惹人笑话的。笑话不笑话,他倒无所谓,问题是会不会有所获,他心里不安了。 英才遇慧眼 傅信镛到北京已经几天了。这天,他来到清华园,找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 1912 -)。一路上,他思索着如何向钱先生开口。在这之前,他已拜访过王竹溪先生。王先生花了半天时间,仔细听取了他的设想和实验方案,最后说:“你想把废能变成有用能,这个想法很好。” 有些人不相信王先生会说这样的话,有个人甚至打电话给王先生核实。 傅信镛见了钱先生,还没有说完兩句话,钱先生止住了他:“你先不要说,我要先看看你的论文。” 钱 先生看完论文,敲着桌子说:“好文章,这样的文章才叫好文章!”然后又听了他的实验细节的介绍。最后鼓励他说:“如果能够捉住‘麦克斯韦妖’,那将是对物理学的有个了不起的贡献。你的想法很新颖,也很巧妙,值得一试。” 32 天后,钱先生收到了《百科知识》寄来的傅信镛的一篇论文和编辑部请求审稿的信。钱先生在复信中肯定了傅信镛的设想,认为“它比麦克斯韦设想更具有现实意义”,同意发表这篇论文。 初试锋芒 钱伟长 先生给《百科知识》的复信一下子在上海传开了。 傅信镛被调入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主任方俊鑫教授( 1920 - 1988 )为他争取了一笔经费。他和上海电子管厂的 4 位同志协作,开始了捕捉“麦克斯韦妖”的战斗,不久,他们便制成了两只实验用电子管。 实验获得初步成功后,傅信镛怀着激动的心情立即电告钱伟长先生。 一周后,钱先生来到上海,了解傅信镛实验的详细情况后,要他们把论文和实验报告发表出去,让大家评定。 在钱先生的督促和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在增刊上发表了他们的两篇论文。恰巧,此时正是麦克斯韦逝世一百周年。 1982 年,美国《 ECM 》(能量利用和转换)杂志第 1 期从第一页开始,全文刊登了傅信镛论文的英译稿。 傅信镛在他的事业上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他没有满足,又在新的领域进行探索了! 沈按:以上是两张普希金铜像前的照片,其中第一张是早年的(铜像前是我的祖母),第二张是现在的;注意在第一张中,普希金的脸朝东,在第二张中,普希金的脸朝南。 附:司有和的来信 沈惠川先生: 您好。我是司有和。昨天,有幸读到你的博文:《 师恩难忘之钱伟长先生与傅信镛的设想 》。对于您博文中的内容,虽然不能全懂,但我很钦佩您的知识渊博。只是有一点,您的博文中提到了我,有两处与我的实际情况稍有出入,想告诉您一下: 我叫司有和,是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 05 系) 1964 级学生,是安徽省含山中学 1964 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当年高考被录取的。我科大学号是 645001 ,我的年级指导员是董会双老师。 1969 年,我毕业后被当时校长办公室主任王玉民老师要到校长办公室担任秘书。来自四系的校领导尹鸿钧、王玉民、鹿鸣都认识我。所以,我不是 “ 一个部队转业干部”。 因为是校长办公室秘书,因工作需要,和副校长钱临照先生接触频繁,非常熟悉,经常完成钱老所交办的事情。钱老作为副校长要我“转交”一分给科普杂志《科苑》的稿件,我当然是义不容辞的。何况钱老为我举办的全国科技写作教师培训班亲自讲课。 我这里说是 “ 转交”,意思是我是科大的员工,并不是《科苑》杂志编辑部的文字编辑,用今天的话说我只是“组稿编辑”,我只是把您的稿子送过去,所以我不可能去编你的稿子。你说 “ 英才慧眼试锋芒”的标题是我定的,文章被“编辑”、“删节”了很多,您对此“并不高兴”。我相信,您说的是您的真情实感,也为《科苑》没有能够理解您的意图对稿件进行了删减感到遗憾,但是这件事终究不是我所为。稿子为什么被删减了许多,我也不清楚。 我想,如果需要查证的话,也很简单,到安徽科技出版社去查当年《科苑》杂志存档的底稿就可以了。而且当年《科苑》的主编梁长森(我在科大组的稿子都交给他)虽然退休了,但还在合肥,可以找到他问一问当时的具体情况。 沈老师: 今天给您来信,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为了订正一下事实,丝毫没于责怪之意,因为您不了解我的情况。我很愿意和您交个朋友。 1987 年,科大成立 15 系时,我离开校长办公室,到系里担任教学副主任。因我的妻子患食道癌去世,我再婚的老伴是重庆人, 1998 年就离开科大到重庆大学去了。 2010 年,在重庆大学退休,今年春天回到科大,在当时的 15 系(现在是 25 系)兼一点课,同时在科大出版社兼一点工作。 您在博文中说您的夫人认识我,请转达我对她的问候。 恭祝 教安! 司有和 2012-05-03
个人分类: 休闲|581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位慈祥和蔼的老学者走了——痛悼力学界前辈朱兆祥教授
热度 13 sqdai 2011-12-1 08:02
一位慈祥和蔼的老学者走了——痛悼力学界前辈朱兆祥教授
昨天,在《钱学森文集》首发座谈会上,我的学长谈庆明教授告诉我,力学界前辈朱兆祥教授已于上周五( 11 月 25 日)溘然长逝。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位受人尊敬的力学界长者就这样悄然辞世了? 多数年轻学人可能不大熟悉这位老教授。由于尚未看到正式讣告,这里根据网上查到的资料对他稍作介绍(见链接): 他是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的早期组织者; 他是当年代表中国科学院到深圳罗湖桥头迎接钱学森先生回国的第一人; 他在 1956 年年初协助钱学森先生创建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的功臣; 他是宁波大学的创建者、首任校长; 他是在爆炸力学和冲击动力学领域卓有贡献的著名学者。 我是在 1966 年“文革”初期参与编写“力学所阶级斗争大事记”时知道朱兆祥其人的,很想与他近距离接触,一直苦于没有机会。直到 1981 年,钱伟长先生领导的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计划在合肥举办“非线性波研讨会”,我受钱伟长先生之命,到朱兆祥先生在中关村的家里找他接洽。交谈之下,发现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说老,其实不算老,那时他刚进入花甲之年,不过已是一头华发了。他亲切地告诉我:“我与党同龄。”当时,他担任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副主任(系主任是钱学森先生),做实际的领导工作。 在他的鼎力支持下,研讨会开得很成功,在会上,我们听到了他的关于爆炸波和爆燃波的精彩报告,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喜欢讲故事。我陆续听到了他的一些传奇经历,听到了在反右、“文革”期间遭罪的往事。他在担任力学所学术秘书和党支部委员期间,钱伟长先生是副所长, 1957 年钱伟长受到了冲击,他受命去探望钱伟长先生,“做一些思想工作”。大概后来他“批钱”不力,此行成了他“包庇‘大右派’”的罪名,因此挨整多年。有一次,我问他,怎么看这段经历?他先是哈哈一笑,接着告诉我,就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呗!并说,中科院的老领导张劲夫主政安徽省时遇见了朱兆祥,说了道歉话,用的就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这句话。朱先生豁达的态度,更增加了我对他的尊敬。 此后,我见到朱先生的次数不多。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十年前的这个时段,适逢庆贺钱学森先生九十大寿,有关方面组织了一二十个报告会,我有幸在北大哲学系听谈庆明教授讲钱学森先生在力学领域的成就,那时,朱兆祥先生、钱永刚先生都来了,一开始,就由朱先生讲述他当年在罗湖桥头迎接他的情形(见链接 2 )。他指着永刚说,当年的七八岁的男孩都成了学者了,我们真得老了。他的讲话赢得一片笑声和掌声。 那年他 80 岁,还健朗得很。后来听说他在智力上出现一些问题,我经常惦念他。谁知道昨天竟听到了噩耗! 力学界的一位忠厚长者走了,他开创的事业永存,他的崇高品格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写于 2011 年 12 月 1 日晨 【链接 1 】朱兆祥简介 朱兆祥,力学家、教育家和科技事业活动家。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的早期组织者,协助钱学森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从事爆炸力学和冲击动力学的研究,在应力波的传播及其引起的损伤和屈曲以及高分子材料的非线性本构关系等方面做作出了贡献。在中国科技大学,建立和发展了我国第一个爆炸力学专业。是宁波大学的创建者 。 朱兆祥简历    1921 年 2 月 4 日 生于浙江省镇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区)。    1937—1940 年 浙江省立宁波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建筑科学习。    1940—1944 年 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获工学士学位。    1944—1949 年 任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助教。    1949—1955 年 任中央文化部科学普及局辅导处负责人,参加筹备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常务委员,负责组建协会秘书处。    1955—1959 年 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学术秘书。    1959—1985 年 任中国科技大学教员、副教授、教授;爆炸力学教研室主任,近代力学系副主任。    1985—1988 年 任宁波大学校长。    1989 年 —  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http://baike.soso.com/v141734.htm?ch=ch.bk.innerlink http://baike.zhyww.cn/npost/200812/20643.html 【链接 2 】朱兆祥: 50 年前我在罗湖桥头迎接钱学森回国 朱兆祥: 50 年前我在罗湖桥头接钱学森回国 2007 年 12 月 07 日 15:12   光明网-光明日报 日前,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建所 50 周年暨钱学森回国 50 周年纪念大会的现场,一位白发苍苍的八旬老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就是当年力学研究所的筹备人和负责人之一朱兆祥研究员。 “ 朱老是当年到深圳罗湖桥头迎接钱学森回国的人! ” 力学所所长洪友士说。果然,接下来朱老的回忆让现场的所有人回到了 50 年前那难忘的时刻 —— “1955 年秋天,钱学森先生突破美国政府的封锁回国。我受陈毅副总理的派遣,代表中国科学院去深圳迎接。那时我不认识钱先生,出发前我找到了中国科学院的赵忠尧和郑哲敏先生,又到上海拜访钱先生的父亲钱均夫老先生,了解钱先生一家的有关情况。钱老先生还给了我钱先生夫妇和子女永刚、永珍的一张合照,以便辨认。当我到广州时,陈毅副总理已有电报来请省府关照。地方上很支持,派了一位副处长陪同我前往深圳协同工作。 1955 年 10 月 8 日深圳罗湖桥头动人心魄的一幕是很难忘怀的。当时我们已经从中国旅行社探知,钱先生等 30 位离美归国人员所乘邮船将在九龙靠岸,当时的港英当局屈从美国的压力,对钱先生等一行将以所谓 ‘ 押解过境 ’ 的屈辱名义来对待。近中午时分,罗湖桥门打开了,这支光荣的爱国者队伍踏上界桥,面向祖国,步行过来了。正当我们拿着照片紧张地搜索钱先生一家之时,我的手突然被队伍中的一位先行者抓住,使劲地握着。我猛转身,发现对方眼眶里噙着的眼泪突然掉了下来。我意识到,此时此地我这个人,虽然原来谁也不认识我,也不知道我是来干什么的,现在却被看作伟大祖国的代表了。我也极为感动。就这样,一个挨着一个,每个人都带着激动的泪痕跨入国门 —— 我终于接到了钱学森先生一家。永刚和永真两个天真的孩子拉着我的手,不停地喊着: ‘Uncle   Zhu,   Uncle   Zhu’ ,他们也和父母一样沉浸在回到祖国的幸福之中。同时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在地珀萨定纳出发,和钱先生一家一路同行的还有李整武、孙湘教授一家。进入深圳车站休息室坐定后,我把科学院吴有训副院长和院学术秘书钱三强先生的欢迎函面交给他们。钱学森先生站了起来,再次和我们握手,并走到李教授跟前说: ‘ 整武兄,这下我们真的到了中国了。恭喜!恭喜! ’ 两个人又激动地握手。孙湘教授把怀中的孩儿递给丈夫,从手提包里取出他们随身带来的离美那天出版的《珀萨定纳晨报》给我看,上面印着特大字号的通栏标题 ——‘ 火箭专家钱学森今天返回红色中国! ’ 这天,钱先生终于安全地回到了祖国,开始了生活上崭新的一页。 ” http://news.qq.com/a/20071207/002745.htm 【链接 3 】王礼立教授讲述宁波大学首任校长的传奇人生 王礼立教授讲述宁大首任校长朱兆祥的传奇人生 “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 。 10 月 26 日晚,我校老领导,爆炸力学和冲击动力学专家王礼立教授登上我校的 “ 三做 ” 讲台,为师生们带来题为 “ 创建宁波大学的传奇人物 —— 老校长朱兆祥先生 ” 的讲座。这也是我校 2011 年建校纪念周的重要活动之一。讲座由副校长赵伐主持。 讲座中,王教授以三个 “19 年 ” 为主线,讲述了老校长朱兆祥的传奇人生及其与宁大创建之初的感人故事。朱兆祥出生于宁波市镇海区虹桥村一个渔民家庭。父亲早逝,未成年的他不得已辍学,进工厂做学徒,深刻体察到当时中国的落后及生活艰难。但是,长期艰苦的渔民生活铸就了他像《老人与海》主人公所说的那种刚毅性格 —“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 他发奋苦读 3 个月,最后考取浙江省立宁波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公费生。 19 岁,优秀的他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 年,朱兆祥考上浙大,历经了人生第二个重要的 “19 年 ” 。在浙大学习期间,他深受竺可桢和郑晓沧所倡导的浙江大学 “ 求是学风 ” 的熏陶和影响,这也成为他此后创建和发展宁波大学的指导思想。 1955 年 10 月,根据陈毅副总理的手令,朱兆祥作为中国科学院代表赴深圳迎接留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回国。朱兆祥不仅是钱学森踏入祖国大地时迎接他的第一人,还继续陪钱学森考察东北及全国 10 来个城市的工厂、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并协助钱学森筹建了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及中国力学学会。当人们颂扬钱学森、钱伟长和郭永怀等对创建力学研究所、以及推动我国近代力学发展的历史性功绩时,同样不会忘记朱兆祥所作的重要贡献。 朱先生的第三个 “19 年 ” 虽然充满波折,但尤其让人感动。在 “ 反右派运动 ” 中,他受到牵连,历经坎坷 。他用 “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 激励自己,将时间和经历倾注在力学教学和新学科的创建上,不断开拓创新。在中科大教学期间,他开设了 10 余门新课程,并亲自刻写蜡纸和油印了大量讲义。他常对青年教师说: “ 教师最主要的工作时间是在晚上、周末和假期,不利用这三个时间,就无法在知识的大海中前进。 ” 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 1978 年,他被洗清冤案,但对这段过往只字不提,而是立即补交了 19 年积攒的党费。现场听众深为朱先生的宽阔胸襟感动。 坚忍不拔,爱国爱家。王教授在讲座中说,朱先生的三个 “19 年 ” ,向我们阐述了 “ 要在平凡中做出伟大 ” 的道理。从 1984 年开始,为了筹建宁波大学,朱先生倾尽全力,四处奔走,在各方帮助之下,宁波大学顺利建成。几代宁波人的愿望和奋斗,宁波没有综合大学的历史宣告结束。年逾花甲的朱兆祥老先生放下心爱的科研工作,回到家乡担任了宁波大学首任校长,投入繁重的建校工作 …… 王礼立教授朴实又动人的讲述令同学们沉浸其中,老朱校长的传奇人生经历和精神打动了在场师生的心,热烈的掌声不断回响在会场。讲座接近尾声之际,同学们踊跃提问,他认真进行了讲解。 讲座最后,赵伐副校长代表学校向王教授赠送了讲座纪念品 —— 越窑青瓷。 宁波大学新闻网:“做人做事做学问”讲座第 137 讲 http://news.nbu.edu.cn/WebNewsRead.asp?Id=16405 朱兆祥.jpg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11381 次阅读|18 个评论
从方法论看钱伟长教育思想的现代性
热度 2 sqdai 2011-11-26 07:25
昨天,我应 上海大学统战系统荟萃学术论坛组委会之邀,在论坛的“钱伟长教育思想的现代性研究” 专题报告会上,做了题为“ 从方法论看钱伟长教育思想的现代性 ”的讲演。从钱伟长先生半个多世纪的教育教学实践,评述了他的办学思想的内涵,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阐明了他的教育理念的现代性。现发布这一讲演的提纲,希望与博友们就此展开讨论。 我在讲演中归纳了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如下: 1 )通过越来越多样化的选择,为现实社会以及社会的未来,造就有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的、身心各方面健全发展的人; 2 )学校教育应从以现成知识为学生 “ 一次性 ” 完成人生预备,转向注重学生自主发展, “ 学会学习 ” ,作为未成年人以终身学习,应付不断变化的社会状态及工作需要的预备; 3 )在培养杰出人才的同时,更要使越来越多的人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教育,从而形成学习化社会,并使 “ 教育民主化 ” 获得新内涵。 同时,总结了钱伟长教授的办学思想的精华所在: 高瞻远瞩、以人为本; “ 拆墙 ” 开放、改革领先; 因势利导、力主创新; 教学革新、授人以 “ 渔 ” 。 通过结合实例的逐一比照,发现钱伟长先生虽然不是教育学理论专家,但由于他传承了中外教育的先进传统,并努力付诸实践,潜心革新,使得上述现代教育理念在他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我们后来者应该继承发扬他的办学思想,努力以实际行动实现他未竟的宏愿。 写于 2011 年 11 月 26 日晨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3157 次阅读|9 个评论
高山仰止 业绩永存——参加钱伟长铜像揭幕仪式有感
热度 15 sqdai 2011-11-6 07:33
高山仰止 业绩永存——参加钱伟长铜像揭幕仪式有感
11 月 4 日,我来到山城重庆,应邀参加重庆交通大学校庆 60 周年活动。昨天,有幸出席了钱伟长铜像揭幕仪式,颇有感慨。仪式隆重而简朴,气氛肃穆而热烈。钱伟长先生之子钱元凯专程来渝参与这一活动。 钱伟长铜像坐落于重庆交通大学的新校区——双福校区的正门附近的广场上。下午三时许,揭幕仪式开始,当钱元凯和学校领导徐徐揭下覆盖在铜像上的红布时,我们所熟悉的先生的和蔼的笑容呈现在面前,他坐在椅子上,彷佛正与人们亲切交谈。他的模样显得相当年轻,似乎时针倒转,又回到了 30 多年前我与他促膝长谈时的情景。那时,他就这样神采奕奕,亲切和蔼。揭幕式上,校领导向在场师生介绍了钱先生与重庆交通大学的交往渊源;钱元凯情真意切地向校方和与会者道谢,感谢人们还始终深情缅怀他的父亲——一位真诚的科学家。 钱伟长先生与重庆交通大学的交往可以追朔到 32 年前。在“文革”动乱后百废待兴的岁月里,钱先生有感于当时力学期刊出版事业凋零的局面,开始积极谋划出版一种新型的应用数学和力学类的杂志,旨在为当时的中青年学者自由地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的园地。在他的出版界的朋友的支持和帮助下,没有费很大周折就有了刊物的刊号;他所主持的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组的中青年朋友对此反应热烈,编委会的组建很快有了眉目;钱先生为刊物起名《应用数学和力学》,这正是他擅长的学科领域。但是,寻找刊物的挂靠单位却屡碰钉子,因为他那时的身份是“摘帽右派”,一些单位不愿开启接纳之门。正在此时,钱伟长先生的学生叶开沅刚得到平反,尽力帮助钱先生筹划创刊事宜,叶开沅想起他所在的兰州大学力学系有一位学生王志忠在该重庆交通学院(重庆交通大学的前身)工作,建议王志忠承办,王志忠立即积极响应,向校领导汇报了钱先生的办刊想法,并主动请缨承担组建刊物编辑部事宜。校领导马上表态支持,并向省市领导和交通部汇报、请示。在交通部教育司陈新丰的鼎力相助之下,事情很快有了结果, 1980 年 2 月 11 日,交通部下达了 交教 323 号文,批准 《应用数学和力学》创刊;当年 5 月,该刊出版第一期。 从此,钱伟长先生与重庆交通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为《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整整操心操劳了 30 年,直到九十高龄之时还在亲自为杂志定稿、发稿,与在重庆的编辑部鱼雁往来不断。在此期间,他风尘仆仆地五次到访重庆交通学院,不仅指导编辑部的实际工作,而且多次向校领导提出有关办学的真知灼见,使得他们感到获益匪浅。因此,在学校筹建新校区时,自然地想起为钱伟长先生建立铜像,希望传承这位大科学家、教育家的思想和精神。 在钱伟长先生呕心沥血的努力下,在重庆交通大学和上海大学的积极支持下,《应用数学和力学》这一刊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 1990 年代就成为 SCI 、 EI 检索的刊物,在国内外赢得了一定的知名度。这一刊物与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成了钱伟长先生最珍爱的三大宝贝。 站立在钱伟长先生的铜像前,我浮想联翩。老先生已经远行,但他留下的业绩永存。他用一生心血浇灌的幼苗正在不断茁壮成长。我们作为他的后辈,唯有付出我们的全部努力,才能不辜负他的期待;只有齐心协力,倾情奉献,才能实现他的遗愿! 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努力! 写于 2011 年 11 月 6 日晨,重庆 钱伟长铜像揭幕.jpg 钱伟长铜像.jpg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4606 次阅读|3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0: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