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权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另类视角看焦点事件(2)权健事件报道涉“保健品”用词不规范
francy 2019-1-5 12:46
​​ 2018年12月最后一周引爆的“权健事件”,已经定性: 1月2日,联合调查组通报,经过前期工作发现,权健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涉嫌传销犯罪和涉嫌虚假广告犯罪,公安机关已于2019年1月1日依法对其涉嫌犯罪行为立案侦查。 关注此事新闻报道的人会发现,所有的报道都是用“保健品”为标题,实际上,这也反映出我们的媒体,几乎都缺乏“药事管理(服务)”的基本知识。 《药事管理与法规》 这个问题是有历史原因的,因为: 首先 “保健”的英文译法就没有边界: 百度网友lmx69在2016年12月2日在回答《医疗保健用英语怎么说》推荐了一些例句: 医疗保健: medical care A public health center in every city is provided under the health law.(根据卫生法,每个城市都设有一个公共医疗保健中心。) welfare system of medical and health care(医疗保健福利制度) The overall costs of medical care.(医疗保健的总花销) Hospitals and other health care facilities.(医院和其它的医疗保健设施) 其次 大众的大健康问题又与欠专业的表述为伴 例如:2018年1月8日 中国消费者协会表示,2017年消费者权益意识愈加增强,消费维权舆情热点频发。排在前十位的消费维权热点第一是: 老年保健品( healthcare products targeting elderly people) :乱象丛生的保健品市场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高发区,“虚假广告营销(sham advertisements)”、“产品质量不过关(product with poor quality)”、“假冒专家吹捧产品(quack medical experts marketing tricks)”等负面曝光层出不穷。 足见此事及“保健品”问题的深入人心。 最后,我们再用中英文语义理解这个问题 在中国,并没有“保健品”这个类别的市场监管序列, 我们再听一听英语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王银泉博士在2011年2月12日在中国日报网发表的《“保健食品”英文怎么说》一文认为: 每逢春节,只要遇见亲友,人们总要互赠礼品祝贺新年,尽管礼物年年都有新品,但保健食品依然会是很多人的首选目标。笔者注意到,在这些保健食品的外包装上,几乎无一例外地写有一些英文介绍,其中“保健食品”的英文几乎清一色地被翻译成了 health food 或 healthy food。 那么,保健食品在英文中真的是这么表达的吗? 再看一些常用的汉英词典,如吴景荣、程镇球主编的《新时代汉英大词典》以及惠宇主编的《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等,保健食品的对应词都是health food,例如: (1)在保健食品商店里,你可以找到几十种声称对补脑有奇效的商品。(In health-food stores, you’ll find dozens of products that claim to do wonders for your brain.) (2)更不用说那些所谓的滋补药物──保健食品商店和超市出售的不受管制的天然药物──的制造商了。(Nor do manufacturers of so-called nutriceuticals, the unregulated natural Medications found in health-food stores and supermarkets.) 进一步查询发现,普通英语词典对于health food的解释与我们理解之中的“保健食品”完全不是一回事。《牛津英语大词典》对health food的释义是“food chosen for its dietary or health-giving properties”。在health food store出售的食品范围很广,可以是有机食品、天然食品、专门食品,全麦食品、以及其他批量生产的并经过精加工的食品(Health food, as used to describe stores, this term has taken on a generic meaning, encompassing everything from organic, natural and specialized diet food to whole wheat and other products mass-produced and refined.)。 根据Collins-COBUILD on CD-ROM,health food指的是“natural foods without artificial ingredients which people buy because they consider them to be good for them”。《剑桥高级学习者词典》提供的解释则是“food that is believed to be good for you because it does not contain artificial chemicals or much sugar or fat”。显然health food的所指范围比“保健食品”要广,它包括所有有益于健康的、不含化学添加剂的食物,更确切地说,它指的是与“垃圾食品”相对应的“健康食品”。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把“保健食品”翻译成health food是十分不妥的。 国外的一个介绍healthy foods的网站(http://www.health24.com/dietnfood/Healthy_foods/15-18.asp)列出的healthy foods 包括:fruits, veggies, nuts, seeds, grains and teas这几类,这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绿色食品”,它们自然也是“健康食品”。 通过网页搜索,笔者在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的官方网站发现了dietary supplement 这一词汇。美国国会在1994年批准了一个名为“保健食品健康和教育法”(Dietary Supplement Health and Education Act)的法令,在此不妨把其解释摘录如下: Congress defined the term dietary supplement in the Dietary Supplement Health and Education Act (DSHEA) of 1994. A dietary supplement is a product taken by mouth that contains a dietary ingredient intended to supplement the diet...Whatever their form may be, DSHEA places dietary supplements in a special category under the general umbrella of foods, not drugs, and requires that every supplement be labeled a dietary supplement. 上述解释清楚地表明,dietary supplement是一种含有营养素的、在日常饮食之外为增加营养成分而摄入的口服产品,它不是药品,而是一种食物,但是也有别于一日三餐餐桌上的食物。由此可见,dietary supplement就是“保健食品”,而且,上述英文释义也是完全符合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对“保健食品”的解释的。 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的解释,“保健食品”既属于食物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食物,它们的作用都是在饮食之外补充营养、调节人体机能,增强体质。 因此,dietary supplement和“保健食品”两者的所指是吻合的。综上所述,“保健食品”不应该译成health food,而是应该译成dietary supplement或food supplement,而health food则是“健康食品”。 这个回顾是不是挺有意思? 希望对国内媒体同仁、自媒体有启发。 沈阳(sz1961sy) 2019年1月3日13时43分写于北京中关村科贸大厦
个人分类: 权健|18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另类视角看焦点事件(1)给权健事件策划参与者提一个醒
francy 2018-12-28 13:04
【引言】 自从1995年10月上网,那一年中国第一个商用互联网ChinaNet只有3000个用户,本人就以“我是网虫我怕谁”的心态,在互联网江湖上纵横全球: 不仅在新浪IT业界论坛混出了一个“滚刀肉”的“十大恶人”排名第二,而且参加了BBS(论坛)、中国互联网协会博爱自律公约、互联网治理问题的政策制订、管理治理。 我们夫妇也自费近100万元(是不是有点象崔永元?),参加了约20次全球互联网ICANN、APNIC会议,跟踪报道域名和IP地址等互联网基础问题的报道,出版了专著《中国域名经济》(据了解;全球只有10个人出过这么专业的著述)。 过去几年,跟踪报道了中国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写了约100万字300篇报道与评论,最终还成了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近几年,因为有下面这些社会兼职,包括: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媒体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7年10月起,它号2015年3月成立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健康网络媒体分会分会长,2016年12月改名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健康媒体分会分会长,它的成员主要来自在2010年5月本人发起成立、并成为秘书长的中国健康网联, CHMA )、中国互联网协会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2012年1月)、中国兽医协会媒体传播小组组长(2011年)、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媒体传播小组组长(2013年8月16日)。 所以,每年有很多机会与这些行业专家交流互动,逐步加深对行业发展的了解。每年也有50-100万字的报道和文章公开发布。 由于有超过十年政府新闻网论坛、博客后台管理经验,所以,也一直在中国互联网舆情实际操作中,对舆论场的变幻招式有所了解。 例如: 肖传国教授与方舟子10年纠结事件; 中国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 中国IPV9真相调查; 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调查; 中药注射剂安全问题调查; 鸿茅药酒事件调查; 等等。 因为本人是出生在中医师(外公/姥爷)之家,在外公家,70多年(1953年以来)来共有4位兽医、3位中医、2位西医。本人是其中一位兽医,我本人唯一学会的是儿子在北京出生第二天(顺产)至今,12周岁了,不用看医生(体检和打疫苗之外),去药店购药给他治病就行。 介绍这些个人生活、工作经历,只想说明一件事:想当一位健康行业的自媒体作者、或者网络平台、新闻网站的编辑、记者、评论员,需要很强的医学(药)专业逻辑,更需要有系统的政策背景,否则,中国的健康行业资讯内容将会进入百姓也不相信的破坏行业没落阶段。 言归主题: 2018年12月最后一周,由丁香医生网站引曝的权健公司问题,再次刷屏和刺激民众心灵。本人没有写此事件的评述,但是,一直在跟踪策划者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终于,在“原创:文泉杰 来源:文小叔说”的一文中,见到这位作者的自我介绍很“中医”;原藉湖南 居大理,职业作家,中医传播者。自学中医数年,励志弘扬国学,传播中医文化,出版作品《大食医》等十余部。 文泉杰在2018年12月28日发布的《比权健更可怕的还有这10种神药,天天广告,把中国人坑得一塌糊涂》一文中,我们可以见到这位声称“传播中医文化”的大家,把下列“10种神药”用自媒的围攻“证据”再次传播: 1.碧生源减肥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用碧生源给肠子洗澡 2.葵花牌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不是所有的咳嗽都能喝这个 3.排毒养颜胶囊:你排的可能不是毒,是气血 4.金银花露:宝宝上火不要随便喝金银花露 5.慢严舒柠:不是所有的咽炎都是上火 6.三九胃泰颗粒:不是所有的胃不好就是胃热,这个三九只适合胃热,而且是实热 7.汇仁肾宝:肾透支了最好的方法是休息,而不是吃“Chu///*药” 8.红薏米芡实茶:每天喝它你的湿气可能越来越重 9.王老吉:不是所有的上火都要喝凉茶的 10.曹清华胶囊:风湿药中的战斗机,打不死的小强 看到这么一位声称“传播中医文化”的大作,本人写下了下面这一段评论: 终于把权健事件总策划的尾巴露了出来,几乎所有中药皆成为打击对象! 我说:攻击中医,不是一个人在干,是一批人在西药厂商背后支持下在干。 中医药的各位;大家老是一副“事不关已”心态,这下好了! 自己去想吧,《中医药法》根本就不能在产业受攻击时提供法律保护! 本文,作为这个系列文章的第一文,欢迎大家讨论。 沈阳(sz1961sy) 12:40 2018/12/28 写于北京
个人分类: 聊聊中医中药|207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5: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