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舞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12年国内的一些大事件预测
热度 2 halcon 2012-1-4 01:27
1,通胀会继续维持在4%-5%的高位运行; 2,经济增速放缓至7%-8%。实体经济可能要受到重创,要发财就要多做政府的项目; 3,土地矛盾集中爆发的一年。微薄会起到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 4,每年冬季长江中下游的干旱会成为常态,因为无论天气如何,年年这个时候三峡都要蓄水; 5,微薄的竞争舞台刚刚拉开序幕,不过会是无序竞争,真假猴王难辨【希望别最后搞成百度的竞价排名】; 6,一大批新名人从微薄舞台诞生。或自我炒作,或有真才实学; 7,高压,开放的矛盾态势会在2012年并存; 8,高中出国人数继续冒出新高,大学生就业问题很大。不过这一年入学的可能到毕业的时候就赶上好时候了;
3682 次阅读|4 个评论
舞台上的儿子
热度 13 gfcao 2011-12-31 22:14
舞台上的儿子
儿子有个与我一样的臭毛病,喜欢拍照但不喜欢别人给自己拍,没办法只好偷偷拍他的背影。我父母说儿子与我小时候一模一样,可惜除了见过我周岁时一丝不挂的照片,我再也不记得自己小时候是个什么样子,可惜那珍贵的黑白照找不到了 , 否则倒是可以秀一秀自己的裸照。 儿子上幼儿园时,幼儿园每年都要搞一次文艺表演, 2006 年的儿童节,是儿子上幼儿园的最后一年,在友谊商店的 15 楼举行了一次演出活动,儿子参与表演了拉丁舞、集体舞、相声等三四个节目。因为是全园每个班都有表演,本来就不大的大厅里挤满了家长,我到得稍迟,站在了后面,随身只带了个小相机,实在很难拍出像样的片子。 新年快到了,没时间拍新片子,贴出几张儿子的背影照与表演时的旧照。 跟我吵架没关系,但不允许有对我儿子及其老师同学任何不友善的言论,否则定删不饶。 (1) (2) (3) (4) (5) (6) (7) (8) (9)
个人分类: 休闲|4574 次阅读|44 个评论
中医药的骗子借用西医舞台之一:干细胞活胰肽
热度 5 liuliangyun 2011-12-18 10:53
品名:辅美牌洋参芪杞胶囊,又名干细胞活胰肽 产地:河南 本品是以黄芪、枸杞子、杜仲、山茱萸、西洋参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经动物功能试验证明,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功能。 批准文号:国食健字G2009021 企业标准:Q/XSY003-2006 用途:干细胞活胰肽快速平稳降糖,当天可以停服所有其降糖药物,一个星期到半个月彻底稳定血糖,糖尿病人实现了能吃,能喝,能干活,不忌口,不打胰岛素,远离并发症!更不会出现低血糖! 前几天接到老丈人的电话,说听说干细胞胰肽在糖尿病方面有特效疗效,在湖南买不到,问我能不能在北京买些寄回去。 我一听干细胞胰肽的名字,直接联想到胰岛素,以为是某种胰岛素新药,但联想到前面还加了干细胞的定语,在网上搜索求证了一遍,才发现是一种保健品,宣传为糖尿病的神药。 黄芪、枸杞子、杜仲、山茱萸、西洋参等跟胰肽有什么联系(还是活的),跟干细胞有什么联系,骗的都是底层乡亲,不仅骗钱、还损害了健康,够无耻的。
4032 次阅读|16 个评论
DNA指纹:迟迟不退出历史舞台的技术
热度 4 SNPs 2011-12-10 05:20
前两天晚上看娱乐电视,破案片,突然心血来潮,给一个美国法医鉴定专家去了一封信,介绍免疫组库技术和可能在法医方面的应用: 个体的免疫组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远比现有的所谓DNA指纹技术的特异性高。以基因组序列多态性为基础的DNA指纹技术是九十年代开始进入法医领域的,技术还停留在标记扩增产物,电泳分带识别的水平上。而现在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完全能做得更好,更快。 免疫组库技术比基因组测序的特异性还高:一对同卵双生的双胞胎在基因组DNA水平上的差异(多态性)非常小,可是如果查他们的外周血免疫组库,就会发现90%以上的TCR是不同的。 可是这样的技术在法医领域并不受欢迎。具那个法医专家讲,原因有两个:(1)没有那个需求;(2)已经积累起来的数据库不能被新技术所利用。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有的时候,在某个领域,旧技术因为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在不能利用旧技术积累起来的数据的前提下,想要去取代老技术是非常困难的。虽说旧技术的费力费时是大家公认的,可是积重难返。 不过,如果换一个国家,一个连老技术都没有被使用的国家,因为他们没有老的数据库拖后腿,可能反到有机会出现一个“技术跃进”。这个现象也很常见,比如在中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手机的使用者和地线电话的使用者之比就远远高于美国。许多家庭在没有固定线路电话以前就直接上手机了。 任何一个技术一旦进入了市场都会产生惯性。所以在把一个技术引入一个市场以前,一定要分析各种阻力的来源,尽量规避。 再好的技术都不可能是绝对的好,而不很好的技术也会有它存在的必然。
个人分类: 生物技术创新创业|4265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让中国对着世界说
whyhoo 2011-12-2 14:56
形象,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如同对一个人一样,是很要紧的。良好的国家形象,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在世界历史舞台上,中国有过光彩照人的亮相,也曾有过令人汗颜的窘迫。   值得欣慰的是,当今中国正抖落近代以来贫困落后的历史尘埃,大踏步追赶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潮流,重新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站在国际舞台的聚光灯下,中国自然要被世界所打量。问题在于,西方受众印象与中国实际形象之间存在的反差。而反差在于西方媒体对中国观察的误差,在于西方新闻信息的强势输入与中国新闻对外传播之间的逆差。   归根结底,在于国际舆论秩序的失衡,在于中国国际舆论话语权的缺失。   从中国“崩溃论”到中国“威胁论”,从中国“责任论”到中国走向“不确定论”,或棒杀,或捧杀,中国的国家形象在西方舆论中被有意无意地歪曲、误读甚至丑化。   我们必须向世界说明一个真实的中国。   有三个问题需要明确回答:   ——中国是谁;   ——中国处在什么方位;   ——中国未来向何处去。   需要深思的是,为什么会在对中国形象的认识上出现失真?除去偏见和误解,其中重要一点在于,中国形象的两重性、独特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往往被忽略。   当今中国,既古老又现代,既落后又先进,既坚守又变通,既矜持又活跃,既充满活力又充满矛盾,既充满希望又充满挑战——   一方面,GDP的急剧增加把中国迅速推到世界第三的位置,另一方面,庞大的人口数量使得人均拥有社会财富被明显摊薄;   一方面,一座座可以同发达国家媲美的现代化大都市尽显繁华,另一方面,广大农村仍有不少地方处于贫困落后状态;   一方面,可以用人造飞船把人送上遥远的太空,另一方面,牵牛扶犁等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并不鲜见;   一方面,“中国制造”遍及全球每一个角落,另一方面,由于缺少“中国创造”使得中国产品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   一方面,不断书写着经济起飞的伟大奇迹,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快速发展带来的各种新的挑战;   一方面,积极吸收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另一方面,始终牢牢坚守着自己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模式。   ……   认识当今中国,既不能简单等同于长城、故宫、兵马俑,也不能简单等同于鸟巢、水立方、三峡大坝;了解当今中国,既不能只知道京剧、武术、大熊猫,也不能只看到两弹一星、高速铁路、载人飞船。否则就会出现盲人摸象的困惑。   试图以一个标签来定义中国无疑是困难的。   打算用一种符号来代表中国总是有局限的。   这就是看似矛盾却又真切实在的中国。   矛盾背后,折射的是当今中国所处的特殊历史方位:迅速崛起、势不可挡,大而不强、将强未强。   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个新兴发展中国家,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力量。   一句话,中国的国际地位在迅速提升。   但地位的提升并没有改变历史定位。   中国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这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定位。   看中国,首先要看这一基本点。   向世界说明中国,首先要说明这一基本点。   大国要有大国的心态。大国的心态应当是一种自信的心态。   只有自信才能使人感到可信。   自信是对真实的尊重,是对问题的直面,是对世界的坦诚,是一种大度,是一种胸襟,是一种从容。哪怕现实并不都是繁花似锦、歌舞升平。   真实的中国形象要比刻意粉饰的更具魅力和风采。   大千世界,千差万别。国家有差异,文化有差异,习俗有差异,观念有差异。   向世界说明中国,必须尊重国际传播规律,必须掌握跨文化传播技巧。既要知道该说什么,也要清楚该怎么说。要善于超越差异,别中求同,把握中国自身利益与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交汇点,寻找人类思想情感的共鸣点,占领道义上的制高点。   占领国际舆论的制高点,归根到底是占领道义上的制高点。   掌握国际舆论的话语权,归根到底是掌握议题设置的主导权。   我们应当坚持不懈地向世界宣示:中国对内谋求科学发展,对外致力于和平发展;对内建设和谐社会,对外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中国走向世界,是世界的福祉;世界走近中国,是中国的机遇。中国绝非“另类”,更不是威胁,而是国际大家庭中和平、友善、负责任的一员,是实现人类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积极力量。   我们要向世界展示一个和平发展、充满活力、勇于担当的中国形象。   当然,国家形象塑造不可能一蹴而就。既取决于中国自身的发展进步,也取决于文化软实力特别是国际传播能力的不断提升。而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阐述,则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胡晓明是新华社一位长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的中青年骨干记者。他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潜心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系统研究,着重围绕国家形象塑造的战略、策略、路径、机制、方法和技巧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有见地的看法,显示了他作为一名媒体人的职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所谓“软实力”,其实并不软。像水一样,既可以是涓涓细流,如春雨润物无声,也可以是滔天巨浪,无坚不摧。   我期待并坚信,中国文化软实力一定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不断提升、变得强大。   是为序。   (此文为《国家形象》一书序言) 原文见 http://www.qstheory.cn/ts/xstj/201010/t20101016_52623.htm
7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谈到以色列伊朗等既陌生又熟悉的国家 你会想到什么
dongzg101 2011-11-1 02:31
在世界舞台中,有一些国家虽然国土面积较小,但是他们却是世界舞台不可或缺的演员,有时是主角有时充当配角。比如中东北非地区的以色列、伊朗、沙特、土耳其、沙特、苏丹;欧洲地区的希腊、挪威、瑞士;美洲地区的加拿大、古巴。这些国家在世界事务中都发挥着不同作用。例如以色列是中东和平进程的参与国,也是中东问题的参与国。国家虽小但是军力不可小觑,多次打败数倍于己的对手,号称袖珍超级大国。瑞士以手表闻名世界。挪威以让部分国人魂牵梦绕的诺贝尔奖而知名。 当说到这些国家时,你能想到什么? 一句话或一个词或一句话都可以。
1310 次阅读|0 个评论
很多被挤出历史舞台的
热度 1 胡业生 2011-10-5 09:10
历史没有彩排,被挤出历史舞台 的就会写历史。历史有两种,一种是可以自由控制的历史,还有是发自内心、反省历史。
2442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民间学者的舞台在哪里
热度 1 firesword 2011-10-3 08:07
自古能人在民间,这这句话今天也是正确的。在我们祖国,有本事的人绝对不缺乏,缺乏的是让他们得以施展才干的舞台和机遇。曾经听一位学者作报告,他说我们这个国家有很多人其实悟透了人生的道理,人究竟是什么,人生究竟是什么,人一辈子应该怎么样活着,等等,这样的人可能就是一个修车的,可能就是一个扫大街的,但这个社会就是没有给他们一个舞台,去让他们把自己的思考表达出来。 如此一来,我们民间学者们的境况也是相似的。他们的能力加和在一起是何其庞大,智慧加和在一起是何其深厚,但是一来没有这样一个舞台,二来也没有一个很好地让他们交流——不只是互相交流,还有跟官方学者进行交流——的途径,他们之中不少人的思考就这样被带进坟墓,含恨终生。让人为祖国叹息而心疼。 我在想,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是不是要中国的民间学者以某种方式联合起来?比如互联网,比如报纸,比如电视节目。但具体的我还没有任何可以操作的思路。而且,一旦联合大了,民间学者之间又会出现你争我斗的问题、谁的东西被肯定谁的东西不被肯定的问题,等等。 我们离开那个全民研究、思考并大交流的气氛已经有些年头了,庆幸的是通过互联网,现在又在逐渐回归这样的气氛。前进的路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不团结起来,就不能冲破存在的和潜在的来自学霸等方面的精神封锁。
3850 次阅读|1 个评论
舞动
热度 1 yanhuasanman 2011-10-1 20:00
一条蓝丝带 婉转飘成了海 心里哎 飘然解开 舞台的中央 你我斗志昂 扬帆起航 一路无法阻挡 遥望天际 一群白鹤嬉追 试问心中谁 宁化白云点缀 一跃千秋 前后左右如旧 落地无声 依然稳如中 挥动心声的力量 带动风一起翔 情别在千里之外 舞带能否一直待
个人分类: 美丽遐想|2366 次阅读|2 个评论
多点精神 少点物质 - 辛亥百年的思考
热度 2 zhaoqi 2011-9-30 05:48
辛亥革命,一百年过去了,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方方面面,可以说是翻天覆地,这里就不一一列数了。 我一直认为年轻人是一个国家的希望,年轻人的未来就是国家的未来,年轻人的崛起就是国家的崛起,年轻人的富强就是国家的富强。 那么辛亥百年,年轻人发生了哪些变化?年轻人作为一个群体,在历史舞台上出现过多次,为大家所熟悉的是各个学生运动。比较著名的有以下几个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起因: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权利转让给日本, 1931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起因:国民政府消极抗日 1947年5月20日,五二零运动,起因:共产党组织的“反饥饿,反独裁,反迫害”运动,动摇国统区的统治 1989年的某某风波,反腐败。 简单回顾一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辛亥革命早期的学生运动多在争国权,那时候中国备受列强欺凌,国将不国,这时候的学生运动多与国家有关。 第二阶段是国共内战阶段,学生运动多是由共产党组织的在国统区的学生游行抗议,中国无亡国之忧,这时候的学生运动多与主义有关。 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质改革与政治体制碰撞,这时候的学生运动多与体制有关。 这三个阶段,学生关注的重心从国家到主义,从主义到体制,国家趋于稳定,但是稳定之中有不安定,不变的是学生对国事的关注没有降低,学生的理想,激情没有丧失。 一百年过去了,现在的学生关心的是什么呢?保研,工作,房子,车子.......几乎没有人再去谈论国家大事了,或者将“穷则独善其身”为口号,为“管好自己的事情,不问他人的事情”做挡箭牌。 一百年过去了,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就这么一个口号,十万青年学生放下了笔杆子,拿起了枪杆子,奔赴了抗日的战场。而现在公务员考试,旌旗一挥,百万青年趋之若鹜,何其壮观,何其悲凉。 一百年过去了,如果你再跟周围的人谈国家,谈主义,谈体制,其他人一定会认为你幼稚,认为你愤青,认为你有病,认为你...... 一百年过去了,我们失去了什么,还剩下什么,将走向何方?
207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GSK科学创新日:中国科学家走向国际的舞台
热度 1 lubai 2011-9-24 22:06
徐治国 9 月 19 日,第二届“葛兰素史克( GSK )科学创新日”颁奖活动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出席颁奖典礼的有科技部基础司副司长崔拓、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沈岩、北京大学前校长许智宏、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朱作言、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傅新元、美国 Emory 大学教授李晓江,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化学部副总裁蒋鏖力、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物部副总裁鲁白等专家学者共 200 多人。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和卫生部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等发来贺词贺信,对获奖者表示祝贺。 今年的 GSK “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花落中国中医研究院屠呦呦研究员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亭栋教授。浙江大学段树民教授荣获 GSK “神经科学卓越奖”,“明日之星奖”获奖人数共有 15 人。 屠呦呦因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而闻名天下,而张亭栋则是砒霜治疗白血病道路上的奠基式人物。他俩的成就给全球的疟疾和白血病病人带来了福音。为了表彰他们在中药研究中按照现代科学标准,发现和证明其化学成分的突破性发现。 GSK 将今年的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颁给了这两位老一辈科学家。 事实上,今年的 GSK 各奖项早在 9 月初就已尘埃落定,而在随后的 9 月 12 日,屠呦呦又荣获有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足以证明 GSK 奖评选的国际水准和超前眼光。 白春礼在贺信中指出,多年来,葛兰素史克公司通过在医药领域的积极探索,为中国和世界医药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葛兰素史克( GSK )科学创新日”活动对中国生物医药领域的提升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陈竺在贺词中强调,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设立这一奖项的宗旨,在于培育有利于前沿原创性研究的环境,支持科学创新和创业精神,表彰中国科学家在中国国内做出的具有国际水准的科学工作,这是值得高度肯定的。“屠呦呦教授和张亭栋教授今天能够获此殊荣,并不是因为他们发表了多少论文,而是他们的工作实实在在解决了群众的重大健康问题,我想这才是真正值得尊敬和肯定的。” 对此,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物部副总裁鲁白也表示认同:“我们优先支持那些做出重要的发现而不是一味追求影响因子的科研工作者,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激发那些为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研究。” “我很荣幸获得今年的‘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作为专注于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研究的国际企业,葛兰素史克能关注并鼓励中国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创新,我感谢你们所做的努力。我坚信,开发传统药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为此,我呼吁生命科学工作者不要忘记中医药这一宝库,深入发掘和研究,使中医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健康。借此机会,我预祝生命科学领域的同行们继续求真务实、勇于探索创新,团结协作,淡泊名利,为我国医学科技的进步不断做出新的贡献。”未能亲临颁奖现场的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说道。 “在中国本土做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原创性工作更为不易,更应受到鼓励和支持。今天中国科学的一个现状是,中国科学开始被世界承认,但中国科学家却很少被国际科学界承认,我们希望借助于 GSK 这个国际品牌,帮助中国科学家走上国际主流学术舞台,也让全世界看到中国科学家们对生命科学及相关技术发展的突出贡献。”鲁白说。
4156 次阅读|1 个评论
GSK科学创新日”颁奖活动隆重举行
热度 3 科学网编辑部 2011-9-22 16:24
9月19日,第二届“葛兰素史克(GSK)科学创新日”颁奖活动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出席 颁奖典礼的有科技部基础司副司长崔拓、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沈岩、北京大学前校长许智宏、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朱作言、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 饶毅、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傅新元、美国Emory大学教授李晓江,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化学部副总裁蒋鏖力、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物部副 总裁鲁白等专家学者共200多人。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和卫生部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等发来贺词贺信,对获奖者表示祝贺。 今年的GSK“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花落中国中医研究院屠呦呦研究员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亭栋教授。浙江大学段树民教授荣获GSK“神经科学卓越奖”,“明日之星奖”获奖人数共有15人。 屠呦呦因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而闻名天下,而张亭栋则是砒霜治疗白血病道 路上的奠基式人物。他俩的成就给全球的疟疾和白血病病人带来了福音。为了表彰他们在中药研究中按照现代科学标准,发现和证明其化学成分的突破性发现。 GSK将今年的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颁给了这两位老一辈科学家。 事实上,今年的GSK各奖项早在9月初就已尘埃落定,而在随后的9月12日,屠呦呦又荣获有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足以证明GSK奖评选的国际水准和超前眼光。 白春礼在贺信中指出,多年来,葛兰素史克公司通过在医药领域的积极探索,为中国和世界医药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葛兰素史克(GSK)科学创新日”活动对中国生物医药领域的提升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陈竺在贺词中强调,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设立这一奖项的宗旨,在于培育有利于前沿原创性 研究的环境,支持科学创新和创业精神,表彰中国科学家在中国国内做出的具有国际水准的科学工作,这是值得高度肯定的。“屠呦呦教授和张亭栋教授今天能够获 此殊荣,并不是因为他们发表了多少论文,而是他们的工作实实在在解决了群众的重大健康问题,我想这才是真正值得尊敬和肯定的。” 对此,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物部副总裁鲁白也表示认同:“我们优先支持那些做出重要的发现而不是一味追求影响因子的科研工作者,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激发那些为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研究。” “我很荣幸获得今年的‘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作为专注于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研究的国际企 业,葛兰素史克能关注并鼓励中国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创新,我感谢你们所做的努力。我坚信,开发传统药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为此,我呼吁生命科学工 作者不要忘记中医药这一宝库,深入发掘和研究,使中医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健康。借此机会,我预祝生命科学领域的同行们继续求真务实、勇于探索创新,团结协 作,淡泊名利,为我国医学科技的进步不断做出新的贡献。”未能亲临颁奖现场的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说道。 “在中国本土做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原创性工作更为不易,更应受到鼓励和支持。今天中国科 学的一个现状是,中国科学开始被世界承认,但中国科学家却很少被国际科学界承认,我们希望借助于GSK这个国际品牌,帮助中国科学家走上国际主流学术舞 台,也让全世界看到中国科学家们对生命科学及相关技术发展的突出贡献。”鲁白说。 葛兰素史克科学创新日介绍 葛兰素史克(GSK)中国研发中心于2007年成立,专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研究。作为 国际性的企业,我们肩负使命,重视与学术研究机构分享经验,致力于培养有潜力的神经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为促进本土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我们推出一年一度的 “葛兰素史克科学创新日”活动,以表彰中国及新加坡地区的科学家们对生命科学及相关技术发展的突出贡献。为促进神经科学前沿研究和技术革新,为提高生命科 学的教育水平,我们希望创建良好的研究环境及条件,GSK 特此设立了以下奖项: 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旨在表彰在中国对于生物医药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做出的重要贡献,并对中国或新加坡区域的生命科学事业的发展起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科学家。去年此奖得主为上海血液研究所的王振义教授和陈竺教授,表彰他们对人类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治疗方法及机理的研究。 神经科学卓越奖 旨在奖励神经科学领域杰出的科学家。奖项候选人须在中国或新加坡地区完成其研究工作, 并对神经科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去年此奖得主为清华大学的刘国松博士,以表彰他对大脑中的镁元素对记忆的作用和对衰老以及神经性疾病的影响的研究。 明日之星奖 为了表彰在中国和新加坡地区对生命科学与技术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葛兰素史克中国研 发中心在2010年建立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和神经科学卓越奖这两大奖项。另外还专门设立了“明日之星奖”,用于鼓励在生命科学尤其是神经科学领域有突出成 绩的青年科学家,今年有15位研究生或青年博士获得该奖(名单如下)。 姓名 年龄 单位 职称 获选理由 柏 峰 31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博士研究生 以第一作者发表了很多文章: Biological Psychiatry, Current Alzheimer Research, Cortex,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等 龚利琴 32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以第一作者发表于JNS, 以第三作者发表于JNS 黄 菊 29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 以第一作者发表于Neuron 黄智慧 31 温州医学院 讲师 以第一作者发表于JCS, Cell Research 李 锐 28 北京师范大学 博士研究生 以第一作者发表于Neuroimage, Human Brain Mapping 李晓甦 25 复旦大学 博士研究生 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于JNS,以第三作者发表于JNS, EJNS 彭懿蓉 27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以第一作者发表于Neuron, 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于JNS 任 婧 26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博士后 以第一作者发表于Neuron 宋 松 27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 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于PLoS Genetics, J. Genetics and Genomics 王俊岭 31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医师 以第一作者发表于Brain, Mov Disord (2篇) 肖 林 32 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 讲师 以第一作者发表于JBC, Mol Endocri., Endocrinology 严超赣 26 北京师范大学 博士研究生 以第一作者发表于Cereb cort, PLoS ONE, 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于 Human Brain Mapping 占 成 31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 以第一作者发表于JNS 张 恩 31 北京师范大学 博士研究生 以第一作者发表于PNAS 张 骏 30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博士后 以第一作者发表于Neuron, Neurosci. lett 更多阅读 屠呦呦张亭栋获颁葛兰素史克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屠呦呦与张亭栋获GSK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葛兰素史克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及神经科学卓越奖公布
个人分类: 国际视窗|3813 次阅读|4 个评论
到 老
热度 1 tianqiniu 2011-9-19 12:20
起了念想,穿了云霄 你可知道 趟了几回,走过多少 直到世界在你脚下变小 几经了俊俏 细数那妖娆 瞧见你眼中的泪饱 一如青杏团枝樱绽腿了 看了那高山瞧了那水长 探不出的极奥 想活到那份潇洒翱翔 你知道不知道 是谁点的方向 挑了幕罩 尽展了舞台的喧嚣 舞尽歌息阑珊扰 终知自己才是自己的向导 可你知道不知道 有谁陪你到老 是谁陪你到了老
个人分类: |2693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陈平原:训练、才情与舞台
freedom110110 2011-9-2 06:42
作者:陈平原(北京大学教授) 来源:中华读书报 关键词: 谈论大学,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所谓“人”,既指向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也指向“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大学生。我甚至认为,后者虽弱小,但代表未来,更值得重视。具体到某大学,只要有钱,著名教授是可以“买进”的,而学生却只能自己培养。所以,我喜欢谈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北大国文系,谈转瞬即逝的清华国学院,谈抗日烽火中的西南联大,且特别强调其如何“善待学生”,以及毕业生对于大学的意义。大学的声誉及命运,某种程度不是由教授、而是由学生决定的。换句话说,北大能不能“世界一流”,本科生及研究生起关键作用。我关心的不是学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数,而是着眼未来——二十年或五十年后的某一天,当人们扳着手指评说各行各业的风云人物时,突然发现他们中很多人与某所大学联系在一起,那么,这所大学就是“一流”。 作为大学教授,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很幸福的事情。无论校长还是院系领导,其工作目标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学生创造好的学术氛围及生活条件。对于学生来说,能在北大念书,乃得天独厚,应充分利用这个难得的机遇,发展自己。从小就被“励志”的你们,听惯了各种关于读书的老生常谈,已经是“百毒不侵”了。那好吧,我就讲个真实的故事。 前两天搭出租车回家,因在燕园上车,司机知道我是北大教师,于是大谈北大如何了不起。类似的好话听多了,我有一搭没一搭地跟他聊。司机感慨家境不好,孩子只能就近入学,没能及早送进海淀或西城的好中学念书,因此,去年高考,上不了北大清华,只好选了北京工业大学。我赶紧解释,北工大也是好大学,是北京市重点扶持的大学;而且,孩子若真有才华,毕业后还可以到北大念研究生。我们接着聊。说起开出租车的艰辛,赚钱实在不容易,每天起早摸黑,劳作十几个小时,司机显得有点疲惫。我问:“那你供孩子上大学,是不是压力很大?”没想到他马上精神抖擞:“不!没有任何问题。”接着,又补了一句:“要是孩子能上北大,念多少年书我都能供。”不瞒你们,那一瞬间,我落泪了——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我考取了中山大学。因高考作文登在《人民日报》上,父亲很是得意,说:早知道这样,我们应该报北大;要是你能上北大,我当了破棉袄也送你去。后来,我真的到北大念博士,毕业后又留下来教书。在我念书及教书那些年,父亲好几次病重住院,都是过了危险期才告诉我,而且叮嘱:路远不必往回赶。那年头,电话少,交通不发达,从北京回到我老家广东潮州,得三天时间。但即便如此,也不至于忙到没时间回去探望病重的父亲。每当母亲问他是否通知我时,父亲总说,他在北大,工作压力很大,不要打扰他。父亲去世后,我写过一篇《子欲养而亲不待》,感叹子女学业上的点滴成绩,根本不能跟丧父之痛以及未能报答养育之恩的悔恨相提并论。在座各位家境不同,但我相信,有很多人的父母,都像我父亲那样,把子女在北大念书这件事,看得很重很重…… 在我看来,这是一所戴着耀眼光环,某种程度上被拔高、被神化了的大学。身处其中,你我都明白,北大其实没那么了不起——就像所有中国好大学一样,这里有杰出的教授与学生,可也不乏平庸之辈。面对父母谈论子女时骄傲的神情、亲朋好友以及同龄人欣羡的目光、社会上“爱之深恨之切”的议论,作为北大人,你我都必须挺直腰杆。享受北大的“光荣与梦想”,也就得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漫长的求学生涯中,你我都会碰到许多难以逾越的困境,记得身后有无数双殷切期盼的眼睛,就能尽力而为。 下面的论述,基于一个假设:诸位志向远大,且有一定的才华,只是在如何处理“训练”、“才情”与“舞台”的关系时,需要略加点拨。其中的轻重缓急,因人而异,这里只能大而言之。 关于“训练” 为什么把“训练”放在最前面,因为,在我看来,那是“教育”的本意。教育不能把一个白痴变成天才,但能把一个中才变成专家。说实话,真正的天才,不需要你培养,我们只能顺其自然,观赏其如何在各种逆境中搏斗、挣扎、前行。“伯乐”之所以难得,不仅因其需要特殊的眼光与胸襟,更因“千里马”其实不常有,更极少主动凑到你跟前让你品鉴。我屡次说到,大学的难处在于如何“为中才立规格,为天才留空间”。天才可遇而不可求,大学能做的,就是创造好的学术氛围,虚位以待;偶尔发现一个,赶紧扑上去,全力辅助其发展,这样就行了。我反对把“宝”都押在这,对各种“天才班”的前景均不看好。在我看来,办学的主要目标是训练中才,而不是寻找天才。 这么说,似乎有点悲观。但我更愿意从这个地方起步,思考大学课堂与研究生教育。没错,“江山代有才人出”,问题在于,这“才人”的格局到底有多大,以及“出”在什么地方。做学术史研究的,常常感到困惑:有的时代天才成堆涌现,而另外的时代,即便声名最显赫的,也都不太精彩。倘若学问上“一代不如一代”,你怎么看?当然可以上下求索左右探寻,把这事给说圆了。我只想提醒大家:即便你我加倍努力,也都不见得能超越前人。做自然科学的,容易有“进步”的自信,因科技成果摆在那里,汽车就是比毛驴跑得快,飞机又更上一层楼。人文学者呢,你敢说生活在21世纪,就一定比唐人更能审美、比宋人更有道德? 每年新生入学,老先生们都会谆谆教诲: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一时刻,新生预支美好的未来,长辈确信薪火已经相传,双方其乐融融。我则经常泼冷水,告诫大家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你就是个普通的大学生、研究生,没什么了不起。缺少这种心理准备,不但成不了大事,还可能患上忧郁症。不要说竞争激烈、学业艰辛,单是从“掌上明珠”变成“普通一兵”,就让很多人无法适应。记得1948年吴组缃撰《敬悼佩弦先生》,提及朱自清不是那种大气磅礴、才华横溢、让你过目不忘的“大师”,初看他的为人及作品,觉得没什么了不得,甚至有点渺小、世俗。但他虔敬不苟,诚恳无伪,一点一滴地做,踏踏实实地做,用了全付力量,不断地前进,这点让吴先生及无数后人感动不已。吴文结尾,摘抄朱自清二十六岁时所作长诗《毁灭》的末段:“从此我不再仰眼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步踏在土泥上,/打上深深的脚印!”正因此“笃定”与“平淡”,成就了朱自清日后的辉煌。 不只一个美国教授跟我说,你们北大学生有问题。听他/她们发言,确实很聪明;可到了写论文,为什么训练这么差?开始我以为是语言能力或文化隔阂,后来想通了,那是因为北大教授普遍重“创造”而轻“基础”。基于“精英”乃至“天才”的假设,认定自己的学生都能无师自通,拒绝进行“操正步”之类的练习。我们的选修课多是表演性质的,教授们讲得酣畅淋漓,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听众只需观赏,不怎么介入,故没能达成训练目标(参见陈平原《上什么课,课怎么上?》,《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2期)。 各大学情况不一样,有的管得太严,有的放得太松。北大人崇尚自由,希望无拘无束地生活。具体到学业,往往欣赏思想的火花,而看不起艰苦的技术活。在北大,说你很用功,那不是表扬,是嘲笑你没才气。学生中受推崇的,不是认真念书,而是不听课而能拿高分。因此,各位即便背地里下苦功,面子上也要故作潇洒——别看今早考试,昨晚咱还连看两场电影呢。因筹备北大中文百年庆典,我翻看了好多毕业生撰写的回忆文章。有些自认为很幽默的说法,让我实在受不了。不只一篇文章表彰中文系老师“人好”:“在中文系念书,要想考试不及格,那是很难的”;“除轰轰烈烈谈了几场恋爱,四年中似乎没学到什么”。类似的自我调侃很多,写作者或许只是为了逞一时口舌之快,不能太当真;可也隐约透露出,我们的教学管理可能太宽松了。 有学生到哈佛大学念书,一年不见,瘦了很多;问起来,才知这一年中,没有凌晨两点以前睡觉的——如果不全力以赴,成绩不好,就拿不到奖学金。一开始以为是特例,问了一圈,好多人都这样。学生们说,到美国念研究院,才知道燕园生活有多幸福,无忧无虑,功课压力那么小,玩一样就过来了。这就是中美教育体制的差异。在中国,中小学生最累,有高考的压力在等着;进入大学或研究院以后,压力突然消失,那就全凭个人自觉了。美国则相反,念小学中学很舒服,进入大学后,方才开始拼命念书。我是比较认同美国的教育体制的,小时候多玩玩,长大了才承受竞争的巨大压力。可诸位从小在中国念书,苦了那么多年,也不好意思不让大家喘口气。 不过,我还是想提醒大家,念研究院,单靠小聪明是不够的。我曾经半开玩笑地说,太聪明的人,其实不适合于做学问。因为,聪明人往往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不愿意下死功夫,老想走捷径。捷径走不通,绕回来,发现自己落后了,更是着急,更得抄近路……如此循环往复,最后不了了之。我当然明白,训练只是手段,创新才是目的。可请大家记得马克斯·韦伯《以学术为业》中的一句话:“只有严格的专业化能使学者在某一时刻,大概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时刻,相信自己取得了一项真正能够传之久远的成就。今天,任何真正明确而有价值的成就,肯定也是一项专业成就。”学院中人,过分专业化,确实有其弊病;可“训练有素”——也就是所谓的“专业化”,依然是对学生本人、也是对指导教师的很好表彰。训练好的学者,不见得就能做出大成绩;但训练不好的,不可能走得很远。 进研究院,拿博士学位,走的是专门家之路。至于“无心插柳柳成荫”,日后成为达官、富豪、慈善家、革命斗士,这都很好,但不是办学的本意。评判大学及研究院之成败,得看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否训练有素、充满探索精神且确有创造性成果。这就是“专业”与“业余”的差别——前者全力以赴,几十年如一日,念兹在兹,而不是既当官又经商还写作、业余时间主持国家重点项目,那样的“全能冠军”,不可取。 北大学生给人普遍印象是“志大才疏”、“眼高手低”。我对大家的“志向”与“眼界”很有信心,也很欣赏,需要修补的“才”与“手”,说白了,就是良好的学术训练。这也是我所理解的“教育的功用”——让即便才华并非特别出众的人,也能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最终做出好的业绩。 关于“才情” 无论写诗作文、经商从政,都得有才情。做学问自然也不例外。基本训练完成后,剩下的,就是肯不肯下功夫、有没有好的发展机遇了。可是,同样很用功,有人突飞猛进,有人则始终上不去,为什么?这就说到天赋的问题。 关于天赋才情,有几种类型,我略做描述:第一类,虽好学,但资质平平。似乎万事俱备,可就是“东风不与周郎便”。论文中规中矩,就缺那灵光一现,读后老觉得缺一口气。第二类,不是脑子笨,是暂时不开窍。这样的学生很多,调整得好,总会有豁然开朗的一天。北大中文系不主张研究生入学后马上撰写学位论文,而是希望在修课过程中不断调整姿态,等调整到位后,才进入论文写作。如此培养思路,好处是学生眼界高,视野开阔,缺点则是往往调整到位也就差不多毕业了;最后关头,紧赶慢赶,弄出个“眼高手低”的半产品,只好寄希望于毕业后继续努力了。第三类,有才华,但随意挥洒,不能善用其才。我在好多地方提及王瑶先生对我的教诲:“有‘才华’是好事,‘横溢’就可惜了。”这句话,对大学生说有点早,对研究生不说,那就太晚了。很多人“才华”二字写在脸上,且很享受周围一片赞扬声,若不及时提醒,等定型以后,要改也难。第四类,有才华且能善用,但外界条件不允许,最终没能长成参天大树。这就是“千古文章未尽才”。第五类,天时地利人和全凑齐,那是再好不过的了。可这种理想状态并不多见。 北大教授普遍尊重个性,欣赏才情;可对于中文系学生来说,要警惕“才子”情结。若不善积蓄,随意挥洒才华,太可惜了。在日本学界,说你“天才”,那是嘲笑,意思是你训练不好,或不够用功。章太炎《菿汉闲话》称:“学者虽聪慧绝人,其始必以愚自处”。举的例子是大学者黄侃。世人皆知季刚先生狂傲,不知其读书时如履薄冰,去世前一个月仍在点《唐骈文钞》。在《与徐行可书》中,黄侃称:“常人每自尊大,至于吾辈,见事略多,辄自谓比之古人,曾无其足垢之一屑。前路遥远,我劳如何乎?”关键在于“见事略多”且“前路遥远”,故多有敬畏之心,无暇自尊自大。 清人章学诚着意分辨学问与功力,针对的是乾嘉学人之误以“功力”为“学问”。今天倒过来,国内很多著名大学,尤其是自以为是的北大学生,看不起基本训练,故往往才气逼人但根基不稳。老师们不敢严格要求,讲课时更多考虑学生的兴趣,因为只有这样,教学评估时才能得高分。另外,若真的因材施教,需要花很多时间,老师们都忙着写论文,不愿在教学上多花工夫。这就造成我上面说的,北大学生普遍有才情但训练不好。 对于学者来说,有灵气、有才情、有好的想法,这很重要。但除此之外,还需要认真经营。这不仅仅是技巧问题,也包括心态。吟诗作文,可以发乎性情;撰写长篇小说或学术著作,需要长时间的酝酿与摸索。五四时期曾有一场争论,“小说”到底是“写”还是“做”——前者强调灵性,后者注重经营。实践证明,有才气,必须配上善于经营,方才能出大成绩。历史上众多有“匠心”而无“匠气”的大书,全都是苦心经营出来的。 回到正在或即将撰写博士论文的诸位,你才气再大,也不可能一挥而就。从“资格考试”到“开题报告”到“预答辩”再到“答辩”,这种步步为营的操作方式,有其合理性。对于爆发式的天才,此举确实造成某种压抑,但保证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利益——及早发现问题,少走弯路。有的学生追求完善,怕老师批评,想等一切都做好了再拿出来,于是蹉跎岁月;而且,拿出来时,木已成舟,很难再做大的改动。念研究院,本来就是进行学术训练,不要怕出丑,不要怕失误,正是在这种不断修改中,完善自己。 做学问没有才情不行,单靠才情也不行。我见识很多志存高远的北大学生,不屑于从小事做起,看不上具体的专业训练,整天想着如何横空出世,石破天惊。在《假如没有“文学史”……》(《读书》2009年1期)中,我曾提及:成功的文学史研究,必须兼及技术含量、劳动强度、个人趣味、精神境界。为何连“劳动强度”也算在内?你用什么资料,花多少力气,下多大功夫,内行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劳动量大的,不一定是好论文;但没有一定的劳动强度,凭小聪明写出来的,不会有大的贡献。 关于“舞台” 说实话,以诸位的智商,念个博士、当个教授并不难;但真要做好学问,则没那么容易。这需要训练,需要才情,此外,还需要表演的舞台。目前中国的状态是,教授们机会很多,大学生、研究生登台表演的机会则少得可怜。我们的任务是,搭建比较像样的表演舞台,让年轻一代早日脱颖而出。这包括想方设法筹集经费,让研究生走出去,到国内外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也包括去年联合十多所著名大学,创办“两岸三地博士生中文论坛”等。诸位千万不要将目光局限在这小小的燕园,要走出去,参与各种学术上的合作与竞争。一方面是增长学识,另一方面也是表现自己,让学界了解你这坛“酒”的存在。过去说,“酒香不怕窖子深”,现在不行了,你没在学术会议及刊物上亮相,不会有人三顾茅庐的。 缺乏“舞台”,那是学校及长辈的责任;有了“舞台”而表现欠佳,那是你们的遗憾。好大学的学生,往往不太懂得“惜福”,有了机会,不擅长马上抓住,以为过了这个村,还有那个店。其实,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一辈子也就那么几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博士论文是否优秀、重要学术会议上有无上乘表现、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对于学者来说,这都是决定性的。十年寒窗苦读,要将自家学问心得在十分钟的发言中体现出来,你敢轻慢待之?目前国内学术会议太多太滥,与会者大都不认真;作为刚入行的研究生,你们还有学术理想,不说反潮流,起码应该知道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然后,抓住每一次表演机会,用狮子搏兔的架势,力求完胜。 对于学者来说,参加学术会议,除了交朋友,谈合作,游名胜,最重要的,是在学术对话中“表现自己”。具体说来,包含以下三个任务:发言、倾听、提问。 先说如何学会倾听。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把人家还没正式刊行的论点或材料“拿来”,那是违规;口头发表也是发表,必须给予尊重。我想说的是另一个问题。当下中国学界,会“说”的人多,会“听”的人少。有位从美国回来的教授告诉我,北大不是一流大学,理由是,教授们不听别人演讲,来的都是学生。将“参加学术会议”误解为上台念论文,发表完了,走人。名教授或自以为有名的教授,像走马灯一样,到处登台,只说不听,这是很不好的习惯。作为学者,不能满足于“独白”,还得学会“倾听”。但凡精心组织的会议或论坛,总有精彩的发言值得你欣赏;不怎么精彩但有一得之见的,也应该仔细倾听。在众多学术报告中,能否敏锐地发现前沿话题,并意识到学术突破的可能性,那是判断一个学者能力的重要指标。很可惜,当下中国,因参加学术会议而“获益匪浅”的学者,越来越少。 学术会议上,除了懂得倾听,还要学会提问。说到“提问”,我不喜欢以下三种风格:一是不懂装懂,有机会就举手,误解对方,胡乱发言,自曝其短;二是逞才使气,东拉西扯,尽说些自己擅长而跟对方发言没有关系的话题;三是刻薄为文,不看对方论文大体,抓住一两个小瑕疵穷追猛打。所谓“提问”,可以挑剔,可以商议,也可以请教,但都要有分寸感,让对方感觉到你的善意与真诚。学术会议不是拳击馆,追求真理之外,可以表现自我,但不以打倒对方为目标。真正的高手,与人为善,一出口就让人明白你的实力,而提出的问题又是可以讨论的;至于某些可笑的失误,或点到为止,或私下告知,没必要拿出来热讽冷嘲。 既然参加学术会议,自家发言当然最重要。作为学者,除沉潜把玩、著书立说外,还得学会在规定时间内向听众阐述自己的想法。有时候,一辈子的道路,就因这十分钟二十分钟的发言或面试决定,因此,不能轻视。中国大学没有开设演讲课程,很多学者缺乏这方面的训练。学术会议上的发言,不同于朋友聊天,不同于师徒讲学,也不同于公众场合的演说。表演性与学术性互相制衡,既不能夸夸其谈,也不能过分腼腆,目标是让同道听懂你的关键思路,以便展开有效的对话。如何做到既启发别人也表现自己,有几个小技巧,供大家参考。 首先,即便已提交完整的论文,你也不能假想大家都认真拜读过,还是得提纲挈领,将自家论文的精彩处凸显出来。其次,倾听与阅读差异很大,发言时必须步步为营,切忌天女散花,让人摸不着头脑。第三,不常见的关键性史料,尤其是古文或外文,读一遍根本无法知晓,或使用PPT,或印发给听众。第四,提要太短,论文太长,建议另外准备发言稿。临场组织或借题发挥,需要很好的心理素质,更适合于作家而不是严谨的学者。第五,越是正式场合,越需要念讲稿,千万别逞才使气。因为,听众期待的,不是你的机智或幽默——那东西有更好,没有也无所谓;关键是你的发言有没有真东西,能不能让人眼前一亮。比如我,能欣赏技巧生疏但认真准备的论文,但无法忍受花里胡哨但没有真才实学的表演。请记得,学者发言或演讲,与歌星演出不一样。 关于“课堂” 前几天接受采访,我老话重提——既然北大、清华的学生,是十三亿人中选出来,这大学怎么办都不会太差。某种意义上,我们在北大教书,是沾了学生很大的光——北大教授的影响力,远远超出其实际水平。作为北大研究生,你们也得珍惜这个可能是目前中国最好的学术环境。北大博士生的奖学金,比国内其他大学多一倍,那是学校自己筹款得来的,加上住宿基本免费,食堂吃饭有补贴,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待遇说不定没现在好。还有一点,中文系的博士生,不必帮老师做实验,也不怎么为系里打杂。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希望大家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地读书做学问。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的奖学金确实比我们多,但人家规定很严格:每周干多少小时的杂活,一年只有十几天假期,其余时间不得擅自离开香港。 说这些,是因为主管学生工作的老师告诉我,最近几年,中文系研究生的学习热情下降,不少人经常逃课。选修课都是开卷考试,而人文学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北大教师又标榜兼容并包,你只要表达一点不同意见,管他对错,没有人敢给你不及格。看准了这一点,不少研究生学期初报个名,学期末交篇作业,不求高分,只要及格。毕业班的同学,更是以实习、找工作、写论文、谈恋爱为由,理直气壮地“翘课”。开始我不相信,教室里不是坐得满满的吗?结果一点名,十分之一没来;填补空白的,是外校来的旁听生。据说这已经是很好的了,有的课堂上,出席率只有一半。学生们交流经验,不是谈哪门课更重要,对自己的学业有帮助,而是哪门课好修,老师给分高,且不用做作业。 那天走在未名湖边,听导游给中学生介绍北大:在这里读书很自由,想上课就上,不上课就逃,没人管你。看中学生欢呼雀跃的样子,我心里很悲哀,感叹自己落伍了。 老北大的传统,确实是特立独行,自学为主;可曾经的“佳话”,怎么七转八折,变成了“假话”。张中行撰《红楼点滴》(收入《负暄琐话》),确实提及:“不应该来上课的却可以每课必到,应该来上课的却可以经常不到。”可张文还有一句:“其实,至少就我亲身所体验,是进门以后,并没有很多混混过去的自由,因为有无形又不成文的大法管辖着,这就是学术空气。”这无声无臭无形无文的“学术大法”,如同自然规律一样,保证着大学的运行。若忽略“学术空气”,放弃自我约束,只谈翘课的自由,那大学还能成为大学吗? 如此“悠闲”的校园生活,跟我上面谈及的北大学生才气有余而训练不好,有直接的关系。为了中文系的长远发展,也为了对学生负责,系办公会议讨论了好几次,决定从下学期起,要求选课的学生课堂签到。你们有足够的自由选择空间,除了中文系每学期为研究生开设50门左右选修课,你们还可以修外系的课。但一旦选了课,希望积极参与,养成“诚实做学问”的习惯。有事可以请假,但不能太离谱;按照学校规定,四次无故缺席,取消考试资格。去年办百年系庆,希望赓续传统,激发学术热情;今年则突出教学管理,强化必要的学术训练。 做出这个决定,对我本人来说,是很痛苦的。作为《北大旧事》的编者及《老北大的故事》的作者,我深知北大人对于“自由”的渴望。不过,当年我就提醒,“轶事”见精神,但不能过分当真,“好玩”只是校园生活的一小部分。作为学生,绝大部分时间还是进课堂、图书馆与实验室。这些艰辛的“日常生活”,因为太普通了,时过境迁,不太被当事人“追忆”,但不等于不重要。 最后,我想说一句:请不要过分夸大燕园生活的特殊性,在这里念书,同样需要“一步一步踏在土泥上,打上深深的脚印”。
1258 次阅读|0 个评论
电影
yanhuasanman 2011-1-8 21:32
你是一场梦,看在话语中的浮标 多么渴望你变成电影生活的主角 可生活的舞台少了影视中的音乐报表 动感,绚丽,魔幻 一刀一枪弄长剑 一眸一笑舞爱情 虽你是生活的缩影 可毕竟还是导演的影子 睡梦中的天堂毕竟是生活中的一帘幽梦 一串散落的碎珠 生活不是一场过眼云烟的电影 而是你我她的一举一动
个人分类: 为自己留点记忆|21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让我们尽情娱乐吧!
thickdoor 2010-9-20 15:20
现在干啥讲究个舞台,广告上都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面对着都市的一片虚幻,凹凸有致的姑娘身着中国红张开了她温暖的怀抱那里一定很温暖。 社会是个大舞台,各领域是中舞台,企事业单位是小舞台,大学也不例外。 这两天西南政法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先后举行六十周年校庆,大学校庆的主题大体是细数自己辉煌的历史,即使不那么辉煌,也要表现出一副从胜利走向辉煌的姿态。校庆自然要有舞台,上演的不只是合唱和舞蹈,还有领导的讲话和批示主要的演员和观众是自己,关键的演员和观众是领导。在一片赞扬与感动中,既满足了自己、又陶冶了领导。 花花纸不只是钞票,也可能变成灿烂的简历,彩喷打印已经不足为奇,flash配乐朗诵更让人心仪,大学生们尽情地在自己的脸面上涂抹,就像考试中作弊那样奋勇。在这里,大学就是舞台的后台,读四年书,就是为了前台的一抹惊艳亮相穿的多的更能刺激眼球。 合肥市的一次招聘会上,一个衣着朴素的女大学生在给一位HR呈上自己的简历时,得到的却是调戏和侮辱,只是听得一声很好笑吗?的反问,这位高高在上的大汉,居然怒发冲冠进而对这位弱女子动起手来!显然这位HR对面前的演员并不满意,便表现出一副旧上海滩歌厅中端坐的老大姿态,高喊着让台上姑娘的腿抬高点,再抬高点!HR里也不全是好人,禽兽也是会衣冠一下的。这是一个极端事件,未必不代表社会观众对大学演员的轻薄玩弄。 在大学里,学生会及其下属各个社团是属于学生的最大舞台,新人总是被亲切的忠告一句:你要好好表现呦!姑娘小伙们的心里便期待着与评奖、考研、就业相关利益,奋勇干起了杂活、搞起了交际。加盟社团也是需要表现的,才艺表演还在其次,排大队是初次考验。态度要端正,关系嘛,最好也要迂回,礼物嘛,可以锦上添花。 在社团里,大家也不都是群众演员,少数光鲜地某主席、某会长、某部长,既可为简历增光添彩,也可以在官父辈的安排下,作为加盟政府机关的资历乃至提升的动力。在社团里表现完了,大家也得换个舞台考场,表演一下耗子的角色,当然,讲台上的猫都是一本正经的。 讲台就是教师的舞台,这曾经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地比喻,现在,这个比喻不够准确传神,要更改一下讲台是年轻教师的舞台,或者,讲台是权威教师的舞台之一。老师们的舞台有很多,讲台反而成了最不重要的一个。 知名教授了,自然要走穴一下,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嘛,比起学校里那几个毛毛雨的课时费,社会上的出场费自然令人惊叹,也更能体现自己的知识价值。还未知名?不着急,舞台更多,各种课题指南就是他们的舞台,各种表格就是他们涂抹的脸谱,演好了,升若干级便可出台,演不好,倒也可以保住学阀治下的苦工兼龙套一份。 演员不都是光鲜的,观众也不都是快乐的,道貌岸然者有之、蝇营狗苟者亦有之;慷慨激昂者有之,权钱交易者亦有之。哪个是演员?哪个是观众?哪个是你?哪个又是我?大家演的是木偶戏,提线又在哪里? 还是让我们尽情娱乐吧!
个人分类: 不正经|3427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术期刊可以开始退出历史舞台--80后的呐喊
outcrop 2010-8-30 11:08
引子 我有一个梦想:发表的论文,能随时得到同行的赞赏和拍砖,互动让人快速进步;发表的论文,能给我带来持续的金钱收入,而不是缴纳版面费,因为那是我的劳动成果;发表的论文,能让想读的人免费读,给人启发,用自己的智慧,推动科技的前行。对个人,名利双收;对社会,不浪费智力资源。 缘起 期刊,特别是学术期刊,在历史上推动了人类的前进。和很多事物一样,期刊也有自己的历史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是时候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期刊相关的工作者,可能将成为更高级的知识工作者。 没能找到学术期刊的来历,但我粗浅的认为,学术期刊以及论文最根本目的,是为了交流。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学术期刊开始成为学术以及科技交流的障碍,极大的浪费了宝贵的智慧与脑力资源 :不可思议的版面费、缺乏与读者的互动、无论赞成还是反对的引用,都增加论文本身的引用量、纸质传播的局限性、传播成本高、论文版权的限制传播等等,已经将学术期刊以及论文沦为科研专用的目的,为科研而科研,为论文而论文,而不是推动社会科技进步。 如果说传统的期刊是无交互、集中控制发布的Web1.0的话,那么我们需要的,将是Web2.0甚至更高的交流形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如果大家愿意的话,淘汰传统学术期刊这种形式,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实现 这个梦想,并不遥远。实现这个梦想的障碍,将是既得利益者以及保守者的反对;技术上,互联网早已准备好了。 当前的互联网技术,虽然不能完美的解决知识的管理,但远远的超越了传统期刊的知识管理与传播能力;期刊网的技术便是最直接的说明。不知道期刊网以及SCI等各大索引的战略,换作我的话,会果断的侵蚀传统期刊的地盘,抵抗力不大;如果他们久久没有动静的话,只能说明作为既得利益者,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而不是科技的前行。 关于知识工作者 原来写过一篇文章:《 个人知识管理、组织知识管理与社会知识管理 》
个人分类: 科学网大学|5487 次阅读|17 个评论
演化:进化与退化——之一:舞台与演员
lvnaiji 2009-12-9 07:26
吕乃基 本系列以宇宙的演化来说明进化与退化的关系。为此,有必要先简要叙述宇宙的演化历史。 大致可以由 3 大环节来描述迄今 137 亿年自然界的演化史,每一环节的演化大体上都由两部分的演变组成。通常认为,量子阶梯是自然界中万物的核心构架,实际上,与量子阶梯相伴的还有另一个阶梯。本文标题所说的演员与舞台,即分别对应于作为核心构架的量子阶梯,以及与之相伴的另一个阶梯。揭示后者的存在及其与量子阶梯的关系,有助于全面认识自然,以及相应的学科建设。 一、 宇宙起源和基本粒子生成 按目前基本上达成共识的暴涨宇宙论和热大爆炸理论,宇宙的起源大致经历以下阶段。在宇宙时零秒时,存在温度极高、质量与能量密度极大的奇点,因目前尚不清楚的原因而发生暴涨和大爆炸,在而后的几十万年间,随着温度渐次降低,经历了强子、轻子、辐射和物质时代,生成了夸克、轻子、强子、氘核、氦核(太初核合成),以及氢、氦原子和氢分子等。 在这一过程中,极早期宇宙是舞台或熔炉,在舞台上扮演主角的是各种基本粒子。后者在极早期宇宙的熔炉中逐一生成。 二、 恒星演变与核素生成 跨入物质时代后,因引力分布不均匀,宇宙尘埃在密度大处彼此吸引逐步形成星云,后者进一步收缩,温度越来越高,生成恒星。恒星内部的一系列核反应产生的能量顶住万有引力,同时由氢和氦生成了碳、氧、氮、硅一直到铁的各种核素。而后发生的核反应不仅不能产能,反而吸收能量,于是恒星发生坍缩和超新星爆发。超新星爆发时温度和压力极高,在极短时间生成包括铀在内的一系列核素,并抛射到空中,成为第二代恒星的原料。太阳即第二代恒星。 恒星的末态视其质量大小走完不同的道路。与太阳相仿者成为白矮星,以简并电子气的斥力抵御引力;大于 1.4 个太阳质量(钱德拉塞卡极限)的恒星,简并电子气也挡不住引力的吸引,形成中子星,以中子简并压平衡引力。质量若大于 3 个太阳质量,即成为黑洞。 在恒星的一生中,生成了一系列核素。恒星为核素的表演提供了舞台,核素经由各种核反应或维系或推进恒星的演变。在舞台最后复归沉寂之时,核素退场,复归于核素的前身:简并电子气、中子和夸克。在第一个环节极早期宇宙与基本粒子的关系,在第二个环节转化为恒星演变与核素生成的关系。 三、 地球(太阳系)演变与生命起源 在约 46 亿年前,地球随着太阳系的形成而诞生。地球质量不是太大因而不至于演变为恒星(木星似乎有这种可能?),也不是太小而留不住水和大气;不是距太阳过近而温度过高,也不是过远而太寒冷。在地球内部逐步形成地核、地幔和地壳,在外部形成大气圈和水圈,开始生命的化学起源,最后形成生物圈。 地球(太阳系)是化学进化、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温床和摇篮,反之,化学进化、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又在地球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进而改变了地球,典型事例就是由还原性大气转变为氧化性大气。前述两个环节中的舞台与演员,在此转化为地球(太阳系)与元素、化合物、细胞,以及生物的关系。 在上述 3 个环节中有一个共同点,每个环节中都有一方充任某种时空背景和物质基础,为另一方提供舞台和竞技场。舞台和演员,在相互作用中协同演变。由于舞台与演员之间的密切关系,因而相关的学科之间也会有密切的联系。例如,地质学和化学进化的关系,以及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地球科学(可能还有比较地质学)与生命科学的关系等,在这些结合点上,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汪品先院士要求将地学和微生物学、生态学结合起来。有人提出盖娅假说,提出地球生理学。 由演员组成的系列:基本粒子、核、原子、分子、生物大分子、细胞,就是通常所说的量子阶梯。与此同时,舞台也构成了一个系列:宇宙、天体、地球。有趣的是,量子阶梯的空间尺度由小到大,而舞台系列的空间尺度却由大到小。前者的极小与后者的极大在奇点重合(参见: 始基与本原,极大与极小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9524 )。除了空间尺度外,另一点发生转换的是舞台和演员双方的作用强度或主动性。在第一个环节,极早期宇宙的演化主宰一切,充任演员的基本粒子只是被动的生成;到第二个环节,核素以核反应影响恒星的一生;而在第三个环节,生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造环境,改造舞台。地质的演变实际上受到化学进化、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深刻影响。许多原来以为无机的地质过程,其实都是生命活动的结果。(汪品先) 沿着上述思路继续推演,那就迎来延续到今天的第四个环节:地球和社会,以及人类繁衍。人类的所作所为给予其生存和表演的舞台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哥本哈根全球气候会议是人类前所未有的反省。 记得玻尔曾在上世纪 30 年代说过,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旁观者,每个人既是观众,又是演员。用在此处,就是每个人都以自己的一言一行给他所处的舞台施加了影响,给其他演员施加了影响,给同样参与的观众施加了影响。 对宇宙演化前 3 个环节的探索,对其中进化与退化关系的探索,或许将有助于应对在第四个环节中于当前面临的危机。
个人分类: 科技|48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者需要一个舞台
longfo 2009-11-9 14:54
最近在网络上博士后跳楼闹的沸沸扬扬,搞的我对学术失去了一些兴趣.红红火火得全运会把很多已经红的发紫的明星又给烧了一把火,更加红火了.看看那些体育明星和娱乐明星们吧,他们的富有真的没有办法和著名的学者相提并论. 看看这些著名高校的教授们交通工具吧,都是一些老掉牙得自行车,我老板得自行车我骑着都想给他扔了,但是这些教授们真的很贫穷,相对于他们对社会作出的贡献而言.网络上这些明星们的车今天换了明天换,就连一些小破提足球得都买跑车玩,这个世道真的无奈了. 学术在根本上没有得到重视.他们每天都在为了国家做着贡献,国家却没有一个他们应有的舞台.现在来看高原子弹得有点钱了,但是其他的行业呢,还是一样贫穷.一直都在说,我们国家得学术腐败,我觉得媒体记者应该好好看看,他们生活在一个什么得恶劣条件下. 我说,体育是钱堆出来得,学术是穷逼出来得. 这还好了,在穷也是学校的教授,复旦大学有很多教授每天过着清贫的生活.总也比浙江大学老师跳楼要好一些.这就说明了,你学习好,你搞的东西有用,你的东西可以防止杭州地铁工地倒塌,这些都没用,一个月2000块钱的工资,这就是国家对贡献的衡量标准.可是杭州的地铁工地还是倒塌了,这是学者的悲哀. 看看这些孩子吧,他们都是富的流油.我搞了接近十年的科研了,我几乎还没有得到一分钱,国家没有给予我们一个舞台展示科研工作者的才华.打排球拿冠军全世界出名,你搞个专利出来不也世界出名嘛,国内不给科研舞台,科研工作者就没有任何动力去取得更高的成就,或者说,搞出来也没人搭理你.现在胡主席接见这个接见那个,温总理照顾这个照顾那个,在春节的当天我还在作实验,研究如何降低香烟对呼吸系统造成的危害.没人来看望你,好像我们这些贫苦家庭出来的科研工作者都是强势群体一样. 研究生的待遇一点也不比农民工好.这就是中国主流科研队伍的现状.我在想为什么没有一个展现青少年科研工作者的盛会,我们同样需要一个舞台. 科研的空间太小了,小到一个人活不下去,那边一群人在欢呼我得冠军了,这边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还没有表现自己就悄悄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我们的训练一点也不比体育工作者好.他们每天刻苦训练,我们每天努力学习,他们伤了筋骨,我们坏了心脏坏了肝脏坏了五脏六腑. 这个世界真的是这样的,每个人都不要拿太多的钱,这是国家的作用.这一群人给国家作出了什么贡献,我觉得是人都知道,没有科研工作者,国家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我呼吁给予一个舞台,表现中国现代科研工作者的舞台.让他们能有饭吃,有房住,老婆孩子能有好的照顾.别都给逼到国外去,逼到死路上去. 在此,我呼吁大家一起努力,成立一个咱们自己科研工作者的节日,慰劳一下这一群默默工作,不记得失的孩子们吧.
个人分类: 未分类|239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