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蔡希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迟来缅怀藏穆先生
热度 2 papaya313575 2012-4-6 17:39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迟来缅怀藏穆先生
那日清明,雨纷纷。罗梭江面,雾朦朦。 素白的清明花,静静地悬挂在绿荫里,幽幽地绽放在路人的眼中。心头像是被雨淋过了,沉沉的,绵绵的。想是那积蓄已久的缅怀之情,如今该是释然的时候了。 第一印象 2011 年 2 月 26 日下午,因为“蔡希陶教授诞辰 100 周年”纪念专刊的任务,我和搭档姜虹扛着笨重的摄像机、相机,一路打听,终于敲开了臧穆先生家的门。 门开了,迎面而来的是一张蕴含淡淡微笑、形容安详的脸庞——这应该是臧穆先生的妻子黎兴江老师了。老太太满头金发,一丝不乱地夹在耳后;银边镜框,漫射出科学家毕生执着的从容——这世间竟有如此美丽的老太太!见面的瞬间,我们都惊呆了,居然忘却了应有的礼仪。 “你们好,小朋友们!” 黎老师依然浅浅地笑着,轻轻问候了一句。随后,我们才回过神来,立即回应我们的来由。进门后,黎老师给我们指路,从狭小的客厅转到宽敞的书房,在四壁皆书的书房中,在满桌都是书的书堆里,我们见到藏穆先生。 “欢迎你们的到来,小朋友们!”藏先生爽朗的笑声打破了书房的寂静,他放下手中的放大镜,从书堆中走了出来。 身穿格子睡衣,眼睛笑起来眯成一条缝,若不是那副银边眼镜,真让人难以想象眼前这位竟是一名中国高等真菌学家——俨然一副老顽童的印象,说起话来竟还手舞足蹈! 金色回忆 采访马上开始了,藏先生见我们摆好摄像机要录像,他摸了摸身上的睡衣,犹豫了一会。黎老师会意地拿来一件外套,他立即将其套在睡衣外面,“要录像嘛,咱还是正式点哦。”说完,冲着黎老师“嘿嘿”笑了一通。 “蔡老这个人呢,是永远令我们怀念和尊敬的”,沉思片刻,以藏先生记忆主线、黎老师辅助旁白的方式,他们便一起沉浸在往事的滔滔回忆中。 从他们初次见蔡老的亲切印象到后来共事的感人经历,从谈蔡老如何开创建园新模式到如何奇思妙想争人才,从聊蔡老病重中不忘送司机师傅的最爱吃的银丝卷到科学研究经济急困中卖掉女儿心爱之马 ...... 每一个小故事,都是一段泣人的追忆,情至深处,两位老人都禁不住潸然泪下。 采访插曲 之前对其他老人们的采访,都显得很正式:一般是我问一个问题,他们答一个问题,更有甚者,之前就准备好了采访稿,并且通篇背诵下来,没等我问几个问题,就答完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最后竟还来个高潮般的结尾,等着我们鼓掌喝彩! 采访藏先生的过程中,谈到某个相关的关键人物,他会用笔写下这个人名;聊到某件相关的事,他会立即按耐不住地翻找书柜的收藏,直到找到他曾经保留的某本书、某篇新闻报道、某页书信真迹,找到后,他总是无法克制那孩子般的兴奋——亲自念给我们听,写给我们看。 采访结束后,两位老人又带我们参观了另外两间卧室。我们惊叹地发现,那两间卧室其实也不过是放了床的书房,书柜里除了科学藏书,还有中国古典艺术专著、藏先生毕生收藏的邮票、黎老师珍藏的相片——包括他们走过 50 年金婚的合照;当日,藏先生尤为兴奋,不时向我们展示他的中国字画收藏、各种造型的紫砂壶,最让他引以为荣的是学术论文中,所有的插画都是他自己画的! 当我们收拾器材,准备离开时,黎老师挽留我们再坐会儿,要给我们泡杯咖啡。许是讲了一下午话,藏先生觉得口渴了,看着我们喝咖啡,他立马转身面对黎老师,孩子般地撒娇道:“老伴,给我也泡杯嘛?” 缅怀签名 2011年11月11日,QQ群里的朋友们正在热议如何度过这个跨世纪的超级光棍节 ,突然线上的 李璐姐 闪动了,她 告诉我——藏穆先生昨天去世了。 怎么可能呢?不会是听错了吧? 前久,我还看到他参加“ 纪念蔡希陶教授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的照片呢?! 前久的不久,我还听说他和黎老师一起来重游版纳植物园,为了不兴师动众,他们自己买了门票,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了?! 前久不久的不久,我还给他们寄去“蔡希陶教授诞辰 100周年 ”专刊,还给他们电话问候,电话那段传来“别来无恙”的回复呢?! 可事实终究是事实,沉默许久,我在 QQ签名上敲击“ 纪念鹤发童颜的您曾经天真无邪”。 清明花语 虽与藏穆先生仅有一次接触,积蓄了半年之久的怀念之情却愈演愈深: 怀念您将一生的真诚都献给隐花植物的科学研究; 怀念您老顽童般的笑颜,笑起来眼睛眯成一道缝; 怀念您在追忆他人时,不无坦诚的胸怀; 怀念您不嫌小辈的无知,不计小事的细微,待人接物不无认真的态度; 怀念您和黎老师恩爱走过的 50 年金婚,墙壁上那银发夫妻的灿烂笑容依旧 ...... 清明时节清明花 ( Beaumontiagrandiflora Wall . ) 儿开,大朵大朵漏斗形的白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勾住了每个过往者的缅怀之情:怀念,安息。 藏穆先生生平简介: http://www.kib.ac.cn/dqyd/gh/201111/t20111110_3394328.html 相关纪念文章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34526do=blogid=507585 http://www.google.com.hk/url?sa=trct=jq=%E6%98%86%E6%98%8E%E6%A4%8D%E7%89%A9%E6%89%80%E8%97%8F%E7%A9%86source=webcd=1ved=0CC8QFjAAurl=http%3A%2F%2Fjournal.kib.ac.cn%2FCN%2Farticle%2FdownloadArticleFile.do%3FattachType%3DPDF%26id%3D3022ei=Trl-T8j5N8ePiAeIz7DZBAusg=AFQjCNFiCz33nUmUDiFLQPe-x-mV6bKv2wcad=rjt 采访中,藏穆先生在为我们摘录有关蔡老的诗词 姜虹/摄 藏穆先生与黎兴江夫妻二人协作 姜虹/摄 书房中的藏先生 姜虹/摄 藏先生家书房一角 姜虹/摄 我们的采访现场 姜虹/摄 臧先生在《云南植物研究》发表论文中所作之画:戴芳澜教授故居 清明时节清明花儿开
个人分类: 随笔|5744 次阅读|3 个评论
蔡希陶诞辰99周年纪念
ecoliugy 2010-3-13 15:42
今天是3月12日,恰是蔡老诞辰99周年。 蔡希陶是中国唯一一个登上人民画报的植物学家 。 (1979年第八期) 生活不是给聪明人预备的。 猫在竹林里似乎要什么就来什么。 早晨的阳光照在灰烬上。 美在手指缝里。它们分别是沙子、戒律和有限的把握。 在植物界,有种子是红的,有种子是黑的。很明显,很自然。 牧歌就在诗人的内心深处,倘若轻易冒出来,是会跑调的,令人尴尬的。 园子里那个提着照相机到处转悠的人仿佛真的相信草地上有我们还不知道的珍宝。 有好听的名字然后才有好花。 有植物叫错了名字。结果就是千奇百怪,无色无香。 手足无措的人、执拗者、疯子、铁匠,还有绘图员,是艺术家的良师。 (碰巧读莫非作的一首诗歌,感觉很适合蔡老,转于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edfe30100he2f.html )
个人分类: 未分类|3619 次阅读|1 个评论
迭叶楼梯草:蔡希陶喜欢的植物
ecoliugy 2009-11-17 23:38
迭叶楼梯草( Elatostema salvinioides W. T. Wang ),多年生草本,荨麻科楼梯草属植物。中国特有植物,生于雨林山谷中石头之上 据跟随蔡老当年的崔景云老师讲:这是当年蔡希陶教授很喜欢的一种植物,蔡老曾几次让他移栽, 但是多次栽种均未成功。至今为止,小巧玲珑的迭叶楼梯草依然没有成功驯化为园艺花卉。
个人分类: 未分类|11820 次阅读|4 个评论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雨林摄影选(四)
黄安年 2007-6-8 09:30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雨林摄影选(四) 黄安年文 2007 年 6 月 8 日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为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蔡希陶所创建,距景洪市 96 公里,占地 900 公顷,迄今培植了中外热带植物 3000 种,建立了 12 个转类区,其中 1700 种是本地植物,中有诸多奇花异草,珍稀物种,荟萃中外热带、亚热带植物,为世所罕见。西双版纳植物园版纳植物园坐落在允景洪罗梭江的葫芦岛上,园中的名木古树和奇花异草,仿佛进入一个绿色世界。我们于 2007 年 4 月 28-29 两日在植物园仔细观赏,好比是参加一场热带和亚热带名木古树知识的科学普及。我们的汽车自勐伦镇售票处入口, 70 岁以上游客及陪同汽车免票,途径百竹园、南药园和百香园,参观了奇花异园、榕树园、树木园、苏铁园、棕榈园、百果园、藤本园、龙血书园、人工胶茶群落、蔡工村等地,并用半天时间专门参观热带雨林。      在笔者所见的北京、厦门、上海、广州、成都、张加界、庐山、苏州、杭州、南京等植物园和公园中,以这里的名木古树为最。 以下图片(一)(二)(三)各 26 幅,(四) 12 幅均为笔者即时拍摄
个人分类: 摄影图片集锦(B)|84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雨林摄影选(三)
黄安年 2007-6-8 09:18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雨林摄影选(三) 黄安年文 2007 年6 月8 日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为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蔡希陶所创建,距景洪市 96 公里 ,占地 900 公顷 ,迄今培植了中外热带植物 3000 种,建立了 12 个转类区,其中 1700 种是本地植物,中有诸多奇花异草,珍稀物种,荟萃中外热带、亚热带植物,为世所罕见。西双版纳植物园版纳植物园坐落在允景洪罗梭江的葫芦岛上,园中的名木古树和奇花异草,仿佛进入一个绿色世界。我们于 2007 年 4 月 28-29 两日在植物园仔细观赏,好比是参加一场热带和亚热带名木古树知识的科学普及。我们的汽车自勐伦镇售票处入口, 70 岁以上游客及陪同汽车免票,途径百竹园、南药园和百香园,参观了奇花异园、榕树园、树木园、苏铁园、棕榈园、百果园、藤本园、龙血书园、人工胶茶群落、蔡工村等地,并用半天时间专门参观热带雨林。      在笔者所见的北京、厦门、上海、广州、成都、张加界、庐山、苏州、杭州、南京等植物园和公园中,以这里的名木古树为最。 以下图片(一)(二)(三)各 26 幅,(四) 12 幅均为笔者即时拍摄
个人分类: 摄影图片集锦(B)|81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雨林摄影选(二)
黄安年 2007-6-8 08:49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雨林摄影选(二) 黄安年文 2007 年6 月8 日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为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蔡希陶所创建,距景洪市 96 公里 ,占地 900 公顷 ,迄今培植了中外热带植物 3000 种,建立了 12 个转类区,其中 1700 种是本地植物,中有诸多奇花异草,珍稀物种,荟萃中外热带、亚热带植物,为世所罕见。西双版纳植物园版纳植物园坐落在允景洪罗梭江的葫芦岛上,园中的名木古树和奇花异草,仿佛进入一个绿色世界。我们于 2007 年 4 月 28-29 两日在植物园仔细观赏,好比是参加一场热带和亚热带名木古树知识的科学普及。我们的汽车自勐伦镇售票处入口, 70 岁以上游客及陪同汽车免票,途径百竹园、南药园和百香园,参观了奇花异园、榕树园、树木园、苏铁园、棕榈园、百果园、藤本园、龙血书园、人工胶茶群落、蔡工村等地,并用半天时间专门参观热带雨林。      在笔者所见的北京、厦门、上海、广州、成都、张加界、庐山、苏州、杭州、南京等植物园和公园中,以这里的名木古树为最。 以下图片(一)(二)(三)各 26 幅,(四) 12 幅均为笔者即时拍摄
个人分类: 摄影图片集锦(B)|84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雨林摄影选(一)
黄安年 2007-6-8 08:27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雨林摄影选(一) 黄安年文 2007 年 6 月 8 日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为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蔡希陶所创建,距景洪市 96 公里,占地 900 公顷,迄今培植了中外热带植物 3000 种,建立了 12 个转类区,其中 1700 种是本地植物,中有诸多奇花异草,珍稀物种,荟萃中外热带、亚热带植物,为世所罕见。西双版纳植物园版纳植物园坐落在允景洪罗梭江的葫芦岛上,园中的名木古树和奇花异草,仿佛进入一个绿色世界。我们于 2007 年 4 月 28-29 两日在植物园仔细观赏,好比是参加一场热带和亚热带名木古树知识的科学普及。我们的汽车自勐伦镇售票处入口, 70 岁以上游客及陪同汽车免票,途径百竹园、南药园和百香园,参观了奇花异园、榕树园、树木园、苏铁园、棕榈园、百果园、藤本园、龙血书园、人工胶茶群落、蔡工村等地,并用半天时间专门参观热带雨林。      在笔者所见的北京、厦门、上海、广州、成都、张加界、庐山、苏州、杭州、南京等植物园和公园中,以这里的名木古树为最。 以下图片(一)(二)(三)各 26 幅,(四) 12 幅均为笔者即时拍摄 、
个人分类: 摄影图片集锦(B)|693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1: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