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感动中国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陈氏微博】“感动中国”评选实际是在侮辱中国政府
热度 9 陈安博士 2012-2-5 05:53
  CCTV最近疯了,之前屡屡侮辱我国政府之“感动中国”评选今年再度进行,给政府再添十堵。   所感动者,本应国家体制机制应当应份之事,却委之于社会,委之于公众,委之于良心人士,每次感动中国之事庶几如是。   CCTV罪莫大焉!该杀!   当年“以德治国”之政实施数月戛然而止,乃执政者之聪明也——我煌煌数千年之大国,岂无德之国?竟强欲以德治之?!“感动中国”评选之事,其意一也。
个人分类: 时论|3615 次阅读|19 个评论
2011年感动中国10大人物 及事迹完整版
热度 1 lychust 2012-2-4 15:28
此次当选的感动中国人物是: 为新中国核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朱光亚, 为官清廉的公安战线楷模刘金国, 为人民群众奉献一生的党的基层干部杨善洲, 奠基中国肝胆医学年届九十依然工作在手术台上的医生吴孟超, 坚持 12 年爱心长征,改变山区麻风病村的台湾爱心人士张平宜, 在危急时刻奋力救下坠楼婴儿的最美妈妈吴菊萍, 从成都到高原地区扎根支教的教师夫妇胡忠、谢晓君, 靠卖羊肉串资助贫困学生的草根慈善家阿里木, 从八岁开始伺候瘫痪养母 12 年的孝顺女儿孟佩杰, 自小失去双臂却创造出生命奇迹的钢琴师刘伟。 朱光亚事迹 朱光亚,已故著名科学家。 1956 年,朱光亚参与筹建近代物理研究室,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原子能专业人才。他把自己的一生概括得很简单:“我这辈子主要就做了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朱光亚的颁奖辞: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伴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吴孟超事迹 吴孟超,现年 90 岁,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世界上 90 岁高龄仍然工作在手术台前的唯一一位医生。 50 年间,吴孟超推动中国的肝脏医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精。 1999 年,他推动建立了中国的肝胆外科专科医院,并成为国内最大、国际唯一的肝胆外科疾病诊疗和研究中心。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吴孟超的颁奖辞:六十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 杨善洲事迹 杨善洲原任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 1988 年退休后,他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 22 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 5.6 万亩。不仅如此,他还带领群众架设了 4 公里余的输电线路。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杨善洲的颁奖辞: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刘金国事迹 刘金国现任公安部副部长、纪委书记、督察长。 刘金国担任领导职务几十年,亲手审批过近 20 万个“农转非”指标,可自己的亲属,却无一跳出“农门”;他从不接受各种宴请,从不接受任何礼品,哪怕是一瓶酒、一盒茶叶;没有一件名牌衣服;配有工作用车,家属从未用过。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刘金国的颁奖辞:是盾,就矗立在危险前沿,寸步不退。是剑,就向邪恶扬眉出鞘,绝不姑息。烈火锻造的铁血将帅,两袖清风的忠诚卫士。 张平宜事迹 张平宜曾经是台湾《中国时报》资深记者。 2003 年起至 2011 年,她辞去百万年薪的工作,致力于四川省大营盘村麻风病人的子女教育。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张平宜的颁奖辞:跨越海峡,跨越偏见,跨越怀疑,她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她看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 孟佩杰事迹 孟佩杰 8 岁开始承担起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 2009 年,她“带着母亲上大学”。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孟佩杰的颁奖辞: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 吴菊萍事迹 2011 年 7 月 2 日,一个 2 岁女童突然从 10 楼坠落,吴菊萍奋不顾身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吴菊萍的颁奖辞: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 阿里木事迹 8 年来,阿里木把攒下的 10 多万元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阿里木的颁奖辞: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刘伟事迹 刘伟 10 岁时因事故而被截去双臂。他 19 岁学习用脚弹钢琴, 23 岁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刘伟的颁奖辞:他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一段段轻盈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胡忠、谢晓君夫妇事迹 胡忠、谢晓君带着 3 岁的女儿到高原支教。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胡忠、谢晓君夫妇的颁奖辞: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326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2011年感动中国10大人物
lychust 2012-2-4 15:18
为新中国核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朱光亚, 为官清廉的公安战线楷模刘金国, 为人民群众奉献一生的党的基层干部杨善洲, 奠基中国肝胆医学年届九十依然工作在手术台上的医生吴孟超, 坚持 12 年爱心长征,改变山区麻风病村的台湾爱心人士张平宜, 在危急时刻奋力救下坠楼婴儿的最美妈妈吴菊萍, 从成都到高原地区扎根支教的教师夫妇胡忠、谢晓君, 靠卖羊肉串资助贫困学生的草根慈善家阿里木, 从八岁开始伺候瘫痪养母 12 年的孝顺女儿孟佩杰, 自小失去双臂却创造出生命奇迹的钢琴师刘伟。
17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评选
lychust 2012-2-4 15:18
获得感动中国荣誉的是:科学泰斗钱伟长, “ 舟曲之子 ” 王伟, “ 草原曼巴 ” 王万青, “ 英雄翁婿 ” 王茂华、谭良才, “ 雷锋传人 ” 郭明义, “ 信义兄弟 ” 孙水林、孙东林, “ 最美 ” 洗脚妹刘丽, “ 三栖尖兵 ” 何祥美, “ 玉树铁汉 ” 才哇以及 “ 警界保尔 ” 孙炎明。 感动中国特别奖授予了三个群体,他们是:铁道部 K165 次列车乘务组 ; 在海地地震中遇难的八位维和英烈以及中国志愿者群体。 ● 科学泰斗 钱伟长 钱伟长 (1912-2010) ,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 ● 舟曲之子 王伟 王伟,武警甘肃总队甘南藏族自治州支队舟曲县中队副中队长。 2010 年 8 月 7 日晚,王伟带领 25 名官兵冒雨冲入泥石流现场。没有任何工具,王伟和救援官兵徒手掀开瓦砾,他与战友营救 20 多个小时,让 23 条生命逃离了死神的威胁,而自己怀孕 2 个月的妻子和岳父母一家四口人却遇难,被浑浊的泥石流无情吞噬。 ● 雷锋传人 郭明义 郭明义,从 1996 年开始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 2 个小时上班, 15 年中,累计献工 15000 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工友们称他是 “ 郭菩萨 ” 、 “ 活雷锋 ” 。他 20 年献血 6 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 10 倍多。 1994 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 12 万元,先后资助了 180 多名特困生,而他一家 3 口人至今还住在不到 40 平方米的斗室里。 ● 最美洗脚妹 刘丽 刘丽, 29 岁,来自安徽颍上县的农村姑娘。 14 岁就辍学外出打工,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 2000 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 “ 洗脚妹 ” ,为了 “ 生计 ” 打拼的刘丽,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捐助给了那些贫困学生,她自己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 生活 。刘丽资助人数现在固定有 37 个。 ● 草原曼巴 王万青 王万青,男,汉族, 66 岁,上海人,中共党员,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医师。 2003 年退休。 1968 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自愿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玛曲县工作,在贫穷落后的玛曲草原一呆就是 42 年,书写了一段藏汉水乳交融的民族团结佳话。 ● 信义兄弟 孙水林孙东林 孙水林,男,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建筑商。孙东林,孙水林弟弟。 2010 年 2 月 9 日,腊月廿六。在北京做建筑工程的孙水林决定赶在封路前,赶回武汉,给先期回汉的民工发放工钱。当晚,孙水林提取 26 万元现金出发了。次日凌晨,由于路面结冰, 20 多辆车连环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遇难。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的手中。 ● 枪王 何祥美 何祥美,男,汉族, 29 岁。江西崇义人,现人民解放军 73653 部队 73 分队上士。从农家子弟到具备特种爆破、深海潜水、伞机降等 30 多种作战本领的军事尖子,从普通一兵到 “ 全军爱军精武标兵 ”…… 南京军区战士何祥美,用青春、热血和忠诚,把自己的军旅生涯书写得既精彩又壮美。 ● 英雄翁婿 王茂华谭良才 王茂华,男, 1983 年 11 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中学教师。谭良才,男, 1966 年 4 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冷水村村民,系王茂华的岳父。面对大火的无情,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们三入火海,舍生忘死,救出六个孩子。生与死关头,他们义无反顾,用朴实的行为、无声的壮举诠释了什么叫崇高、什么叫伟大。 ● 警界保尔 孙炎明 孙炎明,男, 1962 年 10 月出生,浙江省东阳市看守所任监管民警。从警 28 年来,孙炎明同志立足本职,恪尽职守,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人员。 2004 年被查出患脑癌, 6 年来三次做 手术 ,与死神擦肩而过。 ● 康巴铁汉 才哇 才哇,男,青海省玉树州结古镇扎西达通村第三社社长。 2010 年 4 月 14 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 7.1 级地震。才哇在废墟里刨挖的双手一直没有停歇下来 …… 在紧张运送了近 30 名受伤的各族群众后,他急急忙忙赶回家去。可那个时候,呈现在他眼前的却是亲戚们帮助他料理亲人后事的场面。
16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还能感动中国?
热度 3 qsqhopeiggcas 2012-2-3 19:25
小时候,父母教育我要“尊老爱幼、诚实善良”;老师教育我要“爱祖国、爱人民,勤奋学习、报效祖国”。小时候受过的这种教育至今不能忘怀。 在当今中国,有多少人还心存善良、诚实、正义的美德?有多少人还在不断地突破道德底线?还有谁能让你感动? 能让人感动的人和事还是有的,尽管少! 下面介绍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俺农村老家的邻居——一位 50 岁的母亲因病成了植物人,整天意识不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他家年龄最小的一个女儿为此退学,无微不至地照顾了她母亲 20 年,一直到她母亲去世, 40 岁之后才出嫁。 20 年,可不是短时间啊,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女)”,鲜有人能做到这一点。这个人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感动了乡亲,感动了全县。 据悉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 2011 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已经结束,评选结果将在 2012 年 2 月 3 日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感动中国 2011 年度颁奖盛典》中隆重揭晓。请大家放下手头的工作,看看他(她)们的事迹能让你感动吗?在现今中国,我们确实需要能让人感动的人和事升华自己,确实需要给某些麻木的心灵补充“美德”营养。 参考 感动中国 2011 年度人物评选明晚揭晓 http://news.sina.com.cn/m/2012-02-02/142823872163.shtml
个人分类: 生活感受|3403 次阅读|5 个评论
"小偷反腐"的悲哀与警示
热度 1 sstone2009 2011-12-24 09:16
最近媒体总结了10年来“小偷反腐”的10个著名案例,引起大家的关注(新浪新闻中心.媒体总结10年来小偷反腐10个著名案例 http://news.sina.com.cn/c/2011-12-23/082523681160.shtml ,2011-12-24,8:15.)。这是必定会引起关注的话题,原因之一是,“反腐”已经是中国人民群众心底内心的渴望,只有努力“反腐”、深入“反腐”,让腐败没有容身之处,人民群众才能少受欺负、压迫,才能获得公平、公正……原因之二是,小偷与反腐原本是很不搭界的事情,小偷也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之的,而现在,居然小偷起到了反腐的作用,这很让大家对小偷“刮目相看”。我也忍不住想对“小偷反腐”说几句。 首先,从反腐的角度看,小偷反腐无疑增加了反腐大军的力量。反腐是一个十分艰巨的工程,由于腐败分子占据的地位,拥有权势;反腐分子深知人民群众痛恶腐败,国家正在打击腐败,他们绝不会甘于被反,就必然会认真学习各种反“反腐”的技巧,把腐败的痕迹涂抹得干干净净,不仅仅在各种场合信誓旦旦自己的清廉,也会穿着朴素、行事谦逊;再者,腐败分子常常不是单打独斗。这些迹象,着实让腐败很隐蔽、很高超。一般的人民群众,由于自身的安危考虑,实在是很难撼动腐败分子的。小偷则是人民群众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反腐过程中,不用顾虑被打击报复,而且经过“侦查”、实践经验等,他们已经发现腐败者的巨大油水,如果他们工作顺利,可以安享几年荣华;如果失败,则成为“反腐英雄”。小偷实在具备了成为反腐“斗士”的条件,是未来反腐工作的生力军。有人建议纪检委有必要发展小偷为内线,结成统一战线,窃以为“然!”。 其次,从反腐的技能看,小偷与一般人民群众相比,那是相当让人刮目相看的。小偷经过艰苦训练,经过战斗考验,在人民群众中脱颖而出,在反腐过程中,具备了狠、准、稳的技术特征,常常出其不意、一剑封喉,其效率、其气魄,完全可以与官方反腐一比一拼,至少作为官方反腐的优秀先锋,是不成问题的。 第三,小偷反腐实在也是我们反腐的悲哀。如果我们的反腐工作已经做得很漂亮、很到位,社会中的腐败已经很稀少了。全国人民都在支持反腐工作,国家设立各种举报途径,举报制度十分健全,举报数量貌似不断增大,但是许许多多举报常常被以各种名目不了了之,不仅挫伤了人民群众的举报积极性,也在不同程度纵容腐败的滋生。小偷们在此种情景之下,颇有伸张正义的感觉,但他们只能让人民心里感到痛快,但似乎无法激起大家新的激情!小偷反腐的悲哀,也在于小偷们的壮举,除了能添几块砖几块瓦,实在还无法构建起反腐的大厦来。 第四,小偷反腐说到底,只是不务正业!这就足以警示我们那些在反腐工作战线上的英雄们,你们从事的才是反腐正业!人民群众对小偷反腐的空前关注和崇敬,是有所寓意的,既是表达了对当前反腐的满意程度,也是对反腐工作的新的期待。人民群众以为,反腐工作任重道远,要有底气、要有勇气、要有能力、要有冲力、要有雄心、要有良心! 最后,我提个建议,我们向奋斗在反腐战线上的勇士们致敬!向小偷反腐者致敬! 我谨倡议,投票选举“小偷反腐”成为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获奖感言:小偷反腐斗士们,十年来奋斗在反腐第一线,不计个人安危,不计名利,以飞蛾扑火的勇气,为国家和社会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振奋人心,苍天可鉴!
个人分类: 随笔|1601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长城月报:铁轨上“小白鼠”的愤怒 转自搜狐博客
chowsiutung 2011-8-28 09:47
CCN特约撰稿 黎 明 掩埋真相,掩埋公众忧患,对我们社会之危害,甚于任何一次安全事故。体制并没脱轨,其运行程序和强劲惯性,让所有“乘客”不寒而栗。 大陆热衷于进行“感动中国”评选活动,但公众对被“选拔”出来的人和事,一般缺乏基本共识。如果推出“激怒中国”的评选活动的话,在有些事上大家肯定会有很高的共识度,比如:“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及其抢险与处置。 “挤爆”的网络 2011年7月23日20时34分,温州双屿下岙路段,杭州-福州D3115动车组与北京-福州D301动车组发生追尾,造成D301次列车第1至第4节车厢脱线,D3115次列车第15、16节车厢脱线,致数百人伤亡。 时间的推移突然变得缓慢而艰难,正如《南方都市报》7月27日的社论所言,“从两列动车相撞的瞬间开始,所有的人,所有目光,都聚拢在这个点上,始终无法移开。” “与互联网的迅速全方位报道相比,体制内媒体表现尴尬。一些全国性报纸,7月24日,对前一天的3个热点新闻(温州动车追尾、赖昌星引渡回国、挪威暴力事件)在首页全部付诸阙如”(祝华新语)。僵化与呆滞的传统传媒,无法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更不能提供质疑与宣泄的载体,于无意中将大批民众“驱赶”到了活跃的网络平台。 各大网络微博再次发威。中青报的报道中提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吕焕斌的认证微博得出结论:以传统电视媒体对比微博这种新媒体来看(电视很努力了),电视还是完败。无论是时效、更新速度、社会动员还是各种功能,新媒体打败了传统媒体,自媒体打败了公众媒体。 BBS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公民广场”。以时政、社会话题为主打的“凯迪网络”,在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来访数据连日呈爆炸性增长势态,发帖量屡破新高,其中浙、粤、京、沪、苏等发达地区涌入网民尤多。数十万网友同时在线聚焦一个事件,痛心疾首且破口大骂,这是历经过无数次热点事件的凯迪网络编辑从未见过的“盛况”。 失语或轻描淡写地报道这次灾难的大陆权威媒体,一概被“呸”;试图“正面引导舆论”的《公益时报》发一文称“抢险体现制度无比优越”,被网民称为“杂种”;互联网上哀思漫漫、怒火熊熊,言辞之激烈、质疑之执着、说法之“多元”,令网管与网编心跳加速。 几乎所有的“意见领袖”,都意识到在此特殊时刻就其他话题大做文章“不合时宜”。有城府的媒体人,对此时推出新事件乃至“新花边”多有顾虑,担心招来网民忌恨,担心被网民指责为“转移话题”和“蓄意冲淡”。 动车灾难激怒了中国,而这里的“中国”,是“民间中国”,是那些自认为也是“乘客”的中国人。 铁老大的“手腕” 此次事故的原因,说法多种多样,但无论怎样定论,“旷世奇迹”之认定恐无法免除。铁道部报告“雷击”这一事故原因,其实等于给了自己最猛烈的一耳光,不指出来这一点,他们可能永远都意识不到。 这是人为灾难,由奇迹般的低级错误、管理混乱的“奇迹”所导致,并非刻薄之论。相反,这一结论正是在假设“完全天灾”前提下,排除“事故中具体人为因素”而形成的宽容结论。灾难如铁道部所说全由雷公造成,但是,一经雷电闪击动力系统、信息系统和人工操作即全部失灵的说法经不起推敲。让这种经不住非特殊天气考验的系统投入大规模营运,这一条决策就已经混帐、混乱到无以复加。不必以其他“纯人为因素”为据,铁路管理之“奇迹”,业已坐实。 逝者可怜,且设身处地一想,人人都可能被低级到无法理解的荒唐管理所害,因而为不幸遭遇一群混蛋执事而悲从中来。 伴随着悲伤的,还有屈辱。 铁道部宣传或“公关”素来强悍,一直热衷于自我歌颂,同时排斥批评、罔顾警告和好言相劝。提供技术的外国企业早就提出中国的提速是吃掉了安全系数的结果,并表示自己对此不负有安全责任,国内一些业内网民也频频预言铁路会出大事。而铁道部总是自夸“自主开发”和“技术最先进”,还试图对外输出技术。 在高铁故障接二连三出现时,铁道部的自夸和反批评反而更加强硬,对国际国内同时挥出宣传重拳,调动各类媒体鼓吹铁道部政绩,一再借助“爱国牌”和“民族旗”,塑造自身的“伟光正”形象。就在事故发生之前(7月23日当天),铁道部总工程师、高铁总设计师何华武在第三届交通运输工程国际学术会议上演讲结尾时,他还“突然提高声调,用坚定的声音宣告:中国高铁的安全保障是可靠的”。 铁道部讳病忌医,不管安全造政绩,“争第一”,致使国民为此付出生命代价。 惨痛的安全事故,就在铁道部高管无比自豪、得意忘形的背景中发生,这就让国民看到了一个最大的灾难隐患——他们不容置疑的“坚定”,他们已经被铁的事实粉碎了的不靠谱的“可靠”。 愤怒的“小白鼠” 事故发生的次日下午,有指令“要用吊机把车厢吊起来,放到桥下来清理”,在救援人员坚持之下,“指挥部”才同意“原地清理”。那“指令”利于通车,但无疑危及到可能有救的生命,谁下达这种指令,谁就是把国人当“贱人”的坏蛋。大家不知道他是谁,但知道自己的命运被已被坏蛋所掌控。 遇灾抢险中,有个共识叫“黄金72小时”。在遭遇地震、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时,这一共识能被贯彻实行,而并不复杂的动车事故发生还不到24小时,现场搜寻就匆匆结束,遂忙于分解和切割车厢。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遇险的国人不值得搜救72小时? 遇难者到底是被撞死,还是其他原因死亡,我们无从解答。 宣布过车厢内已无生命迹象,在拆解车体时又有一名小女孩从车厢中被搜救出来。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称,“这是一个奇迹”、“它的确发生了”,此话一出便引起轰动。因为大家都能意识到,此背景中,这话是人性缺失导致的非人话语,确实是个“奇迹”。面对这一官员随口创造出来的“奇迹”,公众难掩愤怒。 现场实况和事故情节摆在那里,寻亲找友的疾呼哭诉也掩饰不住,没人相信官方报出的死亡人数,相反,民间人士的“非正式数据”更具可推敲性。实名购票机制为公布生还人数、受伤人数、失踪人数提供了基本条件,公布接近精准的遇难者名单,在技术层面应该不难克服。有网络人士曾言,购票实名制是为服务“维稳”而实施,多用于监察访民等“被监控”人员。此种说法为公众对动车实名制度增添诸多猜测,而至今也并未见官方公布事故伤亡名单,更是有掩埋真相之嫌。 现场掩埋车体,对车厢进行破拆和碾轧,被网民指为“销毁证据”,各国专家也都不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干扰调查取证的举动。保护铁路事故现场是基本常识,在中国法规中也有明文规定,这是一种被冠以“为抢险”的掩埋行为,它确实发生了。 掩埋真相,掩埋公众忧患,对我们社会之危害,甚于任何一次安全事故。对此道理,大家都懂。公众视“掩埋东西”为更大威胁,从中看到了更多的不安全因素。因为他们害怕,他们愤怒,皆源自恐惧。 但怒无虚发,诸如“脱节国度”、“体制弊端”和“腐败结果”等说法越来越多,看来,事故发生后还有大量的后续工作需要做。只是,我们需要明白:体制并没脱轨,其运行程序和强劲惯性,让所有“乘客”不寒而栗。
1156 次阅读|0 个评论
2478-爱与奉献的延续
热度 1 xusuowen 2011-4-18 11:25
2478-爱与奉献的延续
丛飞-邢丹-精神永在 (2) 邢丹的离去,让我们再次想起丛飞,那个让我们感动的人物,一对平凡的夫妻却演绎了不一样爱的故事。一端是几个青年的扔石游戏,一端是可爱的邢小丛飞,因为他们的贪玩却造成一个家庭的悲剧,就让我们对我们的教育产生了怀疑,这些青年们深夜玩扔石游戏,以击中为乐,他们的父母是如何教育他们的。教育从娃娃抓起,这些从小会影响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价值观。另外一方面,看着这感人的文字,我们的内心再次被触动,择偶标准为什么总与物质挂钩,有些选择富二代,官二代,那又有多少是出于真爱?是人变堕落了吗?这个问题很复杂,留给婚姻专家、心里专家和社会学家去解决...... 邢丹的选择是对的,因为她选择了最爱自己的那个老公-丛飞,也播下了爱的种子,在妻子看来,她的丈夫其实只有一个角色,那就是用心爱她的老公。看着他们幸福的照片,想着幸福的他们现在还是在一起乐。 以下内容转载 中广网北京4月16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曾收养178名孩子的爱心歌手、“感动中国”人物丛飞的妻子邢丹4月13日深夜在从惠州回深圳的路上疑为被飞石击中身亡,年仅30岁。在丛飞当年生活最为紧迫的时候,在丛飞身患胃癌,生命的最后时刻,毅然站在丛飞身旁的就是美丽善良的邢丹。今天邢丹远去,在5年前中国之声记者冯会玲采访她的宝贵音响中,让我们重温邢丹留给我们的那些感动。 得知邢丹不幸遇难的消息是在微博上,那张熟悉的脸映入眼帘的那一瞬间,我下意识地认为这一定是个假消息。熟知她的很多朋友也都纷纷留言,期盼这个噩耗与邢丹无关。直到今天,哪怕已经无法改变邢丹真的已经远去的事实,邢丹生前最好的朋友封昌红还是觉得:邢丹没有走。   封昌红:我昨天在她房间我在整理她的东西,她的衣柜,我看到那些衣服还有我送她的衣服一排排的挂着,挺难受的,还有她穿着一套衣服的感觉,感觉她还没有走,昨天灯我一直开着,我一点儿都没觉得她已经走了,就觉得枕头上的香水的味道什么的,就觉得她还在。   5年前的4月底,我去深圳采访25岁的邢丹,那是一张稚气未脱的美丽脸庞,清澈透亮的眼神让人很快就能觉出她的单纯和善良。那时丛飞刚刚离去10天,3天的采访里, 提起和丛飞在一起的开心往事,她会忍不住羞涩地笑出声。    邢丹:其实现在想起来我当时为什么选择他,其实当时的选择很简单,就像我说的他把我身边所有的角色他全做到了,他自己说过他是我的老公,是我的哥哥,是我的老师,有的时候是我的爸爸,像我的爸爸那样呵护我那样,又是我的情人,他自己这样说的。 说到难过的地方,邢丹会低低地问一句:这段可以不说吗?亮亮的眼睛里分明藏着深深的心痛,但却没有眼泪滑落。   23岁,邢丹和丛飞结婚。 收入不菲的丛飞并没有多少积蓄,因为他把大部分收入都用来资助178个山区孩子去读书。 做着空姐工作的邢丹不怕穷日子, 她在乎的是,丛飞让她找到了家的感觉 。    可是才结婚不过一年, 丛飞就被查出患有晚期胃癌。24岁的邢丹怀着身孕天天跑医院,在很多朋友的眼里,她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面对生活的突然变故,终于有一天,邢丹扑在爸妈的怀里,失声痛哭 。    邢丹:我本来不想在你们两个面前哭的,我怕你们笑我,其实我心里有多难过你们谁也不知道。   在电视台记者抢拍下来的镜头当中,我曾经看到过这样的画面, 医院的病床前,邢丹和丛飞面对面的站在一起,没有太多的话语,却只见两行热泪不断的从彼此的脸上滑落,当夫妻俩跪在一起哭成一团,不知道电视上的那一幕又会疼碎了多少人的心。   丛飞:你起来,   邢丹:我不起来,你也起来。   丛飞:老公谢谢你。   邢丹:在听到他得了癌症的那天,我们两个第二天早上抱头痛哭, 那次大哭以后他跟我说过,哭也是生病了,笑也是生病了,你干吗不笑着面对一切?从那天以后他也不哭我也不哭。   从此,邢丹尽量不让自己哭,带着还在咿呀学语的女儿,她记住了丈夫丛飞的话, 微笑着,继续生活 。   记者:宝宝是哪天的生日?   邢丹:10月16号。   记者:2005年10月16号?从哪儿学的这本事?   邢丹:从丛飞那儿,丛飞经常干的一件事我给你学一下。   丛飞走后,25岁的邢丹继续使用着他生前的义工号2478。这两天,很多网友在不断转发着一张照片:邢丹身穿蓝色马甲,围着一条灰色围脖站在深圳街头做交通执勤。    曾为丛飞在去世后做角膜移植手术的姚晓明博士说,他清晰地记得, 邢丹曾经两次表示要像丛飞一样,百年之后捐献角膜。    姚晓明:取完了以后我给他看了一下,我跟她说你已经完成了丛飞的心愿了,她当时点点头,看着说,我如果以后有这么一天我也会这么做。 我用丛飞的角膜救了六个病人,在他们出院之前我跟邢丹打电话,我说你要不要过来看看?她马上就过来了,我就调好仪器让她看的时候,她的眼泪就往下流,我说你别难过,丛飞现在还看着你,我说这话她眼泪就流的更厉害。 最后道别的时候她就再一次跟我握握手说,丛飞的心愿终于完成了,我以后有那么一天也一定会捐出来的,她说到时候姚博士你也得帮我,我说我肯定在你前面走的,我说你看着我捐吧。当时就开个玩笑。    姚晓明博士说,尽管因为时间的问题最终没能完成邢丹生前捐献角膜的夙愿,但邢丹足够赢得很多人的敬意。    单纯、美丽的邢丹走了,5岁的女儿邢小丛飞还不知道妈妈已经离世的噩耗,已经上学的小丛飞以前常常会问邢丹,妈妈,是不是我不乖,所以爸爸不肯回来?如今邢丹也永远地离去,幼小的孩子如何才能承受父母双亡的人间苦痛?    多想让邢丹知道,你年近六旬的父母承受着丧女之痛,却还不忘安慰你的好朋友:也许丹丹是太想念丛飞了,我们不哭。你的朋友封昌红说,她知道你最担心的是小丛飞,可是身边有她们,还有那么多陌生的好心人都在关心小丛飞未来的生活,所以请你放心,小丛飞会和别的孩子一样,健康地长大。 将来会有一天,小丛飞会知道:她有个善良的爸爸叫丛飞,她有个美丽的妈妈叫邢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义工号码:2478。 media_span_url('http://www.cnr.cn/china/newszh/yaowen/201104/t20110416_507899998.html')
1093 次阅读|1 个评论
新华社图文报道中国双百人物 西大物理学者罗健夫榜上有名
kexuechuanbo 2011-2-25 11:41
2 月 15 日 ,新华社以《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 : 罗健夫》为题,报道了我西北大学杰出校友罗健夫的先进事迹。报道发表后,《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文汇报》、《北京青年报》、《中国日报》、《光明网》、《新民网》、《凤凰网》、《中国新闻网》、《求是理论网》等近百家媒体对该文进行了刊登和转载。媒体纷纷以“图形发生器之父”、“知识分子楷模”、“感动中国人物”、“贡献突出却英年早逝的科技工作者”等字眼,予以评价和缅怀。 罗健夫 1956 年考入西北大学物理学系原子核物理专业,学业成绩优异。 1960 年毕业后,先后在西北大学、西安电子计算机技术所、骊山微电子公司工作。 1969 年,他主持了国家空白项目 —— 图形发生器攻关。 1972 年和 1975 年,他先后研制出第一台 “ 图形发生器 ” 、 “Ⅱ 型图形发生器 ” ,为我国航天工业作出重大贡献。 1978 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后,他继续研制 Ⅲ 型图形发生器,至 1981 年 10 月已独立完成全部电控设计。 他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主人公保尔为榜样,身体力行,忘我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多次自动放弃评聘高级职称和提升干部的机会,颁发奖金也分文不受,被同事誉为 “ 中国式保尔 ” 。 在一次调试设备时,他突然病倒,经诊断为晚期淋巴癌, 1982 年 6 月 16 日医治无效去世,年仅 47 岁。 1983 年,国务院追授他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09 年 9 月 14 日,他被评为 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报道全文如下: “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 : 罗健夫 新华网西安2月15日电(记者段博)图形发生器,这个今天早已被淡忘的普通电子设备,却承载了我国电子工业发展的一段辛酸历史。如今这个不起眼,甚至显得粗笨的“大家伙”,早已被先进的CAD技术取代,但在30多年前,它的研制成功为航天电子工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镌刻着一位英年早逝的科技工作者的名字——罗健夫。 罗健夫生前是原航天工业部陕西骊山微电子公司(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第771研究所)一名普通工程师。虽然去世了,但是他所凝聚的航天精神却代代相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副院长、771研究所所长张俊超说:“罗健夫对本职工作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为航天科研事业奋斗终生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图形发生器是电子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制版设备,没有它,研制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几乎不可能。1969年担任图形发生器任务课题组组长时,34岁的罗健夫对这一领域十分陌生。面对国际封锁和当时国内“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科研环境十分艰难。 研制图形发生器需要电子线路、自动控制、精密机械、应用光学等多方面知识,而罗健夫大学学的是核物理,只能一切从头学起。接到研制任务后,罗健夫一头扎进图书馆和新华书店,搜集所有能找到的相关资料。 年近八旬的胡培德老人曾任罗健夫所在车间的党支部书记,他对记者说:“为了能够看懂英文资料,罗健夫又自学了英语。在当时那种闭塞的环境下,又赶上‘文化大革命’,从头学一门外语,难度可想而知。” 1970年,罗健夫领导的科研组也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攻关组白天得参加“革命”运动“改造思想”,只有晚上才有时间搞科研。当年和罗健夫同在非标准设计组的同事蔺振声说:“他这种身处逆境仍然投身科研工作的精神一直鼓舞着大家。” 1972年,历时3年,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中国人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图形发生器。这一成果填补了我国电子工业的一个空白。3年后,性能改进的Ⅱ型图形发生器研制成功,为研制大型集成电路微处理机奠定了基础。Ⅱ型图形发生器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奖励。 1981年10月,正当罗健夫积极投身Ⅲ型图形发生器的改良工作时,病魔却向罗健夫袭来。但为了Ⅲ型图形发生器能早日投入使用,他以惊人的毅力,一直坚持工作。1982年2月,他被确诊为“癌症晚期”。面对这样的沉重打击,罗健夫要求医生不要将病情告诉家人。他想得最多的仍然是手头的科研工作不能停。领导让妻子休假照顾他时,他表示:“自己因病已经影响工作了,妻子不能再耽误公家的事。” 除了工作,他想得最多的就是别人。面对绝症,他看得很开,不止一次对主治医生说:“你们现在就可以在我身上做实验,死后我的身体捐献给国家,你们可以解剖好好分析一下,希望对以后其他人的治疗有帮助。” “面对荣誉和奖励,罗健夫想得最多的总是其他同志。”胡培德对记者说,“在Ⅱ型图形发生器申报国家科技成果时,他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最后。1980年和1981年两次评定高级职称时,他都没有申报,认为自己的水平还不够。” 面对职务、名利,罗健夫看得很淡。他甘愿当“普通一兵”,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他说:“作为一名党员,自己搞技术比当领导更合适。” 1983年2月,罗健夫被国务院追授为全国劳动模范。虽然47岁英年早逝,但在我国的图形发生器历史上,却永远地写下了罗健夫这个名字。 2007年罗健夫逝世25周年,771研究所为他塑像,号召新一代航天科技工作者学习罗健夫忘我工作、勇于攻关的精神。 相关链接: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2/15/c_121079651.htm
个人分类: 科学史随笔|21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感动中国”的美裔华籍专家马海德
热度 1 Wuyishan 2011-2-24 07:35
“感动中国”的美裔华籍专家马海德 《我的丈夫马海德》,苏菲著,马海德基金会2011年1月出版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2009年,美裔华籍专家马海德(1910~1988)被评为“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一个美国专家怎么加入了中国国籍?他又如何感动中国?阅读了最近出版的苏菲的传记作品《我的丈夫马海德》之后,我解开了心头的疑问。 □陈辽 中国名字马海德的来历 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1910年9月26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布法罗的一个炼钢工人家庭。其父亲祖籍黎巴嫩,阿拉伯人。1933年,海德姆在瑞士日内瓦医科大学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与另外两位青年医生一起来到中国,进行热带病的考察。一年多后,那两位医生回去了,海德姆却留在中国。他深深感到,当时中国的社会弊病要比人体疾病严重得多。这种社会弊病是他所无法疗治的,但他还想再看看这个社会将怎样发展下去,看看那些不堪忍受的现象在中国能延续多久。 在美国著名女作家史沫特莱、新西兰人路易·艾黎等人的影响下,海德姆开始学习《共产党宣言》和《雇佣劳动与资本》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他得知,中国有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红色根据地”开创了一片新天地。经人介绍,他结识了孙中山夫人宋庆龄。他对革命的同情与热情,取得了宋庆龄的信任。1935年9月,宋庆龄把海德姆约到她的寓所,向他交代了一项重要任务:“明天晚上有两位非常重要的朋友去莫斯科,麻烦你亲自开车送他们上船。”海德姆勇敢、机智地完成了这一嘱托,一直把两位行人送到船上安顿好,确定两人安全无虞后,才告辞下船。回到他自己的诊所不久,他接到宋庆龄打来的感谢电话,称赞他做了件大好事。后来得知,他送走的两位客人之一,就是其后成为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陈云。当时,陈云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长征途中受中央派遣,前往苏联,向共产国际汇报工作。正是陈云的如实汇报,促使共产国际其后对毛泽东的支持和对中共中央的支持。海德姆为中国革命立了一功。 1936年5月底,毛泽东、周恩来请宋庆龄帮助邀请“一位可以信赖的外国记者”和一位外国医生到陕北苏区访问,让他们了解中共的抗日主张,帮助改善根据地的医疗条件。宋庆龄安排斯诺和海德姆前往。两人到达陕北后,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接见。事实上,他俩是毛泽东成为中共领袖后最早接见的外宾。斯诺后来写了震动中外的《西行漫记》。海德姆则写了一份《苏区医疗卫生工作考察报告》,该报告受到毛泽东主席和中共中央的高度评价。当周恩来得知海德姆祖先是阿拉伯人后,向海德姆提议说:“(陕甘宁)回族地区姓马的人比较多,你就自称马海德吧!”从此,海德姆就有了中国名字马海德,马海德的名字逐渐为陕甘宁地区干部和人民群众所知晓。 对建立和发展解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贡献 1936年10月中旬,马海德决定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2年后的1948年,毛泽东主席在西柏坡说过:“马海德是在根据地中共党员、红军战士损失百分之九十的情况下加入了我们的队伍。”对马海德作出了罕有的好评。马海德加入红军后,党中央、毛泽东任命马海德这位美国医学博士为“中央红军卫生总顾问”,标志着他正式成为红军队伍中的一员。1937年2月10日,马海德经申请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以美国专家的身份参加红军,参加中国共产党,这在中国人民军队军史和中共党史上是从未有过的新鲜事。 马海德自成为“中央红军卫生总顾问”后,切实负起了中共中央领导同志保健医生的责任。他担心毛主席过度疲劳,影响健康,就想方设法来调节毛主席的紧张神经,比如拉着毛主席打乒乓球。毛主席患有轻度关节炎,他便和毛主席一起散步,让毛主席多活动活动关节。周恩来曾经从马背上摔下来,右胳膊粉碎性骨折。由于边区没有X光透视设备,马海德与柯棣华大夫两人只能凭着感觉和经验给周恩来做接骨手术。在周恩来骨头长好后,才发现其右臂再也不能自由弯曲了,只能在一定角度内活动。后来的很多年里,每当马海德在电视里看到周总理的时候,心中都不由得对当年接骨手术不甚理想而感到遗憾。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身患多种疾病,马海德经常抽时间给他做体检。有几次,王稼祥发高烧。马海德就守在他身边,给他及时打针服药做冷敷,一直等到王稼祥退烧才离开。马海德对延安五老(董必武、吴玉章、徐特立、林伯渠和谢觉哉)的健康尤为关心,定期给他们检查身体。马海德不只是给中央首长做保健医生,还坚持为延安地区广大军民治病。据有病案可查的记录,仅在1944年到1947年期间,马海德在延安地区诊治的伤病员就达到了4万多人次。 是马海德筹建了陕甘宁边区医院,为发展八路军和红色根据地的医疗卫生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又是马海德,在白求恩大夫不幸逝世后,作为白求恩的好友于1939年11月15日写了《我认识的诺尔曼·白求恩》,此文1940年2月15日发表在香港《新闻通讯》第13期上。这是最早在海外媒体上宣传白求恩事迹的一篇文章。还是马海德,和中央军委卫生部的领导共同商量后,建立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总院,其下先后发展了8所中心医院,24所分院,形成了总计拥有11800张病床的医疗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海德对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一位正式加入新中国国籍的“外国人” 马海德不仅是医疗专家,还是一位人民外交家。多年来,他参与了大量外事工作。由于英语是其母语,他又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因此,他不仅做过新华社对外广播节目的主持人,还先后参与接待来延安支持抗日的德国医生、印度医生、加拿大医生以及国际新闻代表团,向他们介绍抗日根据地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情况。1944年7月,驻华美军司令史迪威将军派了一个美军观察组来到延安,中央决定由马海德和黄华两人担任美军观察组的顾问。观察组成员十分欣赏马海德从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的作风。马海德一直鼓励观察组成员到处走走看看,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1月,由美国、中共和国民党三方代表参加的军调处执行部在北京成立,马海德与罗瑞卿、宋时轮、李克农、黄华、柯柏年、荣高棠等人参加了执行部的工作。每当马海德有机会和美国代表团的成员在一起时,他便会对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和多年来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告诉他们抗战胜利后的中国人民多么渴望和平,以及中共为了争取和平、制止内战作出了怎样的努力。在此工作期间,他还陪同安娜·路易丝·斯特朗女士飞往延安访问毛主席。正是在这次访问中,毛主席作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内战爆发后,我方人员从延安大撤退。马海德被任命为中央后勤部撤离队伍的指挥员之一。在这段日子里,他把所有精力放到队伍的行军安全上,睡眠时间很少。稍有一点喘息之机,他往往就会昏昏睡去。1948年5月,马海德终于把这支撤离队伍带到了中央后方委员会的所在地——山西临县三交镇双塔村。 1949年10月1日,马海德登上天安门城楼,出席了开国大典。随即,他申请加入中国国籍。周恩来在延安时曾承诺说,在建立新中国后,可以让马海德入中国籍。现在,周总理兑现了这一承诺,亲自在马海德的国籍证明上签了字。于是,马海德成为第一位正式加入新中国国籍的“外国人”。成为中国人后,马海德只享受中国高级干部的待遇,比之后来来华工作的外国专家,待遇要差很多,但马海德不以为意,为自己成为国家干部而自豪。 “感动中国”的大爱 新中国成立后,马海德主要做了两件大事。一是“他带领防治性病的医疗队走遍了全国各地,终于取得了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消灭性病的震惊世界的成就”;二是“由于他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中国在麻风病防治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就,全国麻风病患者大大减少,不少县、市已基本上消灭了麻风病”。(黄华,《马海德——一位真正的国际主义者和我们时代的杰出人物》,《我的丈夫马海德》之《序》)单是这两件大事,就足以使马海德在新中国医疗卫生史册上奠定其不朽地位!因此,他获得了美国、印度、黎巴嫩等国颁发的医学奖和国家勋章等。 尽管马海德对中国革命事业赤胆忠心,但在延安整风期间,康生策划、组织的所谓“抢救运动”中,仍然要他“坦白交代”。运动结束后,马海德的档案上写入“特嫌”二字。“文革”中,一些人批斗马海德的妻子苏菲,其主要目的是整倒马海德。这帮人抄了马海德的家,企图找到他的“罪证”。直到1978年,卫生部党委终于以充分的证据,彻底否定了康生强加在他身上的一切不实之词,对马海德作出了“历史清白”的结论。马海德在得知长达30多年的冤案终于昭雪后,只是坚定地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一直就相信我们的党,迟早会把一切问题都搞清楚。”1983年,中共中央举行了“纪念马海德来华五十年”招待会,与会的邓小平同志亲切地握着马海德的手,一字一字地对他说:“五十年,不容易呀!” 美裔华籍专家马海德就是如此“感动中国”的。 本书作者苏菲(1920~ )也是位传奇人物。她本名周素珍,出生于浙江定海的名门望族。在上海读中学时,她就加入了“左联”领导下的艺术供应社。15岁饰演电影《海葬》里的小姑娘角色,获得好评。后来,她参加了抗日救国援助队,开展抗日宣传工作,一路来到昆明。1939年10月,她进入延安参加革命。1940年与马海德结婚,从此一直在陕北根据地参与革命工作。1948年北平解放,她参与接收了原国民党中央电影企业公司第三制片厂演员组。“文革”中她备受迫害,经周总理干预,才得以解脱。 这部作品真实、平实地记叙了马海德的一生,除了写马海德的业绩与思想品德外,着墨更多的是作为普通人的马海德的美好人性和人情味。马海德在美国家庭里是好儿子、好兄长,在中国家庭里是好丈夫、好父亲、好祖父、好外公。他开朗乐观,事父母至孝,对弟妹关爱。1976年,马海德确诊得了前列腺癌后,苏菲悉心照顾丈夫多年。马海德逝世后,她延续着丈夫的未竟事业,担任马海德基金会会长,该基金会的宗旨是奖励在麻风病诊治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医务工作者。她以多年时间写成的《我的丈夫马海德》是一部生动、实际的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统一的鲜活教材。阅读这部作品,能够获得提升思想境界的巨大精神力量。马海德感动了中国,《我的丈夫马海德》也将感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科学时报》 (2011-2-24 B2 科学 文化)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个人分类: 书评书介|4066 次阅读|1 个评论
看2010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
热度 1 lightw626 2011-2-15 11:02
昨晚看了一会儿2010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那个靠洗脚挣钱赞助儿童上学的刘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还有那舍命火海救孩子牺牲的老师。感动,赞,学习!
个人分类: 我的微博|259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2009感动中国候选人:何小川
medinstru 2010-1-30 15:49
何小川   何小川,男,汉族,1938年10月出生。浙江台州三门县挂帘村。   在浙江台州三门有这样一位村干部,13年前他就已经是有着上千万资产的企业家了,然而当他看到自己的家乡还是一如既往的贫穷的时候,在乡亲们的召唤下,他毅然放弃自己在县城蒸蒸日上的生意,回村当起了村委会主任,而这一干就是13年。13年来,他带领着全村村民在致富路上艰苦奋斗,如今当大家都过上了幸福生活的时候,他却病倒了。躺在病床上的何小川现在已经是癌症晚期了。乡亲们都说,老何今天病成这个样子全都是累的。   何小川所在的挂帘村,也是三门县亭旁镇最偏远的山村,全村共有132户420多人。在1996年以前,这里的村民们还在为吃饭发愁。由于人多地少,靠种田为生的村民迫切希望能够有人帮助他们改变贫穷的面貌。   已经有千万身家的何小川和老伴一起,从县城搬回到了村里,那一年他已经58岁了。在当年的挂帘村村委会主任海选中高票当选。   当上了村主任,何小川在没有向村民摊派一分钱的情况下,修好了一条8.5公里的水泥路。然后帮大家购买茶苗,改造出510亩茶园。如今,茶叶成了挂帘村的大宗收入。多的一年收入八九万元,少的也有上万元。   2007年4月的一天,何小川发现患上了癌症。   这一年,挂帘村正面临一件大事。省里确定挂帘村处于地质灾害点,必须整村迁移。2007年11月26日,新村址终于选定,并开工平整土地。缺少资金,何小川又垫付了80多万元。   作为基层党员干部的杰出代表,何小川用自己无悔的抉择和13年来呕心沥血的默默行动,向我们充分展现了他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崇高情操,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拼搏精神,以及重诺践行、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 http://news.sina.com.cn/c/2009-12-09/120319223292.shtml
个人分类: 观点杂谈|1222 次阅读|2 个评论
感动中国2009候选人
rbwxy197301 2009-12-31 20:11
http://news.sohu.com/s2009/gandongzhongguo09/ 编者按:   在一个越来越人情浇漓、越来越物质崇拜的年代,感动似乎变得越来越昂贵,我们麻木恣睢,泪腺仿佛不再发达,情感似乎也蒙垢蔽尘。然而,每个人心中都拥有自己的感动,它与我们的生活常伴。我们需要感动,希望感动不是一件奢侈品,也希望在这个质朴纯真的情感,能让我们体会人世间的温暖。 2009 感动中国合作媒体推荐候选人 2009 感动中国推委会推荐候选人 2009 感动中国网友推荐候选人   票数会有多少之分,但他们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记忆。一个强大的中国,来自于一个个普通中国人的自强不息。2009因为有他们,我们可以感受温暖和萌生感动!
个人分类: 生活随想|3171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9年我最佩服的英雄人物:张海超
yangfanman 2009-12-27 00:48
可能张海超开胸验肺的事大家都知道,详情见:张海超:我开胸验肺只想活下去( http://difang.gmw.cn/show.aspx?id=7212cid=15 )。 张海超 开胸验肺的自救之路 (2009.7.29) 文字版: http://space.tv.cctv.com/article/ARTI1248916675320448 视频版: 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48875230333882 这个人让我感动的有如下几点: (1)有胆:敢于冒着生命危险开胸验肺。 (2)有识:坚持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也懂得怎么去维护自己的权益。 (3)有情:典型的中国式温情的大家庭。 (3)有义:当自己的问题已经可以特事特办解决的时候,却愿意讨一个说法,为千千万万个和他一样不幸的人争取权益。 尘肺病和其他各种职业病在中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张海超这个小人物推动了社会的大发展。 http://news.qq.com/a/20090917/000630.htm 有一天我将张海超和我国某著名运动员比: (1)从粉丝团角度:当张海超能跑的时候,某人喜欢他;当张海超不能跑的时候,某人还是喜欢他。喜欢他的人是被他的事迹和他的人格魅力折服,喜欢程度不受他近期奔跑能力的影响;而某著名运动员粉丝们的热情严重受明星某时间段内奔跑能力的影响。 (2)从明星角度:张海超虽然跑得慢,但不能跑的时候,他会马上去医院,绝不会等到最后一刻放粉丝们鸽子。 突然发现张海超和他的粉丝形象都高大起来了。
个人分类: 时效网络|39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请把刘文学从“感动中国人物”中除名
王铮 2009-8-4 07:15
博友苏青在他的博文《不完美的 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名单》(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5041 ) 中提到,不应该把 1959 年与偷海椒搏斗而死的刘文学列为感动中国的英雄人物。关于刘文学的故事,正统的说法是: 1959 年 11 月 18 日晚,四川云门镇双江村小学四年级学生刘文学,帮助队里干活回来,发现地里有一个黑影晃动。仔细一瞧,原来是地主分子王云学偷摘集体的海椒,他当即大喊一声:老地主偷海椒啦!说着就拉他去见生产队长。王见事情败露,马上拿出一块钱想收买他,可金钱并没有动摇刘文学保护集体财产的决心,他高声叫道:谁要你的臭钱!随即与王展开搏斗,终因年幼力薄,被王用红领巾活活勒死。 苏青先生的意见是: 我不赞成将刘文学、 ** 列入,尽管他们的事迹令人感动。刘文学与偷摘公社海椒的老地主搏斗的事迹,放在过于夸大阶级斗争的那个时代,被描述成了新生政权与被打倒阶级的另一个战场较量,今天看来它更像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道德案件,实在是不应该鼓励未成年人为此做生死搏斗。 关于这件事情,我首先肯定刘文学是一个英雄少年,他能为公众利益而战斗。但是如果把他作为感动中国的人物,可能勾起的是民族的痛苦,勾起的是对政府的不满,引起对正义质疑。为什么,先看看凤凰台这点故事吧: http://v.ifeng.com/v/his/20081210/2971/index.shtml#143de080-8ad0-4a52-a8ac-f8566dfb1fbb ) 在 1959-1961 的三年困难时期,农民偷盗了公家,是一种生命的本能。在上山下乡当知识青年的时候,我是真正地接受的再教育,就是农民告诉我教科书后面的这个东西。 我下乡的大队,第一生产队叫戈弋,一个村子饿死光了七家半人,其中一家的媳妇饿不得了,她跑到另外的地方嫁了人,实际上她再婚时,丈夫还没有饿死,她某种意义是重婚。可是耻辱的应该是推行人民公社制度的人。 类似刘文学的故事,发生在第三生产队,有个朱姓社员,他儿子叫朱小贝。他是人民公社在山上看庄稼地的,因为有些饿不得的农民会去偷尚未成熟的庄稼。有一天他把全家叫到山上,把人民公社的青玉米扳下来,用火烧了(那时候农民家已经没有锅了,吃大食堂,每家的锅都拉去炼钢了),说:小贝他妈,今天全家就吃饱一顿吧,我呢,吃了就去坐牢。我妈,还有小贝、小宝,你领着,逃得活就活,逃不活就来世见吧。这样给妻子磕了个头,就领着吃青玉米了。吃了青玉米,他自己去投案自首了。另外一个公社的,姓程,是人民公社的羊倌,他偸杀了一只羊,也是火烤了,自己家的四个女儿、还有大女婿,吃了一顿,也投案自首了。不过他唯一的儿子,还在襁褓中,饿死了。老太太后来对我说:要是有个锅就好了,煮点汤,也喂一喂我的小宝宝,我也有个儿子了!当时怎么就不会找个药(瓦)罐(那时候农民家药罐没有收走)。老太太每次这么说,我就想起祥林嫂。他们大约都判了十年以上徒刑,因为我当知识青年时,他们刚刚回来不久。其中的小贝,后来与我一起教附设初中班,因为他爸爸是劳改犯,始终不能转正。虽然他是我们那个大队当时的两个高中毕业生之一。特别要说的是,朱姓农民是贫农,程姓农民也是贫农。当然,我父亲说过:旧社会,你奶奶生了11个孩子,饿死了6个;新社会你妈妈生了五个孩子,只饿死一个。 我这里讲了两个故事,可能有人说故事雷同,不相信。其实当时这样的雷同事情太多,因为农民没有别的活路。所有的生产资料收走了,所有的生活资料也收走了,他们只能偷。在我们县,这样的偷盗的人太多,抓了以后监牢放不小,法院审判不过来。后来县公安局成立了个拘留所,叫学好队,让那些仅仅偷了自己吃的,去边劳动边学好。我一个同学的爸爸,姓张,就是学好队的,他在送粪的路上,跑到地里扳下一个青玉米自己吃。在后来许多人发现,进了学好队反而饿不死,主动犯事的人很多。这样,学好队也不敢搞了。我曾经写过,我的一个亲戚杨,当时是公安局长,文化大革命被诬为现行反革命分子,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当年搞了学好队,许多人恨他。文化大革命有人对毛泽东说老干部们挨打了,毛说让他们吃点苦,免得平时耀武扬威的,脱离群众。真是不好说。 刘文学,说不上是感动中国的,他完全是一个糊涂的少年,一个人性被蒙蔽了的人。他形象,伤害了中国,他的故事,是中华民族的创伤,也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把这个人推选为感动中国的人,是脱离群众的;它不仅感动不了中国,而且会授反华份子以口实,李翰林把吕后搞人彘的故事放到慈禧太后身上,一些西方反华分子说,中国人真野蛮,怎么 19 世纪还发生这样的事?刘文学的故事是野蛮的,无论刘文学、无论地主都是野蛮的,把他作为正义宣传,别人会说我们民族野蛮,会成为中华民族的耻辱。同时也是唤起老一代仇恨的基础,影响和谐社会建设。 从道义上讲,毛主席的在《为人民服务》里讲的: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如果刘文学是感动中国的重于泰山,那么 1959 、 1960 那些饿死的中国人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们怎么对孩子讲这个事情? 我小的时候,刘文学是我们的榜样,小学五年级时,老师还让我演过刘文学,穿着白衬衣,带着红领巾,还有一双新球鞋,挺神气。把这样一个偶像从我心中打破是痛苦的,可是为了中华民族不蒙受耻辱,也为了政府的威望,更为了孩子知道主义的价值,我不得不打破这个偶像。 (文中我们生产队的人员名字为化名,姓是真实的。写完这篇博客我哭了。)
个人分类: 为科学而科学|10131 次阅读|18 个评论
感动人的老师这一家
rqyang 2008-11-24 07:57
杜广云是大沟村小学的民办教师。 1981 年他高中毕业,回到了偏僻、没有电、没有公路、没有像样教室的这个贫困小学,当时月薪为 6.5 元。 这所小学是附近几十里 500 多户人家的全部希望,山民们把脱贫的责任压到了第二代身上,也压到了 杜广云 老师的肩上。他呕心沥血地坚持了 9 年,没想到 1990 年灾难来临。为了让学生免遭漏雨之苦,暑假他翻新盖屋,结果劳累过度,晕倒在大雨中。三天三夜抢救过来后,他发现左半身已不听使唤,他致残瘫痪了。 9 月 1 日 开学,杜广云拄着拐杖坚持要上山上课,但努力的结果仍然是摔倒在地。 在家负责种地和带两个孩子的妻子李正洁对他说:你是教书的,不能耽误给娃子们上课。你不能走,我背也要把你背到讲台上。 妻子的一句承诺让这对夫妇从此奔波在这 3 公里 的山路上,夏天淌水过河,冬天抗风顶雪,风雨兼程了 17 年! 17 年,杜广云用妻子的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风雨无阻,没耽误过孩子们一节课。 17 年,李正洁肩背丈夫,也肩负了山村几代人读书的希望。她在崎曲的山路上走了 2.7 万公里,相当于两个长征路! 17 年,健壮的李正洁已经两鬓染霜,浑身是病,但当听到孩子们亲切叫她娘时,她又有了力量。 杜广云感叹地说:大沟小学,其实就背在我媳妇的脊梁上! 夫妻俩背后,还有一位默默为他们甘当后勤的 76 岁高龄的老父亲杜俊然。 17 年,杜俊然老人扛上镢头和铁锨,一步步地修理、维护着这条山路。每当雨雪过后,老人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往路上,清扫积雪,铺垫道路;每次暴雨过后,老人也是在第一时间抄起工具跑出门外,为儿子、为儿媳修路垫河。一年夏天,暴雨把李正洁和杜广云冲出去了几 十米 远,是这为老人顺水而寻,把儿子和儿媳从水里捞了出来。 17 年,杜俊然老人修路走过的路程也有上万公里 2006 年底,学校新盖了两间教室,杜广云、李正洁在学校安了家。现在李正洁不再需要每天背丈夫来上课了,只有镇中心小学开会时李正洁才需接送杜广云;现在杜广云可以更安心给孩子们上课了,不过他还有个愿望,希望能给学校竖一根旗杆,也能像电视里那样,让孩子们唱国歌升国旗。 杜广云、李正洁 当选2007年河南省 十大教育新闻人物,现在是 2008 感动中国候选人,让我们去投他们一票! 感动之余,我一直纳闷:杜广云、李正洁和老人杜俊然,他们并没有受过很多很深的教育和感化,他们感人的精神从何而来? 我想到了三字经里的人之初,性本善。原来善良的心并不需要特别的教育与感化,那是人的本性。凶狠、残暴和贪欲大概是后天的社会与环境造成的,教育与感化仅仅是返璞归真的一种手段。就像桌子上有了灰尘,轻轻地掸一掸,擦一擦,桌面就会清洁如初。 如果如此,我不明白为何世界上要把教育与感化事业搞得那么的复杂,手法那么繁琐,范围那么广泛,理论那么深奥、那么的轰轰烈烈又那么的没有效果?现在世界上仗还在打,而且越打越凶残;杀人恐怖还在搞,而且越搞越厉害;全球的贫富差距还存在,而且差距越拉越大; 人们善良的心哪里去了? 现代的教育,动用了世界上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引用了无数经典和教条。从文学艺术到报刊杂志,从机关学校到媒体网络,从社会组织到宗教团体,都打着教育和感化的旗帜,都在拯救人类的心灵。但是,干这一行的都是善良之辈吗?不是,中间不乏有许多聪明透顶的教唆犯 有意或无意的。 简单的事情就让它简单地干吧! 教育就从教导人们回归善良的心开始。不要那么多的高谈阔论或夸夸其谈,更不要那么多的花言巧语、口是心非,有一颗善良的心比什么都重要 当然,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就像要保持桌面干净一样,除了有效的掸和擦外,最根本的是保持屋内空气清洁。但是现在满屋子的人都在热衷于比赛,都在拼命地跑步,轰隆隆的脚步声和冲天的灰尘把房顶都要整垮了,室内的空气还能干净清洁吗? 如果静静的山上能使村民比较容易保持一颗纯洁的心,那么他们的下一代进了喧闹的城市之后,那颗纯洁的心还能保持住吗? 这可能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个人分类: 日记随想|11391 次阅读|18 个评论
感动中国的10大灾区教师(图)
sxzx 2008-10-14 15:59
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感动中国的10大灾区教师(图) 作者:三峡在线 就在三峡在线动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距离汶川地震已经过去整整5天10小时。在短短的五天多时间里,汶川地震造成死亡人数达28881,受伤198347人。大灾大难方显大仁大义,为难之时给我们流下无数感动。在这场自然灾难面前,涌现出无数最可爱的人。他们的行动足够感动我们每一个人,感动整个中国。他们便是我们祖国辛勤的园丁----人民教师。 聚源中学,北川一中,青川一中,汉旺镇中学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受灾群众尤其是孩子们遭受的不幸让我们痛心。灾难过后,关爱、救助从四面八方涌来。然而,人民教师是第一个站了出来,是用他们的沉着、冷静、机智,甚至鲜血生命,挽救了无数个花朵般的生命,奏响了无数次荡气回肠的生命颂歌。 他们在那最危难的一刻,用自己的无私无畏向世人展示着他们的良知。他们用鲜血甚至生命维护师尊,铸就了师魂。 随着救援工作的进行与新闻报道的深入,这些人民老师的义举清晰地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用行动感动中国的10大灾区教师吧: 1、人民教师谭千秋:用生命作支撑,舍身护生的教导主任 5月14日,张关蓉在擦拭丈夫谭千秋的遗体。 13日22时12分,救援人员扒出了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的遗体。只见他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4个孩子。孩子们得以生还,而他们的谭老师却永远地去了 要不是有谭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流着泪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谭老师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看见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生怕学生们不小心摔伤。夏开秀老师说。 刘红丽的舅舅仰天长叹:谭老师,大好人,大英雄噢! 2、人民教师严蓉:女教师在救下13个学生后殉职 1岁半女儿却成孤儿 一岁半的小雯欣不停地号哭:救爸爸,救妈妈。 救妈妈!救爸爸!小女孩雯欣张大嘴巴不停地号哭,双手死死抓住抱她的邻居的肩膀。泪水,鼻涕,全部流了出来。 她只有一岁半,说话还不清晰。地震之后,四天里,她再也没有听到过爸爸妈妈的声音,哪怕一个字。 没有人告诉她,妈妈(映秀小学老师严蓉)在救下了13个学生后,再也不会回来;而爸爸,依然音讯全无。 3、人民教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这就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4、人民教师张辉兵:生死关头,救的是学生 出来了,出来了废墟中出现了一位遇难者遗体。一旁焦急等候的人们立即认出,这正是被掩埋在废墟中的张辉兵老师。快看,他的两只手臂,都指向了逃生大门的方向另一位参与营救的红白中学老师告诉记者,他从被营救出来的学生口中得知:地震发生之时,张辉兵老师正在二楼的讲台上,距离房门只有一步之遥。发现地震之后,张老师立即叫孩子们往外跑,并用双手撑开房门,将孩子们一个一个地往外推。等十来个同学跑出一楼之后,整幢教学楼就塌了下来,张老师却倒在了房门之下。 接受记者采访时,孟校长掰着指头讲开了:30岁的中学物理老师张辉兵,孩子才4岁多,救出10多名孩子后牺牲;27岁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老师王周明,娃娃刚刚1岁,救出10多名孩子后牺牲;26岁的小学一年级老师汤宏,孩子刚刚才半岁,救出10多名孩子后英勇牺牲 5、人民教师汤宏:生命最后的姿势 四川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学校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坍塌,师生伤亡严重。二年级语文老师汤宏在生死一刻的最后选择令人感佩和动容。这是一名20出头的年轻教师,家里的孩子刚刚六七个月大。地震发生时,他所教的班级位于一楼,完全可以逃脱,但他却选择留下来救护孩子。汤老师最后的姿势定格在这样的画面上两个胳膊下各抓了一个孩子,身子下还护着几个孩子。被他用血肉之躯护住的孩子们幸运地活了下来,他却在瓦砾中牺牲。 6、人民教师苟晓超: 我恐怕不行了,快救学生 5月12日下午,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24岁的教师苟晓超,一如往常值守在三楼教室里。突然,整栋教学楼开始晃动、颤抖。他几乎是本能地大喊:同学们,赶快跑!几乎同时,他冲到阳台上,大声呼叫其他班的老师和学生。 大部分学生从午睡之中被突然惊醒后,都迷迷糊糊不知所措。苟晓超一边喊快跑,危险,快,快,一边迅速抱起一名学生往楼下冲。到了楼下,来不及喘一口气,立即返身冲上三楼。他又抱起两名学生,向楼下冲去 当他再一次冲到三楼,再一次抱起两名学生,再一次向楼下冲去时,顶楼轰然倒塌。被苟晓超抱下楼去的学生得救了。然而,苟晓超被垮塌的混凝土和砖块砸断双腿,胸部也受到了重伤,倒在血泊之中 学校其他教师和村民立即实施救援。看到有人准备搬自己身上的砖块和混凝土,苟晓超断断续续地说:我恐怕不行了,快快救学生。他艰难地用手指着顶楼说:上面还有学生还有 苟晓超今年5月2日刚刚结婚,5月12日回到学校上课。当日下午,苟晓超所在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倒塌。洪口镇中心卫生院医疗条件有限,苟晓超又被紧急转往县医院。因伤势过重,苟晓超在半途中轻轻地闭上了双眼。 7、人民教师向倩:身体被砸了成三段,而她双手环抱将三名学生紧紧搂于胸前 向倩老师 在5.12震灾中,龙居小学教学楼坍塌,上百师生被埋于废墟下,教育局机关、学校师生、人民子弟兵、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全力投入抗灾抢险中。在清理废墟、抢救被埋师生过程中,见到向倩老师自己身体被砸了成三段,而她双手环抱将三名学生紧紧搂于胸前,用自己的身体将三位学生保护于身体下,用自己的生命和血肉之躯抵抗灾害,保护学生。在场所参与救助的人员均被向倩老师这种舍身就义,保护学生的英雄之举感动得泪流满面,自发的向向倩老师鞠躬致敬。 8、人民教师瞿万容:身挡水泥板救下小孩 汶川地震发生后,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发生整体垮塌,而此时80多名孩子正在午睡,除园长在外出差,5名老师都在园内。 此次地震共造成50多名小孩和3名老师死亡,目前仍有两名老师在医院抢救,一名孩子生死不明。 幼儿园园长李娟回忆起瞿万容老师被救援队发现时的情形,泣不成声。当时瞿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救了,但瞿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 9、人民教师代课老师杜正香:临死胸前护着三个幼小学生 5月14日10时,震后第三天,当解放军官兵掀开因地震完全坍塌的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时,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 人们口中说的杜老师叫杜正香,是南坝小学学前班中班的代课老师,不过孩子们更喜欢摇着她的手喊她杜婆婆,其实杜老师今年才48岁。 看得出她是要把这些孩子们带出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她用自己的肩背为孩子们挡住了坠落的横梁。参与搜救的解放军战士说,杜老师以生命守护的五个孩子最终没能生还,这可能是她唯一的遗憾。 10、人民教师吴忠洪:舍命救出最后一个学生 12日下午,崇州怀远中学教学楼发生垮塌事件,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该校700多名师生绝大多数顺利脱险,但该校英语老师吴忠洪却永远离开了他爱的学生。吴忠洪老师本已逃生,为救两名学生义无反顾地返身冲进正猛烈摇晃的教学楼内,湮没在轰然倒塌的楼房中。 11、人民教师袁文婷:为了孩子将青春定格在了26岁 袁文婷,一个算得普普通通女孩的名字,如果不是这场灾难,没有多少人知道她是谁,一位来自于汶川震灾地区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一年级的一位教师。   汶川震灾发生时,袁文婷所在的民主中心小学的校舍也遭遇了严重的破坏,灾难发生时,教室里的很多孩子都吓得呆坐着,不知所措。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孩子们的伤亡,袁文婷一次又一次冲进教室,柔弱的双手抱出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当她最后一次冲进去后,三层的教学楼轰然倒塌媒体用这样的语言美丽地记录了袁文婷最后的时光青春定格在26岁。   就因为袁文婷的为了不让正处于花朵般的孩子们凋谢,她才一次又一次冲入危险的教室共救出13名孩子。面对如此巨大的天灾,袁文婷能够如此镇定,救护孩子,不亚于那些战场上堵枪眼、炸碉堡的英雄,袁文婷完全可以作为人道主义精神的崇高楷模。 三峡在线想说的是,同样,我们还需要记住下面三位人民教师,虽然他们没有用生命来谱写感天动地的事迹,但他们在灾难突然来临时候的选择,同样值得我们尊敬。他们分别是: 人民教师聂晓燕:舍弃亲身娃娃,一心想着别人的幼儿教师 她遇难的孩子被挖出了,她夺眶而出的眼泪终于如山洪暴发:娃娃娃妈妈来不及啊 娃娃,你的脸怎么这么脏啊?聂晓燕打开带在身边不知多久的崭新粉红色棉褥,小心翼翼包裹孩子,妈妈给你洗干净。她和丈夫用手帕轻轻地擦着孩子满是灰尘的头发和脸蛋,好像生怕把孩子弄醒。 地震时,孩子们都在睡午觉,聂晓燕一手一个抱出了两个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还在屋子里! 聂晓燕老师,你用你那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高尚人品为孩子打开了生命之门。 北川县第一中学教师刘宁 北川县第一中学教师刘宁在大震之时机智地保护了59名学生,却失去了自己的宝贝女儿 映秀小学校长谭国强 校长谭国强同样令人敬重。地震发生时,谭校长正在学校办公室办公,他从三楼跑到下面。他发现:教学楼倒塌,埋着上百名小学生;教师宿舍楼也倒塌,里面埋着他的母亲和爱人。两边都是需要解救的亲人,他毅然选择:救学生! 抗灾中让人感动的故事,催人泪下的场景很多。不同的是因为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又一次向世人宣誓人民教师这个职业的圣神。汶川等地的老师,你们用鲜血和生命印证了人民教师的伟大,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华丽诗章。你们是新时代师生们的骄傲,师生们会以你们为楷模。你们是维护教师的形象和尊严的榜样。 谭千秋、严蓉、张米亚以及所有为保护学生而献身的老师们,一路走好,在去往天国的路上我们活着的人在为你祈祷。孩子们会铭记你们的教诲,誓以你们为榜样!你们的遗留下的精神也将会永垂不朽!
个人分类: 社会时评|1374 次阅读|1 个评论
背煤的人
jinsblog 2008-8-2 09:49
上面这张图是2007年网上感动中国的许多照片之一,图的说明是:“17岁的矿工,他一次背100多斤的煤走1000多米,一次一块钱”。我把它下载下来留下,而且一直想找到更多的相关照片。收集它的原因,是从那背篓来看,我几乎可以肯定这照片是出自贵州某地的小煤窑,因为那种竹子编的敞口背篓我背过,而那种过磅秤的方式我也见过。那一背篓煤一个人很难上肩,得有人帮忙。一旦背上身,不到目的地是不会放下的。这就是为什么每个背煤的人都有一根木棍,走路爬山时可以当手杖用,要休息时,就把它支在背篓底下,这样不用放下背篓就可以站着休息一下,就像图中的两位。照片中的人是背煤者,他们的基本工作是把煤窑里采出来的煤运到堆煤的煤场,来买煤的人会用车子把煤从那里拉走。但比他们更辛苦、更危险,而且不能用照片表现的是进煤窑里去挖煤、拉煤的人。 我在地质队的时候,我们烧饭和冬天取暖的煤都到这样的煤窑去买,比较便宜。 好几次跟一个姓何的老驾驶员开一辆解放牌卡车出去买煤;有时候何师傅会让他的女儿也跟着出去玩。但在进入煤矿时,她必须下车在外面等着,女人是不能进这种煤矿区的。原因是矿区里的矿工采煤拉煤时身上一丝不挂,完全裸体。他们唯一戴在身上的东西是绑在头上的一盏电石(乙炔)灯。煤窑口一米多高,看上去就是一个通往地狱的漆黑的洞,人要躬身或爬着才能进出。采煤人肩上挂一副宽的帆布皮带,拉了一个竹编的“船子”,船子 底下有两条宽竹片做成的橇,长年累月的磨擦,煤窑坑道地面上形成了两条一寸深、十分光滑的槽,成了船橇的轨道。矿工把煤拉出来时的样子,很像拉船的纤夫,身子低伏着,手着地,嘴里喘着气,头上冒着气。不同的是拉煤人浑身都是黑的,站在人跟前也看不出身上有什么不能让女人看的东西;说话时可见两个白眼珠在转和一嘴相对白的牙;如果他站在那里不动,就是一尊煤的雕塑。一船子煤一般是3-4百斤,直接拉到磅秤上过磅。看磅的人在拉煤人的名字下记下重量,以后按重量发饷。过完磅后,拉煤人第一件事是到水缸里舀水喝,水顺着脖子往下流,在脖子上冲出来发白的沟。第二件事是到破房子边上去撒尿,三分钟完不了。然后又往煤窑里钻。何师傅看着他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好造孽哦!在我们那儿,造孽是可怜的意思。 我见到的情况大约是30多年前的事,那个时候这种景象除了看上去造孽一点,并没有什么特别,因为大家的日子都过得不容易。30年后见到这样的照片让我很伤感,也让我耿耿于怀;怎么还是这个样子?我总有点不相信。所以很仔细地看过这张照片,怀疑它拍摄的时间。从看磅秤人的衣着和环境上看,看不出任何21世纪的痕迹。但左下角那个汽水罐让我相信这照片也不大可能是上个世纪7-80年代拍的。让我真正感动的,不是他们背了多少媒,有多脏多穷多重多么的不容易,而是那个十七岁背煤者脸上的表情:那是无奈,迷茫,希望,理想,抱负…?一块钱一块钱的挣,挣到30岁,总可以挣够娶媳妇的钱了吧。那就是活着的希望,否则,如果是我,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活着。有多少人能明白,其实正是这些背着漆黑煤炭的人,温暖照亮了我们的日子。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与感悟|13963 次阅读|2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6: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