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基金评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基金项目答辩中的十八般武艺
热度 48 yuncai 2012-7-6 22:03
昨天赴京赶考,参加国家基金仪器专项答辩。72个项目分两组轮番上阵pk,都想在总经费1.5亿的盘子中分得一份羹。大家八仙过海,使出了十八般武艺: 1. “我有'毕姥爷'”型 一位同行参加答辩,他们学校的院士亲自陪太子读书,压阵督战。真羡慕人家有位好的“毕姥爷”。 2. “我爸是‘李刚’”型 我的一位同行是非常的厉害,成果多多、项目多多,当然也是前两年的基金项目评委,人品好、人缘广。他的弟子参加答辩,这位同行全程陪同。有“李刚”型的爸爸照顾,无疑自信许多。 3. “依靠组织”型 项目拿下来是学校的光彩,各学校的科研处有时候表现出“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态度,穿梭于基金委的各办公室,淘到评委名单是最高目的。 4.“以夷制人”型 个别答辩者拿出一些洋人写的信件或者什么东东,show一下,想给自己增加几分把握,或者说,把一些同场竞技的对手给比下去。但如果这个“度”要把握不好,反而会伤着自己。我亲眼看见一位仁兄自摆“乌龙”。 5. “走评委路线”型 绝对的保密或公正是不存在的,不能否认会有些参赛选手知道了一些、甚至全部的评委名单,也一一通过各种关系去打招呼。我不排除这会影响一些人的结果,但我向来认为,对评委的影响是有限的。 6.“忽悠”型 实际上,多数项目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忽悠”,关键的问题是:你要“忽悠”的让多数评委相信,且没有一个评委指出你这是“忽悠”才是关键。最可悲的是,一位申请人自己把自己忽悠了,自己的想法存在致命的漏洞还不知道。结果在会上被评委指出来,结果就是完败。 7. “皇亲国戚”型 你在皇城根下,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人脉极广,那么你就有较大的胜算; 如果你有一个关系极好、权力极大、且多数评委都知道的“显性”朋友,那也会增加很多胜算。 8.“潜伏与内鬼”型 听说基金委刚开了一个走漏评委名单的内鬼(借调者)。在基金委有许多单位自告奋勇推荐来“义务劳动”的定期借调过来干活的人,而且这些岗位的竞争还很激烈。这些借调者在基金委就如同城市里的农民工,所付出的辛苦与收入不相称,基金委给他们的工作要求与借调单位赋予他们的使命相矛盾。但原来单位才是他们的主人,让他们到基金委干活就是过来当“内鬼”的,连“潜伏”都不能算。 9.“麦田结义”型 不是桃园结义,桃园有小资的味道。一些来自地方(出身麦田)、很辛苦混上来的评委,对同样没有任何背景的、靠自己做出点成绩的选手心理充满敬佩与同情,如果这位评委恰好与你是哥们、这哥们又很义气,那么天上掉馅饼了,这位哥们会主动选择几个评委,向他们推销你的。 但真正要做的,还是要靠实力、思路、表达等征服评委,以上只能给你增加有限的几票。 10.“单枪匹马”型 来答辩的,多带有“随从”、“伴当”,图个方便。但有一些独行侠,喜欢单枪匹马迎战。我刚认识的一位来自齐鲁大地的陶大侠就为人豪爽、颇有侠义。事后与我举杯长谈,说起这次答辩,大有“从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般的轻松与豪爽。 11. “家常便饭”型 我认识的两位,一个是刘首席,一个是孙杰青,在答辩前两个小时匆匆从外地赶来,答辩后有匆匆离开。与多数选手提前两天到达相反,这种事情对他们如家常便饭,真是轻松之极,如囊中取物。 12. “学者”型 我的老师牛憨笨院士,申报了一个1千万的项目。答辩前我与他戏谈:有人在找评委,您是不是也利用你的身份一下,让身边的人给你跑跑?”。牛院士笑着说,我这么大年纪,这个时候去求人,老脸还真拉不下来。” ------------------------------------------------------------------ 【次日补记】 上面的总结,是我当时答辩结束后,在饭桌上对我的几个学生口头总结的。回到太原后写出来贴上去,没想到被推荐到头条。但我认为所有的这一切都很正常,这篇文章没有任何褒贬之义。就如同高考是最公平的考试一样,国家基金现在也是最公平的评选。但我们承认高考存在地域上的不公平,同样,对每个选手,就如同不能选择出身一样,在答辩中能得到的有利因素也不是一样多。 但如果因为这篇文章而影响了我的项目,则我马上相信江核心的“闷声发大财”理论了。
个人分类: 基金|14958 次阅读|80 个评论
基金评审的杂想
热度 33 weijia2009 2012-3-4 02:30
基金评审的杂想 贾伟 这两天在华盛顿特区(DC)评审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R01基金申请项目。在此记录下一些观察和感受。 NIH有很多种类的资助项目,其中R01是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类的学者关注程度非常高的一类项目,尤其对于美国高校的“青椒”,有时候可以说是“性命攸关”。在很多学校,一个助理教授拿下一个R01项目就能顺利解决升职和终身教席(Promotion and Tenure),由于竞争激烈,现在的R01往往变得难以企及。一个R01项目的资助体量大致是5年100到150万美元左右。我想强调一句的是这些经费都是给申请人的,主要用于申请人、博士后和研究生的工资(人员费用往往占大头)以及其他科研花费,而学校在该科研经费中的提成由NIH另行给付(按合同规定大约占科研经费额度的40-60%不等)。也就是说一个这样的项目对于学校和个人都很实惠,而R01项目在个人和机构科研评价中权重很高,所以即便是拿到了tenure的终身正、副教授们也对它趋之若鹜,事实上大约有半数左右的R01申请者都是正教授。 说到这里比较一下咱们国内的基金体系。跟美国政府科研经费管理上有本质区别的是,我们所有的国家和地方的科研项目,虽然资助总额逐年增加,就是不考虑拿出足够的份额来支持实验人员(如研究生、博士后等),换句话说“人头费”要么总也不够,要么就规定不能发给学生做补助。此外,申请人所在的学院和学校还要另行抽头,从到帐经费中征收百分之十几二十的各种管理费。很多时候项目还没开始,财务上就已经捉襟见肘了。以我过去多年的观察,一个既要完全执行政府科研经费财务管理规定的、同时又要满足所在单位的财务规定的、而且完成情况又很好的科研基金项目,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是几乎不存在的。 R01项目在NIH旗下不同单位的评审细节略有不同,但基本程序大同小异。最新的评分制是1-9分,最优秀的(无懈可击)的标书可以拿1分,获1-3分的都属于优秀, 4-6属于有轻、中度的缺陷,而7分以上就有较大的缺陷了。按现在的预算水平和竞争程度,拿到好分数的“优秀”类项目都不一定获得资助,如果那个program正好“差钱”,你的标书再好也是没用。 每个项目上会前,先分配3-5个评审人(reviewers)网评,在开会前3天给出初步分数供会议讨论时参照,会审的分数才是最终的,各位评审人最终的小分相加汇总后乘10,就是总分了。如30-40分的项目通常就属于比较好了,不过从能否拿钱的角度去看,就两个字 - “没戏”。 会审由一位主席主持,先由每一个项目的评审人报分数,报完后如果觉得分数太差,如几个人都给了5分以上,就直接ND(不讨论)了;讨论分两个层面,先是评审人讨论,由第一评审人简要介绍项目并陈述给分理由,另外几个补充陈述;第二个层面由所有参会人员讨论,每人都有资格发表意见,完毕后主持人请该项目评审人重新打分,如5名评审人各打了2、3、4、5、和6的分数,则这个分数范围(2-6分)就是下一轮集体打分的范围,大家统一在这个范围内按自己的判断打分。当然任何人都有权给出2-6分以外的分数,但必须当场举手申请并陈述自己的理由。 看到这里我们很快就能悟出这个评分制度的核心机制是追求共识、降低歧议。第一轮分数上网后,几个评审人内部互相参阅,譬如你在初审项目时先给了2分而忽视了一些问题,但你看到别的评审意见时受到启发,在会审时报分数你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原定分数,如报3分或4分。同理在经过评审人的讨论以及大家讨论后再次改变分数,目的是将最终的评分范围定的更“窄”、更准确些。 尽管会议竭力鼓励各评审人通过compromise “求同”,但“存异”的现象还是很普遍。很多项目的评审人各持己见,会议上有好几次评审人最终给出1-8分的范围,多次引起哄堂大笑,集体打分时大家也只好在此基础上做“大范围的扯动”,好在由我参与评审的项目中几个评审人分数在初审背对背时就比较一致,从而一派和谐。 我观察了一下,会议上少数族裔的教授似乎更倾向于坚持自己的分数,但这个倾向不算特别明显;另一个现象是女性教授比男教授更倾向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和分数,而这个差异肯定具有统计学意义!通常争辩进入“白热化”的多半是一位女教授以一己之见“单挑”其他几位评审人。不过让我小心地在此加一个说明,这仅是一次会议的观察,不一定具有普适性。 感想1:评审会议的公平性。会议主席和在场的几位NIH官员都各司其职,绝不“越雷池一步”,做(对某一个项目)具有引导性的发言。而参会的评审人员是在平等、独立的氛围下自由发表意见,没有什么院士、校长、院长类的学术官员和权威的影响,这明显有别于我过去在国内参加评审会的经验。 感想2:评审会讨论的学术深度和严谨性与国内同类会议不可同日而语。 感想3. 严格的同行评审和回避制度。科学网昨天也有篇博文( 美国科学基金委有哪些优点值得借鉴 )说到这一点。我在去年两次收到邀请参加NIH项目评审,无奈都有conflict of interest (存在利益冲突需要回避)。没有申报项目(属于直接利益冲突)的评审人还可能在某个具体项目中有间接的冲突,如跟申请人是过去的合作者、论文共同作者、有学生或老师等关系。除了自己申报外,电脑还能通过检索排查出,因此项目展开讨论前,主席会让标明“冲突”的参会人回避。所以在会议中,离席回避的、上一个项目回避人员回归的、上厕所的、倒咖啡的在屋内川流不息,煞是有趣。 感想4:华裔教授很多。昨天晚上我请评审人员中的另外6个华裔教授去附近的中餐馆"峨嵋小馆"小聚一下。很久没吃到正宗川菜了,我点了个重口味的 - 毛血旺(对了,此段文字请清华的蒋科学博主回避一下)。结果整个晚餐就我一人在吃这个又麻辣又内容独特的大菜,这帮同仁就只盯着什么糖醋鱼片、牛肉、海鲜豆腐之类的下口。看来到美国太久了,口味上也会“蜕化变质”的。 感想5:效率很高。两天的议程排得很满,但执行得井然有条,我们还提前结束了,没有我想像的那样 - 一帮老同志在深更半夜步履蹒跚地扶着墙走出会议厅。 感想6:待遇要降低了。会议开始时NIH一名官员宣布了一个变化,本次会议以后,未来的所有NIH评审会将停止提供参会者饮料和糕点,如有意见可以向国会去提(因为是他们的原因)。全场一片哗然,大伙儿反应很是强烈,好几个人喊着要联名上书,说如果不提供这些下次不来了。我老人家当即也做出了(比大家更有意义的)反应 - 独自离席先给自己狠狠地拿了一大盘水果糕点。
22831 次阅读|59 个评论
个人视角PK社会视角
热度 2 xcfcn 2011-9-4 12:26
个人视角 PK 社会视角 文双春 老师关于 基金的文章 是“个人视角”!而金拓老师关于 基金的文章 是“社会视角”。两者其实都对,两者之间倒是构不成直接的批判 / 反驳,但是两者之间确实自然存在一种张力。单单强调一方面都是有害的! 从个人来说,你去抱怨评审,还不如完善自己的本子;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显然就不能推动评审制度的完善。所以,个人抱怨评审,其实不一定对自己有利,但是潜在的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其实这个在经济学上是一个经典命题:我工作主观上是为了挣钱,但客观上却服务了别人。 科学网上很多争论其实都是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引起的,其中最多的就是“个人视角”和“社会视角”的不同引起的。可是很多当事人却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结果唾沫乱飞,一地鸡毛!
个人分类: 杂论|485 次阅读|5 个评论
给基金项目评审人打分(110828)
热度 9 ymin 2011-8-28 17:26
给基金项目评审人打分(110828) 闵应骅 最近关于基金项目评审的话题,议论比较多。评审人的选择当然很重要。无限扩大队伍不行,减少评审人也不行。怎么办?我来提个办法,就是根据同一项目不同评审人的结果及最后的评审结果,计算出一个评审人评审质量的分数。评审质量过低,下一年就不再被邀请为评审人。 如果5个评审人,4个都说好,只有1个说不行,而这题目又被评通过了,说明此人评审质量有问题的概率比较大。如果他审10个项目,有8个都是这样,那他的评审质量基本肯定有问题。 如果同一评审人审了15个项目,他赞成8个上,7个下。最后,那7个上了,而他建议上的那8个全下来了。那也说明他的评审质量不行。 当然这些都是极端的例子。这里给出一个计算公式,在自动评审系统中就可以自动计算出来,不需要人工介入。 设优先资助算2分,可资助算1分,不予资助算0分。假设当年给某人a送审了N个项目,他打的分分别是a1,a2,...,a15. 那么,同一项目多人评审就有一个平均分pj,0=pj=2. 该评审人的评审一致度定义为 pjy=(|a1-pj1|+|a2-pj2|+...+|a15-pj15|)/15 pjy越小,说明他的评审一致读越高。 最后,第i个项目被接收算1,被拒算0,计为bi。则其评审符合度定义为 pjx=((|δ(a1)-b1|)+(|δ(a2)-b2|)+...+(|δ(a15)-b15|))/15 其中 δ(x)=0 如果x=0,否则为1。 这说明,如果你打1或2分,最后取了;或者,你打0分,最后拒了,说明你打得比较准。pjx也是越小越好。 评审人的评审质量=pjx+pjy 如果评审质量高于某一个值,则取消下年的评审资格。 以上公式粗略想来,不一定合适。供参考。
个人分类: 杂谈|6030 次阅读|23 个评论
请评审专家多一份公正心,看懂后再下笔!
热度 1 zhx1030 2010-8-29 16:39
今年收到青年基金的评审意见,真是苦笑不得,申请的化学五处,今年的申请书获得的评审意见如下。 1 .该项目针对油氧化过程.....代谢,实现不同调控策略的强化表达,结合蛋白质组差异分析,提示了不同氧化途径的生理作用和代谢调控机制,同时.............在生物反应器中建立基因工程菌的高效发酵策略,提高发酵水平。该申请中对课题背景认识全面,对国内外现状比较熟悉,思路缜密, 研究目的明确,实验方案和可行性路线具体详实,具备扎实的工作基础和工作团队。故推荐立项。 2 从辅因子工程角度出发,研究对..........调控在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合成中的影响具有一定意义,为提高......等抗生素的产量提供新的思路和新方法。但是 ........,申请者仅采取内源调节方式,而忽略了像添加外 源电子受体、改变胞外氧化还原电位等外源调节方式对................代谢的调控,因此该项目试验方案欠佳,申请者应考虑从内、外源两方面调控着手研究....................的不 同代谢途径对产物合成的影响。 另外,提到的研究基础是申请人读博士的情况,不代表申请人现有单位的工作基础。..........., 项目组成员没有与申请人合作开展本申请课题相关内容的经历。 因此建议暂缓资助。 3 通过线粒体................不同调控策略的强化表达,实现......生产菌胞内.....................定向调控与高值化利用的研究,解决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的定向调控和优化 微生物生理功能的问题的研究内容有一定新意,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将先进的研究方法引入研究之中,具有一定特色,研究队伍整齐,建议可资助. 对暂缓资助专家意见实在是不敢苟同,首先对本项目的创新点和研究内容,专家都没有看懂,估计就没看。课题是在前期外援调节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思路(在科学意义中已经阐述)。而专家提出了考虑从内、外两方面的着手研究,岂不是把原来的工作在做一遍?殊不知按照专家的逻辑,区区20万元青年基金如何解决这些庞大的问题。而且需要从机制上阐明。 例外研究基础还要分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还是在工作单位取得的研究成果?真是不明白,博士期间工作进一步延续,按照该专家的逻辑,还得要分清楚? 因此,苦战几个月时间,就换来不找边际的评论,我想,很多申请者都有同感。因此,目前在提高基金资助率的同时,我觉得更有必要提高评审专家的素质,千万不要不懂装懂,不要昧着良心瞎评标书!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035 次阅读|2 个评论
基金没中?两份天灾,八份人祸
yuncai 2010-8-28 23:22
今年的国家基金评审结果已公布。中了的高兴,没中的郁闷。 有中的人说,那有什么,小菜一碟,没什么高兴不高兴的。那你要么是拿了好多次基金的 “ 几进宫 ” 的大牛。要么是你感兴趣是两个“山 ’(863,973) 上的牛,不是这口“锅”(国)里的“基”。对于那些第一次拿到国家基金的年轻人说,毕竟是开了“处女基“的记录。 没中的郁闷程度不同,有裸奔的,有骂人的,有自虐的(如怀疑自己智商,闭门进行辟谷,感觉无脸见人,愧对学生家人等等)。程度不同,但肯定没有高兴的。 其实我说,基金中没中,两份天灾,八份人祸。注意这个人是你自己,那个天是指随机、运气和不确定性。 在你上传申请书是就 80% 决定了你的基金中没中。或者说,一个单位写了 1000 份基金,如果让我一一看过的话,其中 800 份我能判定能中还是不能中。 如同人的生产过程一样,有成熟的卵子在那等着,只要你的精子数目足、活力猛,道路畅通无塌方,环境安全无污染,那么有 80% 的可能性会生产出来一个人的。(如果那位说此比例不对,那是我举例不当,保留今后换个例子的权利)。 为什么八份都是你惹的祸?不要说你博士毕业几年来一直孜孜不倦,要问的是,是否给上二十来万就有可能有突破,突破以后是否有个小的技术革新或理论完善;你的研究是否有重要应用背景?是否有创新思维?是否有研究基础?是否可以推动团队成立 … 。 要知道,国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当前的资助率也只是在 20% 上下浮动。 两份天灾是怎么产生的? 评阅人对同意资助的比例把握不同。如我年轻时,严格按照国家基金评议指南的要求,给出同意资助的比例不超过 30% 。这两年,特别是对青年基金,人之将老,其心也善,深知一个基金对年轻人意义重大,在拿不准是否同意时,采用了宁可放过一千,也不错杀一个的指导思想。 评阅人即使同意了,在选择“同意资助”或是“优先资助”上有不同的比例与把握。 当申请书有一个人反对时,基金委可能会决定你的是否可以上会讨论,这个过程有一定随机性(估计)。 不要和我说关系、人脉等,不要说这些都是不公平。也许有极个别的情况,但不至于影响你的项目的结果。在函评时,为什么别人可能撞见一两个评委?在会上讨论时,为什么别人就有评委了解、欣赏并极力保荐?如果你很少参加学术会,同行一个人也不了解你,谁敢担保你的水平?凭什么基金没中你认为不公平? 中了的基金都是相似的,不中的基金各有各的不足。
个人分类: 基金|8277 次阅读|2 个评论
基金评审时的几种不负责任专家
lijinghui 2010-3-18 10:05
1. 不懂装懂, 胡说八道者. 2. 对申请人有偏见, 不进行科学评审者. 3. 嫉妒心太强, 认为申请人在夺其饭碗者. 4. 偏袒自己专业, 蔑视其它专业者. 5. 偏袒自己的学生和自己的朋友(或熟人), 不进行科学评审者. 6. 对全国重点高校(或中科院)有偏袒心, 而看不起其它单位者. 7. 偏袒自己所在的单位, 而对外单位不进行科学评审者.
个人分类: 未分类|2958 次阅读|0 个评论
差钱不差钱
accsys 2010-1-27 13:03
读了科学网韩健的博文《一下午拜会了两个院士》,他总的感觉是中国不差钱,这个结论当然是从院士那里听到的。 我国科研基金的评审制度是专家评议,行政部门负责管理的方式。由于行政管理部门的一般人士不懂科技业务,因而评审申报项目的决定权,几乎都掌握在专家们的手中。按道理评审专家不应该参与项目申请,但他们可以曲线救国,早已传出专家们相互照顾,为对方关系画钩事情,甚至有的打时间差。另一方面,中国的假专家多于真专家,官专家参审居多,造成了基金申请审批的错综复杂关系。每年的科学基金能支持什么样的科学研究,早在申报指南上就确定好了。这些指南的内容是那些专家们认可的,也就是说突破专家们的想象力的科技创新,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在申报指南上。因而那些无宗无派的发明家或科技小人物,即使他的发明再重要,如果和评审专家们挂不上钩,得不到他们的事先认可,那就不要妄想得到国家基金的资助了。 国家科研基金要支持那些真正的科技创新,但这种申报评价体系,根本不可能让真正的科技创新快速冒出来。因为原创的东西,并不是多数人都能够理解的,即使是专家也未必理解,那些资格很老的专家,如果他们对某个创新很是理解,就等不到无名的申请者来申报了。 看看我们国家基金支持的项目,大部分都是国外早已研究多年的课题,很少见到原创于本土的项目。为什么?因为很多评审专家只熟悉国外的学术观点,了解科技市场的行情。有许多官专家根本就是在 科技市场上混的,自己很少实际动手作科研,凭借手中权力,或者凭借以往做出的那一点过时的成就,将手下人的劳动,或者学生的劳动,前面签上自己的名字,就混得名气越来越大了。如果让这些人作评审专家,那么不是关系专家还会是什么? 追着国外科技项目跑容易得到批准,背后的原因很多,其中不出大错也是握在专家手中的法宝,即使支持的项目有问题了,也是国外的问题,与己无关。还有批大不批小批熟不批生等审批技巧,如何能让真正创新的无名小辈冒得出来? 既然敢做国家科研基金的审批专家,就应该敢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也将成为他们的荣誉所在。承担责任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敢与申请者见面,允许申请者答辩,用专家的有力观点说来服科技创新之人,这才是最合情合理的。可现在我们的基金申请评价体系,多数是暗箱操作,将评审的专家保护起来,这能够做到公平合理吗? 我国科技创新艰难之处,就在于不公开的专家评价体系。虽然国家在科研方面投资很大,但真正需要资金资助的重大创新型科研项目,往往得不到资助,而那些凭借声望和权力的人,自然是不差钱了。 我国巨大的科研资金投入,何时能够真正送到那些急需钱的科技创新者的手中? 2010-1-27
个人分类: 随笔|3378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科学家被指集体有罪,如何救赎?
Nancyback 2010-1-6 08:28
2009 年,中国的科学家被指集体有罪。鼠窃狗偷,瞒天过海,窃国窃民。作为科学家的一员,如何救赎? 这里写下这一题目,欢迎网友同道参与讨论, 3 个月后会有时间整理成文。 2010 年 1 月 6 日于天南大联合楼。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099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软性的学术不端
swguo 2009-10-13 14:38
在当今中国科教界 , 诸如造假、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几乎是司空见惯的 , 这些不端行为也为绝大多数科教工作者所不齿 . 然而 , 诸如不负责任地评审标书 , 不懂装懂,或者利用评审之机结党营私,徇私舞弊,党同伐己等行为,虽然不像诸如造假、抄袭等硬性学术不端行为那么普遍,但无疑还是存在的。这些行为,实际上也是一种学术不端和腐败。这种学术不端,是软性的,且大多数情况下很难察觉,通常也很难界定,但受害者及施行者都心知肚明。 然而,这种软性的学术不端对中国科研危害的程度 , 其实并不亚于造假、抄袭等硬性学术不端行为 , 在某些方面甚至甚于诸如造假、抄袭等公认的学术不端行为 , 因为对此类硬性学术不端行为 , 现在已是老鼠过街 , 人人喊打 . 但这种软性的学术不端, 更会直接影响许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 姑且不谈专业精神的缺失 , 且由此产生的浪费、低效等不良后果都将由纳税人负担 . 而其隐蔽性以及对科研人员对评审公正性的信心的打击之严重 , 却是诸如造假、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所望尘莫及的 . 也恰恰是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很难察觉很难界定,加上评审过程的不透明,再加上施行的成本几乎没有,且被捉的风险低之又低,使个别专家深谙此道而乐此不倦。此外,这种软性学术不端行为的受惠者往往并不张扬,而受到伤害的又大多不知谁使的绊,且又怕下一轮评审给穿小鞋,故多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如此,又助长了此类软性学术不端行为。 有鉴于此 , 我们理应对这些软性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最大的遏制。而要遏制此类行为, 就要有一套机制,比如评审后公开所有评审人的名单,以期对评审人加以一定的, 必不可少的制约。而评审后公开所有评审人的名单之类的做法,在美国的 NIH 是天经地义之事,但在中国就会有人以中国国情特殊之由而武断地予以否定。但是,如果已经有座桥,再强调要摸着石头过河,此举明智与否应是显而易见的。
个人分类: 未分类|3830 次阅读|0 个评论
给基金评审一次互动的机会
jintuo 2009-9-9 07:03
回国五年多,申请并得到过几次自然科学基金,近来年年作通讯评委。我多次在文中强调基金的立项和评审是中国科技发展最大的软肋之一,特别希望中国做得最好的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能够愈加公平和高效(特别是日后用钱的效果),所以借近日学术界关心这一话题之机谈谈看法。 提高评审水平的关键是使得实施评审的人产生将评审尽善尽美的动力。这一动力的产生不能仅靠觉悟,还得有使评委不得不为之的压力。压力来自何方?作为靠科学混饭吃的学者(本人是其中一员),在学术水平上露怯不能不是莫大的耻辱,相信绝大多数评委亦然。知耻就好办,就有了压力,即做好评审的动力来源。 因此,我建议要求评审意见详实外,基金评审程序中包括对评审意见做一次回应。即通讯评审意见出来后先不算数,立即返回申请人,对评审意见逐条回应,然后返回另一批评委做二次评审并就科学或技术的merit给出分数。如此,通讯评委的评审意见本身也会成为批驳和裁决的靶标,不小心翼翼,岂不露怯?会审还保留,但不得改变merit的分数,只考察其他因素,如申请人兼项过多、过去有不良纪录、有人举报、平衡基金钱数等等。 这一方案的可行性包括逻辑和技术两个方面。逻辑上,读懂有价值的科研灵感和技术方案远比从无到有想出这些内容容易;听懂争论双方的高下远比陷身争论容易;后面的环节更容易做好。技术上,首先网络数字技术的普及使文件的归类、管理和异地转移变得越来越容易。另外,小心翼翼、高度认真所带来的评审水平的提高允许我们扩大通讯评委的人数,使目前每人平均评阅15份降至7-8份。一个人即使参加一次和二次评审,表观工作量没有增加(压力可能导致工作量增加)。
个人分类: 未分类|9196 次阅读|16 个评论
已致函基金委及科技导报约稿: 探讨国家基金评审中的若干问题与建议(略谈对基金评审结果的看法和改进建议)
fangjinqin 2009-9-6 15:17
已致函基金委及科技导报约稿: 探讨国家基金评审中的若干问题与建议 方锦清 致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陈宜瑜主任等委领导和各学部: 您们好! 这是我 2009 年 9 月6日 在科学网( http://www. sciencenet.cn/blog/ )上粘贴的一篇博文略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的看法与改进建议,引起广大网友的积极反响和支持,正在展开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他们希望及时向贵委反映。因此,为了帮助贵委改进工作,促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好、更大、更高的发展。我进行了初步综合整理,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若干建议,期望能够引起贵委的重视,以推动进一步深化改革。 请看附件:《科技导报》约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中的若干问题与建议 当否?盼复。 此致敬礼! 方锦清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Email:fjq96@126.com ; Tel.: 60386433;69357429. 希望网友可以继续畅所欲言,发表高见! 原博客最新按语 各位网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任胜利同志来信已经向我约稿给科技导报,我已经全面改写成文发给他了。他是应《科技导报》副主编苏青博士的邀请协助主持了该刊的科技基金漫谈栏目。因此,肯定可以把我们意见和要求反映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谢谢关注!另外,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科技资源导刊》,编辑屈宝强(资源共享促进中心)也来信邀约类似的稿件,我准备从网络科学的观点进一步更深入探讨这个问题,目前正在分析和撰写中.非常感谢大家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并希望大家继续提出建设性意见与改革建议. 最后,我会将大家建议书面汇总后提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关领导和部门.请你们留名,以便我在报告或文章中致谢你们,或者考虑请大家签名联合上报基金委,如何更好?我这里诚恳征求大家的想法和建议. 为了清楚阅读,请可查看我附件PDF文件. 方锦清2009、9、10 补充于 2009、9、12 《科技导报》约稿: 探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中的若干问题与建议 方锦清 摘要: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评审一直是令人关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迄今国家基金项目评审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了简要分析和评论,提出了今后改进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评审制度,建议 Some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n Review of National Nature Science Fundation of China Fang Jin-Qing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Energy, Beijing , 102413 Abrtact Review result of project applications for National Nature Science Fundation of China have been a burning question . Some problems of review system and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as well as several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Key words National Nature Science Fundation of China, project applications, review system, suggestions . 20多年来,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SFC) 为我国基础研究提供了最重要科研资源和广阔的研究平台,对于发展我国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对于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长远、持续、自主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保证和促进作用,一直受到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不仅科研成果辉煌,而且造就了大批杰出人才。因此, NSFC 基金委的成就,倍受赞扬,誉满国内外。同样,我个人也从中受益匪浅。从NSFC委员会创办第一年,我就申请获准了一项资助项目:等离子体现象的复杂性研究,截止今年 2009 年 7 月完成一项结题验收的重点项目:非线性网络的动力学复杂性研究,可以说, 20 多年来,主要依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支持,使我能够从原子能科技领域的研究转向复杂性科学及新兴交叉课题的研究,诸如非线性科学,混沌控制与同步,网络科学等,获得和完成了八项科学前沿课题(除其他部委项目外),在我院及中国核科学和工业系统的园地里独树一帜,顺利地实现了对交叉新兴科学的跨越。这当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功不可没,我心中一直充满了感激之情。为此,每年我也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各学部的评审了各类项目,包括:杰出青年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科学部主任基金、理论物理专项,等等,每年评审的各类型基金项目少则十几项,多则几十项,如今年评审了约 40 项。可以说,我亲身经历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从申请、评审、研究到结题的全过程,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感想和体会,因此,我在科学网上写了博文略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的看法与改进建议,受广大网友的热情支持、热烈讨论,令我感动和启发。本文在此基础上,现整理成文,并应科技导报编辑的邀约,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若干建议,以进一步促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好、更大、更高的发展。 1.问题的提出 我国每年 9 、 10 月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陆续公布当年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无不引起巨大的反响。就拿今年来说, 根据基金委网站报道:截止到 9 月 1 日 ,共收到各类申请 100778 项,与 2008 年同期相比,项目申请数量增加了 17896 项,增长 22.41% ,增长幅度超过了 2007 年的 11.12% 和 2008 年的 13.48% 。在各类项目申请中,青年科学基金申请量近年来增长率始终超过 25% , 2009 年更达到 34.98% ;面上项目申请增长 16.67% ;地区科学基金增长 44.46% 。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和地区科学基金三类项目经费合计占自然科学基金总经费比例达 66.8 %,同比提高了约 4.3 个百分点, 青年科学基金和地区科学基金同比均增加了 29% 。 为科学技术人员在广泛学科领域自由探索提供了有力支持。这确实是我国科学教育界的一件可喜的大事。 同时,我们要看到:评审结果是:少数人(平均约 17.78% )获得资助,兴高采烈,但是大多数人申请未获批准 , 约占 82.22% ,高达近 8 万 2 千 8 百多人群落败,大失所望。 这是 多么庞大的知识人群啊,其中不泛有许多创新项目和大批优秀人才!他们什么心情和反响都有,苦、辣、酸、甜,应有尽有。有一个朋友在第一时间写信给我说: 得知没有获得资助 , 心情特别难受 . 这可恶的自然科学基金委 , 象个势力眼的银行 , 越缺钱者 , 越在它那里贷不了款 . 这是体制的问题 ! 。确实,哪是 几家欢乐?几家愁? ,简直是 几家欢乐?万家仇 啊!正如,网上一些博客说的,来年再战者有之、义愤填膺者有之、彻底绝望者有之。我觉得,第一种态度是很正确的,虽然今年申请失败了,但是动力更强大了,把功夫用在真正做出一流科研成果上。我十分同情和支持他们并完全表示赞同正确的态度。虽然有一大批基础好和发展潜力大年轻人一时还没有获得批准,但是我坚信:只要再接再厉,他们今后总有一天能够获得成功!因为很多科学工作者几乎都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包括我自己、同行(同事)和许多朋友们,就是沿着与科学攀登一样崎岖的道路前进的。 与参加评审项目的专家一样,我们感到作为一位科学工作者参与评审其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但是,说实话,我每年承担评审的任务过多,负担实在太重了。尽管如此, 我们都必须认真负责,严肃对待,严格按照基金委提出对各类项目评审的标准行事,要求自己尽量把握好标准尺度,但是由于目前资金(比例)的限制和各类标准不同,各项目熟悉程度不一,最后肯定难免出现偏差,也不得不对有些申请者割爱。其实,我审查同意资助项目的比例超过 30% 。即使这样,我认为:总体上说,评审结果大体上做到比较公平、合理和公正。事实上,我过去和现在的学生就多次没有申请到项目,与我合作实力很 强的 教授也一样屡遭不被批准结果,打击之大,可想而知。可以说,一般科研工作者哪能做到一开始百分之百申请成功?确实成功机会(概率)非常少。特别是,刚步入的科研大门的年轻人成功的难度就更大,通常少则 2 次,多则 3-5 次。这就需要年轻人树雄心、立壮志,多下苦、大、深、搏的功夫,真正做出一流科研成果,闯出新路,开辟创新项目,在一定能够在不远将来达到既定的目标。 多年来,我一直感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过程和管理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并需要深入解决。为此 , 我在这里结合问题,略作分析,并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2. 评审专家资格和标准问题 选准同行专家和依靠同行专家是搞好基金评审的一个最重要前提和基础,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做到公平、合理和公正。因此,一方面必须选学术水平高的同行专家,另一方面还要专家品德高,具有长远眼光,最好具有伯乐精神,以发现科研的千里马。 评审专家应该是推荐那些项目完成获得特优和优等项目的负责人和重要成员,以及由各专业学会专业委员会推荐的符合条件的专家。 严防不熟悉不合格的外行充当专家,避免误择非同行专家参与评审工作。因为确实发生过,也有同行反映过,出现一类令人啼笑皆非和牛头不对马嘴的评审意见。网友指出: 有很多工业性院所的所谓专家被选为评审专家,这些人脑子里的产品和产值观念是与自然科学研究的探索性格格不入的,不适合当评审专家。,当然也不宜一概而论。网友说,有的基金评审者看不懂申请书,意见总是官话套话,什么前期工作缺乏课题组不够大等,其评论意见并不是针对课题的关键问题,这样的同行评审 太令人疲倦了!如此等等。我认为, 如果评审的专家自己一旦遇到不熟悉项目,你就应有自知之明,主动拒绝审查,我就曾经拒绝过一些不熟悉的项目。不要怕面子、硬撑着,更不能有不良动机,以真正确保评审查的准确性和高质量。 另外建议,一个专家不宜审查过多项目,数量上作个规定,比如,每人审查项目不超过 10-15 项。希望不要搞能者多劳,曾经有学部领导就这么对反映意见的专家这么说。希望不要对专家层层加码,搞疲劳战术。必须给专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评审。否则,必然影响评审质量。同时,也必须严格执行回避规定,凡申请者提出的回避专家和基金委规定的回避制度,应该得到尊重,切实执行回避制度。我曾经指出过某学部某学科负责人,没有完全执行回避专家的规定,当时此人不承认,后来不得不离开了学部。 2. 项目的自主创新性问题 我国正在建设 一个立足四个现代化的创新型的 国家。无疑,坚持自主创新是我国科研的核心和灵魂,走我国自主创新的科研道路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条根本原则。 对于一个创新型项目,不能提出过分的十全十美的要求,例如,要求完善的实验技术和整套系统的理论研究方案,等等。因为既然是一项创新探索性的科研课题,在研究前不可能做到机理、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等什么都解决了,谁能那么能够了如指掌?!如此这样,那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研究什么新东西?这是很不现实的要求,并不符合科研发展的一般规律。最关键点的应该是看:项目是否是真的值得探索的创新性、前沿课题,并具有发展潜力。不要一票否决。例如,有一些异想天开的青年基金项目、重大研究计划中培育项目和离经叛道的新思想、新方案和新理论,应该允许和提倡勇于探索。不必责备求全,导致失去难得的探索和发展机会,防止把刚刚诞生的 婴儿被扼杀在摇篮里。 为此,保护申请书的主自创新的知识产权问题尤其必要 , 需要遵守我国知识产权法 , 一旦发现申请书中创新思想、内容和方案等被人剽窃 , 应该依法追究责任 , 进行严厉制裁 . 对此 , 基金委也应制定相关措施 . 4. 改革二审制度 现有的二审做法是各学部召开一揽子项目评审会议,邀请各路 神仙,大有八仙过海,各现神通、劳民伤财、破费财力、人力和时间精力之势,结果也不尽满意。可以说, 二审会议对于面上项目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 反而起反作用。首先 , 一审专家往往是同行,而且有机会认真仔细地阅读申请书,查阅资料,做出相对公正的评价,二审专家则不同了,来自各个领域,怎么能在短时间内对众多的申请书做出正确的判断呢?我过去亲身参加过二审会议 , 感到时间匆促 , 材料来不及看完,主要凭主审人介绍的意见,加点自己判断来给许多项目打勾(打分) . 这样 , 确实会出现上面所说的不合理的情况 . 第二,二审没有给申请人答辩的机会,往往做出的结论并非正确,出现错误。因为既然二审专家来自不同学科,不熟悉非同行的申请领域,往往会凭着错误的感觉,受各种各样利益的驱使,轻率和不负责任地将自己不熟悉的人或自己的竞争对手给否定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建议增加一审专家人数从 5 人到 7-9 人 ( 可含海外华人专家 ) ,采取 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 然后由计算机自动统计专家意见和评分结果,进行自动排名, 根据总分排出名次,划出分数线,留出部分名额, 按此录取前面 20-30 名或 40% 更好,留有余地, 争取可能其他的机会。另外,对于有些项目(如某些学科和突出创新项目等)一审可以试行匿名评审,试点成功后进一步推广。 除了重点、重大研究计划等部分学科项目进行答辩和二审外,大部分学科按照排名顺序录取即可 , 取消二审,避免中间层次可能产生的上述不合理问题。 另外,对于一些学科和项目在一审时可以考虑试点实行匿名评审,一旦成功后,可以推广。 5 .完善 补救办法 评审结果公布后,对于被否定的项目,需要采取必要的和可能的完善多种补救办法。例如,允许申请者进行复审和上访等要求,现在已经有了复审规定, 按照自然科学基金委《条例》设立复审工作程序,目的是对项目评审过程中出现的违反《条例》、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等规定的程序性失误进行纠正。,这确实是一个进步 。但是,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根据《条例》的有关规定,对评审专家的学术判断有不同意见,不得作为提出复审的理由。,这条规定就奇怪得很!难道对于个别专家出现的一类 啼笑皆非和牛头不对马嘴的错误的评审意见也不允许纠正和澄清吗?难道也不允许必要的学术争鸣吗?同时, 《条例》中还 缺乏提供进行必要的答辩机会。目前一般项目没有什么答辩,今后也应视项目的重要性和具体情况,能够适当考虑特殊情况。 同时, 考虑允许和鼓励极少数申请者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设机构(有关部门)或学部进行必要的上访讨论和沟通,希望有一些以人才为本的举措。 6 .评价论文与成果问题 曾经遇到过有些评审专家对于研究基础的要求:申请者必须在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过一定数量的 SCI 论文,非此不可 , 否则不于考虑资助 . 这是一个格外苛刻的要求,实际上也是不适当的 . 因为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发表的论文关键是看有没有创新性、应用性和引用情况 , 而不是盲目崇拜国外刊物 . 我认为 , 中国人在国内取得的科研成果应该立足发表在国内刊物为主 , 这样才是合情合理的 , 并且应该大力鼓励,以不断增加国内诞生的优秀论文和成果,扩大对国际科学界的影响。例如,陈景润和吴文俊的创新性的论文都是发表在我国科学通报和中国科学上,影响了全世界。因此,我们需要改变观念,应该强调和提倡国内刊物为主,至少不要轻视国内刊物和国内成果,只要这样才能逐步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科研大国的实际地位 . 对于刚刚回国不满 2-3 年的海归,除了本单位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也要采取一定的鼓励政策,让他们当中尚未被国内同行充分认识的富有创新精神者给于必要的基金资助,这对于稳定海归和发展我国科研队伍、提高整体水平也是必要的。 7 . 统一整合各方基金资源 自然科学基金是国家级的,虽然级别很高,但经费很少,比起一些行业项目,农业部和科技部等专项研究,简直是九牛一毛。于是,提出问题:为何不可以将国家各部委的基金项目和经费适当合并到一起呢?建议需要 整合我国政府各部委的基金资源 , 统一申请评审同类课题的项目及其经费,避免同类研究项目重复和浪费 税金人的收入 与各种资源。 可以适当增加重点项目,或者设些专项,以避免重复拿钱,既然都是来自国家人民的税金收入,必须把经费用得最合理和最有效。显然, 目前整合起来难度很大 , 但是我们希望尽量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理解和支持,今后能够做出彻底改革的举措 . 另外,为了克服国家基金投入不足,应该吸收和鼓励民间资金,筹集包括民营(企业、财团等)与大型国营企业的资金,这些民间基金可以与国家基金联合评审,是否统一管理应由民间基金组织讨论拟定,目的是切实用于扩大基金资助项目的比例,使整个资助比例达到或接近 40% 左右 , 使那些基础好有创新的项目获得批准,至少可以解决那些优秀学者经费的燃眉之急。这些资助的民间团体与申请者也可以双向选择 , 为企业创新作出贡献,互利互惠 , 达到双赢效果 . 具体做法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和完善。 8 . 严格项目结题评估 目前, 基金委对于重点项目、杰青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等结题工作相当重视,有明文详细规定进行严格的评估和审查答辩工作,也有打分制,这是很好的做法,希望切实贯彻执行。但是,面上项目等不少类型项目就缺乏类似的做法,今后需要加强。特别规定:对于项目完成不好者,在 3 - 5 年内不得申请,以示警告!对于完成特优和优的项目负责人和重要成员,实行一定的鼓励政策和措施,例如延续、滚动项目,优先考虑新项目,推荐他们为评审专家等。 另外,对于一些学科和项目在一审时可以考虑试点实行匿名评审,如果成功后进行大范围的推广。 致谢:作者在科学网上的博文得到许多网友热情支持、有益的评论与建设性建议,我这里已经吸收他们的意见。但是,他们或没有留名或看不出来,只好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站, http://www.nsfc.gov.cn/ 方锦清, 最新补充 : 略谈对基金评审结果的看法和改进建议,科学网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3820 方锦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非线性网络的动力学复杂性研究的突出进展和创新成 果 ,中国科学基金杂志, 2009 , 23 ( 3 ): ,152-157 。 最新补充: 略谈对基金评审结果的看法和改进建议 最新补充摘要:受博客网友献言献策的感动与启发,把建议从8点增加到10点,现在再扩大到14点.最新建议包括:改革二审制度,整合各部基金资源,吸收民间资金扩大资助比例(40-50%),筹备基金专题论坛等.请大家群策群力,继续评论,完善建议,推动改革.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开始陆续公布今年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引起了巨大反响。因为在 2009 年度共受理项目申请 93839 项中,决定资助只有 17858 项,不予资助 72964 项,当然还有一些类型项目正在评审过程中。可见:少数人( 19.03% )兴高采烈,大多数人 80.97% ,有近 7 万 3 千人未获批准 , 令这么庞大人群(其中必有许多优秀人才)大失所望,当然什么心情和反响,苦、辣、酸、甜,应有尽有。我就有一个朋友第一时间写信给我说:得知没有获得资助 , 心情特别难受 . 这可恶的自然科学基金委 , 象个势力眼的银行 , 越缺钱者 , 越在它那里贷不了款 . 这是体制的问题 ! 依我看:哪是几家欢乐?几家仇?,而简直是几家欢乐?万家仇!啊。正如,网上一些博客说的,什么情况都有, 失败者确实反应不一,来年再战者有之、义愤填膺者有之、彻底绝望者有之。,我觉得,第一种态度最正确的,虽然今年申请失败了,但是动力更强大了,把功夫用在真正 做出一流科研成果上。我完全表示赞同, 我确实十分同情 和支持他们, 特别是基础好和发展潜力大年轻人一时没有获得批准,但是我坚信: 只要再接再厉, 他们今后总有一天能够获得成功! 因为我和很多同行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 今年,我也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各学部不同类型项目(六类,具体从略)评审了共约 40 项申请书,说实话,我感到负担太重了。差不多每年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我都必须认真负责,严肃对待。虽然按照基金委提出对各类项目评审的标准行事,要求自己尽量把握好标准尺度,但是由于资金(比例)的限制和各类标准不同,项目熟悉程度不一,最后肯定难免有偏差,也不得不对有些申请者割爱,但是我同意资助项目的比例超过30%。即使这样,我认为:总体上说,评审结果大体上是公平、合理和公正的。事实上,我过去和现在的学生就多次没有申请到项目,与我合作实力很 强的 教授也一样屡次遭到不被批准结果,打击之大,可想而知。可以说,一般科研工作者没有能做到百分之百申请成功?确实非常少见。特别是刚步入的年轻人难度更大。这就需要年轻人多下苦大功夫, 真正做出一流科研成果,闯出新路,开辟创新项目。 多年来,我一直认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并需要深入解决,为此,这里结合问题略提几点建议。 (1) 首先评审专家要选准确,品德和专业水准都要高,还要有眼光,或伯乐精神。千万防止不熟悉项目的专家参与,被请评审的专家自己一旦遇到不熟悉项目,要有自知之明,主动拒绝审查。我就拒绝过一些项目。 (2) 一个专家不宜审查过多项目,数量上作个规定,比如,不超过 10-15 个项目。希望不要搞能者多劳(有个学部领导就这么对反映意见的专家这么说),必须给专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评审。否则,必然影响评审质量。 (3) 严格执行回避规定,凡申请者提出的回避专家应该得到尊重,切实回避。我曾经指出过某学部没有完全执行规定,有人不承认,后来此人离开了学部。 (4) 一个创新项目不能过分要求十全十美(完善的实验或 理论方案等)。因为既然是 一项创新探索性的科研课题,在研究前不可能做到机理、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等什么都解决了,谁能那么能够了如指掌?!如此那还研究什么?这是很不现实的要求,完全不符合科研发展的一般规律。最关键的应该是看:项目是否是真的值得探索的创新性课题,有发展潜力。一些青年基金项目和培育项目等往往被责备求全,失去难得机会。 (5) 评审结果公布后,需要采取必要的多种补救办法,例 如允许申请者进行复审要求,现在已经有了。但是缺乏进行必要的答辩机会。一般项目目前没有什么答辩,今后也应视不同情况加以考虑。 (6) 考虑允许和鼓励极少数申请者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设机构(有关部门)或学部进行必要的上访讨论和沟通。 (7) 对于刚刚回国不满2- 3 年的海归,除了本单位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要采取有一定的鼓励政策,让他们获得必要的基金资助,这对于稳定海归和发展我国科研队伍、提高整体水平也是不必可少的。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各部门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政策水平,特别是每年临时招去的工作人员和办事员。 (9) 曾经遇到过有些评审专家非要申请者必须在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过SCI论文不可,才能考虑资助.这个格外苛刻要求也是不适当的.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发表的论文关键是看有没有创新性、应用性和引用情况,而不是盲目崇拜国外刊物.我认为,中国人在国内取得的科研成果应该立足发表在国内刊物为主,这样才是合情合理的,并且应该大力鼓励,以不断增加国内诞生的优秀论文和国际影响,也只要这样才能逐步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科研大国的实际地位. (10) 申请书的知识产权问题也必须得到保护,需要遵守我国知识产权法,一旦发现申请书被剽窃,应该依法追究责任,进行严厉制裁.对此,基金委也应制定相关措施. (11)改革二审制度. 如网友所述,现有的二审劳民伤财,花费众多的经费、人力和时间精力,结果不尽满意。我同意增加一审专家人数目到7-9人(含海外华人专家),专家意见和评分由计算机自动统计结果,进行自动排名,按此录取前面30-40名。除了重点、重大研究计划等部分学科项目进行答辩和二审外,大部分学科应该按照排名顺序录取即可,避免中间层次可能产生的问题。 (12) 整合各部委的基金资源,统一申请评审类似课题的项目,避免同类研究项目重复和浪费经费与各种资源。也许难度很大,但是应该尽量力争有关部委的理解和支持. (13) 吸收民间资金,筹集包括民营(企业、财团等)与大型国营企业的资金,这些民间基金可以与国家基金联合评审,是否统一管理将来应由民间基金组织讨论拟定,目的是切实用于扩大资助的比例,使整个资助比例达到或接近40-50%,使那些基础好有创新的项目被批准,解决有些优秀学者经费的燃眉之急。同时,这些资助的民间团体与申请者也可以双向选择,互利互惠,达到双赢效果. (14) 可以考虑筹备适当的时间,拟举办一次中型基金改革专题论坛,或网上专题论坛,大家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敞开思想,进一步完善基金评审制度,以促进和提高我国整体科研水平。 约稿:探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中的若干问题与建议 探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中的若干问题与建议 《科技导报》约稿:探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中的若干问题与建议 《科技导报》约稿:探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中的若干问题与建议
个人分类: 信息交流|16406 次阅读|23 个评论
基金评审者还是选老专家为好
ldh 2009-7-22 07:31
从我自己参加基金答辩来看,基金评审者几乎都是年青专家,而且大部分还是各个单位的领导.这样选择的目的是照顾各方面的利益并起到接班的作用. 然而我个人觉得选择一定比例的年老专家作为基金评审者,对保证基金评审的公正性是非常有帮助的.至少年老专家没后顾之忧,感于说真话,而年轻专家则要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和仕途,有后顾之忧,难免做到相对公平,多数情况下他们会将票投给有职位的申请者. 因此为了保证基金评审公正性,请一定比例的老专家是非常必要的.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1433 次阅读|6 个评论
五月份忙碌的两件事儿
jianxu 2009-5-30 22:39
五月里,学术圈子大概都在忙碌着两件事儿:一是学生毕业,二是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的评审。 (一)学生毕业。 (所内外)学生们的硕士、博士论文要评审,摊到每位教授手上,少则两三本,多则十来本。 读完一本博士论文需要多少时间?写一份评语需要多少时间? 名义上,评审时间有 deadline ,可时间未到有的学生就会来催你,说他答辩的日子已经定好了。让你身不由己。(看在他导师的面子上,也只得去加个班,把它做了。) 学生们的论文答辩蜂拥于五月底。少则大半天里有一个学生答辩(好像还有那么点答辩的意思),多则在一个半天里将四个学生一起“批处理”搞定。教授们忙得不亦乐乎,甚至连周末都不得休息。少者要参加一两拨,多者有几拨。 (二)基金项目评审。 据说基金委收到的申请书逐年递增。各类项目的评审指派到每位“专家”身上,少者 5-6 份,多者数十份。最多者据说可达到 80 多份。 看一份申请书要花多少时间?写一份评审意见要花多少时间? 如此下去,如何保证评审质量?如果真的是每一份申请书都认认真真地去看、去评,时间何来? 有人将中国的科研说成是“蝗虫般”的行为 (铺天盖地,人满为患,成灾) 。也有人苦恼地困惑过“为什么我们这么累,却没有多少成果? (无用功太多)”说来说去,还不都是中国的“国情”闹的。人口多,“研究型大学”多,教授多,博士多,大家都要吃饭,都要生存。竞争激烈呀!博士也好,项目也好,数量多了,质量还用问吗? 对于低水平上重复所导致的资源(包括钱、人力、智力、时间)浪费,我们好像真的是很无奈。试问, 我们真的是需要培养这么多的博士吗?我们真的是需要有这么多的人来做“基础研究”吗? 五月份如此忙禄(折腾),真的是很有意义吗? 非洲蝗灾(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10547 次阅读|20 个评论
关于写基金申请、学术论文
等离子体科学 2009-3-5 12:47
正是一年一度的基金申请时间。学院的截止日期是 2 日;学校的是今天。但是好多单位还有几天宽限。 这些天总有些年轻人来信或者来办公室谈基金申请的事情。说多了,也有点体会。写下来,或许有点参考价值。 已经有好几年没有申请面上基金了,所以每年都能接到不少评审的任务。不同学部、学科的。尽管每家都有数量限制,但加起来就不少,差不多要用去一个月的时间。几年下来,对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算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怎么写基金申请,好多朋友都有很实在的讨论和建议。笔者不打算在这里重复这些意见,主要说说自己的体会。 结合自己写申请和评别人申请的经验,我个人的感觉,写基金申请也好、写学术论文也好,最重要的一条,是你自己要有写的冲动:觉得这个想法、这个工作我非写出来不可!没有这个,你写的申请也好、文章也好,别人读起来,就觉得没有底气。你自己都没有底气,怎么让别人相信你能做出来! 要有底气,首要的就是对你要研究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就是说,项目的立项依据这一部分要写好。国内外研究的大概描述,你要研究的问题的来龙去脉,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问题的关键在哪里等等,一环扣一环,层次分明、逻辑清楚。让人读起来马上对这个领域和你要研究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图像,让人有一种急于要看 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的想法。 在研究内容、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这部分,一方面把前面说的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总结一下;另一方面要强调要点,在研究内容部分、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部分列出个 1 , 2 , 3 来,让人一目了然。并且简要说明 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这是点睛之笔。 研究方案及可行性这部分就是具体展开说明 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说明白了 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创新点和特色就一气呵成了。 所以关键在于: 1 )明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2 )你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底气!有了这两条,并且写得条理清楚,其它都是细节了。 要明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问题的关键在哪里,需要对要研究的领域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读文献、参加学术会议、请教、还要自己慢慢体会。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则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笔者好几年没有申请面上项目了,就是觉得没有考虑成熟。去年觉得有些心得,今年就交了一篇上去。所以科学问题急不得,觉得考虑成熟了,有了要写的冲动,才去写。才能写出好的申请。 寒假期间给 NSF 评了两份基金申请,一个是名校的名教授、国际上这个领域的权威写的,一个是刚做完博士后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写的。前者大概手里的项目太多,写得不是很认真。材料罗列了很多,但是看不出有什么真知灼见,还是几年前的老调重弹。读了觉得像喝温吞水。而后者写得不多,但是想法很新颖,读了让人振奋。 所以,写好了申请,自己再看一遍。如果觉得很振奋,那就可能让评审人也振奋,觉得你有信心、有能力。 管见,供参考。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10764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9: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