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大学生活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大学生活

相关日志

儿子的大学生活(1)
热度 3 zxj368 2014-10-30 20:43
(自从儿子拿到通知书,到现在已经三个月了,总想写点什么,时间也不是很够,现慢慢地记录一些) 拿到录取通知书 7月24日,我们多么盼望能够拿到儿子的录取通知书呀,因为那天是儿子十八岁生日! 遗憾的是,当天并没有拿到,而是7月25日才拿到,没有任何意外,他拿到的是中国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专业也是他最想去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个人分类: 杂谈|3775 次阅读|4 个评论
儿子的大学生活目录
热度 2 zxj368 2014-10-29 21:44
一、拿到录取通知书 二、打扫宿舍卫生 三、第一顿大学晚餐 四、竞选学院的科技部委员 五、加入芳草社 六、1+1启明星活动 七、参加运动会方队
个人分类: 正阳作文|2805 次阅读|4 个评论
打酱油诗一首
suliantuo 2014-10-18 00:12
未明博雅楼 D S 顶个球 四年晃悠悠 一醉解千愁 【大学微信群同学要求每人写20字描述大学生活和事件,码了一首酱油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8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四学生就业经验交流座谈会”所讲内容
ZELONGHE 2014-7-31 08:21
大四学生就业交流座谈会 在这大四同学即将毕业离校,大三同学也即将迈入大学生活的最后一个年头之际,我们找来10位优秀毕业生,组织了此次就业经验交流座谈会。我相信此次座谈会能够增强我院大三同学的职业意识,提高同学就业竞争力,解决同学心中对求职面试存在的疑难,明确未来奋斗的方向。 除此之外,还有如下好处:1,增加同一专业之间的联系;2,了解专业的方向;3,建立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爱的最高境界不是给予,而是引路。引路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大爱,愿在10位大四优秀毕业生的引领下,大三同学能够借鉴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重要的经历和宝贵的经验,使我们大三同学在未来的求职中能够少走弯路,最终都能够找到好的工作。 最后,祝同学们在未来几年内都能够成为各自领域的精英。你们的成功就是我们专业创办的成功。
3867 次阅读|0 个评论
俺来晒一下本科毕业论文致谢!
ydguimr 2014-6-7 11:38
致 谢 四年的大学生活已接近尾声,即将离开母校,感慨万千。在本文即将完成之际,在此对所有指导、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同学、朋友及家人致以诚挚的感谢! 首先要感谢我的校外指导老师刘老师和校内指导老师王艳导师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感谢他们为我提供这么好的机会,让我有幸到中科院完成我的本科毕业论文,让我体验到了不同的生活,为我大学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王艳导师 工作努力,对学生学业要求严格,生活上关心有加, 尤其 她对科研的那份严谨认真执着,令学生敬佩不已。 3 年来是 王 老师不断给我机会,培养我的科研思维方法,令我为之感动。我永远忘不了我科研中的许多“第一次”是在大学中在 王艳 老师的培养指导下完成的,那些“第一次”仍历历在目。第一次进入专业实验室,第一次阅读晦涩的外文文献,第一次制样,第一次测试分析实验结果,第一次撰写并发表英文 SCI 论文,第一次修改论文,从 大修 的 30 多条意见到小修的 3 条意见,第一次 SCI 论文被接受和发表,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近距离与学术大牛们面对面,第一次做展览 Poster ,这些科研经历极大地帮助了我,同时也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令我终生难忘。 刘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作风,博大的胸怀,求实的态度,敏锐的观察力和对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都深深地感染着我,使我受益终生。在毕业论文的3个月里,刘老师在思想上、工作上以及生活上对我如父子般的关爱,使我终生难忘。 同时,特别感谢直接指导我完成相关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论文撰写的赵晓天、代志明两位博士师兄,他们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和支持,在工作上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得论文得以顺利完成! 感谢刘老师组的冯俊宁师姐,余涛,段同飞,王飞师兄对我数据处理分析的帮助! 感谢王老师组的郑州、邢祁师兄,对我论文完成给予的帮助!特别是郑州师兄在大学中手把手教会了我操作实验仪器,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对我论文修改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且在生活中时常找他聊天谈心,他常无私地开导我,为我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建议,一直把他当做好师兄,好朋友,好知己! 感谢我的大学辅导员王雪梅老师,王雪梅 老师一直深深影响着我,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是王老师一直不断的鼓励、支持、信任我,和其他同学相比,王老师对我的关心、帮助及期望令我终生难忘,一日为师,终生为师,能成为老师最得意的一个学生,是学生最大的荣幸。 师恩难忘,难忘师恩, 特别要感谢我的 大学启蒙老师王建荣老师,因为缘分让我和王老师萍水相逢,四年来王老师对我的帮助与影响至深至远,循循善诱,亦母亦师,是我大学中最尊敬的老师。如果没有王老师一直不断的帮助、鼓励和指导,就不会有今天的我,内心充满太多的感激之情,这份感激之情也将一直不断激励鞭策着我! 感谢陪我走过大学三年的合金材料1014班的全体同学,正是你们的支持和鼓励让我在前进的道路上越挫越勇。特别感谢和我共同生活三年的舍友——姜夫雷、牛嗣哲、张子堂、张振伟和闫兴臣,感谢你们对我的包容和谅解,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与鼓励,衷心的祝愿你们前程似锦、梦想成真。 感谢一同在科苑做毕设的伙伴张连民、靖利军、黄亚兰等同学,我们每天一起吃饭、讨论问题,谈天说地度过了快乐的3个月科苑生活。 感谢我的爷爷、父母、姐姐及哥哥,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和默默耕耘才使得我顺利度过大学四年并得以毕业!他们对我的关爱与理解是我前进的永远动力! 再一次深深地感谢所有帮助和支持过我的老师和同学! 2014 年 6 月 6 日
60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岁月的痕迹(1)-Several Diaries written in college period
waterlilyqd 2014-5-27 10:03
流年似水,二十八载岁月悠悠,翻开过往,记忆却还如此清晰! (The photo is from the internet: http://collegenext.org/campus-life/ ) 1986-9-10 First English Class in this semester It was the first day for us to have English class this semester. At seven o’clock in the evening, Prof. Ye entered the classroom and announced several things before the formal class. He announced the names of people who had passed the aural/oral class entrance examination. Those who have passed the aural/oral exam will be qualified to continue English study in the third year and have Amerian English teacher to teach oral English. When he called the names of other classmates, I was so excited that my heart beat fast. At last, my name was called. Then he told us what we should do as a university student and what our standard is in English study. He said that we should be trained in four aspects: reading,writ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He suggested we should read at least 5000 pages of reading materials before we graduate, we should understand what others say and we should be able to express what we want to say. Additionally, we should(have to) be able to write short compositions. I know I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I’ll do my best to study. Perhaps some day I can reach the standard. 1986-9-11 A lively and interesting English class Millie is our oral English teacher coming from the USA. She looks obese, much heavier than the common Chinese women at this times. It’s the first time we experience such a free class. She is chewing her gum while she speaks to us. Sometimes she jumps up and sits on the desk, and then jumps down from the desk. She asked us whether we had English names. Some answered “yes”, some “no”. When inmy turn, I told her that I had no English name, she said, “you can have the name Gina George, okay?” Some classmates tried to think out an interesting or meaningful name. One told Millie that his name was the same as the author of the book New Concept English . How interesting! Then the teacher asked us to introduce ourselves, telling about things such as our ages, family members, hobbies, etc. Some said they like playing Pingpong,others said they like playing football or volleyball. When she asked me whether I like play badminton, I answered I like it somehow. Then she asked us whether we like playing chess, and if we did, please put up our hands. Although I have just begun to learn play chess this term, I put up my hand high, too. Then Millie asked us to close our eyes and put our heads on the desks and then turn to the right. We all did so. Then she said sth about English studying but Ididn’t catch up with her. But I knew she repeated the same sentence in three times. In the course, I looked up and had a look at the others to see whether they had looked up. I saw all students were still putting their heads on the desk. So I put my head on the desk again. At the moment, Millie laughed aloud, and all quickly looked up. She said she wanted to test whether we listened to what she said carefully. Although she had said the same thing three times, still no one looked up. Then she said if anyone had listened carefully, please pointed out whether she had made any mistakes during the talk. Some classmate spointed out her mistakes. In the end, Millie told us a story about Xiao Li. She pointed to the blackboard and read some words. She asked whether we could link the words together and narratethe story with our own words. Two boys did and then I narrated the story simply. During the two classes, we were all very happy. Millie had smiling face all the wayand encouraged everyone to answer questions or ask questions at any time. This lesson gave me an unforgettable memory. Perhaps from now on, I can improve my spoken and aural English ability greatly. I’ll work harder and be more interested in English. 1986-12-03 My w ish for a prosperous China What Millie said touched me greatly. When she spoke, I listened carefully but moved my eyes quickly as if I want to absorb all she said into my brain. She pointed out many defects existed in China.What she said is tru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our country both in political and education systems. We are college students and we are still young. In a few years, we’ll be the main forces of our country. What should we do? We should work hard, we should change, we should reform and cut a new road. Everyone has the responsibility to devote himself to the country. One tree can’t become a forest. But many trees will make one. I believe our country will be prosperousone someday! 1986-12-06 Classmate gathering Several boys of our class came to our dorm. All were very happy! Some played chess,some played cards, and some read novels or magazines. At first, I played cards with another three. They spoke aloud and laughed out loud. Afterseveral runs, I went to watch others playing chess for a while and then sat down to read a novel Wuthering Heights. I was completely absorbed in the story, but sometimes was brought back to the scene by their laughing and shouting. 1987-5-13 Dormitory debate before the bedtime As soon as the light in the dorm went out, Z1 spoke loudly, “I think this afternoon’s discussion was very successful. All told the truth except a few pretending to be honest!” Her speech broughtout hot debate. T said, “X is a party member, … ” Before T finished her words, Z2 shouted, “Is he a party member? Who has approved him to be a aparty member? Why don’t those approving him ask for our opinions? ” W said, “Do you think they can ask for everybody’s opinions? ” Z2 spoke in much louder voice, “They always ask for the same few people’s opinions, and always ask for those who say “well, well, he is not bad!”” Zhou, keeping silence all the time, began to speak suddenly and angrily, “Please shut up! When we ask for your opinions at the meeting, didn’t you hear it? ” Z2 didn’t reply. W said slowly, “I don’t think he is qualified to be a party member.” Z2 shouted in a jubilant voice, “good, very good, completely right!” After a while, T spoke, “In fact, few party members are qualified. Those who want to be a party member only want to get a little interest for themselves. ” Z2 interrupted, “Everyonefor himself and the devil take the hindmost.” “I can’t agree with your views,” W said, “Don’t you need other’s help? Can you live without other people?” Zhou added, “Please analyze yourself more!” The debate ended suddenly and everything was in silence!
个人分类: 过往岁月|469 次阅读|0 个评论
整理整理博文
mqr 2013-11-10 21:44
整理整理博文 我的博客里的文章太乱了,连自己查找都十分费劲,终于下了下决心,整理一下,系统地分一分类,这样就显得有些条理了,要找哪方面的文章,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省不少的功夫。所分的类别大体如下: 闽山闽水、龙江情怀、辽沈大地、三亚花木、科普与科普转、健康与健康转、气功与气功转、见习照片、瓦房村旧事、五十一年又相见、新诗、旧体诗词、中大学生活、闲文(散文不像散文,杂文不像杂文的另类小文)、地质工作、悼词以及恭读圣经等。 共350篇博文,整理用了三天的时间,这三天真是天南地北地随着文章的内容又跑了一遍,不时地掀起感情的波澜。因为这些博文是个大杂烩,所以思潮也自然而然地跟着浮想联翩。总想这些博文不是写出来的,是用脚跑出来的,是用汗浸出来的。没有文彩,没有风格,只有山野的土气。是最原始的土与石,只能做为一种原始资科,本着这个精神,在有生之年,还将补充下去。 写博文给我的老年生活撒上了些花椒面儿,增加了不少的滋味。已经提笔忘字的我,不得不又拿起《新华字典》,甚至眼前的字、词都要找一找,真不敢相信自己了,这很可能就是“老痴”的前兆。但愿通过动脑,那一天能够来得迟一点儿。
个人分类: 闲文|2541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生谁没有迷茫过,关键不要迷失太远
热度 6 zmpenguestc 2013-10-17 22:26
昨晚,应邀给我院大一新生讲座,主题为:光电助力,放飞梦想。 做为“名师讲坛”活动的第一讲,确实心里有些忐忑。因为,就像我的开场白:我很惭愧,在光电学院,不论科研上的大牛还是教学方面的名师很多,我深感压力。我没有成功的经验,但有经历失败的教训。反过来,可能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大一,特别是新生的第一学期,是大学四年十分关键的时段。她可能决定你大学四年中,是否改变高中时期的意思形态,是否快速适应和成长,是否拥有自信,是否走入一个良性态势 … 。不过,尽可放心,不会决定你的终生,除非你迷失太远。大学生涯的第一学期,是高中生过渡到大学生的关键时期。有的人,转变的很快,有的人没法适应新环境。有的人在高中很优秀,来到大学,一下子变得平庸,甚至迷失。有的人在高中阶段表现平平,进入大学后却越加优秀,成为同学中的姣姣者。这都属于正常现象。大学生迷失的主要因素: 1 、“游戏”人生(男生) 全员赤膊上阵 头悬梁,只为游戏通关 2 、迷失爱情(女生) 大学谈恋爱是好事,但不要让“爱”拖后腿!而是让爱情成为“比翼双飞,共同进步”的推力。——理工科院校,男女比例 6:1 ,“有人追你,不要沾沾自喜;没人追你,也不要自暴自弃,那是因为你太优秀”。总之,顺其自然 … 爱情:共同进步 爱情:比翼双飞 一、 要学会把握主体 塑造健全人格,点燃理想火花。打好基础,以专业为平台,起梦未来人生。 二、生涯规划(难) 没有选择时,做好现在 有选择时,尊重自己的兴趣 三、不要迷失太远 不要以为已经成功的大牛们,放屁都是香的。不要相信,他们的人生都是一帆风顺。经验可以借鉴,教训可以吸取。但记住一点,自身不要迷失方向太远,回到正常轨道可能需要时间的代价,甚至回不到前进的轨道。
个人分类: 校园时评|29445 次阅读|14 个评论
那些最珍贵的大学生活
热度 1 YS09410801040 2013-10-7 22:49
下文是我的个人成长经历,是当初西大生科院谢建平研究员交代的复试任务之一,虽说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能进谢老师的实验室,不过还是非常感谢谢老师那段时间的指导,这篇经历是自己最后面试中科院微生物所时的敲门砖,也可能是我的导师刘杏忠研究员选中我的原因之一,往事于别人而言可能毫无价值,但于自己而言,却惜如珍宝;走过的大学虽不曾后悔,但知这差距,,,,,,作为一名“骨干生”,短板很多,但我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去缩小真正能进入实验室的差距,相信努力下去结果会不错。经历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希望研究生毕业时能在这里写下一篇自己更喜欢的博文! 尊敬的老师 , 您好 : 此刻能提笔写这样一封邮件,我倍感庆幸与感谢。因为她代表着我的希望与梦想,在此,向您简介我的个人经历,其中肯定有许多鄙夷之处,还希望您能海涵。 个人成长经历 我出身于 一 个平平淡淡的农村家庭,家中有父母,弟弟和我。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呈现出的是家乡那一片片美丽而纯净的放牛山,在我六岁那年,我背着妈妈给我缝的单肩麻布书包走进了私塾学堂,因为地区偏远,村里的人为了能放心孩子同时又能让孩子上学,就在院子里开了一个小学堂,其实算不了真正的学堂,开设的语文和数学课是同一个老师任教,并且一二三年级就一个老师,读完三年级就去了离家较远一点的小学,记得那时除了上学就是回家放牛,没有现在小孩子们那么多的“你追我赶”,那时也不懂得什么叫竞争,什么叫奋斗,留下的只有那些天真 、活泼和调皮。 在我十三岁那年,我走进了中学,由于没在父母身边,我开始学着单独生存,每天下课后不仅要完成作业并且还得自己煮饭,在中学的日子里,我也开始学着努力奋斗,因为小学基础差,进入中学的时候没能进入 A 班,所以心里总有一块石头压着自己,总有一股向上冲的干劲,终于,努力之后总会有不少回报,这不仅使我每学期的成绩能名列前茅,并且还使我三年后走进了县里的唯一一所省级示范中学 一一务川中学,更值得庆幸的是,在 第十五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我代表学校参加初赛并顺利进入复赛而且最终获得省级贰等奖 。那次经历是我第一次走进遵义这座红色古城,第一次感受到城市的繁华,第一次体会付出后的收获,第一次深切感受到成功后的喜悦。 高考过后 , 我怀着不好不坏的心情来到了遵义师范学院,好的是我也能进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不好的是我所读的学校是一个三流学校。进校后的不久,学院领导就召集全系的同学谈话,领导都知道大家的心声,知道同学们有的失落、有的迷茫,并且也没有什么新的计划和目标,系领导就试着引导着大家寻找新的目标,立下新的计划,要求大家填写成才计划表,并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如果感觉高考失利了,还可以选择考研。考研?是的,这就是我填报高考志愿时的心声,这也是我选择遵义师范学院生物系(现生命科学学院)的原因,因为在看似不怎么样的师范院校,其中有一个学院能保持 40% 左右的考研上线率,这足以诠释学院学风 , 学纪的严谨、务实。 进入大学, 我有渴望、有追求、有失败、当然也有不少的成功,在这些过程中,我不断挑战和充实自己,努力追求并不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 在思想上,我刚进入大学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党组织对我的培养与考验,现在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 在生活中,我勤俭节约,能吃苦耐劳,在学习之余,我常常外出做兼职自筹生活费;大一的第一个寒假我从事了由 TCL 电视公司举办的大型奥运明星中国行之亲赠会的宣传与销售工作;大一暑假,“全友家私”在遵义上市,我组织了部分同学前往兼职 , 从事宣传和协助主办公司举行了盛大的开业仪式;在以后的课余生活中,我长期从事婚庆设计相关工作;除此,我还参加了驾驶培训并顺利获取了驾驶资格证。 在工作上,我积极参加院系活动,在 2012 年遵义师范学院首届羽毛球比赛中,我代表生命科学学院参加比赛并最终荣获二等奖;除此之外,我还是班上的篮球主力队员兼体育委员,并曾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肯定,荣获 “优秀学生干部” 称号,除此,我积极参加校外实践活动,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我以自愿者的身份参加了汇川社区的人口普查任务,最终得到领导的肯定并发放荣誉证书 ; 我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承担任务,与人为善,乐于帮助他人,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在学习上,我勤奋踏实,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曾获取过 专业奖学金 ,除此,在动物学野外实习中,我积极采取与整理标本,最终荣获 “优秀实习生” 称号。 作为一名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我更加注重实验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训练,并且很专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011 年的时候 , 在实验老师(魏福伦教授)的指导下,我们实验室团队以作品《一种装载小蜜蜂的转运瓶》在 2011 年第十二届“挑战杯”贵州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科技发明制作 A 类、 B 类三等奖(证书附后) ; 同年十一月,在魏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实验室团队申报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并于 2012 年 6 月 20 日得以授权 《专利号 :ZL201120418192.X 》(证书附后) 在实验室的成员中,我深得实验指导老师的信任与重用,是老师的实验过程中的得力助手,大二暑假的时候,我荣幸被实验老师派往贵阳市蜜蜂博物馆协助维护蜜蜂生殖生长相关工作。 大三开始,我怀着自己的考研梦,开始了准备考研的相关复习,从那时开始我也就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直到考研结束。一年很快就过去了,想想那条通往图书馆到食堂的路,留下了多少个重复的脚印,流下了多少辛勤的汗水,同时也留下了我曾经最美好的回忆。考研结果两个月出来了,面对这样的结果心中确实有颇多感慨,辛辛苦苦准备了一年多,而结果却不如人意。可能付出之后没能得到相应回报的辛酸也是一种别样的快乐吧,由于曾经踏踏实实的努力过,所以我并不后悔。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后悔是没用的,我现在该做的应该是总结曾经的失败,抓住当前的机会,认真、真诚、勇敢的走下去。每当我陷入失望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不要抱怨,如果真的输了而不甘心就再考一次,生活应该充满信心,奋斗着、努力着并快乐着。纵使考研的结果能使人心裂破碎,但此刻,能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这也是人生中极大的幸事。 大四的寒假,也是考研后的日子,我开始毕业论文的准备,我做的课题是: 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 HSP90 基因的提取与鉴定,目前的进展有: DNA 的提取, cDNA 的合成,引物的设计及中间片段的扩增。在实验指导老师(张道伟博士)的细心指导下,我学会了部分分子生物学基础实验技术的操作,由于假期时间较短,所以实验还未能结题。 感谢老师您能品读我的诸多的往事,同时也很荣幸您能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经历,深深的感谢! 此致 敬礼 经历人:遵义师范学院 杨顺 联系电话 :18341318006 邮箱 1185478674@qq.com 2013/3/21
个人分类: 生活随记|4658 次阅读|2 个评论
那些渐行渐远
lvjian1991 2013-9-29 20:28
毕业季似乎总是要写点什么,以此来表明自己有很多感触,开始由于我的拖拉一直未动笔。等到想写点什么的时候发现会飞那熊孩子已经把每个人回忆了遍,着实用心,我也不好再去回忆一番每个人。只好乱七八糟的回忆一些至今感觉温馨的东西。 那些在球场上撒过的汗水 篮球始终伴随着自己的大学生活。是一种释放,释放多余的雄性荷尔蒙以及心中的苦闷;也是一种享受,享受耳无车马喧的放松,也享受大家的互相信任。玩的时候,大家不会因为技术的好坏而相互抱怨,更多的时候是以一种戏谑的方式相互调侃。当然在这里也有过争吵和不愉快,但只要下次还在一块玩,所有的不快都成为过去。每次最烦的就是当你玩的正酣,一个电话或者短信将你带走。现在想想最快乐的就是在挥洒汗水的时候。 那些年成为我们夜谈对象的女孩 熄灯后的夜谈也成为四年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每晚都会有不同的主题,但几乎每个话题都离不开女生。具体讨论过那些女生,似乎也不记得了。有传授恋爱经验的,有分析女生性格的,有介绍对象的,随着内容的深入,有可能为一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大家又很健忘,第二天谁都不记得自己说过什么,继续新的话题。有时聊的正high时,不时从隔壁传来几声狂笑声和走的不知道方向的歌唱声,然后再引来我们的狂笑。聊着聊着就没了话音,然后就是此起彼伏的熟睡声。不知今后还有没有机会再进行这样没心没肺的夜谈。 那些丰富多彩的外号 刚入学那会儿,大家还都把名字叫的很斯文。映像当中,只有会飞最聪明,来了就让别人叫他会飞的猪,其他人的外号都是广大群众智慧的结晶。最响亮的就是皇字辈儿的,如雷灌耳;最霸气的是彪界人士,个个身怀绝技;人数最多的是各种动物,从飞禽到走兽再到水里有的,应有尽有;最憋屈的是流氓群,一见面就被‘’流氓,流氓‘’的叫着。叫的时间久了竟会忘了真原名,记得有次统计什么东西,只知道外号,硬是在纸上写不出真名来。 那些莫名其妙的眼泪 临近毕业,看着大家都很闲,而自己有很多事要去处理,心里挺烦,恨不得立马就毕业,然后就可以清闲下来。可是当真正要离别的时候,总有种莫名的情绪涌上心头。二十六那天晚上,我原本想一醉方休,可不知为何脸上挂了彩,提前退场。回来后听说包括很多男生都喝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大家都在宣泄着四年的如意或者不如意。二十八号那天下午,忙完大学最后的任务去打最后一场球。玩着玩着,心里百感交集,兀的眼泪在里面憋的受不了啦,我头扭向没人的方向强忍,生怕别人看见我的失仪。晚上宿舍吃散伙饭的时候,氛围一开始比较沉闷,大家仿佛都心事重重。酒过三杯,话匣子都打开了,全部都是对彼此的真心话,有的是憋了好几年的,此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直不停的喝,逐渐就不省人事。第二天直到大哥要走把我叫醒,我还不知道是怎么回到宿舍的。后来听听他们说我们宿舍那晚都落泪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这个夏天我们彻底放纵了自己的情绪。 那些发自心底的祝福语 不管是已经开始工作的还是打算继续深造的,都希望咱们能成为各种领域的精英,有个美满的爱情,健健康康。多少年后,咱们再相聚!
个人分类: 原创|28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阿联:没经历大学生活是遗憾 以后想报班学些东西
dongzg101 2013-4-3 23:57
阿联:没经历大学生活是遗憾 以后想报班学些东西 2013年04月03日10:29 东方早报 我有话说( 908 人参与)   早报记者 张婧 发自东莞   当去年赛季初易建联 离开NBA 重回CBA 时,他背负着太大的压力。人们总是习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所以对于阿联,这个赛季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虽然有些惊险,但易建联最后还是帮助自己的母队拿回了失去的总冠军奖杯,还实现了赛季MVP的帽子戏法,他用“完美”一词来诠释这四个月,他说夺冠的赛季,没有什么遗憾。对于篮球之外的纷争,他笑着说,篮球之外的东西比打球要难得多,他无意去应对。这已经是他职业生涯的第十一年,他早已学会淡定,学会“不去评价别人的评价”。   易建联说,面对生人,自己话很少,是典型的内向性格,这就像易建联面对话筒时的表现一样。   有些意外,和易建联的这次面对面交流持续了近50分钟,他依然算不上是个健谈的采访对象。有时候,在思考一些问题时,他会微微皱起眉头,手指和衣服的拉链较着劲。但是面对每一个提问,他都认真作答,就像他在场上的态度,专注努力每一分钟。   不再去追求个人数据   东方早报:公布总决赛MVP的时候,看上去你不是很兴奋,是意料之中的原因吗?   易建联:不是不兴奋,我们想要总冠军,对我来说,作为团队运动,要达到目标需要大家都去努力都做出贡献。最后拿到MVP,可能是我在数据上比较多一些,没大家想象的那么重要。朱(朱芳雨 )和大鹏(王仕鹏 )都做出了很多贡献,我们三个人也都拿过这个奖项,不是说没有拿过所以可能特别想要。我知道我回来这一年我的目标就是拿回总冠军。   东方早报:这算是成熟的表现吗,可能年轻的时候会对这些数据、荣誉看得更重一些。   易建联:最早刚开始的时候,刚进队可能会比较想表现自己,打了这么多年,现在是自己的第十一年职业生涯了,不再去追求个人数据。   东方早报:那现在的易建联对什么更看重一些?   易建联:球队的集体目标,朝着这个目标去前进下去。作为球员,在场上场下都能为球队做出好的事情,一种凝聚力。从个人来说,我觉得球队的进步也是和个人分不开的,必须个人有进步,球队才会有进步。   不再评价别人的评价   东方早报:这次回来,给大家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就是你训练非常刻苦,尤纳斯说甚至队里年轻的队员都赶不上你,赛前两个小时就回到赛场练球,这是一种责任感还是想给年轻队员树立一个榜样?   易建联:养成的习惯吧,在NBA那几年学来的,球队都很早去球场,球员会比球队更早去球场训练,更早去投入比赛状态,注意力、精神状态更早地准备好。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些事情,帮助影响年轻队员,把自己的这份工作做好。老尤(尤纳斯)经常跟我们说,球场来得早的话,就把时间花在球场上,多投几个篮,如果什么都不干,还不如多睡一会儿。做这个事情,就努力做好,做得职业。看到一些年轻球员很想表现,上场多打一会儿,让自己提高,本土球员也是我们整个联赛的支撑点。   东方早报:说到尤纳斯,他说易建联不再是他上次走的时候那个小伙子了,这些年,你自己的变化在哪里?   易建联:五六年的时间,人都会变化很大,之前要是上大学也该工作了。我也是一样,这五六年在美国打比赛,经过了很多比赛,各种环境,三届奥运会,经历的一切都是自己的一种生涯、观念的累积。不论中国还是美国,对我的锻炼都很大。在美国打了几年,那是一种极大的满足,在那个平台,经历过不一样的环境和角色,不一样的教练、队友,能看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东方早报:会在乎别人的评价吗?   易建联:大家看球是有言论自由的,作为球迷,欣赏谁比较多,大家的角度都不一样,我不需要去评价,我只想自己在场上发挥得更好。我场上表现不好的时候,不需要别人告诉我,我自己就会知道哪里做得不够,如果你需要别人来告诉你,那作为球员就太失败了。   2009年亚锦赛最伤心   东方早报:这些年你并不是一帆风顺,事业上可能有起有伏,这是不是促使了你的成熟?   易建联:没什么事情会总是一帆风顺的,我的篮球生涯肯定会有起起伏伏,整个生涯才会显得更加完美吧,因为经历过所有,更多的是一种坚持。   东方早报:坚持的动力是什么?   易建联:既然站在这个平台上,选择这个职业,你不坚持,可能你就没有竞争力,你早就可以退役或者身体下滑很快。要继续在这个平台上发挥打球,肯定要保持住自己的状态和水平。   东方早报:坚持这两个字,说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做起来还是挺难的。   易建联:无论如何,还是要去面对,去克服。包括自己的伤病、输掉一些想赢或者该赢的比赛。比如2009年亚锦赛在自己家门口输掉冠军,去年奥运会一场未胜,2008年差点赢西班牙破历史纪录,都是一种经历。当时可能会有遗憾,过了以后,会更加专注,向前看。   东方早报:会有特别难过吗?   易建联:肯定会有那样的片刻,像2009年输掉决赛,在自己国家放别人的国歌,那一片刻肯定非常难受,过了那个时刻,你会想办法去重拾心情,去重新站起来。   东方早报:那个时候会觉得压力很大吗?   易建联:肯定是的,中国国家队打比赛,全国的球迷都会有关注,关注我们打得好不好,有时候他们不会看过程,只看重结果,你就要想办法给一个好的结果给大家。   篮球之外的事情更困难   东方早报:说到压力,这次回广东,你的目标很明确,但是随着联赛的发展,总冠军并不好拿,有没有想过一旦没有拿回来,外界的声音?   易建联:就算失败的话,你也要接受这个结果。我不能因为担心就不去做这个事情,我们不能说百分之百就能拿总冠军,但是这是我们的目标,我们会付出很多努力去争取回来。去年赛季开始的时候,也是要总冠军,最后失败了,还是要面对这样的结果。   东方早报:这个赛季对你来说完满了吗?   易建联:拿到总冠军,完满了,我想不到拿到总冠军还会有什么遗憾的事情。   东方早报:对未来有什么规划吗,这个规划不仅仅是篮球,还包括你的生活。   易建联:为了以后的生活做打算,去做一些事情。现在每年做训练营,我得益于社会,那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回报社会。从中我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开办训练营我需要一些什么,程序是什么,或是流程,这些球场上学不到的。很多事情我都要知道该怎么去办,这些你场上永远不会接触到。通过开发自己的公益训练营,你会学到很多不一样的事情。   东方早报:和打球相比,哪个更难一些?   易建联:那些事情要动脑去想,去筹备,打球是自己的本职,有时候是直接反应。那些时候有时候一头雾水,不知道该怎么办。刚开始有想法的时候,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怎么招生,找场地找谁,很多问题想不到,但是还是要自己去想,一个一个找出来去解决。   享受和学生打球的感觉   东方早报:开办训练营,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易建联:想通过自己,让那些学生参与进来,教练都是从美国请过来的,几天的时间不能奢求他们的球技可以突飞猛进,但是他们可以感受到平时在学校感受不到的东西,就像我在美国五六年,如果呆在中国,永远都看不到学不到。对他们学生来说也是一样,经历多了,成长也更有帮助。   东方早报:对他们来说,你也是一个榜样的力量。   易建联:我希望是这样,有个影响力给他们。通过在训练营和外教的接触,可以把一些正能量带回学校,影响他们的同学。   东方早报:听上去,你很乐在其中?   易建联:我们都做同一件事情,能够在同一个场地打球,我很享受这种感觉。我小时候没有这样的训练营去参加,现在我希望自己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机会参加。看到他们非常努力地跑,投入在其中,我乐在其中。   没有经历大学是个遗憾   东方早报:这些年,谁是最想感谢的人?   易建联:父母吧。从我打球以后,从学生变成一个球员,人生的一个大转变。他们花很多心思在我的身上,关注我的一举一动,我打得好不好,不顺的时候情绪上有些什么变化,比较操心,现在还是这个样子,天下的父母可能都一样。那么多年下来,随着年纪的增长,越来越能感受到他们花的心思。我想做好自己,场上能发挥好,他们会希望看到。爸爸希望我全力以赴,不需要太注重结果。妈妈后勤上很专注,吃得好不好,穿得够不够。   东方早报:有人说易建联的性格挺内向的,有的人说其实你还很冷幽默。   易建联:在熟悉的朋友面前,挺能说,但是在不熟的人面前,不太喜欢主动说话。每个人性格不同,有些人性格开朗,很容易交朋友。像我这样,熟的朋友都了解我怎么样,在公共场合,没有那么开朗。   东方早报:成名之后,不像过去那么自由了,会想躲起来吗?   易建联:人多的地方,都会涌过来,场面上会不太舒适,有的时候可能在赶飞机、办事情,突然间就拥堵过来,一下子停在那里,就有点不太方便,不过习惯就好。确实很多球迷关心我,看到我会比较激动,我很感激他们。   东方早报:有想过尝试一些和篮球无关的东西吗?   易建联:那我要想一想,不是我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做生意也要头脑,不然生意就失败了,我每天打球,肯定没有生意头脑。我想学习一下,读个什么班,如果有时间的话。其实还是挺羡慕别人读大学,因为你没有经历过大学生活,挺遗憾的,是一种人生的转折期,读书、走上社会。 已有 290 条评论,共 908 人参与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120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 阳光见证 云上太阳--录音1
Furaibo 2013-3-24 23:14
阳光见证 云上太阳 阳光姊妹,曾是青岛二中的优秀生,现天津大学大三学生。今年 2 月 16 号宣信 412 团契 L 老师请她来对高中生分享。到会者只有五位高中生。为了更多没有到会的弟兄姐妹,得到阳光的授权,我请 DW 弟兄根据 5 段录音整理成文字,并请阳光过目。她留言: “ 熊叔叔,我看完啦 ~ 非常感谢宣信教会的同工整理文稿 ~ 我觉得很好啊,只是改了几个称呼,剩下的都很好 ~ 宣信的同工好认真啊 ~ 我也很怀念在宣信主日学的时光 ~ 上帝祝福您及宣信教会的其他牧者、同工、弟兄姊妹 ~” 稍微遗憾的有两方面:首先录音的效果不是最理想,提问者的问题不易听清,暂时省略;其次录音不完整,阳光姐妹 “ 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 ” 的见证没有录上,这是上帝的荣耀,但愿以后能够补上。盼望来访的弟兄姐妹,不要嫌长;耐心读完她的见证,相信上帝会使用这见证,使你蒙福。谢谢阳光姐妹、 L 老师、 DW 弟兄的付出,感谢上帝,祂必纪念! 录音 1 : 其实很多过来人都会告诉你,高中其实是很幸福的时候,因为不需要选择,因为只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高考,所以使劲学就好了,可是上了大学,到了高考之后,关于选择学校、专业,会有很多很多选择。 人生它不是说学得很好,你就可以过美满的人生。你要有一个丰盛的生命,要有神的同在在你里面,你的人生才会有一个非常美好的结果。可能很多学习很好的孩子,他们上了很好的大学,可是最后的结果并不好。这是很奇怪,因为我们在高中非常羡慕这样的全都优秀的人,可是为什么最后会这个样子,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没有成长起来。其实你们这么年轻就认识神。 我小的时候在教会长大,很多人都跟我说:你这么年轻就认识神,真蒙福!那个时候我也承认,但是我没有真实的体会。可是我上个学期在台湾交流的时候,看到那些那些团契中传道人带领的小孩子,从小在神的祝福下长大,真的很蒙福,能够感受到神。 那要讲我学习的经历的话,因为你们没有经历高考是吧?高考对我来说太遥远了。因为我最多的见证是在高考,虽然我高中的时候成绩一直很好。那我就讲讲我从高考开始的经历吧。因为其实我也有点忘了。我现在给其他人讲见证的时候,大部分都是我大学的见证。我高中的时候是很优秀,不光是学习好,其他方面也很好,就是各种社团,各种出去。别人都很羡慕之类的。那个时候我不明白,那个时候我觉得我只看到这是神的祝福在我身上,可是后来我发现神把祝福放在你身上,你需要去做工的。很多很多的人会因为你的见证,或者信心坚定,或者有信的。 我现在初中的班主任,就在我爸爸的教会。她是军人家庭出身,按理说信主很难,可是她的女儿和她都在我们教会。后来我才明白,之前不明白:其实我开始在学习上蒙神的祝福的时候是在初三。初三的时候有一个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那个年代还考竞赛,现在考这些都不管用了,那个时候考竞赛还能保送,就是高中。然后其实我英语是很好啊,不过没有在外面学过,就是 9 岁四年级的时候开始学英语,一直在学校里学,从来没有在外面学过,也没有请过人,也没有过多的关心这个事情。结果很奇妙,那个时候笔试的时候,我就进入了青岛市的市队,青岛选了 8 个人去代表青岛参加比赛。我们假期中就搞了一个培训,天天在八大关一个什么大使馆旧址训我们,找了个外教专门培训我们 8 个人就是演讲,那个时候非常非常难。我们的演讲是即兴给你一个话题,上去就说。你知道培训时候我心里很没有底的,我清楚知道自己的水平,根本不如那些人,因为他们都是有些小学在国外长大的,然后要不然就是同时学了很多很多东西。而且我的词汇量是个硬伤,不是几天能补回来的,语法也不行,但是资质还是很好的,只是没有用过他们那么多功。当时我们英语老师都说出去吧,只是见见世面,也不用想去得奖,结果我就去了。我们当时去济南比赛,当时在火车上,我妈妈开始传福音,她当时准备了一包《耶稣传》的光盘。开始一个一个发,给他们传福音,他们那些家长都陪孩子去,然后开始就问,你们为孩子比赛祷告吗?我妈妈说:祷告啊!她说我为每一个孩子都祷告,当然也为我的女儿祷告。回来的时候,我就挺心虚的,因为那些孩子都是相当于科班出身。因为我们的前一届,青岛去的 8 个人中,只有一个人什么奖都没有拿,就回去了。她(我妈妈)当时就祷告说,就是不管是让我拿一个什么奖,千万别是什么奖都没有拿的,这样的话福音还怎么往下传啊! 第一天是考初试,如果初试都没过的话,就可以直接回家了,也不用往下考。初试的时候,青岛市 8 个人全过了,我是最后一名。我大概是倒数两三名的那种,正好被他们取上了。那个时候我们领队把我们叫去开会,口气也很不客气,然后我也没有往心里去,那个时候心里承受能力比较好。 结果,第二天考试,第三天考试,考完之后,成绩一出来。最后我的成绩是全省第 4 名,是全青岛市队里面最优秀的,当时出来成绩的时候我也震惊了,因为我也没有想到是这个样子,可是事情就这样成就了。 后来我参加一些比赛啊,等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也去参加这样的演讲比赛。那个时候有个大学里信主的英语老师说,他就说我跟别人不一样,他说我跟别人不一样,不是那种争强好胜的人,不喜欢参加比赛。其实我当时特别想说,我也不喜欢参加比赛,我也不是争强好胜的人,可是为什么要去,就是因为,当年你知道吗?现在回想起来,我这人生中最害怕的时候,但是集训连长站在讲台上的时候,你真有想跑的冲动。就是拿那个题目上台,我当时没有想到有那么多人,当时底下,初试有十几个评委,我以为只有十几个评委。他们说要让济南市的学生来听,我心里想谁愿意去听比赛?结果一个特别大的会堂,坐了满满的人。然后站在上面的时候,真的是很想跑,想拔腿就跑,可是没有办法,你知道吗?后来我明白了:当神把你放在那个位置上的时候,不仅仅是得荣耀的事情,你要为他去比赛,为他的荣耀去做这个争战。有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属灵争战都是牧师和传道人的事情,他们要传讲神的名,然后这样才叫做神的工。其实每个人都在做神的工作,都在服侍神。因为很多时候神真的把你放在某一个位置上,在这个位置上的时候,你要寻求他的旨意和你要去听他对你的带领。不要把自己放在首要的位置。那个时候其实培训的时候我已经很不想参加这个比赛了,可是转念一想真是神把你放在那样的位置上,你就要去做,你就要单单凭着信心,在他带领下去做。这个事情成就之后不仅仅是祝福你,后来因为很多见证也祝福了很多其他的人。 我为什么参加比赛,其实你说我喜欢吗?谈不上我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谁愿意去争强好胜,其实每个参加竞赛的孩子,我觉得他们并不是从心底里面觉得我要去争个什么。但是如果你是为了升学,你是为了其他东西,你就很痛苦。如果你是为了神,你看怎么祝福你。他不仅从这个方面,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个方面,他也从你生命当中祝福你,使你一步一步成熟起来。 后来我直升上了二中,现在也有直升,但是没有直升班了是吗?我在二中挺优秀的,就一直都很好,一直也都蒙神的祝福,学习成绩也很好。当时高一的时候我就很想学建筑,我觉得我也很奇怪,我觉得非常非常想学建筑,然后我高二的时候就被新加坡国立大学录取了。结果最后一轮面试,是新加坡教育部长做的,我进去之后他就问我说我们专业可选择的范围里面是没有建筑的,你为什么要学建筑?我说我觉得规则都是人定的,是有商量的余地的,但是他不让我学,但是他说你这么年轻就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还是很可贵的,就把我放了,可是肯定不让我进,他们就像企业赞助一样。所以我就相当于为了建筑放弃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结果我上高三的时候被浙大的竺可桢学院保送了,但是我放弃了,这个事情很神奇。我记得那个时候是一月份还是二月份,还有五个月高考,那个时候出了一批名单,我们就去面试、笔试,当时有小语种名义保送一批人,但是有那么几个人,他们是要保送到竺院去的,我就是几个人中的一个。老师找我谈话,说你要保送到竺院,那时诱惑很大,因为那个时候只要一签字,这一切的复习啊,习题啊,乱七八糟的事,你都可以不要了。你可以过 5 个月的假期,顺利进国内一流高校,最好的学院。 你们知道浙大的竺可桢学院是什么学院吗?按理说浙大是被我们老师批惨的学校,因为它太杂了。可是浙大确实有很好的学院,就是竺可桢学院,是竺可桢先生建立的,是国内研究生物最好的学院,应该小正姐妹去的就是那个学院。然后那个时候只要签字就可以走了。但是我还是很想学建筑,当时你知道吗?浙大的老师跟我讲了,他说如果你真的很想学建筑的话,一年之后你可以换专业,你可以先进竺院,一年之后然后再调。可是那个时候我已经拿到天津大学,就是我现在所在的大学的自主招生的机会,基本上很保底的学校。天大虽然没有浙大名气那么大,可是它的建筑绝对比浙大要好很多。后来我就问了一些人,那他们说没有人会放弃天大的建筑,跑到浙大学建筑。这都是题外话,那个时候我也很迷茫,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那一年他们要的人少,就是它要的人少,全校一共是三个还是四个有这样机会的。 那个时候我就问我爸妈,因为我一直也比较顺服。然后就打电话问,他们就说我们也祷告,你也祷告,我们看看神怎么带领的。其实我跟你们说,有些时候人都宣称自己不知道神的带领,是他们自己不想知道。很多时候神真的把他的意念放到你心里,你清楚得很,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那个时候我就不愿意承认。那个时候我不太愿意承认神的带领就是让我放弃这个机会,因为我觉得还是蛮想要的。这个诱惑还是很大的,但是我觉得这个事情不能这么算了。我就祷告,结果那天晚上有两个老师找我谈话,一个是教务处的严主任,是我的数学老师,还有一个就是我的班主任,他们两个人确实是神确实把话语放在他们两个人心里。很奇怪,他们也不信,那个时候我爸妈也不在我身边。你知道吗?当时全校的教我的老师都知道这个事情,可是他们没有一个人敢跟我说让我放弃浙大这个机会,这是要担责任的,如果万一我高考考砸了,然后我又没有这个机会,所以没有人敢说。其实从学校方面也是希望我签字的,因为至少保证一个学生进入国内一流高校。结果他们两个人的说法是什么呢?他们两个人就说,有很多的这样很好的机会,首先对于你来说,你不能和其他人比,因为别人觉得很好的机会,觉得放弃了那么可惜,可是你不要觉得可惜,因为大家都是不一样的,不是说别人觉得可惜的机会你就要觉得可惜,该放的时候就要放,然后他们又说你这么年轻,现在选择浙大就是为了保险。说实话确实是,那个时候确实是,就是为了保险。如果你在这个时候选择了保险,那么将来做什么事情都会畏手畏脚,这样不好。在这么年轻的时候,愿意闯就闯一闯,考砸了又怎么样?大不了就上,最差最差也是一本吧。然后我觉得确实是,我也确实知道这个信息是神的信息,但是我还是不太情愿,我那个时候对神说,我干脆还是要个 ” 羊毛法 ” 吧 . 你知道羊毛法就是当时上帝要让基甸去打哪,然后基甸他很担忧,他说不知道这个声音是不是从神来的。于是他就问第二天早上我放一团羊毛在禾场上,第二天早晨如果羊毛是干的,其他地方都是湿的,就确实知道是你。第二天早上去看,果然是这个样子。他就很犹豫,又说那我再试一次,如果是羊毛湿的,其他地方是干的。结果第二天早上他又去看,果然又是这样。所以他就知道这是神的话语。所以这就是羊毛法。其实那个时候已经快春天了,我就说,如果明天下雪,那我就是选择放弃这次机会。如果明天不下雪,我就继续。 我跟你说这个 “ 羊毛法 ” 不能随便用,用不好你这是试探神了。除非你心里真的不平安,或者你真的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神会眷顾你这样的信心,他会帮助你。那个时候我也很感谢神,他真的很怜悯我,然后第二天一早就下雪了。我看了之后觉得怎么办,神都不喜欢,那就放弃了。 之后我就考大学了,然后高考的时候出车祸了。我们高考三天,山东省高考三天,第一天晚上回家的时候,脚被车压了,我是在二中考,二中的楼梯有多,考场不可能上去。所以第二天我是学校用电瓶车送上去的,而且我是提前进的考场,在所有人都没有进去的时候,因为我必须要自己爬上去,一个脚。而且那个时候就很感谢神,我没有骨折,骨折了就真麻烦了,那个时候真没有。脚受了伤,大夫不太敢用药,怕用药之后太疼了,明天影响考试。考完之后,然后出成绩了,其实我考的不是很好。那个时候其实我的信心蛮受挫的,高中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失利过,就在最后这一次,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那个时候倒是也没有埋怨神,但是我很想知道他的究竟旨意是什么。其实我当是放弃浙大的最大的想法是我想去港大,就是香港大学,结果我们高考完了之后去港大面试的。然后我就过了,可是它(港大)还是不让我学建筑,最后他们给了我的专业是房地产与金融系统评估。现在听起来比较复杂,反正据传是港大一个很富得流油的专业,可是我不想学,我真的不想学。我就放弃了,所以我相当于为建筑放弃了三所大学,都是很好的大学,结果去了天津大学。 其实我也一步一步在经历神,从高考失利,我说高考失利,后来他们跟我说,那个成绩挺好的,你非要说失利,搞得我们都不敢恭喜你。但是对于我来说,确实是已经砸到极点。后来我就一步一步经历神。我当时真想看看他让我高考失利到底是为什么。当你真是对上帝有信心的时候,你很期待他的作为。不会躲避这个事情,我也一直在看。学了三年,呃,两年半,的建筑下来,真的很有神的祝福和带领。我到现在也没有特别明确,他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但是经历他的过程中确实有喜乐和平安,就看他在大学里面一步一步地带领,一步一步生命的成长。那个时候其实我就知道,大学上什么样的大学,高考考什么样的成绩,对你的人生影响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小。因为很多很多的同学你知道吗?我在高中的时候把这个事情看得很重,也有很多人批判中国的教育制度,觉得好像是一锤子买卖。你万一考砸了,人生就砸了吗。其实真的没有那么严重,你考成什么样,上什么样的大学,甚至学了什么专业,对你人生的影响,对神给你的祝福,它不会影响到神给你的祝福。你一定要相信这一点,不要天天诚惶诚恐,觉得万一考砸了,你的人生就完了,它影响没有那么大。你的人生要有神的祝福,要在他里面有非常丰盛的生命。 你知道吗?我上大学遇到很多人,然后就看到很多人,游猎世界各国,各种名牌高校毕业,可是你发现他们在教会里处理问题的能力包括和家人的关系并不好,他们在事业上遇到很多困惑,然后甚至他们每天的状态。就觉得为什么人生阅历这么丰富的人,他们还这么不成熟?后来我问我爸爸,我说你说他们也出国了,也留过学,也在著名外企中工作,然后又经历过见过这么大的世面,为什么他们做事还不够成熟?我爸爸就说,阅历丰富并不是成熟的标记,真正的成熟是靠什么来的?就是凡事要留心耶和华的作为,专心寻求他,你会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人。那个时候我妈教给我说,虎父无犬子,不是说她自己,说的神。我们每个人都是神的儿女,他亲自教育你,陶造你,只要你愿意跟他学,你都成为一个非常非常优秀的人。因为高中大家都是拼成绩,可是上了大学之后发现,成绩这个事情它也不是说(那么重要),高中确实拼成绩,上了大学之后有其他的事情来判定一个人他到底怎样。可是那些东西是怎么得来的?就是你要靠着这位神,你就会很清楚,而且这位神他很愿意你去经历他。 给你们讲一个见证吧,因为我们自己属灵生命不成熟,不知道该怎么侍奉他。可是神真的是看人心的神,这位神是活的,他看的是人心,不是看你有多成熟,做的事情从人的角度看有多么完美。他看的是你跟他到底有没有一颗寻求他的心。那个时候我爸妈有一个见证,因为他们是青岛大学的老师。然后他们刚信主的时候遇到一件事,那个他们系里面,那个时候老师还都抢着上课,不像现在很多老师都不想上课,他们那个时候都抢着上课,因为那个时候要挣课时成绩。那个时候他们系里面有一门课要上,本来是他们系里面的课,可是被他们副院长抢走了。就相当于说那个副院长说,这个课我来上,他们就没有接到这个课。可是那个时候我妈妈是系里面排课的,她就很恼火,她去找那个院长,说这个课本来就是我们的,年年都是我们上,也都是我们的老师在上。如果是他抢走了,我们年年上什么课?院长他虽然知道副院长这样做不对,可是他毕竟是副院长,你不能不给他面子,然后就说这个事情就这么过去吧,一看没有要帮你解决的意思。那个时候他们两个人刚信主,他们就抓住神的话语,圣经上教导说要顺服掌权者,那我们就顺服了。其实他们那个时候也可以选择去闹、去打,他们没有,选择顺服。可是第二年总得有课上,不能闲着什么课都不上。他们就想了个办法,那我们开选修课吧。选修课可能高中还没有接触,大学有一部分课是学生是可以自己选的。那时他们两个人是教化学的,是化工学院的,他们院从来没有人开起来过选修课,因为大家不愿意学化工,你说你自己可以选的时候干嘛不选艺术啊,那些轻松的课,电影之类。 【博主按】 第一次发这么长的文章,也试一下新版的编辑器:) 如果您还想读其余的录音内容,请点击 http://1151410739.qzone.qq.com/#!app=2via=QZ.HashRefreshpos=1362105352
个人分类: 书斋小记|238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湖北经济学院素质班看高校社团与大学生活(1)
xiaoshidaguan 2013-3-19 22:31
湖北经济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班(以下简称素质班)近年来的发展令人瞩目,作为湖北经济学院的校友,心感高兴。其概况如下: 素质班成立于 2005 年 3 月,是湖北经济学院首个以两年为一个培养周期,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社团。她最为师生称道的要数《“二十条”培养方案》了,它对素质班的宗旨、培养条件、刊物等都做了具体的规定,其“忙起来、学起来、快乐起来”的宗旨寓意深刻, “二十条”培养方案具体包含每天早睡早起、看 20 分钟新闻,每周坚持运动 5 小时,每月做一次义工、开展一次朗诵、辩论,每两个月读一本书(并写读后感),结交优秀师长、朋友,每学期至少听四次讲座、学一首新歌,每学年学习一种舞蹈、进行一次社会调查、旅游一次,假期赚取生活费等。这些具体要求让成员多了一份对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在忙碌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素质班的校内活动主要包括团队认知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辩论赛、讲座、观看电影、校内交流、篮球赛等;校外活动主要有义工活动、大学生支教、社会调查及各种校际交流活动。素质班的成绩是喜人的,从开办至今四届共培养了 257 成员,其中,素质班 2007 年的调查报告荣获湖北高校“我与新农村建设”主题实践征文活动调查报告类一等奖; 2012 年 1 月 6 日,长江日报以“大学教师办起现代君子班“为题对素质班进行了大幅报道,并被凤凰网、人民网等 9 家知名媒体转载; 2012 年 3 月素质班第二届贵州支教团队通过“谷歌杯”益暖中华复赛、挺进决赛; 2012 年 4 月素质班荣获“ 2010——2011 年度湖北省优秀社团”称号; 2012 年 12 月成立了“大学记忆”基金;而其班服、刊物《大学记忆》及会徽等则是鲜明文化的象征。 之所以要写这些文字,是因为我一直十分关注素质班的前进步伐,看到她举得的巨大进步,怎能不感到激动呢?最重要的是这种激动不仅勾起了我对素质班友人及大学生活的回想,也让我对高校社团和大学生活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若能对高校社团工作者和在读大学生有所帮助,不亦乐乎! 高校社团已然成为学生们的第二课堂,但是各种社团的发展良莠不齐,有好的自然也有差的,我认为高校社团要发展好必须既有外部支持又有内涵发展,二者缺一不可。 外部支持包括学校是否支持、学生是否参与和指导老师是否尽力三个方面。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校团委对校园文化也有自己的导向,学生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社团文化是否能够融入校园文化将成为校团委支持与否和学生是否参与的重要标准。素质班的发展就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校党委书记、校团委书记等校领导及一些知名教师曾多次与素质班学生座谈,校团委书记还为此撰文,这些为素质班赢得了声誉和内在成长动力。同时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学生对素质班也越来越心向往之,每年报名都受到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和踊跃报名。指导教师也是高校社团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年龄稍长,对大学、对社会、对成长的认识也比学生要深,给社团的指导将会注重长远;最关键是一位负责任的指导老师能够为社团带来很多的发展机遇,诸如社会力量的支持, 为社团的前景铺了一条光明大道。素质班的“二十条”就是宋健老师的智慧体现。 内涵发展包含的内容很多,我认为有三点是最为关键的:成员素质、管理制度和社团文化,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促进。 从本质上看,社团要发展成员素质是关键,“人”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具体是什么素质呢?我认为是一种“自知、自学、自信”的积极精神状态。不论什么性质的社团,其成员一定要能够在社团生活中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同时能够自学——继续发挥长处和在社团中弥补不足,最后达到拥有独立精神的自信,洒脱为人处事。成员的发展是社团发展的基础,成员的这种积极状态使得社团充满活力和向上的动力,发展也就很自然了。由于各种机会,我有幸认识了素质班的很多成员如王欢、陈婉、卉文文、许梦蝶、朱仪敏、马媛、李亚兰、覃妍、郭彦、游学超、刘花学姐、赵俊涛学长、李胜学长、张中华(大致按认识的先后顺序,若有遗漏请见谅),他们身上确实有很多闪光点,那种对生活的热爱,积极向上的状态是值得我学习的。 管理制度,对于维护社团稳定是必需的,好的管理制度应该包括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的职能设置、顺畅的晋升机制和淘汰手段等,最重要的是要能够确保成员自由,如对社团发展意见的合理表达、成员潜力的发挥,这样的制度是对成员积极向上精神状态的正向激励,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制度保障,不可谓不重要。素质班的“二十条”就是这样的制度规定,它极大的调动了成员的积极性,正如宋健老师所言:“教育的最好状态是被教育者发自内心的自我觉醒;而自愿,就是觉醒的一种方式。大学教育要能唤醒学生,不能让他们整天浑浑噩噩过日子。” 社团文化是随着社团管理制度、发展历史而来的组织非正式约束,对社团的制度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它是社团组织发展的最高境界,也影响着社团的长远发展。文化一旦形成改变是缓慢的,因此社团里平时表现出来的细节就显得十分重要。我认为良好的社团文化应该包括成员志趣相投、相互学习、求真务实、力求付出、追求友谊、爱与感恩等。这些在素质班都有所体现,其很多成员都强调自己对素质班的责任而不是回报;而且很多成员无论是否离开了素质班都是好朋友,还有他们对弱势群体的帮助…… 素质班的社团培养模式可以复制吗?我认为是可以的。不同性质的社团其特征会有差异,但是从“培养人,培养优秀的大学生”这个角度来看,社团是有共性的,其管理制度、文化氛围最终都应该落实到“服务于成员的长远发展”上来,确保高质量人才的持续更新,社团才可以长久,也才会有更多的后起之秀。 参考资料: 湖北经济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班官方网站: http://www.dxsszb.com/wjcy.asp?id=163 湖北经济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班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daxuejiyi2003 个人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db2f7cc0101c1ec.html
1379 次阅读|0 个评论
仁晓坤有规划的大学生活让他的前途一片光明
热度 1 im70za64 2013-1-10 17:14
像仁晓坤这样的农村孩子学习很用功即使到了轻松的大学生活,也不懈怠,而和那些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相比,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业余生活不是选择“宅”在宿舍或者网吧上网打游戏,而是走出校门融入社会,体验千姿百态的兼职生活,这些来自贫寒家庭的学子们选择的兼职工作不尽相同,而兼职得到的收获也不尽相同。和同学们相比,来自陕西省贫困县的 仁晓坤 ,则成为一个“金领”兼职,在网上做兼职的他,每月兼职得到的钱,不仅为自己解决了生活费和学费的问题,而且每学期还有一定的钱补贴家里。而谈到这个兼职,仁晓坤说,自己更看重的是网络建设让自己学到了很多。 2010年进入大学,年仅21岁的仁晓坤是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即将进入大三的学生,由于从小接触计算机的机会非常难得,因此从高中开始接触计算机的他,对计算机编程非常痴迷,大学特意选修了计算机专业,在大学里,他更是对计算机达到了痴迷的程度,经常会为了一些代码彻夜不寐。才上高二,他已经对计算机代码非常熟练。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仁晓坤一直希望自己的计算机技术能够得到实践,但是去一些急需人才的计算机公司工作因为和自己的学习事件有一定冲突很难实现,但是不经过一些时间,仁晓坤始终觉得自己的技术水平无法得到检验。 就在一次家教的过程中,学生的爸爸也是一个IT爱好者,为仁晓坤推荐了网络建设的行业。很快他就接下了的第一个兼职:建设一个企业网站,这个企业网站用了仁晓坤一个礼拜的时间。但是得到了雇主的好评。而且赚到了比做家教多五倍的钱,这让仁晓坤信心大增。这样的兼职机会,不仅可以提升自我的专业水平,而且还为自己本来拮据的经济得到非常有效地缓解。的确是个好机会。 谈及未来的计划,虽然才21岁的仁晓坤对走出社会之后的人生非常有信心,现在好几个自己曾经做过程序的企业都给自己抛来了橄榄枝,这些企业都非常不错,而即使刚毕业后自己并不急于参加工作,也可以通过网上提供的兼职机会,让自己生活无忧。记者在他年轻的脸上找到了一种年轻的自信,仁晓坤说在大学生活里,想要过的轻松很容易,但是家里条件不允许仁晓坤这么做,提早的踏入社会对将来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现在算着能挣很多钱,其实哪有你们舒服?”仿佛每天只有不断地挣钱才能证明自己,这让任晓坤开始反思:来沪 6 年,其实他一直是在流浪“我在大学里结交那些朋友,现在都按部就班的上班,领工资拿奖金。“他很羡慕那些能有稳定收入的人,在 仁晓坤 和 李山楠 看来心理的安定才是最重要的。
117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各有志
热度 1 ytsundy 2012-11-19 22:54
和利时的PLC大赛 初赛刚提交完作品,我就开始着手组队参加下学期的西门子工业自动化挑战赛。并不是带比赛带得上了瘾,而是我们这次参加和利时的队伍让我很有底气,我觉得在他们的基础上参赛应该是很有希望的。工业自动化的挑战赛面向的是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全面设计,它几乎囊括了我们自动化的学生在大学四年本科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也就是说,把这样一个系统做通了,就相当于给四年的大学生活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大赛在运动控制和过程控制领域均设有题目。面向生产实际,但形式上主要以仿真实现。这个比赛以前叫控制仿真赛,和学院目前风风火火开展起来的智能小车比赛是同等级别的,同属于教育部资助。院里曾经有一年组织参加过,但没有做出来。可见还是比较难的,虽然我本科是工业自动化,但这个比赛有很多的名校参加,到底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我也是心里没什么谱的。 我们PLC大赛也是首次参加,但各个组做得都非常好,他们在编程能力和自学能力上都建立了一定的自信。正因如此,也让我有了想试一试的想法。做一个比赛,好的指导老师,能够提供正确的思路和方法,固然重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甚至能够使之发扬光大的具备高比赛素质的学生。而恰恰这时,智能小车的选拔开始了。往届学生的传承再加上每年至少省奖的诱惑,学生们趋之若鹜,当然也包括PLC参赛学生。我们一起带比赛的老师说,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考虑参加我们带的比赛。我说,让他们先选吧,选不上再回来。她说,他们参加智能小车的选拔,肯定一选一个准。我心中也是这样认为。恐怕都飞走了,我这边的比赛就没法做了。没敢都拦着,就私下里找了几个自认为可能会留下的谈了谈,希望他们能留下。我想着,三年级一共9个同学,至少能留下4个就可以了。但一切显然并不朝着我设想的道路行进。智能小车还没有确定名单的时候,我相信他们是动摇的。但当智能小车同意接受他们,条件是要求我点头的时候,我能体会到能亲手做一个能按自己心意奔跑的小车的诱惑是多么强烈!自然,我和其他老师都是同意了的。 我今天给小车的负责老师说,我不可能不同意的。如果我不想同意,无需此时,只要在小车选人的时候要求不选他们即可了。但,作为一个老师,我不会这样做。人各有志,他们愿意这样选择,这是他们的人生。他们的人生只在此刻与我有交集,之前和之后我们都是在不同的集合。我永远不能代替他们生活,所以此刻亦不能代替他们做他们自己的选择。 但问题是,我作为专业老师,显然欠缺了足够的专业魅力。他们没有学到那么多的专业课,专业认识上有偏差是很正常的,他们不会也不可能把眼光看得那么远。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没能把专业的未来足够地展现给他们,以此来吸引到他们,显然是需要自我反省的。 我认为,作为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的大学生,我们不能仅仅把自己定位于能够做出某种实际东西或者能够操作、调试、维护实际设备的现场工程师。我们应该把自己置于更高的专业境地,设计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甚至更大型更复杂的控制系统,做一个系统工程师。大学四年,自动化专业旨在建立系统概念,使学生在系统层面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仿真在自动化的学习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是作为一个自动化人必备的专业知识和学习手段。做一个智能车自然也是一个系统。但系统有大有小,所包容的知识也大有不同。这要看自己对未来的定位和研究兴趣。 人各有志,但志有长短。我的专业见识可能只止于此,但他们的路还很长。知识在不断地积累,时代在不断地变迁,思想也会随之不断地更新。但愿我没有教错他们罢。
个人分类: 教学心得|2829 次阅读|1 个评论
祝你一路顺风
andrewx100 2012-10-22 23:23
今天下午是学生军训汇报演出,我们新生班主任都去观看。过去这十七点军训是学生们的主题,感觉上大学就是军训;今天结束之后他们就都放中秋国庆假了,跟后面的四年的大学生活相比,军训就变成一个很短暂又很独特的回忆。汇演结束时,学生们都意识到这一点,有很多学生依依不舍去和教官告别。这些场面我都似曾相识,看到我曾经的人生美好回忆他们同样也有机会经历,于是也替他们感到高兴。话说回来,教官们年龄也不大,看起来也就像本科小师弟。军训结束后如果能继续做好朋友,那就更好了,因为这种经历结下的感情是很纯洁很值得珍惜的。 汇演的最后,音响播《祝你一路顺风》,临干问我这歌叫什么名字,我才发现我老了……掐指一算这歌出来的时候,这帮学生们还没出生呢。所以他们可能也不清楚我们这些80后看到2010年央视春晚小虎队重新同台唱老歌的时候的心潮澎湃。这些其实都不仅仅是歌曲,而是直接是脑海里不断浮现的回忆画面。不愿服老却偏偏爱挑一些提醒我们已老的事情来欣赏——这才是老了。这首歌的歌词是吴奇隆写的,当时是送给将要服兵役的陈志朋。我在优酷上竟然还找到了当时的场面,是综艺老大哥张菲主持的一个陈年的节目录象,估计这录相也不比我们班的学生年轻了。人一辈子能交到了最珍贵的友情往往就在二十来岁的时候。 说起90年代左右的歌曲,还不得不提校园民谣。事实上,在那个年代,北方乐坛主要在盛行“西北风”,而广州早就被港台“四大天王”的粤语流行曲征服了。所以当时,上初中的我除了听过学校广播站播放的《同桌的你》之外就再没有听过其他校园民谣。我上大学的时候流行就更多了,但在我大一下乡的时候一位师兄(看到的话就对号入座吧)一股脑给我介绍了一堆校园民谣,使得我在“恰当”的时间接触到了“恰当”的音乐,一下子就迷上了。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他在极力推荐时眼睛悠悠望着我身后的远方唱“我只能给你一间小小的阁楼,一扇朝北的窗,让你望见星斗”的情景。在校园民谣风靡校园的年代,大学宿舍里没有电脑,更没有dota。学生的课余生活主要是由打球、阅读、郊游、学跳交谊舞等等活动组成的。在没有网络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而真诚的交往所产生的感情似乎跟今天的很不一样。前段时间有一个很火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勾起了很多人的回忆。但是它比起校园民谣里展现的情感,就有点贫乏了,因为在校园里美好的远不止是恋爱。我大学本科是2001级,恰好处于电脑开始在大学宿舍普及的那一届,我们的99、00级的大师兄跟我们说,他们大一大二的时候,大学校园还是90年代的那种气氛,可是我们这一级进来之后,整个气氛就变了。大家有了电脑,大学同时也扩招了。娱乐太忙,学习太忙,争奖学金考英语就业都太忙……不再是天之骄子的我们,反而失去了浪漫的时间成本。所以我很感谢那位师兄把校园民谣推荐给我。也许我是最后一代热爱过校园民谣的大学生了吧。 在我上大学那会儿有个“校园民谣网”上面有很多很全的mp3下载。现在那网也早就不在了。这么多的歌曲,我最喜欢的还是《冬季校园》。其实从歌词来讲也就数它最矫情。可是象牙塔里一个个儿的“莘莘学子”们,不矫性岂不虚度了? Read more: http://www.andrewsun.net/panta_rhei/archives/4957#ixzz2A2dsUk3c
2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自由,理解和安宁
hongri1130 2012-9-21 23:17
[转载]自由,理解和安宁
不上不下,是一种尴尬的状态,但却是很多人的状态。世界上所有的人分布成了一个橄榄型,大多数的人都被卡在橄榄大大的肚子里,过着平淡的生活,羡慕着一端,同情着另一端。 对于很多大学生毕业生,他们的生活正被卡得不上不下。几年的大学生活没有留给他们各种证书,各种offer,简历上长长的实习经历,或者是国外名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四年之后,除了一本非211非985的毕业证书,一无所有。 除了随波逐流,还是随波逐流。 周围的环境也许会慢慢地消磨掉你的意志,被迫现实,被迫懒惰,但是,CJ说,我们还没到《老男孩》主角的年纪,还可以走的离理想更近一些… 几年前,我陪一个朋友买了最近的机票去大连看海,因为他说不知道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没有能让他专注的事情。他的专业是船舶与海洋工程,所以他想 去看看船厂,看看海,然后仔细想想自己的生活状态。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我也有经常怅然若失不知所措的时候,后来终于发现,生活被卡住,是因为你都 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我也花了好久去寻早我想要的。一年前,我对自己说,我想要的是:自由,理解和安宁。 自由 ,是人身自由,也是物质自由。一路成长,虽不是大富大贵,也基本没有什么物质的拮据。但是过去是父母给的,现在我要靠自己了,我只是想,在我有 特别想拥有并且值得拥有的东西得时候,我不会因为金钱的原因而畏首畏尾,在我爱的人有特别想要的东西的时候,我不用面对他们期盼的目光,在我有特别想去的 地方的时候,比如海边,比如回家,我能毫不犹豫的买下一张最近的机票;我也知道自己有一定的物质欲,我不可能像梭罗一样自己开垦片田地守着片小湖思考人 生,所以我要赚钱,足够我享受人生的钱,所以我要好好工作,找一份我爱并且能提升自己的工作。 理解 ,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越长大,越孤单,理解有时候是种奢侈品,爸妈老了,他们有自己的限制,很多事情告诉他们了只能让他们担心,所以在外的孩 子都是报喜不报忧,我需要一个人,或者是几个人,在我强颜欢笑的时候能看到我心里的泪,或者在我做出什么别人看起来非常规的决定时,能笑着和我说加油。还 好,我有朋友,有各种各样的朋友,还有一个一心要把我宠坏的男人。 所谓 安宁 ,就是在我追求自己所想要的生活的时候,能不卑不亢地一边失去,一边寻找。 本科的时候有位很优秀的同学,她从大一就很坚定地要出国,所以用了三年就修完了所有课程,现在在美国名校读传媒;我的朋友阿mang,在大一的时候 给我看了他的规划,他说他最终要移民,后来我是亲眼看着他一步步努力,一次次被打击,但是一次次的继续,最终走到今天的phd;我身边也有毕了业就结婚 的,南开的毕业证成了她们最好的嫁妆,从此过上不愁吃穿的生活;也有自己创业的,过着忙碌但充实的生活。这些人的共同点是,对生活的追求,支持着他们穿越各种人言和辛酸。 如果你不懂自己想要什么,你可能会抱怨,说我没有那么好的家庭条件支持我出国,我没有那么漂亮让我嫁个富二代。有时候我也会抱怨,有次做陪同,接待 方是个party的大官,他的孩子小时候去过美国旅游,特别喜欢斯坦福,想上斯坦福,但是成绩很一般,所以中方这么好吃好喝地供着就是希望那些来访的美国 教育官员能给他的孩子写推荐信。那次陪同之后我给朋友写信,我说:如果我在上大学前也去过美国,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如果我的父母也这样不惜一切的帮助我, 并且有能力帮助我,说不定今天的我,是坐在斯坦福的校园里和你写下这些话。 高中时候的一个同学,说实话那时候我并不是很喜欢他,因为觉得他活的很自私,但是有天我听到他对他的富二代同桌说,我和你不一样,我要是考不上好学校我家人帮不了我什么,所以我只有拼了命的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抱怨无益,愤恨无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就是自寻死路。看清现实很难,看清现实之后不抱怨地努力更难。 曾经有人告诉我,生命的贵贱是由你自己决定的,那些开名车的不一定有踏实行走的富有,因为前者可能作践自己的生命,让其像沙子一样被时间轻易挥手扬掉,但后者可能知道自己想去的地方,他们像根须一样缓慢而坚定得伸向土壤深处,一点点靠近自己的目标。 有人说看了我的日志像打了鸡血,因为好多人在我身上看到了自己想要的状态,但是我的不是适合所有人的,每个写信说迷茫问我要如何做的人,我都会告诉 他们,找个时间,认真的想一想,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然后就义无反顾的去努力。有句话说, 很多事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努力了才能看到希望。
个人分类: 生活其它|10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华中师大开学典礼教师代表发言——用心看护好自己的大学时光
fuzy 2012-9-11 16:25
用心看护好自己的大学时光 杨亚东教授      各位新同学,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华中师范大学。也许我并没有资格代表华师1700名教师,但我个人还是要郑重地欢迎你们——桂子山的新主人们。因为,从今天开始的四年里,师生朝夕相处,我们是站着讲,你们是坐着听,或者是坐着打瞌睡。      进入大学,你们终于告别了中学时代,告别了没完没了的考试,无聊的排名,也和爱唠叨的妈妈说了再见,开始了独立、自由的大学生活。      其实我应该和大多数的你们一样,对中国繁重的高中教育很有意见。我认为,紧张的学习应该从大学开始才对。因为学生已经长大,他们需要学习生存的真本领。因此,我经常说大学是我们放飞理想的地方,也将是我们一生中最美好、最留恋的时光。      在大学里,你们将收获学业,奠定一生学问和事业的根基。大学为你们提供了宽敞明亮的图书馆,每个学院都有学识渊博的学者,每位学生可以随时敲开他们的办公室问其所要问的问题。教授从不会对你们说他很忙、没时间,因为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每一位老师的职之所在。在大学里,请你忘掉你的高考成绩,在这里,你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重新起跑。四年后,你们无论是就业还是考研,都不会有人再过问你的高考成绩。所以,请你们做好自己的大学规划,管理好自己的每时每刻,不要总是挂在网上,那样你的学业也会挂掉,那将是很悲催的一件事情。      在大学里,学问比的是耐力、比的是你能否hold住自己。中学时,大家应该都学过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知道其中“世之奇伟、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天分各不相同,更重要的是要“尽力、尽志”做好自己的事。曾经,我在07级物理基地班的学生毕业之时,和他们做了一个约定,相约十年之后我们一起重读这篇大家都很熟悉的文字,看我们在十年里是否做到了“尽力、尽志”。      在大学里,你们将收获一生最真挚的朋友。希望你们能学会体谅别人、倾听别人、帮助别人,让心大一些,让心平一些。最糟糕的是现在的你们容易把自己封闭在网上那个飘渺的世界,无法自拔。如果,你是官二代、富二代,请你自重些,不要炫耀你iphone、 ipad, 更不要炫耀你的家世。如果,你和我一样出身贫寒,请你不要自卑,请你倍加努力,为梦想前行。      在大学里,也许你会收获一份爱情,那就请你做到忠诚。      我们的学校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忠诚博雅、朴实刚毅是我们的华师的精神,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      忠诚就是忠心而至诚,对国家、对事业、对家庭要忠心,对朋友、同学要真诚;博雅就是学问博大而品行高雅,是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也就是不仅有学问,还要有文化;朴实刚毅是质朴而坚实,刚强而弘毅。就是要象山巅之石,朴实无华,坚实无比,任凭风吹雨打,傲然独立!      忠诚博雅是我们立身之根本,朴实刚毅是我们砥砺前行,是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气质!希望大家铭记!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我校创校校长陈时先生。1911年春,先生毁家兴学,捐田地200石、白银3000两,官票5000串,家藏书籍3000余部。为取“振兴中华”之意,将学校命为中华大学。“忠诚博雅、朴实刚毅”,先生不仅是我校的创校校长,更是我们华师精神的典范。      最后,我恳请各位能用心看护好自己大学四年的时光,它很容易溜掉,就在你不经意之间。我以龚自珍先生的两句诗送给大家:      虽然大器晚年成,卓荦全凭弱冠争!      希望大家都可以规划好自己的大学时光,利用好你们现在的自由,梦想成真!衷心地祝福你们。
234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