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静止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以光为翅膀
pingguo 2019-11-5 16:34
以光为翅膀, 我们称之为“眼前”的一切, 一闪而过。 如果惋惜, 那就对时间惋惜吧。 你在这光里, 此生与我相对静止—— 我指的是, 你眼睛里的光。 2019-11-05
个人分类: 诗歌|18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光阴的细节
热度 1 pingguo 2017-3-31 16:18
我们一生的相遇, 未必超出青春期的爱恋, 那神赐的光阴。 那时我刚开始学摄影,兴趣浓郁, 我打算用一个下午, 把小树林里的树都拍一遍。 没有风的时候它们是静物, 光线缓缓漂移。 我不停地选角度,对镜头。 猛然发现,不远处一棵闪亮的树, 小树林唯一正开花的树。 白色的花,带一点浅绿, 仿佛一棵树的自拍, 走近了才知道我叫不出名。 我和时光骤然静止。 姐,我这是在回忆, 故事不过是一个比喻。 光阴的细节, 一生都在眼前的回忆能有几个。 好长一段我不知道你的名字, 独自的秘密,无人可问。 2017-03-30
个人分类: 诗歌|1972 次阅读|2 个评论
您静止了吗?
热度 1 jlpemail 2017-3-20 12:14
您静止了吗? 文 / 籍利平 曾经有那么十多年,我经常乘坐长途公交车,从丰台的岳各庄到房山的岳各庄。乘车加上两头走向或者离开车站的步行时间,大约需要半天时间。起点和终点 “一样”的荒谬感觉,一直持续了十年。那的确是原地踏步的十年,无论如何折腾、无论从丰台岳各庄到房山岳各庄乘坐了 616 、 917 、 837 甚至绕道河北涿州,结果都一样。从岳各庄到岳各庄,从有环岛的地方到没有环岛的地方,荒诞的生活是正常的,正常的生活充满了荒诞, 120 华里的长途跋涉,意义就是换一个地方继续无聊——除非忽然间有了可以写出来的想法。 为了减轻荒诞的感觉,我故意乘坐过开往河北的慢车,在一个叫做孤山口的地方下车,改乘汽车,或者步行到值班的地方。这样,我就避开了起点和终点都是岳各庄的荒诞局面。 尽管肉眼看不到,人们都知道,在浩瀚的太空中有一种卫星在默默地绕地运行,它们被归入 “静止卫星”的行列。静止卫星,在 35786 公里高的轨道上运行,地球人认为它们是静止的。尽管静止卫星们以每秒 6.2 华里的速率绕地飞行,它们的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轨道是圆形的,如果只考虑地球对它的吸引力,不考虑设动因素,其轨迹就是光滑的圆形曲线。 “静止卫星”每秒飞行 6.2 华里;我行走同样的距离,大约需要半个多小时。可以类比的是,一个每天到 6.2 华里以外上班的人,即使天天乘坐同样的车次,他的运行轨迹也是一天一个样、弯弯曲曲。行人、车辆、路口等因素都是改变其平滑轨迹的因素。“静止轨道”上的 卫星 们,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日月星辰的引力,阳光对于卫星上的电池板的 “辐射压力”、尽管稀薄仍然存在的大气阻力、地球并非理想的球体却被看成了理想的球体、卫星和地球都被看成没有形状的点质量物体,这些被方家们称之为摄动因素的干扰因素,会导致静止轨道卫星倾角的变化,让它无法按照理想的与赤道完全平行的轨道运行。 如果静止轨道卫星偏离理想的圆形轨道,让地球人也就是地面测控人员实在忍无可忍了。他们会采取机动措施让静止卫星回到应该回到的轨道上去。 现在看来,您静止了吗?是个含义丰富的问题。它不仅关心目标的现实状态,还关心回到理想状态的可能性。必要的时候,采取不 “静止”的方法,让卫星那颗“驿动的心”静止下来,回到理想的状态中去。卫星也会像淘气的男孩,不断在严谨的理想和活泼的现实之间摇摆。卫星的太空舞步,是消耗能量的。卫星上的能源储备,是有限的。这,无疑是限制其寿命的一个瓶颈。这一点,它和那些不需要能量支持的、石英玻璃制造的球状卫星不同。只要不被外界因素毁灭,就可以在太空值班一百年、一千年。 您静止了吗?静止未必是坏事,运行未必是坏事。对一颗卫星,对一个个体的人,都是如此。 实际上,人是天体,卫星也是天体。都是人造的天体,尽管被制造的方式、采用的 器 件不同。 一旦被制造出来、被发射到一定的轨道,就有了运行的独立性。 这样的时候,问一声:您静止了吗?会有多种回答。每一种回答,都是合理的,都是合乎科学规律的。从这个角度看世界,真是 无比 奇妙 啊 。
个人分类: 散文广场|3626 次阅读|2 个评论
美不胜收(30)
tianwainanfeng 2015-7-4 12:51
朋友叫你我过去吃饭,我给拒绝了,仿佛是没有来由的,却带足了口气,以至于别人不再说什么。试想着这么多年里,我几乎从没有拒绝过什么,而这次,却像是毫不犹豫。对于我们,不过是想好好在家做些饭菜,吃个饭,安静地度过一些时光。还是像以往一样,我来切菜,你来做菜。吃饭的时候,你会问些问题,我会尽心作答。 也许明明想到了你要走,所以这样的时候也说不出什么,却是心中像是在品味一种苦,把那往事的乐趣和别离的悲壮和无奈都尝透。所谓的美好愿望,你不肯提起,我也情愿留在了心底。于是乎,安安静静地沿着湖边地走着。 你定要脱了鞋子,走在水里。我走在旁边,看着前方,风却从侧面吹过来,仿佛那心事里的千言万语,不过人随风吹,谁也不能做些什么。你问我,“这里可以游泳吗?”我说不知道,我不知道是能还是不能,虽然我觉得游泳也没有什么,可是这里像是写下了“禁止游泳”似的牌子。无论如何,我不知道,正如此时我不知道我们要走多久,我不知道你心里在想些什么。 我们坐在湖边,你把脚泡在水里。我只望着水底的泥土,仿佛一层层波浪冲过来,水就变得一团浑浊,像是一滴墨水滴到清水里,荡漾着稀释散开。我已觉得生命的紧张,却是不知道对你说些什么,又是如何说起。于是,静坐了半小时后,我像是胸口一口气,只想转过头,走上一走。我告诉你,我想到前面走走。似乎没有等你回答,说完我就起身,两手揣在兜里,抬着头,却是一步一步地缓缓移动。 你却已经忍不住了,不顾一身衣服,纵身跳进湖里,自己不顾一切,在湖里游泳。我一时间束手无策,说你上来吧,会带坏孩子的。其实,我心里很是害怕,怕你跟我赌气,定要到这湖里游游泳。你一副不顾一切的样子,让我觉得,如果有一天你不在乎一切了,从此,我怕只剩下一片心伤。 在水里,你似乎才真正轻松,仿佛积压着的心事和话语,全都漂浮在水中。你像是回到了那可以遗忘一切的年代,像是一只自由的鸟儿,像是一个酣睡的婴孩。而我,却清楚地记得,你在水里的一举一动,仿佛那时间是静止的,我看一切都看在了心里。
个人分类: 美不胜收|1115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静止或是飞翔
pingguo 2015-4-10 17:37
当我摘下一朵山茶, 瞬间成了孤零零的词。 当我把流水捧在手里, 它不再是流水。 当我把蝴蝶粘在墙上, 损害了神的原创。 你静止或是飞翔,我愿意相随, 即使意味着失去。 2015-04-10
个人分类: 诗歌|13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写给看过《质量与能量》一书的读者
热度 1 chenfap 2014-7-22 11:07
写给看过《质量与能量》一书的读者 最近偶然在网上看到下述一页‘稀缺图书代寻服务’的广告: 图 书 简 介 书名 : 质量与能量 ISBN :: 作者 : 陈方培 编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年份 :1979 页数和开本 :99页;475px 丛编项 :高等学校物理学小丛书 分类号 : 力学 如需代寻本书,从页面右侧预定 一般附注 内容简介 我要委托代寻 《质量与能量》一书是我编写的、于1979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是为配合大学低年级普通物理教学而编,适用于学生课外阅读的物理小 丛书。这本在30多年前出版的小丛书能列入“稀缺图书”,说明它还 有销路。却使我感到有所担心和内疚,因为现在看来,这本书的内容是 有问题和缺点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这30多年来物理学已有了 很大进展,例如发现暗质量、暗能量等等,这些发现必影响对质量与能 量特性的看法;2)、这30多年来,我自已对物理学理论的理解也有了 进步,例如那时我刚开始钻研广义相对论,故那时写的“广义相对论中 的质量和能量”肯定不如现在写的深刻;3)、狭义相对论关于“质量和 能量”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本与牛顿力学的认识具有较大的差别。例如,在 牛顿力学中,一个封闭的力学体系,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往往可以同时成立; 可是,在狭义相对论力学中,一个封闭的力学体系,一般来说,质量守恒和 能量守恒却往往不可能同时成立;而当能量守恒定律成立(要求该力学体系 具有时间平移不变性)时,质量守恒定律则往往不成立。 从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和缺点来看,《质量与能量》这本书当然是老旧 过时了。1)、2)两方面的问题和缺点很容易看出,这些年也出版了一些介 绍暗质量、暗能量和广义相对论的通俗读物,通过读者比较和市场选择,就 可以把老旧过时的《质量与能量》排斥掉。可是第3)方面的问题和缺点却 有所不同。 由于在狭义相对论力学中,质量和能量概念及有关规律的复杂性和难懂 性,使得不少人,包括一些物理学者在内,误认为在狭义相对论力学中,质 量守恒和能量守恒也常常可以同时成立。于是得出一些已广泛流传的错误看 法,诸如 “惯性质量可分为静止质量与运动质量,能量也可分为静止能量 与运动能量”,“质量可变成能量,能量也可变成质量”;其实,“惯性 质量只有一种、不必分为静止质量与运动质量”,“ 能量也不必分为静止 能量与运动能量”,“质量不可能变成能量,能量也不可能变成质量”。 直到20世纪末,才有较多的物理学者发现这个错误 ,他们尽力 做了纠偏工作。但由于习惯势力强大,仍有相当多的人坚持上述第3)方面 的错误。在我们中国,这种习惯势力也特别强大;只要上网看看,尽是宣扬 “惯性质量可分为静止质量与运动质量,能量也可分为静止能量与运动能量”, “质量可变成能量,能量也可变成质量”的观点;国内已出版的狭义 相对论教科书,还没有一本书像文献 那样,正确讲解了质量与能量。我 们都希望国内学者早日获得诺贝尔奖金,对物理学来说,正如同培养足球 人才要从娃娃的基本功抓起,培养物理学人才也要从正确理解物理学的基本 概念和基本规律抓起。这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 《质量与能量》这本书对质量与能量的看法是按照老旧观点写的,它若 仍有销路就可能 妨碍 对质量与能量的正确理解,这是使我感到有所担心和内疚 的原因。要辙底解决这个问题,最好是大幅度重写这本书,二版刊印。我曾写 信与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是其前身)联系,未获回音而作罢。后 来我与科学出版社订立合同,写作《时空与物质》。 《时空与物质》与 《质量与能量》两书的内容不相同,前者讲述的范围更 广大,但它包括了后者,因为质量与能量是物质的基本特性。在 《时空与物质》 一书中,详细说明了为什么“惯性质量只有一种、不必分为静止质量与运动质量”, “ 能量也不必分为静止能量与运动能量”,“质量不可能变成能量,能量也 不可能变成质量”。 《质量与能量》一书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我有责任去消除,至少我要告诉 读者,该书有什么问题和缺点。这就是我写这篇博客的原因。 参考文献 Okun L B.《Energy and Mass in Relativity Theory》.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2009. Helliwell T M. 《Special Relativity》.UniversityScience Books,2010. 曹则贤,“质量与质量的起源”,物理,37卷5期(2008年),355.
3691 次阅读|1 个评论
生命在于运动还是静止?
热度 12 yanjx45 2014-2-2 08:14
(春节给北大老同学的回信摘录) 北大曾有两位长寿的名人:出生于同一年(辛亥年,1911年)的 侯仁之 和 季羡林 。前者活了102岁(数月前才去世),后者活了98岁。他们两人的长寿秘诀针锋相对:前者主张并奉行“ 生命在于运动 ”,后者主张并奉行“ 生命在于静止 ”。结果他们都成功了。 其实不同的原则可能适合于不同的人,关健是要有坚定的信仰并身体力行,不管你信仰的什么。 北大生物系 1964 级的同班同学中,我和李XX分别是侯仁之和季羡林的追随者。我们信奉的长寿原则也同样地针锋相对:我主张并奉行“生命在于运动”,李XX则主张并奉行“生命在于静止”。目前我们都活得很好。我们俩誰会更长寿?生命到底在于运动还是静止?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据说对于人的寿命,遗传起超过50%的作用,特别是与母系先辈的寿命关系非常密切。我们俩的母系先辈都属于长寿者,所以我们俩对于长寿都有相当的信心。 我是坚信“生命在于运动”的。 2013 年我最感得意的一件事,就是在时隔 50 年后,第 2 次成功地横渡了武汉的东湖 = 一口气连续 3 次横渡长江。下面转载我当时写的一篇博客文章,希望给老同学们带来一点“激励”。 横渡东湖:一个新的重要的里程碑 原文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721394.html 2013-9-1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689 次阅读|25 个评论
意外的雨
pingguo 2013-12-24 14:19
等到了中年你就会知道, 年龄有点像是某个时机, 令你说出话来,随即觉得吃惊。 四季收敛于心。不必等某个夏天, 不必漫游到梦的远方。 莲依然闪着微蓝的光焰,依然 刺中你。莲眼里的美一望无边。 一场意外的雨激活一池柔水,叮叮 咚咚。让个人版的抒情进行不下去。 清静,固然是更显清静。 只是觉得越是偶然越有未知的意味。 你对月吐露了多少你就会珍藏多少。 整个世界都处在静止之中, 唯有一场雨不曾静止。
个人分类: 诗歌|1994 次阅读|0 个评论
时间静止
热度 1 yulele 2013-2-12 20:51
时间静止 麦地|文 就我一个人 没有声音 没有蚂蚁 没有其他的生物 就我一个人 一个只有空气的房子 没有孔洞 自然也没有光 就我一个人 一张床 是我,躺在上面 二十岁就是二十岁 地球是不转动的 蟋蟀是不叫的 就我一个人 桌子放在那里 书在桌子上 去年如此 今年也是如此 就我一个人 我不会老去 时间静止了 2013年2月12日
个人分类: 麦地的诗歌|2360 次阅读|1 个评论
终于发现了狭义相对论问题的总根源
热度 5 zhulin 2010-5-4 23:37
(隐藏)根据光速不变性原理, 无论是由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物体发射出来的光,在所有惯性系中测量到的真空光速 c 都一样。这说明, 运动系观察者随光源一起运动, 测量到真空中光源的光速为 c ; 静系观察者对 真空中 运动光源也 测量到其光速为 c 。前者属于经典时空,后者为狭义相对论时空的前提。 一个 光速不变性原理竟然隐含着两类完全不同的时空 ,这可能是至今人们始料未及的。对于 两类完全不同的时空来说 , 静系观察者即便相信自己“观察”到运动系“钟慢”和“尺缩”,也不应以其“观察结果”强行断定运动系必然果真如此,也得听听人家运动系观察者怎么说,而实际上运动系观察者对运动系自身的测量结果表明并无什么“钟慢”和“尺缩”,静系的“观察结果”与之根本不符。这正是光速不变性原理所包含的两类时空存在着基本矛盾的反映,是狭义相对论问题、佯谬、悖论的总根源。 光速不变性原理所包含的两类时空存在的基本矛盾,是建立狭义相对论的基础,类似于波粒二象性存在的基本矛盾构成了量子力学的基础。承认矛盾双方的存在,而不是只承认矛盾的一方否定矛盾的另一方,才是全面和辩证的认识问题。所以不能武断地说,相对时空否定了经典时空,牛顿经典力学在高速时不成立。牛顿经典力学和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是两类不同的理论,描述着不同的时空,由于狭义相对论时空的描述还需以经典时空概念如本征时间、本征长度为基础,必然会出现种种甚至难以调和的矛盾,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互不干涉内政。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如今已普遍应用的质能关系和质速关系也可由牛顿经典力学理论推导和实验相结合而得到,但质能关系和质速关系毕竟还是由狭义相对论先给出的,这是狭义相对论的伟大功绩。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1715 次阅读|5 个评论
惟有你——
pingguo 2009-5-31 16:27
整个世界都是灰暗的世界 惟有你明亮耀眼 整个世界都是黑白的世界 惟有你艳丽光彩 整个世界都静止不动 惟有你轻灵飞舞 整个世界都默然无声 惟有你倩笑若铃
个人分类: 诗歌|251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06: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