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超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围观:加拿大退京都,工商蚂蚁难撼超市大象,死囚器官频交易
热度 1 wya 2011-12-13 09:29
http://news.163.com/11/1213/08/7L4VSRP30001121M.html 加拿大宣布将退出《京都议定书》 新华网渥太华12月12日电 加拿大环境部长彼得·肯特12日在议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加拿大正式退出《京都议定书》。 他说:“京都(议定书)对加拿大而言已经成为过去,因此我们行使我们的合法权利正式退出。” 肯特还批评自由党领导的加拿大政府当年批准加入《京都议定书》是“不负责的”,因为它并没有认真采取行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他说,退出议定书后可以使加拿大免遭议定书规定的大约140亿加元(1美元约合1.026加元)的惩罚,这对在当前困难经济形势下的保守党政府来说,没有其他选择。 加拿大的决定使其成为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闭幕后第一个退出《京都议定书》的国家, 也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签署但后又退出《京都议定书》的国家。 http://news.163.com/11/1213/18/7L641CCT00014JB5.html 中国谴责加拿大退出《京都议定书》 http://news.qq.com/a/20111213/000162.htm 律师举报问题食品未获奖励 工商称惹不起大超市 11月29日,丛台区工商局龙湖分局(即以前的工商所),记者和殷清利在李祥局长的办公室里,殷清利问,该怎样处理阳光超市的不合格食品举报。 李祥拉长语气说:“我这里是个小所。头疼的不仅你这件事。那阳光超市是大超市,是属于市局管。说白了,他们也不把我们当回事。” “你得知道我们在中间的难处,没法具体说。咱们得互相理解。我们也想把这个事情弄好。” 殷再问:“你对这个事情什么处理意见?” 这时坐在一旁的郭副局长插话:“刚才李局长说得多清楚,咱们是‘蚂蚁搬大象’,还不理解这层意思吗?” 究竟是最低奖10万,还是最高奖10万,殷清利不得其解。 赵春辉是头版文章的通讯员,亦是邯郸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办公室副主任。此前他已看出“十条规定”和《暂行办法》有冲突。 他曾询问市政府相关部门,得到回复是,“你们只要配合好新闻宣传工作就行。” 11月30日,邯郸市政府法制办一名工作人员,拿着8月8日的《邯郸晚报》,仔细地比较后感叹说:“这涉及政府文件的严肃性问题。” 他说:若文件前后有抵触,按照后出的文件执行,即便“十条规定”不是红头文件,也是有效力的,工商部门必须按此执行,最低奖励就是10万元。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工作人员评价“十条规定”说:“这是领导‘拍脑门’的主意,自己给自己制造麻烦。” http://view.news.qq.com/a/20111212/000008.htm 何清涟:中国人体器官移植行业的秘密 从各种渠道得知监狱囚犯仍然是人体器官的主要来源,但一则这是不宣之秘, 二则中国人连监狱之外的人都没有人权,囚犯这种被视为另类的人权当然更无人关心。 中国是一个资源稀缺的国度,但只有一样资源不缺少,即人。正因为这种资源的过度丰富,才会导致数个以人为买卖对象的行业产生, 一是人口买卖,二是人的肉体买卖(即黄色产业),三是器官买卖。但如今前两个行业因其供给过多,价格普遍下降。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164 次阅读|2 个评论
图解:超市还在大量使用免费的塑料袋,对环境危害较大
热度 3 chemicalbond 2011-12-3 18:34
图解:超市还在大量使用免费的塑料袋,对环境危害较大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341 次阅读|4 个评论
黑色星期五购物
热度 2 xuyingxiao 2011-11-26 05:55
去年的感恩节黑色星期五,俺无动于衷。今年,终于赶夜里12点的场子在附近超市买了个Kindle. 在国内关注很多年汉王电子书阅读器,看中电子墨水不伤眼睛、耗电奇少、户外也可以看,但一直觉得太贵,没下狠心购买。 这次借黑色星期五之风,3G Kindle 3从税前139美元猛降到85美元,足以让我动心了。 队伍很长,从超市前门绕半圈排到后墙再在外面兜一圈。天很冷,好在我是卡着时间到这里,排了5分钟就开门了。看到一对中国人和我一样看新鲜对着人群猛拍。12点到了,大家行进速度很快,10分钟左右就全部进场了。但到了电子产品区域再次排起长队,而且速度奇慢,差不多等了一个半小时才买到。想起那句话:免费是有代价的,Kindle的降价也是有代价的。更惨的是大家都在抢非常便宜的大彩电,这个Kindle没人抢。我要是两点左右来或者一大早来的话都不用抢、直接拿了就走就行了。 话不多说,用了一下,有心理准备知道它比IPAD/IPOD差远了,但它便宜呀,而且就我看中的电子墨水功能来说,也唯有它了。总体还是满足我的需求的,中文虽然有的不能显示,但大部分中文电子书尤其PDF文件还是能完全正常显示的。放MP3、一般的网页及收Gmail邮件都没问题。
3122 次阅读|4 个评论
又到万圣节
热度 1 xuyingxiao 2011-11-1 18:38
又到万圣节。 不用等到万圣节那一天,图书馆在发糖、超市在发糖、电影院在发糖和万圣节免费电影、教堂在各自的汽车后备箱发糖。电影院人气最旺,超市发的东西最好。 万圣节这一天则家家户户在家门口发糖。 图书馆 电影院 教堂 这一家在二楼让糖果乘滑梯发糖。
个人分类: 生活|253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北京华联精品超市员工违规添加肉馅染色剂
xuxiaxx 2011-10-24 08:49
超市称“刀手”添加染色剂   昨日,华联精品超市(BHG)三里屯店猪肉档前,胡先生购买的鲜红的猪肉馅已经不见,正在出售的猪肉馅,颜色较胡先生购买的,要浅很多。   该超市朱经理以及食品部白经理均证实,出售给胡先生的瘦肉馅里,添加了一种名为“日落黄”的添加剂,并表示“日落黄”是在超市内被员工加入。“是我们超市违规了,这是不允许的。”朱经理说。   初步调查,“日落黄”是10月18日被员工带进超市,10月19日被添加进瘦肉馅里。“是(猪肉档)刀手做的”,该员工在店内工作了几个月。白经理说,他作为食品部经理,在管理以及员工培训上做得不到位。   至于超市以前是否就在鲜肉中添加“日落黄”,两名经理都表示“不会的,不然消费者早就发现了”。   但胡先生对此并不相信,他认为可能此次添加“日落黄”的员工是新手,“抖多了”。   ■专家说法   鲜肉添加“日落黄”属违规   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日落黄”的使用范围,限于调制乳、调制炼乳、冷冻饮品、西瓜酱罐头、可可和巧克力制品、糖果、面糊、虾味片、面糊、谷类和淀粉类甜品、糕点、水果调味糖浆、饮料、调制酒、果冻、膨化食品等食品,并且都有相应的最大使用量。比如,每公斤的调制乳内,日落黄的最大使用量为0.05克。在这份规定中,“日落黄”的添加使用范围,不包括生、鲜肉,熟肉制品。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表示,在添加剂使用范围之外,都是违规使用添加剂。 来源: http://www.jkb.com.cn/document.jsp?docid=250621cat=0I
11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今麦郎卖发霉方便面遭索赔
csblizhaolin 2011-10-19 23:37
顾客吃发霉方便面后拉肚子 超市向今麦郎索赔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1年10月19日12:18 我来说两句 (0) 复制链接打印 大中小   中广网北京10月19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前两天北京昌平区一个私营超市的经销商马先生向我们的节目投诉,说有顾客从自己超市买了今麦郎今野拉面,结果发现面饼发霉,马先生因此向今麦郎公司来投诉,但是始终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那究竟没有得到解决的原因何在?   方便面发霉吃坏了顾客的肚子   马先生:6月份左右顾客在我店里买方便面,给我反映说这面饼发霉的,开始我还真不相信,顾客就拿过来一包,拿过来一包一看真发霉了就退人家了,然后又接着又两个人又买,买完以后拉肚子了,拉肚子以后我怎么办呢?我给人家看病,花了百十块钱给人家看病,拉肚子吃面饼也吃今麦郎的方便面,我感觉事大了,我就拆,拆开以后有十多包全是发霉的饼,我就找业务,业务过来一说这段时间全是这样,说这段时间的今麦郎的面没烤好是怎么着,反正就是每个超市都出现这样的情况,还说我超市出现这个量挺多的,每个超市都有,每个超市有这个都回收了,有的都给换了。   这个事情发生之后马先生和今麦郎公司取得了联系,我们来听当时的事情经过。   马先生:我给厂家当时没打电话,当时开始就跟业务谈,业务就跟我说一袋换一袋,我说一袋换一袋人家吃了拉肚子我给人家看病,这个损失算我损失了,然后这个在我店里影响太大了,每天少卖几千块钱,到时候这个事情怎么处理,是不是,看病这个钱我出了,还愿意给我换面,还换这个面,我说这个面本身这一段时间出现这个事都没人买了都知道这个面现在有这个问题了,谁还买这个面?我要它干嘛用,这个面本身出现问题了,卖不出去面了全停超市里全赔给我,要它干嘛啊。   主持人:也就是说有消费者从您这买了面饼吃坏肚子,医药费是您出的是吗?   马先生:对。   主持人:马先生您当时为什么跟业务说,没有直接找今麦郎厂家呢?   马先生:当时业务可以处理,业务说业务送的面。   主持人:是他们送的面?   马先生:对,业务送的面,业务好长时间两个月没再来,两三个月不来了,不来到最后来一次,来一次以后又跟我谈这个事,说解决这个事给我换面,我说我不要这个面不解决就算了了,我情愿不要不要这个面,不解决就算,但是这个事我肯定得曝光,为什么呢?因为你厂家出的东西不合格,不是我的责任,是你厂家的责任,你厂家干嘛不给我解决?我就给厂家打电话,厂家一直给我推,这几天我每天都在给厂家打电话,厂家一直在推,我给他们打电话他们都有记录,礼拜六礼拜五打电话都没记录,这段时间打电话厂家都没登记。   主持人:知道是你打电话是吗?   马先生:我就这一个手机号。   个体经营者称曾垫付百元医药费   马先生在将近两分钟的采访当中提到了有消费者顾客在他超市买了发了霉的面饼之后吃坏了肚子,他帮着垫付医药费的事情,专门把这个事情向马先生核实也问他了究竟提出这样的事情拿这样的事情和今麦郎去协商,想要一个什么结果?   马先生:人家看病的医疗费我得要回来。   主持人:总共花了多少钱医疗费?   马先生:一百块钱。   主持人:一百块钱是吧?   马先生:我给人家一百块钱。   记者:除此之外呢?   马先生:他们都是想给我面,给我几十箱面,说句实在的那一箱面也好几十呢,两箱面都划算了,他们给我几十箱面我都没答应,因为不是图财的人,你给我那么多面,这个面本身都卖不出去,我要这个面干什么用。   经营者说:只需要厂家“一个态度”   大家可能听到这也听出了一些眉目,昨天我和马先生的采访进行了将近一个小时,面不要,赔偿钱不要,那最终想要什么?这个是我和此时此刻大家听到现在可能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我们来了解一下。   记者:那您现在除了您帮消费者支付的这一百块钱的医药费之外,觉得这件事怎么解决是您最想要的一个结果?   马先生:然后把今麦郎这个售后服务给公开一下,为什么?因为现在今麦郎在市场上销售量挺好,我们这卖的也挺好,关键是不合格的东西到最后亏的是我们,厂家就是撒手不管,我们超市跑不了,今麦郎公司必须给我承认错误,给我道歉,半年了,他给我不解决。   记者:其他的要求没有是吧?   马先生:对。   这是现在马先生向节目组反映的一个情况,那马先生反映这个情况是不是属实?而且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在记者追问最终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结果的时候,马先生有一些犹豫,他的回答也多多少少有一点游离,但是最终我们听到了是需要今麦郎的一个态度。那他反映的情况是不是属实?今麦郎的面饼是不是有发霉的情况?事情迟迟得不到解决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   厂家说:曾积极理赔   昨天在今麦郎公司的配合之下记者找到了马先生录音当中多次提到的业务员小徐,他也是事发之后一直参与和马先生沟通的一个核心人物,我们来看看小徐怎么说。   记者:发现面饼有问题之后他是跟您说过这个情况,然后您让他去打的客服电话是吧?   小徐:对。   记者:之前面饼也是出现过问题,是吧?   小徐:对,但是这个面饼过期的事是时常存在的,因为可能存放不当或者说有的时候卖的不好,这种情况不当的也有,但是让我举一个我肯定没发举,因为我就是饮料这边的,我不是说面饼这边的。   记者:当时他跟您提出怎么来解决这件事了吗?   小徐:他提出了,我跟他说我说你打咱们这边的面的业务电话,他说这边业务好长时间没来,两个月没去那边,我说你打客户服务电话就是消费热线,打那个,然后就离开他们的商店了,因为像这种只能说去帮他想一些办法帮他解决,实际问题我是解决不到的,因为我管理不了这些事,我只能管饮料这方面的。   厂家客服:个体经营者要求数万元赔偿   业务员小徐一直跟我强调,告诉我他是负责今麦郎饮料这块市场的一个普通的业务员,当时也是纯粹为了帮助马先生,但是现在好像把他完全放在一个比较被动的境遇,接下来的事情也要做进一步的采访,关于面饼发霉,今麦郎客服人员也做了正面的回应,并且对于马先生提出的要求给出了解释,而这个要求这个解释也人我倍感意外。   客服:我问了一下区域所长去给他处理这个事情,我们所长说因为按我们公司赔偿力度就是说一包赔他两包,因为是在沟通阶段,但是他不同意他说你赔我拿这一包的面赔我十箱面我都不干,然后后来就又跟所长说不要面了,你们这个面我不要了,我要钱,因为你们这个面跟我们这边造成损失,顾客的损失或者说房租,还有我一天的收入,合起来要几万块钱。   记者:要几万块钱?   客服:我们所长说这个东西要的太多了,这个没有办法给他处理,当时就没有谈妥,后来他又往总部这边打电话,我们又通到所长,所长又跟他联系,他还是要坚持几万块钱,所以我们这边一直没有跟他处理这件事情,不是我们不跟他处理,投诉完以后打完电话以后我们马上通知他办事处及时跟他联系,跟他联系以后他提出这个要求别说让我们自己来评,让您听了您觉得这个可能吗?他要的这些还要有什么损失费什么的,您觉得可能吗?   记者:我问一下这个面饼的问题,他现在说的面饼咱们这个是确实存在发霉的情况吧?   客服:这有可能在生产的过程当中可能在烘干的时候过完油以后可能烘干的流程可能时间太短,可能会造成这样的情况,但是这样的情况是很少很少,因为他反映的事情这边很少接到这样的情况,所以说当时特别重视这个问题,因为他说的这个发霉,所以特别重视这个事情,就马上通知所长去处理,所长处理的时候他提出这样的无理要求我们没有给他处理,后来又打过两次电话,所长又都跟他联系了,但是他坚持他的要求,所以我们这边没有办法处理。   记者:咱们这个地方是有投诉记录是吧?   客服:对。   记者:先后打了多少次电话?   客服:应该是打了三次。   记者:他从发现这个事情第一次投诉到最后一次总共打了三次电话是吗?   客服:对。   记者:我明白了。   客服:没有说打了无数次电话,没有打过这么多电话,因为他打过一次电话以后我们这边就通知办事处,办事处再通知所长,所长就跟他联系,但是他一直坚持他的要求,而且他态度特别强硬,这边没有办法跟他处理。   各说各话:真相究竟如何   这是目前客服人员包括之前的业务员小徐给我们做的回应,他们就马先生提出的要求我们的回应暂且先放到一边,但是有一个事实可以看到的就是从小徐还有客服他们都对面饼发霉的情况的存在性给出了肯定的解释,之后电话采访了今麦郎公司北京直营海淀东区的营业所所长赵永昌,也是刚才今麦郎这位客服反复提到的解决这个事件的核心人物所长,我们听听赵永昌对这件事情的回应。   赵永昌:我们业务员也去了,也去看了这个东西,回来以后就说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面饼发霉产品这个东西尤其是食品,运输当中可能是磕碰或者说挤压漏气了,时间长泛潮什么的,也是允许出现一些有破损什么的问题,然后这块我跟他说的意思就是既然出现问题我们就解决,当时记得消费者刑法是一赔三还是一赔二,有这么一个规定,我说一袋面给你两袋或者三袋,结果他说不行,因为造成什么损失,我说这样吧,一袋面给你一箱,他不是有五六袋嘛,最后跟他协商到给他十箱面,他后来说是几袋面我这没人上我这买东西了,我一天损失多少钱,这么长时间你得赔偿我多少钱,因为那个东西不可能说几袋面有包面发霉了,影响到你所有的消费者,只会影响到一个消费者,因为说到很多条件太过了,他要求赔偿然后又说一包面赔你整箱的,一箱是24包,然后我赔你整箱,一箱不行,赔两箱,然后还是不行,他要求赔偿金额是比较大,因为我也说实话我也做不了那个主。   记者:他当时跟您说要赔偿多少钱?   赵永昌:他没有说具体多少钱,意思就是说一箱面要给他50箱面什么的,我说那个做不了主,你要求的条件太高,50箱面一千多块钱,1500块钱,那个金额我做不了主。   记者:他的意思也不是用现金来赔偿?就是用面来做一个赔偿?   赵永昌:一开始说面,后来又说不要面了,反反复复,一会儿说要面,一会儿说我说给他十箱也好,多少箱也好,他说不行,你说那个数差距太大了,他说什么什么别人什么什么厂家人家要了多少钱,我就你就说你要多少钱或者说要多少东西,他说我不跟你说要多少东西,我也让业务看了,我说你就说什么样的条件可以满足你,他说的意思一包面给他多少箱他解决不了,给他几十箱面,他说这样的情况解决不了,不认可,我说不认可没办法了。因为这个东西赔偿是有限度的,再说了你也没有说吃坏人什么东西,要是吃坏人我给你医院看去,医院出了什么证明或者说因为我们产品造成 什么损失,也就是说你这个面饼发霉我给你换也行,赔偿一箱也好两箱也好几箱也好,要求太过了因为我的权限我解决不了,下来一天房租多少钱,一天我卖货,卖三千块钱挣多少钱这个损失你们都得赔偿。   厂家:道歉是应该的,损失需认定   记者:有一个情况刚才给我们反映说一个顾客从他们那是买了一包出问题的面,然后拉肚子了,他当时给了人家一百块钱医药费,这个情况您了解到了吗?   赵永昌:给了人家一百块钱医药费?这个我没听说这个。   记者:业务员没跟您反映这个情况?   赵永昌:对。   记者:现在最终到的这个结果就是他现在需要索赔,但是没有给出具体的金额只是说每天损失很大,是吧?   赵永昌:只说损失很大,我说你需要赔偿多少,有一个数,然后我报到公司去给您赔多少。   记者:我刚才也问他了,我说那您最终想要一个什么结果?他是希望说他也不要钱,什么也不要,就是需要今麦郎公司来向我正式道歉,承认他们的错误,公司可不可能去满足?   赵永昌:你要说公司层面或者是以我的身份出面跟他赔礼道歉,这个肯定是可以的,我们这个产品出现问题给你造成损失或者说影响你了,给你道歉是很应该的,我们一袋赔你两袋,赔你多少这个公司也是认可的,消协有规定,都可以按这个走。   律师观点:属于买卖合同纠纷,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接下来连线今天的嘉宾进行点评,首先连线北京朝阳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张兴燕。   主持人:先问一下兴燕,听了整个调查,马先生的要求合理吗?商家的拒绝合法吗?   张兴燕:怎么说呢,我认为马先生的要求站在我个人的角度我认为可能是欠妥,至于商家的这个拒绝我认为是商家的权力,他完全有权力,如果他认为协商的数额超出了他所预计的范围是有权力拒绝的。   主持人:刚才赵所长的录音我相信兴燕也听到了,赵所长里面也一直在强调说,他们根据消费者保护法在进行积极的理赔,根据消法在进行理赔。那这次马先生的身份我们要特别提醒大家,他不是一个普通的消费者了,他是一个个体的经销商,所以特别想问一下兴燕,你认为他的索赔会有什么不一样吗?   张兴燕:我认为他们可能都走到了一个误区,因为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个案例并不适合我国的消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明确的规定,适用消法的范围是消费者为了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或者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权益受到侵害时适用消法保护,那么经销商他本身是作为买卖的一方存在的,所以我认为这个案例适用买卖合同纠纷更合适。   主持人:买卖合同纠纷,而和消法和消费者的利益是有两个概念是吧?   张兴燕:对,因为本身经销商他购买这些产品并不是为了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的。   主持人:这个问题很关键,另外还有就是马先生反复提到的有顾客从这买了面饼吃坏了肚子,然后他给垫付了一百块钱的医药费,马先生没有留任何的凭据,但是他现在今公司来索赔医药费,没有票据今麦郎要承担吗?   张兴燕:这个就看今麦郎公司的态度,因为我刚才听到赵先生说公司还是很愿意协助他积极来赔偿的,当然如果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如果他主张自己的权益那就应该是提供相应的证据给对方,这样的话也比较合理,也就是说他的确付出了这个费用,可以,但是需要提供相关的医疗费类的单据和受害人就是吃坏肚子的这个人的相关证明文件,这样可能更妥当一些。   主持人:兴燕最后从法律的角度给双方现在我们看到目前好像事情进行到这里,有点僵住了,给双方从法律角度一些建议。   张兴燕:我是这样认为的,如果事实上确实因为这个面饼发霉给马先生造成了损失,那么他所能要求的赔偿范围也应该是仅限于直接损失的赔偿,也就是说根据买卖合同的这种约定,他可以就自己的损失这一块主张自己的权利,当然这个损失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明,那么关于今麦郎这块我看到态度一直都还比较好,他们也愿意在甚至在一倍或者两倍更高的基础上进行赔偿,事实上是一个很好的协商的态度,我认为双方还是能够坐下来基于友好协商的态度把这个事情解决了更好一些。   专家观点:双方处理方式都不够专业   接下来我们电话连线经济之声《天天3·15》的特约评论员张春蔚,也请春蔚就今天这个事情发表一下她自己的看法。   主持人:先问以下春蔚听到整个调查听到这,有什么自己的判断吗?   张春蔚:我觉得在这件事情上为什么是一团浆糊,核心是它的过程当中有很多不明晰的地方,比如说我觉得因为他们一个是经销商,一个是生产商,在这个过程当中第一我们在谈到保质期的话题当中,比如说这个商家提到这个批次的都有问题,那你有没有证据?是不是说这个批次他对这个批次的产品是不是进行了封存?这个批次指的是哪个时间段的产品?那么把这一时间段的产品都应该保留下来,这是一个正常的商家应该做的,而不是说我卖了几包发霉的面饼,我就这几包面饼来找理,所以我是觉得如果他是一个经销商,一个有良好经营理念的经销商,他应该把这一批次的产品都保留下来,就这一个批次来找生产商进行索赔。   第二就是几包发了霉的面饼而没有对这个批次的产品进行系统的监督和生产的追索,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无论是销售方还是生产方,都不是说很专业的,就这一点来说,因为你还会影响到更多的人,食品是吃到嘴里的东西,不是说一包两包面饼的问题,而是对所有的问题,对这一个批次的产品进行追索的问题,如果不是这一个批次的问题而是几包面饼的问题,可能是储藏的问题,或者是运输途中面饼受潮各个方面的这种外力的因素,那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经销商还是一味说这个批次的问题,这个时候生产商是可以去诉讼,这个经销商在败坏他的声誉,在破坏今麦郎品牌的声誉,因为这当中是有质的差别的,所以你不能说因为一两包面饼问题就是这一个批次都有问题,是整个今麦郎公司都出现了问题,因为你们两个人是在做生意。   其次我们看到现在的这种补偿基本上是在属于生意范畴当中,如果是要跟他接着做生意,那在这样的处理意见当中比如说一包赔一箱,这个时候我觉得已经远远超出理赔的范畴之外了,也表现出了生产商的诚意,除非说你再也不跟今麦郎做生意,那你可以说我不要产品我要钱,但是如果你还要跟今麦郎有合作或者说还要经营这一类品牌,在这个时候我觉得肯定拿面饼比你拿钱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更和谐,双方之间更容易处理。   其次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作为消费者你同时还是一个经销商,你到底是市场的监督者还是说你要求的是一个双输?我们现在看到的环节是第一我现在不接茬,然后你所有的东西没有达到我的要求,我就不给你底线,这个时候逼着两人同时在媒体上照面,核心是什么?两家都在输。你的市场、你的任务维护体系,你破坏了今麦郎品牌的东西,对你有什么直接的好处吗?我们看到实际上没有特别的好处,因为你可能这块市场还要做,而且你也谈到今麦郎在当地的市场还是有销量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如果经销商不能够看清楚生意的本质是双赢的话,在这个时候只能会使得自己在这种金钱的欲望上和自己心理的不舒服上越走越远,所以我是觉得任何生意你如果不谈,就没有生意,如果你没有底线的摊牌实际上你不是一个解决事情的态度,我觉得即使是王海要打假只能依靠法律,而不是依靠情绪,经销商在这件事情上更得依靠你拿出来的证据,得靠去理服人而不是漫天要价。   专家建议:就事论事,在商言商   主持人:另外刚才春蔚提到了一点,我觉得非常关键,这件事情现在发展到一个比较僵化的地步,其实除了经销商个人的情绪可能在里面起了一个比较大的作用之外,还有就是今麦郎公司我们现在看到今麦郎其实是一个比较积极的回应的状态,但是就提到了你刚才的关键词就是专业,比如说刚才他们的相关负责人回应用他们一直在参照消费者保护法来和经销商进行协商,殊不知他们之间已经是一个买卖关系,他们应该是买卖合同的关系,所以这一点也给今麦郎公司和所有的企业提了一个醒,就是我们处理问题和面对问题的时候可能需要更专业的一种公关的态度,也请春蔚来给双方提一些建议吧,如果想让这个事情得到一个圆满的解决,双方怎么做比较妥当?   张春蔚:我觉得对于经销商而言首先他应该提出他的最低要求和最高要求,这个最低要求和最高要求之间我觉得给对方留有一个尺度,双方有缓弹的空间,这是第一点。其次他应该注意到他们双方之间是生意,如果他在纠缠着面饼和以至于他在说因为我看他反复强调,这个批次有问题是好多家都有问题,但是为什么只有你一家在反映?那是不是一个群体性的事件?如果你继续这样说的话其实存在着你在败坏今麦郎品牌声誉的可能,下一步可能涉及到的是一个商业声誉的官司,那么是否有必要这样纠缠?还是说就事论事?更为重要的是我觉得作为一个经销商,如果你不是更好的把心态调整好去做生意,而纠缠于拿多少钱的话,那你可能最后的话受制于这件事情。   节目播出之前记者接到了今麦郎公司负责人的电话,昨天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之后今麦郎公司的负责人专门又和一些业务员一起去到了马先生经营的超市,和马先生进行积极的协商。而且马先生也是给我们节目有了一个回馈,说他们确确实实已经是来进行协商了,最终这个事情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我们也会在节目当中为大家做一个交待。   专家建议:就事论事,在商言商   主持人:另外刚才春蔚提到了一点,我觉得非常关键,这件事情现在发展到一个比较僵化的地步,其实除了经销商个人的情绪可能在里面起了一个比较大的作用之外,还有就是今麦郎公司我们现在看到今麦郎其实是一个比较积极的回应的状态,但是就提到了你刚才的关键词就是专业,比如说刚才他们的相关负责人回应用他们一直在参照消费者保护法来和经销商进行协商,殊不知他们之间已经是一个买卖关系,他们应该是买卖合同的关系,所以这一点也给今麦郎公司和所有的企业提了一个醒,就是我们处理问题和面对问题的时候可能需要更专业的一种公关的态度,也请春蔚来给双方提一些建议吧,如果想让这个事情得到一个圆满的解决,双方怎么做比较妥当?   张春蔚:我觉得对于经销商而言首先他应该提出他的最低要求和最高要求,这个最低要求和最高要求之间我觉得给对方留有一个尺度,双方有缓弹的空间,这是第一点。其次他应该注意到他们双方之间是生意,如果他在纠缠着面饼和以至于他在说因为我看他反复强调,这个批次有问题是好多家都有问题,但是为什么只有你一家在反映?那是不是一个群体性的事件?如果你继续这样说的话其实存在着你在败坏今麦郎品牌声誉的可能,下一步可能涉及到的是一个商业声誉的官司,那么是否有必要这样纠缠?还是说就事论事?更为重要的是我觉得作为一个经销商,如果你不是更好的把心态调整好去做生意,而纠缠于拿多少钱的话,那你可能最后的话受制于这件事情。
1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今卖郎面发霉?
csblizhaolin 2011-10-19 23:29
经济之声天天315:个体经销商马先生向我们的节目投诉,自己超市出售的今麦郎今野拉面部分商品面饼发霉,因此向今麦郎公司索赔,协商无果。
128 次阅读|0 个评论
香港超市经理排队买橙子
热度 2 zhengqingbin 2011-10-5 19:45
几乎每两天都要去学校的百佳超市买点水果吃,今天碰到超市经理下班,于是便好奇的看看他怎么买东西。换下超市工作服后和平常顾客一样,他也很仔细的到货架挑了几个橙子,放到免费小塑料袋里。正是六七点钟的买东西高峰期,让我没想到的是,他也很自觉地排到了队伍的最后边,耐心的排起队。我就排在他后边,轮到他时售货员也按照同样的流程先问他“有没有会员卡”,“需不需要袋”,“请拍卡”,“ Bye Bye!”. 看着他走出超市门口,又想起另外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有一次我做的公交巴士突然半路熄火了,司机通知所有人下车等另外一辆车来接,所有乘客居然没有一个抱怨的,也没有喧哗的,都按照秩序下车并且自动排起了长队,不一会另外一辆巴士开来了,所有人按顺序上了车。想到这里,终于明白人口密度这么大的香港为什么秩序井然了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556 次阅读|2 个评论
最近有点累
热度 3 duke01361 2011-9-29 20:36
最近有点累
最近有点累,匆匆忙忙赶实验,高度紧张。所幸全部成功了,而一下子放松下来,感觉特别累!加上前天回家的路上可能被雨淋了的缘故,明显有点感冒的症状,今天下午去超市买了一大瓶子可口可乐,不到半天的时间就喝光,现在正和感冒抗争!一定不能让感冒得逞! 还记得那些街上的行人 冷冷的双眼,陌生的路人 他们不愿流露那隐藏的恻隐 彼此匆匆过 既然不相爱,为何还相聚,试问何因? 爱还在,希望就在,迷失的人们 挣开你冷漠的双眼 释放那隐藏的恻隐? 让我们相互微笑 希望还在?永不言弃,不管多久等待! 让微笑传遍人群
个人分类: Life a Bit|3301 次阅读|6 个评论
早市随想(一):走近早市
hujunping 2011-8-30 13:33
早市随想(一):走近早市 自从小区附近建了一个早市,每当早上时间充裕的时候,我就去逛逛(窃喜自己租房的地点离单位近啊)。在城市生活的人们,习惯了超市购物方式。特别是大城市,人们往往一次就把一周所需的食品都购买齐全,驾车前往并满载而归都是常有的事。而早市,便利地分布在社区附近。清晨,很多大爷大妈把晨练散步和买菜合二为一,成为每天的“必修课”了。看到这一幕,一种寻常而平静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在我看来, 早市让我们回归到了一个鲜活的、有人互动的生活空间里 。记得很多年前,有一届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有一位选手的即兴演讲题目是关于超市和街市( street market )的比较讨论。不知道我的记忆是否准确,那位选手就是如今中央经济频道的芮成钢。他的观点给我深刻印象,他喜欢在“ street market” 的“ bargaining” (讨价还价)的感觉。的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在超市中,我们不用询问价格,不用讨价还价,直接选购商品,整个过程可以缄口不言。不少人觉得,这样简单省事。早市中的情况就要比超市丰富多了。有的小贩深谙此道,知道在买菜的人群中会有一些人不愿意询问价格。他们会用一张厚的硬纸片,明显地、大大地标注价格,插在物品一旁。不过,这个价格可能随时都会浮动哦。还有的小贩,天生就是“激情饱满”者,那高昂的、非常有煽动力的声音不一会就能引来一群买主。试想,如果在课堂上的老师们都有了这种激情,难道还怕学生在台下睡觉吗?蒋叔用的比拟甚是有趣:要具有那种“卖假药”人吆喝的激情。无论如何,精神可嘉,慧眼是需要自己去练就的。还有的小贩,顺口就能来几句打油诗,“一块钱来不算钱,买斤小菜还健康”等等,真是人才辈出啊。 至于价格,早市上的物品比超市要便宜很多。大概是减少了从产地到消费者之间的流通环节吧。早市上卖售相同货品的小贩较多,市场机制的调节也最能直接得到体现。要想买到物美价廉的物品,我的建议是, 先绕一圈,然后再买 。虽然我提倡自己做饭当个健康达人,但往往现实的各种安排不会让自己随心所愿。因此,在早市上买得最多的不是一日三餐的蔬菜,而是之外的水果和副食等。当一帮年青朋友说起市场食品消费价格的时候,凭着亲身实地的经验,我往往会信心满满。 早市,绝对是一个你可以来看看的地方。 后记: 附: 第三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亚军——芮成钢 (含关于supermarket 和 streetmarket的表述)
个人分类: 长河之石|32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纽黑文遭遇飓风''艾琳''
热度 1 wuxiyouke 2011-8-29 05:23
昨天晚和今天飓风''艾琳''来到纽黑文。早在上周时就收到几封邮件,告知全体师生飓风将至,请做好防护措施。 昨天上午趁飓风还未来,与先生一起跑到stop shop 买点应急的食物和饮料储备。结果超市人气比平常周六高3-4倍,最明显的是超市的桶装水早已抢购一空。购物回来后,室友说到沃尔玛买水没有买到,也已空空如也。 接下来,周六整晚和周日全部窝在家,躲避艾琳。果然,跟天气预报一样,艾琳如期而至。狂风暴雨大作。 今天早上一室友开车出去工作在马路上被人民警察拦回家。警察将所有高速路口封闭。 早上很快收到学校发的邮件,告知大家艾琳行踪和影响。 由此看来,美国人民应对自然灾害,行动和信息迅速/通畅,有效安定人心和尽量降低灾害造成的影响,做得很到位。 附上收到的几封邮件: 1. Hurricane Irene Dear Faculty and Staff, As Hurricane Irene approaches Connecticut, I write to update you on campus operations during the next two days. The Yale shuttles will stop running tonight at 9:00PM and will resume only when conditions are safe. Many events have been cancelled and galleries and museums will be closed. The full schedule of cancellations may be found at www.yale.edu/secretary/emergency . Also we will be posting other information and updates related to the hurricane at this same site. We will have on campus overnight and throughout the weekend cohorts of staff to ensure that all essential services are maintained. Yale is closely connected to the State’s Emergency Operations Center and we have been informed in the last hour, that tropical storm winds are predicted to reach our region by 11:00 PM tonight. Hurricane force winds, at least 70 mph, are expected to start at 7:00AM Sunday and last for at least three hours. Unless you providing essential services, we strongly urge you to remain indoors and not return to campus until you receive a follow up communication indicating that roads are clear and there is no danger from downed power lines or similar hazards. We hope that operations will be able to return to normal on Monday but will be monitoring conditions closely over the next 36 hours and will keep you updated. If there are mandatory delays in the start of the work day on Monday, you will receive a Yale Alert message around 6:00AM. I hope that you have made good preparations at home and that you will be safe and secure throughout the storm. Linda Lorimer 2. Campus Hurricane Update-Sunday 7 am I just wanted to signal that there were no serious problems last night on or around campus: Yale Facilities reported only scattered debris and no basement water issues more severe than “regular” storms. However with up to six hours or more of rain ahead, basements may become a problem. (If students on campus see any facilities issues, please call the Facilities Hotline at 432- 6888.) Scattered trees are down (outside Battell, 221 Whitney, and at the Divinity School) but none is blocking a road or passage. The 5:15 am report from the New Haven City Emergency Center indicated that in the City of New Haven 7 power lines are down; 13 flood prone streets are closed due to rain, (not due to the storm surge) and winds were at 45 mph at 3 am. The City expects more trees, limbs and power lines to start coming down in the next few hours. We in New Haven, so far, are getting less rain (about 3 inches) than Fairfield County and the region north into Litchfield. The heaviest rain is expected through 2 pm. Power outages vary in townships where Yale faculty and staff live: 46% of Guilford is without power and 65% of Madison. 6710 residents in Milford are without power, and 826 in Woodbridge. The most recent report indicates 2,086 New Haven households are without power. These numbers are expected to increase. Given these power outages, I know that increasing numbers of individuals will not have access to these e-mail messages and thus we plan to send a Yale Alert in late afternoon with a summary report of the day's developments. The 5:15 am report from the State of Connecticut Emergency Center is that the hurricane will make landfall in the Stamford area around 11 am and that “hurricane force wind gusts may arrive along the coast by 9 am.” The State also reports that “After the passage of Irene, a second period of strong winds is likely this afternoon and early evening, with wind gusts to 65 mph at times.” Linda Lorimer 3. Hurricane Update - 9:30 am Several faculty and students living off-campus who have lost power (and thus TV coverage) but have Blackberry or other email service have asked that we post more regular updates about the storm, since these messages are their primary source of information. The storm has been downgraded to a Tropical Storm (maximum winds of 70) and has made landfall in New York. In the last hour, JFK airport posted winds of 54 mph, Bridgeport had 47 mph, and Willimantic 51 mph. New Haven posted winds of 32 mph gusting to 41 mph, with the expectations of some increase in the next two hours. However even with the downgrade, the situation poses hazard with increased power lines and trees down in New Haven. For example a tree “hangs” on a power line next to the Yale Human Resources building at 221 Whitney Avenue and there is a live power line down in Parking Lot 51 (behind the Graduate Club and next to the Music School). Some of the tarps around construction sites are starting to blow loose and Facilities will be working with the contractors to secure them as soon as it is safe to do so. These conditions reinforce the importance of not walking around the campus. Power outages have increased dramatically in the last two hours: New Haven –13,400 residents without power Woodbridge – 2,800 West Haven –4,000 East Haven -4,800 Hamden – 5,600 Branford – 47% of the residences without power Guilford – 70% Madison – 100% with power Linda Lorimer 4. Goodnight Irene! And plans for tomorrow Those of us in New Haven seem to have been mighty lucky relative to those to the west of us (where Bridgeport airport had over 6 inches of rain compared to our 3 inches in the City) or the east of us (where Old Saybrook and other shoreline towns took a beating) or to the north (where Durham had serious flooding). We were lucky that Irene was downgraded to a tropical storm and moved so quickly out of New Haven. Overall, the University fared well. We have some downed trees on streets, courtyards and walkways as well as a few downed power lines. All Yale power plants are in full operation and we have power throughout campus, with only a few exceptions. There is no power at 142 and 149 Elm Street (with power likely to be restored there by the end of Monday); also power is out at facilities at the Yale Bowl. The City Emergency Operations Center is reporting minor property damage throughout the City, well over 1,000 trees down (including trees in parks) and about 17,000 residents without power. At this time, the City is asking residents to stay home, so that crews are able to clean up the fallen trees and other debris. Even though the storm has passed, a few very large trees have fallen in just the last hour and the saturated ground and wind gusts may contribute to others still tumbling, so there is a need to take continued care. Yale Facilities has crews out to clean up trees and branches, and the City also has crews out, with a first priority towards trees that have fallen on power lines and trees blocking streets. Yale offices will be open for business as usual in the morning . We recognize there are some staff who may not be able to get to work because of conditions where they live. Those staff members who are not providing essential services may elect to take paid time off to cover their absence after conferral with their supervisor, and we are encouraging supervisors to grant this release whenever feasible. The Yale Shuttle will resume operations tomorrow at 5 am. Dining Services will resume operations tomorrow as planned with breakfast at Commons. Thank you to all who did so much good preparation in advance of the storm, and especially to those who staffed our essential services last night and today! Linda Lorimer
4252 次阅读|1 个评论
美国超市里有多少转基因大豆制品
热度 10 蒋高明 2011-5-24 19:36
蒋高明 吃什么?美国人是很讲究的,他们相信政府的倡导,他们对于转基因食品是心存戒心的,食品市场上都有明确标注。他们青睐的是有机食品,而不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是穷 人的食品。但是在中国,谁能够为消费者把这道关呢?假如我想买非转基因的食品,我该到哪里买?春节期间,妻在超市买了许多外观漂亮的西红柿,当我将转基因西红柿的秘密 ——“将深海鱼的基因转到西红柿里去”,告诉妻的时候,妻恶心地将那些高价买来的西红柿全部倒进了垃圾桶,发誓再也不买好看光鲜的西红柿了。可是,我们又该到哪里买安 全放心的西红柿呢? 我们可能没有办法选择,因为转基因农学家正将他们研究的所有作物都要转基因,因为这样的课题容易得到经费支持。他们必须出成果,尽管他们也知道转基因未必是好办法,但 花了钱,就得办事。办事就得将简单问题弄复杂了,否则上不了档次。在他们眼里,别人都不懂的学问才是真学问!当我们被转基因食品包围的时候,我们已别无选择。 已经知道的转基因农作物、蔬菜和果实就有:玉米、大豆、小麦、水稻、棉花、烟草、木瓜、土豆、西红柿、油菜、茄子、亚麻、菊苣、甜菜、樱桃番茄、苜蓿、甘蓝、豇豆、胡 萝卜、辣椒、生菜、苹果、猕猴桃、葡萄、柑橘、草莓、海棠、梨,等等。 所有转基因植物清单应当更长,但我找不全,还没有找到中药材的(中药也有人搞转基因,但是没有在网上找到)。动物食品也应当有,已知的有转基因牛、猪、羊、鲤鱼、鲫鱼、 泥鳅(这三种鱼类转的是老鼠重金属结合蛋白基因、人生长激素基因等)、团头鲂、大马哈鱼、虹鳟等,但因为不标记,大家稀里糊涂地吃。据最新的消息,中国科学家已经对100多 个生物物种进行了转基因“手术”,涉及基因2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人类的食品甚至药品。 现在,食物生产与消费的格局是:种菜的不吃自己种的大棚菜;养猪的不吃自己养的猪肉;养鸡的不吃自己的速成鸡;养王八的不吃自己养的激素王八。转基因的吃不吃自己的转 基因呢?当我问国外的转基因科学家时,他们大都说不吃;而你去问中国转基因主流科学家时,他们都说愿意吃,还说味道好极了。 那么,在转基因大豆的故乡,美国人吃不吃转基因大豆呢?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留美学者在笔者博客上留言,透露出的一些信息可供我们参考。 自从中国批准在湖北和山东分别种植水稻和玉米等主粮的转基因安全证书以来,该留美学者就开始留意美国超市的食品。令人意外的是,虽然美国出口到中国的转基因大豆每 年达四五千万吨,占据中国大豆市场的70~80%,中国的大豆油、豆奶、豆腐大多都成了转基因大豆的制成品,可是,美国超市里,大豆制品却基本上是非转基因的。他在美国一超 市购物时,顺便用手机拍摄了一些照片。照片清晰地显示这样的信息:豆奶、牛奶、豆腐、鸡蛋包装盒上印有“Organic" (有机产品)字样;豆奶印着Organic soymilk;牛奶印着 Organic milk;豆腐则印着美国农业部认证的有机食品字样,或者非转基因食品 (Non-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Non-GMO);即使不吃转基因豆粕的鸡产的蛋,也是清楚地 标注着Organic eggs(有机鸡蛋)。 据了解,美国转基因大豆和玉米,在美国本土主要是用于动物饲料和生物燃料,再就是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包括非洲、中国,去喂养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令笔者感到痛心的是,美 国人不吃的转基因大豆,日本、韩国、欧洲人也不吃,中国商务部和农业部却对其敞开大门,让转基因大豆凭其低廉价格优势冲击我国大豆市场,让中国人吃美国动物才吃的转基 因大豆、玉米、甚至稻米。中国农民种植的优质的本土大豆却卖不出去。 其实,在美国,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出现下降趋势。这是自1996年以来,转基因大豆第一次面临生存困境。大豆较低的期货价格,具有吸引力的非转基因大豆的溢价,不断上涨的 转基因大豆种子的价格,都使得美国农民青睐非转基因大豆。来自于美国大豆协会、大学与粮商的代表一致认为:随着对非转基因大豆需求的增加,美国农民越来越倾向种植非转 基因大豆。 转基因食品研发非常昂贵,再加上转基因食品业市场很容易被极少数公司垄断,出于本能的健康保护要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食用非转基因食品。在这方面,日本、欧洲、韩国等 对转基因食物的抵制尤为强烈。 上述信息是来自美国的中国学者,读者可能担心存在偏见。那就让我们再来看看位于北美的加拿大,是如何销售转基因食品的。 在搜狐博客上,我读到这样一篇文章《我在国外看到的转基因食品》,作者是吴学云。据吴称,他生活在加拿大,曾经从事饲料添加剂的国际贸易工作,去过欧美很多地方,亲眼 看到美国广袤的土地和强大的农作物生产能力,深切叹服美国、加拿大和部分欧洲国家等拥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国家出售的食品种类极其繁多。 吴学云介绍道,数年前,他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个数千平米的超市,这是加拿大一家很有名的食品超市连锁店Lablows ( http://www.lablows.ca/ )。在进大门的左侧显著位 置,有一个约百余平米的专柜,排放着几排食品。仔细来看,原来是“转基因食品专柜”。所有产品都摆放在显著位置,标明为转基因食品。价格比同类的非转基因食品,大约便 宜三分之一。 在美国及加拿大,吴学云也常去购买散装大宗食品,这些食品价格类似中国的批发价。在一家非常有名的超市Costco ( http://www.costco.com/ ),他看不到转基因食品。该店采用 会员制,在北美拥有很多连锁店,非常适合人口多的家庭购买食品和日常用品。在所有连锁店里,他没有见到任何转基因产品。 上述两家超市,在北美应当是有代表性的。对于转基因食品,加拿大似乎是设专柜专卖的,且在产品包装的显著位置标明。发达国家有保护公众知情权的法律,消费者买了什么, 是要明明白白告诉他们的。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小超市欺诈消费者,擅自出售转基因食品,但这样做,是要冒坐牢风险的。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读出以下的信息:第一,美国和加拿大超市对转基因食品控制很严;第二,美国转基因玉米和大豆是作为饲料喂牛、鸡、猪的,以获得牛奶、鸡蛋、猪 肉等制品;第三,即使如此,美国和加拿大人还是不希望这些产品里含转基因成分,他们青睐的是有机食品;第四,转基因作物如玉米、大豆是出售给中国、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 ;第五,中国进口大豆的70~80%是转基因的,但相关下游产品并没有标注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 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要求有关部门对转基因大豆制品,进行明确的转基因标示,我们还要求对大豆的下游产品,如大豆油、大豆粕,以及使用转基因豆粕喂养的鸡、牛、猪、鸭、 鹅等,也实行这样的标志。这是中国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完全不用和美国人商量,因为他们历来是不和我们商量的。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752 次阅读|1 个评论
上海华联等超市多年售染色馒头 生产日期随便改
热度 2 sheep021 2011-4-12 09:38
上海华联等超市多年售染色馒头 生产日期随便改 2011-04-12 07:03 来源:人民网   央视《消费主张》:超市馒头这样出炉   生产日期随便改 防腐剂甜蜜素齐上阵   上海华联等超市多年销售“染色馒头”   在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记者看到它们的主食专柜都在销售同一个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销售人员说,这些馒头卖得不错。   销售人员:两块七一个,(这馒头好卖吗?)还可以。   从这些馒头的外包装上,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生产厂家是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地址是上海市宝山区南大路380号。   这些看起来白白香软的小麦馒头、淡黄诱人的玉米面馒头,究竟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    “早产”的馒头   2011年3月29日,《消费主张》的记者来到了上海市宝山区南大路380号。记者注意到,门口的牌匾上写的是上海福鑫运输有限公司。走进这个院子,记者看到院子里有许多厂房,有生产轴承器件的,也有翻新坐椅的,那生产馒头的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究竟在哪呢?   在院子的一角记者看到地上摆放着很多盛放馒头的包装箱,一些工人正在忙着搬进搬出。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正是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   工作人员:(咱们这是什么品牌的公司?)盛禄,公司名字叫盛禄。   进入二楼,一位工人正在给已经包装成袋的馒头上贴标签,记者注意到,这些馒头的制造商是“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   这时,另一位工作人员走了过来,告诉正在贴标签的工人,给前一天生产的馒头也贴上最新的生产日期。   工作人员:还有过夜的馒头你要贴一下,硬的馒头是过了夜的,这个是新鲜的馒头,(哪个是过夜的?)这个是过夜的,高庄馒头,(过夜的馒头用什么标贴?)和那些馒头是一样的标,标签上的时间是三十号,(今天多少号?)二十九号。   隔夜的馒头?这样算来,馒头应该是前一天,也就是3月28日生产的,可是更让记者不解的是,在这些馒头的标签上,标注的生产日期竟然全部是3月30日。工人说,这是公司的规矩,标签上的生产日期按照进超市的时间标注。   工人:(今天是二十九号,为什么标签上是三十号?)那是放仓库里的时间吧,(生产日期全是三十号,明天的日期?)明天进门店嘛。   过期馒头到了哪里?   在旁边的角落里,记者看到地上还堆放着很多包装好的馒头,这些馒头标签上标注的生产日期竟然是3月22日。工人告诉记者,这是从超市里退回来的,可以再加工利用。那么这些七天前的馒头,回收回来又会怎样再利用呢?   标签上标明的存储条件是0度到5度,保质期为8天,到这一天,也就是3月29日,这些馒头的保质期已经到期。工人们会将这些馒头作什么用呢?   工人:(这是过期的馒头?)这个说过期也没过期,人家用不完,拿回来就重新绞。(有的馒头到了一个星期卖不出去,咱们再收回来是吧?)因为它有保质期嘛,保质期过了,它就要退回来。   原来,工人所说的再利用,竟然是把这些回收回来的馒头重新和面加工成新馒头。   在加工车间记者看到,这些回收回来的3月22日的馒头被工人从包装袋里取出来,直接倒进了和面机里。在一台和面机里记者数了一下,一共放进去了20多个回收回来的馒头。   随后,工人把两桶水倒进了和面机,将馒头充分浸泡。五分钟后,工人又把两袋面粉倒进了和面机,与泡软的馒头一起搅拌了起来。   工人:(一缸能出多少馒头?)一百五十个馒头。   和面机的对面是一台馒头机,把面填进去,在出口就能直接滚出面团了,然后面团被放在一个个铁盘子里,准备进入蒸箱。   在蒸馒头的车间里,记者看到地上满是污渍。   十几分钟之后,一个个热气腾腾的馒头就新鲜出炉了。   在馒头的包装车间记者看到,几个工人正在把刚刚蒸熟的馒头装进塑料袋,每个塑料袋装四个馒头。在包装馒头的过程中,工人们都没有带手套,也没有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   包装完成后,每袋馒头被贴上不同种类的标签,随后,一箱一箱的馒头被发往市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应当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   经过几天的观察,记者发现,每天下午都会有一些临近或过了保质期的馒头被运回公司,送到加工车间,再次回炉被加工成新的馒头。    防腐剂、甜蜜素齐上阵   记者在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了解到,这里生产的馒头主要有三个品种:高庄白馒头、黑米馒头和玉米馒头。在高庄白馒头的标签上标注的食品添加剂是维生素C。可事实上呢,活面工人用水泡上回收来的馒头之后,他又陆续往和面机里加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又是什么呢?   工人:(山梨酸钾是做什么用的?)防霉的呀,(防止馒头发霉的?)对,用它之后馒头的保质期可以长一点。这是甜蜜素,放的时候剂量少一点,以前做馒头都是放糖精,现在就是加甜蜜素代替了,哪里有白糖没有的,你店要做大肯定要用的。   在高庄白馒头的标签上,消费者能看到白砂糖和维生素C,可实际上,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添加的不是白糖而是甜蜜素,没见专门添加维生素C,却见加进去了防腐剂山梨酸钾,而这两样添加剂根本就没有标注出来。   在整个馒头加工过程中记者发现,工人们在添加各种添加剂时非常随意,完全是按照自己的经验,想添加多少就添加多少。   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发酵面制品的食品分类号为06.03.02.03,可以使用的添加剂中,并没有山梨酸钾,然而,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在生产馒头的时候,却堂而皇之地添加了这种防腐剂。   而且,记者还发现,工人在生产馒头的时候又使用了另一种食品添加剂甜蜜素,《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允许添加甜蜜素的食品种类是烘焙/炒制坚果与籽类,并不包含发酵面制品。    染出来的“玉米面”   白馒头如此,淡黄色的玉米馒头又是什么情况呢?   在玉米馒头的标签上,食品添加剂也是标注的维生素C,然而,在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在制作玉米馒头的时候,工人也同样是把回收回来的白馒头、玉米馒头倒进和面机里,在向和面机里倒水之前,这名工人先是往两台机器里分别倒了一碗玉米面,随后他又拿出一罐橘红色的粉末,挖了两勺倒进了和面机。   工人:(这里面的红色粉末是什么?)红色是色素,(色素?这个做出来是不是玉米馒头?)对。   这罐橘红色粉末包装上注明,这是一种叫柠檬黄的着色剂,这名工人告诉记者,把这种着色剂加在活面机里,白面就变成了玉米面的颜色。   工人:(做玉米馒头,玉米粉放一碗之后,你白面是不是还得往里放,因为它没有面?)白面放里面,颜色就变出来了,现在加这个面粉,再加面粉,掺进这个黄的,白的就变成黄的了,变成玉米馒头了,一百斤两袋白面,然后加一碗玉米面,再加一点色素就可以了。   两袋足有100斤的白面、一小碗儿玉米面,再加上这种叫柠檬黄的着色剂和超市退回的馒头,白面被染成黄色,漂亮的淡黄色“玉米馒头”就出炉了。这种做法行吗?在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记者发现,可以添加柠檬黄的食品种类中,并不包括发酵面制品。   同样,这种色素在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的玉米馒头的标签上也被省略了。   添加柠檬黄制造出所谓的玉米馒头,造出这样的假货,莫非是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的工人因为不懂而为之?还是他们心知肚明、明知顾犯?   工人:做玉米馒头,玉米放多了好,(玉米放多了好,你这里放了多少?)我这个只能放一碗。(工商部门检查,加色素没有问题?)那要抓住的,加色素,来查的时候,肯定要藏起来,(肯定要藏起来?)不能给他们看见,(可那是食用色素呀?)食用色素也不能给他查出来,查出来要罚死的,他这里检查来的时候,也规定过,不允许放色素的,(我只用一点点?)也不行,他明文规定不允许放这种色素的。   知道相关部门明文规定,禁止在制作玉米馒头的过程中添加色素,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为了逃避检查,还专门想出了一套对策。   办公室人员:一般来说馒头的话,一个月抽查一次,他们来检查,我们就把东西拿到办公室给他们检查,不让他们去车间,他们一来我们就把车间的门关上,不让他们进去。   看来,工人心里也非常清楚,做玉米馒头不用玉米面而是用色素染色的行为是不允许的,可是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工人:没有正规的,百分之百的没有,食品的成本太高了,要真材实料的玉米馒头,不可能的。   这样做出来的淡黄色的玉米馒头表面看起来是漂亮,可是,面对这样好看的馒头,工人们却是不屑一顾,甚至避而远之。   工人:我不会吃的,打死我都不会吃,饿死我都不会吃,(你自己做的东西你不吃?)我自己做的东西我知道能吃不能吃,好吃不好吃,里面加了色素的,不能吃。   自己生产的馒头自己却不吃,那这些馒头都卖到哪里去了呢?   工人:像这种东西,年纪大的人才买,百分之八十是年纪大的人买,所以供不应求,(这一屉多少个馒头?一天能蒸多少屉?)每天三万个馒头,(咱们这是不是最大的送馒头的公司?)你说在上海是吧,(对。)反正总归送的超市挺多的,联华和华联合并了,联华也要送了,量又加上去了,(联华和华联一共多少家你们要送的?)大概三、四百家。    每天三万问题馒头进超市   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的馒头,真的在联华、华联等超市销售吗?   2011年3月30早晨六点多,记者在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门口看到,工人正在把加工好的馒头装上车,记者跟上了这辆货车。   上午九点多,这辆运送馒头的货车来到了位于上海市浦东区杨新路的华联超市,在这里卸下了五箱馒头,之后,紧接着又赶往不远处的联华超市,在那里又卸了五箱馒头。   司机:(你这车送多少个超市?)三十家超市,(都是华联吗?)华联、联华都有。   之后的几天,记者在上海市普陀区光新路上的华联超市,看到了由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的高庄馒头和玉米馒头。   工作人员:(这什么牌子的?)盛禄,两块七一个,(这馒头好卖吗?)还可以,(这馒头里都有什么成分?)没有成分,就是面粉,(没有色素吗?)没有色素,根本就没有色素,怎么会有色素?!   在附近的一家联华超市,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的高庄馒头和玉米馒头也赫然地摆放在冷藏柜台里。   工作人员:(这个馒头卖得怎么样?)还行。   在上海市闸北区共和新路附近的一家联华超市,记者同样发现了高庄馒头和玉米馒头。   工作人员:(这个玉米馒头味道怎么样?)它是玉米做的呀,玉米粉跟面粉做的。(不会是色素染的吧?)不会的,(这咱们都检验过进咱们超市是吧?)是呀,你放心好了,我们卖的馒头都是正宗的。   在共和新路附近的一家华联超市,那里的售货员反映,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的高庄馒头和玉米馒头一直卖得不错。   工作人员:(这个馒头卖得不错吧?)还好。   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的高庄馒头、玉米馒头以及黑米馒头并不仅仅销往华联和联华超市。   2011年3月30日,记者在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的办公室里发现了一份该公司给上海迪亚天天超市的供货清单,清单上明确写着,玉米馒头、高庄馒头以及黑米馒头的供货数量。   2011年3月31日下午四点,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的另一辆货车,在装满了195箱馒头之后,开到了位于上海市嘉定区银杏路的迪亚天天仓储中心。   在卸货过程中,记者发现一位迪亚天天工作人员正在一旁检测货物。   工作人员:(色素能测的出来吗?)色素测不出来,(那你们能测什么呀?检测什么项目?)什么大肠杆菌呀,细菌总数啊这种东西。   这位负责检验货物的迪亚天天工作人员虽然说检测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但是在卸完馒头以后,工作人员只核对了数量,随后就交接了手续。   这位工作人员还介绍说,明天这些馒头就会被发往上海市的迪亚天天超市。   第二天,记者来到了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的一家迪亚天天超市。   工作人员:(高庄玉米馒头是吗?)这不是吗?刚到五分钟,要不然没货,(卖得很好是吗?)对,一会儿卖完了,(这是几种馒头?)三种,黑米、玉米跟白面的,(你这卖多长时间了?)这种馒头我卖几年下来了,(一直都这个品牌?)对,高庄馒头。   作者:你这卖多长时间了? (来源:央视网) -- 沪要求超市卖场自查染色馒头 立即下架 上海要求超市卖场自查染色馒头 立即下架 2011年04月12日08:06 东方早报 我要评论 ( 0 ) 字号: T | T 昨天央视《消费主张》栏目对上海华联等超市涉嫌销售染色馒头的事件进行了报道,称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涉嫌将白面染色制成的馒头,在上海华联等多家超市销售。 报道播出后,上海工商部门连夜采取了应对措施,组织相关企业自查,并已经发现了涉嫌染色处理的馒头。 上海市工商局表示,昨天已连夜要求全市各大超市、卖场开展自查,发现有涉及相关企业的问题商品,立即作下架处理。 昨天22时,工商行政部门透露,在有关门店已经发现了涉嫌的染色馒头,并已将样品提交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将在检验结果出来后进一步处理。 工商行政部门将在全市范围内,对流通领域的超市、卖场企业进行全面检查。 评论: 俺没少吃啊。吐也吐不出来了。 奸商不监,监管不管 生灵涂炭,人命草菅 瘦肉精 、 转基因与 “ 锯箭 ” 逻辑 - 蒋高明 的博文 瘦肉精的受益者是研发者、推广者、饲料企业、牲畜贩子,受害的是养殖户和消费者,屠宰企业有时受益,有时受害。这个道理非常复杂,容以后有时间详解之。 明明知道瘦肉精害人,可不良科学家还是继续推广,直到出了问题,就已由“锯箭”发展到了“补锅”,只有请应急专家来发挥作用了。三聚氰胺倒了三鹿,瘦肉精将要受创收的是双汇,食品安全可谓接三连二啊。 转基因呢?那些专家不仅是在用“锯箭”法,还很可能揣着明白装糊涂。更有甚者,安不安全,完全是他们自己说了算,这一点,恐怕超过了“锯箭”理论了。瘦肉精是浙江大学 许梓荣一个团队在搞,最终引起了瘦肉精在全国泛滥成灾,他们也捞足了钱;而转基因是几乎全国生物技术专家都在搞,他们要对我们日常生活中作为食物和药物的100多个物种实 施基因手术,涉及粮食、肉、奶、蔬菜、中草药。对于其中的健康风险,如果大家都闭口不谈,造成的健康隐患只有天知道。 转基因食品安全,该相信事实真相,还是相信专家的安全承诺呢?我们要等到食品安全事故出现了,才来调整吗? 三鹿 、 双汇 ,下一个是谁? 俺本来预测是大米,没想到面粉先出问题。从副粮,到主粮,一个个搞。再不采取紧急措施,我们不但要去香港买奶粉,还要去买火腿肠、买面粉,买大米,如此等等,干脆“不辞长作岭南人”算了。三十六计走为上。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5 次阅读|2 个评论
吃馒头也要小心了
热度 1 wya 2011-4-12 08:35
上海华联等超市被曝多年销售染色馒头(组图) http://news.qq.com/a/20110412/000166_1.htm 不知道我们还能相信什么? 更有趣的是,现在媒体成了监管员,什么问题都是媒体先发现,政府才介入处理。希望政府除了关心拿项目,争取资金之外,多做点本职工作。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132 次阅读|2 个评论
咱中国人咋就这么贱呀!
热度 1 dilingjun 2010-12-7 09:45
前些日子工作需要,到美国几个油气田考察工作了几天,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在穿越东海岸到西海岸的同时,逛了一些城市,闲暇时间顺便到美国一些大超市转了几圈。可越转越觉得不对头,越转越气,最后则气急败坏的骂娘啦!说实话,美国的超市很大,可以用一望无际形容,里边的货物琳琅满目,应有尽有,铺天盖地的产品从袜子、裤头、鞋、牛仔裤、羽绒服、西服到玩具等日用品几乎95%是中国制造!且质量都是最上乘的,在中国绝对都算得上等货、奢侈品。可一看价格标牌,我傻了!这些商品的价格比国内便宜几倍!有的甚至便宜得更多!天啊!看看吧,我们中国拿着低怜的工资的打工仔、打工妹们,生产出的这么好的商品,在国内卖高价,却在美国被廉价贱卖。我情不自禁的边看边骂:咱中国人怎么就这么贱呀!在中国商店里几千块钱的东西怎么到这才卖这个价?几十美元就搞定。尽管我和朋友带的美元都不太多,可看到这么便宜的东西不买行吗?于是,又买了两个大箱子,几千美元,竟横扫了美利坚超市,一顿狂购,直到买的装不下了为止!为此,朋友的箱子还被联邦调查局怀疑,翻了个底朝天。天呀!还以为我们是走私犯呢!尽管在美国回购了一大堆中国制造的便宜货,但心里却高兴不起来。多少天来我一直在想:奶奶的,这就是所谓的贸易顺差吗?这就是美国人抵制的所谓中国商品倾销?难道所谓中国强大的经济就是靠出口廉价商品获得的吗?难道中国资本家们对工人敲骨吸髓的降低成本经营,就是为了那点破美元,然后再购买美国国债、股票吗?这就是所谓的中国人生产,美国人消费的新型经济共同体中美国吗?不去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这就是精英们所谓救美国就是救中国.?晕!这回真晕啦!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5248 次阅读|20 个评论
系列:机制的故事【3】购物车能顺利回收吗
陈安博士 2010-7-12 23:50
   机制有多种,一类机制其起初设计的目标是为了“秩序”。    我们大家都应该去过超市,也许很多人都推过购物车,那么,是否关注过购物车的 回收机制 呢?尤其在大型超市中。    这是一个问题。如果是你老人家,准备怎样设计一个购物车的鼓励回收机制呢?让大家高兴、自愿、及时、低成本地将购物车放到超市规定的一些地方,而不是胡乱放完拉倒?    在北京中关村的家乐福超市,对于购物车回收,在它的四个出口处是分别这样做的:    1,其中,中关村购物广场的一个出口在面向中关村大街的地方,刚好有比较高的台阶(以上下的滚梯连通),所以,购物车基本无法通过滚梯推到上面。于是,这里对于购物车有天然屏障,可以保证即便无人值守,也可以“到此为止”。    这样,只需要不定时地来人把堆积在这里的购物车弄到一起,集中推回超市门口即可。我见过不少次这样的情形,而且为了防止碰到前面的顾客,还设置了铃声,用的《兰花草》的调子,词是沪胡适写的,呵呵。    2,另外一个出口则在收款台处,收款时直接把购物车拦下即可。这个比较简单。    3,第三个出口则一度有过变动,在楼上(其实是和地面平齐的一个平台),当从收款台推出后,还可以推着再上平的电梯,直到整个建筑的出口,此时有人在那里守候回收购物车,您如果想推出门都不可能。后来,这里由于是整座建筑(中关村购物中心)的地方,所以不让家乐福的车到达,家乐福的人只好把购物车停止处改到上电梯的地方,还没上电梯就把你拦下了。    4,第四个出口则是地下停车库的地方,一般都有人值守,拦下你推向私家车的购物车,以防你推到你的私车后备箱所在地方后不再理会,还得家乐福的人来回收。    这些都是我在家乐福那里看到的现象,应该说,这四个口的购物车回收机制都不太好,没有体现到精心设计的味道,我不喜欢。    那么,既然我觉得不好,有好的没?    我在欧洲开会,发现了这边的购物车回收还真是有点招数。让我告诉你具体做法:    购物车之间本身就是相连的,这个购物车A里出来一个专门插入另外一个购物车B的“锁”,只有将五毛或一欧元的硬币放入B的卡口,才可以将那把“锁”移走,把车推开。    此时,你已经有成本放在购物车上了,不过,如果您把购物车推回回收处,可以通过这一过程的反过程将购物车连在那一大串购物车群中,同时硬币退回到您手里,算是对您遵守秩序的奖励,当然,奖金资金是用的您自己的钱,呵呵。    这个机制是很好的机制,甚至很妙。但是,有朋友问我:如果俺们不在乎那点钱,就硬要把购物车放到我方便的地方呢?这美妙的回收机制于我何用哉!而且,世界上还有不少“别罚我100,请罚我888元好不好”这样的货色呢。    应该说,您忧心的有道理,如果您这么想,这机制对您一点约束力都没有。或者,我们推广一下,对于不具备基本素质的人来说,这类鼓励式仅有些许约束的机制永远是无用的。  
个人分类: 专论—管理学论稿|5083 次阅读|1 个评论
当医院、药店如超市一样……
neo618 2010-7-9 15:34
不知我离开社会太久了,还是我的见识太少了,当来到西安这个古都之后,当我去医院和药店是时候,突然觉得好陌生,好恐惧。医院的手术可以团购,可以组团消费;进入药店,如同进入了超市一般,到处挂着什么什么药打折,什么什么药今天做促销门口摆满了药盒组成的桌子,有销售小姐为您解答问题。 太恐怖了,我突然不敢进去买药了,我不知道这里面的药是不是我想要的,这样的医院我能不能相信。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2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9: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