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查尔斯沃思论文润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作者的这波操作是编辑的噩梦
Charlesworth 2020-5-13 15:10
作者:查尔斯沃思作者服务 翻译:查尔斯沃思中国办公室 在往期的文章中我们已经讨论过了科学出版著作权的决定问题。 但是如果在后面的过程中论文作者又出现变化怎么办呢?这种问题是编辑的噩梦,但是它又经常发生,尤其是论文被出版社采纳以后,有越来越多原本未署名的作者突然说他们也应该在论文里署名。 我会用我自己最近的两次经历来说明这个问题。 编辑噩梦1——发表前要求添加作者 最近,我为工作的一家期刊编辑一篇论文。这篇有五名合署作者、由一个研究生领导的论文,一路顺利地通过了我们的审核工作流程,获得了很好的评价,只做了小小的改动就被采用了。 我接着收到了一封来自那个研究生的邮件,告诉我要把和他同一所大学的三个资深同事的名字需要加到论文里。 我的脑海里开始响起警铃,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突然要把其他作者的名字加到文章里呢?在某种层面上这就 “附加的合著者” (看见一篇论文将要通过,就想把自己的名字加进去来提升自己职业前途的同事)而言,带有一种缺乏职业道德的意味。 从期刊编辑的视角来说,像这样的问题是很棘手的,不仅是因为这些改变会给接下来的出版带来的问题。当一篇文章投稿到一个有声望的同行评审期刊的时候,文章作者们都会被要求确认“所有作者都对这篇文章做出了贡献,并且知晓这次提交”(或类似话语)。 这意味着从期刊的视角来看一篇论文一旦被提交,再做出什么变动就不需要所有作者的同意,这也是符合出版道德准则的。 我们于是按照期刊出版的标准做法给我们的研究生作者发了一个表格,要求所有现在的作者和将来会出现的合署作者签名来同意他增加作者的要求。如果在当初提交时就把所有应该包括的合署作者都包括进去,那我们后来的大量邮件、你来我往就都能避免了。 在最初提交的时候一定要记得:你已经把研究中所有应该包括的合署作者都包括进去了吗?名字的顺序正确吗?在后面的过程中任何变化都需要做大量的附加工作。 编辑噩梦2——论文提交以后将作者除名 更棘手的是论文提交以后将作者除名的事。 这在学术出版界也经常发生,尤其是作为同事之间冲突的结果。举例来说,它就发生在我最近的一个课题上,两个作者认为他们没法再在一起工作了,所以不想把他们的名字再放在同一篇文章里。这件事的问题在于论文已经投稿了,正在被一本期刊审核。像这样的矛盾该如何解决呢? 很不幸,在这种情况下,答案是不能解决。将作者名字从已提交的论文中除名是编辑的另一个噩梦,而且在大多数情况里,会导致一篇文章被搁置,直到冲突解决。当然,一旦一篇文章提交的时候是有相当长度的作者名单的,把自己或他人除名能非常令人厌烦地耽搁整个项目。 我列举的这些问题,都只是为了强调在论文发表之前就和同事商量好署名权的必要性。 论文语言润色 | 学术翻译 | 其他发表支持服务 | 英国编辑团队介绍
107596 次阅读|0 个评论
直播预告 | 如何撰写文献综述类文章
Charlesworth 2020-5-9 16:49
撰写综述论文时需要重点注意什么 此类论文有模板可供参考吗? 与原创性论文相比,发表文献综述会更容易? 在我们直播课上作者经常会问到上述问题,诚然,综述论文是我们所撰写的一类较为普遍的论文类型。但综述论文还与常规的研究论文存在显著区别。本期我们将为大家讲解此类论文的详细撰写方法,不仅一并解决上述常见问题,也为你扫清撰写此类论文的各种棘手障碍。 直播详情 主题:如何撰写文献综述类文章 时间:2020年5月14日晚上19:30 主讲人简介 Tawei (David) Wang PhD, CPA, CIA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Driehaus Fellow, DePaul University 普渡大学信息系统管理专业博士,目前在美国德保罗大学大学教授审计分析。他的论文曾发表在一些行业领先的期刊上,包括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Accounting Horizon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等等。 他还曾获得了多个研究奖项,并且根据杨百翰大学会计研究人员排名,他目前是会计信息系统档案研究中第二高产的研究人员。他的文章已经在Science Direct 上下载了30,000多次。 他还曾参与了美国计算机协会对网络安全课程指南的制定,同时,积极地在专业社区中担任研讨会/会议协调员,期刊审稿人和编辑委员会成员。目前也是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的编辑以及AAA美国中西部地区的主席。 直播形式 微信群内直播,语音加图片方式,语言为英文。 参与方式 请添加小助手微信,小助手会给您发送一个在线登记表,填完之后,小助手将给您发送课件并邀您免费入群。 注:本次直播将在原有微信群“Charlesworth讲座:学术面试技能”内进行,如已在群内,无需联系小助手报名,可直接参与。 人数较多时请耐心等待,开讲前,小助手会将您拉入群中。微信群将长期保存,成为学员间交流学术问题、解答写作发表相关问题的实用社群! 论文语言润色 | 学术翻译 | 其他发表支持服务 | 英国编辑团队介绍
13359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篇论文14位作者,有10位来自同一研究所”来自期刊主编的提醒
热度 1 Charlesworth 2020-4-29 15:14
作者:查尔斯沃思作者服务 翻译:查尔斯沃思中国办公室 近日,查尔斯沃思英国编辑团队中,有作为资深期刊主编的成员来信讲述了她最近遇到的作者署名问题,以此再次提醒作者重视该问题,以免陷入不必要的麻烦。译文如下: 论文中列出的个人作者应该对研究做出重大贡献,比如收集和分析数据、撰写文章,或者监督研究,他必须密切参与这项研究 。——对于作者身份,期刊作者指南里的通常规定 我曾经告诉博士生们,如果你不愿意与同事或会议上讨论论文中提出的研究,那么可能你就不应该被列为那篇论文的作者。你必须对列你为作者的论文内容有着详细的了解;当然,如果你真的对这项研究做出了贡献,你就会清楚了解内容。 不要落入“sleeping co-author”的陷阱。 最近,作为期刊执行主编的我,不得不处理一个期刊作者署名问题。 我们收到了一篇列有14位作者的论文,而且其中10位来自同一研究所。这引起了我们的一些警觉,并不仅仅因为这篇论文本身很短,只有3000字左右。 我们的期刊政策要求作者在提交论文 时要在线上做一些勾选,来做出“all authors listed on the paper are aware of the work”和“have contributed to the study”这样的声明。否则就会违反学术道德准则;然而,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觉得确实有必要给提交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写信,以核实是否真的有14个人对这项研究做出了贡献。 我非常喜欢目前许多期刊所采用的系统,但并不是所有期刊都采用了。采用这种系统的期刊论文最后都有一个“author contribution”部分。 这样使提交论文的作者、编辑和读者都能很清楚了解谁做了什么:是哪位作者撰写了这项研究,谁进行了分析,谁提供了化学品或样本,谁为这项工作争取到了资金。在提交你的论文之前,仔细检查期刊作者指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方面的错误可能很难纠正,而且可能会对你的声誉造成损害。 一个案例 一旦论文进入期刊提交系统,就很难更改作者身份 添加或删除某人通常需要所有合著者签署一份声明,指出他们知道并准许了此更改。 我过去从两个方面处理过这种情况;在一个案例中,一个博士生提交了一篇论文,但却忘了列出他的一位贡献巨大的导师的名字,这使得论文一旦被接受就需要大量的书面材料。被漏掉的导师不在本国内,甚至导致出版工作被推迟了。 另一个案例 我最近处理的另一个案例是,一项研究的一些作者实际上是闹翻了,因此有一位作者拒绝在已经进入我们系统中的论文上签字。这样的情况真的发生了! 撰写和提交论文只是论文发表过程的一部分。有很多问题和潜在的陷阱需要注意。 论文语言润色 | 学术翻译 | 其他发表支持服务 | 英国编辑团队介绍
174805 次阅读|1 个评论
撰写已选研究主题的注意事项
Charlesworth 2020-4-23 14:07
作者:查尔斯沃思英国编辑团队成员 翻译:查尔斯沃思中国办公室 在论文撰写和发表直播讲座上,我们最常被问及的问题之一就是“下一篇论文,我如何获得好想法”?这个问题难以回答。即便英语是你的第二或第三语言,把想法写成一本书或一篇论文时,也会令人生畏,但我们可以提供帮助:我们在此给出一些要点,帮助您克服上述困难。读完以下文章,希望您成功撰写论文的概率能大大提高。 第一步 开始撰写前,选一张纸和一支笔,用引导词记下您想写的东西。写您所想。20分钟后,重读您刚刚写下的东西。记住:其他人看不到这些原始笔记,这是您工作的机密部分,不会被公诸于众,因此不必担心。在正式开始写作前,记笔记能够帮助您让想法成形。 第二步 开始写作前,有三件事是必须做的——正如我们在其他内容、在线笔记和演示中所讨论的:你要明确关键信息、受众群体(即论文准备投递的期刊)及写作结构。这些步骤非常重要。 第三步 现在你的笔记中布满了不同学科的想法,有详有略。通读之后,你可以用20分钟决定哪些想法或句子可以合并,哪些赘述过多,哪些例子可以添加评论加以改进,哪些例子能体现你的娴熟,或你在哪一研究领域学识丰富,能把知识传递给他人。这些问题的答案,能够帮助你给想法分类,把重点放在您想强调的问题上。 第四步 到了第四步,您便可决定哪个主题或想法更适合作为重点。现在我们的最佳建议是拿出另一张纸,在中间写下已选主题,然后制作思维导图:尝试写下与已选主题相关的话题,找出并形成关联。 这种方法叫制作思维导图。该流程能够为您的研究和下一篇论文带来灵感。这种方法行之有效,不但能让你头脑灵光,对组织各种想法也大有裨益。您下次撰写论文或经费申请时,不妨一试。 怎样开始将想法组织成文章? 我们已在往期详细的告诉作者论文各部分的撰写技巧,主要包括两部分:好的开头由摘要和标题构成,随后是文章正文,也就是所谓的 IMRAD 结构(即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如欲了解更多信息,可参看往期历史内容。 您在准备论文、文章或著作的主体部分时,引人入胜的开头无疑是必需的。您要对作品的主要关键信息再次考量。您的文章要强调哪一个问题?要想抓住受众群体的注意力,引人入胜的开头不可或缺。 有多种方法能让开头引人注目;比如,您可以用吸引人的问题作为开头:许多学术作者都采用这种方法,围绕一个问题撰写文章。这会让读者觉得:“多么有趣的问题!我要读完这篇文章,了解更多。” 论文结尾 如同文章开头一样,何种结尾行之有效需结合文章类型考虑。比如,学术文章当然要以完善的结论和讨论结尾;而对于小论文或短故事,一个受众群体能预测、分析或猜想的模糊结尾可能更适宜。下一篇论文最好的结尾是您工作得出的最有意义的结论:我们建议您按顺序列出主要成果,以及研究工作的主要结论,随后依据其意义,从最小到最重要排列。论文结尾就像赛跑:您想留给受众群体的印象是:您的工作非常重要、意义深远。 查尔斯沃思作者服务团队能帮助您培养学术作者的技能。如欲了解更多,欢迎 与我们联系 。 论文语言润色 | 学术翻译 | 其他发表支持服务 | 英国编辑团队介绍
4014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打算放弃把SCI作为评估学者的指标?这是个好主意吗?
热度 3 Charlesworth 2020-4-16 15:50
作者:查尔斯沃思英国编辑团队成员 翻译:查尔斯沃思中国办公室 中国政府拟推行新举措——评估学术表现时减少对SCI期刊论文的依赖,这也引起近期中国社交媒体的热烈讨论。这些新举措可能会产生突破性进展:以后研究人员所在的大学或机构在对其进行评估时,其他因素会和期刊质量一样重要。 如何评议期刊质量?影响因子通常作为期刊评议的指标。这种评价方式是否公平? 多年来,部分领域的研究人员(人文学科)一直认为较之其他科研同事,仅将所谓的“期刊质量”作为评价指标,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新举措有助于研究人员晋升,或者至少是保住工作。中国政府可能已经意识到,还有其他方法可评估研究人员的影响力。目前多数研究人员认为把SCI期刊论文作为评估指标之一的新举措似乎是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大正面举措。 对科学出版物价值和潜在影响力的主观评价通常在科学家自身研究的过程中进行,这也是晋升、任命及政府委员会的一部分。依据影响因子评估的方法虽不完善,但仍是评估论文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我们应如何评估科学出版物的质量和影响力?评估影响力时,对博学广识的科学家、论文发表期刊或论文引用次数的判断,是否优于影响因子?这些都是关乎个人生涯和大学院系的重要问题,对政府来说也至关重要。 总之,在这种背景下,影响力可以被定义为研究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但这种评估也必须在科学素养的范围内进行。科学家自己往往不善于评估科学出版物的价值;他们的评估容易出错,也会存在对论文发表期刊的偏见。此外,主观评估花费不菲且耗时。科学家也不善于预估一篇论文的未来影响力,这是由论文被引用的累计次数来衡量的。 中国政府对学者的评估改革看上去确实在向前推进:更看重学者的研究影响力,减少对SCI出版物感知质量的依赖。广义地说,影响力就是研究人员对世界做出的贡献。这包括研究直接或间接产生的非学术利益。当研究中的数据和信息成为人们能够运用或受益的知识时,通过学习进行知识交换就成为影响力的先导。有多种因素可能与研究影响力的可能性有关,包括工作环境、参与人员、参与方式、个人知识交换方法和管理权力动态的能力。 出版物影响力如何评估? 把影响因子作为唯一指标并不是理想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在虽然预评估中大有帮助,但它是以主观评估为依据,不受论文发表期刊的影响。 相对于论文发表后的主观评论和作为价值衡量标准的引用次数,影响因子还有其他作用。首先,影响因子公开透明。其次,决定哪些论文应被筛选提交、以进行评估是项艰巨的任务,而影响因子能消除其中的困难。 把影响因子作为价值衡量标准并没获得多数科学家赞同,《关于研究评价的旧金山宣言》(DORA)表达了这种不满的心声(http://am.ascb.org/dora/)该宣言敦促各机构、资助机构和政府避免使用期刊级别指标(如影响因子)来评估科学论文的价值。相反,该宣言提倡使用主观评论和文章级别指标。 衡量影响力的其他标准通常有两个:意义和影响范围。首先,问问自己,自己的研究能发挥哪些作用。对同事来说,自身工作有什么意义或价值,能发挥多少作用?其次,自身工作的影响力有多深远。是否有其他团体会以相似的方式获益?自身工作的新用途是否会给新团体带来新利益? 中国政府现在的努力或许正在发挥作用 时间会证明一切。 论文语言润色 | 学术翻译 | 其他发表支持服务 | 英国编辑团队介绍
4100 次阅读|4 个评论
英文学术论文常见错误词汇
Charlesworth 2020-3-23 16:26
查尔斯沃思作者服务作为全球知名的出版服务机构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学术论文,帮助英语非母语地区科研人员消除语言障碍,查尔斯沃思的英国编辑团队在润色这些论文时,时常发现一些作者经常使用错误的高频词汇,为了帮助作者避免此类错误再次发生,本期我们总结了这几个词汇,并附以正确用法,译文如下: Decimate 严格来说,“decimate”表示“减少十分之一”而并非“减少至十分之一”。然而,如今后者愈发常见,并似乎为大众所接受。 Literally “Literally”表示“事实上”或“不夸张地”。“I literally…”表示你所描述的事物完全符合事实,且毫不夸张。“我真的无聊死了(I literally died of boredom)”表示你事实上已经死了,所以此处“literally”的用法是错误的。 Lose / Loose “Lose(失败)”是“win(胜利)”的反义词,而“loose(宽松的/散漫的)”则是“tight(紧)”或“contained(被控制的)”的反义词。 Weather / Whether “Weather”通常为名词,表示“特定时间点的大气条件”(如“那里的天气如何?(What’s the weather like there?)”),但它也是一个动词,表示“受天气影响”(例如:“你的篱笆的确已经风化了(Your fence has really weathered)”),或者甚至是一种比喻,表示“度过”或“生存”(如“我们度过了危机(We weathered the crisis)”)。 “Whether”是一个连词,后面接可供选择的事物,例如“我是赢还是输……(Whether I win or lose…)”或“无论你是否喜欢,都可以这么做(You do it whether you like it or not)”。“Whether”为“if”的同义词,因此如果你可以将单词替换为“if”,则可以使用“whether”。 ————END———— 论文语言润色 | 学术翻译 | 其他发表支持服务 | 英国编辑团队介绍
32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图片重复使用”和“伪造”的区别是什么?
Charlesworth 2020-3-20 17:16
查尔斯沃思是出版道德委员会(COPE)的正式成员,在研究论文写作及出版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关于图片引用方面的问题,我们收到过作者不少的提问,我们也做过相应的解答,本期我们邀请英国编辑团队成员继续解答这一问题,希望帮到大家,译文如下: 虽然两者均违背了出版道德,但它们之间存在不同之处 为什么 举个例子:您可以在以后的文章中重复使用已出版作品(甚至本人先前出版作品)中的图像吗?答案是可以:但您必须采用适当的方式注明出处。图片可以重复使用,而且在写作中亦十分常见。有时候作者会忘记注明出处,可能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该问题。 然而,绝对不可以编纂、伪造或篡改数据,这违背了科学研究诚信及引用的根本原则。从来没有任何借口可以为伪造数据买单,这显然是一种处心积虑的偷工减料及学术欺诈行为。 许多学者并不知道在完成一篇论文后,在许多情况下(取决于出版方),文章中图形及图表等内容的版权是属于“传统”模式中的出版方。同样,在开放获取(OA)的出版模式中,持有知识共享(CC)许可协议的作者或出版方保留对论文内容的所有权。无论是引用您本人或是其他研究团队的作品,一定要注明出处。 在作品中重复使用您或他人先前论文中的内容,必须采用正确的获取及引用方式。这就是重复使用的定义。 剽窃是一个通用术语,指在未正确注明出处的情况下重复使用先前作品中的文字、图片或图形。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学者在大环境下仍未意识到这一问题,显然需要进一步接受教育:剽窃已出版的英语论文是普遍问题之一。期刊和出版方都知道这一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期刊在收到投稿后,通常会使用“抄袭检测软件”进行检测,确保文章内容已正确引用及注明出处后,再进入同行评议程序。 从道德上讲,无意或故意剽窃,包括重复使用先前文章中的图形,完全不同于“伪造”。简而言之,伪造指的是捏造数据、图形、表格、文本或论据:换言之,就是在论文中编造内容。 为什么? 剽窃可能是无意为之。但是,伪造则是故意为之: 为了让文章更有意义及说服力,就杜撰数据、图形或图表,支持某个假设或论据。这是完全不道德的,如果期刊或研究机构调查发现了这一问题,将采取严厉行动。在研究论文中伪造数据的作者可能会受到惩罚:期刊或出版方未来将不再接收其投稿,或者对其论文进行修改和/或撤回其论文。严重的甚至可能会丢掉工作。 这些定义很重要:尽管重复使用先前作品中的图形明显是错误的、不恰当且不道德的行为,但这可能(且确实)是无意为之,仅仅因为作者不知道不可以这样做,或者忘记在论文中正确引用自己先前作品中的图形。研究人员通常可能会错误地认为他们持有自己先前作品中图形的版权,因此无需在引用时注明出处。检查总是没错的。 想了解更多学术伦理道德规范? 科研之路小程序里的视频会帮助你 论文语言润色 | 学术翻译 | 其他发表支持服务 | 英国编辑团队介绍
57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心手相连,共克难关,查尔斯沃思作者服务宣布所有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相关的论文将享受免费润色服务
Charlesworth 2020-3-6 15:31
心手相连共抗疫!查尔斯沃思作者服务一直与你同在,我们已连续三周组织了7场高质量免费线上直播课,为在疫情期间,宁愿裤子坐破决不出门惹祸的小伙伴们提供了实用的科研写作、投稿等方面的技巧。 为早日战胜疫情,我们再次助力全球科研工作者! 我们承诺 查尔斯沃思作者服务全力支持全球研究人员及时发表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相关的重要论文。因此,我们将为相关论文提供免费的英语润色服务。 操作步骤: 您的论文与新型冠状病毒病毒相关,请根据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上传您的稿件并选择标准润色服务。 在提交订单页面中的优惠码一栏输入“COVID-19”。 在查看您的文章后,若您的文章不属于免费润色的服务范围,我们的客服团队将会直接与您联系。 条款与条件: 我们所提供的免费润色服务属于标准润色服务类型,返稿时间为三至六个工作日,且不包含再次润色。 您所提交的文章必须与新型冠状病毒直接相关。 仅简短提及新型冠状病毒或另一种类似病毒的稿件不属于我们提供的特别优惠范围。 若稿件未能达到免费润色服务的标准,您可以选择全价购买润色服务。 论文字数要求在8000字以内。 该优惠活动的截止日期为2020年3月31日。 查尔斯沃思作者服务中文官网: https://www.cwauthors.com.cn/ 论文语言润色 | 学术翻译 | 其他发表支持服务 | 英国编辑团队介绍
3206 次阅读|0 个评论
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好方法:每天尝试进行十分钟的写作练习
Charlesworth 2020-2-26 13:56
在查尔斯沃思线上直播课上,最常问的两个问题是:“如何在英语写作时做到文思泉涌”以及“如何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查尔斯沃思作者服务深知,用第二种(或第三、第四种)语言进行写作和发表文章是极具挑战性的。在此,我们可以为你提供帮助。 如何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两大秘诀 ✔尝试在写作时摒弃母语思维,采用英语思维,并且; ✔尝试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进行写作练习。 用英语写下你脑海中的想法。若想高效顺利地进行写作,其中一个好方法便是将你的思维方式应用至写作中。你以后可以随时对文章进行调整。这也将助你打破“作者的瓶颈”,即文思枯竭。无论人们用哪种语言进行写作,都会常常感到压力,但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 每天抽出短短十分钟进行写作练习。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你可能会在编制计划时专门为学术写作练习腾出时间,或者准备开始写论文或摘要,然后你却会在这段时间去做了其他事情,唯独“没时间”写作。请相信,这种情况不止发生在你身上。在英语中有一个专门的新词可以解释这种现象:拖延性写作(源自“拖延症”一词),意思是去做除了写作以外的任何事。 每天写一点是一个好方法,不仅可以更新文章进度,还能助你练习英语。查尔斯沃思作者服务的课程内容包括学术写作的简明模板,让你的写作变得更轻松。这些模板适用于一篇学术论文的各个部分。 比如,若你想写一篇摘要,仅需写下四个问题,并且一一作答即可。我们已经在写作研讨会上尝试过,效果非常好。请你问问自己: ✔为什么做这项研究? ✔你已开展了什么工作? ✔有什么发现?以及; ✔得出了什么结论? 请尝试回答这些问题。写一两句话回答上述的每个问题,然后再将问题删掉。这种方法非常实用。你可以先写出120字至150字左右的内容,再在此基础上对内容进行扩展及润色,并在下次会议或论文摘要中进行修改。同时,摘要审校服务也是我们专家润文服务的一部分。 那么怎样才能继续完成论文呢?我们的培训课程、在线资料和博客文章里提供了许多技巧和窍门,可以帮助你轻松驾驭学术写作,并最大程度地激发你的研究潜力。若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联系我们的团队。 不管你是想提出学术写作方面的常见问题,还是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具体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查尔斯沃思作者服务团队的成员。我们所有的专家级编辑均在相关学科领域获得博士学位。这也是我们区别于同行的过人之处( https://www.cwauthors.com/CharlesworthEditors )。选择查尔斯沃思作者服务,确保你所发表的文章用语简明地道,学科专业内容详实。 查尔斯沃思助你成功发表! ——END—— 论文语言润色 | 学术翻译 | 其他发表支持服务 | 英国编辑团队介绍
2348 次阅读|0 个评论
提高论文被引次数的窍门!帮你打造“爆款”论文
热度 2 Charlesworth 2020-1-3 16:49
作者:查尔斯沃思作者服务 翻译:查尔斯沃思中国办公室 我们之所以撰写论文,以学术研究人员的身份投稿,期望在同行评审期刊上发表,一是为了所在领域的知识进步,二是为了我们自身的职业发展。但老实说,对你而言,这两种动机哪个最重要? 这两个原因皆是发表学术研究的基本动机。我们都希望同行们能阅读我们的作品,特别是在他们的论文中引用。一篇论文如果没人阅读、下载或引用,就没有必要被撰写出来、发表在国际领先期刊上了。最大限度增加已发表作品的被引次数对声誉、职业和在该领域的地位至关重要。本期我们邀请查尔斯沃思英国编辑团队资深成员告诉大家一些实用的技巧,帮助大家提高论文阅读及引用次数。 为什么增加被引次数很重要? 我们希望其他作者引用我们的论文有四个原因: 吸引关注; 证明研究的实际意义; 为了个人职业发展,提升H指数; 为所在领域做出持久的贡献。 从根本上说,学术研究应有助于所在领域的讨论。而要引发讨论,论文被阅读和引用就显得很重要了。如果没人引用论文,你为什么要发表?论文得以在领先期刊上发表的确让人欣喜,但没人工作、研究和写作只为获得这种快感。 有人读才是关键。 引文索引号能说明你论文的被阅情况,对职业成功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晋升评估、任期和拨款申请都与论文被引次数挂钩(至少英国是这样的);要证明你的研究具有“学术影响力”时,也会将被引次数作为参考。要了解自己为谁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谁在论文里使用了我们研究成果,你也需要先知道所在领域里的谁阅读和引用了你的论文。 这是衡量你的影响力的另一种方法:“x和y分别在他们的研究中使用了我于2018年发表的论文,发表于x和y杂志。”你或许还能从自己论文的被引历史中获得新想法。 你可能从未想过,你的论文还能被你的同行、甚至是另一个领域的学者这样使用。另外,比起发篇新文章,被引用这件事发生的概率可要高多了。 因此,这是维持学术自信的一种好方法,换句话说就是“自我鼓励”。当你发现其他人曾查看和阅读过你的论文,认为你的成果是重要的,于是使用它、引用它,将其作为自己手上一个研究的基础,你定会感到备受鼓舞。 请记住,现在,资助机构、高等院校和政府日益注重学术研究的“影响力”,要求我们这些学术研究人员证明自己工作的作用。 举例来说,当政府机构资助研究时,它会特别注意研究的“影响力”。那么,你要如何证明你的工作“具有影响力”呢?要证明,你需要在研究项目开始时就做好准备,否则就会非常艰难。虽然很概念化,但是一项研究的影响力从项目开始就启程了。 你与他人的研究有什么不同? 此处的“他人”可以是指任何人。可以是其他研究人员,或是更宽泛群体的成员。显然,要衡量和证明你的研究成果的学术影响,参考引用次数一个关键。 如何确保他人引用你的论文? 这些小窍门或许能帮到你!你可以在撰写论文时思考这些小窍门,以增加被其他研究人员引用的次数。 01 用特定方式写作 在你自己的出版物中全面而仔细地引用他人的论文,尤其是你所在领域里的高产同行和很可能会引用回你的人。引用所在领域的历史文献很重要,每篇论文都需要这些文献来说明背景,以证明这个问题值得探讨。但是, 你仍应尽可能引用最新的文献和在所在领域被广泛使用的关键性论文。 02 “关键词”非常重要 尽管大部分人都不怎么在关键词上花时间,但它们是提高论文曝光率的关键。要确定关键词,你 可以先基于研究主题,确定2至5个可用的。 然后,把其中是所在领域常用搜索词的作为首个关键词。 在无法确定准确合适的关键词时,你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例如参考所在研究领域的热门论文。但是, 最热门的关键词并不总意味着最佳。当大量文章使用同一个热门关键词时,它的效果便下降了。 这时,一个没那么热门但是更合适且相关的关键词能带来更多的搜索和访问量。 03 与他人合作 研究表明,高被引论文往往至少有五位作者。 在学术界,随着职业发展,与人合写和发表论文是很自然的。但也请记得,他们的人际关系也会影响你们的最终成果。 当你独立撰写论文时,该论文的阅读和引用可能仅局限于你的学术网络中的其他人。但是, 如果你与其他四位同行一起发表论文,那么访问该作品的人数可能会是原来的四倍。 论文出版后,请记得发送一份给你所在领域国际上的其他重要人物。这时,你可以利用你在会议、线上以及在发表过程中结交到的关系和同行,像是在编辑工作或同行评审时认识的人。 04 拥有属于自己或团队的网站 你可以将所有论文的预印本放在网上,展示最新的出版物列表和研究计划报告。 如果有人的搜索内容与你的研究相关,你优秀的在线展示可以让人更容易发现你的论文。 但是,只有内容详实的网站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而这样的好网站又无法在短短几年间建成。因此,最好尽早开始,在职业生涯的开端便做好准备。 05 利用好媒体平台 传播自己的文章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自己动笔、撰写相关文章,在博客等社交平台上发布,以增加引用次数。 这种方法还可以帮助更广泛的受众更好地了解你的研究,从而增加其他人使用和引用你的论文的机会。 你还可以在人气更高的博客上写一篇有关你的研究的客座文章,以进一步提高引用量、优化你的论文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序。 这种传播方法还有助于扩大作品的传播范围,让意想不到的领域和受众对你的研究产生兴趣。 别做一个只会袖手旁观的“典型”学者 许多学者认为,研究、撰写和发表论文就足够了。如果人们对阅读和引用自己的作品感兴趣,那么他们自己会找来用。但现在,学者们要做的可要多得多了。人们的注意力稍纵即逝,了解已发表的作品时又如蜻蜓点水。因此, 很有必要将你的成果和出版物摆在人们面前。宣传你的作品、展示你的出版物,你的职业生涯将有机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自我宣传、传阅作品和建立人际关系网都是增加引用量的关键。 Be proactive 主动出击! ——END—— 祝贺查尔斯沃思中国二十周年快乐! 论文语言润色 | 学术翻译 | 其他发表支持服务 | 英国编辑团队介绍
5045 次阅读|6 个评论
教你提高科研论文“讲故事”的能力
热度 1 Charlesworth 2019-12-9 16:15
作者:查尔斯沃思作者服务 翻译:查尔斯沃思中国办公室 故事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用一针一线织成了社会;通过故事,我们获取了那些代代相传、文明交流的信息和知识。世界上的所有文化都包含故事,并且有其著名的神话传说;因此,文化史才会以书面或口语形式留存下来。人类的交流基于故事,科研写作也是如此,只是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本期我们邀请查尔斯沃思英国编辑团队成员为大家讲解如何在科研论文中讲好故事,译文如下: 在会议或文章里,你如何最大程度使人了解你的研究? 答案:去讲述研究背后的故事,这一步意义重大。要想发表影响力高的论文,关键便在于发表振聋发聩的演说,与听者互动,甚至在访谈中也要好好表现。向他人讲述你的故事。 提交给学术期刊的稿件也当如此:讲述调研、研究及分析中的故事。 你的研究论文应该和故事一样富于创造性与趣味性,你要知道学者应如何成功做到这一点。 事实上,在你的下一篇文章或摘要中写一个好故事,会大大提高文章被发表的几率。 编辑、审稿人、甚至读者都想要借此参与你的研究工作,从中受益。其实,读者才是出版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没人要读这篇论文,那它根本没有出版的必要!只有读者和用户才会引用你的论文、借鉴论文成果。他们引用了,你的H指数才会高,事业才会取得进步。 正如我们之前提到过的, 由于拒稿率也是衡量影响因子的因素之一,所以期刊会尽量多拒稿,有些顶级期刊拒稿率达到90%。 编辑在评审论文前,常常会先判断一下该论文对其有多大吸引力。因此,讲好故事非常重要。捕捉到编辑的关注:这会吸引到我的读者吗?我应该让它进入同行评审阶段吗? 有创造力的作家会告诉你, 故事包括五个部分:背景、冲突、人物、情节和主题。 每部分在学术写作中都有对应,接下来,我们将逐一分析,给你一些启发,从而培养一些在学术写作中讲故事的能力。 背景 学术论文中的背景指从科学文献中提取的背景信息。读者需要全面地了解论文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好的引言会循序渐进地让读者先大致了解研究针对的问题,再具体了解研究重点。在引言开头,你可以先用一般术语介绍论文研究的问题,再陈述与此相关的最新文献,最后再以“here we show”或“this paper shows”等简短的说明结束此部分。高影响因子期刊中影响力高的文章便应用了此结构。确保你的研究问题不仅能吸引到该领域的工作者,还能吸引到其他科学家。 冲突 故事中的冲突是指主人公面临的斗争或对立情况。研究报告中的冲突则主要基于科学文献。研究中主要有两种冲突:结果差异和文献的不足之处(比如未解决的问题)。整理论文时,你需要考虑清楚一些问题:在学术论文中,你当如何述说冲突,如何把有趣的研究问题表述出来。 写论文时,把冲突写得清晰明了,会提高读者的参与度,也显示出些许研究的重要性。 人物 一旦写完研究论文的背景,向读者表明冲突,就该介绍主人公了:研究。研究是指解决上述冲突的方案。你将如何解决提出的问题?主要问题? 情节 情节是指故事中与主要冲突有关的事件。研究报告中的情节描述了研究过程及结果。情节位于论文的研究方法部分:将读者带入一段旅途之中,使其了解你在不同时间段做了什么工作、以何种方式解决问题。 研究方法部分的用处在于帮助读者理解论文的研究结论,使其他研究人员可以重现你的研究。此部分必须以时间顺序描述含有研究方法的事件,先写抽样、再写数据收集、整理或筛选(如适用)、数据分析。 主题 故事的主题是指作者想要传达的中心思想或信念。研究报告中的主题一般位于研究结果、结论部分,包括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误区 不幸的是,学者有时会认为研究性写作中没有故事的存在空间。人们常常认为学术写作枯燥乏味,而故事只是为孩子而写。 我们知道,故事能促进人们的学习,滋生其兴趣,使学术研究栩栩如生。阅读故事时,我们常会有一些联想,或是将其与个人相联系,或是跳跃到脑海中的其他火花。 故事搭路,滋生变革。许多人都意识到故事的力量在于使人们理解我们的研究,包括主旨演讲、博客和下一项研究成果的论证等。但我们认为故事的力量不限于此。只有理解了好故事的特征,大家才有可能了解如何大大增强研究的影响力。 ——END—— 祝贺查尔斯沃思中国二十周年快乐! 论文语言润色 | 学术翻译 | 其他发表支持服务 | 英国编辑团队介绍
10154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分钟了解查尔斯沃思
Charlesworth 2019-4-22 15:23
查尔斯沃思集团 (The Charlesworth Group) 始创于1928年,由Harry Charlesworth和他的夫人Olive Goldthorpe创立于英国西约克郡的哈德斯菲尔德,初期以出版印刷为主营业务,后曾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中断业务直到战争结束恢复运营,20世纪60年代开始高速发展并拓展到排版及其他业务,以优质期刊生产和先进的技术创新获得行业内广泛认可,1999年北京办公室的成立极大推进了公司的全球化业务布局。 集团主席Neil Charlesworth(左一) 成立至今九十多年,公司的核心业务经过多次调整重组,已经摆脱了创立之初的单一化经营并逐渐走上了多元化经营之路,现已发展成为一家卓越的专业学术出版服务提供商,不仅为全球专业出版机构提供文献资源订阅管理、版权再利用、出版战略咨询、品牌推广等专业服务,也是深受全球作者信任的英语语言编辑服务提供商,目前在英国、美国和中国均设有办公室。 查尔斯沃思的中国朋友们 在专业学术市场资源销售订阅和品牌代理领域,我们是全球公认的行业领导者,是第一批获得许可为中国各高校联盟提供内容的代理机构。拥有众多在线数据库和纸质出版物的订购版权授权,目前代理80多家国外出版社、知名学会的学术资源在中国的订阅发行及版权管理, 如:世界银行(World Bank)、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及冷泉港实验室(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等。现在,我们与国内许多重要学术机构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客户遍及500多家用户单位, 如: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 CALIS及全国各大高校图书馆。 北京书展上 同时,作为众多国际出版商和学协会出版社信赖的市场服务伙伴,我们为出版商进入中国市场提供战略决策建议,帮助其有效地在中国推广期刊、内容资源,帮助他们建立营销渠道,拓展学术与合作关系等重要活动。此外,还提供行业信息报告、市场调研、期刊本地客服、中文网站开发管理、本地期刊建设支持、版权支持等切入学术出版各环节的专业服务。另一方面,我们还帮助各大医药企业在学术推广过程中提供匹配的学术内容与活动,并提供医学资源版权授权支持,且全程提供再版过程中的沟通、合同、翻译、生产、印刷等各环节所需支持。服务包括纸质与电子抽印本、期刊中文版、本地化的社交媒体呈现、医学论文翻译与润色、学术会议与培训等。客户涵盖了GSK、阿斯利康、拜耳、辉瑞、默克中国等。 此外,我们为全世界各地的科研作者及科研机构、学术出版社提供高质量的英文编校润色、学术翻译和发表咨询服务,从投稿准备到成功发表提供不同阶段的帮助和支持。这项服务旨在帮助母语为非英语的科研作者,通过提高其书面英语的语言质量,来提升表达的清晰度和内容的可读性,帮助作者在全球范围更高效地沟通科研成果。我们还与全球许多知名学术期刊及出版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其提供书刊稿件接收后的专业的文本内容格式编辑和项目管理服务,以提高出版文献内容的出版质量。 展望未来,查尔斯沃思将继续致力于为全球各大出版机构、科研院所、高校、作者之间搭建桥梁和纽带,以专业的学术出版和营销解决方案和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支持服务全球客户。今年,查尔斯沃思还将迎来中国办公室成立二十周年的庆祝活动,欢迎学术圈各界朋友、客户和广大作者届时参与莅临。
449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