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超过了施一公(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副校长。美国科学院
热度 21 zlyang 2016-8-25 21:33
超过了施一公 (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副校长。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1967年生,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8月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可惜,只是《科学网》博客的点击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php?mod=list 相关链接: 清华大学现任领导 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thu/newthu_cnt/about/about-5.html 清华大学,师资队伍 · 两院院士,施一公 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thu/newthu_cnt/teacher/teacher-1-30.html 中国科学院,首页 院士信息 院士名单与简介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施一公 http://www.casad.cas.cn/aca/374/smkxhyxxb-201312-t20131219_4002014.html 科学网—施一公的博客 - 施一公 http://blog.sciencenet.cn/?46212 科学网博客总排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php?mod=list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9074 次阅读|46 个评论
[转载]祝贺Frontiers of Medicine 陈孝平主编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mojiesheng 2015-12-11 15:40
同济医院陈孝平教授荣膺中国科学院院士 空缺7年 湖北省唯一医学院士产生 资料来源: http://www.tjh.com.cn/html/2015/1207/16223.shtml   12月7日,中国科学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同济医院陈孝平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孝平的当选,成为湖北省目前唯一的医学院士。 陈孝平教授1985年获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外科学博士学位。现任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肝胆胰外科研究所所长、肝脏外科中心主任。   陈孝平教授从事外科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40余年,在裘法祖、吴孟超和汤钊猷教授等前辈的工作基础上,他在肝癌外科治疗和肝移植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新性成果:提出新的肝癌分类;提出大肝癌可安全切除的理论;建立3项控制肝切除出血技术和1项肝移植术式。这些理论和技术已应用到临床,效果显著。其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先后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02)、国家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4)、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6)、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7)、中国肝胆胰外科领域杰出成就金质奖章(2008)、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0)、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2012)、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3)、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奖一等奖(2013)。   陈孝平教授注重自身医德修养及医学教育,被评为全国教学名师(2006),全国卫生单位先进个人(2007),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8),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1);全国医德标兵(2013);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5)。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7年制《外科学》,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规划教材《外科学》第1、2及第3版,五年制《外科学》第8版,以及配套教材、专著及参考书20余部。   陈孝平教授两次被任命为国际肝胆胰协会常务委员,并连续十年任该协会中国分会主席,2013年被任命为亚太肝胆胰协会主席;美国外科学会荣誉会员,国际外科组织(ISG)成员;现任亚太肝癌协会常委、亚太腹腔镜肝切除推广与发展专家委员会主席,中国腹腔镜肝切除推广与发展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兼肝脏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和器官移植分会副会长。任国家“973项目”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任《医学前沿》(Frontiers of Medicine)主编,《兰氏手术档案》(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等4种国外杂志副主编和编委、《腹部外科杂志》及《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等50多种国内杂志的主编或编委;先后主办6届大型国际性肝胆胰学术研讨会,对推动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百年同济十分重视医学人才的培养,6000多名职工中, 219名曾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92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9名,一大批专家、教授享誉海内外。   同济医院一系列“外引内培”的人才战略让医学领军人物不断涌现。对外大力引进海外人才,竭力吸纳全职到岗海外高端人才,为他们提供丰厚的科研启动经费和学科建设经费;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核心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对高层次人才提供相应的人才津贴和人才激励。对内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医学领军人才,在保持传统医学教育优势下,着重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设立国际交流专项基金用于资助中青年骨干赴世界排名前一百的顶级大学、医院、研究机构从事科研、临床进修;设立回国人员启动基金以衔接国外研究;成立海外临床新技术、新业务学习小组,倡导各学科间合作、联合组建学习团队,积极鼓励他们走出国门,开拓视野,将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尽快引入,同时对新技术的创新和开展提供强大的经费支持和人员配备。   十年来,同济医院兴人才战略,树医院品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同济医院通过“外引内培”并举,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为医院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努力构建一支水平一流、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为医院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同济医院治学严谨在国内独树一帜,这里曾经孕育了十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和1位德国自然科学院院士;培育了3位共和国卫生部部长和副部长;哺育了众多中国医学界栋梁之才。“当代医圣”裘法祖院士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其“裘氏风范”被称誉为医学史上不朽的丰碑。
个人分类: 期刊宣传|1412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烈祝贺“两刊”29位编委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热度 8 sciencepress 2015-12-9 14:39
12月7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2015年增选院士名单,本年度共选举产生6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2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在新当选的院士中,《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编委会成员共有29位,他们是: 《中国科学:数学》编委 张平文 、 莫毅明 ; 《中国科学:化学》编委 安立佳 、 张锁江 、 谭蔚泓 ;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副主编 曹晓风 ,编委 张旭 、 陈国强 、 邵峰 、 周琪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副主编 吴福元 、 陈发虎 ,编委 沈树忠 、 张人禾 、 陈大可 、 郝芳 ;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副主编 黄如 ;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副主编 景益鹏 ,编委 罗民兴 、 谢心澄 、 刘明 、 汪卫华 ; 《中国科学:材料科学》副主编 陈仙辉 、 俞大鹏 ,编委 汪卫华 (兼); 《科学通报》副主编 何雅玲 ,编委 于吉红 、 张锁江 (兼)、 宣益民 、 倪晋仁 ; Science Bulletin Associate editors : 唐勇 、 谭蔚泓 (兼)、 张人禾 (兼)。 在此,向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各位副主编及编委致以衷心的祝贺! 附:关于公布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的公告 http://www.casad.ac.cn/doc/16401.html 《中国科学》杂志社微信公众号 关注请加: scichina1950 / 中国科学杂志社 或扫描识别二维码: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杂志社|2869 次阅读|10 个评论
氦 缘
热度 14 fdc1947 2015-7-25 07:12
按:这是十五年前我写的纪念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化学家、山东大学前校长邓从豪先生的一篇文章。近日为了给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的同学们作报告,把文章找了出来,看了一下,似乎还可以放到博客里,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位为科学事业奋斗了一生的科学家。 氦 缘 邓从豪老师逝世快三周年了。在邓老师的最后二十年的漫长岁月里,我跟随邓老师做科学研究,朝夕相处。三年来,我多次想写一点纪念邓老师的文字,可是,一提起邓老师,一见到他的照片和手稿,我就心如乱麻,半丝动笔的勇气都没有了。三年来,我最怕去的地方是山医附院,即现今的山大齐鲁医院,但凌晨早醒,却经常想起那里,想起住院大楼后面那片皑皑白雪覆盖的空地,在那里,我们推着躺在担架车上的邓老师走向阴冷的另一个世界,每想到这里,就再也不能入睡。上个礼拜,学校组织体检,地点又恰在那里。体检完毕,时近中午,人迹稀少,我一个人站在住院大楼后面空旷而阴冷的水泥地上,在凌冽的寒风里呆呆地愣了几分钟。决心写一点东西,不管写得好不好。 我第一次见到邓老师是在1978年的夏天。那时,我正在内蒙古草原上的一个农场工作,那里的农工和干部善待和照顾着我这个生在江南苏州又在北京读了大学的青年人。“科学的春天”唤回了十几年前在大学读书时的“科学梦”,于是我报考了研究生。但是当我接到山东大学的通知,让我到济南找光学系邓从豪老师复试时,我绝望了,这指定的复试日期是接到通知的第二天。我所在的农场离旗治(县城)有600多里,平时坐长途汽车要两天,当时又值大雨,草原上根本不通汽车。农场的领导让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给邓老师发了一个电报,说明情况,表示无法按时复试。我发了,第二天就接到回电,允许我晚去,但要抓紧。经过一个星期的奔波,我到济南见到了邓老师。我和邓老师素昧平生,对邓老师一点也不了解,之所以报考邓老师的研究生,是因为考试的科目对我合适。初次见面,我并不很紧张。大概是我对复试几乎不抱什么希望,因为复试的课程《物质结构》我根本没学过,出来复试,一是不能薄了农场领导的好意,二来也可以去苏州看望三年未见的老母亲。我坦率地告诉邓老师,我没有学过《物质结构》,刚刚借来一本《物质结构简明教程》。谁知邓老师竟就让我就看这本书,一个星期后再进行复试,这实在大出我的意料之外。 一个星期之后,在文史楼光学系的一间教室里,正式复试开始了。空荡荡的教室里就邓老师和我两个人。笔试,我答,他看着,他是否在看别的书我不知道。试题中有一题我终身难忘,那是关于氦原子的原子轨道的。笔试完了之后,他又着重地问了我对这道题的看法,给我讲了好几分钟。邓老师告诉我,量子力学能严格解出的真实原子分子体系只有一个,那就是氢原子,这是一个两体问题。化学所涉及的体系,是多体问题。氦原子是一个最简单的多体体系,解决好氦原子的问题,是任何解决多体问题方法的基础。当时处在混沌状态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然而,正是这个氦原子,陪伴了邓老师和我以后近二十年时间,直至邓老师的生命的终点。 邓老师把我和其他几个研究生送到吉林大学去学习。在那里,六所大学的三十个研究生和全国几十所大学的一百多位教师一起上课。唐敖庆教授主讲了量子力学和量子化学两门大课,邓老师和江元生、孙家锺、鄢国森、戴树珊等老师分别讲授了微观反应动力学、数学物理方法、群论、图论、分子振动、配位场理论等课程。这些大师们讲授的课程,给我们后来的教学和科研打下了基础。在与其他学校同学和老师的接触中,我深深地感到他们对邓老师的尊敬。在一次大课上,鄢国森老师讲述了一个复杂的式子,然后很郑重地告诉大家,这个式子的推导,得到了邓从豪老师的认可,他是大家公认的推导公式的能手。我这才知道,邓老师在量子化学界竟有如此的美名。 我做的研究生论文的题目是氦原子的对相关函数,研究的对象就是氦原子中两个电子的相关问题。毕业后,我留在邓老师身边工作,研究的课题仍然是氦原子的电子相关。原子的问题是微观问题,微观粒子满足的运动方程是薛定谔方程,邓老师要找到一个能够直接解出氦原子的薛定谔方程的方法。为了这个目标,邓老师和我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努力。 关于研究方案的每一个原始想法差不多都出自邓老师,他提出一个方法,并加以推导,推导到若干步后,由我加以检验,并把公式继续向下推导,看是否会出现自相矛盾的结果,如果理论上没有矛盾则用计算机加以实际计算。在这个过程中,我真的体会到鄢国森老师所说的“公式推导能手”是多么的货真价实,邓老师推导好的几页纸,我往往要花两三天才能验算得过来,而错误往往由我产生。当我推导出方案将引起自相矛盾的结果,向他汇报不过一两天,一个新的改进了的方案又出来了。一个方案又一个方案,大大小小的方案失败了多少次,实在是没法统计的。同时,我们也作其他的课题.在分子反应动力学领域, 邓老师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工作,但最重要的、花时间和精力最多的,还是氦原子的电子相关。 寻找氦原子薛定谔方程直接解的工作失败了一次又一次,邓老师偶尔也有灰心的时候,说:不做了,可是过几天却又拿出了一个方案,两个人又唱起了“对台戏”。 这样的“对台戏”唱了近十年。 在1990年,邓老师找到了超球坐标的方法,推导出在超球坐标下原子分子薛定谔方程的直接解公式,解决了理论上的问题。第二年,由当时的博士生张瑞勤同志进行试算,又投入了全部经费的积蓄买了一台最新的计算机工作站,终于在1992年取得了对氦原子计算的成功。我们终于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出了决定性的一步。量子化学界对邓老师的工作做出了极高的评价,唐敖庆教授称邓老师关于超球坐标的论文是传世之作。在张瑞勤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上,邓老师回顾十多年的艰难历程,做了一个非常令人感动的讲话。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管我受到多大的委屈,只要想起了邓老师的这个讲话,我就会得到极大的安慰。 邓老师的学识非常渊博,数学、物理、化学的各个理论分支他都很熟悉。这不但因为他的天才,更主要的在于他超人的勤奋。他清晨早起,早晨第一个出家属院门的往往就是他。早晨、上午、下午、晚上,一天四个单元都在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在80年代中后期,我才40岁左右,他已年近七十,可是他用于学习和工作的时间比我多得多。有时,他想起一个问题,跑到我家来告诉我该怎样做,而我却还没有起床。这样的事多次发生,以致于当我早晨睡懒觉时,家人就会以“快起床,不然邓老师又来堵被窝”来催促。在80年代,装电话还比较困难,装校内电话也属一种“待遇”。邓老师因工作需要多次催促我装电话,我总以年长的老师还没装为借口而不装,实际上是有贪图清闲的私心,这样害得邓老师经常跑到我家来找我。那些年,邓老师是来我家次数最多的人。这实在是很对不起他的。 我跟随邓老师工作多年,我们交谈的基本上都是科研上的事,主要是氦原子的电子相关,也谈研究室的工作,有时也谈政治,谈对不正之风和干部腐败的痛恨和担心,偶尔也谈及家庭和孩子。在各方面,他都给我很大的帮助,每次谈话都很愉快,但是我们绝少物质上的交往。我绝少向他提出个人的要求,他一般也不让我替他做他私人的事。早在做研究生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不接受别人特别是学生和下属的馈赠。70年代末,物资还是非常匮乏的,我的一位同学从家乡带回来一些蜜桔,那时在北方是很稀罕的东西,他拿了几个送邓老师尝鲜,结果被谢绝了,还挨了几句说。一位来研究室进修的教师拿了一个西瓜去看邓老师,结果也提了回来。 邓老师对年轻人的成长非常关心,也非常负责。在80年代氦原子的研究工作没有取得决定性进展以前,他曾多次对我说:这个工作不能让研究生做,也不能组织更多的人来做,因为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能不能做出来还不一定,研究生是要按期毕业的。他告诉我,我是不是要做这个题目完全由我自己自由地决定。至于他自己,他说他已无所求,只想在有生之年争取把这个工作做出来罢了。我向他表示,我小的时候,很羡慕我的一位堂兄,他是一个大学的助教,上大学的时候,我很敬慕的几位才华横溢的老师当时也不过是讲师,我有兴趣做这件事,结果可以不管(当时我并没有预料到以后的职称竟是如此之“毛”)。他听了哈哈一笑,说道,讲师当然不行。1994年秋的一天,他主动对我说:教授的评审开始了,超球坐标那篇文章你可以拿去用。1995年初,除夕的前一天下午,七十五岁高龄的邓老师来到我家,我感到很突然,对他说,邓老师您有什么事,打个电话就是了,怎么亲自爬五层楼跑来了。他笑着说,今天没有事,快过年了,就是来看看你。那天下午的一个多小时里,我们谈家常,说孩子,没有涉及一点工作。邓老师来我家很多次,每次都是说工作,说完就走,像那天那样长时间的聊天,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的一次,三个多月以后,他就被查出有病了。 1992 年,我向邓老师提出,鉴于氦原子的工作有了初步的成功,可以有更多的研究生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我想去做从头计算方面的工作,他很赞成。他说,我们也应当作与化学有密切关系的工作。但邓老师自己的主要精力仍然放在超球坐标方法的进一步研究上。即使在他95年患病住院以后,仍孜孜不倦的进行方法上的研究。在医院里,只要可能,他就拿出笔和纸推导公式,工作就是他的生命。 邓老师是一个非常诚实的人,有时诚实得近乎天真。所以,我对他总是实话实说,我生怕欺骗他一次就会永远不被他信任。但在他病了的最后近两年里,我们不得不向他隐瞒他的病情。我不知道他是否知道自己的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还想做更多的工作。1997年1月9日,我去看他,他躺着向我谈了超球坐标方法还存在的问题和他想出来的解决方法,他要我再跟他合作一次,我答应了他。也盼望着他的身体能好一点,我和他能再一次在一起密切的工作。可是一个星期之后,他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二十多年前,邓老师把我从草原和沙漠中召唤到他身边,这氦原子成全了我们多年的师生之缘。可是,在邓老师离开我们的三年中,我一直忙于杂事和眼前紧迫的科研项目,对于电子相关的问题再也没有做什么研究。这是一个必须排除一切杂念、真正做到“超凡脱俗”才能进行的工作,我希望我还能这样去做。 冯大诚 2000年12月21日
个人分类: 我的回忆|10195 次阅读|32 个评论
[转载]沉痛悼念郑国锠老先生
baobeisha 2012-10-13 00:01
郑国锠,男, 1914年3月生,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植物细胞学家、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所长,一位长期从事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学者。1943年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博物系,1950年底获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历任兰州大学生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名誉系主任,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学术委员兼研究员,杭州大学生物系客座教授。曾任国务院第一届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细胞生物学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植物细胞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卷委员,《细胞学》副主编,国家教委高校理科生物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细胞生物学编审组组长。《植物学报》、《实验生物学报》、《西北植物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编委,《细胞生物学进展》主编,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科协副主席。   他长期从事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教学工作方面,1978年由教育部授命编写国内第一部《细胞生物学》高等学校教材和草拟《细胞生物学》教材大纲,并成立了教育部兰州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室。1980年《细胞生物学》第一版由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连续印了八万余册,1992年又出了《细胞生物学》第二版,已重印五次。编写了实验教材《生物现微技术》。1980年在国内首创细胞生物学专业,并在兰州主持召开了全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成立大会。先后多次举办了全国细胞生物学师资讲习班和实验课班,为国内培养了大量细胞生物学教学与科研人才。在兰州大学生物系执教五十余年,长期从事生物学基础课和实验课的教学任务和细胞生物学研究生的指导工作,已毕业博士研究生18名,硕士研究生32名,这其中大部分已成为国内外学术带头人和各单位的领导骨干。 在科学研究方面,他长期从事植物细胞融合和细胞工程的研究。在早期他发表的有关植物体细胞染色体减数的论文提出的体细胞同源染色体在前期分离,后期形成双纺锤体,最后形成为四个单倍体,是国际细胞学公认为体细胞内出现的染色体减数机理之一。在细胞融合(Cytomixis)方面,研究了细胞融合的起因、机理及其生物学意义;近年来又进行了胞间连丝和胞质通道生物发生的过程及其功能,细胞骨架和核骨架与细胞融合运动的关系的研究。首先肯定花粉母细胞间染色质穿壁运动是自发的正常生理现象,发现核液运动和收缩蛋白与染色体穿壁运动有密切的关系,而染色体穿壁运动后出现的染色体突变又与核型进化和B染色体的起源有关。1998年发表在Protoplasma杂志上题为“百合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I纤维素酶的细胞化学定位及其与次生胞间连丝形成的关系”一文,解答了国际上几十年来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即阐明了形成胞间连丝所需的酶出现的时间和部位,受到编委的重视,将该文的一张照片刊登在封面上。在植物细胞工程方面,指导研究生在花药和未授粉子房培养、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体细胞胚的发生、原生质体培养、体细胞杂交、抗盐作物品种的筛选和遗传转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曾和中国科学院共同主持了国家教委的“七五”规划生命科学中的“细胞工程”项目,取得了一些成就,其成果编有《植物细胞工程应用基础研究新进展(1988)》一书。2011年郑国锠获“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CST杰出贡献奖”。 (转自人人网-王则夫)
14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2010年更新)
alick1 2012-2-9 20:09
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 数学物理学部 · 艾国祥 · 白以龙 · 陈彪 · 陈和生 · 陈佳洱 · 陈建生 · 陈木法 · 陈难先 · 陈式刚 · 程开甲 · 崔向群 · 戴元本 · 丁伟岳 · 丁夏畦 · 范海福 · 方成 · 方守贤 · 冯端 · 甘子钊 · 葛墨林 · 龚昌德 · 谷超豪 · 郭柏灵 · 郭尚平 · 郝柏林 · 何泽慧 · 何祚庥 · 贺贤土 · 洪朝生 · 洪家兴 · 胡和生 · 胡仁宇 · 黄润乾 · 黄祖洽 · 霍裕平 · 姜伯驹 · 解思深 · 经福谦 · 邝宇平 · 李安民 · 李邦河 · 李大潜 · 李德平 · 李方华 · 李家春 · 李家明 · 李惕碚 · 李荫远 · 李正武 · 林群 · 刘应明 · 龙以明 · 陆启铿 · 陆埮 · 罗俊 · 吕敏 · 马大猷 · 马志明 · 闵乃本 · 欧阳钟灿 · 彭实戈 · 曲钦岳 · 沈文庆 · 沈学础 · 石钟慈 · 苏定强 · 苏肇冰 · 孙昌璞 · 孙义燧 · 汤定元 · 唐孝威 · 陶瑞宝 · 田刚 · 童秉纲 · 万哲先 · 汪承灏 · 王鼎盛 · 王恩哥 · 王乃彦 · 王诗宬 · 王世绩 · 王绶琯 · 王迅 · 王业宁 · 王元 · 王梓坤 · 魏宝文 · 文兰 · 吴文俊 · 吴岳良 · 席南华 · 夏道行 · 冼鼎昌 · 谢家麟 · 邢定钰 · 熊大闰 · 徐叙瑢 · 徐至展 · 严加安 · 杨福家 · 杨国桢 · 杨乐 · 杨应昌 · 叶朝辉 · 叶叔华 · 应崇福 · 于渌 · 于敏 · 俞昌旋 · 詹文龙 · 张殿琳 · 张恭庆 · 张涵信 · 张焕乔 · 张家铝 · 张杰 · 张仁和 · 张淑仪 · 张伟平 · 张裕恒 · 张宗烨 · 章综 · 赵光达 · 赵忠贤 · 郑厚植 · 郑晓静 · 周光召 · 周恒 · 周又元 · 周毓麟 · 朱邦芬 · 邹广田 化学部 · 白春礼 · 包信和 · 蔡启瑞 · 曹镛 · 查全性 · 柴之芳 · 陈洪渊 · 陈家镛 · 陈俊武 · 陈凯先 · 陈庆云 · 陈茹玉 · 陈小明 · 陈新滋 · 陈懿 · 程津培 · 程镕时 · 戴立信 · 段雪 · 费维扬 · 冯守华 · 高鸿 · 高松 · 郭景坤 · 郭慕孙 · 何国钟 · 何鸣元 · 洪茂椿 · 侯建国 · 胡宏纹 · 胡英 · 黄本立 · 黄春辉 · 黄量 · 黄乃正 · 黄维垣 · 黄志镗 · 计亮年 · 江桂斌 · 江雷 · 江龙 · 江明 · 江元生 · 蒋锡夔 · 黎乐民 · 李灿 · 李洪钟 · 李静海 · 梁敬魁 · 林国强 · 林励吾 · 刘若庄 · 刘有成 · 刘元方 · 卢佩章 · 陆婉珍 · 陆熙炎 · 麻生明 · 麦松威 · 闵恩泽 · 倪嘉缵 · 彭少逸 · 钱逸泰 · 任詠华 · 沙国河 · 申泮文 · 沈家骢 · 沈之荃 · 宋礼成 · 苏锵 · 孙家钟 · 唐本忠 · 唐有祺 · 田昭武 · 田中群 · 佟振合 · 涂永强 · 万惠霖 · 万立骏 · 汪尔康 · 王方定 · 王佛松 · 王夔 · 吴奇 · 吴新涛 · 吴养洁 · 吴云东 · 谢毓元 · 徐光宪 · 徐如人 · 徐僖 · 徐晓白 · 严东生 · 颜德岳 · 杨玉良 · 姚建年 · 姚守拙 · 游效曾 · 余国琮 · 俞汝勤 · 袁承业 · 袁权 · 张存浩 · 张礼和 · 张滂 · 张乾二 · 张希 · 张玉奎 · 赵东元 · 赵玉芬 · 郑兰荪 · 支志明 · 周其凤 · 周其林 · 周同惠 · 周维善 · 朱道本 · 朱起鹤 · 朱清时 · 卓仁禧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 曹文宣 · 常文瑞 · 陈可冀 · 陈霖 · 陈润生 · 陈文新 · 陈晓亚 · 陈宜瑜 · 陈宜张 · 陈竺 · 陈子元 · 邓子新 · 段树民 · 方精云 · 方荣祥 · 龚岳亭 · 郭爱克 · 韩济生 · 韩启德 · 贺福初 · 贺林 · 洪德元 · 洪国藩 · 洪孟民 · 侯凡凡 · 蒋有绪 · 金国章 · 鞠躬 · 孔祥复 · 匡廷云 · 李朝义 · 李季伦 · 李家洋 · 李振声 · 梁栋材 · 梁智仁 · 林鸿宣 · 林其谁 · 刘建康 · 刘瑞玉 · 刘新垣 · 刘以训 · 刘允怡 · 卢永根 · 陆士新 · 毛江森 · 孟安明 · 裴钢 · 戚正武 · 强伯勤 · 饶子和 · 尚永丰 · 沈善炯 · 沈岩 · 沈允钢 · 沈自尹 · 施教耐 · 施蕴渝 · 石元春 · 苏国辉 · 隋森芳 · 孙大业 · 孙汉董 · 孙曼霁 · 孙儒泳 · 唐崇惕 · 唐守正 · 田波 · 童坦君 · 汪忠镐 · 王大成 · 王恩多 · 王世真 · 王文采 · 王正敏 · 王志新 · 王志珍 · 魏江春 · 魏于全 · 吴常信 · 吴建屏 · 吴孟超 · 吴旻 · 吴征镒 · 吴祖泽 · 武维华 · 谢华安 · 谢联辉 · 许智宏 · 薛社普 · 杨福愉 · 杨焕明 · 杨雄里 · 姚开泰 · 叶玉如 · 尹文英 · 印象初 · 曾益新 · 曾毅 · 翟中和 · 张春霆 · 张启发 · 张树政 · 张新时 · 张亚平 · 张永莲 · 张友尚 · 赵尔宓 · 赵国屏 · 赵进东 · 郑光美 · 郑国锠 · 郑儒永 · 郑守仪 · 周俊 · 朱兆良 · 朱作言 · 庄巧生 · 庄文颖 地学部 · 安芷生 · 常印佛 · 巢纪平 · 陈俊勇 · 陈梦熊 · 陈旭 · 陈颙 · 陈运泰 · 程国栋 · 丑纪范 · 戴金星 · 邓起东 · 丁国瑜 · 丁仲礼 · 冯士筰 · 符淙斌 · 傅家谟 · 高俊 · 郭令智 · 侯仁之 · 胡敦欣 · 黄荣辉 · 贾承造 · 金振民 · 李崇银 · 李德仁 · 李德生 · 李吉均 · 李曙光 · 李廷栋 · 李小文 · 林学钰 · 刘宝珺 · 刘昌明 · 刘光鼎 · 刘嘉麒 · 刘振兴 · 陆大道 · 吕达仁 · 马瑾 · 马宗晋 · 莫宣学 · 穆穆 · 欧阳自远 · 秦大河 · 秦蕴珊 · 邱占祥 · 任纪舜 · 戎嘉余 · 沈其韩 · 石耀霖 · 苏纪兰 · 孙鸿烈 · 孙枢 · 陶诗言 · 陶澍 · 滕吉文 · 田在艺 · 童庆禧 · 涂传诒 · 汪集旸 · 汪品先 · 王德滋 · 王水 · 王铁冠 · 王颖 · 魏奉思 · 文圣常 · 吴国雄 · 吴新智 · 伍荣生 · 肖序常 · 谢学锦 · 徐冠华 · 徐世浙 · 许厚泽 · 许志琴 · 薛禹群 · 杨文采 · 杨元喜 · 姚檀栋 · 姚振兴 · 叶大年 · 叶笃正 · 叶嘉安 · 殷鸿福 · 於崇文 · 袁道先 · 曾庆存 · 曾融生 · 翟明国 · 翟裕生 · 张本仁 · 张国伟 · 张经 · 张弥曼 · 张彭熹 · 张宗祜 · 赵柏林 · 赵鹏大 · 赵其国 · 郑度 · 郑永飞 · 钟大赉 · 周卫健 · 周秀骥 · 周志炎 · 朱日祥 · 朱显谟 信息技术科学部 · 包为民 · 保铮 · 陈定昌 · 陈桂林 · 陈国良 · 陈翰馥 · 陈俊亮 · 陈星弼 · 陈星旦 · 褚君浩 · 戴汝为 · 董韫美 · 干福熹 · 郭光灿 · 郭雷 · 何积丰 · 侯朝焕 · 侯洵 · 怀进鹏 · 黄宏嘉 · 黄琳 · 黄民强 · 黄纬禄 · 简水生 · 匡定波 · 雷啸霖 · 李启虎 · 李未 · 李衍达 · 梁思礼 · 林惠民 · 林为干 · 林尊琪 · 刘国治 · 刘盛纲 · 刘颂豪 · 刘永坦 · 陆汝钤 · 陆元九 · 母国光 · 彭堃墀 · 秦国刚 · 阙端麟 · 沈绪榜 · 宋健 · 孙钟秀 · 王大珩 · 王家骐 · 王启明 · 王守觉 · 王守武 · 王圩 · 王阳元 · 王育竹 · 王越 · 王占国 · 王之江 · 吴德馨 · 吴宏鑫 · 吴培亨 · 吴一戎 · 夏建白 · 夏培肃 · 许宁生 · 薛永祺 · 杨芙清 · 姚建铨 · 张钹 · 张景中 · 张嗣瀛 · 张效祥 · 张煦 · 郑耀宗 · 郑有炓 · 周炳琨 · 周巢尘 · 周兴铭 · 朱中梁 技术科学部 · 蔡其巩 · 蔡睿贤 · 曹楚南 · 曹春晓 · 陈创天 · 陈达 · 陈能宽 · 陈学俊 · 陈祖煜 · 程耿东 · 程时杰 · 都有为 · 范守善 · 高镇同 · 葛昌纯 · 顾秉林 · 顾诵芬 · 顾逸东 · 过增元 · 韩祯祥 · 胡海岩 · 胡文瑞 · 胡聿贤 · 黄克智 · 姜中宏 · 金展鹏 · 柯俊 · 李济生 · 李敏华 · 李述汤 · 李天 · 李依依 · 林秉南 · 林皋 · 刘宝镛 · 刘广均 · 刘竹生 · 柳百新 · 卢柯 · 卢强 · 路甬祥 · 闵桂荣 · 欧阳予 · 潘际銮 · 潘家铮 · 彭一刚 · 齐康 · 邱大洪 · 任露泉 · 任新民 · 邵象华 · 申长雨 · 沈志云 · 师昌绪 · 宋家树 · 宋玉泉 · 宋振骐 · 孙家栋 · 孙钧 · 唐叔贤 · 陶文铨 · 屠守锷 · 汪耕 · 王补宣 · 王崇愚 · 王大中 · 王淀佐 · 王光谦 · 王克明 · 王立鼎 · 王希季 · 王锡凡 · 王曦 · 王自强 · 魏寿昆 · 温诗铸 · 闻邦椿 · 吴承康 · 吴良镛 · 吴硕贤 · 伍小平 · 肖纪美 · 谢光选 · 邢球痕 · 熊有伦 · 徐采栋 · 徐建中 · 徐性初 · 徐祖耀 · 许学彦 · 薛其坤 · 严陆光 · 颜鸣皋 · 杨叔子 · 杨卫 · 杨槱 · 姚熹 · 叶恒强 · 叶培建 · 于起峰 · 余梦伦 · 俞鸿儒 · 张楚汉 · 张光斗 · 张兴钤 · 张佑启 · 张泽 · 赵淳生 · 郑时龄 · 郑哲敏 · 钟万勰 · 钟香崇 · 周干峙 · 周国治 · 周孝信 · 周尧和 · 周远 · 朱静 · 朱森元 · 朱位秋 · 祝世宁 · 庄逢辰 · 邹世昌 来源: http://www.chinadegrees.cn/xwyyjsjyxx/xwsytjxx/273514.shtml 外籍院士名单 来源: http://sourcedb.cas.cn/sourcedb_ad_cas/zw2/ysxx/wjysmd/ · 阿夫拉姆·赫什科(Avram Hershko) · 艾伦.黑格 · 彼得.史唐 · 伯奇费尔 · 蔡南海 · 崔琦 · 戴维·格罗斯(David Gross) · 丁肇中 · 法捷耶夫 · 饭岛澄男(Sumio Iijima) · 冯元桢 · 弗朗斯瓦·马蒂(Francois Mathey) · 弗里德·穆拉德 · 傅睿思 · 盖伊.德泰 · 高锟 · 葛守仁 · 哈迈德·泽维尔(Ahmed H. Zewail) · 哈迈德·泽维尔(Philippe G. Ciarlet) · 何毓琦 · 胡正明 · 黄煦涛 · 霍克弗尔特 · 霍西金斯 · 简悦威 · 杰马里.莱恩 · 井口洋夫 · 克劳斯.冯.克利钦 · 库什 · 郎尼·汤姆森(Lonnie Thompson) · 雷文 · 黎念之 · 李政道 · 理查德.N.杰尔 · 林家翘 · 刘必治(Bede Liu) · 罗伯塔·鲁德尼克(Roberta L. Rudnick) · 罗伯特.迪金森 · 罗格·欧文(D. Roger J. Owen) · 马库斯 · 马佐平(Tso - Ping Ma) · 毛河光 · 米歇尔 · 莫里茨 · 蒲慕明(Muming Poo) · 钱煦 · 丘成桐 · 若列斯.阿尔费罗夫 · 萨姆韦尔.格里戈良 · 萨支唐 · 沈元壤 · 托斯登.威塞尔 · 万森·库尔提欧 · 王中林(Zhong Lin Wang) · 威利 · 吴耀祖 · 肖荫堂 · 徐立之(Lap-Chee Tsui) · 杨振宁 · 姚期智 · 野依良治(Ryoji Noyori) · 朱棣文 · 朱经武 · 卓以和
个人分类: 科研 作风|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西北大学有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沃土
热度 2 kexuechuanbo 2011-12-14 16:23
教育厅杨希文厅长一行来校看望舒德干院士 12 月 14 日 上午,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省学位委员会秘书长孙朝、省学位办副主任杨俊利一行来我校太白校区看望舒德干教授,对舒教授当选中科院院士表示热烈祝贺。我校党委书记乔学光、校长方光华以及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研究生院、地质学系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看望。 杨希文厅长向舒德干教授转交了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贺信,并向西北大学和舒德干教授表示祝贺。他说,舒德干教授长期以来扎根西部,对党的科技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我省科技工作者和广大高校教师做出了表率,舒德干教授当选中科院院士实至名归,是西北大学的荣耀,也是陕西的荣耀。杨厅长讲到,最近我省举办了钱学森事迹展览会,开展了向侯伯宇教授学习的活动,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钱学森、侯伯宇这样心怀大志、献身科学的科学家、教育家,希望舒德干教授带动年轻教师,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舒德干 教授对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并表示要以钱学森、侯伯宇的先进事迹激励自己,兢兢业业,为国家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省学位委员会秘书长孙朝讲到,今年新晋两院院士中有四位西北大学校友,这充分说明了 西北大学具有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沃土 ,学校应该进一步挖掘文化积淀,升华大学精神,凝炼办学理念,为陕西和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文/李琛 图/屈琳)
个人分类: 西大百年往事|219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院2011年当选院士名单
AIPBeijing2010 2011-12-14 14:58
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 (共51人,分学部按姓氏笔画为序) 数学物理学部(9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王广厚 71 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 南京大学 2 张维岩 55 激光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3 张肇西 70 粒子物理理论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4 陈永川 47 应用数学 南开大学 5 武向平 50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6 袁亚湘 51 运筹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7 高鸿钧 47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8 鄂维南 47 数学 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9 潘建伟 41 量子信息、原子分子与光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部(7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田禾 48 精细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 2 刘忠范 48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3 严纯华 50 无机化学 北京大学 4 张俐娜 (女) 70 天然高分子与高分子物理 武汉大学 5 李亚栋 46 无机化学 清华大学 6 杨学明 48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7 赵进才 50 环境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9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朱玉贤 55 植物生理学 北京大学 2 张学敏 47 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3 张明杰 44 结构生物学 香港科技大学 4 李林 5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5 赵玉沛 56 外科学(普通外科) 北京协和医院 6 康乐 52 昆虫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7 黄路生 46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江西农业大学 8 舒红兵 44 细胞生物学 武汉大学 9 葛均波 48 心血管内科 复旦大学 地学部(10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单位 1 万卫星 52 空间物理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石广玉 68 大气物理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刘丛强 55 地表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4 周忠和 46 古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5 郭华东 60 遥感科学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6 高山 49 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7 龚健雅 54 测绘科学与技术 武汉大学 8 傅伯杰 53 自然地理学、景观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9 焦念志 48 生物海洋学 厦门大学 10 舒德干 65 古生物学及进化生物学 西北大学 信息技术科学部(7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李树深 48 半导体器件物理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2 杨学军 48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3 郑建华 54 密码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委员会技术安全研究所 4 金亚秋 64 电磁散射与空间遥感信息 复旦大学 5 徐宗本 56 智能信息处理 西安交通大学 6 梅宏 48 计算机软件 北京大学 7 黄维 48 有机光电子学 南京邮电大学 技术科学部(9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朱荻 57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 张统一 61 力学 香港科技大学 3 沈保根 58 磁性材料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4 郑平 75 工程热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5 南策文 48 复合材料 清华大学 6 赖远明 48 土木工程(寒区工程)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7 翟婉明 47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8 雒建斌 49 机械设计及理论 清华大学 9 魏炳波 47 材料科学与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 (共9人,分学科领域按姓氏音序为序) 序号 姓名 年龄 国籍 专业 工作单位 1 戴维•格罗斯 David Gross 70 美国 理论物理 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 2 弗朗斯瓦•马蒂 Francois Mathey 70 法国 化学 中国郑州大学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3 野依良治 Ryoji Noyori 73 日本 有机化学 日本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 4 阿夫拉姆•赫什科 Avram Hershko 74 以色列 生物化学 以色列理工学院 5 蒲慕明 Muming Poo 63 美国 神经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6 罗伯塔•鲁德尼克(女)Roberta L. Rudnick 53 美国 地质学-地球化学 美国马里兰大学 7 刘必治 Bede Liu 77 美国 信息处理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8 饭岛澄男 Sumio Iijima 72 日本 纳米科学 日本名古屋名城大学 9 罗格•欧文 D. Roger J. Owen 69 英国 计算力学与工程 英国斯旺西大学
个人分类: 杂谈|4941 次阅读|0 个评论
祝贺科学网博友王飞跃、施一公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热度 4 王铮 2011-11-13 17:15
祝贺科学网博友王飞跃、施一公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不知道还有别的博友吗? R先生继续努力! http://tieba.baidu.com/p/1279760895
个人分类: 微博|418 次阅读|4 个评论
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的最新公告(20090831)
麦立强 2009-9-1 09:45
2009 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各学部院士对本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进行了通信评审,选出初步候选人 145 位。 现予公布。        中国科学院        二 〇〇 九年八月三十一日 2009 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共 145 位,分学部按姓氏笔画为序) 数学物理学部 (共 22 位 )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王广厚 69 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 南京大学 2 王顺金 71 核物理、理论物理 四川大学 3 孙 鑫 70 凝聚态物理 复旦大学 4 孙昌璞 46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5 张继平 50 数学 北京大学 6 李安民 62 数学 四川大学 7 杜东生 69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8 陆坤权 69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9 陈永寿 70 理论物理、核物理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10 欧阳颀 53 凝聚态物理 北京大学 11 武向平 48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12 罗 俊 52 引力物理 华中科技大学 13 郑泉水 48 力学 清华大学 14 郑晓静 (女) 51 力学 兰州大学 15 赵政国 5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6 席南华 46 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17 莫毅明 53 数学 香港大学 18 袁亚湘 49 运筹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19 高鸿钧 45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 崔向群 (女) 57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21 鄂维南 45 数学 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22 潘建伟 39 原子分子与光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部(共 23 位)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万立骏 51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 包信和 49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3 田 禾 46 精细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 4 刘忠范 46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5 江 雷 44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 江桂斌 51 分析化学、环境化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7 严纯华 48 无机化学 北京大学 8 张 涛 45 化学工程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9 张洪杰 55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0 李亚栋 44 无机化学 清华大学 11 杨 丹 (女) 43 有机化学 香港大学 12 杨秀荣 (女) 63 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3 杨学明 46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4 杨忠志 68 物理化学 辽宁师范大学 15 陈小明 47 无机化学 中山大学 16 周其林 52 有机化学 南开大学 17 侯雪龙 54 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18 赵进才 48 环境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9 唐本忠 52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香港科技大学 20 席振峰 46 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 21 涂永强 50 有机化学 兰州大学 22 谢作伟 45 有机化学 香港中文大学 23 薛 奇 64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南京大学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共 30 位)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 兰 (女) 50 神经生物学、分子药理学 复旦大学 2 孔祥银 44 医学分子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 3 王 岩 47 骨科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4 王书荣 69 神经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5 庄文颖 (女) 60 真菌学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6 朱 军 60 作物遗传育种学 浙江大学 7 朱玉贤 53 植物生理学 北京大学 8 朱学良 46 细胞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9 张明杰 42 结构生物学 香港科技大学 10 张树义 45 兽类学、动物生态学 华东师范大学 11 张福锁 48 土壤植物营养学 中国农业大学 12 沈钧贤 67 生物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13 沈珝琲      (女) 74 分子生物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14 陈孝平 56 肝脏外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 15 陈国强 45 病理生理学 上海交通大学 16 周 专 52 生物物理学 北京大学 17 尚永丰 45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北京大学 18 林鸿宣 48 作物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19 金 力 46 群体遗传学 复旦大学 20 侯凡凡 (女) 58 内科学(肾脏病学) 南方医科大学 21 赵玉沛 54 外科学(普通外科) 北京协和医院 22 柴家科 57 烧伤外科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23 桂建芳 53 鱼类遗传育种学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4 顾东风 50 流行病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25 隋森芳 64 生物物理学 清华大学 26 舒红兵 42 细胞生物学、免疫学 武汉大学 27 葛均波 46 心血管内科学 复旦大学 28 蒋华良 44 药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9 韩 斌 46 植物遗传及基因组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30 薛勇彪 46 植物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地学部( 共 25 位)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万卫星 50 空间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王二七 59 构造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石广玉 66 大气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4 刘丛强 53 地表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5 刘纪远 62 地理学、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6 刘秦玉 (女) 63 海洋 - 大气相互作用 中国海洋大学 7 张培震 53 地震地质 中国地震局 8 杨经绥 59 岩石大地构造 中国地质科学院 9 陈均远 69 古生物学和演化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10 陈晓非 51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1 周卫健 (女) 56 宇宙成因核素与全球变化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12 周成虎 44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3 郑永飞 49 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4 金之钧 51 石油地质学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15 莫宣学 70 岩石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6 郭正堂 45 新生代地质与环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7 郭华东 58 遥感科学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18 陶 澍 58 环境地理 北京大学 19 高守亭 64 天气动力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0 黄润秋 45 工程地质 成都理工大学 21 龚健雅 52 摄影测量与遥感 武汉大学 22 傅容珊 66 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3 焦念志 46 生物海洋学 厦门大学 24 舒德干 63 古生物学及进化生物学 西北大学 25 翟明国 61 前寒武纪地质与变质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信息技术科学部 ( 共 18 位 )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龙生 68 精密光谱 华东师范大学 2 刘国治 48 高功率微波 中国核试验基地 3 江绵恒 58 光电信息技术 中国科学院 4 许宁生 51 真空微纳光电子学 中山大学 5 应明生 45 计算机科学理论 清华大学 6 怀进鹏 46 计算机软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7 杨学军 46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8 陈坤基 68 半导体与固体电子学 南京大学 9 陈定昌 72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技委 10 郑建华 52 密码学 解放军保密委员会技术安全研究所 11 金亚秋 62 电磁散射与空间遥感信息 复旦大学 12 祝明发 64 计算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3 徐宗本 54 智能信息处理 西安交通大学 14 徐秋霞 (女) 66 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技术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15 曹希仁 64 控制系统理论 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 16 黄 维 46 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 南京邮电大学 17 龚旗煌 44 非线性光学,超快光子学 北京大学 18 谭铁牛 45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技术科学部( 共 27 位)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于起峰 51 实验力学、精密光测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 王 曦 42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3 王光谦 47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清华大学 4 王自强 70 固体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5 王锡凡 73 电力系统 西安交通大学 6 卢天健 44 固体力学 西安交通大学 7 叶志镇 54 材料物理 浙江大学 8 申长雨 46 塑料成型及模具技术 郑州大学 9 刘竹生 69 火箭总体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10 刘治国 65 功能材料 南京大学 11 刘维民 46 润滑材料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12 成会明 45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13 朱 荻 55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4 吴学仁 62 断裂力学、疲劳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15 张统一 59 力学 香港科技大学 16 张曙光 52 铁道车辆 铁道部 17 李 杰 51 结构工程 同济大学 18 汪卫华 45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9 沈保根 56 磁性材料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 周力行 76 燃烧学和流体力学 清华大学 21 俞大鹏 50 材料物理 北京大学 22 南策文 46 复合材料 清华大学 23 郭烈锦 45 热能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24 曹一家 40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湖南大学 25 赖远明 46 土木工程(寒区工程)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6 雒建斌 47 机械设计及理论 清华大学 27 滕锦光 45 结构工程 香港理工大学 摘自 http://www.casad.cas.cn/ttxx/200908/t20090831_2457384.html
个人分类: 学术快讯|8575 次阅读|0 个评论
纪念胡先骕(4): 关于追认胡先骕先生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建议--
livingfossil 2009-7-10 12:57
To: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并转呈 中国科学院第六届学部主席团及执行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邮编:100864 传真:010-68597258 电子邮件:master-oau@cashq.ac.cn 主题:关于追认胡先骕先生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建议 院士工作局局长先生: 您好!附件为《关于追认胡先骕先生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建议》(下简称《建议书》),请转呈中国科学院第六届学部主席团及执行委员会,谢谢! 由于《建议书》比较长,我特别写了一个摘要,即形成一个摘要版。《建议书》(全文版)可供有关专家(包括科学史专家)审阅。关于这项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请参见《建议书》,在此不作赘述。 另外,我将《不朽的精神、不倒的旗帜---名副其实的学术大师胡先骕》也发送给贵局。该文包含胡先骕生平等资料,可供参考。 人们常说:身微言轻。有位朋友建议我在生物学界找几位院士联名建议,效果可能会好些。这确实是世人常用的好办法。我记得,几年前曾有11位院士联名上书高层,建议在北京办个国家植物园,当时颇为轰动。我认为,院士不是神,并非无所不知。就本项建议而言,由于胡先骕先生的学术贡献非常大,我不准备花工夫找若干院士签名----搞一场联名建议或运动了。 祝工作顺利! 孙启高 2009年5月16晚 --------------------------- P.S. 此信是我的一个工作记录。今晚我把它放进我的博客里。 2009年7月9日晚
个人分类: 纪念Hu Hsen-Hsu|4591 次阅读|3 个评论
纪念胡先骕(2): 关于追认胡先骕先生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建议(
热度 1 livingfossil 2009-6-1 23:54
关于追认胡先骕先生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建议 (摘要版) 中国科学院第六届学部主席团及执行委员会: 值此2009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之际,我谨以一名科学工作者的名义向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及执行委员会建议:启动一项特别增选程序以追认已故著名植物分类学家胡先骕先生(1894-1968)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本项提议的目的:充分肯定胡先骕先生为发展我国植物科学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认真贯彻中国科学院唯实求真、协力创新、科学民主、爱国奉献之办院方针,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大力提升学术公信力,永远激励我国科学工作者发奋图强,为不断提升我国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而勇于创新。鉴于胡先骕先生系中正大学首任校长和中央研究院首批院士之特殊身份,本项提议对促进海峡两岸科学与文化的交流和合作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项提议的缘由:胡先骕先生是国际著名的植物分类学家,享有崇高的声誉,他是我国现代植物科学事业的组织者和奠基者之一。胡先骕先生是文理兼通、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学者,堪称名副其实的学术大师。胡先骕著作等身,出版著作20多部,发表有关植物学论文140多篇(见附件1)。他在文学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在诗词方面著述颇多(见附件2)。1948年他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批81名院士之一(见附件3)。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之后,胡先骕留在北京,继续他的科学研究。然而,由于反对李森科的非科学理论及有关政治倾向,胡先骕在1955年和1957年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遴选中落选(见附件4、附件5)。这种结果在某种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冷战时期中国科学院早期学部工作不得不面临的种种客观形势。 胡先骕先生的科学贡献 1.植物(生物)分类学的重要贡献 (1)大规模调查、采集植物标本 (2)编著《中国种子植物属志》 (3)创立被子植物分类的新系统 (4)生物大类群的新分类系统 2.古植物学的贡献 胡先骕和美国古植物学家(R.W.Chaney)钱耐合作,共同研究了产自山东临朐的山旺植物化石,发表中国新生代植物研究的第一本专著。 3.活化石水杉的重大发现震惊世界 1948年胡先骕和郑万钧(1904-1983)在BulletinofFanMemorialInstituteofBiology(《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上用英文对活化石植物----水杉(Metasequoia)之重大发现进行了研究报道,这篇杰作至今仍在科学界广泛引用。 4.植物学科建设的贡献 (1)创办科研和教学机构 创办我国第一个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 创办中国大学第一个生物学系,并兼任系主任 创办了静生生物调查所(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前身之一) 创办庐山森林植物园 创办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即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前身) (2)成立中国植物学会 中国植物学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近代植物学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标志着我国植物科学工作者开始独立自主地从事祖国的植物学研究事业。 (3)创办植物学期刊 1929年在北京创办《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BulletinofFanMemorialInstituteofBiology)。震惊世界的活化石水杉经过胡先骕和郑万钧的仔细研究于1948年在该刊正式发表。 我国第一份中文植物学季刊《中国植物学杂志》创办于1933年,胡先骕为总编辑。 西文植物学期刊《中国植物学汇报》(BulletinoftheChineseBotanicalSociety)创办于1934年,该刊发表的一切著作限用英语、德语或法语撰写;研究论文(originalarticles)的接受与发表极其严格,要求研究论文的内容与各国重要植物学研究内容相等。这份刊物的出版为中国植物学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也为当前我国学术期刊如何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4)植物科学教育与人才培养 ①编写植物学教材 ②主持中正大学 ③培养科研精英 从此以后,中国植物学家不必再依靠西方人就可以鉴定自己的植物了! 胡先骕的文学成就 1962年,陈毅在校正胡先骕的名作《水杉歌》的读后记中颂称:中国科学一定能够自主且有首创精神,并不需要俯仰随人。 不朽的精神、不倒的旗帜 胡先骕的科学贡献和文学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胡先骕先生是国际著名的植物分类学家,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楷模。他是中国现代植物科学史上绕不过去的代表人物之一(附件6),是一位不该遗忘的学术大师。仅凭活化石水杉----这一项重大科学发现,胡先骕先生也理应成为中国科学院无可争议的学部委员或院士! 特别鸣谢 孙启高博士敬上 2009年5月14日定稿 ------------------------
个人分类: 纪念Hu Hsen-Hsu|2948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