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意义的幸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三生幸福,你体验过几次?
热度 2 Rainbowcn2018 2019-12-13 22:51
李晓煦老师在《三生有幸》中提出了三种幸福: 在秒尺度上,意识自我感受到的是愉悦的幸福; 在分钟或者小时尺度上,心流自我感受到的是专注的幸福; 在人生尺度上,使命自我感受到的是意义的幸福。 这是怎样的三种幸福呢? 也许是“显摆”心理在作怪,总想着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幸福进行归类。这不,最近两周发生的“惊喜”,又被我拿来诠释这三种幸福。 01 — 愉悦的幸福 12月4日,收到《中国科学报》主编张思玮老师的一封邮件,喜闻《 是谁偷走了你的幸福? 》这篇文章将被刊登在《中国科学报》上。 这些年,虽然灵感来时也经常写博写微,但从未有过投稿的念头,所以,除了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专业论文外, 从未在公开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任何文章。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本就对“科学”充满敬畏,突然被告知,有生以来第一篇要公开发表的文章竟然要被刊登在与科学联系最为紧密的《中国科学报》上,可想而知,我当时是多么地激动和开心! 如果说这种感受就像是天上突然掉下来一个馅饼,倒不如说更像是被那个曾经砸过牛顿的苹果给砸了一下脑袋——“意识自我”尽情地感受着“愉悦的幸福”! 02 — 专注的幸福 也许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的缘故吧,在体验着“愉悦的幸福”的同时, 积极情绪持续高涨。又或许是积极情绪激发了创造力,我 很快就进入了心流状态,灵感也似乎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 那天在聆听了新华社发布的三篇美文之后,有感而发了《 当你真正开始爱自己,一切都将会变得如此不同 》,并从当时“感触”中拎出了4个主题。 那个周末,痴迷于第1个主题——微笑,可谓是搜肠刮肚、绞尽脑汁,把脑海里所学知识反复放映,过滤出与微笑相关的点点滴滴,揉搓成团,才有了《 今天,你微笑了吗? 》这篇文章。 “微笑”听起来也许很简单,但要结合心理学知识来成文,对于初学心理学的我来说,就是一项有难度的挑战。在这“揉搓”的过程中,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身心完全沉浸于字里行间,渐渐进入心流状态,但凡有一点儿感悟,便会感到极其兴奋,同时伴有一种充实感——“心流自我”畅享着“专注的幸福”。 03 — 意义的幸福 12月9日《中国科学报》刊登了 《 是谁偷走了你的幸福? 》,让我的“意识自我”再次感受到了 “愉悦的幸福”。也许是“专注的幸福”与 “愉悦的幸福”反复 相互交织的缘故,我感受到的不再是秒尺度上的“愉悦的幸福”,也不再是分钟或小时尺度上的“专注的幸福”,而是这几天一直都能感受到的“持续的幸福”。 12月11日,《中国科学报》主编张思玮老师告诉我, 《 今天,你微笑了吗? 》 可以刊登在《中国科学报》上,那一刻,我的幸福感再次被提升。 更令人开心的是,也许是积极情绪上涨再次激发了创造力,第2个主题“善良”的模糊轮廓在脑海中闪过,虽然瞬间消失,但产生了抒写的冲动。不管能否成文,至少有目标有动力有激情,还有一种充实感。 每当我想到自己的拙文可能会有助于有缘朋友们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就会有一种使命感,同时还能感受到一种更深刻的幸福——“使命自我”深深沉醉于“意义的幸福”。 虽然一直很忙,但每次抽空来到这里用心抒写的时候,不管当时有多么疲惫,总会立即精神倍增,很快进入心流状态——忙着累着并快乐着! 更为重要的是,在享受“专注的幸福”和“意义的幸福”的同时,还可能会有《中国科学报》主编张思玮老师馈赠的“愉悦的幸福”。 在此,真诚地向《中国科学报》主编张思玮老师致以深深的谢意!虽然因文联系,不曾谋面,不曾多谈,但明显感觉到张老师有一颗弘扬正能量的善良之心。感恩有缘与您相识,感恩您对拙文的斧正,更感恩有您同行! 微信版 (配乐美化版) 请点击 公众号链接: 彩虹桃源 往期文章推荐: 今天,你微笑了吗? 当你真正开始爱自己,一切都将会变得如此不同 压力是否有害健康? 是谁偷走了你的幸福? 学会接纳不完美,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心存感恩,其实是对自己的奖赏 幸福与快乐有区别吗?
个人分类: 认知点滴|5494 次阅读|16 个评论
一碗姜汤面条也是意义的幸福
热度 1 Rainbowcn2018 2019-5-2 11:21
前天先生出差回来,我正在书房里爬格子。先生走进来,把一大包原味鹰嘴豆和几小包多味鹰嘴豆放在电脑桌面上,激动地说:“给你捎了包豆豆!” 鹰嘴豆是我最爱吃的健齿豆。那一刻,被感动得差点儿热泪冒出来,竟然连声谢谢都忘记说了! 其实,何止是鹰嘴豆。有一次,先生从几百公里以外买回一些卤猪皮,吃起来特别正宗。知道我爱吃,自此以后,先生回来前总会专门跑一趟那家卤肉店,只要店家有货,就会全部打包背回来。 还有去年,有段时间我特别馋椒麻鸡,先生每次回来就会做一只,直到我吃过瘾才罢休。为此,我还有感而发写了一篇椒麻鸡的文章。 几天前,正值槐花下来季。公公婆婆知道我爱吃槐花,提前几天侦察一圈,哪棵树应该哪天采摘,俩人都计划得好好的。虽然采摘槐花的人很多,俩人按计划只采摘了一次,但后来凭借身高优势,还是采摘了不少。 最幸福的莫过于感冒发烧时先生亲手做下的姜汤面条,面条是他自己现做的,不仅色香味俱全,而且三碗姜汤面条下肚绝对是面到病除。 马斯洛将人生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本文配乐版请点击 彩虹桃源
个人分类: 认知点滴|2742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1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