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生态农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雪后之生态农场
蒋高明 2014-2-12 18:54
春节之后,弘毅生态农场迎来了第一场雪,这场雪下得很及时,小麦产量能够保住了。顺手拍下大雪后的农场,别有一番景致。瑞雪兆丰年,尽管这场雪来得有些晚,但还是来了。原来还担心2013年的冬季是没有雪的冬季呢。..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33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蚯蚓喜欢在有机果园安家
热度 3 蒋高明 2013-10-28 13:41
孟杰 我们的果园经过两年有机管理之后,土壤肥力得到了良好的改善。由于施用有机肥,停用农药、化肥,土壤动物数量增加,尤其是蚯蚓数量增加显著。我们利用最简单的样方法调查了有机果园和常规果园土壤表层的蚯蚓数量,主要包括趋粪型蚯蚓和趋土型蚯蚓两类,样方大小为长 0.3m 、宽 0.3m 、深 0.2m 。在打农药、施用化肥的常规果园里,很难找到蚯蚓的踪影,有的样方里一只没有,多的也只有一两只蚯蚓而已。而在有机果园里,蚯蚓数量较多,有的样方少则十来条,多则四五十条。根据我们的统计数据,有机果园 0~500px 土层每平方米内的蚯蚓数量是 360 条,常规果园是 33 条,两者相差十倍之多。 下图左侧两张照片为常规果园地表,由于打除草剂,地表无植被覆盖,加之长期施用化肥,土壤动物难以生存,土壤板结严重。右侧两张照片为有机果园地表,杂草经刈割后还田,补充土壤有机质;由于蚯蚓的辛勤劳动,加速了有机质的分解转化,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土壤变的疏松,孔隙度增大,改善了土壤的通透性。 图 1 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增长,两种处理下 0-500px 土层蚯蚓数量都有所上升,推测原因是蚯蚓在不断繁殖导致数量上升;有机果园蚯蚓数量显著高于常规果园。 (孟杰为中科院植物所弘毅科研团队博士研究生)
个人分类: 教书育人|5740 次阅读|3 个评论
《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五十九:十五所高校学生来访
蒋高明 2013-9-7 20:40
十五所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参观弘毅生态农场 蒋高明 2011 年 2 月 15-16 日和 21-22 日,大学网组织 15 所高校的 58 名大学生志愿者,分两批次参观弘毅生态农场,并就生态农业相关问题进行研讨。这些大学生,分别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天津农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广东海洋大学、西安邮电学院。 大学网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北京几家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联合创立的。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面临着前人从未经历过的物质极大丰富的世界,同时却发现自己的心灵似乎有着太多的游移与不安。他们想追求一些美好的事物,却又为形形色色的现实所困惑。他们想要新的生活,却又难以挣脱既有的束缚。本以为可以不再面临升学压力的他们,心里却又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烦恼和将要面对的冷漠世界添上了厚重的阴影。大学网的创始人认识到,只有当整个社会都不再因为贫穷、饥饿和寒冷而发出苦难的悲泣时,个人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光明与温暖。没有人是独自存在的岛屿,每个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他们以 “ 向往崇高,追求崇高,体验崇高,实践崇高,享受崇高 ” 为宗旨,广泛联络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实践。就是在这样的理念驱动下,他们看好了弘毅生态农场的社会实践价值。 吴光磊、韦继光、李勇、李彩虹、郭立月、战丽杰、曾祥伟、唐海龙、蒋大龙、博文静、孟杰等在生态农场开展论文研究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山东农业大学的博士和硕士生们,热情接待了全国大学生参观团,并向他们详细介绍了弘毅生态农场 “ 大农业 ” 的生态循环理念和农场发展现状,及其各自的研究课题。研究生们陪同大学生们,实地观摩和研讨了农场生态循环农业中的各项技术细节,如秸秆青储饲料加工技术、肉牛育肥技术、有机肥高效利用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环境友好型 “ 禽粮互作 ” 模式、环境友好型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清洁能源深度开发技术、种-养-肥-加工-新能源耦合技术等。 图 8-8 全国不少高校大学生来弘毅生态农场参观,这是某高校学生听蒋高明研究员介绍生态农业前景。 研讨会上,来自全国 15 所高校的 58 名在校大学生们对我提出的有机循环理念,及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表示敬佩。同时,他们就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种植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集体观看了山东卫视播出的《餐桌上的世纪悬念》视频;大家从国家安全、经济安全、人体安全等角度全方位讨论了主粮转基因的潜在风险。随后,通过观看美国纪录片《食品公司》,大家了解了西方国家食品生产行业以牺牲公众健康和安全为代价,改变动植物的生长方式和生长周期,从而在经营上获得丰厚利润的黑幕。影片抨击了工业化饲养牲畜做法,呼吁消费者以实际行动支持有机食品。在观看日本 NHK 电视台制作的系列电视纪录片《激流中国 —— 富人与农民工》后,大家更被国内贫富差距这一社会现象所震撼,呼吁国家相关部门更加关注 “ 三农问题 ” ,通过更有效的制度保障社会和谐公平。 活动期间,调研团还在驻农场研究生的帮助下,分别到农场附近的蒋家庄、曹家庄、东荆埠、西荆埠等 4 个村庄入户调查,从政治、经济、文化、医疗及教育等角度全方位剖析,了解到了农村的真实现状。为了使大家真正融入农村,掌握第一手信息,在我的建议下, 58 位大学生全部在村民家中住宿,与当地老百姓进行了充分交流。 两天的活动,紧凑而充实,参观团中的大部分 “90 后 ” 大学生感到受益匪浅。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杨博同学深有感触地说: “ 通过此次活动,自己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和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农村还有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有机农业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值得庆幸的是,有蒋高明教授这样的科学家长期坚持在农村一线开展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服务和发展相关产业,这使我们坚信农村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 。 在嘹亮而充满激情的红色歌曲中,大学生调研团离开了弘毅生态农场,踏上了返校的旅途。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2440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五十三:美国作家来农场寻找创作素材
热度 1 蒋高明 2013-9-1 00:19
蒋高明 2009 年 4 月 27 日 ,美国著名作家 MarkHertsgaard ,在芝加哥时报记者武毅秀陪同下,实地考察弘毅生态农场。 Hertsgaard 此次来中国,是为了写一部关于农业与温室气体减排的书。经人介绍,他找到了我,要将我所做的弘毅生态农业实践案例写进他的作品中。该书于 2011 年问世,在他在著作中,描述了他对弘毅生态农场尤其是对笔者的一些印象,这些描写可见于《热点:在地球度过下一个五十年》第八章《我们将如何养活自己?》中的《如今我们用掉了大量化学肥料》一节。我的博士生郭立月根据英文原著翻译如下: 当我去农村考察生态农业并了解中国农民对气候变化的看法时,我就有了与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最大的挑战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我决定去拜访两个最重要的粮食产区:北京东南方向的沿海省份山东和河南,这两个省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业土地 —— 黄河冲击平原。火车离开北京,窗外的风景从市中心到边远郊区几乎没有变化。一座座高楼林立,一些已经建成,还有一些仍在建设中。正如中国其他的一些城市一样,北京正在向外扩张,不顾一切地占用耕地来满足整个国家巨大的人口住房需求。 向南经过天津。天津拥有 1100 万人口,我见证了该国食品安全的第二个挑战。过去的农业用地,曾经是一望无际的冬小麦,如今被巨大的温室蔬菜大棚所取代。我看到的那点没有种植作物的土地除了干旱就是干旱。灌溉农业用水来自哪里?来自贯穿这些土地的大部分的灌溉渠道,就像在午后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巨大的银色条带。可问题是,这些运河里的水来自于迅速消耗的地下水。中国北方平原拥有 2 亿人口,生产了中国 60% 的小麦,科学家估计其地下水将在未来的 30 年被消耗用尽。 “ 这种下降的速度是非常明显,是有据可查的 ” ,中国水利部外国顾问、水文专家查理斯 · 埃文斯告诉与我随行的洛杉矶论坛报记者苏珊妮, “ 如果按照目前的速度继续下去,他们将耗尽地下水。 ” 在山东,我遇见了中国生态农业的一位推崇者。他叫蒋高明,看起来很年轻,实际上有 43 岁了,炯炯有神的眼睛,结实的身体,平易近人。虽然他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和山东农业大学的特聘教授,但他生长在一个典型的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很长时间,所以他对农民的价值观有很深刻的了解。在驶向他所在农村的越野车上 ( 蒋亲自驾车 ) ,蒋自豪地告诉我山东是农业大省,位于全国前列的农产品有猪肉、鸡肉、牛肉、牛奶、蔬菜和海鲜产品,其中花生、大蒜、大蒜产量占全国首位,小麦和玉米位居第二位。 “ 但是这种水平的产量仅仅是因为采用了密集生产方法,包括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中国农民施用多于世界平均水平两到三倍的肥料。施用如此多的化学肥料导致土壤有机质在土壤中的含量少于 1% ,而在美国正常水平高达 12% 。大量的土地甚至不再有蚯蚓,因为土壤里没有它们要吃的东西,它们不吃化学药品。 ” 蒋高明 教授忧心忡忡地对我说。 我问: “ 中国农民应用有机肥料已有几百年的经验,为什么他们现在用那么多的化学肥料呢? ” 蒋回复道: “ 中国政府补贴化肥,同时农民用了这么长时间的化肥已经导致土壤养分下降,所以现在土壤需要更多的肥料来保证产量。添加的化学肥料越多土壤养分减少的越多,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 当我和蒋的老家(蒋家庄)的农民交流时也听到这种收益递减的理论。这个村的前任书记蒋光成(和蒋高明没有亲戚关系)是一个 69 岁的农民,牙齿上有吸烟留下的黄斑,一双粗糙的大手而且左手食指少了一半。从 1974 年到 1989 年他一直担任村里的党支部书记,这些年在农村市场政策开始代替毛泽东主义。当我询问他以前的与现在的耕作制度的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时,他回答说: “ 现在我们施用大量的化学肥料,以前,我们用人畜粪便。 ” “ 哪种方式更好呢? ” “ 我个人认为以前的方式更好一些,因为那样可使土壤更加疏松和健康,并且两者产量相差不大。在 1978 年,亩产量为 1050 千克 ;如今,亩产量为 1100 千克 (亩为中国传统的土地测量单位, 6 亩相当 1 英亩 , 15 亩相当 1 公顷)(应为小麦玉米周年产量-译者注 )。农民应用化学肥料是因为这种方式更加方便,而且能够立马见效。 ” 蒋插了一句: “ 完全正确,施用有机肥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劳力,然而化肥可以给农民留出时间去城市,干一些其他的工作。在全中国,青壮年大都离开农村去城市工作。现在留在农村的仅仅是老弱病残,甚至于一些妇女也进城打工。因此农民需要简单的施用肥料的方法。 ” 为了证明一个更生态的方式能够获得更好的结果,蒋高明在他老家建立了一个生态农场。主要工作人员由来自于国内和国外的研究生组成,该农场面积 40 亩,生产出了一系列的产品,从涉及到小麦、土豆、牛、鱼、蝗虫、鸡、农作物和树林。当我看到蝗虫的时候很吃惊,从我的眼睛中看到了我的吃惊,蒋笑着对我说: “ 你可以用油和盐或者胡椒炸一下它们,吃起来可香了。 ” 当我们进入这个面积不大、用尼龙网围起来用来养虫室时,蒋说: “ 在这一个不到 100 平米的地方去年收益达到了 4000 元。 ” 农场里的鸡被放养在玉米地里,利用鸡取食害虫来减少农药的使用。秸秆用来喂牛,而在其他地方秸秆当作废物烧掉,这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牛的粪便被用作肥料和能源。牛粪被填进沼气罐中,产生的沼气可以为宿舍的灯和计算机提供电源。蒋说 “ 这些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这里面的东西都没有被浪费。 ” 最重要的试验是在宿舍楼前的土地上进行的小麦试验,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禁止添加任何的化学物质,仅仅施用牛粪和鸡粪。蒋说: “ 去年是试验的第一年,小麦的产量很低,我认为一部分原因是建筑这个宿舍的时候在这块地上填埋了大量的塑料制品。但是今年我们预期产量能够与常规种植产量持平。 ” 如果蒋是正确的,并且生态农业的产量确实能够达到常规农业的产量,他能够给中国当局官方提供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实例。具有同样意义的是他的农场已经开始盈利,蒋说: “ 今年农场每亩收入 6500 元,而农民常规种植作物每亩地收入 500 元,种植西瓜每亩地才收入 3000 元。 ” 但是,蒋承认有机种植并不能立即见到经济效益: “ 发展有机农业最大的障碍是从传统方式到有机要经历 3 到 5 年的转化期。大部分农民不想等这么长时间,他们也不能等,他们已经处在生存的边缘。 ” 图 8-2 本文作者与前来采访的美国作家 Hertsgaard 先生。 那么,写下上述文字的 Hertsgaard 先生是何人呢?他是全球多家主流报刊如《纽约时报》、《纽约客》、英国《卫报》、法国《快报》、德国《时代周刊》等环境问题撰稿人。 2004 年,他的畅销书《鹰的阴影:为什么美国人让世界又爱又恨》被翻译成了中文并在国内出版。 Hertsgaard 先生在这部极富哲理的著作《热点:在地球度过下一个五十年》中,对弘毅生态农场进行如此细致的描述,可见,发达国家的有识之士已经对现流行的不可持续的现代农业模式深深怀疑了。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这部著作再度成为畅销书,那么弘毅生态农场也将随着著作走向全世界了。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2752 次阅读|5 个评论
《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三十:放鹅吃草
热度 4 蒋高明 2013-7-27 20:19
蒋高明 有了落汤鸡的教训,我们感到 “ 禽粮互作 ” 模式如果继续研究下去,必须换一种禽,即不怕雨淋的禽。不怕雨淋的家养鸟类中只有鸭子和鹅,而鸭子不吃草。上帝已经给我们设计好了这个物种,就是鹅。 鹅这种动物,它们与人类相处的时间已有几千年。中国家鹅是由一种雁驯化而来,都起源于鸿雁,而欧洲鹅则由灰雁驯化而成。它们的祖先栖息在河川或沼泽地带,主食植物,就是天然的食草动物。鸿雁驯化后变为鹅,其外形仍与鸿雁相似,但失去飞翔能力。中国鹅在头部有一个突出的肉瘤,头颈细长、颈羽平滑而不卷曲,常昂首挺胸,善鸣而鸣声高亢。 东晋的王羲之爱鹅,挥毫泼墨之闲暇,只要听说哪里有好鹅,便坐车去看,并不惜花重金买下来。一天,他听说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叫声高亢,身姿雄健。王羲之便去寻访,见了那群鹅,喜欢得不得了,立马掏银子要买下来。殊料,那位道士也是他的忠实粉丝,名人想买鹅,收钱总有些不好意思,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顺便求得其亲笔签名的墨宝一封。王羲之见有鹅可得,还不必花钱,只需抄写《道德经》一段,这还不简单?于是,一向吝啬给人签字的王羲之,拿出文房四宝,只一袋烟的功夫,就完成了,遂高高兴兴地赶着一群鹅回家。 古代王羲之养鹅是为了陶冶情操,而我们养鹅是让它们发辉吃草的天性,将庄稼地里的杂草消灭掉。这个想法能否成功呢,还是要通过实验来证明。 2011 年 7 月,我们从弘毅生态农场第二养殖区 ( 丰产林养禽区,第一养殖区主要养牛和种植有机作物和蔬菜 ) 调上来 50 只鹅。对于这些天生不怕水的动物,我们也不用搭棚子了,仅给它们喂水。这些在林下养殖的鹅,一看到那么多的青草,早就不顾一切了,冲进玉米地里饱餐开了。 图 4-5 放鹅吃草将既节省饲料又控制了杂草。 50 只鹅在 2 亩玉米地里不到一周的功夫,我们不用除草剂,也没用人工,那些羽毛洁白、昂首挺胸的小天使们,将地里的杂草很快处理完了。这些鹅没用领一分工资,还节省了 30 多斤精料。吃青草的鹅远比吃干糠要长肉,鹅也很少生病,但前提条件是农田里不能有农药、除草剂,否则鹅就会受到伤害。 鹅是非常爱干净的动物,我们曾将一群鹅赶到河边去洗澡。那些鹅们一见到河水,高兴地望前冲,但走到跟前,领头的鹅就扭头就走。原来,那河水已经被严重污染了,是劣五类水。在这样严重污染的河水面前,爱水如命的鹅也选择放弃了。 鹅除草的效果好不好呢?我们担心鹅吃得不彻底,杂草们会卷土重来,说来也怪,那些被鹅吃过的杂草,当年再也没有能力复苏了。农民们说鹅的嘴臭,被它们吃过的杂草很难当年再生,而鸡就没有这种能力。实际上,鹅吃草是从根部剃头的,对草的清除比较彻底。是否鹅在吃草过程中释放了什么化学物质抑制杂草再生?对于这样的生态学问题我们没有研究,倒是个研究动植物关系的好素材。也许今后会安排研究生跟踪调查。 研究生博文静发现,经过有机肥处理的玉米地杂草容易向一种叫做牛筋草的禾本科植物集中,在有机种植模式下杂草竞争的格局变成牛筋草、马唐等少数物种为主,由原来的 17 种变成了 2-3 种。这种现象很令我们高兴,因为牛筋草和马唐是鹅最喜爱吃的禾本科杂草,其水分含量高、营养价值大,也容易消化吸收。如果我们继续观察,这种现象成立的话,杂草可能会通过合适的生物来得到有效控制。 经过几年的摸索,对于杂草的生长规律,如同上面的害虫活动规律一样,我们也基本摸清了。相应地,处理对策也就由化学灭杀改为生物利用了。我们拟采取的综合措施包括: 1) 深翻土地将杂草种子深埋; 2 )前一年将杂草在成熟前清理,不使其结实; 3 )放鹅等食草动物啃食; 4 )以草治草,人工种植矮小与密集的豆科草本植物与杂草争养分、水分与空间。关于杂草的文章,我们准备安排 1-2 名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深入研究下去,直到摸索出经济有效的方法来。 在我们放鹅吃草的过程中,乌云塔娜的实验也快结束了,她的“禽粮互作”研究第一篇论文也将与南方的稻田养鸭模式一样,进入中国的科技论文库。这时,塔娜研究生也要毕业了。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12116 次阅读|9 个评论
《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二十九:“落汤”鸡
蒋高明 2013-7-26 19:49
蒋高明 乌云塔娜的实验顺利地进行着,可有一天还是出了大问题,实验差点全军覆灭。事情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我们在玉米地养鸡,在晴天或者小雨季节是没有问题的。我们给鸡搭了简易的鸡舍,鸡舍里有鸡喜欢抓的木棍,它们是蹬着木棍睡觉的。鸡是夜视,一到晚上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必须在天黑之前赶回鸡舍去。这些鸡是没有经过训练的,是在温室里养到 1 斤左右被放在露天环境中的,还没有什么野性,野外生存经验还不足,它们一旦走远了,就找不到回家的路,如遇到天黑就更困难了。 这一天天刚放亮,起得比人要早很多的鸡们,开始离开鸡舍到玉米地里找食物吃了。不料天气大变,天空一下子黑了起来,紧接着瓢泼大雨就落了下来。那些没有经过训练的鸡们,在浓密的玉米地里,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傻了,也找不到自己的窝了,而是“呆若木鸡”的缩起脑袋任雨淋。 “ 淋了个落汤鸡 ” ,老百姓这个谚语一点都不假,聪明点的几只鸡紧紧靠在一起,相互取暖,但也是在雨中不停地哆嗦。塔娜发现了被淋雨的鸡,叫上同学和工人师傅一起去玉米地里抓鸡,很快那些可怜的鸡被送回了鸡舍,但是因为清晨的温度较低,加上鸡全身都淋透了,鸡那些羽毛是不能防水的,严重的淋雨使它们依然哆嗦不停,为了挽救它们的生命,我们必须采取措施。 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差异太大了,如果换成鸭子或鹅,它们会兴奋地在雨里振翅狂欢的。我们经常看到鸭子浮在水面上,悠然自得,还经常钻到水里去捉鱼吃,而鸡只能在岸上找食吃。如遇大雨,小鸡们就会惊慌失措,呆若木鸡就是指鸡的应急能力不强,而这些特点是天生的。人类将鸡笼养后,更使得它们害怕自然界中的一些异常现象,使得它们完全成了产肉 “ 机器 ” 或产蛋 “ 机器 ” ,没有了天性的 “ 机器 ” ,即使人们放鞭炮都能够吓死它们。鸭、鹅、天鹅等鸟类身体里能分泌出大量油脂覆盖在羽毛上,它就是靠油的这样特性来保护自己的,不怕雨淋,还能够在水上自由自在地游动。而鸡的羽毛上没有油脂,所以也就经不起雨淋了。世界万物的进化是多么美好啊,可惜人类将物种的天然属性大大改变了。 雨停后,按照工人师傅的指点,我们来为鸡驱寒。我们在院子里支开一个铁盆,在仓库里找来玉米棒和木柴,点上火,给那些严重淋雨的,一只一只地烤火,烤干它们身上的雨水,鸡们再抖擞几下,身上的羽毛才重新立起来。经过这样的拯救,一些鸡又能够下地找食物了。 图 4-4 给严重淋雨的落汤鸡烤火。 尽管如此,还是有 3 只鸡被雨淋死了,塔娜伤心地哭了,她对这些小生灵们有感情了。同时,我们有了新的发现,那就是,死亡的那 3 只鸡是吃正常饲料的那一组的,即没有喂饲捕获的虫子的。另一组吃虫子的鸡,也经历了雨淋,却都健康的活着。这说明,我们从农田里捕获的害虫,具有增加禽类抵抗力的作用。在这里,害虫就变成益虫了。当前,人们为了让鸡长得快,完全不考虑用活的生物喂养它们,而是用大量激素、添加剂,生病了就打大量的抗生素,这些有害的物质最终还是在人体内安营扎寨,儿童性早熟、医院里的抗生素失效,都是食用大量有害食物引起的。鸡吃活的生物大大增加了抵抗力,可远离抗生素和激素,这个结论也令我们很兴奋。我们只是暗暗高兴,因为这个信息是鸡用三条生命换来的,塔娜还在为与她朝夕相处的小鸡的不幸伤心呢。 ​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4697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二十二:湖北老总上门送来诱虫灯
蒋高明 2013-7-13 21:55
蒋高明 为了验证笔者上面的假设,即大量虫子是打农药打出来的,我们做了个大胆的实验设计,在 20 亩试验田里,彻底停止农药,看看虫子是多了还是少了。 当我们将这个实验设想通过科普文章在有关媒体报道后,并着手寻找物理方法控制害虫的设备时,我们意外地得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我的助手吴光磊博士告诉我,湖北荆州一家诱虫灯公司愿免费提供设备,让我们实验他们的产品。 2008 年 8 月的一个夏天,天正下着中雨,湖北荆州市某电器公司老总李刚先生,几经周折,一路赶火车、乘汽车,从湖北赶来了,还带来了他们的一台诱虫灯的样品 ( 后来根据需要,该公司又免费物流来 3 台诱虫灯 ) ,并告诉我们如何使用。这台诱虫灯的好处是使用简单,可自动开关,雨天可以自动断电,这样就减少了大面积使用的人工。经老总介绍,我们了解了该诱虫灯的一些基本参数: 1. 交流电式(高频振荡式),电压 AC220V ,频率 50Hz ; 2. 灯管功率 15W ,灯具综合用电功率 30W ,节能型; 3. 光控雨控; 4. 绝缘电阻 ≥2.5MΩ ; 5. 竖式不锈钢高压网,网丝直径 2mm ,网丝间距 10mm ,高压电网释放直流电压 4000-4500V ,高压网截面积 0.2 ㎡ ; 6. 灯体设双柱四合金镀铜紧固吊环悬挂、灯体支架材料为镀锌管,管材直径 10mm ; 7. 平行抽斗式接虫盒,长 135mm 、宽 140mm 、高 220mm ; 8. 设计寿命:> 5 年; 9. 控害面积: 30-60 亩。 上述技术参数经过实地验证,基本是正确的,唯有控虫面积 30-60 亩,没有得到验证。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在 20 亩地里放了 2 台,这样基本控制住了虫害。应当说,诱虫灯这项发明是物理防治害虫的一次重大创新,它解决了人工开关灯、雨天自动断电等问题,且紫外光对害虫吸引力大,对于农田里的害虫,无疑是设下了 “ 天网 ” 。 图 3-6 这个诱虫灯的本领很大, 2008 年最高峰一个晚上抓了 10 斤金龟甲,相当于 20 万个后代给计划生育了。 意外得到诱虫灯,且人家主动上门、自费送来样品,又免费给我们使用,这让我们好不感动。在弘毅生态农场,我和学生们热情接待了李总。几杯酒下肚,我们的豪情更壮了,有了新式武器,我们就会对害虫进行防治了。说干就干,饭后就找电线,接插头,在李总指导下,当晚就将诱虫灯悬挂在有机农场的上空,诱虫灯发出的幽灵般的紫光,向害虫们发出了 “ 死亡邀请 ” 。 诱虫灯果然身手不凡。因为前晚下雨,第二天晴天,晚上的虫子异常活跃,当晚就擒获了 10 多斤虫子,其中危害农田 ( 尤其花生田 ) 较大的金龟甲所占的生物量占 90% 以上。那些虫子成了农场内鸡的美餐。 ​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8590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二十一:不打农药害虫会怎么样?
蒋高明 2013-7-9 22:44
蒋高明 实际上,农田里的害虫是农民往地里多次打药造成的。我们做出了一个科学的假设,农民用的农药越多,害虫也越凶猛。为此,我建议今后虫害防治应当少用或最好不用农药,恢复天敌,恢复生态平衡,这样的话,农田害虫问题就可从根本上解决。对于我的这个建议,有网友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抄录如下: 网友一:老蒋说话要靠点谱。给山东农民打听打听,五几年的虫灾是怎么回事! 网友二:生态失衡不仅仅是滥用农药造成的。话说回来,现在如果不用农药,那些土里刨食的庄稼人恐怕生活的更加艰难 。 尽管上面两名网友的话看起来有一定的道理,但他们还是没有理解我的想法。农民打农药也是不情愿的,可气的是那些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的专家学者和商人,后者希望地里有越来越多的虫子,这样他们就有永远赚不完的钱。上世纪六十年前的虫害爆发(主要是蝗灾)无疑也是生态失衡造成的,限于历史条件,当时的情况是天灾还是人祸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科技进步到今天,打着科技的名义再来打乱物种之间的生态平衡就不能原谅,这属于人祸。而最可怜的那些弱势群体 —— 农村妇女并不知道那些剧毒农药对她们的健康意味着什么。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农民得癌症的概率是城市的四五倍,这与他们依靠化学方法种地,尤其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难道就没有关系吗?为什么说不打农药,害虫可能会减少呢?分析一下下面的道理就明白了: 第一,虫子是要靠两性结合,产卵后才繁殖后代,并依靠大种群才造成危害的。如果采取物理的方法,如利用诱虫灯引诱,成虫早几年被抓住了,抓到的性别比例约为雌雄各半,这样,繁殖的概率少了。早抓到一对,意味着成千上万的后代被控制了。诱虫灯从开春虫子活动时夜间就开始值班工作,早抓早见效。正如火灾在早发现时,一杯水就可扑灭了,等火大面积烧起来了,水量再大也不容扑灭了。但要得到理想的效果,人不能懒,即要及时收虫子喂鸡或鸭,或者晒干之。否则,那些虫子并没有都被电死,白天还会飞跑的。 第二,虫子也有时间上的生态位差,被抓的多为夜间活动的害虫,而益虫尤其鸟类晚上没有被伤害,而害虫反被诱虫灯吸引越来越少了。害虫还在,这个物种并没有消灭,但是想成大虫群就很难了,还需要面临着下面一道道关。 第三,生态平衡建立起来后,益虫益鸟多了,害虫想成灾都没有了机会。生态农场停止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添加剂、转基因后,燕子、麻雀、蜻蜓、青蛙、蟾蜍、蛇、刺猬等就会都回来,它们也要吃东西啊,害虫就是它们的美味。 第四,生态农业首先生态环境要好。农民种地为了不让树木灌木争夺他们地里的养分,将地头上能够生长的乔灌木连同草本植物统统拔掉或用除草剂灭杀,这样,物种多样性就严重下降了。我们搞生态农业,先恢复生态。事实上,蚜虫放弃了吃小麦而到地头吃杏或红叶李,被诱虫灯引诱 “ 上当 ” 来的金龟甲,没有回到农田,将种植的连翘当成了解恨的对象。天然植物有更强的补偿生长能力,它们保护了庄稼。 第五,多样性的作物混种增加了抗虫害等风险的能力,多样性的群落是稳定的,种植作物也一样。在我们建立的弘毅生态农场内,除了种植小麦、玉米、蔬菜,还有莲藕、大豆、花生、芝麻,如此多的作物,虫子都不知道去吃那一种,加上它们自投罗网,各种天敌控制,在真正的有机农场里,虫害想成灾都难。 有人说,将杀虫的基因转到庄稼里让庄稼自己生产农药不是更好吗?这恰恰又打乱了生态平衡,是按了葫芦起了瓢。虫子不吃你转抗虫基因的庄稼会吃别的,并没有除根。而且那么多虫子你得转多少基因啊?为什么不利用现成的物种呢?物种会携带多少亿个基因呢。转基因除虫技术,正如前面的救火,是错将汽油当成了水泼向了燃烧的火焰中。 如不相信,种植抗虫的转基因作物,一点农药都不打,看它还那么神奇吗?生态学的办法就能,而转基因的办法不能。这就是两者的巨大差异。事实上,转基因后不但要继续打农药,还要用专用农药,专用化肥,专用除草剂,这 “ 三专 ” 再加上转基因专利这 “ 一专 ” ,农民还能指望过好日子吗?农田里没有了害虫, “ 四专 ” 吃什么?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4017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七:农民何时才能够回家安心种地
热度 1 蒋高明 2013-6-20 03:55
蒋高明 每年春运,电视画面上就会出现这样的一幕:大批农民工携带大包小包,乘坐拥挤的火车或汽车返乡。农民在城乡之间这样大规模的来回迁徙,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世界各国也唯中国有这样的奇观。 农民进城打工促进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他们为此付出了健康的代价,生命的代价,甚至两三代人的幸福代价。目前,农民非正常死亡比例很高,以前很少听说的癌症成为最大的死因。 2009 年,由卫生部和科技部联合完成的《第三次中国居民死亡调查报告》显示,癌症已成为中国农民最主要的死因,肺癌、肝癌、直肠癌、乳腺癌、膀胱癌死亡人数明显上升,其中肺癌和乳腺癌上升幅度最大,过去 30 年间分别上升了 465% 和 96% ,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很多人正值壮年就去世了,许多农民寿命不能过半百。年轻人进城打工,小青年夫妇刚结婚就两地分居,老人和孩子没有人照管。 那么,农民为什么舍弃了其基本的职业,舍弃了家庭幸福,甚至舍弃了健康而进城打工呢?这是因为现在的农村没有很好的出路,仅靠种地的收入难以维持家庭的各种支出。 农民是种地好手,进城谋生是舍本求末。 中国的粮食安全靠妇女、老人满足,长期下去是非常危险的。 大化肥、大农药、转基因是发达国家劳动力稀缺且昂贵逼出来的路。我国的优势是人多,人民勤劳朴实。我们舍弃了自身优势,牺牲了乡村生态环境,换回来的是国民很难再吃上放心食品了。城里人想花高价钱买放心食品,但是,放心食品从哪里来呢? “ 民以食为天”这句古朴的道理,今天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食物安全隐患的挑战。不放心食品直接影响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长期下去将导致国民健康素质整体下降。安全隐患主要来自食物生产的源头,即地头和各类养殖场,加工场,影响因素有农业五大害和一潜在危害,这“五大害”是大农药、大化肥、除草剂、添加剂、农膜,潜在危害是转基因。 农药和除草剂使传统农田充满了杀机。辛苦的锄草劳作已被除草剂所取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已成为历史。然而,尽管农民每年都向作物、果树、蔬菜施加大量农药,向耕地喷洒除草剂,且毒性越来越强,但依然不能消灭害虫和杂草。后者与人类竞争的结果是,生产出来的食物除风味下降外,还充斥了各类不利于人类健康的成分。能够杀死虫子和杂草的东西对人体好不到哪里去。 农膜虽然实现了反季节蔬菜生产和提前上市,但其代价惨重:以蔬菜产业闻名的华北某县农民得癌症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的地下水已不能饮用,需要花钱到上游的县买水喝。 添加剂和激素滥用带来的危害触目惊心。无节制使用现代技术使鸡、鸭、鹅等禽类 “ 长大成禽 ” 的周期从 120-150 天缩短到 38-45 天,生产出来的肉含有很多药物残留。水产方面,鱼、鳖、虾、蟹、鳗等等无一不用添加剂和生长素,令人垂涎欲滴的海鲜里,就隐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成分。 在一些地方,农民种地(养殖也一样)分两类,用传统的办法生产自己吃的食物,用现代技术生产城里人的食物。因为市民无法生产粮食、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只有受制于“农”。城里人即使再有钱,可以买到任何高级消费品,惟有两个东西买不到,即洁净的空气和健康、口味良好的食品。 农民尽管使用了浑身解数,但仅靠农产品致富,并承担养老、医疗、教育、婚丧嫁娶的各种费用还是非常困难的。发达国家都是向农民补贴,日本每个农民获得的补助每年 2 万多美元。可见,发达国家从来没有希望农民从地里刨出金子来。相反,因为农业是基础产业和低效益产业,纳税人有义务维护农民利益。在中国,因为种地不合算,农民务农的积极性不高,青壮年劳力纷纷进城去谋生,留下了妇女、儿童、老人看守家园。进城的农民干最苦最累最脏的活,住最差的房,很多住处根本就不是房子,所赚的钱除了必要的花销,到头来依然难以维持娶媳嫁女和养老送终 。 正确的出路在于,让农民在家门口就有活干。这些活就是为 13 亿人生产放心食品,修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恢复日益衰败的乡村道德和乡村文化,构建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利用生态学原理,农民在生产健康食物的同时,还可以解决肥料来源问题、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农村燃料和电力问题、农村教育和养老保险问题。在上述过程中,农民作出的巨大贡献,理应得到国家和城市的认可,并从经济上给予补偿。因为用传统方法生产食物费工费时,甚至存在高风险。 有一年,笔者让父亲完全用传统的办法种谷子,我的要求是,不用一粒化肥,不用一滴农药,不能覆盖农膜。我先声明,这样的粮食是我自己吃的,否则他可能“搀假”,因为条件很“苛刻”。这可苦了老人家,虫害还好说,可以用手抓,麻雀可带来了大麻烦,一个多月的时间父亲每天都要轰麻雀。这样产出来的小米倾注了他太多的心血,别人给多少钱他都不卖。 我还做过这样的试验,利用自由放养技术,将 “ 牢笼 ” 里的鸡 “ 解放 ” 到树林里。那些鸡这下可自由了,林地里的草,林下的虫子,都成了鸡们的美食。因为活动量大, 2000 只半 “ 成年 ” 的鸡每天光吃粮食就得 300 元,且出 “ 林 ” 的时间比出 “ 牢笼 ” 的时间延长了三分之二,生长周期长了这就意味着要消耗更多的粮食。因为笔者不想害人,坚决不给鸡吃饲料添加剂,成本就更大了。最关键的是害怕死亡,如果到快要出售的时候来场 “ 灾 ” ,那么消耗的 4 万至 5 万元的粮食,就只有变成了一点可怜的鸡粪 。 上面的两个例子说明,有机生产无论成本、风险、风味,还是放心程度都是现代技术所不能比拟的。有机产品理应由“慧眼”识别,否则,好的产品卖不上好的价钱,还有谁来给我们生产好的呢?由于造假的成本远低于生产真产品的成本,市场选择了不健康食品,社会从此不能和谐。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亲自卖有机大米,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某些环节出了问题。 中国需要一次生态革命,一次以农民理性回归的真正的绿色革命。政府必须作为,不能把钱继续借给美国人花,让他们补助该国农业来打垮中国的农业。不能经济危机了,就降低粮价,牺牲农民。政府对农业的补贴不能给化肥、农药、农膜、种子商、官员、转基因科学家,而应当直接按粮食实际销售量高价从农民手里收购,对于低收入者,政府可以低价卖给他们粮食。 当前,农民种地成本过高,粮食价格过于低廉。前面说过,上世纪 70 年代,山东一带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即突破 1000 斤,可收入人民币 200 元。以黄金购买力计算 (1976 年二级工 38.87 元的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 5296 元 ), 维持人类基本生命需求的粮食价格按照 1976 年的购买力计算,今天的粮食应当为 136 元一斤,才是按照当年农民的购买力 ( 将挣到的工分去买黄金 ) 理应得到的合理价格。 今天的廉价粮食是农村妇女老人生产的,青壮年已不愿意安心在家种地了。再过十年二十年,那些老人妇女动不了了或者不在人世了,谁给城里人提供便宜的粮食呢?美国人吗? 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政府粮仓里真有 10 亿万斤粮,多花些代价也是值得的。中国粮食产量真的八连增吗?中国真的产出了 5.7 亿吨粮吗?中国真的不需买人家的粮食,就人均年拥有 852 斤粮吗?中国人能吃完这么多粮食吗?但愿不是画饼吧! 没有了粮食,中国的所有财富都是人家的。中国 80% 的大豆产业沦陷了,我们还要再等待玉米、小麦、水稻的沦陷吗? 即使不卖到 100 元一斤,就是 10 元一斤粮食,估计打工的农民就能回去 99.9% ,如果 5 元一斤,打工的农民能够回去 90%, 即便是 3 元一斤,恐怕 80% 以上青壮年农民依然回村。 3 元一斤粮食,也意味着,每亩地里可以刨出六七千元来,五口之家就是三四万元,谁还进城受城里人的气?一对农民夫妻在城里干苦活累活危险活,吃最差的住最差的,一年也剩余不了这么多钱。 那么 , 80% 农民回村将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 一是火车票再也不难买了;二是农民得癌症的少了,寿命延长了;三是 80% 以上的化肥厂关门了;四是 90% 以上的农药厂关门了;五是 70% 以上的医院关门了;六是 80% 以上的制药业关门了;七是转基因骗子再也休想忽悠农民了;八是城里的房价雪崩一样塌落下来,城乡居民 ( 农民家里有带院落的平房,那是别墅级的 ) 再也不用为住房发愁;九是大学生也好就业了;十是农村的环境污染也少了;十一是大城市的马路再也不用担心拥堵,城市居民再也不用担心被打砸偷抢杀,防盗门也销售不动了;十二是农民再进城是以上帝身份来的,再也不用担心受歧视;十三是美国的粮食休想再卖到中国;十四是农村重新充满生机,村落再也不用担心从地图上消失;十五是农村孩子们从此有了天真烂漫的笑声。 据我们的前期实验,完全不用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添加剂、转基因六大害,照样能够高产出粮食来。如果卖到 3 元一斤,农民肯定就会精耕细作了,食品安全和乡村环境也改善了,城里人也能够 吃上放心食品了,人们 从此就少去医院看病免受医院的盘剥了。 所以多花钱投资健康食物比什么都强。“病从口入”,只有吃得干净才能少生病。 将那些被资本家掠夺的财富还给劳动者,还给工农,则中国经济和环境才能可持续发展矣!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也罢,解决城市问题也罢,就业也罢,犯罪问题也罢,农民的尊严也罢,完全在于其劳动有其合理的回报,在于耕者有其利。如果农民辛苦种出来的粮食回到了上世纪 70 年代相对价位,中国的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发展问题就能得到合理解决。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4464 次阅读|2 个评论
小鸟的遭遇
蒋高明 2013-2-28 22:11
曾彦 我是一只小小鸟,一只很不起眼的鸟。我的祖先们与人类一起生活了几千万年了,可今天坏运气落到我们这代鸟身上了。 哦,又下雨了,还真是冷啊!偷偷去看过好几次新闻,老有人说天气变暖,那怎么还会突然变的这么冷呢?听爷爷说他爷爷的爷爷说以前这里都四季分明的,春天不会那么变幻莫测、夏天不会那么酷暑难耐、秋天不会那么萧瑟零落、冬天不会这么……。感觉整个地球似乎变成了一块沙漠里的石头,储不了温,发不了热。 去年这还有颗树的,怎么没了?啊!那住在这里的莫利叔叔他们……,我心中不由一阵失落,无力的拍打了几下翅膀。平时强有力的翅膀一时居然承受不了自己的重量,无力的摔在地上。 咳,还真疼啊!良久,我才缓过神来。举目四望,连绵无尽的灰色与黄色交错着,身下也是被冻得钢铁一般硬的黄土,怪不得那么疼。我划动几下爪子,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奋力的扑腾了几下翅膀,跃向高空,留下尾后一股腾起的灰尘。 飞高了才看到,远方还是有一些绿色的,那是越冬的小麦。冬天的小麦根本找不到一只虫子,根本无法填补我饥饿的肚子。不过看起来那边应该有农户,至少家里应该会有一些粮食吧,看来只能过去看看了。 唔,什么味?怎么那么臭,我循着风向朝那边望了过去,似乎是一个加工厂,也不知加工什么,闻着令我有点头晕,差点又摔了下去。赶紧扑腾几下翅膀离开了这个区域,似乎离农户更近了一些。 “唧唧唧”,下方传来一阵鸟鸣,真是令人亲切有恐惧的声音,我低头看下去,只见旁边灰黄的草丛中飞出一个人影来,以我都心悸的速度扑向那只被他打伤的鸟。我不由打了个寒颤,那么多天终于见到的一个同类居然是以这种方式见面的。 近了,更近了,终于到了,我轻轻放缓速度,围着院子转了一圈。运气真好,在院角居然就有一些洒落的粮食,我不由苦笑了下,真是爱浪费啊,也庆幸自己居然如此运好。轻轻张了张有点酸痛的翅膀,跃起飞向那梦寐以求的食物。 “砰”,在我刚吃下几口粮食的时候,一个半圆形的东西在我头上罩了下来,然后就看到一只手从旁边伸了过来,一把抓住了我,狠狠的摔在地上。这一下摔的比以前痛多了,我从来没有这么痛过,翅膀、爪子、脑袋,完全不受控制了,甚至,没法呼吸了。我的嘴也裂了开来,缓缓的向外面流着血。我轻轻的咽了一口,咸咸的,配着刚才那点粮食,味道真好,好久没吃过这么好了…… ( 曾彦为弘毅生态农场科研助理 )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34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弘毅生态农场的狗狗们
热度 2 蒋高明 2013-2-16 23:28
弘毅生态农场的狗狗们
蒋高明 弘毅生态农场成立 7 年来,农场的狗狗们换了四五代了。 狗的繁殖速度很快,为了控制繁殖,农村只保留母狗。但依然控制不了狗小姐们出去偷情,只要她们出了大门,很快就会找到狗先生。狗小姐们得到了爱情,就回到农场准备做妈妈了。有时农场三只母狗同时生小狗,甚至母亲和女儿同时生育。 繁殖多的时候,只有将狗拿出去送人,但农民家里有狗的都不要,白送都不要,只好将狗娃娃们用纸盒子装上,放在公路边,有热心者带回家里养。 农场的狗小姐们出了大门去约会,风险是巨大的,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最大的风险不是来自四条腿的动物类,而是来自两条腿的人类。 农村近年来好吃懒得、偷鸡摸狗的人多了,他们骑着摩托在大街上公开偷狗,只要赶上流浪狗,很快被捉住。农场这样丢失的狗有七八只了。 一些农户家养的狗也被偷,有时一年一户家庭被偷走一只。 那些偷狗贼连猫也偷,猫们出去的命运同样也是被抓住。那些被抓的猫和狗们,其肉冒充羊肉进入了城市,被做成了羊肉串——当然,那些烤肉串者有技术让猫狗肉变成羊肉味! 黑市上被偷的狗值 8 元一斤,那些不劳而获者每抓住一只狗就是一百五六十元,因此偷狗生意不断。因为,那里有一条隐性利益链条。 农场被偷的何止是猫和狗,连鸽子也被偷。那些坏蛋们偷鸽子的技术很黑——他们用黑网设在鸽子飞行的路线上,鸽子看不见黑网,多被抓住。这样,农场的鸽子由 20 多只变成七八只了。 可恨的偷鸡摸狗者!可怜的农场里的狗狗们,猫们,鸽子们。那些可爱的小动物们没有受到农药除草剂的污染,但只因好奇外面的世界,就将自己的性命搭了去。 图1 别拍我,烦着呢 图2 等等我啊 图3 出门有风险,大家注意啦 图4 两个思想者 图5 三个思想者 图6 四个思想者 图7 不玩啦 图8 小花百思不得其解:人类为什么对我们那样坏呢?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5001 次阅读|4 个评论
研究生进村为什么买不到柴鸡蛋?
热度 3 蒋高明 2012-10-5 21:38
蒋高明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我们的研究基地弘毅生态农场来了国内(含香港、台湾)大量的参观者,前后达近百人。 农场内的散养鸡因天气原因产蛋少了,为了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尽量吃到有机食品(主要蔬菜和作物均具备了),我们做好了各种准备。我们准备了一道菜叫有机韭菜炒鸡蛋,然而,柴鸡蛋却不够了。 村里老人散养的老母鸡产的蛋质量也不错,尽管不如农场的质量好,但也远比工厂化养鸡场的好。 于是,博士研究生甄珍和硕士研究生丁娜自告奋勇到蒋家庄村里收柴鸡蛋。 她们走村串户,转了十几家农户后,空着手回来了。 是农户家里没有柴鸡蛋吗?不是,因为这个季节母鸡产蛋少,农户少量的柴鸡蛋,他们舍不得卖了,尽管我们可以给高价,他们还是客气地说不卖不卖,那是留给孩子和老人吃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市场上真正柴鸡蛋是不多的,如果你随便到一家超市都能够买到吃鸡蛋的话,其可信度是值得怀疑的。 散养柴鸡蛋,顾名思义,母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它们可以吃到一些活的食物如昆虫类,另外它们营造蛋壳的钙是从沙子或细小石子来的,而工厂化母鸡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 散养柴鸡蛋与普通鸡蛋最大的差异是口感有明显的区别,前者有鸡蛋的香味,营养均衡,个头大小不一(多个头小),是自然的;后者则相反。 精密的科学仪器可能无法区别散养柴鸡蛋与普通鸡蛋差异,但婴儿凭口感可以区别开。 笔者一个好朋友有个一岁多的女儿,平时吃的鸡蛋是用上述办法在偏僻农场收购的,有几天买不到了,就从超市上花最大的价钱买了一箱柴鸡蛋以应燃眉之急。 然而,当女孩的妈妈将煮熟的超市柴鸡蛋,像平常那样,喂养女婴时,孩子出于本能,将超市买来的柴鸡蛋吐了出来。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3323 次阅读|3 个评论
【连载】动物情感故事之三:老猫“涅槃”了
热度 2 蒋高明 2011-2-10 00:42
蒋高明 这次回农场,没有见到那只老猫。问管理人员,他们说老猫离开家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想必已经离开人世了。 那只老猫,已经有十二三岁了,抓老鼠肯定是不行了。它的一条腿已经严重受伤,只能用三条腿走路。它病过多次,上次见它的时候,嘴里流着液体,喂过药后也不见好。它的活动能力渐渐弱了,经常是吃点东西,就在阳光下面打盹。 这只长着狸猫颜色的老猫,曾经是很凶猛的。面对猎物,它的眼睛经常露出凶光,如果是不友好的人来逗它,它会列开决斗的架势,与人对峙。以前,它抓住老鼠,咬死后并不吃掉,而是暴尸街头,警告别的老鼠不要胡来。 怎见得它很凶猛呢?三年前,农场工人抓了一只麻雀,拴在房间椅子腿上,麻雀正在试图逃跑呢,那只猫进来了,只见它奋力扑过去,那动作敏捷地简直让人来不及反应。我本能地前去轰猫,救那只麻雀,但已经来不及了。猫攻击的是猎物的要害部位——喉管。猫掐住麻雀的脖子,直到麻雀一动也不动了(想必它是将麻雀当成老鼠了),它才松口,然后试图咬断摔麻雀的绳子,但是徒劳的。农场工人解开了绳子,猫叼着麻雀,迅速离开现场。原来,动物是不会在人面前,享受它的战利品的。 猫捕杀麻雀的过程,不到10秒钟,在这个过程中,我曾经与凶猫对视,它的眼睛里分明就是狸猫或者猞猁的凶光,那眼神分明是在警告我——少管闲事。 如今,老猫不见了,它现在肯定是死了。它是否感觉到来日不多,不愿意让主人伤心,就悄悄离开农场,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结果它自己呢?它是饿死的,还是冻死的,抑或是被农场外遍地的农药毒死的?我同样不得而知。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3135 次阅读|2 个评论
生态农场再传好消息,有机玉米产量过千斤
蒋高明 2010-12-4 01:35
蒋高明 吴光磊 郭立月 李静 最近,我们对有机种植的玉米产量经过实际测产,终于有了准确的结果:有机玉米产量过千斤。 2006年起至今,我们在山东泰安、平邑连续开展了5年的小区实验和大田试验,我们的实验数据充分说明,生态农业不仅不会饿死人,而且让人吃得更好。除了增加了可食动物蛋白 外,即使单纯的粮食产量,生态农业也表现不凡。 我们在弘毅生态农场内,利用0%的化肥,种植出来的有机玉米产量如下:小区试验实际测产(100平方米),用腐熟牛粪获得的产量为746.4公斤/亩;蚯蚓粪的为731.5公斤/亩; 中区 试验实际测产(524平方米)为 547.9公斤/亩 。在17亩实验地段内,我们停止化肥、有机肥养地3年后,获得了上述产量。有机肥养地3年后,完全不用化肥的玉米实际产量,比起常 规化肥农业模式(478.7公斤/亩)来,不仅产量没有下降,反而提高了14.5%。 得到上面的产量,我们对土地进行了3年的调整,前两年有机玉米小麦的产量的确低于常规产量,严重时仅为常规产量的50~60%(因实验地为复垦地)。对于严重退化的耕地,进行生 态修复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大约为3年。这个产量的获得,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深翻土地,同时让土地进行了半年的休整,感谢平邑县开发办的领导,他们对我们的实 验田给予了免费深翻(50cm)的大力帮助。 即使我们等不起3年,当年的玉米产量,在有机模式下,大田玉米产量也可达455.8 kg/亩,小麦407.9 公斤/亩。这个结果是在另外10亩农田中,通过测产得到的。而我们用常规化 肥产量的50%,另外50%缺乏的氮素以有机肥来补充,玉米大田试验537.7公斤/亩,比常规化肥农业高12.3%;小麦仅利用25%的化肥,产量也增加 13.5%。 我们的这一系列实验,澄清了一些对生态农业上的指责,即搞生态农业会饿死人。 有网友指责我们显然不知农事,如果走生态、有机农业的道路。不知几人饿死街头。生态 、有机必然意味着很低的产量。你甚至不知道,为了那一点点的增产,我们的农业专家有的付出了毕生的努力。然而,我们要问的是,为什么不直接通过生态循环途径,培养地 力来提高产量呢?现在的人们一直是围绕种子做文章,甚至通过转基因来改变种子特性,而忽视了土壤的改良,农业专家穷其一生不能增产就不可避免了。 从我们的实验可以看出,如果人勤快,生态农业根本不可能饿死人,而且可能是中国未来农业的方向。 如果这个实验在更大范围上得到验证,那么发展生态循环型农业,中国至 少50%的化肥厂可以关闭,其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的意义是非同小可的。 在生态农业实验中,除了粮食产量没有下降外,生态农业还将被农民烧掉的秸秆变成了可食热量。实验数据表明,每头牛每年可消耗2.1吨秸秆,产生约150公斤净肉,相当于750公 斤粮食的可食热量。扣除养殖过程中消耗的300公斤粮食,即1头牛可带来约450公斤粮食,相当于直接增产(按两亩地1头牛算)45%。另外,每头牛还产出了约5吨牛粪, 这些牛粪施 加到大田里,即使使用一半的化肥,还可带来10~20%的增产。这样的话,粮食增产是立竿见影的,何以要付出毕生的精力呢?很显然,在种子上做文章提高产量空间已经很小 ,而大量的空间是在秸秆和土壤上做文章,即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除了产生了牛肉、粮食增产外,还产生了大量的生物质能源。在实验地点所在的村庄,我们搞了130户用沼气,年产沼气9.2万立方米,相当于65.9 吨标准煤, 减少因燃烧化石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177.9吨;有机肥还田还将农作物固定的大量二氧化碳埋葬在耕地中,这个值我们的学生正在跟踪测定。从以上分析看,生态农业增加了可食热 量,连将食物加工成熟食的能量都产生出来了,怎么说会饿死人呢?那显然是为了推广转基因技术,强加到生态农业头上的不实之词。当然,生态学家主动生态农业阵地,也是任 由上述不实之词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 目前,国家为了增加1000亿斤粮食,投资1000亿元用来发展农业科技尤其转基因技术。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与粮食增产没有直接的关系。粮食恐慌论给农学家带来了经费增加 的大好机遇,但是科学家要解决的增产技术与限制中国粮食产量关键问题南辕北辙。因粮食价格严重偏低,农民进城打工,耕地撂荒;农民用地不养地,这两条才是限制中国 粮食产量的瓶颈问题。实际上,只要国家增产粮食计划的经费能够让农民受益,再采取生态循环农业,中国人不但吃得饱,还吃得好,异常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 为提高粮食产量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并不能让农民受益,化学物质照样污染环境,地力照样得不到提高;配方施肥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化肥问题,徒增加了种地的麻烦。建议国家 从中国农业的实际出发,将用于化肥、农药、农膜补贴的经费向农民倾斜,调动农民种地积极性,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循环农业道路。 (吴光磊和郭立月为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李静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563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与山西吉林老鼠呆痴截然相反,山东生态农场老鼠活跃异常
蒋高明 2010-11-13 00:56
蒋高明 最近,研究生在山东弘毅实验农场发来下面几张图片,并称老鼠异常厉害除了把实木门咬坏了,还将学生的实验样品一概啃食。学生们放置了粘鼠板,老鼠连粘鼠板也当成了磨牙的材料,毫不客气地咬掉了一大块。粘鼠板上被粘住的倒霉的老鼠,其尸体也被同类相食了,留下可怜的一点头颅。 自2007年起,我们建立的弘毅生态农场告别了化肥、农药、农膜、添加剂、除草剂,更不用转基因技术,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了,燕子回来了,麻雀经常在农场开会,刺猬、青蛙、蟾蜍、斑麻蜥、螳螂、蚯蚓、蛇、七星瓢虫(尚没有见到屎壳郎)等等大小动物都回来了,不打农药反而没有害虫危害。这不,连老鼠也喜欢这没有毒药的环境,变得异常活跃了。我们农场那只可怜的老猫,已经太老了,不胜抓鼠之力了。 在山西、吉林等地,由于老鼠连续十年偷吃疑似转基因的先玉335, 不仅个头变小了,呆头呆脑的,有些粮仓里老鼠索性消失了。详细情况读者可参阅新华社记者写的报道: 《老鼠不见了,谁动了它们的基因?》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17/86/10/5_1.html 从我们的实验农场得出结论是:老鼠这个与人类长期相处的物种,要不是要极其致命的环境因子存在(包括有害食物),是不会自愿离开历史舞台的。山西、吉林等地老鼠消失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这说明被老鼠偷吃的玉米,含有要其命的成分。这个成分是什么,亟待科学家作出解释。我们不能对这种人命关天的食品安全事件视而不见,或寻找各种原因搪塞过去。 无论是山西的老鼠,还是山东的老鼠,都是好样的。它们用死亡的生命或者活跃着的生命为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做出了及时的预警。但愿人类不要为了那些跨国集团或者转基因科学家的利益,而沦落为山西吉林老鼠的命运。 农场的猫老了,不能抓老鼠了,我们计划引进年轻力壮的猫来控制猖獗的老鼠。然而,谁来引进好猫,来抓社会上那些害国误民的人间老鼠呢?! 图1 被老鼠咬坏的实木门 图2 门的一角被老鼠咬开一个洞。老鼠经常磨牙,是因为它们的牙齿不脱落,经常生长的缘故 图3 坚硬的木踢线及其后面的砖墙也被老鼠打了洞 图4 粘鼠板也被老鼠咬了,上面还残留老鼠同类的遗骸 (本文照片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郑延海博士拍摄)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9612 次阅读|1 个评论
生态农场不打农药为什么反不见害虫?
蒋高明 2010-6-6 23:15
蒋高明 最近,笔者在弘毅生态农场现场拍到下面的图片。 图片显示的是农场里的菜园。在这里,我们自从2007年7月起,彻底告别了农药、化肥、农膜、添加剂、除草剂,根本不用转基因。实验3年来,除了去年出现过少量小麦蚜 虫外(为严格保证实验效果,我们不打药控制,任其自生自灭,最终产量似没有多大影响),生态农场里几乎没有出现过害虫危害。 不打农药为什么害虫反而没有了呢?这是生态平衡的结果。我们分析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 一是诱虫灯从2008年起,就在农场里捕获害虫,连续两个生长季节下来,害虫的祖宗辈成了鸡的美餐,田园里害虫密度大大下降了。今年,我们的研究生将继续这个实验,最终我们要掌握害虫的活动规律。害虫越多,鸡的饲料就越多,害虫越少,我们就不用担心虫害问题了。现实实验结果,很可能是后者。 二是不打农药后,益虫益鸟增加了。尽管诱虫灯也诱捕益虫,但对益鸟危害。农场里燕子、麻雀很多,那些肉虫子是鸟类的美食。在农场湿地,笔者见到过一些不知名的鸟儿。 三是大量有机肥施加到农田,土壤肥力大大提高,即使残存的害虫对蔬菜和粮食的危害也可忽略不计,植物的光合补偿能力已经远超过害虫的危害。在菜地里,我们也看到一些飞 舞的菜粉蝶,但是,其数量不足以危害蔬菜。菜粉蝶对环境污染比较敏感,菜粉蝶出现说明环境在好转。 四是我们用沼液和牛尿作为肥料,既施肥又除虫。韭菜是最容易生虫的蔬菜,为控制韭菜害虫,人们将有机磷农业施加到根部,严重污染韭菜。市场上有机蔬菜的价格吵到40元/斤 了,实际上,弘毅生态农场里的韭菜甚至比使用化肥的韭菜产量还高,万物没有道理卖到天价。我们的办法是用牛尿施肥,再加上连续3年使用牛粪作为肥料,以及物理方法防虫, 这里的韭菜根本没有虫害。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吃有机韭菜不反胃,而吃打农药的韭菜很容易出现反胃。 五是生物多样性的功劳。在生态农场,我们种植的作物、蔬菜、本地树木、果树、花卉、草坪植物、攀援植物、以及野生杂草多达二百种,目前园子里仅蔬菜就有苦菜、莴苣、苔 菜、油菜、生菜、萝卜、白菜、西红柿、黄瓜、韭菜、茄子、马铃薯、西瓜、苦瓜、南瓜、葫芦、丝瓜、辣椒、洋葱、大蒜、菜豆,等等,多样性导致稳定性,这一条生态学的规 律同样适应农业。 另外,我们不搞反季节蔬菜,蔬菜不连茬种植,也会减少害虫危害。 不打农药,既保护了环境(各种益虫、鸟类喜欢,害虫也喜欢),保护了地下水和耕地,还保护了农民的身体健康(尤其农村妇女的健康,目前近距离接触农药的活都是妇女再干),城 市居民也喜欢。不希望我们实验成功的是农药生产厂家和农药贩子,以及支持农药使用的科学家。因为,我们可能砸了他们的饭碗。 图1 有机种植的莴苣 图2 油菜为十字花科植物,最易受菜粉蝶幼虫危害 图3 萝卜的花在开放,这是农场留种用的 图4 小白菜在有机种植模式下长势良好 图5 小油菜 图6 反季节蔬菜大棚里的韭菜最爱招虫,而在弘毅生态农场里,没有虫害 图7 牛尿控制了韭菜害虫并施肥 图5 菜豆园 图6 有机种植的马铃薯,也未见虫害 图7 有机种植的大蒜。农民种植大蒜覆盖农膜,施加化肥、农药、除草剂,我们告别了这些做法,产量略有下降。我们计划用传统的秸秆覆盖,夺回损失的产量 图8 洋葱不爱生虫,是因为它的分泌物本身就有防虫功能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9611 次阅读|8 个评论
生态农场告别农药之后
热度 1 蒋高明 2010-3-11 23:13
蒋高明 本文2009年发表于《百科知识》第9期 山东省平邑县弘毅生态农场由于采取严格的农田生态保护措施,农场的生物多样性大大提高:燕子、蜻蜓、青蛙、蚯蚓等小动物都回来了;这里的蔬菜、水果再不用担心受到昆虫 危害;黄瓜、西红柿、芹菜、茄子、大葱等蔬菜接近常规产量;过去严重影响玉米成苗的地老虎成虫已被脉冲诱虫灯制服了,最多的时候,每只灯每晚可捕获4.5千克各种害虫 自2007年起,笔者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租用40亩耕地,开展生态农业试验示范研究。我们全面停止了农药、除草剂、化肥、农膜、添加剂,不使用转基因技术,验证生态学在维 持农业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短短3个年头,生态学的强大威力就显现了出来。 想知道我们的做法吗?其实非常简单。 废弃秸杆变牛肉 秸秆不烧掉,全部靠肉牛转化。生态农场目前保有肉牛80~100头,规模150~180头。牛粪进入沼气池,提取能量供应农场使用;腐熟的牛粪和沼渣、沼液还田,用来生产优质的有 机肥料。最近,我们又设计将牛粪通过趋粪型蚯蚓转化,提取出大量蛋白质,使牛粪再次升值。 在科学家带动下,生态农场所在的蒋家庄肉牛保有量已由试验前的两头发展到今天的141头。因喂养肉牛需要消耗大量粗饲料,在农田里焚烧秸秆的情况减少了,由此产生的滚滚浓 烟也少见了。 农民蒋建安家中养了4头牛,自己开拖拉机到田间地头拣麦秸,粉碎后喂牛。 试验表明,每头牛可为农民带来3000元左右的净收入。如果每户养殖3头牛,总共可以带来9000元左右的净收入,相当于青壮年进城打工1年的净收入。 蚂蚱给人发工资 在生态农场里,杂草不用除草剂灭杀,而是借助人工或割草机。人工除草,既松土,又保湿,还增效。除掉的草连同绿地割下来的草坪草不是一扔了之,而是用来喂养供人们食用 的蝗虫和淡水鱼,两项收益可以提供两个农民全年就业的机会,这就相当于蚂蚱和鱼给农民发了除草的工资。因为没有施用农药,生态农场里的每一棵草都有了利用价值。 反观施用了杀虫剂和除草剂的农田,田里的杂草因施用的化学药剂剂量过高,达到了能够毒死食草动物的地步,毫无利用价值。 科学灭虫喂柴鸡 在生态农场里,害虫靠特殊光谱的脉冲诱虫灯(波长360纳米左右)诱捕。脉冲灯每天晚上瞪着眼等害虫自投罗网,小虫们成了鸡的食物。在玉米小喇叭口期,将柴鸡放进玉米田 ,利用玉米地的空间和杂草以及诱捕的昆虫喂养柴鸡,补充纯粮食饲料,一点儿也不需要喂饲料添加剂。 这样做的结果是,不仅柴鸡鸡蛋、鸡肉变成了纯天然绿色食品,严重危害花生的金龟甲幼虫(当地群众称之为大牙)也不再猖獗。去年,靠近生态农场院的农田,因诱虫灯的存 在,虫害也明显减少。 过去,老百姓种花生时一般都要施用剧毒农药,每亩的费用大约是50元,但依旧控制不了虫害。我们控制虫害的成本远低于剧毒农药,而且效果显著,鸡的净收益也高,是玉米的2 ~3倍。 人工湿地鱼藕肥 生态农场建有两块小小的人工湿地:一片为荷花池,池塘里的底泥中添加了大量牛粪,池塘中有青蛙、蟾蜍、泥鳅、蜻蜓等动物,蚊子的幼虫在这里就被吃掉了;荷花池还能产生 500~1000千克有机藕、约50千克左右的泥鳅。另一片为淡水鱼塘,养有青、草、鲢、鳙4大家鱼,这些鱼以生态农场里的杂草和荷花塘里的浮萍为食,同样不需要使用任何添加剂 。鱼塘养有约2000尾鱼,自然生长,两年左右每只重量可达3~4千克。 蔬菜粮食放心吃 农场里生产近20种有机粮食和蔬菜,包括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绿豆、韭菜、芹菜、土豆、葱、蒜、萝卜、白菜、西红柿、黄瓜、南瓜、丝瓜等等;一些野菜,如荠菜、马齿 苋,都可以顺手挖来当菜。 因为韭菜中残留有农药,有些城市居民吃韭菜严重反胃;生态农场里的韭菜,则不会让食用者产生不适感,根本不会使人反胃,因为不用农药,不施化肥。 尽管生态农场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人工成本似乎很高;但农场中出产的有机粮食和蔬菜在市场上的价格通常是非有机粮食和蔬菜的3~5倍,比较效益更高。这些有机食品在城市 中被追求绿色生活的消费人群所热捧。反过来,这类消费人群的需求又会带动农场生产者更为严格保护生态环境。 因为没有了农药、化肥、除草剂、农膜、添加剂、转基因,农场里的生物多样性迅速提高:约200只麻雀和6只燕子在这里安家了,还有刺猬、野鸡;饲养动物包括狗、猫、鸡、鸭 、鹅、猪、鸽子。最有意思的是,我们养殖的两只鸽子两个月后变成了5只,有3只是被拐来的。因为没有环境污染,有大量天然半天然食物可以吃,生态农场成了鸟的首选之 地。 农场虽小意义大 虽然这个生态农场的规模较小,但其标本意义还是很大的。 仅以农药为例,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农药生产国,农药产量173万吨,折合到耕地上,相当于平均每亩达0.96千克。大量农药进入生态系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脉冲式诱虫灯利用 昆虫趋光性原理,在不使用农药的前提下控制虫害,用幼虫灯取代喷雾器,既可节省药钱,也可保护生态环境。 更重要的是,当地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村妇女的健康得到了保护。如今,给庄稼打药的活多由农村妇女来干,长期接触剧毒农药会让其中一些人罹患怪病或癌症。 因为农田里不再使用农药和除草剂,诱捕的昆虫和人工除的草(农田地垅的草可以像在英国那样,用割草机修剪),能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发展柴鸡、鹅、蝗虫、淡水鱼养殖等 ,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美化了环境。在健康环境下养殖的动物抗病、节约饲料、肉质安全。如果中国对农药的需求量大幅度下降,那么,我们的生态环境就会因少生产,甚至于 不生产农药而得到极大改善。农药工厂关闭,还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初步计算下来,生态农场其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是其他地区农田效益的3~5倍。 生态学不是软道理 目前,我们的农田充满了各种杀机杀虫剂、除草剂、添加剂生物技术并没有效控制农药用量,害虫和杂草越杀越多。目前,常用农药就多达300多种,大量农药进入生 态环境,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农药残留已经成为常规农业生产最头痛的事,中国农产品因农药残留,常在出口过程中受阻。生态农场则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从理论上讲,生态农场的规模越大,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就突出,管理的成本就越小,带动的就业人数就越多。我们近期目标是:发动老百姓拿出100亩,扩大战果,搞有机农业。 远期目标是:将全村的1000亩地连同村落搞成生态农庄。 对于多数人来讲,生态学的办法见效慢,许多人往往等不得,不给大自然调整的机会。但是,越等不得,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就越严重,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我们的试验初步证明,生态学不是软道理,而可能是比大化肥、大农药、除草剂、添加剂、农膜、转基因6项技术之和还要强大的硬道理。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5257 次阅读|10 个评论
生态农场的花儿正开
热度 2 蒋高明 2009-7-22 23:39
蒋高明 最近一周,我带学生在山东的畜南下试验基地进行生态农业试验。我们承包的20亩农田,经过3年的生态修复,已经彻底告别了化肥、农药、除草剂、添加剂、农膜、转基因。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开始显现了。 最先出现的是生态效益,因为没有了上述六大害,这里的生物多样性大大提高了,燕子回来了,青蛙重新歌唱,蜻蜓多了,蚊子少了,花儿也多了。大棚里种植黄瓜需要人工传粉,而在生态农场,这个活重新让蜜蜂、蝴蝶们干了。 经济效益初步显现了,因为没有上面的六大害,生态农场里每一根草都可以利用,每一个虫子都可以利用。用生态的办法养殖的鱼儿短短的一年时间,已经快2斤了,年底可望到4斤,预计总产量可达3000斤;用农场里的禾本科草本植物喂养的蚂蚱刚收获了150斤,今年价格不太好,但我们的蝗虫是鱼儿和柴鸡的高级蛋白质,节省了买饲料的成本,避免了饲料添加剂。农场里51头牛过千斤了,马上就要出售了。在我们的带动下,蒋家庄村已经有110头吃秸秆的牛了。养牛的农民不再焚烧秸秆,开始用农家肥了。初步计算下来,生态农场其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是六大害控制区农田效益的3-5倍了。 您可能说,我们的办法很笨,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是的,但我们带动了4人的长期就业。如果是自己家的农民干,这4万多元可以归自己了。生态的办法不是笨办法,生态学不是软道理,我们要用事实来证明,在生态学思路指导下,一是可以大于六的。 我们试验在玉米地里养鸡,鸡来除草、施肥,并控制部分虫子。我们称这种模式为禽粮互作。 两只脉冲灯诱捕的金龟甲等传统害虫超过100斤了,农场里没有虫害,各种蔬菜和粮食健康成长。蔬菜的产量一点不低于大化肥大农药的蔬菜产量。 还有鸭、鹅,它们在健康的环境下幸福地成长。什么时候人类能够像生态农场里的鸡、鸭、鹅、牛、鱼、狗、猫、燕子、青蛙、蜻蜓、蚂蚱、植物那样告别自己亲手制造的六大害呢? 我们还要继续试验下去,直到我们的花儿接出更多的果儿。当然,这些果儿是生态的,是有机的。 图1 怒放的荷花 图2 黄花既能观赏又能做干菜 图3 黄瓜的花。北京市场上的有机黄瓜5元一条,而我们这里的黄瓜正是有机的。大棚里黄瓜需要用座花灵人工辅助,我们的黄瓜靠昆虫传粉。 图4 花生的学名是落花生,在空中开花,到土壤里结果。它为什么这样,这是植物界的一个迷。 图5 香瓜的花,葫芦科的花似乎以黄色为主。 图6 茄子的花是紫色的。 图7 丝瓜的花也是黄色的。 图8 这些不起眼的花是飞蓬和狗尾草的。 图9 辣蓼的粉红色花序。 图10 田旋花是优质的猪饲料。 图11 南瓜的瓜大,花也很大。 图12 在荷花塘里戏水的鹅和鸭,它们本来是亲水的,而今人们发明了养殖旱鸭子和旱鹅。 图13 以草为食的鹅,几只鸭子和鹅形影不离。 图14 生态农场的鱼儿以老百姓恨之入骨的杂草为食,不到一年也快2斤了。 图15 我们带老百姓搞的丰产林养鸡项目也有了很大进展,农民蒋高玉靠林下养鸡年净收入5-6万元。 图16 蒋高玉养的鸡和生产的鸡蛋供不应求,已出售到潍坊、济南,连北京的客户也来联系呢。他也掌握了我们的脉冲灯诱虫技术,这些虫子按照3%的比例混在鸡饲料里。 图17 吃虫子的鸡产的蛋,其蛋黄是自然的黄色,不似苏丹红染的那样的红黄。 图18 我们的团队和农民一起粉碎秸秆搞堆肥。这个活农民都不愿意干了,可他们的地越种越瘦了。 图19 硕士生李霄毕业于清华大学,这个北京长大的同学干起又脏又累的农活来还真像那么回事。 图20 玉米地里养鸡,让鸡来除草、施肥、控虫。我们称这种模式为禽粮互作,经济效益可提高3-5倍。 图21 一家农药商店里出售的五花八门的农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药越用越多了,而害虫也越杀越多了。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图22 生态农场所在的农庄,如果告别了农业六大害,将是多么美好的生态农庄。而现在,试验农场外面的农田与全国的农田一样,充满了杀机、农膜和污染。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12831 次阅读|11 个评论
生态农场再传好消息:减量化肥后小麦产量过千斤
蒋高明 2009-6-25 10:37
蒋高明 最近半个月来,笔者带领研究人员在山东平邑的生态农场忙三夏,即夏收,夏种,夏管。我们10亩试验田里,用3吨/亩有机肥补充后,化肥施用量仅为老百姓的50%,但产量超过了1000斤/亩,比周围老百姓农田的产量还高。因为试验田的土质较差,老百姓种地小麦产量常年在700-800斤/亩之间。其秘诀在于:1)我们使用的是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研制的小麦新品种;2)有机肥使得耕地产量大大提升。农大的新品种老百姓看中了,方圆几十里的农民都来看,不少想购买新品种,因为我们的品种比他们买的种子站的要好。就连给我们收获小麦的潍坊的联合机收割手也想买呢。 这个试验的意义无疑是重大的。一是化肥用量减半后大大减少环境污染(生产、流通与使用过程中的污染),二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三是通过有机质提高,将作物固定的碳埋葬在耕地里,使土壤越来越黑,而不似现在的做法,覆盖农膜,造成白色污染。 在生态循环过程中,反刍动物牛将秸秆中的养分变肉、变奶、变肥,肉和奶满足食物安全,有机肥来养地。动物制造了肥料,可使我们生活的空间里少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化肥厂。 收获后的小麦秸秆我们没有像农民那样烧点,而是粉碎后喂牛。直接在小麦茬里种玉米和花生。山农大农学院李向东教授无偿提供给我们4亩的花生新品种,我的要求是在不起垄,不覆盖农膜的前提下,夏花生皮果产量达到600-700百斤,超过老百姓的。尽管播种因等雨晚了些,可我们依然充满希望。 好消息还不止一个。上次我在博文《找到了控制害虫的方法》中提到诱虫灯去年一个晚上消灭了750g害虫,6月13日,去年的记录被2200g打破,如今记录又分别被4000g和5250g刷新。诱虫灯完全有可能取代喷雾器将农民尤其妇女从剧毒农药污染中解放出来。另外,我们诱捕的害虫成了鸡的高蛋白营养。没有喂养虫子之前,生态农场里十几只老鸡,每天只下4个鸡蛋,喂养后可捡到8个了。我们在鱼池上面也放了1台诱虫灯,为淡水鱼补充营养。 农民们也看到了好处,果园里、农田里、农家院里增加了4台诱虫灯。 下一步,我们试验将诱虫灯进入大田,看看其控虫效果。如果定位站所在的村庄安置100台诱虫灯,则可以替代1吨以上的剧毒农药,替代250多个喷雾器,收获2-3吨昆虫蛋白,从虫口里抢回几十吨粮食来。最重要的一点是,农村妇女将远离农药污染,告别癌症死亡阴影。但我们需要一笔费用来做这个试验,该笔经费尚没有着落。目前生态控制害虫没有人补助,污染环境的农药倒是有政府补贴。 今年危害花生的黑鲶金龟甲大爆发,连县城都出现了,汽车碾死的金龟甲臭气冲天。农民每亩花生地里使用了40-50元的剧毒农药绿英,不知道今年是否能够控制得住。按照以往的经验,悬!农民没有办法,只好不待花生彻底成熟,就提前收获,这损失了不少产量。 图1 我们播种希望。瞧吴基地干得多么认真。 图2 郑博士一边拉沟,一边思索着什么。 图3 这个犁真不好扶,笔者试着走了一圈。 图4 博士生、博士后、硕士生和农民一起种地,在科学院是不是头一回? 图5 喷洒农药的农村妇女。喷雾器喷出的毒液也会伤害到人。 图6 减半化肥小麦产量过千斤的小麦地,如今我们播种玉米。 图7 为了减少劳动力,笔者驱车到县城买这台简易播种机,花了我4个小时的等待时间。 图8 牛粪经过蚯蚓转化后成为优质肥料,这些蚯蚓也将引进农田去养地。 图9 诱虫灯将空中的飞虫直接变成鱼池里的高蛋白饲料,远处的蓝色幽光是诱虫灯发出的。 图10 这下它们都跑不掉了,它们的子孙后代也危害不了庄稼了。 图11 山东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黄承梁先生(后排中)从济南驱车前来看望定位站的研究人员。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10342 次阅读|14 个评论
找到了控制“害虫”的方法
热度 2 蒋高明 2009-6-3 01:29
蒋高明 最近,在山东平邑县蒋家庄弘毅生态农场,传来令人兴奋的消息。我的学生乌云塔娜发来下面两条手机短信: 这几天虫子比较多了,院子里有200多克(1只灯每晚擒获的虫子,本博注)。果园我也天天去,比院子里稍微多一些。关于喷雾器,我查了,发达国家都有生产。蚊子几乎没有,我们都还没有挂蚊帐,还没有被咬过。 国外有机农业都偏重虫害和杂草防治这块。我们这几天也在做杂草调查。现在金龟甲数量明显增多了,诱到的虫子80-90%都是它。等您来了看看我们的成果吧。 第一条短信中,生态农场没有蚊子是很令人兴奋的。在这个1.13万平方米(17亩)的生态农场里,我们自2007年起全面停止了农药、除草剂、化肥、农膜、添加剂,根本不用转基因,来验证生态学的办法到底有多大的功能。 第二条短信中,严重危害花生产量的金龟甲如果现在就诱捕,按照去年的经验,秋后就危害不了了。 我们的目标是粮食产量接近常规产量,单位土地经济效益比上述6种技术模式之和高3-5倍。 我们的做法是不盲目杀死试验区内的每一个生命,靠食物链和人工适当干预达到生态平衡。具体做法为: 1) 秸秆不烧掉,全部靠肉牛(刚售出24头,目前保有51头)转化,牛粪进入沼气池,腐熟的牛粪和沼渣沼液还田(最近正在设计将牛粪通过趋粪型的蚯蚓转化一次,提取出大量蛋白质,使牛粪再升值1次。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肖智华同学免费给我们送来了蚯蚓种)。 2) 杂草不用除草剂杀灭,而回归人工除草,既松土,又保湿。但除掉的草连同小广场里割下来的草坪草(因没有农药所有草可用,老百姓农田里的草因打药和杀虫剂能够毒死蝗虫)喂养蝗虫和淡水鱼,两项收益可以提供一个农民全年就业。等于蚂蚱和鱼给农民发了锄禾日当午的工钱。 3) 害虫靠特殊光谱的诱虫灯诱捕,这个整晚瞪着眼等那些害虫自投罗网的哨兵,令害虫变得不害了,它们成了鸡的食物。在玉米小喇叭口时,我们将柴鸡放进玉米田。这样下半年严重危害花生的金龟甲幼虫(当地群众称之为大牙)不能对花生形成危害。去年靠近我们院墙的外面的农田,因诱虫灯的存在,虫害明显减少。老百姓用于花生的剧毒农药(绿英)费用每亩50元,但依旧控制不了虫害。我们控制虫害的办法成本远低于剧毒农药。另外,鸡的净收益是玉米的2-3倍。这个办法的缺陷是好赖不分,连益虫也通吃。但还是比农药好,农药连无辜的鸟儿们也不放过。 4) 建有两块人工湿地:一片为荷花池,池塘里有青蛙、蟾蜍、泥鳅、蜻蜓,蚊子的幼虫在这里被吃掉了,能够产1000-2000斤有机藕;一片为淡水鱼塘,养有青、草、鲢、鳙四大家鱼,鱼儿们是以生态农场里的杂草和荷花塘里的浮萍为食的,不加任何添加剂。约2000尾鱼,2年收获,长到3斤左右。 5) 农场里生产近20种有机粮食和蔬菜,有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绿豆、韭菜、芹菜、土豆、葱、蒜、萝卜、白菜、西红柿、黄瓜、南瓜、丝瓜等等,一些野菜如荠菜、马齿苋都可以挖来当菜。在城市吃韭菜后反胃严重,因为农药残留多,而在生态农场里吃韭菜饺子或包子是不反胃的,因为我们不用药,不用化肥,而用牛粪。 因为没有了农药、化肥、除草剂、农膜、添加剂、转基因,农场里生物多样性迅速提高。约200只麻雀和6只燕子在这里安家了,还有刺猬、野鸡,饲养有狗、猫、鸡、鸭、鹅、猪,还有2只鹦鹉呢,可惜不能出笼子。空地里栽植了本地的乔木和灌木,给鸟儿们歇脚用,明年计划栽果树。农场里的害虫再也不敢来危害庄稼。最有意思的是,我们养殖了2只鸽子,2个月后变成5只了,有3只是被拐来的。真不知道鸟儿们用的什么招数拐跑了人家的良家妇女。有一点是清楚的,这里没有污染,有大量天然半天然食物可以米西米西。 不打农药,用诱虫灯取代肩背式喷雾器,一可节省大量的药钱,二可保护生态环境,三也省了体力。更重要的是,我们保护了农村妇女,挽救了母亲。目前,给庄稼打药的活多为妇女干,长期接触剧毒农药让农民得了不少怪病或癌症。上个月,试验站邻村的两名40岁的农村妇女,被癌症夺取了生命,前后不到10天。 水也干净,打出来的地下水我们直接灌进了饮水机的大桶里就能喝。 从理论上讲,这个生态农场的规模越大,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就越高,管理的成本也越小,带动的就业人数就越多。我们近期目标是发动老百姓拿出100亩扩大我们的战果,搞有机农业;远期目标就是将整村的1000亩地连同300亩村庄搞成生态农庄。可惜,我们没有地。地都分给农民了,一些农民看到了好处,要跟我们学。生态的办法缺陷是慢,他们往往等不得。 越等不得,效益就越低,有时农民连本钱都收不回来,如去年的大蒜,只有5分钱1斤。很明显,农民的钱被农药商、化肥商、农膜商、除草剂商、添加剂商、或转基因公司分割了,最后将所有的钱掏给医院。环境污染了。怪病多了,重病多了,不正常死亡的农民也多了。 我们的团队要用大量的事实证明:生态学不是软道理,而是比转基因等6个技术之和还要强大的硬道理。 听到学生介绍害虫被制服了,尤其宿舍里没有了蚊子,心情特别激动,一气写了上面的文字。 图1 这个诱虫灯的本领好大,去年有一个晚上抓了1.5斤金龟甲,相当于20万个后代给计划生育了 图 2 俺家的小鸡可是老母鸡抱窝出来的,它们在农场里不知道添加剂是什么 图3 老牛说:我吃的是草,变的是肉,还给你们生产了肥料和能源呢 图4 鸽子一家亲,注意有三只是它们拐来的 图5 鹦鹉也想出去捉虫子,可惜它被人类驯化了,只会学舌混口饭吃 图6 楼房屋檐下的燕子窝。这些年由于环境污染,燕子在农村少多了。燕子回归说明生态环境改善了 图7 乌云塔娜在剪草。她发来的手机短信促使了本文发表 图8 吴光磊在给鱼池里的淡水鱼找食物,他是定位站的总管,我们叫他吴基地 图9 李彩虹:剪草比做臭氧试验好玩多了。前年我和她联名发表的质疑转基因文章遭到了人家的谩骂呢 图10 贺新华可是我们定位站认昆虫的专家呢 图11 博文静、李勇、吴光磊在测定小麦光合。瞧他们的动作多像摆拍的 图12 李彩虹和乌云塔娜在数经过臭氧熏蒸后的小麦结了多少麦粒 图13 定位站的主楼,夏天晚上睡觉没有蚊子是农村里的奇迹。奇迹是生物多样性创造的 图14 这个小家伙专吃单子叶的植物,农场的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经其转化为蛋白质。90平方米网室养殖的蝗虫可收获150斤,每年2茬,约4500-5000元。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10046 次阅读|1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5: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