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华容道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关公手下的“校刀手”与“校”
热度 7 fdc1947 2018-10-22 08:17
关公手下的 “校刀手”与“校” 我最早知道校刀手这个名词,大概还是只有七八岁的时候,跟着大人们哼唱弹词开篇《战长沙》,第一句便是 “关公奉令带精兵,校刀手挑选五百名”。通过这段唱词,我知道了关羽取长沙以及与黄忠、魏延、韩玄的恩怨故事。虽然知道了关公带着五百名校刀手,但是什么是校刀手却并不清楚。从那时候起,又过了六十多年,光知道校刀手是一些兵丁,至于是什么兵丁也一直稀里糊涂。 《汉语大词典》有 “校刀手”的词条,解释为“持刀的军士”。说得很简单,并没有解释这个词的来历,但是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 《 三国志平话 》卷中: “曹公寻华容路去,行无二十里,见五百校刀手,关将拦住。”另一个是《 三国演义 》第四九回: “云长领了将令,引关平、周仓并五百校刀手,投华容道埋伏去了。”《汉语大词典》是目前查古汉语词汇最权威也最齐全的词典了,看来,专家也没有找到比这更早的出处。 《汉语大词典》中还有 “校手”这个词条,它的解释为:“ 即校刀手 ”。所举例子是京剧《连环套》中窦尔敦要去盗御马:“此马的主人,日间有三百名家丁,夜晚有五百名校手,不分昼夜,轮流看守此马。” 为什么 “持刀的军士”会称为校刀手呢?是不是“校”字有“持”的意思呢? “校”字的本义是古代类似于木枷那样的刑具,用交叉的木头把人管制住 。在这个意义下, 其读音是 jiao 去声 。《易 ·噬嗑》的爻辞有两条说到了校,一条是“ 屦校灭趾 ”,说是脚上带着“校”,盖住了脚趾;另一条是“ 何校灭耳 ”,说是肩上扛着“校”,连耳朵都夹上了。这里用的都是其本义。 由交叉的木头,可以引申到栅栏 。贵族打猎的时候,用这些栅栏拦住野兽,便于老爷们猎杀。这称为 “ 校猎 ”。 司马相如《上林赋》: “于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猎。”杜甫《冬狩行》:“君不见东川节度兵马雄,校猎亦似观成功。” 打猎与打仗是相似的事情,与野兽打是打猎,与人打是打仗。于是, 校引申为军队的一个单位,也引申为军营 。 “校人”是管马的官吏(《周礼·夏官·司马》中有此官职),“校尉”则管兵的长官。《史记·卫将军 骠骑列传 》中记载汉武帝下诏说:“ 护军都尉公孙敖三从大将军击匈奴,常护军,傅校获王。 ”唐·司马贞索隐引用的解释是“五百人谓之校”,所以,“傅校获王”就是率领了五百人俘获了匈奴王。 打猎和打仗都是对抗,于是 校引申为对抗 。《左传 ·僖公五年》:“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他不能违抗君父之命,于是就只能流亡。 对抗是面对面的,考核、考察也都是面对面的。于是, 校也引申为考核、考察等义 。《 礼记 •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这里的考校,就是考核。《论语·泰伯》:“曾子曰:‘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这里的校就是“ 计校 ”,在这个意义上, 后来写作 “计较” 。 文章、文字的校对,过去也称校雠 。那是两个人面对面的核对,看这个雠字(音 chou阳平),就是两只鸟对着说话。 面对面的对抗,也可以是直接的力量或武艺的比试。那样的地方,称为 校场 。过去大一点的城市都有校场(现在差不多还遗留下地名),那是操练军队、演习战争的地方。 这样的操练比武,也是一种比校,如今写为比较 。 上面的这些 “校”,都读jiao去声。而现在众所周知的读音xiao去声,则是指学校 。 《 孟子 •滕文公上》中设想上古三代(夏商周)把国家治理好的情况,先使老百姓生活有着落,然后“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当然,这只是孟子的推想。实际上并不一定真的“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 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记载:“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这是说郑国人在国家设立的学校议论国政和执政者子产,而子产容忍这种议论的故事。这说明周代的郑国就称学宫为校,并非如孟子所说的那样。 现在我们所用的校字组成的词汇,校长、校舍、校园、校工、校花、校徽、校歌等等,绝大多数都是指学校。 从上面所列的校字的各种意思之中,并没有手持这样的意思。与校刀手能够有些联系的义项,一个是在校场的比校,一个是古代的军事单位。 上面已经说过,人们能够找到的真正能够统帅校刀手的人只是一个,那就是关羽。而在所有 “正史”和有关论述军事、武备的著作中,也都没有校刀手的任何记载。看来, 校刀手只是说书人、戏曲人等民间艺人专门给 “关老爷”设置的一支部队 。在古人当然包括民间艺人的心中,关羽是一个特殊的人物。他不是一个平常的历史人物、一位英勇善战的将军,而是一位神、一位超级大神。给他设置一个 “特种部队”不但是可以的,简直是必须的。 实际上,过去的民间艺人特别是说书人,为了用一张嘴,把许多故事说得更加引人入胜,把情节说得非常曲折、把场面夸大的非常宏大,他们创造了许多词汇。拿在将军或官吏周围服务或作仪仗的人来说,就有刀斧手、捆绑手、皮鞭手、棍棒手等等。所以,说校刀手是说书人的创造,是完全合理的。 这些说书人,有一点文化,但是并不精深,所以,他们的创造总是有一点道理,又往往牵强。校刀手,可以理解是经过比校出来的带刀的人。而古代的一校又是五百人,所以关公的校刀手总是五百人。华容道是五百校刀手,战长沙也是五百校刀手。连后面仿照此例造出来的在《连环套》中为梁九公看守御马的 “校手”也还是五百人。 在过去,说书、唱戏是普通老百姓得到历史知识、受到思想和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由于说书、演戏等艺术形式受到演出条件的限制,它们不可能像现在的电影、电视剧那样比较真实地重复和模拟历史事件。它们往往用虚拟的手法,夸张地描述其最重要的特点,把事件深刻地印在受众的心里。例如,两军打仗,千军万马,演戏和说书就用两军的主将决战来代表(见 《 “哀家”新说——兼说古典小说中的斗将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980763.html  )。在说书、戏曲(以及平话小说)中,又创造了众多的“英雄人物”和“历史事件”,如三国中的千里走单骑、借东风、华容道、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等等,宋代的杨门女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等等。对于这些人物、事件,只要不是傻乎乎地当真,作为艺术的享受还是非常好的。 关老爷手下的五百名校刀手,也应当是说书人的艺术创造。我今天说校刀手也是一个幌子,介绍校字才是主要目的。 顺便还要说一下, 关于 校 字的读音,恐怕也是 “与时俱进”的。像关于军营、军事单位等意义的校,及校人、校尉等词中的校,在《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词典 》等辞书上注音为 jiao去声,而在《辞海》、《辞源》等辞书中则注音为xiao去声。校刀手的校怎么读,我前两天认为应当读jiao去声,前辈弹词艺术家弄错了,现在看来,这还是一个“罗生门”,各有各的道理。 (插图来自网络,谨向原作者致谢)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10286 次阅读|14 个评论
故乡
热度 10 youxue 2012-2-6 17:22
张有学 我的故乡湖南省华容县胜峰乡珠头山,有山有水,而且山清水秀。但在我小时候就更秀美了。 故乡曾有龙背山。山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而且据传是风水宝地。我小时候常在雨后去龙背山采刚生长的木耳,也有时去捡鸟蛋(现在写出来有点犯罪感,但那时能吃饱就是幸福),都是改善生活的好菜。后来为了建氮肥厂,把龙背山挖平了。准备建氮肥厂时,故乡有些百姓很高兴,以为会给大家带来好日子,但后来似乎不仅没有给当地百姓带来好日子或者新工作,反而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 挖 平龙背山时,我还小,没做什么贡献。 故乡曾有板桥湖。湖里水产有芦苇,茭白,莲藕,菱角,以及各种鱼。湖心有无名岛,常有野鸭出入。水产和野鸭蛋都是乡亲们打牙祭的好东西。有人也上湖心岛用鸟铳打野鸭,尤其是冬天雪后。由于人口压力,板桥湖周围慢慢被围起了一些水田。后来来了一位公社党委书记,说胜峰人民有志气,围湖造田,把板桥湖彻底消灭了。我那时刚高中毕业,不知好歹,积极为造田作贡献,挑了很多土,争了不少工分。 华容虽小,但地处长江与洞庭之间,乃兵家力争之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也有一些名胜古迹。景色宜人的桃花山, 陡峭 险峻的雷打岩, 抗战“古”战场七女峰,但最有名的大概还是华容道。我读中学时学军拉练走过了这些名胜。因为华容县地处江南,而关羽放曹操是在江北,所以有人认为我们的华容道并不是关羽放曹操的华容道。但也有人说,长江曾多次改道,华容县虽然现在位于江南,三国时是在江北,因此我们的华容道就是那个华容道。我没考证,只好把两方面的观点都摆出来。 华容有些偏僻。以前回华容到了岳阳后经常还需要一天(因此从美国回老家需要 3 天,一天从美国到北京,再一天从北京到岳阳,再一天从岳阳到老家),因为要等轮渡过连接洞庭湖与长江的水道。我一直梦想要是修了桥就好了。但这水道极宽,相当于长江宽度的 5 倍,而受惠的又不是大城市,只是穷乡僻壤百万来人。在中国,百万来人不是个大数字。我那时想也许得等到猴年马月华容人当了国家主席或总理或铁道部长才能有这座桥了。但 98 年长江与洞庭湖发大水回老家时,竟然看到正在建桥,据称是 朱 镕 基 拍板,确实震撼了一下。几年后洞庭大桥建成了,从岳阳到华容老家也就个把小时的路。而且该桥十分雄伟壮观,长度是万里长江第一桥的 5 倍以上,是重要旅游景点。夏夜散步,凉风习习,也是百姓乘凉的好去处。看来当官确实好啊,一个决定就能造福一方百姓。 故乡常萦绕在我心中,当然是因为很多亲友,同学,秀美的山水,荷花,垂柳,也因为故乡的美食。鱼米之乡有许多特产。白白胖胖的莲藕,出污泥而不染。莲蓬,藕节,菱角,慈米,等。我最喜欢的美食还是鱼,尤其是鲫鱼。华容县做鱼的方式与其它地方不同,主要是煎,不是红烧,也不是干烧,更不是油炸或水煮。夏初的含鱼子的大约每条半斤的活鲫鱼(太大太小都不好),用一些华容佐料慢慢煎来,还有一些辣椒,两面都煎黄。鱼肉略甜,极嫩,鲜美无比,没有一丝鱼腥味。鲫鱼子尤其好吃(比蟹黄好吃多了)。但吃鲫鱼需要本事:鱼刺太多,只能细品,不能大块朵饴,只有鱼子不用剔刺。老家有言:吃了鱼子容易手发抖,以后字写不好。但我不信邪,还是冒险吃鱼子。现在我的字写得很难看,不是因为我练字不够勤奋,而是因为吃了太多鲫鱼子。鲫鱼还有多种做法,如煮萝卜,或清蒸,都很鲜美。这两种做法据说对孕妇最好。我喜欢的鱼还有白鲢,麻鲢,鲑鱼等。 离开华容后,先到了北京,吃的口味就差多了(但可以吃饱,再没有像在故乡时经常挨饿了)。再到了美国,吃的口味就更差了(但食物更多了)。我发现在北京和美国说起的好鱼,都只是没有小刺,味道并不怎样,可见大部分人吃鱼都可怜兮兮,很怕鱼刺。像我这样来自鱼米之乡的吃鱼顶级高手就不同了,能够避过鱼刺而细品鱼肉的鲜嫩。我感觉那些高级鱼都不如鲫鱼鲜嫩。虽然走遍了五洲四海,也吃遍了山珍海味,但是似乎没有任何菜有家乡的煎鲫鱼那么好吃。即便是龙虾(包括 lobster 和 crayfish ),河豚,中华鲟,大闸蟹,等,都不如华容的煎鲫鱼。在岳阳或长沙或广州,曾去过高级鱼馆。这些鱼馆养了很多很多种鱼(可能有上百种)和其它水产。我问有没有煎鲫鱼时,总遭餐馆人员不屑一顾地回答,说鲫鱼不够档次进他们店。心里肯定在想:这是哪儿来的乡巴佬 ?! 在美国也曾尝试用华容的方式做煎鲫鱼,但从来没有成功过。一是佐料不行,但主要是鱼种不对。在美国买不到国内的鲫鱼。这儿有一种被称为“非洲鲫鱼”的鱼,可以买到游水活鱼,但用做煎鲫鱼的办法做出来难吃,带土腥味,远不如石班鱼。非洲鲫鱼与华容鲫鱼其实完全是两码事。活鲫鱼也不能从中国带到美国,这倒不是美国海关故意刁难,是有历史教训的:亚洲鲤鱼( Asian Carp )不知怎么到了美国,结果因为没有天敌,占据了当地一些土生鱼类的生存空间,而且长得老大(几十斤甚至上百斤),也不好吃了。美国各级政府正在采取措施不让其进入五大湖。 读到我的本家西晋的 张 季 鹰 到秋天想到了家乡的鲈鱼堪脍,就潇洒的挂冠回乡,很欣赏。每当故乡鲫鱼堪煎时,我想我是不是也应该这样呢?但直到现在还没有如此潇洒。原因之一是还没有厌倦现在的工作,但也是因为没有潇洒的本钱。有一次,不知为什么有一位密大已退休的前辈华人教授觉得我有在美国从政的野心(大概是因为看到我有时给报刊写信),特约我吃午饭,给了我如下忠告:“要从政,先发财”。我不知道要从政是不是得先发财,但要挂冠回乡肯定得先发财。 否则 回到故乡没有工作,而我在象牙宝塔里呆久了会做的工作也不多,大概又会像上大学之前经常吃不饱穿不暖了(现在对住比较讲究了,还得加上一条住不好了)。 我惦记故乡的美食,是因为它们确实鲜美,并不是因为我觉得家乡什么都好(例如我觉得家乡的居住条件比美国差多了,尤其是卫生间条件不敢恭维),也不是因为那时吃的东西太少了或那时太饿了(如传说中朱元璋赏给大臣们的珍珠翡翠汤),更不是因为很长时间吃不上了。至今我每年 N 次回老家在哥嫂家吃到鲜美的煎鲫鱼,总觉得是世界上最好的美味。在世界各地跑得很多,享受了很多,但似乎哪儿都不完美,美国吃得不好,中国住得较差。确实感觉到理想生活是“住美国的房子;吃华容的美食”(拿哪儿的工资和娶哪儿的老婆就不讨论了)。光有华容厨师是不够的,因为华容厨师到了美国也难为无鲫鱼炊。 吃鱼高手如果有机会到湖南华容,可一定记得品尝华容的煎鲫鱼哦,但要小心不要被刺扎了。
2831 次阅读|12 个评论
请玩玩我设计的中国的传统益智游戏“华容道”。
kghao 2011-6-18 14:32
请玩玩我设计的 中国的传统益智游戏 “ 华容道 ” 。 郝克刚 2011.6.18. 使用说明 “ 华容道 ” 是中国的传统益智游戏。游戏的目标是用鼠标拖动各小块,将最大的方块移到围墙的缺口处。由于有一个横块和四个竖块在阻挡,达到目标并不容易。软件设置有示范,当你经过努力还解不开时,可点击示范 (Guide) ,然后用前进箭头,一步步即可达到目的。如果你的解法少于我编的 118 步,请点击报告 (report) , 把相关的数据寄给我。 请进入链接: http://mainpage.nwu.edu.cn/hkg/home/games/hrdao/index.html
个人分类: Java 游戏|3044 次阅读|0 个评论
朝核VS华容道:诸葛亮蓄意放走曹操
大毛忽洞 2009-6-3 08:34
朝核 VS 华容道:诸葛亮蓄意放走曹操 诸葛亮和东吴联手火烧赤壁之后,诸葛亮安排了一系列阻击曹操的战斗。 那些战斗都是一些做秀战:既给东吴看,又给刘备看。 诸葛亮连东风都可以借到,还有什么事情不能料到? 因此,诸葛亮是蓄意安排关羽去把守华容道的。 诸葛亮知道:曹操在华容道必死无疑。 派谁去华容道作战,既能保住曹操的命, 诸葛亮自己又可以不承担责任。 诸葛亮知道:只有关羽才能替他诸葛亮完成这个使命! 于是,就有了《华容道》。 诸葛亮自己很清楚: 如果没有曹操,在东吴人的眼里, 他诸葛亮就是个种地的农民,一无文凭,二无儒学证书。 如果没有曹操,刘备也不会来三顾茅庐。 如果没有曹操,诸葛亮空有一肚子本领。 如果没有曹操,诸葛亮就没有表现和发展的舞台。 因此,不杀曹操是诸葛亮的第一使命! 朝鲜有了核武器,是六方会谈的必然结果!
个人分类: 思想和方法|4389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7: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