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劳动起源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语言的起源
热度 1 fqng1008 2019-6-3 17:08
1. 语言起源必须具备 的 条件 ( 1) 人类的思维能力要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人类的 思维能力 要发展到一定水平,应该能够对客观世界的事物进行分类和概括,并具有一定的记忆和想象、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心理条件,才有可能产生语言。 ( 2) 人类要具备一定的生理条件。人类的 喉头 和 口腔 、 声道 必须进化到能够发出清晰的声音,才有可能产生有声语言。 图 1 布洛卡区 en211 ( 3) 人类社会有了产生语言的必要。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到 “ 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 ” ,具备了这样的社会条件,才有必要产生语言。 2. 恩格斯的“劳动起源说” 恩格斯认为, 语言起源的这三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而创造这三个条件的是人类的劳动。恩格斯说 : “ 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 一 起产生的 …… ” 劳动提出了产生语言的 社会需要 ;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 心理 和 生理 上的条件。 劳动 也改善了原始人的发音器官,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生理条件。 在猿人时代,人们之间的交流只能依靠简单的叫喊声音或者手语等肢体语言。自从人类学会直立行走和食用熟食以后,大脑开始快速进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原来只会叫唤的声音逐渐变成固定的交流音调,这样就出现了人类最早的语言。语言的产生又成为人类进化史上的一大飞跃,也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 大脑的进化促成了语言,而语言的广泛应用无疑又极大地丰富了人脑的思维意识。语言是通过口头发出的声音来向对方传递交流信息,但人类的交流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口与手,并且往往是口手并用。所以说,语言同时也带动手语向前发展,因为人在用口表述的同时,双手也会自觉给以配合,以便表达得更清楚。特别是在语言最初形成阶段,只用口头似乎说不清楚,于是就需要用手把想说的意思比划出来。当一个人在静静考虑问题时,也会有意识地把头脑中的想法画在地上,或者刻在石头上,如此以来文字也开始出现。 3. 其他说法 ( 1) 摹声 说 : 语言起源于人类对外界各种声音的摹仿。这种观点只能解释 摹声 词的产生,无法说明 人类语言 的起源问题。 ( 2) 社会契约 说 : 语言起源于人们的彼此约定,这种观点注意到了语言的社会属性和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但无法解释没有语言的情况下人们是如何彼此约定的。 ( 3) 手势 说 : 在人类使用有声语言之前曾经历过 -个手势语言的阶段,这种观点无法解释手势语言是如何发展为有声语言的。 ( 4) 感叹 说 : 人类的有声语言是从抒发感情的各种叫喊声演变来的,这种观点无法解释 叹词 是如何发展成具有理性意义的其他词语的。 ( 5) 劳动叫喊说 : 人类的有声语言从人的劳动叫喊声发展而来,这种观点注意到语言起源和劳动的关系,但无法解释劳动号子是如何发展为语言的。 以上说法 都是 主观 思辨的产生,缺乏科学的依据。 4. 产生语言的生理机制 ( 1) 语言的发音机制 : 呼吸器官 , 喉头 和 声带 ,口腔、鼻腔和咽腔。 ( 2) 语言活动的中枢机制 :包括大脑的三个区域,即 布洛卡区 、 威尔尼克区 和 角回 。布洛卡区病变引起的 失语症 通常称为 运动性失语症 或表达性失语症。威尔尼克区病变会引起接受性失语症,这是一种语言失认症。切断或损伤威尔尼克区与布洛卡区联系起来的神经纤维束 -弓形束,也将产生同样的效果。角回实现口语和书面语言的转换。角回损伤将会引起语义性失语症。 ( 3) 语言在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与语言活动 : 割裂脑的研究证实语言活动主要是大脑左半球的功能,但大脑右半球在语言理解中也有重要作用。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12318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9: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