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伦理道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图片重复使用”和“伪造”的区别是什么?
Charlesworth 2020-3-20 17:16
查尔斯沃思是出版道德委员会(COPE)的正式成员,在研究论文写作及出版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关于图片引用方面的问题,我们收到过作者不少的提问,我们也做过相应的解答,本期我们邀请英国编辑团队成员继续解答这一问题,希望帮到大家,译文如下: 虽然两者均违背了出版道德,但它们之间存在不同之处 为什么 举个例子:您可以在以后的文章中重复使用已出版作品(甚至本人先前出版作品)中的图像吗?答案是可以:但您必须采用适当的方式注明出处。图片可以重复使用,而且在写作中亦十分常见。有时候作者会忘记注明出处,可能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该问题。 然而,绝对不可以编纂、伪造或篡改数据,这违背了科学研究诚信及引用的根本原则。从来没有任何借口可以为伪造数据买单,这显然是一种处心积虑的偷工减料及学术欺诈行为。 许多学者并不知道在完成一篇论文后,在许多情况下(取决于出版方),文章中图形及图表等内容的版权是属于“传统”模式中的出版方。同样,在开放获取(OA)的出版模式中,持有知识共享(CC)许可协议的作者或出版方保留对论文内容的所有权。无论是引用您本人或是其他研究团队的作品,一定要注明出处。 在作品中重复使用您或他人先前论文中的内容,必须采用正确的获取及引用方式。这就是重复使用的定义。 剽窃是一个通用术语,指在未正确注明出处的情况下重复使用先前作品中的文字、图片或图形。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学者在大环境下仍未意识到这一问题,显然需要进一步接受教育:剽窃已出版的英语论文是普遍问题之一。期刊和出版方都知道这一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期刊在收到投稿后,通常会使用“抄袭检测软件”进行检测,确保文章内容已正确引用及注明出处后,再进入同行评议程序。 从道德上讲,无意或故意剽窃,包括重复使用先前文章中的图形,完全不同于“伪造”。简而言之,伪造指的是捏造数据、图形、表格、文本或论据:换言之,就是在论文中编造内容。 为什么? 剽窃可能是无意为之。但是,伪造则是故意为之: 为了让文章更有意义及说服力,就杜撰数据、图形或图表,支持某个假设或论据。这是完全不道德的,如果期刊或研究机构调查发现了这一问题,将采取严厉行动。在研究论文中伪造数据的作者可能会受到惩罚:期刊或出版方未来将不再接收其投稿,或者对其论文进行修改和/或撤回其论文。严重的甚至可能会丢掉工作。 这些定义很重要:尽管重复使用先前作品中的图形明显是错误的、不恰当且不道德的行为,但这可能(且确实)是无意为之,仅仅因为作者不知道不可以这样做,或者忘记在论文中正确引用自己先前作品中的图形。研究人员通常可能会错误地认为他们持有自己先前作品中图形的版权,因此无需在引用时注明出处。检查总是没错的。 想了解更多学术伦理道德规范? 科研之路小程序里的视频会帮助你 论文语言润色 | 学术翻译 | 其他发表支持服务 | 英国编辑团队介绍
5802 次阅读|0 个评论
避免掉入论文抄袭这个坑,这些避坑指南或许会帮到你
Charlesworth 2019-7-2 14:44
根据我们从大型出版公司收集的数据,“英语为第二语言(ESL)”的作者论文被拒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抄袭。 原因在于,通常情况下作者并未意识到其使用的是无正确出处的其他文章;你知道吗?当你自己在用第二语言读一些文章的时候,你觉得“写得不错”,然后就会不假思索地把它用在自己的论文中。这可能就会出问题,因为通常情况下,期刊在发表论文之前都要利用抄袭检查软件进行检测。毕竟,没有什么比花几个月的时间写一篇论文,然后几乎立刻就被你的目标期刊拒稿更令人沮丧的事了。 明确这一点非常重要:什么是抄袭?大多数人都不清楚,此处给出一些定义。 抄袭就是“盗用他人的想法、过程、成果或文字而不给予适当的说明”。在学术写作中,可以理解为“引用”。如果你不确定,一定要使用“引用”方式。盗用意味着使用或拿走不属于你的东西;而抄袭是使用他人的文字或观点,是不诚实的学术行为,因为学生、学者和教师都必须独立完成工作。总之,抄袭这个问题牵涉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在不申明引用的情况下使用信息会损害你作为研究人员的可信度。如果某个期刊在你的投稿中发现了抄袭行为,你可能会被直接拒绝,甚至可能被拉入作者“黑名单”,以后可能都无法向该期刊投稿。 此处的经验法则是: 如果你使用他人作品收集信息或支持自身论点,或研究他人作品形成了自己的论点,务必记住申明引用。 明确了吗?那么,为什么在抄袭这个问题上会有这么多困惑呢?让我们来看看常见的具体抄袭案例: 1、你是研究成果展示的受众之一。当你设计下一个研究项目时,使用其中一位演讲者的想法。在会议上引用材料通常很困难,但这还是属于抄袭。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和演讲者取得联系,询问其想法是否已经发表,或其是否首次在会上发言。如果你想引用此观点,可以在文章中引用所谓的“personal communication”。 2、你正在阅读一篇期刊文章、一个章节或一本书。你目前正在撰写一篇文献综述,但却将当前阅读的文本进行改写并加以应用。这时你必须引用。这个问题不难注意到,因此也容易避免。 3、你正在评审一份已提交的稿件,而你打算使用这份稿件中描述的新研究方法来改善自己的研究。这是明令禁止的。作为同行评审人员,你的职责之一是严格保密:任何情况下,你都不应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文章撰写过程中阅读过的材料。你必须等待论文发表,然后才可以用正常的方式加以引用。 4、你正利用互联网信息进行研究。你选择在自己的下一个研究项目设计中借鉴该网站的想法并在文献综述中引用网站的部分内容。在此情况下,你只需引用源文件即可:通常,人们在引用其论文中的在线材料时,会同时编写URL和访问日期。然而,许多期刊不鼓励此行为,宁愿使用(及引用)同行评审的材料。做到这点不是没有可能,但是要检查你的目标期刊在作者指南的规定或询问编辑(如有疑问)。 5、你正在用英语写论文,而你的母语是汉语。当你在写一篇文献综述时,由于对用母语转述或综合各类观点没有信心,你使用了另一位作者的原话。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抄袭形式,但可以轻易避免。 最后 6、你正在撰写一份以自己过往的研究为基础的出版物。你决定在这篇新论文中融入自己早期论文中的一些正确信息。此行为叫做自我抄袭,也是我们曾经详细讨论过的话题;你有可能抄袭自己的研究成果,但若换成“引用”,就没那么严重了。 许多人发现最后一种抄袭形式最难理解:你怎么可能“抄袭”自己的东西?你已经写了一篇论文并成功发表,当然就可以随心所欲地重复使用文章和图片。但事实并非如此。 人们经常在我们的线下培训课程和线上直播课上询问:“我在2018年写了一篇论文;自然,我可以在日后作品中借鉴此论文的文本或图形。哪里有问题?毕竟第一篇文章是我写的。然而,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学术出版的伦理政策实际上要求, 我们从任何其他论文中获取的任何内容,甚至是我们自己的论文,都必须以正当形式获得并引用。 从无例外。所以,即使我在2018年写了一篇关于学术伦理的论文,若我在2019年的一篇后续文章中重复使用该文本,我也不得不引用自己的话:“as noted by Dyke (2018), the issue of research ethics looms large over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显然,意识到自我抄袭的严重性,这样你就不会掉进陷阱。我回想起几年前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发生的一件事;人们开始注意到,我的一位同事在论文中使用的一些文字和数字惊人地相似。的确,之后某个期刊编辑部进行了小型调查,原来这位同事用文本回收的方法将简介和方法部分的文字逐字重复利用(某些情况下利用整个段落),而且是在未说明自我引用的情况下将相同数据不停复制(大多数情况下你只需要写明,例如,this figure reproduced from Dyke (2018) in the caption)。在这种情况下,对这位同事来说,自我抄袭的性质相当严重;他不得不对之前发表的一些作品进行更正;更糟的是,人们听说了这件事,导致他声誉受损。没有人愿意被冠上“自我复制抄近道”这样的名号。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与自我抄袭相关的潜在版权问题。请记住, 许多情况下,当你写一篇论文并将其提交至某期刊时,你也把作品的版权移交给了该机构。 虽然情况并不总是这样,但这很常见(这将成为在线提交系统的一部分,或者您在论文被接受后将完成的传输表单的一部分)。 这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你想重用自己以往论文作品中的某个数字,你可能需要征得相关期刊的许可 ,如:“this figure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from Dyke (2018)” 学术伦理,尤其是抄袭,可能难以厘清。确保自己不会掉入抄袭陷阱!查尔斯沃思作者服务提供专业文章评估和手稿检查服务,在你将论文提交至期刊之前发现所有问题。 我们的培训课程和线上直播课程可以提供帮助,所以请与我们团队的成员联系以获取更多信息。若您希望与我们取得联系,询问关于自己当前研究论文的具体问题,我们随时可以提供帮助。万无一失好过没有后悔药可吃,所以若您有疑问:请检查并引用。 ——END—— 论文润色 | 学术翻译 | 其他发表服务
501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2: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